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目标教学法
分层目标教学
分层目标教学的过程学生分层。
首先,在初一第一学期开学的第一、二个月内,教师通过自己的观察以及与各科任教师和班主任交谈,对全班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现有基础、表现等各方面深入了解,把全班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具体到某阶段某学生属于某层次等,并记录在案,谨记于心,同时做好成绩的跟踪。
为了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避免助长“高层”学生的骄气和挫伤“低层”学生的自尊心,我采取的是隐性分层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学生的分层是一个动态的分层,随着学习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能力和成绩的提高,学生的分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分层教学是“保底不封顶”的教学,尽量使更多的学生尽快达到更“高”的层次。
具体的分层如下:各科成绩优良,智能水平较高,接受能力好,反应快的学生,定为高层生,即优生;各科成绩中等,智能水平中等,接受能力一般的学生,定为中层生,即中等生;各科成绩较差,反应慢,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定为低层生,即所谓差生。
但也有例外的,如中等生中有特别偏爱生物学,学习勤奋的学生,亦可定为优生。
低层生中有特别喜欢学生物学且认真学的,亦可定为中等生。
学生分层只是手段,目的是让学生在原有层次中不断努力,争取进入更高层次。
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的分层设置是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客观差异和划分类别层次的基础上,以教学大纲为准绳,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各层学生的实际学习的可能性,制定出各层次学生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对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起到定位、使导向和激励的作用,并为学生的逐层递进设立台阶。
根据学生划分的三个层次,教学目标也分为三个层次:紧扣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或稍为降低要求的,定为基础目标,为差生制定;能体现教学大纲的较高要求的,定为提高目标,为中等生制定;能全面体现教学大纲的最高要求的,定为深化目标,为优生制定。
下面以“有机物的制造”一章为例,简要说明分层目标的制定:知识点1、完全叶的组成2、叶脉的种类3、单叶、复叶的区别4、叶序的种类5、叶的向光性6、叶片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7、制作徒手切片8、显微镜观察叶片横切面及表皮9、画叶片表皮细胞图10、光合作用的概念11、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12、光合作用的意义。
分层教学计划
分层教学计划标题:分层教学计划引言概述:分层教学计划是一种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学习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进行教学的计划。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一、分层教学计划的概念1.1 分层教学计划是指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和学习需求,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进行教学。
1.2 分层教学计划旨在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有效的学习。
1.3 分层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二、分层教学计划的实施2.1 确定学生的学习水平,可以通过考试、测验、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估。
2.2 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他们分为不同层次,可以分为高水平组、中等水平组和低水平组。
2.3 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学习。
三、分层教学计划的优势3.1 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3.2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更有动力地学习。
3.3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力,实现个性化的学习目标。
四、分层教学计划的挑战4.1 需要教师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和个性化教学能力。
4.2 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4.3 需要学校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支持,以确保分层教学计划的有效实施。
五、分层教学计划的未来发展5.1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分层教学计划可以更好地结合教育技术,提供更多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5.2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分层教学计划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
5.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分层教学计划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分层教育目标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它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
分层教学,比较集中地被强调了几点:①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②分层次③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
分层教学在西方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十分流行,一般在中学实行,有些学校在小学高年级实行。
分层目标教学法在AUTOCAD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部分层次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在我国,教育部分层次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以某中学为例,介绍教育部分层次教学的案例。
二、案例描述1. 学情分析某中学七年级(1)班共有50名学生,其中男生28名,女生22名。
根据前期成绩和平时表现,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次(优等生):10名学生,成绩优秀,学习能力强;B层次(中等生):20名学生,成绩中等,学习态度较好;C层次(后进生):20名学生,成绩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
2. 教学目标(1)A层次: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拓展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2)B层次:提高成绩,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信心。
(3)C层次:提高成绩,激发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
3. 教学策略(1)A层次:以拓展性、探究性、实践性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2)B层次:以基础性、巩固性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C层次:以基础性、辅导性为主,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4. 教学实施(1)A层次①课堂提问:针对课堂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②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③课堂展示:鼓励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B层次①基础性教学: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成绩。
②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③心理辅导: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3)C层次①基础性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提高成绩。
