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心理机能训练
心理学第七章情绪与情感PPT课件
![心理学第七章情绪与情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3aafb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6b.png)
心理咨询师帮助个体学会调节情绪,以应对生活 中的挑战和压力。
情感疗法
利用情感因素进行治疗,如通过表达和释放悲伤、 愤怒等情绪来促进心理康复。
情绪管理
心理咨询师帮助个体识别和管理情绪,提高自我 控制和适应能力。
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员工心理健康
关注员工情绪和情感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以提高员工的 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情绪与情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情绪通常与生理反 应和外部环境刺激相关,而情感则与认知和价值观 相关。
情绪与情感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情绪与情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们与 人类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决策等方面密切相关 。
学习目标
02
01
03
掌握情绪与情感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了解情绪与情感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案例分析。
认知评价理论
总结词
该理论认为,认知评价在情绪产生中起决定性作用,生理反应和外界刺激只是触 发因素。
详细描述
认知评价理论认为情绪的产生取决于个体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评价。个体对情境的 认知解释和评价过程决定了情绪的性质和强度。生理反应和外界刺激只是作为触 发因素,通过大脑皮层的认知评价过程转化为情绪体验。
心理学第七章情绪与情感ppt 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引言 • 情绪与情感的概述 • 情绪与情感的生理机制 • 情绪与情感的理论解释 • 情绪与情感的发展 • 情绪与情感的调节 • 情绪与情感的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情绪与情感是人类的基本心理活动,它们在人类生 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第2版)第七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第2版)第七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d21d855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e.png)
2023/4/13
第七章
23
五、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营造宽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
教师有必要在课堂这个特定的学习环境下,营造一个宽松、 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获得自信心,提高注意力,培养 学习兴趣,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健全健康的人格。
2023/4/13 第一章
17
二、在学科教学目标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要处理好课堂各目标之间的关系
在学科课堂中,知识、技能目标是首要目标,而学科渗透心理健 康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为副目标。首要目标的达成有利 于副目标的达成与实现,副目标的实现是首要目标实现的促进因素。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处理首要目标与副目标之间的关 系。
2023/4/13 第一章
31
第四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范例
2023/4/13
第一章
32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范例
一、课程目标 二、课程要求 三、训练要点 四、训练过程
2023/4/13 第一章
33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范例
一、训练目的 二、训练形式 三、训练方法 四、训练要求 五、训练要点 六、训练过程
2023/4/13 第一章
18
三、在学科教学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概述
1.文科类课程 2.理科类课程 3.艺体类课程
2023/4/13
第七章
19
三、在学科教学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举例
1.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在美术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23/4/13
医学心理学课件第七章心理应激与调节
![医学心理学课件第七章心理应激与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2f8ba190770bf78a6429541e.png)
