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初中生物八上《性状的遗传》word教案 (5)
八年级生物上册4.4.2性状的遗传教案1新版济南版word版本

第二节性状的遗传【教学目标】1.识别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重点)2.描述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3.举例说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
(重点)4.尝试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难点)【课前准备】制作课件;学生课前进行相关调查及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1)子代巨型小鼠比亲代小鼠的个体大许多,么原因呢?(2)这个实验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什么控制的?过渡: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怎样(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的如何传给后代的?(2)图中的后代体细胞中遗传了母亲的a基因,为什么还表现为双眼皮?【板书设计】第二节性状的遗传生殖细胞的染色成单【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具体表现为:体现了学生是教学活动核心的理念。
课堂的功能变了,课堂不再只停留在教师对知识点的传授上,更要创设氛围情景,注重学习的方法训练,思维的过程展示,给学生体验和领悟的机会。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本节课通过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现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评价要满足学生的内心需要,评价的作用在于促进学生发展而不是区分学生的优劣和简单地判断答案的对错。
本节课中教师的评价关注的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更多的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自我认识的角度出发给予了积极而又客观的评价。
老师对这些同学的评价除了对生物知识本身理解的肯定外,更多在注重开发与唤醒每个学。
八年级生物上册4.4.2性状的遗传教学设计(新版)济南版

随堂练习:
设计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性状遗传知识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答案:色盲是伴性隐性遗传疾病。假设正常色觉基因为X,色盲基因为x。
父亲基因型:Xx,母亲基因型:XX
子代基因型:XX(正常女性)、Xx(正常男性)、Xx(色盲男性)
5. 题型:遗传规律综合题
题目:假设有一个基因控制的性状,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父母基因型分别为AA和aa,请绘制遗传图解,并分析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答案:父母基因型:AA x aa
子代基因型:Aa(显性性状)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性状遗传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设计预习问题,如“什么是基因?它们如何决定生物的性状?”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性状遗传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如PPT、遗传实验材料等,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提高学生学习性状遗传的积极性。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如何通过遗传图解推断亲代基因型”的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总结归纳:
在新课呈现结束后,对性状遗传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强调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济南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4第2节 性状的遗传》word教案 (5)

性状的遗传专题三标题性状的遗传课型新授教案序号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教室、多媒体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身边的性状和相对性状,并会判断相对性状2、明确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能力目标:1、通过对豌豆花色和果蝇翅型的分析,能够正确判断显隐性性状,能正确书写亲本基因组成2、能正确写出遗传图解,并能根据图解说出亲代与子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建立遗传学理论观点专题学生活动设计专题教材处理活动一:复习回顾1、人类染色体在体细胞与生殖细胞内的组成2、性染色体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内的组成3、人类染色体传递有何规律?4、子代中男女比例为1:1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用图解的方式解释?课前三分钟,学生自主复习,上课后同桌互相检查,教师进行抽查。
其中1、2、4进行默写活动二:生物的性状(一)问题导入师:男女性别不同是人类的一对性状,在我们身上还有很多性状,那什么才叫性状呢?(二)自主学习自学课本P98-99,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性状?你能举几个例子吗?2、什么是相对性状?你能举例吗?学生讲性状的定义读一遍,然后对P98四幅图进行分析都有哪些性状,并举出人类的性状,找学生来回答。
生:人的肤色、眼皮性状、耳垂有无等等师:生理特征方面有人的ABO血型系统、种子的含糖量高低等,行为方式有惯用左手等,这些都是性状。
那同一个性状在不同的生物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这个又叫什么?生:相对性状。
同一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
学生分析P98四幅图中出现的相对性状,老师举出第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
一个例子,后面三个学生先自己想,然后同桌互相交流,找学生回答,由其他同学判断正误。
巩固练习:1、同样是生长成熟的鱼,鲤鱼的个体较大,鲫鱼的个体较小,这是相对性状。
()金鱼有体色透明的和不透明的,这是相对性状。
()有的房子屋顶是平的,有的是尖的,这是相对性状()学生判断并说出理由。
4536.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 性状的遗传教案

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二节性状的遗传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别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学会描述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并能举例说明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尝试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观察、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生命奥秘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能根据表现型推测出基因型或者根据基因型推测出表现型。
