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兀良哈部落的变迁_奥登

合集下载

兀良哈三卫简介

兀良哈三卫简介

兀良哈三卫简介兀良哈三卫又称朵颜三卫,由泰宁卫、福余卫、朵颜卫组成。

元朝灭亡后,兀良哈三卫与鞑靼、瓦剌构成了蒙古的三大部落。

历史14世纪中叶蒙古东部,即大兴安岭以东,直到女真地区,北抵黑龙江流域,南临西拉木伦河的广大地域,驻牧和活动着不少部落。

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兀良哈部、翁牛特部、乌齐特拉部和扎剌亦儿部等等。

成吉思汗曾把大兴安岭以东的部分地区分封给其幼弟铁木哥斡赤斤和侄儿额勒只带(按赤台,合赤温之子)二人,作为他们的兀鲁思。

额勒只带的兀鲁思,其主要部众是兀良哈人和乃蛮;铁木哥斡赤斤的兀鲁思的主要部落是乌齐叶特人。

蒙古人称朵颜卫为兀良哈、泰宁卫为翁牛特、福余卫为乌奇叶特。

这是因为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分别是兀良哈(者勒蔑后裔)、翁牛特和乌奇叶特(铁木哥斡赤斤后裔)三部所组成。

后来的明朝往往把三卫统称之为朵颜三卫或兀良哈三卫,把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的驻地统称为“兀良哈地区”。

元惠宗妥欢帖木儿汗被朱元璋从大都赶回到蒙古高原后,这一地区的蒙古各部落,为保卫自己的领地,防止明军的进攻,进行了积极的防御。

当时,木华黎后裔纳哈出将军统领20万蒙古军,驻扎在辽河以北的金山(今吉林省双辽市境内)到龙安(今吉林省农安县)、一图河(今伊通河)、亦迷河(今饮马河)一带,成为上述蒙古各部的防御屏障。

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明朝派遣冯胜、傅友德和蓝玉等率领20万大军绕道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境内)包围了纳哈出军队驻地。

纳哈出被迫投降。

1388年蒙古大汗托古思帖木儿在捕鱼儿海(今蒙古贝尔湖)被明蓝玉的军队击败西走。

这些重大的军事失败,使得大兴安岭以东的蒙古诸部落失去了防御屏障,在明朝大军压境之下,只得归附了明廷。

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明廷在这一地区设置了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

朵颜卫在屈裂儿河(今内蒙古兴安盟归洮河)上游和朵颜山(今内蒙古扎赉特旗境内)一带;泰宁在塔儿河(今洮儿河)流域,即元代泰宁路;福余卫在嫩江和福余河(今乌裕尔河)流域。

元朝哈萨克诸部族文人汉语文诗歌创作

元朝哈萨克诸部族文人汉语文诗歌创作
表达民族情感与文化认同
哈萨克诸部族文人通过汉语文诗歌创作表达对本民族的情感和文化认同,同时也希望借助汉语文诗歌来传承和发 展本民族的文化。
02
元朝哈萨克诸部族文人汉语文 诗歌创作特点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样
描绘自然风光
01
诗歌中常常描绘哈萨克草原的壮丽景色,如广袤的草原、奔腾
的河流、雄伟的山川等。
对哈萨克诸部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促进哈萨克诸部族文化交流
元朝哈萨克诸部族文人汉语文诗歌创作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 交流,使得哈萨克诸部族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丰富哈萨克诸部族文化内涵
通过汉语文诗歌的创作,哈萨克诸部族文化内涵得到了进一步丰富 ,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增强哈萨克诸部族文化自信心
促进了各民族文学的交流与发展
元朝哈萨克诸部族文人汉语文诗歌创作促进了各民族文学的交流与发展,为中华文学的繁 荣做出了贡献。
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多元性
元朝哈萨克诸部族文人汉语文诗歌创作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多元性,体现了中华文 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
05
元朝哈萨克诸部族文人汉语文 诗歌创作局限与不足
品质量。
受到中原文化影响较大,缺乏创新性
要点一
文化传承
要点二
文化融合
哈萨克诸部族文人汉语文诗歌创作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较 大,许多作品在内容、形式等方面都与中原文化有相似之 处。这可能导致作品缺乏创新性,难以形成独特的风格和 特色。
虽然哈萨克诸部族与中原文化存在差异,但两者也有相互 融合的可能性。然而,在目前的创作中,这种融合的程度 还不够深入,缺乏对两种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创新性探索。
元朝哈萨克诸部族文人汉语文 诗歌创作背景

