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选择题训练(含答案)
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
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 )A. 明B. 日C. 月D. 山2.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A. 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
B. 小草在微风中舞蹈。
C. 雨过天晴,阳光灿烂。
D.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
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有多少篇?( )A. 305篇B. 300篇C. 310篇D. 295篇4. 下列哪个词属于名词?( )A. 跑B. 书C. 大D. 好5. 下列哪个句子是倒装句?( )A. 我昨天去了公园。
B. 公园里昨天我去了。
C. 去公园我昨天。
D. 昨天我去了公园里。
二、判断题1. 《论语》是孔子所著。
()2. “床前明月光”是杜甫的诗句。
()3. “之”字在古代汉语中只有代词的用法。
()4.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是动词。
()5. “桃花潭水深千尺”是李清照的诗句。
()三、填空题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______》。
2.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______的诗句。
3.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______》。
4.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自《______》。
5.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______的诗句。
四、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赋、比、兴”的含义。
2. 请简要介绍《史记》的作者和主要内容。
3. 请简要解释“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
4. 请简要介绍“唐宋八大家”。
5. 请简要解释“平仄”的含义。
五、应用题1.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语文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qiào)首而望、屏.(bǐng )息敛声的一刹那。
B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长髯覆盖了两颊.(jiá),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yǒu)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C这三种感情就像飓.(jù)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pín )临绝望的边缘。
D全图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冗.(rǒng),段落清晰,结构严谨。
画中人物有五百多个,形态各异。
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qiú jìn),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振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
B. 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脱辞检察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察的结果,发表出来。
C.哪知老境却如此秃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情郁于衷,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锁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D 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
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有用心....。
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B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C.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像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题词语成语文学常识选择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选择题专题训练部编版(含答案)1.下列关于《昆虫记》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昆虫记》选自英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法布尔的《昆虫记》。
B.《昆虫记》充满对昆虫的爱,对微小生命的爱,所以使广大读者深受感动。
C.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因为它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生动地揭示出来,使人们了解昆虫的真实生活情景,实在是一部优秀的科普著作。
D.法布尔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看待问题时不能光依据别人对待此事的看法,而要自己去寻觅真正的答案,并且要细心去发现,大胆的钻研。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短视频创作与传播应坚决抛弃那种盲目追求数量、粗制滥造的粗放型发展思路,自觉把用户的审美体验放在首位。
B.这座身材高挑而轻盈、外部结构简洁而新颖的超高建筑耸立在香港中环的密集群楼之中,如鹤立鸡群。
C.听说离家十多年的哥哥要从外地回家,爸爸妈妈都在堂屋中正襟危坐等着他。
D.事实也不断证明,评论家“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常能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且一语中的、入木三分。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首联写春天城内草木茂密幽深,整个城市充满着荒凉凄惨的氛围。
B.颔联借花鸟写人的感觉,花为诗人伤心流泪,鸟为诗人心惊胆战。
C.颈联写出了诗人对妻子儿女等家人的强烈思念之情,情感真挚感人。
D.尾联中“搔更短”、“不胜簪”饱含了诗人伤时忧国、悲己思亲之情。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寒噤(jìn)仁慈(cí)遵循(xún)差使(cāi)B.狼藉(jí)蹒跚(pán)尴尬(gà)老妪(yù)C.俯瞰(kàn)深渊(yuān)轩榭(xiè)嶙峋(xún)D.料峭(qiào)漕运(cáo)俨然(yǎn)两栖(qī)5.下列作品、作者、年代配搭不正确的一项是()A.《愚公移山》——列子——战国B.《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西汉C.《富贵不能淫》——孟子——春秋D.《饮酒(其五)》——陶渊明——东晋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阻遏(è)管辖(xiá)溃退(kuì)锐不可当(dǎng)B.磅礴(bàng)歼灭(qiān)荻港(dí)排山倒海(dǎo)C.绥靖(suí)芜湖(wú)逃窜(cuàn)高屋建瓴(líng)D.阌乡(wén)要塞(sè)殷红(yīn)负隅顽抗(yú)7.下列对杜牧《赤壁》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1. 下面哪个词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
A. 明亮
B. 课程
C. 动物
D. 难题
答案:B
2. 请按要求作答:(5分)
将下列名著与其作者进行正确匹配:
| 名著 | 作者 |
答案:
红楼梦 - 曹雪芹
西游记 - 吴承恩
水浒传 - 施耐庵
三国演义 - 罗贯中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1. 阅读理解(10分)
阅读下面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
问题:短文中的小明是哪个班级的学生?答案:小明是5班的学生。
...
