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普曼《舆论学》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我读李普曼《公众舆论》

我读李普曼《公众舆论》

参考文献



《公众舆论》李普曼 《舆论异化的警示者》沈闰州 《李普曼与美国总统们》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李普曼传》罗纳德•斯蒂尔 。。。。。。
舆论要想发出声音,并不是要由新闻界加以组织,而 是利用新闻界加以组织(政治科学的任务)
Page22
书中关于公众舆论的若干问题



舆论从哪里来和怎么样形成的? 舆论的起点应当是认识活动舞台、舞台形象和人对那个活动舞 台上自行产生的形象所做的反应之间的三角关系;他人脑海中 的图像——关于自身、关于别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 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虚拟环境即舆论。 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谁是公众? 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 在公众意见庞杂、非理性的情况下,作为领导者的人通过制造 同意、制造模糊概念、寻找共同情感等一系列手段,将公众的 情绪和意见整合起来,形成了所谓的公众舆论 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 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
Page12
新闻传播领域具有“范式”性质的重要术语
拟态环境 刻板印象 议程设置
“刻板印象”(stereotype)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 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 感情。刻板印象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 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个人有个人的刻板印象,一个社会 也有其社会成员广泛接受的和普遍通行的刻板印象,因而它也 起着社会的控制作用。李普曼特别强调大众传播的力量,认为 大众传播不仅是“拟态环境”的主要营造者,而且在形成、维 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印象方面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刻板印象”引发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比如,它涉 及到传媒在报道的立场、记者的个人情感与客观报道的问题、 先入为主的报道方式问题,同时,也与话语霸权问题、“沉默 的螺旋”等理论有关联。 PS:书中将“stereotype”翻译为“成见”有失准确。

《舆论》读书笔记

《舆论》读书笔记

《舆论》读书笔记《〈舆论〉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叫《舆论》的书,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

书里提到的很多关于舆论的观点,让我联想到了生活中好多实实在在的事儿。

就说咱们平时刷的那些社交媒体吧,各种信息满天飞,真真假假,有时候让人摸不着头脑。

比如说前段时间,网上突然冒出来一个所谓的“养生秘诀”,说是每天喝上几杯特别调配的果蔬汁,就能百病不侵,还能延年益寿。

这消息一出来,那传播速度,简直比火箭还快!好多人都跟风,天天在朋友圈晒自己喝果蔬汁的照片,还一个劲儿地鼓吹这玩意儿有多神奇。

我有个朋友,平时就特别在意健康,看到这个消息后,那叫一个激动。

立马去买了一堆新鲜果蔬,按照网上说的方法,天天榨汁喝。

一开始那几天,他还得意洋洋地跟我们说,感觉自己浑身充满了能量,睡眠也好了,皮肤也光滑了。

可没过多久,问题就来了。

因为果蔬汁里糖分不少,他喝得又多,血糖居然升高了。

而且,光靠喝这个,营养不均衡,整个人都没精打采的。

你看,这就是舆论的力量。

一个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说法,就能让这么多人盲目跟风。

大家也不想想,这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适不适合自己。

还有一次,我们小区里传出了一个消息,说附近要建一个垃圾处理厂。

这可把大家给急坏了,各种微信群、QQ 群里都炸开了锅。

有人说垃圾处理厂会污染空气,影响大家的健康;有人说会让小区的房价下跌。

反正说什么的都有,大家是群情激愤。

后来有人组织了一个抗议活动,好多人都去参加了。

我也跟着去凑了凑热闹。

到了现场,那场面真是壮观,横幅拉得老长,口号喊得震天响。

可结果呢?经过有关部门的解释和澄清,大家才知道,这个垃圾处理厂会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会对环境和居民造成太大影响。

而且,这个项目是经过了严格的评估和审批的。

这事儿让我明白了,很多时候,我们在舆论的浪潮中,往往没有去深入了解事情的真相,就跟着瞎起哄。

再比如说,明星的绯闻八卦。

一旦有个什么风吹草动,网上就能炒得热火朝天。

一会儿说这个明星出轨了,一会儿说那个明星分手了。

舆论与民主_读李普曼的_舆论学_

舆论与民主_读李普曼的_舆论学_

研究仅限定在政治领域中,未免有些狭隘和功利。
这是我认为这本书的不足之一,毕竟它的书名叫做
《舆论学》。但不可否认的是,李普曼先生将舆论在
政治领域聚焦后产生的深刻见解,给后来的研究者
提供了一个不错的舆论研究的范式模板。
作为一部传播学经典著作,该书第一次对公众
TELEVIS ION
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通过对舆论现象的种种内
体制造的种种噪音所笼罩。
顺着这个思路走下去,依照
作者的观点,公众舆论是不应被
信任的— ——对政治决策不具有
正向的作用,新闻机构自身的利
益和偏见又决定了它无法给与
公众正确的指引。那么,既然现
这一理论就是后来“议程设置”假说的基础。议 程设置理论的核心是“三个层面:在认知层面,公众 因为媒介的报道而意识到议题的存在;在次序层 面,媒介所安排的议题顺序一般会影响公众考虑这 个问题的顺序;在显著性层面,媒介赋予议题的意 义 (包括给予的版面位置或节目中的时间先后)一 般会影响公众对这个议题重要性的认识。”⑩
得关注: 首先,李普曼先生认为:“毫不意外,世界上最
好的外交机构都是最出色地将搜集消息和控制政 策这两者区分开。”訛輱輥在作者理想的情况下“,专家的
源之一—— —对舆论在公共行为之中作用的信任。 力量就在于把他自己与那些作决定的人区分开 根据这种假定,李普曼先生沿着公众与媒体两 来”,“不关心做出了什么决定”,他“体现了不明显
的肩上,期盼着它可以像一面镜子一样,为公众反
(二)主观障碍— ——“刻板成见”
应复杂的现实世界。
在阐释了解世界的主观障碍时,李普曼先生提
然而,媒介再一次辜负了公众的期待,它不仅
出了著名的概念—— —“刻板成见”(stereotype)。所谓 没能真实地反应世界,还给我们制造了一个“拟态

解读《舆论学》

解读《舆论学》

一、作者简介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1889—1974),美国著名的政论家、专栏作家,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

和其他重要的早期传播学人物不同,作为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李普曼从未执过大学的教鞭。

