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聚丙烯稳定化体系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探究聚丙烯造粒废气处理系统的应用

探究聚丙烯造粒废气处理系统的应用

探究聚丙烯造粒废气处理系统的应用
徐孝超
【期刊名称】《当代化工》
【年(卷),期】2024(53)2
【摘要】挥发性有机物化合物(VOCs)对人体健康和气候环境都有着很大危害,其具有涵盖物质范围广、涉及的领域多等特点。

工业VOCs防治是现阶段中国治理大气污染的首要任务,聚丙烯的工业生产是挥发性有机物化合物产生源之一,在气相流化床生产聚丙烯工艺中,树脂在净化后进入挤压机工段所产生的挥发性气体都是经过下料料斗上部放空阀直接排入大气,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为了达到低碳排放标准,对现有工艺流程进行改造,升级生产技术,集中处理挥发性气体。

在聚丙烯生产挤压造粒工段,挤压机下料斗上部安装尾气收集排放装置,树脂及添加剂在进入挤压机熔融、挤压和造粒前将所产生的挥发性气体收集并排放到RCO系统中,挥发性气体在RCO系统中燃烧达到标准后排放至大气,避免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大气中的排放,降低了环境污染的同时也省下了排污征收费用的支出。

【总页数】6页(P468-473)
【作者】徐孝超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028.26
【相关文献】
1.造粒沉降悬浮物污水处理系统在石材加工中的应用
2.造粒沉降悬浮物污水处理系统在抛光砖生产中的应用
3.废塑料造粒废气处理的工程应用
4.废塑料造粒废气处理的工程应用
5.化学结晶造粒流化床和石灰软化法在电厂循环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前景简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溶液析出型聚丙烯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制备技术进展》范文

《2024年溶液析出型聚丙烯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制备技术进展》范文

《溶液析出型聚丙烯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制备技术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聚丙烯作为一种重要的热塑性聚合物,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Ziegler-Natta催化剂以其独特的优点成为聚丙烯生产的主导技术。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溶液析出型聚丙烯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制备技术进展。

二、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基本概念和特性Ziegler-Natta催化剂是由卤化镁或钛基组成的,这种类型的催化剂主要用于定向生产特定性质的聚合物,尤其对聚丙烯的制造尤为重要。

在制造过程中,它可以催化丙烯分子的链增长和空间结构的形成。

三、溶液析出型聚丙烯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溶液析出型聚丙烯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制备主要分为几个步骤:前驱体的制备、催化剂的活化、催化剂的合成以及最后的洗涤和干燥。

这种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催化剂活性高、产品纯度高等优点。

四、制备技术的进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溶液析出型聚丙烯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制备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首先,前驱体的制备工艺得到了优化,使得前驱体的纯度和活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其次,催化剂的活化技术也得到了改进,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此外,新型的合成技术和洗涤干燥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纯度和性能。

五、新材料的探索和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性能和产品质量,研究者们不断探索新的材料和制备方法。

例如,使用新型的载体材料和助剂,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使用纳米技术制备更小粒径的催化剂,以提高其催化效率等。

这些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为溶液析出型聚丙烯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方向。

六、结论溶液析出型聚丙烯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制备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对聚丙烯的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未来该类型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和选择性将得到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纯度和性能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高流动性共聚聚丙烯(PP)的开发与应用

高流动性共聚聚丙烯(PP)的开发与应用

高流动性共聚聚丙烯(PP)的开发与应用聚丙烯注塑制品已经在包装、运输、家电、汽车、办公、日常消费、医疗制品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近年来随着聚丙烯(PP)生产工艺的提高,特别是新型高效催化剂及聚合工艺的改进,高流动性聚丙烯(即PP)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得到了很大的进展。

采用高流动性性聚丙烯,可使注射制品易成型加工,减少注射缺陷和废品率。

在制品加工生产过程中可降低加工温度、注射压力、合模力等,从而降低能耗,缩短制品的成型周期,提高制品产量。

此外,由于树脂的流动性提高,可进行薄壁制品的生产,减少原材料的使用。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高流动性共聚聚丙烯的开发及应用现状。

一、高流动性共聚聚丙烯的优点聚丙烯产品分为均聚型和共聚型,共聚聚丙烯又分为嵌段共聚PP(PP-B)和无规共聚PP(PP-R)。

由于共聚聚丙烯改善了PP的耐冲击性(尤其是低温冲击性),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因此拓宽了其应用领域;高流动性共聚PP具有高的流动速率和较好的物理性能,可使结构复杂的大型薄壁注射制品的设计变为可行;在生产过程中可缩锄口工周期,降低加工温度、注射压力和能耗,具有加工性能好,充模容易及产品翘曲变形少等优点。

分别选用熔体流动速率为35 g/10min、65 g/10min和100g/10 m in的聚丙烯树脂注塑质量为56.7 g,壁厚为0.036 c m的薄壁食品包装容器,发现熔体流动速率为100 g/10min的树脂注射温度为210 ℃(熔体温度为220℃);65 g/10min的树脂注射温度需要228℃(熔体温度为257℃);35 g/l0min树脂的注射温度需要高达282℃(熔体温度为293℃)。