【教学难点】能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观察讨论师:小组内同学相互观察一下,每位同学各有什么特点?师:同学们说的所有特点我们称作性状。
(多媒体展示成龙和刘德华等明星的照片)有什么特点?动画(显示图片房祖名照片)师:同学们观察照片,观察一下房祖名和谁长得比较像?师:成龙的性状是怎样传给房祖名的?这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性状的遗传。
(媒体显示)性状的概念:生物的外部形态结构和内部生理特征叫做性状。
相对性状的概念: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典例分析,师精讲点拨:有的同学认为,“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以及“羊的黑毛和羊的白毛”都可以看做相对性状。
你认同他们的观点吗?为什么?(强调相对性状的概念。
)拓展反思,链接生活:师:我给大家准备了我们宁阳大枣、烟台苹果、肥城桃和葡萄,大家看看它们大小、形状和颜色各有什么性状?小组间比较一下同种水果有什么不同?大家品尝一下,说说它们的味道。
师: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是生物的性状。
师:那么,大家说的上面的性状当中,哪些是相对性状?(多媒体展示)二、自主探究任务师:父母都是双眼皮的同学请举手,请一位同学说出自己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
师:父母都是双眼皮,而你却是单眼皮,双眼皮这种性状在遗传的过程中,是不是发生了什么意外呢?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单、双眼皮这对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那么基因与 性状的遗传有什么关系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性状的遗传。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性状的遗传教学设计(新版)济南版

《第二节性状的遗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性状的遗传》是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一节专业性很强的理论课,涉及生命的微观结构基础,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主要内容有识别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描述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使学生通过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悦纳自己;了解父母,热爱父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园诘倾臠閏躓簖顽颀滲攔郧媽残纖縮晋擇潛蘺齦損买濺战将誥襤鉻闯擊連應读纊规鳃缀釩濾嘮弪鹄乌尽擺潆训點顫爱針洒頻辽顥訪辯洁跄賣階咛興橋聩。
二、课标解读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新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是这样描述的:1、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2、举例说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
賻痪龛灣該閃蟬鐙郧犢愤齐彎废駢翘缙语樂狱歿纏渌戰硨阙嚀鶩囈囁轻诌载詣泻譜连应嘱鷸費餼繰貰紇籁穌崂绀着瀋骢褳駐勵慟剎锖魇銠鑾订鑾谄貢词。
3、尝试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三、教学设计思路说明本节课时在学生学习了遗传的物质基础、学生对于生活中关于性状、相对性状这部分内容设计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发现问题,恰当点播指导。
对于性状遗传图解及根据性状确定基因,教师可引导学生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豌豆和鹦鹉的遗传规律总结如何根据性状确定基因及如何根据基因写遗传图解确定生物的性状。
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认知水平由浅入深地开展教学。
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降低知识的抽象性,本节课设计了“寻找篇(寻找性状)”“聚焦篇(聚焦显隐性基因基因)”“揭秘篇(揭秘遗传图解)”等课堂环节,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旨在让学生智慧地学习,快乐地学习。
搂駐磚韵謊乡谋龐驟鸕钉烴绘烦劌濒遙齬趙懺啟龚锼搀躡箩鑊编镨责涣緞澠颜嘰顰团窭骒懺胄猻箦隉昙韉灑鏇亵噥责軛鲣巒欢摄噜岿弑抚慪層猻横货栖。
性状的遗传-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性状的遗传-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性状的遗传规律;2.能够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分析简单的遗传问题;3.能够识别和描述伴性遗传;4.能够应用遗传规律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2.掌握分析简单遗传问题的方法;3.理解伴性遗传的原理。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性状的遗传规律1.1 孟德尔遗传规律1.讲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本概念;2.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产生过程。
1.2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1.通过讲解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2.指导学生通过分析简单遗传问题来巩固应用能力。
2. 伴性遗传2.1 伴性遗传的概念1.讲解伴性遗传的基本概念;2.通过实验了解伴性遗传的现象和原理。
2.2 伴性遗传的表现方式1.引导学生观察伴性遗传的表现方式;2.讲解伴性遗传的表现方式和临床意义。
3. 遗传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3.1 遗传规律在人类疾病预防中的应用1.讲解遗传病的概念;2.通过案例讲解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
3.2 遗传规律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1.讲解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2.通过案例讲解遗传育种的方法和原理。
四、教学计划第一课时:孟德尔遗传规律1.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本概念;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产生过程。
第二课时: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1.应用案例的讲解;2.分析简单遗传问题的方法。
第三课时:伴性遗传1.伴性遗传的概念;2.伴性遗传的现象和原理。
第四课时:伴性遗传的表现方式1.观察伴性遗传的表现方式;2.伴性遗传的表现方式和临床意义。
第五课时:遗传规律在人类疾病预防中的应用1.遗传病的概念;2.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
第六课时:遗传规律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1.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2.遗传育种的方法和原理。
