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
《大海摇篮》教案-2024-2025学年人音版(五线谱)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
![《大海摇篮》教案-2024-2025学年人音版(五线谱)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09f294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e.png)
(二)、歌曲聆听环节
1. 教师播放《大海摇篮》的音乐音频,让学生安静地聆听歌曲,同时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歌曲的整体情绪、速度、旋律走向以及节奏特点,如歌曲中缓慢的节奏和如波浪般起伏的旋律。
《大海摇篮》教案-2024-2025学年人音版(五线谱)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
教学项目
具体内容
一、教材分析
《大海摇篮》是人音版(五线谱)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的一首优美抒情的歌曲。歌曲旋律舒缓流畅,节奏平稳且富有韵律,仿佛大海的波涛轻轻荡漾。其旋律起伏不大,多以级进和小跳进为主,易于学生学唱和感受。歌词充满诗意,将大海比作摇篮,如 “大海是摇篮,摇着星宝宝,浪花轻轻翻,星宝宝睡着了”,生动地描绘出大海的宁静与温柔,以及与万物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让学生在聆听与演唱过程中,能深切体会到大海的包容与慈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音准感、音乐表现力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提升学生对音乐中美好意境的感知与理解能力。
- 大海形象与意境分析区(文字描述大海的温柔、宁静)
- 旋律走向示意图(简单线条表示高低起伏)
- 大海文化介绍区(象征意义、民俗文化、环保知识)
2.副板书:
- 学生创编歌词展示区
- 表演评价要点记录区
八、教学反思
在本次《大海摇篮》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在歌曲聆听、学唱、表演和创编等环节都有积极的参与和一定的收获。情境导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歌曲学习环节使学生逐步掌握了演唱技能,小组合作表演和创编活动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然而,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歌曲演唱技巧的指导方面,虽然对节奏、音准进行了重点强调,但对于一些学生在发声方法上的个别问题关注不够,导致部分学生演唱时声音不够优美动听。在歌词创编环节,部分学生的思维还不够开阔,创编的歌词较为单一,可能是由于教师在引导时启发不够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对学生个体演唱技巧的精细指导,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在创编环节,要提前提供更多的创意启发素材,如相关的儿歌、故事、海洋生物知识等,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更全面的发展和提升,同时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多元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课聆听《夏天的阳光》教案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课聆听《夏天的阳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fcf7d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3f.png)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课聆听《夏天的阳光》教案一. 教材分析《夏天的阳光》是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首歌曲。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单,词曲表现了夏天的阳光明媚、充满活力的特点。
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结构方整,易于学生学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听觉能力和模仿能力,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节奏、音高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个别指导。
此外,学生对夏天的阳光有直观的认识,但对于如何通过音乐来表现夏天的阳光,可能还需要老师的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夏天的阳光》。
2.学生能够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创造力,丰富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夏天的阳光》,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2.教学难点: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以及如何通过音乐表现夏天的阳光。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用示范唱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绪。
2.引导法: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动作表现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3.创编法:老师鼓励学生创造性地编排动作,表现夏天的阳光。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夏天的阳光》音频、视频资料。
2.教学乐器:打击乐器。
3.教学道具:太阳、花草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播放歌曲《夏天的阳光》,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绪。
引导学生谈论对夏天的印象,以及夏天的阳光给人的感觉。
2.呈现(5分钟)老师再次播放歌曲《夏天的阳光》,让学生边听边用动作表现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老师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
3.操练(1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夏天的阳光》,注意引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在演唱过程中,老师适时停下来,对学生进行指导和鼓励。
4.巩固(5分钟)老师让学生分组进行演唱,互相观摩和交流,巩固所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第一课夏天的阳光-人音版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第一课夏天的阳光-人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bf5c1b0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c0.png)
