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9年7月自考德育原理试题

全国2009年7月自考德育原理试题
全国2009年7月自考德育原理试题

全国2009年7月自考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整个德育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 )

A.探求德育原理B.总结德育经验

C.揭示德育规律D.制定德育方针

2.《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的作者是( )

A.马卡连柯B.夸美纽斯

C.苏霍姆林斯基D.赞可夫

3.与古代德育相比,现代德育有许多特点,其中在德育目标上的基本特点是( )

A.专制奴役性B.强制约束性

C.全面发展性D.个体独立性

4.对人的品德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A.社会精神文化B.家庭环境

C.邻里和社区D.学校德育

5.根据儿童品德发展六个阶段的划分,少年期的主要特征是( )

A.适应性B.动荡性

C.协调性D.从他性和情境性

6.在现代,随着生态学的发展,创立了生态伦理学;随着核科学的发展,和平利用核能,防止核战争、核污染对世界和平和人类安全的威胁和危害,已成为人们的迫切愿望和注视的热点之一;随着宇航科学的发展,人们提出了宇航伦理学;随着医学的发展,“安乐死”、“克隆人”等问题的提出和试管婴儿的问世,引起人们对有关伦理道德问题的讨论。这说明( )

A.科学技术对德育目标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

B.科学技术对德育方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

C.科学技术对德育内容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

D.科学技术对德育社会形式、规模和结构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

7.德育与其他社会因素既相区别,又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影响,具有( )

A.相对独立性B.绝对独立性

C.客观独立性D.主观独立性

8.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 )

A.政治要求B.价值观念

C.规范要求D.认识水平

9.下列关于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活动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人的发展过程,两者没有关系

B.德育过程是人的发展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两者没有关系

C.德育过程就是品德形成过程,两者没有区别

D.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既相区别,又密切联系

10.人的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在品德发展需要和动机的推动下形成发展的,其顺序是( ) A.知、情、意、行B.情、知、意、行

C.意、情、知、行D.行、意、情、知

11.要求从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和实际品德状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的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B.知行统一原则

C.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12.德育组织形式问题是德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指的是( )

A.德育过程B.德育原则

C.德育实施方法D.德育实施途径

13.有效地进行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个别教育工作D.营造良好班级德育氛围

14.品德修养内容包括思想修养、政治修养、法纪修养和( )

A.人文修养B.理论修养

C.艺术修养D.道德修养

15.德育效果检测与评定也可以叫( )

A.品德测评B.品德测量

C.品德评定D.操作评定

16.通过诊断,提供了德育效果肯定或否定的等各方面反馈信息,必然在德育有关人员的思想上引起某种程度的震动和反思,情感上也产生某种程度的积极或消极的内心体验,从而在他们思想和行为上产生激励与抑制、鼓舞与监督作用。这指的是品德测评的

( ) A.诊断作用B.强化作用

C.调控作用D.教育作用

17.品德测评的依据是( )

A.德育目标B.德育原则

C.德育内容D.德育方法

18.就时间和空间来说,德育工作者劳动的特点是( )

A.时间的长期性和空间的稳定性B.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

C.时间的无限性和空间的有限性D.时间的稳定性和空间的无限性

19.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对教师具有模仿性和“向师性”的特点,这决定了学校德育工作者劳动的( ) A.示范性B.复杂性

C.创造性D.主体性

20.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现代仍然广泛存在的学校德育管理模式是( )

A.经验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B.行政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C.科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D.规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1.对我国古代德育批判继承的基本出发点和原则是什么?

22.如何理解德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23.什么是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贯彻这一原则时有哪些基本要求?

24.为什么说教学是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25.简述学校德育管理中的教育性原则及如何贯彻这一原则。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如何理解学校德育在人的品德发展中的作用?

27.试论品德修养的过程与特点。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

28.案例材料

我是一个班主任,六年级上学期,学校要进行足球赛,经过深思熟虑,我找到后进生C,让他担任足球队队长,让他招兵买马。他很高兴,下午就送来名单,我一看,清一色的后进生。我毫不犹豫地批准了,并和他们一起商量训练计划,申明我是教练,是你们的朋友。最后还对他们说,相信经过15天的努力,你们会成功的。并且向他们承诺,有困难可以直接找我,允许在这期间少做作业。班干部、其他任课老师对此有意见,我一一解释做工作,甚至和其他老师演“双簧”,让足球队的学生无意中看见我为他们少做作业与其他老师交涉,站在他们一边。这使他们更加卖力训练踢球,也更加信任我。虽然最后他们只得到年级第二名,但他们感受到了老师对他们的支持和信任,懂得了干任何事情只要投入总有回报的道理。于是,他们主动地把少做的作业补做齐了。更可喜的是,他们每个人象是换了个人似的对待学习、对待老师的教育。我又及时肯定、表扬他们的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尽管有反复和起伏,但一个学期下来,每个人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在他们的影响下,班级风气也明显好转。

问题:结合案例内容,谈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全国2017年4月自学考试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答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行政史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32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途、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题干】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 【选项】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A 【解析】隋朝废除九品中正制,正式确立科举制度。隋炀帝大业年间正式开科取士,从此确立科举制度,并成为以后整个封建社会中晚期选官制度最主要的方式。 【考点】隋唐的行政管理——行政官员的管理 2.【题干】真正解决王位继承顺序问题的是周朝确立的()。【选项】 A.军事民主制度

