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入蜀记·过巫山凝真观》原文及翻译

陆游《入蜀记·过巫山凝真观》原文及翻译
陆游《入蜀记·过巫山凝真观》原文及翻译

陆游《入蜀记·过巫山凝真观》原文及翻译

引导语:关于南宋的《入蜀记·过巫山凝真观》,大家是否知道?下文是小编整理的这首诗原文以及翻译,我们一起学习吧。

原文: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译文:

二十三日,经过巫山凝真观时,参拜了妙用真人祠。妙用真人就是大家所说的巫山神女。祠庙正对着巫山,峰峦高耸冲上云霄,山脚径直插入江水中。人们议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里奇妙。但是巫山十二峰并不能全部看到。所能见到的八、九座峰,只有神女峰最是纤细峻峭,适宜作为神女的化身。祠中主持祭祀的人说:“每年的八月十五晚上月亮朗照的时候,就能听到优美的音乐,在峰顶上往返行走,能听到山上的猿猴啼叫,到天明才渐渐停止。”庙的后边的半山腰中有个石坛,比较平坦。传说:“夏禹碰到神女,神女在这个地方把神符送给夏禹。”在石坛上看有十二座山峰,就像屏障一样。这天,天空晴朗,四周天空无云,只有神女峰的上空有几片白云,就像凤凰、仙鹤在飞舞,徘徊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散去,也是很觉得奇异的一个现象啊。

陆游《入蜀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入蜀记》

南宋陆游

(八月)十四日,晓,雨。过一小石山,自顶直削去半,与余姚江滨之蜀山绝相类。抛大江,遇一木筏,广十余丈,长五十余丈。上有三四十家,妻子鸡犬臼碓皆具,中为阡陌相往来,亦有神祠,素所未睹也。舟人云,此尚其小者耳,大者于筏上铺土作蔬圃,或作酒肆,皆不复能入峡,但行大江而已。是日逆风挽船,自平旦至日才行十五六里。泊刘官矶,旁蕲州界也。儿辈登岸,归云:“得小径,至山后,有陂湖渺然,莲芰甚富。沿湖多木芙蕖,数家夕阳中,芦藩茅舍,宛有幽致,而寂然无人声。有大梨,欲买之,不可得。湖中小艇采菱,呼之亦不应。更欲穷之,会见道旁设机,疑有虎狼,遂不敢往。”刘官矶者,传云汉昭烈入吴尝杈舟于此。晚,观大鼋浮沉水中。

(八月)二十一日。过双柳峡,回望江上,远山重复深秀。自离黄,虽行夹中,亦皆旷远,地形渐高,多种菽粟荞麦之属。晚,泊杨罗,大堤高柳,居民稠众。鱼贱如土,百钱可饱二十口;又皆巨鱼,欲觅小鱼饲猫,不可得。

(九月)九日,早,谒后土祠。道旁民屋,苫茅皆厚尺余,整洁无一枝乱。挂帆,抛江行三十里,泊塔子矶,江滨大山也。自离鄂州,至是始见山。买羊置酒。盖村步以重九故,屠一羊,诸舟买之,俄顷而尽。求菊花于江上人家,得数枝,芬馥可爱,为之颓然径醉。夜雨,极寒,始覆絮衾。

(十月)二十一日。舟中望石门关,仅通一人行,天下至险也。晚,泊巴东县,江山雄丽,大胜秭归。但井邑极萧条,邑中才百余户,自令廨而下皆茅茨,了无片瓦。权县事秭归尉右迪功郎王康年、尉兼主簿右迪功郎杜德先来,皆蜀人也。谒寇莱公祠堂,登秋风亭,下临江山。是日重阴微雪天气,复观亭名,使人怅然,始有流落天涯之叹。遂登双柏堂、白云亭。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人骨。其下是为慈溪,奔流与江会。余自吴入楚,行五千余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而止在县廨听事之后。巴东了无一事,为令者可以寝饭于亭中,其乐无涯,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何哉?

