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2024年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2024年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旨在使学生:深刻认识煤气中毒的危害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掌握预防煤气中毒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学会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保障生命安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煤气中毒的成因和危害。

预防煤气中毒的具体措施。

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技能。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煤气中毒的严重性并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行动。

教授学生正确掌握煤气中毒时的紧急应对措施,培养应对突发情况的冷静心态和正确操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煤气中毒的真实案例,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煤气中毒是怎么发生的吗?你们知道如何预防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煤气中毒的成因,包括不完全燃烧、通风不良等。

阐述煤气中毒的危害,如对人体健康造成的长期影响甚至致命危险。

介绍预防煤气中毒的方法,如保持通风、定期检查煤气设备、正确使用煤气等。

案例分析分析几起典型的煤气中毒事故案例,让学生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

讨论案例中的教训和启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邀请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增强互动和参与度。

技能训练教授学生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迅速关闭煤气阀门、开窗通风等基本操作技能。

模拟煤气泄漏的紧急情况,训练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逃生等自救互救技能。

邀请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演练,相互观察、指正并改进。

课堂小结总结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强调煤气中毒的危害和预防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煤气中毒预防和应对的感想或心得体会。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本次班会中,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煤气中毒的紧急情况,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应对技能。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的煤气中毒事故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事故的成因和教训,提高警惕性。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主题班会教案3篇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主题班会教案3篇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主题班会教案3篇1.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症状及预防措施。

2.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会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措施。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并提醒家人和周围人注意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

教学重难点:重点: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措施和自救方法。

难点: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关于一氧化碳中毒的真实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提问:你们知道这个事故是怎么发生的吗?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教训?二、新知讲授(15分钟)1.一氧化碳的定义及来源定义: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对人体有毒害作用。

来源:汽车尾气、煤炉取暖、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等。

2.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于氧气,使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导致身体缺氧。

3.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轻度中毒: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

中度中毒: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出汗多、心率快、躁动不安等。

重度中毒:昏迷、抽搐、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

三、合作探究(10分钟)小组讨论:1.家里有哪些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设备或情况?2.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设备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3.如果遇到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汇报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补充。

四、实践操作(10分钟)模拟演练:1.情景模拟:假设某学生在家中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感到头晕,如何自救?2.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自救和互救过程。

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五、总结提升(5分钟)知识回顾: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措施和自救方法。

情感升华: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带回家中,与家人分享,共同提高安全意识。

作业布置:1.撰写一篇关于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小论文或心得体会。

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给予氧气吸入
吸氧是煤气中毒量, 缓解缺氧症状
吸氧方式有多种, 如鼻导管吸氧、面 罩吸氧等
吸氧时需要注意安 全,避免氧中毒等 不良反应
及时就医
立即开窗通风
迅速将病人转移
拨打120急救电话
保持呼吸道通畅
班会总结与反思
第六章
总结本次班会内容
班会主题:预 防煤气中毒
燃气燃烧不完全:燃气燃烧不完全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如果通风不良,这些气体就 会在室内积聚。
管道泄漏:燃气管道老化、破损等原因可能导致煤气泄漏,如果通风不良,泄漏的煤气就会 滞留在室内。
热水器使用不当:使用燃气热水器时,如果通风不良,可能会导致煤气中毒。
使用不当
燃气设备老化: 燃气设备长时间 使用,容易出现 老化、破损等问 题,导致煤气泄 漏
煤气中毒的危害
神经系统损伤:煤气中毒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出现头痛、头晕、 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您的观点。根据需要可 酌情增减文字添加文本
呼吸系统损伤:煤气中毒会损伤呼吸系统,导致呼吸困难、呼吸急 促、胸闷等症状。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您的观点。根据需要可 酌情增减文字添加文本
定期检查:对教室、宿舍等场所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完善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发现煤气泄漏、报警、疏散等步骤,确保在紧急情 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加强监管:加强对学校燃气设备、管道等设施的监管,确保其正常运行,防止煤气泄漏事故的 发生。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
第五章
立即关闭煤气阀门
立即关闭煤气阀 门,防止气体继 续泄漏

中小学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中小学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中小学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主题:预防煤气中毒时间:30分钟目标: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煤气中毒的原因、危害以及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讨论、图片展示、案例分析等教学准备:1. 煤气中毒的相关资料2. 图片展示设备3. 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小道具(如手势卡片)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引起学生对煤气中毒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教师示范:“同学们,你们知道煤气中毒是怎么回事吗?它会给我们的安全带来哪些危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预防煤气中毒的知识。

”Step 2:引导学生了解煤气中毒的原因(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煤气中毒的原因,如煤气泄漏、不良通风等。

