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抓好幼儿常规

合集下载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生活常规的培养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下面是一些培养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的方法:1.制定规则和规章制度:在班级中建立一套适应幼儿特点的规章制度,如用餐规则、整理玩具的规则等。

规定清楚每项规则的内容和实施方式,并定期向幼儿进行解释和教育,帮助他们理解和遵守规则。

2.创建良好的环境:为幼儿创造一个整洁、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打扫教室,教导他们如何整理玩具,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给予正面激励:及时给予幼儿一些鼓励和奖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

这样可以增强他们对生活常规的重视和遵守。

4.提前规划:在幼儿活动前,提前告知幼儿即将进行的活动内容和所需准备,引导他们做好准备工作,如穿上适合的衣物、整理好书包等。

这样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和计划性。

5.指导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幼儿学习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

例如,教他们如何正确刷牙、洗手、梳头等,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6.设置学习时间表:建立一份合理的学习时间表,让幼儿知道每天要进行的活动和学习任务。

教师可以制作图表或卡片,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遵守时间表,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7.规范用语和表达方式:教师在和幼儿交流时,应该用简单明了、具体清晰的语言进行表达,让幼儿容易理解和接受。

可以通过游戏、歌曲等方式,使幼儿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生活规范的养成中。

8.建立互助合作的氛围:在班级中鼓励幼儿之间互相帮助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例如,在餐饮活动中,教育幼儿互相帮忙递菜、互相倒水,共同完成任务。

9.舍得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当幼儿遇到问题时,通过引导和鼓励,培养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解决方案或策略指导,帮助幼儿养成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

10.持续监督和跟进:教师应持续对幼儿的生活常规进行监督和跟进,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幼儿常规行为培养方案

幼儿常规行为培养方案

幼儿常规行为培养方案引言:幼儿期是儿童身心发展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阶段,培养良好的常规行为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幼儿常规行为的培养方案,从环境创设、家庭教育、引导方式等多个角度出发,为广大家长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

1. 设立规范的环境为幼儿营造一个规范、有序的环境非常重要。

首先,家长可以为孩子分配一个固定的学习和休息场所,保证孩子有属于自己的活动空间。

其次,家居环境要保持整洁有序,给孩子留下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印象。

最后,建议为孩子制定日常作息时间表,让孩子养成按时起床、吃饭、睡觉等良好的生活规律。

2. 建立积极的家庭教育氛围幼儿常规行为的培养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力量。

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律性,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意愿。

家长可以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与孩子沟通,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以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行为规范。

此外,家长还应该充分利用奖励和惩罚机制,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行为引导。

3. 培养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幼儿常规行为的培养要从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家长可以适当地给予孩子一些家务事,如整理书包、收拾玩具等,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家长要有耐心和信心,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尝试和改进。

4. 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需要提供多样化、均衡的食物,教育孩子要有规律地进餐,尽量减少零食的摄入。

饮食习惯的培养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坚持,通过榜样的力量,养成孩子健康饮食的习惯。

5.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卫生习惯的养成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需要教育孩子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以及正确使用洗漱用品等。

同时,给孩子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培养孩子保持卫生的意识。

6. 引导合理的用眼习惯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社会里,幼儿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长时间观看电视等不良用眼习惯已成为一种普遍问题。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用眼健康,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和娱乐时间,引导他们进行户外活动和眼保健操,减少电子屏幕的时间。

浅谈一日活动中幼儿常规的培养

浅谈一日活动中幼儿常规的培养

浅谈一日活动中幼儿常规的培养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常规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常规不仅可以让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自律能力,还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下面就来浅谈一下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常规的培养。

1.晨会礼仪每天早上,园中都会举行晨会,晨会是幼儿一个全新的一天的开始,也是孩子与老师共同交流心情、学习内容和安排活动的好机会。

在晨会上,幼儿需要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文明的礼貌,学习通过简单的互动活动培养交往技能、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

2.午睡午睡对幼儿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让幼儿在午休前充分放松身心,消除疲劳,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

午睡时,老师要让孩子安静,不得大声喧哗,每个孩子都应有自己的床铺,每一张床铺要经过精心的布置和管理。

3.小手餐小手餐是早餐和下午茶的补充,旨在为幼儿提供加餐和补充营养的机会。

在小手餐中,老师不能只关注食品,而且需要教育孩子们如何用餐,包括用餐的礼仪、用餐的方式和时间等。

4.课间操早期的身体素质对幼儿很重要,因此运动是幼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晨练器械应该简单、易操作、安全,如小球、扑克牌、小绳子等,让幼儿在运动中获得快乐和健康。

5.自我管教在日常生活中,幼儿需要逐渐形成自己的生活规律和自律能力,获得良好的自我管教能力。

老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引导幼儿,培养和启发他们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

总之,在幼儿园中常规的培养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形成规律的生活习惯,积累一定的社交经验,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增强身体素质,并获得以后学习和生活中坚实的基础。

浅谈幼儿园小班生活常规管理方法

浅谈幼儿园小班生活常规管理方法

浅谈幼儿园小班生活常规管理方法幼儿园小班生活常规管理是对幼儿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和引导,旨在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习惯养成和良好行为习惯。

通过有效的常规管理方法,可以提高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品质和安全意识,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在小班生活常规管理中,首先需要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应包括幼儿的基本行为规范、安全用餐、上下学规定、室内外活动规定等方面的内容。

规章制度要言简意赅,易于幼儿理解和遵守,并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相适应。

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可以征求幼儿的意见,以让他们参与其中,提高规章制度的可执行性。