可见随树脂流动性的提高,其加工温度大大降低,温度降低可为用户降低能耗。

流动性的提高可使成型温度降低,冷却时间减少,明显降低制品的成型周期,以提高产品产量。

这一优势是高流动性共聚PP得以广泛应用最具吸引力的一方面。

通常冷却时间减少30%,整个成型周期缩短10%,熔体流动速率为65 g/10min的高流动性共聚PP成型周期比35 g/10min 成型周期减少了27%,大大提高了产品产量。

(2021年整理)聚丙烯(PP)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

(2021年整理)聚丙烯(PP)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

(完整版)聚丙烯(PP)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聚丙烯(PP)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聚丙烯(PP)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聚丙烯(PP)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完整版)聚丙烯(PP)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完整版)聚丙烯(PP)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聚丙烯(PP)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摘要]系统论述近年国内外关于聚丙烯(PP)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介绍橡胶或弹性体、热塑性塑料、β成核剂以及刚性粒子协同弹性体对PP增韧改性的研究。

[关键词]聚丙烯;增韧;弹性体;热塑性塑料;β成核剂;协同增韧中图分类号:TM2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311—01前言聚丙烯是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其产量仅次于聚乙烯、聚氯乙烯塑料,与其他的通用的热塑性塑料相比,聚丙烯塑料的密度小,力学性能优良,电绝缘性好,而且还易于加工,价格低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化工,电力和运输等领域。

聚丙烯塑料的改性及应用

聚丙烯塑料的改性及应用

聚丙烯塑料的改性及应用概述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强度和耐化学腐蚀性。

然而,聚丙烯在某些方面的性能还有待改善。

改性聚丙烯通过添加不同的添加剂、改变配方比例或改变加工工艺等方式,改善了聚丙烯的某些性能,扩展了其应用范围。

本文将介绍聚丙烯塑料的改性方法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聚丙烯塑料的改性方法1. 添加剂改性添加剂改性是最常见的一种聚丙烯塑料改性方法。

通过向聚丙烯中添加不同的添加剂,可以改变聚丙烯的物理、化学性能,提高其加工性能和耐候性。

常见的添加剂包括: - 填充剂:如碳酸钙、滑石粉等,可以提高聚丙烯的刚性和抗冲击性; - 阻燃剂:如氯化磷、硫酸铵等,可以提高聚丙烯的阻燃性能; - 稳定剂: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等,可以提高聚丙烯的耐氧化和耐候性; - 助剂:如流动剂、增韧剂等,可以改善聚丙烯的加工性能。

2. 共混改性通过与其他聚合物进行混合,可以改善聚丙烯的性能。

常见的共混改性方法有物理共混和化学共混两种。

•物理共混:将聚丙烯与其他聚合物机械混合,形成共混体系。

物理共混可以改善聚丙烯的强度、韧性和耐热性。

•化学共混:通过共聚反应或交联反应,将聚丙烯与其他聚合物进行化学结合。

化学共混可以显著改善聚丙烯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耐化学性。

3. 改变配方比例通过改变聚丙烯的配方比例,如增加共聚单体的含量、调节分子量分布等方式,可以改变聚丙烯的结晶度、熔体流动性和力学性能。

•增加共聚单体含量:在聚丙烯的聚合过程中,加入适量的共聚单体,如丙烯酸、丙烯酸酯等,可以改善聚丙烯的柔韧性、降低结晶度。

•调节分子量分布:通过控制聚合反应条件,可以得到不同分子量分布的聚丙烯,从而改善聚丙烯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

聚丙烯塑料的应用领域聚丙烯的优良性能使其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包装行业聚丙烯具有较高的刚性和抗冲击性,被广泛用于包装行业。

聚丙烯制成的塑料包装材料可以应用于食品包装、医药包装、化妆品包装等领域。

低成本轻量化EPP材料在汽车内饰顶棚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低成本轻量化EPP材料在汽车内饰顶棚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低成本轻量化EPP材料在汽车内饰顶棚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作者:赵会芳田磊徐亚君卢业林来源:《时代汽车》2024年第14期摘要:随着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人们青睐,目前汽车市场及零部件竞争力越来越大,传统的汽车及零部件设计方案虽可满足常规需求,但优势已越来越低。

特别是汽车内饰方面,已经是非常成熟的设计及应用,成本已经是很透明的,重量也是越来越达到目前现有行业水平设计状态极限,所以,内饰设计应用的瓶颈越来越明显。

为了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及打破这一瓶颈,必须寻找新的创新思路,故降本、减重、环保型聚丙烯发泡材料作为顶棚基材替代原有传统方案是颠覆汽车行业汽车产品应用的一创新亮点。

文章以该创新亮点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对标目标的分析、设计方案的分析、实验验证的优化,并通过相应改善以达到降本、减重、提高环保性能的效果,属汽车行业内饰零部件产品的前瞻应用领域。

