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渤海海冰监测与分析
渤海海冰灾害监测预警及防灾减灾的思考
国北 方地 区 通 向海 洋 的重 要 门 户 ,不 仅 是 连 接
对 维护 国家 安全 具有 举足轻 重 的作用 。 渤 海 每 年 都 有 不 同程 度 的 海 冰 灾 害 发 生 , 严 重制 约 着 渤 海 海 洋 经 济 的 发 展 和 国 防 安 全 。
上工程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日益复杂和国家海洋局根据国务院领导要求举全局庞大各种大型人工岛进海路码头等相继之力利用现有的沿海海洋观测站海监飞机建成由于这些海上工程建设改变了原有的浪海监船和卫星遥感对渤海海冰分布状况进行了流潮等海洋动力环境影响岸滩的冲淤变化立体监视监测并制作发布了海冰预警报使得原来海冰分布状况发生了较大改变甚至为各级政府和有关涉海企业防冰抗灾提供服务原来海冰不严重的区域变成了海冰重灾区3
系建设 等 5个方 面提 出 了思考 。 关 键 词 :海冰 ;监 测预 警 ;防 灾减 灾
做好 海 洋 灾 害 防御 工 作 ,是 政 府 履 行 社 会 管理 和 公 益 服 务 职 能 的基 本 任 务 ,是 构 建 和谐 社会 的重要 内 容 。 如 何 加 强 海 洋 灾 害 管 理 ,减 轻海 洋 灾 害 对 经 济 建 设 和 人 民生 活 的 影 响 ,让 海 洋防 灾 减 灾 事 业 成 果 惠 及 人 民 的物 质 和 文 化 生 活水 平 的提 高 ,是 海 洋 防 灾减 灾 事 业 发 展 面 临 的新 的历 史 责 任 。 国 务 院 印 发 的 《 全 国海 洋
海 冰 灾 害是 我 国 严 重 的海 洋 灾 害 之 一 。我
国 渤海 海 域 每 年 冬 季 都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海 冰 生 成 ,除 了严 重 的海 冰 灾 害 年 外 ,几 乎 每 年 都 会 发 生 局部 海域 的严 重 冰 灾 ,而 且 海 冰 造 成 的 损
渤黄海冰情分析与对策思考
船 舶 操 纵 困难 , 舶 航 行 降 速严 重 , 出现船 舶 无法 自 船 易
控 的 险情 。由于大 块 浮冰 折射 和 吸收 雷达 波 , 置 不断 位
r 应对措施和 建议 。
口设施 、 海上 交通运 输和 生产 作业造 成 了严重 影响。
一
建 :冰情分 析 ;应对措 施 ;建议 词
、
渤 黄海海冰简介
( ) 因 一 成
渤 海 和 黄海 北 部 是世界 上纬度 最 低 的结 冰海 域 。此 处 三面 环 陆 , 水深 浅 ,因流 入渤 海 的河流 众 多造 成 沿 岸
般来 讲 , 冰每 年都 会 出现 , 重冰 年不 多, 海 但 大约 1 年 0
左右 出现一次严重冰 情, 同一年份冰 情 以辽 东湾 最重 , 在 黄 海北部 次 之, 渤海 湾第三 , 州湾 最轻 。 莱 ( ) 三 历史 冰情简介 2 世 纪 在 渤 海 和 黄 海 北 部 属 于重 冰 年 的有 : 1 0 1 95 年 、 9 6 、 9 7 、 9 7 和 1 6 年 。其 中, 9 9 13 年 14 年 1 5年 99 1 6 年 春 的冰情 尤 为严重 。 1 6 年 春 的渤 海特 大冰 封 , 99 造成 环 渤海 港 口堵 塞 , 船只受困, 石油 平 台被 毁 , 上 交 通 运输 和 生产 处于 瘫 海 痪 状 态 , 国民经 济 和 人身 安 全 造 成 巨 大损 失 。资料记 给 载 1 6 年 3 日,除渤 海海 峡 的老铁 山水道 和 猴 矾 水 99 月1 5 道 外 , 个渤 海 海面 几乎 全 部 被 海 冰 所 覆盖 。在 进 出天 整 津 港 的1 3 艘客 货 轮 中: 7 2 有 艘被 海 冰 推 移 搁浅 ; 艘 被 1 9 海 冰 困住 不能 航 行 , 随冰 漂 移 i 5 在 破 冰船 解 救 下才 艘 2
渤黄海冰情分析及应对策略
l 冰情特点及影响
11 特 . 点
2 0 年末至 2 1 年初发生的冰情主要有 4 09 00 大特点 : 期性 特征和突变特 征 ,考虑 即使在一 般和冰情较轻 的 () 1发生时间早。数据显示 ,0 9 1 月底辽东湾即出 年 份 , 20 年 1 海冰依然会在个别海 区造成灾害 , 对渤海航运 、 现初生 冰 , 2 中旬渤海 即进入严重冰期 。( ) 1月 2 分布范 海上油气勘探 和生产等都有不 同程度 的影 响 , 因此 , 为
实际上 , 门航行 于中国沿海 的船舶 , 少按 照冰 专 很
预报能力和质量 的短板 , 亟需 改进 。 在建立 健全海冰预 区加 强标准级 别建造 。 国内对沿海船 舶是否适合在 冰 警预报体系 中, 应注 意多部 门联动 , 由气 象 、 可 海洋 、 海 区航行缺乏专 门的监管措施 , 是否适 航 , 主要依靠船长 事、 渔业 、 队等部 门形 成 “ 军 合力” 对海 冰进行监测预 的判断 。其主要原 因: , 一是 申请 冰区附加标 志是非强制 警研 究 , 从而做 到提 前预警 、 时预警 , 及 力求 准确判断 、 的 自愿行为 ; 二是 国内冰区少 , 一般年份冰情不严重 。
第2 第2 20 1 3 卷 1 0 -2 期 1i 月 f -
莒 哩
渤黄 浯: 情分临 应时策略 《 I l
-  ̄ - - 山 , 善 读 丁
( 山东海事局 研 究中心 , 山东 青 岛 2 60 ) 6 0 2
【 摘
要 】 分析渤 黄海海冰 的特 点和影 响 , 结合我 国港 口和 海上 交通 运输的特 点 , 出应 对 提
黄渤海年平均海面温度变化规律
黄渤海年平均海面温度变化规律1. 背景介绍黄渤海是我国内陆沿海最大的海域,其海洋环境对我国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海面温度是海洋环境中最重要的气候参数之一,也是反映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黄渤海年平均海面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了解海洋环境变化对区域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海洋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 历史变化趋势根据国家海洋局发布的观测数据,黄渤海年平均海面温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