但就大众媒体在构成舆论方面的作用而言,他是最有权威的发言者。

《舆论学》被公认为是传播领域的奠基之作。

李普曼是德国犹太人的第二代后裔,1889年9月23日生于美国纽约。

在哈佛大学时他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成为一名社会主义者,并与他人共同创立哈佛大学社会主义学社,同时担任哈佛月刊的编辑。

1911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后,他投身于自己热爱的新闻事业,先后在多家报纸公职,热衷于政治新闻的报道并亲身参与活动,曾做过12位美国总统的顾问。

沃尔特•李普曼与1974年12月14日逝世。

作为美国著名的新闻评论家和作家,60年的工作使他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之一,他的专栏评论被不止250家美国报纸和大约25家国外报纸刊用,同时它还分别为50多家杂志撰稿。

他获得了1958度普利策新闻奖。

李普曼的著作颇丰,比如《新闻与自由》、《舆论学》等,其中最为著名、流传最广的是1922年出版的《舆论学》。

二、《舆论学》的地位和影响及其原因分析这部著作问世以后,得到了美国乃至资本主义世界的新闻学界和政治学界的极大推崇。

半个多世纪以来,不仅连续再版,而且许多美国大学的新闻传播院校一直将它的有关章节作为教材编入新闻传播学的教科书。

英国企鹅图书公司出版了这本书的普及本,并在书上赞扬它是新闻学的“标准理论著作”。

前些年,美国传播学教授韦尔伯•施拉姆来华讲授新闻传播学时,曾把李普曼奉为美国新闻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并把《舆论学》列为新闻传播学的奠基作品。

该书作为一部经典性著作,影响深远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第一、《舆论学》是时代的产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

美国历史上一些著名政治领袖,早已意识到舆论的重要性。

《舆论》读书笔记

《舆论》读书笔记

《舆论》读书笔记《舆论》是美国著名新闻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出版于 1922 年,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并且至今仍然对传播学、新闻学以及社会科学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李普曼在书中深刻地探讨了舆论的形成、传播以及对社会的作用。

他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拟态环境”所构建的世界里。

所谓“拟态环境”,就是指我们所接触到的信息并非是对真实世界的完全反映,而是经过了各种媒介、机构以及个人的筛选、加工和解读。

这意味着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往往是间接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这种“拟态环境”的存在,使得舆论的形成变得复杂而充满不确定性。

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可能是被有意扭曲或者夸大的,从而影响我们的判断和观点。

例如,在新闻报道中,媒体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如商业利益、政治立场等,选择突出某些事件而忽略其他事件,从而给我们营造出一种特定的舆论氛围。

同时,李普曼认为,人的认知能力也是有限的。

我们在处理信息时,往往会受到自身的经验、价值观、偏见等因素的影响。

这就导致我们在面对复杂的信息时,很难做出客观、准确的判断。

比如,对于一个与自己既有观点相悖的信息,我们可能会下意识地进行排斥或者曲解,以维护自己原有的认知。

在舆论的传播过程中,“刻板印象”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刻板印象是指我们对某一群体或事物的固定、简单化的看法。

这些刻板印象往往是基于有限的经验或者传闻形成的,但却会深刻地影响我们对相关事物的判断和态度。

例如,对于某个特定职业的人,我们可能会因为刻板印象而对他们产生先入为主的看法,而这种看法可能与真实情况相去甚远。

李普曼还强调了舆论领袖的影响力。

舆论领袖通常是那些在某个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和权威性的人,他们的观点和言论往往能够引导公众的舆论。

然而,这些舆论领袖也并非总是正确和客观的,他们同样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舆论的偏差。

此外,李普曼认为,民主制度下的公众舆论并不总是理性和明智的。

由于公众所掌握的信息有限,认知能力存在局限,以及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公众在形成舆论时往往容易出现盲目、冲动和情绪化的情况。

《公众舆论》读书报告

《公众舆论》读书报告

《公众舆论》读书报告学院:文学院年级:09级专业:新闻硕士班学号:2009122110姓名:李昕泽指导教师:刘坚《公众舆论》读书报告一、书名:《公众舆论》二、作者:【美】沃尔特·李普曼阎克文江红译三、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四、页数:296页版次:2006年4月五、内容概要《公众舆论》写于1922年,是李普曼的著作中最有代表性、堪称经典的佳作,也是传播研究领域的奠基之作。

书中提出了一系列被后来学者深入研究并发展成为传播学重要理论的组成部分的思想和论断,如“刻板印象”、“拟态环境”、“议程设置”等一直都是传播领域探讨的重要课题。

本书由八个部分组成,每部分看似相对独立但其实又相互联系。

书中对舆论研究中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做了有效的梳理,如舆论的形成、造成的结果、公众舆论的意思、是什么影响了舆论的形成等等。

笔者认为,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李普曼用生动的事例和通俗的语言解释了传播学的诸多问题,并且没有做出明确的论断,甚至可以说是含糊其辞的,在给后世的传播学研究提供思考空间的同时也避免了因过于绝对的论断所带来的研究局限。

六、读后心得(一)《公众舆论》中各章节的主要观点第一部分导论这部分以太平洋中一个岛屿上发生的事情作为开端,供出了全书的基本框架,“前五章构成了本书的描述性内容。

接着是对传统的民主政治舆论学说的分析”。

(P22),同时,作者对“拟态环境”作出了如下的论断:1、“偶然的事实、偶然的事实,创造性的想象,情不自禁地信以为真,这三种因素便会产生一种虚假的现实,导致人们作出激烈的本能反应。

显而易见,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会像对待现实那样对虚拟的东西作出有力的反应,而在许多场合,他们还会制造这种虚构的东西并作出反应。

”(P11)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楔入在人和环境之间的“虚拟环境”概念应运而生。

“我们尤其应当注意一个共同的因素,那就是楔入在人和环境之间的虚拟环境,他在虚拟环境中的表现就是一种反应,那么产生后果,不是激发了那种表现想虚拟环境,而是行动得以发生的真实环境”(p11)也就是说,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建立在虚拟环境上的,但是一旦我们做出反应,我们影响的却是真实的环境。

李普曼《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李普曼《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公众舆论》读书报告1.触不到的真实:简述对本书内容的总体理解李普曼的《公众舆论》被视作传播学领域奠基之作,这本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拟态环境”。

