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申报材料

合集下载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材料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材料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材料一、申报材料标题: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材料二、申报单位:XXXXXXXXXX三、申报时间:XXXX年XX月XX日四、申报意义:1.增强乡村文化软实力,提升镇村形象;2.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吸引游客和投资者;3.保护和传承当地历史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五、申报内容:1.镇村地理位置、人口基本情况;2.镇村历史沿革,重要历史事件;3.镇村文化遗产、古迹、传统建筑等;4.镇村特色产业、特色产品;5.镇村传统民俗、民间艺术表现形式;6.镇村文化节庆活动及活动规模;7.镇村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8.镇村名人、文化代表人物、名家作品;9.镇村教育文化设施、文化传媒设施;10.镇村文化组织、文化志愿者、文化活动;11.镇村文化宣传推广方式、手段;12.镇村文化产业经济收益、社会效益;13.镇村文化产业规划、发展目标;14.镇村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发展方向;15.镇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式;16.镇村文化旅游资源、景点开发、环境整治;17.镇村与周边地区联动、互补发展;18.镇村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融合;19.镇村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交融;20.镇村文化遗产与时代精神共融;21.镇村文化活动与群众文化需求对接;22.镇村文化传承与创新并举;23.镇村文化节庆活动与景区经济结合;24.镇村文化活动对当地文化特色的凸显;25.镇村文化活动对当地民生福祉的提升;26.镇村文化活动对当地经济产业的支撑;27.镇村文化活动对当地环境生态的保护;28.镇村文化活动对当地社会和谐稳定的促进;29.镇村文化活动对当地年轻一代的教育影响;30.镇村文化活动对外交流合作的促进;31.镇村文化活动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引领;32.镇村文化活动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贡献;33.镇村文化活动对民族团结和文化自信的提升;34.镇村文化活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35.镇村文化活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传播;36.镇村文化活动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服务支撑;37.其他与镇村文化活动相关的各项材料;38.镇村文化活动的成果展示、视频资料、图片展示;39.镇村文化活动的社会评价、团体评价、专家评价;40.镇村文化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41.镇村文化活动的长期发展规划和目标;42.镇村文化活动的下一步工作重点和措施;43.镇村文化活动的宣传推广和品牌建设;44.镇村文化活动的日常管理和运营模式;45.镇村文化活动的监督评估和改进机制;46.其他与镇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相关的材料及内容。

历史文化名村申报材料封皮

历史文化名村申报材料封皮

历史文化名村申报材料封皮尊敬的评审专家:我代表申报单位,向您呈上我国的一座历史文化名村申报材料,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认可和支持。

标题:走进千年历史的古村落——XX村一、背景介绍XX村位于我国某省某市,地处山水之间,风景秀丽。

该村创建于唐朝,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村落的建筑风格充分展示了当时的建筑艺术和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

二、历史文化价值1. 历史价值:XX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兴衰演变,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村内保存着大量的古建筑,如古庙、古井、古桥等,这些建筑物见证了村落的兴衰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2. 文化价值:XX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之一。

在这里,人们仍然保留着传统的习俗和民俗,如传统婚礼、祭祀活动等。

村落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学习。

三、保护措施1. 建筑保护:针对古建筑的保护,我们制定了详细的保护方案。

首先,加强对古建筑的维修和保养工作,确保其不受风雨侵蚀。

其次,加强对古建筑的监管,禁止私自拆除或改建。

最后,加强对古建筑的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保护意识。

2. 文化传承:为了保护和传承村落的传统文化,我们开设了文化活动中心,组织举办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如戏曲表演、传统手工艺制作等。

同时,我们还开设了传统文化课堂,让年轻一代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

四、发展规划1. 旅游开发:我们计划将XX村打造成为一个旅游景点,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我们将完善村落的旅游设施,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同时,我们还将开发一些特色旅游项目,如农家乐、传统手工艺展示等。

2. 教育培训:我们计划与相关教育机构合作,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培训活动。

通过培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五、结语XX村作为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我们将以保护为主线,发展为辅助,努力将这座古村落保护好、发展好。

相信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XX村将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设施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可编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设施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可编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设施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目录总论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项目场地及建设条件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环境影响资金估算及资金来源建设进度初步设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初步估算结论和建议附件第一章总论一、概述1、项目名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设施建设2、建设单位:永康市前仓镇厚吴村3、法人代表:吴崇友3、项目负责人:吴崇友4、项目概况:4.1项目范围项目范围为厚吴历史文化名村重点保护区范围内,为西至外田塘西侧,东至澄一公祠东侧,北至吴氏宗祠北侧,南至井家塘南侧,面积9.17公顷;传统风貌协调区范围为东至南溪水域厚吴大桥西桥头,南至环村路百米的农田,西以环村主路为界,北至现厚吴小学东侧农田,面积24.23公顷,项目总投资约2847.2万元。

