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交战略的目的在于实现国家利益
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与宗旨(教案)
本文将探讨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与宗旨,旨在帮助更多人了解中国对外交往的方针。
外交政策是国家的核心政治任务之一,是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表现,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安全。
因此,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与宗旨,对于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保卫国家主权、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这四个目标相辅相成,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核心要素,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
具体而言,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包括:1.维护国家尊严和主权。
中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维护其尊严和主权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
在国际事务中,尊重和保护国家的领土、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中国坚定不移的原则。
在涉及到领土和主权问题上,中国会坚决维护自身权益,不容许一些国家对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问题进行挑衅和侵犯。
2.促进和平与稳定。
中国追求和平是外交政策的基石和核心理念。
中国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公正、合理、平衡的国际秩序,主张通过对话和协商等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中国支持全球范围内的和平与稳定,积极参与维和、反恐等多边合作,积极推动建立公平、合理、全面的国际安全机制。
3.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合作。
中国坚持推进大国合作、双边关系和多边合作,重视国家利益主张对外经济合作的战略思想,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发挥其在区域或全球经济中的作用,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和繁荣。
4.扩大贸易往来和开放合作。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之一,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强的竞争力。
中国力图通过开放合作和实现贸易往来的增长,为提高国家实力、增加国家影响力提供动力,同时也推进全球化进程,。
2024年,中国与美国、东盟等各经济体之间的双边贸易额均实现了快速增长。
二、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和平发展,促进人类共同进步。
和平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旗帜和灵魂,开放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生命线。
对外开放,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我国外交政策成功实施的重要先决条件。
国际战略的基本概念
国际战略的基本概念
国际战略,又称为外交战略,是一种在国际关系中使用的策略,旨在充分利用利益支持者的优势,达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它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和文化方面的活动,以最有效地处理国家关系并确保国家安全为目标。
国际战略的基本原则
1、利益服从。
国家为了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采取的行动,始终要符合其利益的要求,因此,国家应采取量力而行的策略,以便在可预见的合理范围内达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2、坚定不移。
一国一个关键时刻往往会面临困难,而国家的国际战略应该是坚定不移的,不应轻易改变,否则可能会给国家带来更大的损失。
3、国际统一。
国家的国际战略应以国际局势为基础,实行统一政策,以期达到国际上共同的利益最大化。
4、合作共赢。
国家的国际战略应有利于国际间的合作,而不是单方面的自我优势,以便达到共同的利益最大化。
5、复杂性。
国际战略不是一切简单的行动,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应尽量考虑各方可能的行动,从而确保最终的成功。
- 1 -。
外交政策的重要性是什么?
外交政策的重要性是什么?外交政策是国家对外交往和外部环境的总体方针和战略,是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外交政策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它影响着国家经济、安全、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探讨外交政策的重要性:一、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外交政策可以通过改善国际关系,为国家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在国际贸易、金融、投资等领域,建立和维护有利于国家利益的规则和制度,有利于提高国际地位,扩大国际合作,拓展市场空间。
同时,外交政策也可以促进国家对外资本的吸引和国内企业的“走出去”,从而实现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维护国家安全外交政策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通过制定正确的外交政策,加强与周边国家、大国和国际组织的沟通和合作,增强国家利益和安全的综合实力。
在面对国际地区紧张局势和突发事件时,外交政策可以发挥调和作用,避免战争和冲突的发生,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
三、推动国际合作外交政策是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途径。
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等问题。
促进各国人民的交流和互鉴,实现共同发展。
外交政策的正确性,直接影响国际合作的深度和成效。
四、塑造国家形象外交政策可以塑造国家形象,提高国家软实力。
在国际舞台上,外交政策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到国家形象和对外认知。
通过积极推广自身文化、倡导自己的理念和价值观,建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和好评,从而增强国家软实力和吸引力。
五、应对国际挑战面对国际和地区复杂局面,外交政策可以应对国际挑战,维权和维护国家利益。
外交政策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需要及时调整和适应,坚持原则的同时,实现策略性调整和妥协,确保国家的长远利益。
总之,外交政策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正确的外交政策可以带来许多好处,而错误的外交政策则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外交政策,并不断完善它,在新时代中为中国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目标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目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目标是指中国根据自身国际地位和发展需求,制定的一系列与其大国地位相适应的外交政策目标和战略。
这些目标和战略旨在推动中国国家利益的实现,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同时倡导多边主义和合作共赢的国际秩序。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目标的核心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安全和全球治理的贡献。
首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目标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是中国外交的首要任务。
中国将坚决捍卫自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反对任何试图侵犯中国利益的行动。
同时,中国致力于维护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自治权,坚决反对干涉中国内政的做法。
第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目标是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
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有关各方的对话和谈判,主张通过和平、政治和法律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
中国支持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国际安全体系。
第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目标是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中国愿意与各国加强互利合作,推动建设多极世界和新型国际关系。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通过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中国支持各国通过对话、协商和合作解决分歧和问题,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作、包容的国际秩序。
