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教学讲义
5_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方法
6/7/2014`本节内容: 本节内容一、“空间组合形式”的概念; 二、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形式类型。
1一、“空间组合形式”指的是什么?◦ 空间组合形式是指若干空间是以什么方式衔接在一起的。
空间组合应反映不同功能联系的特点。
二、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形式:2.1 分隔性的空间组合; 2.2 连续性的空间组合; 2.3 观演性的空间组合; 2.4 高层性的空间组合; 2.5 综合性的空间组合。
216/7/2014`分隔性空间组合的特点是以交通空间为联系手段,组织各 类房间。
`各房间在功能上基本独立设置,因此,各房间(空间)之 间要有一定的交通联系方式,如走道、过厅、门厅等,形 成一个完整的空间整体,也称之为“走道式”建筑布局。
`该组合形式对某类型公建尤为适用,如行政办公建筑、学 校建筑、医院建筑等。
3426/7/20145636/7/20147行政办公建筑中会议厅 或礼堂,应考虑疏散的 安全和环境的安静等问 题。
在安排大会议厅的位置 时,由于它具有空间大、 人数多的特点 人数多的特点,可考虑 考虑 布置在楼房的顶层。
其 优点是节约用地、空间 灵活及结构合理等;缺 点是上下不方便,若处 理不好甚至会影响中间 层环境的安静和正常的 活动。
也有将会议厅布置在底 层,其部位可以在建筑 的门厅后部或底层尽端。
846/7/2014 学校建筑中,在分清主与次、闹与静的基础上,运用走道、过厅、 门厅将它们有地联系起来,将使用、辅助、交通等空间,布置得层次分 明、条理清晰而又空间得体,形成一个浑然一体的环境氛围。
9医院建筑的空间组合:也常运用走道式布局,以解决复杂空间之间的关系。
可以将一个医院分成三个部分,即:门诊部、住院部、供应及管理部。
若从使用性质的角度来研究的话,门诊部有一般门诊、传染病门诊和急病门诊等。
住院部有内科病房、外科病房、儿科病房、五官科病房、妇产科病房等。
公共科室 有X光科、理疗科、化验室、手术室等。
第04讲-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
第四讲公共建筑旳空间组合(一)公共建筑旳辅助部分包括:行政管理用房、厕所、盥洗间、卫生间、供应服务用房,如旅馆、托儿所、幼稚园中旳厨房、洗衣房等以及设备用房(锅炉房、通风机房等)和库房、车库等附属用房。
一、合理功能组织建筑规划与设计中常常碰到旳功能规定上旳问题:(1)建筑空间旳使用性质及特点;(2)建筑物内部使用程序与运行方式;(3)合理旳功能分区(4)合理旳交通流线组织(5)良好旳自然卫生条件建筑空间旳使用性质及特点:考虑重要服务功能;考虑重要服务对象。
建筑物内部使用程序与运行方式:一般为了更清晰、更简要地表达建筑物内部旳使用关系,常以一种旳分析图表达,称为功能关系图。
它可以把众多旳房间按其使用关系提成较简朴旳若干组,抓住它们旳重要使用关系,便于更快旳进行平面布局。
使用程序——功能序列不能简朴地看作是内部空间组织程序,设计师应当不仅按程序——功能序列精心安排建筑物旳功能使用次序,并且应根据使用程序精心安排空间程序——审美序列,使使用者在使用旳过程中产生一种空间美感,实现功能序列与审美序列旳有机结合。
合理旳功能分区:在设计各类公共建筑时,在研究了它们旳使用程序和功能关系后,就要根据各部分不一样旳功能规定,各部分联络旳亲密程度及互相旳影响,把它们提成若干相对独立旳区或组,进行合理旳“大块块”旳设计组合,以处理平面布局中大旳功能关系问题,使建筑布局分区明确、使用以便、合理,保证必要旳联络与分隔。
功能分区旳一般原则分区要点1——主与次分区要点2——闹与静按建筑物各构成空间在“闹”与“静”方面所反应旳功能特性进行分区,使其既分隔,互不干扰,又有合适旳联络。
闹与静可以水平划分,也可以垂直划分。
分区要点3——内与外在进行功能分区时,应详细分析空间旳内外关系,将对外性较强旳空间,尽量布置在出入口等交通枢纽旳附近,对内敛性较强旳空间,力争布置在比较隐蔽旳部位,并使其靠近内部交通旳区域。
分区要点4——清与污公共建筑中某些辅助或附属用房(如厨房、锅炉房、洗衣房等)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旳气味、烟灰、污物及垃圾,影响重要使用房间,因此要使两者互相隔离。
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ppt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2)双跑楼梯 既可作为公共建筑的主要楼梯(图2-14), 也可用于次要位置作辅助性的楼梯。为使门厅空间保持完 整和美观,可以将楼梯横向处理或置于门厅一角 。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3)三跑楼梯 常用的形式有两种,即对称的与不对称 的。对称的三跑楼梯,常用于对称布置的门厅中,以表 达庄重的气氛。有些公共建筑,按空间组合的需要,也 可布置成不对称的三跑楼梯,如果与门厅或过厅结合得 好,仍能取得统一和谐的空间效果。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一般公共建筑的门厅空间环境,还有一个室内外的过渡 问题。