第三部分写作题(共40分)
1. 作文(30分)
假设你是班长,请你写一篇发言稿,倡议班级的同学们一起参加校园文化节活动,并说明参加此活动的好处。
...
答案:(写作内容)
2. 说明文(10分)
根据下图和提示写一篇说明文。
...
答案:(写作内容)
答案解析请参考附件中的答案示范文档。
感谢参加本次考试!祝你取得好成绩!
---------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的文档,希望对您有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谢谢!。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巍.峨(w ēi ) 矗.立(zhù) 瞻.仰(zh ān )B .上溯.(sù) 重幔.(màn) 庑.殿(w ǔ)C .镶嵌.(qiàn) 挑衅.(xìng) 逾.越(yú)D .旌.旗(j īng ) 天堑.(qiàn) 五卅.(zh ōu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中出类拔萃的作品,论其流传之盛,也可说是永垂不朽....了。
B .昆仑山,又好像顶天立地....的男儿,铮铮铁骨,激励着一批批英雄志士奋勇前行。
C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永远值得我们缅怀。
D .他对历史一点都不感兴趣,一提到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就哑口无言,慷慨激昂....。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B .春天到来,公园里游客如织,他们在这里聆听着大自然的鸟语花香,感觉特别惬意。
C .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项目。
D .通过参观伍先华故居,我感受到革命先烈甘洒热血的英雄主义情怀。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4. 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纪念碑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
( )(2)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
( )(3)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
(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阅读课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相关段落,回答下列问题。
①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月台。
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课后基础训练(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课后基础训练(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羁绊(bàn)摺皱(zhé)惬意(qiè)B. 惨淡(cǎn)惨案(cǎn)惨遭(cǎn)C. 胭脂(yān)艳丽(yàn)沿革(yán)D. 摇曳(yè)摇篮(yáo)摇摆(yáo)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部电影感人至深,观众无不潸然泪下,真是耐人寻味。
B. 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
C. 他这个人平时沉默寡言,但在关键时刻总能挺身而出。
D. 春天的公园里,百花争艳,游人如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B. 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他每天晚上都坚持做作业到深夜。
C. 老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了这道难题,终于让我们弄懂了。
D. 在公共场所,我们应该遵守社会公德,不要大声喧哗。
4. 下列诗句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一项是()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背影》是朱自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散文。
B. 《春》是朱自清的散文,《济南的冬天》是老舍的散文。
C. 《苏州园林》是叶圣陶的散文,《庐山的云雾》是徐迟的散文。
D. 《三峡》是北岛的散文,《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散文。
6. 下列作品中,属于神话故事的一项是()A. 《愚公移山》B. 《精卫填海》C. 《孟姜女哭长城》D. 《白蛇传》7.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
B. 月亮升起来了,星星也跟着亮了起来。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以下作品中,属于古代文学的是(A)
A.《红楼梦》
B.《围城》
C.《让子弹飞》
D.《平凡的世界》
2. 下列哪个词的读音全都正确?(D)
A.懈怠(xié dài)
B.滑稽(huá jī)
C.迷茫(mí máng)
D.窒息(zhì xī)
3. 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B)
A.旅行的经历
B.音乐的魅力
C.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D.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4. “汗如雨下”这句话用了哪种修辞手法?(C)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5. 下列古代四大名著中,属于小说的是(B)
A.《论语》
B.《西游记》
C.《诗经》
D.《周易》
第二部分: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学生们要努力培养良好的阅读____和____惯。
2. 这位作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____和____。
3. 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让人____和____。
4. 这部电影反映了人类的____和____。
5. 学生们要勤奋研究,努力____自己。
答案:
第一部分:1.A 2.D 3.B 4.C 5.B
第二部分:1.兴趣,爱好 2.价值,思想 3.陶醉,心旷神怡 4.智慧,情感 5.提升。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选择题训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99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溃退(guì)舀水(yǎo)白洋淀(dìng)B.绥靖(suí)脂粉(zhǐ)蹿一蹿(cuàn)C.寒噤(jìn)拂晓(fú)颤巍巍(chàn)D.提防(tí)惊骇(hài)迫击炮(pò)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眼花嘹乱晨曦血腥闪烁B.臭名昭著荒谬憧憬珐琅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D.精疲力竭纳粹鞠恭铁锈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恰当的是()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______江阴要塞,________长江。
A.占有牵制封锁 B.占领控制封锁C.占领控制封闭 D.占有牵制封锁4、对句子大意理解不正确的是()。
(2分)A.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牡丹的钟爱,人该有很多了。
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长上碧绿的台阶,青草的颜色映入青翠的帘子。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5.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妥当的一项是()A.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B.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C.老妇人又捧起土来继续往坟上盖,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
D.两个强盗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荡然无存。
