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管理制度及细则
社区工作管理制度和工作职责
![社区工作管理制度和工作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10146ce3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2.png)
社区工作管理制度为了加强社区管理,促进社区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确保社区工作正常运转,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社区工作制度。
1、早8上班,11点下班,下午1.30上班,4点下班。
2、社区上班实行签到制度,上班时间内实行跟踪监督,因公务或意外情况无法按时签到的应在当天向社区主要领导汇报并请假,无故不签到视为缺勤。
3、除开会接待外,社区工作人员一律在服务大厅办公,上班期间,使用文明用语,不得大声喧哗,不得和居民吵架,不得串岗闲聊等,做到办公场所集中精力办公,处理事务。
4、工作人员应穿戴整洁,做势端正,办公用具摆放整齐、美观,不得随意摆放、悬挂物品。
5、不在公共区堆放办公用品或废弃物品;不随地吐痰,丢烟头、纸屑;不向窗外、走廊倾倒茶水、扔杂物;室内垃圾一律装袋倒入纸篓,不得随意扫到走廊或直接向下水道倾倒杂物。
6、工作人员必须做到文明办公,礼貌待人,想居民所想,急居民所急,耐心细致地为居民服务。
7、因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到位,造成失误和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的,将按有关规定处理。
8、水龙头用后及时关闭,发现水管水箱有滴漏水现象,及时报修。
9、工作人员下班或外出离开办公室前必须仔细检查室内饮水机、电脑、照明灯等的关闭情况,确认室内所有电器均处于关闭状态后,方可关门离开,做到节约用电。
10、各办公室卫生及服务大厅卫生必须每天清扫、整理,每周一次全面清洁。
11、凡是居民群众来信来访和外来人员调查,社区工作人员都要热情接待,耐心听取,认真记录,详细登记,及时汇报处理,反映问题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
社区工作职责1、社区党建:积极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上级的指示、决议、决定,在社区组织、宣传、人员管理工作以及社区居委会重要问题的决策中,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教育居民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引导社区居民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及考核实施细则范文
![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及考核实施细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74f60af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3.png)
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及考核实施细则范文一、管理制度1. 岗位职责:(1) 社区工作者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包括社区活动组织、居民问题解决、社区规划和改善等。
(2) 社区工作者还需与相关单位和居民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协调解决相关事务。
2. 岗位要求:(1) 社区工作者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社区管理、群众工作、公共关系等。
(2) 社区工作者应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能够协调解决居民问题并组织社区活动。
3. 工作时间:(1) 社区工作者应按照规定的工作时间进行工作,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加班,需提前报备并获得批准。
(2) 社区工作者应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如有特殊情况需请假,需提前报备并获得批准。
4. 工作纪律:(1) 社区工作者应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不得违反相关规定和政策。
(2) 社区工作者应保守工作秘密,不得泄露居民个人信息和社区机密。
5. 个人发展:(1) 社区工作者可以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
(2) 社区工作者有权根据个人能力和业绩提出晋升或转岗的申请。
二、考核实施细则1. 考核内容:(1) 工作质量:包括社区管理、居民服务、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表现。
(2) 工作态度:包括工作积极性、责任心、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3) 业绩目标:根据岗位职责和社区需求确定相应的业绩目标,并进行考核。
2. 考核方式:(1) 定期考核:每半年对社区工作者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评估其工作水平和绩效。
(2) 不定期考核:根据需要对社区工作者进行不定期的特殊工作和突发事件的考核。
3. 考核标准:(1) 考核结果按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进行评定。
(2) 考核结果作为评估社区工作者绩效的重要依据,对于绩效良好的工作者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措施。
4. 考核结果处理:(1) 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社区工作者,认可其工作成绩,对于不合格者,要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辅导。
(2) 根据考核结果,对于业绩突出者可以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于绩效不佳者要进行相应的惩戒和整改。
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
![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1e10485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17.png)
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社区工作者是在社区基层工作,负责解决公民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提供必要的服务。
为了规范社区工作者的行为和管理,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
本文将详细探讨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实施细则。
一、管理制度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旨在确保社区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具体管理制度如下:1. 入职与遴选社区工作者的入职必须符合招聘条件,并通过遴选程序。
招聘条件包括与工作相关的专业技能、道德品质和才能。
遴选程序包括面试、笔试和背景调查。
2. 岗位职责社区工作者的岗位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点:a. 了解并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提供相关的服务和支持;b. 协助社区居民解决各种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咨询;c. 组织并推动社区居民参与各项社区活动,增加社区凝聚力;d. 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解决社区内部矛盾和纠纷;e. 整理和报告社区工作情况,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3. 工作时间与考勤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时间为每周五天,每天工作8小时。