【参考译文】

王修字叔治,北海郡营陵县人。七岁时丧母。他的母亲是在社日那一天死的,第二年邻里进行社日活动,王修感念母亲,极为哀痛。邻里知道了,为此停止了社日活动。王修二十岁时,到南阳郡游学,住在张奉的家里。张奉全家人生病,没有人能照顾他们,王修亲自精心照顾他们,直到他们病好了才离开。初平年间.北海国相孔融召王修为主簿,就任高密县令。不久郡中有人反叛。王修听说孔融遭遇危难,连夜赶往孔融那里。反贼开始发难时,孔融对左右人说:“能冒着危难赶来的,只有王修而已!”话刚说完,王修就到了。

袁谭在青州时,征召王修任治中从事。别驾刘献几次诽谤贬低王修,后来刘献因为犯了事应当判死罪,王修审理这件案子,刘献得以免于一死。当时人因此更加称赞王修。袁谭、袁尚之间产生仇隙。袁尚攻打袁谭,袁谭的部队失败了。王修率领官吏百姓前往营救,袁谭高兴地说:“保全我部队的人,就是王别驾啊!”袁谭失败时,刘询在漯阴起兵,各个城池都起来响应。袁谭叹息说:“现在全州都背叛了我,难道是因为我没有德行吗?”王修说:“东莱太守管统虽然远在海边;但他不会反叛,他一定会来。”十几天后,管统果然抛弃了妻子儿女赶来袁谭这里。袁谭又要进攻袁尚,王修劝谏说:“兄弟之间往复攻击,是失败灭亡的根源啊!”袁谭不听从,于是和袁尚互相攻击,又向太祖请求援助。太祖破了冀州以后,袁谭又背叛太祖。太祖于是带领军队在南皮县进攻袁谭。王修这时正在乐安运送粮食,听说袁谭危急,率领他带去的士兵和属下的几个从事一共几十个人,赶赴南皮援救袁谭。到高密县时,听到袁谭已死的消息,王修下马放声大哭,说:“没有您我归附谁呢?”于是去见太祖,请求让他收葬袁谭的尸体。太祖想要观察王修的心意,沉默着一声不吭。王修又说:

“我曾受过袁氏的厚恩。如果能让我收殓袁谭的尸体,再让我死,我不会有什么遗憾。”大祖赞赏他的`义气,顺从了他的意愿。

魏国建立以后,王修任大司农郎中令。后来严才反叛,与他的属下几十人攻打宫殿旁门。王修听说兵变,召唤的车马没到,就率领属下官吏步行赶到宫门。太祖在铜爵台上看到他们,说;“那赶来的人一定是王叔治。”不久,王修病死在官任上。当初,王修在高柔二十岁时就赏识他,在王基还是幼童之时,王修就认为他与众不同,这两人最终都成了大器,世人因此称赞王修有知人之明。

1.下列加黑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与余姚江滨之蜀山绝相类。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

B.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

C.遂登双柏堂、白云亭曰:“可矣。”遂逐齐师

D.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下列加黑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大者于筏上铺土作蔬圃求菊花于江上人家

B.诸舟买之,俄顷而尽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

C.盖村步以重九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D.中为阡陌相往来为之颓然径醉

3.下列是对文章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C后一句引文是写当地井邑极萧条。

A.《入蜀记》随作者兴之所至,如行云流水,涉笔成趣,“又皆巨鱼,欲觅小鱼饲猫,不可得”,“得数枝,芬馥可爱,为之颓然径醉。”今日读来仍能想像作者当时情景。

B.作者写景,常用白描与衬托的手法,如写木筏之大,从写筏子上“妻子鸡犬臼碓皆具”等什物入手,就是很好的例子。

C.“道旁民屋,苫茅皆厚尺余,整洁无一枝乱”,“自令廨而下皆茅茨,了无片瓦”,游记对眼前的景物作简练而深刻的勾勒,速写,历久弥新,几笔就写出当地的民风的淳朴。

D.1170年,陆游被朝廷再度起用,任夔州通判这是当时的一个偏远小县。作为一个政治家,他看到寇莱公(寇准)的祠堂,想到自己大半生无所作为,才会有“始有流落天涯之叹”。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妻子鸡犬臼碓皆具,中为阡陌相往来,亦有神祠,素所未睹也(4分)

(2)是日重阴微雪天气,复观亭名,使人怅然,始有流落天涯之叹。(3分)

(3)沿湖多木芙蕖,数家夕阳中,芦藩茅舍,宛有幽致。(4分)

答案:

1.D(多:推重,赞美)

10.C(前者足疑问代词,哪里;后者是疑问语气助词,相当于“呢”。A都是介词,表示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B都是代词,代指这件事;D都是指示代词,表指示,可译为“那”“那个”CD相比选C)

2.B(①④⑤分别是孔融、曹操、袁谭知王修,而非王修知人)

3.D(A“罢社”足“停止了社日活动”,B“隐”是“同情、怜悯”之义,C 太祖攻破冀州攻打的是袁尚

古诗五人墓碑记翻译赏析

古诗五人墓碑记翻译赏析 《五人墓碑记》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溥。其古诗全文如下: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赉以资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

