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就是养元气
养生从两方面入手,包养元气与调畅气机-先天精气宝
养生从两方面入手,包养元气与调畅气机养气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保养元气,一是调畅气机。
元气充足,则生命有活力,气机通畅,则机体健康。
保养正气,多以培补后天,固护先天为基点,饮食营养以培补后天脾胃,使水谷精微充盛,以供养气。
而节欲固精,避免劳伤,则是固护先天元气的方法措施。
先天、后天充足,则正气得养,这是保养正气的又一方面。
至于调畅气机,则多以调息为主。
《类经·摄生类》指出:“善养生者导息,此言养气当从呼吸也”。
呼吸吐纳,可调理气息,畅通气机,宗气宣发,营卫周流,可促使气血流通。
经脉通畅。
故古有吐纳、胎息、气功诸法,重调息以养气。
在调息的基础上,还有导引、按蹻、健身术、以及针灸诸法。
都是通过不同的方法,活动筋骨、激发经气、畅通经络,以促进气血周流,达到增强真气运行的作用,以旺盛新陈代谢活力。
足以看出,在诸多养生方法中,都将养气作为一条基本原则之一,而具体予以实施,足见养气的重要。
那什么是“气”呢?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气有两个含义,既是运行于体内微小难见的物质,又是人体各脏腑器官活动的能力。
因此中医所说的气,既是物质,又是功能。
人体的呼吸吐纳,水谷代谢,营养敷布.血液运行,津流濡润,抵御外邪等一切生命活动,无不依赖于气化功能来维持。
在《寿亲养老新书》中谓:“人由气生,气由神往.养气全神可得其道。
”书中还归纳出古人养气的一些经验:“一者,少语言,养气血;二者,戒色欲,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
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
”此七者强调了“慎养”:但由于气是流行于全身、不断运动的,所以人体也要适当地运动,促进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
才会有利于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所以古人提倡“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可使之极(过度)。
”我国流传下来的多种健身运动及气功,就是以动养气的宝贵遗产。
“气”有什么作用?气既是维持人的生命活力的物质,又是人体各脏腑器官活动的能力。
a【国医大师谈养生】李振华:养生不必刻意 保养元气至要
【国医大师谈养生】李振华:养生不必刻意保养元气至要国医大师李振华已九十高寿,虽然因为在给病人看病后不小心摔倒导致股骨颈骨折,只能躺在床上,但记者见到他时,李老依然精神饱满,面色红润,思维清晰,语言响亮。
“年龄大了,要处处小心,量力而行了。
”慈眉善目,爽朗笑声,自谦话语,不懈意志,尽显大师修德。
李振华常说,养生不必刻意,但保养元气至关重要。
元气先由父母所赐,还靠后天水谷精微滋养。
中医养生的核心是保养元气,元气盛则体健少病,既病也易康复。
李老说:“保养元气不难,就是调四时,宁情志,适动静,节饮食,益肾精。
”心底无私气血畅李老行医70多年,见过无数贫穷富贵、喜怒伤悲,所以看待世态炎凉、功名利禄自有一种超脱和淡定。
他胸襟开阔,遇事从容,宽容大度,和蔼平易,接触他的不论是高官名流,还是学生徒弟和病人,都能感受到他的温暖和宽宏。
前几年在门诊,他不顾高龄和腰痛认真为每个病人望舌切脉,精心开方,还耐心开导和鼓励病人,使许多重病怪病病人,放下心理负担。
卧病在床后,每天还有许多病人慕名找上门来,年事已高的李老从不拒绝,一天看四五个病人是常事。
李老骨折后高烧住在ICU,有个病人家属问护士看李老能否开药,护士生气地想把这人赶走。
李老听到后,喊住护士,听病人家属说了病情后开了处方。
护士把此事发在微信上,感动了许多人。
在病人眼里,李老是救命恩人,而李老确实在病人需要的时候忘却了自己的病痛,无私地给病人排忧解难,扶危济困。
他说:“为病人看病是我的职责,也是一种锻炼,既解除了病人病痛,也有益于脑,一举多得。
”李老对学生、徒弟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体现了心底无私天地宽、仁心仁术有大德的胸怀。
“生活中什么事都会遇到,都会有喜、怒、忧、思、悲、恐、惊。
” 李老说,只要加强修养,宽宏大量,不记恩怨,就能情志安宁,气血通畅,健康长寿。
爱好广泛手脑灵前几天,李老在徒弟们的协助下,背靠着床,为国医大师张学文行医六十年、八十寿辰题字。
端庄、大气、潇洒的字体,透出大师的书法功力。
天山雪莲养生茶+16味名方协力并进+祛湿寒+通经络+养元气
养生就是养元气元气我们先天所赋予的无形精气神,能够准确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
就像手机需要电量一样,人的生命也需要元气的滋养。
阳气是元气的动力源泉,由水谷精华提供动力支持。
中医有句话说:“得阳者生,失阳者衰”,阳气是人体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对于人体的生殖、发育和衰老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越充足的阳气,身体就越强健,生病的机会就越少。
元气就像发动机,而阳气则是汽油。
如何判断元气是否充足:指甲根部的白色月痕是元气的晴雨表,月痕应该占指甲的1/5,越白越好。
月痕越少表示元气虚弱,容易手脚冰凉。
寒湿是一种疾病,中医认为它包括外感寒湿和内生寒湿两个方面。
外感寒湿指的是外界的寒湿气氛进入体内,阻碍气血的正常运行。
内生寒湿则是由于脾阳受损或脾肾阳虚引起寒湿在体内滞留。
外感寒湿的症状常表现为关节疼痛和筋骨疼痛,而内生寒湿则会导致畏寒、肢体冰冷、腹痛泄泻和浮肿等症状。
寒湿表现祛除寒湿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身体温暖起来,健康与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掌握人体生杀大权的是气血,而气血只有在温暖的环境里,才能在全身顺畅地流通。
如果温度降低、血流减慢,就会出现滞涩、淚堵,甚至血液会凝固,那么人就将面临死亡,而且人的体温上升,不仅会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还能在正常细胞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大量杀死癌细胞。
此外,温度过低,会使体内的寒湿加重,外在表现就是上火养生的关键在于调养元气,祛除体内的寒湿。
体内阳气的上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而天山雪莲都具有养阳气、祛寒湿的功效。