其中,在1980年代初期,黄渤海年平均海面温度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达到了一个相对高峰。
随后,在1990年代中期至2000年代初期,海面温度开始逐渐下降。
而从2010年代开始,黄渤海年平均海面温度再次出现上升趋势。
3. 影响因素分析海面温度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气候变化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愈演愈烈,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也在逐渐显现。
黄渤海年平均海面温度变化的背后,反映了全球气候变暖对区域海洋环境的影响。
海洋循环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也对海面温度变化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4. 地市变化研究在地理上,黄渤海地处我国东北亚大陆边缘,受到了东亚季风的影响。
黄渤海地区的海洋环境与周边地区的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通过对黄渤海不同地市的海面温度变化进行研究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年平均海面温度的变化规律。
5. 未来趋势预测根据近年来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分析,可以得出一些关于黄渤海未来年平均海面温度变化的预测。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下,预计黄渤海年平均海面温度将继续呈现渐升的趋势,但具体的变化速度和幅度还需以实际观测数据为依据进行更为精细的预测和研究。
6. 结论黄渤海年平均海面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一个复杂而富有变化的过程,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通过系统的研究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海洋环境的变化对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为海洋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渤海海湾污染现状分析报告
渤海海湾污染现状分析报告一、引言渤海海湾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海湾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渤海海湾的环境状况出现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本报告旨在对渤海海湾污染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提供相关决策者和公众更全面的了解,并为未来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二、渤海海湾污染源调查1. 工业污染渤海海湾周边地区集聚了众多重工业企业,这些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成为了主要的污染源。
其中,重金属、化学品、有机物等物质的排放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对鱼类和海洋生物的生存繁衍产生了巨大威胁。
2. 农业污染渤海海湾周边地区大面积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大量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导致农业污染严重。
农业养殖排放的大量有机废物和养殖废水进入海湾,引起水质富营养化、藻类过度生长,形成大面积赤潮,严重损害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3. 城市污染渤海海湾周边城市的工、农污水排放、固体废物处理不当,也对海湾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
尤其是废水处理不彻底和河流污染物的输入,使得海湾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超过了安全标准,并对沿海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渤海海湾污染影响分析1. 生态系统崩溃风险增加渤海海湾的生态系统面临崩溃的风险不断增加。
过量的有机肥料和化学农药导致海湾水质富营养化,引发海藻大规模繁殖,进而导致牡蛎、鱼类等生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最终破坏海湾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净化能力。
2. 渔业资源减少渤海海湾污染对渔业资源的影响十分严重。
大量的农药和工业废水排入海湾,导致渔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下降。
不仅损害了当地渔民的收入和生计,也影响了人民对于渔产品的安全和品质的需求。
3. 海洋生物多样性下降渤海海湾的污染使得海洋生物多样性明显下降。
许多物种的栖息环境受到破坏或被消失,使得海湾生物链条受到破坏,最终威胁到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平衡。
四、渤海海湾污染治理建议1.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加强对渤海海湾周边企业的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严惩违规排放和恶意污染行为,确保企业的生产和运营符合环保法规的要求。