②心理辅导: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③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个别辅导。
5. 教学评价(1)A层次:以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
(2)B层次: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为主,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高中生物分层教案全套设计
高中生物分层教案全套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分层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不同生物在不同分层的适应特点;3. 能够分辨不同生物在不同分层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生物分层?2. 不同生物在不同分层的适应特点;3. 分辨不同生物在不同分层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生物在不同分层的适应特点;难点:理解生物分层的概念和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周边环境进行生物分层的观察与实践;2. 讨论交流:利用小组讨论或班级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现象和认识;3. 演示: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不同生物在不同分层的情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树木分层的例子,引出生物分层的概念;2. 讲解:简要介绍生物分层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不同生物在不同分层的适应特点;3.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周边环境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观察并记录生物在不同分层的情况;4. 讨论交流: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现象和认识,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观察成果;5. 总结:总结不同生物在不同分层的适应特点,并对比讨论;6. 拓展:通过测验或其他形式巩固学生对生物分层的理解和认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表现:观察学生在实地考察和讨论中的表现,是否能够准确观察并分辨不同生物在不同分层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2. 学生的思维能力:评价学生对生物分层的理解和认识程度,是否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3. 综合评价:综合考量学生的表现和思维能力,给予相应的评价和指导。
七、教学资源:1. 校园或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分层样本;2.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3. 实地考察工具:放大镜、望远镜等。
八、教学反思:1. 教学反思:及时总结和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查漏补缺;2.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调整;3. 改进措施:根据教学反思和学生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
分层教学实施方法
分层教学实施方法分层教学是一种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的差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的方法。
它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提高其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种实施分层教学的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1. 分析学生差异在实施分层教学之前,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力水平和学习需求。
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差异。
2. 制定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差异,教师要制定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匹配,要考虑到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确保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包括每个层次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安排。
要充分利用教材、辅助教具和多媒体资源,提供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材料和活动。
4. 组织小组活动为了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
将学生按照不同层次分组,每个小组内的学生能够在相似的学习水平下进行学习。
通过小组活动,学生能够进行互助学习,相互激发和促进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5. 差异化教学分层教学的核心是差异化教学。
教师要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更加细致耐心的指导和辅导;对于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挑战性任务,扩展学习内容。
6. 定期评估与调整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
通过评估结果,教师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7. 提供个性化反馈分层教学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发展。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提供个性化的反馈。
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提升学习成绩。
通过以上方法,教师能够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分层教学教案
分层教学教案关键信息1、教学目标分层:明确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
高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低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教学内容分层:根据学生层次设计不同难度和深度的教学内容。
高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低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教学方法分层:针对各层次学生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高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低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业布置分层:设计不同难度和量的作业。
高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低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考核评价分层:制定不同标准的考核评价方式。
高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低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分层教学的目标111 整体目标分层教学旨在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最适合其发展的教学条件和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112 具体目标1121 针对高层次学生,培养其创新思维、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独立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为其未来的学术深造或高端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122 对于中层次学生,着重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其知识运用能力和解题技巧,帮助他们逐步提升到更高层次。
体育教研组分层教学计划(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本教研组特制定分层教学计划,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分层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体育课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分层教学目标1. 基础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
