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传统农学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2 第二讲 中国古代农学和农业发展(考研讲义)
第二讲中国古代农学和农业的发展萌芽与奠基:一、原始社会时期农牧业的产生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靠采集野生植物和猎取野兽生活新石器时代-开始有意识地栽培某些可吃的植物,把野兽驯养为家畜,这是农业和畜牧业的萌芽。
意义:1)使人类食物有了更好的保障2)它的进一步发展使人们有可能生产出满足生产者本身需要之外的剩余食物,最终影响到社会形态的改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耕作技术:火耕(原始生荒耕作制)-用石斧砍倒树木,待草木干后放火焚烧,焚烧后土壤较疏松,掘洞点播。
一块地种了几年,肥力用完,抛荒另辟新耕地。
锄耕(熟荒耕作制)-人们在几块土地上轮流倒换种植,不必经常流动开新荒。
二、奴隶社会时期农业生产和技术夏:1)用粮食酿酒2)《夏小正》里关于马的饲养、管理、繁殖以及园艺、蚕桑的记载商:1)畜牧业比较发达2)中期以后,农业成为重要生产部门并逐渐超过畜牧业3)发明牛耕周:农业成为社会生产的决定性部门,谷物成为大多数人食物的主要来源。
生产规模:1)耕作规模大,往往成千上万人参加;2)畜牧业为从属地位,也受重视。
圈养和游牧。
3)采集渔猎不占主要地位,狩猎成为奴隶主娱乐活动。
耕作制度:井田制把耕地划分成一定面积的方田,周围有大的经界,中间有沟,阡陌纵横,像井字;每一主要男劳动力受田百亩,每隔三年在耕作者间换一次分配的田地。
农业技术:1)农具主要还是2)已经有早熟晚熟品种、生长期短长品种分类3)有条播4)田间管理方面对田间杂草和害虫有深刻认识5)有园艺记载6)蚕桑事业繁盛酿酒技术:只用曲来酿酒是我国特有的酿酒方法(复式发酵法)-曲指经过处理生长有某些有益微生物的谷物,同时含有糖化剂和酵母菌,使糖化(淀粉到葡萄糖)和发酵(葡萄糖到酒精)两个过程连续而交叉进行三、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精耕细作传统的形成1、农家学派和专门农书的出现1)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已成为我国社会头等重要的生产部门,并且具有较高技术,为农书出现创造了条件。
2)战国时期,著作风气很盛,农学派也为自己的主张著书立书,还总结了农业生产的技术经验,出现了专门的农书2、《吕氏春秋》里《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四篇1)是现存最古老的农学著作,总结了战国时期以前的历代劳动人民的农业实践经验,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农业科技水平,为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带有自己特点的体系(主要是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农学
中国古代农学的传承和发展
总之,中国古代农学是中国古 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国古代农学 的研究、传承和创新工作,让 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
的保护和传承
同时,我们也应该将中国古代 农学的智慧应用于现代农业的 发展中,推动现代农业的可持
续发展和创新进步
10
中国古代农学的国际 影响
中国古代农学的国际影响
中国古代农学不仅在中国国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农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首先,中国古 代农学的技术成果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农业生产中。例如,中国古代农学的作物品种选育、农 田管理、灌溉技术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为世界各地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古代农学的国际影响
1
总之,中国古代农学对世 界农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为世界各地的农业生产提
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
同时,中国古代农学的思想和文 化价值也丰富了世界农业的文化 内涵,成为世界各地了解和学习
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11
中国古代农学的未来 发展
中国古代农学的未来发展
1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推进,中国古代农学的未来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 地传承和发展中国古代农学,未来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3 研发和创新中,可以推动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进步。例如,可以借鉴中国古代农学的有机农
农学的历史
中国是一个农业古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传统农业生产水平在世界上长期领先。
发达的农业促进了中国古代农学的繁荣。
强调以农为本,注重精耕细作,这是中国古代农学的突出特点,它为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也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奠定了物质基础。
中国农业的起源农业的起源是和原始人类对植物和动物知识的积累分不开的。
在长期的采集和狩猎活动中,人类学会了种植和饲养,于是出现了农业。
我国古代有不少关于农业起源的传说。
神农氏被尊为我国农业的发明者。
他为寻找新的食物来源,遍尝百草,多次中毒,终于选择出可供人类食用的谷物。
他还发明了农具耒耜,教导人们种植谷物。
农业是在人类产生很久之后才出现的,我国直到距今1万年以前才产生了农业。
距今四五千年前,我国的原始农业已遍布祖国大地。
其中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原始农业,要早于其它地区,也比其他地区进步,是我国农业起源的两个中心,是我国农耕文化的摇篮。
由于地理环境和条件的差异,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原始农业生产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这从黄河流域的半坡氏族公社遗址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公社遗址中得到了较明显的反映。
从考古发掘来看,北方黄河流域以种植耐旱的作物为主,南方长江流域以种植喜温湿作物的水稻为主。
饲养的家畜,除了猪、羊、狗、鸡相同外,南方还有北方罕见的水牛。
居住的房屋,北方多为地穴式、半地穴建筑,南方则为一种居住悬空的干栏式建筑。
我国古代的农业在经历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之后,便进入了以铁犁和牛耕为代表的传统农业历史阶段。
我国古代的农学便是在这两个历史阶段,特别是在传统农业阶段形成的。
农学思想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中国古代产生了农本论、三才论等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农学理论。
农本论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诸侯争霸,统治者都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当时思想家已充分认识到农业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居首要地位,而工商业则处于次要位置。
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的理论基础。
