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平衡知识点高考题附答案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整理附历年高考真题 —等效平衡(提高)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整理附历年高考真题 —等效平衡(提高)](https://img.taocdn.com/s3/m/359a3f08998fcc22bdd10d9f.png)
高考化学总复习等效平衡(提高)【考纲要求】1.理解等效平衡的含义、类型、规律;2.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考点梳理】考点一、等效平衡的含义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可逆反应,不论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或从正、逆两个方向同时开始;投料是一次还是分成几次,只要起始浓度相当(即按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转换成同一半边满足对应相等或对应成比例),均可能达到同一平衡状态,即平衡时相应组分的含量(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相同,这样的化学平衡称为等效平衡。
即在满足质量(原子)守恒定律的前提下,一定条件下的同一个平衡状态可以对应无数个起始状态。
如果将两种不同方式的起始投料按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转换成同一半边满足对应相等,这样最终达到的等效平衡不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对应相等,而且其物质的量也对应相等,则两平衡互为等同平衡。
等同平衡可视为等效平衡的一种特殊情况。
遇到等效平衡问题时,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看外界条件①恒温、恒容,②恒温、恒压;二看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变化与否;三看“等效平衡”中的“等效”要求:一般指“物质的量分数相等”,但有些题目中要求达到的等效平衡是“等物质的量”或“等浓度”等,应格外注意题目的要求。
解题时要分清类别,用相应的方法求解。
我们常采用“等价转换”的方法,分析和解决等效平衡问题。
考点二、等效平衡的类型和规律:注:n表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ω%表示质量分数、C表示物质的量浓度、Δn(g) =0表示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要点诠释:等效平衡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是:明确等效平衡的种类:一是恒温恒容下的等效平衡,它再细分成二种情况,①是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相等的的反应,只要按照化学计量数换算到一边即“一边倒”,与原平衡的初始量相同,则建立的平衡与原平衡视为等效;②是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相等,只要按照化学计量数换算到一边即“一边倒”,与原平衡物质的初始量的比值相同,则建立的平衡与原平衡视为等效。
化学平衡速率试题及答案
![化学平衡速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108999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1.png)
化学平衡速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哪种因素不会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A. 温度B. 压力C. 催化剂D. 反应物浓度答案:C2.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化学反应系统受到外部条件的改变时,系统会如何反应?A. 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B. 向增强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C. 保持不变D. 无法预测答案:A二、填空题1. 化学平衡的移动可以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来实现。
答案: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催化剂2. 勒夏特列原理指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将向能够_________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答案:减弱三、简答题1. 描述在恒定温度下,增加某一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答案:在恒定温度下,增加某一反应物的浓度,平衡会向生成更多产物的方向移动,以减少反应物的浓度,从而减少系统对浓度变化的响应。
2. 解释为什么催化剂不会影响化学平衡的位置。
答案: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速反应速率,但它并不改变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因此不会改变反应的平衡位置。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浓度保持不变,它只是加速了反应达到平衡的速度。
四、计算题1. 假设在一个封闭容器中,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反应方程式为:N2(g) + 3H2(g) ⇌ 2NH3(g)。
初始时,氮气和氢气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和0.3 mol/L。
如果平衡时氨气的浓度为0.2 mol/L,计算平衡时氮气和氢气的浓度。
答案:根据反应方程式,平衡时氮气的浓度为0.1 - 0.2/2 = 0.05mol/L,氢气的浓度为0.3 - 3*(0.2/2) = 0.15 mol/L。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专题十一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一化学反应速率-高考真题练习(附答案)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专题十一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一化学反应速率-高考真题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cf247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0.png)
专题十一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一化学反应速率1.(2022北京,14,3分)CO2捕获和转化可减少CO2排放并实现资源利用,原理如图1所示。
反应①完成之后,以N2为载气,将恒定组成的N2、CH4混合气,以恒定流速通入反应器,单位时间流出气体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