-情感体验: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感受夏天的阳光和快乐氛围。
举例:《夏天的阳光》中的八分音符节奏是歌曲的亮点,教师需重点指导学生准确唱出这一节奏,并理解它在表现夏天欢快气氛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
-歌曲节奏的准确性:二年级学生对于较复杂的节奏掌握起来较为困难,特别是八分音符的演唱。
-音乐知识的理解: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表演实践中的团队协作:学生在分组合作时可能出现的分工不均、协调不足等问题。
举例:
a.对于节奏难点,教师可以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并模仿节奏,逐步提高他们的节奏感。
b.在讲解音乐知识难点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动画等辅助教具,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抽象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但在团队协作方面还有待提高。有些小组在讨论时,部分学生过于依赖他人,缺乏独立思考。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此外,我还发现,在课堂总结时,有些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不够牢固。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巩固知识,我计划在下节课开始时,进行一次简短的复习,以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然而,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掌握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时遇到了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对于这部分学生,我需要更加耐心地引导和辅导,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来解释难点,让学生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同时,我也鼓励学生们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有助于提学生明确分工,鼓励他们相互配合,通过实践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f39b00a1336c1eb91b375dc9.png)
第一课问声好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森林水车》。
2.听赏歌曲《夏天的阳光》。
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森林火车》。
2.通过聆听歌曲《夏天的阳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唱歌《森林火车》(二)欣赏《夏天的阳光》(三)综合复习教学评价1.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学生的主动思考及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3.学生的生活体验及对人文知识的反馈和认识是否客观和恰当。
4.在歌表演活动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否得以充分发挥和体现。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复习歌曲《森林水车》;复习《夏天的阳光》,感受音乐的情绪与色彩的关系。
教学目标1.对音乐情绪的对比和颜色的对比有一定的认识。
2.培养音乐兴趣,激发音乐情感。
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歌曲《森林水车》,请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或歌表演。
2.复习听赏歌曲《夏天的阳光》,请学生边听边随录音哼唱。
(二)音乐活动“音的高低”’1.由教师或学生列举几个自然现象或生活中音的高低对比的事例。
2.教师播放高低对比比较明显的音乐片段,请学生分辨。
注意让学生发现和归纳。
(三)教学评价1.能否通过音乐活动,感受声音的高低。
2.学生是否对音高的练习感兴趣。
3.学生是否在音乐游戏中有创新精神。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早上好》。
2.歌表演创作。
教学目标1.学会演唱歌曲《早上好》。
2.创编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春天在哪里》,导入本课教学。
2.启发学生谈谈对麻雀的了解。
3.教师示范,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教师要求学生背唱这首歌曲。
教学评价是否能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早上好》并表演。
2.听赏歌曲《小麻雀》。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从小懂得关心父母。
2.培养学生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早上好》,并背唱歌曲。
2.采用范唱或录音再次听赏歌曲。
3.跟着录音轻声哼唱歌曲。
第二课幸福的歌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快乐的罗嗦》教学目标1.用轻快的声音、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快乐的罗嗦》。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小鸡的一家》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小鸡的一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5e031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c.png)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小鸡的一家》教案第一篇: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小鸡的一家》教案《小鸡的一家》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听、唱、演大胆自信地用自己的声音和形体表现《小鸡的一家》,从而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能够与他人合作用打击乐为歌曲做伴奏。
3、通过动物活泼可爱、热情好客的特点培养学生礼貌待人、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听辨音乐中的动物形象和音乐特点,能够快乐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够唱对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并且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作准确、生动的伴奏。
