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合集下载

新高考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4单元第12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共44张PPT)

新高考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4单元第12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共44张PPT)

〔概念阐释〕 “西学东渐”:是指从明朝后期到近代的西方文明向中国传播的历 史过程。这段时期,以来华洋人、出洋华人、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为媒 介,以香港、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为重要窗口,西方文明大量传入中 国,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考点探究·释难点
主题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明清思想领域的新变化
——摘编自施威、王思明《晚明学人的科学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问题](1)据史料一归纳黄宗羲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 进步性。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末期科学思想的主要特 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提示](1)主张:倡导君民平等,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地方自治;学 校是议政场所。进步性:对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 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知”;“工商皆本”
2.结合陆王心学和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从 “经世致用”“天下兴
“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明清思想领域的新变化 亡,匹夫有责”;长篇
3.结合明清时期的科技小说与戏曲成就,从 白话小说、传奇、昆
“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 曲、京剧;“西学东
增强文化自信
渐”
主干梳理·理思路
三、小说与戏曲 1.背景:城市_商__品__经__济__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 步普及。 2.成就 (1)明清小说 ①元末明初,施耐庵、罗贯中各自在宋元话本基础上创作的 _《__水__浒__传__》__ 和 _《__三__国__志__通__俗__演__义__》__ , 是 我 国 最 早 的 两 部 长 篇 白 话 小 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典例研析·立标杆
1.(2020·江苏高考·5)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

2024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中国历史第16讲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2024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中国历史第16讲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目录
2.唯物史观——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1)积极性 ①经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等空前繁荣,生产力不断提高, 经济形态已经朝着开放型转变。在苏州等地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 ②社会: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提高,导致传统观念变 化,很多人弃农从商。 ③思想:传统儒家思想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受到冲击,开始转型;人们的传统价 值理念也悄然变化;文艺作品出现世俗化倾向。 (2)局限性:未实现社会转型:严格限制商人活动,实行闭关自守政策,影响了 中国社会向近代的转型。
目录
2.学术观点——白银本位制的确立 杜恂诚在《白银进出口与明清货币制度演变》中指出:因缺乏有效的制度限制 纸币的发行,因此纸币总是引起高通胀和恶性通胀。宋以前的价值尺度是铜钱, “自元代起,中国改用白银为价值尺度,并且逐渐发展到以白银为流通手段。” 明朝于1436年,“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一条鞭法规定赋税各项皆用 银折纳,是白银确立本位货币地位的标志。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时期货币演变的趋向及其成因。 提示 趋向:逐步确立白银本位制。成因:纸币发行过度引发通货膨胀;元明 政府货币和赋税政策的变化;白银增多;商品经济发展。
目录
2.赋税制度 【链接·选择性必修1·P95】 (1)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 (2)明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__金__花__银__”。 (3)明朝后期:推行_一___条__鞭__法__。 ①背景:商品经济发展与白银流通增加。 ②内容: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 ③意义: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 (4)康熙帝:“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5)雍正帝:实行“_摊__丁__入__亩___”,彻底废除人头税,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 一步减弱。

统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2022·山东济宁期末]明清之际思想家们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务实学风,形成了一股积极进步的新思潮。

这一思潮( )A.旨在推翻封建制度B.引发了社会的变革C.具有民主启蒙色彩D.摆脱了儒学的束缚2.[2022·山东省实验中学6月测试]明清时期永佃制盛行,地主只能收租完粮,无权随意增租夺佃或干预佃农耕作,而佃农可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

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发展B.农民已摆脱人身依附关系C.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D.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3.[2022·山东青岛胶州实验中学质测]据记载,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中国运往荷兰的瓷器为28641件,而到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则达69057件。

这一变化表明当时中国( )A.瓷器成为新兴外贸品B.民间制瓷工场规模扩大C.海外市场进一步拓展D.政府废止了“海禁”政策4.[2022·山东青岛黄岛区期末]清代前期钱铺银号已经比较普遍地开展了存、放款业务,但钱铺银号在实际放款中,利率并不统一,关系交好与否、借贷形式、种类差别均影响利率高低。

这说明( )A.民间资本促使政府职能转变B.钱铺已经转变为近代银行业C.借贷交易秩序亟须规范D.商业资本借贷发展迅速5.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善书”的流行( )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6.[2022·青岛黄岛区期中]乾隆二十年,一些英国商船从广州开往浙江宁波贸易,乾隆批示:“今番舶既已来浙,自不必强回船;惟多增税额,将来定海一关,即照粤关之便。