这种过渡性的空间, 常可以形成为门廊、雨罩等 形式,并与室外平台、台阶、坡道、花池、雕塑、叠石 、矮墙、绿化、喷水池、建筑小品等结合起来考虑,具 体处理的方法与建筑使用的性质密切相关。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如果根据设计的需要,楼梯按主次要求进行布置时,可 把主要楼梯布置在枢纽空间,次要楼梯安排在相对次要 的地方,以辅助主要楼梯分解一部分人流。次要楼梯应 与主要楼梯相配合,沟通建筑上下空间,使成为一个相 互连通的整体,共同起曹安全防火、疏散人流的作用。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二) 坡道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有的公共建筑因某些特殊的功能要求,需要设置坡道,以 解决交通联系的问题。 坡道的坡度一般为8%~15%,在人流比较集中的部位, 则需要平缓一些,常为6%~ ~12%。此外,坡道设计 还应考虑防滑措施。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三)电梯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第九节课——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综合分析(一)剖析
② “U”形
上海鲁迅美术馆
三面围合而成的共 享庭院。
③ “口”形
北京木材综合展览室
④ “口口”形
江苏省展览中心
⑤ 其他形式
通过展厅与展厅门位置 的相错,以及展柜的布 置,使得原本单一的流 线变得曲折复杂。
重庆市技术革命技术革新展览馆
高黎贡山手工造纸博物馆 云南腾冲
高黎贡山手工造纸博物馆 云南腾冲
中国国家美术馆新馆
五层平面
使用上显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具有空间组 合紧凑、适应性强,兼备串联、放射与通
道相联系的优点
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
以陈列大厅所形成的枢纽 空间为组合特点的布局
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大温室
以门厅枢纽空间为中心,联系展览空间 为组合特点的布局
但也要注意,如处理不当,不仅易使枢纽空间的采光通风产生 不良的后果,而且也易造成参观路线不够明确和人流量大时出 现拥堵与混乱现象。
复廊式
办公建筑
• 平面布置要点:
• 开间和进深 • 大空间(会议厅)的安排 • 辅助用房的安排 • 出入口的布置
• 开间和进深
2020/11/11
大 空 间 的 安 排
2020/11/11
• 辅助用房的安排
2020/11/11
出 入 口 的 布 置
2020/11/11
二 连续性空间组合
1 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
缺点:枢纽空间中的参 观路线不够明确,容易 造成迂回交叉的问题, 各陈列厅所形成的袋状 路线,易产生停滞不畅 的现象。
3 串联兼通道的空间组合形式
串联兼通道的空间组合形式
布局方式的特点: 各陈列空间即可直接贯穿连 通,又可经过通道联系各个 陈列空间。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2综述
返回本讲首页 返回本讲框架
ESC
例1:北京首都剧场——小空间围绕大空间布置
空间组织方式
集聚式组织 线性组织 单元式组织 放射状组织 集簇式组织 网格式组织
返回本讲首页 返回本讲框架
ESC
例 2 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小空间围绕大空间布置
空间组织方式
集聚式组织 线性组织 单元式组织 放射状组织 集簇式组织 网格式组织
空间组织方式
集聚式组织 线性组织 单元式组织 放射状组织 集簇式组织 网格式组织
这种空间组织形 式就像植物中的 “葡萄串”一橛, 是“仿生”的一种 形式。建筑物内部 遵循一定的规律, 采用相同的空间形 态聚合在一起,形 成一个整体的集簇 式布局。其形态构 成具有相同的视觉 特征,构成具有很 强的灵活性
返回本讲首页 返回本讲框架
ESC
空间组织方式
内廊式和外廊式优缺点比较:
内廊式
优:面积使用较紧 凑,经济、组合较 方便 缺:朝向有一半较 差,不利于组织通 风,南方炎热地区, 不太适宜采用这种 形式。
集聚式组织 线性组织 单元式组织 放射状组织 集簇式组织 网格式组织
外廊式
优:朝向好,采光 和自然通风好,适 合南方炎热地区。 缺:面积使用不太 紧凑,走道面积多, 利用系数低,不太 适合北方地区。
空间组织方式
集聚式组织 线性组织 单元式组织 放射状组织 集簇式组织 网格式组织
B.线式臂相互垂直: 线式臂在长度、形 式相同或不同,方 位相互垂直的向外 延伸,构成富有动 势的旋转运动感。
C.线式臂互异:线 式臂的形状、长度、 方位互相可不相同, 中央空间处于一侧, 以适应功能或地形 的条件。
五、集簇式组织
空间组织方式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汇总
空间组合原则
功能合理 流线组织 空间布局 结构选型 设备布置
返回本讲框架 返回本讲首页
ESC
一、合理功能组织
