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浅谈国外社区服务相关研究综述

浅谈国外社区服务相关研究综述

浅谈国外社区服务相关研究综述论文关键词:社区服务社区照顾社区工作论文摘要: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作为社会福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服务在世界各国都倍受关注。

尽管在概念上它们的界定各有侧重,但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它们都是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服务,在内涵上是相通的,其基本要素包括:社区是开展工作的地域范围;目的是发现和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需求;需要通过充分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和开发社区资源来达成目标。

“社区服务”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名词,在国外相关领域,这一称谓较少被使用。

根据笔者的理解,所谓社区服务,是指由政府、社区组织、志愿者等所提供的具有社会福利性和公益性的社区社会服务以及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助性服务。

基于此种理解,笔者认为,国外与“社区服务”涵义相近的词汇有社区照顾、社区工作等。

尽管在概念上,它们的界定各有侧重,并不完全相同,但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它们都是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服务,在内涵上是相通的,所包含的基本要素包括:社区是开展工作的地域范围;目的是发现和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需求;需要通过充分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和开发社区资源来达成目标。

因此,笔者在下文中所作的综述将涉及社区照顾、社区工作等不同概念。

一、研究历程现代意义的社区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西方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社区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x-,t象,社区研究自一开始很快就进入了欣欣向荣、成果迭出的时期。

其中,罗伯特・帕克(Robert.E.Park)、威廉・怀特(William FooteWhyte)、林德夫妇(RobetrS.LyndandHelenMer-rellLynd)等人的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38年,沃思(Louiswirth)在《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化》一文中提出了“社区消失”的观点,认为城市化引起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社会价值观差异增大,认同感被削弱,城市社区的存在基础被动摇甚至摧毁了。

受“社区消失论”的影响,其后社区研究进入一段低落时期。

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概况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概况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概况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健康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

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服务在国外社区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概况,并探讨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一、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概况1.多元化的服务形式2.多层次的服务体系3.多元合作的机制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鼓励多元合作,包括政府、非营利机构、学校和社区居民的合作。

政府在政策和经费上提供支持,非营利机构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学校提供心理教育和普及,社区居民参与心理活动和互助支持,形成了一个多方合作、共同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发展环境。

1.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借鉴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经验,我国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意识的普及和教育。

推动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培养公众的心理技能,提高心理健康意识的普遍性,从而减少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2.建立多元合作机制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的多元合作。

政府需要制定相应政策,提供经费支持;社会组织需要发挥专业力量,提供技术支持;专业机构需要提供定制化和个性化服务。

3.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4.加强公众参与和居民互助支持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鼓励公众参与和居民互助支持。

通过组织心理健康活动、加强社交互动、开展健康宣传等方式,增加公众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和关注;通过社区互助组织和志愿者支持,为心理困扰的个体提供支持和帮助。

总之,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概况为我国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机会。

通过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建立多元合作机制、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和加强公众参与和居民互助支持,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群众,促进社会心理健康的发展。

在心理学领域中,中国和另一个国家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应对策略有何差异?

在心理学领域中,中国和另一个国家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应对策略有何差异?

在心理学领域中,中国和另一个国家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应对策略有何差异?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各国关注的焦点,不同文化、社会背景、教育水平等多种因素都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本文聚焦于中国和一个随机选择的国家,比较两国在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方面的异同,旨在揭示不同文化对心理健康的塑造作用,为有关部门提供借鉴意义的建议。

1.心理健康问题1.1 中国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中国,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已成为广泛存在的问题。

心理学专家指出,这很大程度上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守口如瓶”的价值观以及国内社会中的竞争压力有关。

此外,网络成瘾、手机依赖等行为也成为了心理健康问题的新热点。

1.2 另一个国家的心理健康问题与中国类似,另一个国家也存在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与此同时,该国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涉及到贫困、暴力、人口流动等复杂社会问题。

2.应对策略2.1中国的应对策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惠及广大民众的政策措施,如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心理咨询热线服务等。

同时,一些社会团体和机构也在积极从事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畅通了心理咨询渠道。

2.2 另一个国家的应对策略另一个国家在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上采取了多种策略。

例如在公共卫生领域重点推动心理健康服务,开展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学习等等。

3.总结就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而言,两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发展方向和困境。

但可以看到,不同文化、国情、政策环境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和解决。

同时,在心理健康领域中,中外专家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有助于吸取彼此经验,进一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今后的发展中,心理健康问题会越来越得到重视。

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不断更新认知,调整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寻求更好、更广阔的突破口和解决方式。

国内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比较研究作者:王萍张辉张斌耿雪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5年第29期[摘要]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是维护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如何为社区居民提供有效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本文运用文献评价法,从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体系建设、现状及效果三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相较于国外较为成熟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目前我国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人力配置、物质保障、宣传普及程度、服务形式及效果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借鉴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务实模式,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心理服务模式的建构设想,即构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三级预防模式、重视专业队伍的建设、落实物质保障、提供多样的心理服务、探索科学的评估机制。

[关键词]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趋势;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 R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10(b)-0151-05Comparative study of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ervices betwee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WANG Ping ZHANG Hui ZHANG Bin GENG XueInstitute of Health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69, China[Abstract]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ervice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maintain the mental health of community residents. It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issue that how to provide effective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ervices. The results of comparison betwee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ervices show that some progress have been made in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ervices development of China. However, from the aspect of system construction, status,as well as effect, find that China's current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ervices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ion stage. There are large gaps between China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in staffing, material security,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and service providing.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combing the present national conditions, som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ies should be learned in order to promote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ervices development in China, including a three-level prevention model should be built in communit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building professional teams, implementing material security, providing a variety of psychological services and exploring scientific evaluation mechanism.[Key words]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ervices; System construction; Trend of development; Comparative study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心理应激因素增多,频发的心理问题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对家庭和谐和社会安定造成不良影响。

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启示

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启示

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启示作者:赵彩霞徐明生来源:《科技资讯》2020年第20期摘要:以美国、瑞典、英国等发达国家为首的大多数国家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起步较早,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服务体系,拥有成熟的理论和专业化的工作机构和人员,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把握正确发展方向的模式。

