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课外后4首古诗词鉴赏复习专题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 古诗20课和后4首古诗诗歌赏析总结

七年级下册 古诗20课和后4首古诗诗歌赏析总结

七下20课和后四首古诗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诗歌意思在幽州台上我向历史长河的前端和后面望看去,也看不到像燕昭王那样的贤君。

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独寂寞,悲从中来,怅然泪下。

二、主题归纳抒发了诗人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失意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三、赏析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什么人?“古人”指古代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

2、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独寂寞,悲从中来,怅然泪下.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

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4、《登幽州台歌》的抒情方式是直抒胸臆,它的语言风格是沉郁悲壮。

5、本诗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句子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6、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

“悠悠”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

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诗歌意思泰山到底怎么样?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

终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首一览,众山匍匐在山脚下是那么渺小。

二、主题归纳表达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决心和坚定豪迈气概以及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也透露出诗人早年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古诗阅读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唐]李白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①辉。

宁知②丧乱③后,更有一珠归。

【注释】①明月:传说中的“随侯明珠”,与“和氏璧”齐名。

②宁知:谁也没有想到。

③丧乱:安史之乱。

(1)简要赏析“更有一珠归”中“珠”字的妙处。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

约客【宋·赵师秀】黄梅时节①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②。

①黄梅时节:农历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都是阴雨连绵的时候,所以称“黄梅时节”为江南雨季。

②落灯花:旧时以灯油照明,灯芯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

(1)诗歌前两句哪些词语交代了环境和时令?找出词语并说明环境和时令。

(2)诗人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描写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表现了自己怎样的心情?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登飞来峰[宋] 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南溪早春①杨万里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注】①本诗是作者晚退职家居期间所作。

(1)诗人通过写柳树和桃树的什么特点来表现南溪早春的?(2)这首诗歌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如梦令·春思①(北宋)苏轼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

帘外百舌儿②,惊起五更春睡。

居士③,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

②百舌儿:鸟名。

③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是作者的自成。

(1)第二句“无限”一词写出景物怎样的特点?(2)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苏轼怎样的情怀?6.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件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件
品味历代名家的古诗词作品,感 悟文人雅士的情怀和才情。
六、课外古文推荐
文言文鉴赏
阅读经典的文言文文章,领略古 代文人的豪放与智慧。
古文鉴赏
品味古代著名文人的古文作品, 感受他们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名家名篇赏析
领略历代名家的古代文言文作品, 感受古代文学的瑰宝与魅力。
文言文基本语法
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结构, 理解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
常见表达方式和修辞手 法
掌握古代文言文中常见的表 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加深对 古文的解读。
名家名篇赏析
阅读名家的古代文言文作品, 感受古代文人的深思和文化 底蕴。
四、古文鉴赏
1
古文基本结构
了解古文的构成要素,包括开头、中间
文章内容解析和修辞手法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 词鉴赏复习课件
欢迎使用本课件,复习七年级语文下册的课外古诗词鉴赏内容。本课件分为 六个部分,包括古诗、古词、文言文、古文鉴赏以及课外古诗词和古文推荐。
一、古诗鉴赏
1
诗歌基本要素
学习古诗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了解韵律、格律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3
名家名作赏析
通过欣赏名家古诗作品,领略古代文人的才情与艺术境界。
二、古词鉴赏
词牌介绍
研究古词的曲调和韵脚,了解各 个时期的代表性词牌。
词的基本结构和表现手法
名家名作赏析
探索古词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 欣赏其深刻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细品名家古词作品,体验文人雅 集的情调和才华横溢的艺术感受。
三、文言文鉴赏
2
段落和结尾的特点。
剖析古文作品的主题和思想,探索古文
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

初一古诗后四首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古诗后四首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古诗后四首知识点归纳总结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在初中一年级的课本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古诗,这些诗歌不仅美丽动人,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初一学年中所学古诗的后四首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由王之涣所作,描绘了登上鹳雀楼时的壮丽景象。

其中"白日"、"黄河"、"千里目"、"一层楼"等词语都是通过描写山水和建筑物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人的壮志豪情。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由杜甫所作,描述了诗人在黄鹤楼与好友分别的场景。