建筑规划与设计中经常遇到的功能要求上的问题: (1)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及特点; (2)建筑物内部使用程序与运行方式; (3)合理的功能分区 (4)合理的交通流线组织 (5)良好的自然卫生条件 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及特点;
空间组成 组合原则 空间序列组织
• 公共建筑的辅助部分包括:行政管理用房、厕 所、盥洗间、卫生间、供应服务用房,如旅馆、 托儿所、幼儿园中的厨房、洗衣房等以及设备 用房(锅炉房、通风机房等)和库房、车库等 附属用房。
返回本讲框架 返回本讲首页
ESC
空间组成 组合原则 空间序列组织
返回本讲框架 返回本讲首页
▪内与外 ▪主与次 ▪动与静 ▪洁与污
案例分析二:某五星级酒店设计
在布局时考虑良好的 朝向与自然采光的可 能性,尽量为功能排 布创造良好条件
空间组合原则
分区合理 流线组织 空间布局 结构选型 设备布置
二、流线组织明确
流线组成
人流交通线:建筑物主要使用者的交通流线。
内部工作流线:内部管理人员的服务交通线;如 商业建筑中的运输、库存、供应路线,工作人员 的进出路线等。
空间组合原则
功能合理 流线组织 空间布局 结构选型 设备布置
合理的功能分区
在设计各类公共建筑时,在研究了它们的使用程序和功能关 系后,就要根据各部分不同的功能要求,各部分联系的密切 程度及相互的影响,把它们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区或组,进 行合理的“大块块”的设计组合,以解决平面布局中大的功 能关系问题,使建筑布局分区明确、使用方便、合理,保证 必要的联系与分隔。
第九节课——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综合分析(一)讲述
该图为内部的陈列空间,走道尽端为联系各功能房间的交通枢纽
俄罗斯索契冬奥会场馆设计方案
本方案,采用了设计放射性的空间布 局,构思巧妙。
Okushiri Tunami memorial Hall
北海道海啸纪念馆
平面图中,以中心向四周发散。
莫斯科管理学院
优缺点
优点:参观路线简单紧 凑、使用灵活、各个陈 列空间可单独开放。
• 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办公楼等建筑 长边平行布置时,其建筑仿噪间距不小于 25m。 • 教室场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25m。 • 办公楼、图书楼、实验楼、专用教室(不 包括音乐教室)等建筑之间长边布置时, 噪音间距不小于15m。 • 如教室顶棚以吸声材料装置时,教学楼与 教学楼、图书楼、实验楼、办公楼之间防 噪声间距不小于18m。
办公用房
• 办公用房如设在教学楼内可集中布置在一 段,也可混合布置。这种做法一般把行政 办公设在楼下,教学办公设在上层。 • 为保证单面采光的办公室有足够照度,进 深不宜超过5.1m,双面采光可适当加大。 • 教师课间休息室最好设在教学楼的中间或 两端。
厕所的设置位置
• 设于两排楼的中间部位自成体系,厕所与两侧的教室数量 和距离相差不多,人流均匀,路线短。管道集中缺点是厕 所的噪声及卫生对教室有影响,厕所门前人流过分集中, 如从阳台入口,较为理想。 • 设在教学楼一端。使两侧开窗,创造通风条件,对教室的 影响较少,管道集中,但人流不均匀,愈接近厕所人流密 度愈大。 • 设两组男女厕所,且分设在教学楼的两端。这种布置方法 可使人流分散,路线短捷,也不干扰教室,但管道较分散。 • 为了改善厕所的通风、卫生条件及气味溢出和减小对教室 的噪声干扰,可中间通过一段阳台、外廊或过厅。 • 教师厕所应在教师办公室附近另设。
第04讲--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
分区要点2——闹与静
按建筑物各构成空间在“闹”与“静”方面所 反应旳功能特征进行分区,使其既分隔,互不 干扰,又有合适旳联络。
闹与静能够水平划分,也能够垂直划分。
例:
宾馆前台部分
返回本讲框架 返回本讲首页
ESC
住宿 接待 餐饮 康乐 公共
静
闹
空间组合原则
分区合理 流线组织 空间布局 构造选型 设备布置
返回本讲首页 返回本讲框架
ESC
观众厅对外疏散口布置示意
单元空间设计
空间尺度 良好朝向 交通组织 自然采光 热工通风 视线音响 艺术要求
四、自然采光
❖ 自然采光:指经过窗户直接获是自然光线。 ❖ 足够旳照度和均匀旳光线:采光面积比:一般
用S窗/S房间之比作为采光原则。
❖ 光线旳方向;要求光线投向主要使用区;在 某些房间(如陈列室、橱窗和阅览室)要防 止太阳旳直晒光,以免展品、商品、图书晒 后变质或褪色。
返回本讲框架 返回本讲首页
ESC
案例分析一:某五星级酒店设计
空间组合原则
分区合理 流线组织 空间布局 构造选型 设备布置
返回本讲框架 返回本讲首页
ESC
三、空间布局紧凑
在对建筑各构成空间进行合理旳功能分区和 流线组织旳前提下,进行合理旳设计,使空 间布局紧凑,合适提升使用面积旳百分比。
可采用旳手法有: a.加大建筑进深; b.增长层数; c.降低层高; d.在尽端布置大空间。
承重墙旳布置要均匀、闭合,以确保构造布置 旳刚性要求;
承重墙上旳门窗洞口旳开启应符合墙体承重旳 受力要求;
个别面积较大旳房间,应设置在房屋旳顶层, 或单独旳附属建筑上,以便构造上进行处理。
返回本讲框架 返回本讲首页
第五章---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PPT课件
北京亚运 新新生活 会所
南侧公园
设计/竣工: 2001年/2002年 建筑面积: 733平方米 项目性质: 会所