B.王子王位继承制 C.兄终弟及制 D.嫡长子继承制 【答案】D 【解析】商朝虽然确立了王子王位继承制,但并未完全解决王位继承的顺序问题,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的是周朝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 【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中央行政体制 3.【题干】秦汉中央政府职能机构的长官称为()。 【选项】 A.令 B.曹 C.卿 D.丞 【答案】C 【解析】秦汉中央政府职能机构的长官称为卿。 【考点】秦汉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 4.【题干】西汉初年,一些功臣被封为彻候,其食封的领地称为()。【选项】 A.属国 B.侯国

C.郡国 D.王国 【答案】B 【解析】西汉初年,一些功臣被封为彻候,其食封的领地称为侯国。【考点】秦汉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 5.【题干】魏晋以后,御史台完全独立,其长官为()。 【选项】 A.治书侍御史 B.御史大夫 C.御史中丞 D.殿中侍御史 【答案】C 【解析】魏晋以后,御史台完全独立,御史台长官为御史中丞。【考点】魏晋南北朝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 6.【题干】在隋朝三省制度中,实际成为行政运转轴心所在的“政本之地”是()。 【选项】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全国2006年4月自考国际私法试题与答案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私法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249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国际条约中采纳了反致制度的是(B) A.华沙公约 B.关于死者遗产继承的准据法公约 C.联合国国际货物和销售公约实体法公约 D.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2、最早提出“意思自治原则”的是(C) A.萨维尼 B.巴尔特 C.杜摩兰 D.戴西 3、根据1961年《遗嘱处分方式法律冲突公约》第1条规定:不动产遗嘱的有效方式必须符合(A) A.财产所在地法 B.法院地法 C.遗嘱人立遗嘱地法 D.遗嘱人立遗嘱时或死亡时本国法或住所地法 4、《保护文学作品的伯尔尼公约》规定对一般作品的经济权利最低保护期是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C) A.25年 B.30年 C.50年 D.55年 5、国际私法要解决的法律冲突,主要是指(A) A.法律的国际冲突 B.法律的区际冲突 C.法律的人际冲突 D.法律的时际冲突 6、英国的既得权说的创立者是(C) A.戚希尔 B.诺思 C.戴西 D.莫里斯 7、租船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未选择法律时,法院或仲裁机构多按国际私法规则而适用旗国法或(A) A.合同缔结地法 B.合同执行地法 C.法院地法 D.租船人营业地法 8、《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对我国生效的日期是(D) A.1980年1月1日 B.1981年1月1日 C.1987年1月1日 D.1988年1月1日 9、我国在批准加入海牙《域外送达公约》的决定中,指定的中央机关是指(C) A.公安部 B.外交部 C.司法部 D.最高人民法院 10、在监护问题上,首先从管辖权入手的,即如果其法院对某一涉及监护的案件有管辖权,它便只适用本国法的国家是(C) A.日本 B.泰国 C.英国 D.韩国 11、对于国际私法的性质问题,正确的观点是(B) A.它既是国内法,也是国际法 B.它主要是国内法,但也有国际法的因素 C.它主要是各国的国内法 D.它已发展成了国际法 12、对于涉外工程承包合同,如当事人未选择合同所适用的,一般情况下应适用(A)

全国2015年4月自学考试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行政史试题 课程代码:0032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最高权力机关是()。A.人民大会 B.酋长议事会 C.军事首长 D.部落长老会 【答案】A 【解析】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大会。 【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中央行政体制 2.商王朝调整王朝管理体系,以强化王权的制度称为()。 A.礼乐制 B.内外服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 【答案】B 【解析】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吸取夏朝及商朝早期的历史教训,对王朝管理体系进行调整,实行内外服制以强化王权。

【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地方行政体制 3.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称为()。 A.朝会 B.巡视 C.朝觐 D.巡狩 【答案】D 【解析】巡狩是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朝觐则是诸侯定期朝见天子并向天子述职的一种礼仪;朝会是诸侯间直接拜访。 【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行政运行和行政监督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皇帝 B.宰相 C.诸侯 D.中枢官员 【答案】A 【解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以皇帝为核心的制度,皇帝高居于国家机器之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考点】秦汉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 5.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是()。 A.任子 B.赀选 C.征辟 D.察举 【答案】D 【解析】察即考察,举即荐举,察举就是在考察的基础上予以荐举。察举是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其具体方法是由皇帝下诏指定举荐科目,丞相、列侯、公卿和郡国守相按科目要求考察和荐举人才,然后由皇帝亲自对被举荐者进行策问,根据对策等第高下授予相应官职。 【考点】秦汉的行政管理行政官员的管理 6.曹魏建国后,执掌诏令发布权的是()。 A.侍中 B.中书 C.门下 D.尚书 【答案】B 【解析】曹魏建国后,以中书执掌诏令发布权,具体政务则由尚书台独立负责。这种行政格局一方面使君主对具体政务的了解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也导致中书省