第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目标是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致力于实现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方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努力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形成开放型世界经济。
中国将继续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力度,帮助他们实现经济独立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目标的实现,需要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国家利益和国际秩序的关系。
中国将始终遵循“不干涉别国内政”和“不谋求霸权”的原则,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和合作解决争端和问题。
中国将加强与各国的友好往来和人文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和互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外交外事工作
外交外事工作引言外交外事工作是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合作、维护自身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方面。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形势的复杂化,外交外事工作变得愈发重要和复杂。
本文将介绍外交外事工作的定义、意义与目标,以及外交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定义与意义外交外事工作是指各种国家间交流、合作和斡旋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外交、国际关系、国际合作、国际法等方面。
外交外事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增强国际影响力,推动国际体系的公正与平衡。
外交外事工作的意义在于:1.维护国家利益:外交外事工作是国家维护本国利益的重要手段,通过外交手段与其他国家开展交流与合作,并通过谈判和斡旋等方式解决各种国际争端和矛盾。
2.开展国际合作:外交外事工作能够促进国际间的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国家的发展与繁荣。
通过与其他国家建立合作框架和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国家整体实力。
3.加强国际影响力:通过外交外事工作,国家可以提高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国际事务的发展,倡导并维护国际公平与正义。
4.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外交外事工作有助于国际间的沟通和理解,促进相互间的友好关系,减少和化解国际冲突与危机,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目标与原则外交外事工作的目标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推动国际和平与繁荣。
具体而言,外交外事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平等与互惠:坚持平等互惠原则,促进国家间合作和交流。
在合作中,各国应尊重彼此主权和发展道路选择,推动构建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2.和平与稳定:致力于推动国际社会和平解决争端和冲突,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通过外交努力,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化解和避免潜在的冲突。
3.多边主义:倡导和支持多边主义,推动国际事务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框架下得到妥善解决。
加强国际规则体系建设,维护国际关系的稳定与发展。
2023年高考政治《中国的外交战略与全球治理》知识点解读
2023年高考政治《中国的外交战略与全球治理》知识点解读2023年高考政治科目中,涉及了《中国的外交战略与全球治理》这一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一知识点进行解读,帮助考生理解并掌握相关内容。
一、外交战略的定义与基本内容外交战略是指一个国家为实现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的根本目标,通过外交手段和策略来谋求的一系列政治行为。
中国的外交战略主要包括多边主义、互利共赢、和平发展等核心要素。
1. 多边主义多边主义是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方针之一。
多边主义强调国际社会成员国应该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合作,通过会晤、对话、谈判等方式解决国际间的问题。
中国倡导的多边主义立场体现了国际关系中的公平和正义。
2. 互利共赢互利共赢是中国外交战略的核心要素之一。
中国主张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的方式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国际合作,实现各方共同发展。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愿意与其他国家分享发展机遇,共同面对挑战。
3. 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外交战略的基本指导原则之一。
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不谋求霸权地位,也不谋求通过武力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倡导和平合作的国际秩序,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二、中国的全球治理理念与实践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理念和倡议。
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强调各国应该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实现人类的共同发展。
这一理念强调全球治理应以人民为中心,追求共同的繁荣与进步。
2. 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中国主张改革现有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实现更加平等、公正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中国提出了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等倡议,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3.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创新中国积极倡导全球治理体系的创新,提出要推动国际治理体系朝着更加民主、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并主动参与解决重大全球问题,如气候变化等。
外交学中的外交战略与外交目标
外交学中的外交战略与外交目标在国际社会中,各个国家之间的交往和互动是不可避免的。
而外交学作为一门关于国家间关系和交往的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外交战略与外交目标。
外交战略是指国家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战略和行动,而外交目标则是指国家在外交活动中所追求的目标与利益。
本文将以外交学中的外交战略与外交目标为主题,探讨其内涵和重要性。
一、外交战略的内涵与分类外交战略是指国家在国际关系中推动自身利益和维护国家安全的一种手段和方式。
外交战略的制定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国家的地缘政治位置、自身实力、国际环境等。
外交战略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军事战略、经济战略、文化战略等。
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间和背景下,会采取不同的外交战略以实现各自的利益。
在国际事务中,军事战略是一种常见的外交战略。
国家通过军事手段,维护自身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
军事战略的制定要考虑到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军力部署和战略布局等因素。
经济战略则是国家在国际经济领域中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和措施,旨在实现经济发展和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文化战略则是通过外交手段,推广本国文化,增强国家形象和影响力。
二、外交目标的重要性与实现途径外交目标是指国家在外交活动中所追求的目标与利益。
外交目标的制定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是国家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的外交目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扩大国际影响力和地区合作等。
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是每个国家的首要外交目标。