4.2保护设施建设:1)、保持道路的历史格局和空间尺度基础上,采用青石板和卵石进行整修。

2)、对街巷的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等线路进行埋地敷设,消防设施、环卫设施建设。

3)内部交通及停车场、广场建设。

4)水系整治、水埠、驳岸整治5、资金来源:各级政府补助50%,村自筹资金50%6、编制单位:永康市规划建筑设计院二、项目编制依据1、《永康市厚吴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关于申报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设施建设规划2012年投资计划建议的通知》3、《关于申报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设施建设规划2012年投资计划的通知》4、《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永康市厚吴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批复》浙政函【2011】262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6、《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列》(2008)7、《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2006)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厚吴古村隶属浙江省永康市前仓镇,前仓镇位于永康市西南端,北靠石柱镇,东临舟山,西有新店,南与缙云县新碧镇交界。

距永康市区13.5公里,330国道通贯南北,金丽温高速公路、金温铁路分别在村落的西部、东部通过,交通便利,是与温州、丽水等县交往的主要窗口,素有永康“南大门”之称,村西2公里是著名的历山风景区。

名村申报材料

名村申报材料

名村申报材料尊敬的评审专家:我代表位于某某市的名村,特向评审委员会提交我村的申报材料,旨在争取名村的认定和保护。

一、村庄概况名村位于某某市XX区,四周环绕山脉,风景秀丽。

村庄占地面积XXX平方公里,辖区人口XXX人,共有家庭XXX户。

二、历史沿革名村拥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XXX年。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名村曾是当地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

村庄内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如XXX古街、XXX古庙等,见证了百年的风雨沧桑。

三、自然景观名村地处山水之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首先,名村拥有壮丽的山峦和峡谷,百年老树和奇石随处可见。

其次,清澈见底的溪水和流淌的瀑布为名村增添了诗意与生机。

此外,名村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了许多珍稀濒危物种和独特的地域生态系统。

四、文化传承名村世代传承着丰富多彩的文化。

村庄内有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古籍文献和文物。

此外,名村还传承着特殊的民俗和文化活动,如XXX节、XXX舞蹈等,这些都表现了村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

五、特色产业名村拥有独特的特色产业,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要特色产业是XXX产业,村民们以精湛的技艺和创新的设计生产出独特的XXX产品,深受市场青睐。

此外,名村还积极发展XXX产业、XXX产业等,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六、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名村注重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我们合理规划了村庄内的旅游路线,建设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如XXX景区、XXX 景点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与此同时,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护名村的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以确保可持续性旅游发展。

七、社区文化建设名村积极致力于社区文化建设,加强居民间的互动和交流。

我们组织了各种丰富多样的活动,如庆祝节日、举办文化讲座等,营造了和谐融洽的社区氛围。

同时,我们注重社区教育,提供各类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名村具备了被认定为名村的资格和条件。

中国传统村落申报材料

中国传统村落申报材料

中国传统村落申报材料附件: 中国传统村落档案制作要求档案编号: ××××××(县级行政区域代码)- ×××号中国传统村落档案村落名称: 东楮岛村所属镇(乡): 宁津街道所属县(区、市、旗): 威海所属市(地区、州、盟): 荣成所属省(自治区、直辖市): 山东立档负责单位(盖章):立档负责人签字:建档日期: 年月日1科学调查和中国传统村落档案制作说明一、科学调查内容与要求科学调查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历史资料、传统村落选址格局及周边环境、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等有形传统资源;二是村落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及其他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乡风民俗、民间技艺等无形传统资源;三是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相关的各类规划、政策和管理制度等资料。

调查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一)村域环境调查1.调查内容:村域范围内的山川水系、地质地貌、植被动物等自然环境以及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

2.调查要求:应在不小于1:5000的近期测绘地形图上,标示上述要素,并配以相应的照片、文字说明,形成文字性的“村域环境分析”及“村域环境分析图”图纸。

(二)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调查21.调查内容:与村落的选址、发展紧密关联的地形地貌以及山川水系、村落形状,主要街巷(道路)格局肌理、重要公共空间等。

2.调查要求:应在不小于1:5000的近期测绘地形图上标示上述要素,并配以能反映其特点的照片、文字说明,形成文字性的“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分析”及“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分析图”图纸。

(三)传统建筑调查1.调查内容:村落中传统建筑物(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建议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其他传统建筑)的位置、建成年代、面积、基本形制、建造工艺、结构形式、主要材料、装饰特点、建造相关的传统活动、历史功能、产权归属、使用状况、保存状况等。

