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和叔本华的人生观比较
略论叔本华和尼采的不同
略论叔本华和尼采的不同叔本华是现代西方哲学意志主义的开创者。
他主要围绕生存意志构建了自己庞大的理论体系。
虽然叔本华开创了意志主义的哲学流派, 但是他的意志主义带有太多传统哲学的烙印, 所以在他的理论中并没有始终坚持意志主义原则, 这一点受到他的继承者尼采的批评。
尼采主要围绕着他的权力意志#重新诠释了意志主义, 使意志主义更加完备。
本文就试图简略论述一下叔本华学说和尼采学说的不同。
一、在本体论上, 世界二分法向世界一元论的发展在本体论上, 叔本华坚持了自柏拉图以来把世界分为现象和本质的两部分的传统思想。
他像康德一样, 将世界分为现象和自在之物两部分, 只不过他对自在之物的界定不同于康德, 他指出自在之物就是意志。
而尼采认为, 叔本华的这一本体论意志主义的性质不突出和彻底, 于是对之作了修改和补充。
其一, 尼采不像叔本华那样将世界分为现象和自在之物两部分, 而是将世界笼统地说为是意志及其变化形态。
他指出世界是一元的, 并称之为现象世界, 所指的是我们生活其中的客观世界。
在尼采的眼中, 这个世界既是现象又是本质。
作为本质, 并不是在现象背后永恒不变的东西, 而是以多种方式、样式显示着自己的东西, 它同时也是这些方式、样式本身; 作为现象, 也不是表面的、易变的东西, 不是某种内在东西的外在表现, 它自身就是一切, 在它之外就没有任何东西了。
尼采把这个不区分现象和本质的一元世界说成是意志权力意志。
这样, 尼采就取消了传统哲学一贯坚持的现象本质之分。
叔本华主张, 同一的意志整个地出现在每一个别事物之中, 它由于在不同事物中显现的程度不同, 而成为千差万别的个别事物的意志。
而尼采却不这样认为, 他指出整体世界就是权力意志, 个别事物也是权力意志, 个别事物的权力意志是整体世界权力意志的一部分。
其二, 将叔本华的生存意志改造成为权力意志。
在叔本华的理论中, 他所认为的作为事物本质的意志的根本属性就是求生存, 人生惟一的目的就是求生存, 因而他的意志被称为生存意志。
“悲”的人生哲学---王国维、鲁迅与叔本华、尼采
“悲”的人生哲学---王国维、鲁迅与叔本华、尼采【摘要】悲是人生中常见的情感,既有文化传统中的体现,也在西方哲学中有着重要地位。
王国维通过“悲”来表达对世界的深情与忧虑,鲁迅则将悲与痛并列,借以探讨生死与现实。
叔本华认为悲是人类最本质的情感,而尼采则认为悲促使人们超越现实,追求更高的存在。
这些不同的观点展示了悲在哲学中的多样性与重要性。
不同哲学家对悲的解读反映了他们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态度,而悲与人生的关系也因此变得更为复杂且深刻。
悲的人生哲学是一门值得探讨的主题,不同的角度都能够为人们提供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启示。
【关键词】悲的含义、中国传统、西方哲学、王国维、鲁迅、叔本华、尼采、悲的人生哲学、重要性、不同哲学家、人生的关系1. 引言1.1 悲的含义“悲”的含义在人类文化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中文传统中,“悲”一词既包含了对生活中不如意、痛苦的感受,也包含了对于人生轮回、生死无常的思考。
悲可以是对于世间苦难的感受,也可以是对于自身命运不济的感慨。
在中国文学传统中,悲剧作品常常以人生命运的沉沦、悲惨结局为主题,通过对悲剧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无奈与悲哀。
从西方哲学角度来看,“悲”一词在古希腊哲学中也有着重要的涵义。
在柏拉图的哲学中,悲被视作是对于现实世界的失望与不满,是对于真理与美好的追求与憧憬。
悲也被视作是一种智慧与启迪,通过对于悲的深刻体验,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
无论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在西方哲学中,悲都代表着人类对于生命深层次意义的探寻与领悟。
1.2 中国传统中的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悲”一词,常常被表达为对生活、人生的深沉思考和感悟。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悲”往往被认为是一种超越个人感受的境界,是对人生苦难和痛苦的感受和体验。
在诗词、哲学、文学等领域中,都可以看到对“悲”的探讨和表达。
中国传统中的“悲”常常被赋予了非常高的价值,被认为是一种智慧和境界的象征。
在《论语》中,孔子说:“谁知途中悲,梦魂不到彼”,表达了对人生苦难和挫折的深刻认识。
叔本华
叔本华和尼采同为意志主义的代表人物,为现代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思潮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叔本华的意志是叙说做人的痛苦,人生的艰辛,是悲观主义的低鸣;而尼采则是憧憬超人的快乐、权力的诱惑,是乐观主义的高唱。
但二者异曲同工之处在于:送走了神的世界,迎来了人的黎明。
叔本华的意志论——人生的本质是痛苦叔本华的哲学理论可以概括为“生活意志论”。
叔本华认为,“…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
即“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从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世界关系中推出的一条普遍有效的不证自明的真理。
然而世界的本质或自在之物就是意志。
这个意志指的是生存意志。
叔本华认为人是意志发展的最高产物,到了这个阶段,意志作为非理性的东西就会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即理智。
有了理智和个性,人就不可避免地处于意志和理智的矛盾中。
叔氏意志的中心是生命意志或生存意志,为了活得好,生存得舒适,人才分化出并紧紧依靠理智。
而理智一出现,很快就意识到自己非理性的意志迟早要破灭,这对人说来不能不是一种痛苦。
和人相比,动物没有这种自我意识,自然也就没有这种痛苦。
而这种痛苦就构成了人的悲剧。
当然,除意志之外,人还怀有希望,抱有理想。
但是希望和理想对于痛苦的缓解好象投食于乞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反过来,在叔本华看来人生如果没有了痛苦,反倒没有了支撑,没有了动力。
希望完全实现了,人反而感到无聊。
由此出发他提出人生好象是钟摆,在无聊和痛苦之间来回摆动。
除此之外,人还有另一种痛苦,这是由个人意志之间的冲突造成的。
意志间的盲目冲动导致争端,其结果也必然给人带来痛苦,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毁灭性打击就是典型例证。
痛苦使人生不感到无聊;痛苦有着导致清心寡欲的作用,从可能性上说还有一种圣化的力量;痛苦能激励人前进,早就伟大的事业。
幸福经常是消极的,而痛苦则是人生的积极因素。
痛苦来自于对生命意志的肯定对意志的肯定有三个等级,与此相对应有三种不同程度的痛苦。
叔本华与尼采的哲学比较