(一)激趣导入(5’)1、师:今天在学习新的歌曲之前啊,老师想先找一位小朋友,请他说说,他的家里有几个人,分别是谁呢?生:我的家有x个人,有爸爸、妈妈…… 师:你们真是幸福的一家呀!2、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快乐的三口之家做客!看,这是它们的房子!【出示PPT房子】。
我们先要有礼貌的敲敲门【咚咚咚】,门没开。
里面传出一个声音说:“小朋友们,你们猜出我们是谁了,我才能给你们开门。
” 我们能不能接受这个挑战?生:能!3、【出示谜语】:头戴大红帽身穿花花衣。
好像小闹钟,清早催人起。
身体胖胖的咯咯会下蛋,一身黄衣裳唧唧啄小米4、学生猜师:小朋友你们真棒,一家三口人都被你们猜出来了,欢迎来到小鸡的一家!(二)教学过程1、初识歌曲(10’)(1)熟悉歌曲节奏①师:谁先来说说公鸡是怎么叫的呢?生:喔喔喔师:那母鸡呢?生:咯咯咯师:小鸡的叫声呢?生:叽叽叽②有节奏的朗读:【ppt】大公鸡喔喔喔老母鸡咯咯咯花小鸡叽叽叽③师:小鸡的一家都在玩游戏,还是跳舞,还是在唱歌呢?我们来听一听这首歌吧!看看谁听的又仔细,说出的答案又正确!【播放音乐】生:它们都在唱歌。
师:你回答的真对。
下面请大家听听公鸡爸爸是怎么样唱歌的?唱了什么呢?【播放音乐】生:大公鸡伸长脖子在唱歌。
在唱:天亮了!【师生合作,有节奏朗读第一段歌词,强点“伸“字】师:母鸡妈妈呢?生:老母鸡跳出草窝在唱歌。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9667dfd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38.png)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第一课问声好教学目标1.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
2.动脑为歌曲编创新词、动作。
3.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教学内容聆听《森林水车》编创与活动表演《早上好》表演《小麻雀》。
编创与活动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表演《早上好》2、编创与活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提出本学期研究要求复习上学期最喜欢的歌曲,唱一唱,并表演。
三、编创与活动1、出示幻灯:(说说小朋友在干什么),图上画了什么?学生自由说,教师适时鼓励。
2、按节奏朗读歌词太阳天空照,(拍手)花儿对我笑(拍手),小鸟说早早早,你为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什么背上小书包(鼓掌)。
3、分组编创(家动作,进攻乐,编分歧节奏)。
4、分组表演。
5、学生评价。
4、新歌教学:1、导入:师;每天早上见到老师,小朋友都要打招呼,你知道英语“早上好”怎么说?跟老师读一读“MORNING”2、听录音,感受歌曲。
3、听后说说你觉得歌曲怎么样?学生自由说。
5、听录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这学生鼓掌,跺脚教师提示:感觉到有什么分歧?学生会商再来一边6、教师范唱,边常边拍节奏,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7、听歌曲录音,学生本人拍节奏,小声跟唱。
8、听老师弹琴,学生自己拍节奏,小声跟唱。
分组唱9、唱着歌,走一走要求:两组学生围成小圆圈顺时针走三拍子逆时针走二拍子边唱边走。
10、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
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
五、小结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表演〈小麻雀〉2、复习〈早上好〉教学过程:一、构造教学师生问好歌二、复习〈早上好〉边跺脚鼓掌、拍腿唱一边指名学生唱一唱。
其他学生律动。
三、新歌教学:1、导入:师;请小朋友听一首歌曲,说说听到了什么?你觉得小麻雀怎样?幻灯出示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2、听歌曲录音拍节拍,感受歌曲旋律要求:放录音让学生试着分别拍击三拍子和二拍子。
小学音乐人音二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6课 跳起舞-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教案
![小学音乐人音二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6课 跳起舞-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7b464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7.png)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歌曲学唱课教案)一.教材分析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跳起舞《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歌曲学唱歌;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学会歌产III,学生能够用欢快有弹性的声声音正确的演唱歌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曲学唱,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感。
情一起跳过程与方法:在音乐律动中,培养学生动作协调性,能跟着音乐有表情一起跳园通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用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难点;|13 5_0 | |13 10 ||音准—.-'—.四.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一封来自波兰洋娃娃的生日聚会邀请函参加舞会)1.聚会开场舞(邀请一部分学生参加开场舞表演,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伴奏音乐)2.掌声邀请主人公(教师示范两次生模仿)出示节奏型一XX XX IXX XXX I XX XXX |)O( X_0| I(二)新课.听教师随伴奏范唱歌曲(设问:洋娃娃和谁一起跳舞?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1 .学生聆听多媒体音乐设问: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歌曲中反复出现最多的歌词?(复听音乐:师生一起律动感受二拍子的强弱)2 .再次聆听音乐学生在|卫2LQII处拍出节奏型设问:一共出现了几次?4.出示旋律I迎X0II 音高是一样的吗?教师唱黑色旋律部分,用柯尔文手势提示学生唱出旋律找学生填充红色区域旋律。
12 34| 55 543 144 432 113 501166 654 |55 543| 44 4321 13 501 I 66 654 |55 543| 44 432| 13 10| |5.跟钢琴伴奏 a.师唱旋律学生唱歌词b.师唱前面歌词部分学生唱2LQII 部分再交换c.师生分乐句对歌再交换d.学生跟琴伴奏齐唱6 .再次完整聆听一次范唱音乐 学生在迎II 处拍手(对比).分析后:要求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演唱歌曲(伴奏音乐)9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歌曲学唱,我们一起参加了波兰洋娃 娃的生日舞会,感受到了现场的欢快活泼的氛围;有机会你们也可以举办自 己的生日聚会。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案及反思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df11243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6.png)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案及反思第一篇: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案及反思《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用活泼、欢快的歌声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2、掌握歌曲中的休止符和八分音符节奏。