应激的结果有两种:1、适度应激是人体正 常发育和维持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适应) 2、过渡(过强或者时间过长)损害健康。 (适应不良)
第三节 心理应激与健康
• 一、心理应激对健康的积极作用 1、适度应激是人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适度应激是维持人正常心理和生理功能活动 的必要条件
2、把有 值价但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酸葡 萄心理);把本不值钱但已得到的东西说成是好的( 甜柠檬心理);给个人的缺点或失败找个其他理由或 者其他的人担代其过错(推诿心理)。三者均是为掩 盖其错误或失败,找个合理的说法,以求内心的安宁 。这是使用的“合理化”。也具有代表意义。阿Q的 “精神胜利法”就属于心理防御机制。
五、学会放松技术 就是我们在前面情感一章中学过的 “放松训练法”,主要就是使自主神 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处于低活动水平 来降低心理应激水平,减轻心理生理 反应。必要时,可以使用抗焦虑抑郁 等镇静剂。
回顾本节课内容:心理应激的调节有五种,即调 整对事件的认识;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改善心 理环境;采用防御机制;学会放松技术。
没有紧张无所谓松弛;没有痛苦难以品尝幸福
二、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
(1)应激下的临床表现(直接引起不适或疾病) (2)对已有疾病的影响(加重或引发病)
(3)与其他因素协同作用(造成易感并导致新的疾病)
(一)心理应激下的临床表现 1、急性应激表现:急性焦虑、血管迷走、过度换 气综合征 2、慢性应激表现:症状同急性,但不强烈。慢性 心理应激典型综合征:“神经血管性虚弱”
二、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举例:一个艾滋病患者利用打工所 得的钱进行检查治疗,争取延长生 存时间的经过。 小结:解决问题的期望值高,造成 过度紧张和失败后的痛苦;期望值 低了,缺乏奋进动机,解决不了问 题,也要造成痛苦。正确的应对方 式是重新确定目标,改变应对困难 的方法。
心理技能训练ppt课件
![心理技能训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d19541d1f34693dbef3e2f.png)
3、冰袋练习
❖ 想像在一次足球竞赛中,他崴了脚,伤得挺重,脚 踝处有剧烈的烧灼感,疼痛难忍。回到家里,拿来 一个冰袋敷在脚踝周围,顿时感到一丝凉意,烧灼 感和疼痛感在减轻……减轻……渐渐地,脚在冰袋 的作用下产生了麻木感,越来越凉,凉得发麻,凉 得发疼,又渐渐失去了觉得,只需脚放着不动,就 似乎是没有觉得了……没有觉得……然后他将冰袋 拿走,脚仍觉得没什么,和刚刚一样……过了一会 儿,脚又渐渐有了觉得,似乎是又开场产生了些微 的疼痛,隐隐作痛……
❖ 2、体育课终了后或临睡前:有助于恢复疲劳, 使身心得到充分休憩。
❖ 3、体育检验或体育竞赛前过于紧张时,有助 于降低能量耗费,使唤醒程度处于最正确形 状。
四 表象训练
❖ 〔一〕表象训练的概念 ❖ 表象训练是在暗示语的指点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
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境,从而提高运动技艺和心 情控制才干的过程。 ❖ 如跳高时可以表象本人突破个人纪录时的过杆动作, 跳远时可以想象本人助跑和腾跃的成套动作等,长 跑时可在跑程中表象盖房子、做算术题或想象本人 是一列火车在向前奔跑等
结合运动专项的表象练习
❖ 身体任何部位的肌肉出现紧张,都会影响表 象的明晰性,因此,表象练习普通从放松练 习开场。如先放松三分钟,再经过“活化〞 发动,便可开场表象练习。由于表象不如感 知觉那样直观,没有实物的支持,很难长时 间将留意集中在表象上,因此,表象的时间 不宜太长。下面是一个乒乓球运发动进展表 象练习的自我指示语:
3、留意-唤醒定向实际
❖ 该实际以为,第一,运发动进展表象练习时, 可将本人的生理唤醒调理到适宜程度;第二, 运动操作前短暂的表象练习可将留意指向和 活动义务有关的事物上,排除能够干扰运发 动操作程度发扬的不利要素。
〔二〕表象训练程序
体育心理学第七章 心理技能训练
![体育心理学第七章 心理技能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d31e38bebb68a98270fefa92.png)
➢ 时差的模拟
➢ 地理环境的模拟
七、目标设置训练
目标:指一பைடு நூலகம்人想要在某一特定的 时间内达到某一特定的行为标准。 ▪ 目标能使注意力集中; ▪ 目标有助于能量动员; ▪ 目标不仅增加现时的努力程度,而 且延长 努力,因为单调感减少; ▪ 通过设置目标,常会主动采用和发 展新的方法,以便早日达到目标。
第七章 心理技能训练
一、心理技能训练概述 二、放松训练 三、表象训练 四、注意力集中训练 五、模拟训练 六、系统脱敏训练 七、生物反馈训练
本章小节
一、心理技能训练概述
(一)定义(广义与狭义)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训练者的心理 过程和 个性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
采用特殊的方法和手段使训练者学 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并进而调 节和控制自己的运动行为的过程。
五、 模拟训练
(一)定义
针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进行模 拟实战的反复练习。
(二)作用 提高对比赛应激情境的适应性,在头脑中
建立合理的动力定型,保证技战术在比赛中得 到正常发挥
(三)内容
➢
对手特点的模拟
➢ 不同起点比赛的模拟
➢ 裁判错判、误判的模拟
➢ 气候条件影响的模拟
➢ 观众影响的模拟
表象练习:木块练习
方块数?红面:?木面?总计面数?
