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第一讲

合集下载

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讲解(上)课件

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讲解(上)课件

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
,有村民被误告谋逆,他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认为 好生之德。以不应为杖之,足矣。”曰:“何以戒后
应判杖刑,并以彰显皇上刑罚不滥为由,征得皇上 人?”曰:“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
认可。
。”徽宗从之。
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王诜曰
:“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诜怒。会诜馆辽
比对 人物
高考文言文所选的材料大都是记叙性的,除全文记叙的主要人物外,还会写到另一些相关人物。这 类命题陷阱往往将“彼”强接在 “此”上,张冠李戴。辨析时应抓住“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 过什么事 ”等信息,尤其要看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比对 事件
高考文言文所选材料对事件的叙述有详略之分,对原因的分析有主次之分,对行事的描述有缓急之 分, 对人物的评价有轻重之分。 命题人在设计错误选项时常常有意颠倒其详略、主次、缓急和轻重, 这 就犯了对事情表述失度的错误。与此同时,命题人往往对原文关键的细节词语有意翻译错来迷惑考生。 这些歪曲文意的方式正是设题的主要陷阱。
2.挑选文中信息
(2)(经典题,3分)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 )
①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巨
②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③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④文升请命所司振恤
⑤减膳撤乐,修德省愆
⑥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挑选文中信息。第一,准确理解题干要求,抓住限制语“马文升”“皇上”“修身爱民”,即下 列选项主语应是“马文升”,宾语是“皇上”,内容是“修身爱民”。其次,理解选项句子含意。最后,在理解 句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要求,挑选排除。①句省略主语马文升,结合语境可知,此句指马文升劝谏新登基的天 子应当知道农事的艰巨,符合题干要求。②句省略主语马文升,结合语境可知,句意指马文升正直敢言,即使不 是他职分之内的事,也是言无不尽。②句的重点内容在于马文升直言劝谏,并没有体现出“修身爱民”的内容。 故②句错误,排除A、C项。③句省略主语马文升、宾语太子,结合语境可知,此句指马文升进言对太子的言语举 止进行正确引导,没有涉及“皇上”。故③句错误,排除A、D项。④句主语为马文升,结合语境可知,该句写马 文升奏请朝廷命有关部门赈灾,抚恤灾民,没有涉及“劝谏皇上修身爱民”的内容。故④句错误,排除C、D项。 ⑤句结合语境可知,句意指马文升要求皇帝减少饮食,撤去歌舞音乐,修养德行,检讨过失,符合题干要求。⑥ 句结合语境可知,句意指马文升劝谏皇帝停止额外织造,赈济饥民,捕捉盗贼。由上可排除②③④句,①⑤⑥句 正确。故答案为B项。

文言文阅读第一讲

文言文阅读第一讲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八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选文标准
[考点要求] 《考试大纲》在“古代诗文阅读”部分所列“理解”的 4 个考 点和“分析综合”的 3 个考点, 主要是针对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 具体规定如下: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 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 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第 1讲
读文:把握整体
勾画重点Βιβλιοθήκη 以古代人物传记为主读文步骤
• • • • •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快速通读,厘清层次 勾画业绩,解读品性 宏观着眼,微观品析 结合语境,正确断句 了解文化,积累常识
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统计]
[命题特点] 1.题型稳中有变。概括分析题、翻译题,自 2009 年至今,没 有变化。2014 年的试卷有了微调,没有专设信息筛选题,却专设了 断句题,且是以单选题的形式考查。2015 年没有专设实词题,却专 设了文化常识解说题,也是以单选题的形式考查。 2.“内”“外”兼顾,以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为主。选文是课 本外的,但答案却能在课本内找到。断句题、翻译题,甚至概括分析 题,皆体现出这一特点。 3.始终坚持“浅易”原则。“浅易”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 选文基本上出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 第二, 文章用词均为常 用词;第三,文章均采用常见句式;第四,文章可在脱离写作背景的 情况下读懂;第五,文章是经典的文言文作品。 为更直接显现文言文考查题型的渐变, 本专题“真题演练”栏将 2013~2015 年高考题例按年列陈,供讲解时参用。