反应过程中始终未检测到CO2,在催化剂上检测到有积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1图2A.反应①为CaO+CO2CaCO3;反应②为CaCO3+CH4CaO+2CO+2H2B.t1~t3,n(H2)比n(CO)多,且生成H2的速率不变,推测有副反应CH4C+2H2C.t2时刻,副反应生成H2的速率大于反应②生成H2的速率D.t3之后,生成CO的速率为0,是因为反应②不再发生答案C根据题图1,可知反应①为CO2与CaO反应生成CaCO3,反应②为CaCO3与CH4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CaO、CO和H2,A正确;由题图2可知,t1~t3,n(H2)比n(CO)多,生成H2的速率不变,又因为在催化剂上检测到有积炭,故发生的副反应为CH4C+2H2,B正确;t2时刻,CO的气体流速=反应②生成的H2的气体流速≈1.5mmol·min-1,副反应生成的H2的气体流速≈0.5mmol·min-1,故副反应生成H2的速率小于反应②生成H2的速率,C错误;只有反应②生成CO,题图2中t3之后CO气体流速为0,反应②不再发生,所以CO的生成速率为0,D正确。
方法技巧认真审题,仔细观察原理示意图和坐标图:①提取题中有价值的信息,找出每一个转化过程的反应物和生成物;②读懂坐标图中每一条曲线代表的物质,然后确定其变化量。
2.(2022广东,15,4分)在相同条件下研究催化剂Ⅰ、Ⅱ对反应X→2Y的影响,各物质浓度c随反应时间t的部分变化曲线如图,则()A.无催化剂时,反应不能进行B.与催化剂Ⅰ相比,Ⅱ使反应活化能更低C.a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Ⅱ时X的浓度随t的变化D.使用催化剂Ⅰ时,0~2min内,v(X)=1.0mol·L-1·min-1答案D由题图可知,无催化剂时,反应能进行,但是反应速率比较慢,A项错误;在相同条件下,与催化剂Ⅱ相比,在使用催化剂Ⅰ时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量更大,反应速率更快,故催化剂Ⅰ使反应活化能更低,B项错误;0~2min时,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与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a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Ⅰ时X的浓度随t的变化,C项错误;使用催化剂Ⅰ时,0~2min内,v(X)=(4.0mol·L-1-2.0mol·L-1)÷2 min=1.0mol·L-1·min-1,D项正确。
2024届全国高考(新高考)化学复习历年真题好题专项(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计算)练习(附答案)
![2024届全国高考(新高考)化学复习历年真题好题专项(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计算)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a843b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15.png)
2024届全国高考(新高考)化学复习历年真题好题专项(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计算)练习1.[2022ꞏ广东卷]恒容密闭容器中,BaSO 4(s )+4H 2(g )⇌BaS (s )+4H 2O (g )在不同温度下达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n )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ΔH <0B.a 为n (H 2O )随温度的变化曲线C.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D.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aSO 4,H 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2.[2022ꞏ海南卷]某温度下,反应CH 2===CH 2(g )+H 2O (g )⇌CH 3CH 2OH (g )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v 正>v 逆,平衡常数增大B.加入催化剂,平衡时CH 3CH 2OH (g )的浓度增大C.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H 2O (g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CH 2===CH 2(g ), CH 2===CH 2(g )的平衡转化率增大3.[2023ꞏ专题模块测试]K 、K a 、K w 分别表示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常数和水的离子积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500 ℃、20 MPa 条件下,在5 L 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的反应,使用催化剂后K 增大B.室温下K (HCN )<K (CH 3COOH ),说明CH 3COOH 的电离程度一定比HCN 的大 C.25 ℃时,pH 均为4的盐酸和NH 4I 溶液中K w 不相等D.2SO 2+O 2 催化剂△2SO 3达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时K 不变,SO 2的转化率可能增大、减小或不变4.[2023ꞏ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N 2O 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2N 2O 5(g )⇌4NO 2(g )+O 2(g ) ΔH >0,T 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t /s 0 500 1 000 1 500c (N 2O 5)/(molꞏL -1) 5.00 3.52 2.50 2.5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B .T 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 1=125,1 000 s 时N 2O 5(g )转化率为50%C .其他条件不变时,T 2温度下反应到1 000 s 时测得N 2O 5(g )浓度为2.98 molꞏL -1,则T 1<T 2D .T 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 1,T 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 2,若T 1>T 2,则K 1<K 25.[2023ꞏ福建福州质检]在1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 2和7 mol H 2,发生反应N 2+3H 2⇌2NH 3,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相同时间内测得NH 3的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高中化学平衡试题(详细答案)
![高中化学平衡试题(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88ee1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6a.png)
高中化学平衡试题(详细答案) 化学平衡反应试题1.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中,当物质的压强、密度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时,不能说明反应A(s) + 2B(g) →C(g) + 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什么。
答案:压强。
解析: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