关键词:聚丙烯物理发泡轻量化低成本高环保汽车内饰零部件产品应用1 前言汽车顶棚是汽车重要的内饰零部件之一,是对乘客防护、及其外观装饰的必要零部件。

目前市面上的顶棚使用基材材料是PP玻纤板及PU玻纤板,材料构成均为层压复合结构,分为面料层、基材层、面料层、胶水层、附件层,其中面料层作为产品表面,基材层提供产品强度支撑,通过添加玻纤增强强度,附件层用于提供局部强度(天窗框加强板)、安装附件(阅读灯)及与汽车其他部件匹配(垫块);工艺复杂,生产过程对人体有害,含有多层胶水,气味、VOC性能差。

而发泡聚丙烯作为基材的顶棚,其生产工艺简单,采用三层结构(面料层、胶水层、基材层),胶水层用于连接,通过设计加强筋的方式增加整体强度,与顶棚附件及周边件配合结构一体发泡成型,从而达到减重降本、提高环保性能的效果,且结构简单,工艺简化,基材可全部回收利用。

2 发泡聚丙烯材料在汽车顶棚上的应用可行性分析2.1 发泡聚丙烯材料市场应用前景发泡聚丙烯(即EPP)是一种有着较高物理性能的高结晶型聚丙烯/二氧化碳复合材料,因其优越的性能,使其成为应用增长最快的新型环保材料。

稀土β成核剂改性聚丙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稀土β成核剂改性聚丙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稀土β成核剂改性聚丙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稀土β成核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聚丙烯β晶核剂。

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引入少量的稀土β成核剂,增加聚丙烯晶核密度、改善结晶形态、提高材料的性能稳定性。

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稀土β成核剂改性聚丙烯的研究,深入探究其影响机理及性能优化方法,为材料加工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内容1. 稀土β成核剂的制备和性质表征本研究将以Y2O3和La2(C2O4)3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稀土β成核剂,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如晶型、晶体结构、晶体尺寸等。

2. 聚丙烯/稀土β成核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测试将稀土β成核剂引入聚丙烯中,通过压延、注塑等方法制备成复合材料,并对其热性能、力学性能、结晶行为等方面的性能进行检测和分析,探究稀土β成核剂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

3. 稀土β成核剂对聚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从微观角度出发,探究稀土β成核剂对聚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机理,从晶体形态、晶核密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建立相应的性能优化模型。

4. 聚丙烯/稀土β成核剂复合材料的应用展望最后,结合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探讨其在加工及应用领域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并为相关领域的开发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深入探究稀土β成核剂改性聚丙烯的影响机理及性能优化方法,为新型高性能材料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通过对材料性能及应用领域的探究,为工业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四、预期成果1. 稀土β成核剂的制备及性质表征;2. 聚丙烯/稀土β成核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测试;3. 稀土β成核剂对聚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4. 聚丙烯/稀土β成核剂复合材料的应用展望。

改性聚丙烯八大应用领域

改性聚丙烯八大应用领域

改性聚丙烯八大应用领域一、以PP为载体的碳酸钙填充母料碳酸钙填充母料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诞生以来,已为塑料加工行业和全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年产量达一百多万吨,是改性塑料重要的品种之一。

填充母料的载体最初使用的是聚丙烯聚合时的副产物——无规聚丙烯(APP),故亦称之为APP母料。

后因北京燕山石化公司技术改造,无规聚丙烯的来源枯竭,而碳酸钙作为合成树脂紧缺年代的替代物,市场需求旺盛。

在此背景下以聚乙烯树脂为载体的碳酸钙填充母料应运而生,如LDPE1F7B至今仍然是多数填充母料的主要原料。

由于填充母料的主要用途是聚丙烯编织袋用的扁丝和打包带,从价格、相容性和扁丝强度等方面考虑,使用聚丙烯为载体树脂更适合于此种填充母料。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的轻工业部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率先推出以粉状聚丙烯为载体树脂的碳酸钙填充母料,称之为PPM母料,并于一九九二年获得国家级新产品称号。

PPM母料以小本体PP粉料为载体,在价格上比起1F7B等PE 树脂有显著优势,至今也仍保持着1000元/吨以上的差价。

同时PP 本身的密度低,意味着相同质量的树脂有更多数量的聚合物承担载体树脂的任务。

此外PP的强度高于PE,同样情况下可使扁丝、打包带等具有更高的强度,见表13、表14。

到及扁丝、打包带等制品类似的结果,即将PP为载体树脂的填充母料及其它树脂为载体的填充母料相比,按QB 1126-91《聚烯烃填充母料》行业标准规定制成的注塑样条中,当配方相同、制样设备、条件相同时,PP为载体的填充母料效果最好,见表15。

①粉状PP比粒状PP更便宜,更易及碳酸钙混合均匀,应优先使用。

②粉状PP的熔体流动速率不宜过大,4~10g/10min为好。

③粉状PP中没有加入抗氧剂、润滑剂等助剂,必须适量添加。

④粉状PP在存放过程中会逐渐降解,放出酸味,因此一定要问清生产时间,并及时使用,最好在聚合出后的一个月内用完。

⑤以粉状PP为载体的碳酸钙填充母料可以使用同向平行双螺杆挤出机加工,碳酸钙的比例可以达到80%以上。

聚丙烯复合材料在车用内饰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聚丙烯复合材料在车用内饰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综述CHINA SYNTHETIC RESIN AND PLASTICS合 成 树 脂 及 塑 料 , 2024, 41(1): 75聚丙烯复合材料在车用内饰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云 宁(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摘 要: 综述了PP复合材料在车用内饰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使用添加铯钨纳米氧化物粉体改性的PP复合材料用于汽车内饰材料可以降低制件的表面温度。