在汉代,农业被进一步强调,文帝指出“农,天下之大本也”;南北朝时则形成了“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思想。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考点23 古代中国的农业教案
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A.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B.铁农具已经在全国范围使用
C.河北、辽宁地区成为当时经济最发达地区
D.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已经成熟
答案 A
解析 按照材料所述铁农具在全部农具中的比重,可以看出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农具是铁农具,故A项正确;材料提供了“河北石家庄”“辽宁抚顺”两个北方的遗址,不能充分证明“全国”,故B项错误;因为缺少其他地区的对比数据,仅仅按照材料,不能判断“最发达”,故C项错误;唐朝曲辕犁的使用是铁犁牛耕成熟的标志,故D项错误。
6.(2015·扬州期末)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
时间
人口(人)
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
27 355 462
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
102 750 000
6.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
208 095 796
3.56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②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实际是国王所有,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③封建社会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
(2)规律
①土地所有制是经济基础的核心内容,它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形式。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体现了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决定着封建制度的发展方向。
(2)特点: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公田”实际上由贵族占有;“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3)瓦解: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进行了税制改革,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中国古代的农家思想与农家学派
中国古代的农家思想与农家学派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发展,不仅涌现了丰富的农业技术和农艺知识,还孕育了独特的农家思想和农家学派。
农家思想与农家学派,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古代社会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以农家思想与农家学派为主线,对其思想特点和代表人物进行探讨。
一、农家思想的形成和特点农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殊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其形成的背景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农业实践、中国传统的农耕伦理和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等因素。
农家思想强调农耕伦理和天人合一的观念。
在古代农业社会中,农民们根据自然规律进行农耕活动,他们相信农事活动和天地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农业生产的成败与天时地利密切相关。
这种观念促使农民们形成了一种依赖自然、崇尚节约和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
农家思想注重经济利益和农村社会秩序的平衡。
古代农民常常面临自然灾害和社会压迫的困扰,因此他们通过崇尚节俭、倡导共同利益等方式,寻求保护自身经济利益并维护农村社会秩序的办法。
所以,农家思想对于古代社会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农家学派的形成和代表人物农家学派是古代农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古代农村智慧的结晶。
农家学派强调实用主义、独立思考和经验总结,在古代中国的学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1. 邓析学派邓析(公元约公元前179—公元前104年),是农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提出了“内存战国、外法杂来”的主张,主张发展农业经济,实行国家经济管理干预。
邓析的学说影响了后世,为后来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2. 郭璞学派郭璞(公元公元276—公元324年),是农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是一位农学家、历史学家和文化学家,对农业生产和乡村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郭璞在《良田记》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农业生产、土地管理和田地分配的理论,被后人称为“田赋学派”的代表人物。
三、农家思想与农家学派的影响和价值农家思想与农家学派不仅在古代中国的农村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古代农业经济的繁荣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农学成就
中国古代农学成就中国古代农学是农业科学的起源之一,积淀了丰富的农业知识和技术。
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国农业学者通过实践和总结,创造出了许多经典的农业技术和理论,为中国农业生产乃至世界农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从古代农学的起源、发展和典型成就三个方面,介绍中国古代农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一、古代农学的起源古代中国农学的起源可追溯到秦汉时期。
在此之前,农业知识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递给后代。
然而,到了秦汉时期,一系列重要的农业著作才开始被编纂和出版,标志着中国农学的正式建立。
著名的《齐民要术》就是中国古代农学的代表之一。
它是东汉时期农学家贾思勰编撰的一部综合性农业百科全书,其内容包括农业生产、农具制造、田地规划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齐民要术》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农学进入了系统化和科学化的阶段。
二、古代农学的发展自秦汉时期开始,中国农学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农业著作被编纂和出版,农学的研究领域也不断扩展。
唐代的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农学又一重要的里程碑。
这部医学经典涵盖了农业、天文、气象等多个领域,对农业生产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强调了“天人相应”的观念,认为人类的身体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因此,通过观察天象、气候和地理条件等,人们可以推测出适宜的农业作物种植方式和时机。