天山雪莲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山上,即使在零下18度的环境下也能开花,具有强大的抗寒湿基因。
雪莲的特点是能够调动人体自身的生阳功能,从根本上抵御寒湿的侵袭。
它能够散开体内的寒湿,将其排出体外,并且阻挡外界的寒湿侵入体内。
天山雪莲祛寒湿有三个特点一是散,将积聚在体内的寒湿驱散开来。
二是排,将散开的寒湿排出体外。
三是挡,将外来的寒湿中和,挡在外面。
天山雪莲养生茶是16味名方协力并进祛湿寒通经络养元气每一味都精选当地地道药食同源植物,经过科学配比和精心制作而成。
养元通说明书 (1)
养元通养生产品手册养元气是养生根基:你的元气耗到哪去了传统中医认为,人活一口气,这口气就是元气,元气处在不断消耗之中,消耗的速度决定了健康与否寿命的长短。
善养生者,肉身元气充足,则身强体健寿命延长,反之,不善养生者元气消耗,体弱多病寿命缩短,因此养生就是养元气。
元气只耗不补,才是各种慢性疾病老年常见病肆虐的关键。
正所谓: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
中医养生专家毕生潜心研究,人体长寿与元气学说,秉承传统中医精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中医理论,摸索数年终于研究创编出了可以蓄补人体元气的方法。
元气是中医的一个概念,流传了两千多年,用现代的西医语言来描述元气就是:每个人的生命力是不同的,这个生命力是人体的各脏器功能的综合指标。
元气产生于生命形成的同时,来源于父母的遗传,存在于人体的肾脏。
元气为人体健康的先天之本,是生命的原动力,元气充裕则身体健康,元气不足或受损则生病,元气耗尽则生命终结。
在人类的生命过程中,元气从出生开始,一直到最后离开这个世界,是一个不断被消耗的过程。
可以说,正是我们身体里的元气维持了生命的全过程。
养元通是通过什么方式使全身经络疏通?第一步:开元人体生命的根本是元气。
元气化为身体的元阴、元阳,是身体阴气、阳气的根本,那么督脉就是人体“阳脉之海”,它可以调节全身阳气。
为什么我们总要说“挺直你的脊梁”?就是因为那里最展现人的精气神,所以,打通督脉,可以祛除许多疾病。
在督脉的两旁还有一条非常重要的经络——膀胱经。
膀胱经就像是一条大型的“水下管道”,它连接了所有的脏腑器官,如果不通,您的整个日常生活就会被破坏。
第二步:养元人要养生,首先是养这一口真元气,这元气藏在哪呢?藏在肾。
所谓肾主封藏,藏的就是这口元气。
修复体内机能,大补元气。
第三步:通元每周一次养元通操练,元气有了蓄养来源后,再通过三焦输布全身。
三焦经络畅通则脏腑四肢百骸充满元气,动力十足。
如三焦经络遇阻,则全身脏腑机能下降,疾病丛生。
养生三大法宝
养生三大法宝——养精、养气、养神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生命有三个要素,那就是精、气、神。
而从养生的角度来说,也有三大法宝,那就是养精、养气、养神。
几千年来,中国人积累了丰富的养生长寿经验,归纳为这三个方面。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来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心理平衡、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是健康长寿的基础;而我们中国人的三大养生法宝——养精、养气、养神,是对长寿之路更高深的总结。
在实行四大基石的基础上,大家还应当向三大法宝迈进。
一、日常保精方法1、什么叫精“精”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先天的遗传物质,是从父母那里遗传下来的,起到了“生命之根”的作用;另一个是食品化生的营养物质,属于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需要营养物质增补才能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此外,还有呼吸大自然的精气,与营养物质共同组成了后天之精。
2、养精的方法养精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节欲保精,切记“色字头上一把刀”。
养精首先要节欲,这是最关键的一种做法。
由于太多泄精,会泄掉人的精气。
按《黄帝内经》的话来说叫“积精全神”,认为追求长寿一定要把肾精蓄积在那里,作为生命的基石,就像水库有水才能源源不断地滋养农田一样。
这个精藏在肾里,肾有“生髓主骨”的作用,主管养育大脑、骨骼,肾精丧失了,骨头、大脑也就受到损伤。
所以人假如房事无节制,那就像一把斧子一样,是在砍伐我们自己的身体。
有人做了统计,中国历代皇帝加起来有402位,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这里面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皇帝的嫔妃太多了。
第二、进行经络推拿,促进精的生养。
中医认为,保精养精要经常推拿丹田。
丹田的正确位置是肚脐下1.5寸,肚脐下面3寸(4横指)有一个穴位叫关元穴,在关元穴和肚脐连线的中点就是丹田。
大家可以两手交叠,用手掌心的劳宫穴按揉下腹,按揉丹田的位置,顺时针推拿60次,逆时针推拿60次,一般按120次,就会感到丹田温暖、发热。
同时,还要按揉命门穴。
命门穴和肚脐相对应,在人体的后背上与肚脐相对的正后方,方法同按揉丹田一样。
元气:决定生命的长度
元气:决定生命的长度作者:张坤来源:《健身气功》2016年第06期一个人要想长寿,关键的就是要把你的元气养好。
元气是由元精(父母之精)所化生,由后天水谷精气和自然清气结合而成阴气(精、血、津、液)与阳气(卫气、宗气、营气、脏腑之气、经脉之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
“气聚则塞,气散则通”。
阴气主物质,阳气主功能,阴阳二气相互转化,《辞海》:“元气,亦称‘原气’,指人体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与活动能力”,现代医学所称人本新陈代谢。
元气具体到现代医学的概念,可细化为思维反应正常,睡眠好,能吃能喝消化好,能跑能跳心不慌,不咳不喘气顺畅,气色良好声音亮。
元气在人体各种“气”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古代朴素的“元气论”认为“元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本质、最原始的要素。
按照元气论,万物的产生、灭亡和发展变化都是元气循“道”(即自然规律)而运动的结果,气为万物之精微,完全连续而无处不在。
