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断
龋
一.龋病的病因和发病过程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Dental Caries
第一节.病因学说 Hypothesis 一 病因学说简介 1.虫”牙,古代中国,美索不达米亚,日本.
2.内源性理论:公元前四世纪,“体液学说”, “活体学说”希腊. 3.化学学说:17-18世纪,酸致龋. 4.寄生腐败学说:1843年 细菌,微生物因素.1954. 寄生腐败.
(4)凝集素 糖蛋白(107Da).. β2微球蛋白.SIgA. 粘蛋白(MG2.) 7).分泌型IgA(SIgA):影响细菌与口腔表面的 粘附 葡聚糖
三.免疫.
1.非特异性免疫.
2.特异性免疫. 抗原:变链表面蛋白.GTF. 唾液抗体:SIgA. 血清抗体:IgA.IgM.IgG. 细胞免疫反应
龋病
CARIOLOGY AND OPERATIVE DENTISTRY
龋病(Caries)
定义:
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作用下,牙体 硬组织发生细菌感染,造成无机物脱矿及有机物分解, 导致牙体组织慢性、进行性破坏.
临床特征:色、形、质 危害:
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 炎症,牙冠缺失,残根
2 牙菌斑.定义和种类 定义:菌斑是未矿化的细菌沉积物,
牢固地粘附在牙面和修复体表面, 由粘性基质和嵌入的细菌组成, 是细菌的微生态环境, 细菌在其中生长、发育、繁殖、衰亡, 进行着复杂的代谢活动, 是龋病和牙周病的主要发病因素。
James leon Williams1897 年提出牙菌斑 概念
种类:龈上菌斑:平滑面,沟窝,G+细菌 龈下菌斑:牙周病,根面龋,G-细菌
2)糖蛋白. 粘蛋白(MG1,MG2) 粘性糖蛋白。 作用:参与获膜形成,保护牙面和粘膜 润滑。 MG1:细菌对牙面的粘附。 MG2:细菌间的凝集。
龋病的临床病理分类及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
龋病的临床病理分类及临床表现诊断 及鉴别诊断
•牙釉质龋: • • 早期表现为表面白垩色、无光泽,色素沉着后表
面为褐色或黑褐色
• • •
•
• 龋病的临床病理分类及临床表现诊断 及鉴别诊断
•病理切片观 • • • •
•
• •
•釉 质 釉质表层
病损体部 暗带 透明带 •髓 腔
龋病的临床病理分类及临床表现诊断 及鉴别诊断
龋病的临床病理分类及 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
断
2021/1/6
龋病的临床病理分类及临床表现诊断 及鉴别诊断
•一、龋病的定义和特征:
• 定义: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
,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 特点: • 1.发病缓慢,开始到能发现或有主观感受>1 年 • 2.早期无自觉症状 • 3.无自愈能力,不能产生免疫 • 4.可以治疗 • 5.可以预防
釉质中或釉质表面的过程。
•
•
•
龋病的临床病理分类及临床表现诊断 及鉴别诊断
第四节
龋病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龋病的临床病理分类及临床表现诊断 及鉴别诊断
•分类原则: 动力学 形态学 病变程度
• •
龋病的临床病理分类及临床表现诊断 及鉴别诊断
•一、按龋病的发展速度:
• 1.急性龋
• 2.猖獗龋 • 3.慢性龋 • 4.静止龋
龋病的临床病理分类及临床表现诊断 及鉴别诊断
龋病的临床病理分类及临床表现诊断 及鉴别诊断
龋病的临床病理分类及临床表现诊断 及鉴别诊断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 • 1.牙本质和牙髓在组织学发生上都来自牙 胚的牙乳头
• 2.牙本质是构成牙体的硬组织,并且形成 髓腔
龋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好发牙、好发牙面、好发部位
23
龋病好发部位及牙面
1.2.后牙咬合面窝沟龋 3.磨牙颊面沟龋 4.牙颈部龋 5.后牙邻面龋 6.因阻生牙而致的邻面龋 7.前牙舌面窝龋 8.前牙邻面龋
24
龋病的好发牙齿
不同牙齿解剖形态和生长部位的特点,龋病在各牙的发 生率出存在着差别。
25
龋病的分类
Ø 进展速度 Ø 解剖部位 Ø 病变程度
B:暗层 (dark zone)
C:病损体部 (body of the lesion)
D:表层 (surface zone)
D
C
A B
11
釉质龋的病理过程
• 龋齿脱矿最早的表现是表层下出现透明带, 临床表现和X线片均不能发现;
• 透明带扩大,部分区域有再矿化现象,其中 心出现暗带;
• 暗带中心出现病损体部其相对透明,临床表 现为龋白斑;
2.龋病的定义是 A.牙齿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其组织发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
B.在多种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牙齿硬组织发生急性严重性破坏的一种病 C.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齿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 D.在多种内在因素影响下,牙齿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E.在细菌影响下,牙齿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28
按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分类
