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论文
大学生时政论文
大学生时政论文在中国的大学校园里,时政议题一直备受关注。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对时政问题的关注和参与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
本文将从大学生时政参与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探讨大学生在时政中的角色及其重要性。
一、大学生时政参与的意义大学生时政参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大学生时政参与能够增强学生对社会现状和政治环境的了解。
通过关注时事热点,参与讨论,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社会脉搏,了解国家政策,从而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和指导。
其次,大学生时政参与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对于时政议题,大学生不仅要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还要根据自身的价值观和理念进行辨析和判断。
这样的思辨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同时也激发起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的责任感。
再次,大学生时政参与可以促进民主意识和公民行为的形成。
通过参与时政讨论和行动,大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自己的声音和行动对社会的影响。
这样的经历可以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公民的重要性,激发起他们的民主意识和公民行为,进而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二、大学生时政参与存在的问题然而,大学生时政参与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大学生对时政问题缺乏足够的关注和理解。
由于学业繁忙和其他事务的干扰,部分大学生对时政问题的关注度不高,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的了解。
这样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得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无法在时政决策中得到充分的重视。
其次,大学生时政参与的表达方式相对单一。
大部分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时政表达,但由于信息碎片化和社交媒体的局限性,其传播效果往往有限。
同时,一些大学生在表达时可能受到主观情绪和个人立场的左右,导致其表达的客观性和专业性不足。
再次,大学生时政参与的组织和平台不够完善。
目前,大学校园中的时政组织和平台相对薄弱,缺乏良好的组织形式和有效的传播渠道。
这使得大学生的时政参与往往只停留在个体行动的层面上,难以形成集体的声音和力量。
国际时事政治论文范文-时事政治论文
国际时事政治论文范文:时事政治论文时事政治是某个时间段发生的国际新闻,从国际局势出发纵览全局,概括性比较强从大局出发的事件。
下文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国际时事政治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国际时事政治论文范文篇1浅探初中时事政治教学方法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加入时事政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当前新课改迫切需要的。
本文分别从课前准备、课堂效果以及课后活动三个方面简要分析如何在具体的初中政治教学中实现时事教学。
关键词:初中政治;时事;教学措施当前的政治教学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时事与理论的相结合,导致教学方式过于死板,偏向死记硬背,不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学习效率低下,教师教学往往事倍功半。
为了摆脱政治教学的困境,加强政治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笔者倡导时事政治教学模式。
本文主要研究时事政治教学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运用,提升政治的实践性特点。
1.课前准备在正式的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根据教案大纲和教学任务搜集相关的时事热点,例如在与爱国相关的内容中可引入充分的时政话题来加强学生对基本国情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
例如,教师可安排学生提前看关于国情介绍的相关视频,如BBC出品的《WildChina》,增进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还可以看韩国KBS出品的《SuperChina》了解近几年来在国外媒体中的中国形象,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增进学生的爱国热情,思考在全球背景下如何看待中国崛起的现象,并探讨今后的发展道路。
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可作为课前导入环节的参照内容,此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以及责任意识。
为了促进学生能够全面看待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也可用具体案例来切入相关单元的基础内容学习。
如以天津塘沽特大火灾事件,通过介绍爆炸事件的起因,造成的损失和伤害,消防官兵的英勇事迹,以及国家的应对措施等等,让学生体会到安全的重要性。
形势与政策论文(精选10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形势与政策论文(精选1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形势与政策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形势与政策论文篇1一、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一)新媒体的内涵。
新媒体主要就是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突破传统的传播媒介,以此形成由移动网、互联网等各种终端组成的互通媒介,使我国人民的信息交流更加便捷和快速。
就目前来看,我国新媒体的种类可以区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以移动通信网络作为基础的新媒体,比如手机游戏、手机短信等等;第二部分是以广播电视网络作为基础的新媒体,比如楼宇视频、数字电视等等;第三部分是以互联网作为基础的新媒体,比如微视频、微信、微博、电子邮件、站等等,对这些新媒体进行有效运用,能够为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多便利,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的持续发展。
(二)新媒体的发展特点。
在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背景下,新媒体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基于新媒体的微视频、微信、微博等各种微传播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中的新动力。
第一,微传播已经成为了我国人民常用的信息传播方式,对我国的舆论格局和传播生态造成了极大改变,使我国新媒体逐渐进入了微时代,显著提高了我国人民的信息传播效率。