元代的哈剌和林教育

元代的哈剌和林教育
周书 ![ 1] 910和 北史 ![ 2] 3288 3289 以同样的 方式记载 了突厥 ∀ 字书 类胡, 而不知年 历, 唯以草 青为记 #。 应该说, 史书上出现这种记载的具体时间为魏废帝 二年三月, 即公元 552 年三月。另 据 北齐书 ∃ 斛 律羌举传 !载, 大约 在北齐后主高纬武平末 ( 570 575年 ) , ∀ 代人刘世 清 %%能通四 夷语, 为当时第 一。后主命世清作突厥语翻 涅盤经 !, 以遗突厥可 汗, 勅中书侍郎李德林为其序 #[ 3] 267。遗憾的是, 由 于战乱及兵火, 这些经卷早已散佚, 没能得到流传, 因而后人也只能凭着想象去推测其大致情况了。但
就拿古代蒙古人的萨满教来讲, 它首先是一种 精神, 也是一种力量, 它要求人们崇尚英雄, 一往无 前。为此, 一些学者认为, 蒙古铁骑之所以能够横扫 欧亚大陆, 其中萨满精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见, 萨满教对蒙古人的影响是显性的。除了精神方面的 影响, 萨满在科学文化的传播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 用。在蒙古社会, 萨满既是一个医师, 又是一个文化 工作者。他们一方面用原始 的方法为百姓 解除病 痛, 另一方面也为蒙古族诗歌及舞蹈的繁荣, 作了大 量的工作。萨满在公共场合念诵的祝赞词是很有特 色的, 这在蒙古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萨满舞让 人耳目一新。今天在内蒙古地区流行的安代舞就是 源于萨满舞, 除此之外, 在其他类型的蒙古舞当中也 能够看到萨满舞的踪迹。
元代的哈剌和林教育
王风雷
( 内蒙古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内蒙古 呼和 浩特 010022)
[ 摘 要 ] 元代的哈剌和林 ( Q ara Q o rum )故址在今 天的蒙古人 民共和国后 杭爱省 ( ay im aq)额 尔德尼 召北。 从 1220年到 1259年, 哈剌和林作为大蒙古国的都城, 云集 了东西 方的各 色人种, 境况 盛极一 时。 1260年以 后, 随 着忽必烈政治中心的转移, 这座草原城市逐步降格为 和林宣 慰司都 元帅府、和林 宣慰司、和林 等处都 元帅府、和林 等处行中书省、和林总管府、和林路和林行 省治所, 后 来又成 为岭北 行省治 所。整个蒙 元时期, 哈剌 和林的 教育呈 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形成了漠北地区的一个文化 亮点。笔者 依据各 类史料, 就哈 剌和林 教育的 渊源、脉络、走势 及其特色进行了深入探 讨, 认为草原深处的教育达到了相当高的层次, 对草原文化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元朝历史】蒙古人的归宿:在元朝灭亡后的蒙古人如何生存

【元朝历史】蒙古人的归宿:在元朝灭亡后的蒙古人如何生存

【元朝历史】蒙古人的归宿:在元朝灭亡后的蒙古人如何生存?残元政权的灭亡1368年,享国运不足百年的元朝被朱元璋领导的起义推翻了,与辽、金、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不同,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这得归功于从成吉思汗开始的近似于疯狂的扩张,使得蒙古帝国幅员辽阔,汗国、部落林立,而元朝的版图只算蒙古帝国的一部分,元朝的皇帝又是蒙古帝国的大汗,对于蒙古各大汗国和部落享有宗主权。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而蒙古帝国依然存在。

元顺帝是元朝皇帝中少有的接触汉文化较深的一个,大都陷落仓皇北归的打击,对于他来说是极大的,虽然依然还是蒙古各部的大汗,但也不能排解他“去国怀乡”的忧愁,尤其是明朝军队对于他的继续打击又接连不断,更使他惶惶不可终日。

终于,1370年5月23日,他怀着悲愤和郁闷,在沙拉木伦河畔的应昌去世。

元顺帝的儿子爱猷识里达腊获悉父亲去世的消息后,便在哈拉和林继位,他将残元政权又维持了八年,并厉兵秣马盼望着有朝一日重登中国皇位。

然而,他非但没有机会实现这一愿望,还面临着深入到蒙古地区的明朝军队的攻击。

1372年,明朝大将徐达率军攻向哈拉和林,这是蒙古黄金家族的大本营,是权力和荣耀的象征,一旦被明军攻破,蒙古帝国将彻底在世界上消失,因此,蒙古人的抵抗十分激烈,但是,被誉为“万里长城”的徐达一路上势如破竹,爱猷识里达腊几乎到了绝望地边缘。

所幸,明朝的大军由于战线过长,后援不继,受阻于土拉河畔。

1378年,爱猷识里达腊怀着满腔遗憾去世,其子脱古思帖木儿继位,这位第三任残元皇帝所能控制的领土已经缩小到蒙古帝国最初兴起时的规模,恢复祖上的荣光更显得毫无可能了。

1388年,一支10万人的明朝军队在大将蓝玉的率领下在合勒卡河和克鲁伦河之间、贝尔湖南岸大败脱古思的军队,残元诸王、平章以下官员三千多人及军士七万余人被俘,脱木思帖木儿逃走后被其部将缢杀。

兀良哈三卫的起源和历史沿革

兀良哈三卫的起源和历史沿革

兀良哈三卫的起源和历史沿革蒙古兴起后,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各部,并向南、向西征伐。

他以及他的子孙在之后半个世纪里,几乎征服了已知世界的三分之二,蒙古疆域扩张到天下大部分地区。

为了维持黄金家族的统治,成吉思汗以及他的孙子薛禅汗(忽必烈),将所征服的土地分别封赐于诸宗室亲王及功臣后代。

而在今天的大兴安岭东部及黑龙江以南,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临近蒙古本土的地方,则被先后赐封与成吉思汗的二弟哈撒儿、幼弟斡赤斤、异母弟别勒古台、侄儿勒只带、大将木华黎后裔等蒙古贵族统领,成为他们的兀鲁思(人民、领地、国家的意思)。

之后,这些地方的蒙古部族逐渐形成了即翁牛特部、乌齐叶特部,科尔沁部、喀喇沁部等半独立的部落。

元末,占据中原的元朝政权崩溃,元顺帝弃守大都,北逃返回蒙古高原,原先向元朝臣服的辽东诸部则趁机自立,在木华黎后裔纳哈出的带领下,割据于辽东,名义上为北元臣子,其实已经自立为王。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太祖遣冯胜、傅友德、蓝玉率大军北征北元,割据辽东的纳哈出不敌明军,被迫投降,洪武二十一年(1388),北元大汗脱古思帖木儿被明军蓝玉部击败于捕鱼儿海(内蒙古贝尔湖),仓惶逃窜,最后死于蒙古贵族的内讧中。