教师指导:“同学们,你们知道煤气中毒的原因是什么吗?大部分煤气中毒是由于煤气泄漏或者不良通风造成的。

煤气泄漏可能是由于煤气管道老化、煤气瓶破裂等原因引起的。

”Step 3:介绍煤气中毒的危害(10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煤气中毒的危害,如头痛、恶心、昏迷甚至死亡等。

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煤气中毒对我们的身体会造成什么危害吗?如果煤气中毒严重,可能会导致头痛、恶心、昏迷甚至死亡。

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好预防。

”Step 4:介绍预防煤气中毒的措施(10分钟)通过展示图片、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预防煤气中毒的措施,如及时修理漏气管道、加装煤气报警器等。

教师指导:“同学们,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预防煤气中毒。

首先,要及时修理漏气管道,不要忽视管道老化、破损等情况;其次,可以安装煤气报警器,这样一旦有煤气泄漏,就会发出警报,提醒我们进行排查和处理。

”Step 5:小结(5分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对本次班会的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煤气中毒的原因、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预防煤气中毒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问题,希望大家都能保持警惕,做好安全防护,避免发生煤气中毒的事故。

防煤气中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防煤气中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防煤气中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育目标:1. 了解煤气中毒的危害和常见煤气中毒原因;2. 掌握预防煤气中毒的基本知识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预防意识。

二、教学重点:1. 了解煤气中毒的危害和常见煤气中毒原因;2. 掌握预防煤气中毒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预防意识。

四、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教师用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煤气中毒的危害和后果,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知识讲解(1) 什么是煤气中毒?(2) 煤气中毒的常见原因。

(3) 煤气中毒的症状和急救方法。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总结以下问题:(1) 煤气中毒如何预防?(2) 家庭中有哪些常见的煤气中毒隐患?(3) 如果发生煤气中毒怎么办?4. 小组汇报请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讲解他们的讨论结果。

5. 安全知识分享请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家庭经历,分享一些关于煤气中毒的安全知识和预防措施。

6. 角色扮演请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场景,例如:家庭中发生煤气泄漏、家庭中发生煤气中毒等。

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习如何正确应对和处理这些情况。

7. 总结讲评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并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五、教学延伸:1. 邀请相关专家或社区工作人员开展煤气中毒预防知识讲座;2. 组织学生参观煤气中毒事故现场或模拟演练。

六、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参与度、讨论表现、角色扮演情况等进行评价。

七、教学反思:本次班会以煤气中毒为主题,旨在引发学生对煤气中毒的认识,并提供预防煤气中毒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预防意识。

同时,让学生通过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家庭经历,加深对煤气中毒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应对煤气中毒的技能和方法。

通过讲解、讨论和汇报等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合作能力。

“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 教案

“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 教案

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煤气中毒的危害和原因。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煤气的安全意识。

3. 提高学生遇到煤气泄漏时的应急处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煤气中毒的原因及危害。

2. 煤气安全使用常识。

3. 煤气泄漏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煤气中毒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2.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资料和图片。

2. 准备煤气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如报警器、灭火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煤气中毒事故的新闻报道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2. 讲解煤气中毒的原因和危害:介绍煤气中毒的原理、症状以及对身体的影响。

3. 煤气安全使用常识:讲解正确使用煤气的方法,如定期检查管道、避免泄漏等。

4. 煤气泄漏应急处理方法:教授学生在遇到煤气泄漏时的应对措施,如立即打开窗户通风、关闭煤气阀门等。

5.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煤气泄漏应急处理的情景模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自觉践行煤气安全使用,并在生活中提醒家人和朋友。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回家后向家人宣传煤气安全使用,提高家庭安全意识。

8. 课后跟进:教师通过家访、电话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家中的煤气使用情况,确保安全教育落实到位。

9.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家庭反馈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10.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参观煤气厂或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加深学生对煤气安全的认识。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煤气中毒,以及遇到煤气泄漏时应如何应对。

2. 分享经验: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将讨论结果分享给全班同学,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 游戏互动:设计一个关于煤气安全的游戏,如“煤气安全知识问答”、“煤气泄漏应急处理接力赛”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煤气中毒的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

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煤气中毒的原因和危害;2. 掌握预防煤气中毒的基本方法;3. 培养学生正确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煤气中毒的概念和原因;2. 煤气中毒的症状和危害;3. 预防煤气中毒的基本措施;4. 突发煤气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

三、教学过程:【导入】1. 通过观看一段与煤气中毒有关的新闻视频或照片,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2. 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问,了解他们对煤气中毒的认知以及是否有相关防范意识。