根据反应式可知,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因此压强和物质的量都是不变的,选项A不正确。
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容积始终是不变的,但质量会发生变化,所以选项B可以说明;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混合气的质量和混合气的总物质的量的比值,物质的量不变,但质量是变化的,所以选项C也可以说明。
因此,答案选A。
2.下列哪个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 + 3H2 → 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答案:2v正(N2) = v逆(NH3)。
解析: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
如果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且满足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可以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根据反应式可知,选项D正确。
3.一定温度下的恒容中,发生反应A(s) + 2B(g) → C(g) +D(g),下列哪个选项可以表示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答案: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解析:当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均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是化学平衡状态。
选项A中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但不满足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不正确。
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容积始终是不变的,但质量是变化的,所以选项B正确。
根据反应式可知,反应前后体积是不变的,所以气体的物质的量和压强都是不变的,因此选项C和D不正确。
因此,答案选B。
4.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3Y(g)→2Z (g)达到平衡时,有50%的Y转化为气体Z。
高中化学平衡高考易错经典试题与总结
![高中化学平衡高考易错经典试题与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7a08d0e4b35eefdc8d33399.png)
一、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一个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判断依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用同种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或用不同种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当(其比值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之比);二是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例1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B.单位时间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C.A、B、C的浓度不再变化D.A、B、C的分子数比为1:3:2分析A选项中同一物质C的生成速率与分解速率相等(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和C选项中A、B、C的浓度不再变化,都是化学平衡的标志。
而B选项中的说法符合反应中任何时刻的情况,D选项则是反应中可能的一种特定情况,不一定是平衡状态。
所以答案为A、C。
由于化学平衡时,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此时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体系的压强也保持不变。
但在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对于Δn(g) = 0的反应,体系压强始终不随时间变化,只有对于Δn(g) ≠ 0的反应,体系压强不变才能作为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
例2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气体和2 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D.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2 mol Z分析由于反应的Δn(g)≠0,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是平衡的标志,另外参照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两个主要依据,正确答案为A、B。
二、化学平衡常数的初步认识高考对化学平衡常数的要求主要是初步认识其含义及影响因素,并能用化学平衡常数对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进行定量的判断。
例3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______。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0a9930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1e.png)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Na2CO3 在水中溶解生成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B. NH4OH 是一元强碱C. 硝酸和盐酸反应生成亚硝酸和氯化物D. 醋酸为弱酸,常用于食品加工中答案:C2. 下列原子结构的填图中,哪种表示了高能电子?A. 1s2 2s2 2p4B. 1s2 2s2 2p3C. 1s2 2s2 2p6 3s2D. 1s2 2s2 2p6 3s2 3p6 4s1答案:A3. 已知反应方程式:2Mg + O2 → 2MgO在该反应中,Mg 的质量为 12g,则 MgO 的质量为:A. 16gB. 20gC. 24gD. 32g答案:B二、填空题1. 在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是________。
答案:柠檬汁2. 酸碱中和反应产生的盐和水是__________。
答案:中性物质3. 氯气和钠金属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为________。
答案:氯化钠三、解答题1. 如下反应:2H2 + O2 → 2H2O根据该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计量关系,回答以下问题:(1) 如果提供 6mol 的 H2,需要多少 mol 的 O2 反应完全?答案:3mol 的 O2解析:根据化学计量关系,2mol 的 H2 需要 1mol 的 O2 反应完全,所以 6mol 的 H2 需要 3mol 的 O2 反应完全。