五、教学评价1.引导学生回顾遗传规律的基本概念;2.让学生分析简单遗传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应用遗传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 生物 【性状的遗传】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性状的遗传】教案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一)课标陈述举例说出生物的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活动建议:1.能够判断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说出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之间的关系。
3.通过对生物性状在亲子代之间的遗传现象分析,总结出性状遗传的规律。
(二)课标分解1.学什么:“性状的遗传”本节课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两部分:生物的性状、基因与性状遗传。
学生首先需要区别性状和相对性状,其次通过对性状遗传的典例分析,总结出遗传规律,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2.学到什么程度:要求学生能再认或回忆知识,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识别、辨认实事或证据。
在本节课中,针对第一部分学习内容,学生能用生活实例,区别出性状和相对性状。
第二部分内容则需要学生利用生物性状在亲子代之间的遗传现象分析,总结出性状遗传的规律,认同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着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传递的。
3.怎么学:通过观看几种生物性状的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区别性状和相对性状。
利用手中的材料:两条染色体,数个基因,制作基因与染色体关系模型。
对于总结性状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规律,认同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着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传递的。
二、教材分析地位:生物所表现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是遗传的物质基础的深化,是学生理解生物遗传的实质,认识性别决定、生物的变异和基因组计划的核心问题,本节课在第四章起着承上启下的地位,是对第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深入和具体化,同时又是整个第四章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点。
本节课的知识学得是否扎实,对本章乃至高中阶段的遗传学知识的学习都至关重要。
内容:《性状的遗传》是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主要内容有以下两部分:生物的性状、基因与性状遗传。
包括了解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描述染色体与基因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明白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知晓简单的遗传学规律,认同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着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传递的。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性状的遗传》教案(新版)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性状的遗传》教案(新版)济南版《性状的遗传》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区分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掌握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的传递特点。
(3)理解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明确生物的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2.过程和方法通过学习生物的性状和基因显隐性的原理,能够运用遗传学的观点解释各类生命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生物遗传学知识的学习和有关性状的调查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生物学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1)生物学性状及相关性状;(2)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教学难点】(1)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2)每种生物的固有特征能够代代相传的根本原因。
【教学方法】图形分析与合作探究[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内容。
【课时安排】1学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一张莉的父母都是双眼皮,可张莉却是单眼皮。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莉常常感到迷茫:我是不是父母亲生的孩子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和张莉一起去探究这个问题吧!二、问题引导、探究和问题(I)生物学特性课件展示玫瑰花、各种血型、左右手图片1.观察和思考:你会从哪些方面描述他们的特点?老师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外部和内部特征。
学生观察、讨论和自由发言。
总结:玫瑰花:外部特征有形态、结构、花色等,内部特征一般有气味等。
血型:生理特征。
惯用左右手:行为方式。
2.学生从来都不是熟人对熟人。
你怎么认识这么多学生?我们先玩个游戏吧!(1)小游戏学生们闭上眼睛。
老师让两个学生向你问好。
你能说出这两个学生的名字吗?你凭什么认出它的?学生游戏,讨论总结:根据不同的音色特征。
(2)学生们试图总结特质的概念。
学生可以相互补充。
性状:遗传学上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统称。
3.设疑:同一种性状在不同个体身上会有差异吗?课件展示豌豆、番茄、兔子的图片思考:(1)这三张图片代表什么特征?(2)这些生物的这一性状有哪几种表现形式?你还能举出其他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形式的实例吗?学生在小组中交流,教师帮助小组完成问题,形成相对特征的概念。
初中生物【性状的遗传】 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性状的遗传】教学设计一、目标确立的依据(一)课标分析1.课标摘录:举例说出生物的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课标解读:从课标的具体要求来看,学生首先需要区别性状和相对性状,其次通过对生物性状在亲子代之间的遗传现象分析,总结遗传的本质与规律,学会判断显隐性的方法,理解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后者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二)教材分析本节选自济南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主要内容有以下两部分:生物的性状、基因与性状遗传。