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注释】 ⑴本文作于明崇祯元年(1628)。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网罗遍天下,以残暴手段镇压东林党人。天启六年(1626),派人到苏州逮捕曾任吏部主事、文选员外郎的周顺昌,激起苏州市民的义愤,爆发了反抗宦官统治的斗争。本文是为这次斗争中被阉党杀害的五位义士而写的碑文。文章议论随叙事而入,感慨淋漓,激昂尽致,题外有情,题外有旨,开人心胸。 ⑵蓼(iǎo)洲周公:周顺昌,字景文,号蓼洲,吴县(今苏州)人。万历年间进士,曾官福州推官、吏部主事、文选员外郎等职,因不满朝政,辞职归家。东林党人魏大中被逮,途经吴县时,周顺昌不避株连,曾招待过他。后周顺昌被捕遇害。崇祯年间,谥忠介。 ⑶郡:指吴郡,即今苏州市。当道:执Org掌政权的人。

高中语文全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全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第一册 烛之武退秦师 勾践灭吴(节选) 邹忌讽齐王纳谏 触龙说赵太后 季氏将伐颛臾 寡人之于国也 劝学 秋水 过秦论 鸿门宴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 第二册 谏太宗十思疏 腾王阁序 师说 阿房宫赋 六国论 游褒禅山记 伶官传序 石钟山记 项脊轩志 五人墓碑记 登泰山记 病梅馆记 第三册 卫风·氓 秦风·无衣 邶风·静女 离骚(节选) 孔雀东南飞(并序) 迢迢牵牛星 归园田居 梦游天姥吟留别 琵琶行(并序) 山居秋暝 登高 蜀相 书愤 虞美人 雨霖铃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扬州慢 声声慢 陈情表 祭十二郎文 赤壁赋 第四册 逍遥游(节选) 促织 柳毅传(节选) 第五册 蜀道难 将进酒 兵车行 客至 旅夜书怀 咏怀古迹(其三) 阁夜 登岳阳楼 齐桓晋文之事 庄暴见孟子 孟子见梁襄王 齐人有一妻一妾 奕秋 第六册 报任安书(节选)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屈原列传(节选) 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原文: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译文: 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这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水之南。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

《五人墓碑记》虚词、实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全注释

五人墓碑记 张溥1 五人者2,盖3当蓼洲周公4之5被逮6,激7于8义而9死焉10者11也12。至于今,郡之13贤士大夫请于14当道15,即16除魏阉17废祠之18址19以20葬之21;且立石于22其墓之23门,以24旌25其26所为27。呜呼,亦盛28矣29哉! 1.张溥:pǔ (1602-1642),字天如。号西铭,太仓(今属江苏)人。明思宗崇祯四年(1631)中进士。 2.者:与(11)“也”组成“者......也”格式,典型的判断句格式。 3.盖:句首语气词,无实际意义。

4.蓼洲周公:liǎo 周顺昌(1584-1626),号蓼洲,明末吴县(今江苏)人。明熹(xī)宗时任吏部郎中,因得罪魏忠贤而被逮捕,死在狱中。 5.之:<连>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逮:dài 逮捕。 7.激:鼓动,激发。激于义,被义理所激发。 8.于:<介>介绍原因。 9.而:<连>顺承关系,连接的前后两项在事理上前后前后相承。 10.焉:指示代词,指代处所。 11.者:与动词性词组组成名词结构,“......的人。” 12.也:参考注释(2)。 13.之:<助>用于定语与中心语之间。 14.于:<介>介绍对象。 15.当道:执掌政权的人。 16.即:<副>表示急速。立即,立刻。 17.魏阉:yān 此处指魏忠贤,明熹宗时为秉笔太监,兼管特务机关东厂,权倾一时,各地纷纷给他建生祠(cí)。阉,指宦官。 18.之:<助>同<14>。 19.址:<名>地基。 20.以:<连>连接前后两项,后项是前项的目的。 21.之:<代>代指此五人。 22.于:<介>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地发生。 23.之:<助>用于定语与中心语之间。 24.以:<连>连接前后两项,后项是前项的目的。 25.其:<代>代指五人。 26.旌:jīng 表彰。 27.所为:“所+动”表示行为的对象。 28.盛:shèng 盛大,隆重。 29.矣:“了”。通常情况下“矣”报道一种新情况。 夫30五人之31死,去今之32墓33而34葬焉35,其36为时37止38十有39一月耳40。夫41十有42一月之43中,凡44富贵之45子,慷慨得志46