明朝至此恢复对辽东的统治。

在纳哈出投降后,大兴安岭东西的各蒙古部族无法抵抗明军,只得不情愿地向明朝臣服。

洪武二十二年(1389),明朝在辽东及其北方区域归附蒙古人部落设立了朵颜、泰宁和福余三个卫所,用来羁縻统治降明的蒙古人。

其中,朵颜卫是成吉思汗的大臣折里走的后裔脱儿豁察儿之兀鲁思,汇集了喀喇沁、东土默特各部,号称兀良哈。

泰宁卫是翁牛特部后裔,即成吉思汗幼弟斡赤斤的后裔。

福余卫是元朝惠宁王、即哈撒儿后裔,乌齐叶特、科尔沁诸部会合而成。

建立卫所后,明朝规定诸位的游牧地为:泰宁卫:游牧于在故元泰州(今吉林省眺安县)塔尔河(今洮儿河)一带。

朵颜卫:游牧于额克多延温都儿(今内蒙古扎赉特旗北),溯儿河(今内蒙古兴安盟境内绰尔河)一带。

明嘉靖年间蓟镇对兀良哈三卫抚赏费探析

明嘉靖年间蓟镇对兀良哈三卫抚赏费探析

第25卷第5期呼伦贝尔学院学报No.5 V ol.25 2017年10月 Journal of Hulunbeier University Published in October.2017明嘉靖年间蓟镇对兀良哈三卫抚赏费探析郑继强1 胡博2(1.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2.呼伦贝尔市民族博物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摘 要:兀良哈三卫是活跃于明蓟镇以北的以蒙古人为主体的三个羁縻卫。

为了羁縻三卫,明朝在三卫依时朝贡和在边境互市时对其进行抚赏。

明蓟镇对三卫的抚赏是双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嘉靖中后期,蓟镇对三卫的抚赏费激增。

究其原因,主要是此时期的三卫逐渐从明朝的羁縻卫转变为蒙古部的兀良哈人。

蓟镇仍幻想通过增加抚赏费使三卫重新成为其北部藩篱。

在这样的背景下,三卫与蓟镇官员存在着一些损害抚赏的行为,影响了蓟镇与三卫的关系。

关键词:嘉靖;蓟镇;兀良哈三卫;抚赏费中图分类号:K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601(2017)05-0100-05兀良哈三卫是活跃于明蓟镇以北的以蒙古人为主体的三个羁縻卫。

兀良哈三卫“对明朝的主要作用则不仅是被羁縻,更多是藩篱和屏障,成为明和东蒙古之间的缓冲。

” 同时,兀良哈三卫对于明朝控扼辽东也有着重要意义。

正是鉴于兀良哈三卫所处的战略位置,明廷意识到三卫“善抚之则为我藩篱之用,不善抚之则为我门庭之寇” ,遂对三卫倍加重视。

为了羁縻三卫和安定北疆,明廷允许兀良哈三卫依时朝贡和在边境互市,并在朝贡和互市时对兀良哈三卫进行抚赏。

抚赏,即赏给兀良哈三卫一定数额的银两或实物。

明朝对兀良哈三卫抚赏所需的费用称为抚赏费,用以购买抚赏物资的银两称“抚赏银”。

明蓟镇对兀良哈三卫的抚赏是明与兀良哈三卫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嘉靖年间,三卫逐渐被瓜分,又发生了震动京师的庚戌之变,使得明与兀良哈三卫的关系急剧变化。

基于形势的变化,蓟镇对兀良哈三卫的抚赏费激增。

蒙古族到底有多少分支,各分支是如何演变的

蒙古族到底有多少分支,各分支是如何演变的

蒙古族到底有多少分⽀,各分⽀是如何演变的从成吉思汗建⽴⼤蒙古国开始,蒙古族真正进⼊了众⼈的视野。

四⼤汗国,鞑靼、⽡刺、准葛尔、⼟尔扈特、喀尔喀这些词是否和蒙古族有关系,蒙古族是从何发展⽽来,到底有多少分⽀,各个分⽀⼜是如何演变的,需要了解问题,我们必须了解蒙古族的发展历程。

蒙古族的历史⼤致可以分成部落统⼀前的原始社会时期,元朝和四⼤汗国时期,⽡剌和鞑靼时期。

部落统⼀前的原始社会时期据记载,蒙古族起源于东胡,东胡是分布在中国东北的⼀个古⽼民族。

东胡族系下分化出来的部落和民族有很多,乌桓、鲜卑,柔然,契丹,蒙古等民族都是由东胡分化⽽来的。

秦汉时期,东胡被匈奴所打败后,东胡族分成两部分分别退⾄乌桓⼭和鲜卑⼭,以乌桓⼭和鲜卑⼭⼭名作为族名,形成了乌桓族和鲜卑族。

在公元4世纪中叶,在现今呼伦贝尔地区居住着称为室韦的鲜卑⼈,蒙古族正是室韦⼈的⼀⽀,在铁⽊真统⼀蒙古⼤草原之时,蒙古族⼈⼀直在草原上过着游牧⽣活。

元朝和四⼤汗国时期1206年,乞颜部领袖铁⽊真在征服蒙古各部落之后,在忽⾥勒台被推举为蒙古⼤汗,⼤蒙古国⾃此建⽴。

此后,蒙古族经历多次西征,先后建⽴了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伊⼉汗国四⼤汗国,同时,在东亚地区,⼜灭掉南宋,建⽴元朝(忽必烈在⼤蒙古国的基础上增加了国号“⼤元”,实际上元朝只是⼤蒙古国的另⼀个称谓),⼤蒙古国和四⼤汗国统称为蒙古帝国,疆域横跨欧亚⼤陆,这也是蒙古族最巅峰的时期。