叔本华与尼采的哲学比较作者:陈甜甜赵文静来源:《神州·上旬刊》2013年第03期摘要:叔本华和尼采同为意志主义的代表,都把意志作为世界的本质,反对理性,重视个体的人,感性生命,但是他们对意志的理解却不同,叔本华世界的本质是生存意志,意识是一种盲目的欲望冲动,而尼采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权力意志,是追求扩张的力量,在人生观上两者更是背道而驰,一个是悲观主义,一个是乐观主义。
关键词:叔本华尼采意志非理性人生观一、本体论的差异1. 叔本华“世界是我的意志”叔本华“世界是我的意志”这一哲学命题是在“世界是我的表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叔本华将世界分为现象和物自体,他说,“物质世界——它除了只是我们的表象之外,也就是在它自在的本身,在它最内在的本质上,又是我们在自己身上直接发现为意志的东西”。
①意志世界是表象世界的基础,人类的悟性永远也无法穿透表象世界这层“摩耶之幕”以达到对事物内在本质的真理性认识。
“我们绝不可能从外部获知事物的内在本质。
不论我们探究到何种田步,我们得到的只不过是事物的印象和名称。
我们如同在一个城堡外面绕来绕去,却总是找不到进城的门径,只能对城堡的外表偶尔粗略的描述一下。
”②世界既然是我的表象,那么,主体要达到对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就只能向内寻求,对“认识着的‘我’”做出深刻的直接的认识,摸索出了我们自己心灵的本质,也就开启了外部世界的钥匙。
叔本华对人的意志本质做了精彩的论述。
首先,人的记忆力是人的意志的仆人,我们总是记住自己的胜利,对自己的失败却早早的抛在脑后。
其次,我们的理智也是意志的工具,人们获取衣食,寻求配偶,生儿育女绝不是思考的结果,人们的理智会有倦怠之时,但意志绝不会倦怠。
再次,人的性格为意志所决定,人们的情感、兴趣、爱好总是向着有利于人的生存的方向去发展。
最后,人的肉体也是意志的产物,“有了抓拿的意志,手就形成了;有了求食的意志,消化系统就发展进化出来了;有了求知的意志,大脑就产生了”。
尼采与叔本华的异同
尼采与叔本华的异同共同点:1. 二人都肯定意志的作用,认为人是主体存在的人,是意志支配的人,“我”的意志高于一切,世界因我的意志才得以被认识,被实践,“我”也因意志而存在,“我”就是意志的存在。
二人都将认识的视野放在自我意志方面,因而在伦理道德的世界进行探索;2. 都是非理性的认识论,认为不能用理性思维去认识生存意志,意志高于理性;3. 都推崇艺术,都认识艺术是意志显现的途径,使人达到忘我境界,与意志融合;4. 都追求超凡脱俗的永恒之路,认为唯有意志世界才是真正的现实世界,相信意志世界的永恒并不懈追求之,5. 都区分了人的等级,认为人有高低之分。
区别:1. 叔本华陷入非理性的宿命论和悲观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就是生存意志的冲动,人生就是苦难,世界就是地狱,人就是恶魔,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
而尼采是个人主义和崇尚自由的典型,歌颂酒神精神,热情颂扬作为人残忍本能的强力意志,要求重估一切道德,建立主人道德,追求超人状态,批判叔本华的悲观主义。
他曾经在其著作中讥讽悲观主义的哼唧强调,嘲讽厌世主义的做作愚蠢。
2. 叔本华自称崇尚天欲天求,否定世人的各种纷争;尼采却肯定人的“欲望”,认为欲望与怒火都是显性的情绪表达,展现了人的意志与活力,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相比宽容与同情是一种高尚的表达。
3. 叔本华将人分为三个层次:具有共同人性的群体,具有个性的个体,具有天才的人;而尼采将人分为:弱者,强者,超人。
4. 叔本华认为人生的本质是生存意志,尼采认为人生的本质是强力意志。
5. 叔本华提倡禁欲;尼采反对禁欲,认为禁欲是弱者病态的复仇。
6. 叔本华认为,永恒的解脱是彻底否认生存意志,彻底禁欲,甚至断绝生命之源;尼采认为,永恒是不断显现强力意志的生命力。
从痛苦到超越_叔本华与尼采人生观浅析
从痛苦到超越——叔本华与尼采人生观浅析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 李 婕[摘 要]本文从叔本华和尼采的人生哲学思想出发,围绕三大部分展开论述,即“人生观起始:痛苦人生”、“人生观方向:解脱与超越”、“人生观思考:从痛苦到超越”,试图对他们如何剖析人生、解决人生问题方面作一定的比较和探析,并通过分析指出:叔本华是达观主义者,而尼采则是本质上的悲观主义者。
[关键词]痛苦人生 生命意志 解脱与超越 达观 悲观 作为非理性主义的开山鼻祖以及唯意志主义的奠基者,叔本华与尼采的哲学思想带给人们深远的影响。
正是他们拉开了正视人生、关注人和人的意志的哲学研究的序幕,开始从全新的视角去挖掘人内心的东西,是继往开来的。
本文试图对他们如何思考人生、解决人生问题方面作一定的比较和探析,进而抛砖引玉,得到一点启示。
一、人生观起始:痛苦人生(一)开启痛苦之门叔本华关于人生问题的基本理论态度是从意志主义出发来说明的。
他认为,意志是世界的终极现实、自在之物,一切现象包括个体生命都是意志的客体化,即表象。
叔本华的意志即为生命意志,它是人的本能冲动、渴望和欲求,其基本特点就是求生存、繁衍。
个人接受这种盲目又不可遏止的生命冲动的驱使,不断地产生了欲求。
欲求意味着欠缺,欠缺意味着痛苦。
无限的生命意志在有限的个人身上必然得不到满足,人生的痛苦就这样产生。
人生固然痛苦,但是它不是罪恶,它是意志的必然。
因为肉体是意志的载体,痛苦是人存在的内容,没有痛苦,无以显示人之为人的实存。
叔本华描述到:“意志是琴弦,对意志的阻扰和妨碍是弦的振动,知识是音板,而痛苦则是声音。
”[1]应该允许意志左冲右突,让人生充满痛苦,就如好钢是在沸腾的火炉里打炼出来的。
总之,人的本质便是一个饥饿的意志,产生永不满足的欲望,一切生命在本质上是痛苦的。
而痛苦也是一种“神圣的力量”,是“解毒剂”。
未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悟人生。
(二)痛苦再认识尼采的人生观起点深受着叔本华痛苦观的影响,他曾高度赞扬叔本华哲学像一面镜子,使他透过“虚幻”的现象,看到了人生的真实世界。
叔本华与尼采悲剧观之比较
叔本华与尼采悲剧观之比较作者:石影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2期摘要:了解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思想,既让我们认识了人生的悲剧性,又让我们体悟了生命的韧性和力量,加深了我们对生命和生活的体认,也为我们选择生活时,提供了另一种参照。
关键词:叔本华;尼采[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2-0183-01一、对悲剧人生的认识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认为“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
意志是世界的本源,存在于人生活实践中,世界的本质由人的意志构成。
叔本华认为人依靠意志而生存,意志引发人不可遏制的生存欲望和生命冲动,所以“意志”又被称为“生命意志”。
他认为意志的本质是痛苦,痛苦源于欲望,“欲求和挣扎是人的全部本质”, [1]欲望不息,痛苦亦不止。
“一切欲求的基地却是需要、缺陷,也就是痛苦。