而我国目前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理论缺乏、专业度不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我国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应该加强理论的构建,提高政府在相关工作上的主导作用,向着专业化和特色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社区社区心理学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社区治理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7(b)-0217-03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nlightenment of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ervice in Foreign CountriesZHAO Caixia XU Mingsheng(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Zhenjiang, Jiangsu Province, 212003 China)Abstract: Most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Swede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so on, have set up a complete service system, with mature theoretical and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s and personnel, and formed a government led model to grasp the right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current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ervice in China is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and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such as lack of theory, lack of specialization, unbalanced development, etc. Therefore, the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ervice in China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ory, improve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government in related work, and develop towards specializ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 Community; Community psychology;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ervice; Community governance1 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现状1.1 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起源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源地在美国,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通过了《社区心理健康中心法案》。

中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比较研究惠筱

中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比较研究惠筱

Vol.28No.12Dec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第28卷第12期(下)2012年12月社区是指人们居住生活在某一地方,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群体关系,从事由社会区域共同体构成的多种社会活动.它由个人、团体或组织所构成并相互联系、彼此影响,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同一社区的人群受着共同利益、共同文化、共同价值观的影响,从而表现出相应的行为.20世纪中后期开始,美国、日本、瑞典及澳大利亚等许多发达国家为首的西方国家在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方面逐渐发展的较为完善,已经成为其他许多国家效仿该体系的榜样.与此同时,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发展较为滞后,远远满足不了社区居民对社会服务的需求.因此借鉴国外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带给我们的启示,能够促进我们重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因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是促进全民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全民各方面心理素质、预防社区居民出现心理问题、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扩大政府服务职能,十分必要且有益.1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概况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最早起源于美国.1963年,时任总统肯尼迪通过了“社区心理健康中心法案”,该法案设想在综合性医院周围组织起功能多样的社区心理健康中心,使得常规医疗与社区更紧密的合作,它的面世标志着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正式诞生.社区心理健康工作的服务对象是社区居民,进而针对不同类型的大众群体展开服务工作.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主要关注生活中的问题如孕妇心理辅导、新任妈妈辅导班;开展对青少年的教育,如性教育;对吸毒人员的教育、心理辅导等.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澳大利亚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重点对象是愈后精神病人,将医疗资源转移到社区,建立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对愈后精神病人进行全面的后续康复护理.在从业人员方面(以美国为例),社区工作者一般由精神科医师、临床心理学者、社会工作者、心理治疗家组成.各州均成立了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卫生服务中心,针对老年人控制的心理中心.近年来,美国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卫生服务模式有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政府逐渐减少了对心理服务模式的直接干预,由集中管理变为开放管理,出现了由慈善机构运营和政府运营共存的局面.日本最早的心理健康专业服务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是借鉴美国的经验,以后随着社会的迅速变化和不断日益增长的需要,逐渐进入专业化的培训.近年来,日本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专业人员资格认证目前还没有得到国家定制的统一标准,大部分资格认证主要来源于各种学术团体,与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类相关的就有近40个.在服务体系方面,许多国家之间有彼此的交流和借鉴,使得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发展得较为完备与成熟,但由于地域、文化、人口、环境等因素的差异,不同国家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仍有所不同.比如瑞典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由瑞典的郡议会与地方市政府共同负责,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在被分为六个护理区域,区域下面设有许多较小的责任区作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执行单位.除了普通服务外,一些国家还开展了具有代表性的特色社区项目.例如美国的“社区关爱”,它是一个预防暴力和攻击的社区预防系统,对青年人的行为、父母的技能、家庭和社区的关系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该项目可以有效帮助社区公民利用本地资源,包括社区、学校、家庭和个人,共同促进居民与社区的健康发展.2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特点第一,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社区法律制度相对健全,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和政策.比如美国的“皮毛法律”、社区服务刑罚制度等.第二,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各界支持,社区志愿者为基本的管理模式,使得国外社区心理服务的机制和管理规范科学,优点就明显.例如,美国政府支持下的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致力于探究、治疗、预防心理疾病和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像这样的机构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高校相关专业课程设置直接开设社区需要的健康课程,高校毕业生直接进入社区工作;企业设置公共基金提供资金支持,他们这种充分的调动民众和社会的资源,确保了优质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第三,从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人员专业化程度比较高.不论从业人员还是培训机构,获得执业认证都要有一个中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比较研究惠筱(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要:从传统的社会组织向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社区心理健康日益受到各界重视,逐渐完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建设已经迫在眉睫.本文是对国内、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的综述,提出了我国对改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建议,以期促进社区建设的和谐发展.关键词:心理健康;服务;中外社区心理健康中图分类号:B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2)12-0089-0289--明确的严格标准和评审程序,且执照需定期更新,志愿者也有专业与非专业之分,依据工作的要求进行调配.第四,将心理健康学的应用功能放社区中,对其职能发挥上非常有利.使得相关专业的学者交叉、融合进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即促进理论交流,也促进学科发展和应用.使得组织之间建立伙伴合作关系对社区公共卫生工作也起到了指导的效果.在美国,面对公共和私人的卫生保健的重大问题,政府将它们提升至战略的高度,通过建立社区与专业人士的“伙伴关系”发挥专业与社区的链接,当然,这种链接是否能够成功,将取决于组织以及相关伙伴的合作.第五,国外健全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目标明确,内容丰富,方法多样,队伍建设完整,以及对社区居民需求的实时掌握,这些都是国外社区服务的亮点.3国内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概况国外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已经走向成熟,但是在中国,有关研究才开始起步.相对于国外而言,我国主要存在以下不足:3.1目前国家虽然已经开始重视心理健康工作重要性,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但国家关于这方面的法律和制度建设尚不全面,地方政府的社区心理健康工作仍然受到宏观法律、政策、资金的限制,开展起来十分困难.3.2政府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认识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够,服务体系缺乏专业的支持系统.长期以来我国有些部门缺乏对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社会公共卫生事业中重要地位作用的认识,更加缺乏对建设社区心理健康人才队伍的规划.3.3现有的社区工作人员包括医疗方面人员基木上没有人受过正规的、系统的心理卫生知识的培训,即使有少数受过培训,一般以自学为主.从业人员接受心理卫生知识培训较少,个体心理调节机制和危机干预专业性缺乏,专业化水平偏低,社区居民复杂、多样、心理需求较高情况下,难以支撑.3.4公众对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识还不强,甚至对心理健康工作存在不必要的误解,尤其是社区居民对其认识不足等.同时,社区心理健康的理论基础薄弱,政府重视不足、专业队伍不健全、资金没有、服务对象不明确,内容不够丰富,方式方法单等等,都凸显出我国社区心理健康工作急待提升和发展.4关于开展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建议通过对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借鉴,结合对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和现状的反思,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政府要大力支持,健全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心理健康服务,居民意识不到这方面的需要.政府应该加大投资,增设社区心理服务机构,完善其运行机制,而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宣传力度.第二,丰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形式,建立健全的社区心理咨询机构,完善运作方式,扩大咨询范围.到目前为止,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形式主要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形式单调,并且在整个体系中占有很小的一部分.应该从实际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服务,比如团体辅导、社区心里宣传等.第三,应完善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使得大学毕业的学生通过人才考核选拔进入社区,政府负责制定编制和岗位.在我国存在一种普遍的状况就是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人员缺乏专业化、规范化.而这项服务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这些已经在西方国家达成共识.如美国要求专业人员具有临床心理学博士、哲学博士或教育学博士学位,欧洲有些国家要求从业人员有博士学位,有些国家要求有硕士学位.第四,加大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其中.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认识程度不深,活动参与积极性不强、参与率低.以宣传及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健康观念,满足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需求为服务宗旨,给生活在社区的居民提供随时随地的心理咨询、倾诉、疏导、交流和帮助,并且覆盖社区所有家庭、学校、单位和人群.制定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计划,如组织开展以社区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心理成长训练;针对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康复计划,设立社区心理健康咨询信箱,开通热线电话,邀请心理专家解答社区居民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碰到的心理难题,帮助社区居民走出心理困境等.第五,高校心理专业应专门设置面向社区服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专门为社区服务的人才.依据本地区的居民人数和需求,尽早让学生进行相关实习,使得地方性大学教育心理类专业毕业生学有所用、用是所学,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第六,全社会对社区工作用形成合力支撑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从捐助资金到志愿者队伍,形成一种支持系统,舆论导向,教育文化氛围等,真正使国家为大众的服务理念、和谐社会建设让民众感受到、体会到、幸福到.———————————————————参考文献:〔1〕顾瑜琦,刘克俭.健康心理学[M].北京科技技术出版社,2004.〔2〕黄觅,叶一舵.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概况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3〕Karen.Grover.Duffy&munity Psychology.[M].A Pearson Education Company2000,(2).〔4〕徐华春,黄希庭.国外心理健康服务及其启示[J].心理科学.〔5〕刘铁桥,马弘.澳大利亚精神卫生主流服务模式介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6〕郭梅华,张灵聪.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及其对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借鉴[J].社会工作,(下半月).〔7〕吴俊平,李雁.我国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8〕陈传锋.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及服务调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90--。