继发龋(secondary caries):龋病治疗后,由于充填物边
缘或窝洞周围牙体 组织破裂,形成菌 斑滞留区,或修复 材料与牙体组织不 密合,留有小的缝 隙,这些都有可能 成为致病条件,产 生龋病。
29
按损害解剖部位分类
牙合面(窝沟)龋 :牙合面窝沟 是釉质的深通道,个 体之间的形态差异很大,常影响龋病的发展 窝沟类型:V、U、I、IK及其它类型。
口腔 牙体牙髓--龋病
龋病定义: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基本变化:无机物脱矿和有机物分解,是牙体硬组织细菌性慢行感染临床特征:感染初期:牙釉质白垩色——随后:黄褐色、棕褐色——最终脱矿、分解,一旦形成无法自身修复。
危害性:引起牙体牙髓跟尖病、牙列缺失损失影响消化功能、儿童牙颌系统的发育、引起远端脏器感染病因和发病机制(一)致病因素(1)、牙菌斑:附着在牙齿表面未矿化的细菌沉积物,即牙表面的生物膜,由细菌、基质和水组成最初是获得性膜的形成、细菌定植(球菌先定植、再是杆状菌丝状菌)、糖水解成单糖进入致龋细菌内(2)、致龋细菌:对牙面有较强的黏附力;产酸性和耐酸性;具有合成细胞内多糖和细胞外多糖的能力常见致龋细菌:1/链球菌属:变形链球菌是冠部和根部的主要致病菌,有强的致龋性取决于其产酸性和耐酸性;血链球菌是最早在牙面定居的细菌之一;轻链球菌:牙菌斑中最常分离出2/乳杆菌属:口腔正常菌群,唾液样本中最常分离,发酵乳杆菌最常见,后期出现,与龋病的快速进展有关3/放线菌属:黏性放线菌促进变形链球菌定植于根面,与根面龋有关二:饮食因素1/糖:蔗糖与碳水化合物糖的致龋力大小影响因素:食糖量、糖的种类(蔗糖致平画面龋能力最强,变形链球菌代谢蔗糖能力最强,山梨糖和木糖醇防龋能力好)、进食频率(长时间保持ph低环境)、含糖食物的物理性状和摄入方式2/氟化物:氟化磷酸钙晶体,抗酸不耐磨(作用:1.釉质羟基磷灰石:降低溶解性、改善晶体结构以及促进脱钙矿物质再矿化;2.菌斑细菌:抑制酶、抑制致龋菌生长3.釉质表面作用:解除蛋白质和细菌的吸附,降低表面自由能)3/磷酸盐:局部抑菌三、宿主:牙、唾液1/牙齿:排列、结构、表面(下颌第一磨牙颌面、颊面、近中面、远中面、舌面;上颌第一磨牙颌面、近中面、腭面、颊面、远中面;上颌侧切牙舌侧容易患龋;下前牙最不容易)、理化性质(矿化程度和所含成分的量,牙龈萎缩时牙骨质暴露容易得根面龋)2/唾液3/机体全身状态4/时间发病机制:1.牙菌斑的形成(始动因子)2.牙菌斑环境内的糖代谢产生多聚糖:分解代谢(无氧酵解产生乳酸改变ph)、合成多糖(细胞内多糖——外源缺乏时细菌生存和获取能量的来源、细胞外多糖——菌斑基质的主要成分3.牙体硬组织脱矿牙齿早期龋不是一个连续脱矿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脱矿与再矿化的过程龋的病因学说1/化学细菌学说:首次提出龋的发生与口腔致龋细菌、致龋食物糖及酸溶解有关2/蛋白溶解学说:蛋白水解酶使局部的有机物分解3/蛋白溶解螯合学说:蛋白溶解释放出各种螯合剂4/四联因素学说龋病分类(一)按照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1/急性龋(湿性龋):浅棕色、质地软、湿润易刮(猛性龋,包括不易患龋的下前牙,舍格伦综合症、放射性损伤、全身性疾病)2/慢性龋(干性龋):黑褐色、质地干硬(静止龋:病变环境变化、隐蔽部位开放、原有条件变化龋斌不再继续进行,损害保持原状)3/继发龋:治疗后,见于充填物边缘/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合(二)按损害的解剖部位窝沟龋、根面龋、平滑面龋、隐匿性龋、线性釉质龋(三)按深度:浅(牙釉质层)、中(牙本质层)和深龋临床表现1/浅龋:釉质龋(分为窝沟龋和平滑面龋)和牙骨质龋邻面平滑面龋不易发现,配合X线检查位于牙釉质内,一般无主观感觉,探诊粗糙面2/中龋:病变前沿位于牙本质浅层,冷热刺激痛,冷刺激敏感去除后症状消失颈部牙本质龋明显X线离髓腔较远3/深龋:进展到牙本质深层常有食物嵌塞入洞疼痛,没有自发性疼痛,常规温度测试反应正常X离髓腔近诊断和鉴别诊断1.问诊:冷热刺激痛、进食疼痛、治疗2.视诊:色泽变化、形态缺损3.探诊4.温度测试试验:中/深龋入洞疼痛,温度测试正常5.x线:邻面龋、继发龋、隐匿龋不易用探针查出鉴别:釉质发育不全:对称性、光滑硬、常累及全口牙、高氟地区生活史可复性牙髓炎和慢性牙髓炎:温度测试敏感异常(深龋:冷热酸甜入洞痛;可复性牙髓炎:一过性冷热刺激痛;牙髓炎:长时间冷热刺激痛)治疗治疗原则:终止病变进展,恢复牙齿外形和生理功能,保持牙髓正常活力浅龋:平滑面浅龋:仅有色泽改变无龋洞,非手术治疗:再矿化和药物治疗,同时控制菌斑;组织缺损应充填术窝沟浅龋、根面龋:充填术,颈部牙釉质和牙骨质不相连时属于中龋非手术治疗1.药物疗法(1)适应证1/恒牙早期釉质龋,未形成龋洞2/乳前牙邻面浅龋及乳磨牙咬合面广泛性浅龋,一年内被恒牙替换3/静止龋,咬合面点隙窝沟龋由于咬合面磨损(2)药物1/氟化物:75%氟化钠甘油糊剂、8%氟化亚锡、APF2/硝酸银:10%硝酸银和氨硝酸银强腐蚀性、牙变黑,一般只用于后牙2.再矿化疗法(1)适应证1/光滑面早期釉质龋2/龋易感者可作预防(2)组成:含有不同比例的钙磷氟,ph调到7中龋:已有明显龋洞,充填、修复治疗深龋:会对牙髓造成影响龋病的类型1.急性龋:有效修复少,脱矿区明显,较快发展为牙髓炎,微生物可存在于脱矿区,乳牙龋坏速度快;2.修复性牙本质:堵塞牙本质小管,牙本质有效厚度≥2mm——完全正常的修复性牙本质;0.8-2mm——不完全修复性牙本质;0.3-0.8mm牙髓功能可能破坏,极少产生修复性牙本质深龋的治疗:主要考虑患者有无明显的主观症状、洞底软龋能否去净1/疼痛不严重,能去净——双层垫底充填(氧化锌+玻璃离子)2/疼痛严重,继发性严重,去净——安抚+1-2周双层垫底(若未缓解行牙髓治疗)3/主观不明显,不去净:急性龋——间接盖髓法(促进牙本质再矿化)+三个月后牙髓活力和x正常,永久性充填;慢性龋——间接盖髓+三个月后继续去除,去净后如果出现上述症状进一步治疗;否则垫底治疗窝洞充填术窝洞分类:G.B.black分类:根据龋损所在牙面的部位,根据银汞充填的材料分类1类:发生于所有牙齿的发育沟、沟内的龋损(磨牙颌面最典型,能咬着的面)2类:后牙邻面的龋损所制备的洞(磨牙邻颌面洞3类:前牙邻面未损伤切角4类:前牙邻面损伤切角5类:所有牙颊舌近龈1/3按照牙面数1.