二、建立积极的奖励制度奖励是鼓励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自主管理能力形成的重要手段。

建立积极的奖励制度,可以通过班级或个人的奖励来激励幼儿。

奖励制度应公平、公正,并能够及时有效地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

奖励可以是口头表扬、小礼物或者奖杯等形式,以增强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三、良好的教师示范作用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幼儿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幼儿模仿学习的榜样。

在幼儿园小班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幼儿一起参与生活常规管理,如洗手、整理物品、整理座位等,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习惯。

同时,教师要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教育幼儿如何礼貌待人、保持仪表端庄、主动关爱他人等。

四、注重幼儿参与与合作小班生活常规管理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和主动性。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予幼儿自主选择的机会,鼓励幼儿独立完成任务,提高幼儿的责任心和自信心。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合作活动,让幼儿通过和其他同伴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家园合作家庭是幼儿的第一课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幼儿管理的重要参与者。

幼儿园与家长要建立起密切的沟通与合作关系,共同管理幼儿园。

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与家长交流幼儿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情况,并与家长共同商讨、协商解决问题。

家庭与幼儿园的密切合作可以使幼儿的生活常规管理得到家庭与幼儿园的共同支持,提高管理的效果。

如何培养幼儿课堂常规

如何培养幼儿课堂常规

如何培养幼儿课堂常规幼儿课堂常规是指在幼儿园或托儿所等幼儿教育机构中,规范幼儿的行为、培养好习惯的一系列要求和教育活动。

良好的课堂常规能够促进幼儿的学习秩序,提高学习效果,培养习惯和品质,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课堂常规呢?本文将从设定明确规则、示范引导、激励奖励以及持之以恒等方面进行论述。

设定明确规则在培养幼儿课堂常规之前,我们需要设定一系列明确的规则。

这些规则应该简单明了,便于幼儿理解和遵守。

可以通过与幼儿讨论、制定幼儿共同参与的规则,如不打闹、排队、不声张、课堂中保持安静等。

同时,还需要教育幼儿明确规则的重要性和意义,让他们明白规则对于学习和生活秩序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其自觉遵守。

示范引导示范引导是培养幼儿课堂常规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示范,向幼儿展示正确的行为表现,例如老师能够保持秩序、守时到课、仔细倾听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游戏活动或故事来引导幼儿培养好的习惯,例如讲述一些关于守时、排队、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故事,并与幼儿一起探讨如何做到这些。

激励奖励给予激励奖励是培养幼儿课堂常规的有效手段之一。

当幼儿在课堂中表现良好、遵守规则时,教师可以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如表扬、鼓励或小礼物等。

这将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培养他们遵守课堂常规的意识和习惯,同时也能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满足感。

持之以恒持之以恒是培养幼儿课堂常规的关键所在。

教师需要在日常教育中持续地强调课堂常规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对幼儿的规范引导和纠正。

同时,家长的参与也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可与家长保持紧密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行为规范,协作进行教育,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通过设定明确规则、示范引导、激励奖励以及持之以恒等方式,我们可以培养幼儿课堂常规,建立良好的学习秩序和行为规范,助力幼儿全面发展。

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将为幼儿的未来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四)如厕:
首先要求家长配合教师对幼儿进行如厕训练,让幼儿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 教给幼儿正确的如厕方法;知道便后要冲厕所等。其次教师还要个别幼儿(如刚 入园的幼儿),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照顾(在有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让他 们尽快熟悉幼儿园的生活。
(五)午睡:
首先要求家长在家里帮助幼儿养成按时睡觉的好习惯;为幼儿创设安静、舒 适的睡眠环境;睡前为幼儿做好准备工作(如上厕所、脱衣服等);教师亲切的 与幼儿谈话或为幼儿讲一则小故事等帮助幼儿入睡;起床时鼓励幼儿自己穿衣服、 鞋、袜等。
基本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长对幼儿饮食十分重视,对幼儿“吃”的问题格外。 家长往往把孩子不喜欢吃的食物准备得很少,甚至索性不给孩子吃。家长认为孩 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孩子高兴就行。而有些家长则认为孩子的病是吃出来 的,所以拼命给孩子吃有营养的食物,结果导致孩子营养过剩,
产生肥胖、高血压等。其实家长不知道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孩子的一生有着非 常重要的影响。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在园饮食习惯的情况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小班幼儿在园的饮食习惯普遍较好。大部分幼儿能主动使用 餐具自己吃饭,并且能保持桌面、地面的干净。他们能基本清楚什么食物有营养, 每天的进餐时间也很有规律。
如早上的牛奶和鸡蛋,午餐和晚餐中的各种菜肴等。但在饭后卫生习惯上还 存在一些问题:如饭后不擦嘴、不漱口等。针对以上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进行教育:
(三)喝水:
培养幼儿良好的喝水常规:1.家长工作: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在家里 也有良好的喝水习惯。如:每天为幼儿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少喝饮料等。2.教师 工作:为幼儿准备温度适宜的茶水;组织集体活动时为幼儿准备足够的饮用水; 教给幼儿正确的喝水方法等。3.表扬鼓励:及时表扬在喝水方面有进步的幼儿。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小班幼儿阶段是孩子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培养孩子良好的常规习惯对其终身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在这个阶段正处于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发展期,良好的常规习惯能够对其行为和情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小班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常规习惯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重要选择。

本文将浅谈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

一、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重要性1.培养自理能力小班幼儿是处于自理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自己穿衣、洗手、整理书包等自理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心。