3、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性,能跟音乐有表情地舞蹈,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4、初步训练学生歌词创作的能力,发挥学生的想像、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休止符和八分音符节奏的掌握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约2分钟)(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让小朋友们参与到故事中去,引出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为歌曲的教学做铺垫。
)故事大意:在一片茂密的树林里,有一座古老的城堡;城堡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熊,今天是小熊的生日,他决定在城堡里举行一个盛大的PARTY,于是,他给所有的朋友们都发了请柬。
请柬上是这样写的:我亲爱的朋友,今晚我将在城堡里举行一场盛大的舞会,来庆祝我的生日,诚挚的邀请您前来参加,您的朋友小熊。
在离森林很远的波兰,住着小熊最好的朋友----小洋娃娃,她也收到小熊寄来的请柬,于是,小洋娃娃便开动起脑筋,创作了一首歌曲送给小熊当礼物,并取名为《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小熊收到礼物乐坏了,拉着洋娃娃,合着歌曲,欢快的跳起舞来。
二、新课教学(约25分钟)(一)音阶练习(通过反复试唱练习,让小朋友们大致掌握“1,2,3,4,5,6,”六个音的音高并进行发声练习,为接下来的乐谱学唱打好基础。
)小洋娃娃可厉害了.她只用了6个我们熟悉的音符宝宝就完成了创作了这首非常美妙的歌曲大家来看看,都是哪些音符宝宝呢?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些音符宝宝吧(1,2,3,4,5,6).(二)歌曲教学1、聆听范唱,感受情绪,说说歌词内容(通过反复聆听,使小朋友们大致熟悉歌曲旋律。
听前出示问题,要求小朋友们带着问题边听边思考,他们会更加认真的去聆听歌曲。
)① 你感觉到这个歌曲是怎么样的音乐情绪?(高兴的,快乐的,兴奋的,活泼的,开心的……)② 整个歌曲都在说些什么呢?按节奏歌词接龙师: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跳呀跳呀,一二一。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ee201352ea551811a68708.png)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第一课问声好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表演《早上好》2、编创与活动教学目标1、感受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
2、能感受歌曲不同的节拍及其强弱规律。
3、乐于评价自己与他人演唱优缺点。
教学重点:能演唱好变拍子歌曲,能感受不同拍子的强弱规律。
教学难点:能体会不同拍子的不同强弱规律。
教学方法:聆听、演唱、律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提出本学期学习要求复习上学期最喜欢的歌曲,唱一唱,并表演。
三、编创与活动1、出示幻灯:(说说小朋友在干什么),图上画了什么?学生自由说,教师适时鼓励。
2、按节奏朗读歌词4/4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太阳天空照,(拍手)花儿对我笑(拍手),小鸟说早早早,你为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什么背上小书包(拍手)。
3、分组编创(家动作,打击乐,编不同节奏)。
4、分组表演。
5、学生评价。
四、新歌教学:1、导入:师;每天早上见到老师,小朋友都要打招呼,你知道英语“早上好”怎么说?跟老师读一读“MORNING”2、听录音,感受歌曲。
3、听后说说你觉得歌曲怎么样?学生自由说。
4、联系拍手、跺脚2/4 第一拍跺脚第二拍拍手拍腿3/4 第一拍跺脚第二拍拍手第三拍拍腿5、听录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这学生拍手,跺脚教师提示:感觉到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6、教师范唱,边常边拍节奏,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7、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奏,小声跟唱。
8、听老师弹琴,学生自己拍节奏,小声跟唱。
分组唱9、唱着歌,走一走要求:两组学生围成小圆圈,顺时针走三拍子,逆时针走二拍子,边唱边走。
10、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
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
五、小结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表演〈小麻雀〉2、复习〈早上好〉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三拍子韵律,并能准确地演唱三拍子歌曲。
2、培养学生表现歌曲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40f5930faf45b307e87197c9.png)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精品第一课问声好《早上好》教案教学内容: 1、歌曲《早上好》 2、创编歌词与动作教学目标:1、能以优美动听地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
2、开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教学重、难点:感受歌曲的强弱规律的变化:三拍子变二拍子教具、学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教本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1、课前律动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音乐。
2、师生问好:二、新课导入:1、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时候?” 生:、、 “中午”“早上”“下午”等2、“ 师:无论什么时候,你碰到老师、同学或亲戚,该如何打招呼?” “你好!、生: ”“中午好”“早上好”“下午好”等。
”“老师好!、、、3、 “同学们,师:说得真好!我们要无时无刻地团结同学,讲文明、 ”懂礼貌。
“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见面问候的时候唱得歌曲《早。
上好》” 三、新歌教学: 1、听录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着学生拍手(三拍子 8 小节;二拍子 8 小节)。