元气是人体的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也是生命根本的所在,所以元气本质上支持者生命的存在,没有元气,就没有生命。
一个人的一生,在其诞生伊始,其的元气量是最为强大的,也是最足的,而随着形体的不断发展,元气,一方面供应着身体生长的需要,同时,不断的人体活动也是耗散元气的途径,而到了最后生命将终之时,人体内的元气终于耗尽,身死如灯灭。
所以说元气的多少,关系着生命的长短,生死虽然符合自然之理,但是不断的修炼,不断的累积,长生可期矣。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身体中的元气时刻处于“失”的状态,有的人是属于递减,这属于生命的常状,有生就有灭,这没有什么可怕的。
但有的人未老先衰,元气“失”的太快了,竟到了“虚”的程度,这时就要注意了。
中医认为,人的元气来源于肾,属于先天之气,是父母给的,又经过后天不断补充、滋养的这样一种气,是一种功能的状态。
造成气虚体质有两个原因:一个先天不足,一个后天失养,那么后天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过度劳累最伤元气。
元气满满如何养生食谱
元气满满如何养生食谱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保持元气满满的状态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而合理的饮食习惯是养生的首要关键。
下面,我将为您分享一份养生食谱,帮助您保持元气满满的体力和精神状态。
早餐:1. 燕麦粥:将燕麦片与水煮熟,加入葡萄干、杏仁、蓝莓等喜欢的干果和新鲜水果,富含纤维和维生素,可以提供丰富的能量。
2. 蔬菜三明治:用全麦面包夹着新鲜的蔬菜和低脂鸡胸肉或酱油煮的鸡蛋,提供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
上午加餐:1. 坚果与水果:例如杏仁、核桃、蓝莓等。
这些食物不仅提供能量,还富含健康脂肪和抗氧化剂。
午餐:1. 绿色蔬菜沙拉:用新鲜的蔬菜如菠菜、油菜、西兰花等作为基础,加入橄榄油、柠檬汁等健康调味品,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有利于消化和养肤。
2. 清蒸鱼:选择新鲜的淡水或海水鱼,加入葱姜蒜和少量的盐,清蒸而成。
鱼肉富含高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脑血管健康有益。
午后加餐:1. 酸奶和水果:选择低脂的酸奶搭配新鲜的水果,既酸甜可口,还提供丰富的钙质和维生素。
晚餐:1. 蒸蔬菜和鸡胸肉:将各种蔬菜如胡萝卜、花椰菜、豌豆等切成小块,加入少量的橄榄油和盐,蒸熟后与鸡胸肉一起食用,提供维生素和蛋白质。
2. 紫薯糙米饭:使用糙米搭配煮熟的紫薯,富含纤维和抗氧化剂,有助于保持饱腹感。
睡前:1. 温牛奶:喝一杯温牛奶可以帮助舒缓身心,促进睡眠。
以上养生食谱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纤维和健康脂肪,能够为您提供持久的能量和保持身体健康所需的养分。
记得合理搭配食材,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比例,远离油炸和高糖食物,坚持适量运动,才能真正做到元气满满的养生生活。
健康养生六大基本原则科普
健康养生六大基本原则科普健康养生六大基本原则科普一、适应自然规律“人与天地相应。
”(《灵枢邪客》)人的生命活动是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进行的,人体自身具有与自然变化规律基本上相适应的能力,如果人能掌握其规律,主动地采取各种养生措施适应其变化,就能避邪防病,保健延衰。
例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即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这种“顺时摄养”的原则,就是顺应四时阴阳消长节律进行养生,从而使人体生理活动与自然界变化的周期同步,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
二、重视精神调养1、避免不良刺激避免不良刺激,主要包涵着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要尽量地避免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对人体的影响。
因为,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睦幸福的家庭氛围等,有利于精神的调养。
因而,要积极创建这种环境和氛围,尽量避免来自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因素等方面的不良刺激。
其二,要积极地治疗躯体性疾患,防止其内源性因素的不良刺激.躯体疾患既可给患者造成痛苦等不良刺激,重病或久病常易形成患者的精神负担,其内源性刺激还可产生异常的情志变化,加重病情,影响康复,遂致早衰。
2、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过激、过久的情志刺激,只有在超越人的心理调节范围时才能成为致病因素。
人的心理调节能力,首先与人的“志意和”密切相关。
亦即《灵枢本脏》所说的:“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
”具体言之,“志意和”与人群中个体的气质、性别、年龄、经历、文化思想修养等密切相关,从而表现在对情志致病的耐受性、敏感性、易发生性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而要求人们能通过养生活动善于自我心理调摄,通过经验认识及思想活动过程来转移情绪情感反应,消除其不良刺激,保持良好的心境。
三、房事有节男女两性的性生活是先天赋予的本能,是人类种族延续所必须的,而且男女从青春发育期开始就自然地产生性行为的欲望,这是肾中精气充盈的表现。
性生活适当,不但有利于个人的健康,同时对民族的繁衍昌盛,社会和家庭的安定和睦都有重要意义,所以历代医家未有不重视性生活者。
养生本“元”
养生本“元”——为什么说“元气”是生命健康的核心——是时候摒弃教条主义式的“伪养生”了在这个人人“养生”的时代,每一个人都能滔滔不绝地讲出一大堆养生保健的讲究,似乎每一个人都是资深的养生专家。
但实际上,大多数人的养生信息都来自于商家别有用心的宣传以及遍地泛滥养生讲座的夸夸其谈。
这样的结果就是,每个人都能讲出一大堆千奇百怪的饮食怪癖、起居讲究,反过头来从根本上谈一下养生的实质,却又都会张口失言、瞠目结舌。
繁华累目,回首阑珊才发现,我们已经在“伪养生”的邪路上越走越远了。