6.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C.《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 )A.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两倍.B.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三分之二.C.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原来的三分之二.D.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倍.1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环绕(rǎo)悠闲(yiōu) B.锐不可当(ruǐ)舀水(y ǎo)C.横渡(hènɡ)溃退(kuì) D.鞠躬(jū)奇迹(jì)1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制栽赃物 B.拂晓富丽唐皇C.丝绒精彩 D.尖利鬼鬼崇崇13.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古诗词阅读选择题 (带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选择题(带答案)1下面对李清照的《渔家傲》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D“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路长嗟日暮”出自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借此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问心无愧,因为自己一生曾写出许多惊人的词句。
解析:作者借此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
这里一个“嗟”字,生动地表现出她那彷徨忧虑的神态。
2C“九万里风”句,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作者为什么梦想到三山中去?从上文的意思来看,作者感到自己的才华抱负只有在现实社会中才能得到实现和施展。
从上文的意思来看,是由于她感到才华抱负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施展,找不到出路。
可见她的梦想仙境,是她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表现。
3下面对李清照的《渔家傲》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人,是豪放派的代表。
生活在北宋后期和南宋前期,以“靖康之变”为界分前后两期。
前期生活幸福美满,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靖康之变”,金兵入侵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有《漱玉词》传世。
参考答案:A(婉约派代表而不是豪放派代表)4下面对李清照的《渔家傲》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D“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路长”、“日暮”是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
出处是《天问》:“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答案:D(出处是《离骚》)5下面对李清照的《渔家傲》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C下阕的“九万里风鹏正举”三句完全是虚写,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弘。
词作中对于开阔壮美的境界富于浪漫主义的想象,表现出作者内心一种刚健昂扬的气概,词风豪放。
参考答案:C(下阕的“九万里风鹏正举”三句虚实结合而不是完全虚写)6下面对李清照的《渔家傲》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C这首词通过记梦,展示一个神奇的境界,抒发内心的喜悦,也表现自己不为苦难所磨灭的追求与向往。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后基础训练(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后基础训练(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憎恶(zēng wù)憎恨(zēng hèn)B. 狡黠(jiǎo xiá)侥幸(jiǎo xìng)C. 惬意(qiè yì)谴责(qiǎn zé)D. 惨淡(cǎn dàn)惨案(cǎn àn)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这个人很直率,有什么说什么,从不拐弯抹角。
B. 这家餐厅的菜味道很好,每天都有很多人慕名而来。
C.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并不骄傲自满,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
D. 老师在课堂上耐心讲解,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讲。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老师要求我们每天都要阅读课外书籍。
C. 他一放学就回家,书包还没放下,就坐在书桌前开始写作业。
D. 在这次比赛中,同学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潜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4.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是()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5. 下列文章中,属于议论文的是()A. 《背影》B. 《济南的冬天》C. 《春》D. 《一次讲演》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B. 《三峡》选自《水经注疏》C. 《与朱元思书》选自《陶渊明集》D.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及其弟子编撰而成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雪后的校园,一片洁白,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
B. 那片枫叶在秋风中翩翩起舞,仿佛在向我们挥手告别。
C.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给人们带来了温暖。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在古代常用来表示“夜晚”?A. 明B. 昼C. 夜D. 旦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主要分为哪三部分?A. 风、雅、颂B. 风、雅、赋C. 风、颂、赋D. 风、雅、曲3.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史记》?A. 一鸣惊人B. 一箭双雕C. 一举两得D. 一落千丈4. 下列哪位诗人被尊称为“诗仙”?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维5. 《论语》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行录?A. 老子B. 孔子C. 孟子D. 庄子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中的“风”是指各地的民间歌谣。
()2. “楚辞”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诗歌形式,主要流传于楚国。
()3. “唐宋八大家”中包括李白和杜甫。
()4.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5. “建安七子”是指建安时期的七位文学家。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中的“____”是指宫廷乐曲。
2. “______”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
3. “______”是《史记》中记载的一位著名政治家。
4. 《庐山谣》是______的作品。
5. “______”是《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诗经》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
2. 介绍一位“建安七子”及其代表作。
3. 解释“楚辞”的特点。
4. 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5. 解释“唐宋八大家”中的“八大家”分别指哪些人。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诗经》中的一首诗。