单面洞2.双面洞3.复杂洞窝洞命名1/以牙面命名2/英文字母命名:颊面B 舌面L 远中D 近中M 切缘L 唇面la 颌面O窝洞制备原则:1/去净龋坏组织:仅需去净感染牙本质,不必将仅脱矿无细菌的脱矿层去除,以硬度去净为标准2/保护牙髓:钻磨牙时喷水、锋利器械间断操作3/外形设计:1.范围根据龋坏范围2.预防性扩展3.保留紧邻病变区不易患龋的健康牙体4.外形线圆钝曲线4/抗力形设计:充填体和余留牙体组织能承受咬合力而不会破裂窝洞深度:edj下0.2-0.5mm;洞底不能建立在牙釉质上;前牙受力小可以到达EDJ盒状洞形:洞平、侧壁平直与洞底相垂直,侧壁平行阶梯的形成:髓壁和龈壁龈壁与牙体长轴垂直≥1mm余留牙体组织:无基釉:洞缘已有的无基釉去净,避免产生新的;脆弱牙尖和牙山脊降低高度防止破裂,外形线圆钝曲线5/固位形:充填体保留于洞内,承受力后不移位脱落侧壁:最基本的固位形,底平壁直倒凹:防止充填体垂直脱位,一般位于牙尖下方。
龋病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多见儿童和青年人; 病变进展快; 色浅质软,易去除; 坏死区多;
修复性牙本质少, 易发生牙髓病变。
猛性龋
(二) 慢性龋
多见于成人; 病变进展慢; 坏死区少; 修复性牙本质多。
色深质硬,难去除;
静止龋
(三) 继发龋
龋坏未去净 ; 充填材料与牙体 组织不密合; 充填物边缘或窝 洞周围的牙体组 织破裂 。
抑菌作用
2)影响唾液抗龋力的因素 • 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 、 放疗化疗、食物药物 • 年龄性别等
• 唾液的质和量
• 宿主的抗龋力
再矿化作用
宿主的抗龋力主要表现在口腔局部的牙和
唾液的抗龋力,而全身因素如营养、全身
疾病、内分泌、遗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精神、神经等因素可通过牙和唾液的抗龋 力而间接影响龋病的发生。
龋病的临床基本特征
好发牙位: 好发牙面:咬合面>邻面>颊面 恒牙列: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 >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前磨 牙>上前牙>下前牙 乳牙列:下颌第二乳磨牙>上颌第二乳 磨牙>第一乳磨牙>乳上前牙>乳下前 牙
龋 病 的 病 因及学说
龋病病因的现代概念
龋病病因的现代概念
20世纪50-60年代,口腔微生物学的发
小结
掌握龋病的定义
掌握龋病病因的四因论
掌握牙菌斑的概念
了解龋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掌握龋病的诊断标准
了解龋病的鉴别诊断
谢 谢!
结构和其中的代谢活动;
建立了人工龋模型。
四联因素理论
20世纪70年代由Newbrun在三联因素论基础上提 出的。
龋病PPT课件
2023/12/17
21
三、龋 病 的 分 类
继发龋(secondary caries)龋病治疗
后,由于充填物边缘或窝洞周围牙体组织破
裂,形成菌斑滞留区;或修复材料与牙体组
织不密合,形成微渗漏,都可产生龋病,称
继发龋。继发龋也可因治疗时未除净病变组
织发展而成。
2023/12/17
22
三、龋 病 的 分 类
2023/12/17
6
龋
病
一、概述 二、病因及发病过程 三、分类 四、龋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断 五、龋病的治疗 六、治疗并发症及处理
2023/12/17
7
二. 龋 病 病 因
化学细菌学说 蛋白溶解学说 蛋白溶解---螯合学说 龋病病因的现代概念---三联因素
四联因素
2023/12/17
8
二. 龋 病 病 因
2023/12/17
55
五、龋病的治疗
1.治疗原则 2.保守治疗 3.充填治疗
4.常用垫底、充填材料理化性质及其选择
5.深龋的治疗 6.牙体粘结修复术 7.龋病治疗中的常见问题和处理
1.定义:龋病(dental caries, tooth decay)是牙齿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 影响下,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的疾病。
2023/12/17
4
一、 龋 病 概 念
2.龋病的临床特征:牙体硬组织即牙釉质、牙本 质和牙骨质在颜色、形态和质地等方面均发生变 化。初期龋坏的硬组织发生脱矿,牙釉质呈白垩 色。继之病变部位有色素沉着,局部呈黄褐色或 棕褐色。随着无机成分脱矿、有机成分分解的不 断进行,牙体组织疏松软化,发生缺损,形成龋 洞。牙齿一旦形成龋坏,则缺乏自身修复能力。
口腔浅中深龋的诊断标准
口腔浅中深龋的诊断标准口腔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由于齿面的酸性环境导致牙釉质和牙本质溶解,最终形成龋洞。
根据龋病的程度和范围,可将龋洞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三类。
下面将详细介绍口腔浅中深龋的诊断标准。
一、浅龋的诊断标准:1.龋洞仅限于牙釉质:浅龋主要发生在齿面上方的牙釉质层,当牙釉质溶解形成龋洞后,可以看到明显的棕褐色或黑色龋斑,但齿本质尚未受到破坏。
2.牙釉质表面不平整:浅龋会导致牙釉质表面出现溶解、凹陷或齿面起伏不平的现象。
3.反光性降低:受到龋病的影响,牙釉质变得疏松、颜色改变,使其反光性降低。
二、中龋的诊断标准:1.涉及牙本质:中龋是指龋洞已经扩展至牙釉质和牙本质交界处,病灶已经进入了牙本质层。
2.牙髓刺激症状:由于中龋已经侵蚀到牙髓区域,牙髓受到刺激,患者可能会出现牙痛、牙冷热敏感或牙髓炎等症状。
3.可见龋洞的解剖形态:通过口腔检查或X光摄影,可以清晰地看到龋洞的解剖形态,包括龋坑、龋洞和牙本质被龋病侵蚀的范围。
三、深龋的诊断标准:1.牙本质受到广泛破坏:深龋是指龋洞已经穿透牙本质层,病变范围较广泛,可能涉及到牙釉质、牙本质乃至牙髓。
2.牙髓病变:由于深龋已经侵蚀到牙髓层,可导致牙髓炎、牙齿发炎、脓肿形成等牙髓病变。