(2) 如果提供 5g 的 O2,完全反应后可以得到多少 g 的 H2O?答案:90g 的 H2O解析:根据 H2 和 O2 的摩尔质量比(2:32),计算出 5g 的 O2 对应的摩尔数为 0.15625mol,根据化学计量关系,1mol 的 O2 可以得到2mol 的 H2O,故 0.15625mol 的 O2 可以得到 0.3125mol 的 H2O,根据H2O 的摩尔质量计算,得到 0.3125mol 的 H2O 对应的质量为 90g。
2. 酸碱中和反应常用于酸洗金属制品等工业生产中,请短述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及相关原理。
高考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ed982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6a.png)
化学平衡移动专题练习1.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假如下列量发生变更,其中肯定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A.反应混和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转化率C.正、逆反应速率D.反应混和物的压强2.在下列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肯定时,变更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变更;变更压强时,颜色也会变更,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应是()A.2NO+O22NO2B.Br2(g)+H22HBr C.N2O42NO2 D.6NO+4NH35N2+3H2O 3.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 + F2(g)ClF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不变,缩小体积,Cl F的转化率增大B.温度不变,增大体积,Cl F3的产率提高C.上升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2的转化率降低4.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变更条件使化学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肯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肯定增加③反应物转化率肯定增大④反应物浓度肯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肯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运用了合适的催化剂A.①②B.②⑤C.③⑤D.④⑥5.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C.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D.a>b6.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NO2,肯定温度下建立如下平衡:2NO2(g) N2O4此时平衡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x%;若再充入1mol N2O4,在温度不变的状况下,达到新平衡时,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x>y B.x=y C.x<y D.不能确定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列夏特列原理说明的是(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对二氧化硫的品红溶液加热可使颜色变深C.反应CO+NO2CO2+NO(正反应放热),上升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放热)中运用催化剂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H2(g)+Br2(g) 2HBr(g)+Q;反应达到平衡后,欲使颜色加深,应实行的措施是()A.升温B .降温C.减小容器体积D.增大容器体积9.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pC (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觉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
化学平衡试题类型及答案
![化学平衡试题类型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a893d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ce.png)
化学平衡试题类型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B. 化学平衡是静态平衡C. 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D. 化学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变化答案:A、C、D2.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中不能建立化学平衡的是()。
A. 可逆反应B. 不可逆反应C.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的反应D.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反应答案:B3.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包括()。
A. 浓度B. 温度C. 压强D. 催化剂答案:A、B、C二、填空题1. 当一个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______,各物质的浓度保持______。
答案:相等;不变2.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平衡会向______方向移动,以减小浓度的变化。
答案:正反应3.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受到外部条件的改变时,系统会自动调整以______原有的平衡状态。
答案:抵消三、简答题1. 描述化学平衡的特征。
答案:化学平衡具有以下特征:(1)动态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2)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3)平衡状态可以受到浓度、温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
2. 解释为什么催化剂不会影响化学平衡的位置。
答案: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速反应速率,但它对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影响是等同的,因此不会改变正逆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从而不会影响化学平衡的位置。
四、计算题1. 假设在一个封闭容器中,氮气(N2)和氢气(H2)反应生成氨气(NH3),反应方程式为:N2(g) + 3H2(g) ⇌ 2NH3(g)。
初始时,氮气和氢气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和0.3 mol/L。
如果反应达到平衡时,氨气的浓度为0.2 mol/L,求平衡时氮气和氢气的浓度。