2.调查要求:应在不小于1:2000的近期测绘地形图上标示各传统建筑物与构筑物,形成“传统建筑分布图”。

杨家洛村“全国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申报材料

杨家洛村“全国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申报材料

多举措扎实推进基层文化建设重实效助力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杨家洛村“全国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典型材料杨家洛村位于桑植县瑞塔铺镇,离县城11.5公里,离瑞塔铺镇1.5公里,全村辖区面积2.72平方公里,9个自然小组,288户,1060人,耕地面积1070亩。

我村村民主要以白族和土家族为主,龙灯、杖鼓舞、花灯等民族艺术远近闻名,贺龙、肖克带领的红六军团长征前曾长期在我村居住和战斗,桑植县第一个共产党员就是杨家洛村人。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夯实了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使杨家洛村成为张家界市新农村建设的一朵奇葩,曾获得5项国家级荣誉、10多项省级荣誉和多项市县荣誉。

一、重投入,不断完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多年来,我们村支两委都高度重视基层文化建设,在上级各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完善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

我们先后投入80多万元,在广大村民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自行设计、修建了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投入16万元购置了文化活动用品(电脑、电视、投影仪和音响设备等);投入63万元成立了杨家洛新农村民间艺术队,主要表演具有民族特色的花灯、龙灯、杖鼓舞等节目;投入34万元新修了村小学,并由村里自费聘请了3名老师;投入73万元,完善村级有线网络改造,村里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了100%,村民能收看43套电视节目;投入13万元,完成村级农家书屋建设,藏书近2万册;通过与电信部门联系沟通,开通了我村的光纤信号,全村农户共安装了电脑68台;投入21万元,对我村的通村、通组、通户公路进行了绿化、亮化和美化。

通过完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为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创造了得力的条件。

二、活载体,不断充实基层文化建设内容村支两委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有四项。

一是举办中秋茶话会。

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申报材料

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申报材料

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申报材料尊敬的评审专家:我们向您提交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的申报材料,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认可和支持。

一、申报单位概况:我们是位于中国某省的一个地方政府文化部门,致力于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

我们的团队由文化专家、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和艺术家组成,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二、项目概述:1. 项目名称: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2. 目标:通过对中国名村的调研、整理和出版,传承和弘扬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推动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3. 内容:a. 调研与整理:对中国各地的传统村落展开调研工作,收集有关历史、人文、建筑和艺术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

b. 出版村志:根据调研结果,编纂中国名村志,详细介绍每个目标村落的历史沿革、发展变迁、文化特色等内容,并辅以插图和图片。

c. 宣传与推广: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展览和交流活动,向公众普及中国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提高大众对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视程度。

三、项目背景和意义:中国拥有众多优秀的传统村落,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然而,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冲击,许多传统村落正面临着消失的风险。

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的目的是通过整理和出版中国名村志,将传统村落的历史和文化传承给后代,同时加深人们对传统村落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四、项目计划:1. 第一阶段(调研与整理):a. 制定调研计划,确定目标村落和研究方向;b. 前往目标村落进行实地调研,收集各种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c. 与当地专家、居民进行交流,了解村落特色和文化传统。

2. 第二阶段(编纂中国名村志):a. 根据调研结果,编撰各个目标村落的名村志;b. 着重描述村落的历史沿革、人文特色、建筑风格以及传统工艺等相关内容;c. 配以图片插图和艺术创作作品,使读者更直观地了解村落的魅力。

3. 第三阶段(宣传与推广):a. 出版中国名村志,通过各种渠道进行销售和发行;b. 组织展览、讲座和交流活动,向公众普及中国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c. 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扩大项目的影响力。