《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在谈到应该如何养生时,就明确指出:“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这就告诉我们真正的养生并不是机械地、教条主义地去遵守什么。
刻板地去制定一个框框,来规定我们生活中可以吃什么、可以做什么——养生不是坐牢,这种去自由化的行为本身就是违反人性、违背自然规律的!元气是生命的本质可能仔细的读者已经注意到了,上面引用的《内经》原文在指出“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时是有一个前提条件的:“气从以顺”。
这里的气就是指元气。
所谓元气自足,外邪不干,养足元气就抓住了生命的核心、养生的根本,养元气才是真正提纲挈领、执简驭繁事半功倍的养生之道!“元气”在中医理论中的含义,一般公认的定义为:“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和原动力;由肾中精气所化生,又赖于后天水谷精气的培育。
”元气,是人始生、资生之原始物质结构和原动力。
源于先天,由父母所禀赋。
在人生命过程中,有赖于后天水谷精微和清阳之气的涵养,并且随生命的生、长、壮、老、已而不断壮盛、衰亡。
人的生长壮老已,健康与疾病,皆本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长,气衰则老,气散则死。
元气具有以下三个特性:一是元气的物质性;二是元气具有鲜明的先天性或遗传性,即与“肾精”有关;三是它要受后天的影响,尤其是发病时的后天因素至关重要。
健康长寿的养生秘诀
健康长寿的养生秘诀一、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消疾又延年谷道,俗称肛门。
撮,即收(提)缩也。
通俗地讲,就是做收缩肛门的动作。
据研究,日撮谷道一百遍,最大的作用在于促进肛周血液循环,防治静脉淤血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内痔、外痔、肛裂、脱肛、肛门湿疹、便秘、慢性肠炎等,同时对治疗和预防冠心病、高血压、下肢静脉曲张、肛周炎症、肛周皮肤损伤等慢性疾病有显著效果。
二、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三遍百病除。
人体的精明活动,完全是靠人体先天和后天的精气来维持。
若有病变,则会出现“头颈低垂,不能抬起,两目凹陷无光”的精衰神乱之象。
现代中医学研究认为:人体之重要十二经脉和四十多处大小穴位以及十多个特殊刺激区均汇聚于头部。
为此,有人主张“日梳五百不嫌多”,要求最好晨起后梳一回,中午休息后梳一回,晚上休息前再梳一回,每回以两分钟梳60-100次为宜。
只要你持之以恒地梳头,就会感到头清目明,精力充沛,睡眠良好,白发变黑,食欲增加。
由此可见,勤梳头的确是一种保养人体精、气、神的最简单经济的长寿保健方法。
三、日咽唾液三百口,一生活到九十九。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提倡“早漱津令满口乃吞之”,乾隆皇帝也总结了“津常咽”的养生秘诀。
所以,“日咽唾液三百口,一生活到九十九”并非侈谈。
四、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
民谚“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就是这个意思。
具体做法是:精神放松,口唇微闭;心神合一,默念叩击;先叩臼牙,再叩门牙;轻重交替,节奏有致。
终结时,再辅以“赤龙(舌头)搅海,漱津匀吞”法则会使效果更佳。
五、人之肾气通于耳,扯拉搓揉健全身。
拉耳保健法的操作方法是:以右手从头上引左耳14下(用右手绕过头顶向上拉左耳),再用左手从头上引右耳14下(即用左手绕过头顶向上拉右耳)。
此法简便易行,效果良好,如再辅以按、摩、搓、揉、点、捏等手法,则更能强身健体,敷养肾元。
现代医学认为:耳朵上的49个穴位和各部位与体内的五脏六腑等器官以及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因此把它形容为“缩小了的人体身形”。
中医养生贵在保养元气
中医养生贵在保养元气*导读:对于人体的健康与疾病,衰老与长寿,专家认为,保养元气至关重要。
元气来源于先天父母对于人体的健康与疾病,衰老与长寿,专家认为,保养元气至关重要。
元气来源于先天父母,靠后天水谷精微滋养,以调节、维持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全过程,元气盛,人之轻病可不药而愈,重病可配合药物或疗法战胜疾病。
如元气衰败,虽有效治疗,亦难免死亡。
中医养生学的核心就是保养元气,免生疾病,尽早康复。
它属于中医上工治未病的范畴。
如何保养元气,专家认为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天人合一调于四时中医认为,人要适应自然气候的变化,否则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中医学叫天人合一,也叫天人相应。
人的健康长寿,是不能违背自然气候变化规律的。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除要注意适应四季寒、热、温、凉外,还要注意避其风、寒、暑、湿、燥、火六种邪气,更要注意防范反常之气,这种季节气候大气反常所致之病叫做时令病。
如何避免反常之气致病,首先应动作以避寒、隐居以避暑等,同时更要心理舒畅,无杂念妄想,勿劳心神,保持机体元气抗病功能。
这些预防措施对于老年或体弱多病之人,更为重要。
这也叫调于四时,和于人体。
适应季节气候之突变,是中医学养生之道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情志安宁气血通畅中医认为,生命活动,贵在气血通畅,所以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便是中医治病的大法。
影响气血不畅的主要因素,就是心情不快,情志不宁。
情绪安宁,可使气血运行保持动态平衡,反常的情志,可使气血运行逆乱。
据统计,长寿健康者90%以上都具有温和、开朗、乐观的性格。
中医学将人的情志区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个方面,也叫七情。
七情太过就要情志不宁,损伤人体元气和功能。
七情又分别与人体五脏各有所关,如过怒伤肝、过喜伤心、过悲伤肺、忧思伤脾、惊恐伤肾。
如过怒伤肝,可导致肝脏疏泄条达和动升的生理功能失调,肝气郁而化火上逆,出现头晕、头痛、心烦、急躁、口苦等病症。
肝气郁滞日久,又可导致机体有关脏器的关系失衡。
养生治未病-什么是养生