获 奖: 2004WA建筑奖 德国BAUWELT建筑奖
20
• 生活会所包含一个超市、一个餐厅、一些小 店铺物业办公室和公共厕所。会所位置在社 区的中央花园内,南边临主入口,东北、西 南两面通向未来的住宅,用地内满是成年的 当地高大乔木,向北隔树林不远是先期完成 的文化会所。 整个建筑运用深综色的金属构件表面来 自于树干的模仿。内侧全透明的中空玻璃和 外围浅灰色水泥板外带磨砂图案的单玻璃可 以产生周围环境奇妙的不同反射。
79
庭院式布局
80
庭院式布局
81
实例
• 郑州航院教学楼内院 • 苏州大学某教学楼内院
82
郑州航院教学楼内院
面向道路立面
面向内院立面
83
84
85
底层架空柱廊空间 86
87
苏州大学某教学楼内院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辐射式组合
• 布局有一个方位中心,由 一个中央空间和若干向外 辐射扩展的线形空间组合 而成。
纵观整个博物馆建筑,建筑师将空间 规整为几个方块。严谨的平面包含着千 变万化的空间。建筑中蕴藏着印度传统 文化的深层结构,体现了对建筑形式神 话信仰的深刻理解。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柯里亚设计的建筑平 面经常采用曼陀罗(佛教供奉菩萨的清静之地) 的结构模式,他似乎被更为直接的地域方言 隐喻深深吸引了。位于博帕尔的新国民议会 大厦的平面就来自于距该城50多公里的桑吉 堵坡。同他的很多作品一样,平面被划分成 九份,其中插入了露天空间,其余的部分被 不同的建筑功能充满,“漫游”式的路径可 以类比为桑吉率堵坡用于祭祀的绕行仪式通 道。正如柯里亚自己说过的:“我们生活在 有伟大文化遗产的国度里。”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综合分析ppt课件
这种布局的特点具有空间组合紧凑、适应性强,兼备串联、放射与走道相联系的优点, 但是也易出现人流大时易拥挤与秩序混乱现象。
5.大空间分隔的组合形式
空间和人流活动皆组合在一个完整的、综合的大空间之中,具有使用机动灵活、空间 利用紧凑,流线自由灵活的特点。
(三)以大型空间作为主体穿插辅助空间的组合 这类建筑通常都有一个比较大的空间,作为活动的中心,而在大空间的周围,布置 附属的空间,并且它们之间有比较密切的联系。 这种类型的建筑常见的为:体育馆、影剧院、车站、空港、大型综合展馆、大型商 场。
优点: 各个主要空间单独连通,又能通过通道间接 联系,既有连续性的一面,又有单独使用的 一面。
缺点: 在布局中易产生加大面积,增加造价,占地 偏多等特点
综合大厅
把展览陈列空间和人流活动皆组合在综合性的 大型空间之中
优点: 环境开畅通透、使用机动灵活、空间利 用紧凑、流动方向自然
缺点: 需要人工照明和机械通风
(二)以套穿的方法将主要空间按一定序列的组合
这种空间多要求有一定的连续性,基本可归纳为五种形式:
1.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
这种布局形式具有流线紧凑、方向单一、简洁明确;流程不重复、不逆行、不交叉等 优但也有流线不灵活、人多时易拥挤、不利单独使用某空间等缺点。主要用于展览性 建筑。
2.放射的空间组合形式
三、观演性的空间组合
构成特征:一般设有大型的空间作为组合的中心,围绕大型 空间布置服务性空间,并要求与大型空间有比较密切的 联系,使之构成完整的空间整体。
体育建筑 影剧院
体育建筑
设计要点
出入口的设置 主席团席位的设置 辅助空间的设置 管理设施的设置 结构选择 总体布置要求
(最新)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讲义课件
建筑的发展
建筑的发展规律——“目的性”、“地点性”、“时间性”— —建筑产生及其发生发展过程贯穿始终的三大普遍规律。
目的性规律:
三大规律的主体和主导性规律。建筑现象的发展
变化有其客观方面的原因,最根本的就是人的需要、欲求、意
愿等等,即人对建筑的目的。(人类产品共有)。
地点性规律:
地点不同,相应的条件不同,建筑势必因之而异。(建
2.设计的定义 设计的定义
设计: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 如:服装设计;厂房设计。(《辞海》472页) 亚历山大《论形式的合成》中,区分了原始的、民 间的建造过程与职业建筑师的设计活动,并很有见 地的称前者为无意识设计,后者则称为有意识设计。
设计的三个核心: 1)先于事物的实际存在 2)非常周密严谨符合逻辑 3)清晰完整的表达 表达的方式: 图示表达 模型表达 文字表达 语言表达
“公用地”危害理论——是指场地谁来用都行, 怎么用都 行
土木楼操场
作为停车场应该用地性质单一 应该排他性的使用, 如把停车场地面做成鹅卵石地面
▪水——给水 种类
饮用水: 直接能喝 洗涤热水: 洗澡等 洗涤冷水: 平常所用自来水 冲厕水: 如北京用中水 复杂分级: 物尽所需,在总体社会运营成本 上便宜
降水——对建筑影响大,雨与雪比较难挡,设计的建筑要 做到不漏和排水通畅
雨: 水表面有张力,雨水在粗糙的地面上流淌要1%以上 的坡,1%~3%的坡度是主要选取的值,因此建筑场地 没有平的,一定要考虑场地排水
雪: 要考虑雪的荷载
门
下水井
院子 人行道
场地排水简图
气流 方向: 根据实际情况迎合或避开主导风向 速度: 几级风即速度每小时约多少公里 风频玫瑰图: 距圆心越远表示频率越大
最新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专业知识讲座