传统村落申报汇报材料模板

传统村落申报汇报材料模板
• 二、舞龙。当地称为“打四 门”,遗有武术习俗。传统 组织管理性强,传统活态保 持达100年以上。传承人:林 培宁、林智凑、林思召
• 三、盘诗。类似于对歌。
• 四、 中草药制作。以治疗儿 科、妇科、骨科为主,取材 为邑坂当地的草药、蜈蚣等。 传承人:林奶添、林邦运、 林细坤、林津梁等十多人
• 五、榨蔗糖技艺。其中以红 糖最为著名。
2
注:
• 尽量附一张村落全景照片;
• 对于散点式分布的村落,应分别附上各主要居民组全貌;
• 对于平原地区实在难以找到制高点拍摄全貌的,应逐条拍精摄选其p主p要t 街巷的照片以说明整体风貌。
3
一 村落环境
1.1 周边环境。
村口原始森林与霍童溪
霍童溪绕村而过 注:尽量附上能说明村域范围及村落周边山形水系、地形地貌、植被作物等自然环境特色的近期照片,并简要说明。
村口树林与稻田
精选ppt
4
村南白鹭洲
一 村落环境
1.2 选址特征
注:尽量附上能说明村落选址特征的照片与分析图、 简要说明文字,说明村落选址的风水格局特点, 或体现出的较特殊功能需求(如防御性需求), 或体现出巧妙的对自然条件的顺应和利用(如防 洪、防旱、便利农耕、畜牧、狩猎、采捕生活等) 等特点 。
□10人以下 □10至30人 □30人以上 □全村参与
保护规划 其他规划
□有,规划名称是: 规划批准单位是: □无规划
□有,规划名称是: 规划批准单位是:
□无规划
精选ppt
保护利用状况 (可多选)
□闲置废弃 □照常使用,没有特别的保护措施 □发展旅游和服务业 □以博物馆的方式进行保护 □其他,具体为:
庵堂(仙峰庵 )
洋楼
清代民居

中卫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中国名镇名村志编修工作的通知

中卫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中国名镇名村志编修工作的通知

中卫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中国名镇名村志编修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卫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09.25•【字号】卫政办发〔2017〕133号•【施行日期】2017.09.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正文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中国名镇名村志编修工作的通知卫政办发〔2017〕13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直各部门、直属机构: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国办发〔2015〕64号)《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志事业发展实施方案(2016年-2020年)》(宁政发〔2017〕83号)精神,充分挖掘保护名镇名村,开发利用镇村文化,延续传统文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开展中国名镇名村志编修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明确目标任务,科学制定工作规划方案全市名镇名村志编纂的总体目标:以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新农村建设示范(试点)村镇、其他特色名镇名村为重点,2020年前出版名镇(乡)志7部、名村志22部。

其中,沙坡头区出版名镇志5部、名村志13部;中宁县出版名镇志2部、名村志4部;海原县出版名村志5部。

鼓励、支持各县(区)开展上述名镇名村以外的其他镇、村志的编纂出版。

各县(区)要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制定本县(区)名镇名村志编纂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抓好落实。

二、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名镇名村志的编纂质量各县(区)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在编纂过程中,要广泛收集当地自然人文、经济社会、乡风民俗方面的资料尤其是微观资料,全面、系统、真实、准确地记述镇、村的历史与现状,充分反映乡村改革开放的进程与成果。

要遵照志书编纂规范,做到观点正确、体例科学、资料翔实、校核准确。

要借鉴中国名镇志丛书基本篇目、中国名村志丛书基本篇目及其编纂出版经验,在坚持志体的前提下,体裁运用、篇目设计、资料选择作适当创新,重点突出镇、村的名和特。

千年古村申报材料

千年古村申报材料

目录一、地理位置、历史渊源二、村名由来三、虞姬村文化遗存四、历史轨迹五、历史事件六、民间传说七、民间艺术八、游艺与竞技九、礼仪习俗十、村规民约十一、村现状及以后发展思路一、地理位置、历史渊源古贤古风古魂韵,一墓一园一瓦当。

虞姬村位于灵璧县城东部,与泗县长沟镇接壤,303省道穿境而过文化底蕴丰厚,2013年7月被省住建厅、省旅游局评为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村,2014年被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确定为‚农民文化乐园‛建设试点村。

全村共有土地9910亩,耕地面积7536亩,总人口5340人,辖9个自然庄、11个村民组,拥有8个党小组105名党员。

灵璧县重点打造的楚汉文化旅游特色村。

本村楚汉历史村以商贸、文化旅游、农业为主导产业,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560元/年。

二、村名由来虞姬村得名于西楚霸王之妻虞姬。

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写道:‚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沱河北岸)进行的一场令人扼腕断肠的‚霸王别姬‛之千古悲歌。

美人虞姬自刎后葬于此地,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虞姬的大美、大爱、大义,把村庄命名为‚虞姬村‛,沿袭至今。

三、虞姬村文化遗存两千多年前,楚汉相争的最后决战,就在灵璧县虞姬乡虞姬村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进行的。

那位著名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项羽,就在这里发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仰天长吟。

跟随项羽南征北战的绝代佳人虞姬,面对四面楚歌,兵败如山倒的绝境,唱出了‚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的悲歌,随后拔剑自刎而死。