国内外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研究

国内外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研究

2、国内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的优 缺点
优点:国内的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如贴近居民、服务便 利、费用较低等。同时,这些模式还能够根据不同地区和人群的实际需求进行灵 活调整,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缺点:然而,这些模式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服务质量不稳定、管理效率不高、 居民参与度低等。此外,由于资源有限,这些模式难以满足所有人群的健康需求。
优点:美国和英国的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具有较高的效率和效益,能够充分利 用各种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同时,这些模式还能够调动社区居 民的参与积极性,促进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意识的提高。
缺点:这些模式的缺点是成本较高,对政府财政压力较大。另外,由于文化、 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这些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综述法和案例分析法,对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理论与 实践进行综合分析。首先,通过文献回顾,梳理出现有研究中社区健康管理服务 模式的核心要素和优缺点。其次,结合实际案例,对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实 践效果进行深入探讨。
研究结果与讨论
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本次演示发现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在实践中取 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某些社区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制定个性化健康计划等方 式,提高了居民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同时,部分社区还建立了健康档案,实 现了对居民健康状况的长期跟踪和管理。然而,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在实践中 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居民参与度低、服务内容单一等。
文献综述
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国内外学者针对社区健康管理 服务模式的概念、特点、构成要素、实施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现有的 研究中,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主要涉及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多个 方面。然而,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居民参 与度低、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内容单一等。

国内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的综述

国内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的综述

国内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的综述作者:蒯雪婷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28期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国内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目前发展中还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从发展历程中分析国内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的特点。

并且针对目前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通过本文分析能帮助相关工作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方针,将我国心理健康服务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阶段。

关键词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现状特点分析中图分类号:R395.6 文献标识码:A1国内、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现状1.1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现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入,目前我国越来越注重城市化建设,社区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社区居民身心健康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随着我国实施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我国城市社区居民生活条件和心理健康状况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心理健康状况,并且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到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中,根据某地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通过心理健康服务,大多数人们在接受心理健康服务之后,心中的不愉快和压力、焦虑以及抑郁等心理情愫都得到很好的缓解。

这充分说明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对调节社区居民心理状况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站工作人员的努力,居民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识普遍提高,使得我国社区居民群众的心理卫生健康意识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由于我国社区心理健康建设和发展工作仍然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很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还不够完善,这种现状主要是由于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正处于一个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并且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很多方面需要自己不断摸索,才能找到具有自身特色,符合我国社区发展特点的服务模式,真正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

国内外心理健康研究

国内外心理健康研究

第二节国内外对心理健康的研究开展心理健康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但是国家和民族、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我们认为,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必须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中介,而心理素质的水平直接取决于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心理健康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国外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一)国外心理健康研究历史的简要回顾在西方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

之后,历史上不同时期都有很多学者重视心理健康问题,但是真正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研究还是从20世纪开始的。

近代的心理卫生、心理健康运动是20世纪初由美国人比尔斯(Beers)倡导的。

他于1908年在家乡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州心理卫生协会。

次年,美国成立了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

其后,世界各国相继推行此项运动。

1930年在美国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并正式成立了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

1959~1960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举办国际心理健康年,呼吁全人类要重视心理健康。

虽然心理健康在国外很受重视,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心理健康问题依然很严重。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世界上前十种致残或使人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疾病中,有五种是精神疾病。

它们是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酗酒和强迫性神经症。

据统计,在全世界,有三亿四千万抑郁症患者、四千五百万精神分裂症患者,每年还有一千万到两千万人有自杀企图。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心理健康:新理解,新希望》的报告,再次强调要正确看待心理健康问题,对心理疾病要有新的理解,同时提供治疗的信心。

报告提议要正确了解心理疾病是怎样由基因、生物、社会和环境因素一起导致的,理解心理和生理健康是不能真正分开的,它们是相互影响的。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被长久忽略的心理健康对个体的整体良好状态是至关重要的,社会和国家必须广泛重新认识这一点。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Mental health: New understanding, new hope. The World Health Report,2001, p.9(二)国外心理健康研究的特点1.政府重视,起步早从国外心理健康研究的历史来看,政府部门对心理健康研究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视。