【讲解】1. 介绍煤气中毒的概念和原因,例如:室内不良通风、煤气泄漏等。

2. 分析煤气中毒的症状和危害,如头晕、呕吐、昏迷甚至死亡等。

3. 阐述预防煤气中毒的基本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室内通风要保持良好,经常开窗换气。

b) 使用燃气设备和具备防护装置的热水器等。

c) 注意燃气设备是否完好,如果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和更换。

d) 避免在燃气具附近存放易燃物品。

e) 养成及时熄灭明火和关闭燃气的好习惯。

f) 定期检查煤气管道和设备是否存在泄漏。

g) 遇到可疑气味或发现泄漏立即打开窗户,不使用明火,迅速撤离。

【实践】1. 与学生一起进行煤气中毒应急处理的讨论,提出实际操作建议。

2. 分组进行模拟演练,模拟突发煤气中毒事件,让学生学会正确的逃生和求助方法。

【总结】1. 整理学生讨论和演练的结果,让学生对预防煤气中毒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概念。

2. 提醒学生要时刻保持安全意识,遵守预防煤气中毒的基本措施。

四、教学反思:通过该班会教案的设计,学生在参与讨论和模拟演练的过程中,能够增加对煤气中毒的认知和了解,并在实践中掌握预防煤气中毒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同时,通过班会教学的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他们在面对突发煤气中毒事件时的正确应对能力。

中小学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中小学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中小学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主题:中小学预防煤气中毒一、目标:1. 了解煤气中毒的危害和预防方法;2. 培养学生正确的使用燃气的习惯;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 前期准备:(1)准备一些煤气中毒的图片和事例,以便于向学生展示;(2)宣传材料准备:煤气中毒的预防知识手册、海报等。

2. 引入: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些煤气中毒的图片和事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让学生了解煤气中毒的危害。

3. 知识讲解:(1)什么是煤气中毒?煤气中毒是指人体吸入过多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导致身体缺氧,甚至危及生命。

(2)煤气中毒的原因:使用不当、燃气泄露、用火不当等。

(3)煤气中毒的危害: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昏迷和死亡。

(4)煤气中毒的预防方法:a. 使用燃气时要保持通风良好,及时关闭煤气阀门;b. 使用燃气设备时要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c. 发现煤气泄漏时要及时关闭煤气阀门,并向相关部门报警。

4. 讨论互动:与学生展开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你家中使用的是什么燃气?你知道它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吗?(2)发生煤气中毒的原因有哪些?你认为如何预防煤气中毒?5. 情境剧表演:请一些学生扮演家庭成员,在家中使用燃气时出现问题,演示正确的处理方法。

6. 总结提醒:通过前面的教学,学生已经了解了煤气中毒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现在要求学生自己撰写一篇文章,介绍煤气中毒的预防方法,提醒自己和家人注意使用燃气的安全。

7.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强调和巩固。

8. 宣传推广:将学生写的文章集中成册,并制作成海报和手册,通过班级、学校宣传,提高学生和家长对煤气中毒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三、教学小结:通过本次班会,学生了解了煤气中毒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

教学过程中,要以实际案例和互动讨论为主,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加教学效果。

教师要及时总结和点评,对学生的参与和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 教案

“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 教案

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活动目的1.1 提高学生对煤气中毒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

1.2 学习预防煤气中毒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1.3 培养学生正确的用气习惯,降低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

1.4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第二章:活动主题主题:预防煤气中毒,关爱生命健康第三章:活动对象全校学生第四章:活动时间45分钟第五章:活动过程5.1 导入(5分钟)主持人简要介绍煤气中毒的危害和预防方法,引起学生关注。

5.2 观看煤气中毒案例视频(10分钟)播放煤气中毒案例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煤气中毒的严重后果。

5.3 专业知识讲解(10分钟)邀请相关部门专业人士为学生讲解煤气中毒的原因、症状和预防措施。

5.4 互动环节:正确用气知识问答(5分钟)学生积极参与,回答正确用气、预防煤气中毒的相关问题,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5.5 经验分享:学生代表发言(5分钟)邀请学生代表分享家庭预防煤气中毒的经验和做法,促进互相学习。

5.6 总结与反思(5分钟)主持人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关爱生命健康。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预防煤气中毒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2 学生表现:评估学生在问答环节的表现,检验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3 家庭落实:了解学生将所学知识带回家中的实际情况,观察家庭成员的用气习惯是否有所改善。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学PPT:制作包含煤气中毒知识、预防措施、案例分析等内容的PPT,用于辅助教学。

6.2 视频资料:收集有关煤气中毒案例的视频资料,用于引导学生直观感受煤气中毒的危害。

6.3 问答卡片:准备一些有关预防煤气中毒的问题卡片,用于互动环节问答。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讲授法:通过讲解煤气中毒的原因、症状和预防措施,让学生系统地了解相关知识。

7.2 案例分析法:观看煤气中毒案例视频,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班会教案(主题:预防煤气中毒)