渤海海冰现场监测的数字图像技术及其应用
在极 区人 们 开展 了卫 星遥感 数 据 的密集 度信 息
提取 , 监测 面积 大 , 精度 也相 对较 高u ¨ , ] 而对 于诸
如 渤海 这样 的局部 小 海 域 , 于卫 星 遥 感 方 式 的 时 由
间间 隔大 、 间分辨 率较 低 等 因素 的影 响 , 空 使得 海 冰
线 的冰激 振 动 、 冰荷 载进 行现 场测 量 , 研究 冰 区海 洋
第 3 3卷
第 4 期
海
洋
学
报
Vo. 1 33. NO. 4
21 0 1年 7月
A CTA CEA N O LOG I O CA N I SI CA
J l 0 1 uy2 1
渤 海 海 冰 现 场 监 测 的数 字 图像 技 术 及 其应 用
季 顺迎 王 安 良 , 宇 新 李 海 , 前 进 , 王 , 岳
手段 。
8 0年 代末 期 的海 冰 监 测 工 作 , 特别 是 从 9 O年 代 对 冰情 相对 严 重 的辽 东 湾 油 气 开 发 以来 , 冰 定 点 监 海 测技 术 不 断发 展 和 完 善 _ 。在 辽 东 湾 J 2 — 1 ] Z 02油 气 田进 行 的海 冰 现场 监 测 开 展 的最早 , 测 内容 也 最 监 全 面 。它一 方面 通过 对海 洋平 台结构 和上 部油 气 管
结 构 的安 全 可靠 性 和 冰 振 控 制技 术 , 一 方 面 通 过 另
收 稿 日期 :000 -7 修 订 日期 :0 10—0 2 1 60 ; 2 1 33 。
基金 项 目: 国家海洋公益性 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 目( 0 8 5 0 ;0 1 5 1) 教育部新世纪优 秀人才资助计划项 目(0 97 。 2000921006 ; 2 0 )
渤海海冰面积的时间变化与区域气温的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渤海海冰面积的时间变化与区域气温的关系研究的开题报
告
摘要:
渤海是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海洋经济区,渤海海冰是渤海的重要自然资源,对于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将探究渤海海冰面积的时间变化与区域气温的关系,以期为该区域的气象监测和水资源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研究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渤海海冰面积和渤海周边地区气温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现有的气候影响因素,寻找渤海海冰面积变化与区域气温之间的关系。
在研究中,我们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渤海海冰面积的变化趋势;渤海周边地区气温的变化趋势;渤海海冰面积与区域气温之间的关系;气候因素对渤海海冰面积和区域气温的影响。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我们将得出以下结论:渤海海冰面积在过去几十年来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渤海周边地区气温呈现出显著的升高趋势;渤海海冰面积与区域气温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渤海海冰面积和区域气温受到多种气候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大气环流、海洋环流和太阳活动等因素。
本研究将为渤海海冰和区域气温的变化提供科学的解释和预测,为地方政府采取应对措施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渤海海冰面积;区域气温;时间序列分析;气候因素;相关性。
黄渤海海冰冰情
受寒潮侵袭的影响,我国渤海和黄海北部海面,每年冬季都有不同程度的海冰生成,这也是我国唯一出现海冰的海域。
对结冰海域而言,可以说是世界上纬度最低的海域,比鄂霍茨克海最南端结冰位置还偏南。
海冰的生消与发展,都是在本年度冬季进行,(按照国际组织规定叫做一冬冰)可分为三个阶段:初冰期、严重冰期、融冰期。
初冰期是海冰形成和发展时期,即指从初冰日到盛冰日的时间间隔。
对于我国结冰各海区,在整个冰期,初冰期持续时间最长。
盛冰期是从盛冰日到融冰日的时间间隔。
通常辽东湾盛冰期出现于1月上旬到3月上旬,持续约2个月,黄海北部从1月中旬到2月中、下旬持续约1个半月,渤海盛冰期从1月上旬到2月中旬约1个半月,而莱洲湾盛冰期最短,在1~2月期间不足一个月。
终冰期或称融冰期,是指融冰日到终冰日之间的时间间隔它是整个冰期最短的一个阶段。
需注意终冰期渤海有时会发生“返冻”现象,对海上生产活动和航运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造成灾害。
海上最初出现的冰都是流冰,只有当冷空气入侵,海水热量散失到一定程度时,在海湾浅水处和岸边附近才有固定冰出现。
通常黄海北部海岛附近固定冰很少,莱州湾龙口附近海区,固定冰也较少见。
辽东湾各海洋站附近可明显观测到固定冰,且持续时间较长。
出现在渤海的流冰按其发展阶段、形态和厚度可分为7种,即:韧生冰,冰皮,尼罗冰,莲叶冰,灰冰和白冰。
其中后3种皆较厚,超过1Ocm 以上。
按其表面特征,具有未发生形变的“平整冰”;在风、浪、流、潮作用下形成堆积以及冰层相互重叠的“重叠冰”;任意无章堆积的“堆积冰”,堆积高度可达3m;呈丘陵状的堆积冰即“冰丘”,堆积高度可达3m以上,另外在渤海也可观测到典型的“冰脊”。
我国海冰冰情在时空分布上差异较大,时间上分为冰情常年、冰情重年、冰情轻年、冰情偏重年、冰情偏轻年等,根据资料记载,渤海和黄海北部曾发生过三次特别严重的冰封,以1969年春影响最为严重;而1972年冬至1973年春、1994年冬至1995春渤海冰情特轻空间上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及黄海北部等情况不同。
船舶冬季渤海冰区航行安全分析