庄暴见孟子原文及翻译

庄暴见孟子原文及翻译 庄暴见孟子原文及翻译——课文《庄暴见孟子》一篇故事性很强的文章,很多同学在学习的时候被其文言文的句式难住了,今天,查字典语文小编给大家带来庄暴见孟子原文及翻译。一起来学习一下。 庄暴见孟子原文及翻译 《孟子》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 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之音,举

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庄暴见孟子【翻译】: 庄暴来见孟子,(他对孟子)说:“我被齐王召见,齐王把(他)爱好音乐的事告诉我,我没有什么话用可来回答。”庄暴又问:“爱好音乐,那怎么样呢?”孟子说:“如果齐王(果真)很喜欢音乐,那么齐国治理得大概很不错了吧。” 有一天,孟子被齐宣王接见,(孟子向宣王)说:“君王曾经把(您)爱好音乐的事告诉庄暴,有这回事吗?”宣王变了脸色说:“我不是能爱好古代圣王的雅乐,只是爱好世俗一般流行的音乐罢了。”(孟子)说:“只要君王(果真)很爱音乐,那么齐国就(治理得)差不多了。当今的音乐和古代的音乐是一样的。”(宣王)说:“(这个道理)可以说来听听吗?”(孟子)问道:“一个人单独欣赏音乐快乐,跟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宣王)说:“(自己欣赏音乐)不如跟别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孟子又)问:“跟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而快乐,跟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宣王)回答:“不如跟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于是孟子又)说:“请让我给君王谈谈关于欣

西湖游记二则原文翻译_袁宏道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

西湖游记二则原文及翻译_袁宏道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 前一篇:五人墓碑记后一篇:峡江寺飞泉亭记 西湖游记二则全文阅读:出处或作者: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偏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晚游六桥待月记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

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春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西湖游记二则全文翻译:初至西湖记 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西湖上面。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雇小船划向湖中。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眉毛;桃花红艳艳的,如同少女的面颊;温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如同绫罗一般轻软。我刚刚抬头一看,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是如痴如醉了。这时我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这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晚游六桥待月记 西湖最美的时间是春天和月夜,一天之中最美的时刻

《五人墓碑记》一字一句字词解释及重点句子翻译。

五人墓碑记 1.重点字词 五人者,盖当.(处在某个地方或时候)蓼洲周公之.(取独)被逮.(逮捕),激于义而死焉.(这件事)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当权者),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表扬)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筑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通又)一月尔。夫十有一月之 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 ..(埋没)不足道者,亦已 ..(患病)而死,死而湮没 众矣;况草野 ..(乡间)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 ..(通皎皎,明亮的样子),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每月十五)。吾社之行为 ..(品行,成为)士先者, 为之声义 ..(伸张正义),敛赀.(通资,钱财)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走上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忍受),抶而仆.(使……倒下)之。是时以.(以…… 身份)大中丞抚.(抚慰)吴者为魏之私人 ..(党羽)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 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责骂),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 ..(厕所)以免。既而以吴民之 乱请.(申告)于朝,按.(追究)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 傫然 ..(并和在一起的样子)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面对)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斥骂)之,谈笑以死。断头置 城上,颜色 ..(脸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支付)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用棺材收敛)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 ..(平民) 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 ..(假托君命发出的诏令) 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株连惩治);大阉亦逡巡 .. (迟疑不决的样子)畏义,非常 ..(自缢)道 ..(不同寻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 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近处、远处),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显露)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 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头 颅,即性命),以老.(老死)于户牖 ..(家中)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 ..(当作奴仆驱使)之,安能屈.(使屈身)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表明)死生之大,匹夫 ..(平民)之有重于社稷也。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2.重点句子 (1)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也用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2)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又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惋惜,抒发他们有志之士的悲叹呢? (3)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他们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 (4)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激于义愤而死于这件事的。

《孔雀东南飞》原文及翻译(全文)