采用石墨烯-金属有机骨架吸附材料对PP改性,用于汽车内饰材料可以解决气味和挥发性有机物的难题。

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低有害气体释放量的再生PP复合材料、再生PP组合物可用于制备汽车内饰件。

关键词: 聚丙烯 内饰件 透光性 再生中图分类号: TQ 325.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1396(2024)01-0075-04Application of PP composite materials in automotive interior decorationYun Ning(Guangxi Technological College of Machinery and Electricity ,Nanning 530007,China )Abstract :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application of polypropylene (PP ) composite materials in automotive interiors. PP composite materials modified with cesium tungsten nanooxide powder can be used to reduce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automotive interior materials. The use of graphene-metal organic skeleton adsorbent material for PP modification can solve the problems of odor an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in automotive interior materials. Recycled PP composites with low content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nd noxious gas release along with recycled PP compounds can be used for automotive interior parts.Keywords : polypropylene; interior part; translucency; recycling收稿日期: 2023-08-27;修回日期: 2023-10-26。

聚丙烯的毕业论文

聚丙烯的毕业论文

聚丙烯的毕业论文聚丙烯是一种重要的聚合物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我即将毕业的大学专业中,我选择了聚丙烯作为我的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

通过对聚丙烯的深入研究,我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聚丙烯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聚丙烯的基本性质。

聚丙烯是一种热塑性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稳定性。

它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热变形温度,使得它在高温环境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此外,聚丙烯还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和化学惰性,使得它在电子、电气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聚丙烯的制备方法。

聚丙烯的制备主要通过聚合反应实现。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聚丙烯的均聚反应,即通过将丙烯单体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形成聚丙烯链。

聚合反应的条件和催化剂的选择对聚丙烯的性质和结构有着重要影响。

此外,还可以通过共聚反应将丙烯与其他单体进行共聚,以获得具有不同性质的共聚物。

在聚丙烯的应用方面,它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首先,聚丙烯在包装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由于聚丙烯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以及较低的成本,因此被广泛用于制作塑料袋、塑料瓶等包装材料。

其次,聚丙烯也被用于纺织行业,制作各种纺织品,如服装、家纺等。

此外,聚丙烯还可以用于制作家具、汽车零部件等。

除了以上应用领域外,聚丙烯还在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聚丙烯可以制成医用注射器、输液袋等医疗器械,其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使得它在医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聚丙烯还可以制成人工关节、人工血管等医疗器械,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聚丙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聚丙烯的熔点较低,易于软化和变形,因此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失去形状稳定性。

其次,聚丙烯的力学性能较差,强度和刚度较低,不适用于一些需要高强度材料的领域。

此外,聚丙烯的耐候性和耐老化性也相对较差,容易受到紫外线、氧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性研究。

聚丙烯催化剂体系

聚丙烯催化剂体系

聚丙烯催化剂体系
聚丙烯(Polypropylene)催化剂体系是用于催化丙烯(propylene)聚合反应的一组催化剂。

聚丙烯是一种塑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寒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性能,被广泛用于制造塑料制品。

在聚丙烯的生产过程中,常使用聚丙烯催化剂体系来促进聚合反应。

聚丙烯催化剂体系通常由催化剂、助剂和载体组成。

催化剂是聚合反应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用于加速反应速率并实现聚丙烯的高效合成。

常见的聚丙烯催化剂包括锌-钛催化剂、铬催化剂和钛催化剂等。

助剂是催化剂体系中的辅助成分,用于优化反应条件、调节聚合反应的速率和控制聚合分子链的长度。

常见的聚丙烯催化剂助剂包括辅助配体、络合剂和氢化学试剂等。

载体是催化剂体系中的基底材料,在催化剂固定和支撑上起到重要作用。

常见的聚丙烯催化剂载体包括硅胶、氧化铝和碳等。

聚丙烯催化剂体系的选择和调整可以影响聚合反应的效率、聚合物的性能和产品的质量。

因此,催化剂体系的优化是聚丙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聚丙烯工艺技术进展及其国内应用情况

聚丙烯工艺技术进展及其国内应用情况

聚丙烯工艺技术进展及其国内应用情况摘要随着聚丙烯工艺技术的发展,在聚丙烯化工生产过程中,可以有效降低聚丙烯工艺的原料和能耗,提高聚丙烯的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在此背景下,需要不断研究聚丙烯工艺技术的优化设计,以进一步促进聚丙烯化工生产工艺生产效率的提高。

同时,在研究聚丙烯化工工艺优化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对现有聚丙烯化工生产工艺的总结,本文主要结合目前聚丙烯加工技术的进展,探讨聚丙烯加工技术在国内的应用。

关键词聚丙烯工艺技术;进展;应用情况引言聚丙烯是一种用途广泛、性能优良的合成树脂,在合成树脂系列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其中聚丙烯是国内乃至全球的合成树脂。