四⼤汗国都是成吉思汗的⼉孙们建⽴的,因此在早期各汗国君主的废⽴都是由蒙古⼤汗所指定,但是随着⼤蒙古国出现内乱,四⼤汗国逐渐脱离⼤蒙古国的控制,尽管⼤蒙古国与四⼤汗国仍然有所谓的宗藩关系,但实际上蒙古⼤汗已经不能够号令四⼤汗国了。

窝阔台汗国窝阔台汗国是成吉思汗第三⼦窝阔台的封地,由窝阔台之孙海都所建⽴。

窝阔台汗国仅仅存在了84年,领⼟被察合台汗国和⼤蒙古国吞并。

察合台汗国察合台汗国是成吉思汗次⼦察合台的封地,14世纪察合台汗国分裂成东察合台汗国和西察合台汗国。

成吉思汗墓葬所在与蒙古早期历史地理

成吉思汗墓葬所在与蒙古早期历史地理

成吉思汗墓葬所在与蒙古早期历史地理陈得芝【作者简介】陈得芝,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关键词】成吉思汗“陵寝”/起辇谷/尼鲁温-乞颜蒙古成吉思汗墓地所在是历史-考古学界长期探究的问题。

依据可信的汉、蒙文和波斯文史料,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元诸帝)的葬地在不儿罕山(肯特山)南、克鲁伦河上游北的“起辇谷”(即《元朝秘史》所记“古连勒古”),其地当在今蒙古国肯特省曾克尔曼达勒苏木境。

1990年代以来,蒙古国和日本的考古学者追寻蒙古古代遗迹收获甚丰,特别是在阿兀拉嘎遗址(认定为成吉思汗大斡耳朵)的发掘中找到可能是“灵庙”的废墟和祭祀遗物,为寻找成吉思汗墓地提供了重要线索。

本文利用他们的新考古研究成果,结合文献资料,进一步探讨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和葬地,并追溯早期蒙古-成吉思汗先世在鄂嫩河流域的活动和势力逐步兴盛的过程,以及相关的历史地名方位。

前言:追寻蒙古史迹的考古新收获几年前,有报社记者来访,出示某报报道蒙古-日本联合考古队发现了成吉思汗陵墓的消息,请我谈谈看法。

记得给我看的只是转述外国报纸报道的摘要,因为我没有见到考古报告,不好发表评论,只是说:根据文献所载成吉思汗埋葬方式,要找到他的墓实非易事。

从这条消息看,虽然报道的墓区方位与史料记载大体符合,但说此墓已被发现似乎为时尚早。

据文献,蒙元朝皇帝的墓葬地当是范围较大的区域,且不建地面标志,仅找到某处有祭器和其它祭祀遗物,还不能断定就是成吉思汗的墓。

早在1925年,苏联著名蒙古学家符拉基米尔佐夫在乌兰巴托一带和肯特山地区进行民族学、语言学?{查时,就发现肯特山地区有元代祭场遗迹和祭器遗存。

①记者报道我的话出入不大,但后来在网上被辗转传布得大大走样。

本打算予以澄清,但我想网上炒作对学界不会有多大的影响,就没有置理。

不过,这件事倒引起我进一步探究蒙元诸帝葬地及?蒙古早期若干历史地理问题的兴趣。

最近,承友人帮助,读到了参与该项考古?{查和发掘的日本考古学家白石典之的相关论著,获益良多,从而更领悟了为学确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

额济纳旗土尔扈特蒙古族社会文化变迁

额济纳旗土尔扈特蒙古族社会文化变迁

会文化变迁2023-11-08CATALOGUE 目录•土尔扈特蒙古族历史背景•土尔扈特蒙古族社会文化变迁原因•土尔扈特蒙古族社会文化变迁表现•土尔扈特蒙古族社会文化变迁影响•土尔扈特蒙古族社会文化变迁展望01土尔扈特蒙古族历史背景古老的游牧文化他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以牛羊为伴,与自然和谐共生。

强大的部落联盟在土尔扈特蒙古族的发展过程中,他们与周边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强大的部落联盟。

来自亚洲草原的游牧民族土尔扈特蒙古族起源于亚洲草原,是蒙古族的一个分支。

在历史长河中,土尔扈特蒙古族西迁至额济纳旗,成为了该地区的主要居民。

西迁至额济纳旗适应新的环境与其他文化的交融在额济纳旗,土尔扈特蒙古族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发展出了独特的游牧文化。

在迁移过程中,土尔扈特蒙古族受到了其他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03020103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近年来,土尔扈特蒙古族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通过各种方式传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

土尔扈特蒙古族现状01保持传统游牧文化尽管受到现代社会的影响,土尔扈特蒙古族仍保持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

02社会文化变迁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尔扈特蒙古族的社会文化发生了变迁,一些传统文化习俗逐渐消失。

02土尔扈特蒙古族社会文化变迁原因额济纳旗的气候变化对土尔扈特蒙古族的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自然环境变化气候变化由于过度放牧和人类活动,额济纳旗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影响了土尔扈特蒙古族的生活和生存。

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环境的恶化导致资源匮乏,使土尔扈特蒙古族的生活更加困难。

资源匮乏历史上,土尔扈特蒙古族的社会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这些改革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治制度改革土地制度的改变使得土尔扈特蒙古族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影响了他们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土地制度变化人口政策的调整对土尔扈特蒙古族的人口数量和分布产生了影响,进而影响他们的社会文化。