[标签:标题] 篇一:高中文言文全部课文原文与翻译高中文言文翻译 ~~~~~~~~~~~~~~~~~~~~~~~~~~目录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 触龙说赵太后季氏将伐颛臾)勾践灭吴(节选邹忌讽齐王纳谏寡人之于国也劝学秋水过秦论鸿门宴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 第二册谏太宗十思疏腾王阁序师说阿房宫赋六国论游褒禅山记伶官传序石钟山记项脊轩志五人墓碑记登泰山记病梅馆记 第三册卫风〃氓xx风〃无衣邶风〃静女 )离骚(节选归园田居并序)迢迢牵牛星孔雀东南飞(梦游天姥吟留别 琵琶行(并序)山居秋暝登高蜀相书愤虞美人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扬州慢声声慢陈情表祭十二郎文赤壁赋 第四册 逍遥游(节选)促织xx(节选) 第五册蜀道难将进酒兵车行客至旅夜书怀咏怀古迹(其三)阁夜登岳阳楼齐桓晋文之事庄暴见孟子孟子见梁襄王齐人有一妻一奕秋妾第六册 ) (节选报xx书 )(节选xxxx列传 ) (节选屈原列传 )节选信陵君窃符救赵(《烛之武退秦师》原文与译文《左传》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xx夜缒而出。见xx曰: 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不知;不仁;失其所与,因人之力而敝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公曰:“不可。子犯请击之。 ”亦去之。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译文: 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这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水之南。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 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 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烛之武答应了。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 “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 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 贵国使臣来往经过,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供于您的力量薄弱啊。

苏教版必修三文言文《五人墓碑记》一一对应翻译

五人墓碑记〔明〕张溥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墓中的)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被正义所激励而死于这件事的。到了现在,本郡有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声望的士大夫们向有关当局请求,就清理已被废除的魏忠贤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门之前竖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立碑石,来表彰他们的事迹。啊,也算是盛大隆重的事情呀!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这五人的死,距离现在建墓安葬,时间只不过十一个月罢了。在这十一个月当中,所有富贵人家的子弟,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意气激昂,得志的人,他们因患病而死,死后埋没不值得称道的人,也太多了;何况乡间没有声名的人呢?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唯独这五个人声名显赫,为什么呢?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我还记得周公被捕,是在丙寅年农历三月十五。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榜样的人,替之声义,资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 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哭声震天动地。缇骑按着剑柄上前,问:“(在)为谁悲痛?”大家不能再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忍受了,把他们打倒在地。当时以大中丞职衔担任苏州一带巡抚的是魏忠贤的党羽毛一鹭,周公被捕就是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他主使的;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这时趁着他厉声呵骂的时候,就一齐喊叫着追赶他。这位大中丞藏在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厕所里才得以逃脱。不久,他以苏州人民发动暴乱的罪名向朝廷请示,追究这件事,杀了五个人,他们是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就是现在一起埋葬在墓中的这五个人。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然而,当五个人临刑的时候,神情慷慨自若,呼喊着中丞的名字斥骂他,谈笑着死去了。砍下的头放在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城头上,脸上的神情一点也没改变。有位有名望的人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下五个人的头并用棺材收起来,最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终与尸体合到了一起。所以现在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唉!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做官的人,那么大的中国,能有几个呢?但这五个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生于民间,从来没受过《诗》《书》的教诲,却能被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义无反顾,又是什么缘故呢?况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且当时假托的皇帝的诏书纷纷传出,追捕同党的人遍于天下,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抗击,使阉党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 敢再将我们株连治罪;魏忠贤也迟疑不决,畏惧正义,篡夺帝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直到当今的皇上继位,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魏忠贤畏罪)吊死在路上,不能不说是这五个人的功劳呀。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

庄暴见孟子课外阅读答案

庄暴见孟子课外阅读答案 庄暴见孟子课外阅读答案——通过课文《庄暴见孟子》的学习,我们又掌握了不少的语文知识。今天小编还给大家准备了“庄暴见孟子课外阅读答案”,同学们可以动手写一写,看看自己掌握了多少。 庄暴见孟子课外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完成文后各题。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 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弃之为数,小数也。不 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 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 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选自《孟子·台子上》)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吾如有萌 焉何哉(萌芽,此处喻苗头)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技艺) B.通国 ..之善弈者也(全国)使弈秋诲二人弈.(下围棋)

C.思援弓缴 而射之(收缴)虽与之俱 .学(一起) D.使弈秋诲 .二人弈(教导,指导)思援 .弓缴而射之(取过来)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B.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C.通国之善弈者也 D.为是其智弗若与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弗若之矣”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B.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C.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D.虽与.之俱学 4.下列各句中的解释或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弈秋”是当时的围棋高手。“秋”是他的名 字,因善下围棋,所以叫“弈秋”。这是古人称名的习惯。 B.文中“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后概括为成语“一曝十