聚丙烯无毒、无味、耐酸碱、韧性高,其下游产品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建材、电子设备等领域。

二、聚丙烯工艺技术进展(1)浆液工艺浆液法生产聚丙烯是世界首创的聚丙烯工艺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使用特殊的BOPP薄膜和高分子量吹膜进行聚丙烯生产工艺。

采用优化设计方法生产聚丙烯。

但是,由于浆法生产聚丙烯的应用过程中去除灰分和杂物的技术限制,在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大量丙烯原料浪费。

同时,如果浆法生产聚丙烯的过程中使用的溶剂材料种类不同,浆法生产聚丙烯的工艺参数可能会有所不同。

聚丙烯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过程造成了困难。

(2)气相聚丙烯工艺在聚丙烯生产过程中,气相聚丙烯工艺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聚丙烯工艺技术之一,可实现聚丙烯的反应温度和反应链条件。

同时,由于气相聚丙烯工艺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大多数情况是在气相中完成的,这使得聚丙烯工艺的生产条件非常容易控制。

在工业生产中,这种单相气相聚丙烯工艺的生产条件比较容易控制。

在此背景下,在气相聚丙烯工艺研究过程中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但是,由于气相聚丙烯工艺的生产过程是在气相中进行的,根据气相方程的解释,很难保证气相聚丙烯工艺的生产效率,在后续的工艺过程中,聚丙烯工艺技术研究,重视聚丙烯新工艺技术研究,促进聚丙烯工艺生产效率的提高。

聚丙烯催化剂技术的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聚丙烯催化剂技术的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聚丙烯催化剂的开发进展一、国外聚丙烯催化剂的发展历程聚丙烯催化剂自50年代Ziegler-Natta催化剂问世,经过不断改进已发展到第四代,聚丙烯催化剂的发展如表1所示。

催化剂的活性已由最初的几十倍提高到几万倍,若按过渡金属计已达到几百万倍,聚丙烯的等规度已达≥98%的高水平,生产工艺也得到了简化,这都得益于催化剂的发展。

目前正在开发的茂金属催化剂是第五代催化剂,Fina公司、日本三井东亚化学公司、Exxon公司、日本的三井石化、窒素等都在进行茂金属聚丙烯的研究开发工作,并且已经有工业产品出现。

表1 聚丙烯催化剂的发展1.1 第一代催化剂等规聚丙烯催化剂由Natta在1954年首次合成,用Et3Al还原TiCl4得到TiCl3/ 3AlCl- Al Et2Cl为催化剂,得到了高等规度的聚合物产品,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改进,出现了第一代聚丙烯催化剂,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在催化剂发现后仅三年时间,新型工业树脂聚丙烯便问世。

第一代催化剂的缺点是活性和等规度还较低,聚合工艺含有脱除影响产品性能的无规产物和催化剂残渣的后处理工序。

1.2 第二代催化剂第二代催化剂是在第一代催化剂的基础上引入了给电子体(Lewis碱),使TiCl3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得到了很大改进,聚合活性比第一代催化剂提高4~5倍,其缺点是仍需脱除无规物和催化剂残渣的后处理工序。

1.3 第三代催化剂60年代初,以MgCl2作为催化剂的载体,使催化剂的活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通过选择合适的给电子体和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既可实现催化剂的高活性和高立体选择性,又实现了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和颗粒分布及颗粒形态可控,使生产流程大大简化,无需脱除无规物和催化剂残渣的后处理工序,甚至省去造粒工序。

1.4 第四代催化剂第四代催化剂是由Himont公司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通过控制催化剂的构造达到控制聚合产物的分子结构的目的。

第四代聚丙烯催化剂的发展标志着丙烯催化聚合技术的研究和生产趋于完善和成熟。

改性聚丙烯研究报告总结

改性聚丙烯研究报告总结

改性聚丙烯研究报告总结
本次研究主要对改性聚丙烯(PP)进行了探究,并对其性能
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在改性方面,我们通过添加不同的改性剂对聚丙烯进行了处理,不仅提高了其抗冲击性能,还改善了其热稳定性和耐候性。

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测试数据,我们发现改性聚丙烯在抗冲击力、耐热性和耐候性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这证明了改性剂的添加对聚丙烯的性能产生了显著影响。

在性能分析方面,我们对改性聚丙烯进行了力学性能、热性能、电性能和表面性能等方面的测试。

结果表明,改性聚丙烯具有较高的韧性和强度,具备较好的耐高温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能。

此外,改性聚丙烯的表面性能也得到了改善,具有较好的润湿性和附着力。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通过添加改性剂对聚丙烯进行改良,提高了其综合性能。

改性聚丙烯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耐热性、耐候性和化学稳定性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工业应用领域。

然而,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如改性剂的最佳添加量、改性过程的条件优化等。

希望本次研究能为改性聚丙烯的应用和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聚丙烯熔体及制品稳定化技术