2.塑造良好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社会交往和教育学习的前提,通过培养孩子的良好常规习惯,可以潜移默化地塑造孩子的行为习惯,使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行为态度和行为习惯。

3.促进认知和情感的发展良好的常规习惯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促进认知和情感的发展,使其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良好的认知习惯。

二、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途径1.树立榜样孩子是模仿和学习的主体,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常规习惯过程中,家长和教育者应成为孩子的榜样,树立正面的榜样,引导孩子学习并模仿。

2.创造良好的环境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孩子成长的环境,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培养孩子良好常规习惯的重要途径,环境中的一草一木都能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影响,家长和教育者应积极创造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常规习惯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3.设置明确的规范和约束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清晰的指引和约束,家长和教育者应为孩子设立明确的规范和约束,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4.正面的激励和引导在培养孩子良好常规习惯的过程中,应给予孩子正面的激励和引导,鼓励他们勇敢尝试与努力,及时表扬和肯定孩子的努力和成绩,给与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关怀。

三、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具体内容1.精细动作在小班幼儿教育中,要培养孩子的良好常规习惯,就要从细微之处入手,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精细动作习惯,如正确使用餐具、握笔姿势正确、穿脱衣物的方法等。

浅谈幼儿园小班生活常规管理方法

浅谈幼儿园小班生活常规管理方法

浅谈幼儿园小班生活常规管理方法幼儿园小班生活常规管理方法是幼儿园老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进行规范和引导的方式。

这些方法旨在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社交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有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以下是我对幼儿园小班生活常规管理方法的一些浅谈。

首先,建立适应期。

幼儿刚进入幼儿园时,往往面临许多新的环境和事物,需要一个适应期来逐渐适应和融入新的生活。

针对幼儿园小班,老师可以制定一些渐进式的适应措施,如从少量时间逐渐增加上学时间,从短暂的班会活动逐渐增加到全天活动等,帮助幼儿渐渐适应新的环境和规则。

其次,建立日程表。

幼儿的生活需要有一定的秩序,日程表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每天的活动安排,并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和自律能力。

在幼儿园小班中,可以制定简单的日程表,列出上午和下午的活动安排,如早操、课堂活动、游戏时间、午休等。

通过日程表的使用,幼儿可以预知和参与各项活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和时间管理能力。

再次,注重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

幼儿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幼儿园小班而言,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幼儿刷牙、洗手等活动,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同时,教师要进行示范和引导,不断提醒幼儿保持整洁、注意个人卫生,如避免随地乱扔垃圾、鼓励正确使用公共设施等。

通过重复和渐进的引导,幼儿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此外,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的培养对幼儿长大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幼儿园小班中,教师可以开展各种社交活动,如小组合作游戏、班级早会等,鼓励幼儿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

同时,教师要注重幼儿的情感教育,培养他们互相关心、热爱集体的意识和习惯。

通过与同伴的交往,幼儿可以提高与人沟通、合作共事的能力,让他们形成积极阳光的社交行为习惯。

最后,家园合作。

幼儿的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需要家庭的支持和配合。

幼儿园小班教师可以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机制,定期举行家长会、开展家庭访问等,向家长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和发展情况,同时向家长传达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

浅谈小班幼儿的常规管理

浅谈小班幼儿的常规管理

浅谈小班幼儿的常规管理作为一名多年工作经验的幼儿工作者,我深知小班幼儿的常规管理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一、小班幼儿常规管理的重要性2.促进社交能力的发展通过常规管理,幼儿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排队等社交行为,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3.培养自主能力常规管理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我管理,逐步形成独立思考、自主行动的能力。

4.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二、小班幼儿常规管理的方法1.制定合理的常规管理制度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合适的常规管理制度,如作息时间、学习、游戏、餐饮等方面的规定。

2.以身作则,树立榜样3.鼓励与表扬4.游戏化教学利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遵守常规。

例如,通过排队游戏让幼儿学会排队等候。

5.家庭与幼儿园共同配合三、小班幼儿常规管理的注意事项1.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教师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制定适合他们的常规管理方法。

2.耐心引导,逐步养成3.避免过度干预在常规管理中,教师要避免过度干预幼儿的行为,给他们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在探索中成长。

4.注重情感交流教师要以关爱、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流,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感,从而更好地遵守常规。

管理小班幼儿的常规,其实就像是引导一群小探险家在成长的大森林里找到自己的道路。

这中间的学问可大着呢,我来分享一些实践经验,让这份文档更加丰富完整。

在日常管理中,我发现小班幼儿对于环境的感知非常敏感。

一个温馨、有序的环境,能让孩子们感到安心和舒适。

比如,我们在教室里设置明确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它特定的功能,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在哪个区域做什么事情。

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室里放置了一个小熊玩偶,告诉孩子们这是“排队小熊”,每当需要排队时,小熊就会站在队伍的最前面。

这个简单的小方法,让孩子们迅速学会了排队等候的重要性,而且他们还会互相提醒,让队伍保持整齐。

如何抓好幼儿常规教育

如何抓好幼儿常规教育

2013-09方法交流如何抓好幼儿常规教育文/王焱没有规则,不成方圆。

幼儿园的常规教育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意味着幼儿园给幼儿的自由不是让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常规教育的目的也不是通过捆绑幼儿的手脚来让他安静、听话,而是让幼儿更好地专注于自己所感兴趣的活动,从而获得更多的乐趣和知识。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幼儿的生活常规教育1.幼儿生活常规的制订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要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订。