需要加班的情况下,需提前向上级报备并获得批准。
社区工作者必须按时上下班,并进行考勤记录。
4. 规范行为社区工作者在工作中必须遵守以下行为规范:a. 尊重居民,对待每位居民都应友善、耐心和尊重;b. 保守居民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不得擅自泄露;c. 维护社区环境的整洁,及时上报维修和保洁工作;d. 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得收受贿赂或从事违法犯罪行为;e. 服从上级指挥,服从组织安排;f. 保守工作秘密,不得向外界透露与工作有关的机密信息。
二、实施细则为了更好地执行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以下是一些实施细则:1. 绩效考核与奖惩制度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绩效将定期进行评估和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工作能力、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等。
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奖励优秀者,鼓励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于表现不佳的工作者,将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并进行帮助和培训。
2. 培训与提升社区工作者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
社区内部管理制度(7篇)
![社区内部管理制度(7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9d9c8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d.png)
社区内部管理制度(7篇)社区内部管理制度(7篇)如果想要制定社区的管理制度,那就需要根据社区的当前需求来进行制定。
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社区内部管理制度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社区内部管理制度【篇1】1.在保安班长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出入口进出车辆、人员的管理;2.熟知交通管理知识和指挥手势,熟悉本住宅区出入口环境,能果断处理及指挥住宅区一般交通事务;3.熟悉发生火警、台风、突发事故等各种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办法。
4.严格执行小区停车场管理规定,实行车辆收发卡制度,一车一卡,认卡放行;卡与车牌号不同时,应立即将该车进行登记,请车主签名认可并经客户中心查实后给予放行;对外来车辆按规定收取临时停车费;5.对进入小区施工的人员,凭管理处签发的临时出入证,确认后放行,对临时来访需在《来访人员登记表》上予以登记后方可放行,并通知小区相应岗位人员跟踪留意;6.禁止推销广告、拾废品等闲杂人员进入小区;7.凭管理处签发的物品《放行条》,对运载贵重物品或搬家出小区的车辆等进行核对,对货柜车必须开箱检查,经确认后予以放行;8.保持治安岗亭内、外环境的整洁及设施、标识的完好;9.负责值班室内对讲机、充电器及其它物品的完好;10.及时将停车费上缴财务,严禁贪污挪用停车费,杜绝收费不给发票的行为;11.注意出入口任何可疑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制止或上报,并随时与其他岗位保持联系;12.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社区内部管理制度【篇2】1、目的:为规范创建安全社区的档案管理,做好创建安全社区过程中相关材料的统一管理、收集、保存、开发和利用,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适用范围:本管理办法原则上适应于办事处辖区内各级各类安全社区的创建过程中形成档案的管理,各社区可根据本办法制定管理实施细则。
3、管理职责:创建安全社区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应设置一名专(兼)职安全社区档案管理员负责档案管理。
4、管理内容与管理方法(1)归档范围:创建安全社区过程中主要工作所形成的文字材料、图片图纸、音像制品等。
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及考核实施细则范文
![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及考核实施细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2dda96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1c.png)
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及考核实施细则范文一、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社区工作者的工作行为,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促进社区和谐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的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及各级人民政府关于社区工作者管理的相关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社区工作者的管理和考核工作。
三、责任和权限:1. 社区工作者的责任和权力:(1) 社区工作者应按照社区工作计划和工作要求,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尊重并照顾居民的合法权益。
(2) 社区工作者应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协助社区居民委员会开展各项工作。
如有不适应工作、无法胜任工作的情况,应及时向社区居民委员会报告并请示处理。
(3) 社区工作者应保守社区居民的个人信息,不得泄露或滥用个人信息。
2. 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责任和权力:(1) 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制定社区工作计划和工作要求,并将其向社区工作者进行明确通知。
(2) 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对社区工作者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及时总结和反馈工作情况。
四、考核标准和方法:1. 考核标准包括工作能力、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等方面。
2. 考核方法主要采用定期评估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3. 定期评估由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包括对社区工作者的工作计划、工作记录、工作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4. 不定期检查由社区居民委员会或相关部门组织,用于检查社区工作者的履职情况和工作过程中的问题。
五、奖惩措施:1. 对于履职尽责、工作出色的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委员会可以给予表扬和奖励,如嘉奖、奖金等。