所以,人从来就是痛苦的。
”[1]人生少有的欢乐不过是欲望满足后的间隙,欢乐过后,更大的欲望和更大的痛苦会紧随其后。
所以他说:“欲望是经久不息的,需求可以至于无穷。
”[1]因此,人生就在欲望——满足——欲望这种无尽的循环中无尽挣扎。
在叔本华眼中,人生在世是痛苦而绝望的,生命就是一场盲目的流浪,“人好像钟表机器似的,上好了发条就走,而不知为了什么要走。
每有一个人诞生了,出世了,就是一个‘人生的钟’ 上好了发条”。
[1]由此,人之于世界不过是一个无知的观光客,人之生活也不过是一场疲惫华丽的旅行,生命毫无意义和价值。
尼采,被认为是一个创造性和破坏性都十分强大的哲学家,他和叔本华不同,他认为权力意志是世界的本质,他在叔本华的意志是求生的本能欲望基础上,突出强调意志强劲有力的特征。
尼采在《快乐的科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权力意志的概念,尼采认为,生命的本质是自我超越,意志的本质是自我支配,权力意志表明两者的本质,即自我支配,自我超越。
他在《悲剧的诞生》曾这样解释酒神冲动的意志:“我们应当认识到,存在的一切必须准备着异常痛苦的衰亡,我们被迫应当正视个体生存的恐怖……感觉到它的不可遏止的生存欲望和生存快乐。
虚无与抗争_叔本华与尼采悲剧观之比较
文学理论研究一、悲剧意识之再生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西欧普遍建立起稳定的资本主义制度。
在带动社会生产力、科学和艺术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传统古典哲学、美学带来了新的危机。
此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取代了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但是人们发现,社会的巨大进步并没有消除社会的不平等和人类巨大的苦难。
启蒙理想家们种种动听的诺言并没有实现,相反新的两极分化取代了旧有的阶级对立,特别是一八四八年欧洲革命彻底摧毁了资产阶级的启蒙理想。
从大陆理性派到康德一直被坚持的理性精神受到怀疑,由此带动了西方哲学开始向现代形态的转向。
一些哲学家由研究外部自然界转向人的自我意识,由肯定理性、感觉经验转到非理性的内在心理体验、直觉和本能。
这一哲学、美学上的转变恰逢世纪末思潮流行,主体体验的强调必然会增加对外物的敏感度。
工业对古老恬静自然的破坏,机器对人的异化,技术秩序对家庭伦理的解体,一种末世悲观意识弥散于世纪末人们的心头。
其中以弥和主客体对立,把意志提升到本体论高度的唯意志主义思潮渐趋流行。
叔本华和尼采分别是其鼻祖和集大成者,作为二人哲学美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悲剧观由于契合了当时的社会主题思潮而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生命意志和权力意志对哲学的不同思考使二人在对悲剧的认识上分道扬镳,最终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悲剧模式。
严格的说叔本华并没有关于悲剧和悲剧观的专门论述,但是他的哲学、美学体系具有浓重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特征,探讨叔氏的悲剧意识首先要从其唯意志主义哲学入手。
作为德国古典哲学(重视理性和感觉经验)的终结者,面对启蒙精神的破灭,他抛弃了同时代的黑格尔所主张的客观唯心论、辩证法。
严酷的社会现状使他认识到单靠理性精神不能解决社会矛盾、人类痛苦,要摆脱这种痛苦就要从人自身的主体意识(意志)寻求答案。
出于对人自身感觉体验的重视,叔本华推崇康德和柏拉图。
在他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叔氏把康德的“现象界”和“物自体”改造为“表象”和“意志”,提出“世界是我的表象”和“世界是我的意志”类上不同于表象的。
叔本华意志主义和尼采意志主义的异同
叔本华意志主义和尼采意志主义的异同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Voluntarism between Schopenhauer and Nietzsche刘康宁(忞赭)叔本华之后的尼采,尼采之前的叔本华Nietzsche,After Schopenhauer Schopenhauer,Before Niet zsche忞赭(刘康宁)“用‘我’思考‘我’,用‘万物’思考‘万物’,我是一只蚂蚁,我在思考沙漠。
”——忞赭(刘康宁)“绝大多数人的一生也只是一个为着这生存本身的不断的斗争,并且明知最后还是要在这斗争中失败。
使他们经得起这一艰苦斗争的,虽也是贪生,却更是怕死;可是死总是站在后台,无可避免,并且使随时可走到台前来的。
”1——亚瑟·叔本华“‘人本身’是永远德性高超的歌剧主角,永远吹着放歌的牧童,他最后必定又重获自己的本性,如果他间或真的一时失去了本性,那也只是从苏格拉底世界观的深渊里像甜蜜诱人的妖雾一样升起的那种乐观主义的结果。
”2——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第428页目前为止我喜欢叔本华说的一句话2(德)弗里德里希▪尼采《悲剧的诞生》北京联合出版(2013)第117页目前为止我喜欢尼采说的一句话在阅读我的作品(论文)时,推荐的背景音乐有,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1810-1856)《a小调钢琴与乐队协奏曲》莫西子诗,汉名莫春林,四川凉山州人,彝族音乐人《月亮与海》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萧邦,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1810-1849)《E大调练习曲(离别﹑离别曲﹑悲伤练习曲)》《降A大调波兰舞曲(英雄)》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1918)《牧神午后前奏曲》《长笛、中提琴和竖琴奏鸣曲》前两个是叔本华部分,后两个是尼采部分,请在一个私人空间体会意志的泛滥前面的话/说明explanation1,首先,对于西北政法大学学年论文及其导师分配制度严正抗议。
论叔本华与尼采的悲剧观
论叔本华与尼采的悲剧观作者:陈慧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09期摘要:探讨叔本华和尼采的悲剧观,可以通过分析二人悲剧观的异同之处来作进一步的理解。
其异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二人对悲剧人生的体验;二是,二人的文艺悲剧理论;三是,二人对悲剧人生的态度。
总之,二人的悲剧观都是在继续探求人类主体性的问题。
解读叔本华和尼采的悲剧观,以期对当代人有所启示。
关键词:叔本华;尼采;悲剧观;人类主体性中图分类号:B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071-02一、一种人生体验——悲剧人生叔本华认为人生是痛苦不堪的。
1814年—1819年间,在理智的孤独中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品《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在书中说:“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