第二,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背景下,新媒体逐渐与传统媒体进行融合,许多传统媒体都开始实施新媒体战略,不断拓展信息传播空间,而新媒体技术更是凭借其优势对传统媒体资讯进行整合及传播,使新媒体进入了新的变革发展中,有效提升了新媒体的应用价值。
第三,随着新媒体的社会化属性不断增强,新媒体的发展逐渐向社会、文化、经济及政治等各个领域延伸,而微政务更是成为了我国社会治理的创新路径,通过微文化、微交往促进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变革和文化发展。
二、新媒体给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带来的挑战(一)即时性信息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冲击。
形式与政策论文怎么写7篇
形式与政策论文怎么写7篇形式与政策论文怎么写【篇1】这学期的形势政策课涉及到国际国内形势、国内政策等宏观问题。
老师通过滔滔不绝的讲述和丰富多彩的素材让我们领略到了一个真正思维活跃的人的不凡表现力,形势政策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了解当今局势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复兴。
社会的大发展早以成为决定个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大学生又是受社会的大环境影响比较大的群体,我们未来的工作生活受到这个社会大环境的制约。
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利用形势与政策的导向作用,把握住当前的发展方向,让其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和能力。
在学习农村土地改革政策的时候,我有更多的学习心得与体会。
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提出的重大理论和政策突破是: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向农业企业流转,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选择试点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允许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这些重大论断和政策突破,必将对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022唐山时政小论文500字
2022唐山时政小论文500字一、认真学习基本理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政治小论文总的要求是要求能运用思想政治课上学习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去分析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认识和觉悟。
因此,要写好政治小论文,一方面要紧密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认真学习基本理论,掌握基本观点;另一方面要走出课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思潮及其变化,深入工厂、农村、商店参加社会实践,进行调查研究,从社会生活中寻找和提炼材料,掌握丰富的第一手素材,从中汲取营养,获得灵感,这也是小论文创作的唯一源泉。
二、紧跟形势,独立思考,写出小论文的新意。
在小论文写作过程中,要善于对平凡的事情进行深入分析,寻找出其不寻常之处,要重视小论文的新意。
所谓新意,就是指小论文的观点要富有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要写出有新意的小论文,首先要认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理论知识,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当今国内外的时事形势,积极投身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和集体、国家以至世界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才能亲身感受到富有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的新人、新事、新思想,进发出有自己独立见解的思想火花。
同时,要独立思考,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寻找素材,抓住不放,深入调查,分析研究,逐步从外部行为摸清的思想根源和实质,从表面现象透视问题的实质,分析研究,逐步从外部行为摸清事情的思想根源和实质,从表面现象透视问题的实质。
如在撰写关于国企改革与发展的小论文冒,除了要认真学习书本上关于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知识外,更重要的要了解党和国家现阶段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紧跟当前国企改革的形势,深入分析、认真思考,才能找出富有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的切入点。
三、认真分析,深入研究,做到小论文的事理相统一。
文章的事与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政治小论文,要求一事一议,事理交融,层次清楚,说明力强。
关于国际时事政治论文
关于国际时事政治论文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中开展时事政治的教学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国际时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意识。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国际时事政治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国际时事政治论文篇1浅析高中政治时事政治教学摘要:实施时事政治教育是目前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有利于提升当代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本文论述了时事政治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了将时事政治运用于高中政治课堂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时事政治;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高中政治新课标提出,政治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结合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现状,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为此,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应体现时事政治的特色,将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政治是一门时代性很强的学科,而时事政治的学习是中学生借以了解国内、外事件的窗口和渠道。
高中政治与时事政治,两者互通有无,联系密切。
高中阶段,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应当充分注意到学生们的鲜明特点,指导其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这不仅是强化高中生思想道德建设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高中生政治课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高中政治教师不但要传播教材中的知识,而且还应高度重视时政在政治课堂教学当中的运用。