表象练习:木块练习
方块数?红面:?木面?总计面数?
四、 注意力集中训练
(一)定义
通过对一定目标的指向和集中,提 高注意稳定性的练习方法。 (二)作用
抵抗(排除)内外干扰,提高自我 控制能力。
四、 注意力集中训练
(三)方法
(四)体育教学中集中注意力的练习
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里反复想 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景,从而提高运 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
体育心理学第七章心理技能训练
![体育心理学第七章心理技能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afba307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7.png)
提高决策能力
心理技能训练可以帮助受训者在比赛 和训练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心理技能训练的挑战与前景
挑战
心理技能训练需要专业的指导和持续的练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不同受训者的心理状况和 需求也不同,需要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前景
随着体育心理学的发展,心理技能训练将更加受到重视和应用。未来,心理技能训练将更加注重跨学 科的研究和实践,以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竞技水平。同时,心理技能训练也将更加普及化和平民 化,为更多的人提供帮助和支持。
模拟训练与表象训练
模拟训练
模拟真实比赛场景和对手,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准备和技能训练,提高适应能力 和自信心。
表象训练
通过在脑海中重现成功的技术动作、比赛场景等,强化正确的技术动作和比赛策 略,提高运动表现。
系统脱敏法与冲击疗法
系统脱敏法
通过逐步暴露个体于恐惧刺激,使其逐渐适应并克服恐惧, 达到治疗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的目的。
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和完善。未来,心理技能训练将更加注 重个体差异和专项特点,更加科学化和精细化。同时,随着运动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心理技能训练的 内容和方法将更加丰富和多样。
02
CHAPTER
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与技术
自我暗示与自我激励
案例三:田径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
• 总结词:田径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主要集中在目标设定、自我暗示、放松训练和抗干扰能力等方面。 • 详细描述:目标设定是田径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设定明确、具体、可衡量的目标,田径
运动员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训练和比赛计划,提高自我效能感。自我暗示是田径运动员必备的心理素质之一, 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运动员可以克服消极情绪和自我怀疑,增强自信心和应对压力的能力。放松训练可以帮 助田径运动员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提高肌肉放松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比赛中的挑战。抗干扰能力对田径运 动员的表现也有很大影响,心理技能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学会抗干扰技巧,减少外界干扰对自己的影响,保持 专注力。
体育心理学(第三版)课件第七章心理技能训练
![体育心理学(第三版)课件第七章心理技能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1ea6d24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12.png)
3.心理技能的测量
(1)运动心理技能量表(PSIS) 由Mahoney, Gabriel 和 Perkins(1987)设计,
用于评定高水平竞技表现, 区分技巧性运动员的心 理技能水平。PSIS-5有6个分量表, 评定6种技能, 焦虑控制(AX);集中注意力(CC);自信心 (CF);心理准备(MP);动机(MV);团队意识 (TM), 共计45个条目。
2.注意事项
(1)开始阶段, 一般保持5-8秒, 不要分散意念; (2)练习中保持心情平静、动作缓慢, 不可急躁; (3)练习要选择安静不受干扰的地方; (4)练习时间可选择晚上睡觉前。
(三)在不同场合的渐进放松训练
1.练习程序 (1)将注意力集中于腹部深呼吸; (2)想象每一组肌群都在放松; (3)运用提示语使自己进一步放松; (4)注意是否有未放松的部位; (5)继续集中注意力深呼吸, 直到所有部位都达到 放松。
2.分类与内容
(1)分为一般心理技能和专门化心理技能。 (2)一般心理技能,指适合所有运动项目特点的 心理技能,包括应激控制、唤醒水平控制、目标设 置、集中注意力和表象技能等。它们之间的相互作 用如图所示:
④
目标设置
唤醒水平控制
⑥
⑤
⑦ ⑧
①
应激控制
②
集中注意力
表象
③
图7-1-1 五种心理技能及其相互关系
2.注意事项
(1)经过3-4次的暗示语渐进放松训练, 当受训 者能将注意力集中于呼吸技术而缩短放松时间时, 就需要选择有益的场合, 取坐姿或立姿放松; (2)最初几次课闭眼, 后逐渐睁开眼睛完成练习; (3)尽可能缩短放松时间。
二、自生训练
1.概述 自生训练,是在催眠术的启发下发展起来,靠身体对
07第七章心理干预(2010)
![07第七章心理干预(2010)](https://img.taocdn.com/s3/m/337996af6529647d27285292.png)