3.可见龋洞的解剖形态:类似于中龋的诊断标准,通过口腔检查或X光摄影,可以清晰地看到龋洞的解剖形态。
除了以上的诊断标准外,还需要通过X光摄影来确定龋洞的深度和范围。
诊断龋病时,牙医通常会使用X光片来观察牙齿的解剖结构,包括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髓。
借助X光片,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龋病的发展情况,并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口腔浅中深龋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龋洞的范围、牙本质是否受到侵蚀、牙齿是否出现刺激症状以及X射线检查结果等。
及早诊断和治疗可以帮助预防龋病的进一步发展,保持口腔健康。
因此,个人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接受专业的牙医治疗。
预防胜于治疗,定期刷牙、使用牙线、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也是预防龋病的重要手段。
龋-病PPT课件
细菌
变形链球菌、乳杆菌、放线菌属 利用蔗糖的产酸能力、耐酸能力和对牙面的附着能力(菌斑多糖) 细菌的致龋性依赖于菌斑的存在:菌斑深层质地致密,氧气稀少,牙菌斑深层形成的酸不易被唾液稀释或中和
食物
流行病学资料和动物实验证实,蔗糖的致龋能力 糖的致龋作用与其种类、摄入量和摄糖频率有关 蔗糖及其他碳水化合物的致龋作用须通过牙菌斑实现
四、菌斑微生物学
龋病产生的重要条件: 牙表面比较隐蔽的部位 保持高浓度的致病菌 致龋菌持续发挥损害作用 ——菌斑介导
无菌鼠实验 无微生物不会发生龋病 只在饲以碳水化合物饮食的动物中发生 造成龋病损害的微生物均能代谢蔗糖产酸 不是所有能产酸的微生物均能致龋
一、牙
无机成分:Ca、P、磷酸盐、重碳酸盐 有机成分:蛋白质、少量脂肪和痕量碳水化合物 唾液在正常情况下作用:机械清洗作用减少细菌的积聚;唾液成分的抑菌、中和抗酸作用、抗溶作用
二、唾液(0.7-1.5L/天)
二、唾液(0.7-1.5L/天)
涎液的量和质发生变化时,均可影响龋患率 口干症或有涎液分泌减少的患者龋患率明显增加 颌面部放射治疗患者可因涎腺被破坏出现多发龋 当涎液中乳酸量增加或重碳酸盐含量减少也有利于龋的发生
乳杆菌属
包括G+兼性和专性厌氧杆菌 龋活跃者口腔内乳杆菌数量大,患龋严重程度加重,数量增加 饮食中蔗糖含量增高,有蔗糖滞留部位或有龋洞存在的部位数量增加 某些乳杆菌导致动物窝沟龋,对人类致龋作用弱,牙本质龋
G+杆状或丝状,主要有内氏放线菌、粘性放线菌和衣氏放线菌 在龈下菌群和人类根面龋菌斑中最常分离到 在龈上菌斑中所占比例大
一、蔗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
一、蔗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
其他碳水化合物与龋病 单糖、双糖易被致龋菌代谢产酸 进食频率与龋病发病关系 进食频率越高,龋病活跃性越显著
龋病的临床病理、分类、表现、诊断
2.患者,女性,28岁,上颌中切牙近中邻面见色素沉积, 表面粗糙,叩诊(-),探诊(-),冷测正常,未探及明显龋 洞。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浅龋 B.中龋 C.深龋 D.静止龋 E.继发龋
釉质平滑面病损呈三角形,底朝表面,尖向牙本质, 达到釉牙本质界时,沿其向侧方扩散,在正常釉质下 方发生潜行性破坏。
3.根面龋:发生在釉牙骨质以下根面的龋坏 主要发生在牙龈退缩 根面外露的中老年牙列
(三)按病变深度分类
分为浅、中、深龋 临床上最为适用
1、浅龋
2 、中龋
3、深龋
深龋
(四)依治疗分(龋损发生时间)
1.白垩色改变—龋白斑 色素沉着—龋褐斑
2.牙冠部浅龋没有自觉症状
诊断要点
症状:患者一般无明显主观症状。 检查:
色:龋损部位白垩色改变和色素沉着 形:尚未形成龋洞 质:探有粗糙感 X线片:釉质层透射区
发生于牙釉质牙合面 的浅龋,呈墨浸状龋斑
探查时表面略粗糙感或可勾 住探针
浅龋的鉴别诊断
2.中龋: 指已发展到牙本质浅层的龋病。
二、龋病的分类
(一)按发展速度分类 (动力学角度)
1.急性龋:多见于儿童或青年,病变进展较快, 病变组织颜色较浅,质地较软且湿润,很容易 用挖器剔除。又叫湿性龋。
修复性牙本质无或少 易牙髓病变
猛性龋:急性龋的一种类型,病程进展快,多数牙在短 期内同时患龋,常见于颌、颈放疗、Sjgören综合征、严 重疾病易发。
脱矿:该层孔隙所占容积约为5%-25%
表层:
龋临床表现与诊断
牙本质小管封闭
(5)修复性牙本质层(zone of reparative dentin)
临床特征和诊断
牙髓的反应: 修复性牙本质
炎症
临床特征和诊断
三、牙骨质龋:
很少单独出现,龋损很快 波及牙本质 初期表面下脱矿伴致密的 矿化表面,组织破坏和矿 物质再沉积交替进行 浅碟形-发生于牙龈严重 退缩而自洁作用差的根部
临床特征和诊断
③ 病损体部(lesion body): 占病变的大部分,纹理明显(生长线、横纹) ④ 表面带(surface zone): 30μm 耐酸强、矿化高的区域 与病损体部有明显的分界线
临床特征和诊断
(二)龋病病理过程
6期:
表层下脱矿透明带
中心暗带,部分再矿化 病损体部(白斑) 外源色素沉着(棕色斑) 达DEJ呈蓝白色潜行龋
第三章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特征和诊断
龋病的概念
在以细菌为主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
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感染 性疾病
临床特征和诊断
Etiology
Microorganisms no caries Host & tooth no caries Time caries no caries Substrate
临床特征和诊断
四、脱矿和再矿化:
脱矿:酸作用下,钙磷等矿物质从牙中脱出 再矿化:使钙磷和其他矿物离子沉积于正常或 部分脱矿的釉质中或釉质表面的过程。 牙龋损的形成是脱矿和再矿化交替出现的过程
临床特征和诊断
阻止龋病发展的相关因素:
除去致龋底物 仔细刷牙:3333 合理使用氟化物:
龋洞形成
临床特征和诊断
早期主要特点:
表层相对完整,脱矿主 要发生在下方釉质。
龋病的诊断标准
龋病的诊断标准
龋病(caries)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由于牙齿表面的细菌产生的酸腐蚀牙齿组织而引起。
以下是常用的龋病诊断标准:
1. 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疼痛情况、饮食习惯等,并了解龋病的家族史和口腔卫生习惯等。
2. 口腔检查:医生会仔细检查患者的口腔,包括牙齿、牙釉质、牙髓等。
常用的检查工具包括口镜、探针和口腔X射线等。
3. 牙齿外观检查:医生会观察牙齿表面是否有明显的龋坏迹象,如牙齿变色、凹陷、裂纹等。
4. 探针检查:医生会使用探针轻轻探测牙齿表面,检查是否有软化、凹陷或孔洞等。
5. X射线检查:口腔X射线可以帮助医生观察牙齿的内部结构,包括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髓等。
X射线可以帮助医生检测到不可见的龋坏。
6. 龋坏评估:医生会根据龋坏的程度和范围来评估龋病的严重程度。
常用的评估系统包括DMFT指数(牙槽牙龈失衡指数)、ICDAS 指数(国际龋病评价系统)等。
早期的龋病可以通过修补(如充填术)来治疗,而晚期的龋病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或拔牙等。
定期口腔检查和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于龋病的预防和早期发现至关重要。
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龋病,建议咨询口腔医生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
龋病病因、临床表现
影响糖致龋的因素
➢ 糖的种类
致龋性降低
蔗糖 葡萄糖 麦芽糖 乳糖 果糖 山梨糖 木糖醇
➢ 糖的摄入量 ➢ 糖的物理性状 ➢ 给糖方式、时间、频率 ➢ 糖的唾液清除率
蔗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
蔗糖与龋病流行的关系(从流行病学资料中发现)
1、英国,蔗糖个人消费量逐年上升,患龋率也 随之上升,但二战期间,蔗糖供应量减少,儿 童患龋率也随之下降。
龋病
Dental Caries,tooth decay
口腔内科 张琳副教授
第一章 概 述
龋病的历史
极为古老的疾病,流行病 学资料最早可至新石器时 代(公元前12000-3000 年)
新石器时代的欧洲人的颅 骨统计龋坏率达 28.39%(Greth)
BC 1324~1269 殷墟甲骨文 龋
各部位的微生物群体差异很大: 有不同的菌群分布,起到不同作用,动态
龋病过程中的细菌活动较为复杂: 不能简单地认为由于唾液细菌在牙表面定居 所造成的直接损害,牙菌斑有特异致病菌
龋病的产生 必须取决于 一些重要条件
在牙面比较 隐蔽的部位
保持高浓度的 致龋菌
能使致龋菌 持续发挥 损害作用的因素
这一过程只有依靠牙菌斑才能介导和完成
5.再矿化作用 23
第四节 影响龋病发生和发展的其他因素
年龄 牙萌出后即可患龋,儿童时期患龋率很高 第一恒磨牙萌出后,患龋率很高 11-15岁时龋活性急增 24岁才趋于稳定 老年时龋病又趋回升
性别 无差异
种族 大多认为:龋病的种族差异是存在的,但不 能排除环境因素,特别是饮食习惯的影响
家族与遗传
菌代谢的底物,其代谢产物与釉质表面发 生反应
影响食物致龋力的因素
➢食物成分: 糖 纤维
第三章-龋病
医学
25
医学
26
二、龋病发病的其他学说
(一)化学细菌学说 化学细菌学说由米勒提出。 该学说首次表明了口腔微生物、食 物、酸与龋病发生的关系,为龋病 的现代病因理论奠定了基础,为进 一步研究龋病病因学指明了方向。
医学
27
(二)蛋白溶解学说 (三)蛋白溶解螯合学说
医学
28
第二节 龋病的临床病理
医学
4
5、牙齿的脱落,前牙的缺失影响发音 6、癌变。 严重的龋坏导致的残冠、 残根刺激周围的软组织等,引起溃疡 糜烂,甚至癌变。还可成为一个病灶 ,细菌的大本营。细菌的毒素经血流 可到全身的各个部位。 7、其他病变:心内膜炎、风湿性关节 炎、慢性肾炎。
医学
5
医学
6
医学
7
第一节 概述
三、龋病的流行病学、好发牙齿和部位 1、龋病流行情况 患龋率=(患龋病人数/受检人数)*100% 龋均=(DFM/受检人数)*100% 2、好发牙和牙齿的部位 好发牙齿:磨牙多余前磨牙,前磨牙多余前牙 好发牙面:以咬合面居首,其次是邻面,再次 是颊面。
医学
53
2.视诊(色泽、外形) 3.探诊(粗糙、钩拉、插入感) 4.X-Ray:观察龋坏部位、深度等,尤 其是邻面龋和继发龋。 5.牙髓活力测试:判断牙髓活力状况。 6.光投照法
氩离子激光照射
医学
54
(二)龋病的诊断标准 1.浅龋 发生于釉质层或牙骨质层的 龋病。
Ⅰ.窝沟浅龋
Ⅱ.光滑面浅龋
医学
55
(一)窝洞的设计及制备原则(备洞) 1.分类(G.V.Black) I类洞 所有牙面发育点隙裂沟的龋损 II 磨牙、前磨牙邻面 III 切牙、尖牙邻面未累及切角 IV 切牙、尖牙邻面累及切角 V 所有牙的唇(颊)舌颈1/3 Ⅵ 前牙切嵴和后牙牙尖等自洁区 医学
龋病的诊断与治疗
菌斑成熟
牙面清洁2天后菌斑开始形成直至成熟 微生物组成的动态变化 早期链球菌为主 随后厌氧菌和丝状菌增多,尤以放线菌增加明显 早期菌斑中链球菌、奈瑟菌和放线菌是主要微生物 厌氧菌韦永菌和梭状杆菌增加 G-菌如类杆菌、梭状杆菌和螺旋体增加
四、菌斑微生物学
龋病产生的重要条件: 牙表面比较隐蔽的部位 保持高浓度的致病菌 致龋菌持续发挥损害作用 ——菌斑介导
平滑面菌斑
菌斑-牙界面:细菌位于获得性膜上方 细菌呈扇贝状排列于获得性膜表面
中间层 稠密微生物层:有球菌样微生物 菌斑体层:各种不同微生物构成呈丛状
或丝状微生物排列呈栅栏状
平滑面菌斑