船舶冬季渤海冰区航行安全分析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冬季渤海冰区的航行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
船舶在冬季渤海冰区航行时,由于复杂的海洋环境、气候条件和人为因素等,可能面临诸多安全风险。
本文将分析船舶在冬季渤海冰区航行时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评估相关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渤海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内海,由于纬度较高,冬季时经常出现结冰现象。
为了保证船舶的安全航行,避免碰撞、搁浅等事故的发生,对船舶冬季渤海冰区航行的安全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冰区航行环境复杂,能见度较差,船舶的操纵难度加大,碰撞事故易发。
受风流、潮汐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船舶的航向和速度也难以控制,增加了碰撞的风险。
冬季气温较低,船舶的部分设备可能会因寒冷而出现故障,如舵机、锚机、主机等。
冰块撞击船体可能会导致船体损坏,进而影响船舶的设备性能。
冬季渤海冰区的自然风险主要包括海冰、大风、低温等。
海冰会对船舶的航行产生较大影响,可能导致船舶搁浅、触礁等事故。
大风和低温则会对船舶和船员造成危害,影响船舶的正常航行。
人为风险主要包括船员操作失误、指挥不当和管理不善等因素。
船员在冰区航行时,如未能准确判断海冰情况、采取正确的操纵措施,可能会导致船舶发生事故。
指挥不当和管理不善也可能给船舶的安全带来潜在威胁。
船东和船员是保证船舶安全航行的关键因素。
在冬季渤海冰区航行时,船东应确保船舶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具备足够的抗冰能力,避免发生事故。
同时,船东应加强对船员的安全培训,提高船员的冰区航行经验和技能,确保船员能够正确判断和处理复杂的航行情况。
为了确保船舶在冬季渤海冰区航行的安全性,船舶设备和导航仪器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船东应定期对设备和仪器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在航行前,船东应确保船舶配备了齐全的航行仪器和通信设备,以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船舶在冬季渤海冰区航行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规范,如《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等。
渤海海域冰力荷载的分析与确定
国石油 学会 对其制定 的规 范却 在不断 作 出修订 , 19 发 布 了 新 一 版 的 A IR NL 。新 版 AP 95年 P P2 ・ 2 LI
R N 的 内容与 18 P2 98年版 相 比有很 大变 动 , 别 是 特 对 冰力 荷 载 的确定 , 了更 为 详细 的分类 说明 , 有 这直 接影 响到 我们 在设计 中所 用 的基本 公式 是否合适 有 鉴于此 , 本文 简要 介绍 如何 以 19 年 版 AP 95 I R N 为 指导 进 行 海 洋 工 程 结 构 静 力 分 析 中 的 冰 P2 力荷 载确定 ; 同时 因 为渤 海 海 洋 平 台通 常采 用 钢 质
1 1 碰撞 能量 法 .
难度 , 但其局部位移占主导地位 , 可据此简化处理。
这样 , E =Ek , 当 时 即可 求 得对 应 杆件 的冰 力
荷载 F 1 2 极 限破坏力 法 .
第2 种冰力荷载的确定方法是从冰体 自 身破坏
形式 的角 度考 虑 的 , 破 坏 形 式 主要 为挤 压 、 曲 、 其 弯 屈曲、 散裂 4种 。显 然 , 该选 择这 4种形 式极 限破 应 坏力 中的最 小值作 为作 用在 杆件 上的 冰力荷 载 。 首 先 , 压破 坏是最 常见 的形 式 , 公式 也是 我 挤 其 们最 为熟悉 的 :
F = P Dt ,
我们知道, 在有冰的海域 , 处于最低天文潮和最 高天文潮水位的杆件都有可能受到 浮冰的碰撞 , 而
浮 冰首 先是 由风 、 、 等环境 荷 载推动 产生 漂浮 运 波 流 动 的, 以它 对结 构 的碰撞 力 不 可 能 大 于它 所 受 到 所 的环境 撞击力 。这 样 , 1种 冰力 荷 裁 的确 定 方式 第
渤海海水水质分析报告
渤海海水水质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渤海海水的水质进行分析,以便评估其适宜度用于各种不同的水污染控制措施和生态保护工作。
通过对渤海海水样品的采集和实验室测试,我们将对其重要指标进行评估和分析。
2. 方法与材料2.1 采样点本次采样选择了渤海的不同区域,包括沿岸和远离岸线的地点。
共采集了30个不同位置的海水样品。
2.2 采样过程使用专业采样瓶,确保在采样过程中不会改变样品的特性。
采样时避免接触到容器表面,以防止外界物质的污染。
2.3 实验室测试将采集的海水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测试。
测试包括以下指标:•pH值•溶解氧浓度•水温•盐度•总溶解固体(TDS)•氨氮浓度•溶解有机碳(DOC)浓度3. 结果与讨论3.1 pH值对采集的海水样品进行pH值测试,结果显示pH值范围在7.8至8.2之间,符合正常海水的酸碱性。
3.2 溶解氧浓度通过溶解氧测定仪,我们得出了渤海海水样品的溶解氧浓度。
结果显示平均溶解氧浓度为6.5 mg/L,符合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需求。
3.3 水温使用温度计对海水样品进行测量,得到了平均水温为18°C。
温度适中,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繁殖和生长。
3.4 盐度利用折射仪测试了海水样品的盐度。
结果表明,平均盐度为32‰,符合海洋水体的盐度范围。