2. 发展目标: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 提升目标:选拔优秀学生,培养其竞技体育能力,为学校体育竞赛队伍储备人才。
三、分层教学对象1. 初级层:针对身体素质较差、运动技能较低的学生。
2. 中级层:针对具备一定运动基础,但技能有待提高的学生。
3. 高级层:针对具备较高运动技能,有较强竞技水平的学生。
四、分层教学内容1. 初级层:(1)基本动作教学:如跑步、跳绳、球类基本动作等。
(2)身体素质训练:如耐力、速度、力量、柔韧性等。
(3)体育游戏:如接力赛、拔河、篮球等。
2. 中级层:(1)提高动作技能:如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技能。
(2)身体素质训练:加强耐力、速度、力量、柔韧性等方面的训练。
(3)战术学习:如篮球的防守与进攻、足球的定位球战术等。
3. 高级层:(1)竞技体育技能训练:如田径、篮球、足球等专项技能。
(2)身体素质训练:提高专项身体素质,如爆发力、速度、耐力等。
(3)战术与心理素质培养:提高比赛中的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五、分层教学方法1. 初级层:(1)分解教学法:将复杂动作分解为简单步骤,逐步教授。
(2)示范教学法: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模仿学习。
(3)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中级层:(1)示范与讲解相结合:在示范动作的基础上,结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动作要领。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3)比赛教学法:通过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3. 高级层:(1)个别辅导法: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辅导。
三年级语文分层教学具体措施
三年级语文分层教学具体措施
三年级语文分层教学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 学生分层: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因素,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2. 教学目标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注重培养其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重点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3. 教学内容分层: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增加阅读材料的选择和写作训练的难度;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注重字词、语法等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练习。
4. 教学方法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采用讲解式教学、练习式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5. 作业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布置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作业,如阅读理解、写作训练等;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布置较为简单的作业,如抄写、默写等。
6. 评价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采用较高标准的评价方式,鼓励其不断挑战自我;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采用较低标准的评价方式,注重其进步和成长。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促进班级整体水平的提升。
教案的分层教学与个别化辅导
教案的分层教学与个别化辅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面临着学生个体差异的挑战。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案的设计要考虑到分层教学与个别化辅导的有效结合。
本文将从教案的分层教学和个别化辅导的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细致论述。
一、教案的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任务和资源。
通过分层教学,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 教学目标的设置在教案中,教学目标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设置。
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增加一些拓展性的目标,以进一步挑战他们的学习能力。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则应设置一些基础性的目标,以帮助他们夯实基础、温故知新。
2. 教学内容的安排在分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安排至关重要。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教材或者调整教材的难度,使其更加贴合学生的学习水平。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增加一些拓展性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方法的选择在分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关键。
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则应采用示范教学、个别指导等方法,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4. 评价方式的制定分层教学中,评价方式的制定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区分。
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采用项目制评价、作品展示等方式,以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则应采用口头评价、个别面谈等方式,以帮助他们找到学习中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二、教案的个别化辅导个别化辅导是指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学习需求,为其提供一对一的学习指导和支持。
通过个别化辅导,教师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提高学习成绩。
1. 学习目标的确定在个别化辅导中,教师需要与学生一起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己需要提升的方面。
教学目标的分层与递进指导
教学目标的分层与递进指导教学目标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对于教学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的分层与递进指导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它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的方向和目标,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具有层次感和连贯性。
本文将从教学价值、教学区域、教学准备、教学介绍、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以及教学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价值教学目标的分层与递进指导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的方向和目标,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全面发展。
通过明确目标的层次性和递进性,能够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核心能力和拓展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分层与递进指导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进行设计。
分层教学目标可以分为基础目标、拓展目标和创新目标。
基础目标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拓展目标是对基础目标的进一步延伸和扩展,创新目标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区域教学区域是指一段教学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在教学目标的分层与递进指导中,教学区域需要根据不同的目标进行划分和调整。