要结合高中生思想实际,及时抓住各类热点与焦点信息,循循善诱地开展教学活动。
1 时事政治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第一,强化时事政治教学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能更好地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现代教学理解的观点是教学过程不但是认知的发展过程,而且也是情感发展的过程,更是认知与情感之统一。
兴趣作为情感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中生们进行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它能够让高中生产生十分强烈的求知欲望。
时代感是高中政治课程的最重要特点。
时事政治最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因而最能激发出高中生们学习政治课程的主动性。
当下社会热门话题的时政小论文
当今社会热点小论文篇1浅论当今热点问题之留守儿童摘要: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约5800万,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导致留守儿童面临着学习、生活、成长等等各方面问题,因此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刻不容缓。
本文将从留守儿童的简介、留守儿童所出现的问题、留守儿童的现状、以及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留守儿童的简介现状问题解决方案目前,中国留守儿童的数量每年都在不断地增加,其中农村留守儿童占了很大的比例。
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
由于长期受不到父母的关心与爱护,因此留守儿童的各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将对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留守儿童的简介由于生活在农村,为了摆脱贫困、维持生计,留守儿童的父母纷纷外出到城市打工。
虽然这样做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他们却只能将孩子留在农村,使这些原本幸福的孩子变成了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
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
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社会中的突出问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留守儿童的数量将会逐年增加。
二、留守儿童的现状根据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人。
和2000年相比,2005年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增长十分迅速。
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
高中时政小论文300字
高中时政小论文300字
案例一:
时事评论背景:
赛季开始前,前景普遍看好:中国排球联赛迎来新的商务运营推广合作伙伴,引入了发光二极管(LED)广告屏和“鹰眼”等新技术;针对俱乐部管理、技术代表和裁判员管理等制度进行调整,着手谋划竞赛体系改革;将全运会资格与国内各项赛事挂钩……然而赛事揭幕后,却“惊喜”欠奉——买票进场的、观看直播的,还是那群陪伴多年的球迷,联赛似乎没有如愿引爆“粉丝经济”。
时事评论观点:
有人可能还记得,几乎在女排姑娘赢得金牌的同时,联赛里“工资低、待遇差”的消息在网络不胫而走,尤其是女排与男足、男篮运动员收入的对比,引来许多批评之声。
其实,体育运动员的收入,不仅与战绩挂钩,更取决于市场。
女排联赛多年来缺少关注、商业价值有待开发、转会路径未能打通……联赛职业化程度无法与中超、中职篮相提并论,运动员收入相应的无法最大程度体现其付出的价值。
案例二:
互联网直播也将进行身份认证登记;全国个体工商户实现“两证整合”;以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广告发布登记的将面临处罚;资产评估行业首部大法对评估机构进行严格规范;高校哲学社科研究人员劳务费开支范围扩大……2016年的最后一月,一批新的国家和地方新规即将生效,哪一条将影响你我的生活?
互联网直播需实名认证
国家网信办发布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12月1日起在全国施行,明确禁止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利用互联网直播服务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传播淫秽色情等活动。
规定指出,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对互联网直播用户进行基于移动电话号码等方式的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对互联网直播发布者进行基于身份证件、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等的认证登记。
大学生时政论文
大学生时政论文当前的时政热点多种多样,涉及经济、法律、社会、环境等各个领域。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当关注时政热点,了解国家政策,参与社会讨论,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本文将以我国当前的经济状况为例,探讨大学生应如何关注和参与时政话题。
首先,大学生应该认识到时政问题对于个人和家庭的重要性。
近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
然而,经济发展中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就业压力等。
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关注经济增长这一个指标,而应该更广泛地关注经济发展的内涵,例如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
其次,大学生应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时政信息。
新闻媒体是获取时政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我们可以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等途径了解最新的政府政策和热点事件。
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获取时政信息变得更加便捷。
大学生可以关注一些政府部门和公众人物的微博或微信公众号,及时了解他们的动态和观点。
此外,大学生还可以参与一些时政讨论活动,与其他人交流、分享和争辩,提升自己的时政素养。
然后,大学生应学会理性思考和独立判断。
在时政话题上,人们往往持不同的观点和立场。
我们应当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尊重不同的声音。
对于自己不熟悉的问题,我们可以多听取各种意见,通过多方面的信息获取来进行综合判断。
在发表和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我们应该有理有据、言之有理,而不仅仅是情绪上的发泄。
最后,大学生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用实际行动影响时政。
作为年轻一代,大学生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我们可以通过加入学生组织、参与公益活动、关注环保问题等方式,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此外,我们还可以参与一些社会调查和问卷调查,将大家的合理诉求和建议反馈给有关部门,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综上所述,大学生应当关注时政热点,并积极参与时政话题的讨论和表达。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时政信息,接触不同的观点和立场,发表自己的意见。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理性思考和独立判断,了解国家政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时政论文_精品文档