3.5 总溶解固体(TDS)通过样品的蒸发和称重,求得了渤海海水样品的总溶解固体(TDS)的浓度。
结果表明平均TDS浓度为34 g/L。
3.6 氨氮浓度使用氨氮测试仪,我们对渤海海水样品进行了氨氮浓度的测定。
结果显示平均氨氮浓度为0.5 mg/L。
3.7 溶解有机碳(DOC)浓度利用高温燃烧法,我们测试了渤海海水样品中的溶解有机碳(DOC)浓度。
结果表明平均DOC浓度为2.0 mg/L。
4. 结论根据对渤海海水的水质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渤海海水的pH值处于正常范围内,适于维持生态平衡。
2.渤海海水的溶解氧浓度符合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需求。
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高考三模地理学科试题及答案
2024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三)地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指定区域。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水性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书写作答。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三生空间”是具有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用地的总称,其功能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已成为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图1示意2000~2010年和2010~2018年武汉市“三生空间”转入净面积。
据此完成1~2题。
1.与2000~2010年相比,武汉市2010~2018年A.农业生产空间增多B.限制了工矿生产空间的扩展C.城镇生活空间减少D.加强了绿地生态空间的保护2.为促进武汉市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有①完善生态用地结构优化②强化三生空间统筹掌控③大力开展退耕还湖还林工程④严格控制工矿用地规模扩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高三地理第1页(共8页)蔓越莓果实为高档保健型水果,其适合生长在寒冷湿润的环境,果实收获多采用引水灌田后水收的方式。
全球种植区集中在北美,长期以来,我国的蔓越莓主要依赖进口。
2010年H公司率先从北美引进蔓越莓种苗,在中国多地试种。
2014年该公司在黑龙江抚远县(图2)的东安村建设种植基地,该公司计划在抚远县打造种植、仓储、深加工一体化产业链。
据此完成3~5题。
3.该公司选择在中国大力发展蔓越莓产业,主要是因为中国A.技术先进B.自然条件优越C.市场广阔D.劳动力价格低4.该公司最终选定在黑龙江抚远县建种植基地,看中的主要地理条件是①纬度高,气候冷湿②地势低洼,距离河流近③劳动力丰富且廉价④地处边境,紧邻俄罗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与抚远的其他区域比,东安村发展蔓越莓产业的优势是①靠近公路、铁路和机场,物流发达②土地集中连片,平整土地投入较少③地理位置临近抚远县城,市场广阔④紧邻黑瞎子岛,便于文旅融合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出口监管配送型仓库指经海关批准设立,对已办结海关出口手续的货物进行存储、物流配送的仓库,货物进仓后按照买家实际需求,将不同货物进行组合,拼装集装箱后配送至全球。
渤海水文状况
(四)海冰
渤海由于纬度较高,所以有冰期。 渤海由于纬度较高,所以有冰期。 冰期比黄海北部长, 冰期比黄海北部长,有时会造成严重的海 冰灾害。 冰灾害。对海上活动业的生产造成相当大 的影响。 的影响。
冬季明显大于夏季水温越低盐度越高冬季明显大于夏季水温越低盐度越高密度越大密度受水温和盐度的综合作密度越大密度受水温和盐度的综合作渤海中部密度很高可达渤海中部密度很高可达250250
渤海水文状况
(一)海面热平衡状况
1.渤海热量收入来源: 1.渤海热量收入来源: 渤海热量收入来源 到达海面的太阳总辐射; (1)到达海面的太阳总辐射; ——气间热感的向下输送 气间热感的向下输送。 (2)海——气间热感的向下输送。 但以太阳辐射占绝对优势,大约99%。 但以太阳辐射占绝对优势,大约99%。 2.渤海热量支出: 2.渤海热量支出 渤海热量支出: 通过蒸发耗热和海面有效辐射这两个主要 过程来完成。 过程来完成。
(三)水色、透明度、声速 水色、透明度、
1.渤海水色:渤海水色号码平均而言 1.渤海水色: 渤海水色 居四个海区之首,冬季尤甚, 居四个海区之首,冬季尤甚,夏季减 小; 2.渤海透明度 与水色分布相对应, 2.渤海透明度:与水色分布相对应, 渤海透明度: 是四个海区中最低的; 是四个海区中最低的; 3.渤海的声速:主要取决于水温的分 3.渤海的声速 渤海的声速: 冬季最低, 布,冬季最低,夏季最高。
3.渤海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 3.渤海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
1.渤海的盐度是四个海区中温度最低的,年 1.渤海的盐度是四个海区中温度最低的, 渤海的盐度是四个海区中温度最低的 平均仅30.0; 平均仅30.0; 2.海区东部至渤海海峡最高,可达31.0, 2.海区东部至渤海海峡最高 可达31.0, 海区东部至渤海海峡最高, 26.0上下。 而近岸区域只有26.0上下 而近岸区域只有26.0上下。 3.冬季渤海沿岸的海水盐度比夏季的海水盐 3.冬季渤海沿岸的海水盐度比夏季的海水盐 度低。 度低。 原因: 原因:黄河入海后淡水的稀释作用使盐度降 夏季河流径流量增大, 低;夏季河流径流量增大,入海口附近盐度 降低。 降低。
渤海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及对策建议