全国自考国际私法历年真题

2015 年1O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国际私法试卷 (课程代码00249) 本试卷共6 页,满分l00 分,考试时间l50 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l 分。共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关于“不动产的所有权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的性质,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关于外国人的民事法律地位的规范B.冲突规范 C.统一实体规范D.国际民事诉讼程序规范 2.德国学者萨维尼提出的国际私法学说是 A.既得权说B.法律关系本座说 C. 法则区别说D.本地法说 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涉外民商事案件中,适用经常住所地法律,自然人有经常居所地不明的,适用何种法律? A.其现在居所地B.与其有最密切联系的住所 C. 其原始住所D.其国籍国的住所 4.国际私法上对外国法人的承认是指 A.认可外国法人为内国法人 B.认可外国法人在内国从事的民事活动 C.认可外国法人在内国有财产豁免权 D.认可外国法人在内国有权从事反对其政府的活动 5.“动产继承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这条冲突规范中的“住所地”在国际私法上称作A.范围B.准据法C.指定原因D.连结点 6.“亲子间的法德关系,依父之本国法;如元父时,依母之本国法”这一冲突规范是 A. 单边冲突规范B.双边冲突规范 C.无条件的选择性冲突规范D.有条件的选择性冲突规范 7.涉外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依照我国有关规定和司法解释,依何种方式确定? A.原告住所地法 B.被告住所地法 C. 法院地法 D.冲突规范确定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准据法 8.对于识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识别是解决援用哪一个冲突规范的前提 国际私法试卷第2 页共9页 B.识别主要是一种限制外国法适用的手段 C.识别主要在确定法院管辖权时进行 D.如果两国制订相同的冲突规则,就不会产生识别冲突

自考国际私法(00249)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1O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国际私法试卷 (课程代码 00249) 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关于“不动产的所有权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的性质,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关于外国人的民事法律地位的规范 B.冲突规范 C.统一实体规范 D.国际民事诉讼程序规范 2.德国学者萨维尼提出的国际私法学说是 A.既得权说 B.法律关系本座说 C. 法则区别说 D.本地法说 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涉外民商事案件中,适用经常住所地法律,自然人有经常居所地不明的,适用何种法律? A.其现在居所地 B.与其有最密切联自考单科包过qq: 18606240系的住所 C. 其原始住所 D.其国籍国的住所 4.国际私法上对外国法人的承认是指 A.认可外国法人为内国法人 B.认可外国法人在内国从事的民事活动 C.认可外国法人在内国有财产豁免权 D.认可外国法人在内国有权从事反对其政府的活动 5.“动产继承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这条冲突规范中的“住所地”在国际私法上称作A.范围 B.准据法 C.指定原因 D.连结点 6.“亲子间的法德关系,依父之本国法;如元父时,依母之本国法”这一冲突规范是 A. 单边冲突规范 B.双边冲突规范 C.无条件的选择性冲突规范 D.有条件的选择性冲突规范 7.涉外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依照我国有关规定和司法解释,依何种方式确定? A.原告住所地法 B.被告住所地法 C. 法院地法

2018年4月自考中国行政史真题

2018年4月自考中国行政史真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国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部落联盟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人民大会 B.酋长议事会 C.军事首长 D.部落长老会 2.中国古代王位的嫡长子继承斛确立于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3.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称为 A.朝会 B.巡视 C.朝觐 D.巡狩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皇帝 B.宰相 C.诸侯 D.中枢官员 5.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各政权在蛮族地区建立的一种带有很大程度内部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体制。这种特殊行政区称为

A.王国 B.侨州郡县 C.左郡县 D.右郡县 6.唐初设内侍省,担任省内诸职的均是 A.给事中 B.门阀士族 C.翰林学士 D.宦官 7.唐朝的法规制度中,以敕的形式颁布,涉及的范围较为具体,并因实际情况而常发生变化的具体行政法规形式称为 A.格 B.令 C.律 D.式 8.五代十国时期,节度使的辖区是 A.州 B.道 C.县 D.乡 9.宋朝会议制度已发展得十分成熟,其中由皇帝主持,其目的是疏通君臣关系,为皇帝决策提供信息的会议形式是 A.例行常朝 B.便殿议政 C.临时朝仪 D. 议政会议 10.我国历史上建立辽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满族 B.蒙古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 11.辽朝汉族和渤海官僚的入仕门径是 八举荐 B.科举 C.门荫 D.世袭 12.明朝直接听命于皇帝,成为事实上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的是

全国2018年4月自考考试国际私法试卷(真题+解析)

全国2018年4月自考考试国际私法试卷 (真题+解析) (课程代码00249)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哪一位学者把有关公共秩序的强行法分为“国内公共秩序法”和“国际公共秩序法”?( C ) A.萨维尼 B.斯托雷 C.布鲁歇 D.巴托鲁斯 2.率先采用国籍作为确定属人法的连接点的是( C ) A.1971年《美国第二次冲突法重述》 B.1978年《奥地利联邦国际私法法规》 C.1804年法国民法典 D.1896年《德国民法施行法》 3.下列关于识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识别是解决援用哪一冲突规范的前提 B.识别的主要目的是限制外国法的适用 C.识别的依据有法院地说、准据法说、分析法学及比较法学说等 D.识别还包括对冲突规范的解释 4.《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2条规定:“本联盟任何国家的国民,在保护工业产权方面,在本联盟所有其他国家内应享有各该法律现在授予或今后可能授予各该国国民的各种利益。”是一条( C ) A.最惠国待遇制度的规定 B.互惠待遇制度的规定