四、心理治疗中的治疗关系、原则与伦理问题
• 治疗关系(therapeutic relation) 是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和患者之间形成的互动关系。
•
心理治疗的原则 1.保密原则 2.尊重原则 3.接纳原则
4.中立原则
五、心理干预的影响因素与疗效判定
• 影响因素
1.治疗方法
2.治疗设置 3.治疗师 4.文化因素
(四)效果评估与调整 (五)治疗结束与疗效维持
三、心理治疗的原理、机制与形式
• 原理
•
机制
1.心身统一是心理治疗起效的生物学基础 2.心理治疗通过非特异性和特异性治疗机制共同
起效
•
形式 1.个体治疗(individual therapy)
2.夫妻治疗(couple therapy)或婚姻治疗(
marital therapy) 3.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 4.团体治疗(group therapy)
患者中心疗法的理念和目标
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 认知治疗常见认知歪曲的形式 支持性心理治疗的方法 人际心理治疗的基本原理、目标
婚姻与家庭治疗的概念、基本原理
团体治疗的概念、形式
森田疗法的基本原理、适应证
生物反馈疗法的概念 危机干预的概念
熟悉: 心理治疗的基本要素、治疗关系
精神分析疗法的基本技术
患者中心疗法的基本技术 行为治疗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认知治疗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技术 支持性心理治疗的适应证
3.阻抗(resistance) 4.移情(transference) 5.解释(interpretation)
•
一般过程
1.精神分析治疗的设置
2.治疗开始 3.治疗的深入 4.治疗的结束
高教社2024第七章-生命-千磨万击还坚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3版)-教案
![高教社2024第七章-生命-千磨万击还坚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3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29578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d3.png)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七章生命——千磨万击还坚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生命观的形式及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了解生命教育的目标和途径;掌握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危机、预防和处理自杀危机的措施和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参加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心理辅导活动,进一步理解生命的价值;学会珍惜、爱护生命,积极寻找生命的意义。
素养目标:建立正确的生命观,树立珍爱生命、活出精彩的积极心态;规划自我,提高生命质量,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生命观的形式及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生命的价值;学会珍惜、爱护生命,掌握预防和处理自杀危机的措施和方法,积极寻找生命的意义。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教学过程:教学导入:2021年度《感动中国》颁奖现场专属于江梦南的颁奖辞。
1992年,江梦南出生于湖南郴州的一个普通家庭,半岁时,由于一次高烧误用药物导致双耳重度神经性耳聋。
年幼失聪,让江梦南早早地就失去了听到外界声音的机会,也间接地失去了说话的能力。
伤心绝望之余,父母选择让梦南学习唇语。
因为担心她的听力会影响学习进度,原本应该上一年级的梦南被迫多读了一年学前班,但她努力坚持自学,最终顺利跳级一年,在六年级时追上同学的脚步。
2011年江梦南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吉林大学药学专业就读。
能够帮助他人少受疾病困扰一直是梦南的愿望,所以之后她一直从事生物医药方面的研究。
2015年她成为吉林大学药学院硕士研究生;2018 年进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就读博士。
历尽风霜,江梦南原本艰苦的人生逐渐绽放出灿烂的光彩。
江梦南的成功,离不开自身的努力拼搏。
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会看到希望。
努力向上的人,即便身处荆棘丛林也能开出花来。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人的躯体可以不健全,但一定要拥有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生命总会面临无尽的挑战,唯有探索生命的意义,培养尊重生命的态度,关怀、珍爱生命的价值,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就会活出人生的精彩。
体育心理学第七章心理技能训练测试题及答案
![体育心理学第七章心理技能训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e754b9bb4cf7ec4bfed057.png)
体育心理学第七章心理技能训练测试题及答案总计: 6 大题,43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表象训练理论中认为,___________可以从神经肌肉与认知两个方面提高练习者的技术动作操作。
A.心理神经肌肉理论B.符号学习理论C.符号学习理论D.以上三者都不是2.心理技能训练计划实施的第一阶段是_________ 。