“同学们,感觉到有什么不同?”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教师范唱,边唱边拍节拍,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3、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拍,小声跟唱。
4、听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
5、歌曲熟悉后,将学生分成两组形成小圆圈:师: ”“比一比,谁得耳朵灵!“听到三拍子的旋律请朝右顺 ”时针走;如果你感觉是二拍子就请朝左逆时针走。
学生边唱边走。
四、创编表演: 1、师:“同学们,大家见面除了语言亲切地问候,你的手势该如何来打招呼呢?” 2、生: “挥手” 、、 “微笑着点头” 、“握手”“亲切地拥抱”……. 3、跟着录音范唱,自由创编动作。
4、师弹琴学生演唱,请部分学生进行表演:教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评价自己、评价他人,逐渐形成一定的竞争氛围。
五、创编歌词: 1、师:“同学们,早上见面我们亲切地唱歌与之打招呼,如果在下午那该怎么办?” 生:“那就改成下午好” 2、师:“好,我们一起来唱一唱afternoon 啊下午好!” 师弹琴学生小声地演唱新歌词:下午好。
1.1早上好夏天的阳光(教案)人音版(2023)音乐二年级上册
![1.1早上好夏天的阳光(教案)人音版(2023)音乐二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000f84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dc.png)
1.教学重点
-歌曲学唱:掌握《夏天的阳光》的旋律和歌词,正确演唱歌曲。
-音乐知识:理解音高、时值概念,能够识别简单的节奏和音高变化。
-情感体验:通过歌曲表达对夏天的喜爱和愉快心情。
-团队合作:在合唱过程中,学会与同学协调配合,形成和谐的声音。
举例解释:
-学唱歌曲时,重点在于学生能够准确地唱出旋律,记住歌词,并在合适的节奏下演唱。
-音准控制:保持准确的音高对小学生是一大挑战,尤其是在合唱时。
-情感表达:如何通过歌声传达情感,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且难以把握的过程。
-分声配合:在合唱中,不同声部的配合对学生是一个掌握连续的八分音符或附点节奏,需要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来辅助感知。
4.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音乐元素,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本节课将围绕歌曲《夏天的阳光》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学唱过程中感受夏天的气息,同时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学唱《夏天的阳光》,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及情感表达,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在音乐知识方面,重点是通过歌曲中的具体例子,让学生感受和理解音高和时值的概念。
-情感体验上,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歌曲的旋律和歌词,体会夏天的愉悦氛围。
-团队合作方面,重点是学生在集体合唱中学会倾听他人,调整自己的声音,以达到整体的和谐。
2.教学难点
-节奏感知: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复杂的节奏模式可能难以掌握。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夏天的阳光》这首歌的基本旋律和歌词。这首歌描绘了夏天的美好景象,它的旋律轻快,节奏明快,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夏日的活力。
举例解释:歌曲中的八分音符节奏就像夏天的阳光一样,活泼跳跃。
大鹿-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大鹿-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1d74b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a.png)
大鹿-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乐理基础知识:音高与音程的概念、乐谱与五线谱的认识。
2.学生能够通过唱、说、跳等方式感受乐曲的节奏、速度、音高等基本要素。
3.学生能够较好地发掘自己的音乐潜力,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快乐和成就感。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大鹿》乐曲的学习和表演。
2.1 乐曲练习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会练习《大鹿》这一经典曲目,学会乐曲的基本内容,包括乐曲的节奏、速度、音高等各项基本要素。
2.2 乐理基础知识学习通过学习《大鹿》乐曲,学生能够了解音高和音程的概念,并且可以认识并阅读乐谱、五线谱。
2.3 音乐表演本单元中,学生将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感受和掌握音乐的基本特征,并通过练习将乐曲表演出来。
三、教学安排第一课1.通过卡通动画、故事讲解等形式,介绍《大鹿》乐曲。
2.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基本要素:节奏、速度、音高。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大鹿》乐曲的五线谱、乐谱,初步了解乐理基础知识。
4.练习《大鹿》乐曲的基本节奏,尝试唱出乐曲的音高。
第二课1.回顾上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乐曲的基本要素。
2.在规定速度下练习《大鹿》乐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演能力。
3.通过提问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吸收新的乐理基础知识。
第三课1.练习《大鹿》乐曲,巩固表演基本技能。
2.引导学生自由编曲,尝试创作自己的乐曲。
3.回顾本学习单元的知识,并进行小结。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卡通动画、故事讲解等形式进入学习主题,启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音乐知识。
2.体验式教学法:将学习过程转变为体验过程,鼓励学生尝试亲身体验音乐要素、乐曲表演等活动,培养其音乐感知、创造力和表演能力。
3.合作学习法: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借助合作学习提高同学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评价本学习单元的评价方式是综合评价,以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为主要依据,具体评价方式如下:期末考核1.学生可演唱自选曲目,要求唱准音符和节奏,表演自如。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pdf-2024鲜版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pdf-2024鲜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acbba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8.png)