2025届高考历史复习专题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共17张ppt)

2025届高考历史复习专题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共17张ppt)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学习任务一:说明明朝后期起社会经济的发展
材料2:在明朝中期,常熟(位于江南)的谭
晓,用低价购买了大片低洼沼泽地。部分土地
被改造为良田,收成大增。所凿水池养鱼,池
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
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运到市场,
多种经营方式 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
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运到市场,
多种经营方式 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
材料1:清·陈枚《耕织图》(局部)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根据材料1.2,思考:明清时期 的农业出现了怎样的新变化吗?
《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
学习任务一:说明明朝后期起社会经济的发展
材料1:(苏州)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
途者,盖皆本也。”
“工商皆本”

顾炎武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天下有兴责亡焉,。匹”夫有责
专 制
经世致用:治理世事,切合实用
王夫之 “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一人私天下”
学习任务四:认识明清时期社会变化的局限性
清·陈枚《耕织图》(局部)
清·徐扬《盛世滋生图》(局部)
小组讨论:为何处处是江南?
探究:结合图片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点 摘自陈大勇老师课件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身外 理在哪 心中
外在的“理”(客观唯心主义)
内在的“心”(主观唯心主义)
“格物致知”
如何求理 认识事物的方法
致良知(内心反省)
学习任务三:概述明中期起思想领域的重要变化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有何共同点?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抨。击”君主专制 黄宗羲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

第11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精讲梳理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1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精讲梳理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主观
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本质上并未脱离地主阶级儒学
自身缺陷明显
原因
的范畴,在行动上也未解决实际问题
三、文学、艺术和科技的发展
时间 作者
著作
地位
背景元:末城明市初商品施经耐庵济繁荣,社《水会浒娱传乐》活动丰富,文我化国知最识早进的一两步部普长篇及白。话小说,
小 说
明中期
罗贯中 《三特国点志:通俗平演民义化》、开通创俗了化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中外历史纲要(上)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
第11讲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程标准:
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世界 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明清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明朝废除 丞相制度和建立内阁,使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君主 专制达到顶峰。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手工业、商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在 自然经济的母体里孕育出新的经济因素——出现了使用雇佣的手工业工场。 明清文化异彩纷呈,小说创作繁荣;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焕发出新的生机,但 并没能发展为改造封建专制社会的新路;中国古代科技缺乏理论规律的创新 和探究,进入“述而不作”的整理时期。面对世界向近代化迅速发展转型的 大好时机,明清政府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断了中国与世界潮流的联 系,逐渐落伍于世界发展潮流。
——据汪高鑫《中国经史关系史》等整理 材料二:明朝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 不许士人发挥个人见解,严重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 清朝建立后......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控制。同时,严 厉禁止士大夫谈论政治,甚至不能在学习过程中主动 思考辩难。读书人没有言论、结社的自由,也不能就 国家利病上书言事,否则就会受到严惩。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练习卷+--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练习卷+--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一、选择题1.[2024·山东卷]宋元时期,畜牧兽医专著记述最多的是马,并以医马、相马的书为多;明清时期,最主要的记述对象是牛,各种相牛、养牛、医牛的书占畜牧兽医专著总数的50%以上。

这是因为明清时期( )A.政府强化了军事资源控制B.土地兼并进一步加剧C.政治相对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D.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融加强2.[2024·新课标卷]清乾隆进士李调元在《卖田说》中借佃户王某之口说明“卖田以佃田”的好处:家中有十亩耕地,难以养活十口之家;卖出自己的十亩地,则可以长期租佃一百亩维持生计,且能免于官府钱粮加派。

当时农业中租佃关系的盛行( )A.延续了个体农耕方式 B.遏制了土地兼并扩大C.抑制了商业货币经济 D.削减了国家赋税来源3.[2024·湖南长沙市高三一模]王阳明认为:“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知行合一,方为至人”。