A.建立需要评估计划B.选择的心理方法C.确定谁是受辅者D.进行教育3.用红色材料布置训练场,可以提高学生的情绪唤醒水平,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
A.自我暗示B.他人暗示C.环境暗示D.标志暗示4.传统的心理训练概念正在被_________训练所代替。
A.脑力B.心理技能C.大脑体操D.潜能开发5.在渐进放松训练中,首先应体验最适宜的___________。
A.暗示B.回忆C.感应D.唤醒水平6.生物反馈训练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包括直接作用和___________。
A.理论作用B.间接作用C.集中作用D.系统作用7.针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进行实战模拟反复练习的训练方法是__________。
A.模拟训练B.放松训练C.系统脱敏训练D.沉思8.运动心理技能量表是由__________设计的。
A.马哈尼B.史密斯C.托马斯D.马滕斯9.通过练习形成的能影响本体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的心理操作系统,叫做___________。
A.技能B.动作技能C.心理技能D.智力技能10.下列哪种训练属于自生训练___________。
A.放松训练B.肢体发暖训练C.系统脱敏训练D.生物反馈训练二、多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
)11.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可以通过___________的训练帮助学生和运动员培养和提高表象能力。
()A.表象的感官觉察训练B.表象的清晰性训练C.表象的控制能力训练D.以上三者都不是12.系统脱敏的主要程序是___________。
社会医学 07第七章 心理、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郭继志)
![社会医学 07第七章 心理、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郭继志)](https://img.taocdn.com/s3/m/b860782daaea998fcc220ece.png)
会属性。它是个体对群体的依附本能,体现为个体与群 体间的利益交换(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健康
心理因素定义:
包括的范围很广,主要指心理现象,包括知、情、意 与人格。限于篇幅,我们在本节只讨论气质、性格以 及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一、人格与健康
行为出现退缩:由于负性情绪不能及时宣泄,而
导致一系列退缩表现,出现忍让、自我克制,依赖、 顺从、回避矛盾、怒而不发,迁就或怕得罪人而放弃 自己的爱好、需要,易出现无助、无望的心理状态。
疾病发病率高:
宫颈癌发病率比其他人高3倍,患胃癌、肝癌等消化系 统肿瘤的危险性更高。
D型性格的特征是孤僻、沉默、消极、固执、不合群, 并容易焦虑和冲动。D型性格与冠心病关系密切。
(五)情绪与健康
1 . 情绪、情感的定义
情绪(emotion)和情感(affection) 统称为感情(feelings)。
情绪是指感情反映的过程,是人的需要与情境 相互作用的过程。
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即感情的体验和感 受。而情绪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表情。
2.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首先,情绪和情感的适应功能。 其次,情绪和情感具有动机功能。 再次,情绪和情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功能。 还有,情感和情绪具有信号功能。
在职业工作中, 能充分发挥自己 的能力,过着有
效率的生活。
身体、智力、情 绪十分协调;
有幸福感;
适应环境,人际 关系彼此能谦让;
国家心理咨询师教材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指:
心理形 式协调
内容与 现实一
致
人格相 对稳定
(一) 评估心理健康的三个维度
体育心理学第七章心理技能训练
![体育心理学第七章心理技能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653ca96d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77.png)
在竞技体育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对比赛结果有重大影响。本章讨论心理技 能训练,帮助运动员在心理层面实现更好的表现。
心理技能训练的分类和特点
分类
分为认知技能、情绪调节技能和行为技能三 类。
重要性
心理技能的训练可以促进自我效能感,增强 自信,提高专注力和冷静应变能力。
特点
心理技能训练是长期的、计划性的、系统的、 专业的和有目的的过程。
心理调整
将积极心态运用于日常训练和比赛,促进心理调整和全面发展。
心理技能训练的实践和应用
实践案例
将技能训练贯穿于日常训练、 比赛和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调 整训练方案。
教练支持
发挥教练在技能训练中的积极 作用,通过支持和指导优化技 能训练方案。
技能推广
加强心理技能训练的宣传普及, 提高广大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 能力水平。
技能获取
心理技能的获取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实践,并 需要付出较长时间的努力。
目标设置与自我监控
1
目标设置
设置具体、可行、有挑战的目标,提高自身期望和信心。
2
自我监控
了解自己的行为和状态,注意自己的负面情绪,及时调整心理状态。
3
效果评估
定期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逐步提高训练的难度。
注意力与集中力训练
注意力练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集中力培养