2. 请解释并用自己的话复述《论语》中的一句话。
3. 请列举出《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列传”各一篇。
4. 请简述唐代诗歌的繁荣原因。
5. 请解释“建安七子”中的“建安”指的是哪个时期。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诗经》中的“风”与“雅”的不同特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吴承恩C. 施耐庵D. 曹雪芹3.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诗句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A.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4.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水浒传》?A. 调虎离山B. 画龙点睛C. 对牛弹琴D. 拔苗助长5. 下列哪个字属于多音字?A. 行B. 只C. 乐D. 长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2. “床前明月光”是杜甫的名句。
()3. 《西游记》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4.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形容桂林的山水之美。
()5. “一问三不知”是指一个问题问三次都不知道答案。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______,可以为师矣。
”出自《论语·为政》。
4. 《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讲的是刘备三次请______出山的故事。
5. “不积跬步,无以至______。
”出自《荀子·劝学》。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西游记》的主要故事情节。
2. 请解释“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意思。
3. 请简述“孟母三迁”的故事。
4. 请解释“因地制宜”的含义。
5. 请简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虽然……但是……”造句。
2. 请用“如果……就……”造句。
3. 请用“不仅……而且……”造句。
4. 请用“因为……所以……”造句。
5. 请用“与其……不如……”造句。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八年级(上)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知识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单项选择共70分,每小题2分)1.“孟母三迁”这个传说,说的是孟柯的母亲为了孟子而三次搬家的故事。
搬家的目的是什么? ( B)A.避免纠纷 B.适于求学 C.免于牵挂 D.节省房租解析: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
”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
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
”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
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
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
”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2.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里,小美人鱼变成人是为了见到谁?(C)A、渔夫B、皇后C、王子3、“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 (B)A、诗歌B、音乐C、小说D、散文解析:《韶》乐是当时流行于贵族当中的古乐。
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音乐赏析能力也很强,他听了《韶》乐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品尝不出肉的滋味,这当然是一种形容的说法,但他欣赏古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也说明了他在音乐方面的高深造诣。
4、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A )A、王维B、孟浩然C、李商隐D、王昌龄5、《老人与海》的作者是 (A)A、海明威B、马克·吐温C、杰克·伦敦D、狄更斯6、《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B )A、柯南道尔B、笛福C、狄更斯D、莎士比亚7、“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原指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他的国籍是 (C)A、英国B、法国C、丹麦D、德国8、一主持人拿起一块木板儿,将另一主持人轻打了一下。
据此我们可以猜出《红楼梦》中的三个人物是 (D )A、门子贾琏袭人B、冯渊板儿袭人C、贾珍板儿袭人D、板儿袭人贾琏解析:熟记《红楼梦》中的人物,然后根据提示,木板就指代板儿。
轻打一下就是袭人,袭击别人的意思!最后贾琏呢,应该主持人还有表情,假装可怜。
2024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类词的是:A. 风筝、飞机B. 桃花、雪花C. 美丽、善良D. 狮子、老虎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A. 夜幕降临,星星闪烁。
B. 风儿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C. 小草微笑着向我点头。
D. 雨滴打在窗户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3. 下列诗句中,出自《诗经》的是:A.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B.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C.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D.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4. 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神话故事的是:A. 《愚公移山》B. 《精卫填海》C. 《孟姜女哭长城》D. 《白蛇传》5. 下列成语中,与战争无关的是:A. 破釜沉舟B. 披荆斩棘C. 退避三舍D. 风声鹤唳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背影》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对父亲深沉的爱。
(√)2. 《出师表》是诸葛亮为了劝谏刘备而写的。
(×)3.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
(×)4. 《水浒传》中的宋江被称为“及时雨”。
(√)5.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会七十二变。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
”2. “学而不思则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3. 《______》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4. “但愿人长久,______。
”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愚公移山》的故事梗概。
2. 请解释成语“画蛇添足”的意思。
3. 请写出《咏柳》这首诗的作者和内容。
4. 请简述《草房子》这部作品的主题。
5. 请解释“文房四宝”指的是什么。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不仅……而且……”造句。
2. 请将下列句子改写为反问句:“这道题你会做吗?”3. 请将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他不喜欢吃苹果。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基础训练解析版)
第08课列夫·托尔斯泰【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下面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转学一年后,又回到了原来的学校,他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展现在同学们面前是万象更新的面貌。