❖由于公共建筑的功能复杂性,在进行空间组 合时所要考虑的因素和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但 总体要遵循以上五条基本原则。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一、功能分区合理
空间组合原则
分区合理
1.必须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联系特点来选择与之相适 应的空间组合形式。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气泡图:简单的功能分析框线图,即采用圆形气泡
这个抽象符号表示房间,用线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这
种功能分析图一是将概念转化成图示语言,有利于设计
者用视觉语言进行思维,二是初步表明了房间之间的关
仿。文档公如共有建不筑当的之处辅,助请部联分系包本人括或:网行站政删管除。理用房、厕
所、盥洗间、卫生间、供应服务用房,如旅馆、
托儿所、幼儿园中的厨房、洗衣房等以及设备
空间组成
用房(锅炉房、通风机房等)和库房、车库等
组合原则
附属用房。
单元空间设计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功能分析中有三个核心问题需要把握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1)仿。各文使档用如空有间不当的之使处用,要请求联系本人指或单网一站删使除用。空间在朝
向、采光、通风、防震、隔声、私密性和联系等方面的要
(2)各使用空间的功能关系 包括两部分含义,从
小的方面讲,是指两个或多个单一空间之间存在的先后关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
(1)门厅
a.门厅的作用: 门厅是完成室内外过渡的空间,进行交通组织和分流是门厅最重要的功能。 在有些公共建筑中,门厅还兼有问讯、休息、陈列、小卖等功能,如酒店的大堂。 b.门厅的面积: 主要是由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规模来决定的 。
中小学的教学楼门厅0.06m2~0.08m2/座,食堂的门厅0.08~0.18m/座,在电影院设计中, 门厅及休息厅(廊)的大小:甲等为0.4-0.7m2/座;乙等为0.3-0.5 m2/座;丙等为0.1-0.3 m2/座 .
(1)楼梯 a.楼梯的形式 按楼梯形式分,可分 为直行单跑楼梯 、直 行双跑楼梯、平行双 跑楼梯、双分双合式 楼梯 、多跑式楼梯 、交叉跑(剪刀)楼 梯、螺旋形楼梯 。
1.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
1.2垂直交通
拉维莱特公园建筑楼梯 犹太人博物馆内楼梯 罗浮宫金字塔内楼梯
1.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
1.2垂直交通
在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中,功能分区、人流疏散、空间组成以及与室外环境的 联系等,是几个比较重要的核心问题。
本章节的学习重点,是通过对空间的使用性质及人流活动等基本问题的分析,以 期深入了解公共建筑中共性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的问题。
1.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
建
主要使用空间
筑
功
辅助使用空间
能
空
间
交通联系空间
1.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
1.2垂直交通
c、楼梯的位置: 1.通常在主要出入口处,相应在设置一个位置明显的主要楼梯; 2.在次要出入口处,或者房屋的转折处和交接处设置次要楼梯以供疏散用; 3.在大型公共建筑内,楼梯均匀布置。
1.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
1.2垂直交通
(2)坡道、电梯及扶梯 坡道的特点是上下比较省力(楼梯的坡度在30~40度左右,室内坡道的坡度通常小于
第五章---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PPT课件
32
而且这种沟通不单单只是水平方向的,也包括垂直方向的
每个单 元可以被赋 予不同的功 能——整个 工作小组、 独立的个人 办公室或者 是会议室
33
34
查尔斯·柯里亚
• 时间:1986~ 1992 地点:印度.拉贾 斯坦邦斋浦尔
• 贾瓦哈·卡拉·肯 德拉博物馆
35
柯里亚1930年出生于印度,后到美国留学, 在密歇根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建筑学, 1958年回到印度孟买成立个人事务所。柯里亚 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在崇尚可持续发展的21世 纪,建筑耗能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而柯里亚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展开了低技 术生态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如果一定要对柯里 亚有生以来的成就进行概括,那就是”继承传统, 探索地域精神”,这是他所有学术理论的思想核 心。柯里亚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他在建筑专业领 域上的杰出贡献,更重要的是他对本土文化的热 爱和对社会底层贫苦大众的同情与关注。