宋代出现了《农书》,这是中国古代农学中的又一重要篇章。
《农书》是农学家王宜之所著,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经验和技术,并对土地利用、灌溉技术、肥料利用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该书的问世,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农学的发展。
三、古代农学的典型成就中国古代农学的成就非常丰富多样,其中包括许多影响深远、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
其中,隋代农学家杨修的《农艺》是中国农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书对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原则、田间作物的培育和施肥技术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成为后来农学家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参考。
此外,明代农学家徐霞客的《徐霞客杂记》对水利灌溉的研究也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农学史
中国农学史中国农学史是极为悠久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当时开始出现了农业生产、耕作和牧耕种植活动。
从公元前3000年开始,中国农学发展迅速,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农业体系,推动了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
中国农学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农学家,他们所提出的理论和观点对农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比如,公元前2300年,中国古代的太史公整理出的《禹贡》,将耕作地的种植方法规定了下来,以确保更好的土壤利用率。
公元前280年,齐景公在《六经》中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一重要理论,为农业水利潜水器开发和行政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古代农学家们在植物学方面也做出了贡献,比如孙思邈、刘勰在蔬菜的品种育种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勤于实践,系统地研究,形成了庞大的农作物品种数量,为中国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农学史也出现了转折,政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清朝时期,内务府决定给每一个家庭分配土地,并将土地改制为家庭农场,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家庭的收入。
19世纪,政府发起了社会主义农业改革,推行生产联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使中国的农业得以进一步发展。
中国农学史上出现了许多著名学者,他们在农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了新农业政策,并推广新农业技术,使农业得以全面发展。
20世纪80年代,著名的农学家陈义孙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坚实依据。
今天,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取得了突破,农业生产力得到显著提高。
政府不断推进农业技术的改革,扶持农业发展,推动农业经济增长。
最近,政府还重视农药安全,推行节水灌溉,实施农作物质量安全等政策,以改善农业环境,促进中国农业的发展。
从古至今,中国农学史发展和演变极为复杂。
古代中国农学家们提出的理论,重要发明和诸多科学思想,为中国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历史新业绩。
今天,中国科学家们在农业植物育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药安全和农业生物技术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高中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高中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详细阐述:一、科学技术1.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初期,纸作为书写材料已初现雏形,但质地粗糙,难以普及。
东汉时期,蔡伦凭借其智慧,对造纸工艺进行了重大改进,创制出质地优良、价格低廉的“蔡侯纸”,这一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被誉为书写材料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对全球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印刷术:隋唐之际,雕版印刷术的出现标志着书籍复制技术的重大突破。
至北宋,毕昇更是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创举不仅大幅提高了印刷效率,还极大地降低了印刷成本,加速了文化的传播与知识的普及,对后来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火药:唐代,中国炼丹家在追求长生不老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火药,这一发现最初被用于娱乐和庆典,但很快便应用于军事领域,改变了战争的面貌。
唐末至宋,火药武器逐渐成熟,并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传播至欧洲,对欧洲的社会变革和军事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助力了欧洲资产阶级对封建贵族的胜利。
指南针:战国时期,中国先民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了“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原型。
至北宋时期,指南针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开始广泛应用于航海领域,极大地促进了远洋航行的发展,为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奠定了技术基础。
2.天文学中国古代的天文学观测与研究,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系统的记录闻名于世。
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不仅是中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其中的《石氏星表》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之一,展现了古代中国天文学家对星辰运行的深刻理解和精准观测。
唐代僧一行主持的子午线实测,以及元代郭守敬创制的“简仪”和编定的《授时历》,均体现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在观测仪器、历法编制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数学中国古代数学以其独特的体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著称于世。
古代中国的历史农学与农业技术
古代中国的历史农学与农业技术古代中国的历史农学与农业技术源远流长,自从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至今,农业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生命线和基石。