在他看来,一切自然界的现象都是以主体为条件而存在的,以至于人的身体构造也都是意志的产物。
意志是世界的本源,也是人的精神活动和行为的本源,意志引发人不可遏制的生存欲望和生命冲动,所以“意志”又被称为“生命意志”。
然而意志又是盲目的、不可满足的欲求。
这种欲望的不可满足性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理解:首先,不是所有的欲望都是可以满足的;被满足了的欲望也不是一种充分的满足;另外,欲望的满足是暂时的;欲望的产生是源源不断的;最后实现欲望的过程是极其琐碎和无聊的。
所以叔本华认为,生命意志的本质就是痛苦,而痛苦又是无边无际的。
叔本华说:“人的存在和生存本身就会成为他不可忍受的重负。
所以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的来回摆动着;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是人生的两种最后成分。
”而人却为了一个个微小欲望的满足,不懈奔走,沉浸于这种无聊之中不能自拔。
叔本华所描绘的人生在世是痛苦而绝望的,生命就是一场盲目的流浪。
人之与世界不过是一个无知的观光客,人之生活也不过是一场疲惫华丽的旅行,生命毫无意义和价值。
在他眼中“人好像钟表机器似的,上好了发条就走,而不知为什么要走。
美学:面对世界与人生——叔本华与尼采美学思想浅探
美学:面对世界与人生——叔本华与尼采美学思想浅探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美学与西方传统的思辨美学截然不同。
他们不是回避与具体人生的联系,去追求所谓的无限与永恒、去探索审美现象背后的本质奥秘,而是把美学放在人学的大背景下,将人在“生命意志”、“强力意志”的驱动下而展示出的本真的存在状况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作为美学思考和艺术表现的唯一对象。
这种美学研究的全新切入,意在阐释和规范他们认为应当如此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方式,率先反映了现代西方人试图摆脱异化、追求精神自由的努力。
我们认为,审美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同时也是人生价值取向,因而,艺术、审美、人生在他们的美学中是紧密相连的。
这既是叔本华、尼采与传统美学的明显区别,也是他们两人最大的共同之处。
但是,我们也看到,面对多灾多难的世界和矛盾复杂的人生,叔本华和尼采又常常发出不同的声音。
一、哲学背景叔本华和尼采的美学思想是他们的意志主义本体论、反理性主义认识论和悲观的人生观或悲剧世界观相结合的产物,因此,要把握他们的美学思想,首先应对其哲学背景有个基本的了解。
叔本华的哲学有三个来源,即康德、柏拉图和印度佛教哲学。
他把康德的“现象世界”和“自在之物”改造成“表象”和“意志”,认为“一切客体都是现象。
唯有意志是自在之物”。
(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64365页。
)意志的直接客体化是理念,它通过理念才间接地客体化为各种表象。
意志是世界的本质,表象是世界的存在方式,理念则是意志和表象的中介。
那么,作为“自在之物”的意志究竟是什么呢?叔本华说,“意志自身在本质上是没有一切目的,一切止境的,它是一个无尽的追求”。
(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35页。
)这就是说,意志是一种盲目的、永无止境、永不停息的欲求与冲动,其基本特点就是求生存。
因而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又被称为“生存意志论”或“生命意志论”。
这种非理性主义的生存意志论在人生观上的推演便是悲观主义。
叔本华和尼采的生命艺术哲学之比较
叔本华和尼采的生命艺术哲学之比较摘要:叔本华和尼采的生命艺术哲学来源于古希腊悲剧精神,但他们的艺术观有不同的体现。
本文拟从四个方面:艺术在其哲学中的地位、艺术对意志所起的作用、艺术观的思想指归、艺术追求的“超人”境界作一简单的分析比较,以达到阐释其人生态度所依之渊源。
坚信人类理性的力量,强烈地渴求进步与文明,是传统西方哲学的基本特征。
但是,随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崩溃,哲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哲学派别纷繁芜杂,哲学上出现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其间,德国诞生了两个奇特的怪人——叔本华和尼采,他们对素以思辨理性主义著称的德国古典哲学展开了猛烈的攻势,提出了与理性主义相抗衡的意志主义,开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之先河。
一百多年来,这种非理性主义思潮在西方社会风靡漫延,以致于到处都可以听到它们的回响。
因此,认真地研究这种思潮的发源地尼采和叔本华思想,当为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本文拟从艺术观入手,对叔本华和尼采的生命艺术哲学试作一分析研究,以就教于人家。
叔本华和尼采的生命艺术哲学,来源于欧洲传统的悲剧精神。
叔本华和尼采同有卓越的艺术鉴赏力,同为卓越的艺术哲学家,但他们是用不同的艺术心灵与哲学悲剧精神进行的对话,其不同的艺术思想为现代人提供了无穷的启示。
这正如叔本华自己所说:“可是我们首先就发现哲学是一个长有许多脑袋的怪物,每个脑袋都说着一种不同的语言。
”一、两种艺术观在意志哲学中的地位差异叔本华是开创西方生命意志哲学的第一人,他的哲学宗旨是要探索人生和整个世界的底蕴。
他发问:世界除了表象之外,是否还有什么?按照其解释,这个“谜底”就是意志。
可意志又是什么呢?叔本华认为:“意志活动和身体活动不是因果性的韧带联结起来的两个客观地认识到的不同的情况,不在因和果的关系中,却是二而一,是同一事物。
”这样,自然感性生命就成了世界的本体。
由于这种意志根本上是流变不测的,它超出了根据律的支配,它反映事物时就不免有某种主客体分离的因素,所以理性思辨不可能从终极的意义上承受反映意志的使命。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与尼采酒神精神的异同比较
现象都是意志的客化体即表象。在这种生存意志的基础上 ,叔本华推 出了一幅带有浓厚悲观主义色彩的人 生哲学图画。第一 , 欲望是困乏之苦, 生存意志的本质是欲望, 而人的欲望是永远满足不 了的, 尽管在生存意
收稿 日期 : o—0 一 l 2 5 9 2 O 作者简介 : 王英 , , 5 女 1 9年生, 9 吉林省 通化市人 , 任吉林省通化市第 十一中学教员 。 现
・
1 48 ・
维普资讯
弃状 态 , 而个 人又感 到 自身 的存 在 , 得到 了一 种 同本 体 世界 融合 的体验 。在 尼采看 来 。 目神 和酒神 是 一种既
方 。” 窥一斑可见全豹 , 叔本华与尼采两位现代西方哲学大家的哲学思想均甚为深邃。
诞生在 l 8世纪晚期的叔本华原来在哥延根大学学金融 , 后来学哲学 , 在大学任教期间又激烈地抨击黑