B.近几年的股市风波,让他家徒四壁,他已无力负担沉重的债务。
C.法院开庭了,人们正襟危坐,他们紧张下一刻将发生什么。
D.她的成功是无可置疑的,因为她为此付出了无数汗水和时间。
【答案】A【详解】A项有误,“万象更新”的意思是“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在这里用错了对象。
“家徒四壁”形容家中十分贫穷,空无所有。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
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无可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
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
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2.下列语段中,画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B)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
(C)但我觉得,人们在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的同时,也会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
(D)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A.A B.B C.C D.D【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对句子语病的辨析。
C项有误,语序不当,应该将“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和“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对调。
3.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胡髭.(zì)长髯.(rán)一绺.绺(liǔ)鬈.发(quán)B.黝.黑(yǒu)粗劣.(liè)滞.留(zhì)穹.顶(qióng)C.可憎.(zēng)蒙昧.(mèi)貂.皮(diāo)酒肆.(sì)D.掠.过(lüè)颔.首(hàn)【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07课回忆我的母亲(提升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第07课回忆我的母亲【提升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B.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C.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因为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
D.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耕田不可。
【答案】B【解析】【详解】A项,主语残缺,删去“当”和“时”;C项,语义重复,删去“因为”或“由于”;D项,成分残缺,在“还”的后面加上“非”。
故选B。
2.下列选项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佃农/细长勉强/弱肉强食要塞/阻塞B.私塾/熟悉啜泣/不辍劳作溃退/匮乏C.床铺/铺床周济/人才济济逃窜/撺掇D.挑水/挑逗姓任/任劳任怨歼灭/纤细【答案】B【解析】【详解】A项,“佃”读“diàn”;“细”读“xì”。
第一个“强”读“qiǎng”;第二个“强”读“qiáng”;第一个“塞”读“sài”;第二个“塞”读“sè”。
B项,“塾”和“熟”都读“shú”;“啜”和“辍”都读“chuò”;“溃”和“匮”都读“kuì”。
C项,第一个“铺”读“pù”;第二个“铺”读“pū”。
第一个“济”读“jì”;第二个“济”读“jǐ”。
“窜”读“cuàn”;“撺”读“cuān”。
D项,第一个“挑”读“tiāo”;第二个“挑”读“tiǎo”。
第一个“任”读“rén”;第二个“任”读“rèn”。
第一个“歼”读“jiān”;第二个“纤”读“xiān”。
故选B。
3.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不辍(chuò)勉强(qiáng)B.外甥(shēng)祖籍(jì)C.规律(lù)溺死(nì)D.劳碌(lù)慰勉(wèi)【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勉强(qiǎng)。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后基础训练(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后基础训练(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憎恶(zēng wù)B. 瘫痪(tān huàn)C. 侮辱(wǔ rǔ)D. 哀伤(āi shāng)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一直模棱两可。
B. 老师的话语重心长,让我们深受启发。
C. 他这个人喜欢斤斤计较,大家都不愿意和他交往。
D.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鸟语花香,真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B. 老师要求我们班的同学,每天必须按时完成作业。
C. 在会上,他慷慨激昂地发表了就职演说。
D. 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桃花也含苞待放。
4.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是()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背影》是朱自清的散文作品。
B. 《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的诗歌作品。
C.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的散文作品。
D. 《出师表》是曹操的辞赋作品。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B.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C.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D.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7. 下列句子中,属于对偶句的一项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D.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8. 下列句子中,属于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C.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课后基础训练(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课后基础训练(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酝酿(niàng)摇曳(yè)惟妙惟肖(xiào)B. 矫健(jiǎo)憾事(hàn)情不自禁(jīn)C. 惬意(qiè)呕心沥血(lì)气息奄奄(yǎn)D. 纤维(xiān)隧道(suì)挑拨离间(jiàn)2.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B.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在这场比赛中表现突出,赢得了观众的啧啧称赞。
B. 这篇文章结构混乱,让人感到眼花缭乱。
C. 老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难题,直到我们豁然开朗。
D. 他做事总是半途而废,所以一直没有取得成功。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老师要求我们每天坚持阅读。
C.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他的成绩得到了明显改善。
D. 春天来了,校园里百花齐放,仿佛走进了一个美丽的世界。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背影》是朱自清的散文作品,讲述了作者与父亲分别的情景。
C. 《济南的冬天》是鲁迅的散文作品,赞美了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