时政论文引言时政是指时事政治,是指当前社会中正在发生的政治事件和政治问题。
时政对社会发展和民众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了解和分析时政是非常重要的。
本论文将对近期的一些热门时政话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中国的“双循环”发展模式中国的“双循环”发展模式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
这个概念最早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旨在推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其中,“双循环”指的是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相互作用,构建起国内外双循环的发展新格局。
国内循环强调以国内大市场为依托,通过扩大内需、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等手段推动经济发展。
国际循环则强调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国内经济与国际市场相互依存,实现互利共赢。
这一模式的提出,意味着中国将更加重视内需拉动经济,并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
中美关系的发展与挑战中美关系是国际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和军事联系紧密。
然而,在近年来,中美关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在经济方面,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互相加征关税,对彼此的经济繁荣造成了不利影响。
在政治层面,两国之间存在一些敏感问题,如南海争议和台湾问题。
在军事领域,中美在南海地区进行了一系列巡航和演习,增加了地区的紧张局势。
应对中美关系的挑战,需要加强双边对话和协商,努力解决分歧和争议。
同时,也需要维护世界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系,为全球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新冠疫情对全球政治经济的影响新冠疫情自2019年底开始爆发以来,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并对全球政治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政治层面,许多国家的政府采取了封锁措施和限制措施,加强公共卫生管理。
一些国家还因此爆发了政治争议和社会动荡。
在经济方面,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和贸易下滑,影响了全球经济增长。
很多行业面临严重困境,失业率上升,财政压力加大。
然而,疫情也催生了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例如,数字化和远程办公变得更加普遍,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
同时,疫苗的研发和分发也成为全球合作的重要议题。
2020年论形势与政策论文 3篇汇总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大学必修课程,跟其它课程一样,肩负着传授知识的使命,在社会与大学校园之间起着纽带的作用。
以下是为大家带来的论形势与政策论文 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论形势与政策论文·1这学期,我学习了《形势与政策》课,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就那么几节课,但却使我收获很多,感触颇多。
当今社会,面对竞争、压力和各种复杂环境,以及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挑战,很多大学生都显得无所适从甚至惊慌失措,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开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把形势与政策课与专业知识有效的结合不仅提高了对专业知识了理解,把形势与政策课与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结合起来,即增强了学生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关注,也通过对国内国际形势的理论,正确、客观地分析自身的优缺点,增强自身的责任感、紧迫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能把自身的专业知识等在此过程中并得到锻炼,提出自身的独特见解,增强了能力,提高了政治敏感度,发散思维,也侧面地促进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
其实,“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包含形势与政策两大部分形势是国际和国内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态势;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政策的制定要以国内外形势为客观依据。
而形势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政策的相应调整。
身处在不断变革时代的大学生,从客观方面看,没有对形势和政策的准确把握和理解,没有心怀祖国、胸装天下的视野,就有可能走弯路、错路甚至于死路。
同时要想成才立业是非常困难的。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必须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形势与政策论文三篇
我国周边多个方向频繁出现异常状况,我国周边安全问题关乎到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和国家主权的维护,我国必须要塑造相应的国家安全意识,迎接即将面临的诸多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
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形势与政策论文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形势与政策论文一这学期,我学习了《形势与政策》课,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就那么几节课,但却使我收获很多,感触颇多。
当今社会,面对竞争、压力和各种复杂环境,以及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挑战,很多大学生都显得无所适从甚至惊慌失措,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开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把形势与政策课与专业知识有效的结合不仅提高了对专业知识了理解,把形势与政策课与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结合起来,即增强了学生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关注,也通过对国内国际形势的理论,正确、客观地分析自身的优缺点,增强自身的责任感、紧迫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能把自身的专业知识等在此过程中并得到锻炼,提出自身的独特见解,增强了能力,提高了政治敏感度,发散思维,也侧面地促进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