格尔哲学 , 终结了传统的形而上学 , 成为一个离经叛逆者 。长期以来 , 他在哲学界并不被人们所认 可, 他的著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1 7 期
20 0 6年 1 月
通 化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URNAL OF T GHU T AC O ON A E HER S’C L GE OL E
V0 . 7 N l 12 o
Jn 2 o a.o 6
对 立又相辅相 成 的关 系 ,因 为酒神 冲动有 毁 灭个 人的倾 向。 日神 冲动就 必须 援救 个 人于 狂欢 纵欲 中的 自我
叔本华和尼采论艺术与人生
叔本华和尼采论艺术与人生德国哲学家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都是19世纪欧洲哲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们的思想涉及到许多方面,其中包括艺术与人生的关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叔本华和尼采如何看待艺术与人生的,并分析他们的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艺术与人生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哲学思考的重要问题。
叔本华和尼采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叔本华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超越,是人类摆脱意志束缚的途径,而尼采则强调艺术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认为艺术可以改变人的生命状态。
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指出,艺术是一种独立的表象,与意志无关。
他认为,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过程是人类从意志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的一种方式。
与此相反,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强调了艺术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他指出,艺术可以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使人们重新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叔本华认为,艺术提供了一种从意志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的途径,他认为,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过程可以让人暂时忘记自身的烦恼,进入一种纯粹的审美状态。
而尼采则认为,艺术可以赋予人们一种新的生命体验,他强调了艺术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在他看来,艺术可以给人们带来一种强烈的生命感和力量感,使人们重新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本文通过分析叔本华和尼采的思想,探讨了艺术与人生之间的。
叔本华认为艺术是一种独立的表象,与意志无关,尼采则强调了艺术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虽然他们的观点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将艺术视为人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思想中汲取启示,重新审视艺术与人生的关系。
叔本华和尼采的思想提醒我们,艺术是一种超越现实的途径。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容易陷入物质追求和功利主义中,而忽略内心的精神需求。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我们可以超越现实世界的限制,开拓思维和想象力,挖掘内心深处的情感。
他们认为艺术对人的生命具有深刻影响。
叔本华与尼采
《叔本华与尼采》读书心得2013709016 丁佳彤王国维的《叔本华与尼采》将他们二人的哲学思想上进行对比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王国维先由伦理学入手,指出:叔本华与尼采二人哲学的基本观点是相同的,都以意志作为人性的根本。
但不同在于,意志所导致的欲望给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叔本华的人生目标是倡导意志的寂灭即禁欲主义,尼采则倡导以日神与酒神的精神积极直面人生,肯定意志的价值和积极意义。
且对于世人,叔本华持平等博爱的态度,但尼采却倡导绝对个人主义,将人分了层次。
但大体来讲,虽各有不同,尼采的学说是出自叔本华无疑。
他说:“尼采之学说,本自叔本华出,曷为而其终乃反对若是?岂尼采之背师固若是其甚与?抑叔本华之学说中,自有以启之者与?……其第一期之说,即美术时代之说,其全负于叔式,固可勿论。
第二期之说,亦不过发挥叔式之直观主义。
其末期之说,虽若与叔式相反对,然要之不外以叔式之美学上之天才论,应用于伦理学而已。
”①王国维先生此言,表明了他本文的主要问题,即:理清二者哲学的异同,且为何尼采的伦理学以叔本华的美学作为基础却摒弃了他的伦理学?叔本华对尼采的哲学有什么样的影响?首先,王国维认为,尼采的哲学来自叔本华是无疑的。
他将二者的哲学分为三个阶段:一、于审美领域,尼采与叔本华的思想没有差别;二、尼采仅仅将叔本华的直观主义做了进一步发挥,其他地方并无改动;三、虽然他们的伦理学大相径庭,但尼采的伦理学不过是借鉴了叔本华的美学思想而已。
所以,王国维先生的观点是认为尼采与叔本华一脉相承的关系大于反对的关系,其论证见于下文。
尽管叔本华与尼采都认为意志是世界的本质,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伦理学。
叔本华认为是意志给人带来欲望,欲望造成了无尽的痛苦,只有消灭意志行禁欲主义才能彻底解脱,但尼采对此持不同意见,因为要消灭意志本身就是一个意志,所以禁绝意志是不可能的。
他以为,尽管生命是痛苦的,但还是要冲破生命的羁绊,坚持个体化原则,就能赋予苦难以积极的现实意义。
尼采与叔本华的异同
尼采与叔本华的异同共同点:1.二人都肯定意志的作用,认为人是主体存在的人,是意志支配的人,“我”的意志高于一切,世界因我的意志才得以被认识,被实践,“我”也因意志而存在,“我”就是意志的存在。
二人都将认识的视野放在自我意志方面,因而在伦理道德的世界进行探索;2.都是非理性的认识论,认为不能用理性思维去认识生存意志,意志高于理性;3.都推崇艺术,都认识艺术是意志显现的途径,使人达到忘我境界,与意志融合;4.都追求超凡脱俗的永恒之路,认为唯有意志世界才是真正的现实世界,相信意志世界的永恒并不懈追求之,5.都区分了人的等级,认为人有高低之分。
