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种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八哥种类的详细资料
家八哥
体态洋洋自得(24厘米)的偏褐色八哥。

头深色。

与其他八哥的区别在于无冠羽,眼周裸露皮肤黄色。

飞行时白色的翼闪明显。

亚成鸟色暗。

虹膜-略红;嘴-黄色;脚-黄色。

叫声:汩汩的似流水声,刺耳尖声及悦耳哨音,包括模仿其他鸟的叫声。

分布范围:阿富汗至中国西南、东南亚及马来半岛。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为留鸟,见于四川西南部、云南西部及南部、西藏东南部、海南岛。

常见于农耕区及村庄。

习性:通常结群在地面取食。

喜城镇、田野及花园。

灰背岸八哥
拉丁文学名:Acridotheres ginginianus英文名称:Bank Myna雀形目 > 椋鸟科 > 八哥属ASSERIFORMES> Sturnidae描述:中等体型(25厘米)的八哥。

眼周裸露皮肤红色,头黑,
嘴黄色。

比家八哥灰色重。

虹膜-黄色;嘴-黄色;脚-黄色。

叫声:不成调的鸣声,有咕咕声及哨音。

声不如家八哥沙哑。

分布范围:印度。

分布状况:仅有出逃鸟记录,尤其是在香港、广东。

可能见于西藏东南部。

习性:栖于城镇
林八哥
描述:中等体型(26厘米)的黑色八哥。

体羽深灰而近黑,仅初级飞羽具明显的白色斑块,飞行时尤显,臀及尾端白色;略具冠羽。

与八哥的区别在尾端白色较宽,嘴全黄色而臀白。

亚成鸟褐色较重。

虹膜-橘黄;嘴-橘黄;脚-黄色。

叫声:吱吱的沙哑叫声;哨音及卷舌音。

有时模仿其他鸟的叫声。

分布范围:印度阿萨姆、东亚、东南亚、苏拉威西岛、苏门答腊(经引种)、爪哇及巴厘岛。

分布状况:亚种grandis为罕见留鸟,见于云南西部及南部和广西西南部。

习性:结成小至大群生活,取食多在地面,于开阔的多草地及稻田。

常停栖于家养动物身上或周围,捕食被惊起的昆虫。

注:有时被作为林八哥(Jungle Myna)A.Fuscans的一亚种,但更像是javanicus及grandis的同种-- King et al.(1975)认为是独立的种但Inskippet al.(1996)将它们视为同种。

白领八哥
描述:中等体型(26厘米)的黑色八哥。

略具羽冠,特征为具白色的宽颈圈。

颈圈冬季皮黄,尾下覆羽具宽的白边。

幼鸟色较浅且多褐色。

虹膜-偏蓝色或黄色;嘴-黄色;脚-艳黄。

叫声:尚无记录。

分布范围:印度阿萨姆、中国西南、缅甸。

分布状况:地区性候鸟,见于云南西北部的湿润开阔地,高可至海拔1200米。

习性:喜沼泽地带及牧场。

八哥
描述:体大(26厘米)的黑色八哥。

冠羽突出。

与林八哥的区别在冠羽较长,嘴基部红或粉红色,尾端有狭窄的白色,尾下覆羽具黑及白色横纹。

虹膜-橘黄;嘴-浅黄,嘴基红色;脚-暗黄。

叫声:似家八哥。

经笼养能学"说话"。

分布范围:中国及印度支那。

引种至菲律宾及婆罗洲。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为留鸟,见于长江中游水源处从四川东部及陕西南部至南方;brevipennis于海南岛;formosanus于台湾。

习性:结小群生活,一般见于旷野或城镇及花园,在地面高视阔步而行。

金冠树八哥
中文学名:金冠树八哥中文目名:雀形目中文科名:椋鸟科中文属名:树八哥拉丁文名:Ampeliceps coronatus英文名:Golden-crested Myna物种命名人及年代:Blyth,1842物种信息:体长约23厘米的闪辉黑色八哥。

特征为具翼斑及颏黄色,脸颊裸露皮肤粉黄色。

成年雄鸟头顶亮丽金色。

雌鸟似雄鸟但黄色区域较小。

虹膜褐色;嘴粉红,嘴基偏蓝;脚橘黄。

高亢的金属般哨音及似铃声的叫声。

分布于印度东部、缅甸、中国南方及印度支那。

不定期的迷鸟至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在广东沿海也有记录。

结小群活动于林冠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