《五人墓碑记》原文 注释 翻译 知识点 课文分析汇总

《五人墓碑记》原文注释翻译 1.五人者,盖当蓼(liǎo)洲周公之被逮(dài),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盖:句首发语词,无义。当:在……的时候。蓼(liǎo)洲周公:周顺昌,号蓼洲,明末江苏人。之: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激于义:被正义所激励。激:激励。于:介词,被。而:连词,表结果。焉: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之”代周公被捕一事,“于”即在。于之,在这件事上。…者,…也:判断句标志。 译文:这五个人,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被正义所激励而死在这件事上的。 2.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逆阉(yān)废祠(cí)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jīng) 其所为。呜呼,亦盛矣(y ǐ)哉! 至于今:到现在。至于:到了。于:本句三个“于”均为介词,第一个“到”,第二个“向”,第三个“在”。郡之贤士大夫:苏州本郡的贤明士大夫们。之:助词,的。请:请示。于:介词,向。当道:古今异义。古义:当权者,执掌政权的人。今义:挡住了路。即:立刻,就。除:修整,修治。阉废祠(c í):官魏忠贤被废弃的生祠。之:助词,的。址:地基。以:连词,用来。葬之:安葬他们。之:代词,指他们(指上文五人);本段其余“之”为“结构助词‘的’”。且:并且。立石:竖立碑石。于:介词,在。其:代五人,他们,他们的。墓之门:坟墓的门前。墓:坟墓。之:助词,的。以:连词,来。旌(jīng) :表扬,表彰,名作动。其:代词,他们。所为:指事迹。为:做。呜呼:叹词,表极度悲痛的感情,可译为“啊”或“唉”。本文译为“啊”。亦:也,也算。盛:形容词,盛大,隆重。矣(yǐ)哉:“矣”和“哉”连用,有加重惊叹语气的作用. 译文:到现在,本郡的贤明士大夫们向当局请示,就修整宦官魏忠贤被废弃的生祠的地基来,并且在他们的坟墓之前竖立碑石,来表彰他们的事迹。啊,也 算是盛大隆重的事情呀! (第1段内容概括:本段写为五义士建墓立碑的经过和目的。)

孟子 三则 原文与翻译

《孟子》三则 春秋 孟子 (一)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1)得兼:同时获得。(2)苟得:苟且取得。(3)患:祸患,灾难。(4)辟:通“避”,躲避。(5)如使:假如,假使。(6)不为:不愿意这样做。(7)勿丧:不丢掉。(8)蹴:用脚踢。(9)何加:有什么益处。(10)奉:侍奉。(11)本心:天性,天良。 导读:作者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进而阐述了这样一种观点: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即使在生死关头,也要经受得住各种考验。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所以有的祸患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 情没有比死亡更可怕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

五人墓碑记(文章加点字词翻译)

五人墓碑记 张溥 五人者,盖(句首发语词)当(在......时候)蓼洲周公之(取独)被逮(判断句,被动句),激于(被动句)义而死焉(兼词,于之)者也。至于(到,古今异义词)今,郡之(的)贤士大夫请于(向)当(主持,掌管)道(当权者),(介后)即(就)除(整理)魏阉废祠之(的)址(地基)以(来)葬之(他们);且立石于(在)其墓之门(介后),以(来)旌(表扬,表彰)其所为(所做的事)。呜呼,亦盛(盛大的事情)矣哉! 夫(发语词)五人之(的)死,去(距离)今之(取独)墓(名作动,修墓)而(承接)葬焉(兼词,于之),其为时止(只)十有一月(同“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意气激昂,志得意满)之徒(这类人),其疾病(名作动,患病)而(修饰)死,死而(承接)湮没(埋没)不足道(称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乡间,民间)之(的)无闻者(没有名声的人)欤?独(唯独)五人之皦皦(同“皎皎”,明亮的样子),何也?予犹记周公之(取独)被逮,在丙寅三月之(的)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日)。吾社之行为(品行,成为。古今异义词)士先者,为(替)之声义(伸张正义),敛(募集)赀(同“资”,钱财)财以(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用手压或握)剑而(修饰)前(名作动,走上前),问:“谁为(替)(之)哀者?”众不能堪(忍受),抶(笞打,鞭打)而(承接)仆(使......倒下)之。是时以(凭借)大中丞抚(巡抚)吴者为(是)魏之私人(私党,古今词)毛一鹭,公之(取独)(被)逮所由使(主使)也(被动句);吴之民方(正)痛心(痛恨,古今词)焉(他),于是乘其厉声以(修饰)呵,则噪而(修饰)相(代指一方,他)逐。中丞匿(躲藏)于(到)溷藩(厕所)以(才,承接)免。既而(不久)以(用)吴民之乱请(申告)于(向)朝(介后),按(追究,查办)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就是)今之傫然(并合在一起的样子)在墓者也(判断句)。然五人之(取独)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修饰)詈(斥骂)之,谈笑以(修饰)死。断头置(于)城上,颜色(脸色,古今词)不少(同“稍”)变。有贤士大夫发(拿出)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承接)函(名作动,用棺材收敛)之,卒(最后)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完完整整)为(是)五人也(判断)。 嗟乎!大阉之(取独)乱,缙绅而能不易(改变)其志者(定后),四海之大(定后),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平民)之间,素(平素)不闻诗书之训(教诲),激昂大义(被动句),蹈(踏上)死不顾(回头),亦曷(同“何”)故哉?且(况且)矫诏(假托君主颁发的诏令)纷出,钩党(有牵连的同党)之捕遍于天下(宾前),卒(最终)以(因为)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株连治罪);大阉亦逡巡(迟疑不决)畏义,非常(非同寻常,古今词)之谋难于猝(突然)发,待圣人之(取独)出而(承接)投缳(自缢)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判断)。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因犯罪而受相应的惩罚),或(有的)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被动)远近(远近的人,形作名),而又有剪发杜门,佯(假装)狂不知所之(去,到)者,其辱人贱行(行为),视(与......比)五人之死,轻重固(本来,到底)何如哉?是以(因此)蓼洲周公忠义暴(显露)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介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介后,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承接)拜且泣者,斯(这)固(的确)百世之遇也(判断)。不然,令(假使)五人者保其首领(头颅,借指性命),以老于户(门)牖(窗)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名作状,那对待奴隶那样)使(使唤)之,安(怎么)能屈(使屈伸,倾倒)豪杰之流,扼腕(于)墓道,发(抒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惋惜)斯(这)墓之(取独)徒(空)有其石也,而为(替)之记(名作动),亦以(用来)明(表明,阐明,形作动)死生之大(重大意义,形作名),匹夫(平民)之有重于社稷也。