其实,“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包含形势与政策两大部分形势是国际和国内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态势;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政策的制定要以国内外形势为客观依据。
而形势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政策的相应调整。
身处在不断变革时代的大学生,从客观方面看,没有对形势和政策的准确把握和理解,没有心怀祖国、胸装天下的视野,就有可能走弯路、错路甚至于死路。
同时要想成才立业是非常困难的。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
2023年时政小论文范文(通用9篇)
由于您未给出具体的时政主题,我将以“国家安全”为主题为您生成一篇时政小论文。
论文标题:新时代国家安全观的内涵与实践摘要:国家安全是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
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家安全观也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分析新时代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及其在我国实践中的体现,以期为维护国家安全、实现民族复兴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新时代;国家安全观;内涵;实践一、引言国家安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此背景下,新时代国家安全观应运而生,为维护国家安全、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文将从新时代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实践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二、新时代国家安全观的内涵1.总体国家安全观。
新时代国家安全观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强调国家安全是全方位的、全局的,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科技等诸多领域。
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内外平衡,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
2.人民安全。
新时代国家安全观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精神安全。
3.发展安全。
新时代国家安全观认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物质财富,为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4.制度安全。
新时代国家安全观强调制度安全的重要性,要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确保国家制度安全。
5.网络安全。
新时代国家安全观将网络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强调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加强网络信息内容管理,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三、新时代国家安全观的实践1.完善国家安全体系。
新时代我国国家安全体系不断完善,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
时政的论文总结范文初中
摘要:本文旨在分析新时代我国时政发展趋势,探讨应对策略,为我国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通过梳理新时代我国时政发展的特点,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时政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新时代我国时政发展趋势1. 全面深化改革:新时代我国时政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全面深化改革,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我国时政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时代我国时政发展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4. 坚持党的领导:新时代我国时政发展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最高政治力量。
5. 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我国时政发展注重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新时代我国时政发展存在的问题1. 改革发展不平衡: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部分地区、行业和领域存在改革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2. 人民群众获得感不强: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部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仍需提高。
3. 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4.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我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需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三、新时代我国时政应对策略1. 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深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加大民生投入,改善民生福祉,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的领导,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最高政治力量。
5. 积极应对国际形势,维护国家利益: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维护国家利益。
2023时事热点议论文作文
2023时事热点议论文作文2033年,是一个值得我们铭记的年份。
在这一年里,人类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和突破,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就几个重要议题展开探讨,分析其影响和应对措施。
首先,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等问题愈发严重,已经对我们的生活、经济和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更为积极和有力的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加强国际合作,落实巴黎协定等国际公约;另一方面,需要推进技术创新,发展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低碳经济模式。
