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答案(第二版)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2答案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2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2521dbd4d8d15abe234e86.png)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0002 (题目数量:50 总分:100.0)1.单选题(题目数量:30 总分:60.0)1. 关系在用例图上用两个符号之间的一条线表示,其中表示一个用例需要等到另一个用例执行之后才能执行的关系是()A.依赖关系B.继承关系C.泛化关系D.扩展关系答案:C.泛化关系2. 在面向对象分析和建模技术中,对象/类进行交互或者“沟通”的实现是通过()A.发送邮件B.传递消息C.共享内存D.继承答案:B.传递消息3. 系统所有者一般来自管理阶层。
系统所有者往往感兴趣的是()A.系统分析B.系统设计C.系统实现D.结果,例如系统成本、价值和收益答案:A.系统分析4. 在面向对象分析和建模技术中,一个较大的“整体”类包含一个或多个较小的“部分”类,如果“整体”不存在了,“部分”仍可能存在,描述这类“整体”和“部分”关系的是()A.封装B.泛化C.聚合D.合成答案: C.聚合5. 按照其在组织内和组织外的分布以及读取和使用它们的使用者进行进行分类,面向内部系统所有者和组织内的系统用户,很少用于组织外部的输出是()A.内部输出B.回转输出C.外部输出D.分区输出答案:B.回转输出6. 系统可行性分析中,对一种特定技术方案的现实性以及技术资源和专家的可用性的度量的研究称为()A.运行可行性B.技术可行性C.经济可行性D.法律可行性答案:A.运行可行性7. 在数据分析的规范化技术中,如果所有属性对于实体的单个实例都只有一个值,所有非主键属性的值都依赖于主键、且不依赖于任何其它非主键属性,那么这个实体是()A.第一范式B.第二范式C.第三范式D.第四范式答案:A.第一范式8. 在数据分析的规范化技术中,如果所有属性对于实体的单个实例都只有一个值,那么这个实体是()A.第一范式B.第二范式C.第三范式D.第四范式答案:9. 任何数据库都必须至少设计三类数据完整性,其中域完整性指必须设计合适的控制以确保()A.每个字段不能为NULLB.每个字段都有合法值C.字段的数量不能超过255个D.字段的长度不能超过255答案: D.字段的长度不能超过25510. 在面向对象分析和建模技术中,定义一个对象/类对应相关对象/类的一个实例关联可能的最小出现次数和最大出现次数的是()A.封装B.泛化C.多重性D.多态性答案:A.封装B.泛化C.多重性D.多态性11. 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是()A.设计说明书B.需求报告C.可行性报告D.项目计划表答案: 系统设计说明书12. 发起或触发用例的外部用户称为参与者。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安徽理工大学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安徽理工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8ea6c92a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1.png)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安徽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第一章测试1.系统分析员就是程序员。
()A:错 B:对答案:错2.系统就是一组为实现某些结果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件的集合体。
()A:错 B:对答案:对3.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
()A:对 B:错答案:对4.系统分析员需要了解许多开发系统的工具和技术。
()A:错 B:对答案:对5.决策支持系统主要为企业的战略层面提供有关的辅助支持。
()A:错 B:对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实体-联系图的数据实体对应于数据流图中的数据存储。
()A:对 B:错答案:对2.模型是帮助分析员完成系统开发活动或任务的一组方法。
()A:错 B:对答案:错3.()是包含阶段和活动的项目管理框架。
A:ADSL B:SDLC C:DBMS D:ODBC答案:SDLC4.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构化方法是将系统开发划分为若干阶段,而经验说明在各阶段中,可能产生错误最大的隐患是来自()。
A:需求分析 B:系统设计 C:程序测试 D:代码设计答案:需求分析5.()是显示在结构化分析中产生的系统的输入、处理、存储和输出的图形模型。
A:DB B:DD C:DFDD:ERD答案:DFD第三章测试1.UML是一个可视化建模语言。
()A:错 B:对答案:对2.用例视图是从用户角度来描述系统所应具有的功能,而且它是UML的核心视图。
()A:错 B:对答案:对3.对象是类的实例化,类是对象更高层次的抽象。
()A:对 B:错答案:对4.从动静视角而言,用例图是静态图。
()A:对 B:错答案:错5.从协作图和顺序图是同构的,二者在某种情况下可以相互转换。
()A:错 B:对答案:对第四章测试1.分析员建立的需求模型不能作为以后开发小组在维护和升级系统时的文档。
()A:错 B:对答案:错2.需求模型(或模型的集合)是一种逻辑模型,逻辑模型能够很详细地展示系统需要完成哪些功能,而不依赖任何技术。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试题库完整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试题库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4246854e52d380eb62946d8c.png)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填空1. 信息按照()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A. 应用领域B. 加工顺序C. 管理的层次D. 反映形式答案: C2. 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 ( ) 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
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 ) 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
A.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B. 作业信息系统C. 决策支持系统D. 情报处理系统答案: B3. 信息系统对管理职能的支持,归根到底是对 ( ) 的支持。
A. 计划B. 组织C. 控制D. 决策答案: D4. 业务系统规划法(BSP)的核心是()A. 明确企业目标B. 定义(识别)业务过程C. 进行数据分析D. 确定信息结构答案: C5. 下面哪一项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特点是错误的:()。
A. 少量的易于识别的可操作的目标B. 可确保企业的成功C. 由企业的所有CSF决定组织的信息需求答案: B6. 下面哪一项不是信息系统局部开发层次的优势:()。
A. 相对简单的IT开发B. 帮助理论的证明C. 组织变化的阻力最小D. 优化组织过程答案: D7. 一般子系统的划分是在系统()阶段,根据对系统的功能/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的。
A. 需求分析B. 逻辑阶段C. 总体设计D. 详细设计答案: A8. 在新产品开发机构重组中,以开发某一新产品为目标,组织集设计、工艺、生产、供应、检验人员为一体的承包组,打破部门的界限,实行团队管理,以及将设计、工艺、生产制造并行交叉的作业管理,这属于()。
A. 功能的BPRB. 组织间的BPRC. 功能间的BPRD. 功能的BPR答案: C9. 数据存贮设计则根据数据资源分布具体确定了数据存贮的()。
A. 逻辑方式B. 物理方式答案: A10. 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以新系统的()为基础绘制的。
A. E-R图B. 管理功能图C. 业务流程图D. 数据流程图答案: D11. 在关系规化过程中,一般来讲,满足()的关系即可满足信息处理的要求,就可以认为是比较规的关系。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慕课答案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慕课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41b41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6f.png)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慕课答案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一门研究信息的结构、功能和信息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应用信息系统来解决信息系统的问题的一门科学,其目的是为促进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等方面的研究,为信息系统服务于生产、管理、技术和业务等各个方面服务。
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中有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信息系统分析研究 E.信息系统设计研究下列有关数据库安全访问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数据库管理系统 B.数据库系统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库访问程序 E.数据库访问系统。
【单选】为了便于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研究以及信息系统之间联系与沟通,人们常采用()方法来研究信息系统间的联系、沟通。
A.建立联系 B.建立沟通 C.建立内部联系 E.建立信息系统之间的沟通。
1.信息分析与设计中,应该确定信息系统的功能目标,而不是具体数据的目标。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过程中,信息组织系统会根据一定的原则,对系统运行状况进行评价和改进。
通过对信息系统的功能目标的分析,可以明确信息组织系统的能力,提高信息组织系统管理人员的素质;通过对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的分析,可以确定信息组织系统各部分的性能,提高信息组织系统管理人员的能力。
通过对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分析,可以准确地确定信息系统各项功能。
【单选】()可以由数据管理系统来实现。
信息组织系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2.信息量和信息量越大,信息系统就越是复杂、有效和有用。
信息量是信息系统生成和传输信息的能力。
信息系统对信息量的要求,包括信息内容(信息数量、时间、空间)和信息类型(信息内容组成和结构)两个方面。
因此,信息量越大,信息系统就越是复杂、有效和有用。
信息量之间关系不正确。
信息量是信息系统生成和传输信息能力(信息数量、时间、空间)的具体指标,是反映信息系统生成量、内容组成和结构及关系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信息量是信息系统生成量、内容组成和结构功能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
信息量越大,信息类型对信息量则越重要(参见附录 A)。
(完整版)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答案(第二版)
![(完整版)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答案(第二版)](https://img.taocdn.com/s3/m/44e661bd5a8102d277a22f0b.png)