在制订的过程中可以让幼儿也参与,提出合理的建议,这样幼儿在遵守规则的时候会更积极,更感兴趣。

2.幼儿的模仿力极强,要想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时时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比如,早晨入园时,自己首先要主动和幼儿问好,这样幼儿才会主动和老师、小朋友问好。

3.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进行及时的表扬,就能对其他幼儿进行随机性的教育。

例如,每次午睡时,孩子们总是把鞋子乱放到地上,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幼儿总是把其他幼儿的鞋子摆整齐才上床睡觉。

我马上表扬了她,并让她督促其他幼儿把鞋摆放好。

几次下来,其他幼儿也想改正自己的缺点,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4.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理能力逐渐提高。

于是我在班里安排值日生为大家服务。

比如,分发餐具,饭前擦桌子,整理玩具、图书等。

二、幼儿教学常规和游戏活动常规1.要想让教学活动做到井然有序,教学常规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上课时,有意识地经常提问坐不住的孩子和爱玩闹的孩子。

班级中的教师要分工合作,配合默契,对待幼儿的态度和观点要一致,行动统一。

2.给孩子充分的、反复实践的机会,反复去抓某一件事情,不断强化幼儿的行为习惯。

积极应用音乐律动,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活动。

3.在游戏前,要让幼儿制定游戏规则,并监督幼儿的遵守情况,这样幼儿才能安全、快乐地进行各种游戏活动。

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规

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规

鼓励幼儿独立完成任务
自我管理
鼓励幼儿学会自我管理,自己独立完成任务,如整理玩具、收拾书 包等,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鼓励尝试
当幼儿尝试独立完成任务时,家长和老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逐步提高难度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能力提高,可以逐步提高任务的难度和要求, 如整理房间、做饭等,有助于幼儿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注意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行为
错误行为
当幼儿出现错误行为时,家长和老师应该及时纠正并给予正 确的引导。例如,当幼儿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时,家长可以 提醒他们这是不礼貌的行为并要求他们安静下来。
引导
除了纠正错误行为外,家长和老师也应该引导幼儿学习正确 的行为和态度。例如,当幼儿在与人交往中出现不礼貌的行 为时,家长可以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方式与人打招呼和交流。
有利于幼儿未来的发展
增强自信心
通过培养生活常规,让幼儿感受到自 己的能力和价值,从而增强自信心。
培养自律性
促进社交能力
生活常规的培养过程中,需要与他人 合作、交流,这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社 交能力。
良好的生活常规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 律性,让他们懂得遵守规则和纪律。
02
培养幼儿生活常规的步骤
制定生活常规表
明确时间
在培养幼儿生活常规时,首先需 要明确规定日常活动的时间,如 起床、洗漱、早餐、上学等,帮
助幼儿建立时间观念。
制定日程表
为了使幼儿更容易理解和遵守生 活常规,可以制作日程表或时间 表,将一天中的活动和任务按时 间顺序排列,有助于幼儿形成规
律的作息习惯。
贴上提示标签
在日程表中标注各个活动的提示 标签,如“早上起床时间”、“ 洗澡时间”等,帮助幼儿对应到

小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教育活动常规

小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教育活动常规

小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教育活动常规孩子的早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而幼儿园作为孩子接受早期教育的重要场所,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我将从小班的角度,谈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教育活动常规。

首先,培养幼儿良好常规需要营造积极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地方,对于小班而言,创建一个积极向上、温馨宽容的教育环境非常重要。

教师们应该注重人际关系的培养,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也要注重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形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其次,要给幼儿制定明确的教育活动规则。

在小班的教育活动中,为幼儿制定一些明确的规则是必要的。

规则可以让孩子明确知道自己在活动中的行为和要求,提醒他们如何去做,也可以让老师更好地引导他们。

规则可以涵盖幼儿园活动的方方面面,比如课堂纪律、卫生习惯等,让孩子在日常活动中逐渐学会遵守规则。

再次,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小班的教育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非常重要。

通过一些简单的活动,培养幼儿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等能力。

比如,可以给幼儿布置一些小任务,让他们尝试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

另外,要善于使用激励和奖惩的方式。

在培养幼儿良好常规的过程中,激励和奖惩是常用的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赞扬和鼓励来激励幼儿的积极行为,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得到认可。

同时,对于不良行为,也要及时进行适当的惩罚和纠正,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并引导他们改正。

最后,家园合作也是培养幼儿良好常规的重要环节。

幼儿的教育不仅需要在学校中进行,家庭教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与家长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和方法,形成合力。

同时,家长也要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活动,了解幼儿在学校的表现,与教师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协调,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总之,小班的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良好常规的重要途径。

浅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区域活动的良好常规

浅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区域活动的良好常规

浅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区域活动的良好常规培养小班幼儿区域活动的良好常规对于幼儿的发展和学习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浅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区域活动的良好常规的建议:1. 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与幼儿一起制定简单明确的规则,例如保持安全、分享玩具、有序排队等。

让幼儿明白这些规则的重要性和目的,并与他们进行反复强调和解释。

2. 建立秩序和流程:为区域活动制定固定的流程和活动顺序,帮助幼儿建立起按规则参与活动的习惯。

例如,在上午的自由活动时间,先指定一段时间为玩具自由选择时间,然后进入小组合作玩游戏的时间。

3. 提供充足的资源和材料:确保各个区域都有充足的资源和材料供幼儿使用。

为每个活动区域准备相应的玩具、书籍、材料等,让幼儿能够自主地选择和使用。

4. 清晰的指导和示范:在幼儿进行区域活动之前,提供清晰的指导和示范,告诉幼儿如何正确地使用玩具和材料,以及参与活动的规则和要求。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能。