答案:根据化学平衡常数和初始浓度,可以计算出平衡时氮气的浓度为0.05 mol/L,氢气的浓度为0.15 mol/L。
高考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经典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经典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ce6d24f01dc281e53af088.png)
1.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CO(g)+H2O(g) CO2+H2(g)A.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0.40/t1 mol·L-1·min-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 CO和1.20 mol H2O,到达平衡时,n(CO2)=0.40 mol。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l 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增大,H2O的体积分数增大D.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分析】本题属于基本理论中化学平衡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速率概念与计算,平衡常数概念与计算,平衡移动等有关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
高三复习要让学生深刻理解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A.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应该是t1min内H2浓度变化与t1的比值,而不是H2物质的量的变化与t1的比值。
B.因为反应前后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平衡常数不会改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 CO和1.20 mol H2O,似乎与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 H2O和1.20 mol CO效果是一致的,到达平衡时,n(CO2)=0.40 mol。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 lH2O,与原平衡相比,平衡向右移动,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增大,H2O转化率减小,H2O的体积分数会增大。
D.原平衡常数可通过三段式列式计算(注意浓度代入)结果为1,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说明温度升高,平衡是向左移动的,那么正反应应为放热反应。
答案:BC2.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催化剂SO2(g)+2CO(g)2CO2(g)+S(l) △H<0 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2的转化率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平衡常数不变答案:D3.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催化剂H2O(g)CO2(g)+H2(g) △H < 0反应到达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增加压强B.降低温度C.增大CO的浓度D.更换催化剂答案:B4.在一个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中,只发生两个反应:a(g)+b(g)2c(g);△H<0x(g)+3y(g)2z(g);△H>0进行先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做的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等压使,通入惰性气体,c 的物质的量不变B .等压时,通入x 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C .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D .等容时,通入x 气体,y 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答案:A5. 已知:4NH 3(g)+5O 2(g)=4NO(g)+6H 2O(g). ΔH <0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高中化学平衡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平衡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308b8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e.png)
高中化学平衡试题及答案1. 某化学反应可表示为:2A(g) + B(g) ⇌ 3C(g) + D(g),如果开始时A、B、C、D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1 mol/L、0.1 mol/L,反应达到平衡时,A的浓度变为0.05 mol/L,求平衡时B、C、D的浓度。
答案:根据化学平衡的等效平衡原理,起始时A的浓度减少0.05mol/L,因此B的浓度减少0.025 mol/L,C的浓度增加0.075 mol/L,D的浓度增加0.025 mol/L。
所以平衡时B的浓度为0.275 mol/L,C的浓度为0.175 mol/L,D的浓度为0.125 mol/L。
2. 已知一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c为100,反应物A和B的初始浓度分别为1 mol/L和2 mol/L,求平衡时A和B的浓度。
答案:设A和B的浓度变化量分别为x mol/L,则平衡时A的浓度为(1-x) mol/L,B的浓度为(2-x) mol/L。
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有Kc = [C]/[A][B],代入数值得到100 = [1-x]/(1)(2-x),解得x = 0.6 mol/L。
因此,平衡时A的浓度为0.4 mol/L,B的浓度为1.4 mol/L。
3. 某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为v = k[A]^2[B],其中k为速率常数,[A]和[B]分别为反应物A和B的浓度。
若初始时[A] = 0.1 mol/L,[B] = 0.2 mol/L,且反应速率为0.01 mol/(L·s),求速率常数k。
答案:将初始浓度和反应速率代入速率方程,得到0.01 =k(0.1)^2(0.2),解得k = 50 L^2/(mol^2·s)。
4. 一个化学反应的活化能Ea为50 kJ/mol,温度T为300 K,求该反应的速率常数k。
答案:根据阿累尼乌斯方程,k = Ae^(-Ea/RT),其中A为指前因子,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与题型练习 2024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与题型练习 2024](https://img.taocdn.com/s3/m/148fd76d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7.png)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与题型练习2024一、化学平衡概述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各物质的摩尔数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速率相等,且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
