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代服饰与中国的关系
服装与历史和文化的相互关系。
服装与历史和文化的相互关系服装俗称"衣裳"﹑"衣服"。
它是人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不仅起着遮体﹑护体﹑保健﹑御寒﹑防暑等作用,而且还起着装饰﹑美化﹑标志等作用,通过衣质﹑色彩﹑裁制﹑造型和装缀等的变化,要求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能够充分显示人的体态和仪容的美感,或表现人的社会地位﹑职业和个性。
所以服装是一种带有工艺性的生活必需品,而且在一定生活程度上,反映着国家﹑民族和时代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水平以及社会风尚面貌的重要标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必然内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不少现代多功能及高科技的奇妙服装,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要。
属于多功能服装的有变色﹑发光﹑晴雨两用服装﹑寒暑两用﹑超级防寒﹑自调厚薄﹑驱除蚊蝇的服装等;属于保健服装的有减肥﹑能呼吸的服装﹑催眠睡衣﹑抗菌﹑按摩﹑耐脏﹑防臭﹑自行消毒的卫生服﹑专治打呼噜﹑能诊断癌症的服装﹑电疗﹑中草药保健﹑防治冠心病﹑中药透热服装等;属于高科技的服装有不用线缝制的服装﹑喷丝直接成衣,与水可融﹑可以吃的服装等;属于奇妙功能的服装有工作救生两用﹑不怕电击﹑防火耐热的安全服等。
以上这些服装的出现说明了现代的服装正在向多功能﹑高科技方向发展,日新月异,绚丽多彩。
将来服装的发展趋势是不求名贵,但求方便,更求舒适,越来越薄的绿色服装。
悠远而多彩的中国服饰文化一部人类服饰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感性化了的人类文化发展史。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
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
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披看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又一个物质文明。
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
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积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
浅谈日本和服与中国唐装的大体区别
浅谈日本和服与中国唐装的大体区别内容摘要:汉朝光武帝年间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春正月,东汉政府与倭奴国建立外交关系。
中国的一些文化也渐渐传入了日本。
和服就是在依照中国唐代服装的基础上,经过1000多年的演变形成的。
日本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从绳纹时期到平安时代再到德川幕府时期,和服无不在紧跟着时代、政治的改变而发展,和服是日本的民族服装,极富日本传统文化特色,千百年来与日本人的生活息息相连,直到现在,日本人将他们对艺术的感觉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了和服上。
逢年过节或在婚礼、葬礼、毕业典礼及庆祝会等隆重场合上,和服仍是日本人的首选。
另外,日本艺妓,高级宾馆的服务人员也以和服为职业装,花道,茶道等文化活动以及民间舞蹈和传统艺术表演中也离不开和服。
和服的种类,纹样等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服文化影响着日本一代又一代的人,和服是一种基本上不需量体裁衣的直线服装。
它的种类很多,主要有“黑留袖”、“色留袖”、“本振袖”、“中振袖”、“访问装”等。
日本和服,千姿百态,浓淡相宜,很有民族特色,是日本服饰文化的精典。
关键字:和服、唐装、区别日本の着物と中国の唐装の服装の区别要旨:汉朝光武帝は建武中元の2年(西暦纪元57年)春の正月、汉政府と日本は外交関系を树立しました。
中国の文化もだんだん日本に入って来ました。
着物は中国の唐代の服装によって上で1000年全りの発展の形成のを通ります。
日本は*史は悠久な国家で、縄紋の时期から平安の时期まで更に徳川幕府の时期にまで、着物は*って时代と政治の*化が进*します。
和服は日本の民族の服装で、日本の传统の文化の特色に富を极めて、千百年以来日本人との生活は相连なって、今に至って、日本人は彼らを芸术の感じる态度が和服の上でに*して。
新年や节句のたびにあるいは婚礼、葬式、卒业式と庆祝会などの盛大で*かな场所の上で、着物は依然として日本人の第一选*です。
その他に、日本の芸人、高级なホテルのサ*ビス员も着物を职业にして诘めて、花道や茶道などの文化の活动と民间舞踊と传统の芸术の出演の中でも着物に离れられません。
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事件
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事件1. 古代的中日文化交流在古代,中国和日本之间有着广泛而深入的文化交流。
首先,中国的文化传统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公元3世纪,日本的大和王朝派遣使者前往中国,学习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字、服饰、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这一时期被称为“倭寇”时期,中国的文化成为日本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日本受到佛教影响的历史事件在佛教传入日本之后,日本社会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佛教对日本的宗教、哲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法隆寺的建立、传世宝珠的制作等,都是佛教文化传入日本的重要标志。
3. 文艺复兴对中日文化交流的影响在文艺复兴时期,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文化交流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一些中国文化代表作品如《西游记》、《红楼梦》被翻译成日文,被广泛传播。
同时,日本也将自己的文化、艺术传入中国,如歌舞伎、茶道等,使得中日文化交流达到了新的高潮。
4. 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事件近代,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以及相互影响愈发密切。
其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日本甲午战争的结果。
这场战争使得日本逐渐西化,并从中国学习了许多现代化的理念和制度。
另外,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领域的交流也为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5. 当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形式与影响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进一步扩大。
如今,中日两国的人员往来增多,文化交流的形式也更加多元化。
例如,两国之间的大型文化节、交流展览、学术研讨会等活动频繁举办,为两国人民更好地理解和认知对方的文化提供了平台。
总结起来,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事件从古代至今经历了多个阶段。