2. 对于工作不到位、不合格的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委员会可以采取警告、通报批评等纪律惩罚措施,并视情况进行工作整改或调整。
3. 对于严重违反工作纪律、失职渎职的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委员会可以采取解除聘用合同、辞退等措施,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六、附则: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由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解释和修订。
以上为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及考核实施细则的一份范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和完善。
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及考核实施细则范本
![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及考核实施细则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514704f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8.png)
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及考核实施细则范本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规范社区工作者的管理和考核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制定本制度。
第2条本制度适用于社区工作者的管理和考核工作。
第3条管理目标:通过有效的管理和考核机制,促进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维护社区良好秩序。
第二章管理制度第4条社区工作者应签订劳动合同或岗位聘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第5条社区工作者的管理主要包括日常监督、考勤管理、绩效评估和个人成长等方面。
第6条社区工作者应按时上班,如需请假应提前向上级请示并请假备案。
第7条社区工作者应按照工作任务和要求完成工作,并保持工作记录。
第8条社区工作者应保守社区工作秘密,不得泄露社区居民个人信息。
第9条社区工作者应遵守社区规章制度,不得从事任何违法违规行为。
第三章考核实施第10条社区工作者的考核分为定期考核和不定期考核。
第11条定期考核每年进行一次,主要评估社区工作者的工作表现和绩效。
第12条不定期考核针对重大活动或工作任务,对社区工作者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第13条考核标准应与社区工作者的职责和岗位要求相匹配,公平公正。
第14条考核结果应当及时反馈给社区工作者,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奖励或处罚。
第15条对于表现良好的社区工作者,应适当给予晋升或提升待遇的机会。
第四章附则第16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社区管理部门所有。
第17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第18条本制度的修改、废止或补充,需由社区管理部门提出并报批后方可执行。
第19条本制度的修改、废止或补充,应当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培训,确保各方的理解和遵守。
第20条本制度解释权归社区管理部门所有。
以上是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及考核实施细则的范本,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社区管理制度及细则
![社区管理制度及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71c6a1b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7.png)
社区管理制度及细则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是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
为了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和谐、有序的社区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特制定以下社区管理制度及细则。
一、社区治安管理1、社区居民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区的治安秩序。
2、严禁在社区内进行盗窃、抢劫、斗殴、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
3、居民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锁好门窗,保管好贵重物品。
4、社区内的车辆应停放有序,不得堵塞消防通道和妨碍他人通行。
5、对来访人员要进行登记,发现可疑人员及时向社区管理人员报告。
二、社区环境卫生管理1、居民应爱护社区公共环境,不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2、实行垃圾分类投放,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将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内。
3、不得在楼道、阳台等公共区域堆放杂物,保持通道畅通。
4、爱护社区内的花草树木,不得随意践踏和破坏。
5、社区内的商业网点要保持门前卫生整洁,不得乱倒污水、乱堆物品。
三、社区房屋及设施管理1、居民不得擅自改变房屋结构和用途,不得损坏房屋的主体结构和公共设施。
2、对社区内的水、电、气、暖等设施要爱护使用,不得私自拆改。
3、发现房屋及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向社区管理部门报告。
4、社区内的公共设施如路灯、健身器材等,居民应共同爱护,不得损坏。
四、社区文化活动管理1、社区定期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2、居民应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增进邻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在文化活动中,要遵守活动规则,尊重他人,不得大声喧哗、扰乱秩序。
4、社区内的文化活动场所要保持整洁,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场地。
五、社区物业服务管理1、物业服务企业应按照合同约定,提供优质的物业服务。
2、及时处理居民的投诉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3、定期对社区内的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行。
4、公开物业服务收费标准和服务内容,接受居民的监督。
六、社区居民行为规范1、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不得争吵、谩骂。
2、不得在社区内大声播放音乐、制造噪音,影响他人休息。
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及考核实施细则(三篇)
![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及考核实施细则(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853390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6.png)
