北京大学中国现代哲学史课件——陈独秀论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独秀论人生主讲人:胡军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
•《敬告青年》1915年9月15日他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1915年9月15日)的第一篇文章《敬告青年》中便提出了这种新人生论纲要。
其内容有这样的六点:
•⑴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每人各有自主权,他说:“我有手足,自谋温饱;我有口舌,自陈好恶;我有心思,自崇所信;绝不认他人之越俎,亦不应主我而奴他人;盖自认为独立自主之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唯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
”他认为,儒家的忠孝节义是奴隶的道德。
尼采说,道德有两类,一是贵族的道德,一是奴隶的道德。
所谓贵族的道德是听命于自己,以自己来取舍。
而奴隶的道德则相反,唯他命是从。
•进化为宇宙之根本大法,不进则退。
陈认为,“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
”不适用于今世,他说:“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
”
•陈认为,生存竞争,势所不免,一息尚存,即无守退安隐之余地。
排万难而前行,乃人生之天职。
他指出,退隐为弱者不适竞争之现象,而不是什么高人出世之行。
所以,人之生也,应战胜恶社会,而不可为恶社会所征服;应超出恶社会,进冒险苦斗之兵,而不可逃遁恶社会,作退避安闲之想。
•⑷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立国于今之世,其兴废存亡,视其国之内政者半,影响于国外者恒亦半焉。
”万邦并立,动辄相关。
•⑸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一切虚文空想之无裨于现实生活者,吐弃殆尽。
”陈认为,“利用厚生,崇实际而薄虚玄,本吾国初民之俗”;但是“周礼崇尚虚文”。
周以后,名教流行,与现实社会生活背道而驰。
•⑹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认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于他族者,在于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之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
我们要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较之想像武断之所为,其步度诚缓,然其步步皆踏实地,不若幻想突飞者之终无寸进也。
”
•陈又说:“人生在世究竟为的什么?究竟应该怎样”?“我敢说道:‘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会上,后来的个人也将能享受。
递相授受,以至无穷。
’”但要幸福,莫怕痛苦,现在个人的痛苦,有时又会造成未来个人的幸福。
•陈的这种新人生论显然是与中国传统社会人生论有着实质性的区别。
在上述的六点中,他都竭力将中国的或在他看来是旧的人生论拿来与西洋的或在他看来是新的人生论进行比较。
这种新人生论在上世纪初对于广大青年有着十分巨大的启蒙作用。
•(《陈独秀著作选》,第130页-135页)
•《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1915年9月15日“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古之道,而使人心社会划然一
新者,厥有三事:一曰人权说,一曰生物进化论,
一曰社会主义。
”(同上,第136页-139页)
•《一九一六年》1916年1月15日“第一,自居征服地位,勿自居被征服地位。
……第二,尊重个人独
立自主之人格,勿为他人之附属品。
以一物附属一物,或以一物附属一人而为其所有,其物为无意识
者也。
若有意识之人,各有其意识,斯各有其独立
之人权。
若以一人而附属一人,即丧其自由自尊之
人格,立沦于被征服之女人奴隶捕掳家畜之地位……”(同上,第171页-172页)
•《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15日
•A,为什么伦理觉悟为最后之觉悟?
•陈独秀认为“人之生也必有死,固非为死而去,亦未可漠然断之曰为生而生。
•人之动作必有其的,其生也亦然。
洞明此的,斯真吾人最后之觉悟也。
世界一切哲学、宗教皆缘欲达此觉悟而起”。
(《吾人最后之觉悟》)
•他认为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的中心问题,是由于西方文化与哲学的引进之后,东西方文化与哲学的交叉与矛盾。
他说:“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
数百年来扰攘不安之象,其由此两种文化相触接、相冲突者,盖十居八九”。
(同上)
•陈认为这个问题从明朝中叶已经开始了。
其后所涉及到的范围越来越广,新旧的矛盾和斗争也越来越激烈。
这一过程,陈独秀分为六期。
•第一期在明朝中叶,西教西著初入中国,知之者乃极少数之人,信之者为徐光启一人而已。
(陈的这一说法是有问题的,有宣传的作用,而无学术的意义,除徐光启外,尚有李之藻、杨廷筠两位成为了信徒。
此外还有一品大员14人,进士10人,举人7人,秀才300人,皇室成员140人,内侍40人也皈依了天主教。
)
•第二期为清初,火器历法,见纳于清帝,朝野旧儒,群起非之,是为中国新旧相争之始。
•第三期在清朝中叶,鸦片战争以后,西洋武力震惊中土,于是提倡西洋机械练兵之术,于是“洋务”、“西学”为当时人所热衷的新名词。
•第四期在清末,甲午之战,军破国削,康梁乘势变法,变法虽不成功,但是新思想拓宽了领地,于是由行政问题折入政治根本问题。
•第五期在民国初年,当时新旧之所争,康梁提倡,只在行政制度优良后,尚未涉及政治根本问题。
但在民国初年,一部分有识之士有了政治为根本问题的觉悟,于是进而有了民主共和和君主立宪的讨论,辛亥革命后,共和告成。
•第六期即辛亥之后的四五年,由于备受专制政治的痛苦,于是人们渐渐厌恶专制,而倾向共和民主。