诗中通过写"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等描写,展现了离别时的伤感与不舍。

同时,"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通过描绘长江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重和远行的艰辛。

3.《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由杜甫所作,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思乡的情景。

诗中的"床前明月光"、"举头望明月"等含蓄而唯美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神奇的夜晚。

通过举头望明月,诗人思念故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4.《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由杨万里所作,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

诗中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飞流直下三千尺"等形象的描写,给人一种磅礴而震撼的感觉。

通过比喻瀑布为银河,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2019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含答案解析)

2019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一)古诗词鉴赏考点:考点一文学知识填空考点二区分朗诵节奏考点三词句理解与赏析考点四境界与画面描述考点五要旨与感情掌握考点六写作方法分析考点七领会语言特点三、常有考点及答题方法。

1.文学知识:可经过列表的形式进行归类记忆。

娴熟记忆古诗词作品的作者及其字、号、生活年月,作品风格等。

2.诗词朗诵节奏区分法。

诗词句子一般可按意义或音节区分朗诵节奏,按音节区分朗诵节奏时要兼备意义,不行把表达完好意思的词语僵硬地区分开。

阅读方法解密:①四言诗一般是“二二”式,如“蒹葭 / 苍苍,白露 / 为霜”;②五言诗一般是“二三”式 ( 后三个字还可以够区分为“二一”式或“一二”式 ) ,如“感时 / 花/ 溅泪,恨别 / 鸟/ 惊心”;③七言诗一般是“二二三”式 ( 后三个字还可以够区分为“二一”式或“一二”式 ) ,如“乱花 / 渐欲 / 迷 / 人眼,浅草 / 才能 / 没 / 马蹄”;七言诗还有很典型的“四三”式,如“山重水复 / 疑无路,峰回路转/又一村”。

3.词句理解与赏析阅读方法解密:(1)理解词义、句意。

联合详细语句,分析词语的语境义、句子的含义。

(2)赏析词语。

①解说词语,中考重视考察名词、动词、形容词,应从词性、情感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等方面进行赏析。

②联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或作用。

③点出该词表达了如何的感情,反应了如何的情况等。

(3)赏析句子。

①正确指出句子用了何种手法:修辞的角度( 如比喻、拟人、双关、夸张、对偶等 ) ,写景的角度 ( 如光景的色彩、近景远景的联合等 ) ,并详细分析其表达成效。

②联合语境阐释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

③点出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给人如何的启迪、感悟,包含着如何的真理等。

【答题模板】运用手法,形象生动 ( 委宛委宛 ) 地描述了,抒发 ( 揭露 ) 了的感情 ( 真理 ) 。

4.境界与画面描述阅读方法解密:(1)可光景特点归纳法:第一要整体感知写景内容,认识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写景的,从诗句中找出能突出表现所写光景特点的要点词,联合要点词来归纳。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内古诗词鉴赏(七年级)》课件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内古诗词鉴赏(七年级)》课件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岐王府邸里时常相见,崔九堂前您的音乐多次听闻。如今正是江南的大好风景, 在落花时节又重逢李君。
【主题】前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着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之情; 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2.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 望。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译文】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不知何处吹起凄 凉的芦管,惹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
初中古诗词复习 ——七年级
七年级上册
观沧海 [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主题】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借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 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两句诗在写法 上有何突出的特色?试分析。
这两句写的是虚景,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更加宏伟的境界。 寥寥十六字将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沧海之景描绘得蔚为壮观。 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合理的夸张,展现了一个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不仅表现了大 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与远大的政治抱负。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赏析专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赏析专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赏析》专题一,《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观景致与诗人的禅思理趣合在一起写,山光使鸟性欢愉,潭影使人心空寂。

“空”字有力地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心中的杂念、浮躁消失殆尽的美妙境界。

)2,这首诗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诗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淡泊功名、宁静致远的清高性情。

)3,诗中“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当1,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施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潭影空人心”一句中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空。

诗歌首颔两联都在写景,渲染了古寺特有的幽静氛围。

颈联开始融入作者主观感受,把客中的“俱寂”与“钟磬音”矛盾吗?请你从表现手法和诗人内心旨趣两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不矛盾。