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及考核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社区工作者的管理和考核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社区工作者是指在社区工作岗位上从事居民服务和管理工作的人员,包括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等。
第三条社区工作者应遵守社区管理规定,按照工作要求履行职责,忠诚履行工作职责,维护社区的利益和形象。
第四条社区工作者的管理和考核工作应公正、公平、公开,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激励和约束相结合。
第五条社区工作者的培训、职称评定、奖惩等事项应在本制度范围内执行。
第二章管理制度第六条社区工作者应按照社区管理规定履行职责,完成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
第七条社区工作者应关心居民需求,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居民满意度。
第八条社区工作者应遵守社区纪律,维护社区秩序,保障居民安全和利益。
第九条管理岗位的社区工作者应监督和指导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确保工作高效顺利。
第十条社区工作者应保护居民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不得泄露、篡改或滥用居民信息。
第三章考核实施细则第十一条考核周期为一年,从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第十二条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成绩、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
第十三条考核工作由社区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考核小组进行考核评定。
第十四条考核评定分为定性和定量评价,以综合评价结果为考核依据。
第十五条考核结果按照优秀、良好、一般和不称职等等级进行评定,并分别给予相应的奖励和处罚。
第十六条优秀的社区工作者将享受奖励性资金、晋升职称和职务辅导等奖励和激励措施。
第十七条不称职的社区工作者将进行警告、调整岗位、培训等处罚和约束措施。
第四章附则第十八条社区工作者管理和考核实施细则的解释权归社区管理办公室所有。
第十九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条本制度的修改和解释由社区管理办公室负责,并报居民委员会审核批准。
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及考核实施细则(二)一、工作目标与职责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目标是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社区服务,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及考核实施细则(5篇)
![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及考核实施细则(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2f411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c5.png)
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及考核实施细则乐圈保洁员管理制度清洁保养是物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体现物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高质量的物业清洁保养为商户及顾客提供整洁、舒适、优美的购物环境。
而且,通过清洁保养,可以延迟和减缓物业装饰物表面自然老化及人为磨损,延长物业再装修翻新的周期,既经济又能保持物业美观。
为此我们将对乐圈地下商业中心的清洁卫生等项目提供高标准的服务,努力营造一个舒适、整洁、明亮的购物环境,实行____小时两班组保洁制度,早晨8:00上班直至晚上21:____时下班。
以保证乐圈的卫生达到要求,每日的卫生全面清扫在人流低谷时进行,尽量减少对业户的影响。
为创造一个舒适、优美、整洁的工作环境,明确保洁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卫生管理工作,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制定本制度。
一、仪容仪表规范:1、头发—头发及头皮清洁,男员工:前不遮眉,后不盖领,两边不过耳朵,不可剪奇异发型,不可染黑色以外的其他颜色。
女员工:短发需打理整齐,长发需盘起,前发不过眉,不可散乱。
2、面部—干净,不可油光满面,保持口气清新,牙齿清洁,鼻毛不外露;男员工不可留胡须,胡须必须剃净,女员工需化淡妆。
3、身体—每天至少洗一次澡,身体无异味。
统一着工服,佩带工作名牌,工服干净平整,大小适当,无破损,无掉扣,无脱线,无异味等。
不可将衣服敞开或衣领竖起,不可将衣袖或裤脚卷起(工作特殊需要时除外),外套拉链(或纽扣)拉至胸口以上。
衣袋不能放大串钥匙及其它物品,保持平整。
4、双手—不可留长指甲(长度不超过____毫米)保持双手干净卫生,不可涂指甲油。
5、鞋子—统一式样工鞋,表面干净,勤清洁,无异味,无破损,不能穿皮鞋、凉鞋、最好穿布6、袜子—干净,无破损,无异味,统一着黑色袜子。
7、饰物—只可戴一枚结婚戒,不可佩戴其它首饰。
二、行为规范1、使用礼貌用语,例如。
“早上好”、“晚上好”、“您好”、“再见”、“请”、“谢谢”、“对不起”、“抱歉”、“打扰了”、“请您再说一遍”、“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
幸福里社区的规章制度
![幸福里社区的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b5fd76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2.png)
幸福里社区的规章制度第一条为维护社区的和谐环境,促进居民之间的互相理解、友爱与合作,特制定《幸福里社区规章制度》。
第二条社区居民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序良俗,遵守社区规章制度,维护社区安全和秩序。
第三条社区居民应当积极协助社区自治机构开展工作,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共同维护社区环境卫生,共建文明和谐社区。
第四条社区居民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不得扰乱社区秩序,不得干扰社区正常生活秩序。
第五条社区居民应当按照规定支付物业管理费用,保护社区公共设施设备,不得擅自占用、破坏或侵占社区公共资源。
第六条社区居民应当维护社区绿化,不得随意砍伐树木,乱种乱植,不得乱倒垃圾,不得破坏社区环境。
第七条社区居民应当遵守社区公共场所使用规定,不得在公共场所吸烟、随地吐痰、乱涂乱画,不得进行违法娱乐活动。
第八条社区居民应当尊重邻里关系,不得恶意诋毁他人,不得随意侵扰他人生活,不得进行违法骚扰活动。
第九条社区居民应当合理规划和利用个人住房,不得改变房屋结构,不得私自擅建违法建筑,不得扰乱社区住宅顺序。
第十条社区居民应当遵守交通规则,不得超速驾驶,不得酒后驾驶,不得违规乱停乱放车辆,保证社区行车安全。
第十一条社区居民应当保持社区安全与治安,不得私自携带违禁品,不得进行危害社区安全的活动,不得传播谣言。
第十二条社区居民应当遵守社区公共服务规定,不得恶意损坏公共设施设备,不得私拆公共设施,不得妨碍公共服务秩序。
第十三条社区居民应当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凝聚社区凝聚力。
第十四条社区居民应当密切关注社区动态,及时反映问题,积极协助解决矛盾,共同推动社区建设和发展。
第十五条社区居民应当自觉执行社区规章制度,不得故意违反规定,一经发现,社区将依法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第十六条社区居民在发展过程中,如有矛盾和纠纷,可向社区自治机构申请调解,共同协商解决,保障互利共赢。
第十七条社区居民如有不满或建议,可向社区自治机构提出,经过协商和商议,共同促成问题解决与改进。
2024年社区管理规章制度(三篇)