开展分散注意和集中注意训练, 有效提高注意力水平。
采用外部和内部触发器训练, 提高对任务目标的输入与加工 能力。
训练技巧
结合日常训练,将训练嵌入实 际比赛中,提升注意力和集中 力的转化能力。
压力管理和调节技巧
1
情境分类
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第七章)
![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第七章)](https://img.taocdn.com/s3/m/5211c03a33d4b14e84246884.png)
二、挫折对高职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2.有利于增强情绪反 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1.有利于磨炼性格和意志
3.有利于正确地认识自我, 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二、挫折对高职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二)消极影响
2.降低思维能力与生活能力
1.降低学习效率
3.改变性格与出现行为偏差
三、高职大学生遭受挫折后的行为反应
提高抗挫折与承压能力
——应战挫折,在风雨中翱翔
第七章
知识目标 (1)正确认识挫折及忍耐力。 (2)了解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 (3)科学认识心理压力。 (4)了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压力。
能力目标 (1)能战胜挫折,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2)能合理应用挫折防卫机制应对挫折。 (3)能提高承受压力的能力。
一、正确认识挫折
(二)挫折产生的原因
2.内在因素
内在因素主要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因素。 常见的心理冲突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双趋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目标同时吸引个体,而个体只能选择其中 一个时所产生的内心冲突。 (2)双避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都是个体想要回避的,而只能回避 其中一个时所产生的内心冲突,这是一种左右为难、进退维谷式的冲突。 (3)趋避冲突,是指个体一方面要接近某个目标,同时又想回避这个目标时所 产生的内心冲突。 (4)双重趋避冲突,是双趋冲突与双避冲突的复合形式,也可能是两种趋避式 冲突的复合形式。
一、正确认识挫折
(二)挫折产生的原因
1.外在因素
客观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然因素包括各种由于非人为力量所造成的时空限制、天灾地变等因素。 例如,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亲人生老病死所招致的挫折等。 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教育方式、学校环境、社会上的某些不正之风和不平 等待遇、各种不良价值观的冲击等。这些都会对学生造成影响,使其产生挫 败感。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 第七章-思维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 第七章-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76a3467c5ef7ba0d4a733bc6.png)
第七章-思维一、单选题1.根据在解决问题时,思维活动的方向和思维的成果的特点,可将思维分为( )。
A.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B.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C.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D.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2.人脑所形成的事物的映像与它所反映的事物木身之间的区别是 ( )。
A.前者是第一性的,后者是第二性的B.两者皆是第一性的,只不过是事物的映像以观念的形式存在C.前者是第二性的,后者是第一性的D.两者皆是第一性的,而被反映的客观事物是独立存在于现实中的实在的客体3.概念形成的策略中,( )是更有效的策略。
A.保守性聚焦B.冒险性聚焦C.同时性扫描D.继时性扫描4.在下述推理中,正确的是 ( )。
A.所有A都是B,所有C都是B,因而所有A都是CB.所有A都不是B,所有B都是C,因此所有A都不是CC.所有A都是B,所有B都是C,因而所有A都是CD.有些A是B,有些B是C,因此,有些A是C5.看完《西游记》后,脑中产生一个 "椰棚如生"的孙悟空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 )。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D.表象形成6.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 ( )的认识。
A.直接具体B.常规抽象C.概括间接D.直接概括7.为研究概念的形成,人们在实验室条件下对 ( )进行了研究。
A.具体概念B.抽象概念C.自然概念D.人工概念8.在解决河内塔问题时人们采用的策略是 ( )。
A.算法B.手段一目的分析C.逆向搜索D.爬山法9.在概念的层次网络模型中,每个概念结点上贮存的是 ( )。
A.该概念的独有特征B.本级概念共有的特征C.该概念的功能性特征D.该概念的所有特征10.心理旋转实验证明表象具有 ( )。