本节内容是对第一节内容的深化,是学生理解生物遗传的实质,认识性别决定、生物的变异和基因组计划的核心问题,对后面学习遗传变异又起着铺垫作用,因此本节课在第四章起着承上启下的地位。
(三)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遗传的物质基础》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物所表现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为学习本节课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八年级学生对自身的一些性状比较了解和关注,知道有哪些性状,也知道这些性状在不同个体中的表现是不相同的,但是对于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理解不到位,更没有深入的思考。
本节的遗传学理论相对比较浅显,但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无法直观的将基因和性状联系起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科书,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教学活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力求学生对此形成更丰富、科学和准确的认知,深入浅出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识别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并能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通过图例分析,总结性状的遗传规律,并能认同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三、重难点通过图例分析,总结性状的遗传规律,并能认同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四、评价任务针对目标1: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与图片,教师引导学生区别性状和相对性状,并能举例说出生活中性状和相对性状。
针对目标2: 学生小组合作分析课本上豌豆花色和果蝇翅型遗传图,教师引导总结性状的遗传规律、生物显隐性状的判断方法。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4.4.2 性状的遗传 教案

《性状的遗传》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面向学生:八年级(上学期)教材版本:济南版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1、学生带自己的全家福照片,找出自己与父母的异同点。
2、准备各种动、植物的图片,认识生物的性状。
二、【教学课题】性状的遗传三、[教材分析] :《性状的遗传》是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中的第三节,本节难度较大,大纲安排2课时完成。
本节内容共分两部分:一是生物的性状;二是基因与性状遗传。
第一部分生物的性状主要包括性状和相对性状两个知识点;第二部分“基因与性状遗传”中主要包括三个知识点:1、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即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2、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利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说明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并以遗传图解的方式解释亲代和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这部分内容也是历年来中考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尤其是关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问题近年来更加大了考试的深度与难度。
因此,在新授课中一定要让学生把这一知识点学牢固、学透彻。
[重点、难点]: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能利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说明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并以遗传图解的方式解释亲代和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别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描述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
3、举例说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
能力目标:1.会判断一对性状是否是相对性状2.尝试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情感目标: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人真正的美不在外表,而在内心。
四、【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为主五、[教学思路]:第一部分生物的性状主要包括性状和相对性状两个知识点,涉及到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主要由学生自主学习解决,教师对关键词进行点拨,再利用跟踪练习检测学生对“性状”和“相对性状”这两个概念的理解程度,通过讨论和纠错,进一步让学生加深理解,巩固强化。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二节 性状的遗传教案 (新版)济南版

《第二节性状的遗传》教案教材分析教材中“生物的性状”通过“几种生物的性状”和“豌豆的某些相对性状”插图引出了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自学与学习小组内互助,让学生在自学与讨论的基础上自己解决基本概念的学习。
进一步通过对身边例子的分析,加深对性状和相对性状的理解。
教材中“基因与性状遗传”部分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本部分从介绍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入手,引出了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等概念,进一步指出一对基因控制一个性状,即AA或Aa控制显性性状,aa控制隐性性状。
在学习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自学,及时总结,学练结合。
学情分析通过对上一专题的学习已初步了解了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物特征由基因控制,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对特征有感性认识,但缺乏理论深度,尽管本节遗传学理论较浅显,但对学生来说还是抽象的。
教学重点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区分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教学难点用遗传图解分析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别并能举例说出什么是生物的性状。
2、识别并能举例说出什么是生物的相对性状。
3、描述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知道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4、能举例区分基因与性状的显性和隐性。