灵璧县城东、宿泗公路南侧,有一片终年常绿的树林,树林中沉睡着一座古墓。

墓基隆起,碑石林立,静穆凝重。

这就是安徽省重点保护文物--虞姬墓。

暖阳斜照,微风轻拂,片片桃花飘落。

松柏树下,虞姬静卧墓中数千年。

虞姬墓,位于安徽灵璧县城东七点五公里处,东濒鹿鸣,阴陵诸山,南接垓下古战场,北临古汴河。

虞姬墓历尽千年,时坏时修。

墓侧曾建有虞姬庙,庙内塑有项羽、虞姬像,人物造型极为生动。

历史文化名村申报材料

历史文化名村申报材料

篇一: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申请报告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申请报告一、石佛村概况(一)地理位置石佛村位于河南省三门峡义马市常村镇东部,义马市东部15公里处,三面分别于渑池、新安,宜阳三县交界,东径111 58北纬34 42距洛阳50公里,位于西安与洛阳两大文明古都之间,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积淀。

(二)历史沿革石佛村古称“轼谷”1949年解放后更名为石佛。

村中绝大多数居民为李氏,间为焦氏等杂姓,据《李氏家谱》记载“传为元末避乱,始祖从善公从母潘氏,弟从德公、堂弟从道公自亳州亳县顺河湾八里集迁至河南府渑池县治东轼谷村”,是以家族血缘关系纽带兴起的村落。

隋朝以前属新安县管辖,公元605年始划入渑池县管辖,民国31年(1942年)石佛村归属常村乡,1956年,渑池县撤区并乡,石佛村划归渑池县洪阳中心乡,1970年7月,归义马矿区管理,198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义马市成立,石佛村归义马市常村乡管辖至今。

(三)环境条件1、气候石佛村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2.4度,无霜期118—276天,年均降雨量666.9毫米,年差较大。

2、水文石佛村属新安水文地质单元,主要河流为涧河,涧河最大流量154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024立方米/秒。

地下水水质比较好,没有受到严重污染,有第四系松散岩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3、地形地貌石佛村属于浅山丘陵地带,位于秦岭余脉崤山延伸带,总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四)规模石佛村现有居民526户,1998人,辖12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70亩,林地面积1200亩。

(五)交通及通讯历史上石佛村位于崤函古道上,陆路交通十分便利。

现在陇海铁路穿村而过,东距火车站6公里,北依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常盐线,霍石线等县乡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捷。

石佛村通讯方便,建有移动联通通讯基站3个,现有实现有线电视,电话村村通。

(六)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石佛村为传统的农业村,全村人均耕地面积1.1亩,村民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为主,近年来村民普遍种植中药材、朝天椒等经济作物,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部分村民利用农闲时节就近务工,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4200元。

关于编写“村志”有关材料的选取及说明

关于编写“村志”有关材料的选取及说明

关于编写“村志”有关材料的选取及说明“村志”是记录一个村的历史、地理、风俗、人情、文化、物产、资源等方面情况的文字资料。

能如实反映一个村的衍变,传承和发展变化过程,起到借古导今,继往开来的作用。

怎样写“村志”?“村志”中选取哪些方面的资料?记叙哪些内容?一般来说,就是“就是论事”。

由于各村的情况不尽相同,所以咯“村志”的内容页不可能一样,各自据实编写。

现根据领导的要求和我镇的具体情况,结合参看友邻乡镇“村志”的编写格式,对有关材料的选取及要求,说明如下,供有关同志在编写“村志”时参改。

不当处,请指正。

“村志”的内容大体分三大部分:开头、中间和结尾。

开头部分由:一“序言”;二“凡例”;三“概述”;四“大事记”。

结尾部分由“编后记”;“附录”等。

各部分内容的写法及要求为:【注:凡加引号“……”的词组或句子,就可以作为文中的大标题或小标题,写到“村志”中时,就不要再加引号。

】一“序言”:是村主要负责人,也就是责任编辑对编写村志的目的、意义、编写过程及预期的效果等方面的感言。

二“凡例”:是编写人员对村志中有关材料的引用、数据的来源、名称的变化以及某些特定的说法或专用名词等加以注释和说明,便于读者理解。

三“概述”:是对本村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性的叙述。

可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写:一、历史状况(村的初始形成,生产生活状况);二、各个历史阶段的状况(互助组、合作社、大跃进、人民公社、三级核算队为基础、革命委员会、大寨式劳动管理、乡镇人民政府、联产承包、包产到户、二轮承包…..);三、现在状况(人民生活、人口素质等方面);四、计划生育(政策、策略、效果);五、社会工作方面(改革开放、接纳移民、劳动力转移、全面小康等);六、有社会影响力的人和事;七、同比具有优势的地方等。

记叙时注意文字侧重,有详有略,突出重点,使人看了以后,对该村留有深刻的印象。

四、“大事记”:根据镇统一要求,查点记叙1983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的大事、要事、民众心里难以忘怀的个案。