❖ 菌斑表层:结构松散,微生物差异大,有球菌、 杆菌和丝状菌,形成玉米棒或麦穗样结构(链 球菌附于丝状菌表面)
❖ 细胞间基质:蛋白质(唾液糖蛋白)和细菌细 胞外多糖
一、牙菌斑的结构
白色或暗白色聚集物,厚度各异 菌斑结构有显著的部位性差异 平滑面菌斑和窝沟菌斑结构不同
使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菌斑的基本结构 有3层:①获得性膜;②中间层;③菌斑表层
获得性膜是无细胞、无细菌的均质样结构,其 形成与唾液糖蛋白沉积有关
中间层呈栅栏状结构,与丝状菌形成菌斑支架
茵斑表层结构疏松,细菌种类复杂:光滑面菌 斑以G+球菌和G-菌、丝状菌、螺旋体为主;窝 沟菌斑内以G+球菌、短杆菌为主
龋病
龋病
❖概述 ❖病因及发病过程 ❖临床特征和诊断 ❖龋病治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一章 龋病概述
第一节 龋病的概念
一、龋病(dental caries,tooth decay)
定义: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 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牙体硬组织 的细菌感染性疾病)
龋病ppt
窝洞的命名
窝洞以其所在牙面命名。常以各牙面英文第一个 字母的大写表示。 切缘(incisal I) 唇面(labial La) 舌面(lingual L ) 颊面(buccal B) 合面(occlusal O) 近中面(medial M) 远中面(distal D)
术区隔离
简易隔离法 1.棉卷隔离 2.吸唾器 橡皮障隔离 辅助隔离法:退缩绳;开口器
4.梯形固位
窝洞预备的基本原则
:去、保、形、固位 1.去净龋坏组织 2.保护牙髓及健康牙体组织 3.建立合理的轮廓外形、抗力形和固位形: 固位形:长期保持修复物不致松动、脱落的形态。 抗力形:使修复物和剩余牙体组织都不致因承受咀嚼 力而碎裂的形态。 4.固位:
预备洞形
1.开扩洞口 2.去除龋坏 3.制备外形 4.预备抗力形和固位形 5修整和清洁窝洞
4.充填治疗:即用手术的方法去除龋坏组
织,制成一定的洞型,然后选用适宜的修复 材料修复缺损部分,修复牙的形态和功能
窝洞预备:用牙体外科手术的方法将
龋坏组织去净,并按要求备成一定的 洞型,以容纳和支持充填材料,这一 步骤叫窝洞预备,所备成的洞型叫窝 洞。 窝洞分类:G.V.Black根据龋洞发生的部 位将龋洞分为5类.
按损害解剖部位分类:
1.合面窝沟龋: 潜行性龋:有些窝沟龋呈锥形,底朝牙本质, 尖向牙釉质表面,早期无明显破坏。 2.平滑面龋: 3.根面龋: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1.问诊:有无激发痛、疼痛时间 2.视诊: 3.探诊: 4.牙髓活力测试 5.x线片 6.透照
六、龋病的治疗
Ⅰ类洞:发生在所有牙面点隙裂沟的龋损制 备的窝洞
第三章 龋病特征和诊断
第一节
龋病的病理过程
一、釉质龋 enamel caries
(一)平滑面龋Smooth Surface Caries (二)窝沟龋 Pits & fissures caries
(一)平滑面龋
由里向外分为四层:
1.透明层 translucent zone
2.暗层 dark zone
二、按解剖部位分类
According to location
1.窝沟龋 pit & fissure caries
潜行性龋 undermining caries
2.平滑面龋 Smooth surface caries
邻面龋 proximal caries 颈部龋 cervical caries
3.根面龋 root caries
rampant caries Caries in a patient with impaired salivary function as result of radiation therapy
2.慢性龋(chronic caries)又称干性龋
progress slowly, black or brown colored cavity hard remaining dentine
邻面龋、继发龋、隐匿龋、根面龋 龋洞的深度、与髓腔的关系 与牙颈部的burnout征区别
透照transillumination
Proximal caries lesion is detected in an anterior tooth with the use of transillumination
2. 修复性牙本质或反应性牙本质或第三期牙本质:增加牙 本质的厚度;使成牙本质细胞远离损害。 3. 牙髓炎、牙髓坏死
龋病ppt课件
宿主
宿主是指宿主对龋病的易感程度。 宿主对龋病的敏感性涉及多方面因素如 唾液的流速、流量、成分,牙的形态与 结构,机体的全身状况等 。
时间
龋病发病的每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才 能完成。 龋病发生发展又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 因此,应保持口腔卫生、控制菌斑形成、 减少糖类在口腔内的停留时间、大力开 展龋病的预防工作。
制洞的步骤
开扩洞口及进入病变区 设计和预备洞的外形 预备抗力形和固位形 修整和清洁洞形
隔湿和消毒
隔湿
消毒
隔湿
目的:防止唾液进入窝洞,以避免唾 液中的细菌污染洞壁,影响充填材料 的性能和与洞壁的密合。使手术视野 更清楚,便于充填。 方法 :棉卷隔离、 吸唾器、橡皮障 隔离。
窝洞消毒
理想的窝洞消毒药应具有消毒力强、对 牙髓刺激小和不使牙变色等特性。常用 的消毒药有 25 %麝香草酚乙醇溶液、樟 脑酚及75%乙醇等。
龋 病
第一节
概
述
一、龋病的定义和特征
(一)定义: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 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 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 (二)特征:龋病的临床特征是牙体硬 组织在色、形、质各方面均发生变化 。
二、流行情况