从古代的文化借鉴,到佛教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再到近代的文艺复兴和现代的全球化交流,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这种文化交流不仅丰富了两国人民的生活,也促进了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
我们应该珍视这些历史事件,继续推动中日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
传统节日的传统服饰与装扮习俗
传统节日的传统服饰与装扮习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传统节日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除了庆祝不同的传统理念和价值观,节日还与特定的服饰和装扮习俗密切相关。
这些传统服饰和装扮的习俗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意义。
本文将探讨各个国家的传统节日中所使用的传统服饰和装扮习俗,以及它们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发展。
一、中国传统节日服饰与装扮习俗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因此其传统节日的服饰与装扮习俗非常丰富多样。
其中,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通常会穿上传统的汉服来庆祝。
汉服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服饰,其特点是优雅、华贵而富有仪式感。
随着时代的变迁,汉服在当代社会中也出现了一定的复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尝试穿着汉服。
此外,端午节时,人们喜欢穿上五彩缤纷的汉民族服装,并举行龙舟竞渡等活动。
二、日本传统节日服饰与装扮习俗日本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的国家,其传统节日的服饰与装扮习俗独具特色。
例如,日本的新年(正月)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喜欢穿上传统的和服来庆祝。
和服的特点是色彩鲜艳、图案精美,通常搭配着特殊的发型和配饰。
此外,日本的节日中还有许多与盛装打扮相关的习俗,比如三月三日的“桃之节”,女性会穿上色彩斑斓的礼服,头插发簪,戴上金银首饰,去神社祈福。
三、印度传统节日服饰与装扮习俗印度是一个多种教派共存的国家,其传统节日的服饰与装扮习俗多样而丰富。
例如,印度的排灯节(Deepavali)是印度教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人们会穿上传统的印度服饰——萨里(Sari)来庆祝。
萨里是一种由一片布制成的长裙,优雅而华丽,在排灯节期间,人们会选择色彩明亮,装饰华丽的萨里。
此外,在印度的哈里扬纳节(Holi Festival)中,人们会穿上白色的衣物,然后相互投掷各种颜色鲜艳的彩粉和彩水,以表达欢乐与友好。
四、墨西哥传统节日服饰与装扮习俗墨西哥是一个充满独特文化的国家,其传统节日的服饰与装扮习俗独具魅力。
例如,墨西哥的亡灵节(Día de los Muertos)是墨西哥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会穿上特殊的墨西哥骷髅(calacas)服装来庆祝。
九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11—12课)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分)1.(1分)从7世纪中期开始,日本人的服饰、饮食、建筑、生活习惯、社会风俗以及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都有中国唐朝的印记。
古代日本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大和统一B.大化改新C.幕府统治D.明治维新2.(1分)某国家曾颁布诏书规定: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权,改土地和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所得班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这个国家是( )A.古代印度B.古代希腊C.古代日本D.古代埃及3.(1分)“运动自上而下地摧毁了氏族参与的势力,‘解放’了部民,实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确立和巩固了国家的封建制度。
”材料描述的是( )A.两河流域的法制传统B.日本的大化改新C.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D.雅典的民主政治4.(1分)701年日本开始在中央设“大学”,在地方设“国学”,成绩优秀者即可参加“贡举”。
考试的科目及评定标准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等。
据此可知,日本( )A.受到中国文化直接影响B.发展成为封建国家C.实现了向近代社会转型D.融入了儒家文化圈5.(1分)日本某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用“遣唐使把中国搬到了日本”来形容日本对隋唐文化的移植。
这次“文化移植”使日本发生的实质变化是( )A.引进了隋唐的先进制度B.幕府掌握了实权C.日本开始进入封建社会D.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6.(1分)“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
”“作用”指的是( )A.沟通了东西方文化交流B.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C.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D.迅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7.(1分)7世纪中期,日本发布改新诏书,凡皇室贵族领有的土地(屯仓、田庄)和人民(部民、部曲)一律收归国家,成为“公地”“公民”,实行班田收授法,政府每六年编造户籍……日本的这些举措( )A.促进了封建化进程B.基本实现了国家统一C.便于加紧对外扩张D.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8.(1分)日本大化改新对习俗也进行了改革,曾下“薄葬令”,提倡丧仪从简,限制坟墓的建造,还废除了殉葬制度。
日本地理教科书一段课文
例 子:
1、随着欧洲移民涌入美洲和澳大利亚,他们将欧 洲的宗教、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带到 了那里。 2、中国餐馆开到世界各地。
3、海尔在马来西亚、美国设厂的同时也将海 尔文化传播到了那里。
归纳扩展扩散中三种类型的各自的特点
类型
特点
传染扩散 目的性强,接受时就准备传播,不分等 级,如同传染病一样
度取经。 • (5)佛教进入中国之初,先为上层社会接受(如
皇帝等),而后才逐渐扩散到民间。
文化扩散的意义
• 1.文化扩散有利于各地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 2.文化扩散可赋予另一地区新的生命意义。 • 3.文化扩散?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中国人穿西服。 ➢中国城市中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馆的增多。 ➢现代中国家庭室内装修模仿欧式或日式。 ➢外国人学唱京剧,中国人学跳“探戈”。 ➢现在我国大中小城市普遍流行计算机。 ➢手机在人群中的普及。
个地区的文化传播过程。
文化传承:文化从一代人传到另一代
人的文化传播过程。
“民间技艺都是由师傅传给徒弟的,这只是 属于文化传承,不属于文化扩散。”你是 否认同这句话?为什么?