养生治未病什么是养生养生治未病什么是养生养生,简单点说就是保养生命,是指通过自我调养的方法维护身心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我国的传统养生学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学经典著作《皇帝内经》中就明确地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为我国传统预防医学和养生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黄帝内经・素问》中有一段记述,皇帝向岐伯请教人体衰老的原因,岐伯提出了传统养生方法的总原则,即“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所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就是用正确的方法养生保健,如心理平衡、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不过度劳累等。
并提出具体的养生方法――“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有度”,我们称之为“三有”养生理论。
数千年前老祖宗提出的这些养生保健原则于方法,讲起来通俗易懂,做起来简单易行,但要真正坚持下来却并非易事。
人们由于无知,由于偏见,往往失去健康时才懂得健康的重要,失去生命时才发现生命的可贵。
近年来,老年疾病年轻化,中青年猝死人数增加,社会精英分子英年早逝。
最新的一项统计表明,在我国总体人群中,健康意识较强的人只占17%;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真正健康的人不到10%。
如何走出亚健康,如何远离疾病,保有健康,最好的方式就是我们的老祖宗的“养生治未病”,预防为先,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三有”养生理论,做自己的健康管家吧。
饮食有节饮食有节,就是要根据人体消化系统的功能和生物规律,适度地调节饮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则对健康长寿有益。
相反,不良的饮食习惯也可成为致病因素,如《养亲奉老书》就曾指出:“若生冷无节,饥饱失宜,调停无度,动成疾患。
”意思是说,如果饮食不注意节制生冷食物,或过饥过饱,或五味调和无度,便会引发疾病。
饮食有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时定量:是指饮食时间和数量要有规律,要做到基本均衡。
饮食定时,是指每日的进餐时间要基本固定,按时进餐。
传统饮食养生学提倡每日的三餐时间为:早餐6~7时,午餐12时左右,晚餐18~19时进餐。
养生的正确观念养脾胃就是养气血
养生的正确观念——养脾胃就就是养气血树立养生的正确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盲从,不要偏激,补益气血的根本就是调养脾胃,调养脾胃的根本就是合理饮食!可就是现在很多所谓的养生专家说的最多的不就是如何养护脾胃如何好好吃饭,而就是天天在讲虚与补——补血补气补肾补心,总之只要说到养生就就是一个字“补”。
补字经现在很多专家们的渲染与宣传,令老百姓歪曲与误解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其实“补”字,在中医理论中的解释并非就是补药也非就是补品,而就是一种概念,就就是固摄。
就就是将自身的精气神与气血能量固摄住,保持动力,保存自身现有的能量与实力,不无谓的失散。
比如说您就是个先天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人,只要固摄方法得当,保存自身的现有的能量,帮助自己平衡阴阳,疏导血脉,就就是补就就是养,您的身体不一定就很不好。
而一个身体先天很好,很壮实的人,饮食无度、夜夜笙歌,淫欲无度,每天都吃补品补药,就像服用兴奋剂一样,给身体多一些外力刺激而已。
其实她自身的机体已经难以平衡阴阳,也无法固摄能量,在她消耗完自身先天的元气与精气后,她会大病不起,或就是暴病而亡。
先天的精气神就像银行的存款一样,您只知道支出,而不知道积存,如何能够长久,一但存款花完了,您不就是乞讨就就是饿死啊!!!大家瞧瞧以前的皇帝啊、达官贵人啊,哪个不就是天天人参、鹿茸、阿胶当饭吃,结果怎么样呢?还不如一个老百姓长寿呢!补养气血、固摄能量与保持动力不就是说靠吃补药与补品能办得到的。
那么怎样补养气血固摄能量呢?先来说说气血从哪里来吧!这个问题很多朋友也说不清楚,认为血从心脏里来,这就是片面的了解,心脏只就是管理血脉的而非血的源头。
黄帝内经讲的很清楚,胃经主血。
就就是说胃就是气血生化的源头,就是我们的后天之本。
人活着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物质都要依靠胃腐熟,然后经过脾来将全部精华上输给心肺等脏器。
所以脾在《黄帝内经》中被称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
这句话就是什么意思呢?就就是脾需要了解四方的情况,知道各个脏腑对气血的需要来保障供应。
养生经典句子
养生经典句子1,天下只有养生之道,没有长生之药。
2,不怕工资低,就怕命归西。
不怕挣钱少,就怕死得早。
3,早睡早起,方能养生!4,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养生孰为先,养心须乐观。
5,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
6,高官不如高知,高知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
7,顺其自然,量力而行。
善待自己,无愧于心。
随遇而安,自成天趣。
信马由缰,快乐安康。
8,长寿健康。
大彻大悟。
9,一笑烦恼跑,二笑怒气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乐逍遥。
天天开口笑,寿比彭祖高。
10,宽厚待人,严于律己,知足常乐,不攀不比。
11,智者要事业不忘健康,愚者只顾赶路而不顾一切。
12,健康不是身体状况的问题,而是精神状况的问题。
13,“四不”益寿又延年:不急不恼百年不老,不懒不谗益寿延年。
14,健康是最好的天赋,知足为最大的财富,信任为最佳的品德。
15,中国最知名的养生大师不叫张悟本,而是百度;中国最畅销的书不再是青春文学,而是养生书;中国人最常见的养生方法不是上瑜伽班,而是吃;中国人最有价值的朋友不是人生导师,而是医生。
有钱没健康,你依然是一个穷人;修身不养心,你仍然是一个病人。
16,夕阳不是一个天的结束,是预示着明日的到来,让我们放下疲惫的身子,休养生息,从而精力旺盛的迎接明日的挑战。
17,拿体力精力与黄金钻石比较,黄金和钻石是无用的废物。