•陈认为这六期中西冲突中,中国人最初的觉悟是西洋的器物,其次是政治。
•他认为,在这六期中,中国人对于西方文化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中国人的觉悟,越来越提高,但是中国的问题并未在这六期中得到解决。
于是陈说:“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不日不待诸第七期吾人最后之觉悟。
”
•B,“最后觉悟”的内涵
•他把“最后之觉悟”分为两个方面,即“政治的觉悟”和“伦理的觉悟”,而他尤重后者。
他说:“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
•“政治的觉悟”又进一步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要知国家为人们公产,人类为政治动物,而中国人尚没有这样的觉悟。
•第二步觉悟是,抉择优良政体,现在的潮流是,由专制政治趋于自由政治,由个人政治趋于国民政治,由官僚政治趋于自治政治。
他说:“吾国欲图世界的生存,必弃数千年相传之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也。
”
•第三步觉悟是,“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与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
”
•陈独秀所说的伦理觉悟就是要确立自由平等的思想与原则,他认为共和立宪,要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只有多数国民确立起了独立平等自由的原则,共和立宪才能实现。
因此,可以说:“伦理的觉悟,为吾人之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又说:“盖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
纵一时舍旧谋新,而根本思想,未尝变更,不旋踵而仍复旧观者,此自然必然之事也。
”可见,陈把伦理看得比政治、经济更为根本,这一看法
•陈认为,要由独立平等自由这样的伦理觉悟,就必须反对“儒者三纲之说”,三纲之说是我国传统伦理政治的根本原则,三纲的根本义,陈认为是阶级制度。
“共和立宪制,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与纲常阶级制为绝对不可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所以必须反对传统的儒家学说。
(同上,第175页-179页)
•《新青年》1916年9月1日“青年之精神境界欲求此除旧布新之大革命,第一当明人生归宿问题。
……第二当明人生幸福问题。
”(陈独秀著作选,第185页-187页)
•《我之爱国主义》1916年10月1日“吾之持续的爱国主义者:曰勤……曰俭……曰廉……曰洁……曰诚……曰信……”(同上,第207页-213页)
•《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1916年12月1日“西洋个人独立主义,乃兼伦理经济二者而言,尤以经济上个人独立主义为之根本。
……莫不发挥个人独立信仰之精神,各行其是:子不必同于父,妻不必同于夫。
……妇人参政运动,亦现代文明生活之一端。
”(同上,第233页)
•《再论孔教问题》1917年1月1日“余之信仰。
人类将来真实之信解行证,必以科学为正轨,一切宗教,皆在废弃之列;”(同上,第253页)
•《人生真义》1918年2月5日比较集中地论述了他关于人生意义的看法。
顾名思义,人生真义是要讨论人生在世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样重大而根本的问题。
关于人生意义的理论相当繁多,所以在提出自己的看法之前,陈独秀也清楚地意识到,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种种人生论。
他指出,佛教的、基督教的、孔孟的、墨子的、杨朱的、老庄的人生思想都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在批评上述几家的人生理论之后,他提出了自己关于人生的理论。
他说道:
•照这样看起来,我们现在时代的人所见人生真义,可以明白了;今略举如下:
•(一)人生在世,个人是生灭无常的,社会是真实存在的。
•(二)社会的文明幸福,是个人造成的,也是个人应该享受的。
•(三)社会是个人集成的,除去个人,便没有社会;所以个人的意志和快乐,是应该尊重的。
•(四)社会是个人的总寿命,社会解散,个人死后便没有联续的记忆和知觉;所以社会的组织和
秩序,是应该尊重的。
•(五)执行意志,满足欲望,自食色以至道德的名誉,都是欲望。
是个人生存的根本的理由,始
终不变的。
此处可以说“天不变,道也不变”。
•(六)一切宗教、法律、道德、政治,不过是维持社会不得已的方法,非个人所以乐生的原意,
可以随着时势变更的。
•(七)人生幸福,是人自身出力造成的,非是上帝所赐的,也不是听其自然所能成就的。
若是上
帝所赐,何以厚于今人而薄于古人?若是听其自
然所能成就,何以世界各民族的幸福不能一样呢?
•(八)个人之在社会,好象细胞之在人身;生灭无常,新陈代谢,本是理所当然,丝毫不足恐怖;•(九)要享幸福,莫怕痛苦。
现在个人的痛苦,有时可以造成未来个人的幸福。
比如有主义的战
争所流的血,往往洗去人类或民族的污点。
极大
的瘟疫,往往促成科学的发达。
•总而言之:人生在世,究竟为的什么?究竟应该怎样?我敢说道: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
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会上,后来的个人
也能够享受。
递相授受,以至无穷。
(同上,第
347页)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1919年1月15日“追本溯源,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那德先生又要会议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大家平心细想,本志除了拥护德、赛两先生之外,还有别项罪案没有呢?若是没有,请你们不用专门非难本志,要有气力有胆量来反对德、赛两先生,才算是根本的办法。
”(同上,第442页)
谢谢诸位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