人口政策调整社会制度变革贸易活动增加随着贸易活动的增加,土尔扈特蒙古族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也增加了,这对其社会文化产生了影响。

强悍的乌梁海,历史与现状

强悍的乌梁海,历史与现状

强悍的乌梁海,历史与现状强悍的乌梁海,历史与现状乌梁海部落,史称乌力杨海、兀良孩、兀良哈、乌良海、兀良罕,其分支包括席日勒特德、尼格斯尔、毕德兀特等,因其地位突出,在蒙古历史舞台上充当过重要角色,对蒙古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据历史记载看,兀良哈部落原来为巴尔古真滩森林中,以狩猎为生的森林百姓。

约在9世纪已经徒居于不而罕哈刺敦即今蒙古国东南部的肯特山、斡难河、克鲁伦河流域一带,已经不是森林百姓而成为迭儿勒斤蒙古,是古老的北方蒙古部落之一。

经过几百年的繁衍生息和演变已成为文明的部落。

学者分析认为,“乌力扬海”是蒙古语“乌瑞”、“杭盖”一词的变音形式。

“乌瑞”意为高原,“杭盖”意为山林,乌力扬海部落意为高原山林部落。

据明朝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朵颜山兀良哈部头领脱鲁忽察尔致明太祖的信中道称:“乌力扬罕森林百姓,自英明圣主成吉思汗时期以来,从未离朵颜高地的荒野及山河,历代蒙古皇帝时期,按时敬猎物俸役夫……”。

《蒙古秘史》记载,林中百姓兀良哈人徒至不而罕哈刺敦的时间是“成吉思汗十二代曾祖朵奔蔑尔干时期,豁里秃马惕之豁里刺儿台蔑尔干听说不而罕哈刺敦山为物丰盛之良地,全家徒至此地,投不而罕哈刺敦之主乌良孩歹·辛赤伯颜。

有一天,朵奔蔑尔干猎于脱豁察黑山之时,遇见兀良哈人在林中烧食鹿肉。

成吉思汗的九世曾祖勃端察儿聘娶了栖居于统格克溪边的扎赤兀惕部之阿当罕·兀良哈真氏为妻。

1162年成吉思汗诞生后,兀良罕之扎儿赤兀歹老人由不而罕哈刺敦来到他家,赠送一架皮制摇蓝。

扎儿赤兀殚老人的儿子兀良哈氏者勒蔑弟兄二人,归附成吉思汗之后立下了汗马功劳。

据《史集》、《蒙古秘史》、《成吉思汗史集》、《白室集》和兀良哈氏家谱等史料的记载,可将兀良哈部落分为大禁地兀良哈和朵颜山兀良哈两部分。

大禁地兀良哈是成吉思汗逝世后,右翼军千户长兀良哈之敖塔赤带领其千户属众驻牧于成吉思汗之大禁地,以守卫成陵为之生计。

他们的后代,在北元达延汗时期成为左翼三万户之一的兀良哈万户。

鄂尔多斯蒙古族敖包文化和植物崇拜文化对保育生物多样性的贡献

鄂尔多斯蒙古族敖包文化和植物崇拜文化对保育生物多样性的贡献

鄂尔多斯蒙古族敖包文化和植物崇拜文化满良1,2,张新时1,3,苏日古嘎4(1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 100875;2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2;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093;4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 100875)摘要:结合民族生态学、文化人类学和样方调查方法,通过调查、访谈、搜集资料研究分析,评价了鄂尔多斯蒙古族敖包文化和植物崇拜文化对保育生物多样性的贡献。

蒙古族敖包是受游牧文化保育的历史悠久的、天然的、原始的自然保护区。

在鄂尔多斯高原有8个敖包的蒙古名直接反映出优势植物群落特征。

鄂尔多斯蒙古族植物崇拜文化包括崇拜使用祭祀活动的植物,崇拜形状奇异、苍劲挺拔的乔木和崇拜寺庙附近的树木等3个内容。

蒙古族敖包文化和树木崇拜文化在保育生物多样性中起到积极作用,她是在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进行生物多样性保育中值得发掘、研究和借鉴的传统生态文化。

关键词:蒙古族;敖包文化;植物崇拜文化;生物多样性保育;民族生态学;鄂尔多斯高原中图分类号:Q 94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2700(2008)03-360-11Manliang1,2,ZHANG Xin -Shi1,3,Surguga4(1College of Resourc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China ;2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uhhot 010022,China ;3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93,China ;4College of Life Scienc es ,Beijing Normal Univ ersity ,Beijing 100875,China )Co mbining methods of ethnoecology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quadrat samplings ,the study aims to evaluate and analyse the contribution of Mongolian O -Boo culture and plant worshiping culture to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by means of investigation ,interview to informants and second -hand information collecting in Ordos Plateau .The Mongolian O -Boo culture is conserving vegetation diversity and species diversity of grassland .Mongolian O -Boo is original and natural Nature Reserve that benefit fro m the protection of Mongolian no madic culture .The names of eight Mongolian names of O -Boo re -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iginal plant community in Ordos Plateau .Mongolian plant worshiping culture in Ordos Plateau includes worshiping plants used for fete activities ,worshiping odd ,tall and straight arbors which have odd shape ,worship -ing trees nearby the temple .The Chinese Pine King (Pinus tabulaeformis )which stands on loess hill in the east of Ordos Plateau ,remnant Stiffleaf Juniper (Juniperus rigid )community in Agui Temple and in U -xin county ,Shinyleaf Yellowhorn (Xanthoceras sorbifolia )Open Forest in Genghis Khan ′s Mausoleum ,Savin Juniper (Juniperus sabina )community in Mu Us sandy land are subject to conservation of Mongolian plant worshiping culture .云南植物研究 2008,30(3):360~370Acta Botanica Yunnanica DOI :10.3724SP .J .1143.2008.07177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No .G 2000018600收稿日期:2007-08-22,2007-10-31接受发表作者简介:满良(1971-)男,蒙古族,讲师,主要从事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和民族生态学的研究。