只有国家安全得到保障,国家才能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大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实现国家安全与稳定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安全机制、维护国内安全以及与他国建立良好的安全关系等方式。
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是各国普遍的外交目标。
通过外交手段,国家可以积极开展国际贸易、促进投资和技术合作,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同时,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应政策吸引外资、扩大市场开放度等方式,吸引外国投资者和企业。
扩大国际影响力和地区合作也是国家外交的重要目标之一。
国际形势分析和中国外交政策
国际形势分析和中国外交政策国际形势分析和中国外交政策是两个相互关联且相互影响的领域。
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中国外交政策则是中国在外交领域所采取的一系列战略和策略,旨在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并推动国际秩序的和完善。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和负责任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和平发展、稳定周边环境、扩大国际影响力和维护国家利益。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中国外交政策秉持着以下几个原则和战略。
首先,坚持和平发展的理念。
中国主张通过和平、外交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矛盾,并主张国际社会各国应该相互尊重、平等对待,共同维护和平与稳定。
其次,倡导多边主义和多极化的国际秩序。
中国外交政策支持联合国等多边国际机构的作用和权威,倡导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多元化。
同时,中国致力于构建一个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和平衡的方向发展。
第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全球性问题的解决。
中国在气候变化、网络安全、反恐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并与各国共同努力。
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第四,坚定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主权。
中国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的国家利益和核心利益,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中国主张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争端和分歧,避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来解决问题。
最后,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中国积极推动南南合作,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增强综合实力。
总之,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外交政策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科学决策,积极应对挑战和机遇,并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外交战略
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外交战略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外交战略也愈发成为国内外关注焦点。
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外交战略旨在维护国家主权、促进国家发展、维护地区稳定以及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外交战略。
一、和平发展为基础的对外政策中国采取的核心对外政策是和平发展政策。
和平发展政策强调通过和平、稳定的外交手段推动国家建设和维护自身利益。
中国主张和平共处、和睦相处,倡导用对话与谈判解决国际争端,反对使用武力解决问题。
中国对外政策注重多边主义,加强同各国的合作与沟通,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二、坚定捍卫国家利益的外交战略中国对外政策和外交战略中,捍卫国家利益是重要方面。
中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
中国秉持正义原则,对于侵犯中国利益的行为,力求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但同时也保留使用必要力量维护国家利益的权利。
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中国重视参与全球治理,积极参与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主张国际社会要秉持公正、公平、合理的原则,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中国在重要全球议题上发表重要演讲,提出中国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建议。
四、倡导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中国对外政策强调平等互利的原则,倡导和推动合作共赢。
中国积极开展经济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加强与各国的合作,共同促进经济发展和繁荣。
中国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维护各国共同利益。
五、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中国重视周边外交,倡导与周边国家建立命运共同体。
中国提出与邻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倡议,加强与亚洲邻国的合作,推动地区稳定和发展。
中国积极参与东盟地区论坛、上合组织等地区合作机制,以平等、互利的态度与周边国家加强合作。
六、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积极参与打击恐怖主义等国际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政策和战略定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政策和战略定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战略定位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政策和战略定位,揭示其背后的理念和目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1. 和平外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政策的核心原则是和平发展。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倡导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2. 独立自主: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国家的权益和尊严。
中国既尊重其他国家的独立和自主权利,也坚决捍卫自身的独立和自主。
3. 平等互利:中国推行的外交政策以平等互利为基本准则,倡导和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
中国主张在国际事务中平等相待,推动各国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争端,推进共同发展进步。
4. 多边主义: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多边机制,推动多边主义进程。
中国坚定支持联合国的作用和权威,致力于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的核心内容1. 决策定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的核心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准确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中央的要求变成行动。
2. 维护国家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国家利益。
中国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
3. 扩大开放合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强调扩大开放合作。
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加强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4. 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中国积极参与有关地区热点问题的斡旋调解,推动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坚决反对使用武力或干涉别国内政。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政策和战略定位的实践和成就1. “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政策的独特创新是“一带一路”倡议。
在战略外交方面,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差异有多大?