班会教案(主题:预防煤气中毒)

班会教案(主题:预防煤气中毒)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煤气中毒的基本知识,包括其成因、危害及常见误区。

2. 教授学生识别煤气泄漏的信号和煤气中毒的症状。

3. 指导学生掌握预防煤气中毒的措施和紧急处理方法。

4.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煤气中毒的定义与成因。

2. 煤气中毒的危害与症状。

3. 常见的煤气使用误区。

4. 预防煤气中毒的方法。

5. 煤气中毒的应急处理。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演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①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煤气中毒吗?它有什么危害?”②简要介绍煤气中毒的严重性,引起学生的关注。

2. 新课内容讲解(20分钟)①煤气中毒定义与成因:解释煤气中毒是指由于燃烧不完全产生的一氧化碳对人体造成的中毒现象,并说明其产生的原因。

②煤气中毒危害与症状:列举煤气中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头痛、恶心、晕厥等,并强调严重时可致命。

③常见误区:纠正学生可能存在的关于煤气使用的误区,例如认为室内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等。

3. 预防措施与应急处理(15分钟)①预防方法:教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煤气设备,定期检查,保持通风等预防措施。

②应急处理:讲解一旦发现煤气泄漏或感到身体不适时的紧急处理方法,如立即通风、切断气源、拨打急救电话等。

4. 实践操作演示(10分钟)①教师现场演示如何使用灭火器,如何关闭煤气阀门等。

②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煤气泄漏的应急处理。

5. 总结与反馈(5分钟)①总结今天的学习重点,强调预防煤气中毒的重要性。

②邀请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予以解答。

五、教学评估:通过课后小测验或课堂提问,检测学生对煤气中毒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通过实际操作检验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六、教学反思: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有无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不断优化教案,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

小学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

小学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小学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俗称煤气中毒。

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充分认识什么是煤气中毒,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了解并掌握煤气中毒的抢救法。

2、通过这次的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防煤气中毒的思想意识,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3、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知道发生火灾后应该怎样做,平时注意怎样预防火灾。

4、学会如何应急、自救与保护。

教学重点:1、了解什么是煤气中毒。

2、煤气中毒与火场的抢救措施及应急方法。

教学难点:煤气中毒的患者应如何抢救?课前准备:1、了解自己亲戚及周围邻居中,有没有发生过煤气中毒的事件及如何抢救治疗的。

2、提问学生,假如遇到煤气中毒的患者或遇到大火,你准备怎么做?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煤气中毒是怎么回事?什么是煤气中毒?大家回家的时候有没有问自己认识的人是否发生过煤气中毒?当时是怎么的抢救的?二、学习煤气中毒知识:1、煤气中毒的季节和原因(1)每年的冬天,人们烤火或用热水器洗澡的时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煤气中毒的现象。

(2)因为天气的问题,关闭所有窗户,导致空气不流通引发煤气中毒。

(3)由于用户的忽略,导致煤气瓶的阀门没有关闭,从而引发煤气中毒。

2、煤气中毒的过程我们知道人体的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组成。

人们在生命过程中所需要的氧气,是靠红血球中血红蛋白把氧气带给人体的各个部分的。

煤或木炭在氧气不足、燃烧不完全时,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煤气。

一氧化碳攻击性很强,空气中含0.04%~0.06%或以上浓度很快进入血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占人体内所有的红细胞,紧紧抓住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不放,使其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取代正常情况下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的氧合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

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一、班会目的:1.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煤气中毒的危害性和发生煤气中毒时应该做的事,以及了解一些预防煤气中毒的方法。