5、尝试用遗传图解分析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能力目标1、尝试用遗传图解分析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2、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分析信息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掌握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明白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一、生物的性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性状?2、举例说出什么是相对性状?教师讲解性状、相对形状(PPT展示)。
学生欣赏并讨论。
过渡:每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都有很多相对性状,这些性状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是有一定规律的。
二、基因与性状遗传分析讨论豌豆花色的遗传,区分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二节 性状的遗传名师精选教案 (新版)济南版

《第二节性状的遗传》教案教材分析教材中“生物的性状”通过“几种生物的性状”和“豌豆的某些相对性状”插图引出了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自学与学习小组内互助,让学生在自学与讨论的基础上自己解决基本概念的学习。
进一步通过对身边例子的分析,加深对性状和相对性状的理解。
教材中“基因与性状遗传”部分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本部分从介绍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入手,引出了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等概念,进一步指出一对基因控制一个性状,即AA或Aa控制显性性状,aa控制隐性性状。
在学习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自学,及时总结,学练结合。
学情分析通过对上一专题的学习已初步了解了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物特征由基因控制,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对特征有感性认识,但缺乏理论深度,尽管本节遗传学理论较浅显,但对学生来说还是抽象的。
教学重点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区分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教学难点用遗传图解分析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别并能举例说出什么是生物的性状。
2、识别并能举例说出什么是生物的相对性状。
3、描述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知道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4、能举例区分基因与性状的显性和隐性。
5、尝试用遗传图解分析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能力目标1、尝试用遗传图解分析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2、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分析信息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掌握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明白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一、生物的性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性状?2、举例说出什么是相对性状?教师讲解性状、相对形状(PPT展示)。
学生欣赏并讨论。
过渡:每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都有很多相对性状,这些性状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是有一定规律的。
二、基因与性状遗传分析讨论豌豆花色的遗传,区分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济南版生物八上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二节 性状的遗传教案

济南版生物八上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性状的遗传教案济南版生物八上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性状的遗传教案一、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课标要求教学目标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1.知识目标(1)识别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学会描述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并能举例说明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尝试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观察,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生命奥秘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课堂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有的同学认为,“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以及“羊的黑毛和图的白毛”都可以看做相对性状。
你认同他们的观点吗?为什么!(强调相对性状的概念。
)拓展反思,链接生活:师:我这里给大家准备了我们宁阳大枣、烟台苹果、肥城桃和葡萄。
大家看看它们大小、形状和颜色各有什么性状?小组间比较一下同种水果有什么不同。
大家品尝一下,说说它们的味道。
师: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是生物的性状。
师:那么,大家说的上面的性状当中,哪些是相对性状?(多媒体展示)自主探究任务二师:父母都是双眼皮的同学请举手,请一位同学说出自己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
和他一样的同学请放下手,其它同学是单眼皮。
师:父母都是双眼皮,而你却是单眼皮,双眼皮这种性状在遗传的过程中,是不是发生了什么意外呢?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单、双眼皮这对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那么基因与性状的遗传有什么关系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性状的遗传。
自主探究,预习交流:阅读教材99页到102页,完成下列问题:1、分析图片:知道基因与染色体是什么关系?2、理解相对性状分为哪两种情况?基因怎样表示?(分析图片)师:由此可以看出,基因在体细胞的组合方式主要有哪几种?每种体细胞可产生哪几种生殖细胞?师:在前面的统计过程中,我们同学产生了一个很大的疑惑:父母都是双眼皮,而你却是单眼皮,这是为什么?由此你能推测父母的基因组成吗?请用遗传图解的形式解决(双眼皮基因用A表示,单眼皮基因a表示)。