![2024年社区管理规章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63ecd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1b.png)
2024年社区管理规章制度为进一步加强社区管理,确保政令畅通,“两委”布置的各项工作能顺利开展并落到实处,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特制定本制度:1、社区各项工作要在社区党总支部和社区居委会领导下进行,每位社区工作人员都要服从社区党总支部和居委会的领导,严格遵守社区各项制度。
2、每位工作人员都要自觉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主动完成和提高社区各项服务水平和质量。
3、爱护社区各项办公设施,随时保持办公室干净、整洁。
4、严格考勤纪律,工作日做好考勤登记,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年终按照考核办法进行奖惩。
5、严格执行作息和请销假制度,“两委”干部请假由卞书记批准,其他人员由朱主任批准,节假日休息由“两委”研究另行通知,婚假、产假按街道规章制度办理。
6、办公电脑必须设置密码,各部门资料应当妥善保管,工作时间严禁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发现一起,追究一起,并与之年终奖金分配挂钩。
办公用章由经办人员向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请示签字后,并进行登记,方可用章。
7、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厉行节约,中心工作用工工资由“两委”会议研究严格把关,工作招待须先请示汇报,获得批准后方可开支,否则一律不予报销。
8、在受领任务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执行中应当随时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处理办法、落实结果),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征求领导意见。
2024年社区管理规章制度(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社区居民的行为,加强社区管理,建立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社区指的是以小区为单位的居民集中居住的地方,包括住宅小区、商业小区、工业小区等。
社区管理指的是对社区内的居民和公共设施进行管理、维护和服务。
第三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社区内的所有居民,包括业主、租户和临时居住居民。
第二章居民权利和义务第四条居民享有平等、自由、健康、文明、安全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权利。
第五条居民有权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对社区公共事务有监督和提出意见建议的权利。
社区工作制度及管理制度
![社区工作制度及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07f5a4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81.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社区工作管理,提高社区工作效率,确保社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社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包括社区主任、副主任、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社区工作流程,明确职责分工,提高服务质量,确保社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四条社区设立社区委员会,负责社区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管理。
第五条社区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社区日常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六条社区委员会下设若干工作小组,负责社区各项工作任务的执行。
第三章工作制度第七条社区工作实行分工负责制,各岗位工作人员应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确保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八条社区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自觉维护社区形象。
第九条社区工作人员应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第十条社区工作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确保社区各项工作任务按时完成。
第十一条社区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财务管理规定,确保社区资金安全。
第十二条社区工作人员应加强与其他部门、单位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第十三条社区工作人员应关心群众生活,及时了解群众需求,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第四章管理制度第十四条社区工作人员应按时上下班,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旷工。
第十五条社区工作人员应保持办公环境整洁,爱护公共设施。
第十六条社区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第十七条社区工作人员应参加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第十八条社区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请假制度,因特殊情况需请假者,应提前向主管领导请假。
第十九条社区工作人员应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露社区工作秘密。
第二十条社区工作人员应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发挥积极作用。
第五章奖惩制度第二十一条社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二条社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或违反本制度规定,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
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及考核实施细则
![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及考核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a16a80303b3567ec102d8a89.png)
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及考核实施细则为进一步规范道社区工作者的管理,加强作风建设、严明组织纪律,增强社区干部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社区干部为居民服务的意识,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努力建设一支精干、高效、务实、稳定的社区工作者队伍,确保社区各项工作有效推进,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片区管委会的实际,制定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及考核实施细则。