书的名字叫《public opinion》,但是贯穿始终的思想是,真实世界是如此复杂,人类永远也无法全面而彻底地了解真实世界。

我们了解的,是一个由个人和媒介共同编织出来的“拟态环境”,由于个人理解世界时的成见、兴趣、文化、自我利益等等因素以及语言本身的局限性、信源对消息的保密与审查等原因,人们只能获得一个对现实世界的感知,这个感知毫无疑问地与真实存在差距。

2.舆论是如何形成的:对本书论点、论据、视角等的总结提炼2.1 李普曼的舆论观李普曼的舆论观是对卢梭舆论观的反思和批判。

据考证,卢梭曾在《社会契约论》中第一次使用“公众舆论”的字眼,他卢梭强调公众舆论来自理性的表达,目的是为了维护公民共同的利益。

公众通过持续地参与公共事务,公共意志得到彰显,最终实现主导政府决策的目标1[1]。

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理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已经远远超出了舆论传播的学理意义,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论武器。

卢梭的心目中的公众舆论源自理性与公正,有着神圣不可冒犯的话语权,理性的公众最终可以主导政府决策。

但是作为一个深谙新闻界运作之道的一流的政治专栏作家、记者、多届总统顾问,李普曼对这种理想主义的舆论观进行了深刻而有洞见的反思。

在李普曼看来,“公众无法形成理性的舆论,更不能主导政府决策”,因为舆论的主体——公众,根本就不是“有理性的个人”,他们看世界之前已经抱有了各种成见,“我们在看到这个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

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而真正的现实是如此复杂,系统的教育必须将庞大的关于世界的知识压缩成一套套可供传授的课程,于是人们的头脑中充满了各种成见。

而公众由于受到局部交往、注意力局限、维护自我利益的需要、社会中永远存在1参阅冯希莹<简析卢梭与李普曼公众舆论思想>。

公共舆论读书笔记

公共舆论读书笔记

公共舆论读书笔记【篇一:《公共舆论》读书笔记】《公共舆论》读书笔记《公共舆论》出版于1922年,此时的作者李普曼年仅33岁,但在这之前已经出版了《政治绪论》和《趋势与主宰》两部著作,并且经历了一战炮火的洗礼。

作者在一战中曾任美国陆军部部长助理,这使得李普曼对战争中公众由于信息匮乏和个人成见导致公众舆论的模糊与脆弱,政府宣传机器遮蔽真相,误导公众以及报纸无法展现事物的真正面目等现象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本书中表现为大量来自战争中的事例和蔓延全书的悲观色彩。

总的来说,本书论述了由于信息不全,个人成见等原因,个人无法认清真相,而领导者操纵、控制、利用舆论,报纸(媒体)由于自身局限性成为引导舆论的工具,最后作者提出他的解决方案。

详细来看,全书可分为三节:第一节为书中第一至第四部分,主要论述复杂的外部世界和极其有限的认知范围等外部因素和个人头脑中的固有成见,价值观念以及兴趣,利益等内部因素导致了公众无法认清真相并做出理性决定。

第二节为书中五六部分,论述了领导人如何通过模糊的词语,统一的象征制造统一意志乃至公共舆论,并且这样产生的舆论是与民主原则相背离的,通过操纵舆论同样可以制造民主的假象。

第三节为书中第七八部分,作者在分析了报纸无力承担“舆论与法庭”的重任的原因并提出了看似完美的解决方案。

下面将具体分析这三节中的观点并进行梳理和反思。

一.个人舆论的局限书中第一部分“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想象”首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个人头脑中的舆论并不等于真实,原因可分为外部的和内部的。

从外部来看,人们接受到的宣传已经收到国家审查与保密制度的过滤,这就使事实真相和对这一事实的舆论之间存在距离。

信息和舆论的数量与质量也受到技术、经济和政治条件的复杂影响,这都影响着观念的传播。

通过社交圈紧密联系的社会人会形成这个圈子的公共意识,这种身份的暗示和等级体系的存在使公众舆论与其冲突的可能升高。

而且人们对书面上外部世界和公共消息的注意力相当之低。

李普曼舆论章节概括

李普曼舆论章节概括

李普曼舆论章节概括
摘要:
一、李普曼的舆论观
1.舆论的重要性
2.舆论的形成与传播
3.舆论的影响与作用
二、李普曼对舆论的批判
1.舆论的弊端
2.舆论的失真与误解
3.舆论对民主的威胁
三、李普曼的舆论改进建议
1.提高公众的判断力
2.媒体的职责与使命
3.促进民主与舆论的平衡
正文:
李普曼是20 世纪初美国著名的新闻评论家和社会学家,他的舆论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李普曼看来,舆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甚至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李普曼详细分析了舆论的形成与传播过程。

他认为,舆论源于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感知,这些感知通过大众传媒和人际传播逐渐汇聚、传播,最终形成舆论。

在这个过程中,李普曼强调了大众传媒的作用,认为它们是舆论形成的主
要渠道。

然而,李普曼也深刻地批判了舆论的弊端。

他認為,由于人们接触的信息有限,舆论往往存在失真和误解,甚至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

此外,舆论还可能受到利益集团、政治势力等的影响,从而威胁到民主政治的基石。

针对这些问题,李普曼提出了一系列改进舆论的建议。

首先,他呼吁提高公众的判断力,让人们学会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从而避免被舆论误导。

其次,李普曼强调了媒体的职责和使命,认为媒体应该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促进公众对问题的理解。

最后,他主张在民主政治中寻求舆论与民主的平衡,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总之,李普曼的舆论观为我们认识舆论现象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舆论李普曼读后感

舆论李普曼读后感

舆论李普曼读后感
李普曼首先就打破了我对舆论那种天真的看法。

以前我就觉得舆论嘛,不就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凑起来的看法呗。

但他告诉我,没那么简单!我们脑海里的那个世界的图像,就像是一幅自己瞎画的草图,根本就不是真实世界的准确模样。

他说这“拟态环境”就像一个大陷阱,我们都在里面还不自知呢。

就好比我们看新闻,那些新闻就像一个筛子,把世界过滤了一遍才到我们眼前,可我们还傻乎乎地以为看到的就是整个世界。

再说这个舆论的形成,那可真是个复杂的大杂烩。

我们每个人的刻板印象就像一个个小标签,看到什么就往上贴。

比如说一提到某个特定的地区,我们可能就会想到一些固有的东西,不管对不对,就这么形成了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