第二节国内外对心理健康的研究word版本

第二节国内外对心理健康的研究word版本

人教网2010>>心理研究>>心理书库>>普通高校教材>>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节国内外对心理健康的研究开展心理健康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但是国家和民族、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我们认为,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必须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中介,而心理素质的水平直接取决于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心理健康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国外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一)国外心理健康研究历史的简要回顾在西方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

之后,历史上不同时期都有很多学者重视心理健康问题,但是真正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研究还是从20世纪开始的。

近代的心理卫生、心理健康运动是20世纪初由美国人比尔斯(Beers)倡导的。

他于1908年在家乡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州心理卫生协会。

次年,美国成立了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

其后,世界各国相继推行此项运动。

1930年在美国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并正式成立了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

1959~1960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举办国际心理健康年,呼吁全人类要重视心理健康。

虽然心理健康在国外很受重视,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心理健康问题依然很严重。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世界上前十种致残或使人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疾病中,有五种是精神疾病。

它们是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酗酒和强迫性神经症。

据统计,在全世界,有三亿四千万抑郁症患者、四千五百万精神分裂症患者,每年还有一千万到两千万人有自杀企图。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心理健康:新理解,新希望》的报告,再次强调要正确看待心理健康问题,对心理疾病要有新的理解,同时提供治疗的信心。

报告提议要正确了解心理疾病是怎样由基因、生物、社会和环境因素一起导致的,理解心理和生理健康是不能真正分开的,它们是相互影响的。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被长久忽略的心理健康对个体的整体良好状态是至关重要的,社会和国家必须广泛重新认识这一点。

国内外社区服务研究综述

国内外社区服务研究综述

国内外社区服务研究综述作者:薛艳戴宁慧刘柳勤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31期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愈发突出,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发展社区服务是一重要途径。

本文对国内外社区服务模式进行了综述,以期对社区服务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社区服务;模式;老龄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剧增。

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凸显,如人口老龄化、失业率与贫困问题、犯罪率上升等,而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最好方式是借助城市的最基本组成单位——社区。

通过社区服务的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社会福利等措施,旨在缓解社会矛盾。

一、社区服务的意义社区是城市的细胞,也是社会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如果沒有社区的和谐,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

只有稳妥的搞好社区建设,不断提高和建立健全新型的社区管理制度和服务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基层服务以及管理网络,才能形成社会大格局。

我国旨在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而城乡社区不仅仅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也是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优民惠民的“最后一公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飞速进展,城市社区重要性地位也越来越凸显,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

所以社区服务工作对于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就业、减少社会矛盾、推进社会和谐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外社区服务研究现状(一)美国社区服务模式:社区自治管理社区自治是指社区组织根据社区全体居民的意愿从而形成的集体选择并去依法管理本社区的所有事务。

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注重社区的科学规划,身为社会基层管理单位的社区必须要建立完整的组织架构和明确的服务职能,并且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下来,以保障社区可以实行自治管理。

美国社区服务注重依赖社区组织,以此为杠杆管理和服务社区。

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3 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特点
第一,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基本是由国家 政府发起并直接管理或引导执行,通过政府力量来 动员社会的有效资源进社区,政府的支持不仅保证 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开展方向的正确性,还能 够激发相关人员的发散思维及工作潜力,以确保社 区心理健康工作及时有效的开展。这样既保证了国 家政策的方向性又扩大了社会责任的覆盖面,大大 激发了民间的创造性潜力和建设能力,开发利用了 高品质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 第二,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发展历史 较长。自1963年开始,该项工作在许多西方国家先 后开展,历史悠久。因此,在经历了
注人们的正常生活中出现的由工作压力导致的个人 情绪问题,人际关系,子女教育与智力开发和家庭 矛盾等。服务的内容还要留意精神病人的心理卫生 护理,特殊时期的创伤心理援助诸如地震、洪水等 自然灾害,犯罪受害、自杀等创伤治疗。 (2)合理配置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人员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工作人员应主要来自大学 应用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工作和获得国家专 业认证的心理、社会工作者。这些人员不仅须学习 过相关心理学、心理咨询/治疗技术以及各种心理障 碍的诊断等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咨询 和社会工作经验。根据实际,在社区中科学合理的
家庭和社区健康的决策能力,从事的合理的、心 理的、社会范围内的活动。主要是帮助居民获得 知识、态度、和行为模式,培养和维持心理健康 状态,从而促进居民的心理健康。(2)心理健康 咨询。咨询的内容有:孕妇心理、老年人心理健 康服务与咨询、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咨询等,咨询 目标是通过提高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和 社区居民的生活技能,从而直接或间接提高当事 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2 关于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介绍
2.1 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三级预防理论 初级预防理论是指采用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心理 问题、保持心理健康,使社区中心理不健康现象或 精神疾患的发生率降低,尽可能消除产生心理障碍 的环境因素 。二级预防理论:早发现、早诊断、 早治疗。二级预防理论指社区对居民心理障碍和精 神疾患早发现、早就诊、早治疗早期进行心理健康 诊断或定期进行身心健康调查,了解广大居民的心 理健康水平。三级预防理论指使社区中有心理障碍, 精神疾患的人数减少,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社会回归 环境,社区的心理辅导机构能定期开展检查、

中外社区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比较

中外社区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比较

中外社区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比较张雯露;吴均林;陈晶【期刊名称】《医学与社会》【年(卷),期】2012(025)004【摘要】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ervices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improvement of mental health of community residents. However, there are few independent service providers in China yet the services providing are simple with few professional workers and there is a lack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foreign countries there are more organizations engaged in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ervice with more avail-able services and trained workers. To broaden the service content, enhance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establish a continuous mechanism and integrate social resources into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re problems need to solve urgently.%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的能力决定了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程度,我国目前几乎没有独立的服务场所、服务内容简单、人员少、专业能力不足、缺乏人力规划.国外的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参与的组织多,提供的内容丰富,人员有严格的培训.扩大心理卫生服务内容、制定社区心理卫生人力发展规划、建立连续性服务机制和整合社会资源参与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总页数】3页(P84-86)【作者】张雯露;吴均林;陈晶【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武汉,4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9【相关文献】1.徐汇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心理卫生服务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J], 张伟波;张国芳;沈文龙;赵军;刘寒;欧毅;周卿;苏燕莉2.心理卫生进社区对居民心理干预前后的比较研究 [J], 常向东;李瑾;徐亚安;张春连;许媛媛;万齐勇;黄金新;熊清考;伍雪莲;许燕;王方红;陈勇;王缤;金霞芳;徐燕;李岗;陈文军;张萍;吴王辉;庄奕3.社区医生心理卫生服务能力调查及对策思考 [J], 吴一玲;盛爱萍;王勤荣4.我国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模式比较 [J], 孙娜云;张雯露;吴均林;陈晶5.青岛市社区心理卫生服务能力现状与发展建议 [J], 吴玲;毕海玲;黄嵘;张爱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心理健康服务进社区的积极意义