5. 提供积极的激励和反馈:及时给予幼儿积极的激励和正面的反馈,鼓励他们参与区域活动和遵守规则。

通过表扬和奖励,增强幼儿的参与动力和自信心。

6. 定期的评估和调整:定期观察和评估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并根据观察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注意发现幼儿遵守规则和良好常规的进步和困难,为幼儿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7. 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分享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和进展。

与家长共同讨论如何在家庭环境中培养良好的常规和规则,以使幼儿在家和学校都能保持一致的行为准则。

通过以上的建议,可以帮助幼儿园小班培养良好的区域活动常规。

重视规则的制定和沟通、提供适当的资源和指导、给予积极的激励和反馈,并与家长进行紧密合作,将有助于形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参与态度。

这样的良好常规将对幼儿的社交能力、自主性和学习积极性产生积极影响。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常规——王芬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常规——王芬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常规——王芬幼儿的常规是指他们日常生活中习得的一系列规则和习惯。

良好的常规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起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因此,培养幼儿的常规是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下面将从父母、教师和环境三个方面谈一下如何培养幼儿的常规。

首先,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培养幼儿常规方面,父母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孩子从小就见到父母的规范行为。

例如,父母可以在饮食方面主动选择健康的食物,并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吃这些食物;父母可以定期运动,并邀请孩子一起参与。

通过这些实际行动,孩子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其次,在学校中,教师也是培养学生常规的关键因素。

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培养幼儿的常规。

第一,通过教育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了解到其中一种行为的意义和影响,从而激发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在午餐休息的时间,教师可以告诉孩子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

第二,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和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常规。

通过游戏和活动,幼儿可以在玩乐中学习和养成良好的习惯。

例如,在洗手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正确地洗手,并和孩子一起探讨为什么洗手是重要的。

第三,教师可以与家长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常规。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孩子的学习情况以及在校表现,与家长一起讨论如何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再次,幼儿的生活环境也是培养他们常规的重要因素。

家庭和学校都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

家庭成员的和睦相处会使孩子感到安全和稳定,并对他们的行为表现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家庭还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有规律的生活,制定一些规范和习惯。

例如,制定固定的就寝和起床时间,定期参加户外活动等。

这样,孩子会在有规律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常规。

在学校中,教育环境也需要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鼓励幼儿遵守课堂纪律,并逐渐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

浅谈一日活动中幼儿常规的培养

浅谈一日活动中幼儿常规的培养

浅谈一日活动中幼儿常规的培养幼儿时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之一,而一日活动中的常规培养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时期的习惯和行为习惯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教师和家长都应该重视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常规培养。

在幼儿教育中,常规培养是指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通过各种方法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规范。

这些常规包括起床、洗漱、进餐、午休、游戏、学习、睡眠等一系列生活和学习中的规律性活动。

在幼儿园和家庭中,教师和家长应该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指导,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一日活动中的常规培养对幼儿的生活习惯培养至关重要。

生活习惯是幼儿生活中的基本规律,直接关系到幼儿的生活品质和身体健康。

如果幼儿的生活习惯不良,例如不爱洗手、不爱整理自己的物品、不爱保持卫生等,就会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

教师和家长要重视幼儿的生活习惯培养,在日常生活中细致入微地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他们爱干净、爱整洁、爱健康的生活态度。

一日活动中的常规培养对幼儿的行为规范培养同样至关重要。

行为规范是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规则和礼仪。

如果幼儿的行为规范不良,例如爱打闹、不听老师的话、不懂得礼让等,就会影响到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学习效果。

教师和家长要重视幼儿的行为规范培养,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严格要求幼儿遵守基本规则和礼仪,培养他们守纪守法、有礼有节的行为品质。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常规培养中,教师和家长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和策略:一是榜样示范。

教师和家长要成为幼儿的良好榜样,自己首先要做好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言传身教,引导幼儿从自己身上学习良好的习惯和行为。

二是耐心引导。

教师和家长要有耐心地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不能心急火燎,更不能采取惩罚或者训斥的方式。

只有通过耐心、细致、温和的引导,才能让幼儿乐于接受规则和规范。

三是及时表扬。

教师和家长要及时表扬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规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觉性,让他们享受到表扬的乐趣,从而更加努力地去培养好的习惯和规范。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的措施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的措施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的措施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律能力。

以下是一些措施可以帮助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
1. 规律的作息时间,建立固定的睡眠和起床时间,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

2. 健康饮食习惯,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多样化的饮食,定时进餐,少吃零食和垃圾食品。

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培养他们对健康饮食的认识。

3. 定期锻炼,让孩子养成定期锻炼的习惯,可以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运动方式,如户外活动、游戏、体育课等,帮助他们保持身体健康。

4. 定期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刷牙、洗澡等个人卫生习惯,培养他们对卫生健康的重视。

5. 整理个人物品,教导孩子养成整理个人物品的习惯,如整理玩具、书籍等,让他们学会爱护自己的物品和保持整洁。

6. 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教导孩子尊重他人、友善待人,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

7. 增加家庭活动,多参与家庭活动,如共同准备晚餐、一起做游戏、阅读故事等,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感。

总之,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引导,通过日常的教育和榜样示范,让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如何抓好幼儿常规教育

如何抓好幼儿常规教育

如何抓好幼儿常规教育如何抓好幼儿常规教育一、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是各项活动正常开展的基石常规,顾名思义就是指日常的行为规则。