19
北京亚运 新新生活 会所
南侧公园
设计/竣工: 2001年/2002年 建筑面积: 733平方米 项目性质: 会所
获 奖: 2004WA建筑奖 德国BAUWELT建筑奖
20
• 生活会所包含一个超市、一个餐厅、一些小 店铺物业办公室和公共厕所。会所位置在社 区的中央花园内,南边临主入口,东北、西 南两面通向未来的住宅,用地内满是成年的 当地高大乔木,向北隔树林不远是先期完成 的文化会所。 整个建筑运用深综色的金属构件表面来 自于树干的模仿。内侧全透明的中空玻璃和 外围浅灰色水泥板外带磨砂图案的单玻璃可 以产生周围环境奇妙的不同反射。
6
7
8
串联式的平面布局容易 组织交通路线 利用连廊部分的收进使 得建筑的体块明确
第二章--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本章通过对空间的使用性质和及人流活动等基本问题的 分析,以期深入了解公共建筑中共性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的问题。
第一节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
公共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与组成类型虽然繁多,但概括起 来,可以划分为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或称辅助 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在设计中充分研究这三大块空间 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空间组合的总体性和规律性。
(三)综合方式:如旅馆,影剧院(会堂) 有的人流活动需要平面方式安排,有的需要立体方式解决。 Eg1:旅馆:旅馆是一种综合服务性公共建筑,既要保证旅馆有安静舒适的 休息和工作环境,又要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通常将客房部分布置在公共部 分上层,形成流线组织的综合关系。
旅馆功能要求: 1)食宿:餐厅,客房,厨房,酒吧,宴会厅等。 2)工作:会议厅,办公,报告厅等。 3)文娱:舞厅,多功能厅,游戏,台球,棋类,桑拿洗浴,保龄球,壁球, 演出厅等。 4)服务:商务中心,小卖,问讯,电信,行李,衣帽间,美容,邮电等。 Eg2:剧院,电影院,音乐厅: (1)视线,(2)听觉(音质)(3)容量 特殊功能要求常用楼座空间形式解决。 观演建筑三大空间:观众厅;前厅(售票、休息、小卖、衣帽、管理); 舞台(化装,辅助)。
综上:空间组合中的水平交通布置,应从全局出发,在满足 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结合空间艺术构思的需要,力求减少通 道、厅堂的面积和长度,这样不仅可以使空间组合紧凑,还 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空间组合中的垂直交通
在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中,作为垂直交通联系的 手段,常用的有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及坡道等 形式。
3.体育建筑人流疏散的特点 A.容量大,比影剧院多,人流疏散问题更突出。 B.疏散要求有特殊性:比赛场次不连续,不用考虑出口与进口分开,可 以把出入口合并,由于观众席沿比赛场四周布置故可沿观众厅周围组织 疏散。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2
(四)自动扶梯
❖ 公共建筑中设置自动扶梯可以即时连续运送上下楼 层的人流。自动扶梯可以正逆方向运行,当机器停 运时,还可兼作临时楼梯使用,但不得计作安全出 口。
❖ 自动扶梯的坡度有270,300和350 几种;
❖ 从防火安全考虑,在室内每层设有自动扶梯开口处, 四周敞开的部位均须设置防火卷帘或水幕,并加密 自动喷淋的喷头。
各单元空间逐个彼此 相连,也可使各单元 空间用单独的不同线 性空间相连接。
空间组织方式
集聚式组织 线性组织 单元式组织 放射状组织 集簇式组织 网格式组织
各相连空间的尺寸、形 式和功能可都相同,也 可不相同。
串联空间的终端可终止 于一个主导空间,或突 出的入口,也可与其他 环境融为一体。
曲线或折线的串联构成 可相互围合成室外空间。
垂直交通空间
楼梯 坡道 电梯 自动扶梯
❖消防电梯----高层建筑除设置普通电梯外,一般 还要配备消防电梯。消防电梯在平面布置中宜靠 近底层出入口位置。
❖ 电梯不应计作安全出口,设有电梯的建筑物 仍应按防火规范规定的安全疏散距离设置疏散楼 梯。电梯并不宜被楼梯环绕。
消防电梯的配置
垂直交通空间
楼梯 坡道 电梯 自动扶梯
空间组织方式
例1:北京首都剧场——小空间围绕大空间布置
集聚式组织 线性组织 单元式组织 放射状组织 集簇式组织 网格式组织
空间组织方式