庄暴见孟子

庄暴见孟子 《孟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课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循循导入,刻意对比,语言生动形象等高明的论辩艺术。 2、加强朗读,把握各层次间的内在联系。 情感目标: 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理解“与民同乐”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 1、文意的梳理。 2、学习文中的一些文言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以及常见词语、古今异义现象等,并注意摘录整理。 3、了解孟子的思想,理解本文表达的“与民同乐”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1、对孟子高明的论辩艺术讨论和学习。 2、对孟子思想的当时和现实意义的理解。 3、音乐和古时君王治国之联系。 【教学方法】 用探究学习的方法,看透其内部结构,把文章切分为若干小段,在完成局部理解之后,完成对全文的理

解,加深对孟子思想的理解,同时要求学生对文章反复朗读,力求做到熟读成诵,从而进一步理解孟子的政治思想。 【课时安排】二课时。 【板书设计】 庄暴见孟子 态度结果 不与民同乐闻王钟鼓之声举疾首蹙额对 与民同乐闻王钟鼓之声举欣欣然有喜色比 观点今王与百姓同乐,可王矣。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的时代,产生过驰骋其想像,自由其意识,生发其学说,论辩其观念的诸子百家。孟子,以其思想的博大,政治的精通,现实精神的坚强和滔滔的雄辩口才,雄居“亚圣”之位,使儒学得以发展,“孔孟之道”不仅成为儒学的代名词,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旗帜,他的文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孟子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儒家学者。姬姓,孟孙氏,名孟轲,字子舆。鲁国邹(山东邹县东南)人。早年丧父,母仇氏为求良好的学习环境,三迁其居而居于学宫之旁,让孟子学习俎豆之事,后又在子思之门人那里学习。学成,游学于宋、鲁、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或合纵、或连横、以攻伐为事,他则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行仁政、省刑罚,反对兼并战争。不合时宜,晚年回到邹,课徒讲学。著书立说。其主要言论见于《孟子》。《孟子》,《汉书·艺文志》著录有中篇,今存七篇,由孟子与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他是孔子儒学的嫡系正传,后世尊为“亚圣”。 三、《孟子》简介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书中记载了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由孟子及其门徒共同完成。宋代朱熹把它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为“四书”。 跟《论语》一样,《孟子》也是用语录体写的,但体式有所不同.有些章节论述当代的某些重要问题,篇幅比较长,论证也很充分,已经具有议论文的规模,不过仍在章首冠以“孟子曰”一语,《鱼我所欲也》即属于这一类;对话体也有很大的发展,增加了反复辩难的内容,《庄暴见孟子》则属于这一类。 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经常设譬,以小喻大,逻辑性很强,有极大的说服力;其文气势磅礴,笔