区别:1. 叔本华陷入非理性的宿命论和悲观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就是生存意志的冲动,人生就是苦难,世界就是地狱,人就是恶魔,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
而尼采是个人主义和崇尚自由的典型,歌颂酒神精神,热情颂扬作为人残忍本能的强力意志,要求重估一切道德,建立主人道德,追求超人状态,批判叔本华的悲观主义。
他曾经在其著作中讥讽悲观主义的哼唧强调,嘲讽厌世主义的做作愚蠢。
2. 叔本华自称崇尚天欲天求,否定世人的各种纷争;尼采却肯定人的“欲望”,认为欲望与怒火都是显性的情绪表达,展现了人的意志与活力,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相比宽容与同情是一种高尚的表达。
3. 叔本华将人分为三个层次:具有共同人性的群体,具有个性的个体,具有天才的人;而尼采将人分为:弱者,强者,超人。
4. 叔本华认为人生的本质是生存意志,尼采认为人生的本质是强力意志。
5. 叔本华提倡禁欲;尼采反对禁欲,认为禁欲是弱者病态的复仇。
6. 叔本华认为,永恒的解脱是彻底否认生存意志,彻底禁欲,甚至断绝生命之源;尼采认为,永恒是不断显现强力意志的生命力。
尼采和叔本华的人生观比较
叔本华和尼采的人生观唯意志主义是一种把人的意志绝对化,神秘化,把意志看成是宇宙的本原和万物的本质,认为意志高于理性的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哲学学说,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的开创性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
叔本华,是意志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他是一个反理性主义的思想家,也是一个极端的悲观主义者。
唯我主义的唯心论,唯意志论的哲学构架,反理性主义的哲学立场和悲观主义的人生观构成了其哲学思想的全部。
他就是从唯意志论和和反理性主义走向了悲观主义的人生观。
尼采,是著名的意志主义哲学家,其哲学是直接从叔本华的哲学出发的,他深受叔本华哲学的影响,但他反对叔本华否定生命意志的悲观遁世思想,不过并不否定人生是痛苦和无意义的论断。
在他看来,“人生是多灾难的,而且常常是无意义的”①,这使人生陷于难以忍受的痛苦之中,人生就是恐怖的“苦海”。
二者的人生观都带有悲观主义的色彩。
其最大的不同是叔本华的人生观是消极悲观的人生观,尼采的人生观是积极悲观的人生观。
尼采人生观是叔本华人生观的发展。
一叔本华的人生观是一片悲天悯人、爱莫能助的凄凉景象,他把人等同于动物和其它万物;把意志、欲望和激情看作是人的本质;他认为意志就是不能遏止的盲目冲动,就是欲求,它所欲求的就是生命,一是维持自己的生存,二是繁衍后代。
他说:“意志自身在本质上是没有一切目的、一切止境的,它是一个无尽的追求。
”所以又把意志称为生命意志,而生命意志的本质就是痛苦。
因为一切欲求都是由于缺乏,由于对自己现状的不满,一天不能得到满足,就痛苦一天。
欲望是无穷的,而满足是有限的。
欲求永远只是象丢给乞丐的施舍一样,今天维持了乞丐的生命,以便明天延长他的痛苦。
今天消除一种痛苦,明天会有千百种痛苦接踵而至,如性欲、狂热的爱情、嫉妒、仇恨、恐惧、好名、爱财、疾病等,意志发展越高,痛苦就越显著。
知识的发展也不能解决痛苦,反而会带来更大的痛苦,所以越有知识就越痛苦。
他也把人生比喻为一种苦难,一种原罪,一场悲剧,每个人都是这场悲剧中命中注定的悲剧演员。
叔本华尼采哲学
第六讲: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都可归在“意志论”哲学名下,确有联系。
但这两种哲学的思想向度却有消极和积极之分,是完全不同的。
此处先介绍叔本华的哲学,之后再概览尼采的哲学。
第一节、叔本华意志论的悲观人生哲学从年代上看,叔本华在现代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出现的代表人物之一,也可以视之为现代西方人文主义哲学的肇始者。
作为新哲学形态的始作俑者的叔本华,就当时的哲学界情况来说,他是适时来到这个世上的人物,因为传统哲学的思辨体系差不多己在黑格尔那里完成。
但就社会形成新的精神价值取向来说,他降生人世却稍嫌早了一点,因为明确的新的社会精神倾向的形成往往要比旧哲学的实际终结来的晚的多。
1818年,叔本华30岁时就完成了他的新哲学的创立,可沉寂了又一个30年后才被人们发现并引发注意和兴趣。
对此,叔本华大概要千恩万谢地对待1848年全欧范围内那场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因为正是这场失败革命给资产阶级带来的失落感和颓废情绪,使叔本华那悲切恍然色彩颇浓的哲学迎合了这个阶级的思想情调而被推崇为具有超前预知性的哲学理论,令其名噪德国,继尔名扬欧洲。
他原本预计不可能活着见到的殊荣竟让他有幸领受,然后带着某种欣慰,含笑告别了人世。
一、生平与秩事叔本华的全名是Authur Schopenhaur,生于1778年,卒于1860年,终年七十二岁。
其祖籍是荷兰人,父亲是一个继承祖业的银行家和富商。
父亲性格怪癖,刚愎暴躁,形体不佳,耳朵不灵,但天资甚高,见多识广,知识颇丰。
对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尤为偏爱,对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英国独具好感。
在政治上,他拥护民权,爱好自由,尊崇独立精神。
叔本华的母亲聪慧漂亮,富有文学才情和造诣,曾出版不少小说和游记之类的作品,是当时德国小有名气的女作家,懂几国语言。
19岁时与业己38岁的叔本华之父结合,两人除了互倚对方优势维持家庭的完整性之外,没有爱情,貌合神离地共同生活了二十年。
由于叔本华基本秉承了父亲的性格,又嫌其母不够贞洁,因此,几乎终生与母不和。
比较叔本华和尼采的非理性主义的区别
比较叔本华和尼采的非理性主义的区别叔本华和尼采在认识论上都主张以直觉为核心。
他们都被称为是非理性主义者,认为世界的本质,本体不是理性的对象,而是非理性的对象;人不能通过理性思维去认识世界,而只能通过非理性的直觉去体认、领悟、把握世界。
康德提出直觉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整体感性能力、分析知性能力和统觉确信能力。
在意志主义看来这三个方面都要以意志为基础。
虽有这些共同点,但在叔本华和尼采的心目中意志在直觉认识中的作用和地位却又各有不同。
一、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首先,叔本华明确提出“世界是我的表象”。
这里的表象不是感性意义上的,而是理性意义上的。
他认为:为认识而存在的世界只是表象的世界,为意志而存在的世界才是本体的世界,这一点显然和康德把统一的世界区分为“现象界”和“物自体”一脉相承。
他还提出主、客体的区分是认识造成的,而不是本来就是自在如此的。
任何一个表象都不是纯客体的,也不是纯主体的,而是综合二者在内的统一。
其次,传统哲学即理性主义认为感性把握现象、理性把握本质这是天经地义的。
叔本华却认为理性整理感性所得的结果是不是和事物的本质一致不能在认识范围内解决。
因为理性背后还必然有一个整理理性的依据,即意志。