C.国民待遇制度的规定 D.非歧视待遇制度的规定 5.在中国历史上,下列哪一期间外国人在中国的民事法律地位处于特权时期? ( C ) A.从西汉到明末 B.从明末倭寇及葡萄牙、荷兰的入侵至鸦片战争 C.从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 D.从新中国成立至今 6.巴托鲁斯是以下哪种学说的代表人物? ( D ) A.国际礼让说 B.关系本座说 C.既得权说 D.法则区别说 7.关于婚姻形式要件的法律适用,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C ) A.适用婚姻举行地法 B.适用当事人本国法 C.适用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D.选择适用属人法和行为地法 8.当事人具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籍均为外国国籍时,在确定其本国法时,各国可能的做法不包括( C ) A.以当事人最后取得的国籍优先 B.以当事人住所或惯常居所所在地国国籍优先 C.以当事人最先取得的国籍优先 D.以与当事人有密切联系的国籍优先 9.就国际私法的立法名称来说,l3本称之为( C ) A.民法施行法 B.冲突法 C.法例 D.涉外民事法律适用法 10.属于属人连接点的是( A ) A.住所 B.动产所在地 C.婚姻举行地 D.合同履行地

自考中国行政史考试真题

2017年10月自考中国行政史考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中国奴隶社会始于( )。 A.战国 B.西周 C.商朝 D.夏朝 2. 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 A.部落酋长议事会

B.人民大会 C.“四岳”议事会 D.军事首长 3.秦灭六国后,在地方政府行政体制上实行( )。 A.乡遂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国鄙制 4.两汉时期,由皇帝考核丞相、三公。在皇帝不亲政事的情况下,代皇帝行使考核权的是( )。 A.尚书 B.丞相 C.太尉 D.御史

5.魏国建国之初,魏文帝接受陈群建议而实行的选官制度是( )。 A.三公九卿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三公宰相制 6.魏晋时期,官员的升迁完全凭借( )。 A.门资 B.政绩 C.口碑 D.年资 7.在唐朝决策文书中,对具体行政事务的指令性文件称为( )。 A.册书

B.制书 C.敕 D.诰 8.我国历史上正式开科取士,确立科举制度,始于( )。 A.唐玄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隋文帝时期 D.隋炀帝时期 9.宋朝中央行政体制中处理军政军令事务的机构是( )。 A.太尉府 B.中书门下省 C.枢密院 D.三司使

10.辽朝契丹及其他游牧族出身的官吏的主要人仕门径是通过( )。 A.举荐 B.世选 C.科举 D.门荫 11.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是( )。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内侍省 12.在明朝地方政府行政体制中,省的派出机构是( )。 A.府

全国2001年4月自考国际私法试题(有答案)

2001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私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对于国际私法的性质问题,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认为国际私法() A、既是国际法,也是国内法 B、主要是国内法,也有国际法因素 C、是国际法 D、是国内法 2、自法则区别说产生以来,最早以当事人的本国法作为属人法的是() A、1756年《巴伐利亚法典》 B、1794年《普鲁士法典》 C、1804年《法国民法典》 D、1900年《德国民法典》 3、在我国,自西汉到明末,对外国人基本上采取() A、特权制度 B、排外制度 C、平等待遇制度 D、全理待遇制度 4、“婚姻之权利,依当事人各该本国法”,这是一条() A、单边冲突规范 B、双边冲突规范 C、重叠性冲突规范 D、选择性冲突规范 5、最早提出识别问题的是() A、胡伯和巴丁 B、卡恩和里斯 C、胡伯和里斯 D、卡恩和巴丁 6、自1878年福果案后,法国判例确定了() A、反致制度 B、识别制度 C、公共秩序制度 D、先决问题制度 7、在国际私法中被称为“安全阀”制度的是() A、反致制度 B、识别制度 C、公共秩序制度 D、先决问题制度 8、依我国司法解释的规定,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民事活动,如依其本国法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而依我国法律为有民事能力,则其民事行为能力的准据法应是() A、我国法律 B、外国人的本国法 C、外国人的住所地法

D、外国人的惯常居住地 9、解放初期,我国对于外国人在华企业国籍的认定,依照() A、复合标准说 B、实际控制说 C、法人住所地说 D、法人设立人国籍说 10、对于本人与代理人的关系,首选应适用() A、本人的属人法 B、代理人的属人法 C、意思自治原则 D、最密切联系原则 11、关于行使票据上权利的行为方式和登记行为方式,一般只适用() A、法院地法 B、行为地法 C、物之所在地法 D、当事人属人法 12、关于破产管理的法律适用,一般认为应适用() A、物之所在地法 B、当事人属人法 C、破产宣告国法 D、意思自治原则 13、《世界版权公约》规定,作品的保护期一般不得少于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 A、15年 B、25年 C、35年 D、50年 14、最早在立法中明确规定当事人意思自治作为确定合同准据法首要原则的法律是() A、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 B、1865年的《意大利民法典》 C、1896年的《德国民法施行法》 D、1898年的《日本法例》 15、“合同自体法”学说认为,合同首选适用() A、合同缔结地法律 B、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 C、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D、合同当事人双方约定的法律 16、《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只适用于营业地在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货物销售合同,并且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之一,即() A、双方当事人都是缔约国国民,或营业地都在缔约国境内 B、双方当事人住所都在缔约国境内,或营业地都在缔约国境内 C、双方当事人的惯常居所在缔约国境内,或合同在缔约国境内缔结 D、双方当事人的营业地都在缔约国境内,或根据国际私法规则导致适用某一缔约国的法律 17、国际金融组织和其成员国之间的贷款协议一般适用() A、该组织的有关规定 B、该成员国的有关法律