在战略外交方面,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差异有多大?战略外交是各国实现自身国家利益,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手段。
中国和美国作为两大世界大国,其在战略外交方面的差异备受关注。
一、战略目标不同中国实行的是“周边外交优先”和“一带一路”战略。
对于中国而言,稳定周边,建设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是首要目标。
此外,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向外展示自身实力和影响力的好机会。
相比之下,美国则宣称自己的战略目标是“保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并将反恐和遏制伊朗核等议题作为其核心战略目标。
二、战略手段不同中国在战略外交方面强调“和平外交”和“互利合作”。
中国特有的“特别友好”外交手段被中国倡导者认为是中国国际地位的体现。
此外,中国在发展经济和吸引投资等方面,采取了“软实力”和“经济外交”的方式。
而美国在战略外交方面则主张运用“硬实力”,如军事力量和经济制裁等,以保证其国家安全和利益。
美国在反恐等问题上,采取军事干涉的方式,在国际上引发了争议。
三、国际影响不同中国和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地位也不同。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目前虽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尊重和认可,但仍面临其经济和军事实力未能得到全面承认的现状,需要在国际上不断扩大自身实力。
而美国作为世界上经济和军事实力最为庞大的国家之一,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不可忽视,但其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在近些年来经历了许多挑战,国际社会对其持续深入的质疑也不断增加。
在战略外交方面,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差异显著,两国各自实施不同的战略,采取不同的手段,其影响力和地位也相差甚远。
但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中美关系的演变还有许多未知数,需要以平等互利、互相尊重的方式进行沟通和合作,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稳定。
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根本则
.专业. 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根本原那么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坚决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维护我国的独立、自主和尊严;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那么是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指国家的主权是独立的,不允许任何外来的干涉与侵犯,每个国家都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地、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
坚持独立自主,主要表达在:①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
国家活动的目的是追求国家利益,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那么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民族尊严,维护中国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对世界政治经济事务的参与权,是我国的根本利益,也是我国外交的根本任务。
中国同样也尊重别国的国家主权与国家利益,平等互利,保持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②真正的不结盟。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不结盟。
不结盟就是不参加任何国家集团与军事集团,不同任何国家结成同盟。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结盟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人。
同时,我国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可能会影响世界战略力量的平衡,不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
所以,只有不结盟才能更有效地、独立自主地处理各种事务。
③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干涉、侵犯他国主权的主要根源。
他们不喜欢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千方百计地利用所谓的人权问题、西藏问题、台湾问题等干涉我国的内政,破坏我国领土完整,并妄图对我国进行渗透、颠覆、分化、西化。
因此,反对霸权主义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重斗争,是我国对外政策的纲领。
我们反对霸权主义,自己也永远不称霸。
我们决不允许别国把他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我们,我们也决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别人。
外交决策中“目的”因素的特性及作用分析
外交决策中“目的”因素的特性及作用分析外交决策是国家间的重大决策,涉及到国家的利益、安全和形象等重要方面。
而决策的目的往往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目标或达到某种效果而进行的行动或策略。
在外交决策中,“目的”因素具有以下特性及作用:特性:1. 多元性:外交决策的目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经济利益的追求,也可以是政治影响力的扩展,还可以是安全保障的实现等等。
每个国家在制定外交决策时都会根据自身的利益和需求来确定具体的目的。
2. 战略性:外交决策的目的往往具有一定的长远性和战略性。
国家在制定外交目标时往往要考虑到长期利益,并根据自身实力和地位确定目标的实现路径。
3. 相对性:不同国家的外交目的可能存在差异,甚至存在冲突。
这是因为国家间的利益和立场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外交决策中考虑到不同利益主体的不同要求是十分重要的。
作用:1. 构建外交战略:外交决策的目的是指导和驱动外交行动的重要因素,有助于国家制定相应的外交战略和策略。
通过确定清晰的目的,国家可以在国际舞台上有针对性地推进自己的利益和影响力。
2. 指导政策选择:外交目的是指引政策选择的重要标准。
在制定具体的外交政策时,国家可以根据目的的要求来制定相应的策略和行动计划。
3. 调整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外交决策的目的是与其他国家发展关系的基础。
通过明确目的,国家可以选择与哪些国家建立合作关系,与哪些国家进行对抗或竞争,并制定相应的合作和对抗策略。
4. 传递国家意图:外交目的有助于向其他国家传递国家的意图和态度,构建国际形象。
国家通过表达清晰的目的,可以让其他国家了解自己的利益诉求,并为自己争取支持和合作。
5. 彰显国家实力和声誉:通过实现外交目的,国家可以展示自身的实力和影响力,增强国家的声誉和地位。
国际社会通常会根据国家的外交目的和实际行动来评估一个国家的能力和势力。
外交决策中的目的因素在指导和推动国家外交行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外交战略和政策制定的依据,也是实现国家利益和影响力的关键因素。