聚丙烯熔体及制品稳定化技术

: f l lO1 H , — I { H 3




—C 亡 C C 一 一 — — H } H
O0H
f H r f H f 。 , H ,

加 工成 制品前 添加 稳定 剂—— 紫 外光 稳定 剂和抗 氧 剂 ,即将 P P树脂 经过 稳定 化预处 理 。
+ O 。H 下 面通过几则 实例 ,见 证 稳定 剂 在 P P熔 体 与 制 品 中应用 于户外 的效果 川 。
表1 P P均 聚物 于 20C多次 挤 出熔 体 的稳 定 性 7 ̄

OOH
程 ,尤 其是 在太 阳光诱 导 下氧化 反应更 会 加速地 进
行 ,使 制 品表面 失光 、出现裂纹 、变 色 、宏观 力学 性பைடு நூலகம்能下 降等 ,因而在 户 外使 用 的 P P制 品 必 须考 虑
防止或 抑制这 种 自氧 化反应 。 目前通用 方 法就 是在

H:
C C C C — — — — 一 H H
I w s n i t a hn ee mi o p u d H L )cr il aeo cl n s bla o P bsdo t a dc e t t id rda n cm o n s( A S et ny r f x e e t t izt ni P ae n I adh e a e l a i i n
s o d s v r le a ls wh c d d s rb d s n r im n n is n r im e we n a to i a t n metd PP a d h we e e a x mp e i h ha e c e y e g s a d a t—y e g s b t e n ix d n si le n i UV—tb lz r n p o u t . sa iie s i r d cs

聚丙烯塑料的改性及应用

聚丙烯塑料的改性及应用

1.1聚丙烯塑料的改性及应用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改性塑料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英俊1聚丙烯在合成树脂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发展极为迅速聚丙烯是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中的一个重要品种,在国内外的发展均十分迅速。

在全球塑料用五大合成树脂中,聚丙烯的产量占有1/4左右的份额,预计2006年世界五大通用合成树脂的总产能将达到1亿9千万吨,其中聚丙烯4878万吨,占总产能的25.6%[1]。

而我国2004年聚丙烯树脂产量为474.88万吨,进口291.4万吨,出口1.53万吨,其表观消费量为764.7万吨,占当年全国五大通用树脂表观消费量总和2954万吨的25.9%。

预计到2010年我国聚丙烯树脂的表观消费量将增加至1080万吨,较2004年增长40%以上。

表1列出近期投产和正在建设的聚丙烯装置的地点和产能。

在已宣布的新增产能中,中石化253万吨/年,中石油135万吨/年,而且大多数项目的产能都在30万吨以上,达到世界级规模。

这些装置全部投产后,中石化的聚丙烯产能将超过巴赛尔公司,跃居全球榜首,中石油也将列位前五名之列,届时中国将成为生产聚丙烯树脂全球产能最大的国家。

另据报道,我国聚丙烯树脂的产量1995年仅为107.35万吨,到2005年达到522.95万吨,平均年递增38.7%,同期表观消费量也从212.92万吨增至823万吨,平均年递增28.7%,成为全球聚丙烯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2]。

2聚丙烯基本知识2.1树脂与塑料的定义和分类树脂(Resin):高分子材料亦称高分子聚合物,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

在合成高分子材料中按塑料、橡胶、纤维三大用途分为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三大类,其中用于塑料的合成树脂所占的比例最大,约占合成材料总量的2/3以上。

塑料(Plastics):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添加有适量的填料、助剂、颜料,而且在加工过程中能流动成型的材料。

热塑性塑料(ThermoPlastics):能在特定温度范围内反复软化和冷却硬化的塑料。

PP_EPDM共混物热氧稳定性研究

PP_EPDM共混物热氧稳定性研究

1 实验部分
1 . 1 主要原料与设备 聚丙烯 ( PP, F401 , 兰港石化 ); 乙烯 丙烯 二烯三 元共聚物 ( EPDM, Nordel IP 3745 , 乙烯, 丙烯和乙叉 降冰片烯三者质量比为 70 : 30 . 5 : 0 .5 , 门尼粘度为 45 , 美国杜邦公司 ); 抗氧剂 K1010 、 K168(市售 ) ; 紫外光 吸收剂 UV 531(市售 )。 同向双螺杆挤出机 ( TSSJ 25 , 化工部晨光塑料机 械研究所 ); 塑料成型精密注射机 ( PS40E5 ASE, 日本 日精树脂 株式会社 ); 岛津台 式精密 万能 试验机 ( AGS J , 日本岛津公司 ); S M 5900LV, 扫描电子显微 镜 (日本 JEOL 公司 ); TG( Q600 , 美国 TA 公司 )。
2 结果与讨论
2 . 1 EPDM 含量对 PP /EPDM 老化后力学性能的 影响 不同含量 EPDM 的 PP /EPDM 共混物老化后的
力学性能如图 1 所示, 结果表面: 在老化初期, PP 和 PP /EPDM 共混物的拉伸强度随着老化时间的增长呈 逐渐上升的趋势, PP 的拉伸强度变化更为明显; 在老 化中期, PP /EPDM 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下降趋势逐渐 趋于平缓; 在老化后期, PP /EPDM 共混物的拉伸强度 迅速下降。而在整个老化期间, PP /EPDM 共混物断 裂伸长率都呈下降趋势。
[ 8]
混物老化后力学性能的影响如图 2 所示。在整个 PP /EPDM 共混 物 的 老化 过 程中, 随 着主 抗 氧 剂 K1010和辅抗氧剂 K168的加入, 改善了 PP /EPDM 共 混物的拉伸强度, 同时断裂伸长率的下降幅度变小, 表明主抗氧剂和辅抗氧剂的加入改善了 PP /EPDM 共混物的耐热氧老化性能。 这是由于主抗氧剂 K1010 为酚类抗氧剂, 当抗 氧剂 K1010分子和游离基相遇时, 可以将电子转移给 游离基, 从而使活性游离基终止, 达到防老化的目的; 而辅抗氧剂 K168为亚磷酸酯类抗氧剂, 能分解在热 氧老化过程中产生的大分子氢过氧化物, 使其生成稳 定的非活性产物, 终止其链式反应。实验结果表明, 主抗氧剂和辅抗氧剂的加入, 较好的保持了材料的力 学性能, 改善了 PP /EPDM 共混物的耐热氧老化性 能, 延缓了 PP /EPDM 共混物的老化。 K1010和 K168 并用, 具有协同效应, 效果更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助 剂新型聚丙烯稳定化体系的应用研究赵起超(北京燕山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2500)摘 要:通过与常规受阻胺类光稳定剂Tinuvin622、Chimassorb944的对比配方实验,考核了复合型光稳定剂BW2 6911对聚丙烯的光稳定化效果及耐热氧老化协同效应,建立了新型聚丙烯稳定化体系。