这里用了反衬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写无声,有力地表现诗人在寂静幽深的寺院中找到了内心的“静境”,意境深长,发人深思。

)4.既写出自然之景,又写出心灵之境的诗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5.既是写景的过程又是悟性的过程的诗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f6.、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的句子:"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7..尾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尾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是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8、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深幽寂静的环境,主要运用了以声写静的手法。

诗中以动衬静的诗句是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9、诗的颔联后来衍化为成语“曲径通幽”,它隐含了什么哲理?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

或隐喻了人的品性高洁,情趣高雅,心志淡泊。

10、“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

七年级下册必考古诗词四首赏析整理

七年级下册必考古诗词四首赏析整理

七年级下册必考古诗词四首赏析整理王维(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与孟浩然并称"王孟")独坐幽皇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⑴竹里馆:網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⑵幽篁(hudng):幽深的竹林。

⑶啸(xid。

):囉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⑷深林:指“幽篁”。

(5)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⑹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

古代一些超逸Z士常用來抒发感情。

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译文: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独坐幽篁,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來相照。

主题:写诗人在竹林中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特色: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题目:1、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

答: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声长啸。

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甲,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子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2、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答: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词语:独坐、弹琴、长啸。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字太曰号青莲居士。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⑴洛城:即洛阳城,今河南省洛阳市C⑵玉笛:华美的笛子。

暗飞声:因笛声在夜间传來,故云。

⑶满:此处作动词用,传遍。

⑷闻:听;听见。

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

古曲有《折杨柳》《落梅花》。

’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云:'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⑸故园情:怀念家乡的情感。

故园,指故乡,家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62页课外四首古诗词阅读鉴赏题背诵中考考点汇总(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62页课外四首古诗词阅读鉴赏题背诵中考考点汇总(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62页课外四首古诗词阅读鉴赏题背诵中考考点汇总(含答案)七下语文162页课外古诗词赏析题泊秦淮杜牧1、这首诗构思细密而精巧。

首句描绘的画面迷蒙中透出冷寂,描绘的画面具有朦胧迷茫冷寂的特点,作用是渲染了迷蒙冷寂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伤感情怀。

;第二句点明悲凉环境,在结构上起枢纽作用。

后两句以形象而婉曲的议论作结,针砭时弊,抒发心中的不满。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作者的本意是斥责歌女吗?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诗人表面上指责商女,其实是应用的一种曲笔。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婉曲而形象地议论,讽刺那些王公大臣、官僚贵族等封建统治者,不以国家为重,反而寻欢作乐,毫无亡国之忧。

3、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全诗表达诗人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

4、赏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这句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

如烟的雾气,朦胧的月色,笼罩在河面以及水边的沙滩上。

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或冬季,而且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

“夜泊秦淮”四字不但为上一句的景色揭示时间、地点,而且照应了诗题。

“近酒家”三字则为下文张本。

奠定了全诗感伤、忧愁的基调。

5、赏析“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笼”和“寒”的妙处。

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联系在了一起,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描绘出一幅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图。

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或冬季,而且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6、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表面上指责歌女,其实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晚唐统治者。

这首诗借古讽今,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

“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联为一体,伤时之痛,委婉深沉贾生李商隐1、诗人选取了什么事作为这首诗的题材?孝文帝召回被贬长沙的贾生,并夜问贾生鬼神之事。

最新七年级下册必考古诗词四首赏析整理

最新七年级下册必考古诗词四首赏析整理

精品文档竹里馆王维(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与孟浩然并称“王孟”)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⑴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⑵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⑶啸(xi 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⑷深林:指“幽篁”。

⑸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

这里指吟咏、歌唱。

⑹长啸:撮口而呼,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译文: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独坐幽篁,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主题表达了诗人宁静、与明月相伴的情景,:写诗人在竹林中独自弹琴、长啸、淡泊的心情。

特色: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题目:、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1 画面。

答: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声长啸。

竹洒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子照射过来,林深深,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2 些?答: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词语:独坐、弹琴、长啸。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⑴洛城:即洛阳城,今河南省洛阳市。