国家外交战略的目的在于实现国家利益
国家外交战略的目的在于实现国家利益。
国家外交就是一个试图通过运用实力资源去劝说别国让步以增进本国利益的过程。
①对于国际社会中的行为主体而言,“只要世界在政治上还是由国家构成,那么国际政治中实际上最后的语言就只能是国家利益”。
②各国都是以国家利益为国家外交战略和对外行为的根本出发点。
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战略制定的前提。
只要看清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就很容易理解奥巴马政府的“重返亚太”的外交战略的定位。
2010年美国发布奥巴马上台后第一个《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和《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明确指出国家利益由安全、繁荣、价值和国际秩序4方面组成,美国通过对这些利益的追求实现“国家复兴和全球领导地位”。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总裁包道格说:“(重返亚洲这一战略)有平衡中国的考虑,但美国重返亚洲主要出于自身利益。
当然过去lO年来,中国在东南亚地区不断扩大其利益取得了有效成果,这是美国没有做到的。
”⑧亚太地区之所以成为奥巴马政府关注的重点,是因为世界和亚太地区的形势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2008年缘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引发了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对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形成巨大冲击。
以产业经济为主的新兴经济在世界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得以凸显,这种作用尤其集中体现于亚太地区。
近年来,亚太地区的重要性日益升高。
它包括APEC21国、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25国、东盟1O国、太平洋岛国论坛16国,另外还有部分观察员国家。
虽然在组织结构上互有重叠,但成员总数仍达数l0个,人口总数、GDP总量均占世界第一。
其中,仅APEC成员国人口数量即达27亿,占全球40%,GDP和贸易量总额分别占全球的53%和54%。
亚洲强劲的发展势头使其有望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
亚洲拥有一半以上的世界人口,2010年经济增长率超过8%(除日本以外)。
世界20个最大的港口中,该地区占了15个,而中国就有9个。
④希拉里说:“我们知道,21世纪的大部分历史将在亚洲书写。
中国外交心得体会(通用3篇)
中国外交心得体会(通用3篇)中国外交心得体会篇2中国外交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中国外交是指中国政府在国际事务中所采取的外交政策。
中国外交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包括改革开放前的外交关系、改革开放后的外交关系以及新时代的外交关系。
以下是中国外交的一些心得体会:1.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中国外交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不依附于任何国家,不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同时也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干涉和威胁。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外交一直秉持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这些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中国外交的核心价值观。
3.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中国外交一直致力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平等、民主的国际秩序。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平等、民主的方向发展。
4.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中国外交一直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积极推动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同时,中国也积极倡导多边主义,推动国际社会的多边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5.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中国外交一直致力于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
同时,中国也积极倡导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推动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中国外交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原则和目标,不断探索和实践符合时代发展的外交新理念和新思路。
中国外交心得体会篇3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中国外交是中国政府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战略和政策。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广阔领土的国家,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将探讨中国外交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中国外交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国际形势下的外交策略与国家利益维护
国际形势下的外交策略与国家利益维护在国际形势下,外交策略对于一个国家的利益维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外交策略在国际形势下的作用,并重点强调国家利益的维护。
一、外交策略的重要性外交策略作为一个国家与外界交往的方针和原则,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外交策略决定了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关系,直接影响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其次,外交策略是国家利益维护的重要手段,通过外交手段,国家能够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外交策略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外交策略的主要内容1. 以和平发展为核心和平发展是中国外交战略的核心理念,也是许多国家通行的外交准则。
和平发展强调通过对话协商、合作共赢来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以和平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这种外交策略在国际形势下具有重要作用,既可以增加国际合作与互信,又能够减少冲突与战争风险。
2. 多边主义与多元化外交在国际形势下,多边主义和多元化外交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多边主义通过多边机制和国际组织来推动国际合作,在全球化时代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际规则的制定和维护。