渤海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及对策建议■马明辉兰冬东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型内海,由北部辽东湾、西部渤海湾、南部莱州湾、中央浅海盆地和渤海海峡5部分组成,海域面积约7.8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2796公里,平均水深18米,最大水深85米,20米以下水深的海域面积占一半以上。
渤海上承黄河、辽河、海河三大流域,纳受了辽河、海河、滦河、黄河、小清河等50余条入海河流,河口湿地面积广阔,在我国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和独特的功能;下接黄海,是北方门户,地缘优势独特;三面环陆,北、西、南三面分别与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三省一市毗邻。
近年来,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渤海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巨大,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受损,海洋生态灾害频发,海洋环境风险明显增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渤海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近岸水环境污染严重。
~,渤海优良水质(符合一、二类海水标准)海域的比例由95.7%下降至78.3%,劣四类严重污染海域的比例由1.8%增加至5.2%。
,渤海劣四类严重污染海域仅局限在辽东湾、渤海湾近岸局部海域;,已经扩展到大部分近岸海域,并向三大海湾中部扩展。
近年来持续严重污染的海域主要集中在双台子河口—辽河口、天津滨海新区、莱州湾等近岸海域,此外,葫芦岛绥中近岸海域水质近年来也明显变差。
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总量居高不下。
~,渤海主要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石油类、重金属(铜、铅、锌、镉、汞)和砷等,年均入海总量在85万吨左右。
陆源污染物排海之后,主要通过稀释扩散、化学形态转化、生物吸收代谢、沉积和矿化、再悬浮和释放等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渤海海域环境质量产生全局性影响。
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堪忧。
以来,渤海6个海洋生态监控区连续监测结果显示,渤海重要的河口和海湾生态系统均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
其中,锦州湾生态系统一直处于不健康状态,双台子河口和滦河口—北戴河口生态系统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渤海湾、莱州湾和黄河口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
渤海南北部海冰分布差异的原因
渤海南北部海冰分布差异的原因
渤海是我国一个半封闭的内海,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不同,南北部海冰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下面是主要原因:
1. 地理位置差异
渤海北部靠近内陆,受大陆性气候影响较大,冬季寒冷干燥;而南部临近黄渤海暖流,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冬季相对温和湿润。
这种气候差异直接导致了北部海域更容易结冰。
2. 水深差异
渤海北部水域较浅,平均水深约20米左右;而南部水域较深,最深处可达70米。
浅水区域更容易结冰,因此北部海冰分布范围更广。
3. 咸淡水影响
渤海北部受诸多河流注入的影响,河水稀释了海水盐度,降低了海水结冰温度,从而加速了结冰过程。
而南部则以咸水为主,结冰相对较慢。
4. 海流影响
渤海南部受黄渤海暖流的影响,暖流带来的热量可以部分融化或阻碍海冰形成。
而北部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很少受到暖流直接影响。
5. 人为因素
近年来,围填海造陆等人为活动主要集中在渤海南部,改变了局部海域环境,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区域海冰分布格局。
渤海南北部海冰分布差异源于该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了解其成因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海洋资源。
高一地理试卷(含答案)
高一地理试卷(含答案)一、综合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渤海是北半球纬度最低的结冰海区,每年冬季渤海都会有海冰发生,冰期3~4个月,每年的12月为初冰期,1~2月中旬为盛冰期,2月下旬~3月初为融冰期。
在融冰期,流冰受海流影响会发生漂移。
海冰灾害是渤海冬季的主要海洋灾害。
图示意常年渤海海冰生消变化。
(1)指出渤海海冰灾害危害较大的行业,推测我国海冰监测的主要方法。
(2)简述辽东湾海冰的时空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辽东湾海冰对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8年1月3日~6日发生在北大西洋的爆发性气旋,被命名为“格雷森”。
爆发性气旋是指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的温带气旋,受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显著。
其形成过程是冷空气快速南下,迫使暖湿空气抬升,其中心气压在24小时内下降超过24百帕。