2.使学生掌握一旦发生煤气中毒时的自救和求救的正确方法。

二、班会重点:1.了解煤气中毒的危害性和掌握煤气中毒自救、求救的正确方法。

2.学习预防煤气中毒的正确方法。

三、班会难点:1.提高学生自我救护的意识。

2.培养学生遇事不慌,不怕危险,急中生智,勇敢沉着的精神。

四、班会准备:1.收集有关煤气中毒方面的资料。

2.收集一些图片资料。

3.准备幻灯机、教学投影、教学提纲等。

4.准备《生命的呼唤》录音带、录音机等。

5.准备图片:(1)悲剧的发生。

(2)急中生智,遇事不慌,求生的欲望,生还的希望。

(3)中毒后的自救与互救措施。

(4)消防队员灭火情景。

6.准备煤气中毒和溺水悲剧发生后,父母及亲人悲痛的图片和警钟的呼唤录音。

7.准备煤气中毒和溺水的事例讲述。

8.准备“珍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警句条幅。

9.收集煤气泄漏、火灾引发煤气爆炸的事例。

10.收集有关煤气设施的资料(如防毒面具等)。

11.收集预防煤气中毒的正确做法资料。

12.收集同学处理煤气中毒时冷静、机智的令人赞叹的事例。

13.收集有关消防设施和消防人员的情况资料。

14.收集有关救护方面的资料。

15.准备小道具:煤气瓶一只、炉灶一个、漏煤气的小房间一间、学生小凳若干个。

16.学生分小组坐,每组指定一至两名同学担任观察员和抢救员,观察员负责观察老师演示及同学演示中的动作是否正确,抢救员负责对模拟伤员进行救护。

17.家中及路途中预防煤气中毒的基本常识。

18.有关解救煤气中毒的正确方法的资料。

19.准备两支体温表(作道具用)。

20.准备两支葡萄糖水及两支清水。

21.第一组同学写一句预防煤气中毒的警句作为班会的口号,要求感情真挚简短有力。

(可让同学们讨论后提建议,也可由老师提供。

)22.准备一本《珍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警言集锦本(用于同学们写自己的警句和格言)。

2024年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2024年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2024年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煤气中毒的成因、症状、预防措施以及急救方法。

技能目标:通过模拟演练,让学生掌握在煤气泄漏时的正确应对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煤气中毒的成因和危害:深入理解煤气中毒的物理化学原理,认识到其严重危害。

煤气泄漏的识别与应对:学会如何检测煤气泄漏,以及在泄漏发生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煤气中毒的急救流程:掌握煤气中毒后的初步急救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煤气泄漏应急处理的各项技能。

安全意识的持续培养:确保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始终保持对煤气安全的重视,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安全教育短片:播放一段关于煤气中毒的真实案例短片,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提问讨论:短片结束后,引导学生讨论煤气中毒的成因、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目标展示:明确本次班会的学习目标,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2. 知识讲解煤气中毒成因:详细解释煤气中毒的物理化学原理,强调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煤气中毒症状:介绍煤气中毒的典型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

预防措施:讲解预防煤气中毒的具体措施,如定期检查煤气设备、保持通风等。

3. 模拟演练模拟场景设置:假设教室内发生煤气泄漏,设置逼真的演练场景。

学生分组行动: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不同的应急处理任务,如开窗通风、关闭煤气阀门、拨打急救电话等。

教师点评指导:演练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4. 互动讨论提问互动:鼓励学生提出关于煤气中毒和应急处理的疑问,教师现场解答。

经验分享:邀请有过煤气安全处理经验的学生或家长分享他们的经历和教训。

讨论总结:引导学生总结煤气泄漏时的正确应对方法,形成共识。

5. 知识巩固课堂小测验:通过简单的选择题或填空题,检验学生对煤气中毒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煤气中毒预防知识专题班会教案

煤气中毒预防知识专题班会教案

煤气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安全隐患,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生。

适当的预防知识是我们预防煤气中毒的关键。

本文就煤气中毒预防知识专题班会教案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班会主题确定煤气中毒预防知识专题班会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主题,旨在让同学们认识煤气中毒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自觉自愿进行安全保护的意识,引起全体师生的重视和支持。

二、班会内容讲解1. 什么是煤气中毒?煤气中毒,也称为天然气中毒,是由于空气中氧气不足,导致燃气(主要是天然气)燃烧不完全,释放出大量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人体吸入后会出现头痛、头晕、呼吸急促、心慌、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2. 煤气中毒的主要原因?(1)燃气热力系统不完善,泄漏或损坏;(2)通风系统不良,房间里氧气不足,而煤气泄漏量大于正常的排放量;(3)使用老旧的煤气器具或煤气管道,经年累月的使用使得它们变得老化,容易发生泄漏;(4)煤气设备使用不当,如未及时清洁煤气灶、煤气烟道等。

3. 煤气中毒后的应急措施?(1)立刻打开门窗通风换气;(2)迅速离开受污染的室内空气环境,移动到通风处;(3)及时拨打120救护车或赶往医院就诊。

4. 防范煤气中毒的措施?(1)定期检查煤气管道和煤气设备;(2)使用优质的煤气管材和设备;(3)严格遵守煤气器具的使用说明;(4)使用煤气器具要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随时开窗通风;(5)更换老旧的煤气器具。

三、班会活动设计1. 班会小演讲请同学们围绕煤气中毒预防知识,准备一份小演讲。

演讲内容包括:煤气中毒是什么,煤气中毒的原因,煤气中毒后的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等。

每个同学都可以有机会发言,班主任应随时辅助指导。

2. 煤气中毒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实验让同学们亲身体验煤气中毒的危害,介绍一些常见的煤气中毒症状等。

同时,让同学们了解应急处理方法,比如怎样逃离室内,如何紧急拨打120急救电话等。

3. 视频展示教师播放与煤气中毒有关的视频,让同学们更形象更深刻地了解煤气中毒的危害和预防方法,同时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煤气中毒的原因和危害。