全国2012年4月自考国际私法试题及规范标准答案

,. 全国2012年4月自学考试国际私法试题 课程代码:0024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目前已知在国内法中规定冲突规则最早的成文法,欧洲大陆当数() A.1756年的《巴伐利亚法典》 B.公元前18世纪的《汉穆拉比法典》 C.公元653年的唐朝《永徽律》 D.公元565年的《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2.“离婚之请求,非依夫妇之本国法及法院地法均有离婚之原因者,不得为之”,这是一条()A.单边冲突规范 B.双边冲突规范 C.选择适用准据法的冲突规范 D.重叠适用准据法的冲突规范 3.对于不当得利应适用的准据法选择,有各种不同的主张,但一般来说,主要应适用()A.法院地法 B.当事人属人法 C.意思自治原则 D.不当得利发生地法 4.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按照有关立法规定,应当适用于() A.合同履行地法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C.法院地法 D.外国法 5.首先提出不动产物权依物之所在地法的法学家是() A.巴托鲁斯 B.达让特莱 C.胡伯 D.萨维尼 6.1804年《法国民法典》第3条第1款规定:“有关警察与公共治安的法律,对于居住于法国境内的居民均有强行力。”这一规定属于公共秩序保留立法中的()

,. A.直接限制的规定方式 B.间接限制的规定方式 C.合并限制的规定方式 D.以上三项均不是 7.在涉外代理中,关于本人和代理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一般应适用的准据法是()A.代理关系成文地法 B.代理人为代理行为地法 C.代理人营业地法 D.当事人自主选择的法律 8.在国际私法上,有学者提出了“侵权行为自体法”学说,它是指对涉外侵权行为应该适用()A.侵权案件双方当事人合意选择的法律 B.与侵权案件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 C.侵权行为地法律 D.侵权案件双方当事人的共同住所地法律 9.我国对外国法院的判决的承认与执行采取的办法是() A.看成同我国法院的判决一样,直接由当事人履行 B.重新起诉再作一份判决 C.不经审查直接由我国法院发出执行令 D.经审查后,裁定承认其效力,发出执行令,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10.由付款人购买所在地国的汇票,寄给对方,由对方到受票人处兑现,此种汇付的方式称为()A.电汇 B.信汇 C.票汇 D.托收 11.最早提出识别问题的是() A.胡伯和巴丁 B.卡恩和里斯 C.胡伯和里斯 D.卡恩和巴丁 12.依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在我国境内死亡的外国人,遗留在我国的无人继承财产,一般适用()A.我国法律 B.当事人的本国法 C.当事人的住所地法 D.国际惯例

全国2018年4月自考中国行政史真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全国2018年4月自考中国行政史真题答 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A 2.C 3.D 4.A 5.C 6.D 7.A 8.B 9.A 10.C 11.B 12.D 13.B 11.B 15.B 16.D 17.B 18.B 19 B 20.C 21.C 22.B 23.B 21.B 25.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 共10分。 26.BC 27.ABC 28.CD 29.DE 30.AB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 共10分。 31.是周王朝在地方行政体制上实行的一种制度, 是一种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经济制度。

32.是秦汉时期群臣讨论国事以备皇帝决断的一种 会议形式,上至将军、列侯,下至博士、议郎均可参加,皇帝通过集议可以根据多方面的建议进行决策。 33.是北宋神宗改制时确立的定期勘验官员以定升 迁的制度,包括勘验官员簿历文状的一系列程序,簿历文状中包括解状、举状、家状、考状等。 34.明正统初年,因皇帝年幼,太皇太后全权于内阁,由专职阁臣对奏章提出处理意见,称“票拟”,票拟从此成为内阁最大的特权。 35.是政府的一种机关工作制度。将机关工作分为 政务工作和事务工作,主管长官着重负责政务工作,而常务次长、秘书长、主任秘书、支部书记等官吏则着重负责事务工作,这些负责事务工作的长官称为幕僚长。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 30分。 36.(1)形成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体制。(2分) (2)神权政治色彩有所淡化。(2分) (3)行政法制逐步建立。(2分) 37.(1)以出身作为做官资格,勋臣、名门、儒史等出身均可作为条件。(2分)