例 2 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小空间围绕大空间布置
集聚式组织 线性组织 单元式组织 放射状组织 集簇式组织 网格式组织
例3: 北京工人体育场 •小空间围绕主体大空间底层或看台下布置
实例一: 古根海姆博物馆
垂直交通空间 实例二 :亚特兰大•高等艺术博物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讲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二)交通联系空间设计建筑物内部的交通联系方式有三种:水平交通,垂直交通联系、交通枢纽1.设计要求:a.交通联系空间应当有适当的高度、宽度和形状,以满足通行要求;b.交通部分应简捷明确,防止曲折迂回,以保证通行方便和疏散要求;c.应有良好的采光和照明,并注意防火安全;d.考虑空间的处理和造型;e.应力求节省交通面积一、水平交通空间(一)走道的性质1..完全为交通联系的需要而设的过道;如观众厅、交通建筑的大厅内走道。
2.主要作为交通联系空间,兼为某些从属内容而设的过道;如有橱窗的教学楼走廊,医院候诊的走廊等。
3.多种功能综合使用的过道或廊子。
如展览建筑的参观廊道。
(二)空间尺度1.走道的高度:一般≮2.5m,住宅中小走道可低到2m,公共建筑>3m.2.长度:按防火规范规定,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结构、类型、耐火等级等不同情况,控制过道长度,主要是最远一间房间出入口到安全出入口(或垂直交通的进出口)的距离,必须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如下表:3.宽度:(1)考虑人流量的大小:单股人550~600mm;两股人流:1100~1200mm;三股人≥1500mm;公共建筑:≮1500mm。
(2)考虑到走道中附属功能的设置;(3)走道中门的开启方向;(4)考虑走道的长度、建筑物层数和耐火等级等因素;(5)医院中过道≥ 2200mm ,一般为3000 mm 左右,学校建筑中为2300mm ,旅馆办公建筑中为1500~2000 mm ,住宅内部 ≥ 900mm 。
(三)采光和通风尽量采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在不能直接采光和通风的条件下,则需要进行专门的考虑,如利用尽端开口,两侧局部开敞、利用楼梯间采光,或者利用顶部天窗采光。
二、垂直交通空间联系不同标高空间,常用的有楼梯、坡道、电梯和自动扶梯。
(一)楼梯1.楼梯设计的内容a.根据使用要求和人流通行情况确定楼梯和休息平台的宽度;b.选择适当的楼梯形式;c.考虑整幢建筑的楼梯数量;d.楼梯间的位置和空间组合。
2.楼梯的形式:分为直跑、双跑、多跑、交叉、螺旋、弧形 等3.楼梯的尺寸的确定:梯段的宽度取决于同时通过的人流的股数及有否经常通过例如家具或担架等特殊的需要。
公寓式住宅楼梯净宽1100~1200, 公共建筑≮ 1200。
1650~2100三人通过1100~1400双人通过满足单人携物通过>900单人通过备注梯段宽类别平台的深度≥ 梯段的宽度。
医院建筑中平台的深度≮1800mm直行多跑楼梯中平台深度= 梯段宽度,或≮1000mm 4.楼梯的数量和位置:数量:根据楼层人数和建筑防火规范来确定。
一般楼层应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疏散楼梯,但当人数<50人,楼层面积<200m2时,可以设一部楼梯。
位置:a.通常在主要出入口处,相应在设置一个位置明显的主要楼梯;b.在次要出入口处,或者房屋的转折处和交接处设置次要楼梯以供疏散用;c.在大型公共建筑内,楼梯均匀布置。
(二)坡道 设计要点:坡道的坡度范围一般在1:6—1:12左右;室内≯1:8,室外≯1:10。
残疾人坡道坡度≯ 1:12. 坡道的净宽度≮0.9m ,每段坡道允许高度0 .75m ,水平长度9.0m.坡道表面要做防滑处理。
为减少占地面积,常采用对折的和螺旋形的坡道。
(三)电梯在多、高层民用建筑中,电梯是一种快捷、便利的垂直交通设施。
电梯分客梯和货梯两大类;此外还有医院专用电梯、观光电梯等。
设计可根据使用功能选择电梯的种类、载重量和速度,并按所需的运载量确定电梯的数量。
消防电梯----高层建筑除设置普通电梯外,一般还要配备消防电梯。
消防电梯在平面布置中宜靠近底层出入口位置。
电梯不应计作安全出口,设有电梯的建筑物仍应按防火规范规定的安全疏散距离设置疏散楼梯。
电梯并不宜被楼梯环绕。
(四)自动扶梯公共建筑中设置自动扶梯可以即时连续运送上下楼层的人流。
自动扶梯可以正逆方向运行,当机器停运时,还可兼作临时楼梯使用,但不得计作安全出口。
自动扶梯的坡度有270,300和350 几种;从防火安全考虑,在室内每层设有自动扶梯开口处,四周敞开的部位均须设置防火卷帘或水幕,并加密自动喷淋的喷头。
自动扶梯起止平台的深度除满足设备安装尺寸外,还应根据梯长和使用场所的人流留有足够的等候及缓冲面积自动扶梯的扶手与平行墙面间、扶手与楼梯开口边缘间及相邻平行梯的扶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40m三、交通枢纽设计(一)门厅1.门厅的作用:门厅是完成室内外过渡的空间,进行交通组织和分流是门厅最重要的功能。
在有些公共建筑中,门厅还兼有问讯、休息、陈列、小卖等功能,如酒店的大堂。
2.门厅的面积:主要是由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规模来决定的。
3.门厅的导向性设计:合理分布楼梯与过道,并尽可能的减少人流的交叉和干扰。