这句话是错的。一种民间技艺产生于某个地区, 该项技艺由发明者一代一代传给其后代,实 现了这种文化事物的文化传承;在这项民间 技艺发明者的后代中有一些人移居他乡,将 这种民间技艺带到了新的地区,又实现了这 种文化事物的空间扩散。因此文化扩散和文 化传承是不能分开的。
再见
习其制作方法和工艺流程,加入了自己新的 配方创造了中国人自己的可乐——“非常可乐”。
刺激扩散
例子
1、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九十年代初中国很多的女性争相购买 一种踏脚的健美裤。 3、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 4、20世纪80年代电视机在中国的传播。
东亚古代服饰与时尚趋势
东亚古代服饰与时尚趋势在东亚地区的古代历史中,服饰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身体的需求,东亚的古代服饰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文化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东亚古代服饰与时尚趋势的关系,并以中国、日本和韩国为例。
中国古代的服饰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特别是在唐朝和宋朝,中国的服饰达到了巅峰。
女性的服装通常采用宽松的袍子和长裙,注重的是舒适和优雅。
男性则常常穿着华丽的袍服和长袍,以显示出自己的地位和财富。
礼节性的服饰如孔子衣冠束带也很受欢迎,这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当今的时尚趋势借鉴了中国古代服饰的元素。
例如,旗袍作为中国的传统服装已经成为国际时尚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紧身设计和优雅的线条使其成为了现代女性的时尚选择。
而男性的中山装也因其简洁明了的设计被许多人青睐。
这表明了东亚古代服饰在现代时尚中的引领影响力。
与中国相邻的日本古代服饰也有其独特之处。
被世界所熟知的和服就是其中之一。
和服通常由宽大的长袍和腰带组成,体现了自然与谦逊的美学观念。
另外,浴衣作为夏季的传统服装,也以其色彩斑斓和轻松的风格受到了现代人们的喜爱。
在现代,日本的服饰风格以其独特的时尚趋势受到全球关注。
经典的和服元素经常在设计中得到展示,而日本街头时尚也因其个性化和前卫的风格而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和服融合了现代元素后的设计,如时下流行的“和风风格”,表明了东亚古代服饰对于时尚的重要影响。
韩国是东亚古代服饰与时尚趋势的另一个重要角色。
韩服作为韩国的传统服装,在设计上注重线条的简洁和优雅。
早先的韩式服饰以宽松的裙子和上衣为主,强调舒适性和包容性。
然而,现代的韩国时尚已经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特色,并受到了全球时尚界的关注。
韩国时尚以其年轻化和多样化的特点而闻名。
韩剧和韩流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力巨大,韩国流行音乐也世界闻名。
从而推动了韩国时尚走向了全球舞台。
韩式服饰的简洁和设计感,以及对于色彩和图案的使用,使得韩国成为时尚潮流的热点。
总而言之,东亚古代服饰与时尚趋势有着紧密的联系。
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纳豆 源于中国(即老百姓平时做的“酱豆”)。日本纳豆类似 中国的发酵豆、怪味豆。古书记载有:“纳豆自中国秦汉以 来开始制作。”纳豆初始于中国的豆豉。 日本纳豆是大豆经纳豆发酵而成,是盛产于日本的一种保 健食品。纳豆的成分是:水分61.8%、粗蛋白19.26%、粗脂肪 8.17%、碳水化合物6.09的%、粗纤维2.2%、灰分1.86%,作为 植物性食品,粗蛋白、脂肪最丰富。纳豆系高蛋白滋养食品, 纳豆中含有的醇素,食用后可排除体内部分胆固醇、分解体 内酸化型脂质,使异常血压恢复正常。
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古代日本文化主要得益于对中国文化的吸 收和融合。日本吸收中国文化是多方面的、 长期的历史过程。
无论日本和中国在历史上文化交流是多么 频繁,相互影响是多么深远,从古至今, 日本文化的发展还是有它的许多特点,有 许多既不同于中国,又不同于西方的发展 规律。
据史志文献以及日本的考古发现, 公元前1世纪,汉字就经由辽东、 朝鲜传入日本的九州、福冈等地。 汉字的小篆体和隶书体多以铭刻 在铜镜上的形式传入日本,这些文 字符号和铜镜上的其他图案一样, 被日本人视为庄严、神圣、吉祥 的象征符号。
他留居日本10年,辛勤不懈 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 就。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 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 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
他带去了大量佛经和医书书 籍及文物。同去的人,有懂 艺术的,有懂医学的。他们 也把自己的所学用于日本。 鉴真东渡具有极大的历史意 义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 发展,佛教更为广泛的传播 到东亚地区,对日本的宗教 和文化事业发展产生了积极 深远的影响,增进了中日两 国人民的友谊。
此后日本在仿制铜镜时,也开始仿 制汉字铭文。吉备真备根据汉字 的偏旁部首结构,发明了日本文 字中的字母“片假名”被尊崇为 “国语之父”。
2019-华东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 (共23张PPT)-文档资料
2、推行者