多元化外交战略则意味着与多个国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通过与不同国家的合作来实现自身利益。
3. 以开放合作推动发展开放合作是现代外交的基本原则之一。
国际形势下,倡导开放合作可以加快国家的发展进程,提升国家的实力和地位。
通过开放合作,国家可以获取更多的资源、技术和市场,同时也能够分享自身的发展经验和成果。
三、国家利益的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是外交策略的核心目标之一。
在国际形势下,国家利益的维护显得尤为重要。
国家利益包括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多个方面。
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各国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一是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通过互利共赢来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二是通过外交斡旋来解决争端和冲突,确保国家的核心利益不受损害;三是通过外交手段争取国际舆论支持,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四、案例分析中国外交策略中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外交与国家利益
经济利益: 发展经济 出口贸易以及市场的获得; 引进和吸引外资; 海外投资; 知识产权的保护; 技术的进出口等;
文化利益
• (民族)文化安全,文化(文明)之间的冲 突也表现为民族国家(集团)之间的利益冲 突; • 文化认同感(影响一个国家的统一,台湾独 立就是试图利用文化独立先行); • 文化利益的维护可以从多方面维护其它方面 的利益; •最大问 题是否认了国家利益的客观存在”。
• 国际政治中的国家“是一个人群的政治集合体, 所以它必然代表那个政治集体的整体利益,而不 应是代表那个政治集体中部分人的利益。因此, 国家利益是由一国政府来代表的,而不是由一个 阶级来代表的。
• 国家利益,在国内政治中,它指的是政府利 益,或政府所代表的全国性的利益,其英文 翻译为 Interest of the State,与之相对应的 感念是地方利益,集体(包括阶级)利益, 个人利益。
自由主义者:国家没有统一的利益
• • • • 国际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利益团体; 国家是中立的场所或机制,利益集团借国家之 名以维护本集团利益; 具体的政策维护的是具体的集团利益; 政策维护的不同以利益集团的利益加起来很难 说是国家利益
传统马克思主义者
• • • 国际社会的基本单位是阶级; 国家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国家是一 个阶级压迫另外一个阶级的工具); 国家利益是统治阶级用来欺骗和愚弄劳动人民 的美丽的谎言。
建构主义关于国家利益的观点
• 建构主义强调认同(identity)对国家利益和行为的重 要作用;建构主义国家利益观的根本要素是观念,观念 决定身份,身份又进而决定利益。 • 国家的观念一旦改变,其身份就会改变,反之,身份一 旦改变,国家利益也就随之发生变化。身份和利益共同 促成了行动,没有身份,利益就失去了方向,而没有利 益,身份就失去了动力。 • 在建构主义看来,国家利益并非一成不变的,国家利益 是行为体与国际社会互动的结果,即利益是由行为体的 身份构建的。
美国重返亚太背景下的TPP战略与中国的应对之策
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实施军事打击,使得战略重心转移亚 洲的计划迟迟未能得到实现。进入2 1 世纪 , “ 9 ・ l 1 ”事件 后 ,美 国接连发动 阿富汗 、伊拉 克战争 ,在 中东地 区深度 卷入十余年,导致其外交战略转移计划再一次推迟。 外交战略的目的在于实现国家利益。国家外交就是一 个试图通过运用实力资源去劝说别国让步以增进本国利益
( I M F )统计 ,2 0 1 O 年T P P 成员的G D P 规模已达到1 6 . 8 4 亿美 元 ,占 全球G D P 总量 的2 7 % 。 如果 日本、加拿大和 墨西哥等 全球性和 地区性经济贸易大国保持持续加入之势 ,G D P 规模
会增至2 4 . 9 1 万亿 美元 ,约 占世界经济 总量 的4 0 % ,是 欧盟
( F r e e T r a d e A g r e e m e n t 简称F T A ) ,以实现 本国对外经 贸利 益最大化 。在这种背景 下,2 0 0 5 年5 月 ,文莱、智利 、新西
二战结束后,美国曾因冷战两极格局激烈对抗的紧张 局面,而将其外交战略重心长期放在欧洲。到了上世纪九 十年代 , 伴随着冷战结束、东欧铁幕拉起、东亚经济起飞,
经济规模的1 . 5 倍。m  ̄ F p p 在美国贸易政策转向的大背景下, 正呈现出一种积极扩张的态势。
可以说 ,T P P 这一 “ 二十一世纪高标准 、下一 代”的多 边 自由贸易协定 ,集 中反映 了美国在 “ 重返亚太 ”背景 下 ,
认为中国加速崛起对美在亚太的霸权以至其全球霸权构成 了直接挑战。踟 而且 ,在苏联解体后 ,中国就被美国认定为
未来数十年唯一有能 力挑战美 国超强地位的 力量 。嘲 在这种 情况下 ,尽 管美国外交 战略调整 一再遭到阻 滞 ,但决 策环
说说我国外交政策是如何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同时,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我国的国家利益的。
说说我国外交政策是如何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同时,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我国的国家利益的。
中国的外交政策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同时,致力于维护、发展和实现国家利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这一原则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奉行外交政策提供了基本准则,并确保了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为国家利益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中国始终坚守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原则,并积极采取外交行动以应对任何损害国家利益的挑战。
中国坚持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反对外部干涉和势力介入,并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
3.推动多边主义和多边合作:中国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并主张通过多边合作来解决国际问题。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合作机制,推动构建公正、合理和透明的国际秩序。
通过多边合作,中国诉求得到广泛对接和满足,从而实现国家利益的发展。
4.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参与和塑造国际规则和机制。
例如,中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参与巴黎气候协定,并承担减排责任,以维护全球环境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
5.深化经济合作和互利共赢:中国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实现了与各国的互利共赢。
通过经济合作,中国能够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并为国家利益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体来说,中国的外交政策旨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国际和平稳定之间的良性循环。