第一章信息系统基础一、简答题1.什么是信息?信息与数据有什么区别?信息的本质是什么?答:信息,一般是指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或情报。
信息与数据具有内在的联系。
数据是记录在一定介质上并可鉴别的符号,数据是无意义的符号,信息则是蕴含意义的符号。
数据是信息加工的原材料,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
信息的本质是物质的属性和特征,是事物运行状态与规律的表征。
2.什么叫系统?可以从哪个方面对系统进行分类?答: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若干要素结合为具有特定目标、特定功能,并处于一定环境之中的有机整体。
从系统的复杂程度划分:简单的、中等的、复杂的和超复杂的系统。
从抽象程度划分:概念系统、逻辑系统、物理系统(也叫客观系统)。
从系统与外界的关系划分:封闭系统、开放系统。
3.简述管理的概念答:管理是对一定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和履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
4.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答:是技术管理模式、经济管理模式、人文管理模式。
二、填空题1.(数据)是无意义的符号,(信息)是蕴涵意义的符号。
2.信息的本质是(物质)的属性和特征,是(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表征。
3.信息的特征有:承载性、(层次性)、传输性、(共享性)、加工性和时效性。
4.从逻辑层次看,可以把信息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三种类型。
5.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若干(要素)结合为具有特定目标、特定功能,并处于一定环境之中的有机整体。
6.系统的特性是指具有目的性、(相关性)、整体性、(层次性)和适应性几种。
7.管理的职能有决策、(组织)、计划、(领导)、控制和激励等六个方面。
三、选择题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A.数据就是数字 B.数据就是信息C.数据是加工之前的信息 D.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2.下面哪个不属于信息的特征?(D)A.承载性B.传输性C.层次性D.独享性3.下面不属于系统特性的是(B)A.目的性B.功能性C.层次性D.适应性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管理职能方面考题(决策是管理的核心)A.决策是企业的核心 B.从时间性可以把计划分为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C.组织结构也被称为组织机构 D.激励有直接满足和间接满足两种方法5.下面哪一种不属于信息资源管理模式?(D)A.技术管理模式 B.经济管理模式 C.人文管理模式 D.社会管理模式6.下面哪一种不属于信息资源管理的五大要素?(A)A.信息资源管理的应用B.信息资源管理的架构C.信息资源管理的组织D.信息资源管理的环境四、论述题1.谈谈信息资源管理在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作用答: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中所涉及到的信息内容,按照某种方法和规律,经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后的用用信息的集合。
全国2023年4月自考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试题和答案
![全国2023年4月自考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84a37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8b.png)
全国2023年4月自考信息系统分析与设
计技术试题和答案
本文档旨在提供全国2023年4月自考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试题和答案的详细描述和解答。
以下是试题和答案的概要。
试题1
题目:请简要描述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主要目标和原则。
答案: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开发的系统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并在满足需求的同时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
设计一个有效的信息系统应遵循以下原则:
- 用户参与:需要与用户密切合作,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 模块化设计:将系统拆分成各个独立的模块,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 持续改进:系统应该能够不断适应变化的需求和技术。
试题2
题目:请解释结构化分析和面向对象分析的区别。
答案:结构化分析是一种以线性思维为基础的系统分析方法,通过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来描述系统的功能和数据流动。
面向对象分析则是一种以对象为中心的系统分析方法,将系统看作是一系列相互作用的对象。
与结构化分析相比,面向对象分析更加注重对象的行为和交互。
试题3
题目:请列举三种常见的数据库关系模型。
答案:常见的数据库关系模型包括:
- 层次模型:数据以树状结构组织,每个节点可以有多个子节点,但只能有一个父节点。
- 网状模型:数据以网状结构组织,每个节点可以有多个子节点和父节点。
- 关系模型:数据以表格的形式组织,其中每个表格代表一个实体,表格之间通过键值关联。
以上是本次考试的部分试题和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和准备有所帮助。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相关习题及答案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相关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f1eeb11eb91a37f0115c94.png)
、选择填空4. 业务系统规划法( BSP )的核心是( ) A. 明确企业目标 B. 定义(识别)业务过程 C. 进行数据分析D. 确定信息结构 答案: C5. 下面哪一项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特点是错误的: ( )。
A. 少量的易于识别的可操作的目标B. 可确保企业的成功C. 由企业的所有 CSF 决定组织的信息需求 答案: B22.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主要缺点之一是( )。
A. 系统开发周期长B. 缺乏标准、规范C. 用户参与程度低 23. MIS 规划的主要内容是( )。
A. MIS 战略规划,组织信息需求分析,系统目标B. 组织信息需求分析,系统目标,资源分配C. MIS 战略规划,资源分配,系统目标D. MIS 战略规划,组织信息需要分析,资源分配 答案: A 28. 生命周期法的特点之一是( )。
A. 整个系统的开发工作是非劳动密集型的B. 系统开发时间短29. 系统测试中应遵循的一条原则是:测试工作应该由以下人员来承担( )30. 系统维护中要解决的问题来源于( )。
A. 系统分析阶段 B. 系统设计阶段 C. 系统实施阶段 31. 在原型法中,原型是进行开发的系统的( )。
A. 反映用户最基本需求的可以运行的实验模型 B. 某一主要部分的详细设计方案(物理模型)7. 一般子系统的划分是在系统( )阶段,根据对系统的功能 / 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的 A. 需求分析B. 逻辑阶段C. 总体设计10. 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以新系统的( )为基础绘制的。
A. E -R 图B. 管理功能图C. 业务流程图14. 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构化方法的一个主要原则是( )。
A. 自顶向下原则 B. 自底向上原则 C. 分步实施原则 16.一般来说,占维护工作比例最高的是()。
A. 纠错性维护B. 适应性维护C. 完善性维护19. 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 )。
A. 明确组织的信息需求、制定系统总体结构方案B. 对系统进行经济、技术和使用方面的可行性研究C. 选择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D. 确定软件系统的模块结构 答案: A 20. 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8c35c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8.png)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试题库及答案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题库及答案⼀,选择填空1. 信息按照( )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A. 应⽤领域B. 加⼯顺序C. 管理的层次D. 反映形式答案: C2. 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 ( ) 和管理信息系统两⼤类.A. 电⼦数据处理系统B. 作业信息系统C. 决策⽀持系统D. 情报处理系统答案: B3. 信息系统对管理职能的⽀持,归根到底是对 ( ) 的⽀持.A. 计划B. 组织C. 控制D. 决策答案: D4. 业务系统规划法(BSP)的核⼼是( )A. 明确企业⽬标B. 定义(识别)业务过程C. 进⾏数据分析D. 确定信息结构答案: C5. 下⾯哪⼀项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特点是错误的: ( ).A. 少量的易于识别的可操作的⽬标B. 可确保企业的成功C. 由企业的所有CSF决定组织的信息需求答案: B6. 下⾯哪⼀项不是信息系统局部开发层次的优势:( ).C. 组织变化的阻⼒最⼩D. 优化组织过程答案: D7. ⼀般⼦系统的划分是在系统( )阶段,根据对系统的功能/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的.A. 需求分析B. 逻辑阶段C. 总体设计D. 详细设计答案: A8. 在新产品开发机构重组中,以开发某⼀新产品为⽬标,组织集设计,⼯艺,⽣产,供应,检验⼈员为⼀体的承包组,打破部门的界限,实⾏团队管理,以及将设计,⼯艺,⽣产制造并⾏交叉的作业管理,这属于( ).A. 功能内的BPRB. 组织间的BPRC. 功能间的BPRD. 功能内的BPR答案: C9. 数据存贮设计则根据数据资源分布具体确定了数据存贮的( ).A. 逻辑⽅式B. 物理⽅式答案: A10. 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以新系统的( )为基础绘制的.A. E-R图B. 管理功能图C. 业务流程图D. 数据流程图答案: D11. 在关系规范化过程中,⼀般来讲,满⾜( )的关系即可满⾜信息处理的要求,就可以认为是⽐较规范的关系.A. 第⼀范式B. 第⼆范式C. 第三范式D. BC范式答案: C12. RUP中的软件⽣命周期在时间上被分解为四个顺序的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Inception),细化阶段(Elaboration),构造阶段(Construction)和交付阶段(Transition),每个阶段结束于⼀个主要的⾥程碑(Major Milestones).构建阶段结束时是第三个重要的⾥程碑:初始功能(Initial Operational)⾥程碑.C. 初始功能(Initial Operational)⾥程碑D. 产品发布(Product Release)⾥程碑答案: C13.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度来看,信息化是指( ).A. 计算机和⽹络的应⽤规模与效益不断增长的过程B. 社会上进⾏交换的信息量不断增长的过程C. 计算机硬件产业,软件产业,信息服务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D. ⼈们的信息活动的规模不断扩⼤以致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的过程答案: D14. 