D. 《三峡》是郭沫若的诗歌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三峡风光的热爱。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骈死于槽枥之间(并列)B. 持节云中(拿着)C. 江春入旧年(进入)D. 水中军旗(竖立)7. 下列句子中,文言文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匹马跑一千里,有时会吃掉一石的粮食。
)B.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况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C.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必刷题 7.文学文化常识 试卷(含答案解析)
文学文化常识一、选择题1.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经注》这部古代地理名著记载了一千多条河流及相关资料,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B.律诗通常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分别是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
B.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词开婉约一派。
D.《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主要写了作者与日本友人藤野先生交往的一段经历以及作者在日本先学医而后弃医的过程。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知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列夫·托尔斯泰》和《美丽的颜色》都属于人物传记。
前文的作者是俄国的茨威格,后文的传主是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玛丽·居里。
B.《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北宋文学家。
他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等人并称“唐宋八大家”。
C.新闻按照题材可以分为消息、新闻特写、通讯等,有时可以根据文章主要的表达方式进行判断,比如《“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全篇以描写为主,则为新闻特写。
D.节日习俗话饮食:中秋节吃月饼,寓意团团圆圆;重阳节饮菊花酒,期盼延年益寿。
4.下列文学常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一般来说,律诗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且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
B.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按照重要性递减原则安排,即所谓的“倒金字塔”结构。
其中主体部分集中讲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
C.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叙;自述生平的,称为“自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每题3分,共99 分) 1. 卜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 .溃退(gu 1)舀水(y d o ) 白洋淀(d 1g ) B .绥靖(su i )脂粉 (zh 1) 蹿一蹿(cu cn ) C .寒噤(j 1)拂晓 (f u) 颤巍巍(ch c )D .提防(t i ) 惊骇 (hci ) 迫击炮(p o ) 2. F 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眼花嘹乱 晨曦 血腥闪烁 B .臭名昭著荒谬 憧憬 珐琅 C .响彻云宵杀戮 箱箧 揣摩 D .精疲力竭 纳粹 鞠恭 铁锈A.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B.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牡丹的钟爱,人该有很多了。
C.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长上碧绿的台阶,青草的颜色映入青翠的 帘子。
D.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5.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妥当的一项是( )A .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B .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C .老妇人又捧起土来继续往坟上盖,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
D .两个强盗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 底,更漂亮,以至荡然无存。
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恰当的是 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并 ______ 江阴要塞, ________ 江。
A •占有牵制封锁B .C .占领控制封闭D .4、对句子大意理解不正确的是( ( )_____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占领控制封锁 占有牵制封锁 )。
(2 分)6. 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 •《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C •《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D.雨果,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等。
7 •下列加粗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 憎恶(z eng) 琐屑(xi c) 涎水(xi印)B. 诘问(ji 8 惦记(di m) 胡同(t d ng)C.哀悼(d co)奔丧(s mg)取缔(d i)D.颓唐(tu 0糟糕(z①)骷髅(k功下列词语中不含错别字的一组是( )A.蹋败和蔼烦躁噩耗B.仲胀惧惮尴尬呵斥C . 潦倒交卸渴幕焦灼D.跋涉、.、、, 、r,、赋闲狼藉伎俩卜面有天文字常识的连线,不恰当的一坝是( )A.鲁迅一一《阿长与山海经》一一《朝花夕拾》B.朱自清《背影》诗人、学者、散文家、民主战士C.钱钟书《围城》 -—小说D.余秋雨《信客》 -—小说10. “一条围巾的价钱由六元变为两元",如改为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 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两倍•B. 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三分之二•C. 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原来的三分之二•D. 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倍.1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 分)()A. 环绕(r ao)悠闲(yi o u) B .锐不可当(ru 1a o)C•横渡(hen g)溃退(ku i)D .鞠躬(j u)12. 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A. 制栽赃物B .拂晓富丽唐皇C•丝绒精彩 D .尖利鬼鬼崇崇13. 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B•王东张皇失措地跑到学校,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C•她已经精疲力竭,坐在那里休息了好长时间。
D.这是一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
14. 选出比喻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A. 鲜嫩的芦花像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
B•母亲眺望的目光是一根无形的线,牵扯着远方游子的心。
C. 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里,势不可挡。
D.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一个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