2、帮助学生掌握预防煤气中毒的方法和应急措施。

3、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了解煤气中毒的原因和症状。

(2)掌握预防煤气中毒的方法。

2、难点(1)理解煤气中毒的原理。

(2)在实际生活中正确应用预防煤气中毒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演示法四、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煤气中毒的案例、图片、视频等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1、播放一段煤气中毒的新闻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2、提问学生对煤气中毒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思考煤气中毒的危害。

(二)知识讲解(20 分钟)1、什么是煤气中毒(1)讲解煤气中毒的概念,即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不易被察觉。

(2)解释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原理,导致人体缺氧。

2、煤气中毒的原因(1)使用不合格的燃气设备,如老化的煤气灶、热水器等。

(2)通风不良,如在密闭的房间内使用煤气设备,没有开窗通风。

(3)不正确的使用方法,如在燃烧煤气时无人看管,煤气泄漏等。

3、煤气中毒的症状(1)轻度中毒: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

(2)中度中毒:面色潮红、口唇樱桃红色、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等。

(3)重度中毒: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三)小组讨论(15 分钟)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煤气中毒?(2)如果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应该怎么办?2、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四)预防煤气中毒的方法(15 分钟)1、正确使用燃气设备(1)购买合格的燃气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2)按照说明书正确安装和使用燃气设备。

2、保持通风良好(1)使用煤气设备时,要打开窗户通风,确保空气流通。

(2)不要在密闭的空间内使用煤气设备,如浴室、卧室等。

3、注意使用安全(1)在使用煤气设备时,要有人看管,防止煤气泄漏。

2024年中小学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2024年中小学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2024年中小学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主题:预防煤气中毒目标:1. 了解煤气中毒的原因和危害;2. 掌握预防煤气中毒的方法;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内容:一、引入(15分钟)1. 导入:以一则真实的煤气中毒事故案例为例,向学生介绍事故的背景和影响,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提问: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煤气中毒?煤气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二、知识讲解(40分钟)1. 讲解:介绍煤气中毒的原因和危害,包括燃煤、燃气的使用不当、不完善的煤气通风设施等,以及煤气中毒可能引发的各种疾病和危害。

2. 视频播放:播放相关的预防煤气中毒的宣传视频,加深学生对煤气中毒危害的认识。

三、预防方法(60分钟)1. 做饭炊事安全:讲解正确使用燃气灶具、电磁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安全装置、出风时机、及时关火等细节。

引导学生分析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预防方法。

2. 通风排气知识:讲解煤气通风设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和保养通风设施,如何处理煤气泄漏等。

3. 煤气检查和维修:介绍煤气安全检查的重要性,讲解如何定期检查煤气管道和设施,并提醒家长与专业人士合作进行煤气设施的维修和改造。

四、应急措施(30分钟)1.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应急措施的角色扮演,模拟煤气中毒事故的现场处理和求救过程,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自救能力。

2. 救护知识:简要介绍急救知识,如何正确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提醒学生平时要学会正确的急救方法。

五、总结与反思(15分钟)1. 课堂小结:回顾本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提问与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煤气中毒,在家庭和社区中传播预防煤气中毒的知识和方法。

3. 反思: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预防煤气中毒方面还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手段:1. 讲解法: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

2. 视频播放: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度。

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7篇

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7篇

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7篇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篇1活动目标:1、了解煤气灶的作用和危险性2、掌握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解救自己的方法活动重点:了解煤气灶的作用和危险性活动难点:掌握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解救自己的方法活动准备:煤气灶图片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教师出示煤气灶图片2、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煤气灶)?你们家使用煤气吗?煤气灶有哪些用处?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煤气灶使用不当,会有哪些危险?教师小结:煤气灶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能烧水、烧饭、烧菜。

如果使用不当,容易发生火灾,给我们的生命以及财产带来危险。

二、请幼儿翻开教材,看图提问1、小朋友为什么不能单独去开煤气灶(会发生煤气泄事故)2、小朋友你们明白煤气泄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吗(人会中毒,会爆炸,着火)3、发现煤气泄我们就应怎样做(闻到煤气不能打电话、不能开灯、开窗通风、赶快跑到外面)教师小结:煤气的用处很多,但是如果不正确的使用煤气,它也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危害。