然后呢,这些观念凑在一起,就像一群调皮的小鬼在乱搅和,形成了舆论。

而且啊,大众传播在里面就像个大喇叭,它放出来的声音可能已经变了调,可我们却当成了真理的呐喊。

李普曼还让我意识到,舆论其实很容易被操纵。

那些掌握着媒体或者有话语权的人,就像拿着魔法棒的巫师。

他们可以通过选择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怎么报道,来引导我们的想法。

就像在一个黑暗的迷宫里,他们是那个拿着手电筒的人,照哪里我们就只能看哪里。

这可有点吓人啊,感觉我们的思想都有点不自由了呢。

不过呢,这本书也不是完全让我陷入绝望。

它让我开始学会批判性地看待舆论。

就像戴上了一副透视眼镜,我现在看那些铺天盖地的消息的时候,就会多想一想,这是不是真的,背后有没有什么别的企图。

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别人说啥我就信啥,跟着舆论的浪潮瞎跑。

《舆论》读书笔记

《舆论》读书笔记

《舆论》读书笔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舆论的力量愈发强大,其影响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沃尔特·李普曼的《舆论》一书,犹如一盏明灯,为我们揭示了舆论现象背后的复杂机制和潜在规律。

书中开篇,李普曼就指出了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是有限的。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小小的“拟态环境”中,这个环境是由媒体、他人的讲述以及我们自身的经验所构建而成。

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往往是经过筛选和加工的,并非完全真实和全面的。

这就导致了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判断可能存在偏差。

在探讨舆论的形成过程时,李普曼认为,公众的意见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刻板印象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我们常常凭借以往的经验和先入为主的观念来对事物进行判断,而这些刻板印象可能会蒙蔽我们的双眼,使我们无法客观地看待问题。

其次,利益集团的操纵也不容忽视。

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会通过各种手段来影响舆论的走向,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再者,信息的传播方式和速度也会对舆论产生影响。

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迅速,但也容易出现失真和误导的情况。

李普曼还强调了舆论领袖的作用。

这些人在某个领域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他们的观点和态度往往能够引导公众的舆论。

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即如果舆论领袖本身存在偏见或者错误,那么他们所引导的舆论可能会偏离真相。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舆论与民主的关系。

理想状态下,民主应该是基于公众的理性判断和参与,但由于公众认知的局限性以及舆论的易被操纵性,民主的实现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公众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判断能力,容易被情绪和表象所左右,这使得民主的决策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不能盲目地相信和跟从舆论。

在面对各种信息时,我们要有批判性思维,学会辨别真伪,不被刻板印象和情绪所左右。

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媒体和信息传播者有着重要的责任,他们应该尽可能地提供准确、全面、客观的信息,以帮助公众形成正确的舆论。

《舆论》读书笔记

《舆论》读书笔记

《舆论》读书笔记《舆论》是美国著名新闻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的经典著作。

这本书出版于 1922 年,尽管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近百年,但其中的观点和见解对于我们理解当今社会的舆论现象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李普曼在书中指出,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往往是通过“刻板印象”来构建的。

所谓刻板印象,就是我们头脑中对某些事物或人群的固定、简化的看法。

这些看法并非完全基于真实、全面的信息,而是基于我们过往的经验、传统的观念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

比如,当我们提到“律师”这个职业时,可能会立刻想到严谨、能言善辩的形象;提到“艺术家”,则可能想到自由、浪漫的特质。

然而,这些刻板印象很可能是片面的、不准确的,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和理解。

在信息传播方面,李普曼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塑造舆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局限。

媒体往往无法呈现事件的全貌,而是通过选择性的报道和解读来引导公众的注意力。

这就可能导致公众对某些问题的认知存在偏差。

而且,媒体为了吸引受众,常常会采用夸张、煽情的手法,使得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受到影响。

书中还提到了“拟态环境”的概念。

我们所感知到的世界并非真实的世界,而是经过媒体、社会等因素加工和构建出来的“拟态环境”。

我们在这个“拟态环境”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据此采取行动。

但由于“拟态环境”与真实环境之间存在差距,我们的行动可能会出现失误。

比如,我们通过电视、网络了解到某个地区的情况,但这些信息可能只是局部的、经过筛选的,不能完全代表该地区的真实面貌。

李普曼进一步探讨了公众在舆论形成过程中的角色。

他认为,大多数公众由于时间、精力和知识的限制,无法对复杂的公共事务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因此,公众的意见往往是模糊的、易变的,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操纵。

这就需要有专业的、理性的舆论领袖来引导公众的思考和判断。

此外,政治因素在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政府为了实现自身的目标,可能会对舆论进行控制和引导。

《舆论学》读书报告

《舆论学》读书报告

浅谈“固定的成见”——李普曼《舆论学》读书报告摘要: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1889-1974)是美国著名的政论家、专栏作家,他一生著作很多,《舆论学》是他的早期著作之一。

美国传播学家教授韦尔伯·施拉姆来华讲授新闻传播学时,曾把李普曼奉为美国新闻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并把《舆论学》列为新闻传播学的奠基作品。

本文则着力探讨了“固定的成见”观点,并且研究了这种固定队人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影响,最后提出新闻界应当在求真中重视“固定成见”理论的运用。

关键字:李普曼;舆论学;固定的成见一、李普曼《舆论学》李普曼在《舆论学》这本书中提出了很多令人惊叹的思想,比如“固定的成见”、“假环境”、“新闻与真实性必须加以区分”、“‘局内人’统治‘局外人’”等等。

首先关于舆论是怎样形成的问题,书中用了较大的篇幅来讨论。

于是李普曼提出了一个在舆论形成中有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固定的成见(stereotype)。

他把舆论看作是人们头脑里的想象,从而肯定了有一种类似铅版浇筑的“固定的成见”。

二、“固定的成见”那么什么是固定的成见呢?书中是这样描述的:我们的意见不可避免地试用于比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范围更大,并且试用于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事情。

因此,必须把别人的报道和我们能够想象的拼凑在一起而成为我们的意愿。

(详见原文第50页)李普曼对这一看法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他说:“我们处在什么地位和我们习惯的看法决定我们所看到的是什么样的事实(详见原文第51页)。

“对于大部分事物我们并不是先观察而后解释,而是先解释然后观察的。

(详见原文第52页)”书中给了大量的例子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详1细的阐述和说明。