中国坚持通过和平发展、多边合作和维护国际秩序来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同时,中国基于国际公平正义与合理诉求,通过持续的外交努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平等、公正、包容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利益的维护和实现。
外交学中的外交与外交意识形态
外交学中的外交与外交意识形态外交作为一门学科,涉及到国际关系中国家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
外交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外交政策、外交战略、外交手段以及外交背后的意识形态等。
而外交与外交意识形态的关系也是外交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外交的定义与内涵外交,顾名思义,指的是不同国家之间通过交流、谈判和协商等方式解决彼此间的利益冲突,以维护自身国家利益的行为与实践。
外交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并涉及到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国家形象等方面的考量。
二、外交的本质特征1.国家之间的互动:外交是各个国家之间相互影响和互动的重要手段,通过外交手段执行国家的意志。
2.国家利益的追求:外交的目的在于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保护本国的核心利益。
3.国际关系的规则:外交行为受到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的制约,需要遵守国际规则和国际道义。
4.对话与合作:外交手段主要包括交流、谈判和协商等方式,以寻求相互合作与共赢。
5.国家形象的塑造:外交是国家形象宣传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外交活动塑造国家的形象与声誉。
三、外交意识形态的概念与内涵外交意识形态是指外交活动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念、观点和理论体系。
它反映了一国或一组织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原则和目标,代表了其对外政策的意识形态基础。
外交意识形态通常包括国家主权、民族利益、国际道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人权等诸多方面。
四、外交与外交意识形态的关系外交与外交意识形态密不可分,外交活动往往受到所属国家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外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受到一定的意识形态定位的指导。
例如,在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政策往往以维护国家利益、捍卫社会主义原则和价值观为导向。
而在资本主义国家,外交政策往往以国家利益、市场经济和民主价值为出发点。
外交活动中的宣传、对外援助、和平外交等手段也受到所属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制约。
五、外交意识形态的转变与影响外交意识形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国际形势的演变而不断调整和更新。
在国际关系中,各国之间的意识形态差异可能导致不同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对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外交战略的目的在于实现国家利益。
国家外交就是一个试图通过运用实力资源去劝说别国让步以增进本国利益的过程。
①对于国际社会中的行为主体而言,“只要世界在政治上还是由国家构成,那么国际政治中实际上最后的语言就只能是国家利益”。
②各国都是以国家利益为国家外交战略和对外行为的根本出发点。
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战略制定的前提。
只要看清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就很容易理解奥巴马政府的“重返亚太”的外交战略的定位。
2010年美国发布奥巴马上台后第一个《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和《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明确指出国家利益由安全、繁荣、价值和国际秩序4方面组成,美国通过对这些利益的追求实现“国家复兴和全球领导地位”。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总裁包道格说:“(重返亚洲这一战略)有平衡中国的考虑,但美国重返亚洲主要出于自身利益。
当然过去lO年来,中国在东南亚地区不断扩大其利益取得了有效成果,这是美国没有做到的。
”⑧亚太地区之所以成为奥巴马政府关注的重点,是因为世界和亚太地区的形势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2008年缘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引发了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对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形成巨大冲击。
以产业经济为主的新兴经济在世界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得以凸显,这种作用尤其集中体现于亚太地区。
近年来,亚太地区的重要性日益升高。
它包括APEC21国、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25国、东盟1O国、太平洋岛国论坛16国,另外还有部分观察员国家。
虽然在组织结构上互有重叠,但成员总数仍达数l0个,人口总数、GDP总量均占世界第一。
其中,仅APEC成员国人口数量即达27亿,占全球40%,GDP和贸易量总额分别占全球的53%和54%。
亚洲强劲的发展势头使其有望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
亚洲拥有一半以上的世界人口,2010年经济增长率超过8%(除日本以外)。
世界20个最大的港口中,该地区占了15个,而中国就有9个。
④希拉里说:“我们知道,21世纪的大部分历史将在亚洲书写。
这一地区将出现这个星球上最具变革性的经济增长。
亚洲的许多城市将变成全球商务和文化中心。
”⑤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亚洲新一轮发展使本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超过其他地区。
全球十大盈余经济体,除第7位的德国、第8位的俄罗斯和第l0位的巴西,其余7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日本、中国台湾、新加坡、中国香港、韩国、印度都集中在亚洲。
而且,中国、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家。
跨太平洋贸易也已超过跨大西洋贸易。
2007年,美国同太平洋彼岸的商品贸易额就达到1万亿美元,1/4的美国贸易来自东亚地区。
2009年,美国对亚太地区的商品出口达6 180亿美元,占美国全部商品出口的58%。
⑥后危机时代,亚太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更加明显,全球经济重心正在从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地区偏转,这促使美国不得不对其海外政策重点进行调整。
相对于亚太地区如此显著的重要性而言,美国过去10年对该地区的关注明显不够,由于单边主义、缺席亚太多边机构等原因,美国在亚太的影响力下降。
从1951年开始,美国就签订过《美菲条约》、《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美日安保条约》等,完成了亚太地区的军事体系部署。