关 键 词:聚丙烯;稳定化;受阻胺光稳定剂中图分类号:TQ325.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Ο9278(2003)08Ο0071Ο04Application R esearch of N e w Stabilization Systems for PPZHAO Qi2chao(Beijing Y anshan Petrochemical Co.,Ltd.,Beijng102500,China)Abstract:On the basis of contrast tests between composite hindered amine light stabilizer BW26911and conventional hindered amine light stabilizer Tinuvin622and Chimassorb944,synergetic effect of light stability and thermostability of BW26911on PP is observed and a new stabilization system for PP is cre2 ated.K ey w ords:polypropylene;stabilization;hindered amine light stabilizer 提高光、热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始终是聚烯烃功能化和工程化研究的热点课题。

与聚乙烯树脂相比,聚丙烯分子链上众多叔碳原子的存在,更易受光、热激发的氧自由基攻击而断链老化,力学性能迅速下降直至失去使用价值。

未经稳定化的聚丙烯粉状树脂在夏季高温贮运中,熔体流动速率就可能发生变化。

聚丙烯的光、热稳定化研究更为迫切和重要。

在聚丙烯的稳定化研究过程中,很多研究者走入了误区。

误区之一是只考虑热稳定化,而轻视光稳定化。

认为聚丙烯树脂造粒过程中已添加了抗氧剂,制品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的进一步光、热氧稳定性问题都很少考虑。

误区之二是没有同步考虑光、热稳定化。

仅考虑单一结构的助剂较多,考虑复合助剂少。

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选用了一种由受阻胺型光稳定剂与热稳定剂、金属离子螯合剂、光热稳定化协效剂等多组分复合而成的复合光稳定剂BW26911。

将BW26911和常规光稳定剂分别与传统抗氧剂组成稳定化体系进行对比实验,考查其对聚丙烯的光稳定效果收稿日期:2003Ο06Ο14和耐热氧老化性的协同效应。

试验数据表明,在相同添加量的情况下,BW26911的光稳定效果远远优于目前市售常规的受阻胺稳定剂622、944。

用于均聚聚丙烯时,BW26911与常规1010/168或1076/168抗氧剂体系配合都显示出明显的抗热氧老化协同效果。

而在共聚型聚丙烯中,BW26911与1010/168抗氧剂体系的协效则更为突出。

1 试验1.1 原料PP,F1002(粉料),燕化聚丙烯事业部;PP,1947(粉料),燕化聚丙烯事业部;光稳定剂,BW26911,北京市化工研究院;Chimassorb944(以下简称944),瑞士汽巴公司;Tinuvin622(以下简称622),瑞士汽巴公司;其他助剂:Irgnox1010,瑞士汽巴公司;Irgafos168,瑞士汽巴公司;Irgnox1076,瑞士汽巴公司;硬脂酸钙,江苏宜兴湖景。

第17卷 第8期中 国 塑 料Vol.17,No.8 2003年8月CHINA PLASTICS Aug.,20031.2 仪器及设备高速混合机,GH210D Y,北京塑机厂;双螺杆挤出机,TE230,江苏南京科亚;压片机,B2340C,美国PHI公司;光老化箱,WEL26X2HC,日本SugA;热老化箱,CS10122AB,重庆银河实验仪器厂;拉力实验机,INSTRON5565,英国Instron公司。

1.3 试样制备按配方(见表1)称量各添加剂及基础树脂,置于高速混合机中混合3min后,投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切粒。