要求改革的中大兄皇子联 合贵族中臣镰足发动政变, 刺杀了把持中央政权的旧 贵族苏我入鹿,拥立孝德 天皇,改元大化。
3、改革时间 646年1月1日,孝德 天皇颁布改新诏书, 进行改革。
4、改革目的:缓和社会危机,摆脱困境
5、内容: 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以才选官, 废除贵族世袭。
②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实行“班田 收授法”
2、幕藩体制:是指17世纪 德川家康建立了由幕府和藩 国共同统治的封建制度。在 幕藩体制下,将军是日本的 最高统治者,幕府是国家的 最高的政权机关。幕府统治 全国各地的藩国。各藩的统 治者是大名,效忠于幕府, 幕府对他们实行交替参觐制 度。大名仍拥有很大的独立 性,他们在自己的领地上拥 有行政、司法、军事和税收 等权利。
3、社会生活
在德川时代, 全体居民都被 严格的等级制 度分为四个阶 层:武士、农 民、手工业者 和商人。
4、闭关锁国
日本德川幕府于1633——1639年 间颁布了五次“锁国令”。闭关 锁国政策在1635年开始实行,直 到1868年德川幕府被推翻为止。 德川幕府明确禁止日本人出国、 禁止在外的日本人回国,并规定 于外国的贸易关系仅允许在长崎 进行,而且对象仅限于中国和荷 兰。这一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 了幕府统治,但也使日本成为一 个闭关自守的国家,严重阻碍了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701年)编成的法典,故名。次年颁 行实施。在总结以往日本律令的基 础上,仿照中国唐朝时期的封建法 律制度制定。律即刑法。令是国家 行政制度和户籍、田制、税制、兵 制及司法制度等规定,其中包括天 皇的职权、官制、学制及等级制度 法典肯定了公元645年进行的大化革 新的改革成果,旨在加强中央集权。 养老二年(公元718年)重新修订, 主要部分集中在公元757年颁布的 《养老律令》中,但原文已大部分 亡佚。
和服的由来 日本传统服饰和服是怎么来的
和服的由来日本传统服饰和服是怎么来的和服的由来:和服是日本民族的传统服装,它是在依照中国唐代服装的基础上,经过1000多年的演变形成的。
日本人将他们对艺术的感觉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了和服上。
和服种类繁多,无论花色、质地和式样,千余年来变化万千。
不仅在男女间有明显的差别(男式和服色彩比较单一,偏重黑色,款式较少,腰带细,附属品简单,穿著方便;女式和服色彩缤纷艳丽,腰带很宽,而且种类、款式多样,还有许多附属品),而且依据场合与时间的不同,人们也会穿不同的和服出现,以示慎重(女式和服有婚礼和服、成人式和服、晚礼和服、宴礼和服及一般礼服)。
和服本身的织染和刺绣,还有穿著时的繁冗规矩(穿和服时讲究穿木屐、布袜,还要根据和服的种类,梳理不同的发型)使它俨然成了一种艺术品。
设计师不断在花色和质地上推陈出新,将各种大胆的设计运用在花色上,使现代印象巧妙地融入了古典形式之和服的历史:传说中日本神治时代有位依邪那歧命神,他在举行祓除(用斋戒沐浴等方法初灾求福)之事时,常常脱去上衣、袴、带,裸露身体。
据后人考证,传说中描述的神治时代相当於日本的原始社会时期,那个时代日本人生活的遗址现已发现数千处,其分布区域,北起北海道,南至九州,几乎遍布全日本。
原始社会的日本人以群体方式过著迁徙不定的生活,主要的生产活动是狩猎和采集(不要总是想到帝国时代去)。
也许就是在那个时代,日本人开始了用动物的皮毛或者树叶加工御寒,走出了裸露的时代。
在绳文式文化时代后期(日本新石器时代,相当於前800-前500年)和弥生式文化时代(日本使用弥生式陶器的时代,相当於前300-300年),日本出现了两种基本的服装式样。
一种是套头式圆领衫,造型类似於今天的圆领针织套衫;另一种是对襟式,门襟采用左衽,领尖至腰间,等距两初用细绳系结扣接,袖子为筒形袖,长度在膝以上。
与上衣配套的还有袴、领巾、於须比。
袴原指穿在下身遮掩於上衣内的一种裆布,但是这裏的袴是指有腿部连接的类似於裤子的下装。
服饰文化论文:从汉字看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外在标志。
中华服饰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服饰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魅力,中国服饰在历史上对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服饰的改良和变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如著名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日本的和服就是根据中国的唐装而来的,直至现在还有很多外国人喜欢穿中国服装,中国服装也正在不断地吸收国际元素,朝国际化方向发展,中国服饰文化历史也在不断延伸着。
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穿衣服,现在恐怕很难考证确切的年代。
在西方关于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中,人类的两个始祖是赤身裸体的,也许那个时候人们还没有羞耻感。
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服饰的产生,人类开始穿衣服恐怕和御寒的实用目的以及耻辱感产生的精神目的有关。
关于服饰文化的发展,汉字是一条很好的线索,研究流传下来的关于中国服饰的文字可以帮助我们管窥中国灿烂的服饰文化。
一、上衣“衣”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由于那个 从汉字看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刘 洁〔作者简介〕刘洁,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文化艺术学院讲师,四川 成都 610064。