全国2016年10月自学考试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行政史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322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题干】正式确立王位世袭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家天下”局面的是()。 【选项】 A.启 B.益 C.禹 D.商 【答案】A 【解析】启,巩固了王权,正式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度,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的局面。 【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中央行政体制 2.【题干】在官员待遇方面,夏商周实行的是()。 【选项】 A.分封制 B.内外服制 C.世禄制 D.世卿制 【答案】C 【解析】在官员待遇方面,夏商周实行世禄制,即各级封君享受自己封地上的收入,除按规定向上一级封君交纳一定的贡赋和提供一些劳役外,其余部分归封君享用。 【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官员管理 3.【题干】汉武帝时设立的巡行地方监督郡国守相的监察官员称为()。 【选项】 A.别驾 B.州刺史 C.州牧 D.郡守 【答案】B 【解析】汉武帝时设立的巡行地方监督郡国守相的监察官员——州刺史。 【考点】秦汉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 4.【题干】东汉时,实际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的是()。 【选项】 A.门下省

B.御史台 C.中书省 D.尚书台 【答案】D 【解析】东汉时,尚书台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考点】秦汉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 5.【题干】魏晋时期,官员升迁完全凭借()。 【选项】 A.考课 B.能力 C.政绩 D.门资 【答案】D 【解析】魏晋时期,官员升迁不是依据才能和政绩,而是完全凭借门资。 【考点】魏晋南本朝的行政管理——行政官员的管理 6.【题干】隋唐时,五监中主管文教事务的是()。 【选项】 A.国子监 B.少府监 C.将作监 D.都水监 【答案】A 【解析】隋唐时九寺五监:和户部相关:太府寺(主管钱币收支保管)和司农寺(主管粮食收支和保管);和礼部相关:宗正寺(主管皇族事务)、太常寺(主管祭祀礼仪)、光禄寺(主管膳食供设)、鸿胪寺(主管外交事务)和国子监(主管文教事务)。 【考点】隋唐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 7.【题干】五代官员选拔从制度上说沿袭唐制,但因战乱频繁,政局动荡,最为切实可行的入仕途径是()。 【选项】 A.察举 B.入幕 C.征辟 D.门荫 【答案】B 【解析】五代官员选拔从制度上说沿袭唐制,但因战乱频繁,政局动荡,最为切实可行的入仕途径是入幕。 【考点】五代、宋的行政管理——五代时期的行政管理 8.【题干】宋朝主要入仕途径是()。 【选项】 A.征辟 B.科举 C.荫补 D.军功 【答案】B

2007年4月自考国际私法试题答案

2007年4月自考国际私法试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B 2.A 3.B 4.D 5.A 6.D 7.C 8.D 9.D 10.D 11.B 12.C 13.B 14.A 15.C 16.C 17.D 18.D 19.A 20.B 21.C 22.B 23.B 24.D 25.B 26.B 27.D 28.D 29.A 30.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ACE 32.ABCD 33.ABDE 34.AD 35.ABCDE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6.国籍是指自然人属于某一国家的国民或公民的法律资格。 国籍积极冲突的解决途径: 一个人同时既具有内国国籍,又具有外国国籍,一般是以内国国籍优先;当事人同时具有的二个或二个以上国籍均为外国国籍时,一般做法为:(1)最后取得的国籍优先;(2)当事人住所地或惯常居所所在地国国籍优先;(3)与当事人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国籍优先; 国籍消极冲突的解决:一般主张以当事人住所所在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如当事人无住所或住所不能确定的,则以其居住地法为其本国法。 37.公共秩序是指法院在依自己的冲突规范本应适用某一外国法律作准据法时,因其适 用的结果与法院国的重大利益、基本政策、基本道德观念或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而拒绝或排除适用该外国法的一种保留制度。我国《民法通则》第一次全面规定了公共秩序保留制度,该条规定:“依照本章规定适用外国法律或者国际惯例的,不得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公共利益。”(工分)此处的“社会公共利益”实际上就是我国法律中的公共秩序。从该条的规定来看,就立法方式而言,它采用的是直接限制外国法适用的立法方式,是一个颇具弹性的自由裁量条款,一般来说,社会公共利益包括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和道德的基本观念。从公共秩序的适用来看,应认为援引该条款排除外国法的适用,是一种例外情况,在正常情况下,法院应适用经冲突规范指定的外国法律。 38.(一)协议离婚: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的,内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华侨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内地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二)诉讼离婚:中国法院在受理涉外离婚案件时,采取原告就被告的原则,只要被告 在中国有住所或居所,中国法院就有管辖权,同时,对于被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的离婚

自考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行政史试卷 (课程代码00322)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国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部落联盟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人民大会B.酋长议事会C.军事首长D.部落长老会 2.中国古代王位的嫡长子继承斛确立于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 3.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称为A.朝会B.巡视C.朝觐D.巡狩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皇帝B.宰相C.诸侯D.中枢官员 5.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各政权在蛮族地区建立的一种带有很大程度内部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体制。这种特殊行政区称为 A.王国B.侨州郡县C.左郡县D.右郡县 6.唐初设内侍省,担任省内诸职的均是 A.给事中B.门阀士族C.翰林学士D.宦官 7.唐朝的法规制度中,以敕的形式颁布,涉及的范围较为具体,并因实际情况而常发生变化的具体行政法规形式称为 A.格B.令C.律D.式 8.五代十国时期,节度使的辖区是 A.州B.道C.县D.乡 9.宋朝会议制度已发展得十分成熟,其中由皇帝主持,其目的是疏通君臣关系,为皇帝决策提供信息的会议形式是 A.例行常朝B.便殿议政C.临时朝仪D.议政会议 10.我国历史上建立辽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满族B.蒙古族C.契丹族D.女真族 11.辽朝汉族和渤海官僚的入仕门径是 八举荐B.科举C.门荫D.世袭 12.明朝直接听命于皇帝,成为事实上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的是