只有这样,才能有力地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其次,未来人口老龄化也是亟待面对的问题。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类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这对世界各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都会带来严峻的压力。
我们应该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开发适合老年人的智慧健康产品,同时也要通过改革社会养老保险、医疗服务等制度来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最后,数字经济的崛起也是当今的一个热点议题。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民众生活和世界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积极推动互联网+等数字经济模式,增加数字经济的投资和人才培养,同时也要加强数据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防范数字经济带来的风险和问题。
综上所述,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保持清醒头脑和积极的行动。
只有把握时代机遇,合理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才能创造一个更为美好、和谐和繁荣的世界。
在21世纪初期和中期,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的发展势头。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人均国民收入排名中等偏上的发展中国家。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中国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的资源消耗量已经占据全球比例的大部分,但资源的使用效率依然不高。
另外,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这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存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
时政议论文
时政议论文时政议论文一、背景信息: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然而,时至今日,中国仍面临着许多重大的时政挑战。
本文将针对当前的时政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时政问题分析1.经济发展与社会不平等:中国的经济发展迅猛,许多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然而,也有许多人仍然生活在贫困和困境之中。
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发展差距等问题仍然存在,社会不平等日益突出。
2.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空气、水质污染严重,生态系统破坏严重,资源消耗剧增。
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
3.政府治理与公共参与:中国的政府治理体系广泛从属于一个党一党高度集中的制度。
虽然这种政府治理模式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公平正义、监督问责、公众参与等方面的挑战。
公众参与、舆论监督、政府透明度等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
三、探讨解决方案1.加强社会公平正义:中国需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政府应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2.推动可持续发展:政府需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入,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可持续共赢。
3.加强政府治理与公众参与:政府应建立更加开放、透明的决策机制,鼓励公众广泛参与社会事务,发表意见和建议。
同时,政府需要加强对自身的监督和问责机制,建立更加有效的舆论监督和公众参与机制,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四、结论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面临的时政问题日益突显。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加强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强政府治理与公众参与是解决时政问题的关键。
中国政府和公众需共同努力,以实现更加繁荣、稳定和平等的社会。
时政小论文疫情集合3篇
时政小论文疫情集合3篇第1篇: 时政小论文疫情20xx,转瞬即逝,迎来的是一个充满着希望的20xx,可谁知12月底,武汉生病了,很严重,此时,武汉正在与病毒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武汉这座城市对于我来说是陌生的,不过很多次坐在电视机前,新闻联播向全国人民汇报着病情,听到那新型冠状肺炎,我都不禁皱起眉头,心中祈祷着。
可这时总有一群人义无反顾的冲出来,在生死关头,医护人员冲在最前线,他们穿起防护服,面对病毒,他们不言恐惧,还有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们都纷纷前往武汉,新年的钟声还未飘远,使命的召唤已经来临。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多么令人敬佩的一群英雄啊,白衣天使,加油,武汉,加油!很多次在新闻资讯上看到,白衣天使们脱下防护服,放下口罩。
那面目斑斓,都是被口罩勒出的伤痕。
她们总是面带微笑,那令人心疼的面孔,那已不是用伟大可以形容出来的了。
还有许多民警都坚守岗位,在自家小区里巡逻,几次路过门前,看见自家孩子给自己喊加油,都不得不放下思念,因为他们知道,国家需要我们。
这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有几个人能办到呢。
一辆警车就是一座灯塔,一名警察就是一个标兵,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井队就是一道防护线!武汉在奋斗,他们也没有停止脚步。
国家还在紧张的防护当中,在我的身边,村子被封了,村队长坚守着岗位,所有村民无法出门。
国家在战斗,我们没有时间去恐慌悲叹,而应和着国家一起,积极参与到抗击肺炎疫情中去!我们或许没有那些明星有钱,一下就能捐出去几百万;我们或许没有那些人力资源,没办法一下为国家送去几箱口罩;或许我们还都是些中小学生,没办法支援前线。
但是我们要记住,尽量不出门,勤洗手,注意卫生,保护好自己,不给国家添乱,尽自己所能做国家坚实的后盾,这就是我们能做的了。
20xx年的非典,我还没有出生,20xx年的地震,我还很小,20xx 年的肺炎,我一定会和国家一起挺过去的。
虽说现在的病例还在不停增加,不过我坚信,武汉会挺过去的,所有人都能从病魔手中逃出来,所有的白衣天使都会平安。
2022年时政热点论文2000字(通用3篇)
2022年时政热点论文2000字(通用3篇)摘要: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现状而言,可持续增长的约束条件主要表现在资源、环境、人力资本、经济增长方式、自主创新能力、现存的世界经济规则及世界列强对中国崛起的态度等方面。
关键词: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约束条件;发展对策一、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含义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是—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能够保持适度高速(年均8%左右),增长速度不要大起大落,并且各主要决定因素能够支撑经济增长在中长时期内(10年以上)保持这种平稳高速增长态势的可能性。