【摘 要】 服饰文化是人类重要的文化内容,服饰从遮羞御寒的实用功能逐渐发展为展现生命个体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的表现形式,服饰文化绚烂多彩。
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字很好地保留了很多跟服饰文化有关的信息,这是块活化石,通过汉字看中国古代服饰文化,能使我们很准确也很方便地把握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关键词】 服饰;汉字;文化【中图分类号】 H0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0)03-0000-115时代还没有高领,都是颈下开领,现在中国人在正式场合下穿的西服上衣的开领,我国在古代社会其实就已经有了。
甲骨文“衣”字下面左右各一笔,可见上古时期人们的衣服已经有了左右衽。
《说文解字》中许慎记载:“衣,依也,上曰衣,下曰常。
象覆二人之形。
”〔1〕“常”即“裳”,段玉裁解释:“常,下裙也。
从服饰话古今
/teachercommunity/famousteacher/data/course/003/20 10120180/20100506125722.ppt#265,7,幻灯片 7 小结:古代的商人将中国的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带到了西域,换回许多西域的奇珍异宝, 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走向了世界,促进了古代中国与西域各国的商业往来,也见证了当时 社会的繁荣昌盛。 [设计意图] :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巧夺天工的纺织品,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感受我国博大精深的服饰文化内涵,并积极引导学生以发展的眼光 看待社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8ngIntrospection/9ce82b93-eff5-44d f-b39d-71723c2c373b_古今服饰漫谈_王小清.ppt(第 6、7、8、9 张) /sichuan//TeachingIntrospection/9ce82b93-eff5-44d f-b39d-71723c2c373b_古今服饰漫谈_王小清.ppt(第 12、13 张) 9、同学们,这些与远古的树叶兽皮做的服饰相比,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10、这些服饰的颜色绚丽,面料丰富,款式多样化。透过服饰的变化,我们能看到当时 社会怎么样?(板书:社会发展) 贡献。 (二) 黄道婆的贡献。 、黄道婆的贡献 1、同学们,前面谈到的树叶、兽皮、麻布这些面料是天然的。丝呢?这种面料靠的是人 们养蚕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hercommunity/famousteacher/data/course/003/20 10120180/20100506125722.ppt(第 12 张) 同学们,说到这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 lt&fr=&sf=1&fmq=1331937552046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 ace=0&istype=2&word=%BB%C6%B5%C0%C6%C5&s=0 c70790c69ec3d5bb75bd.html(第 10 张) 3、黄道婆做出了什么贡献? 小结:对,黄道婆是对中国纺织业做出了贡献的人,正因为黄道婆传播和改革了棉纺织 机械和纺织技术,才促进了棉花种植的大面积推广和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人们才穿上了价 廉物美的棉布。 (三) 出示唐服、日本和服。 、出示唐服、日本和服。 1、 (出示92&cl=2&lm=-1&st=-1&fm=resu lt&fr=&sf=1&fmq=1331937650125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 ace=0&istype=2&word=%CC%C6%B7%FE&s=0 2、 92&cl=2&lm=-1&st=-1&fm=resu lt&fr=&sf=1&fmq=1331937715640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 ace=0&istype=2&word=%BA%CD%B,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了服饰与季节气候、职业身份、经济水平、 制作技术等有关。接下来,我们用服饰与相关事物的联系,来了解当时社会的情况。 活动三 服饰起源,人类文明。 活动三:服饰起源,人类文明。 8bd63186bcebbc3a.html?from=rec&pos=2&weigh t=3&lastweight=3&count=5(第 4 张) 2、请同学们看这两幅图,同是远古的人,有什么不同?(一张图片上的远古人没穿衣服, 一张是穿了树叶的。 ) 3、远古时期的人们从赤身裸体到懂得用树叶遮身,从这一过程中,你可以猜测出什么? 4、从用树叶遮身发展到用兽皮做衣服,你还能猜测到什么呢?树叶和兽皮相比,哪种的 保暖性好? [设计意图]: 1、让学生了解人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知道要穿衣服,大家赤身裸体地 走来走去,认为是很自然的事,后来人们懂得了遮羞,他们开始用树叶来遮挡自己的身体, 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2、很多年前我们的地球,气候四季如春,既无严寒,又无酷 暑。