A.直观性B.稳定性C.概括性D.可操作性11、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A经验B知识C客体D表象12、从爱听童话神话故事发展到爱听英雄模范故事,这是想象()发展的表现。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自考讲义,第七章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自考讲义,第七章](https://img.taocdn.com/s3/m/4c3ab8e1763231126fdb11d8.png)
第七章中小学生心理辅导课程的目标与方法第一节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的目标一、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的总目标结合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和训练,调节中小学生的心理机能,开发其心理潜能,让学生懂得自我心理保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促使其人格健全发展和心理素质全面,,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要求。
二、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的具体目标包括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生的自我意识方面、认知方面、情绪情感方面、意志方面、个性方面、学习方面、交往方面等方面的目标。
第二节中小学生心理辅导课程的教学方法一、角色扮演法1、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2、运用角色扮演法的原则:要遵循4个方面的具体原则。
A不勉强B鼓励C注意力集中在角色上D气氛活跃。
.应使课堂气氛活跃,非表演同学积极关注表演者,给予表演者更多的支持和激励。
3、常用角色扮演法及适用对象:(1)相声表演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教育活动内容可以是所有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心理训练。
(2)哑剧表演适合于中小学各年级学生,教育内容主要适用于情感教育和交往指导。
(3)角色互换适合于中小学各年级学生教育内容主要适用于自我意识训练、情感教育、个性塑造和交往指导。
(4)小品表演适合于中、高年级学生,教育内容主要适用于自我意识、情感、个性、交往等方面训练。
二、价值观辨析法1、价值观辨析就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并把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解决价值冲突,进而按照自己较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支配自己的言行。
2、运用价值观辨析要遵循3个具体原则:教师首先必须诱发学生的态度和价值陈述;教师必须无批评地和无批判地接受学生的思想、情感、信念和观点;教师必须向学生提出问题以帮助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念。
3、常用价值观辨析法及适用对象(1)小组讨论法针对某一问题情境,问题应为开放性问题,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分组方式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匹配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个小组内成员均可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最后形成小组意见。
《美学》朱立元第七章
![《美学》朱立元第七章](https://img.taocdn.com/s3/m/cfe53d6a58fafab069dc02fa.png)
第七章(本章计划在第41-44课时完成教学。
其中讲述3课时,讨论和实验1课时)检查作文完成情况。
一、讲述内容(板书)第七章呑吐万汇的心理机能——审美心理交流原理第一节心灵的吐纳机制与心理交流系统1、心灵的吐纳机制2、心理交流系统第二节审美内感外射的心理机制1、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启示2、审美心理交流系统。
示意图(参看教材第209页):审美心理交流运动的发生、展开,达到高潮与结果。
审美心理交流运动的“三个回合”。
第三节心灵在吐纳中跃进生活意识在审美中的作用:选择作用、感受作用、建构作用、参照作用、外射作用、自组织作用等第四节从经验主体到审美主体1、审美心态的发生与审美主体出现2、审美意识系统的内感外射运动,审美的不同层次。
3、三大审美活动心理交流系统的异同,驳“纯粹美”。
4、审美意识外射与创造性,系统外射的表现。
二、课堂讨论1、你的成长过程有无心理交流系统的运转?举例说明。
2、人类古今文明创造与发展有无心理交流系统的运转?3、心理交流系统在审美中的作用。
三、课堂提问1、为什么人类能从最早使用的石器发展到今天使用多样工具?2、有没有一种文明事物的创造与心理交流系统无关?3、如果失去心理交流运动,人将会怎样,人类将会怎样?四、学生试验1、关在黑屋子里的心理反应。
2、塞起耳朵来什么也听不见的心理反应。
3、将手脚固定不动有何心理反应。
4、自试:能否长时间做到让头脑什么也不想?五、实验总结:人的心理交流系统运动是人存在的根本方式。
研究这一方式,意义重大(让学生自己领悟意义)六、操作让学生通过审美,再进入创作(或制作),体会并写出其间心理交流运动的各个环节。
七、小结与课后要求小结:心理交流运动原理的研究是哲学、美学、心理学和各种人文学科应当研究的根本性问题。
课后要求:完成本段教学要求的操作训练。
预习第八章。
填写满意度表(专制表格,让学生不记名填写),提意见要求,下次上課的要求及改进意见。
参考书目: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七章《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理论》练习题
![第七章《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理论》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4d9a229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76.png)