而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也就是指在以班级为单位的这样一个集体环境中,老师如何帮助和指导孩子建立一定的规则,以保证幼儿在园的日常生活、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的顺利开展。

班级常规在幼儿日常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看似无形,却又无处不在,比如在教学活动中要有一定的教学常规以维持课堂的继续;在就餐时,为了幼儿能够安全、正确的就餐,就必须有一些科学的就餐规则让幼儿们去遵守;在游戏中,为了能够让游戏安全、正常、有序、甚至可以深入的开展,就必须依照相应的游戏规则来游戏。

同时教师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也在为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打好基础。

孩子就像美丽的风筝,而常规就像风筝线,只有风筝线牵引着,风筝才可以飞的更远。

班级常规在一日活动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保障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顺利进行的重要的、必要的基础。

二、针对班级现象制定个性化的班级常规制定班级常规要依据幼儿为标准,因为每位幼儿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所以班级常规的也要量身定做,从而具有相对应的特点。

班级常规是一种约束幼儿日常行为的一种准则,所以要幼儿遵守常规,幼儿能遵守常规,那班级常规必须是根据幼儿现有的平均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确定的,幼儿生活经验有限,自律性不高,所以所选规则不能低于幼儿的水平,但幼儿跳一跳又能够摸得到。

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有些规则老师可以试着让他们共同参与制定,比如在玩滑滑梯之前,老师可以问小朋友“玩滑滑梯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哪些才不会受伤?”这样不仅可以调动更多幼儿的积极性、注意力,让他们知道规则的具体内容以及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制定班级常规要精练不能过多,一旦制定后,最好能够提供给幼儿一个具体实践的机会,比如制定好玩滑滑梯的规定了,然后让幼儿去玩,会发现很多孩子能很好的遵守游戏规则,当游戏结束后,教师还应该及时的'总结,多表扬、少批评,让幼儿们熟悉规则的具体要求,从而慢慢培养幼儿养成自觉遵守团体规定的良好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而采取的措施。

它把一日生活活动中对幼儿的基本要求规范化、固定化、制度化,让幼儿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借以形成幼儿一系列神经联系,提升动作的自动化水准,减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必要的紧张。

同时幼儿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常规有利于促动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使幼儿终身受益。

所以,幼儿园必须重视幼儿常规的培养。

[关键词] 幼儿生活常规幼儿园引言:一段时间来,我们发现班上的幼儿在活动区活动中出现了不专心,情绪浮躁、一种学具没操作完就换另外一种学具,持久性差、学具乱放的现象。

我们按照传统的常规训练方式实行培养,收效甚微,所以我们就使用蒙氏教育理论,创设有序的学习环境,活动前适当地实行肃静活动,活动中因势利导,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在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创设有序的环境蒙台梭利的秩序敏感期理论认为“人类的各种智能与水平都是因为适合环境而增长”。

秩序是各种物品与环境的关系,即每一种物品在环境中应该处于什么位置。

幼儿天生有一种对秩序的爱好和追求(即敏感性),蒙台梭利主张幼儿预备一个有明确秩序的环境。

所以,应根据幼儿特点,创设有序环境,使幼儿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积极投入,形成有序活动的良好习惯。

(一)、材料摆放的有序性与固定性。

在温州的幼儿园中普遍存有幼儿人均空间狭小的问题,如何让幼儿在人多空间小的环境中还能有序的实行活动,这是一个需要花心思的地方。

以往一到自由活动时间,幼儿会“轰”得一下去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找不到时就开始求助老师,这时的老师可谓分身乏术,忙得焦头烂耳,好不容易满足了幼儿的需求不一会开始整理了,幼儿又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随便把东西一塞就算整理了,教师无奈只好在下班时自己默默的整理。

根据这种现象,我和幼儿一起讨论解决的方法,大多幼儿都有从哪拿过来就放回哪的意识,不过因为各种原因每次都会忘记从哪拿过来的,经过讨论我们决定给每样物品与物品的摆放位置同时贴上幼儿自己设计的相同的标签,实施这个办法以后我们班的区域再不用我去整理,只要适时的增加或更换材料就能够了。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方法和策略4篇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方法和策略4篇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方法和策略第1 篇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目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作为教师,应遵循习惯形成的规律,分析多种影响因素,选择正确科学的方法。

01典范示范法典范示范法通俗地讲,就是改变以往单一说教的形式,以及不许这样、不准那样的戒律,采用有趣的教育方法,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

典范示范法的典范可以有以下几种:〔1〕以教师等成人为典范,摹仿其言行,〔其前提是,教师自身必须以身作那末,为孩子树立一个正面典范,这样才干收到好的教育效果;〔2〕以稍大的幼儿为典范;〔3〕同班幼儿互相学习。

02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儿歌短小精悍,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记,在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时,我们时常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

还可以利用故事、图片、木偶等文艺作品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唤起幼儿良好的情感,匡助幼儿记住常规的要求。

03游戏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那末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

〔1〕教学游戏例如,找朋友游戏,让幼儿在各种图中找出自己喜欢的标记图做朋友,并贴在茶杯和毛巾架上,使幼儿很快的记住了自己的标记,学会用自己的茶杯和毛巾。

〔2〕创造性游戏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可以练习穿脱衣服的顺序和方法,练习洗脸、洗手的方法等。

04音乐如何让幼儿快速整理又能快速地肃静集中讲评呢?我们可以使用让幼儿听音乐的方法,在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播放一段熟悉的音乐,幼儿听到这段音乐后就知道要即将开始整理和集中〔注:音乐的节奏感最好强劲一些〕,这样,教师就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喊了,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幼儿自我效劳的意识。