一、本制度所称社区工作者包括(一)通过招聘录用的社区工作人员二、工作时间规定及签到制度社区居委会工作时间与片区管委会处同步,上午10:30至13:30,下午15:30至18:30(错时工作法制度,按原规定执行)。
社区工作实行每日2次签到制度,分别为10:30和15:30,必须由本人签名,不得代签。
不得以外出开会或培训等理由,不签到而直接去办事地点。
确因工作安排,无法签到,由考勤负责人标明原因,签到工作由书记主持,书记因事不在岗由副书记主持,正副书记均不在岗,书记指定1名同志负责,事后向书记汇报签到情况。
三、社区人员管理制度社区书记对社区工作负全面责任,在管理中,书记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对社区人员的管理,做到任务明确、分工明确、制度明确。
社区工作人员要坚决服从社区书记的管理和分工安排,不得有不利于社区团结的言论和行为。
街道社区建设科,对6个社区实行全面、统一管理和统一考核。
四、请销假制度及审批程序和权限社区工作人员的请假程序:本人写出请假条并签字-社区书记视具体情况审批并签字-社区建设科-街道分管领导,社区书记视请假结果向社区公布。
审批权限:请假二日以上,由街道正职领导审批;一日以上由街道分管领导审批;一日以内由社区建设科审批。
临时外出(2小时以内)由社区书记视具体情况审批。
社区书记因事请假必须报街道主要领导批准,请假条必须写明请假事由、去向、所需时间,请假期间必须保持通信畅通,事后及时销假。
确因突发性原因,不能办理请假手续的,电话请假后,于上班当天办理补假手续。
社区殡葬管理制度及细则
![社区殡葬管理制度及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16e4b12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72.png)
社区殡葬管理制度及细则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口的急剧增加,社区殡葬管理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议题。
为了保障社区居民的权益,规范和强化社区殡葬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及细则。
二、目的本制度旨在建立健全的社区殡葬管理机制,加强对社区殡葬活动的监管,确保殡葬事务的有序进行,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殡葬服务。
三、管理范围该管理制度适用于社区内的所有殡葬活动,包括但不限于遗体接收、火化安排、骨灰安放等。
四、管理原则1.公正公平原则:确保所有社区居民在殡葬事务中享有平等的权益,不因政治、财产、种族、宗教等因素而获得不公正的待遇。
2.保护隐私原则:尊重逝者及其家属的隐私权,严禁泄露个人隐私信息。
3.便民原则: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提供方便快捷的殡葬服务。
4.环保原则:倡导环保理念,鼓励使用生态友好型殡葬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五、管理措施1.殡葬登记:社区提供殡葬登记服务,居民需提供逝者身份证件、死亡证明等相关材料完成登记手续。
2.遗体接收:由社区指定殡仪馆负责接收逝者遗体,并及时通知家属。
3.火化安排:社区协调殡仪馆安排逝者的火化时间,并提醒家属携带相关手续和物品。
4.骨灰安放:根据逝者家属的意愿和社区规定,将骨灰安放在相应的公墓或骨灰安放区。
5.丧葬费用:社区根据相关政策设定丧葬费用标准,并向社区居民明示收费项目和标准。
6.服务质量监督:社区设立殡葬管理监督组,定期检查殡仪馆的服务质量,收集反馈意见并及时处理。
六、责任分工1.社区:负责指导和协调社区殡葬管理工作,提供相关政策咨询和服务指南。
2.殡仪馆:负责接收遗体、办理火化手续,并提供殡葬服务。
3.家属:负责提供逝者相关证件和资料,并遵守社区规定。
七、处罚措施违反社区殡葬管理制度及细则的行为,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暂停服务等。
八、附则本制度及细则的解释权归社区所有,如有需要,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修订后的制度及细则将及时向社区居民公布,并按照规定进行实施。
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及考核实施细则
![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及考核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c3b8466c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a9.png)
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及考核实施细则一、引言社区工作者在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保证社区的良好运行和提高工作者的工作绩效,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管理制度及考核细则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及考核实施细则进行探讨。
二、管理制度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是对工作者在工作中的要求和约束的规范文件。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工作岗位职责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要明确工作者的岗位职责,包括但不限于日常巡查、处理居民投诉、组织社区活动等。
明确的工作职责可以使工作者清楚自己的职责范围,提高工作效率。
2.2 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良好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是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的重要部分。
制度中应规定工作者的工作时间安排和休假规定,以保障工作者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平衡。
2.3 惩罚与奖励机制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应当明确惩罚与奖励机制,对于工作表现优秀的工作者给予激励和奖励,同时对工作不力的工作者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以维护工作秩序和提高工作绩效。
三、考核实施细则考核是社区工作者管理的重要环节,能够客观评估工作者的工作表现。
下面是社区工作者考核实施细则的主要内容:3.1 考核内容和指标考核内容和指标是社区工作者考核的核心。
考核内容可以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能力、服务质量等。
指标可以包括工作效率、居民满意度、投诉处理率等。
3.2 考核周期和方式社区工作者考核的周期和方式应当明确规定,一般可以分为年度考核和定期考核。
年度考核可以全面评估工作者的全年工作表现,定期考核则可以对工作者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进行评价。
3.3 考核结果和反馈考核结果应当及时反馈给工作者,包括优秀、合格、待改进等评价等级。
同时,应当给予合理的评价意见和建议,帮助工作者改进工作表现,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
四、总结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及考核实施细则对于社区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提高工作者的绩效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建立合理的制度和规范的考核机制,可以保证社区工作者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居民的满意度和对社区的认同感。
社区规章制度管理办法