在对我国的龋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研究 分析后发现,我国龋病患病率略有上升。
第二节
龋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浅 龋
中 龋
深 龋
浅
龋
临床表现 牙冠 窝沟龋 窝沟四周釉质变色,探针可勾住 平滑面龋 白垩色、黄褐色点或斑 牙颈部 牙骨质龋 浅龋位于釉质内,患者一般无主观症状,遭受外 界的物理和化学刺激如冷、热、 酸、甜刺激 亦无明显反应。
浅
龋
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视诊:荧光显示法治疗 (2) x线照片检查 (3) 追踪观察 浅龋应与釉质钙化不全、釉质发育不全和 氟牙症相鉴别 。
龋病学的定义
龋病学的定义
龋病是以细菌为病原体,多种因素参与,发生在牙齿硬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
患有龋病的患牙称为龋齿,临床特征包括牙齿表面完整性被破坏并形成龋洞,继而可有遇冷热刺激时的敏感症状,病变继续发展可波及牙髓,引起更为严重的牙髓和根尖周围组织的病变。
现代的医学科学研究让人们认识到,龋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存在于牙表面的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有关,因此将其定义为细菌感染性疾病。
更近代的研究表明,食物中的糖是龋病发病中另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因而有学者主张将龋病定义为与饮食相关的感染性疾病,以强调饮食在龋发生中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龋病的治疗
2.保守治疗(非手术治疗) 2.1药物治疗 是用化学药物处理龋损,使病变终止或消除的方 法。75%氟化钠甘油湖剂、8%氟化亚锡溶液、酸性磷酸 氟化钠(APF)溶液、含氟凝胶及含氟涂料等。前后牙 均可事使用。在早期釉质龋损处定期用氟化物处理, 可使脱矿釉质沉积氟化物,促进再矿化,从而使龋病 病变停止。
急性龋(acute caries)又称湿性龋,多见 于儿童或青少年。龋损呈浅棕色,质地湿软。病 程进展较快。
慢性龋(chronic caries)又称干性龋,临 床多见龋损呈黑褐色,质地较干硬,病变进展缓 慢。
三、龋 病 的 分 类
静止龋(arrested caries)龋病发展过程中, 由于病变环境的改变,牙体隐蔽部位外露或开放, 原有致病条件发生了变化,龋病不再继续破坏而维 持原状,这是一种特殊的慢性龋表现。如牙邻面龋, 由于相邻牙拔除,龋损表面容易清洁,牙菌斑易受 唾液缓冲作用和冲洗力的影响,龋病进程自行停止。
在乳牙列中,患龋率最高的牙是下颌第二乳 磨牙、其次是上颌第二乳磨牙,以后依次为:第一 乳磨牙、乳上颌前牙、乳下颌前牙。
龋
病
一、概述 二、病因及发病过程 三、分类 四、龋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断 五、龋病的治疗 六、治疗并发症及处理
四、龋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1.诊断方法
视诊:有无黑褐色改变或失去光泽的白垩色的斑点,有无腔洞形成 探诊:有无粗糙、钩拉或插入的感觉。探测龋洞部位、深度、大小、有
五、龋病的治疗
1.治疗原则 2.保守治疗 3.充填治疗 4.常用垫底、充填材料理化性质及其选择 5.深龋的治疗 6.牙体粘结修复术 7.龋病治疗中的常见问题和处理
五、龋病的治疗
1.治疗原则 2.保守治疗 3.充填治疗 4.常用垫底、充填材料理化性质及其选择 5.深龋的治疗 6.牙体粘结修复术 7.龋病治疗中的常见问题和处理
定,需良好的固位
影响因素:比例、时间、压力、有水渗入、防护
五、龋病的治疗
4.常用垫底、充填材料理化性质及其选择
复合树脂
组成:①树脂基质②无机填料③引发剂 性能:抗压强度高,膨胀系数小,色泽稳定,不溶于
唾液,又刺激牙髓作用,有收缩,多为光固化
适用:Ⅲ、Ⅴ类洞充填
五、龋病的治疗
4.常用垫底、充填材料理化性质及其选择
五、龋病的治疗
4.常用垫底、充填材料理化性质及其选择
常
氧化锌丁香油粉粘固剂
用 的
磷酸锌粘固剂
垫
底
聚羧酸锌粘固剂
材
料
氢氧化钙
五、龋病的治疗
4.常用垫底、充填材料理化性质及其选择
常
银汞合金
用
的 充
复合树脂
填
材
玻璃离子聚合粘固粉
料
五、龋病的治疗
4.常用垫底、充填材料理化性质及其选择
银汞合金 组成:汞与银锡合金粉作用的汞齐化合物 性能:充填后5-6小时内蠕变性最大,24小时候趋于稳
一、 龋 病 概 念
2.龋病的临床特征:牙体硬组织即牙釉质、牙本 质和牙骨质在颜色、形态和质地等方面均发生变 化。初期龋坏的硬组织发生脱矿,牙釉质呈白垩 色。继之病变部位有色素沉着,局部呈黄褐色或 棕褐色。随着无机成分脱矿、有机成分分解的不 断进行,牙体组织疏松软化,发生缺损,形成龋 洞。牙齿一旦形成龋坏,则缺乏自身修复能力。
二. 龋 病 病 因
2、食物因素:蔗糖等碳水化合物食物 与龋病的关系十分密切。随着人类的进化, 食物逐渐精细,精细碳水化合物和食糖摄入 量增加,即增加了龋病的发展机会。粗制食 物不易附着在牙面,对牙面具有不同程度的 清洁作用,因此有一定的抗龋能力。
二. 龋 病 病 因
3、宿主因素:是指宿主对龋病的 易感程度。主要包括牙的形态、结构和唾 液的流量、流速、成分等。
物理和化学刺激时无明显反应。
诊
断:最常用的常规诊断方法是x线片检查,有利于发
现隐蔽部位的龋损
鉴别诊断: 釉质发育不全/氟牙症
釉质发育不全:黄褐色,硬、光滑,对称性 氟牙症:白垩色、深褐色,对称分布,地区性
四、龋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中龋 临床表现: 对酸甜饮食敏感,过冷过热饮食产生酸痛感觉,
一、 龋 病 概 念