其中包括在哥丁根大会上进行的一次有趣的实验(详见原文第53页)。

而实验结果就是:40个受过训练的观察者对他们眼前刚刚发生的情景写出了负责任的报道,其中绝大多数人看到了一种并没有发生过的情景。

他们看到了他们头脑里关于这样的事件的固定的成见。

舆论学总结3

舆论学总结3

舆论学考试内容舆人之论含义:指的主要是下层百姓的议论。

舆论一词在我国史籍中出现较早,可以追溯到《三国志》和《梁书》英语舆论: public opinion.英国的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在1651年出版的《利维坦》一书,最早使用,卢梭,1762年的著作《社会契约论》进一步强调舆论重要性。

舆论理解:公众对某一事件所表达的大体一致的意见。

舆论学内涵:是研究舆论特征、结构、形成、功能、控制和应用方法的学科。

舆论理解为:公众对某一事件所表达的大体一致的意见。

1899年,法国社会学家埃尔·德·塔尔德写出的《社会舆论与公众》一书,成为人类社会科学史上第一部关于舆论研究的专门书籍。

1922年,美国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出版的《舆论学》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本具有学说体系的舆论学著作。

我国对舆论进行专门研究的首属梁启超,代表文章《舆论之母与舆论之仆》。

中西方舆论概念产生有所差别:中国的舆论概念形成是一种语言的延伸、转化过程,西方舆论概念形成是一种政治理念的深化过程。

明确新闻与舆论的关系:马克思曾有过“驴子”与“麻袋”的比喻,他认为报刊和舆论的关系是:报刊代表舆论,反映舆论。

工具说:把新闻业看作社会舆论的工具。

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新闻媒介是舆论传播的载体和放大器。

2.新闻是舆论形成的基础和依据。

3.舆论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

4.新闻可以引导舆论.一是通过信息流;二是通过直接或者间接发表意见。

人的社会化是原始舆论产生的前提。

舆论形态——指舆论行为的群体方式。

最早的舆论形态——传说。

除此之外,还有歌谣、民谣。

舆论反抗是阶级社会中人民最基本的斗争形式。

舆论传播的三个时期的特点:原始时期的舆论的功能主要是:1. 协调劳动、协调生活2. 决策功能 3. 选拔氏族首领的依据奴隶制社会的舆论特点:1. 阶级舆论的出现 2. 调和阶级矛盾的主要舆论形态——游说封建社会的舆论特点:1. 产生城镇舆论2. 结社和舆论多元化的萌芽舆论客体:舆论要针对的客观事物。

公共舆论读书笔记

公共舆论读书笔记

公共舆论读书笔记公共舆论读书笔记篇一:《公共舆论》读书笔记】《公共舆论》读书笔记《公共舆论》出版于1922 年,此时的作者李普曼年仅33 岁,但在这之前已经出版了《政治绪论》和《趋势与主宰》两部著作,并且经历了一战炮火的洗礼。

作者在一战中曾任美国陆军部部长助理,这使得李普曼对战争中公众由于信息匮乏和个人成见导致公众舆论的模糊与脆弱,政府宣传机器遮蔽真相,误导公众以及报纸无法展现事物的真正面目等现象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本书中表现为大量来自战争中的事例和蔓延全书的悲观色彩。

总的来说,本书论述了由于信息不全,个人成见等原因,个人无法认清真相,而领导者操纵、控制、利用舆论,报纸(媒体)由于自身局限性成为引导舆论的工具,最后作者提出他的解决方案。

详细来看,全书可分为三节:第一节为书中第一至第四部分,主要论述复杂的外部世界和极其有限的认知范围等外部因素和个人头脑中的固有成见,价值观念以及兴趣,利益等内部因素导致了公众无法认清真相并做出理性决定。

第二节为书中五六部分,论述了领导人如何通过模糊的词语,统一的象征制造统一意志乃至公共舆论,并且这样产生的舆论是与民主原则相背离的,通过操纵舆论同样可以制造民主的假象。

第三节为书中第七八部分,作者在分析了报纸无力承担“舆论与法庭”的重任的原因并提出了看似完美的解决方案。

下面将具体分析这三节中的观点并进行梳理和反思。

一.个人舆论的局限书中第一部分“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想象”首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个人头脑中的舆论并不等于真实,原因可分为外部的和内部的。

从外部来看,人们接受到的宣传已经收到国家审查与保密制度的过滤,这就使事实真相和对这一事实的舆论之间存在距离。

信息和舆论的数量与质量也受到技术、经济和政治条件的复杂影响,这都影响着观念的传播。

通过社交圈紧密联系的社会人会形成这个圈子的公共意识,这种身份的暗示和等级体系的存在使公众舆论与其冲突的可能升高。

而且人们对书面上外部世界和公共消息的注意力相当之低。

《舆论》读书笔记

《舆论》读书笔记

《舆论》读书笔记《〈舆论〉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叫《舆论》的书,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书里提到的很多关于舆论的观点,都让我联想到了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场景。

比如说,我们平常在网上看到的各种新闻和评论,那真的就是舆论的大舞台。

有些时候,一条热门新闻下面的评论区简直比新闻本身还精彩。

就拿前段时间网上热议的一个事儿来说吧。

有个年轻人在公交车上没给一位老人让座,结果被旁边的人拍下来发到了网上。

这一下可不得了,舆论瞬间就炸了锅。

一开始,大多数人的声音都是在指责这个年轻人不懂得尊老爱幼,没有公德心。

可是后来,有人站出来说,这个年轻人当天身体特别不舒服,自己都快撑不住了,根本没办法让座。

这时候,舆论又开始转向了,大家又纷纷开始同情这个年轻人,还指责那些一开始不分青红皂白就骂人的网友。

你瞧,这就是舆论的力量。

它可以瞬间把一个人推到风口浪尖,也可以在转眼间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在这个事情里,最初发布视频的那个人,可能只是想简单地谴责一下不让座的行为,却没想到引发了这么大的一场舆论风波。

而那些一开始跟风指责年轻人的网友,很多可能根本就没有了解事情的全貌,只是凭着那短短几秒钟的视频和自己的主观想法就开始发表评论。

这让我想到了书里说的,舆论常常是在信息不充分、不完整的情况下形成的。

再说说那些后来转变态度的网友。

他们当中有些人可能是真的了解到了新的信息,认识到了自己之前的错误;但也有一些人,可能只是为了跟风,看到舆论的风向变了,就赶紧跟着调转方向,生怕自己掉队。

还有那些一直坚持指责年轻人的网友,哪怕后来有了新的解释,他们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看法。