【定稿】河北村申报国家传统古村落材资料

【定稿】河北村申报国家传统古村落材资料

【定稿】河北村申报国家传统古村落材资料封面:中国传统村落河北村申报资料照片:河北村全貌落款: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娘子关镇河北村河北村申报中国传统村落资料目录一、申报表二、河北村基本情况(一)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二)千年古村,历史悠久(三)主次分明,布局合理(四)遗存丰厚,民风淳朴(五)薪火相传,人才辈出三、主要历史军事遗存县衙遗址·地道阳春阁·城墙玉皇阁·古道点将台·校场宝塔、城隍庙遗址绵河大铁桥军事遗存遗址张果老洞苇泽古溶洞村东建筑群四、历代民居建筑遗存梁氏土窑院、横石窑院、板瓦房院、上马石院、丁氏楼房院、楼底院梁氏平房院五、其他历史文化遗存商旅店铺碑刻匾额古树古墓农耕文化红色交通名人贤达六、非物质文化遗产双仙对弈的故事蛮人建阁的传说雄狮镇守村西口晋剧团闹元宵报灯官焰火七、人居环境现状活动中心出行条件、饮用水源教育卫生商品供应其他设施八、传统村落保护一、申报表二、河北村基本情况河北村位于太行山中麓绵河谷地北岸,属山西省平定县娘子关镇管辖,东临本镇娘子关村,西接坡底村,南望磨河滩,北至罗家庄,村域总面积4.26平方公里,其中荒山3600亩,村庄占地181.5亩,现有耕地790亩,2016年全村共有287户,632人。

河北村坐北朝南,依山傍水,域内峰峦叠嶂,石奇洞幽,遗存丰厚,凝聚太行隋唐之古风;河流泉涌,良田沃土,气候宜人,彰显水乡泽国之流韵。

河北村与闻名遐迩的娘子关隔河相望,石太铁路、阳井公路傍村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为人们理想的宜居之地。

(一)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河北村山脉岩石主要为沉积岩中的海相化学岩,村东呈现奥陶系灰岩,享有美誉的娘子关上水石产地最文献记载的明成化版《山西通志》“苇泽关在平定州东北八十里,隋于此置县,亦名苇泽县后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在苇泽关地区置苇泽县,属州隋大业三年(607)废。

隋大业十三年(617)复置苇泽县,属井郡,至唐贞观元年(62)废,并入井县。

定稿 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材料—洛川县贠家塬村

定稿 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材料—洛川县贠家塬村

陕西省历史文化名村申报材料二○一九年四月延安市洛川县朱牛便民服务中心(贠家塬村)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材料目录一、基本情况 (1)1、区域位置 (1)2、自然条件 (1)3、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4、村庄建设情况 (2)二、历史文化资源禀赋 (2)1、建制沿革 (2)2、历史遗迹分布 (3)3、非物质文化遗产 (4)三、古村落(贠家塬)保存情况 (6)1、古村落(贠家塬)概况 (6)2、历史文化价值 (10)四、保护措施 (12)1、机构设置 (12)2、保护办法和规章制度 (12)五、规划编制情况 (13)附件:《洛川县朱牛便民服务中心贠家塬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14)六、附图 (43)1、古村落(贠家塬)在洛川县的位置图 (44)2、古村落(贠家塬)在朱牛便民服务中心的位置图 (45)3、古村落(贠家塬)保护范围图 (45)4、贠家塬村村域及古村落(贠家塬)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图 (46)5、古村落(贠家塬)全貌照片 (48)6、古村落(贠家塬)历史遗存密集连篇分布区域照片 (49)7、古村落(贠家塬)历史街区照片 (50)8、贠家塬村村域不可移动文物、历史遗存、传统风貌建筑照片 (51)延安市洛川县朱牛便民服务中心贠家塬村陕西省历史文化名村申报材料按照《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办法》、《陕西省历史文化街区认定办法》,结合洛川县朱牛便民中心贠家塬村实际,申请贠家塬村为陕西省历史文化名村。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贠家塬行政村位于洛川县石头镇朱牛便民服务中心约7.5公里处,北与吉林村接壤,东与北塬隔沟相望,南邻渭南市白水县,西面隔洛河与铜川市宜君县相望,有“鸡鸣一声听三县(市)”的美誉。

村域面积约为13.82平方公里,其中村庄占地518.71亩;耕地面积约6027.99亩,其中经济林木苹果种植2125亩、花椒树1160亩、玉米2742.99亩;林地面积2068.09亩,其中退耕还林410.30亩;贠家塬行政村下辖贠家塬村、贠家河村、李家河村、方家塔村、堡乃村、页勿村6个自然村,其中贠家塬村设两个村民小组,方家塔村和堡乃村设方堡村民小组,贠家河村和李家河村设贠李河村民小组,页勿村民小组。