论心理健康服务进社区的积极意义

论心理健康服务进社区的积极意义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是指在社区服务工作中,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原则保持与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即通过讲究心理卫生,培养人们的健康心理,从而达到防治心身疾病的目的,促进人的正常发展。

因此,探讨在以社区为中心的医疗保健服务中,注重心理健康的服务与实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优势与特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基本都是由国家政府发起并直接管理或引导执行,通过政府力量来动员社会的有效资源走进社区,政府的宏观支持不仅保证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开展方向的正确性,还能够激发相关人员的发散思维及工作潜力,以确保社区心理健康工作及时有效的开展。

第二,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发展历史较长。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最早起源于美国。

1963年美国《社区心理健康中心法案》通过,标志着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正式诞生。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在美国的发展已经有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

因此,在经历了漫长的起步与发展阶段后,国外的社区心理健康工作克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扬长避短,不断创新,从而发展出较为完备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与模式。

第三,国外社区心理健康中心的工作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与考核方可上岗工作,这样的做法极大地保证了中心工作人员的专业性。

在美国,专业的心理服务人员需要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与训练以及资格认证后,方可成为临床精神科医师、执业临床心理学家、执业临床专业咨询师和职业临床社工等四类专业人员之一。

在加拿大,越来越多的曾经接受过心理健康服务的人如今以社工的身份在社区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几乎占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的一半。

澳大利亚的社区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所配备的人员队伍也有所不同:针对回归社区的愈后精神病人,其工作队伍是由高年资精神科医生、精神科护士、社工、心理治疗师与职业治疗师等组成的持续服务队;针对那些有复杂社会心理需求或对心理治疗有阻抗的居民,其工作队伍则是由9 个左右具有应付攻击、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其他支持经验的多专业人员构成的流动支持与治疗服务队。

中外心理教育模式比较研究

中外心理教育模式比较研究

中外心理教育模式比较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不仅是在教育领域,整个社会也都在探究心理健康的实现路径。

对于学校而言,心理教育已经成为了重要的一环,不仅从课程设置上加入了相关的内容,同时对于师生也加大了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

但是,当前在这个领域中,中外两种心理教育的模式有着较大的不同,我们来进行一下比较研究。

一、传统性与创新性的对比中式心理教育在传统性方面表现出了极为突出的特点,它大量借鉴了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比如说强调师傅教徒的传帮带,孔孟之道等,而外式心理教育则相对于较为创新,它具有较高的开放性和多元性,注重的是评价和实践的进行。

二、哲学性与实践性的对比在中式心理教育中,哲学性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儒家文化理解人性,到佛家文化的慈悲和禅意,再到道家文化的自然本身,这一系列的思路都在中式心理教育中得到了积极的发挥。

而在外式心理教育中,实践性无疑是重中之重,它注重了工具和技巧的应用,通过实践学习,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探索能力。

三、传授型与自治型的对比这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而这种思想是来自于最基本的教学方式。

中式心理教育倾向于传授型,学生需要根据老师的知识和经验去学习和体验;而外式心理教育则更加重视自治型,学生需从自身的经验和行为中对自己的学习和理解做判断。

四、组合性与分离性的对比这两种心理教育中比较微妙的差别是,中式心理教育希望将多个因素结合起来,例如把老师、专家、学生和家长等多个因素相结合来辅助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外式心理教育则更多地强调分离性,即注重把每一项分开来,所以孩子可以更快的学习,因为他们已经被恰当地分配到了对应的位置。

五、群体性与个体性的对比中式心理教育注重共同体精神和思维方式,希望培养孩子的群体意识,并在任务排除不满的同时集体协作。

而外式心理教育则注重个体性,并提醒孩子在面对挫折时表现出决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总的来说,无论是中式心理教育还是外式心理教育,都有着自己明显的特点和优势。

国内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比较

国内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比较

国内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比较
刘丽英
【期刊名称】《卫生软科学》
【年(卷),期】2013(000)003
【摘要】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起步早、发展速度快、人员设备等方面都较完善,就发展中国家而言,有许多借鉴之处。

但是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民需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需要我们的长期探索和不断发现。

笔者通过总结一些典型的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特点,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构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借鉴意见,为健全我国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总页数】3页(P144-146)
【作者】刘丽英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管理学院,广西南宁 5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95
【相关文献】
1.国内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的综述 [J], 蒯雪婷
2.中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比较研究 [J], 惠筱
3.国内外社区商业发展比较研究及对发展我国社区商业的相关建议 [J], 陈红华;栾志强
4.国内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比较研究 [J], 王萍;张辉;张斌;耿雪
5.国内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的综述 [J], 蒯雪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特点及创新思路

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特点及创新思路

根据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上的定义:社区的心理健康效劳是一种社会效劳活动,主要指在社区心理健康效劳工作人员,运用心理健康的规律,保持与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即通过培养人们的健康心理,从而到达预防心身疾病的目的。

其宗旨在于促进儿童青少年的正常开展,培养其健全人格;保持成年人的正常开展;预防各种心理障碍,包括精神病、神经症、心身疾病、病态人格、精神发育迟滞;消除引起心理压力和各种不良心理的因素。

一、国外社区心理健康的开展和特点社区心理健康效劳活动兴起于美国,1963 年时任肯尼迪总统通过?社区心理健康中心法案?,标志着美国社区心理健康效劳的正式诞生。

在西方国家,社区心理健康效劳不仅在整个社区效劳业中一定影响,而且在应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也颇受重视,社区心理效劳与社区卫生效劳是一样普遍的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效劳的特点在于:首先,它根本上是由国家政府发起的并直接管理或引导执行,政府的宏观政策保障了社区心理健康工作开展方向的正确性,有利于激发相关人员的发散思维及工作潜力。