2024/3/27
21
绘画与音乐结合创作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音 乐的理解和感受,培养跨学科的
综合素养。
2024/3/27
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将音乐与绘画相结合,以 四季为主题进行创作,鼓励学生发 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
通过示范、启发、指导等方式,帮 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和音乐元素的 运用,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热情 。
13
音乐游戏与律动
教学目标
通过音乐游戏和律动,让学生在 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节 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
力和表现力。
教学过程
音乐游戏和律动的组织和实施。
2024/3/27
教学重点
如何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 节奏和韵律。
教学难点
导入新课,介绍游戏规则;分组 游戏,体验节奏;律动表演,展 示成果;总结评价,鼓励进步。
22
06
期末复习与总结
2024/3/27
23
各单元知识点回顾
第一单元
学习基本音符和节奏, 掌握简单的歌曲演唱技
巧。
2024/3/27
第二单元
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和 演奏方法,培养音乐欣
赏能力。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如 音阶、音程等,提高音
乐理论水平。
24
通过合唱、合奏等活动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 精神和音乐表现能力。
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然后,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并 指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快速节奏部分的演唱。最 后,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并互相评价。
2024/3/27
16
欣赏《动物狂欢节》
•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动物狂欢节》,学生能够感受乐曲中不同动物的 形象和乐曲的欢快气氛,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和演奏乐器。
最新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人音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最新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人音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eeeded83c4bb4cf6ecd11a.png)
作曲家秦鹏章就采用了彝族“跳月”的这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曲,写成了这民乐合奏曲。
乐曲开始是弹拨乐、锣鼓的轻轻敲奏的短小引子,表现了男女青年在聚集。
跳月就要开始了,竹笛领奏出热情奔放、欢腾跳跃的主题:这段主题在第一部分中由高音笛、弹拨乐、弦乐及全奏多次反复出现,表现了多变的舞蹈姿态。
第二部分作者将主题乐段作了移调处理,并进行几次反复,与前面调性形成鲜明对比,好像健壮的小伙子们跳起了粗放的舞步。
第三部分音乐又转回原调,由高音笛演奏旋律后,整个乐队全奏,乐曲进入高潮,在乐队全奏中展现了宏大的舞蹈场面,仿佛狂欢中的人们忘记了疲劳。
最后的短小尾声,是采用了主题乐段的最后两拍扩充发展的,在渐强中结束全曲。
2.合唱《歌声与微笑》《歌声与微笑》是由王健作词、谷建劳作曲的一首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富有时代气息的青少年歌曲。
歌曲为4/4拍,和声小调式,不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
歌曲的两个部分都运用了复乐段结构,形成并置式对比。
B段新的音乐材料的出现,在音区、节奏、旋律上都与A段形成鲜明的对比。
A段的旋律在低音区徘徊,极富歌唱性,亲切、流畅,B段则移至高音区进行,旋律热情奔放,与A段对比强烈。
尤其是在高音区节奏重复多次运用了同音反复,使得歌曲形成了一种动力感,具有一定的号召性,表达了青少年朋友将友谊遍布海角天涯的热切心情。
旋律与歌词的朗诵节奏结合得非常贴切,附点音符与前倚音的出现多是语气的需要。
歌词多为一字一音,易唱易记,自歌曲创作从来,每到欢乐的场合,常常使人们想到用这首歌表达相互的情感,歌曲也曾随着中国“少男少女合唱团”的出访,飘至大洋彼岸,走向世界各地,传递着中国人民的友谊。
这段主题在第一部分中由高音笛、弹拨乐、弦乐及全奏多次反复出现,表现了多变的舞蹈姿态。
第二部分作者将主题乐段作了移调处理,并进行几次反复,与前面调性形成鲜明对比,好像健壮的小伙子们跳起了粗放的舞步。
第三部分音乐又转回原调,由高音笛演奏旋律后,整个乐队全奏,乐曲进入高潮,在乐队全奏中展现了宏大的舞蹈场面,仿佛狂欢中的人们忘记了疲劳。
小学音乐小学二年级(上册)(全册)
![小学音乐小学二年级(上册)(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ded71b2d55270722182ef708.png)
新课标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第一课问声好教学内容:聆听:管弦乐《森林水车》表演:歌曲《早上好》歌曲《小麻雀》编创与活动教学目标:一、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二、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三、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课时安排:本课可安排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表演《早上好》;聆听《森林水车》;编创与活动:歌谣。
第二课时:表演《小麻雀》;编创与活动。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等。
第一课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表演《早上好》1、听录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着学生拍手、踏脚(三拍子8小节;二拍子8小节)用课本右上角的拍踏方式。
提示:感觉到有什么不同?2、教师范唱,边唱边拍节拍,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3、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拍,小声跟唱。
4、听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
5、歌曲熟悉后,可将学生分两组形成小圆圈,按课本右下角“走”的方式,边唱边走。
6、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
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