第一讲 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

第一讲  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

第一讲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第一课时真题体验1.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2.《文选》(或《昭明文选》)3.文章不群,大贤笃志。

(前一点也可答“辞采精拔”,后一点也可答“与道污隆”)【译文】有人说陶渊明的诗篇篇都有酒。

我认为他本意并不在酒,而是用酒来寄托自己的心迹。

他的文章与一般的文章不一样,辞藻精简,跌宕生姿,超凡脱俗。

他的文章意境或恬静婉约如小桥流水,或气势磅礴直上云霄。

谈时事则有针对性且值得人深思;论抱负则远大而真切。

如果不是圣贤,有不渝的志向,出污泥而不染,又怎能如此呢?我非常喜欢他的文章,爱不释手,又想到他高尚的品德,遗憾的是自己没能和他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即时演练1.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四者到时/或有丽词俊音可用/尔时能一一顾九宫四声否/如必按字摸声/即有窒滞迸拽之苦/恐不能成句矣2.《牡丹亭》(又名《还魂记》《还魂梦》《牡丹亭梦》)《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任意写出其中两部即可)3.①好的剧本应以意、趣、神、色为主;②作品的思想内容比形式更重要(或:不能过分强调声律而妨碍思想情感的表达)。

【译文】寄信到吴中(吕姜山在浙江,因此称之)讨论什么才是戏曲中的好的和对的。

“《唱曲当知》,作曲方面不是都非常好”,这句话有很多地方值得商榷。

凡我们作文应该以意、趣、神、色为主。

这四个方面做到了,才去考虑好的词、美的调去使用。

这个时候能够把九宫四声都面面俱到吗?如果刻意地按着字去揣摩声韵,就会有阻塞不畅、分散拖拉的窘状,恐怕不能写出好的句子。

我虽然就住在当地,但已经有一年没有去拜访官吏了。

虽然在不同的地方,却有一样的想法,只想和年轻人一起畅想。

第二课时真题体验1.以专门之攻习/犹未达古人之精微/况泛览所及/爱憎由己耶/夫不传者/有部目空存之慨/其传者2.经、史、子、集。

3.章学诚(章实斋)。

【译文】欧阳修曾叹息《七略》《四部》(七略,四部都是图书分类目录),很多书只有书名,而书已经失传。

文言文第一讲(教师版)

文言文第一讲(教师版)
C、近阶段,毒黄瓜、瘦肉精、塑化剂……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惴惴不安。
D、他极为惊异地发现,那些鸟儿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能随心所欲地叫出各种声音,好听极了。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把它们找出来,如以改正。(3分)
文化与修养共存,智慧与幸福同在。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①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②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③如果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村里的人看见渔人,很是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
原文中省略了两处主语、一处宾语,翻译时将其补充出来,意思才明白。
有些句子,不好说它省略了什么词语或句子成分,只是为了上下文连贯,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要怎不一些词语,读起来才觉得上口,表意也才通顺明白。
例: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了它原来的规模。
“增”本义是增加,引申义为扩大;“制”本义是制作、制造,引申为规章、制度,再引申为规模。翻译时选取它们的引申义。
【小试牛刀】
【12年铁一中真题】
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显宗即位,征为尚书。时交趾太守张恢坐臧千金,征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意对曰:“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恶其名也。此臧秽之宝,诚不取拜。”帝嗟叹日:“清乎尚书之言!”
(四)补,增补词语或句子成分。
翻译文言文时,下列几种情形需要增补词语或句子成分。