当幼儿在体育活动或者是餐后活动、午睡后,我们都可以使用比拟柔和的音乐〔如:摇篮曲〕,幼儿听到后也会很自觉的歇息了。

〔发送常规音乐到本公众号,领取幼儿园一日常规必备音乐。

〕05行为练习法目的:强化幼儿正确的道德认识,使幼儿正确的道德行为转化为良好的习惯。

〔1〕自然生活环境中的行为练习例如:在教幼儿叠衣服的方法和顺序后,可以即将组织全班幼儿开展叠衣服比赛,看谁叠得快,叠得整齐。

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总结

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总结

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总结幼儿园阶段是孩子们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一日常规的培养尤为重要。

以下是对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一日常规的总结,旨在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合理安排一日生活1.规律作息:保证幼儿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按时起床、午睡,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

2.合理饮食: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进餐,不偏食、不挑食,注意营养搭配。

3.适度运动:每天安排适量的户外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1.礼貌待人:教育幼儿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2.自主自律: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穿衣、洗手、整理书包等,培养自主自律的能力。

3.爱护环境:教育幼儿爱护公共财物,保持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注重情感交流与心理辅导1.关心幼儿的情感需求,与幼儿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2.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

3.适时对幼儿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树立自信心。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幼儿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2.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3.培养幼儿的专注力:通过游戏、绘画等形式,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耐心。

五、加强家园合作1.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制定教育计划。

2.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增进家长对幼儿教育的了解和支持。

3.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为幼儿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成长环境。

总结: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需要幼儿园、家长共同努力,关注幼儿的生活、行为、情感、学习等方面,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抓好幼儿常规
内容摘要:老师如何帮助和指导孩子建立一定的规则,以保证幼儿在园的日常生活、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的顺利开展。

从事幼教工作以来,我在不断的探索研究常规教育,从中找到了一些规律,也看到了一些效果,常规教育使孩子们生活有序,心情愉快,使教师带班轻松,得心应手----------
关键词:生活常规教育教学活动或游戏活动常规教育礼貌行事
老师如何帮助和指导孩子建立一定的规则,以保证幼儿在园的日常生活、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的顺利开展。

从事幼教工作以来,我在不断的探索研究常规教育,从中找到了一些规律,也看到了一些效果,常规教育使孩子们生活有序,心情愉快,使教师带班轻松,得心应手。

幼儿园的常规是指幼儿园日常生活和活动的规则,具体是指幼儿园对于幼儿什么时候应进行什么活动、活动中应遵守什么要求,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活动要采取什么方式等方面的要求。

而幼儿园常规管理也就是指在以班级为单位的这样一个集体环境中, 是集体活动的场所,为了保证集体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需要制定一定的常规来维持秩序。

但是,常规的目的不是要通过捆住幼儿的手脚来让他安静、听话,而是要让幼儿在活动中专注于自己所感兴趣的活动,从而产生互不干扰的良好秩序。

同时,在与其他幼儿共同的活动中,听取他人的意见,并在相互商谈和争辩中,明确自己的立场,从而认识到正确的规则。

良好的常规教育是幼儿园的任务,这意味着幼儿园给幼儿的自由不是让他喜欢怎么样就怎么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种毫无目的、无规则的自由是放任,不是自由。

科学合理的常规教育是在自然、自愿、自由的活动中使幼儿理解纪律,让他们在积极的状态中接受和遵守集体的规则,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出发:
一、从幼儿的生活常规教育出发:
1、教师要做好幼儿的表率:根据幼儿的特点,他们好模仿、好学习,这就为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俗语说:"言传身教",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影响至深。

他们不仅把周围的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还会像镜子一样在行动上和语言上有板有眼的表现出来。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时时、事事、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检点自己的举止。

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2、生活常规规则的制定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常规要求应根据幼儿的实际年龄与班级实际情况提出。

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制定本班的常规,请幼儿发表他们自己的意见,提出合理的规则,这样,他们就会乐意接受并遵守。

3、教师及时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利用榜样的作用激励幼儿:每位幼儿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只要教师能善于捕捉孩子的这些闪光点也就能进行现场的常规教育了。

例如:每次在吃完饭的时侯,总会有一部分的幼儿不能按要求将筷子和碗分开放,吃完饭之后总会将碗筷乱七八糟地放在一起。

但是有一次我们发现班级中总有一位小女孩自觉地将别的幼儿乱放的碗筷分别整理开,利用这位幼儿的闪光点,我马上表扬了这位幼儿,并请她来督促其他幼儿正确放置吃过的碗筷,并鼓励其他幼儿也向她学习。

幼儿都很喜欢模仿,也特别容易受到鼓舞,所以在几次鼓励后孩子们都想改正自己的缺点,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了。

当然,榜样的行为不仅
能要让幼儿在心理上产生共鸣,最重要的是要反映到幼儿的行为中去。

所以当幼儿自觉地以榜样的精神为动力,以榜样规范行为并做出良好的表现时,我们要及时给予幼儿充分的表扬,使幼儿感受到学习榜样的益处,从而强化榜样的影响力。

4、设立“值日生”制度,提高幼儿的自觉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自理能力有所提高,不仅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还能帮助别的小朋友。