兀良哈万户牧地考

兀良哈万户牧地考

2000年9月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Sep,2000第32卷 第5期Jou rnal of In ner M ongolia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 ciences)Vol.32 No.5兀良哈万户牧地考宝音德力根(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摘 要:据蒙汉文史书的有关记载,特别是《俺答汗传》中有关兀良哈万户住牧地的地名以及与俺答等人北征兀良哈相关的地名的记载,反映出兀良哈万户的牧地位于蒙古国肯特山、克鲁伦河一带。

因此,学界有关兀良哈万户牧地的“内蒙古说”和“蒙古国杭爱山说”是错误的。

关键词:16世纪蒙古史;兀良哈万户;牧地;肯特山分类号:K28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0-5218(2000)-05-0001-09 15世纪中叶至16世纪初,北元汗廷直属六万户中有一个叫兀良哈的强大部落,它就是蒙文史书通常所说的达延汗六万户之一的兀良哈万户。

16世纪20-40年代,以不地汗为首的达延汗子孙,多次对兀良哈万户用兵。

最终,兀良哈万户在黄金家族联合征讨下灭亡,其首领或降或被杀,其部众则被瓜分。

兀良哈万户的这一结局与北元汗廷其它五个万户被达延汗子孙相对完整地继承下来的情况有所不同,因此,它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疑点。

兀良哈万户的牧地就是其中之一。

对兀良哈的住牧地蒙汉文史书都有一些记载。

其中汉籍的有关记载较为疏阔,只能帮助我们了解其大体方位;而蒙文史书特别是《俺答汗传》中出现了一些足以说明兀良哈万户住牧地所在的地名。

但是,由于研究者未能对这些地名作全面、认真的考察,加之个别学者对蒙文原文一些关键之处的误读和曲解,导致学界对兀良哈万户住牧地的一些错误解释。

本文将结合蒙汉文文献的有关记载,重新考证《俺答汗传》中所见有关兀良哈万户住牧地的地名和与俺答等人北征兀良哈有关的地名,以求说明兀良哈万户住牧地的大体范围。

哈拉和林:草原帝国的千年古都

哈拉和林:草原帝国的千年古都

哈拉和林:草原帝国的千年古都中原王朝政治⽂明早熟,都城建设作为国家⾏政常态化的标志之⼀,成为帝国⽂明的显著特征。

农耕时代的中国有过七⼤古都,⽽逐⽔草⽽居的漠北游牧民族也曾有过千年古都——地处额尔德尼昭地区的哈拉和林地区。

第⼀个游牧帝国——匈奴帝国中华⽂明是⼀个原⽣⽂明,由于四塞之地的地形特征,在⽂明初始阶段很少与世界其他⽂明产⽣交流。

在中国的古籍记载中,西⽅是⼀个传说中的国度,⽂化昌盛,技术发达,民⽣富庶。

可是,由于中原地区与西域之间脆弱的联系以及复杂地形地势的限制,除了穆王西巡外,三代以来很少有华夏⼈到过西⽅。

与中原地区不同,在⼽壁滩以北,随着纬度的降低,呈现在⼈们眼前的是⼀⽚开阔平坦的地形,从东亚地区⼀直延伸到南俄⼤草原,并且继续深⼊欧洲半岛,⼀直到达⼤西洋沿岸。

与中原王朝到达中亚地区要翻越帕⽶尔⼭脉,⾏程万⾥不同,从贝加尔湖到达喀⼭,距离只有3000多公⾥。

中原王朝视为畏途的西去通路,在游牧民族看来却是⼀⽚坦途。

因此,在很早的时候,埃及和西亚地区的⽂明成果,就通过这⼀条经贸路线,源源不断地传⼊了漠北⼀带。

中国北⽅的草原地带是⼀⽚坦途漠北⾼原受副热带⾼⽓压带影响,加之⼜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候严寒少⾬,⽆法开展农业,孕育了很多逐⽔草⽽居的游牧民族。

他们为了抢夺牧场和⽣活资料,彼此结怨,部落相攻,⽆有⽌⽇。

为了在草原上⽣存下来,这些游牧部落开始以⾎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部落联盟,战争越打越⼤。