2021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三节 性状的遗传教案 济南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性状的遗传教案济南版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识别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重点)②描述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③举例说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
(重点)④尝试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难点)2.能力目标①通过资料分析,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表达能力;②开展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统计及数据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悦纳自己;了解父母,热爱父母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确立本节应用“激趣-探究”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观察了解自身的特征,观察图片、课件演示和课本插图,对设计的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小组讨论、自学教材,主动探究,最后自己得出科学的结论,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尝试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和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是本节课的难点知识,对此采取任务驱动模式,激活学生思维去主动分析、讨论教材中豌豆和鹦鹉的某些性状在亲代与后代的表现,进而得出结论。
这既体现了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识图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课前准备:制作课件;学生课前进行相关调查及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成龙与房祖明父子的照片)师:你觉得他们两个哪些地方长的像呢?同学们都长得很像你父母。
你来说说,你哪些地方长得象父母?生:积极发言。
师:刚才我们谈到的这些特征,在生物学上用一个名词来表示,叫做性状。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知道自己有许多和父母相似的特征,也有许多地方和爸爸妈妈又不一样的特征。
也就是说为何父母有的性状我们也有,而父母没有的性状我们也可能会有。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进入第三节性状的遗传探究之中。
师:首先,我们来认识生物的性状,请同学观察图片。
八年级生物上册 4.4.2《性状的遗传》教案 (新版)济南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第二节性状的遗传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识别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重点)②举例说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
(重点)③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难点)2、能力目标:①.尝试用遗传图解分析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②.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分析信息资料的能力。
③.通过绘制遗传图解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孟德尔的事迹,培养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确立本节应用“激趣-探究”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观察了解自身的特征,观察图片、课件演示和课本插图,对设计的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小组讨论、自学教材,主动探究,最后自己得出科学的结论,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尝试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和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是本节课的难点知识,对此采取任务驱动模式,激活学生思维去主动分析、讨论人类眼皮的性状在亲代与后代的表现,进而得出结论。
这既体现了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识图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课件,染色体模型,彩色磁性纸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本节内容、收集一些关于性状遗传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二节 性状的遗传教学反思: 优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具体表现为:体现了学生是教学活动核心的理念。
课堂的功能变了,课堂不再只停留在教师对知识点的传授上,更要创设氛围情景,注重学习的方法训练,思维的过程展示,给学生体验和领悟的机会。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本节课通过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节的内容较为抽象,涉及的知识点很多,难度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状的遗传
专题三标题性状的遗传课
型
新授
教
案
序
号
教学环境和
教学资源
教室、多媒体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身边的性状和相对性状,并会判断相对性状
2、明确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能力目标:1、通过对豌豆花色和果蝇翅型的分析,能够正确判断显隐性性状,能正确书写亲本基因组成
2、能正确写出遗传图解,并能根据图解说出亲代与子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建立遗传学理论观点
专题学生活动设计专题教材处理
活动一:复习回顾
1、人类染色体在体细胞与生殖细胞内的组成
2、性染色体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内的组成
3、人类染色体传递有何规律?
4、子代中男女比例为1:1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用图
解的方式解释?
课前三分钟,学生自主复习,上课后同桌互相检查,
教师进行抽查。
其中1、2、4进行默写
活动二:生物的性状
(一)问题导入
师:男女性别不同是人类的一对性状,在我们身上还
有很多性状,那什么才叫性状呢?
(二)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P98-99,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性状?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2、什么是相对性状?你能举例吗?
学生讲性状的定义读一遍,然后对P98四幅图进行分析都有哪些性状,并举出人类的性状,找学生来回答。
生:人的肤色、眼皮性状、耳垂有无等等
师:生理特征方面有人的ABO血型系统、种子的含糖量高低等,行为方式有惯用左手等,这些都是性状。
那同一个性状在不同的生物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这个又叫什么?