18,大笑养心,抑郁“伤”心。
注重养生,先要养心。
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
终生保健,终生康健;终生养生,终生康宁。
19,健康不是一切,没有健康没有一切。
20,健康是自己的,钱财是儿女的。
自己只管自己事,儿女琐事由他去。
21,健康凭健商,锻炼靠毅力。
22,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忍饥者长寿,耐寒者体健。
23,养生的句子——人无泰然之习性,必无健康之身体。
24,临大事静气为先,遇险滩宁静致远。
25,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笑口开,病不来,心烦恼,病来了。
26,人逢古稀喜相聚,满座白发尽笑语。
“元”字话养生
“元”字话养生作者:郑静晨来源:《养生大世界》2016年第04期元气之于人体无异于太阳之于万物,顺应自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固本培元”是养生的根本大法,“我的健康我做主”是养生的关键“寒冬梅中尽,春风柳上来”,伴随着新鲜初放芽的绿,人间四月天款款而来,草长莺飞,大地苏醒,而此季有些人却通常会出现身体软绵绵、无精打采、昏沉欲睡的“春困”现象。
中医认为春困是由于在冬天深伏人体的“元气”伸展没能与天地间气候变化同步,随着春天气温的升高,人体皮肤的毛细血管和毛孔明显舒张,体表的血液循环随之旺盛,血液供应量比冬天要明显增多,而使流入大脑的血液比冬天少,大脑的氧气供应量减少,导致了脑神经细胞兴奋程度降低,而人体一时还适应不了这样的气候变化,于是出现了“春困”。
何为“元气”,可以先从“元”字说起。
古文字中“ ”是一个象形字,由“一、兀”组成,表示混沌初开,万物之始之意。
《说文解字》解释:“元,始也。
从一从兀”。
“一”是“一画开天”代表浑沌整体中的天地起源。
“ ”,象形人的头部,表达在人体的重要性。
可见古代先贤用自然界的基本现象表达了“元”字混沌初开,万物之始,从团聚而伸展的深刻内涵。
中医认为元气是禀赋于父母的“先天之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
元气是人体诸气之首,全身各脏腑的活动都需要元气的推动激发,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都与元气密切相关;元气的聚散直接与人的神情、精力相关。
固本培元,是养生大要古代先贤发现元气尽管禀赋于先天,但离不开后天的滋养与调理。
所以“固本培元”就成为延年益寿的养生根本大法。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指出:“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究其原由是后天失养、元气虚损所致。
所以培补元气是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延缓衰老与延长寿命的作用。
中医提倡以气养生,人可老而不衰
中医提倡以气养生,人可老而不衰中医提倡以气养生,可老而不衰;并认为,一慎言语,以养神气;二忌狂喜,以养心气;三乐助人,以养胆气;四善制怒,以养肝气;五少忧思,以养脾气;六食清淡,以养胃气;七常咽津,以养肾气;八深呼吸,以养肺气;九多运动,以养骨气;十广交友,以养人气;十一好读书,以养灵气;十二不显露,以养元气;十三居中道,以养和气;十四意内守,以养真气;十五祛惰性,以养志气;十六坦胸襟,以养正气。
上班族,往往工作繁重、压力大,极需要寻找一套适合于自己的养生保健之道,来维持自己身心的健康;养生之道很多,如慢跑、游泳、健身、食疗等,都可以做适当的不同选择。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当人快乐时,人体就会分泌一种有益于人体的脑内吗啡,人体高兴时确实能够让细胞活跃起来,当细胞活跃起来,其实病就好一半了。
因此,治病讲究气场,不是没有道理。
欢喜心、高兴心、欢乐心、乐观心、平静心等,对人体健康都有很重要的气场、意念场作用。
如果说生病的人,保持良好心态,就等于好了一半,再吃药下去就好了。
有好的心态、好的意念、乐观意志、欢乐心情,这气场、这情绪,会传染、会感受,气场活耀起来,疾病就好得快。
目前禽流感在向我们袭来,其实病毒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惶惶,让坏的气场来误导。
再说,疾病也好,病毒也好,并不可怕,最怕是社会道德丧失,人为制造毒食品,人心的险恶没有信用,人跟人之间互相不信任,造成社会的对立。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散发好的气场,就会带好风气,好风气就会促进社会的和谐。
中医强调的以气养生,是养生之道的一个重要方面,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培养元气元气为生命之本。
人要有所追求,但不可奢求。
奢求不得,会气阻伤身。
人应求其所能求,舍其所不能求,心安自得而培养元气。
●安静通气每天白昼如能保持大脑安静半小时或一小时,可充分发挥脑细胞的潜力,协调生理与情绪,减少热能的消耗。
大脑安静使全身肌肉容易放松,气血畅通,达到“心静神安、老而不衰”的境界。
道家养生主要是养正气
道家养生主要是养正气*导读:“气”不是我们所说的空气,它可以指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所以天地有正气,所指的是一种正义的精神。
豪气,灵……“气”不是我们所说的空气,它可以指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所以天地有正气,所指的是一种正义的精神。
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
然而道家的养气跟这是不同的。
道教的养气之道,即所谓气的修炼。
道教素重炼气之法,认为元气为生气之源,气在则神随生,得元气则生,失元气则死。
《云笈七签》卷五十六《元气论》中说:“人所以得全生命者,以元气属阳,阳为荣;血脉属阴,阴为卫。
荣卫常流,所以常生也。
”道教的气,有三种不同的含义,均来自祖国医学中的精气学说。
一指呼吸自然界的空气,称为“清气”。
二指先天父母媾精时的元气,称为“先天之精气”。
三指通过饮食物质所生的能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水谷之精气”,或称“后天之精气”。
道教认为人的活力之源在于体内之气,故强调保持和充实体内元气,希图通过养气之道而达到祛病延年长生久视的目的。
服气—养气之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服气法,是由上清派在“行气”功的基础上结合导引、按摩而成。