在这个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用智慧和勤劳创造了许多独特的农学知识和农业技术,为中国的农业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古代中国的农学起源于原始社会,进化至奴隶社会之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农业规模和技术体系。
农业技术的进步使得农民们能够更高效地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和养殖。
这其中,最重要的农学文献之一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
这部著作对土地利用、农事安排以及农作物种植等提供了详尽的指导。
多种农学技术和方法也在这一时期被广泛采用,比如早稻和晚稻的栽培方法,不同作物的轮作,农作物间的休耕和耕作间隙的利用等。
随着秦统一六国,统一思想和文化的传播,农学知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秦代的《尚书》、《礼记》、《周礼》等文献都涉及到了农学方面的内容。
李斯、乐毅、石崇等经师在书写《秦记》时,也记录了很多关于农业的经验和技术。
这一时期,中国的农学知识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随着农业生产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农学研究也逐渐深入和细化。
东汉时期著名的贾谊就在其代表作《新论》中提到了农学的发展。
他主张农作物的育种和选种技术,还阐述了土壤肥力的研究。
这些对农业生产的改进和创新,使得农民们能够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更好的产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学技术和知识在中国的土地上不断演化和创新。
唐代的洪仁玕等农学家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将农业课题转化为农学的研究,从而科学地解决了一系列农业生产中的难题。
《洪氏改稻法》、《洪氏种养殖法》等著作成为了当时农学研究和农耕实践的重要参考。
宋代是中国农学研究的鼎盛时期,较早出现了有组织的农学研究机构和农学院。
王宏的《谷梁传》、俞正声的《田修侯》等著作被誉为当时最重要的农学著作之一。
通过系统的研究,农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土地的利用技术,从而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到了明清时期,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更高的农学知识和农业技术。
中国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表现生产工具耕作方式、方法、技术与制度农作物水利灌溉基本模式原始农业石刀、石斧、石犁刀耕火种(经常迁徙)水稻、粟集体劳动商周耒耜和少量青铜农具“耜耕”或“石器锄耕”、懂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肥和治虫等(走向定居)粟、稻、黍、稷、麦、桑、麻等春秋战国铁农具,牛耕(开始使用和逐渐推广阶段)铁犁牛耕、垄作法都江堰两汉耦犁、犁壁,耧车(改进和普及阶段)代田法、一年一熟引进棉花漕渠、白渠、龙首渠魏晋南北朝北方耕耙耱技术、南方耕耙技术、进行轮作和绿肥种植翻车隋唐曲辕犁(完善阶段)普遍育秧移栽筒车两宋江南稻麦轮作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引进占城稻高转筒车明清引进玉米和甘薯等风力水车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基本特点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主要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生产技术主要是------精耕细作,技术先进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铁器牛耕农业的起源----起源早,独立发展,自成体系,世界领先(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左右)土地制度的基本特点——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制产业结构特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中国古代农业形成条件: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形成时间:春秋战国时期①分散性和封闭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特点②先进性与落后性并存:精耕细作,技术先进,但无革命性突破③脆弱性:规模小,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①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和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②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实行精耕细作③小农经济封建政府主要财源,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④随着农民战争爆发和王朝更替,部分田地回到农民手中,小农经济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轮回①灾荒瘟疫②封建政府沉重赋税、徭役③社会的动荡与土地兼并地位和影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精耕细作使中国古代农业发达,这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中国文明的萌发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农学之农业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之农学思想在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古代中国,历代统治者都以“农”为天下之本。
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和采取的“重农抑商”政策,中国人不仅重视积累农业生产经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农学体系,而且将农业经营和自然、社会、哲学思想相联系,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农学思想。
※农业中的所谓“三才”理论“三才”一词最早见于《易经·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可见“三才”理论是讲天、地、人的变化与关系的。
它是战国时期比较流行的哲学观点之一,被人们运用于经济生活、政治活动和军事作战等各个方面。
《吕氏春秋·审时》:“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这段话阐明了农业生产的三大要素是天、地、人,而且把人的因素列为首要地位。
到汉代,天、地、人演变为“力”、“地”、“时”。
晁错说:“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
”这里的“力”,即人力,具有重视人工劳动的含义,改造自然的意味更浓厚些。
中国历代农学家都继承了在农业生产中强调人力作用这一思想。
农业生产中的“时宜”、“地宜”、“物宜”的“三宜”原则是“三才”理论的另一衍化。
其主要内涵就是农业生产必须根据天时、地利的变化和农业生物生长发育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宜”原则开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明代农学家马一龙对之作了较为全面、科学的说明:“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而无所差失,则事半而功倍。