二、化学平衡的条件1. 封闭系统:化学反应发生在封闭的反应容器中,不受外界影响。
2. 反应物浓度:反应物的浓度要足够高,以保证反应能够进行。
当反应物浓度过低时,反应会偏向生成物的一侧。
3. 反应温度: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反应的平衡位置。
根据Le Chatelier 原理,提高反应温度会使平衡位置偏向反应物的一侧,降低反应温度则使平衡位置偏向生成物的一侧。
4. 压力:对于气相反应而言,压力变化也可以影响平衡位置。
增加压力会偏向摩尔数较少的一侧,减小压力则会偏向摩尔数较多的一侧。
三、化学平衡的表达式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可以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得到化学平衡的表达式。
一般形式为:aA + bB ↔ cC + dD,其中a、b、c、d分别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系数。
四、平衡常数1. 平衡常数的定义:对于化学平衡表达式aA + bB ↔ c C + dD,定义平衡常数Kc为平衡时各物质摩尔浓度的乘积商的比值,即Kc =[C]^c[D]^d / [A]^a[B]^b,方括号表示浓度。
2. 平衡常数的大小:平衡常数表示正向反应与逆向反应在平衡状态下的相对强度。
当Kc > 1时,平衡偏向生成物的一侧;当Kc < 1时,平衡偏向反应物的一侧;当Kc = 1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3. 改变平衡常数:平衡常数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或降低都会改变平衡常数的值。
五、平衡常数与反应系数的关系平衡常数与反应系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对于化学平衡表达式aA + bB ↔ cC + dD,平衡常数Kc = ([C]^c[D]^d) / ([A]^a[B]^b)。
当反应方程式中的系数发生改变时,平衡常数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化学高考复习化学平衡移动和化学反应方向专题练习(含答案)
![化学高考复习化学平衡移动和化学反应方向专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36da24d15abe23492f4db7.png)
化学高考复习化学平衡移动和化学反应方向专题练习(含答案)化学平衡是指在宏观条件一定的可逆反应中,化学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以下是化学平衡移动和化学反应方向专题练习,请考生练习。
1.(上海卷)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B.K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C.平衡移动,K值可能不变D.平衡移动,K值一定变化【答案】D【解析】化学平衡移动的一般影响因素有浓度、温度与压强等,但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变,平衡常数才会变。
2.(全国大纲卷)反应X(g)+Y(g)??2Z(g) 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B.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C.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D.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答案】D【解析】由X(g)+Y(g)??2Z(g) 0,可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故减小容器体积,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A项错误;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故Z的产率不变,B项错误;增大c(X),X的转化率减小,C项错误;降温平衡向右移动,Y的转化率增大,D项正确。
3.电镀废液中Cr2O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PbCrO4):Cr2O(aq)+2Pb2+(aq)+H2O(l)?? 2PbCrO4(s)+2H+(aq) 0。
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该反应放热(0),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K减小,A项正确;B项pH增大时,c(OH-)增大,平衡正向移动,Cr2O转化率增大,B项错误;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C项错误;c(Pb2+)增大时,平衡正向移动,n(Cr2O)减小,D项错误。
4.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MgO:MgSO4(s)+CO(g)??MgO(s)+CO2(g)+SO2(g) 0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x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纵坐标y随x变化趋势合理的是()选项 x y A 温度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 B CO的物质的量CO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 C SO2的浓度平衡常数K D MgSO4的质量(忽略体积) CO的转化率【答案】A【解析】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气体的质量增加,密度增大,故A正确;增加CO的量,平衡正向移动,但压强增大,转化的量没有原平衡多,故比值减小,故B错误;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浓度变化时平衡常数不变,故C错误;因MgSO4为固体,增加其量,对CO的转化率无影响,故D错误。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专题十一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二化学平衡-高考真题练习(附答案)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专题十一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二化学平衡-高考真题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0a89a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a.png)
专题十一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二化学平衡1.(2022北京,12,3分)某MOFs多孔材料孔径大小和形状恰好将N2O4“固定”,能高选择性吸附NO2。
废气中的NO2被吸附后,经处理能全部转化为HNO3。
原理示意图如下。