其次,心理理论、治疗理论和观点丰富多彩,为工作人员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

再者,西方非常注重心理学在社区和社会的应用,倡导社区心理学与其他学科、与非专业人员“共享〞的态度和方式。

二、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效劳的开展现状和特点1.我国的开展现状。

从相关文献整理发现,我国社区心理卫生效劳属于起步阶段,且由于各地区经济、文化开展的不均衡,社区心理健康效劳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公众对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识还不强,甚至对心理健康工作存在不必要的误解。

虽然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心理健康工作重要性,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但社区心理健康工作仍然受到具体政策、资金的限制,很难顺利的开展。

同时,社区心理健康效劳工作体系空白,缺乏对社区心理健康工作具体指导方案。

从整体看来,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效劳并不成熟,真正系统享受到社区心理健康效劳的居民还不多,很难真正的判断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效劳的效果。

2.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效劳的特点。

中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比较研究

中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比较研究

Vol.28No.12Dec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第28卷第12期(下)2012年12月社区是指人们居住生活在某一地方,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群体关系,从事由社会区域共同体构成的多种社会活动.它由个人、团体或组织所构成并相互联系、彼此影响,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同一社区的人群受着共同利益、共同文化、共同价值观的影响,从而表现出相应的行为.20世纪中后期开始,美国、日本、瑞典及澳大利亚等许多发达国家为首的西方国家在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方面逐渐发展的较为完善,已经成为其他许多国家效仿该体系的榜样.与此同时,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发展较为滞后,远远满足不了社区居民对社会服务的需求.因此借鉴国外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带给我们的启示,能够促进我们重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因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是促进全民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全民各方面心理素质、预防社区居民出现心理问题、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扩大政府服务职能,十分必要且有益.1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概况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最早起源于美国.1963年,时任总统肯尼迪通过了“社区心理健康中心法案”,该法案设想在综合性医院周围组织起功能多样的社区心理健康中心,使得常规医疗与社区更紧密的合作,它的面世标志着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正式诞生.社区心理健康工作的服务对象是社区居民,进而针对不同类型的大众群体展开服务工作.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主要关注生活中的问题如孕妇心理辅导、新任妈妈辅导班;开展对青少年的教育,如性教育;对吸毒人员的教育、心理辅导等.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澳大利亚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重点对象是愈后精神病人,将医疗资源转移到社区,建立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对愈后精神病人进行全面的后续康复护理.在从业人员方面(以美国为例),社区工作者一般由精神科医师、临床心理学者、社会工作者、心理治疗家组成.各州均成立了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卫生服务中心,针对老年人控制的心理中心.近年来,美国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卫生服务模式有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政府逐渐减少了对心理服务模式的直接干预,由集中管理变为开放管理,出现了由慈善机构运营和政府运营共存的局面.日本最早的心理健康专业服务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是借鉴美国的经验,以后随着社会的迅速变化和不断日益增长的需要,逐渐进入专业化的培训.近年来,日本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专业人员资格认证目前还没有得到国家定制的统一标准,大部分资格认证主要来源于各种学术团体,与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类相关的就有近40个.在服务体系方面,许多国家之间有彼此的交流和借鉴,使得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发展得较为完备与成熟,但由于地域、文化、人口、环境等因素的差异,不同国家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仍有所不同.比如瑞典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由瑞典的郡议会与地方市政府共同负责,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在被分为六个护理区域,区域下面设有许多较小的责任区作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执行单位.除了普通服务外,一些国家还开展了具有代表性的特色社区项目.例如美国的“社区关爱”,它是一个预防暴力和攻击的社区预防系统,对青年人的行为、父母的技能、家庭和社区的关系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该项目可以有效帮助社区公民利用本地资源,包括社区、学校、家庭和个人,共同促进居民与社区的健康发展.2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特点第一,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社区法律制度相对健全,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和政策.比如美国的“皮毛法律”、社区服务刑罚制度等.第二,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各界支持,社区志愿者为基本的管理模式,使得国外社区心理服务的机制和管理规范科学,优点就明显.例如,美国政府支持下的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致力于探究、治疗、预防心理疾病和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像这样的机构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高校相关专业课程设置直接开设社区需要的健康课程,高校毕业生直接进入社区工作;企业设置公共基金提供资金支持,他们这种充分的调动民众和社会的资源,确保了优质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第三,从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人员专业化程度比较高.不论从业人员还是培训机构,获得执业认证都要有一个中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比较研究惠筱(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要:从传统的社会组织向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社区心理健康日益受到各界重视,逐渐完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建设已经迫在眉睫.本文是对国内、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的综述,提出了我国对改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建议,以期促进社区建设的和谐发展.关键词:心理健康;服务;中外社区心理健康中图分类号:B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2)12-0089-0289--明确的严格标准和评审程序,且执照需定期更新,志愿者也有专业与非专业之分,依据工作的要求进行调配.第四,将心理健康学的应用功能放社区中,对其职能发挥上非常有利.使得相关专业的学者交叉、融合进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即促进理论交流,也促进学科发展和应用.使得组织之间建立伙伴合作关系对社区公共卫生工作也起到了指导的效果.在美国,面对公共和私人的卫生保健的重大问题,政府将它们提升至战略的高度,通过建立社区与专业人士的“伙伴关系”发挥专业与社区的链接,当然,这种链接是否能够成功,将取决于组织以及相关伙伴的合作.第五,国外健全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目标明确,内容丰富,方法多样,队伍建设完整,以及对社区居民需求的实时掌握,这些都是国外社区服务的亮点.3国内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概况国外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已经走向成熟,但是在中国,有关研究才开始起步.相对于国外而言,我国主要存在以下不足:3.1目前国家虽然已经开始重视心理健康工作重要性,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但国家关于这方面的法律和制度建设尚不全面,地方政府的社区心理健康工作仍然受到宏观法律、政策、资金的限制,开展起来十分困难.3.2政府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认识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够,服务体系缺乏专业的支持系统.长期以来我国有些部门缺乏对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社会公共卫生事业中重要地位作用的认识,更加缺乏对建设社区心理健康人才队伍的规划.3.3现有的社区工作人员包括医疗方面人员基木上没有人受过正规的、系统的心理卫生知识的培训,即使有少数受过培训,一般以自学为主.从业人员接受心理卫生知识培训较少,个体心理调节机制和危机干预专业性缺乏,专业化水平偏低,社区居民复杂、多样、心理需求较高情况下,难以支撑.3.4公众对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识还不强,甚至对心理健康工作存在不必要的误解,尤其是社区居民对其认识不足等.同时,社区心理健康的理论基础薄弱,政府重视不足、专业队伍不健全、资金没有、服务对象不明确,内容不够丰富,方式方法单等等,都凸显出我国社区心理健康工作急待提升和发展.4关于开展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建议通过对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借鉴,结合对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和现状的反思,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政府要大力支持,健全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心理健康服务,居民意识不到这方面的需要.政府应该加大投资,增设社区心理服务机构,完善其运行机制,而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宣传力度.第二,丰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形式,建立健全的社区心理咨询机构,完善运作方式,扩大咨询范围.到目前为止,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形式主要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形式单调,并且在整个体系中占有很小的一部分.应该从实际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服务,比如团体辅导、社区心里宣传等.第三,应完善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使得大学毕业的学生通过人才考核选拔进入社区,政府负责制定编制和岗位.在我国存在一种普遍的状况就是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人员缺乏专业化、规范化.而这项服务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这些已经在西方国家达成共识.如美国要求专业人员具有临床心理学博士、哲学博士或教育学博士学位,欧洲有些国家要求从业人员有博士学位,有些国家要求有硕士学位.第四,加大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其中.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认识程度不深,活动参与积极性不强、参与率低.以宣传及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健康观念,满足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需求为服务宗旨,给生活在社区的居民提供随时随地的心理咨询、倾诉、疏导、交流和帮助,并且覆盖社区所有家庭、学校、单位和人群.制定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计划,如组织开展以社区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心理成长训练;针对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康复计划,设立社区心理健康咨询信箱,开通热线电话,邀请心理专家解答社区居民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碰到的心理难题,帮助社区居民走出心理困境等.第五,高校心理专业应专门设置面向社区服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专门为社区服务的人才.依据本地区的居民人数和需求,尽早让学生进行相关实习,使得地方性大学教育心理类专业毕业生学有所用、用是所学,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第六,全社会对社区工作用形成合力支撑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从捐助资金到志愿者队伍,形成一种支持系统,舆论导向,教育文化氛围等,真正使国家为大众的服务理念、和谐社会建设让民众感受到、体会到、幸福到.———————————————————参考文献:〔1〕顾瑜琦,刘克俭.健康心理学[M].北京科技技术出版社,2004.〔2〕黄觅,叶一舵.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概况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3〕Karen.Grover.Duffy&munity Psychology.[M].A Pearson Education Company2000,(2).〔4〕徐华春,黄希庭.国外心理健康服务及其启示[J].心理科学.〔5〕刘铁桥,马弘.澳大利亚精神卫生主流服务模式介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6〕郭梅华,张灵聪.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及其对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借鉴[J].社会工作,(下半月).〔7〕吴俊平,李雁.我国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8〕陈传锋.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及服务调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90--。