”“三才”理论运用在中国农业生产中,为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具有浓厚特色的经营思想与中国古代国情相适应的农业经营思想,有的直到今天还具有生命力和现实意义。
战国初,李悝在魏国为相时,作“尽地力”之教,是最早的集约耕作思想的表现;“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就是加强劳动强度,实行精耕细作,挖掘土地潜力,提高产量之意。
汉代,通过推广“代田法”和“区田法”等方式,把精耕细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的古代农业技术与农耕文化
中国的古代农业技术与农耕文化中国是一个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几千年来,农业一直是中国社会的基石。
古代中国的农业技术和农耕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农耕文化的影响。
一、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古代中国的农业技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最早的农业技术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的人们开始使用石器制作农具,如石锄、石镰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掌握了农作物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发展了灌溉、耕作、施肥等农业技术。
在古代中国,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农业技术因地制宜,形成了多样化的农业生产模式。
例如,北方地区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为主,南方地区则以种植水稻、茶叶等为主。
不同地区的农民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采用不同的耕作方式和农业技术,以获得最好的农业产出。
古代中国的农业技术也受到科学思想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农业技术与哲学、天文学等学科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农学体系。
例如,古代农民根据太阳的位置和季节变化,确定种植和收割的时间,以及灌溉和施肥的方法。
这种农业技术的发展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观念密切相关。
二、农耕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农耕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农耕文化塑造了中国人勤劳勇敢、顽强不息的精神。
农民在耕作的过程中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他们习惯于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规律,这种精神也体现在中国人的为人处世和工作态度上。
其次,农耕文化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农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农耕文化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农民的地位,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古代中国的农耕文化还促进了农业技术的传承和创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社会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农耕文化还对中国的文学、艺术和宗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人常以农田、农具为题材,描绘农民的生活和农业景象,反映了农耕文化的深刻内涵。
《齐民要术》在农学史上的地位及其流传和研究
《齐民要术》在农学史上的地位及其流传和研究一《齐民要术》在中国和世界农学史上的地位我国第一部完整保存至今的大型综合性农书从《齐民要术》涉及的范围来看,它是我国第一部囊括广义农业的各个方面、囊括农业生产技术的各个环节、囊括古今农业资料的大型综合性农书。
在《齐民要术》以前,我国已经出现了若干综合性农书和畜牧、园艺等专业性农书,但这时的所谓综合性农书,如《吕氏春秋·任地》等三篇(属于作物栽培总论性质)和《氾胜之书》(包括作物栽培通论和分论),实际上只限于种植业的范围,《四民月令》虽然涉及农、林、牧、副各个方面,但只讲农业生产的安排,基本上不讲生产技术,更缺少理论上的说明。
专业性农书亦多阙略。
《齐民要术》和这些农书相比,显然大大前进了一步。
《齐民要术》内容的广泛,是前所未有的。
它所记述的生产技术以种植业为主,兼及蚕桑、林业、畜牧、养鱼、农副产品储藏加工等各个方面。
凡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上所需要的项目,差不多都囊括在内。
在种植业方面,则以粮食为主,兼及园艺作物、纤维作物、油料作物、染料作物、饲料作物等。
从内容来讲,全面记述了生产技术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如作物栽培中的耕地选择、品种选育、茬口安排、土壤耕作、种子处理、播种时期与播种技术、中耕除草、施肥、灌溉、植保、收获和产品的保藏等等;动物养殖中的繁育、饲养、设施、饲料生产、疾病防治和相畜等等。
从地区来讲,以反映黄河流域中下游农业生产技术为主,同时也涉及南方及其他地区的植物和品种等。
《齐民要术》不但包括了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的方方面面,而且经过了作者的精心安排,形成层次分明的严整体系。
《齐民要术》记载的详尽,是前所未有的。
它对农业生产技术的介绍具体细致,对其中各个技术环节的要点交待得清清楚楚,反复说明这样处理的理由,行文亦浅近明快。
它不但立足于现实,系统总结了当代的实践经验,而且广泛收集了有关历史资料。
它记载的详尽系统,远非以前的农书可以比拟,如现存《氾胜之书》和《四民月令》都只有三千来字,《齐民要术》则长达十一万余字。
农学的优势在哪里?
就业与待遇
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众对食物的饥饱满足已经转移到对食物质的要求,更多关注的是食物健康以及食品安全,重视环境的生态以及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存。由此,农学学科学生的就业情况也发生了变化。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对农业的投入经费少、就业岗位基本是基层,造成学农毕业生就业困难与条件艰苦。随着国家对农学的重视,以及就业观念的变化,农学及其相关行业人员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有了很大的改观,学农的就业前景也较过去乐观。
最后,一些大学形成了研究团队,有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平台。如南京农业大学从事分子数量遗传学和大豆种质资源与育种的盖钧镒院士和从事外源基因在植物育种中的利用的刘大钧院士是中国作物学领域的学术权威。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既要看学校整体的综合排名,也要看你自己选择的专业在国内排名情况,还应参考该学校在农学领域专家的知名度。通过综合这些情况,对自己的专业和学校选择做出初步决定。
在美国,农业非常发达,农学就业岗位相对较好,特。因此,中国农学就业应该有较为广阔的前景。
从总体来看,首先,农学这门学科的毕业待遇持续向好。由于过去农学工作环境和就业环境不好,而且待遇偏低,目前已有走出低谷而处于就业爬坡阶段。其次,农学与其他12大门类学科相比,它在中国还不是一个热门学科,待遇属于中等或中等偏下,最后,农学中包含7类学科和27种专业,并不是所有类学科和所有种专业的毕业待遇都是一样的,需要分不同类的学科和专业,当然,更主要的还是看你自己在校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能力。