越战结束后,美国缺乏对东南亚的明确战略,前国务卿赖斯甚至两度缺席东盟地区论坛,其对东南亚的投资和贸易也整体呈下降趋势。
近10年来,美国更是忙于“反恐”、“防扩”以及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无暇东顾。
而此时,东南亚国家正在不断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10+1”、“10+3”、东盟地区论坛等机制不断发展。
为了防止在亚太影响力的衰弱,美国于2006年提出在APEC 基础上建立“亚太自贸区”的倡议,但仍停留在“探索建立”的阶段。
然而,排除了美国因素的“1O十3”和“10+6”区域自贸体系却在顺利形成。
2009年,东亚第15次峰会首次明确以“l0+3”机制作为实现东亚共同体长期目标的主要载体。
2010年,“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启动,令美国倍感压力。
此外,日、韩、印、新等5国与东盟的FTA谈判也基本完成。
“10+3”区域内贸易已占各国外贸的58%,高于北美自贸区近3个百分点。
一方面,亚洲国家在经济上依赖中国,希望搭上中国和平发展的便车。
冷战结束以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一直保持着年均10%左右的增长,是世界主要国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规模逐步扩大,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和德国。
到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
⑧中国经济实力的崛起促使亚洲国家对中国的市场愈加依赖。
日本财务省2010年4月22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日本贸易盈余为52 33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 850亿元),而对华出口成为支撑日本贸易盈余的主要因素。
2009年度日本的对华出口大幅超过对美出口,中国首次成为日本最大的出口目的国。
①2003年以来,中国就已取代了美国成为韩国最大商品出口国。
②自2001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启动以来,中国逐渐成为东盟各国的主要贸易伙伴。
2009年,中国是越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马来西亚的第二大出口国、泰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菲律宾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2009年,一些东盟国家,如越南、老挝、文莱等对其他市场的出口在下降,但是对中国的出口在上升。
③2010年1月1日,中国和东盟宣布双边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从此,中国和东盟6个老成员国(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之间超过90%的产品将实行零关税。
中国对东盟平均关税将从9.8%降到0.1%。
④东盟自贸区启动之后,东盟国家与中国的贸易联系愈加紧密。
2010第一季度,中国一东盟进出口贸易额达到629亿美元,同比增长6l%,高于中国外贸总体44%的增长水平。
2010年3月,中国贸易逆差为72.4亿美元,结束了自2004年5月以来连续70个月的顺差局面。
已经成为中国第三大进口来源地的东盟,是中国贸易逆差的主力推手之。
⑤中国还是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二大外资来源国。
在世界经济遭遇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全球贸易大幅下挫的2009年,澳大利亚是中国前10大贸易伙伴中唯一双边贸易保持增长的国家,对华出口增长31%。
⑥在这种情况下,亚太地区当然愿意选择多接触中国,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
另一方面,亚太某些国家却在安全上指望美国。
部分亚洲国家,包括新加坡、日本等,之所以希望美国在该地区发挥更积极的领导作用,是因为他们认为中国至少有以下短期内难以克服的矛盾:中国与一些周边国家的领土领海争端将长期存在,这些国家对中国的军事发展非常敏感,但中国海外利益的扩展又要求其军事力量远洋化;中国本身融入国际社会的时美国“重返亚太”政策的背后或多或少还有奥巴马的个人因素。
奥巴马祖籍肯尼亚,由于他少年时期曾长期在亚太地区生活,心中也有亚太情结。
他是首位童年在亚洲成长的美国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黑人血统的总统。
事实上,奥巴马并没有像很多美国黑人奴隶的后裔一样在城市的贫民窟长大。
他小时候是由他的白人外祖父母抚养,他的童年中有很长时间是印度尼西亚度过的。
他说,“从小就浸泡在亚洲文化之中,深受中国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影响”,“6岁到1O岁时,我曾跟母亲和继父在印尼首都雅加达生活,当时有不少同学是华裔。
课问休息时,我们会一起打球,常常玩得满身大汗。
放学后,我也常常到他们的家里玩。
尽管这些华裔同学的家里都很有钱,但他们对我非常好,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让我学到中国人的礼节。
我甚至跟他们学过简单的中文。
”“我有许多华人好朋友,他们是我的良师益友。
”⑤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沉重地打击了美国的经济,当年美国经济零增长,第4季度曾一度下滑6.8%,2009年全年GDP 继续下降2.6%,其经济受到全面冲击。
从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看,此次危机首先使个人消费支出、个人投资以及美国的进出口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个人投资降幅最大,2009年同比降幅高达22.6%,个人投资中住宅类、非住宅类建筑投资分别下降22.9%和20.4%;其次是商品进出口,2009年商品进出口分别下降15.8%和12.O%,就连一向旺盛的个人消费支出也出现了1.2%的下降,其中耐用消费品的降幅达到3.7%,使得美国以消费支撑的经济增长受到遏制。
②奥巴马2009年1月20日正式就任美国第46届总统,美国民众期望他能够像当年的罗斯福总统一样挽救美国经济。
奥巴马也曾明确表示将不惜一切代价刺激经济,把振兴经济作为内政外交的核心任务。
“我们所面对的第一要务就是避免衰退进一步加深0”③为此,奥巴马实施了旨在拯救美国经济的“新政”。
然而,美国政府却采取极其宽松的财政政策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援救金融机构、稳定金融市场以及刺激实体经济。
靠开动印钞机和滥发国债来应对危机的后果,就是在更大的程度上增加了美国主权债务的风险。
2010年美联邦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升至93.2%,为“二战”以来最高水平。
2010年美国财政赤字达到1.6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6%。
为缓解不断恶化的赤字状况,美国国会过去3年将国债上限从9万亿美元提高到14.3万亿美元。
2010年,美国国债总额超过14万亿美元,绝对是世界第一。
④2011年4月,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由预算危机导致的政府关门危机发生,显露出了美国财力已捉襟见肘。
面对美国15000亿美元的财政赤字,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1)说:“目前美国债台高筑,已严重损害了美国经济,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美国财政赤字增加了3万亿美元,可我们却失去了300万个工作岗位,可以说,这是政府管理的最糟糕的方式,我们必须制止。
”⑤说白了,政府关门就是因为“差钱”,把预算花光了,没钱支付公务员工资,只有关门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