生:相对性状。
同一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
学生分析P98四幅图中出现的相对性状,老师举出第一个例子,后面三个学生先自己想,然后同桌互相交流,找学生回答,由其他同学判断正误。
巩固练习:1、同样是生长成熟的鱼,鲤鱼的个体较大,鲫鱼的个体较小,这是相对性状。
()
金鱼有体色透明的和不透明的,这是相对性状。
()
有的房子屋顶是平的,有的是尖的,这是相对性状
()
学生判断并说出理由。
活动三:基因与性状遗传
(一)合作探究
学生先自学课本P100-101,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以下问题,代表回答讨论的结果,教师精讲点拨。
1、生物的性状是由什么控制的?
2、基因的存在有何特点?
3、与染色体有什么关系?
4、体细胞内一对染色体上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分布有何特点?
5、基因分为几种?如何表示?
(二)你掌握的如何?
1、基因:控制生物的,位于,在体细胞中存在。
2、相对性状分类:分为和。
3、显性基因:控制的基因,通常用表示。
4、隐性基因:控制的基因,通常用表示
5、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存在,显性性状基因组成,
隐性性状基因组成。
6、生殖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存在,基因组成有两种情况。
7、在性状的遗传中,传给后代的是。
(三)大家谈
什么样的基因组成控制显性性状?什么样的基因组成控制隐性性状?
活动四:中考题型及遗传图解的书写
(一)中考题型
1、一对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状的判断
2、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
3、正确书写遗传图解
4、遗传几率的计算
(二)遗传题解题步骤1、性状由基因控制
2、基因在体细胞内是成对存在的
3、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形性状,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是AA、A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是aa。
4、控制某一性状的一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5、在性状遗传中,传给后代的是基因
1、判断一对性状的显隐性
2、正确写出亲代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
尝试判断显隐性性状:豌豆花色和果蝇的翅型
得出结论:亲本不同,后代全同,相同是显性;亲本相同,后代不同,不同是隐性。
练习:1、(2008.湖南益阳)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能够确定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的杂交组合的是( )
A.高茎x 矮茎→全部为高茎
B.高茎x 高茎→全部为高茎
C.高茎x 矮茎→高茎和矮茎各一半
D.矮茎x 矮茎→全部为矮茎
2、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白化病属于( )
A.显性性状
B.隐性性状
C. 无法判断
(三)遗传图解
以豌豆花色为例,B 、b 来表示,写出遗传图解,学生在纸上写,找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写,然后教师出示正确答案。
紫花
x 白花
BB
bb
B
b
Bb
亲代:
生殖细胞:
后代:性状:
紫花
一对黄色鹦鹉生了一只蓝色鹦鹉,写出遗传图(T 、t )
亲代:
生殖细胞:
后代:性状:
黄色
x 黄色
Tt
Tt
T
t
T t
TT Tt Tt tt 黄色
黄色
黄色
蓝色
诊断测试:1、小麦的抗病和易染病是一对相对性状,抗病小麦和易染病杂交,所得小麦全为抗病,请问隐性性状是 。
2、两株黄果南瓜杂交,后代黄果和绿果的比例为3:1,问显性性状是 。
3、周期性偏头痛是一种遗传病,性状正常的双亲生
豌豆紫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
果蝇的长翅是显性性状,残翅是隐性性状。
遗传图解需要注意的事项: 1杂交符号不要忘 2、基因传递用箭头
3、正确写出亲本基因组成
4、正确并完整写出性状表现
了一个患病的孩子,问该病是由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活动五:巩固练习,完成课后题
评价要点(说明:设计本专题需要评价的学习环节或学习成果)1、复习回顾
评价方式:背诵加默写,学生自评、教师点评
评价内容:熟练写出染色体组成
2、合作探究
评价方式:组内互评,教师点评
评价内容:小组讨论积极,回答问题准确
3、遗传图解
评价方式:自评,教师点评
评价内容:a、正确判断显隐性性状
B、正确书写遗传图解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