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构化⽅法的⼀个主要原则是( ).A. ⾃顶向下原则B. ⾃底向上原则C. 分步实施原则D. 重点突破原则答案: A15. 在任⼀组织内同时存在着三个不同的计划控制层是( ).A. 战略计划层,管理控制层,操作层B. 战略计划层,战术计划层,管理层C. 战略计划层,业务计划层,操作层D. 战术计划层,管理控制层,操作层答案: A16. ⼀般来说,占维护⼯作⽐例最⾼的是( ).A. 纠错性维护B. 适应性维护C. 完善性维护D. 预防性维护答案: C17. ⽤户开发应⽤系统的主要⼿段是( ).A. ⽣命周期法B. 原型法C. 第四代语⾔D. ⾯向对象⽅法答案: AB. 管理⽅法的复杂性C. 管理⼈员的不习惯D. 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复杂性答案: D19. 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 ).A. 明确组织的信息需求,制定系统总体结构⽅案B. 对系统进⾏经济,技术和使⽤⽅⾯的可⾏性研究C. 选择计算机和⽹络系统的⽅案D. 确定软件系统的模块结构答案: A20. 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A. ⽤户的决策⽅针B. ⽤户的分析⽅案C. 系统设计说明书D. 系统总体设计⽅案答案: C21. 信息系统建设的结构化⽅法中⽤户必须参与的原则是⽤户必须参与( ).A. 系统建设中各阶段⼯作B. 系统分析⼯作C. 系统设计⼯作D. 系统实施⼯作答案: A22. 结构化⽣命周期法的主要缺点之⼀是( ).A. 系统开发周期长B. 缺乏标准,规范C. ⽤户参与程度低D. 主要⼯作集中在实施阶段答案: A23. MIS规划的主要内容是( ).A. MIS战略规划,组织信息需求分析,系统⽬标B. 组织信息需求分析,系统⽬标,资源分配C. MIS战略规划,资源分配,系统⽬标D. MIS战略规划,组织信息需要分析,资源分配A. 可⾏性研究报告B. 数据词典C. 系统说明书D. 系统详细调查报告答案: A25. DSS解决的是( ).A. 半结构化问题和⾮结构化问题B. 结构化问题和半结构化问题C. ⾮结构化问题D. 结构化问题答案: C26. 软件⽂档是信息系统( )的重要依据.A.可理解性B.可维护性C.可扩展性D.可移植性答案: BA. 系统建议书B.可⾏性研究报告C. 系统模块层次图D. 数据词典答案: B28. ⽣命周期法的特点之⼀是( ).A. 整个系统的开发⼯作是⾮劳动密集型的B. 系统开发时间短C. 对⽤户需求的变更能做出迅速响应D. 适合⼤型复杂系统答案: C29. 系统测试中应遵循的⼀条原则是:测试⼯作应该由以下⼈员来承担( ).A. 原程序作者B. 专门的测试⼈员C. 系统设计⼈员D. ⽤户A. 系统分析阶段B. 系统设计阶段C. 系统实施阶段D. 三者都包括答案: D31. 在原型法中,原型是进⾏开发的系统的( ).A. 反映⽤户最基本需求的可以运⾏的实验模型B. 某⼀主要部分的详细设计⽅案(物理模型)C. 反映⽤户需求的逻辑模型D. 反映⽤户全部需求符合系统开发规范的应⽤软件程序答案: A32. 由⽤户开发应⽤系统可以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 提⾼应⽤系统效率B. 系统开发直接反映⽤户需求C. 增强系统的可靠性D. 降低开发成本答案: B33. 主要管理⼈员应参与( ).A. 系统规划B. 系统设计C. 系统分析D. 系统开发和运⾏全过程答案: D34. 关于模块间调⽤的规则哪⼀项是错误的( )A. 下层模块可直接与同级模块进⾏通信B. 下层模块只有接到上级模块调⽤命令才能执⾏C. 上下级模块之间可直接通信D. 模块调⽤顺序⾃上⽽下答案: A35. 功能结模块聚合中,⼀个模块只执⾏⼀个功能的是( ).A. 逻辑聚合B. 数据聚合C. 功能聚合36. 模块间出现下列哪⼀项是改动模块时发⽣错误的主要来源( ).A. 数据耦合B. 控制耦合C. 内容耦合D. 以上都不是答案: C37. 绘制功能结构图的依据是( ).A. 数据流程图B. PAD图C. N---S图D. 系统总体设计答案: A38. 下⾯哪⼀项不是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活动( ).A. 系统总体设计B. 系统硬件设计C. 系统详细设计D. 编写系统实施计划答案: D39. 对于结构化设计思想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 在结构化设计中,模块的功能应当简单明确,易于理解B. ⾃顶向下,逐步求精C. 设计者应先设计顶层模块D. 越下层模块,其功能越具体,越复杂答案: D40.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采⽤模块化结构,是为了满⾜( ).A. 系统性的要求B. 灵活性的要求C. 可靠性的要求D. 经济性的要求答案: A41.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是将( ).A. 逻辑模型转换成数据模型B. 数据模型转换成物理模型C. 概念数据模型转换为数据模型42. ⽀持MIS的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是( ).A. 模式,⼦模式B. 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C. 应⽤程序D. 上述各条答案: D43. 代码结构中设置检验位是为了保证( ).A. 计算机内部运算不出错B. 代码的合理性C. 代码输⼊的正确性D. 代码的稳定性答案: C44. 顺序码的特点是( ).A. 码很长B. 短⽽简单C. 容易记忆D. 由⼀定逻辑性答案: B45. 在⼤型程序设计过程中,最后考虑的是程序的( ).A. 可维护性B. 可靠性C. 可理解性D. 效率答案: D68. 系统开发的主要⽅法有⽣命周期法,原型化⽅法,计算机辅助软件⼯程⽅法和( ).A. ⾃顶向下法B. 由底向上法C. 模块法案D. ⾯向对象⽅法答案: D69. 原型化⽅法⼀般可分为三类,即( ).A. 探索型,开发型,直接型B. 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答案: B70. 信息系统开发⽅法有哪些( ).A. 原型法B. BSP法C. CSF法D. CASE法答案: A71. 对象实现了数据和操作的结合, 使数据和操作( )于对象的统⼀体中A. 结合B. 隐藏C. 封装D. 抽象答案: C73. 在系统⽣命周期的各阶段中,花费费⽤和⼈⼒投⼊最多的阶段是( ).A. 分析与设计B. 编制程序C. 测试程序D. 系统维护答案: A74. 完成管理系统的⽇常运⾏⼯作的⼈员是( ).A. 信息中⼼负责⼈B. 系统分析员C. 程序设计员D. 操作员答案: D75. 逐步转换法是( ).A. ⽤新系统直接代替⽼系统,中间⽆过渡阶段B. 过渡过程中,有⼀段新,⽼平⾏运⾏的时期C. 先选⼏个试点转换,转换成功后,再同时转换其他部分D. 分期分批竞选转换答案: C76. 系统测试的对象是( ).A. 数据⽂件D. 整体系统答案: B77. 衡量系统开发质量的⾸要标准是( ).A. 满⾜技术指标B. 满⾜设计者要求C. 满⾜⽤户要求D. 技术规范答案: C78. 在UML提供的图中,( )⽤于描述系统与外部系统及⽤户之间的交互.A. ⽤例图B. 类图C. 对象图D. 部署图答案:A79. 在UML提供的图中,( )⽤于按时间顺序描述对象间的交互.A. ⽹络图B. 状态图C. 协作图D. 序列图(顺序图)答案:D81.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是( ).A. 数据集中统⼀,应⽤数学模型,有预测和控制能⼒,⾯向操作⼈员B. 数据集中统⼀,应⽤⼈⼯智能,有预测和决策,⾯向⾼层管理⼈员C. 数据集中统⼀,应⽤数学模型,有预测和控制能⼒,⾯向管理和决策D. 应⽤数学模型,有预测和决策能⼒,应⽤⼈⼯智能,⾯向管理⼈员答案:C82. 某公司把库存物资出⼊库和出⼊库财务记账处理综合成⼀个应⽤⼦系统,这种⼦系统是将( ).A. 供销职能和⽣产职能关联在⼀起B. 供销职能和财务职能关联在⼀起C. 财务职能和⽣产职能关联在⼀起D. 供销职能和市场职能关联在⼀起答案:B83. 信息资源包括( ).C. 信息,信息⽣产者,信息技术D. 信息技术,信息⽣产者,货币答案:C84.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主要组成为( ).A. 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持系统和战略信息系统B. 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C. 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持系统和专家系统D. 管理信息系统,执⾏信息系统和专家系统答案:B85. 使⽤光符号识别⽅法输⼊数据的⽅式是( ).A. 电⼦数据交换B. 传统的数据输⼊⽅式C. 交互式输⼊⽅式D. 源数据⾃动化输⼊⽅式答案:D90. 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 ).A. 计划,控制,监督,协调B.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C. 组织,领导,监督,控制D. 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答案:B92. 决策⽀持系统是( ).A. 数据驱动的B. 知识驱动的C. 语⾔驱动的D. 模型驱动的答案:D93. 决策⽀持系统⽀持( ).A. 结构化和半结构化决策B. 结构化和⾮结构化决策C. 半结构化⾮结构化决策D. 半结构化与风险型决策答案:C94. 不属于联机实时处理⽅式的情况是( ).A. 需要反应迅速的数据处理B. 负荷易产⽣波动的数据处理C. 数据收集费⽤较⾼的数据处理D. 固定周期的数据处理答案:D95. 绘制系统流程图的基础是( ).A. 数据关系图B. 数据流程图C. 数据结构图D. 功能结构图答案:B96. 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作⽤是( ).A. 系统规划的依据B. 系统实施的依据C. 系统设计的依据D. 系统评价的依据答案:C97. 按照数据的动态特性划分,具有随机变动属性的数据应放在( ).A. 处理⽂件中B. 主⽂件中C. 周转⽂件中D. 后备⽂件中答案:A98. 在决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之前,⾸先要做好系统开发的( ).A. 可⾏性研究B. 系统化分析C. 总体预算D. 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答案:A99. 判断表由以下⼏⽅⾯内容组成( ).A. 条件,决策规则和应采取的⾏动B. 决策问题,决策规则,判断⽅法C. 环境描述,判断⽅法,判断规则D. ⽅案序号,判断规则答案:A⼆,填空1.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是⼈类社会发展的三⼤资源.答案: 信息物质能源2. 信息具有事实_______, _______ ,等级性 ,变换性和 _______ 等性质.答案: 时效性不完全性价值性3. 系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答案: 整体性⽬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6. 通常认为,管理信息系统主要解决_______的决策问题,⽽决策⽀持系统则以⽀持_______和_______问题为⽬的.答案: 结构化半结构化⾮结构化8. 信息系统的开发是成功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 采⽤合适的技术遵循有关开发过程进⾏开发 .答案: 合理确定系统⽬标组织系统开发队伍9. 信息系统开发的步骤是:在系统规划后,循进⾏_____, _____, _____ ,_____ ⼯作.答案: 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构建与实施系统评价13. 系统分析是围绕____问题展开的,⽽⼜要涉及到______技术的应⽤.答案: 管理现代信息14. 系统分析的主要活动有:_______, _______研究,系统详细调查研究和新系统逻辑⽅案的提出.答案: 系统初步调查系统可⾏性15. 在模块设计中,最终通过修改设计,使每⼀模块执⾏单⼀的功能,提⾼模块的_______组合,降低_______的耦合.答案: 块内块间16. 信息系统总体设计的原则有(任写两条) _______原则和 _______原则.答案: ⾃顶向下明确性17. 系统实施以_______⼯作为基础,必须按系统设计的 _______进⾏.答案: 系统分析与设计⽂档(或⽅案)18. 系统规划主要任务是制定信息系统的 _______,确定组织的主要 _______和制定系统建设的计划.答案: 发展战略信息需求19.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关键是要使_______的战略与整个组织的_______协调⼀致.答案: MIS ⽬标(或战略)20. 信息系统开发⽅法按照时间过程可以分为_______和_______.答案: ⽣命周期法原型法22. 可⾏性研究的主要成果是_______报告和_______任务书.答案: 可⾏性研究系统开发24. 如果系统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拟开发项⽬有必要也有可能进⾏时,可向主管单位提出_______建议书,需要进⾏_______安排.答案: 系统开发可⾏性研究26. 需求分析结束时,应当提出_______交上级审查.答案: 需求分析报告32. 常⽤的调查研究的⽅法有:_______,召开调查会,业务实践,专家访谈,电⼦问卷.答案: 问卷调查法33. 数据流程图的两个特征:_______和概括性.答案: 抽象性35. 描述处理逻辑的⼯具有决策树,决策表和_______.答案: 结构化英语表法74. _______阶段的任务是对组织的环境,战略,⽬标,现⾏系统的状况进⾏初步调查,根据组织⽬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对建设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同时考虑建设新系统所受的各种约束,研究建设新系统的 ----和 -------。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a51d2352ea551810a687ec.png)