下图示意“格雷森”移动路径。
(1)说明爆发性气旋“格雷森”的形成过程。
(2)在图中“格雷森”移动路径上用◯画出中心气压最低值出现时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河网密布,河流主要发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材料二:挪威油气、水力、森林、渔业资源丰富,发电量中水电比重大。
挪威拟在2025 年实现新能源车占比100%的计划。
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积极开拓挪威市场,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建设体验中心。
(1)依据河流特征判断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地势特点。
(2)分析挪威油气资源丰富但发电量中水电比重大的原因。
(3)为提升该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该企业可采取哪些措施?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物质流动图。
材料二:2023 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 周年。
巴西美丽山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作为中国和巴西在能源领域合作的标志性项目,是中国企业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 一带一路” 的典范,美丽山二期工程输电距离长达2538 公里,工程建设工期长达三年,成为巴西近年来第一个零环保处罚的大型工程。
2012-2013年冬季渤海海冰数值预报
2012-2013年冬季渤海海冰数值预报
赵倩;刘煜;唐茂宁;隋俊鹏
【期刊名称】《海洋预报》
【年(卷),期】2014(031)002
【摘要】介绍了2012-2013年冬季的渤海冰情,通过对海冰增长和消融过程以及各海区严重冰期冰情的综合分析,该年度冰情总体上较常年偏重.总结该年度渤海海冰数值预报情况,客观检验结果表明,数值预报保证率满足海冰业务化预报的精度指标.针对海上生产需求研发了小区域高精度海冰数值模式,对工程作业区域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为保障冬季渤海生产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总页数】7页(P73-79)
【作者】赵倩;刘煜;唐茂宁;隋俊鹏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31.15
【相关文献】
1.2010-2011年冬季渤海海冰数值预报 [J], 隋俊鹏;刘煜;唐茂宁;张启文;赵倩
2.2007~2008年冬季渤海海冰数值预报 [J], 李春花;刘煜;白珊;李宝辉;张启文;唐茂宁
3.2005~2006年冬季渤海海冰数值预报 [J], 刘煜;白珊;李春花;刘钦政
4.1990—1991年冬季渤海冰情及其数值预报(Ⅱ) [J], 杨世莹;白珊
5.1990~1991年冬季渤海海冰冰情及其数值预报(I) [J], 白珊;王咏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油田海域冰情5级标准,确立2009/2010、 2010/2011、2011/2012年冬季海域冰情等级
年度冬季 09-10 10-11 11-12
渤海冰情等级 4.0 3.5
油田海域冰情等级 4.0 3.5
目录
一、海冰的相关概念
1、海冰的形成和分类 2、海冰冰情的时间、空间尺度 3、海域冰情等级划分
无冰期 初冰期 严重冰期 融冰期
12 18 12 14 12 12 2 26 2 24 2 20 1 10 1 22
月 月 月 日 日 日
月 月 日 日
1 4
2 6 2 6 2 4
月 日
月月 月 日日 日
月月月 日日日
17天 27天 41天
31天 27天 17天
21天 21天 17天
2.3近三年海冰冰情的空间分布
冰
严重冰日
融冰日
期
终 冰 期
终冰日
1.3海域冰情等级划分
冰情五级图
渤海海冰冰情划分等级,共分5个等级:轻冰年、偏 轻冰年、常冰年、偏重冰年以及重冰年。
1.3海域冰情等级划分
油田海域冰情等级
胜利油田海域 外缘线 (海里) <3 冰厚(㎝) 一般 <3 最大 5 外缘线 (海里) <5 莱州湾 冰厚(㎝) 一般 <10 最大 20 基本无影响 危害性
2.3近三年海冰冰情的空间分布
2010/2011年冬季严重冰期海冰实况
飞燕滩海域
桩西106海域
黄河海港海域 卫星遥感图
2.3近三年海冰冰情的空间分布
2011/2012年冬季严重冰期海冰实况
飞燕滩海域
桩西106海域
黄河海港海域 卫星遥感图
2.4近三年海冰的冰情等级
近三年油田海域冰情等级
根据近三年油田海域海冰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
三、近三年海冰冰情气象条件分析
1、北极涛动对海冰的影响 2、水温高低直接反应海冰冰情强弱
1.1海冰的形成和分类
海冰的形成
海冰的形成:寒潮天气使海面气温下降,海面散失热量, 海水冷却,海水温度降低,当海水温度降至冰点或冰点以 下时,形成海冰。
海冰冰点随盐度的变化曲线
1.1海冰的形成和分类
海冰的分类
3.1北极涛动对海冰的影响
北极涛动指数
2009/2010年冬季最低 涛动指数达到-4.2以下, 渤海海域冰情等级达到 4.0级。 2010/2011年冬季最低 涛动指数约-2.6,渤海 海域冰情等级达到3.5 级。 2011/2012年冬季最低 涛动指数在-1-0之间, 且2011年年底涛动指数 为正值,数值约2.2。 渤海海域冰情推后,等 级偏低,为
二、近三年海冰冰情对比
1、历史上的海冰灾害 2、近三年海冰冰情时间分布 3、近三年海冰情空间分布 4、近三年海冰冰情等级
三、近三年海冰冰情气象条件分析
1、北极涛动对海冰的影响 2、水温高低直接反应海冰冰情强弱
3.1北极涛动对海冰的影响
北 极 涛 动