这又让我想到了书中提到的“刻板印象”。

这些人可能在心里早就有了一个关于年轻人不懂礼貌、不尊重老人的刻板印象,所以不管出现什么样的新情况,他们都很难改变自己的观点。

仔细想想,我们在生活中不也经常这样吗?看到一件事情的表面,就迫不及待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却很少去深入了解事情的真相。

而且,我们还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别人说什么,我们就跟着信什么。

读李普曼《舆论学》

读李普曼《舆论学》

读李普曼《舆论学》一、作者简介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1889—1974)是德国犹太人的第二代后裔,生于美国纽约,曾在哈佛大学上学,当时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成为一名社会主义者,并与他人共同创立哈佛大学社会主义学社。

他撰写专栏评论被250多家美国报纸和20多家家国外报纸刊用和转载,获普利策新闻奖,总统自由勋章等殊荣,是美国著名记者、新闻评论家、传播学家,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

李普曼一生持续写作60余年,创作1000余万字,其中最为著名的是1922年公开出版了《舆论学》(Public Opinion),被认为是20世纪传播领域的传世名著。

其中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和“刻板成见”(stereotype),开创了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

《舆论学》至今已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传播到世界各地,被韦尔伯?施拉姆看成是整个新闻传播学界的奠基之作。

二《舆论学》主要观点1、拟态环境李普曼认为,随着现代社会的复杂化,人们的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保持对所有外部环境和事物的直接实践,超过自己直接经验感知范围以外的事物,就需要通过大众媒介(media)所提供的信息去了解认知。

而大众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不是对客观环境“镜子式”的反映,是通过选择,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所呈现的环境。

一般人不了解媒介的这种内部运行机制,通常会把大众媒介所提供的“拟态环境”当做客观真实环境来对待。

人的行为是通过自身对外部环境的认知产生的,“拟态环境”的产生使得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根据对客观环境认知而产生的反应,变成了对媒介所提供的“拟态环境”认知而产生的反应,大众媒介就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控了人的思想。

2、刻板成见李普曼认为,人脑不可能直接记住现实环境的所有细节,只能通过对事物的抽象化处理,浓缩成为一个符号、概念存留在我们的脑海中。

所有的这些概念,符号能帮助我们更方便的去理解世界,却也顽固的阻碍着我们接受新的事物。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公共舆论》作为传播学奠基之作,由传播学大师李普曼于1922年创作而成。

《公众舆论》在传播学领域具有难以比拟的权威地位,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这一概念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并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回答了诸如舆论从何而来、如何形成、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何为公众舆论等一系列的问题,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对于本书的阅读其实是一件奇妙而心绪复杂的事情。

这种经历就像是在水上泛舟漂流,在水流平缓之处,闪光的思想和绝妙的思辨如两岸风景,缓缓映入眼帘,可以被平和地接受和欣赏,并令人不禁在心里暗叹其妙。

然而到了水流湍急,谷狭岸窄之处,流速陡然加快,暗礁碰撞,令人胸闷紧张,思维磕磕碰碰,抓头挠腮,直叹语句艰涩,角度转换突变,作者的思维实在不易跟上。

必须承认的是,笔者的确能力有限,阅读此书时多感吃力,只能对自己努力阅读之后所得的浅薄的、最主要的、宏观的认识加以介绍。

一、写作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政府为了取得胜利,利用宣传机器在国际国内大造舆论,进行大规模而强有力的战争宣传。

大量的战争报道虚假而带有偏见,对受众认知世界产生很大影响,由此刺激了李普曼对于“拟态环境”的构思。

在战前战后的参战和分赃中,出现了一系列有悖于传统道德约束的问题,却被媒体和当局巧妙地遮蔽了。

在整个媒体参与营造的虚拟环境中,一方面,普通公众由于信息和资源的匮乏,无力认清事实真相,另一方面,精英阶层对整个局势进行强有力的控制,这一强一弱的对比在这个历史阶段被突出表现出来。

本书即从民主政治如何施行的角度对舆论问题进行探讨,因而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很强的政治评论色彩。

二、本书脉络及作者主要观点本书分为八个部分,分别为:导论----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景象、对外部世界的研究、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民主的形象、报纸和有机化情报。

对于本书的脉络作者已在导论部分为我们讲解清楚。

他认为,他人脑海中的图像——关于自身、关于别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

李普曼《公众舆论》解读

李普曼《公众舆论》解读
以“种子”为例——“新闻不会告诉你种子如何在土壤里生长,但可 以向你报告第一棵秧苗的破土而出······”
• 民意上、舆论上的东西无法确切计算和记录 • 新闻广告人,只对雇主负责
第八部分 有机化情报
• 公众舆论机构 • 情报部门——独立于任何机构之外 • 展望——依靠教育和训练,诉诸于理性
核心观点
三、公众舆论是不可能的?!
• 舆论的主体———公众 • 因为刻板印象的存在,所谓“有理性的个人”、
能明辨是非的公众,就是可以被证伪的存在。 • 李普曼认为,“我们在看到这个世界之前就被告
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 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 • “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 定义后理解”
• 议程设置的研究最早也起始于李普曼的《公众舆 论》,虽然书中没有使用议程设置这一名词,但 是,他表达了这样的基本思想:媒体创造了我们 头脑中的象征性的想像,这些想像有可能与我们 经历的“外在”世界完全不同。他论证了大众媒 体是现实世界的某个事件和我们头脑中对这个事 件的想像之间的主要连接物。议程设置过程描绘 了舆论在一个民主制中如何发挥作用。
一、拟态环境
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 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 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 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 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 去了解认知。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 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 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公众舆论》解读
walter lippman
出生于美国的德裔犹太人,毕业于哈 佛大学
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世界最有名 的政治专栏作家之一 获得1958年度普利策新闻奖 撰有《政治导向》《放任与驾驭》 《舆论学》《良好的社会》等30种著作 1922年的著作《公众舆论》被公认为