后来地球开始逐渐变冷,当严寒降临的时候,人们缩在洞穴里,生火取暖,要出洞去打 猎、采集时,他们就用兽皮来御寒。这是人类服装史上的一大进步。 5、 (出示教材上第一副图)同学们看,这个古人在做什么?用什么来缝衣服?为什么是 用的6bc58bd63186bcebbc3a.html?from=rec&pos=2&wei ght=3&lastweight=3&count=5(第 5、6 张) 小结:据考古发现,早在几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用骨针来缝合兽皮做衣服了,这可 是人类服装史上的一大进步。当然,和我们现在相比,当时社会制作水平还是相当低下。 活动四 服饰变化,社会发展。 活动四:服饰变化,社会发展。 和丝衣的问世 的问世。 (一) 麻布和丝衣的问世。 、 1、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祖先们走出了用树叶兽皮为面料制作服饰的远古时代,后来, 他们的服饰和面料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bc58bd63186bcebbc3a.html?from=rec&pos=2&wei ght=3&lastweight=3&count=5(第 7 张) 师:是呀,6000 多年前,人们已经能把野生麻的杆撕开捻成线,织成麻布。 4、那这件衣服是什么面料呢?(丝) 5、5000 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会做丝衣了,这件丝衣是多少年前做的? 小结:这件丝衣 2000 多年前的,丝衣的重量只有 49 克,不到一两,真是薄如蝉翼,轻 若烟雾。 6、同学们,一提到丝绸,中国人是相当的自豪!因为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种桑树, 养蚕子,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你们知不知道古代有一条与丝绸有关的路? 7、 (出示古代丝绸之路图)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一直延伸到中东,你看了古代的丝绸之 路途经了那么多的国家和c58bd63186bcebbc3a.html?from=rec&pos=2&wei ght=3&lastweight=3&count=5(第 8 张)
中国古代的服饰与礼仪文化
中国古代的服饰与礼仪文化中国古代的服饰与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穿衣打扮,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
在古代,服饰和礼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代表了一个人的身份地位,还表达了人们对传统价值观的尊重和维护。
一、古代服饰的类型古代中国的服饰主要分为男服和女服两大类。
男子的服饰主要有襦、袍、罩、裳等,而女子的服饰则有襦裙、旗袍、齐胸襦云裳等。
不同的服饰在不同的时期和阶级中具有不同的特点。
古代服饰主要注重体现尊卑贵贱之别,通过服饰的色彩、材质和款式来展示个人的身份地位。
二、古代服饰的特点古代中国的服饰以华丽、庄重、典雅为主要特点。
男子服饰注重大气沉稳,常常以黑、褐等深色为主要色系。
女子服饰则注重色彩的缤纷和细腻,常常采用鲜艳的红、黄、绿等颜色来表现女性的娇美和温柔。
此外,古代服饰的款式也非常独特,例如唐朝时期的衣袖宽大、裙摆飘逸,宋朝时期的衣襟交领、裙裾贴身等。
三、古代礼仪的重要性古代中国的礼仪文化与服饰密切相关。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通过遵循特定的礼仪来表达对他人的敬意和尊重。
礼仪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仪容仪表上,还体现在言谈举止、礼节规范上。
古代的礼仪要求人们注重仪态端庄、言辞谦和、态度恭敬,以此来维护社会和谐与团结。
四、古代服饰与礼仪的结合古代中国的服饰与礼仪紧密相连,两者相辅相成。
人们通过合适的服饰来展现自己的修养和身份地位,同时也通过遵守礼仪规范来彰显自己的个人魅力和人格魅力。
在古代的宴会、婚礼、祭祀等场合,人们会选择特定的服饰来表达对仪式的尊重和重视。
例如,周朝的皇帝在举行重要仪式时会穿上华丽的黄色服装,以示尊崇。
五、古代服饰与礼仪的传承中国古代的服饰与礼仪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千百年来得以传承。
虽然现代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中国人对于服饰与礼仪的传统仍然非常重视。
在现代婚礼、宴会等场合,人们仍然会借鉴古代的服饰和礼仪规范,以表达对传统的尊重和崇敬。
日本传统服饰介绍
十二单衣是由唐衣、裳、上衣、打衣、 袿(guī )和单衣组成的。平安末期则再加 上比礼、裙带、结发、宝冠等,算是保 留奈良时代的遗俗。唐衣是披在最外面 的短褂,自皇后开始,至三位以上的典 侍皆可穿用。在颜色方面,赤、紫、青 是禁色,只有三位以上、得到敕许的人 才能穿着。此外,唐衣的色目繁多,有 红梅、樱、柳、林道、麦尘等等。这些 美丽的颜色交织在一起,相互映衬,与 刺绣于其上的龟甲、凤凰、团菊、牡丹 等纹样一起构成华丽的视觉效果。
•江户时代是日本服装史上最繁 盛时期,其时,男装、女装虽 有变化,(如女装的小袖形状 变得接近现代,而男装流行羽 织<以黑五纹为正装,茶、黄 次之>,带结开始流行。)但 是,基本格局已定,到了明治 时代,意义上的和服就定型了, 此后一直没有太大变化。我们 看到的和服大都是沿续了江户 时代服装特式。
•十二单实际是一种穿着方式,她并不是 十二层单衣,而是在单衣上叠十二层被称 为圭的服装,圭轻薄透明,多层圭叠起时 仍然能隐约看见单衣或表着的颜色,倍添 朦胧恍惚的美感。
•室町时代,在衣服上印上家纹 (古代日本按姓氏每家都有家纹, 估计家纹数目超过二万种),便 服设计开始礼服化。直垂和侍乌 帽子是时髦的男装,普及很广。 而女装则更朝简单化发展。