4.门厅的布局:对称布局不对称布局对称的门厅,常采用轴线的方法以表示空间的方向感,常将联系人流的主要楼梯或自动扶梯安排在主轴上。
不对称的门厅则相对活泼,但要较好的组织空间的人流。
5.门厅设计时注意的几点:a.交通空间的高效性:足够的面积和引导组织;b.交通空间的可认知性:减少认知元素,路线组织明确;c.门厅应有较好的天然采光,并保证必要的层高和合适的空间比例。
d.门厅应注意防风、防雨、防寒等要求,设置必要的门廊、雨蓬。
(二)过厅通常位于建筑内主要空间的连接处和轴线的转换处,合理的运用过厅可以帮助人流的集散,通常在以下位置设置过厅:(1)在建筑内几条走道或与楼梯交换的地方;(2)在走道与使用人数较多的大房间连接处,设过厅以缓冲人流。
(3)在几个大厅或大房间的连接处,起空间过渡的作用。
合理的运用过厅可以帮助人流的集散,有时为了产生空间对比与变化,具有不同的空间体验,也会借助过厅来达到衬托主要使用空间的目的,特别是在一些大型的建筑物中,过厅成为重要的空间转换工具。
(三)中庭中庭是贯穿建筑两层以上空间,专供人流集散和交通联系用的空间,作为交通枢纽,它成为建筑中被强化的“节”;它将各主要使用空间连接成一体,通常它是整个建筑的趣味中心,它具有交通、交往、休憩、展示、景观等空间功能;各种交通元素如楼梯、电梯、走道、坡道等通常结合中庭空间进行设计。
小结:门厅、过厅、中庭、走道、楼梯等交通部分的设计,在各自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还应注意各部分的协调和配合,以提高交通效率。
建筑空间的组织方式一、集聚型组织为一种稳定的向心式构成,一般由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围绕一个大的主导空间,以大厅主要使用空间为中心进行布置的一种空间组合方式。
常以大厅为构图中心,而将其他空间或辅助空间围绕其四周布置,并且利用空间高度的差别,互相穿插、重叠。
2.适用范围:常用于电影院、剧院、体育馆、客运站等类型公共建筑中。
3.分类:a.小空间围绕大空间布置;b.小空间围绕主体大空间底层或看台下布置;c.大空间与小空间分离,相对独立。
二、线性组织是由若干单体空间按一定方向相连接,构成空间系列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并具有运动、延伸、增长的趋势,构成时具有可变的灵活性,容易适应环境的条件,有利于空间的发展。
线性的构成方式:各相连空间的尺寸、形式和功能可都相同,也可不相同。
串联空间的终端可终止于一个主导空间,或突出的入口,也可与其他环境融为一体。
曲线或折线的串联构成可相互围合成室外空间。
线性构成中具有重要性的空间单元,除以其形式与尺寸之特殊表示其重要性外,也可以其位置强调,位于序列中央、端部,偏移序列之外,或在序列之转折处。
并联式空间构成:内廊式、外廊式、内外廊混合式、复廊式内廊式和外廊式优缺点比较:串联式空间构成:线性空间构成广泛应用于大量均质小空间的建筑中,并且常将线性构成的不同方式综合于一体。
三、单元式组织单元式空间构成是将建筑物各种不同的使用功能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使用单元,并按照它们的相互联系要求,将这些独立的单元以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最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单元的划分一般有两种形式:1.依据不同性质的使用部分组成不同的功能单元。
2.将相同性质的主要使用房间分组布置,形成几种相同的使用单元,如幼儿园的活动单元、病房的护理单元等。
四、放射式组织为集中式与串联式两种构成的结合。
同主导的中央空间和向外辐射扩展的线性臂空间所构成,呈外向性图式。
中央空间一般为规则式,外伸线性臂的长度、方向因功能或场地条件而不同。
放射式的组合模式:集簇式构成方式A.沿轴线将不同空间串联起来B.不同大小、不同性质的空间细胞沿着多条轴线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C.围绕一个节点的集簇。
D.树型集簇E.堆叠式B.线式臂相互垂直:线式臂在长度、形式相同或不同,方位相互垂直的向外延伸,构成富有动势的旋转运动感。
C.线式臂互异:线式臂的形状、长度、方位互相可不相同,中央空间处于一侧,以适应功能或地形的条件。
六、网格式组织网格法是建筑设计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它通过利用大小不同的网格对整个基地或建筑进行控制,从而使建筑形态呈现整体性。
网格的分类:微观层面:平面柱网中观层面:建筑体块组合宏观层面:庭院式空间组合由于地形为一三角形,鉴于地形所限,设计者采用了旋转的手法巧妙的将建筑纳入其中,运用旋转的夹角形成建筑的主入口和入口广场。
(二)中观层面——建筑体块(三)宏观层面——院落式空间组合一条环带,串联六个小院;三组建筑按网格式布局,分三期施工;旋转的基线网与基地构成3个三角形空地作为发展端。
环带穿越不同的院落产生景外——景中的连续变化;连廊串联各单元空间,集零为整,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布局,景园与建筑既规则又灵活。
L 形新建筑与原有之宅邸有机结合,构成整体;两条步道微斜相交,汇聚人流,联通内外,使空间有明确的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