二、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约束条件从经济学角度讲,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包括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因素及社会方面的因素,前者主要是自然方面的因素与地理环境方面的因素,而后者主要指人口、文化传统与制度等方面的因素。
这些约束条件主要表现:(1)资源;(2)环境;(3)人力资本;(4)经济增长方式;(5)自主创新能力;(6)现存的世界经济规则及世界列强对中国崛起的态度等等。
三、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发展对策1、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最为突出的。
发展方式问题,说到底是与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等基本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强调发展循环经济资源与环境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制约条件。
而发展循环经济是破解这些制约的良策。
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我国人口问题与教育的关系摘要30 年来,我国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人口问题仍是当前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我国的人口问题具有人口总数仍然偏多,人口素质偏低,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口分布不平衡等特点。
人口问题对教育造成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人口膨胀对教育的压力、人口波动对教育的冲击、人口结构变化对教育的影响、人口流动对教育的挑战与人口分布不均对教育的制约等方面。
教育对人口问题的约制作用,表现在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必由之路,包括推广优生学提高先天素质,发展教育加强后天培养等;是控制人口膨胀的重要途径,包括通过教育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选择,实施人口教育培养他们对家庭计划生育的理智态度与责任感,以及通过教育促使人口分布渐趋合理等。
关键词人口问题;教育影响;教育约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 多年来,累计少生4 亿多人,节约了9 万多亿元抚养费用,有力地支持了经济与教育的发展。
但由于人口发展的惯性,人口问题仍旧是我国当前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
研究我国人口问题的状况及其对教育的影响,探讨教育约制人口问题的思路与对策,对于促进人口、教育、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人口问题的基本特点。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教育快速发展的最佳时期,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人口正在实现着两个转变:一是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和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和低增长”的转变;二是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根据统计资料,中国当前的出生率、增长率以及综合生育率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明显低于亚洲水平、发展中国家水平及世界平均水平。
这说明,经过30 多年的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由于人口发展的惯性作用,以及与低生育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系统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等原因,人口问题仍旧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
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当前的人口问题具有下列特点:1. 人口基数大,年出生量仍然偏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8 年的12. 0 ‰下降到2007 年的5. 2 ‰,年均下降0. 2 个千分点。
年末总人口由1978 年的96259 万人增加到2007 年的132129 万人,年均增长1. 1 % ,比改革开放前(1949 - 1977 年)的年均2. 0 %的增长速度下降了0. 9 个百分点。
①但由于育龄妇女规模较大,现在仍以年净增800 万左右的速度继续膨胀。
②另有人口学家预测,2020 年大陆总人口将达到14. 70 亿,2050 年前后将是16 亿左右。
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现了较大的反弹优势,部分地区超生比例超过30 ‰,这是不容忽视的人口增长现象。
2. 生育高峰间隔出现,使人口呈现波动式增长。
1950 年至1958 年,共出生1. 86 亿人,平均每年出生2060 万人,形成了大陆连续9 年的第一个高峰期。
1962 年至1975 年,共出生3. 6 亿人,平均每年出生2583 万人,形成了连续14 年的第二次高峰期。
1987 年以后,第二次人口高峰期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婚龄、育龄期,由此形成第三次高峰期。
据预测,2008 年前后将迎来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
这是因为大陆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人数累计将近1 亿人,其中大部分目前已进入生育旺盛期。
同时由于生育政策的调整,即在农村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人也可生两胎,这些人也多进入生育年龄。
“双峰叠加”的生育小高峰将持续十几年,平均年新生儿数量将达到1700 万—1800万,高峰大概在2010 年左右。
由此将给今后稳定低生育水平带来巨大压力。
3. 人口将进入老龄化时期,社会负担日益加重。
人口老龄化指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2001 年我国老龄人口为7 % ,但老龄化的速度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快的国家之一。
预计到2017 年,大陆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10 % , 达到10. 4 %; 2025 年达到13. 59 %; 2030 年达到16. 59 %; 2035 年会20. 13 %。
人口加速老龄化会降低生产性人口比例,加大消费性人口比重,增大劳动力成本,降低储蓄率,并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和教育发展。
③4. 流动人口规模庞大,加剧了社会的就业矛盾。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布的数字,全国流动人口数量从1993 年的7000 万增加到2003 年的1. 4亿,10 年内翻了一番,超过了全国人口总数的10 %;约占农村劳动力的30 %。
流动人口中年轻人口占绝对大多数,其中15 至35 岁人口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 %以上。
④流动人口庞大的后备军是9亿农村人口,而农村的教育还比较落后,在农村劳动人口中,l5 岁及以上人口平均教育年龄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 年;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百分之一,比城市低13 个百分点。