参考答案第1章一、填空题1. 整体性层次性环境适应性目的性自组织性相关性2. 整体性二、选择题1. A2. C三、问答题1. 系统是由若干具有特定属性的组成元素经特定联系而构成的、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2. 统的特性有以下几个方面:整体性、层次性、环境适应性、目的性、自组织性以及相关性。
举例略。
3. 略。
第2章一、填空题1. 信源信宿载体2. 战略信息战术信息作业信息3. 客观性传递性时效性时滞性共享性二、选择题1. C2. A3. B三、问答题1. 信息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客观性、传递性、时效性、时滞性、共享性。
2. 信息系统的开发经历了以处理为中心、数据为中心、以对象为中心和以模型为中心的四个阶段。
以处理为中心的阶段,数据与程序是一体的,没有独立的数据库,主要用于完成特定的任务,数据各自孤立,无法共享。
这个阶段出现了结构化设计方法和模块化技术。
以数据为中心的阶段,数据与程序分离,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管理,应用程序通过访问数据库,获取所需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各种应用程序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
这一阶段主要解决数据的可重要问题。
以对象为中心的阶段,它把信息系统中所有要素看作对象,对象由数据(属性)和处理(方法)构成,持久性对象的数据存贮在数据库中,数据库中的数据通过影射(Mapping)转换为软件对象。
这个阶段出现了许多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本阶段强调软件的可重用。
以模型为中心的阶段,基于信息模型开发软件产品。
UML作为一种标准的建模语言,用于建立软件及信息系统的信息模型,并利用软件工具实现软件开发的正向工程(Forward Engineering)和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乃至知识库的管理。
这一阶段强调模型和解决方案(模式)的可重用。
3. 系统科学是以系统及其机理为对象,研究系统的类型、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系统科学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系统概念,即关于系统的一般思想和理论。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d31cca50e2524de5187edb.png)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在使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主要原因是()。
A: 兼顾数据结构方面不够B: 注重系统功能,过于严格划分工作阶段C: 事先需严格定义要求D: 开发周期过长答案: C【2】分析员开始工作时要尽可能多地识别和列出的事件不包括( )。
A: 内部事件B: 临时事件C: 状态事件D: 外部事件答案: A【3】( )是对一个类中功能一致性的定性度量。
A: 聚合B: 集合C: 耦合D: 组合答案: A【4】( )是包含阶段与活动的项目管理框架。
A: SDLCB: ODBCC: ADSLD: DBMS答案: A【5】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构化方法是将系统开发划分为若干阶段,而经验说明在各阶段中,可能产生错误最大的隐患是来自( )。
A: 需求分析B: 程序测试C: 系统分析D: 代码设计答案: A【6】( )可以在系统内部、外部,或穿过系统界线和程序界线。
A: 人员B: 数据C: 系统流D: 数据流答案: D【7】包图中使用的虚箭头符号代表( )。
A: 链接B: 流向C: 包含关系D: 依赖关系答案: D【8】属于信息收集技术的是( )。
A: 程序设计B: 复查现有文档C: 网络设计D: 数据库设计答案: B【9】不属于可用性需求描述的内容是( )。
A: 在线帮助B: 响应时间C: 工作流程D: 用户界面答案: B【10】不可以提供用户支持的方法是( )。
A: 技术支持B: 纠错C: 帮助台D: 常驻专家答案: B【11】DFD中避免信息超量可以遵循的DFD构造规则有( )。
A: 信息需求规则B: 增减数据项规则C: 存储需求规则D: 7+2规则答案: D【12】( )是一种根本的战略思想,它将公司内部的处理过程流线化,并使之尽可能地高效运转。
A: ERPB: BPRC: CRMD: EDI答案: B【13】不属于输出报表的设计原则的是( )。
A: 媒体展示内容是什么B: 是否可以生成报表C: 报表的目标是什么D: 使用对象是谁答案: B【14】( )定义在系统中工作的所有类型的对象,并显示这些对象如何通过相互作用来完成任务。
(完整版)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题库及答案
![(完整版)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af492cad51f01dc381f1ba.png)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填空1. 信息按照( )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A. 应用领域B。
加工顺序C。
管理的层次D. 反映形式答案: C2。
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 ) 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
A.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B。
作业信息系统C. 决策支持系统D. 情报处理系统答案: B3。
信息系统对管理职能的支持,归根到底是对( ) 的支持.A. 计划 B。
组织 C. 控制 D。
决策答案: D4. 业务系统规划法(BSP)的核心是()A. 明确企业目标B. 定义(识别)业务过程C. 进行数据分析 D。
确定信息结构答案: C5。
下面哪一项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特点是错误的: ( ).A. 少量的易于识别的可操作的目标 B。
可确保企业的成功C。
由企业的所有CSF决定组织的信息需求答案: B6。
下面哪一项不是信息系统局部开发层次的优势:( ).A。
相对简单的IT开发 B. 帮助理论的证明C。
组织变化的阻力最小 D。
优化组织过程答案: D7。
一般子系统的划分是在系统( )阶段,根据对系统的功能/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的。
A. 需求分析 B。
逻辑阶段 C. 总体设计 D。
详细设计答案: A8。
在新产品开发机构重组中,以开发某一新产品为目标,组织集设计,工艺,生产,供应,检验人员为一体的承包组,打破部门的界限,实行团队管理,以及将设计,工艺,生产制造并行交叉的作业管理,这属于( )。
A。
功能内的BPR B。
组织间的BPR C。
功能间的BPR D. 功能内的BPR答案: C9. 数据存贮设计则根据数据资源分布具体确定了数据存贮的( )。
A。
逻辑方式 B。
物理方式答案: A10。
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以新系统的( )为基础绘制的。
A。
E—R图 B。
管理功能图 C. 业务流程图 D. 数据流程图答案: D11. 在关系规范化过程中,一般来讲,满足( )的关系即可满足信息处理的要求,就可以认为是比较规范的关系。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二版序言与说明共16页文档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二版序言与说明共16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3a57067d0d233d4b04e6924.png)
一般性与特殊性
困难之二来源于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信息系统的层次不同、种类繁多、变化 多端、发展迅速,合理地把握一般性和特 殊性的权衡是一个十分敏感和困难的问题。 这种情况,使得这门课程的讲授和教材编 写一直处于争论和摇摆之中。
信息系统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从企业的
各种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到非常专业 的地理信息系统、医疗信息系统,到面向娱乐的 游戏系统,无一不在信息系统的范围之内。至于 其所涉及和用到的技术,更是从计算机到通信技 术,从传感器到可视化终端,层出不穷,变化迅 速。在早期教学中,由于技术的普及还没有那么 广泛,我们的教材和教员往往需要花费相当的精 力去讲授具体的技术和应用系统。年龄大一些的 同事们都还会记得,数据库技术、库存系统、会 计电算化都曾经占据过相当的篇幅。这在当时是 无法避免的。
换句话说,我们要突出信息系统建设的一般 规律和组织管理的理念,而淡化具体的技术和应 用领域。当然,这里就会引出一系列需要研究的 问题:什么是一般规律?什么是基本理念?(也 许还会有人问,有没有一般规律。当然我是认为 有的。这就是这次修订中想加以强调的。)
当然,我也很赞成在各种不同的应用 领域中,探讨特殊的规律,编写多种更有 针对性的教材,这也是需要的。但是在这 里,对于本书面对的、还没有确定具体应 用领域的大多数本科学生来说,我们这次 修订强调的是一般规律和基本理念。为此 我在每一章的开头和结尾,对于该章介绍 的规律和理念进行归纳和汇总,以便使用 该教材的教员掌握。
关于实例的地位与作用
与此相关,困难之三来源于实践与理 论的关系,具体地说,就是实例在教学中 的地位与作用。
这些年来,多数教材都是用一个或几 个案例贯穿其中,以便学生体会所要传达 的方法和理念。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有利于 没有实践经验的本科生得到感性的认识。 然而,这也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限制了 使用教材的教员的作用。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后习题答案精选全文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后习题答案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531b2ce0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d.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章1、什么是系统?系统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评价系统?系统是一些相互作用的元素为某种目的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整体。
系统由5个要素构成,即输入、输出、处理、控制和反馈。
系统的评价指标包括:目标明确、结构合理、接口清楚、能观能控。