十二单衣——格局
•日本上古时代的粗布 服装,窄袖斜襟,与古 代中国穿着十分相似。 但是,真正有文字记载, 将中国服饰引进日本, 并使之制度化的,应该 是从奈良时代开始。
•到了平安时代,由于国风的盛行,日本和 服渐渐摆脱外来的影响,发展出独有的奢 美与精致的特色,其衣服色彩开始多样化, 衣袖也向宽大方向发展。
浅谈中日文化及之间的关系
浅谈中日文化及之间的关系中日两国都处于东亚,文化有着相同的本源,但是随着发展逐渐走向了分化。
日本与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渊源,日本曾热情地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日本的每一种东西,每一种习俗,似乎都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日本又发展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东西。
因此,两国的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
下面,就来具体分析一下:一、思想文化:1、文化的由来:黄河流域是中国文化的摇篮,孕育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自古以来,中国统治者大多依托黄河,深居内陆,对外交往相对较少,处于一个半封闭的状态中。
这使得中国古代文化始终保持着独立,并且绵延不断。
日本民族是主要由西伯利亚通古斯人、古代中国汉族、古代中国南方沿海人和少量的长江下游的吴越人、少量南洋群岛的马来人以及中南半岛的印支人融合而来。
日本的语言语音主要来源于商周时期到清朝的多时间段多层次的中国汉语方言口音及中南半岛的印支人口音等融合而来,因此日本文化受到了中国的深刻影响。
与中国不同,日本地理特征较为单一,四面环海,面积狭小,多火山、地震,自然条件恶劣,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没有大江大河可以依托,因而其战略选择自然以开发海权为主。
自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便开始对其海军进行重点发展。
尽管资源有限,但单一的地缘环境决定日本战略选择的单一性及由此而带来更高的战略意志,使日本在海权方面的发展远比中国要厉害得多。
2、文化的核心: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
道家、儒家、法家从各自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不同的政治思想主张。
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主张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
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揉合各家学派的观点,提出了“大一统”的思想。
以儒家思想为主,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兼容道家合理思想的新儒家思想体系,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与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德治政治文化相适应,以和为贵、中庸之道、和而不同的政治思想,厚德载物、兼容天下的政治价值取向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古代服饰与中国的关系
华服网/赵菲
衣冠服饰一直是人类物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物化形式,同时还反映着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
素以礼仪之邦著称的古代中国,以精丽华美的服饰赢得了“衣冠王国”的殊荣。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衣冠服饰除了蔽体御寒、美化装饰的普遍意义外,更是建立社会秩序、别贵贱、寓赏罚的重要尺度。
《周易·系辞》中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以帽冠文彩、衣着服饰表德劝善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
古代东方两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文明之光向东延伸至日本,所以古代日本历史从政治、法令、学术思想、文学艺术乃至风俗习惯、娱乐游戏,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出中国文化的气韵。
所以日本著名汉学家内藤湖南博士曾对日本文化的构成有过形象的比喻:“日本民族未与中国文化接触之前是一锅豆浆,中国文化就象碱水一样,日本民族和中国文化一接触就成了豆腐”。
被海洋环抱的日本由若干岛屿组成,因离世界主要海运航道不远,又有日本海环流相助,才免于在太平洋中遗世独居,同时也构成日本阻拒外敌的天然屏障。
优越的地理环境,只是供给了日本文化建构的砖瓦和泥灰。
在过去的两三千年间,日本一直落后于其他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当日本还没有产生文字时,中国的古代史记就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述。
如《三国志·倭人传》:“诸国文身各异、或左或右,或小或大尊卑有差,……男子皆露,以木招头,其衣横幅,但结束相连,略无缝,妇女被发屈,做衣如单被,穿其中央,贯头衣之”,说明那时的日本人穿衣还很原始,尚限于遮体的初级阶段。
汉初中日建立外交关系,交往密切,丝绸和服饰也来到岛国。