服气亦名吐纳、食气,即呼吸吐纳之法。
非但服己身之气,尤要能服天地阴阳之气。
《楚辞·远游》所谓:“食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庄子》李注云: “平旦为朝霞,日中为正阳,日入为飞泉,夜半为沆瀣,天玄地黄为六气。
”《楚辞》王逸注云:“《陵阳子明经》言:春食朝霞,朝霞者,日欲出时黄气也,秋食沦阴,沦阴者,日没以后赤黄气也,冬食沆瀣,沆瀣者北方夜半气也。
本元养生
本元养生一、二、原理本元养生,源自于中医养生,属于中华传统经典养生法,也是一种科学的现代养生法。
养生保健的关键非常简单;养本元。
固人体之本,抗外侵之邪;养浩然之元气,祛百病之不生,是为本元养生。
“本元”:即“元气”,是受于天,随生命而来,根于肾的“气”是生命之基健康之本,故又称“本元”。
元气,用现代的西医语言来描述元气就应该是人体的各脏器功能的综合指标。
中医理论认为:“肾气足,百病除”。
《黄帝内经》认为:肾,主水,藏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元气是由脾肾共同形成的,脾藏精纳气,精气是指元气,脾运化元气至五脏六腑,确保生命健康。
肾虚则元气不足,根本不固,使人未老先衰。
元气不足,脾脏就不能将其运至全身,五脏六腑气虚血亏,百病丛生。
本元养生则是通过饮食、药补、健身运动、气功、针灸、按摩等手段达到改变元气不足带来的各种症状。
三、四、核心本元养生,即养本元,固本回元。
本元即元气,元气是生命健康的核心。
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和原动力;由肾中精气所化生,又赖于后天水谷精气的培育。
故养本元即养元气,而养元气的核心在于养肾。
三、元气测试养生,为什么要养本元?养生,现代人的必修课!调查显示:四分之一的人神经衰弱,而且人数不断上升;五分之一的人中年人感到精神不振;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老人常感冒,易生病;还有不少人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中风、关节炎及其它疾病;头晕耳鸣、夜尿频多、腰膝酸痛、畏寒肢冷、肢体麻木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现在社会,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了,但人们的整体健康状况却开始令人担忧。
专家们认为,现代人更需要养生。
真正的养生之道是本元养生,本元养生的关键的是养元气。
元气足不足,一测便知晓四、五、本元养生法(一)(二)食补法元气不足,会引起腰漆酸痛,头晕耳鸣,神疲乏力,失眠健忘,畏寒肢冷,夜尿频多,肢体麻木等。
元气不足包括很多类:(1)(2)补气虚食材:粳米、牛肉、狗肉、鸡肉、鲢鱼、鳝鱼、鳜鱼、大枣、樱桃、花生、山药、燕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生就是养元气1养生就是养元气2如何养阳气3调理好气血是百病不生的根源养生就是养元气何谓元气,元气是维持人类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物质。
什么叫能量呢?我们上二楼,不费吹灰之力。
走到十楼呢?有点费劲,这里就隐含着能量。
这是元气的第一个属性,物质性。
人体吸收的氧气、消化吸收的营养、结合人的先天之气共同转化为人体的能量物质,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元气的第二个属性是根本性,也就是我们老祖宗说的"有气则生、无气则亡",决定着人的兴衰存亡。
元气贯穿人的一生,这是元气的第三个属性连续性。
有人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才有健康,有人说生命在于静止,像乌龟那样静养才能长寿;有人一辈子喝酒,寿命很长,有人滴酒不沾也长寿,实际上并不矛盾,只要你把元气养好了就行。
运动的目的是养气,静养的目的也是养气。
所以,养生就是养元气。
养生先养神养生要先养神,神不养,心难安,心不安,身不安,心和身是密不可分的。
有位老同志为一点小事同儿媳妇吵了一架,一晚上都没睡好,辗转反侧:我让她把萝卜切成丝,她偏要切成片。
越琢磨越愤怒,越愤怒越睡不着。
心不安宁,是达不到养生效果的,因为七情太过会伤身。
诸葛亮是怎么死的?司马懿抓了他手下的一个兵,问丞相一天吃多少饭啊?小兵说,一天只吃一两饭。
司马懿心中就有数了。
诸葛亮每天那么操劳,事必躬亲,却只吃一两饭,这就是过思伤脾。
过怒则伤肝,为萝卜丝和萝卜片吵架,伤神又伤肝。
所以哪,老年人要学会装糊涂,这样才能心态平和。
人过四十,饮食从“温”计议前一段时间,不少人迷信张悟本吃绿豆治病,后来又有不少人吃绿豆吃出胃肠毛病。
用阴阳的观点来看,每天吃一些绿豆确实有降血压功效,但从中医角度讲,不是人人都能吃绿豆。
凡事有阴阳,体质偏实的人吃绿豆没关系,体质偏虚,有心脏病、胃痛的人,一口都不要吃。
小孩子胃气足,冬天都能吃冰棍,老年人就不行,即使夏天也不能吃。
人过四十,就不要贪吃寒凉的东西,尽量吃得温热些,避免寒凉。
寒凉在这儿有两层意思,一个是食物的性是寒凉的,比方说绿豆,还有一个就是指温度。
我建议老年人吃点山药、枸杞、大枣这些属于温热的东西。
生姜、大葱、花椒、辣椒这些辛辣窜气的东西最好少吃或不吃。
至于酒,《本草纲目》里面把酒称之为百药之首,酒首先是药,而且是第一味药,它有药的耗气的特性,所以你吃了补的东西再喝酒,效果就为零。
酒桌上有些人一喝酒就满头大汗,别人就说这人有酒路子,能喝。
错,这种人要立即停止喝酒,一喝酒就出汗,就说明元气在消耗。
早晨练气,晚上练力运动的目的是增加气力,那么我们就早晨练气,晚上练力。
早晨是人的阳气上升之时,这时锻炼如果出汗多,就会伤气,你一天都会感到很疲惫。
早晨锻炼,目的在练气,方法是疏通经络。
练练八段锦、太极剑、木兰扇、跑步等等都可以,但过头就会伤气、伤经络。
晚上练力,这时我们可以出点汗。
练力的目的是练外在的形体,养生要神形兼修,大腹便便、过于瘦弱,都谈不上养生。
早酒晚茶五更色,当戒明代一本养生书《养生四要》中,第一要就是寡欲,欲望要少。
不仅仅是男女之欲,还有口腹之欲,心神之欲。
"早酒晚茶五更色",是说早晨不要喝酒,晚上不要喝茶,五更天不要同房。
五更天之时正是阳气上升的时候,这时同房,阳气会掉转头直下,这一天都不舒服。
早晨喝酒,耗气。
元气足不足,决定阴阳是否平衡。
元气足,抽烟喝酒都可以,元气不足,半两酒都不行。
老年人最大的欲望是健康,要满足这个欲望就要控制很多欲望。
元气养生贯穿一生中医养生,核心是元气养生,就是要培育和保护人的元气,即培元固本。
在人生不同阶段,养护元气的重点是不同的:幼年培元、青年惜元、中年护元、老年补元、病后复元。
幼年培元我发现,儿科学里面除了先天性和遗传性的病种外,基本上都是与脾胃相关联的。
孩子脾胃不好,什么病都会来。
幼年是纯阳之体,是元气培育的重要时期。