高考语文 古诗文阅读 第一章 第1节讲义

高考语文 古诗文阅读 第一章 第1节讲义
精品课件
梁王迫不得已叫出王祎来见,脱脱想要让王祎屈服,王祎 呵斥说:“上天已经结束了你们元朝廷的命运,我们朝廷 取代了它。你们这些微火残灰,竟敢与日月争辉吗!况且 我和你都是使臣,岂有向你屈服的道理!”有人劝脱脱 说:“王先生素负盛名,不可加害。”脱脱捋起袖子说: “今天就是孔圣人在这里,按理也不得活。”王祎回头对 梁王说:“你要是杀了我,朝廷军队紧接着就到,你的大 祸不久就到了。”王祎最终遇害。
精品课件
说的办。第二年修撰《元史》,皇帝任命王祎与宋濂为总裁。 王祎擅长史事的记载,裁剔繁芜,行文得当,下笔简洁。《元 史》修成后,被提升为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 他奉皇帝诏命在大本堂执教,经义理解透彻,析理畅达,善 于开导。皇帝召见他在殿堂对答,必定赐他坐下,随便谈论。 五年正月,皇帝与群臣商议招抚训谕云南,命王祎带诏书前 往。到后就告谕梁王,应该立即奉送版图给职方官,不然朝 廷讨伐的军队早晚之间就到。梁王不听从,把他安排在别馆 住宿。又一天,王祎又告谕说:“朝廷考虑到云南有百万生 灵,不愿看到他们毙命于刀锋之下。若是你们仗着地势的偏 远险要,抗拒英明的皇帝,后悔就晚了。”梁王很害怕就服 从了,立刻让他改住客馆。恰巧元朝派遣脱脱来征收粮饷, 用些耸人听闻的话威胁梁王,一定要杀掉王祎。
精品课件
考点研读 1.考点要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主要考查常见文言
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2.考点解读 (1)常见文言实词。所谓“常见”,是指实词在文章中
出现的频率较高,其范围包括文言文中的常用字和次常用 字,还包括初高中课本及学生尚未接触到的传世名篇中经 常出现的实词。
(2)在文中的含义,是指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文 言实词,有的因多音多义而难以确定,有的因古今义容易 混淆,还有的因词类活用而意义发生临时改变,因而需要 根据特定的语境准确指出实词的意义。

中考语文总复习 中考解读 阅读理解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 第一节 课内文言文阅读 九上 出师表课件

中考语文总复习 中考解读 阅读理解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 第一节 课内文言文阅读 九上 出师表课件
. ④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罚) . . ⑤悉以咨之 (悉:都。咨:询问) . ⑥猥自枉屈 (辱,降低身份) . . ⑦遂许先帝以驱驰 (奔走效劳)
12/12/2021
知识储备
其他重点实词
. . . ⑧后值倾覆 (遇到) ⑨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那时以来) . ⑩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托付) . . ⑪夙夜忧叹 (夙:早。夜:晚) . . ⑫深入不毛 (不长草,这里指人烟稀少的地方) . . . . ⑬庶竭驽钝 (比喻才能平庸) ⑭攘除奸凶(排除,铲除) . . ⑮斟酌损益 (损:除去。益:兴办、增加) . ⑯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怠慢,疏忽) . . ⑰以彰其咎 (表明、显扬) ⑱以咨诹善道(询问)
作者先从正面分析先汉兴隆的原因(亲贤臣,远 小人),紧接着从反面分析后汉倾颓的原因(亲小人, 远贤臣),同时又用先帝的事例来警示刘禅,最后向 刘禅提出期望,从而劝谏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
12/12/2021
知识储备
第⑥段: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 真挚感情。
写作者的出身和志趣,概括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 史,表白自己对蜀汉的一片忠诚,启发刘禅能像其父 一样任人唯贤、知人善任。
⑧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 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⑨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2/12/2021
知识储备
一、重点词语 通假字
. ①必能裨补阙漏 (通“缺”,缺点) . ②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诸葛亮主要提出了三条建议:①广开言路;②严 明赏罚;③亲贤远佞。其中“亲贤远佞”是贯穿全篇最 重要的建议。 12/12/2021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学生版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学生版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经典例题】(一)慎其所处子曰:“商①也好与贤已者处,赐②也好不若已者。

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

故曰,与善人居,如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③矣。

与不善者居,如入鲍鱼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⑤之所藏者黑。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选自《孔子家谱》)注释:①商:卜商,字子夏。

②赐:端木赐,字子贡。

③化:同化,与……趋向一致。

④鲍鱼之肆:指代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

鲍鱼,咸鱼;肆,店铺。

⑤漆:墨漆。

思考练习:1.请解释下列画线字的意思(1)故曰,与善人居 (2)与不善人居(3)如入鲍鱼之肆 (4)亦与之化矣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久而不闻其香”与“广起,夺而杀尉”中“而”字的用法相同。