李普曼《公众舆论》

李普曼《公众舆论》
象和人对那个活动舞台上自行产生的形象所做的反应之 间的三角关系。
第一步:人们在获取对外部世界的信息时会受到主观 客观的重重障碍。
第二步:民主政治要得以实现,障碍也是很多
民众未必能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和“兴趣”,也容易 受到各种象征和情感的支配。
通常认为民主要得以实现,主要是要保证权力的来 源,这是不对的。保证了来源,你仍然不能保证其 流向。另一种观点是,只有纯粹地方自治的民主才 是真正的民主,不过这个观点实现起来也难免会产 生种种以邻为壑的现象。
而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必须要通过舆论。舆论可 以保证权力的流向得以控制,而且只要自治体间能 够有充分的信息流动,就可以产生一种联邦的形式 在自治和统一间取得平衡。
第三步:现有的舆论形式,现在的报纸和媒体显然是 不够尽善尽美的
第四步:舆论是困难的,也是必须的,而且绝不能以 盈利为目的。
二、舆论与民主
第二,在统治者与公众之间,插入少数受过科学 训练的“专业精英”和“特殊阶级”。这一特殊阶 级的使命即是弥补公众、民主和媒体的局限,利用 宣传和劝服的技能,实现社会认同。
在克里尔委员会中,还有一位和李普曼一样 聪明的年轻人——伯内斯。两位年轻的同事 至少在思想层面是“亲密战友”,只是李普 曼更多地使用“宣传”一词,而伯内斯则以 一贯的进攻个性,视之为一门新学问,即公 共关系。在他看来,“说服性的宣传是公共 关系最重要的工作。”他以和李普曼相同的 口吻说:公众当然是重要的,没有他们,任 何社会组织都无以维系,自然也不会有历史; 然而公众又总是茫然无措的,越是在历史的 关键时刻越是糟糕得一蹋胡涂。因此,社会 中应当有一些人担负起“舆论工程师”的角 色,使组织与公众彼此做出适宜的调整。
媒介主线——拟态环境
李普曼: “舆论如果是健全的,就必须组织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舆论学》读书报告一. 简介1922年出版的《舆论学》是由美国著名的政论家和报刊专栏作家李普曼写作而成的著作,因其与政治学和新闻学的密切相关性,该书问世后,受到了美国乃至西方世界新闻传播学界和政治学界的极大推崇,几十年来一直被誉为是世界上第一部自成体系的舆论学专著,并被公认为是新闻传播的奠基之作,成了每一个致力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研究与探索的人的必读书目之一。

《舆论学》出版之后,引发了社会对于舆论与政治、舆论与媒介、政治与媒介、政府与媒介和公众等关系之间的再思考与再认识,促进了舆论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沃尔特﹒李普曼虽然是报刊专栏作家,却也是美国著名的政论家,他的许多政论、专栏对于美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他为《世界报》和《新闻周刊》撰写的“今日与明日”专栏,是美国报业史上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专栏,同时它也为李普曼赢得了国际声誉。

《舆论学》通过八个章节的论述,“引言”、“探讨现实世界”、“固定的成见”、“兴趣”、“创造一种共同的意愿”、“民主政体的偶像”、“报纸”、“有情报的组织”,对社会认知和舆论形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摧毁了意见自由市场的民主假设,认为无论是社会公众还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从业人员都是“固定的成见”或者“刻板印象”的囚徒,“舆论”只是人们对于大众媒介构造的“虚拟现实”的一种带有“固定的成见”的意见和看法。

有学者说,《舆论学》最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李普曼在书中提出了“固定的成见”和“假环境”这两个概念。

二. 一种比较——李普曼与纽曼的“舆论”前西德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尔﹒纽曼在她的论文中曾说过,对于“舆论”一词的定义有60多种,在“觉得对舆论还是不甚了解”的情况下,纽曼对1965年德国大选的阿兰斯拔研究会的调查进行了分析,她发现人都具有分辨“多数意见”与“少数意见”的能力,并且能够感觉到“支持”与“反对”观点的流动频率,这些因素导致了她开始寻求用一种新的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这就是她后来所得出的“沉默的螺旋”假说,并且提出了关于“舆论”的看法,她把“舆论”比喻为我们的社会皮肤,通过社会皮肤的感知作用,人们可以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从而起到社会皮肤的保护作用。

因此,在纽曼的眼里,舆论的操作性定义可以这样给出:那些能在公开场所发表出来,且不会受到孤立的,对有争议问题的意见。

(纽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1973年)纽曼关于“舆论”的定义,我们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把握。

首先,舆论是一种倍受争议的意见。

因为是对有争议问题的看法,所以必然会产生许许多多不同的意见,这些意见之间有可能是重合的,相同的,也可能存在相反性,排他性,但是需要肯定的是舆论是各种意见的表达。

第二,舆论是可以在公开场合表达的意见。

这就意味着舆论必须是一种公开表达的意见,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个人的私聊或者是未被公开的个人记录等等。

如果在第一层意义的基础上加以深入,我们似乎可以这样来推论,舆论是一种倍受争议的意见的公开表达,那么舆论就具有了某种程度上的多样性和公开性。

第三,舆论操作性的结果是表达了争议意见的人不会遭受孤立。

纽曼将社会心理学中的“对孤独的恐惧感”和“从众心理”等机制引入了舆论学,这是她对传统舆论学考察的一个重要贡献。

所以,纽曼将舆论比作我们的社会皮肤,通过皮肤的感知作用,我们可以来决定我们的态度和行为,从而通过这层社会皮肤的作用,来保护我们免受孤立的危险。

综上可以看出,纽曼所强调的舆论是一种已经被表达出来的意见,这种意见隐含了共识和一致性的因素,“意见被理解为某种被认为可接受的事物的同义词”(纽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而沉默的螺旋的过程只是将这种意见加以强化,通过它可以培育新的,年轻的舆论,或者通过它可以传播含义已经发生了转变的旧意见。

但是,舆论的定义仍然需要加以完善:在一个有着固定的传统、道德以及特别是规范的领域内,如果一个人不想被孤立,他就必须表现和适应舆论中的意见和行为态度。

因此在这种社会皮肤的作用下,舆论能够成功的整合社会各种意见,担当起社会导向的作用。

所以,已有的秩序能够得以存续,一方面是因为个人对于社会群体孤立的恐惧和对于社会群体认同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公共性的价值观念担当起类似法庭的责任,使得我们遵循业已形成的意见和行为态度。