2、什么是信息和数据?信息具有哪些属性?信息是指数据经处理后形成的对特定的使用者有价值、有意义的数据形式数据是事物或事实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等的抽象表示,即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包括数字、字符、文字、图形等的符号。
3、什么是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其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通过输入、处理、输出三个基本活动,将原始数据转变为有用的信息。
第二章1、什么是生命周期法?使用生命周期法建立信息系统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该方法假设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像任何生命机体一样,具有周期性,即有开始、成长、成熟、衰退、结束的过程.按照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过程,把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分为5个阶段,即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评价与运行管理。
优点:文档资料完备缺点:死板、排斥个性发挥、过早定义需求而不能改变、不适用于用户界面开发。
2、什么是原型法?说出原型法的思维过程.原型法的基本做法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快速生成原型,然后把原型交给用户使用,然后把原型交给用户,让用户评价,在此基础上再修改原型,逐渐达到用户需求。
定义需求、设计原型、交给用户使用并评价,这个过程是不断反复的循环过程,知道用户满意为止。
步骤:〈1〉确定用户基本需求。
系统分析员初步调查用户的系统,找到用户的基本需求。
<2>设计原型。
系统设计者使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工具,快速创建系统工作的原型。
<3〉使用原型。
把原型交给用户使用。
<4>用户评价.用户使用原型之后,就能够评价原型的好坏,以及是否满足用户的要求,从而启发用户的进一步需求。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题库答案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题库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7714b6ee06eff9aff80737.png)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填空1. 信息按照()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A. 应用领域B. 加工顺序C. 管理的层次D. 反映形式答案: C2. 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 ( ) 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
A.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B. 作业信息系统C. 决策支持系统D. 情报处理系统答案: B3. 信息系统对管理职能的支持,归根到底是对 ( ) 的支持。
A. 计划B. 组织C. 控制D. 决策答案: D4. 业务系统规划法(BSP)的核心是()A. 明确企业目标B. 定义(识别)业务过程C. 进行数据分析D. 确定信息结构答案: C5. 下面哪一项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特点是错误的:()。
A. 少量的易于识别的可操作的目标B. 可确保企业的成功C. 由企业的所有CSF决定组织的信息需求答案: B6. 下面哪一项不是信息系统局部开发层次的优势:()。
A. 相对简单的IT开发B. 帮助理论的证明C. 组织变化的阻力最小D. 优化组织过程答案: D7. 一般子系统的划分是在系统()阶段,根据对系统的功能/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的。
A. 需求分析B. 逻辑阶段C. 总体设计D. 详细设计答案: A8. 在新产品开发机构重组中,以开发某一新产品为目标,组织集设计、工艺、生产、供应、检验人员为一体的承包组,打破部门的界限,实行团队管理,以及将设计、工艺、生产制造并行交叉的作业管理,这属于()。
A. 功能内的BPRB. 组织间的BPRC. 功能间的BPRD. 功能内的BPR答案: C9. 数据存贮设计则根据数据资源分布具体确定了数据存贮的()。
A. 逻辑方式B. 物理方式答案: A10. 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以新系统的()为基础绘制的。
A. E-R图B. 管理功能图C. 业务流程图D. 数据流程图答案: D11. 在关系规范化过程中,一般来讲,满足()的关系即可满足信息处理的要求,就可以认为是比较规范的关系。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后习题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f57912fa2161479171128a3.png)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后习题第一章:1、什么是信息,信息有哪些特征?信息、数据、知识有何区别?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
信息具有客观性、等级性、时效性、价值性、共享性、传递性。
区别:在数据的基础上形成信息,在信息的基础上形成知识,数据是信息的起源,信息是知识的原料,知识是信息加工提炼的结晶。
2、简述系统的含义及特征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环境的若干相互联系和相h作用的要素组成并成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特征:集合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3、简述信息化和信息资源的含义信息化: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主导,信息资源为核心,信息网络为基础,信息产业为支撑,信息人才为依托,法规、政策、标准为保障的综合体系。
信息资源:广义指信息资源及其有关的各种资源的总和狭义指信息内容本身所构成的信息有序化集合、是广义的信息资源的基础和主要构成。
4、简述什么是信息管理及信息管理的意义信息管理是人类为了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意义:信息管理是信息时代的要求是信息化建设的具体体现。
信息管理是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信息管理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
信息管理是人类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必要基础。
5、简述标准化及其在信息工程中的作用标准化:是人类社会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实现高效率的社会生产的一项重要保证。
作用:对于信息化建设来说,标准化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从根本上来说,信息化就是要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共享而标進化正是这种交流和共享的基础》标准化是推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保证了在网络建立.系统开发、设备生产和资源共享等方面能促进相互一致或协调。
6、简述组织中信息系统的类型及其联系事务处理系统、知识处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经理信息系统联系:TPS直接与外界进行最基础的数据交换,是企业基本运行数据的直接输入,TPS是组织中其他系统的主要数据来源,EIS 则是下层信息的接收者,其他类型的系统之间往往存在着相互的信息交换。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_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_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https://img.taocdn.com/s3/m/2ec984f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8.png)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_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面向对象的方法学实现了“问题空间”和“解空间”结构上的一致性。
答案:正确2.信息系统测试,不需要设计测试用例。
答案:错误3.信息系统测试是对整个系统的测试,将硬件、软件、操作人员看作一个整体,检验功能和性能是否有不符合系统说明书的地方。
答案:正确4.信息系统用户培训,应该根据不同对象,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培训。
答案:正确5.用户培训的目标是:答案:应使用户对信息系统有较全面的了解_应使用户了解新的信息系统对现行系统的新的要求,为新系统的运行作必要的准备工作_强化用户信息管理的意识6.培训对象分类:答案:系统维护和管理人员_终端用户7.对数据库进行维护管理的人员是:答案:DBA8.系统总体设计包括()的设计。
答案:软件体系_网络体系_硬件体系_模块体系9.信息系统人员培训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答案:制定周密的培训计划_开展不同内容的培训_针对不同用户选择不同培训方法10.系统切换分为以下几类:答案:渐次切换_并行切换_直接切换_试点切换11.系统分析是SDLC法的第()个阶段。
答案:二12.系统规划往往不需要企业一把手参与,CIO或部门主管参与就可以了。
答案:错误13.U/C矩阵调整时,C可以不在对角线上。
答案:错误14.信息系统规划有系统分析员和管理层的人员就够了,不需要技术人员参与。
答案:错误15.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有:答案:购买服务或购买软件包_外包_自主开发_联合开发16.哪种调查方法最能直接了解现状()答案:实践17.系统规划的成果最终的表现形式是()答案:系统规划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18.初步调查要对()等现状进行调查。
答案:物_财_技术_人19.可行性分析一般包含()答案:进度可行性_经济可行性_操作可行性_技术可行性20.可行性就是可能性。
答案:错误21.系统分析的结果是得到系统的()答案:逻辑模型22.系统分析员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答案:“隔行如隔山”,对业务的理解很难23.需求建模的成果的形式是:答案:需求建模报告24.需求建模报告附录一般是:答案:详细调查材料25.按照系统分析的不同方法,系统分析的工具可以分为:答案:原型化系统分析的工具_面向对象系统分析的工具_结构化系统分析的工具26.系统分析员:答案:是系统开发的核心人物,主要承担系统的调查与分析工作。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二版 复习题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二版 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618e852be23482fb4da4ccd.png)
第一章1.信息的概念及特性信息一般是指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或情报,以及语言、文字、图像等符号媒体所揭示的意义。
具有承载性、传输型、共享性、加工型、时效性、层次性。
2.系统的概念及特性,能结合实例分析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若干要素结合为具有特定目标,特定功能,并处于一定环境之中的有机整体。
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开放性、稳定性。
3.系统的思想及方法,能结合实例分析系统思想: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从系统观点出发,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佳处理问题。