最新自考00249国际私法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资料

2018年l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国际私法试卷 (课程代码00249) 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O.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9世纪,提出法律关系本座说的代表人物是 A.巴托鲁斯 B.萨维尼 C.孟西尼 D.杜摩兰 2.国际私法主要解决的法律冲突是 A.一国内部不同地区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区际法律冲突 B.不同国家之间的刑事法律冲突 C.影响同一涉外民事关系的新旧、前后法律之间的时际法律冲突 D.不同国家之闻的法律冲突 3.中国于l986年1月1日正式成为其成员国的,从事统一私法工作的国际组织或国际会议是 A.海牙国际私法会议 B.国际法委员会 C.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 D.国际统一私法协会 4.萨维尼在其发表的《现代罗马法体系》中指出 A,凡是物法必须且只能在制定者管辖领域内适用,凡是人法则可以随人之所至而适用于域外 B.必须承认内外国人法律地位的平等和内外国法律的平等 C.在契约关系中应适用当事人自主选择的那一习惯 D.凡居住在其境内的,包括常住的与临时居住的人,都可视为该主权者的臣民5.“宣告失踪或宣告死亡,适用自然人经常屠所地法律。”在这条冲突规范中,“自然人经常居所地”在国际私法上被称为 A.连结点 B.范围 C.准据法 D.关联词 6.提出“功熊识勇4说”的学者是 A.德国的拉贝尔 B.法国的巴丁 C.德国的纽豪斯 D.法国的德帕涅 7.不同种族、民族、宗教、部落以及不同阶级的入的法律之间的冲突属于 A.区际法律冲突 B.人际法律冲突 C.时际法律冲突 D.国际法律冲突 8.外国人在内国的民事法律地位,一般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直接加以规定的?

2015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真题

2015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真题 一、单选题 1.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人民大会 B.酋长议事会 C.军事首长 D.部落长老会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皇帝 B.宰相 C.诸侯 D.中枢官员 3.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称为()。 A.朝会 B.巡视 C.朝觐 D.巡狩 8.隋唐时期,中央政府中主管文教事务的机构是()。 A.国子监 B.大理寺 C.太常寺 D.光禄寺 9.唐朝决策文书中对具体行政事务的指令性文件称为()。 A.册书 B.制书 C.敕 D.诰 11.五代十国时期,节度使的辖区是()。 A.州 B.道 C.县

D.乡 12.宋朝的官员选拔制度中,主要的入仕途径是()。 A.科举 B.荫补 C.军功入仕 D.纳资入官 13.我国历史上辽的统治者是()。 A.满族 B.蒙古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 14.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的是()。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5.清朝为管理蒙古、回部和藏族事务而设立的中央机构是()。 A.理藩院 B.礼部 C.太常寺 D.鸿胪寺 16.清朝官吏在任用时,以低级官兼任高级职务的形式称为()。 A.护理 B.兼职 C.加衔 D.署职 2.商王朝调整王朝管理体系,以强化王权的制度称为()。 A.礼乐制 B.内外服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

7.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各政权在蛮族地区建立的一种带有很大程度内部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体制,这种特殊行政区称为()。 A.王国 B.侨州郡县 C.左郡县 D.右郡县 10.我国历史上正式施行开科取士,确立科举制度,始于()。 A.唐玄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隋文帝时期 D.隋炀帝时期 20.根据南京临时政府《关于公文程式咨》的规定,同级公署职员互相行文者曰()。 A.谕 B.令 C.示 D.咨 21.北洋军阀政府的司法机关分为两个系统,一是普通司法机关,二是专门的行政诉讼机关。其中最高审判机关是()。 A.总检察厅 B.大理院 C.平政院 D.肃政厅 22.中国共产党对苏维埃政权的领导主要表现在()。 A.组织建设上 B.决策问题上 C.选拔官员上 D.法规制定上 23.中央设计局作为抗战期间行政决策的技术系统,其主持设计的机构是()。 A.军委会 B.中政会 C.审议会 D.参议会

全国2018年4月自考中国行政史试卷(真题+解析)

全国2018年4月自考中国行政史试卷 (真题+解析) (课程代码00322)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国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部落联盟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人民大会B.酋长议事会C.军事首长D.部落长老会 2.中国古代王位的嫡长子继承斛确立于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 3.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称为 A.朝会B.巡视C.朝觐D.巡狩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皇帝B.宰相C.诸侯D.中枢官员 5.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各政权在蛮族地区建立的一种带有很大程度内部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体制。这种特殊行政区称为 A.王国B.侨州郡县C.左郡县D.右郡县 6.唐初设内侍省,担任省内诸职的均是 A.给事中B.门阀士族C.翰林学士D.宦官 7.唐朝的法规制度中,以敕的形式颁布,涉及的范围较为具体,并因实际情况而常发生变化的具体行政法规形式称为 A.格B.令C.律D.式 8.五代十国时期,节度使的辖区是