例如,基础目标可以放在教学过程的前期进行讲解和示范;拓展目标可以放在教学过程的中期进行练习和巩固;创新目标可以放在教学过程的后期进行应用和提升。
四、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的分层与递进指导需要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设计。
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明确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差异,并根据这些信息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此外,教师还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材料,以及合适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工具。
五、教学介绍教学介绍是指教师在教学开始前对学生进行的铺垫和导入。
在教学目标的分层与递进指导中,教学介绍的主要任务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习的动力。
教师可以使用一些案例、故事或实例来引入教学话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
六、教学重点教学目标的分层与递进指导要求教师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集中精力和资源,优先掌握和理解重要的知识和技能。
初中地理教学分层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基本地理知识,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读图识图的能力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感。
二、教学对象及分层1. 学生群体: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优等生)、B层(中等生)、C层(后进生)。
2. 分层目标:A层:掌握本节课的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B层: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知识,能够理解并运用地理知识。
C层:掌握本节课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地理现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本节课所涉及的地理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2. 新授环节根据学生分层,设置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A层:深入学习地理现象的成因、分布特点等,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
B层:讲解地理现象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地理概念,并举例说明。
C层:介绍地理现象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识别和描述地理现象。
3. 课堂练习设计分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内巩固所学知识:A层:综合性、开放性的地理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B层:基础性、应用性的地理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
C层:简单性、基础性的地理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地理概念。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5. 课后作业根据学生分层,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A层:探究性、拓展性的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B层:巩固性、应用性的地理问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C层:基础性、记忆性的地理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地理概念。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中期末考试:通过考试成绩,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分层需求,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分层教学的意义,目的及方法
分层教学的意义,目的及方法一、目标要分层过去我们在教学上一贯采用一统到底的格局,而从不顾及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结果造成好学生“吃不饱”,后进学生“吃不消”的局面,这样也影响了整体素质的提高,所以,在教学中应该采用目标分层教学。
所谓目标分层教学就是教师依据学生现实的认识水平,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设计、制定与其相适应的能够完成的教学目标,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具体步骤,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
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使全体学生都能各尽所能,在各自发展的特点基础上,全方面的得到提高。
二、回答必须分层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质量,从一定意义上说,决定着学生的求知欲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依据教材,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解答问题的机会,都有机会得到提高。
也就是打破那种同声齐答或解疑均由班内“答问专业户”承包的局面。
于是我对于那些平时发怵答问的学生,进行拣易而问,使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而对于那些已具有一定思考解答能力的学生,则要设置梯度,知难而问,使他们在自己的“发展区”中有更高的突破,这便让所有学生都有所得、有所获。
三、意见反馈必须分层教师的主要注意力不在于系统传授知识,而在于从各类学生学习中,从他们的语言、文字、表情、神态中及时地、最大限度地取得反馈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诱导、点拔,从而更好地激发其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四、练必须分层做练习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学习环节,也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进一步升华到世界观、方法论的一个重要手段。
过去做练习题时我们采用的一般都是一刀切、一个模式的方法,这样对优、良、后进学生来说并不均衡。
所以做练习也要讲究分层,一般分三个层次,即基础题、综合题和创造性题。
安排宗旨依然是让各类学生都能热情参与。
1、教学目标层次化。
必须以“面向全体,兼具两头”为原则,以教学大纲、考试表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重新认识能力,将科学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订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横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初中作文分层教学教案
初中作文分层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写作兴趣。
3. 针对不同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1. 作文基本结构:引言、正文、结尾2. 写作技巧:观察、思考、表达3. 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将学生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作文基本结构:介绍引言、正文、结尾的作用和写作方法。
3. 讲解写作技巧:观察、思考、表达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
4. 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给予不同层次的指导。
a) 初级层次: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思考,用词语描述动物的外貌和特点。
b) 中级层次: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观察和思考,用句子描述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情感。
c) 高级层次: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观察和思考,用段落描述动物的故事和寓意。
5. 练习写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层次,进行动物作文的写作练习。
6. 互相评改:让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评改和欣赏。