系统方法:系统方法就是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在系统方法中,人们用得最多的是A.D.霍尔提出的逻辑维、时间维和知识维的三维结构方法。
实例:用系统方法设计解决教学效果差问题的步骤。
鉴定需求根据目标,分析现状,找出目标和现状的差异,从而确定教学需求。
设计方案由教学需求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从而设计教学方案,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媒体)的设计。
选择方案设计多种方案,进行“成本—效果”比较,筛选出最佳方案。
实施方案评价方案修改方案4、信息系统的概念、特征概念:信息系统(IS)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组织中的数据、业务、管理和决策等问题,并为组织目标服务的综合系统。
信息系统应具有通讯、信息处理、信息传输的基本功能。
特征:信息性、综合性、集成性(系统、平台、数据集成)、多样性(综合模式、服务领域、系统规模)、发展性5、信息系统的功能信息系统的功能是根据信息系统的应用目标来划分的。
1)信息处理:信息收集和输入(收集、整理、输入)、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输出;2)业务处理:联机事务处理、脱机事务处理3)组织管理4)辅助决策6、信息系统结构(概念结构、模型结构、拓扑结构、体系结构)概念结构是从抽象的概念层次表示的信息系统的宏观结构,是对信息系统特征的宏观描述。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_南昌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_南昌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https://img.taocdn.com/s3/m/5b968d0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00.png)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_南昌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以下()是比较好的项目的人员组织方式。
参考答案:现代程序员组2.三层架构通常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三层:表现层(UI)、业务逻辑层(BLL)、数据访问层(DAL)。
参考答案:正确3.为了识别和纠正运行中的程序的错误而进行的维护称为()。
参考答案:改正性维护4.()一般用于对系统的功能以及与系统进行交互的外部事物建模。
参考答案:用例图5.在面向对象的分析过程中,构建系统静态分析模型主要使用的是()。
参考答案:类图6.能反映出系统结构的是()。
参考答案:系统程序结构图7.系统详细设计阶段的任务是()。
参考答案:算法设计8.结构化程序设计采用的思想是()。
参考答案:逐步求精9.以语言形式描述模块算法的是()。
参考答案:PDL10.系统详细设计阶段采用自左向右的二维图形结构描述算法的是()。
参考答案:PAD11.绘制软件结构图的依据是( )。
参考答案:数据流程图12.在原型法中,原型是进行开发的系统的()。
参考答案:反映用户最基本需求的可以运行的实验模型13.可行性研究的最终结果是()。
参考答案:可行性研究报告14.经济可行性研究的问题包括()。
参考答案:成本效益15.对象实现了数据和操作的结合,使数据和操作( )于对象的统一体中。
参考答案:封装16.信息系统工程管理中的项目进度安排采用的是()。
参考答案:Gantt图17.可行性研究采用( )概括说明软件系统的物理模型。
参考答案:系统流程图18.在结构化分析方法中,用于表达系统内数据的运动情况的工具是()。
参考答案:数据流图19.信息系统需求分析阶段要解决的问题是()。
参考答案:信息系统做什么20.信息系统需求分析阶段的目标是()。
参考答案:制定需求说明报告21.DFD中每个加工至少有()。
参考答案:一个输入输出流22.内聚性是对模块功能强度的度量,内聚性较强的是()。
参考答案:功能内聚23.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化是指( )。
(完整版)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完整版)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0578b487c24028905fc30a.png)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填空1. 信息按照( )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A. 应用领域B. 加工顺序C. 管理的层次D. 反映形式答案: C2. 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 ) 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A.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B. 作业信息系统C. 决策支持系统D. 情报处理系统答案: B3. 信息系统对管理职能的支持,归根到底是对( ) 的支持.A. 计划B. 组织C. 控制D. 决策答案: D4. 业务系统规划法(BSP)的核心是( )A. 明确企业目标B. 定义(识别)业务过程C. 进行数据分析D. 确定信息结构答案: C5. 下面哪一项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特点是错误的: ( ).A. 少量的易于识别的可操作的目标B. 可确保企业的成功C. 由企业的所有CSF决定组织的信息需求答案: B6. 下面哪一项不是信息系统局部开发层次的优势:( ).A. 相对简单的IT开发B. 帮助理论的证明C. 组织变化的阻力最小D. 优化组织过程答案: D7. 一般子系统的划分是在系统( )阶段,根据对系统的功能/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的.A. 需求分析B. 逻辑阶段C. 总体设计D. 详细设计答案: A8. 在新产品开发机构重组中,以开发某一新产品为目标,组织集设计,工艺,生产,供应,检验人员为一体的承包组,打破部门的界限,实行团队管理,以及将设计,工艺,生产制造并行交叉的作业管理,这属于( ).A. 功能内的BPRB. 组织间的BPRC. 功能间的BPRD. 功能内的BPR答案: C9. 数据存贮设计则根据数据资源分布具体确定了数据存贮的( ).A. 逻辑方式B. 物理方式答案: A10. 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以新系统的( )为基础绘制的.A. E-R图B. 管理功能图C. 业务流程图D. 数据流程图答案: D11. 在关系规范化过程中,一般来讲,满足( )的关系即可满足信息处理的要求,就可以认为是比较规范的关系.A. 第一范式B. 第二范式C. 第三范式D. BC范式答案: C12. RUP中的软件生命周期在时间上被分解为四个顺序的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Inception),细化阶段(Elaboration),构造阶段(Construction)和交付阶段(Transition),每个阶段结束于一个主要的里程碑(Major Milestones).构建阶段结束时是第三个重要的里程碑:初始功能(Initial Operational)里程碑.A. 生命周期目标(Lifecycle Objective)里程碑B. 生命周期结构(Lifecycle Architecture)里程碑C. 初始功能(Initial Operational)里程碑D. 产品发布(Product Release)里程碑答案: C13.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化是指( ).A. 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规模与效益不断增长的过程B. 社会上进行交换的信息量不断增长的过程C. 计算机硬件产业,软件产业,信息服务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D. 人们的信息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以致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过程答案: D14. 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构化方法的一个主要原则是( ).A. 自顶向下原则B. 自底向上原则C. 分步实施原则D. 重点突破原则答案: A15. 在任一组织内同时存在着三个不同的计划控制层是( ).A. 战略计划层,管理控制层,操作层B. 战略计划层,战术计划层,管理层C. 战略计划层,业务计划层,操作层D. 战术计划层,管理控制层,操作层答案: A16. 一般来说,占维护工作比例最高的是( ).A. 纠错性维护B. 适应性维护C. 完善性维护D. 预防性维护答案: C17. 用户开发应用系统的主要手段是( ).A. 生命周期法B. 原型法C. 第四代语言D. 面向对象方法答案: A18. 局域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复杂性主要取决于( ).A. 组织结构的复杂性B. 管理方法的复杂性C. 管理人员的不习惯D. 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复杂性答案: D19. 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 ).A. 明确组织的信息需求,制定系统总体结构方案B. 对系统进行经济,技术和使用方面的可行性研究C. 选择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D. 确定软件系统的模块结构答案: A20. 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A. 用户的决策方针B. 用户的分析方案C. 系统设计说明书D.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答案: C21. 信息系统建设的结构化方法中用户必须参与的原则是用户必须参与( ).A. 系统建设中各阶段工作B. 系统分析工作C. 系统设计工作D. 系统实施工作答案: A22.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主要缺点之一是( ).A. 系统开发周期长B. 缺乏标准,规范C. 用户参与程度低D. 主要工作集中在实施阶段答案: A23. MIS规划的主要内容是( ).A. MIS战略规划,组织信息需求分析,系统目标B. 组织信息需求分析,系统目标,资源分配C. MIS战略规划,资源分配,系统目标D. MIS战略规划,组织信息需要分析,资源分配答案: A24. 系统分析工作的全面总结和主要成果是( ).A. 可行性研究报告B. 数据词典C. 系统说明书D. 系统详细调查报告答案: A25. DSS解决的是( ).A. 半结构化问题和非结构化问题B. 结构化问题和半结构化问题C. 非结构化问题D. 结构化问题答案: C26. 软件文档是信息系统( )的重要依据.A.可理解性B.可维护性C.可扩展性D.可移植性答案: BA. 系统建议书B.可行性研究报告C. 系统模块层次图D. 数据词典答案: B28. 生命周期法的特点之一是( ).A. 整个系统的开发工作是非劳动密集型的B. 系统开发时间短C. 对用户需求的变更能做出迅速响应D. 适合大型复杂系统答案: C29. 系统测试中应遵循的一条原则是:测试工作应该由以下人员来承担( ).A. 原程序作者B. 专门的测试人员C. 系统设计人员D. 用户答案: B30. 系统维护中要解决的问题来源于( ).A. 系统分析阶段B. 系统设计阶段C. 系统实施阶段D. 三者都包括答案: D31. 在原型法中,原型是进行开发的系统的( ).A. 反映用户最基本需求的可以运行的实验模型B. 某一主要部分的详细设计方案(物理模型)C. 反映用户需求的逻辑模型D. 反映用户全部需求符合系统开发规范的应用软件程序答案: A32. 由用户开发应用系统可以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 提高应用系统效率B. 系统开发直接反映用户需求C. 增强系统的可靠性D. 降低开发成本答案: B33. 主要管理人员应参与( ).A. 系统规划B. 系统设计C. 系统分析D. 系统开发和运行全过程答案: D34. 关于模块间调用的规则哪一项是错误的( )A. 下层模块可直接与同级模块进行通信B. 下层模块只有接到上级模块调用命令才能执行C. 上下级模块之间可直接通信D. 模块调用顺序自上而下答案: A35. 功能结模块聚合中,一个模块只执行一个功能的是( ).A. 逻辑聚合B. 