A.州B.道C.县D.乡 9.宋朝会议制度已发展得十分成熟,其中由皇帝主持,其目的是疏通君臣关系,为皇帝决策提供信息的会议形式是 A.例行常朝B.便殿议政C.临时朝仪 D. 议政会议 10.我国历史上建立辽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满族B.蒙古族C.契丹族D.女真族 11.辽朝汉族和渤海官僚的入仕门径是 八举荐B.科举C.门荫D.世袭 12.明朝直接听命于皇帝,成为事实上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的是 A.内阁B.通政司C.中书省D.六部 13.清朝时期为了避免宦官千政,设立了严格管理宦官、掌管宫廷事务的宫内机构 A.宗人府B.内务府C.司礼监D.鸿胪寺 14.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史称A.钦定变法B.百日维新C.预约立法D.预备立宪 15.清政府设立的用以制约内阁,且作为皇帝咨询机构的是 A.枢密院 B. 弼德院C.审计院D.资政院 16.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国家的实际行政首长是 A.总长B.大元帅C.临时大总统D.国务总理 17.北洋军阀政府的司法机关分为两个系统,一是普通司法机关,二是专门的行政诉讼机关。 其中普通司法机关设有的最高审判机关是 A.总检察厅 B. 大理院C.平政院D.肃致厅 18。根据南京国民政府1937年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由国民党中政会选任的是

2020年国际私法自学考试试卷(供参考)

绝密★启用前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国际私法试题 (课程代码00249) 本试卷共6页,5大题,4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信息,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粘贴条形码。 2.选择题的作答:考生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对应的题号上填涂选择项。应使用正确 填涂方法,将选择项涂满涂黑。若需对答案进行修改,用橡皮擦擦除干净后再重新填涂。答在试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签宇笔作答。答题时要求依试题顺序作答,首先在“大 题号”列依次注明大题号,在“小题号”列依次注明小题号,按题号顺序依次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非选择题答题区”的部分作答无效。答在试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清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美国教授库克提出了著名的 A.法则区别说B.国际礼让说C.法律关系本座说D.本地法说 2.联合国通过的涉及国际私法的国际公约是 A.1923年《关于承认仲裁条款的议定书》 B.1965年《关于解决国家和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端公约》 C.1930年《关于本票、汇票的日内瓦公约》 D.1928年《布斯塔曼特法典》 3.杜摩兰的以下哪一原则,现在已成为选择契约准据法的一项普遍接受的原则? A.特别法优于普通法B.国家主权C.意思自治D.既得权利 4.下列属于国际私法中的双边冲突规范的是 A.“定居国外的我国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如其行为是在我国境内所为,适用我国法律。” B.“产品责任,适用被侵权人经常居所地法律。” 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D.“收养的条件和手续,适用收养人和被收养人经常居所地法律。” 5.英美法国家多以当事人的以下哪一选项为当事人的属人法? A.住所地法B.属人法C.本国法D.法院地法 6.下列关于反致的表述中哪顶是正确的? A.在直接反致和间接反致中,最终导致法院地国的实体法规范得到适用,而转致则导致第三国实体法规范的适用 B.若针对同一具体案件,有关国家在法律适用上存在着消极冲突,则反致即会发生 C.我国承认转致但不承认反致 D.直接反致和转致均涉及三个国家的法律

全国自考2010年1月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 课程代码:00322 2010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家天下”局面,正式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度的是( B) A.益 B.启 C.有扈氏 D.舜 2.中国近代史上被称为“贿选宪法”的是( C) 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 D.《钦定宪法大纲》 3.春秋时期,最先设立县郡的是( B) A.晋国和魏国 B.晋国和楚国 C.齐国和燕国 D.赵国和韩国 4.汉武帝时设立的巡行地方,监督郡国守相的监察官员称为( B) A.尚书 B.州刺史 C.州牧 D.郡守 5.魏国建国之初,魏文帝接受陈群建议而实行的选官制度是( A) A.九品中正制 B.三公九卿制 C.三省六部制 D.三公宰相制 6.隋唐时期中央政府的主要职能机构是(B ) A.九寺 B.尚书六部 C.五监 D.三公 7.五代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中,最为切实可行的入仕途径是( D) A.征辟 B.科举

C.举荐 D.入幕 8.辽代的政府官员中,林牙大致相当于唐代的( B) A.太傅 B.翰林 C.中书舍人 D.枢密使 9.明代的最高审判机关是( A) A.大理寺 B.都察院 C.刑部 D.厂卫 10.康熙为抗衡议政王会议的影响而设立的机构是( D) A.翰林院 B.军机处 C.同文馆 D.南书房 1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中央行政体制为(A ) A.责任内阁制 B.总统制 C.君主立宪制 D.委员会制 12.近代西方列强借以控制清政府的财政并进而影响清政府内政外交的机构是(C ) A.咨议局 B.总理衙门 C.总税务司 D.会议政务处 13.根据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发布的《关于公文程式咨》的规定,公署职员公告一般人民者称为( A) A.示 B.令 C.谕 D.咨 14.依《国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中华民国的国家元首是( A) A.国民政府主席 B.行政院长 C.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D.国防委员会委员长 15.南京国民政府行政决策的中心是( D) A.国民政府委员会 B.军事委员会 C.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D.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 16.抗战期间,国防最高委员会根据“行政三联制”原则于1940年冬设立的决策技术系统是(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