其次,没有进入排名前20的也不是没有自己的全国领先的强势学科。我国有150多所高校开设了农学,但以上排名仅是对农林类高校的排名,而不是将所有高校纳入进来。如综合实力很强的浙江大学,它的植物保护学科已形成了以植物保护与现代生态学、生物信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学科特色。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形成了基础昆虫学与植物病原学、有益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等稳定的研究方向。
农学的农业文化和农业遗产
农学的农业文化和农业遗产农学是指研究农业生产、农作物栽培、畜牧养殖和农业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科学。
其研究范围包括土地、气候、种植、育种、兽医、食品科学等多个领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学已经成为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一个领域。
而农学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仅是牛马耕田,更有着独树一帜的农业文化和农业遗产。
一、农业文化农业文化是指以农业为载体,诞生出具有独特文化属性的情感、性格、习俗、乐曲、美术、文学等形式。
可以说,农民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化创造者之一。
例如,四季歌、花灯、农民画等都是农民在生活中创造的具有自身独特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
一种农业文化,代表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一种情感和一种价值观。
中国的农业文化历史悠久,其中最重要的文化设施就是中国古代“农家书院”。
农家书院是中国南方的一种学堂,它是四川省和云南省著名的农业文化,起源于唐朝。
农家书院开设有讲学、讲座、演讲、小吏等课程,教员在书院内向学生灌输农业知识和各种道德。
此外,还有许多文化活动,如农家戏、竹板古乐、竹编手工艺等。
二、农业遗产农业遗产是指在农业生产、农作物栽培和畜牧养殖等方面留下的具有特殊技术和文化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
它不仅是优秀农业科技成果,更是一种象征性与文化意义的遗产。
中国的农业遗产丰富多彩,如水利工程、古代农机具、农产品加工技术、传统粮食加工和制作工艺等。
如“机车农具”,它是我国农业机械制造业的珍品,曾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优秀技术奖”。
又如古老的“粟堆”在东北大地上独特地迎风而立,既实现了防风固沙、保温蓄热的功能,又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农业文化。
农业遗产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厚重历史和积淀,充满了无尽的吸引力。
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也是人们走向未来的宝贵财富。
三、农学的发展与未来农学在人类文明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世界粮食等重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手段。
然而,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农学的历史和发展
农学的历史和发展农学作为一门经济学科,是对植物、动物、土壤等进行研究,以提高农作物和畜牧业的生产力和效益。
农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业社会,它在不断的演进与发展中,对于国家和人民的生计和经济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农学的起源农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八千年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已开始种植小麦、玉米、稻米等农作物并养殖牛、羊、猪等家畜动物。
早期的农业生产还十分原始,农具和工艺比较简单。
公元前3世纪,中国的农学家和农艺家开始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写成传统的农业农村书籍,比如《齐民要术》《诸葛军书》《田赋》等。
这些书籍成为了古代农学发展的基础和经验。
二、农学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学也跨越了巨大的进展,并在中世纪以后开始出现真正的理论体系。
以下为农学的主要发展阶段:1. 古代农业发展在古代农业社会里,人们主要依靠自然条件进行种植、养殖、捕猎等农业活动。
随着农业技术和劳动力的提高,原始的耕种方式开始向轮耕、犁耕等发展,并开始发明一些农具。
古代的农业文化和农具制造技术被传承,成为后世的基础。
2. 科学化农业的发展随着农技的进步和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20世纪中叶开始了真正的科学化农业的发展,例如高产水稻的引进与推广以及化学肥料的使用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生产效率。
3. 现代化农业的兴起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开始了现代化农业的实践。
这种农业覆盖了高技术、精细管理、科学化决策等多方面内容,涵盖了生产、贸易、市场化、品牌化等多个方面。
三、农学的未来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全球性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再次凸显。
因为农业是各国基础工业,对于国民经济和人类生计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未来,农学发展的趋势将逐步推进到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点的建设过程,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物联网、精准农业、大数据、人工智能。
同时,生产、贸易和市场化等方面也将得到深度拓展。
随着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农学必将在未来承担更重要的使命和更深远的影响。
有关古代农耕文化知识有哪些
有关古代农耕文化知识有哪些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
下面是小编整理了古代农耕文化知识有哪些,来欣赏和学习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耕文化的基本特征知识传统农耕文化重点类型展区分别从精耕细作、传统农业技术、治水、物候与节气、农业生态、农产品加工、茶文化、蚕桑文化、古代农学思想与农书,以及民间艺术共十个部分,全面展示中华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
该单元通过大量的图片、图示、影像资料和文字说明,集中展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传统农业技术体系。
在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演进过程中,黄河流域逐渐形成的土地连作、多熟种植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
介绍了隋唐以后,随着南方的开发,曲辕犁发明,以耕、耙、耖配套的南方水田精耕细作体系的逐渐形成和发展,以及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先民们发明、创造并运用的许多合理有效的技术,包括种植技术、养殖技术、治水技术等,有些技术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是古代的物候与节气。
确定农时是古代农业文明划时代的进步,是中华农耕文化之瑰宝。
我国先民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利用物候和节气的变化,通过察物候与观天象的方式,确定农时,形成了包括物候知识和节气概念的农历,逐步总结了一套系统指导农业生产的经验。