7.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兴趣的提高: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写作的情况。
2.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通过学生的作文质量和评改意见,了解学生的写作进步。
3. 学生分层教学的适应性:观察学生在不同层次教学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进步空间。
五、教学反思1. 针对学生的写作水平,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层次,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作文的质量。
3. 鼓励学生互相评改,培养学生的批评性和欣赏性思维。
六、教学资源1. 作文素材:动物图片、故事书籍等。
2. 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笔记本等。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九、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观察和思考,用句子和段落描述动物的特点和故事。
分层目标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应用
分层目标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21世纪中国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要逐渐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然而,在我国的中职教育中,很多地方仍然存在着“黑板+课本”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往往只关注学生整体的教学效果,而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
针对这一现状,为了有效地组织教学,我在多年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分层目标教学法,针对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提出相应的要求,使认知水平不同的学生均能取得一定的成功,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一、分层目标教学法的概念分层目标教学法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个性特长等心理倾向以及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对教学目标、过程、要求以及教学对象进行分层教学、分层要求和分类指导,并使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过程及要求与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相互协调,旨在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综合能力,最终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兼顾学生智力和情感上的个体差异,使“因人施教”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比较高。
二、分层目标教学法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一)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分析学生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工作,了解学生是分层教学的前提。
要实施分层目标教学法,教师应先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知识水准、发展潜力等各方面的差异进行分层。
学生层次的确定是在进行整体调查和各学科专项调查的基础上,采取实事求是、对学生高度负责的原则,坚持学生本人自愿申请、学生之间评估,然后各科教师汇总,将自己学科的学生按学习基础分出a、b、c层。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再逐一与学生沟通交流。
为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最好不要将学生直接分为好、中、差三层,而应称作a、b、c层,并将三层学生按一定比例交叉混编成学习协作小组,以后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作业布置、课外辅导、综合评价都依据分组情况进行布置,鼓励他们通过团体协作来共同提高综合素质。
分层教学教案设计模板
分层教学教案设计模板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通过逐步提供不同难度和复杂度的学习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分层教学教案设计模板,可用于设计各种学科和主题的教学活动。
1. 教学主题主题:[主题的简要描述]2. 教学目标整体目标:描述学生在学习本主题时应该达到的核心目标。
分层目标:将整体目标分解为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 先导知识先导知识:描述学生在学习本主题前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 教学策略教学方法:选择适合本主题的教学方法,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
5. 分层教学计划层次一:[简单的、基础性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描述层次一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
教学活动:描述层次一学生将参与的具体教学活动。
评价方法:描述如何评估学生在层次一的学习表现。
层次二:[中等难度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描述层次二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
教学活动:描述层次二学生将参与的具体教学活动。
评价方法:描述如何评估学生在层次二的学习表现。
层次三:[较高难度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描述层次三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
教学活动:描述层次三学生将参与的具体教学活动。
评价方法:描述如何评估学生在层次三的学习表现。
6. 差异化支持支持方法:描述如何提供额外的支持或挑战给不同水平的学生,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和受益。
7. 家庭作业作业内容:描述学生在家庭中应完成的任务,以巩固和拓展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8. 反馈和调整反馈机制:描述如何收集学生学习的反馈,并根据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和计划。
这个模板可以根据具体的学科、年级和主题进行调整,确保教学活动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
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一种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和需求的教学策略,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
一、学生分层在进行分层教学时,首先需要对全体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方向等因素进行分层。
分层时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避免将学生简单地按照成绩划分层次。
可以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为学习能力强、成绩优秀的学生,B层次为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C层次为学习困难、成绩不理想的学生。
二、教学目标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明确具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难度和要求。
例如,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应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其综合素质,对于B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水平,对于C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应注重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培养其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于A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B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讲解、演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对于C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教学、情境教学等,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提高其学习自信心和兴趣。