偶有政治强⼈在混战中脱颖⽽出,其他⽒族的部落纷纷投靠,⼀个草原游牧帝国就此开始缓慢成型。

帝国的政治常态化的发展,需要⼀系列的⾏政基础建设,诸如设置官长、司法刑罚、祭祀巫祝等事务,都需要专业化的团队来运作。

富有谋略的帝国领袖开始改变游牧民族不事经营城池的习惯,开始建⽴起都城,作为⾃⼰的统治核⼼。

只有进化到帝国⽂明形态的游牧民族,为了加强各个部落之间的凝聚⼒,才会⽣出建设都城的政治诉求。

很多游牧民族囿于实⼒不⾜,在部落联盟状态向帝国形态转变时,往往就被来⾃南⽅的邻居给打断了进程,重⼜恢复到了部落状态。

察哈尔蒙古的西迁及文化的变迁

察哈尔蒙古的西迁及文化的变迁

清代察哈尔蒙古的西迁及文化变迁李满喜新疆师范大学内容提要:清朝统一新疆后为了戍边屯垦从内地调集大批军队驻防新疆。

察哈尔蒙古作为其中的一支,于乾隆年间,分两批从张家口等地西迁至新疆博尔塔拉和塔城等地。

察哈尔蒙古西迁后,承担的主要任务是戍边换防、收放官办牲厂的牲畜,回复畜牧业和农业经济察哈尔蒙古对新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清代察哈尔蒙古西迁新疆的稳定与发展Summary: After the unification of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border areas and settlements from the Mainland and the mobilization of large numbers of troops stationed in northeastern Xinjiang. Chahar Mongolia as one of the one, in the Qianlong period, two groups have moved westward from the Zhangjiakou and other places in Xinjiang Autonomous and Tacheng and other places. Chahar Mongol westward, the bear's main task is to border areas and rotations, livestock retractable government-run factory offerings, respond to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on 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while promoting their own development.Key words: Qing Chahar Mongol westward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in Xinjiang察哈尔蒙古,是成吉思汗先世孛儿只斤家族的直系后裔。

中国历史概述(九十二)——12世纪蒙古高原各部与蒙古的崛起

中国历史概述(九十二)——12世纪蒙古高原各部与蒙古的崛起

中国历史概述(九十二)——12世纪蒙古高原各部与蒙古的崛起自回鹘为黠戛斯人所破后,漠北草原长期由多个互不统属的部落统治。

辽国曾对其西北方向的漠北各族发动过战争,可知其在漠北地区的统治并不巩固。

金国建立以后,专力南进,而对漠北地区的各部族采取了防御和分化的政策,关系也较为紧张,以防其壮大而威胁到金国的统治。

到12世纪末13世纪初,随着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各部落,终于结束了漠北草原长期纷争的局面。

本期介绍12世纪蒙古高原各部落及13世纪初蒙古汗国的建立。

12世纪蒙古高原各部落蒙古部蒙古部在唐代称为蒙兀室韦,是室韦的一部,最初生活在额尔古纳河上游,约公元8世纪开始西迁,在12世纪主要生活在今中、俄、蒙三国交界的地区,东到大兴安岭,西达不儿罕山(今蒙古国肯特山主峰),游牧于今鄂嫩河(古称斡难河)、克鲁伦河(古称怯绿连河)、额尔古纳河(古称望建河)等河流流域。

根据《蒙古秘史》的记载,相传蒙古部祖先为孛儿帖赤那,约生活在公元8世纪后期,他是成吉思汗的二十二代祖,那时他与妻子豁埃马阑勒迁到不儿罕山、斡难河源。

p.s明代人在翻译时,误以为苍狼(孛儿帖赤那蒙古语意为苍狼)和白鹿(豁埃马阑勒蒙古语意为白鹿)作为蒙古的祖先,后来更产生了所谓“狼是蒙古族图腾”这样一种误解。

《蒙古秘史》记载,至孛儿帖赤那十二代孙朵奔篾儿干,在他去世后,其妻阿阑豁阿又感神光而生了三个儿子,传说这三子都是从腰中所生,因此后裔被称为尼伦蒙古(尼伦据《史集》意为腰),是特殊的分支,而其他不属于阿阑豁阿后裔则被称为迭儿列斤蒙古。

尼伦蒙古包括合塔斤部、撒勒只兀惕部、孛儿只斤部、泰赤乌部、札答阑部(也作札只剌部)、巴阿邻部、朵儿边部、赤那思部(也作捏儿思部)、主儿乞部、乞颜部(合不勒可汗所部)等部落。

乞颜部是成吉思汗曾祖父合不勒汗(约生活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所在的部落,在金国崛起并南下灭辽与北宋的过程中,合不勒被蒙古各部推举为可汗,给金国造成了较大的边疆压力。

#传承·历史#内喀尔喀五部族史话

#传承·历史#内喀尔喀五部族史话

#传承·历史#内喀尔喀五部族史话元室北迁之后,经过近一百四十年的动乱与战争,到满都海彻辰皇后和巴图蒙克达延汗时代,终于恢复蒙古本部的统一,实现了“中兴”。

达延汗将从前各小领地合并为六个万户,仍分左、右两翼。

左翼三万户为:察哈尔万户、兀良哈万户、喀尔喀万户;右翼三万户为:鄂尔多斯万户、蒙郭勒津万户(后名为土默特万户)、永邵布万户,汗廷设置在察哈尔境内。

这六万户除兀良哈万户以外,达延汗把其余五个万户都封给自己的儿子领有,其中,喀尔喀万户的右翼分封给第九子格埒森扎,而左翼分封给第五子阿勒楚博罗特。

喀尔喀左翼在阿勒楚博罗特去世后,由其子虎喇哈赤领有。

十六世纪中叶,达延汗后的第三任大汗,“库腾汗”达赉逊因为感到土默特万户之主阿拉坦汗的威胁,将汗廷迁往大兴安岭驻牧。

喀尔喀左翼作为大汗直属部落,也随之迁徙,因此号称“山阳喀尔喀”、“山南喀尔喀”或“内喀尔喀”,以区别游牧于漠北的喀尔喀右翼—外喀尔喀。

虎喇哈赤有五子,分别为乌巴什伟征、苏巴海达尔汉、兀班贝穆多克新、索宁岱青、卓里克图洪巴图鲁,分别领有扎鲁特、巴林、弘吉剌、巴岳特、乌齐叶特五大部落,因此喀尔喀左翼也被称为“内喀尔喀五部”或“山南五鄂托克喀尔喀”。