《五人墓碑记》“张溥,字天如,太仓人”阅读答案及解析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 ..,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 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节选自张溥《五人墓碑记》 乙 张溥,字天如,太仓人。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 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 ..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以此也。与同里张采共学齐名,号“娄东二张”。 崇祯元年以选贡生入都,采方成进士,两人名彻都下。已而采官临川。溥归,集郡中名 士相与复古学,名其文社曰复社。四年成进士,改庶吉士。以葬亲乞假 ..归。读书若经生,无间寒暑。四方啖名者.争走其门,尽名为复社。溥亦倾身结纳,交游日广,声气通朝右。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节选自《明史·张溥列传》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而又有剪发杜门 ..杜门:塞住门,不与外界交往。 B.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首领:头颅,借指性命。 C. 日沃汤 ..数次沃汤:喝水。 D. 以葬亲乞假 ..归乞假:请假。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不能容于.远近乃设九宾礼于.廷 B. 佯狂不知所之.者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 四方啖名者.争走其门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 以.故名高一时以.资政殿学士行 16.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通过对比表明五人忠义昭彰,荣于身后,充分肯定了五人死难的伟大意义。

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

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 篇一:登泰山记的翻译及重点归纳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这月28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攀行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级,共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条水道,(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开始顺着中谷进去。(沿着小路)走了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水道走,就到了泰山的巅顶。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水道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照到日光,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东岳大帝的女儿)庙。皇帝的行宫(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一天,(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桐城人姚鼐记述。 古今异义 1.至于泰安(至于,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2.是月丁未(是,古义:这,此;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3.复循西谷(复,古义:再,又;今义:往复,重复) 4.戊申晦(晦,古义: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今义:昏暗,夜晚) 5.多平方(平方,古义:方方整整的;指山石;今义:数学名词) 通假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以”通“于”,在,在……的时候) 2.其级七千有余(“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高三年级语文庄暴见孟子知识点及课后练习题

高三年级语文庄暴见孟子知识点及课后练习题 1、语:王语(yù)暴以好乐(动词,告诉) 2、庶几(shùjī):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差不多) 3、他日:他日,见于王(另一天,过了几天以后) 4、直……耳:直好世俗之乐耳(仅仅……罢了) 5、蹙頞(cùè):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收紧额头,指愁眉不展) 6、无他: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没有别的原因) 二、通假字 1.可得闻与(与通“欤”) 2.今王田猎于此(田通“畋”) 三、词类活用 1、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乐:名作动,欣赏音乐) 2.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少、众:形作名,少数人,多数人) 3.今王豉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钟、鼓、管、籥:名作动,敲钟、打鼓、吹管籥) 四、句式 1、暴见于王。(被动句) 2.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介词短语后置) 3.他日,见于王。(省略句,被动句) 五、难句翻译

1、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译:大王你那样喜欢音乐,那齐国实行王道该差不多了吧。 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译:独自一个欣赏音乐是快乐的,跟别人一起欣赏音乐是快乐的,哪一种更快乐呢? 3、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译:大王以前把喜欢音乐的事告诉了庄子,有这件事吗? 六、释字义 ①庄暴:人名,即下文提到的的庄子。 ②见(xian现)于王:被齐王召见或朝见齐王。 ③乐(yuè):《说文》:“五声八音总名。”《易》曰:“雷 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礼记·乐记》:“先王之 所以饰喜也”“天地之和”“德之华也”。可见,古代的乐是为 了身心合德而作。音乐是道德感情的心声,也是回归天地万物 和谐境界的途径。 ④庶几:差不多。朱熹《集注》云:“近辞也,言近于。”,这 里指“差不多治理好了,有希望了”。 ⑤变乎色:改变了脸色。朱熹《集注》云:“变色者,惭其好之 不正也。”赵注则说是宣王恼怒庄暴把他“好乐”的事告诉孟 子。 ⑥直:不过、仅仅。 ⑦独乐乐:独自一人欣赏音乐快乐。前一个“乐(yuè)”欣赏 音乐名词后一个快乐作动词用,以下几句类似的句子同。

五人墓碑记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

五人墓碑记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 原文阅读: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前,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 之皦皦,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扑之。是时以大中丞 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日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杨、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而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 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 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视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 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 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牗之下,则 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 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大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翻译译文或注释: 这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阉党逮捕时,为正义所激奋而死于这件事的。到了现在,吴郡贤士大夫向有关当局请示,就清理已废的魏阉生祠的旧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 们的墓门立碑,来表彰他们的事迹。啊,也够隆重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