四、教学评价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评价应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对于A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综合性、难度较大的测试题进行评价,对于B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基础性、拓展性的测试题进行评价,对于C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简单直观、针对基础知识的测试题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进步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小学三年级语文分层教学优质设计案例
小学三年级语文分层教学优质设计案例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1. 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和句型等;2. 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4. 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词汇学习:通过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词汇和词语的意思和用法;2. 阅读理解: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的短文,提供多种阅读理解题目,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3. 语法训练:通过简单的语法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并能正确运用在写作中;4. 写作练习: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优质的教学效果,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任务;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习效果;3. 游戏教学:运用各种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乐趣;4.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四、教学步骤本次教学的步骤如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课堂讲解:简要讲解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和写作技巧等;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完成一些小组任务,如词语配对、阅读理解题目等;4. 游戏练习:设计一些与语文知识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内容;5. 写作练习: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如写一篇小短文或写一封信件等;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给予学生相应的反馈和鼓励。
五、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的质量,采用以下评价方法:1. 口头评价:通过课堂上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2. 笔头评价:通过课后布置的作业,评价学生的语文运用和写作能力;3. 观察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层目标教学法的运用[作者:佚名]分层目标教学法就是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等差异,因人而异分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一种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能较好地突破班级授课制难以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局限性,使因人施教能落到实处。
在数学课教学中,如何运用好这一教学法,并使其取得最佳整体效应,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以系统的教学思想和全方位的教学视野,将其全程贯穿于“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活动与辅导——考试与质量分析”等五个基本教学环节之中。
一、“备课”,要认真考虑分层目标教学法备课,是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的起始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重点考虑做好两件事:1.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对学生实行动态分层。
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学习数学上的差异一般会呈现出好、中、差三个层次,这种客观存在的层次差异,不仅教师心中有数,往往大多数学生也各自心领神会,师生间这种“心照不宣”的共识,常常由于教师怕伤害一些中、下层次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难以启齿,不好明确。
要实施分层目标教学法,教师就不能回避这一问题,但不回避不等于可以不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当众宣布学生的分层情况,而应十分注意讲究方法。
比如,可分别找学生谈心,引导他们冷静地面对差异,明确自己的定位层次(当然这种分层,最好只让学生本人知道,教师也要注意为他们保密);同时,要让学生懂得这种分层是相对的、动态的、暂时的,只要自己努力,就可进入更高层次;还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师进行分层的目的,不是置自己于“死地”,不是给自己难堪,而是帮自己选准“起跑线”,放下思想包袱,配合教师实施好分层目标教学法。
2.要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对教材进行分层处理。
教师应在吃透教学大纲、教材和抓好学期备课,单元备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课时备课,要把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要求,相对划分出高、中、低三个层次,也就是为学习较好的学生制定出一个较高层次的学习目标,为学习中等的学生制定出一个中层学习目标,为学习较差的学生制定出一个较低层次的学习目标。
在为各个层次学生分别设计好适度教学目标的同时,教师还要仔细考虑好课堂上如何对学生提问和板演等具体问题。
二、“上课”,要自觉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上课,是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的关键环节,教师主要应做好两项工作:1.适时明确分层教学目标,鼓励学生个个努力达标。
每个学生虽然在相对保密的情况下,知道了自己目前所处的层次,但具体到每节课时,又常常不知如何找到自己的学习位置,因此,教师一般应在每节课的开头,向学生展示各个层次(为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最好不要将学生直接分为好、中、差层,而应称作为A、B、C 层)的教学目标,如在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时,教师应明确告诉A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能灵活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B 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稍有变化的问题;C 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能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意义,会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做一些步骤相对较少的习题。
由于每个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且难度不一样,避免了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发生。
2.分层把握教学要求,力求人人学有所得。
小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一是爱表现自己;二是爱听表扬话。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时时瞄准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用课堂提问和板演练习等形式检查学生学习达标情况,采取因人提问、分层设题的办法进行。