![社区规章制度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c10e27a5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b.png)
社区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社区管理,维护社区秩序,保障居民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社区的管理。
第三条社区管理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充分发挥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第四条社区管理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便民的原则,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第五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社区管理的领导,将社区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社区管理工作的经费。
第六条居民委员会是社区自治组织,依法开展自治活动,协助城市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社区管理工作。
第二章社区管理组织第七条社区管理组织由居民委员会、社区工作站、社区服务机构等组成。
第八条居民委员会应当设立居民会议,定期召开居民会议,讨论决定社区管理事项。
第九条社区工作站是社区管理服务的执行机构,负责落实居民委员会的决定,开展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十条社区服务机构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第三章社区服务与管理第十一条社区服务主要包括社区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志愿服务等。
第十二条社区公共服务主要包括社区就业、社区教育、社区医疗、社区养老、社区救助、社区矫正、社区安全等。
第十三条社区管理主要包括社区环境卫生、社区治安、社区交通、社区建设、社区资源整合等。
第十四条居民委员会、社区工作站、社区服务机构应当根据居民需求,制定社区服务计划,并定期公布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服务热线等信息。
第十五条居民委员会、社区工作站、社区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社区志愿服务制度,鼓励居民参与志愿服务,为居民提供互助帮助。
第四章社区秩序与维护第十六条居民应当遵守社区居民公约,维护社区秩序。
第十七条社区居民公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爱护公共设施,保护环境,美化社区;(二)遵守消防安全规定,保障消防安全;(三)遵守交通规则,保障交通安全;(四)爱护公共卫生,维护公共卫生秩序;(五)遵守社区治安规定,维护社区治安秩序;(六)其他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
社区殡葬管理制度及细则
![社区殡葬管理制度及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8359600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d.png)
社区殡葬管理制度及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社区殡葬管理工作,维护社会文明和秩序,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社区内的殡葬管理工作。
第二条社区殡葬管理原则上实行“先予以批准,再安葬”的原则,确保殡葬活动规范有序,不影响社会安宁。
第三条社区殡葬管理应当遵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原则,推动绿色殡葬,提倡绿色环保。
第四条社区应当依法、依规依程序开展殡葬管理工作,确保殡葬活动合法合规。
第五条社区殡葬管理应当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推动殡葬行业规范化、科学化、便民化。
第二章殡葬设施管理第六条社区应当合理规划殡葬设施区域,合理布局殡葬设施,确保殡葬设施布局合理、设计合理。
第七条社区应当建设和维护好殡仪馆、骨灰堂等公共殡葬设施,确保公共殡葬设施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第八条社区应当规范私人殡葬设施管理,维护私人殡葬设施的合法合规使用。
第九条社区应当积极推动绿色殡葬设施建设,并开展相关宣传教育工作,提升公众的绿色殡葬意识。
第十条社区应当依法依规设立和维护殡葬用地,严格规范殡葬用地使用,确保殡葬用地的合理利用。
第三章殡葬业务管理第十一条社区应当规范殡葬业务管理,严格控制殡葬业务的质量和价格。
第十二条社区殡葬服务机构应当依法取得相关许可证件、资质,确保殡葬服务机构合法合规经营。
第十三条社区应当规范殡葬从业人员管理,加强殡葬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殡葬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第十四条社区应当规范殡葬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第四章殡葬活动管理第十五条社区应当规范殡葬活动管理,确保殡葬活动的规范有序。
第十六条社区应当规范殡葬礼仪,倡导文明祭奠和礼貌守序,防止烧纸冥币现象。
第十七条社区应当规范殡葬交通管理,确保殡葬队伍安全有序通行。
第十八条社区应当规范殡葬宣传教育工作,普及殡葬知识,提升公众的殡葬文明素质。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十九条社区应当建立健全殡葬管理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殡葬管理工作的监督。
社区殡葬管理制度及细则范文
![社区殡葬管理制度及细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7ea0082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a.png)
社区殡葬管理制度及细则范文社区殡葬管理制度及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社区殡葬管理工作,规范殡葬行业发展,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社区内的殡葬服务活动,包括殡仪服务、火化服务、墓地管理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社区殡葬管理工作属于社区基层自治范畴,由社区居委会负责具体实施,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
第四条坚持公益性原则,以服务居民为宗旨,保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营造良好的殡葬服务环境。
第二章殡葬服务管理第五条社区殡葬服务机构应具备法定资质和经营许可证,由社区居委会进行备案,并定期进行审核和评估。
不得从事与殡葬服务无关的商业活动。
第六条社区殡葬服务机构须定期进行业务员、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工作人员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准则。
第七条社区殡葬服务价格应该合理公正,不得有乱收费现象。
价格由社区居委会进行核定并公示,居民有权了解服务费用,并提出合理的意见。
第八条社区殡葬服务机构应及时公布有关殡葬服务的信息,包括价格、服务项目、服务流程等,以便居民选择合适的服务。
第九条社区殡葬服务机构应加强与医院、公安、民政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做好遗体接收、处理、交接等工作,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殡葬场所管理第十条社区应根据区域规划和居民需求,划定适当的殡葬场所,保证居民有地方安置逝者。