一旦发现煤气泄,立刻关掉煤气阀门,不能开灯,不能打开抽油烟机和排风扇,不能点火,也不能在室内拨打电话。

要立刻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打开门窗,跑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三、决定对与错教师:小朋友请你们说说下面的小朋友做得对吗1、组织幼儿讨论(1)小朋友不停的开关煤气灶(2)肚子饿了,用煤气灶煮鸡蛋吃(3)闻到家里有煤气味,赶紧给爸爸妈妈打电话(4)闻到家里有煤气味,继续呆在家里玩教师小结:这些行为都不对!2、教师:那么我们就应怎样做呢幼儿:闻到家里有煤气味,赶紧跑出家门求救教师小结:在生活中有时会有危险发生,小朋友要学会解救自己的方法活动反思幼儿在家中都见过煤气灶,父母也会讲一些小朋友不能随便动煤气的要求等。

这天透过活动,幼儿了解到乱动煤气的危害,以及遇到煤气泄正确的做法。

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篇2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煤气的基本特性,知道煤气对身体有害不能乱动煤气。

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7篇

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7篇

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7篇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篇1】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初步了解煤气的作用和基本特性,知道煤气对身体有害。

2、教育幼儿不随便乱动煤气开关,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重难点了解煤气的作用和基本特性,知道煤气对身体有害。

活动准备:课件、电视、电脑、图片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观看图片。

师:朱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你认识它吗?师:你在哪里看见过?有什么用呢?师:煤气为什么能把饭菜烧熟呢?这是怎么回事?师小结:对了,煤气瓶是装煤气用的,煤气通过管道,输送到煤气灶里,打开开关点着火后,爸爸妈妈就可以用来烧饭菜了。

二、帮助幼儿了解煤气的基本特征。

师:煤气的用处大不大?师:你能看到煤气、闻到煤气吗?师:虽然煤气对人类地生活很有帮助,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因为煤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它遇到火就会燃烧。

它原本是无色无味的,工人叔叔为了防止人们在使用时发生危险,在生产煤气时加进了一种臭味剂。

当煤气漏出时,人们一闻到臭味就会及时发现。

三、引导幼儿了解煤气使用不当对人带来的危害。

1、老师这里也有几则关于煤气泄漏或者使用不当引发的悲剧。

(播放视频)2、那请问小朋友们我们要怎样正确使用煤气、避免发生以上的危险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

教师小结:触发煤气泄漏引发危险的行为有很多,水烧干了忘关开关、煤气继续燃烧,引发爆炸。

出门忘关煤气开关会引发煤气泄漏,容易导致人中毒,严重的话也会发生爆炸,总而言之,煤气开关一定要及时关闭,不乱动。

四、教育幼儿不乱动煤气开关,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1、师:那万一煤气泄漏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朱老师这里有很多不同行为的图片,请小朋友们帮我来挑一挑哪些是正确的行为呢?请你给正确的行为图片排一排序(幼儿讨论)2、师:那我们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呢?首先,我们应该打开门窗通风,然后关掉煤气开关,再次远离房屋立刻报警,最后会有专业的工人叔叔来维修。

3、师:另外,在发现煤气的时候,我们绝对不能做什么呢?(幼儿回答)开开关、打打火机、划火柴、使用电话、按门铃、开灶头,因为这些行为都会有明火产生,煤气遇到火就会燃烧、甚至爆炸。

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主题:预防煤气中毒
目标:了解煤气中毒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提高学生对安全问题的意识。

时间:45分钟
教学内容:
1. 煤气中毒的危害性和常见原因。

2. 如何预防煤气中毒的措施。

3. 煤气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

教学步骤:
步骤一:引入(5分钟)
老师可以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或者故事来引入主题,使学生明白煤气中毒的危害性并增加相关知识的吸引力。

步骤二:了解煤气中毒的危害性和常见原因(10分钟)
通过图片、视频或文字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煤气中毒的危害性,并重点强调煤气泄漏、不良通风等常见原因。

步骤三:探讨预防煤气中毒的措施(15分钟)
分组讨论或全班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预防煤气中毒方面的经验或建议。

教师主持讨论,引导学生提出正确的措施,例如定期检查煤气设备、保持通风良好、加装煤气报警器等。

步骤四:煤气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10分钟)
向学生简要介绍如何应对煤气中毒的紧急情况,包括迅速撤离煤气污染区域、打开门窗通风、拨打急救电话等。

步骤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
请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并进行小结。

提醒学生煤气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安全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安全意识的培养。

扩展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配合,编写一份简单易懂的宣传海报或宣传页,呼吁大家关注煤气中毒问题并提供预防建议。

评估方式:
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讨论和参与情况,以及课堂讨论的结果。

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目的煤气中毒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伤害,为了增强学生对于煤气中毒的预防意识,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本次班会以“预防煤气中毒”为主题,通过教学、讲解和团队合作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煤气中毒的预防知识和措施。