比如,让一些学习较差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概念识记性提问,多板演一些难度较小的模仿性题目;让一些学习中等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需认真思索的提问,多板演一些难度适中的阶梯性题目;让一些学习较好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智力运用性的提问,多板演一些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题目;对回答或板演正确的学生,特别是中、差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都有获得表扬的机会,让学习较差的学生能感受到学习数学成功的快乐,让学习较好的学生感到有压力,使好的不骄,差的不馁。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应体现分层目标教学法作业布置与批改,是了解分层目标教学法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着力注意两个问题:1.布置作业要因层制宜。
布置数学作业,不在乎“量”,而在于“质”,切忌在教材所编习题中任点几题让学生“一锅煮”,而应在紧扣教材的同时,针对各层学生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情况,适当设计一些难易不一、梯度不一的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如,对反映教材基本要求的基础型习题,要求全体学生特别是低层次的学生要做好;对反映教材一般要求的典型习题,要求中、高层次特别是中层次的学生要做好;对反映教材较高要求的灵活型习题,重点要求学习成绩较好层次的学生去做好,当然也鼓励其他层次的学生量力而行去试一试。
2.批改作业要因人制宜。
教师在批改数学作业时,一是不能只满足于打“√”、打“×”,或给个分,还要因人给予评语。
比如,有些学习较差的学生,有的习题未做对,但作业书写工整,且作业准确率比以前大有提高,教师就应在其作业本上写些表扬鼓励性批语,同时,还要客观具体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相信他们会很快改正。
使他们能倍感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二是不能只忙于作业的全批全批,关键要做好批改记录和认真发现问题。
教师的作业批改记录,主要包括好的典型、错误实例、特殊思路,简练解法、具体姓名等;发现问题,主要是指教师应通过作业批改记录所收集的素材与资料,去发现各个层次或个别学生存在的一些带普遍性、典型性、趋向性的问题,为“对症下药”搞好作业讲评作好准备。
四、“课外活动与辅导”,也应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学生的课外活动,不是针对数学一科而言的,作为数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多接触数学,使课外活动既为数学课堂教学服务,又不单纯为数学课堂教学服务。
教师主要应注意好两点:1、要明确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外活动与辅导中的着力点。
对数学成绩较好层次的学生来说,要尽可能通过课外活动,鼓励并促使其形成数学特长;对中、差层次尤其是较差层次的学生来说,主要应通过课外活动,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与爱好。
2、要分层抓好课外活动与辅导。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既有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不能把课外活动搞成是课堂教学的简单延续与重复,以致全部用来补课、做作业。
课外活动一定要突出学生是主体,要灵活多样地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参加不同类型的数学兴趣小组,在较高要求的数学兴趣小组中,教师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跳出教材,引导学生向数学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并通过参加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多让学生显显身手,以促其尽快形成数学特长;在较低要求的数学兴趣小组中,教师应多给中、下层次的学生在心理素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常犯错误等方面实施面对面的辅导。
通过帮助他们打牢数学基础和培养其非智力因素,以调动和保持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应适当利用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比如,配合课堂上学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及时组织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丈量操场、教室、黑板等面积;配合课堂“比例”教学,立即组织学生测量旗杆、电线杆、教学楼和树木的高度,使课外活动真正体现出“活”和“动”,能有效地促进课堂分层目标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考试与质量分析”,要落实分层目标教学法考试与质量分析,是检验和反馈分层目标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主要应注意两个方面: 1.考试命题要注意层次性。
教师命题的立足点应以中、下层次学生为主,试题应有恰当的难度和区分度,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考试时有选择性,让教师在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评分时有灵活性。
比如,针对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考卷一般应设计一些附加题,这些附加题,要求数学较好层次的学生必须做,且列入打分范围;而其他层次的学生则视自己的能力而定,不列入计分范围。
2.考试质量分析要体现出激励性。
对各层次学生的考试情况,要通过全班“数学质量分析课”等形式及时对学生进行反馈,反馈的内容不仅是通报考试成绩,而应是着重分析解剖各层次学生对各部分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对审题方法、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的把握情况;反馈的标准要有弹性,对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要适度从严从紧,对中、下层学生应适度从宽从松,A层学生要在90分以上才为优秀,B层学生要在85分以上才为优秀,C层学生在80分以上即为优秀,对每次考试达到优秀的B、C层学生及时将其划入上一个层次,鼓励他们向更高层次挑战;对成绩仍不理想的B、C层学生,允许他们对做错的题目在搞懂订正后,再评分;通过分层评价和激励,以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都能朝着更高层次的目标不断攀登。
分层递进教学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学的组织形式。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一个老师面对全班学生的管理状况,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仍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层,只是从B层学生的实际出发,可再分为两层,即B1和B2层。
B1层是由接近A层而又可能降至A层的学生组成,B2层是由接近C层而又可能升入C层以及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组成。
这样,在全班就出现了四个不同的层次。
据此,在教师总体把握、分层指导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帮助、自我提高的原则下,将分为四个层次的学生再进行组合。
组合的原则主要是C层对A 层、B2层对B1层,目的是让高层学生管好和带动低层学生,这样就为全班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奠定了较好的组织基矗这种方法就叫“分层组合法”。
其组织形式大致可分以下四种:①、个人对个人的组合,这种组合是一名高层学生与一名低层学生组成两人小组,由教师授权高层学生管理低层学生,在座位安排上,让他俩坐在一起。
管理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是新课预习。
高层学生可根据老师的要求,帮助低层学生完成预习。
(2)是帮助完善课堂答题。
当低层学生上课答题答不出或答不完整时,高层学生要及时举手帮助解答,使低层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答题的内容与方法。
(3)是监督完成作业。
(4)是帮助进行总复习。
大考前的复习要讲究实际效果,帮助掌握基本的复习方法和抓住复习内容的要点。
这种组合方式适合于C层对A层。
两人小组的优点就在于让c层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直接影响A层学生,以达到共同递进的目的。
②、个人对小组的组合当高层学生同低层学生的距离不是非常大,而低层学生又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时,可采用个人对小组的组合方式,一般是由一名高层学生对二到三名低层学生,由高层学生任组长,座位的安排可采用前后左右的形式,以便于课堂的讨论和平时的监督检查。
高层学生的管理工作主要有:(1)是检查低层学生的预习情况,帮助解答并探讨有关问题,力求上新课前得出共识;(2)是注意低层学生上课答题的情况,课后帮助他们进行总结,及时消化上课内容;(3)是关心低层学生的作业,指导他们解答不懂的题目,并督促他们按要求完成作业;(4)是大考总复习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复习,理解一些重要课文和关键题目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