1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A. 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进攻下,南阳守敌弃城南逃。
B•欢迎志愿军凯旋归来。
C. 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左右的距离。
D. 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
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1. C2. B3. B4. c5. A6. B16.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将来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B. 为了避免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你必须提高认识。
C. 考试能不能取得好的成绩,取决于平时是否努力学习。
D. 校园的春天像美丽的大花园。
1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难道能否认我们的意见是不正确的吗?)舀水(y 奇迹(j i)B. 这本小说塑造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
18. 请你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增长了不少新的知识。
B. 有没有坚强的意志,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C. 解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
D. 既然天气很冷,你也要多穿点衣服。
1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 在列车长粗暴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 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
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20.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从老师的谆谆告诫里,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
B. 我们要尽可能地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C. 走进美丽的通玄公园,我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D. 能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2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曹雪芹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不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B. 伊拉克南部城市巴士拉的繁华路段,站满了数万名抗议美军占领的人群。
C. 我断定他这次期末考试大概会取得较好成绩。
D. 广东省的从化温泉位于流溪河谷地带,周围群山环抱,平均海拔高度100至300 米。
22.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红光中学的全体团员没有不参加绿化校园活动的。
B. 一进入会场就看到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C. 新来的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又深厚的印象。
D .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2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多次抢险救灾,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B. “中国电影百年展”在观众中建立了良好的影响。
C.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D.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春节晚会上演出的舞蹈《千手观音》,受到观众的好评。
2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B. 每当站在中国地图前,使我产生无尽的联想。
C. 经过精心筛选和广泛征集,北京奥组委最终确定“福娃”为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
D. 国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2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夏天是香格里拉最美的季节,每到此时,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B. 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C.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很多人魂牵梦萦..的事。
D. 西双版纳以民俗独特、风景秀丽、动植物种类繁多而闻名遐迩..。
2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 风光秀丽的喀纳斯,以它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观光游览。
B. 尽管这次他做错了事,但是他仍然对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批评不以为然..。
C. 有些优秀的同学在平时生活中对自己要求也非常严格,总是拈轻怕重..。
D. 李小明考试时总是非常小心,答题认真,从来就不假思考..,所以他常取得好成绩。
27.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B. 有人说“百年修得同船渡” ,是“缘”把我们连在一起;我说只有“志”才能让我们走到一起,因为我们“志道”相同,所以我们同心协力,众志成城............ ,追求事业,成就自我。
C. 李云龙浑身透出一股粗犷自信的气质,虽是粗布土军装,但站在军装笔挺的晋军将领中,仍给人鹤立鸡群之感。
D. 溪水西流,你要迈着沉重的步伐向东前进,你要看看东方之神叱咤风云...的威武雄姿。
28.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十一”黄金周期间,清秀旖旎的太湖风光令国内外游人流连忘返..。
B. 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
C. 为了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令人赏心悦目.的《安徒生童话》邮票。
D. 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有识之士提醒人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29.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湖南电视台的娱乐节目办得栩栩如生.,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
B. 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C. 一个民族要想腾飞、发展,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D. 绿茵场上,足球健儿精神矍铄,斗志昂扬,精湛的球技倾倒了数万球迷。
30. 依次填在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______________ 的人,一个__________ 的人,一个___________ 的人,一个 __________ 的人,一个的人。
①有益于人民②有道德③纯粹④高尚⑤脱离了低级超A.③④②⑤①B.④③②⑤①C.④③②①⑤D.③④②①⑤)。
(2 分)B.何陋之有D. 莲之爱 )。
(2 分) B.长约八分有奇 D.舟尾横卧一楫 ”中“其”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A .其一贫,其一富B.其如土石何 C .吾视共辙乱D.其真无马邪 参考答案:1—5.CBBCA 6 —10.BADDC11 —15.DCBCD —20 BBCCA21—25. AADAC 26 —30. AABCB31 —33. BDD 31、 选出“之”用法不同的一项( A .水陆草木之花 C .花之君子32、 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A .诎右臂支船 C .左手倚一衡木33、 下面句中加点词与“其两膝相比者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