挤出工艺条件见表2。

按ISO29321986标准,用压片机制成1mm厚的样片。

表1 添加剂配方Tab.1 The additive presciption编号树脂光稳定剂/‰抗氧剂/‰622944691110101681076CaSt/‰1PP,F100230.511 2PP,F100230.511 3PP,F100230.511 4PP,F1002310.51 5PP,F1002310.51 6PP,F1002310.51 7PP,194730.511 8PP,194730.511 9PP,194730.511 10PP,1947310.51 11PP,1947310.51 12PP,1947310.51 13PP,F10020.511 14PP,F100210.51 15PP,19470.511 16PP,194710.51表2 挤出工艺条件Tab.2 Process condition of extrusion编号机筒温度/℃1段2段3段4段5段机头螺杆转速/r・min-1喂料螺杆转速/r・min-1主机电流/A机头压力/MPa1~61902002102102102102004017~18 3.8~4.3 7~121902002102102102102006016~17 2.9~3.01.4 测试光氧老化试验,样片置于WE L26X2HC(SugA)氙灯老化箱中,定期(0h、1000h、2000h、3000h、4000h)取出试样,按ISO4892-2在拉力机上测试拉伸性能。

热氧老化试验,样片置于130℃烘箱中,每隔24h 观察样品脆断情况。

脆化时间采用对折法测定。

2 结果与讨论2.1 不同光稳定剂对聚丙烯光老化性能的影响按表1中1#、2#、3#配方制样的三种光稳定剂样片在光老化箱中进行加速老化试验,试验数据见表3。

由测试结果计算的拉伸强度保留率见表3及图1。

表3 加速光老化试验结果Tab.3 The aging test results样品号测试项目测试时间/h017002000300035004000 1#屈服强度/MPa34.6-----断裂强度/MPa42.012.3----断裂伸长率/%780-----拉伸断裂强度保留率/%10029.3----2#屈服强度/MPa34.5-----断裂强度/MPa42.5-37.69.5--断裂伸长率/%788-----拉伸断裂强度保留率/%100-88.522.4--3#屈服强度/MPa33.9-----断裂强度/MPa43.1-37.737.438.936.4断裂伸长率/%776-----拉伸断裂强度保留率/%100-87.586.890.384.5图1 光稳定剂对聚丙烯拉伸断裂强度保留率的影响Fig.1 The effect of light stabilizer on tensile breakstrength’s retention of PP由表3图1可见,BW26911在加速光老化试验中表现出优异的抗光氧老化作用。

622和944是目前国内外耐候聚丙烯制品的常用光稳定剂品种,3‰的添加量也是常规用量。

试验数据表明,氙灯照射时间达4000h后,3#(BW26911)样片的断裂强度保持率仍大于80%,远远优于1#(622)和2#(944)样片。

按照G B9344-88,在合成材料的加速老化试验过程中,通常以特定强度指标的保持率下降到50%的对应曝露时间为其判定终点。

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加入光稳定剂622的1#样片耐候性小于1700h,加入944的2#样片小于3000h,加入BW26911的3#样片则大于4000h。

可见BW26911为一高效光稳定剂,其光稳定性能明显优于常规光稳定剂。

2.2 BW26911与不同抗氧剂的配伍性比较表1所列16组配方是抗氧体系A(1010/168)和抗氧体系B(1076/168)分别与三种光稳定剂(622、944、6911)组成不同的稳定体系。

将含不同稳定体系的PP ・72 ・新型聚丙烯稳定化体系的应用研究 样片置于130℃烘箱中,样品出现脆化点及90°直角折断的时间如表4所示。

表4 不同稳定体系对聚丙烯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Tab.4 E ffect of different additive systems on PP aging performance树脂抗氧体系脆化/折断时间/h对照6229446911均聚PP A13#:2952/32881#:>4000/>40002#:3288/33363#:>4000/>4000 B14#:1608/19444#:>4000/>40005#:3048/32886#:>4000/>4000共聚PP A15#:1104/14887#:1488/35768#:1368/28569#:3336/3840 B16#:1008/148810#:1104/300011#:816/285612#:1104/2952 数据表明,对均聚聚丙烯而言,抗氧体系A的耐热老化性能明显优于抗氧体系B。

两种抗氧体系分别与三种光稳定剂组成均聚PP的6种稳定化体系中, 6911和622分别与抗氧体系A、B组成的4种稳定化体系的协同抗热氧老化效能相当,并明显优于944的2种稳定化体系,稳定化效率相差20%~30%。

6911或622与抗氧效能稍差的B组(1076/168)体系的协同效果更加明显。

当6911(或622)与B组抗氧体系配伍使用在均聚聚丙烯中时,该体系的抗热氧老化性能得到明显提高,表现出与A组相同的热氧稳定化效果。

对共聚聚丙烯来说,单独抗氧体系A的耐热老化性能与单独抗氧体系B基本相当。

但这2种抗氧体系分别与3种光稳定剂组成的6个稳定化体系的耐热氧老化效能表现差异较大。

其中,光稳定剂与抗氧体系A配伍,耐热氧老化性表现为6911>>622>944;光稳定剂与抗氧体系B配伍,耐热氧老化性表现为6911≌622>944。

说明6911与两种抗氧体系的协效性明显优于622、944,并且6911与抗氧体系A的协效性明显优于抗氧体系B。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BW26911当与1010/168及1076/168抗氧剂复配使用时均表现出突出的抗热氧老化协同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