B.“与善人居”和“居五日”中的“居”意思相同。

C.“鲍鱼之肆”代指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

D.“丹之所藏者赤”和“漆之所藏者黑”中的“之”用法相同。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译文:(2)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译文:4.根据文义,君子要“慎处”的原因,可用一个八字成语来概括,请写出这个成语。

5.对君子“慎处”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回答。

6.这段文字意在告诫人们什么道理?(用文中原句作答)(二)杀驼破瓮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①。

骆驼入头瓮中食谷②,首不得出③。

既④不得出,其人以为忧⑤。

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

”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既杀驼,而复破瓮。

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选自《百喻经》)注释:①先瓮(wènɡ)中盛谷:先在瓮中装进谷子。

②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骆驼将头伸入瓮中吃谷子。

③首不得出:(骆驼的)头不能够缩出。

④既:已经。

⑤其人以为忧:那个人为此事发愁。

其,指示代词,那个。

以为忧为(这件事)发愁。

【文言文阅读技巧】--讲义 第一讲

【文言文阅读技巧】--讲义 第一讲

小升初文






专题一——词汇积累
考点解读
一、考查方式:
1.直接要求解释文言文字词含义。

2.成语中的字义解释、判断。

3.文言文句子翻译中的关键字词落实。

二、考查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翻译题。

三、合并考查:
成语故事,文学常识等。

四、备注说明:
篇目多来自先秦寓言、《世说新语》、《聊斋志异》等。

专题一——词汇积累第一课:通假字
第二课:人称代词
第三课:一词多义
第四课:古今异义
第五课:文言虚词
第一课:通假字
所谓通假,即用读音相同或者字形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通假字本质上属于错字或者别字,但是属于正常语言现象。

例题: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政通人和,百废具兴:(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通“悦”,高兴。

通“俱”,全,都。

通“花”,花朵。

知识清单:
1.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
3.由,诲女知之乎!(《论语-为政》)
4.使子路反见之。

(《论语-微子》) “材”通“才“,才能。

”止“通”只“,只是。

”女“通”汝“,你。

”反“通”返“,返回。

课外文言文阅读1及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1及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1》及答案(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1》一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

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

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酒三行⑤,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⑥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

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②京师:京城。

③馔(zhuàn):准备食物。

④果蔬:泛指菜肴。

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⑥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⑦啖: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又久之,方.命坐②觉饥甚而不敢去.③旁置.菜羹而已④公取自食.之2.下列句中“之”与“其人心已怪之”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家人发箧视之B.亦荆吴行胜之最也C.事列《神仙》之传D.至之市3.翻译下列句子。

(1)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2)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4.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二朝三暮四宋有狙公①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

损其家口②,充狙之欲。

俄而匮焉,将限其食。

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

先诳③之曰:“与若芧④,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

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选自《列子·黄帝篇》)【注释】①狙(jū)公:养猴子的人。

狙,猕猴。

②家口:家中的人,这里指家里人的口粮。

③诳(kuáng):欺骗。

④芧(xù):橡实。

【阅读提示】这个故事揭露了狙公愚弄猴子的骗术。

其实橡实的总数没有变,只是分配方式有所变化,猴子们却转怒为喜。

现实生活中有些追求名利的人,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形式,却不知道事物的本质只有一种。

中考语文总复习中考解读阅读理解第一章文言文阅读第一节课内文言文阅读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

中考语文总复习中考解读阅读理解第一章文言文阅读第一节课内文言文阅读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