这一思想体现王阳明( )A.力图挽救社会危机以正人心B.纠正程朱理学空谈心性之弊C.继续挑起圣人匡时济世重担D.重视思想感悟提升实践效果4.[2024·淮安市高三一模]李贽认为,追求和占有财富的势利之心是人们努力从事生产等经济活动的原动力,破除封建礼教施加的掩饰和扭曲,使人率性而为、自由发展,自然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一思想( )A.推动了儒学向基层渗透B.冲击了程朱理学主流地位C.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D.反映了工商业发展的要求5.[2024·十堰市高三二模]顾炎武树起“经学即理学”的旗帜,与“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的理学相对抗,提出“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君子以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传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该思想( )A.意在抨击君主的专制统治B.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C.继承了王阳明的批判精神D.体现了经世致用的学术宗旨6.[2024·苏州市高三二模]明中后期,除下层文人外,士大夫阶层中的一些人加入通俗文学的创作队伍中来。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知识必备专题四明至清前中期第17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知识必备专题四明至清前中期第17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第17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考点定位】(1)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缘由、局限及影响。

(2)明代陆王心学的兴起与明末清初思想的活跃。

(3)明清小说与戏曲、科技的成就与西学东渐。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1.社会经济发展。

(1)农业。

①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大幅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②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

[小练1] 随着新航路的开拓,明朝后期,一些原产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引入中国并推广。

这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提示] 一方面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经济作物种植,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高产作物的传入刺激了人口膨胀,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2)手工业: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等行业中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即____________,运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

清朝接着有所发展。

[小练2] 《明神宗实录》卷361记载:“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材料说明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新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个地域?[提示] 新现象:出现了运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大规模的生产。

地域:苏州等江南地区。

(3)商业:进入新的旺盛期。

①美洲等地的____________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

②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徽商和晋商。

③以____________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小练3] 顾炎武在《肇域志》中记载:“新都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大贾辄数十万,则有副手,而助耳目者数人。

其人皆铢两不私,故能以身得幸于大贾而无疑。

他日计子母息,大羡(注:羡,有剩余),副者始分身而自为贾。

”据此可知,徽商有何特点?[提示] 勤俭、诚信、规模大且多配有副手。

2.局限。

(1)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____________还占据压倒优势。

(2)政治: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也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统编版)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统编版)
②代表: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
二、明清的思想文化
1、思想领域的变化 2、小说与戏曲 3、科技的发展 (1)科技著作 (2)早期西学东渐
①背景: ②代表: ③表现: 与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
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
二、明清的思想文化
1、思想领域的变化 2、小说与戏曲 3、科技的发展 (1)科技著作 (2)早期西学东渐
陆王 心学
程朱理学获得 官方尊崇后, 逐渐推动活力
明清之 际的进 步思想
①君主专制制 度强化,封建 制度走向没落 ②商品经济发 展,资本主义 萌芽产生 ③程朱理学束 缚人们的思想
陆九渊 王守仁 李贽
黄宗羲
王夫之 顾炎武
主张“致良知”, 良知是隐藏在每个 人心中的”天理“
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 人们奋发立志;隐含一 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1、经济的发展 2、经济的局限
①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优势。 ②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精准突破
1、明清时期制约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 ①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 ②政治: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极其低下 ③政策:重农抑商(限制经营、强制摊派、低价征购)、闭关锁国 ④思想:儒家重义轻利思想、农民安土重迁思想
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④实质是对儒家思想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继承批判,仍属于儒家
经世致用(明道救世) 思想范畴
二、明清的思想文化
1、思想领域的变化 2、小说与戏曲
(1)背景: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 一步普及。
(2)表现:

(一轮复习)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一轮复习)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2、(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13题)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 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试解:________(先做再看,效果更好) [解析] 选C。本题考查历代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皇 权与相权的斗争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 一。西汉时期通过建立中朝,以削弱和对抗以丞相为首 的外朝的权力。北魏实行三长制是为了削弱地方势力。 从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故清朝没有丞相与皇权的斗争。
答案二:观点——悲歌 理由:政治: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经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
芽发展缓慢; 科技:没有产生近代科技; 思想:思想文化落后。 (4分)(只答出观
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 答案三:观点——既是繁荣又是悲歌
理由:繁荣的理由参见答案一,悲歌的理由参见答 案二。(7分)(应明确答出“既是繁荣又是悲歌 “的观点,若不表明观点,只列举理由,本小题最 多得 6 分)
【课堂检测】
1、(2008年高考天津文综13题)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 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 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检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试解:________(先做再看,效果更好)
[解析]选A。从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 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内部相权在不断削弱, 皇权在不断加强,以军机处的设立为标志,皇权专制发 展到顶峰。
C.手工业发达 D.自然资源丰富
A
探究问题
探究一:当时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 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第11讲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新教材)

第11讲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新教材)