地名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地名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地名文化遗产申报项目一、项目背景和意义地名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对于地理环境的认知和表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族文化遗产。

我国拥有着悠久的地名文化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地名文化遗产。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传统地名逐渐消失,面临着传承和保护的难题。

本项目旨在保护和传承我国的地名文化遗产,通过申报地名文化遗产项目,加强对地名的管理和保护,推动地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提高公众对地名文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二、项目内容和技术方案1. 项目内容本项目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收集和整理地名文化遗产资料,包括历史文献、地图、档案等;(2)开展地名文化研究和遗产评估,确定申报的地名文化遗产名单;(3)制定申报材料和技术方案,包括地名的历史文化价值、地理特征、申报理由等;(4)组织申报工作,包括提交申报材料、协调相关部门等;(5)开展地名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促进地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 技术方案(1)采用数字化技术对地名文化遗产资料进行整理和保存;(2)利用GIS技术对地名文化遗产进行空间分析和可视化表达;(3)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评估相结合的方式,确定申报的地名文化遗产名单;(4)根据申报要求,制定申报材料和技术方案,确保申报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项目实施计划和进度安排1. 项目实施计划本项目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第一阶段: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资料收集和整理、地名文化研究和遗产评估等;(2)第二阶段:制定申报材料和技术方案,并进行申报工作;(3)第三阶段:开展地名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活动,促进地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 项目进度安排本项目的实施时间为一年,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工作,时间为三个月;(2)第二阶段:制定申报材料和技术方案,并进行申报工作,时间为六个月;(3)第三阶段:开展地名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活动,促进地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时间为三个月。

四、项目预期成果和效益评估1. 项目预期成果本项目预期成果如下:(1)收集和整理完成一批地名文化遗产资料,包括历史文献、地图、档案等;(2)确定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地名文化遗产名单,并进行申报;(3)制定一套完善的申报材料和技术方案,为今后的地名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提供参考;(4)提高公众对地名文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地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名村申报资料性文件材料

名村申报资料性文件材料

名村申报材料一、基本概况(一)地形地貌位于xx乡(东经87°15′-87°25′,北纬42°8′-42°17′之间)东南部,距xx县城53公里左右,北靠xx 村,南抵部队路,东临国防路,西接则格德恩呼都格村,总面积8平方公里。

海拔1082米,地形由东向西、自北向南倾斜,平均坡降在3-5‰。

(二)气候气象属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热量适中,光照充足,降水量小,蒸发量大,空气干燥。

年平均气温8.87℃,极端最高气温40.3℃,极端最低气温-31℃,无霜期172天,年均降水78.67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2224.4毫米。

(三)行政特点全村共有152户543人,其中放心户103户365人,基本户32户118人,重点工作户16户56人,重点管控户1户4人。

全村由汉、蒙、维、哈四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57人,维吾尔族210人,蒙古族265人,哈萨克族11户。

全村有党员22名,团员36名,四老人员6名。

建有1所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1个农家书屋,藏书量达5000余册。

(四)社会经济xx村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牧业村,全村有耕地3000亩,牲畜存栏21300头(只),从事畜牧业户数为60户255人,人均占有耕地5.5亩。

XX年,xx村总收入3195万元,村集体收入14.92万元,人均收入10254元。

二、历史演变xx,蒙古语,“咸水井”之意。

1975年由博湖等地迁入xx,是为牧业三队,归属于xx人民公社。

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建立xx村委会,并于当年9月,建立村党支部。

属xx回族民族乡管辖。

三、经济文化特点(一)立足实际谋发展在1990年以前,由于村里的居民90%以上是游牧的牧民,由于牲畜管理体制落后,牧民放牧方式陈旧,广大牧民人随羊走,传统的放牧形式死死的把xx村的畜牧业限制在山区所划的圈子里,集体牲畜流失严重,而农区的生产种植单一,只能解决吃饭问题,村经济停滞不前。

名镇名村志文件精神

名镇名村志文件精神

名镇名村志文件精神名镇名村志,是一种记录和宣传我国优秀乡村和小镇的重要文件。

它旨在通过详实的文字和图表,展示乡村和小镇的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小镇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名镇名村志的编写要符合规范,内容要全面准确,形式要规整美观。

首先,名镇名村志需要对乡村或小镇的地理特点进行描述。

这包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等方面的介绍。

地理特点是一个地方的基本特征,也是其发展的基础。

名镇名村志还要介绍乡村或小镇的历史沿革。

这包括乡村或小镇的起源、发展过程、重要事件等方面的内容。

历史沿革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推动乡村和小镇的发展。

第三,名镇名村志还需要详细介绍乡村或小镇的文化特色。

这包括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历史文化遗迹等方面的内容。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是乡村和小镇的独特之处。