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日本人开始穿着在当时非常中国化的朝鲜服装——男着窄袖短衣长裤,女子下衣似裙的上衣下裳的二部式服装。
公元304—429年,中国北方一直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中,迫使大批汉人东迁避难,南北朝时又有许多聚居于朝鲜半岛东浪、带方等地的汉人遗民东渡日本寻求安宁,日本史书中称他们为归化人。
幸运的是这些人多来自于酝酿出华夏文明的黄河流域,不仅饱受先进文化的熏陶,还承袭着祖先的才智,他们的到来无疑给刚刚基本统一,初具文明的日本以强烈的震撼。
他们中有不少人精于纺织蚕桑,象被日本史书上称之为秦人的弓月君率领120县人民于应神天皇十四年自朝鲜百济归化日本,他们使用机织绢,其子孙分布日本各地养蚕织作,为此天皇赐姓“波多”(Hata)。
他们带来先进的技术,让日本人知道了养蚕和种麻,有利地促进了日本的养蚕和纺织业的发展,丰富了服装面料,为服饰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前提。
更重要的是早期归化人的创造,还极大地激发了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热忱和向往:在政治上,希望有中国那样统一的国家组织;在物质和精神上,“亦思如汉人有灿烂如花之生活也”。
①于是径日本天皇派使节直接向当时已南迁的中国文化中心南朝(宋、齐、梁、陈)政府请求援助,索求技术工匠。
从吴(日本称南朝为吴)渡日的中国人渐多,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织工和裁缝,在日本举国上下再次掀起养蚕织纺的热潮,连宫廷后妃也亲临蚕事,蚕饲和衣服裁制技术得到极大改观,至今在日本大阪府摄津丰能郡池田町,仍有祭奉吴织师的吴服神社。
日本天皇对织、缝工非常重视,不仅把安置吴工的住处命名为吴原,而且将他们组织成衣缝部,命弟媛掌管。
这一措施促进了日本服装的发展,日本著名的飞鸟衣缝部和伊势衣缝部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直到现在日本仍把服装店称为吴服店。
同时中国人所谓“衣冠之邦”的主张也深深嵌入日本统治者心间,仿效中国的耕读礼仪,衣着样式成为必须。
雄略天皇在遗诏中曾说:“朝野衣冠未得鲜丽”,这无限的惋惜和遗憾终于在推古11年(公元603年)由醉心于汉文化的圣德太子初步完成,日本始行冠位“并以当色之施逢之,顶撮捻如囊而著绿,唯元日主髻华”。
②当归化人带来的段语片章式的中国文化已不能再满足日益发展的日本时,中国的历史正好进入文
化建设的极盛期——唐朝。
经济的昌盛,文化的开放,使唐文化具有包融世界的气质,服饰更加华美,形制也更加多姿多彩。
许多企图充分发展自己的日本志士在公元646年发动了一场使日本产生深刻变化的革命,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大化革新。
这是模仿唐代社会制度所进行的各项改革,随即大规模的遣唐使团涌入中国内地,日本的文明进程再一次加速。
从公元7世纪初至9世纪末,日本先后选派18次规模盛大的使团,把吸收中国文化的热潮推向顶峰,堪称世界文化交流史之最。
遣唐使来到当时的国际大都市长安,并到中国各地学习深造,接触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参加各种唐朝庄严的仪式,亲眼目睹日臻完备的大唐政治礼仪。
唐王朝那完整丰富的服饰制度让他们倾慕,回国后便把从中国学到的知识技能、穿衣打扮推广到日本。
著名的遣唐使者吉备真备于天平宝字6年(公元762年)返日,任职在大宰府。
他完全效仿唐服新样式,按五行配色立东海、南海、西海等道,造棉质袄、胄作为各道节度使的服装。
日本朝野上下仿效唐装成风,甚至几次颁布法令大肆推行。
当时天皇在表彰臣下时,要特赐“唐国彩帛”,祭祀已故天皇时,要以“唐物”献于陵前。
大量的丝绸和高级服装源源进入日本。
特别是文武天皇大宝元年,参照隋唐礼仪车服制度制订的“大宝律令”,对日本的服饰从三公公服(即礼服——参加仪式时天皇以下诸臣之服;朝服——平时进朝之服;制服——无品位及一般庶民常服)到色彩(以品级尊卑)做出全面的规定。
至此日本“衣服制度始备焉”(见大日本史礼乐七),堂堂跻身于“冠带之伦”的文明国度,连中国也称日本为“君子国”。
日本的文明发展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是无庸置疑的。
明治维新以前,主要来自中国;明治维新之后,欧美文化进入,日本顺应时代的要求,快速赶上新的历史潮流,进而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经济强国之一,在服饰文化上也跃为东方衣苑和西方衣苑的竞争对手。
从某种角度看日本服饰的发展,似乎缺少自己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因为它的历史给我们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总有别国的影子,这是日本服饰所表现的微妙性和复杂性的关键所在。
应当看到学习和模仿先进的文化是迅速摆脱愚昧走向文明的一条捷径。
异族文化的冲击曾多次出现在日本的历史上,但它每次总能将文化冲击变成发展自己文化的良机。
移植先进文化,正视自己的不足,吸收新文化的长处,取得最初的灵感,培养自己的性格,创造出崭新的新风格,是每个民族应具备的良好心态,让日本人引以骄傲的和服就是最好的见证。
对日本古代服饰与中国的关系的追索,留给我们这样一个思考:世界是由众多文明组成的有机体,在相互交流中共同促进,发展向前。
这种机缘每一个国家都有资格和条件,每个人都有机会和运气遇到,然而奇迹并不会发生在每个人或每个民族身上,因为机遇与良缘的恩惠只对果敢的选择者以最佳的回报。
注释:
①见木宫泰彦著:《中日交通史》。
/②见《日本书论卷22·推古记》
参考文献:
①朱云影:《中国文化对日越韩的影响》。
/②梁容若:《中日文化交流史稿》。
/③池步洲:《日本遣唐使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