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命题点:地区经济差异、长途贩运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
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
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
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命题点:明朝民营手工业超越官营手工业
(2020全国卷Ⅱ.27)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
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
增多。这反映了 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 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
所谓黄宗羲定律是由秦晖先生依据黄宗羲的观点而 总结出来的某种历史规律:历史上的税费改革不止一次, 但每次税费改革后,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局限性,农 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 明清思想家黄宗羲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
中国古代的土地和赋役制度演变的特点
2022广东17.有同学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问题,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 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 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 479个……这些市镇充斥着牙行、布行与手
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的产品,进行深
商 业
白银货币化 ①货币: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长途和 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大额贸易发展和商业资本集聚
——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
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生产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课件第8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课件第8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问题释疑明清时期小说空前繁荣的原因 (1)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政治黑暗,官场腐朽,为明清小说的创作提 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 (2)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新的经营方式的出现、市民阶层的壮大,人们对 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就要求文化作品进一步通俗化,这是小说在明 清时期繁荣的物质和社会基础。 (3)小说体裁,在经历了唐朝传奇、宋元话本这一发展历程后,到明清时期 已经成熟。 (4)印刷术的进步促进了小说的繁荣。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阶层:①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提高。 ②涌现出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3)思想:①传统儒家思想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受到了冲击,开始转型。 ②文艺作品出现世俗化倾向。 ③明朝中期,在社会下层舍本逐末的同时,部分社会上层知识分子也开始 “弃儒业贾”和“弃学经商”,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④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一些文人将读书、治生相结合,追求名利双收的 人生。
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李贽的思想 (1)内容: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2)影响: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震动。 3.明末清初思想界的活跃 (1)背景:明末清初社会剧烈动荡。 (2)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①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反对重农 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 ②顾炎武、王夫之: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顾炎武还认为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人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问题释疑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科技内容: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3)科技使用: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 产力并推动科技进一步发展的意识。 (4)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领域。 (5)成就:全面繁荣,多项成就领先世界。

第14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省心备考】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过过过(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4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省心备考】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过过过(中外历史纲要上)

阶级 市民阶层扩大
人们愈发重视被“天理”抑制的
政治 专制集权强化,社会矛盾加深
“私欲”。……到了明中期,程 朱理学已成为人们求取功名的敲
思想 程朱理学僵化,文化专制加强,禁锢了人 门砖,逐渐失去了以之寻求圣贤
文化 们的思想
学问的精神。目睹学术流弊导致
外部 “西学东渐”,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道德沦丧、引发社会动荡的王守 仁主张以心学来更新理学。
“本心”:即“仁义之心”。
的是1175年的鹅湖之会。
(2)明朝中期:王阳明
盗贼也有良知:王守仁的门人,夜间在 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了一番良知的
陆九渊
主张: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即理也; 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
②核心思想:“致良知”;知行合一;
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大热天,他叫
“良知”是隐藏在每个人心目中的“天理”,
——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货币:白银货币化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2)市镇:工商业市镇繁荣,呈现专业分工
世界
中国
(3)贸易: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发展
(4)商帮: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出现
(5)金融: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资本性借贷 发展,出现庄票
市镇
主要 行业
景德 镇
制瓷
汉口 镇
交通
朱仙 镇
文化是对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明清 ——据汪高鑫《中国经史关系史》 之际思想领域的变化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产物。等整理
四、基础知识
二、明至清中叶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 (3)评价
(一)思想领域的变化 2、表现
①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陆王心学
代表人物:(南宋)陆九渊、(明朝)王守仁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五单元 第13讲 明清时期的文化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五单元  第13讲 明清时期的文化

第13讲明清时期的文化一、明清之际的思想(一)背景1.政治:民族和阶级矛盾尖锐,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经济: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但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

3.阶级(层):市民工商业者队伍扩大。

4.文化:八股取士使文化专制加强;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

(二)概况1.王阳明的心学(1)主张: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2)影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

2.李贽的离经叛道(1)思想:①挑战正统: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

②否定儒学权威: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主张“童心说”。

③在诗文写作风格上主张“真心”,反对摹古文风。

(2)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

(3)影响:①李贽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有力冲击了传统的纲常名教和封建伦理道德,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②李贽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三)评价1.积极(1)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2.局限(1)从内容上看: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2)从地位上看:无法撼动程朱理学的主流地位,未在当时成为主流思想。