⑵玉笛:华美的笛子。

暗飞声:因笛声在夜间传来,故云。

⑶满:此处作动词用,传遍。

⑷闻:听;听见。

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

古曲有《折杨柳》《落梅花》。

'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云:‘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⑸故园情:怀念家乡的情感。

故园,指故乡,家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八首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归纳汇总及练习巩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八首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归纳汇总及练习巩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八首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归纳汇总及练习巩固一、八首课外古诗知识点汇总:(一)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赏析: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趣,其实却是独具匠心的大手笔。

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凡脱俗的气质,而这并非常人可与之共鸣的。

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陪伴着自己。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篁(皇)啸(肃萧)(二)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情。

译文: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从谁家响起了悠扬的笛声。

这美妙悠扬的声音,随着春风弥漫了整个洛阳城。

在这静静的黑夜里,忽然听到感人肺腑的折柳曲,有谁不为此勾起怀念故乡的情思啊!赏析:“谁家玉笛暗飞声”,谁家的玉笛,在静夜里悄悄地响起?诗人或许正在读书、闲坐,或做着其他的事。

一曲笛声不期而响,夜深人静,清远而动听。

他被吸引住了,循声望去,却辨不清笛声来自哪里。

“玉笛”,指玉制的笛,或是笛子的美称,或是羌笛的代称,不确定,存疑。

“散入春风满洛城”,春风徐徐,笛声飘散在风中,风又吹送笛声,飘满了洛阳城,让人想到“此曲只应天上有”。

这一句虽带有艺术的夸张,却衬出笛声的动人、夜的安静。

唯其如此,才会在诗人的听觉与想象中飘满洛城,似乎其他的声音都不存在了,似乎全城人都在凝神静听。

“此夜曲中闻折柳”,今夜,缥缈的笛乐中,我听到了思乡怀亲的《折杨柳》。

笛乐飘飘,如此动人,究竟吹的是什么曲子呢?“折柳”,即《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写离别之情。

期末复习打印七下语文课内古诗词鉴赏练习(有答案)

期末复习打印七下语文课内古诗词鉴赏练习(有答案)
答:不能。因为“窥”是从缝隙中看的意思,表现出竹林幽深茂密,意境清幽;“望”则是向远处看的意思,境界开阔疏朗,与诗歌整体意境不合。所以不能改。
4、诗中说明怎样一个道理?
答:拥有独到的观察角度,就会欣赏到与众不同的景物。
5பைடு நூலகம்解释词语
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烟:此指烟霭
窥:从缝隙中看
檐:房檐
二、《竹里馆》
3、“独怜”是什么意思?请赏析“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这两句诗。
“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
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
4、在诗人笔下,幽草的寓意是什么?
答:生于偏僻之处而不甘堕落、坦然、安贫乐道的高尚气节。
答: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达了诗人虽怀才不遇却闲适、虽宦途失意却淡泊的情怀。也隐隐表露出诗人欲归隐的情绪。
4、体会一下“苍苍”“杳杳”的妙处。
答:“苍苍”二字写竹林寺所处之地的深邃.“杳杳”二字写竹林寺的深远。“苍苍”“杳杳”四个叠字,极精练的描绘出一幅深远的青山寺庙图。
九、《约客》
4、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八、《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解释词语:
苍苍:杳杳:荷:
2、体会一下“苍苍”“杳杳”的妙处。
3、请你尝试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九、《约客》
南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六、《滁州西涧》
1、解释词语:
独怜:独爱
深树:树荫深处

诗词鉴赏-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专题复习

诗词鉴赏-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专题复习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诗词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中“浩荡离愁”的黯然神伤与“________________”流露出的暂时的放松相互映衬,是诗人复杂心情的真实写照。

2.请自选角度简要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

(二)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3.本诗颔联和颈联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山西村的?4.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诗文中无“望”,却句句向岳而望,自近而远,由朝至暮,结构巧妙,浑然天成。

B.本诗开篇设问,一问一答,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C.诗中颈联句写大自然把种种神奇秀丽的景致都集聚于泰山,南面北面明暗分明。

D.诗中五、六句由动景到静景,写诗人仰见山中云气升腾、飞鸟还林,内心激荡不已。

6.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充满了青年诗人的浪漫豪情,请说说你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一句的理解。