三是传统的农业生态综合利用。
我国古代先民发现并利用生物之间的互生关系,创造了包括农田间作套种、稻鱼共生、水域立体养殖、桑基鱼塘、植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等模式,形成中国独特的农业生态文化。
古代农业生态理念的建立,对于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四是传统的茶文化和蚕桑文化。
这是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世界上饮茶、种茶和制茶最早的国家。
我国不但为人类发现和提供了茶这种良好的饮料,也为世界创造了几乎全部的古代茶业科技。
茶已成为当今风靡世界的三大饮料之一。
中国古代农学
后稷是一位中国农业的始祖。
后稷,名弃,弃自小喜欢种植大麻、大豆之类的游戏,长大后对农耕很有兴趣,他特别善于考察土壤,并根据不同的土壤种植不同的作物,老百姓纷纷向他学习。
尧帝得知他的事之后,任命他为农师,负责主管农业。
他后来成为周代的创始人。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农业起源中心之一。
农业的基本功能便是生产食物,农业包括稼、人、地、天四个方面因素。
现代农学将农业定义为直接利用地力,从事作物栽培和家畜饲养而获得有机物质的生产事业。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古代农学可以归纳为一点,就是利用少量的耕地,进行以作物栽培为主的衣食原料生产,从而养活了大量的人口。
稼即农业生物。
农业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等许多种类,稼则专指其中的栽培植物。
这也反映了传统中国农业的特色,即以种植业为主,从出土遗物来看,当时北方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稷、黍、菽、麦、麻等,南方主要种植的是水稻。
中国分别是粟、菽(大豆)、稻、桑、茶等许多作物的起源地之一。
现今世界上许多种语言中还保留了大豆“菽”和“茶”的读音,即表明中国是大豆和茶的故乡。
中国农民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发明了众多较为先进的农业工具,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并通过一些有识之士的记录和总结,而成为农书。
刀耕火种是一种原始的耕种方式。
它的起源可能与狩猎有关,古人在用火驱赶野兽的过程中,发现掉落在火烧地上的植物种子生长得特别好,后来他们在从事作物种植时就有意识地模仿这一过程。
汉代采用的是耕耱结合的方法,即在翻耕后用耱来磨平地面和磨碎土块,以减少土壤水分散失。
魏晋时期,则在耕耱之间又加上了“耙”,形成了“耕、耙、耱”三位一体的旱地耕作技术体系。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
然而,土地资源又是有限,农业起源之后,一些自然条件较好,适合于农业的土地首先得到开发和利用,这些地方一般来说,土壤都比较肥沃,植被较好,水源比较方便。
“养之者天也”,天指的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各种自然条件,如光、热、气、水等等。
略论中国传统农学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略论中国传统农学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整理: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一中国古代有农学中国古代是否有农学,这似乎是不成问题的;难道研究中国农学史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不就是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农学存在为前提的吗?实际情况并不那么简单。
因为自西方近代科学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古代是否有科学的问题已经争论了将近一个世纪;这一争论最近又在学术界重新展开。
[1]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科学的学者,当然也不会承认中国古代有农学。
即使在认为中国古代有科学的学者中,中国古代的”农”是否有”学”,也是存在不同看法的。
如果中国古代不存在农业科学,那么人们所习称的”中国古代农学”或”中国传统农学”,就只是农业技术的代名词而已。
在当前的研究论著中,农业科学与农业技术浑然不分的情况比比皆是。
农学是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中真正形成体系的少数几个学科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出现总结农业生产管理和技术经验的专门著作--农书和以农业生产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农家。
农学和农家的出现,标志着在长期农业生产中所积累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已经脱离了散在的状态而系統化了。
从战国到近代西方农业科学传人中国以前,中国尚存和已佚的农书估计达千种之多,内容涵盖了广义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
其卷帙之浩繁、内容之丰富、体裁之多样、流传之广远,在同时代的世界中是独一无二的。
按照科学史这门学科的奠基者萨顿(G.Sarton,1884-1956)的定义,科学是”系統化了的实证知识”;中国农书所反映的中国古代关于农业生产的知识体系是如此的博大和丰富,难道还称不上科学吗?反对者可能会说:中国农书诚然繁多,但所记载的只是实用的技术知识,因此还是不能称之为科学。
中国农书的内容可以用”技术”两个字一言以蔽之吗?不能。
兹以现存最早的一组农学论文--战国时代成书的《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为例予以说明。
这四篇中,《上农》是讲农业政策的,《任地》诸篇是讲科学技术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中国传统农学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中国古代有农学
中国古代是否有农学,这似乎是不成问题的;难道研究中国农学史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不就是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农学存在为前提的吗?实际情况并不那么简单。
因为自西方近代科学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古代是否有科学的问题已经争论了将近一个世纪;这一争论最近又在学术界重新展开。
[1]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科学的学者,当然也不会承认中国古代有农学。
即使在认为中国古代有科学的学者中,中国古代的”农”是否有”学”,也是存在不同看法的。
如果中国古代不存在农业科学,那么人们所习称的”中国古代农学”或”中国传统农学”,就只是农业技术的代名词而已。
在当前的研究论著中,农业科学与农业技术浑然不分的情况比比皆是。
农学是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中真正形成体系的少数几个学科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出现总结农业生产管理和技术经验的专门著作--农书和以农业生产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农家。
农学和农家的出现,标志着在长期农业生产中所积累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已
经脱离了散在的状态而系統化了。
从战国到近代西方农业科学传人中国以前,中国尚存和已佚的农书估计达千种之多,内容涵盖了广义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
其卷帙之浩繁、内容之丰富、体裁之多样、流传之广远,在同时代的世界中是独一无二的。
按照科学史这门学科的奠基者萨顿(,1884-1956)的定义,科学是”系統化了的实证知识”;中国农书所反映的中国古代关于农业生产的知识体系是如此的博大和丰富,难道还称不上科学吗?