除此之外,名镇名村志还要介绍乡村或小镇的经济发展情况。

这包括产业结构、经济实力、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经济发展是乡村振兴和小镇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乡村和小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

名镇名村志还应该关注乡村或小镇的社会建设。

这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体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社会建设是乡村和小镇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乡村和小镇居民幸福感提升的重要保障。

名镇名村志还应该展望乡村和小镇的未来发展。

这包括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发展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展望未来,可以为乡村振兴和小镇发展提供更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名镇名村志是一种重要的文件,记录和宣传我国优秀乡村和小镇的特色和优势。

它的编写要规范、全面、准确,形式要整洁美观。

通过名镇名村志的编写和宣传,可以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和小镇发展,提高乡村和小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申报材料
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申报材料
一、引言
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旨在挖掘、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促进乡村振兴与文化发展的有机结合。

作为一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工程,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的实施对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综合评估和分析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的深度评估
1. 历史价值
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涵盖的村落多为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村落,这些村落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独特的文化景观。

通过对名村志的撰写与编纂,可以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村落的历史与文化,有助于解读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迁,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2. 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对于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过编纂名村志,可以及时记录和保护传统村落的建筑、古迹、风俗、民间传说等文化遗产,有效防止这些宝贵资源的流失和破坏。

名村志的形成还可以提升村落居民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3. 乡村振兴
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与乡村振兴战略相互促进。

通过编纂名村志,可以挖掘和展现传统村落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人前往参观、体验传统文化,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名村志的传播也有助于增加传统村落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促进村落的经济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三、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的广度评估
1. 编纂内容
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的编纂内容应该全面而细致。

除了基本的村落历史、地理、民俗等介绍外,还应该注重对于村落特色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村内名人等方面的介绍和挖掘。

还要注重对于村落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的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发展建议。

2. 编纂形式
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的编纂形式应该多样化与创新。

可以采用纸质书籍、电子版等形式进行发布和传播。

还可以结合互联网技术,利用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增加名村志的影响力和传播渠道。

还可以通过举办
相关展览、讲座、座谈会等形式,提升名村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
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对于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非常重要,有助
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通过编纂名村志,可以挖掘出更多传统
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促进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名村志的编纂
也必须注重对于当代社会和经济变化对传统村落的影响分析,提出适
应性发展建议,确保传统村落在发展中保持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总结
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涵盖了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名村志的编纂,可以深入挖掘和提升
传统村落的价值与魅力,促进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

我相信,通过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的实施,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
统村落的历史与文化,为实现我国文化繁荣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做
出重要贡献。

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是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与传承的重
要一环。

在现代社会中,通过结合互联网技术,可以进一步增加名村
志的影响力和传播渠道。

下面我将结合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进行讨论。

一、利用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增加名村志的影响力和传播渠道
1. 创建名村志的官方网站。

建立一个档案完备的网站,记录名村志文
化工程的相关资讯和成果。

在网站上可以发布名村志的编纂进展、相
关事件和活动等内容,吸引更多人关注和了解。

2.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开设名村志相关账号。

通过创建微博、微信公众
号等社交媒体账号,及时更新名村志的动态和成果,与用户进行互动,增加名村志的曝光度。

3. 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宣传推广。

可以通过发布名村志的独特故事、图
片和视频等内容,吸引用户的关注和传播。

还可以举办一些有趣的互
动活动,让用户参与其中,增加用户的活跃度和参与度。

4. 合作与整合资源。

与旅游机构、文化机构和媒体等进行合作,共同
推广名村志文化工程。

通过举办名村志相关的展览、讲座、座谈会等
形式,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并提升名村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举办相关展览、讲座、座谈会等形式,提升名村志的知名度和影
响力
1. 举办名村志相关展览。

通过展览的形式展示名村志的编纂成果,让
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名村志文化工程。

展览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传
统村落,结合图片、文物和实物展示,将名村志文化呈现给观众。

2. 组织名村志讲座和座谈会。

可以邀请名村志专家、学者进行讲座,
介绍名村志的重要性和意义。

还可以组织座谈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
业人士和名村志编纂者们一起探讨名村志文化工程的发展方向与策略。

3. 多层次推广名村志。

可以通过在电视媒体、报纸杂志等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提升名村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还可以借助音频和视频媒体,制作相关节目和纪录片,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向更多人展示名村志的魅力。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名村志的影响力和传播渠道,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名村志文化工程。

名村志的编纂和传承,不仅有助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更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我们有更多机会将名村志文化传播给更多的人,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