(四)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夜泊秦淮近酒家”一句,点明夜泊的地点,同时照应诗题,引起下文。

B.这首诗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将描写、记叙、议论有机地融为一体。

C.这首诗将对历史的咏叹和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委婉深沉。

D.这首诗主要表达对商女不关心国事,隔江吟唱《玉树后庭花》的批判之情。

8.品味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说说两个“笼”字好在什么地方?(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题《古诗鉴赏》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题《古诗鉴赏》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题《古诗鉴赏》考试卷及答案(一)(5分)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虞世南的《蝉》从题材上看是一首诗。

诗人用蝉栖身高树、只喝清洁的露水来表现自身的品格,这是典型的手法。

(3分)2.请你说说诗歌后两句有什么含义。

(2分)(二)(6分)登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4分)2.古诗中某些名句往往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

请解释后两句诗在原作中的意思,以及后来衍生的意义。

(2分)(三)绝句二首(其二)(5分)[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注释】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做。

1.这首诗写的是 (时节)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2分)2.请自选角度,简要赏析诗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3分)(四)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 6分)[唐]岑参脱鞍暂入酒家垆④,送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释】①碛(qì)西:安西都护府。

②赤亭:地名。

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县西南。

③祁连城:地名,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南。

④酒家垆(lú):酒家。

1.诗歌首联写塞外酷热难耐、人迹罕至的恶劣环境,有什么作用?( 3分)2.有诗评说,此诗为送别诗中的“另类佳作”。

你是否同意”另类”这种说法?请联系学过的诗句说明理由。

(3分)(五)东坡(5分)[宋]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释】①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

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的样子。

1.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特点。

(2分)2.后两句诗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六)丰乐亭游春①(其一)(5分)[宋]欧阳修绿树交加山鸟啼,清风荡漾落花飞。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四首赏析整理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四首赏析整理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四首赏析整理暗”和“散”都是炼字的妙处。

其中“暗”字,不仅表示笛声轻柔,也暗示着笛子所在的地方隐蔽,寓意深远;而“散”字,则表现了笛声在春风中传播的广泛和自由。

这些字的运用,让诗歌更加生动有趣,也更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狂风呼啸,天空高远,猿猴哀鸣。

水清沙白,鸟儿飞翔。

无边无际的落叶飘落,长长的江水滔滔而来。

我常常漂泊在外,心中充满了忧伤,百年来多次患病,今天我独自登上高台。

我艰难困苦,满头白发,但我依然坚持,不停地倾听江水的潺潺声,直到酒杯中的浊酒也停止了流动。

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忧伤,也表现了他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2、诗歌中有哪些描写自然景观的词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落木萧萧、长江滚滚。

四)《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床前明亮的月光,像是地上的霜。

我抬起头,望着明亮的月亮,不禁低头思念故乡。

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月亮的赞美,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忧伤,也表现了他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2、诗歌中有哪些描写自然景观的词句?明月光、地上霜、望明月。

描绘了诗人在离开长安后回望故园,眼前是漫长的路途和天空被尘烟遮蔽的情景。

3、诗中“双袖龙钟泪不干”的意象是什么?表达了诗人因思念亲人和故园而流下的泪水,形象地描绘了他的悲伤和眼泪无法止住的情感。

4、诗中“凭君传语报平安”的含义是什么?诗人在没有纸笔的情况下,请求路上相遇的人替他传达家人问候和平安的消息,表达了他对家人的牵挂和关心。

初一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4首,重点课堂笔记抓紧掌握

初一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4首,重点课堂笔记抓紧掌握

初一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4首,重点课堂笔记抓紧掌握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一、注释①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②深林:这里指“幽篁”。

③相照:照射我,意思是明月来陪伴我。

二、译文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又长啸。

幽篁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独坐其中,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来相映照。

三、思考探究1.诗歌的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写出了夜深人寂,明月相伴的景象。

2.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的心境。

四、理解性默写1.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3.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4.用拟人化的手法,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表达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心情的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一、注释①玉笛:笛子的美称。