纽曼在论文的最后指出,舆论不仅与那些以此为职业的人或据此作出天才评论的人,即哈贝马斯所说的“政治运作的公众”有关,而是涉及每一个人。

纽曼考察的是作为一种赞同的和不赞同的舆论之间的关系,“沉默的螺旋”就是一种作为制造和传播舆论的过程。

李普曼在《舆论学》的第一部分中就强调了:舆论分析者必须开始认识清楚下列三者之间的关系:行动的情景、人对那种情景的想象,以及人对从行动的情景中产生出的想象的反应。

正因为人们的行为受到他们所处的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一方面按照他们所处的环境来行动,另一方面受到所处环境的刺激而行动,所以对于环境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李普曼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假环境”的概念,舆论的形成也正是建立在人们对于这种“假环境”的认识基础之上。

“舆论基本上就是对一些事实从道德上加以解释和经过整理的一种看法。

对于李普曼和纽曼两个人不同的关于“舆论”的定义,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对比。

第一,环境分析。

李普曼着重考察了公众处于一个怎样的环境中,以及这种环境对于舆论的影响。

李普曼提出了“两个环境”的理论,即人类生活在两个环境里,一为现实环境,一为虚拟环境。

前者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体验之外的客观世界,后者则是人类意识或体验到的主观世界。

大众媒介的出现和发展,使得虚拟环境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我们都是被大众媒介所创造的虚拟环境包围下的个体,我们的认识、态度、行为都受到这个环境的制约,那么舆论的形成就离不开媒介的功能。

而纽曼所说的“舆论”,实际上最初是媒介所提示和强调的意见,在“沉默的螺旋”的作用下,转变成为一种实际表达出来的意见,在这个意义上,她所论述的其实是媒介对舆论实行社会控制的结果,媒介就是人们观望民意分布的消息来源,所以,纽曼也继承了李普曼对于媒介为人们构建世界现实的论点,并且明确指出大众传播媒介有一种营造“意见环境”、“舆论气候”的巨大功能,但是,纽曼更加强调的是个人的社会心理机制在舆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贡献,而李普曼侧重的是对环境的形成、环境的形态、环境的真实性以及环境的本质的分析。

第二,效果分析。

纽曼认为“沉默的螺旋”实际上就是舆论成功整合的结果,通过舆论创造整合,能够最大限度的缓和社会矛盾和冲突,大众媒介在反映和引导舆论的过程中,便形成了一种控制舆论的社会机制,同时,大众传播媒介还可以利用这种机制将社会舆论引导对传播者自身有利的方向上来,所以,舆论引导的最终结果是达到社会整合,并且纽曼相信这种整合是可以实现的。

李普曼的观点是,在舆论的形成过程中,大众媒介摧毁了意见自由市场的民主假设,民主政治理论下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存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因此,舆论也会不自觉的失去其本身的含义。

它虽然达到了整合社会的目的,但是,这种目的的实现是以丧失了民主自由的基础和前提为代价的。

在大众媒介与政治联结得如此紧密的美国社会,一种舆论环境的构建是难以反映到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第三方——公众的身上的,所以就需要一个有效的“情报组织”来加入到这项工作中。

三. 两个概念——“固定的成见”和“假环境”在《现实世界与我们的想象》一章中,李普曼首先就为我们框定了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每一个人,包括获知信息的公众,以及传播消息的大众传播媒介的从业者,都是经历着一个由媒介简单化后的虚拟环境,偶然的事实、创造性的想象、信仰的意志,这三种因素构成了一种虚假的现实,“他们需要知道的世界和他们确实知道的世界,往往是十分矛盾的两回事”,一个是我们需要了解的现实环境,一个是我们已经感知的虚拟环境,这两个环境之间到底有多大程度上的重合性或者说是接近性,大众传播媒介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

所以,不论这种环境的真实与否,重要的是我们不能不基于这种环境去行动,这种行为不仅有其自身的真实性,还伴随着真实的结果。

这就是李普曼所说的“他的行为是对于虚假环境的一种反应,其后果是在发生行动的真实环境中起作用”,所谓人对于环境的调整也是通过各种虚构作为媒介来进行的。

所谓虚拟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的事件或者是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的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通常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虚拟环境”当作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

然而,在这种虚假的整体环境里面,每个人都依据能感知和体验到的环境来形成态度和做出行动,这就使得整体的虚假成为了另一种真实,人们对自己行动的情景进行认知,在认知的基础上进行一种情景的想象,然后根据情景的想象做出自己的反应。

这一系列的过程都是人们对自己认识到的情景的真实反应,虽然“他们不是把真正的事实作为事实,而是把假定的事实作为事实的”,但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虚拟环境创造了新的真实。

伴随着“假环境”而来的就是人们的“固定的成见”。

固定的成见也叫做刻板印象,李普曼说“我们处在什么地位和我们习惯的看法决定我们所看到的事实”,同时,“把别人报道的和我们能够想象的拼凑在一起就成为了我们的意见”,由于文化、传统、道德、团体规范等因素的影响,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就存在着一种“固定的成见”,这种固定的成见的体系是有条理的,或多或少是始终如一的对于世界的想象,我们的习惯、情趣、智能、安慰以及我们的希望都根据它来进行调节。

在我们去观察这个世界之前,就已经有人告诉了我们世界是个什么样子,所以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就会带着这种已有的认识的印记。

在“固定的成见”的影响下,我们认识事物的时候,看到的总是与我们头脑中成见相一致的地方,对于那些不符合的地方,相抵触的地方,李普曼认为我们基本上会采取两种方式中的一种,要么“怀疑所看到的”,将它视为例外不加考察,要么“接受新事物而修改成见”,重新考察新事物。

所以,固定的成见是我们的传统的堡垒,在它们的防卫下,我们能够继续感到我们自己安全的处在我们所处的地位。

正因为固定的成见是作为一种防护的工具在保护着我们的意识、地位,它对于舆论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任何一种意见和看法都势必带有由我们的固定的成见所形成的“盲点”,从而影响我们对整个世界的稳定而整体的认识。

从舆论的主体、客体、本体这三个方面来考察,在李普曼的《舆论学》中,由于“固定的成见”和“假环境”的共同作用,舆论就是公众对于那些“间接的、看不见的、费解的”事实所表达出来的带有“固定的成见”的一种反映的意见或看法,而这些公众正是处在一个由大众媒介和公众自我所共同构建的“假环境”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