⑤5. 性别比持续偏高,影响着未来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20 世纪80 年代以前,我国出生性别比基本上属于正常范围,其出生性别比通常波动在102 -107 之间。
但自80 年代以来,出生性别比明显升高,1982 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的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8. 5 ,比例偏高现象初显端倪,1990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上升到111. 3 ,而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则已达到116. 9 ,个别地方甚至达到135. 6 ,远远高于国际社会可以容忍的107 的最高警戒线。
⑥6. 人口素质偏低,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
人口素质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在思想道德、文化技术、个性心理与身体健康等方面的综合发展的水平。
尽管大陆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人口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但人口总体素质仍然较差。
据2005 年1 %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 8 年,尚未达到初中毕业年限;15 岁以上人口中的成人文盲率达到11. 04 % ,其中,文盲率最高的西藏达到44. 84 % ,贵州、云南、青海、甘肃4 个省的文盲率都在20 %以上。
⑦在从业人员中,文盲占8 %,仅接受过小学教育占33 % ,而接受过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者只占12. 7 % ,接受高等教育的仅占4. 7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1 年人文发展报告显示,1987 —1997 年,我国每十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只有454 人,而日本为4909 人,美国为3676 人,俄罗斯为3587 人。
⑧另据2000 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约有6000 多万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 9 % ,受累家庭达到18. 1 % ,每年至少出生缺陷儿80 万人。
⑨此外,表现在民主参与率、遵纪守法率、社会犯罪率等方面的人口思想道德素质也比较低。
4. 职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过大。
2001 年我国三级产业就业结构比重为50. 0 ∶22. 3 ∶27. 7 ,无论是与发达国家还是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第一、二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明显偏高,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又相对偏低。
发达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一般在60 %至75 %,巴西、埃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分别达到54. 3 %、44. 1 %与39. 8 %,明显高于中国。
这种不合理的职业结构,反映了我国物质部门从业人口的劳动力素质低下,以及科教、卫生、服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落后状况。
5. 人口分布不平衡,导致区域经济教育发展极不均衡。
从我国人口布局看,东部人口密,西部人口稀。
据2000 年统计,西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71. 54 % ,而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8. 13 %;东部面积占全国面积的28. 46 % , 而人口却占总人口的71. 87 %。
⑩人口分布的不平衡,使东部地区人均耕地面积日趋紧张,生产效率、经济效益难以提高,而西部地区许多耕地潜力及自然资源未能开发,浪费严重。
二、人口问题对教育造成的压力。
从本质上说,人口问题就是经济社会与教育的发展问题。
我国人口的上述特点,直接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从不同方面造成对教育的压力。
人口膨胀对教育的压力。
这一压力首先反映在影响教育投资比例的扩大。
国家确定教育投资的比例,除了考虑发展科技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经济发展状况与政治形势三个因素外,还必须考虑人口年龄结构状况。
人口增长过快,抚养指数升高,国家和家庭付出的抚养费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影响到国家的资金积累。
国家积累资金少,扩大教育投资比例就困难。
即使国家能克服困难,不减少或适当扩大教育投资比例,但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学龄人口比例增大,教育经费平均到每个学生身上也会相对减少。
近年来,我国教育经费总量增长非常迅速,但是学生人均经费指数却较低。
1998年,经济合作组织(OECD)国家的小学生人均经费指数平均为18 ,初中平均为23 ,2001 年我国小学生人均经费指数为12. 31 ,初中为16. 99 ,农村小学仅为10. 19 ,农村初中仅为12. 83 。
•lv其次是引起校舍、设备全面不敷。
由于教育经费增长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致使教育基本建设投资严重不足。
据统计,目前我国小学、初中和大学的教学仪器设备的达标率分别只有20 %、37 %和30 %。
•lw2001 年全国普通中小学共有危房面积5267 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危房率分别达4. 9 %和6.7 %。
其中,农村初中、小学校舍危房率分别为6 %和8. 1 %。
由于校舍危房和校舍面积不足,初中超大班额问题十分突出,2001 年全国初中66 人以上的超大班共有24. 5 万个,占初中班额总数的21. 3 %,超大班在读学生约为1619 万人,约占初中在校生总数的1/ 4 。
•lx其三是造成教师队伍量少质低。
2000 年我国少儿人口(0 - 14 岁)为2. 89 亿人,2004 年高中阶段教育人口为7587 万人,2008 年高等教育人口为1. 25 亿人,庞大的就学人口压力和师资建设的相对滞后,成为我国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中小学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大量聘用代课教师。
2001 年,全国中小学共聘用代课教师70. 5 万人,占岗位教师总数的6. 6 % ,其中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58 万人,占农村中小学岗位教师的9. 6 %。
按照“十五”计划,高中阶段教育要达到60 %的毛入学率,即使按照生师比18 ∶1 测算,2005 年教师队伍的缺口达到116 万人,如考虑到退休的教师,则补充的教师数量可能达到120 万人。
另外,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70. 7 %,职业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仅为49. 2 %。
高校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1999 年至2001 年期间,与我国普通高校学生规模增长近1 倍的发展速度相比,教师总量仅增长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