北极涛动是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两个大气环状活动带之间 大气质量变化的一种全球尺度“跷跷板”结构。35°N和65°N上 的标准化纬向平均海平面气压差可作为度量北极涛动变化的指数。 当北极涛动指数为正,气压“南高北低”,冷空气被约束在北极 极地区域;当北极涛动指数为负,气压“南低北高”,北极冷空 气向中纬度地区扩散,导致寒流出现,使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气 温较低 。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北极涛动指数在正值和负值之间转换。 但是从21世纪初开始,北极涛动正位相逐步减弱,开始向负位相 发展 ,从而影响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气温。 针对近50年来的冬季北极涛动指数(A.O)与渤海及黄海北部 冰情的统计分析表明,冬季A.O指数与冰级相关系数达到0.50,超 过显著性水平0.01所要求的相关系数。
1.1海冰的形成和分类
浮
白 冰
冰
厚度为大于30cm的冰层,多呈白色。
1.2海冰冰情的时间、空间尺度
海冰的空间尺度要素
从空间尺度上看,海冰冰情的强弱标准一般根据海冰的类型,浮 冰最大外缘线、厚度、冰量和密集度,固定冰冰宽、冰厚、堆积 量和堆积高度来判断。
浮冰外缘线:是指浮冰区与海水交界处。 浮冰厚度:是指浮冰从冰表面至冰底的垂直距离。 浮冰冰量:是指海冰覆盖面积占整个能见海面的成数。 浮冰密集度:是指浮冰覆盖面积占浮冰分布海面的成数。
1、海冰的形成和分类 2、海冰冰情的时间、空间尺度 3、海域冰情等级划分
二、近三年海冰冰情对比
1、历史上的海冰灾害 2、近三年海冰冰情时间分布 3、近三年海冰冰情空间分布 4、近三年海冰冰情等级
三、近三年海冰冰情气象条件分析
1、北极涛动对海冰的影响 2、水温高低直接反应海冰冰情强弱
2.1历史上的海冰灾害
尼罗冰
冰
小于10cm的有弹性的薄冰壳层,无光泽,易于弯曲和破碎。
1.1海冰的形成和分类
浮
莲叶冰
冰
直径30-300cm,厚度10cm以内的圆型冰块,具有隆起边缘。
1.1海冰的形成和分类
浮
灰 冰
冰
厚度为10-15cm的冰盖层,多呈灰色,挤压易重叠。
1.1海冰的形成和分类
浮
灰白冰
冰
厚度为15-30cm的冰层,呈灰白色,受到挤压大多形成冰脊。
海冰空间分布对比
年度冬季 09-10 10-11 11-12 最大宽度(m) 5000 4000 平整冰最大厚度 (㎝) 50 50 最大堆积量(成) 最大堆积高度(m) 5 4 3.0 2.0
表: 严重冰期内沿岸滩涂固定冰的空间分布
年度冬季 09-10 10-11 11-12
冰 量 (成) ≥8 ≥8 (天) 31 27
冰 脚 搁浅冰
退潮时留在潮间带或在浅水中搁浅的海冰。
1.1海冰的形成和分类
固 定 冰
沿岸冰 冰脚 搁浅冰
1.1海冰的形成和分类
浮
初生冰
冰
多呈针状、薄片状、油脂状或海绵状。
1.1海冰的形成和分类
浮
冰 皮
冰
薄的冰壳层,表面平滑、湿润而有光泽,厚度5cm左右。
1.1海冰的形成和分类
浮
历 史 个 例
二十世纪至今,渤海出现重冰年3次(5.0级),分别是1936年、1947 年和1969年;出现偏重冰年5次(4.0级),分别是1957年、1968年、 1977年和2001年。 1969年2~3月,渤海发生了历史罕见 的特大冰封,整个渤海几乎全被海冰所 覆盖。冰厚一般为40~60㎝,最大可达
固定冰宽度:是指从固定冰内侧(岸边)至固定冰外缘的垂直距离。 固定冰厚度:是指固定冰表面至底面的垂直距离。 固定冰堆积量:是指呈堆积状海冰占固定冰表面的成数。 固定冰堆积高度:是指沿岸冰表面至堆积冰块顶点的垂直距离。
1.2海冰冰情的时间、空间尺度
海冰的时间尺度要素
从时间尺度上看,海冰冰情的强弱标准一般根据海冰的冰期尤其 是严重冰期的时间长短来判断。
100㎝;海面堆积现象处处可见。海冰还 夹走塘沽港航道上的所有灯标,推倒回 淤观测平台,夹走58艘船只,割断“海 一井”石油平台钢柱拉筋,推毁“海二 井”石油平台。
1969年渤海海冰冰封图
2.2近三年海冰冰情的时间分布
冰情冰期对比
根据历年资料统计,2010年1月出现出现30年同期最重冰情,对 胜利油田海上施工,船舶运输作业等产生极大影响。近三年,海洋环 境预报站加强与国家海洋局的合作,进一步提高对海冰的监测水平和 预报能力。下图是近三年海冰冰情的时间分布对比。
初冰日
初 冰 期 严 重 冰 期
每年冬季首次出现海冰的那一天,叫做初冰日。 冰期中,第一次连续3天能见海面的冰量≥8成, 冰厚≥5cm,这3天中的第一天被称为严重冰日。 冰期中最后一天冰量连续3天≤8成,冰厚≤5cm, 这三天中的最后一天被称之为融冰日。 翌年初春海冰最后消失的那一天被称之为终冰日。
2000年至今北极涛动指数柱状图
3.2水温高低直接反应海冰冰情强弱
近三年冬季表层水温对比
初冰日在极值水温 0℃偏下出现后。 严重冰日出现在极值水温 (-4℃)以下,且能维持 住几天时间。
融冰日出现在极值水温(-2℃)以 上,并维持了足够长的一段时间且 不再有强的降温。(其中2012年2 月17日冰情出现反复。)
密 集 度 (成) ≥8 ≥8 (天) 31 27
平 整 冰 厚(㎝) 一般 10-15 10-20 最大 35 30
最大浮冰外缘线 海里 20 20
表:严重冰期内油田近海海域浮冰的空间分布
2.3近三年海冰冰情的空间分布
2009/2010年冬季严重冰期海冰实况
飞燕滩海域
桩西106海域
黄河海港海域 卫星遥感图
海冰的分类:海冰根据其空间特性可以分为固定冰和浮冰两种。其中 固定冰是指与海岸、岛屿或海底结在一起,不能做水平运动的海冰; 浮冰是指浮在海面上,随风、流、浪的作用而流动的海冰。
沿岸冰
固 定 冰 类 型
沿着海岸、浅滩形成并与其牢固地冻结在一起的海冰, 沿岸冰可以随海面的升降作垂直运动。 固着在海岸上的狭窄沿岸冰带,是沿岸冰流走后的残留 部分或涨潮时糊状浮冰以及浪花飞沫附着在海岸聚集冻 结成的冰带。
冰情 等级
軽冰年
偏轻冰年 常冰年 偏重冰年
5-10 10-20 20-30
3-5 5-10 10-15
8 15 20
5-15 15-25 25-35
10-15 15-25 25-35
30 45 50
相对安全 注意局地性、 突发性 较大影响
重冰年
>35
>30
100
>35
>35
70
重大危害
目录
一、海冰的相关概念
近三年******海域海冰 冰情监测与分析
汇 报 人:********* 汇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