二、聆听《森林水车》1、教师不加任何引导,让学生注意听音乐。
聆听后回答: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是什么样的?2、教师结合图片、幻灯片介绍欧洲古老的水车,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
3、复听音乐,用彩色笔涂颜色或线条表现自己听到的水车声、流水声、鸟叫声、太阳升起的感觉。
教师不要限制学生,让学生自由想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再谈一谈为什么。
三、编创与活动这是一段歌谣。
可以按课本上的节奏读,可以编创歌谣的节奏,还可以加入打击乐伴奏、表情、动作。
教师可引导学生分组编创,然后各组表演自己编创的不同节奏的歌谣。
歌谣可以处理成渐强、渐弱,表现孩子们走近又走远。
第一课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表演《小麻雀》1、听歌曲录音拍节拍,感受歌曲。
2、第二次边听录音边拍节拍,用轻声哼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第三册音乐教案小学音乐第三册教学进度表音乐课程总目标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课程表课题:聆听《问声好》课时:1——1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乐曲,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2、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教学重难点:通过聆听乐曲,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 听音乐问好,律动。
2 新学期小结。
3 复习上学期内容。
二、基本部分:1、聆听《森林水车》a、完整聆听全曲。
提示: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是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b、复听全曲。
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
或用彩色笔画在白纸上,听后,展示给大家看。
c、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击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3、聆听《早上好》A 完整地聆听歌曲。
B 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C 听歌曲《早上好》分小组编创动作。
D 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表演。
三结束部分:小结。
结束全课。
课题:表演《小麻雀》课时:1——2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小麻雀》,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小动物。
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小麻雀》,并和《早上好》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3,能创编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复习歌曲。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1、表演《小麻雀》a 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课题是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
然后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B 听歌曲的录音,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
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C 唱会歌曲后在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2、表演《小麻雀》a 完整地聆听范唱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
提示:注意听,是谁在说话,使学生集中听歌曲。
B再听范唱。
C尽快用听长发学会歌曲,再试着将“沙沙沙”轻轻配入歌曲演唱,使歌曲更有意境。
D分小组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三结束部分:小结。
结束全课。
课题:编创与活动课时:2——1教学目标:通过一组多层次的节奏练习,启发学生对节奏的感受,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
教学重点:编创与活动教学难点:编创与活动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复习上节课内容。
3、复习《早上好》。
二、基本部分:1、编创与活动:(1)这是一组多层次的节奏练习,是配合歌曲《早上好》及教材主题《问声好》安排的。
(2)启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感受,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
(3)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编创其他声音,表现给大家听,使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
(4)在分组设计更多的象声词,使这组多层次节奏练习更加生动、形象,千万避免声硬地读,要有感情地朗读。
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节奏更形象、生动、有趣。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
课题:时间的歌课时;2——2教学目标:通过聆听《在钟表店里》和《调皮的小闹钟》,使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在钟表店里》和《调皮的小闹钟》,使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歌曲《小麻雀》。
二、基本部分:1、导入。
2、聆听《在钟表店里》:(1)启发学生看插图,听录音,初步感受管弦乐曲。
(2)展开联想听了这段音乐仿佛你来到什么地方?好像看到了什么?3、聆听《调皮的小闹钟》:(1)小闹钟有病了,不能按时叫醒他的小主人,小主人开始修这个小闹钟,他修好了,心里美滋滋的,你们听,他修好了吗?(2)教师完整地播放录音,学生可随着课本上的图谱用手指指点点。
(3)学生可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分角色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时间的歌》课时:3——1教学目标:在音乐实践中,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时间像小马车》,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姿势,能在《时间像小马车》的间奏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教学重点: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时间像小马车》教学难点:加入打击乐伴奏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复习上节课内容。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1、导言:2、表演《在钟表店里》(1)完整地聆听音乐录音。