中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比较研究

中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比较研究
位 中国青少 年参 加了问卷 , 4 . 占 9 %的比例 。问卷结 1 7 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 的不断深入 , 应该意识到
果利用 SS 1.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PS 1 5 结果如下: l 心理健康和身体健 康、 环境健康以及生 活态度健康都
1 美 国和 中国青 少年心理健康各 因子得分 的差 I . 是密不 可分的 , 因此 , 应该 不断增强 中国青 少年心理 l 异 比较 一 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完整性 和全面性 。 分析结 果显示 , 美国青少年和 中国青少年在 人际 1 3青 少年应该增强 自身心理健康意识 . 关系敏感、 、 抑郁 强迫、 焦虑和总分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l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 支持工作过程 中, 应
以及社会支持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 l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效率。 从 高 而提高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促进青少年的健康 I 2 加 大青少年 心理健 康教 育机 构和其他机构 的 .
成长 , 我们采用心理健康状况 自 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 l 与 合 作 沟通 定量表对 中美两 国青 少年进行调查 ,并 采取随机选 : 中国青少年 心理健康教育社会 支持应 充分地体
(< . ) p0 5 , 0 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因子得分要低于中国 青少年( 表略) 。这说明, 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要 优于中国青少年 , 一方面美国在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 持上发展比较早 , 并且取得了相关成果, 学校、 家庭和 社区的心理健康教育支持体系比较完善, 因此, 美国
l 不断发现 问题 、 该 解决 问题 , 应该关 注心理健康 知识 : 的普及 , 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 的素质 , 效地避 免青 有 l 年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少 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重 l 点是使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 自己 、善 于调节 自己 , 学 社 ! 、 区和家庭 可以联合起来多组织一些心理健 康教 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28No.12Dec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第28卷第12期(下)2012年12月社区是指人们居住生活在某一地方,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群体关系,从事由社会区域共同体构成的多种社会活动.它由个人、团体或组织所构成并相互联系、彼此影响,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同一社区的人群受着共同利益、共同文化、共同价值观的影响,从而表现出相应的行为.20世纪中后期开始,美国、日本、瑞典及澳大利亚等许多发达国家为首的西方国家在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方面逐渐发展的较为完善,已经成为其他许多国家效仿该体系的榜样.与此同时,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发展较为滞后,远远满足不了社区居民对社会服务的需求.因此借鉴国外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带给我们的启示,能够促进我们重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因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是促进全民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全民各方面心理素质、预防社区居民出现心理问题、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扩大政府服务职能,十分必要且有益.1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概况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最早起源于美国.1963年,时任总统肯尼迪通过了“社区心理健康中心法案”,该法案设想在综合性医院周围组织起功能多样的社区心理健康中心,使得常规医疗与社区更紧密的合作,它的面世标志着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正式诞生.社区心理健康工作的服务对象是社区居民,进而针对不同类型的大众群体展开服务工作.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主要关注生活中的问题如孕妇心理辅导、新任妈妈辅导班;开展对青少年的教育,如性教育;对吸毒人员的教育、心理辅导等.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澳大利亚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重点对象是愈后精神病人,将医疗资源转移到社区,建立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对愈后精神病人进行全面的后续康复护理.在从业人员方面(以美国为例),社区工作者一般由精神科医师、临床心理学者、社会工作者、心理治疗家组成.各州均成立了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卫生服务中心,针对老年人控制的心理中心.近年来,美国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卫生服务模式有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政府逐渐减少了对心理服务模式的直接干预,由集中管理变为开放管理,出现了由慈善机构运营和政府运营共存的局面.日本最早的心理健康专业服务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是借鉴美国的经验,以后随着社会的迅速变化和不断日益增长的需要,逐渐进入专业化的培训.近年来,日本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专业人员资格认证目前还没有得到国家定制的统一标准,大部分资格认证主要来源于各种学术团体,与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类相关的就有近40个.在服务体系方面,许多国家之间有彼此的交流和借鉴,使得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发展得较为完备与成熟,但由于地域、文化、人口、环境等因素的差异,不同国家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仍有所不同.比如瑞典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由瑞典的郡议会与地方市政府共同负责,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在被分为六个护理区域,区域下面设有许多较小的责任区作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执行单位.除了普通服务外,一些国家还开展了具有代表性的特色社区项目.例如美国的“社区关爱”,它是一个预防暴力和攻击的社区预防系统,对青年人的行为、父母的技能、家庭和社区的关系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该项目可以有效帮助社区公民利用本地资源,包括社区、学校、家庭和个人,共同促进居民与社区的健康发展.2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特点第一,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社区法律制度相对健全,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和政策.比如美国的“皮毛法律”、社区服务刑罚制度等.第二,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各界支持,社区志愿者为基本的管理模式,使得国外社区心理服务的机制和管理规范科学,优点就明显.