第十一条社区殡葬场所应具备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场所整洁。
第十二条社区殡葬场所应设置相应的设施和设备,如陪祭室、告别厅等,为居民提供便利。
第十三条社区殡葬场所应有专业人员进行现场管理,确保场所秩序良好,为居民提供安全保障。
第四章殡葬管理细则第十四条社区殡葬管理机构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工作制度和管理规范,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权限。
第十五条社区殡葬管理机构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轮岗制度,防止工作人员滥用职权。
第十六条社区殡葬管理机构要定期组织殡葬服务机构进行质量抽查和评估,并向社区居民公示结果。
社区纪律管理制度
![社区纪律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2f9e22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d.png)
社区纪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社区的秩序,保障居民的生活安宁,树立良好的社区形象,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社区纪律管理制度适用于社区内的所有居民和工作人员。
第三条居民应当严格遵守社区纪律管理制度,不得违反规定。
第四条居民在社区内享有平等权利,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第五条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依法公正执法,保障社区的良好秩序。
第六条社区纪律管理制度是社区民主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得到居民的支持和配合。
第七条社区纪律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由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制定,并报社区居委会备案。
第二章居民的基本义务第八条居民应当爱护公共财产,不得损坏、污染公共设施。
第九条居民应当保持社区的卫生环境,不得乱扔垃圾,不得随地吐痰。
第十条居民应当遵守社区的相关规定,不得擅自占用公共场所,不得滋扰他人生活。
第十一条居民应当尊老爱幼,不得侮辱、欺负弱小,不得进行暴力行为。
第十二条居民应当遵守社区的安全制度,不得进行危险行为,不得利用明火、爆炸物品。
第十三条居民应当遵守社会公德,不得妨碍他人的正常生活,不得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第三章社区的管理职责第十四条社区居委会是社区的基层自治组织,负责管理社区的基本事务。
第十五条社区居委会应当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第十六条社区居委会应当建立健全社区警务合作机制,加强社区的安全防范工作。
第十七条社区居委会应当定期召开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居民的问题。
第十八条社区居委会应当协助公安机关开展相关工作,保障社区的安全和稳定。
第十九条社区居委会应当严格管理社区的财政收支,做到公开透明。
第四章监督和管理第二十条社区居委会应当建立居民监督机制,接受居民监督和批评。
第二十一条居民对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有权提出意见和建议,社区居委会应当积极采纳。
第二十二条社区居委会应当建立健全居民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和解决居民的诉求问题。
第二十三条对违反社区纪律管理制度的居民,社区居委会有权进行批评教育,责令改正,直至报公安机关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管理制度及细则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社区作为城市公共服务的基础,其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对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社区管理制度及细则是必不可少的。
一、社区管理制度的意义
社区管理制度是规范社区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制定和实施社区管理制度,具有以下意义:
1.提高居民满意度
规范化的社区管理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例如安全、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
通过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可以更好地维护社区的秩序和安全,降低犯罪率,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从而增加居民的满意度。
2.促进社区和睦相处
社区管理制度的规范实施有助于提高社区内居民的文明素质、公德心和责任意识,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居民和睦相处。
3.增强社区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制定社区管理制度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社区管理水平,保障社区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增强社区管理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二、社区管理制度的内容
社区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社区委员会的职责和权限,规范社区工作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
2.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方式和途径,鼓励居民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3.社区安全管理的措施和制度,营造安全稳定的社区环境;
4.环境卫生管理的规定,加强环境卫生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提升社区整洁度和居民健康水平;
5.交通管理的措施和制度,保障社区交通秩序和安全,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6.规定物业公司或物管组织的管理职责和权利,确保物业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三、社区管理细则的实施
社区管理制度的执行需要细则的支持和配套。
社区管理细则应当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措施,落实具体的责任人和实施方案,具体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1.制定详细有力的工作计划和落实方案,确保工作计划的质量和实效;
2.建立社区居民与管理人员的沟通渠道,有针对性地收集民意和建议,加强社区与民互动;
3.加强对社区管理人员和物业服务的培训和考核,强化管理队
伍建设和技能提升;
4.严格执行治安管理和环境卫生的要求和措施,维护社区秩序
和安全;
5.制定完善的紧急预案和措施,加强应急管理和处理能力,提
高社区的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
综上所述,社区管理制度及细则的建立和实施对于提高社区管
理水平、增强社区凝聚力、提高居民满意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应当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将制度、政策公开透明化,才能真正落
实细节化管理,切实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