于是,我在班级设立了值日生为大家服务,比如:饭前、饭后擦桌子、整理图书、玩具、搬椅子等。

幼儿对值日生非常喜欢,通过当值日生,他们的责任意识增强了并且交往意识与动手能力都有所提高。

二、从幼儿的教学活动或游戏活动常规教育出发:
1、为了达到集体活动井然有序的目的,有的教师常常会制定一套严格的行为规范,以限制幼儿的不良行为,使其行为与集体整齐划一。

但我认为让幼儿从多种做事方式中认识并采用一种高效的做事方式,将满足个人欲望、冲动的活动方式,通过这种常规来发展幼儿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认识。

例如,在课间活动中,让幼儿通过两种出门方式来比较——一种是拥挤在一起出门,一种是排队快速出门,通过比较使幼儿明白是拥挤出门快呢还是自主排队出门的方式快。

这样,我们老师就不需要用粗暴的方式制止幼儿拥挤,而是让他们提高认识,寻找一种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2、有些教师认为惩罚是使幼儿形成常规行为的最好方法,惩罚意味着教师只是给幼儿指出了他的行为错了,但并没帮助他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而且惩罚还会给孩子带来恐惧,使他的心灵受到很大伤害,有许多行为不良的儿童就是在惩罚的压迫下变得越来越坏的。

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目前的行为,相信幼儿会向好的方面发展;给予幼儿充分的信任和爱,增强孩子改错的信心。

实际上,我们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并不难,难的是放任后收回,养成不良习惯后改正。

因为合理的行为要求幼儿是乐意接受的,一旦形成习惯便成为幼儿的自主行动,不需教师时时提醒。

例如,有的孩子喜欢在活动室里跑来跑去,这时,老师不光要制止幼儿不许跑,还得让幼儿知道,在室内人多,地方小,跑来跑去容易撞到人,会伤害自己,也会伤害别人。

3、教师应注意观察并抓住日常生活中幼儿之间产生的矛盾、冲突,让幼儿自己讨论,通过协商和争辩共同制定相应的常规。

这样可以在集体中形成尊重、信任的气氛,让每一个幼儿都感觉到自己的意见是重要的。

其次,教师要掌握组织讨论、深化幼儿认识的艺术,培养幼儿争论和协商的能力。

最后,要培养幼儿倾听、理解别人观点的能力,这是讨论的基础。

例如,幼儿在活动室内跑来跑去的事件中,我们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讨论:“为什么不能在室内跑?应该怎么做?”通过讨论让幼儿自己达成共识,建立常规,这样以来幼儿往往更能够自觉遵守。

4、在我们生活中不能忽视幼儿同伴关系在常规形成中的作用,如教师对幼儿告状的反应要么是“管好你自己就行了,不要管别人”,要么就是“处治被告的一方”。

其实,幼儿之间要相互监督,用集体的力量杜绝不良行为。

如可以利用幼儿他们自己通过讨论后所制定的规则,来约束他们,即使有人违反了规则也会互相提醒。

让幼儿学会服从集体、同伴的决定,而不是屈从于老师的权威。

5、有的幼儿在家与在幼儿园表现不一致,常常是因为教师和家长之间缺乏沟通。

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要发挥家园共建和家园互动对幼儿教育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幼儿的个人特点及家庭情况,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从而找到相应的教育对策。

要把每个时期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的重点及教育方式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配合,同时也及时听取家长的要求,采纳家长好的意见。

三、从常规教育中应教育幼儿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节约出发:
1、把礼貌、文明语言赋予在常规教育的各项教学活动及游戏的过程中,例如:说
话轻声、姿势自然、不抢先、室内、上下楼不奔跑;说话有礼貌、找人帮忙说“请你、注意倾听、积极应答、室内不大声叫喊、行动不任意打扰别人、无意打扰主动道歉;请小朋友把椅子放好;一个跟一个走出教室;刘畅小朋友请快坐下,大家都在等你;请安静,不要打扰别人。

等等。

在师生互动中孩子喜欢说话算数、说到做到、教师做好榜样,随时提醒幼儿。

这样既有利于活动顺利开展,也有利于常规落实到行动。

2、重视建立一些细小的行为规则,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如:集体活动开始找空位坐,可防止争坐位而耽误时间,离开教室前把椅子整理好,可节省时间;端椅子规定姿势,可防止碰撞;集体外出或洗手、取饮水等主动站队等待,防止拥挤也节省时间;要拿别人手上的东西,用礼貌语言协商,防止争论;室内不奔跑,不大声说话,有利于保持安全、安宁的环境;吃饭时请小朋友把饭粒吃完,避免粮食浪费;幼儿洗手时提醒将水龙头拧小一点,洗完手后请拧紧水龙头,可节约用水等等。

经验证明,上述常规幼儿都能养成,关键在于教师随时注意及时指导。

3、正确对待调皮的孩子,分析原因后进行教育。

每个班级都有一些自控能力弱的孩子。

对待这些孩子,老师不能一味地批评式放任不管,也不能进行无效的表扬,敷衍孩子。

而是要多些耐心和细心,在观察的基础上机智地引导、帮助他们。

常规教育的过程是教育技术和教育艺术密切结合充分发挥师生潜能的过程。

从长远看;,常规教育是培养遵纪守法公民的基础课,因而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教师应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勇于探索,使良好的常规教育内化为幼儿自主的行为。

同时又要注意,既要让幼儿遵守规则,又不能束缚了幼儿的自主性,只有两者有机结合,让幼儿有机会享受自主、自由,也就乐于遵守合理的规则。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傅芳芳;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研究[1];上海师范大学硕士2011年G610
【3】钱海娟;反思教师作用与幼儿园常规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2005年3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