数据聚合C. 功能聚合D. 时间聚合答案: C36. 模块间出现下列哪一项是改动模块时发生错误的主要来源( ).A. 数据耦合B. 控制耦合C. 内容耦合D. 以上都不是答案: C37. 绘制功能结构图的依据是( ).A. 数据流程图B. PAD图C. N---S图D. 系统总体设计答案: A38. 下面哪一项不是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活动( ).A. 系统总体设计B. 系统硬件设计C. 系统详细设计D. 编写系统实施计划答案: D39. 对于结构化设计思想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在结构化设计中,模块的功能应当简单明确,易于理解B. 自顶向下,逐步求精C. 设计者应先设计顶层模块D. 越下层模块,其功能越具体,越复杂答案: D40.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采用模块化结构,是为了满足( ).A. 系统性的要求B. 灵活性的要求C. 可靠性的要求D. 经济性的要求答案: A41.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是将( ).A. 逻辑模型转换成数据模型B. 数据模型转换成物理模型C. 概念数据模型转换为数据模型D. 逻辑模型转换为物理模型答案: C42. 支持MIS的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是( ).A. 模式,子模式B. 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C. 应用程序D. 上述各条答案: D43. 代码结构中设置检验位是为了保证( ).A. 计算机内部运算不出错B. 代码的合理性C. 代码输入的正确性D. 代码的稳定性答案: C44. 顺序码的特点是( ).A. 码很长B. 短而简单C. 容易记忆D. 由一定逻辑性答案: B45. 在大型程序设计过程中,最后考虑的是程序的( ).A. 可维护性B. 可靠性C. 可理解性D. 效率答案: D68. 系统开发的主要方法有生命周期法,原型化方法,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方法和( ).A. 自顶向下法B. 由底向上法C. 模块法案D. 面向对象方法答案: D69. 原型化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即( ).A. 探索型,开发型,直接型B. 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C. 灵活型,结构型,复杂型D. 目标型,实验型,探索型答案: B70.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有哪些( ).A. 原型法B. BSP法C. CSF法D. CASE法答案: A71. 对象实现了数据和操作的结合, 使数据和操作( )于对象的统一体中A. 结合B. 隐藏C. 封装D. 抽象答案: C73. 在系统生命周期的各阶段中,花费费用和人力投入最多的阶段是( ).A. 分析与设计B. 编制程序C. 测试程序D. 系统维护答案: A74. 完成管理系统的日常运行工作的人员是( ).A. 信息中心负责人B. 系统分析员C. 程序设计员D. 操作员答案: D75. 逐步转换法是( ).A. 用新系统直接代替老系统,中间无过渡阶段B. 过渡过程中,有一段新,老平行运行的时期C. 先选几个试点转换,转换成功后,再同时转换其他部分D. 分期分批竞选转换答案: C76. 系统测试的对象是( ).A. 数据文件B. 源程序C. 全部文档D. 整体系统答案: B77. 衡量系统开发质量的首要标准是( ).A. 满足技术指标B. 满足设计者要求C. 满足用户要求D. 技术规范答案: C78. 在UML提供的图中,( )用于描述系统与外部系统及用户之间的交互.A. 用例图B. 类图C. 对象图D. 部署图答案:A79. 在UML提供的图中,( )用于按时间顺序描述对象间的交互.A. 网络图B. 状态图C. 协作图D. 序列图(顺序图)答案:D81.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是( ).A. 数据集中统一,应用数学模型,有预测和控制能力,面向操作人员B. 数据集中统一,应用人工智能,有预测和决策,面向高层管理人员C. 数据集中统一,应用数学模型,有预测和控制能力,面向管理和决策D. 应用数学模型,有预测和决策能力,应用人工智能,面向管理人员答案:C82. 某公司把库存物资出入库和出入库财务记账处理综合成一个应用子系统,这种子系统是将( ).A. 供销职能和生产职能关联在一起B. 供销职能和财务职能关联在一起C. 财务职能和生产职能关联在一起D. 供销职能和市场职能关联在一起答案:B83. 信息资源包括( ).A. 信息,物资,货币B. 信息,信息生产者,设备C. 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D. 信息技术,信息生产者,货币答案:C84.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主要组成为( ).A. 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战略信息系统B. 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C. 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D. 管理信息系统,执行信息系统和专家系统答案:B85. 使用光符号识别方法输入数据的方式是( ).A. 电子数据交换B. 传统的数据输入方式C. 交互式输入方式D. 源数据自动化输入方式答案:D90. 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 ).A. 计划,控制,监督,协调B.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C. 组织,领导,监督,控制D. 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答案:B92. 决策支持系统是( ).A. 数据驱动的B. 知识驱动的C. 语言驱动的D. 模型驱动的答案:D93. 决策支持系统支持( ).A. 结构化和半结构化决策B. 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C. 半结构化非结构化决策D. 半结构化与风险型决策答案:C94. 不属于联机实时处理方式的情况是( ).A. 需要反应迅速的数据处理B. 负荷易产生波动的数据处理C. 数据收集费用较高的数据处理D. 固定周期的数据处理答案:D95. 绘制系统流程图的基础是( ).A. 数据关系图B. 数据流程图C. 数据结构图D. 功能结构图答案:B96. 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作用是( ).A. 系统规划的依据B. 系统实施的依据C. 系统设计的依据D. 系统评价的依据答案:C97. 按照数据的动态特性划分,具有随机变动属性的数据应放在( ).A. 处理文件中B. 主文件中C. 周转文件中D. 后备文件中答案:A98. 在决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之前,首先要做好系统开发的( ).A. 可行性研究B. 系统化分析C. 总体预算D. 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答案:A99. 判断表由以下几方面内容组成( ).A. 条件,决策规则和应采取的行动B. 决策问题,决策规则,判断方法C. 环境描述,判断方法,判断规则D. 方案序号,判断规则答案:A二,填空1.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答案: 信息物质能源2. 信息具有事实_______, _______ ,等级性,变换性和_______ 等性质.答案: 时效性不完全性价值性3. 系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答案: 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6. 通常认为,管理信息系统主要解决_______的决策问题,而决策支持系统则以支持_______和_______问题为目的.答案: 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8. 信息系统的开发是成功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 采用合适的技术遵循有关开发过程进行开发 .答案: 合理确定系统目标组织系统开发队伍9. 信息系统开发的步骤是:在系统规划后,循进行_____, _____, _____ ,_____ 工作.答案: 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构建与实施系统评价13. 系统分析是围绕____问题展开的,而又要涉及到______技术的应用.答案: 管理现代信息14. 系统分析的主要活动有:_______, _______研究,系统详细调查研究和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答案: 系统初步调查系统可行性15. 在模块设计中,最终通过修改设计,使每一模块执行单一的功能,提高模块的_______组合,降低_______的耦合.答案: 块内块间16. 信息系统总体设计的原则有(任写两条) _______原则和_______原则.答案: 自顶向下明确性17. 系统实施以_______工作为基础,必须按系统设计的_______进行.答案: 系统分析与设计文档(或方案)18. 系统规划主要任务是制定信息系统的_______,确定组织的主要_______和制定系统建设的计划.答案: 发展战略信息需求19.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关键是要使_______的战略与整个组织的_______协调一致.答案: MIS 目标(或战略)20.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按照时间过程可以分为_______和_______.答案: 生命周期法原型法22.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成果是_______报告和_______任务书.答案: 可行性研究系统开发24. 如果系统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拟开发项目有必要也有可能进行时,可向主管单位提出_______建议书,需要进行_______安排. 答案: 系统开发可行性研究26. 需求分析结束时,应当提出_______交上级审查.答案: 需求分析报告32. 常用的调查研究的方法有:_______,召开调查会,业务实践,专家访谈,电子问卷.答案: 问卷调查法33. 数据流程图的两个特征:_______和概括性.答案: 抽象性35. 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有决策树,决策表和_______.答案: 结构化英语表法74. _______阶段的任务是对组织的环境,战略,目标,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组织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对建设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同时考虑建设新系统所受的各种约束,研究建设新系统的----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信息系统基础一、简答题1.什么是信息?信息与数据有什么区别?信息的本质是什么?答:信息,一般是指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或情报。
信息与数据具有内在的联系。
数据是记录在一定介质上并可鉴别的符号,数据是无意义的符号,信息则是蕴含意义的符号。
数据是信息加工的原材料,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
信息的本质是物质的属性和特征,是事物运行状态与规律的表征。
2.什么叫系统?可以从哪个方面对系统进行分类?答: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若干要素结合为具有特定目标、特定功能,并处于一定环境之中的有机整体。
从系统的复杂程度划分:简单的、中等的、复杂的和超复杂的系统。
从抽象程度划分:概念系统、逻辑系统、物理系统(也叫客观系统)。
从系统与外界的关系划分:封闭系统、开放系统。
3.简述管理的概念答:管理是对一定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和履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