两者相比较,一直更为根本。
如果把人设定为只是感性和逻辑的结合,是永远把握不了事物本质的。
再次,叔本华认为意志是理解事物内在本性的钥匙。
意志合理性、理智的关系犹如瞎子和瘸子,认识是二者的统一。
没有意志,认识就没有动力,没有理性,认识没有了工具。
但是以往人们只是把功劳归于理智,认识和意志无关,更有甚者,把意志往往看成干扰理智的因素,竭力加以排除。
实际上意志不仅起动力作用,还起参照作用,认识的结果是否正确,是否合于主体意愿往往要受到意志的制约。
最后,叔本华还确认只有意志的参与,才能在最高的直觉中达到主客体的完全统一。
直觉是一种非理性状态,不是依靠感觉和逻辑能够达到的。
在直觉中,人们虽然不能用语言清晰地表达出来,但却能体验、体认到,“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说的正是这种情形。
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和尼采权力意志的异同
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和尼采权力意志的异同作者:于清淼来源:《现代交际》2020年第13期摘要:叔本华是反对“人是纯理性”的第一人。
他认为,现象界是表象,物自体是意志。
这里的意志就是生命意志,表象是包含意志的。
而尼采不一样,他的意志是一种权力意志,也可以说成是一种强力意志。
叔本华和尼采的思想虽同承一脉,但也有很大的不同,尼采把人生艺术化,在叔本华的基础上进行了升华,也给人生赋予了一层新的含义。
从三个方面去论述叔本华悲观主义的产生,以及其和尼采思想的区别。
关键词:叔本华悲观主义尼采生命意志中图分类号:B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3-0224-02叔本华认为人从出生开始就是悲剧的,因此人的一生注定就是个悲剧,这是叔本华的推论。
但如果人生的悲剧性不可避免,人们为什么还要去寻找快乐呢,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是幸福的呢?人生意义到底是怎样的呢?另一个唯意志主义者尼采为我们做出了深刻剖析。
尼采对于叔本华的部分思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也有一些思想是极其不认同的。
他赞同其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是痛苦的,认为人生终究还是悲剧。
但是,他却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把人生艺术化,在叔本华的基础上进行了升华,也给人生赋予了一层新的含义。
一、叔本华悲观主义的诞生背景叔本华出生于波兰但泽(今格但斯克),父亲和母亲在当地都颇有名气,后因父亲自杀继承了父亲的遗产。
因此,叔本华的一生过得也算富裕,其死后,所有财产被捐献给了慈善事业。
资料显示叔本华精通英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多种欧洲语言和拉丁语古代语言。
因为种种原因当初他不得不选择子承父业去经商,也因此他在父亲死后才可以进入大学去学习。
1809年他在格丁根大学学习期间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1811年于柏林学习一段时间[1]。
他以《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获得了博士学位。
歌德虽对叔本华的才华非常赞赏,但也忧愁于他的悲观主义倾向,告诫说:如果你爱自己的价值,那就给世界更多的价值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叔本华和尼采的人生观
唯意志主义是一种把人的意志绝对化,神秘化,把意志看成是宇宙的本原和万物的本质,认为意志高于理性的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哲学学说,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的开创性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
叔本华,是意志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他是一个反理性主义的思想家,也是一个极端的悲观主义者。
唯我主义的唯心论,唯意志论的哲学构架,反理性主义的哲学立场和悲观主义的人生观构成了其哲学思想的全部。
他就是从唯意志论和和反理性主义走向了悲观主义的人生观。
尼采,是著名的意志主义哲学家,其哲学是直接从叔本华的哲学出发的,他深受叔本华哲学的影响,但他反对叔本华否定生命意志的悲观遁世思想,不过并不否定人生是痛苦和无意义的论断。
在他看来,“人生是多灾难的,而且常常是无意义的”①,这使人生陷于难以忍受的痛苦之中,人生就是恐怖的“苦海”。
二者的人生观都带有悲观主义的色彩。
其最大的不同是叔本华的人生观是消极悲观的人生观,尼采的人生观是积极悲观的人生观。
尼采人生观是叔本华人生观的发展。
一叔本华的人生观叔本华的人生观是一片悲天悯人、爱莫能助的凄凉景象,他把人等同于动物和其它万物;把意志、欲望和激情看作是人的本质; 他认为意志就是不能遏止的盲目冲动,就是欲求,它所欲求的就是生命,一是维持自己的生存,二是繁衍后代。
他说:“意志自身在本质上是没有一切目的、一切止境的,它是一个无尽的追求。
”所以又把意志称为生命意志,而生命意志的本质就是痛苦。
因为一切欲求都是由于缺乏,由于对自己现状的不满,一天不能得到满足,就痛苦一天。
欲望是无穷的,而满足是有限的。
欲求永远只是象丢给乞丐的施舍一样,今天维持了乞丐的生命,以便明天延长他的痛苦。
今天消除一种痛苦,明天会有千百种痛苦接踵而至,如性欲、狂热的爱情、嫉妒、仇恨、恐惧、好名、爱财、疾病等,意志发展越高,痛苦就越显著。
知识的发展也不能解决痛苦,反而会带来更大的痛苦,所以越有知识就越痛苦。
他也把人生比喻为一种苦难,一种原罪,一场悲剧,每个人都是这场悲剧中命中注定的悲剧演员。
他还把人生比喻为一个肥皂泡,它是空空的,可人们却争着要把它吹的大大的,其结果是幻灭。
还认为人生是无聊的。
他说:“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象钟摆一样的来回摆动着。
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就是人生的两种终极成分。
”在宣传其悲观厌世的人生观的同时,叔本华极力抨击乐观主义。
同时宣传利己主义乃是人类的天性,万物的本质。
利己主义是必然的,生命意志的肯定是绝对的。
但这种肯定又无异于痛苦,因此要解决痛苦,就要舍弃欲求,摆脱意志的束缚,否定生命意志。
他认为既可以通过艺术来达到暂时的解脱,也可以通过禁欲来达到永远的解脱。
要得到永久的解脱,就要彻底否定生命意志,就是走禁欲之路。
禁欲行为有三种:一是自愿放弃性欲,因为性欲是生命意志最坚决的表现,自愿放弃它,是否定生命意志的第一步。
二是甘愿受苦,因为痛苦可以使人感到绝望,从而转向内心世界,净化人的原本贪欲的灵魂,达到神圣境界。
三是自愿以死来达到彻底禁欲,灭绝意志,达到彻底的安宁,寂灭中的极乐。
叔本华的人生观是消极的,他确立了意志却又扼杀了意志,确立了人的地位和价值又泯灭了人的一切,使他的哲学走向了反人生的悲观厌世之路,所以他的思想只是反映了人生要求摆脱痛苦的愿望,而没有起到革命的作用,反而掩盖了痛苦的真正根源。