(3)从影响上看:影响有限,未能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

(4)从性质上看: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

[注]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

“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

[拓]李贽,一位走在时代最前列的有着最为孤绝的理性自觉的先知先觉者,是晚明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旗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一:当时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 为什么?
明成祖设内阁,内阁是皇帝顾问内侍机构,内阁成员开始参与军 国大事的商讨,后有票拟权(帮助皇帝起草奏章的批复意见),但 始终无决策权。内阁首辅不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长官, 权限大小取决皇帝。 清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军机处是皇帝谕旨的传达机构。军机大臣 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职权扩大,可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 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军政要务,但无决策权,军国大事由皇帝 一人裁决。
(3)作用:“启”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作了思想舆论准
备,推动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明清儒” 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所产生的作用是有限的。
出现上述差别的根本原因:在17、18世纪欧洲资 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程度比中国高。
探究六:清代京剧
短文改错
京剧是在徽戏和昆曲的基础上,吸收了汉戏、秦腔等戏曲剧种 汉戏 昆曲
(2011年广东文综) 5、 “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 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 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B A.内阁制度 B.宰相制度 C.宦官集团 D.胡惟庸集团 (2011年广东文综) 6、 1820年,龚自珍在《西域置行 省议》中建议:“山西号称海内最富,土著者不愿徙, 毋庸议。”“山西号称海内最富”主要是因为 A.晋商财力雄厚 B.小农经济发达 C.手工业发达 D.自然资源丰富
④儒家重义轻利思想、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等。
探究五: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与启蒙思想的对比
都对封建专制进行了批判。 1、相似之处:
2、不同之处:
(1)地位:“启”成为17、18世纪欧洲思想的主流;“明
清儒”没有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主流。
(2)性质:“启”属于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明清儒”
不属于资产阶级思想,本质上仍属于封建思想范围。
简述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的表现
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①明朝废除宰 相制度、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②对外政策由开 放转为保守,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经济上:农耕经济发展到顶峰,资本主义萌芽出 现并缓慢发展。 文化上: ①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专制。 ②明末 清初进步思潮产生,出现早期民主思想。③西学东渐, 西方近代科学(非民主思想)传入。
三庆 在安徽享有盛名的“四喜”徽戏班进京,京剧正式形成大约是嘉
(09年广东高考) 3 、中国古代,朝廷有时将不在户 口册内且因此不纳税的人称为“盗贼”这反映当时 朝廷 A.要求民众纳税 B.只要求部分民众纳税 A C.不要求民众纳税 D.只要求部分“盗贼”纳税
( 09年广东高考) 4 、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 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 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 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 会议决定 D
A
探究问题
探究一:当时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 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探究二、中英内阁制的比较 探究三:“海禁”与“闭关锁国”的影响 探究四、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探究五: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与启蒙思想的对比 探究六:清代京剧 探究七:明清时期是“繁荣”还是“悲歌”, 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 证。
考情回顾
(08年广东高考) 1 、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 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权制 C、专制主义制度 D、 君主立宪制 C (09年广东高考) 2、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 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 品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 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探究三:“海禁”与“闭关锁国”的 影响: (1)积极方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 自卫作用。
(2)消极方面:
①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缺乏交流与吸收,逐渐在 世界上落伍。
探究四、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③闭关锁国、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具有宰相的权力,不能对皇权形成制 约,所以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是君主 专制空前强化的表现。
探究二、中英内阁制的比较(产生方式、职权、 实质)
1、产生方式: 明:皇帝决定;英国:由议会选举产生。
2、职权: 明朝: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英国: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 3、实质: 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英国:内阁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
1.6
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368——1840)
——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
【时空穿梭】
一、朝代更替: 1、明:1368--1644年,建立者朱元璋,都城 应天(今南京),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2、清:(1616—1636--1644--1912年),努 尔哈赤建金,都城先赫图阿拉(今辽宁), 后迁都沈阳,皇太极改金为清,后迁都京师 (今北京)。
考纲要求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概况;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以及明清之 际的儒学思想;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考情预测:
本专题明清时期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没落时 期,西方工业文明兴起之时,东西文明呈现出 了不同的发展趋向,并最终发生了激烈的碰撞。 立足于明清史,既可以考察中国封建社会的政 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过程及走向衰落,又可 以考察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碰撞。从高考命 题趋势来看,明清时期是高考的一个命题热点, 史论结合的材料题是这一部分的重点,所以应 加强材料性题目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