②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③故园:故乡,家乡。

二、译文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飞出的?随着春风飘荡,传遍洛阳城。

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曲调,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三、思考探究1.赏析“此夜曲中闻折柳”一句。

“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由听到的“折柳”的曲调引起的。

由此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

试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声之悠扬,反衬诗人闻笛后的思乡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课外后4首古诗词鉴赏复习专题杜牧《泊秦淮》鉴赏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歌描写了哪些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可怜”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首诗在行文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的赏析。

2.“可怜”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这首诗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4.贾谊得到皇帝的赏识,作者对此持何态度?5.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一、这首诗歌的首句看似平常,却极富包孕性,请阐述其中的含义。

二、有人说第二句“赚”字运用最精巧,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分析。

三、有人认为三四两句在承接二句解除悬念后,运用拟人化手法,表达了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行人,下了一个山头后,又遇一个山头时的沮丧;但也有人认为诗歌形象反映了行人由意外、惊诧,直至恍然大悟的心理过程。

你赞同哪种看法呢?请说明理由。

四、这首诗文字平白浅易、通俗生动,但意趣丰富,它所描绘的现象,所抒写的体验,具有某种典型性,容易使人联想到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唤起类似的体验,从而引发某些思索,给人以某种联想与启示。

请简要谈谈你的感受。

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对“黄梅时节”所表明的时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早春 B.暮春 C.夏季D.秋季2.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品味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前两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以“热闹”的环境来反衬雨夜的“寂静”。

B.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C.第三句点题,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了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3、解释词语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处处蛙:4、诗歌的前两句都运用了叠字,请从内容方面谈一谈叠字运用的作用。

5、“闲敲棋子落灯花”是一处精彩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态?6.诗歌前两句写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1分)7.简略分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落”两个动词的妙处。

(3分)杜牧《泊秦淮》鉴赏1.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诗的首句写了轻轻的暮霭、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意可感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

4.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

《贾生》李商隐【解析】诗题中的“贾生”就是指西汉政治家、文学家贾谊。

第一句从正面着笔,“求”“访”,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所谓求贤若渴,虚怀若谷。

次句隐括文帝对贾谊的赞叹之词,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器重。

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

承,即所谓“夜半虚前席”,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

通过这个生动的细节的描写,才把由“求”而“访”而“赞”的那架“重贤”的云梯升到了最高处;而“转”,也就在这戏剧高潮中同时开始。

末句紧承“可怜”与“虚”,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虚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诗人只点破而不说尽——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

辞锋极犀利,讽刺极辛辣,感慨极深沉,却又极抑扬吞吐之妙。

【答案】1.“可怜”是可惜、可悲的意思,是全诗的关键,表达了作者对文帝不顾百姓苍生疾苦的批评之情。

在结构上,本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前两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三、四句一转,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之情便显得特别有力。

剖析:诗歌的思想感情的把握是诗歌鉴赏中比较难的一部分内容。

感情是诗的生命,诗歌是以抒发真实的、带有普遍性的情感为主要特征的;诗人描写人、事、物、景时,都注入了他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注入了他的思想主张。

2. 参考答案:可惜;诗人嘲讽了封建统治者求贤的虚伪,也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剖析:诗歌整体结构的把握既涉及诗歌写作的构思,又涉及诗歌即景抒情、由事转议等常见的结构方。

3.参考答案:前两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第三句引而不发,末句用强烈的对照形成贬抑,点破而不说尽。

4. 答:文帝把谪居长沙的贾谊召回京城,在宣室接见他,君臣晤谈,直至夜半。

尽管文帝求贤若渴,可惜,他殷殷垂询的不是安民之策,虚心听取的只是鬼神之事,虽然听得入神,甚至移膝前席,又有何用?5.答:这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诗,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

诗中的贾生,正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慨叹贾生的不遇明主,实际是感喟自己的生不逢时,自伤之意尽在言外。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一【考点】考查解读诗句含义,准确概括诗句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解析】①包含上山过程所历艰辛,因此把下岭看得容易、轻松;②“下岭便无难”的判断是错误的;③“莫言”二字是自诫也是诫人,表达了对那种认定下岭容易的普遍心理的否定。