.
古今异义
①明日徐公来 (古:第二天。今:今天的后一天)
②今齐地方千里 (古:土地方圆。今:地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
(古:近臣。今:表示方位; 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约数)
优选课件
知识储备
词类活用
①朝服衣冠 (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②吾妻之美我者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 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名词用作状语,当面) ④闻寡人之耳者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优选课件
知识储备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 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 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
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
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优选课件
知识储备
一、重点词语 通假字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通“熟”,仔细)
.
知识储备
其他重点实词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 (长,这里指身高)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偏爱) ③王之蔽甚矣 (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 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当面指责)
.
.
.
. .
⑤谤讥于市朝
. . . .
(谤讥:议论。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讥,谏。
市朝:公共场所)
优选课件
知识储备
其他重点实词 ⑥时时而间进 (时时:不时,有时候。间进:偶然进谏。 间,间或、偶然) ⑦期年之后 (满一年)
. . . .
. .
优选课件
知识储备
二、内容理解 1.文章中心:文章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 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从而说明国君必须

19文言文阅读 第一讲(2)

19文言文阅读 第一讲(2)

前景培训学校,小升初语文讲义,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 第一讲【学习指导】一、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文言字词、句式等方面的知识,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才可能顺利地阅读文言文。

1.重视预习,学会自学课前一定要借助注释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译,不要坐等老师来讲解。

预习时注意找出疑难字句提交课堂讨论,向老师、同学请教。

对重点字词要进行归类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有相当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我们要善于记忆、比较、归纳、整理,把“字词”学“活”。

文言文词汇归类:通假字:孰为汝多知.乎古今异义:及其日中如探汤.一词多义:故.人西辞黄鹤楼 问其故.词类活用:一狼洞.其中 其一犬.坐于前2. 在“字字落实”的基础上,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去理解、体会。

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积累文言字词不要死记硬背,而应结合“语境”去揣摩。

翻译方法:(1)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①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②“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③“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第1讲:文言实词》教学案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第1讲:文言实词》教学案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文言文阅读第1讲:文言实词》文言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量词。

这些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

虽然近几年全国卷不再单独设题考查实词,但对文言文文意的把握、文言断句的考查、语句翻译的考查,都是基于对实词含义的理解;没有对实词含义的正确理解,就无法正确解答这些题目。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必须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和偏义复词等相关方面的知识。

[说明:“词类活用”将在第3讲中专门研究。

]考点一多义实词“多义实词”是指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

多义实词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

把握多义实词,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考点感悟]1.下列文言实词有多个义项,先体会一下这些义项之间的联系,然后为后面语句选择正确的解释。

(1)属:①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f)②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a)③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并序》)(b)④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c)⑤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d)⑥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张衡传》)(e)(2)道:①有碑仆道.(《游褒禅山记》)(g)②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c)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a)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d)⑤策之不以其道.(《马说》)(f)⑥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b)⑦于是废先王之道.(《过秦论》)(e)⑧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h)⑨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i)(3)绝:①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逍遥游》)(c)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a)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d)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b)⑤以为妙绝.(《口技》)(e)[解题策略]多义实词的推断技法1.语境代入推断法语境可分为句内语境和句外语境。

中考语文总复习 中考解读 阅读理解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 第一节 课内文言文阅读 七下 孙权劝学课件

中考语文总复习 中考解读 阅读理解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 第一节 课内文言文阅读 七下 孙权劝学课件

2021/12/10
第六页,共八页。
知识(zhī shi) 三储、备写作特色
1.记事简练(jiǎnliàn)、剪裁精当。全文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 接着就写结果,而略写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 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 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
2.巧用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
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研究。经:儒家经典)
. . ④但当涉猎 (但:只是。涉猎:粗略地阅读) . . . 2021/12/10
第三页,共八页。
知识(zhī shi)
储备
. ⑤孰若孤 (比得上)
. ⑥蒙乃始就学 (从事(cóngshì))
. . ⑦及鲁肃(lǔ sù)过寻阳(及:到了……的时候。过:到)
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021/12/10
第一页,共八页。
知识(zhī shi) 一储、备重点词语
通假字
. ①卿今当涂掌事 (通“途”,仕途(shìtú)) .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bóshì)邪
(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 古今异义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古②:见当往时事专耳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学位的最高一级)
知识(zhī shi) 储备
·七年级下册·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
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
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yǐwéi)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
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

文言文阅读第1讲实词

文言文阅读第1讲实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陶渊明1 文言文阅读第1讲 实词含义一、导入《活在当下,顺其自然》从前,有个小和尚,每天早起,负责清扫寺院里的落叶。