幼年期脾胃较弱,饮食上过饥过饱偏食、或厚腻或薄养,均会伤及脾胃后天之气。
因此幼年养生重点在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强化体质锻炼,增强脾胃后天之本。
青年惜元青年时期是人一生中元气最充沛的阶段,精力最为旺盛,养生也最易被忽视。
此阶段的养生重点在于“节约使用”:少熬夜、节制性生活、戒烟限酒、饮食八分饱,重点在节制欲望。
“少时不伤、老来健旺”。
中年护元中年是人体元气由盛而衰的转折阶段,也是养生最为重要的阶段,“中年修理,振兴根基”。
此阶段也是人生事业进入鼎盛时期而精力不济,如不加以养护,则老年病慢性病就提前到来。
此一时期保护好元气,可以长寿,提高老年生活质量。
老年补元进入老年时期,元气衰减,精力减弱,肌体体能已经下降。
这一时期养生,重在补元气,减少衰老的程度,预防老年病慢性病的发生,让体质保持在较好状态。
补元气不光在饮食,还有运动,来激发元气。
病后复元每一次生病,都会耗伤人体元气,使得比正常状态或者同年人要衰老得多。
生病就得治疗,治疗后的恢复期重点在于恢复元气。
如果不复元或者恢复不到位,就会诱发合并症或后遗症。
长期过度疲劳、精神压力大、饮酒过度、性生活没有节制、慢性病反复发作,以及人流小产,与生病一样会耗伤元气,一定要注意恢复。
“百病生于气”,“气衰生百病”。
元气少了,人就难保健康。
透支健康,就是透支元气。
让我们珍视自己的元气,科学养生。
谢谢大家!如何养阳气养生的四大问题:养阳气、调月经、正脊椎、要开心。
这四大养生要点,特别是针对女性。
养阳气,中心就是一个温度。
女性天生都怕冷,各种气虚血虚、肚腹冷痛、脾湿肥胖、顽固斑痘、中气不足,以及月经问题、乳腺问题,各种肿瘤、癌症,各种妇科病、阴寒杂病,甚至是性格上的冷漠,都是因为身体冰冷,阳气不足。
阳气对身体的主要功能是推动、温煦、防御和固摄,血液流动、津液的生成和运行,维持脏腑组织间的各种健康生理活动,靠的都是阳气。
在生活中,穿暖,不吃寒凉,热水泡脚、熏蒸都是保温热,让身体在一个较高的温度水平上循环,艾灸是直接往身体里导热,推拿、按摩是加热,也是注入能量。
身体只要在一个温度适中的水平下,就会正气充足,邪不可干。
女性天生比男性就阳气少,温度低,血液循环差,经络一受阻,气血就淤滞,所以治疗上就需要先把温度调起来,把经络疏通,针砭、拔罐、拉筋、正骨、放血、足疗、梳头、点压、热敷,等等,都是起的这个作用。
阳气升起来了,很多妇科病就会自动消失。
80%甚至更多的妇科病都与月经不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调月经,就是调理女人一生的幸福。
脊椎也很关键,因为脊椎的每一节骨头都有神经传递到相应的四肢百骸和五脏六腑,其上端与颅内的延髓相连,还有贯穿后背的脊髓,以及脊椎两旁发出的许多成对的神经,它们分布到全身皮肤、肌肉和内脏器官之中,可以说,脊椎的每一个骨节都是我们的保护神。
当姿势不正,或经受长期压迫,脊椎的每一个骨节都可能压迫到相应的内脏。
所以,好些莫名的查不出原因的疾病,不妨找个有经验的正骨师做做脊椎矫正,说不定会有奇效。
最后是要开心,女人最受肝的影响,总是情绪不畅,总想发怒,而女人病大都是由情志不舒而导致出的各种各样的淤堵、病变,所以,一定要从肝上去想办法。
养阳气女性天生都怕冷,各种气虚血虚、肚腹冷痛、脾湿肥胖、顽固斑痘、中气不足,以及各种妇科病、阴寒杂病,甚至是性格上的冷漠,都是因为身体冰冷,阳气不足。
四肢,身体之末,如果是热的,表示人体内气血正常、旺盛,连四肢都能到达。
反之,身体里一定是寒冷的,一定会制造出瘀血块,所以要不断地自动生成冰块。
中医断病,大寒体质,首先就怀疑体内可能产生了瘀血块,其原因可以有多种追溯,但最主要的或许是心脏太弱,心阳不足。
这时就要投以芍药甘草附子汤,又名去杖汤,利用其中的炮附子之大热,使体内与双足的温度上升,而利用白芍酸收之力,将所有静脉血液导流回身体内,炙甘草的目的则是辅助温和小肠与强心阳。
任、督二脉。
肚腹一带藏着50%多的静脉血管,不保护好,血液回流就很难,现在很多人失眠,有些其实就是因为静脉里的血很难回到动脉里去,也就是中医说的心肾不交。
所以,如果能采用腹式呼吸,帮助把血挤回去,而且同时还能治疗肾虚。
腹部共有9条经脉通过,分别是胃经、脾经、肾经、肝经、胆经和中央的任脉。
做腹式呼吸也是激发这9条经脉。
坚持腹式呼吸2个月左右,很多慢性病像脾虚、烧心、呃逆,肾阴、阳两虚,肝火旺等,都会明显减轻。
肚腹又冷又痛,寒凉已成气候。
入口的东西多是从内里的降温,从外部来说,一到夏天就是空调,温度极低,把夏天调成冬天来过。
受伤害的是什么呢?是肠胃,是全身的血液循环,是气血的瘀滞,是各种莫名的肿痛,是各种虚火。
很多人不明白,大量吃着寒凉的食物怎么还觉得燥热?这是因为肾气已伤到极度虚弱、经络不通了。
肾水救不了心火,就燥热,燥热则会进一步贪凉,就更加重了血管、经络的收缩、淤堵,进入了恶性循环。
痘痘的成因,在于脾胃虚寒。
皮肤,是人体系统的第一道防火墙,抵抗病邪入侵,同时,也是内脏和经络的一块展板,当内脏和经络出现问题时,就会在皮肤上反应出如皮肤变暗、没有光泽、色斑或者长痘的状况。
当饮食入胃,消化后本应成为气血,但脾胃虚弱,食物就不能全部化成气血,一部分就会变成痰湿。
污浊的痰湿不会主动消失,会随血液在周身流动。
因为年轻,肝火旺,污浊的痰湿就会随火气往上升。
更容易随着肝火往上升,肝火就容易脸部往外排。
有些就沉淀在皮下,关键是会污染血液,血液一污染,就像油污一样,飘在了哪里,哪里的皮肤就冒出一片来,蝴蝶斑、黄褐斑。
头面部容易上虚火,主要是肾阳不足、肾气虚了,血液到达不了头部,血液供应减少,于是就会出现眼睛干涩、口干、舌燥、咽干、咽痛等上火症状。
但几乎都是虚火,用寒凉药物一灭,人体的正气就更虚。
粉刺,也是因为肾阴伤了,虚火上炎。
本来身体想阴阳平衡来着,但老不睡觉,老伤肾阴,阳就过分了,就通通地往上冒出来,发为粉刺。
肾阴一直虚下去,一定就会导致肾阳也要出问题。
中医将火分为实火和虚火,实火的治疗是用清热、降火的泻法,只要是实火,现在中医最常用的各种清热、解毒、降火的药和西医的消炎药都是对症的,连吃几天肯定降火。
但真正属实火的人凤毛麟角,多数都是虚火。
虚火则需要用补法,一泻就更糟糕了。
这个虚火一定是由寒引起的,《黄帝内经》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寒为热病之因,寒邪过盛,表现的方式就是热症、热病,为什么寒重反而会引起火呢?因为寒重伤肾,肾阳亏损、肾气虚弱,肾水无法灌溉、滋润全身,缺水,身体就会干燥。
肾一亏虚,所有的脏器也跟着缺水,就易摩擦生热。
什么口腔溃疡啦、头面部上火长痘痘啦,眼睛干涩、口干、舌燥、咽干、咽痛等等,具体地说,胃火导致胃疼、口苦、打嗝、大便干等症状;肺火可以有咯血、咳嗽、黄痰;肝火产生烦躁、失眠、女性会有乳房胀痛等。
还有各种炎症,如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牙周炎、慢性中耳炎等,都是缺水后的火,是虚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