(2)提示乐曲唱出了哪些内容?复听乐曲。
(3)随着录音轻轻敲击双响筒。
3、编创与活动——双响筒的认识4、表演《时间像小马车》(1)提示学生注意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2)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提示学生,分成小组编创歌曲动作,有锣鼓镲伴奏。
5、编创与活动——认识三角铁6、编创与活动——锣鼓镲的创编三、结束部分:小结。
结束全课。
课题:《这是什么》课时:3——2教学目标:结合聆听歌乐曲,创造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歌曲《这是什么》。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探索生活中的声音乐趣。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用打击乐器表现生活中的声音乐趣。
教学准备:录音机,打击乐器、图片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复习上节课内容。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1、导入。
教师将预先准备的图片给学生展示,帮助学生了解放牧的生活,使学生有理解地演唱歌曲。
2、聆听《这是什么》(1)完整地聆听全曲。
提示:歌曲唱出了哪些内容?听了歌曲,你的心情是怎样的?(2)复听歌曲,随着歌曲自编动作表演。
(3)听唱法学习歌曲。
3、聆听《调皮的小闹钟》(1)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钟表的生动形象,感受乐曲强弱所带来的变化。
激发学生的兴趣,讲述教材中提供的小故事。
(2)初听乐曲,提示哪里表现钟表的声音。
(3)想象音乐描绘的情景,分小组讨论美意情景是怎样用打击乐配合的。
4、编创与活动:提示学生看图并自选打击乐器,模仿钟表的声音,创造出钟表的故事。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表演《童话故事》课时:4——1教学目标:1、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2、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教学重点: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2、复习上节课学习过的歌曲。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1、导入。
2、表演《小红帽》(1)完整地听歌曲范唱,第二遍提示学生拍击节拍,随着歌曲准确地轻轻地拍击。
(2)说一说歌曲唱出了什么内容?你听到了什么?简短地叙述歌曲内容。
(3)听范唱录音,轻声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随录音填唱歌词。
(5)分小组演唱,比一比哪一组歌儿学的快。
(6)学生之间展开评价,找出不足。
(7)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表演《小红帽》(1)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录音,用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
(2)分小组边唱边表演,自编动作。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学生讨论。
课题:童话故事课时:4——2教学目的:1、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小天鹅舞曲》,感受体验乐曲轻快活泼的音乐情趣。
2、主动参与编创动作表现歌曲,填唱名,选择打击乐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小天鹅舞曲》,感受体验乐曲轻快活泼的音乐情趣。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复习柯尔文手势。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1、表演《小红帽》(1)结合歌曲《小红帽》安排好一个参与歌曲表现的练习,教师可提示学生在歌中哪几处加动作比较合适。
(2)分组演唱,请一名同学表演,试一试,看哪一种动作加入更好。
(3)选择出最合适的一种方法完整地演唱。
(4)结合《小红帽》提示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编创与活动:(1)、这是一个二声部读拍节奏的练习,一个鸭子在“吹口哨”,发出“du”的声音,其他几只鸭子叫“ga”,请同学们按着节奏读一读,拍一拍,在把两种声音和起来。
鸭子的叫声可分小组处理成有一定力度变化,可表现各种情绪的。
(2)、分小组设计,并表演给大家看。
聆听《小天鹅舞曲》提示:在音乐中听到什么奇特的声音了?请你用动作表示(指钢片琴的声音)音乐使你想到什么?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聆听《糖果仙人舞曲》课时:5——1教学目的:1、通过听《糖果仙人舞曲》,感受体验音乐轻快活泼的情绪。
2、能够运用有正确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复习柯尔文手势。
3、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基本部分:1、聆听《糖果仙人舞曲》(1)完整地初听前,教师先提示学生静静的感受音乐的梦幻色彩(2)复听时,随着乐曲表演,注意要求学生合着音乐和节拍。
提示;请你想象剧中人的形象,边听音乐边表演。
三、表演《有一个人在林中》(1)结合歌曲《有一个人在林中》安排好一个参与歌曲表现的练习,教师可提示学生在歌中哪几处加动作比较合适。
(2)分组演唱,请一名同学表演,试一试,看哪一种动作加入更好。
(3)选择出最合适的一种方法完整地演唱。
(4)结合《有一个人在林中》提示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表演《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课时:5——2教学目的:1、通过听《在北京的金山上》唱《多么快乐多么幸福》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
2、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重难点:运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进教室。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4、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1、导言。
2、表演《多么快乐多么幸福》(1)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边听边用手指按课本上的图示滑动,体会旋律的起伏。
(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分小组编创歌词,,找出他们的特点编唱,看那一组编唱的好。
(3)采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边唱边表演。
(4)请几名同学自愿用打击乐为同学的歌唱及表演伴奏。
(5)结合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安排好一个参与歌曲表现的练习,教师可提示学生在歌中哪几处加动作比较合适。
(6)分组演唱,请一名同学表演,试一试,看哪一种动作加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