反对者可能会说:中国农书诚然繁多,但所记载的只是实用的技术知识,因此还是不能称之为科学。
中国农书的内容可以用”技术”两个字一言以蔽之吗?不能。
兹以现存最早的一组农学论文--战国时代成书的《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为例予以说明。
这四篇中,《上农》是讲农业政策的,《任地》诸篇是讲科学技术的。
《任地》以”后稷曰”开始,提出了当时农业生产中的十大问题(中心是如何把涝洼地改造为可耕良田,还有杂草防除,庄稼地通风透光,对农作物产量质量的要求等),以后各篇围绕着这些问题展开论述,其中的确广泛记述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具体操作技术,如畎亩制农田的规格等,但也有不少论述属于统率技术的
原则、原理。
如《任地》说∶”凡耕之大方,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劳,劳者欲息;棘者欲肥,肥者欲棘;急者欲缓,缓者欲急;湿者欲燥,燥者欲湿。
”讲的是如何正确处理土壤中五对相互矛盾的性状的原则,其中蕴涵着土壤肥力诸性状可以相互转化的理论前提,已经超越具体的操作技术的范围了。
同篇还提出”地可使肥,又可使棘”,土壤肥力可变论表述得更为明确,其属于学理的范畴更加明显了。
后来《氾胜之书》的”和土”理论和陈旉《农书》”地力常新壮”的命题,就是在这基础上提出来的。
《审时》论述掌握农时的重要性时,对比了”得时之稼”和”失时之稼”的不同生产效果:等量的植株,产量不一样;等量的谷物,出米率不一样;等量的米粒,食用后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不一样。
这完全是对农业生产原理的一种论证,并不涉及具体的操作。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上农》等篇的这些理论、原理、原则不是散在的,而是以”天地人”的”三才”理论为核心串联起来:《上农》主要是讲如何调动、组织和管理农业劳动力,《任地》《辩土》主要讲土地利用,《审时》则主要讲天时掌握,而在土地利用和农时掌握中也体现了人的主导作用;四篇构成一个结构严密、相当完整的的知识体系。
这是战国时代和战国以前农业生产经验长期积累的结晶,其理论之
正确和论述之精彩,至今仍然令人赞叹。
我们赞成把科学和技术适当区分开来。
传统的农业科学和农业技术是紧密相连的,但两者毕竟不能划等号。
技术是具体的操作方法与技能,科学则是指导这种操作的原理和知识体系,并且是经过了总结并多见于文字记载的。
有农业就有相应的农业技术,它已经有了近万年的历史,而农业科学知识体系即传统农学的形成距今还不到三千年。
严复说过:”盖学与术异。
学者,考自然之理,立必然之例。
术者,据已知之理,求可成之功。
学主知,术主行。
”(《原富》序)这话讲得不错。
用这种标准来衡量,决不能说《吕氏春秋·上农》等篇有”术”无”学”,也决不能说中国古代农书有”术”无”学”。
中国古代农书把”自在”形态的农业技术加以总结,对其机理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把它提高到”自为”的形态,形成相当完整、而且不断丰富的知识体系,从而成为中国古代农学的主要载体。
因而,说中国古代只有农业技术而无农业科学是不正确的。
我国古代虽然没有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近代形态的农业科学,但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传统农业科学。
[2]
二中国传统农学发生发展的阶段性与中国农学史的分编
中国传统农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
由于内在矛盾和外部关系的制约,传统农学在不同的时代需要解决不同的问题,它所包含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或迟或速、或显或晦,从而显现出不同的面貌。
我们可以根据这种情况划分农学史的不同发展阶段。
农学史发展阶段的划分主要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
农学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受到社会生产、经济政治的制度及其发展状况、文化思想、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在本书的导论中已有阐述。
在制约农学发展的诸因素中,农业生产的因素最为重要,是农学发展的基础。
农学总是在解决农业生产新问题,总结农业生产新经验中向前发展的。
各时期农业生产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时期农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面貌。
因此,中国传统农学发展的阶段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阶段有颇高的一致性。
但传统农学是以农书为主要载体的,农业生产中的经验需要经过农书的总结,才能以农学的形态出现。
而作为农学载体的农书的创作,又有其不同于一般生产发展的特殊规律。
在古代条件下,表现为农书创作的农学总结一般是相对滞后的;也就是说,生产发展在前,农学总结在后。
而且这种总结有赖于一定社会需要的催生或一定社会氛围
的助产。
所以农学总结,尤其是重要农书的创作与社会生产的发展往往并不同步。
例如,《齐民要术》和《农桑辑要》、王桢《农书》不是出现在两汉、唐宋农业生产大发展的时代,而是出现在北朝和元初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而亟待恢复的时代。
《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以沟洫农业有关的生产技术的总结为中心,但它的产生不是在沟洫农业最为盛行的西周春秋时代,而是在沟洫农业走向衰落的战国时代;因为这种总结只有在战国时代学术下移、百家争鸣的条件下才有可能问世。
重要农书的产生,是一个长时期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不但丰富了传统农学的内容,而且往往代表了农学发展的一个时代,从而成为农学发展阶段划分的重要因素和标帜。
为了凸显中国传统农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及其呈现的阶段性,本书打破主要反映各种政治力量兴衰嬗代的王朝体系,按长时段把全书分为四编;这种分编与传统农学阶段性的划分是一致的。
第一编是”先秦时期农学”。
先秦是中国农学萌芽和形成的时期。
它包括两个阶段:从农业起源到春秋以前是农业科学知识积累和传统农学的酝酿阶段;春秋战国是中国传统农学的形成阶段。
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前后,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广大地区逐
渐形成以粮食种植为中心多种经营的农业生产结构,并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的农业经济文化类型,农业实践的深度和广度为世所罕见,为农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中国农业发展到西周春秋时期,已经在沟洫农业的形态下出现了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萌芽,但日益丰富的农业技术还没有获得全面的总结。
从春秋中晚期到战国时代,以铁农具的1234567下一页欢迎浏览更多论文联盟首页→ 经济论文→ 经济学→ 中国经济文章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