【误区提醒】此句“莫言”二字极易被忽视,“下岭便无难”正是从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历艰难的种种感受中得到的心理上的对比结果,而这种心理常常是错误的;“莫言”的对象则是诗人由自己而进一步推及他人。

若不注意细致考察,则很可能答案不着边际,或遗漏得分点。

二【考点】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析】“赚”字富于幽默的风趣。

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坦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正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

诗人在这里只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悬念。

【误区提醒】答题时很可能遗漏对注释项的关顾。

谁赚得行人空喜欢?行人谓谁?看了注释①自会清楚,其实诗歌叙述的正是诗人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自己被自己的想象骗了!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有仅限于书写个人感受,而由己及人,赋予“行人”以更广泛的指代义。

三【考点】考查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析】第二种。

“行人”为何“错喜欢”?因为“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三四两句正是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岭过程中也相应地会遇到多少重山岭,但历尽上山艰难的行人登上最高峰后,往往因兴奋喜悦而一心只顾享受下岭的坦易轻快,忘记了前面还有一系列山岭需要跨越,因此,当缺乏思想准备的行人下了一个山头,又遇到一个山头,发现自己正处在万山围绕的圈子里,这才恍然大悟:下岭的路程照样要遇到一系列的艰难险阻;山本无知“一山放出一山拦”的形容却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而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直至恍然大悟,也都在这一“放”一“拦”的重复中透露出来了。

诗人真切表达了自己的这种种感受,如实反映了自己在面对错觉时的可贵的思考,却绝没有因此而沮丧不振。

【误区提醒】格律诗讲究结构上的起承转合,诗人的所要表达的主旨常在末句才显露出来,故理解作者情感、观点通常要抓住尾句体悟。

“一山放过一山拦”的总收,正反映了诗人在经历一场空欢喜后,而彻悟的喜悦之情;前句的“赚”字也明显带有一种自嘲和调侃的喜剧色彩,正与之照应。

四【考点】考查鉴赏评价诗歌旨趣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解析】人们往往对最艰巨的行程比较有思想准备,而对走过这段行程后还会出现的艰难缺乏思想准备;只知道人们习知的艰难,而不懂得人们常常忽略的另一种艰难;这首诗似乎可以引起这些方面的思索。

【误区提醒】本题着重考查对诗歌旨趣的赏鉴和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析,题干说“容易使人联想到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唤起类似的体验,从而引发某些思索,给人以某种联想与启示”,重在阐述引发的“思索”和“联想与启示”,不可简单的叙述“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和“类似的体验”。

《约客》1.C2.A3、解释词语约客:邀请客人来相会黄梅时节: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家家雨:形容处处都在下雨处处蛙:到处是青蛙4、诗歌的前两句都运用了叠字,请从内容方面谈一谈叠字运用的作用。

答:“家家”修饰雨,表现了江南多雨的气候特征,营造了一种烟雨迷蒙悠闲清静的诗境;“处处”修饰蛙声,写农村景象,生机盎然。

隐约写出诗人待客的悠然而略显孤寂的心情。

5、“闲敲棋子落灯花”是一处精彩的细节描写,请你进一步发挥想象,描绘主人公当时的动作、神情和心理。

答:已经深夜时分,约好的客人却没有到来。

诗人一只手拖着下颌,两眼呆呆地凝视着火红的灯花,另一只手拿起一枚棋子,百无聊赖的敲击着棋盘,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

唉,这漫漫长夜该怎样度过呢?6.【解析】本题考查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解答这类试题,必须熟悉诗歌的主要内容,并且作出详尽的分析。

首先前三句中描写的景物:雨、青草、池塘、蛙,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答案】(1分)营造了单调、寂寞的氛围。

(意对即可)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的赏析。

“闲”是没事做,因为客人未到,可知等的焦急的心理,诗人当时侯客不至,心情或是无聊或是烦躁或是不安。

【答案】(3分)①“敲”写出了客人迟迟不来的焦急,“落”写出了客人不来的失落与无耐。

(2分,意对即可)②“敲”与“落”衔接紧密,将等待客人到来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

(1分,意对即可)8、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待客的悠然和因友人未到而产生的淡淡的孤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