五部的驻牧地也处在大汗汗廷、明朝控制区和女真地区之间的辽河流域,不但水草丰美,且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扎鲁特部驻牧地在东辽河北,东南与海西女真为邻,东北与科尔沁交界,西南与弘吉剌部相接;弘吉剌部的驻牧地地跨辽河南北,东临扎鲁特,南至辽河河套,西面与巴岳特部相邻;巴岳特部驻牧地在弘吉剌部之西,东与乌齐叶特部为邻;巴林部驻牧地在最西边,与大汗汗廷察哈尔部相邻,南界在今库伦旗一带,背面越西拉木伦河,直到大兴安岭;乌齐叶特部则驻扎在广宁东北,辽河河套中心地带。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内喀尔喀五部是北元蒙古汗廷所依靠的重要力量。

乌巴什伟征是虎喇哈赤的长子,因此他所统领的扎鲁特部便是早期内喀尔喀中的头号大部,乌巴什伟征也有着管理其他四部的权力。

兀良合部落的起源

兀良合部落的起源

兀良合部落的起源兀良合部落的起源金峰二十世纪初,日本蒙古史学者简内亘发表《兀良哈三卫名称考》一文,最先开始探讨兀良合部的渊源。

1917年,日本蒙古史学者和田清著《内蒙古部落的起源》一书,论证明代兀良合人是元初游牧于斡难河流域的兀良合人的后裔。

可是他在说明清代兀良合人的来源问题时却感到十分为难。

近十多年来,我国有些权威学者曾提出兀良合是古代蒙古高原林木中百姓的"泛称"。

1985年,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族女学者奥登同志发表《蒙古兀良哈部落的变迁》一文,对"泛称论"给予有力的驳斥,并对明代兀良合三卫诸问题提出很多宝贵意见。

但我觉得,奥登同志对原来森林兀良合、不儿罕山兀良合的论述并不完全使人满意。

在1988年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秘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在《兀良合部落的变迁》一文的提要中我写道:从十三世纪蒙古兴起到十八世纪中叶准噶尔汗国灭亡的五百多年期间,兀良合部发生了多次变迁,每次变迁之后兀良合一名所指的部落也有很大不同。

概括起来讲:第一、确实从森林兀良合或草原兀良合演变过来并由原真正的兀良合人构成的部落,如绰罗斯、塔崩、鄂尔多斯、额鲁特、小额鲁特、杜尔伯特、喀喇沁、准噶尔等。

第二、因为统治者是兀良合部人而一度被称为兀良合的部落,如蒙古勒津、阿尔泰〃兀良罕、唐努〃兀良罕等。

第三、由于政治上的从属关系或者荣誉的追求而被命名和冒名的兀良合部,如原秃绵〃乞儿思吉之各部以及巴尔浑、不里牙惕等。

第四、由于被统治者是兀良合人而统治者自己也称为兀良合部落,如科尔沁等。

论文提要在1988年《内蒙古师大学报》第三期上发表后,引起国内外不少蒙古史学者的兴趣。

蒙古国科学院纳楚克〃道尔吉院士认为,在提要中提出的论点确实很重要,希望早日写出全文。

日本一位教授表明,提要中的某些论点他曾提出过。

香港有位学者认为,近几年我发表的有些文章解决了明代蒙古史上的一些疑难问题。

1989年八月初,在内蒙古大学由中国蒙古史学会主持召开的明代蒙古史专题学术讨论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员蔡家艺同志说,在提要中提出的有关兀良合的论点确实值得研究,因为在准噶尔汗国时期卫拉特各鄂托克、昂吉、集赛中,特别是在鄂托克中确实有不少兀良合人。

再论兀良合部落的变迁

再论兀良合部落的变迁

作者: 金峰
出版物刊名: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37-43页
主题词: 四卫拉特;罕山;明代蒙古史;部落;塔崩;绰罗斯;察合台;汗国;巴地;太师
摘要: <正> 本世纪初,日本蒙古史学者箭内亘发表《兀良合三卫名称考》一文,最先开始研究兀良合部落的渊源。

1917年日本蒙古史学者和田清著《内蒙古诸部落的起源》一书,论证明代兀良合人是元朝游牧于斡难河流域的兀良合人的后裔。

可是他说明清代兀良合人来源问题时却感到十分为难。

近十多年来,我国有些权威学者陆续提出兀良合是古代蒙古高原林木中百姓
的“泛称”。

1985年,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族女学者奥登同志发表《蒙古兀良合部落的变迁》一文。

对“泛称论”给予有力驳斥,并进一步对明代兀良合三卫诸问题提出很多宝贵意见。

但我觉得,奥登同志对原来森林兀良合、不儿罕山兀良合的论述不完全使人满意。

在1988年内蒙古师范。

蒙古贞兀良哈人的来历考

蒙古贞兀良哈人的来历考

蒙古贞兀良哈人的来历考
戴维彧
【期刊名称】《满族研究》
【年(卷),期】2002(000)003
【摘要】阜新蒙古贞历史与文化源远流长,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她独特的蒙古族风格,丰富了中国的文化艺术宝库.在这组系列介绍文章里,向人们展示了阜新蒙古剧、蒙古语文教育、蒙古贞文化源流及其特点、蒙古贞历史探源、喇嘛寺庙的建筑特色等丰富的蒙古贞历史与文化.阜新蒙古贞分布于辽宁省西部,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文
化交融汇合之地,使蒙古贞文化显现出其独特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点.希望读者能从
这一组文章中窥见其一斑.
【总页数】5页(P59-63)
【作者】戴维彧
【作者单位】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81/288\"212\"
【相关文献】
1.兀良合台征大理路线考
2.兀良哈万户叛乱首领格鲁巴拉德考述
3.蒙古兀良哈部落的变迁
4.兀良合台自滇入蜀事迹考述
5.明代兀良哈蒙古三卫朝贡制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