二尼采的人生观尼采认为,强力意志是人的本质,是人存在的基本形式。
他的强力意志哲学一方面禀承了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另一方面尼采是从希腊文化的悲剧精神中找到这一哲学起点的。
尼采极其赞赏希腊悲剧精神,他认为希腊悲剧精神有两个,一个是日神(阿波罗)精神,一个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精神。
真正的精神是酒神精神,真正的哲学的酒神哲学。
他说:“每部真正的悲剧都用一种形而上学的慰藉来解脱我们:不管现象如何变化,事物基础之中的生命仍是坚不可摧和充满快乐的。
”尼采认为不仅人的生命本质是强力意志,而且一切自然过程和自然事物都是强力意志的表现。
在人类社会中强力意志主宰着一切。
强力意志是世界运动变化的动力,由强力意志所派生和推动的世界的永远“流传”、“永久循环”的,是沿着螺旋形变化的。
万物皆变,唯有意志永存不变。
尼采从他的权力意志出发,引出了他的人生哲学——超人哲学,超人哲学是疯狂主义的,人称狂人哲学。
他认为超人就是指权力意志达到顶峰的人。
超人创造着社会历史,推动着社会前进。
实用主义的主要论点是:
* 强调知识是控制现实的工具,现实是可以改变的;
* 强调实际经验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推理是次要的;
* 信仰和观念是否真实在于它们是否能带来实际效果;
* 真理是思想的有成就的活动;
* 理论只是对行为结果的假定总结,是一种工具,是否有价值取决于是否能使行动成功;
* 人对现实的解释,完全取决于现实对他的利益有什么影响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与实用主义真理观的根本分歧:马克思主义真理观:(1) 真理的本质: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2)真理的本质特性是客观性。
(内容和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3)在真理问题上,必须批判实用主义真理观。
(实用主义真理观主张真理的标准在于有用,错在哪里?和实践标准有什么不同?)
在认识真理思想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
我们既不能把真理思想内容的客观性等同于客观对象的客观性,把真理当作客观实在,又要反对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的错误观点。
实用主义所鼓吹的“有用就是真理”,是主观真理论的一个典型。
实用主义者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即把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性等同起来,以真理的价值性取代了真理的客观性,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本质。
实用主义真理观和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比较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 真理及其客观性( 1 )真理的含义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 2 )真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①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因为真理属于认识范畴。
不能把真理等同于客观实在。
②真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客观性乃是真理的根本属性。
因为:第一,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 3 )坚持真理一元论,反对真理多元论①由于真理是客观的,有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所以真理必然是一元的。
也就是说,不论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可能得出多少种结论,但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才是真理。
②真理是一元的,因此,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不以阶级的主观愿望为转移,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没有阶级性。
③真理多元论主张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可以有不同的真理,真理因人而异。
真理多元论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
( 4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真理问题上的对立
唯物主义主张真理是客观的,世界上不存在着任何主观真理。
唯心主义则主张真理是主观的。
主观唯心主义把真理看做是纯粹主观自生的东西,客观唯心主义把真理看成是人的意识和“客观精神”的一致。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真理问题上的对立,取决于双方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对立。
唯物主义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出发,必然坚持真理是客观的;唯心主义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出发,必然坚持真理是主观的。
( 5 )批判实用主义真理观实用主义真理观把“有用”作为真理的根本属性,主张“有用就是真理”。
实用主义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一个流派。
“有用就是真理”的要害在于抹煞了真理的客观性,混淆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并会导致真理多元论。
按照这种观点,谎言也可以成为真理,因为它对骗子是有用的;按照这种观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因为不同的理论对于不同的人来说都是有用的;按照这种观点,某一理论今天对我们有用,今天它是真理,明天对我们无用或者有害,明天它就是谬误。
真理的确是有用的,因为真理具有价值性,它能够满足人的需求。
但是,价值性并不是真理的根本属性,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为基础的。
“真理是有用的”是一个正确的命题,但是不能把它换位成“有用的就是真理”。
显然,并非所有“有用的”理论都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