的确,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是在深秋,冬天就要来临的时侯,每天一次起风,满院子的大树随风摇摆,树叶随风飞舞落下,满地都是,厚厚的一层。

要清扫完这些叶子,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完成。

而且,过不了半天,树叶有飘落满地。

这让小和尚头疼不已,他冥思苦想,一直想要找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

后来有个大些的和尚和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用力摇树,把要落的叶子统统摇下来,一次性扫干净,后天就可以不用扫落叶了。

”小和尚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于是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扫地之前,使劲的摇树,把院子里的树摇了个遍,树叶也扑簌簌掉了一地。

他想,这样他就可以把今天和明天的落叶一起扫干净了。

这一整天小和尚都很开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里一看,不禁傻了眼:院子里同往常一样,依旧是落叶满地。

这是,老和尚走了过来,对小和尚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样用力,明天的落叶还会飘落下。

” 小和尚终于明白了:原来,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是无法提前完成的,唯有认真的活在当下,顺其自然,才是最真实的人生。

二、考点小罗盘☆考点一 一词多义《教学大纲》中列出的120个文言实词,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需要同学们根据一定语境来分析判断词义。

一个词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从本义引申出多个意义,形成一词多义。

把握一词多义,除了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外,还需注意词的比喻义和假借义。

如“畔”,其本义是田界;田界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等;“畔”与“叛”同音,所以又借用为“背叛”的意思,如“亲戚畔之”的“畔”,即用其假借义。

中考语文总复习中考解读阅读理解第一章文言文阅读第一节课内文言文阅读八上记承天寺夜游课件

中考语文总复习中考解读阅读理解第一章文言文阅读第一节课内文言文阅读八上记承天寺夜游课件

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两个比喻句,前者给人以一
池春水的静谧之感,后者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 静中有动,以动衬静。一正面描写,一侧面描写,描 绘出月光如水的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
“月”。“积水空明”,可以想见月色之明;“藻、
荇交横”,可以想见月色之清;“盖竹柏影也”,可
.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古:只是。今:但是,表示转折关系)
知识储备
其他重点实词 ①月色入户 (门) ②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于是)
.
. ③相与步于中庭 (共同、一起) . . ④庭下如积水空明 (形容水的澄澈) . . ⑤水中藻、荇交横 (交:交错。横:纵横) . . ⑥盖竹柏影也 (原来是) .
以想见月色之浓。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
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知识储备
第三层:抒情,抒发复杂微妙的感触。
“闲人”的含义:①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作者
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因为只有情趣高雅的人才会欣
赏这美丽的月色。②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
境,是作者对贬谪后担任闲职的自嘲,当然,其中也
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知识储备
3.作者感情的变化: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喜悦之情。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知音
稀少的憾意。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恬适的心绪。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微妙复杂的心绪。
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颇多感慨,有“清闲” 之意,指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豁达 乐观。也有“悠闲”之意,指漫步的悠闲、赏月的欣 喜。
知识储备
三、写作特色 1.言简义丰。作者惜墨如金,只用18个字,就营造

中考语文总复习 中考解读 阅读理解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 第一节 课内文言文阅读 九下 公输课件

中考语文总复习 中考解读 阅读理解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 第一节 课内文言文阅读 九下 公输课件