例如,美国政府支持下的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致力于探究、治疗、预防心理疾病和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像这样的机构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高校相关专业课程设置直接开设社区需要的健康课程,高校毕业生直接进入社区工作;企业设置公共基金提供资金支持,他们这种充分的调动民众和社会的资源,确保了优质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第三,从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人员专业化程度比较高.不论从业人员还是培训机构,获得执业认证都要有一个中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比较研究惠筱(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要:从传统的社会组织向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社区心理健康日益受到各界重视,逐渐完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建设已经迫在眉睫.本文是对国内、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的综述,提出了我国对改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建议,以期促进社区建设的和谐发展.关键词:心理健康;服务;中外社区心理健康中图分类号:B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2)12-0089-0289--明确的严格标准和评审程序,且执照需定期更新,志愿者也有专业与非专业之分,依据工作的要求进行调配.第四,将心理健康学的应用功能放社区中,对其职能发挥上非常有利.使得相关专业的学者交叉、融合进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即促进理论交流,也促进学科发展和应用.使得组织之间建立伙伴合作关系对社区公共卫生工作也起到了指导的效果.在美国,面对公共和私人的卫生保健的重大问题,政府将它们提升至战略的高度,通过建立社区与专业人士的“伙伴关系”发挥专业与社区的链接,当然,这种链接是否能够成功,将取决于组织以及相关伙伴的合作.第五,国外健全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目标明确,内容丰富,方法多样,队伍建设完整,以及对社区居民需求的实时掌握,这些都是国外社区服务的亮点.3国内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概况国外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已经走向成熟,但是在中国,有关研究才开始起步.相对于国外而言,我国主要存在以下不足:3.1目前国家虽然已经开始重视心理健康工作重要性,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但国家关于这方面的法律和制度建设尚不全面,地方政府的社区心理健康工作仍然受到宏观法律、政策、资金的限制,开展起来十分困难.3.2政府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认识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够,服务体系缺乏专业的支持系统.长期以来我国有些部门缺乏对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社会公共卫生事业中重要地位作用的认识,更加缺乏对建设社区心理健康人才队伍的规划.3.3现有的社区工作人员包括医疗方面人员基木上没有人受过正规的、系统的心理卫生知识的培训,即使有少数受过培训,一般以自学为主.从业人员接受心理卫生知识培训较少,个体心理调节机制和危机干预专业性缺乏,专业化水平偏低,社区居民复杂、多样、心理需求较高情况下,难以支撑.3.4公众对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识还不强,甚至对心理健康工作存在不必要的误解,尤其是社区居民对其认识不足等.同时,社区心理健康的理论基础薄弱,政府重视不足、专业队伍不健全、资金没有、服务对象不明确,内容不够丰富,方式方法单等等,都凸显出我国社区心理健康工作急待提升和发展.4关于开展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建议通过对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借鉴,结合对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和现状的反思,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政府要大力支持,健全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心理健康服务,居民意识不到这方面的需要.政府应该加大投资,增设社区心理服务机构,完善其运行机制,而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宣传力度.第二,丰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形式,建立健全的社区心理咨询机构,完善运作方式,扩大咨询范围.到目前为止,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形式主要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形式单调,并且在整个体系中占有很小的一部分.应该从实际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服务,比如团体辅导、社区心里宣传等.第三,应完善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使得大学毕业的学生通过人才考核选拔进入社区,政府负责制定编制和岗位.在我国存在一种普遍的状况就是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人员缺乏专业化、规范化.而这项服务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这些已经在西方国家达成共识.如美国要求专业人员具有临床心理学博士、哲学博士或教育学博士学位,欧洲有些国家要求从业人员有博士学位,有些国家要求有硕士学位.第四,加大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其中.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认识程度不深,活动参与积极性不强、参与率低.以宣传及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健康观念,满足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需求为服务宗旨,给生活在社区的居民提供随时随地的心理咨询、倾诉、疏导、交流和帮助,并且覆盖社区所有家庭、学校、单位和人群.制定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计划,如组织开展以社区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心理成长训练;针对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康复计划,设立社区心理健康咨询信箱,开通热线电话,邀请心理专家解答社区居民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碰到的心理难题,帮助社区居民走出心理困境等.第五,高校心理专业应专门设置面向社区服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专门为社区服务的人才.依据本地区的居民人数和需求,尽早让学生进行相关实习,使得地方性大学教育心理类专业毕业生学有所用、用是所学,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第六,全社会对社区工作用形成合力支撑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从捐助资金到志愿者队伍,形成一种支持系统,舆论导向,教育文化氛围等,真正使国家为大众的服务理念、和谐社会建设让民众感受到、体会到、幸福到.———————————————————参考文献:〔1〕顾瑜琦,刘克俭.健康心理学[M].北京科技技术出版社,2004.〔2〕黄觅,叶一舵.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概况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3〕Karen.Grover.Duffy&munity Psychology.[M].A Pearson Education Company2000,(2).〔4〕徐华春,黄希庭.国外心理健康服务及其启示[J].心理科学.〔5〕刘铁桥,马弘.澳大利亚精神卫生主流服务模式介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6〕郭梅华,张灵聪.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及其对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借鉴[J].社会工作,(下半月).〔7〕吴俊平,李雁.我国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8〕陈传锋.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及服务调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