龋病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由于其 病程进展缓慢,因此不易受到人们重视。实际上龋 病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甚大,特别是病变向牙体深部 发展后,可引起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炎症等一 系列并发症,以至严重影响全身健康。随着牙体硬 组织的不断破坏,逐渐造成牙冠缺损,形成残根, 甚至牙丧失,破坏咀嚼器官的完整性。
无穿髓孔等。邻面的早期龋,探针不宜进入,可用牙线检查 温度刺激试验:龋洞深达牙本质时患者对冷热酸甜敏感 X线检查:邻面龋、继发龋或隐匿龋不宜用探针查出,可用X线检查。龋
病在X线片上显示透射影象 透照:光导纤维可直接看出前牙龋洞部位和深度
四、龋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浅龋 临床表现: 位于釉质内患者一般无主观症状,遭受外界的
4.常用垫底、充填材料理化性质及其选择
5.深龋的治疗 6.牙体粘结修复术 7.龋病治疗中的常见问题和处理
五、龋病的治疗
4.常用垫底、充填材料理化性质及其选择
窝洞封闭、衬洞及垫底 为了隔绝外界和修 复材料的刺激,保护牙髓,并垫平洞底,形成 充填洞形。在充填前应根据窝洞的深度和修复 材料的性质对窝洞作适当处理。
二. 龋 病 病 因
龋病是在微生物、食物、宿主和时间4 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发生的,这是龋病病因的 现代概念,即龋病的四联因素理论。换言之, 龋病发生要求有敏感的宿主、口腔致病菌群 的作用以及适宜的底物,而这些底物又必须 在口腔滞留足够的时间。
二. 龋 病 病 因
1、细菌因素:主要致病菌是变形链球 菌,其次是某些乳杆菌和放线菌属。这些细 菌的致龋特征是利用蔗糖的产酸能力,对牙 体表面的附着能力以及耐酸能力等。在牙菌 斑存在的条件下,细菌作用于牙齿,致使龋 病发生。
时,产生疼痛较中龋更加剧烈。
诊
断:临床上可见很深的龋洞,易于探查到。但位
与邻面的深龋洞外观仅略有色泽改变,洞口
很小但病变进展很深,临床检查较难发现,
应结合患者主观症状,仔细探查。
鉴别诊断: 因注意与可复性牙髓炎和慢性牙髓炎相鉴别
龋
病
一、概述 二、病因及发病过程 三、分类 四、龋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断 五、龋病的治疗 六、治疗并发症及处理
龋病
龋
病
一、概述 二、病因及发病过程 三、分类 四、龋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断 五、龋病的治疗 六、治疗并发症及处理
龋
病
一、概述 二、病因及发病过程 三、分类 四、龋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断 五、龋病的治疗 六、治疗并发症及处理
一、 龋 病 概 念
1.定义:龋病(dental caries, tooth decay)是牙齿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 影响下,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的疾病。
五、龋病的治疗
2.保守治疗(非手术治疗) 2.2再矿化疗法 用人工的方法使已经脱矿、变软的釉质发生再矿化, 恢复硬度,使早期釉质龋终止或消除的方法称再矿化治 疗。 再矿化液含有不同比例的钙、磷和氟可配制成漱口 液,每日含漱。
五、龋病的治疗
1.治疗原则 2.保守治疗
3.充填治疗
4.常用垫底、充填材料理化性质及其选择 5.深龋的治疗 6.牙体粘结修复术 7.龋病治疗中的常见问题和处理
4、时间因素:龋病发病的每个过程 都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
二. 龋 病 病 因
龋齿的发展过程示意图
正常牙 龋洞
牙髓炎
牙髓坏死与 根尖周炎
脓瘘
龋
病
一、概述 二、病因及发病过程 三、分类 四、龋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断 五、龋病的治疗 六、治疗并发症及处理
三、龋 病 的 分 类
按进展速度分类 ● 急性龋 ● 慢性龋 ● 继发龋
三、龋 病 的 分 类
按病变程度分类根据病变深度可分为 ●浅龋 ●中龋 ●深龋
三、龋 病 的 分 类
中龋:龋损从牙釉质蔓延至牙本质 浅层所形成的龋洞称之。如图。 患者常有牙本质敏感的症状,如 遇甜酸食物或冷热刺激均引起牙 齿酸痛,但一旦刺激去除,痛觉 即消失。
龋病的好发牙齿和牙面
在恒牙列中,下颌第一磨牙患龋的频率最高, 其次是下颌第二磨牙,以后依次是上颌第一磨牙、 上颌第二磨牙、前磨牙、第三磨牙、上颌前牙。患 龋率最低的是下颌前牙。
五、龋病的治疗
1.治疗原则
龋病的治疗目的: 终止病变发展,保护牙髓,恢复牙的形态、 功能及美观,并维持与临近软硬组织的正常生 理解剖关系。
五、龋病的治疗
1.龋病的治疗原则: 针对不同程度的龋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随着龋病预防研究的深入及修复材
料和技术的发展,龋病的治疗也在不断地改进和 更新。牙体修复更趋于保守,尽量保存更多的牙 体结构,且扩大了治疗的适应症。
龋
病
一、概述 二、病因及发病过程 三、分类 四、龋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断 五、龋病的治疗 六、治疗并发症及处理
二. 龋 病 病 因
化学细菌学说 蛋白溶解学说 蛋白溶解---螯合学说 龋病病因的现代概念---三联因素
四联因素
二. 龋 病 病 因
四联因素
●细 菌 ●宿 主
●食 物 ●时 间
如图
四联因素
窝沟龋
根面 龋
三、龋 病 的 分 类
按病变程度分类根据病变深度可分为 ●浅龋 ●中龋 ●深龋
按病变程度分类根据病变深度可分为
三、龋 病 的 分 类
按病变程度分类根据病变深度可分为 ●浅龋 ●中龋 ●深龋
三、龋 病 的 分 类
浅龋:指发生在牙釉质或 根面牙骨质上的龋损,如牙冠颌 面的点隙裂沟龋,或在光滑的邻 接面上的釉质龋。浅龋多无明显 的临床症状,检查时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