知识(zhī shi) 储备 其他(qítā)重点实词
①起于鲁 (出发(chūfā),动身)
. ②请献十金 (请允许我)
. . ③子墨子起,再拜 (拜了两次) . ④不可谓仁 (友爱)
⑤不可谓知类
. . (明白事理)
⑥然胡不已乎
. . (然:但是。胡:为什么)
⑦舍其文轩
. . (文:彩饰。轩:有篷的车)
⑭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⑮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 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 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 也。荆有长松文梓(wén zǐ)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
2021/12/6
第三页,共十九页。
知识(zhī shi) 储备
词类(cílèi)活用
. ①吾义固不杀人 (名词用作动词,坚守(jiānshǒu)道义)
. . ②义不杀少而杀众
(形容词用作名词。少:少数人。众:多数人)
2021/12/6
第七页,共十九页。
知识 储 (zhī shi) 一备词多义
. 说:①公输(Gōngshū)盘不(通说“悦”,高兴(gāoxìng))
⑧邻有敝舆
. . 2021/12/6
(破车)
第九页,共十九页。
知识 储 (zhī shi) 备
. . ⑨虽然(suīrán),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虽然(suīrán)如此) . ⑩以牒为械 (木片) . . ⑪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九:表示次数多。机变:巧妙的方式)
⑫吾知所以距子矣 (用来……的方法)
2021/12/6
第四页,共十九页。
知识 储 (zhī shi) 备
㉑子墨子(mò z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 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 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四年级上册语文讲义-阅读与训练:【文言文基础】第1讲(教师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讲义-阅读与训练:【文言文基础】第1讲(教师版)

1 售 药 韩h án康 入①山 采 药,卖 之②于③市④。

三 十 余⑤年,口 不 二 价⑥。

【注释】①入:进。

②之:指药。

③于:在。

④市:集市。

⑤余:多。

⑥口不二价:不说两种价钱。

译文韩康进山采药,再把药卖到集市。

三十多年从不说两种价钱。

课堂笔记本字词积累:1.入:进。

2.于:在。

3.市:集市。

4.口不二价:卖物者不说两种价钱。

提升练习一、填空题。

1.本文讲述了(谁) (做什么) 、的两件事。

2.“三十余年”的意思是,说明。

3.“口不二价”的意思是,反映了韩康的品质。

二、“三十余年,口不二价”这一句省略了什么?请补充出来。

()三十余年,口不二价。

三、从韩康“口不二价”的举动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四、联系全文,你认为韩康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

五、朗读全文,用“/”表示字词句间的停顿。

韩康入山采药,卖之于市。

三十余年,口不二价。

【答案】一、1. 韩康采药卖药2.三十多年韩康卖药口不二价的时间之久3.卖物者不说两种价钱诚实守信、忠厚仁慈二、韩康三、遵循诚信之道,是做生意的根本。

四、韩康是一位仁慈善良、诚实忠厚的人物形象,作为生意人,他没有以高价贩卖药草牟利为目的,三十多年以来都是口不二价,使老百姓能买到药,解决买药贵、买药难的问题,值得后人学习。

五、韩康/入山采药,卖之/于市。

三十余年,口/不二价。

课堂小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1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童区寄传柳宗元
①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

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

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

贼易之,对饮酒,醉。

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

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②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

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

”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

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

因大号。

一虚皆惊。

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

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

愿以闻于官。


③虚吏白州。

州白大府。

大府召视儿,幼愿耳。

刺史颜证奇之,留
为小吏,不肯。

与衣裳,吏护还之
乡。

④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8、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虚吏白.州白:报告。

B、以缚即.炉火烧绝之即:靠近。

C、市者良久计.曰计:考虑。

D、虽疮.手勿惮疮:疮口。

9、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
例:吏护还之.乡。

A、吾欲之.南海。

B、蜀之.鄙有二僧。

C、人之.立志。

D、诸儿竞走取之.。

10、下面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区寄不肯为“小吏”,被护送还乡,表现了他纯朴憨厚的性格。

B、写“乡之行劫缚者”对区寄的畏惧行为,从侧面表现了区寄的勇敢无畏。

C、区寄智杀第二个强盗后,“愿以闻于官”,表现了他知事明理。

D、区寄在自救的过程中表现出以下不同于一般孩子的品质:沉着镇定、机智勇敢、纯朴憨厚。

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

(2)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答案:
8、D(“疮”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这里指烧伤。


9、A(例句中的“之”是“往”的意思。

A项也是动词;B项助词,“的”;C项助词,放在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代词,代李子其) 10、D(“纯朴憨厚”不是在自救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90分)
11、(1)我是区氏人家的小孩,不应该做奴仆。

(判断句式1分,“为”字1分,句子通顺1分)
(2)这个孩子比秦武阳还小两岁,却杀了两个强横的强盗。

怎么可以招惹呢?”(“是”1分,“少”1分,反问句式和句子通顺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