第七章《关于儿童心理开展的几种主要理论》练习题1.是指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步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开展过程。
空1答案:社会化2.格赛尔的开展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养育儿童的新观念,,是儿童教育的第一要义。
空1答案:尊重儿童的天性3.格赛尔认为,学习的最终效果,取决于o在儿童的开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空1答案:成熟空2答案:成熟4.格赛尔为我们提示了开展的方向性。
具体地说就是,由到:由向,由动作向动作开展。
(提示:边缘,中心,粗大,精细,下,上)空1答案:上空2答案:下空3答案:中心空4答案:边缘空5答案:粗大空6答案:精细5.是儿童对养育者(通常是母亲)形成的持久的、稳定的情感关系。
空1答案:依恋6.的《儿童心理之研究》成为中国儿童心理学创立的标志。
D练习的分配(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华生认为,一个人的习惯,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学会的快捷方式。
从生理学的角度说,习惯就是条件反射的形成。
华生认为,有两个因素影响儿童习惯的形成,一是年龄,二是练习的分配。
35.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A格赛尔B斯金纳(正确答案)C班杜拉(正确答案)D皮亚杰答案解析: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
空1答案:陈鹤琴7.我国的心理学家首先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贯彻辩证唯物主义的儿童心理学理论体系。
空1答案:朱智贤8.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说明儿童心理开展过程中()的作用。
A.遗传因素B.家庭教育C.文化环境D.生理成熟(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格赛尔强调成熟的重要性,认为,成熟是推进儿童开展的主要动力。
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变化。
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能推动开展。
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
任意选择一个。
不管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七章-2024鲜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七章-2024鲜版](https://img.taocdn.com/s3/m/c958a9c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c.png)
回顾本章重点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和 维护方法
2024/3/28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基 本知识
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应 对
心理危机的干预和处理
28
思考如何应用所学知识
2024/3/28
通过自我观察和评估,了 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及时 发现并处理心理问题。
学会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 和治疗,获得更全面和深 入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16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2024/3/28
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辅导能 力。
引进专业人才
积极引进具有心理学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充实心理健 康教育师资队伍。
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 工作积极性和实效性。
学会应对心理困扰和危机的方法。
2024/3/28
02
学习要求
能够分析自身心理健康状况;
03
6
学习目标与要求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改善自身心理健康 ;
能够为他人提供基本的心理支持和帮 助。
2024/3/28
7
章节内容与结构
心理健康的维护策略;
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影响因 素;
内容
01
2024/3/28
03 02
2024/3/28
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氛围、父母教育方式等家 庭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 有重要影响。
学校环境因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 氛围等学校环境因素对大学生 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个人因素
个人性格特质、心理素质等个 人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也有
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