4.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答:是技术管理模式、经济管理模式、人文管理模式。
二、填空题1.(数据)是无意义的符号,(信息)是蕴涵意义的符号。
2.信息的本质是(物质)的属性和特征,是(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表征。
3.信息的特征有:承载性、(层次性)、传输性、(共享性)、加工性和时效性。
4.从逻辑层次看,可以把信息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三种类型。
5.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若干(要素)结合为具有特定目标、特定功能,并处于一定环境之中的有机整体。
6.系统的特性是指具有目的性、(相关性)、整体性、(层次性)和适应性几种。
7.管理的职能有决策、(组织)、计划、(领导)、控制和激励等六个方面。
三、选择题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A.数据就是数字 B.数据就是信息C.数据是加工之前的信息 D.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2.下面哪个不属于信息的特征?(D)A.承载性B.传输性C.层次性D.独享性3.下面不属于系统特性的是(B)A.目的性B.功能性C.层次性D.适应性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管理职能方面考题(决策是管理的核心)A.决策是企业的核心 B.从时间性可以把计划分为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C.组织结构也被称为组织机构 D.激励有直接满足和间接满足两种方法5.下面哪一种不属于信息资源管理模式?(D)A.技术管理模式 B.经济管理模式 C.人文管理模式 D.社会管理模式6.下面哪一种不属于信息资源管理的五大要素?(A)A.信息资源管理的应用B.信息资源管理的架构C.信息资源管理的组织D.信息资源管理的环境四、论述题1.谈谈信息资源管理在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作用答: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中所涉及到的信息内容,按照某种方法和规律,经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后的用用信息的集合。
信息资源管理是对整个组织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全局管理,这种管理独立于信息技术,重视人和社会因素,追求一种将技术因素和人文因素相结合协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独立的管理领域。
目前,我国的信息化已从信息资源建设阶段进入信息资源管理阶段。
在新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上开发新应用,实现信息资源的最大增值。
完整的信息管理科学的知识体系应该包括信息的上、中、下“三游”,(上游指了解信息的本质、特征、种类、产生过程、产生机构、如何传播等,即信息资源管理者的必备知识;中游指信息的搜集、整理、组织与分析,即核心的专业知识,网络环境下多媒体信息的组织,信息系统,信息的储存、检索、深加工等;下游指了解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提供所需的信息服务。
)一个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的专业人员应该了解信息的上游,掌握信息的中游,提供下游的服务。
第二章信息系统概论一、简答题1.信息系统的业务处理有哪两种类型?它们有什么区别?答:根据处理类型,可以把信息系统的业务处理分为联机事务处理和脱机事务处理两种类型。
联机事务处理(OLTP),也称为实时事务处理(RTTP),是指信息系统直接参与业务处理过程,与企业业务处理融为一体。
它具有信息处理与事务处理同时进行、及时进行事务处理的特点。
脱机事务处理(OFTP),与联机事务处理正好相反,信息系统不直接参与实际业务处理,只需要把业务处理过程中的有关信息及时的输入到信息系统中,并通过对所输入的信息的加工处理,输出企业管理和决策所需要的有用信息。
在大型企业信息系统中,一般是联机事务处理和脱机事务处理两种方式并存。
二、填空题1.信息系统除了具有系统的一般特征之外,还具有信息性、(综合性)、集成性、(多样性)、演化性等五方面的特征。
2.信息系统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信息处理)、业务处理、(组织管理)和辅助决策四个方面。
3.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呈现为(管理维)、职能维和(功能维)的三维宏观结构。
4.网络结构属于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结构。
5.可以把信息系统分为信息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主管信息系统、(办公信息系统)和公众信息服务系统等六种类型。
6.主管信息系统提供信息挖掘、(信息交流)、企业管理、(决策支持)和办公助理功能。
7.办公信息系统可分为(基本型)、(管理型)和(综合型)三种类型。
8.公众信息服务系统的基础平台是(Internet),它向(公众和社会)提供信息检索、业务服务、技术咨询等功能。
三、选择题1.一个信息系统必须具有(A)。
A.信息处理功能 B.决策支持功能 C.办公助理 D.人力资源管理功能2.对管理信息系统而言,准确的说法是(D)。
A.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系统B.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组织资源的系统C.管理信息系统是对组织进行管理的信息系统D.管理信息系统是面向组织全面管理和简单决策的信息系统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A.信息处理系统一般具有简单决策支持功能B.管理信息系统不提供决策支持C.主管信息系统具有办公助理功能D.办公信息系统仅提供办公决策支持4.在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模式中,(D)。
A.在集中模式中,由终端来处理界面逻辑B.在文件服务器模式中,由文件服务器承担对文件中数据的查找、汇总、统计、存储等处理工作C.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下的网络负担比在文件服务器模式下网络负担重D.应用服务器模式中,界面逻辑由客户端处理5.应用服务器模式(A)。
A.是三级体系结构B.在客户端进行业务处理C.比C/S模式效率高 D.业务逻辑处在中层6.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C)。
A.是用户看到的信息系统结构(抽象)B.是在概念层次上表示的信息系统微观结构(宏观)C.功能维包括辅助决策功能D.可以分为管理维、功能维和决策维(职能)7.按功能分,下面哪一种不属于信息系统的类型(A)?A.企业财务系统 B.办公信息系统 C.决策支持系统 D.主管信息系统四、论述题1、试述信息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主管信息系统、办公信息系统和公众信息服务系统各自的特点。
答:信息处理系统:指运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对企业的事务和基本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提高事务处理效率和自动化水平的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面向组织的全面管理和简单决策的信息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交叉管理科学、行为科学、运筹学、控制论等学科,运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知识工程等理论和方法,辅助支持企业决策活动的信息系统。
主管信息系统:也被称为经理信息系统或领导信息系统,它是支持组织领导,为组织战略层服务的信息系统。
办公信息系统:是由人和办公技术环境构成的一体化信息系统,它能构和谐高效地处理办公业务,提供办公事务所需要的信息服务和辅助决策。
也被通俗地称为办公自动化系统。
公众信息服务系统:以Internet为基础平台,向公众和社会提供信息服务、业务服务、咨询服务等功能。
另外需要添加自己的理解。
第三章信息系统建设一、简答题1.信息系统建设都包括哪些基本工作?答:基本工作包括:信息系统的规划、信息系统的开发、信息系统的维护、信息系统的管理。
2.什么叫信息系统的生存周期?信息系统生存周期中包括哪些过程?答:信息系统生存周期是指从提出信息系统建设的设想开始,经历规划、开发、演化等过程,一直到被其它信息系统所替代的全过程。
包括规划、开发、演化、管理和支持五个过程。
3.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都需要做什么工作?答:信息系统的开发分成初始、细化、构建和移交四个阶段。
开发工作包括:领域分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测试等五方面的工作。
二、填空题1.信息系统建设涉及到(社会文化)因素、科学技术因素、(领域知识)因素和组织管理因素。
2.诺兰模型把信息系统的建设划分为起步、(扩展)、控制、(集成)、数据管理和(成熟)六个阶段。
3.信息系统建设包括信息系统规划、(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管理和(信息系统维护)四项工作。
4.信息系统生存周期中共包括规划过程、(开发过程)、管理过程、(演化过程)和支持过程。
5.从时间顺序上,可以把信息系统开发划分为初始、(细化)、构建、(移交)四个阶段。
三、选择题1.下面哪个不属于信息系统建设涉及的因素?(D )A.社会文化B.科学技术C.领域知识D.交通道路2.下面正确的是(B )A.信息系统维护是从信息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开始,一直持续到生存周期结束B.信息系统规划与信息系统开发同时进行C.信息系统管理属于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并不一定需要D.信息系统管理也就指的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 )A.领域分析主要分析企业的数据流程B.需求分析需要确定系统所涉及的基本类C.界面设计需要确定系统的输出界面D.系统设计需要确定系统的平台、结构和功能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 )A.结构化方法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B.信息工程方法最适合开发信息系统C.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不一定适应于开发信息系统D.原型方法需要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环境的支持四、论述题1.为什么说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要从社会文化因素方面来答)答:信息系统属于社会系统,企业的体制、领导、组织、政策、法规、观念、员工的人文素养等文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信息系统。
在一个体制不顺、领导不力、管理混乱、员工信息素养不高的企业中,建设信息系统的技术再先进、资金再充裕、开发人员的技术水平再高,也建设不了成功的企业信息系统。
所以,必须重视信息系统的社会文化因素,只有在体制顺畅、管理科学、领导重视、企业员工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的基础上,才能够建设成功的企业信息系统。
2.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哪些流行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谈谈你对这些方法的理解。
答:形成了结构化方法、原型方法、面向对象方法、信息工程方法四种。
结构化方法是面向过程的方法,是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遵循系统工程的思想、充分考虑用户需求、突出功能特征、按照软件生命周期过程严格划分工作阶段、强调软件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的一类全局性开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