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与沟通意识。

二、活动准备•PPT演示,介绍煤气中毒的知识和预防措施•安全知识宣传海报、手册等资料•行动演练器材(如口罩、防护手套、吸毒管等)•学生分组组队完成任务的奖励三、活动流程时间活动内容1. 10分钟主持人介绍活动主题和活动流程2. 5分钟活动开场,整合学生对于煤气中毒的认识3. 20分钟PPT演示,介绍煤气中毒的知识和预防措施4. 10分钟学生答题,检验学生对于煤气中毒的掌握程度5. 20分钟学生实际操作抢救煤气中毒的场景模拟6. 10分钟小结,回顾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7. 5分钟活动结尾,对学生分组完成任务的奖励合计120分钟四、活动内容1. 回顾煤气中毒的危害和成因通过PPT演示的形式,回顾煤气中毒对人体的危害和成因,介绍煤气中毒的症状和表现,了解煤气中毒的治疗及预防措施。

2. 组织学生参与团队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设任务,增进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3. 学生实际操作抢救煤气中毒的场景模拟通过教室设置相关场景,分组按照PPT中演示的抢救流程进行实际抢救操作,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抢救的具体方法和流程。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煤气中毒对人体的危害和成因;•煤气中毒的预防和抢救方法;•防范措施的实践演练;•加强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2. 教学难点•学生对煤气中毒的认知和理解;•实际操作中的安全问题与注意事项。

六、教学方法•PPT讲解:教师用图表和海报讲解“煤气中毒”相关知识;•小组活动:应用到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团队合作与沟通;•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抢救煤气中毒的流程,并掌握预防煤气中毒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
时间:2017年11月20日
班级:三年级
教师: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煤气对人的危害,并初步掌握煤气中毒预防及急救措施及方法。

教学重难点:
初步掌握煤气中毒预防及急救措施及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煤气中毒是怎么回事?什么是煤气中毒?煤气中毒就是一氧化碳中毒,大家回家的时候有没有问自己认识的人是否发生过煤气中毒?当时是怎么的抢救的?
二、学习新课:
1、煤气中毒的季节和原因
(1)每年的冬天,人们烤火或用热水器洗澡的时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煤气中毒的现象。

(2)因为天气的问题,关闭所有窗户,导致空气不流通引发煤气中毒。

(3)由于用户的忽略,导致煤气瓶的阀门没有关闭,从而引发煤气中毒。

煤气中毒也叫一氧化碳中毒。

煤气是煤炭在没有充分燃烧时产生的,是一种看不见闻不到的有毒气体。

人吸入了这种气体以后,它很快和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相结合,影响了氧气的吸收。

A.如何预防煤气中毒每到冬季,尤其是天气最冷时,总会发生一些煤气中毒事件,伤及包括儿童在内的家庭成员。

提醒家长在使用煤球炉时,要提高警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避免引起煤气中毒。

1.合理使用煤炉,装上烟筒并使其完整。

2.伸向窗外的部分要加上防风帽。

3.煤炉、烟筒一定要密封。

白天用煤炉做饭时要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

4.2—3个月要清扫1次烟筒,以防烟灰堵塞烟筒,影响煤气出路。

5.为了防止万一,可在家里安装1个换气扇。

B.怎样识别煤气中毒
1.轻度中毒。

中毒者会感到头晕、头痛、眼花、全身乏力,这时如能及时开窗通风,吸入新鲜空气,症状会很快减轻、消失。

2.中度中毒。

中毒者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
老是感觉睡不醒、困倦乏力,如果采取有效措施,基本可以治愈,很少留下后遗症。

3、重度中毒。

此时中毒者多已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动,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现樱红色,呼吸、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心律不齐,肺部有罗音,体温可能上升。

极度危重者可持续深度昏迷,脉细弱,不规则呼吸,血压下降,也可出现高热40摄氏度,此时生命垂危,死亡率高。

即使有幸未亡,也会遗留严重后遗症。

C.煤气中毒的现场急救
当发现或怀疑有人出现一氧化碳中毒时,应立即采取下述措施:
1.立即打开门窗通风,迅速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流通处,卧床休息,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2.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对神志不清者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导致窒息。

3.对有昏迷或抽搐者,可在头部置冰袋,以减轻脑水肿。

4.观察病人变化,对轻度中毒者,经数小时的通风观察后即可恢复;对中、重度中毒者应尽快向急救中心呼救,在转送医院的途中,一定要严密监测中毒者的神志、面色、呼吸、心率、血压等病情变化。

5.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6.中毒者应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减少后遗症。

此外,在现场抢救病员时,抢救者个人必须配戴有效的防护口罩或面具,以防自身不测。

(四)、课后小结
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同学门都基本掌握了什么是煤气中
毒,以及发生了煤气中毒该采取的措施。

2.让学生在思想上,意识上要懂的自我保护、提高应急、
自救与保护能力
3.提高日常生活的保护意思,从小事做起。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减少安全隐患发生的频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