已知:2NO2(g)N2O4(g)Δ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时不利于NO2吸附B.多孔材料“固定”N2O4,促进2NO2N2O4平衡正向移动C.转化为HNO3的反应是2N2O4+O2+2H2O4HNO3D.每获得0.4mol HNO3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02×1022答案D2NO2(g)N2O4(g)ΔH<0,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NO2生成N2O4的转化率降低,多孔材料不能将更多的N2O4“固定”,故不利于NO2吸附,A正确;多孔材料“固定”N2O4,使混合气体中N2O4的浓度降低,促进平衡2NO2N2O4正向移动,B正确;N2O4与O2和H2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C正确;由C项中反应2N2O4+O2+2H2O4HNO3可知,每生成0.4mol HNO3,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6.02×1023,D错误。
2.(2022广东,13,4分)恒容密闭容器中,BaSO4(s)+4H2(g)BaS(s)+4H2O(g)在不同温度下达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n)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ΔH<0B.a为n(H2O)随温度的变化曲线C.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D.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aSO4,H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答案C随着温度升高,n(H2)减小,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的ΔH>0,A不正确;起始时H2为4mol,200℃时H2约为0.5mol,即约有3.5mol H2参加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此时生成的H2O约为3.5mol,故题图中最上方的曲线为n(H2O)随温度的变化曲线,B不正确;恒容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H2、H2O的浓度均不变,平衡不移动,C 正确;BaSO4为固体,加入BaSO4,平衡不移动,D不正确。
三年高考真题专题10-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含答案)
![三年高考真题专题10-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5a2e321ed9ad51f01df2c4.png)
反应速率、化学平衡1.【2018天津卷】室温下,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molC2H5OH和含1molHBr的氢溴酸,溶液中发生反应;C2H5OH+HBr C2H5Br+H2O,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
已知常压下,C2H5Br和C2H5OH 的沸点分别为38.4℃和78.5℃。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加入NaOH,可增大乙醇的物质的量B.增大HBr浓度,有利于生成C2H5BrC.若反应物增大至2mol,则两种反应物平衡转化率之比不变D.若起始温度提高至60℃,可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勒夏特列原理。
【试题点评】易错提醒:本题的易错点是选项D,学生认为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缩短大达到平衡的时间,但忽略了氢溴酸易挥发,升高温度时,HBr挥发除去,降低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可能降低,延长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因此分析时,不能硬套结论,还要注意实际问题。
2.【2018江苏卷】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2SO2(g)+ O2(g)2SO3(g)(正反应放热),测得反应的相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1< v2,c2< 2c1B.K1> K3,p2> 2p3C.v1< v3,α1(SO2 ) >α3(SO2 ) D.c2> 2c3,α2(SO3 )+α3(SO2 )<1【答案】CD【解析】详解:对比容器的特点,将容器1和容器2对比,将容器1和容器3对比。
容器2中加入4molSO3等效于在相同条件下反应物投入量为4molSO2和2molO2,容器2中起始反应物物质的量为容器1的两倍,容器2相当于在容器1达平衡后增大压强,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υ2υ1,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c22c1,p22p1,α1(SO2)+α2(SO3)1,容器1和容器2温度相同,K1=K2;容器3相当于在容器1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υ3υ1,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c3c1,p3p1,α3(SO2)α1(SO2),K3K1。
化学平衡计算高考题及答案
![化学平衡计算高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435627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e.png)
化学平衡计算高考题及答案常考点高考题——化学平衡计算一般化学平衡问题的计算1.某体积气门的密封容器,器皿适度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出现反应:a+3b2c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l,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有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①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l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l③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l④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l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2.在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气体和1mol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2c(g),超过均衡时,在相同温度下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应力就是反应前的掌控可逆反应中各种物质的起始量、变化量及均衡量,以及它们间的关系,就能够答疑通常化学平衡的计算题。
只不过对于特定的均衡存有其特定的规律,可以展开特定数学分析或技巧解题。
+b(g)5,则6a的转化率为()a.67%b.50%c.25%d.5%(99广东)3.在一密封溶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和b出现如下反应:2b(g)2c(g)反应达至均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则这时a的转化率为()a.40%b.50%c.60%d.70%4.在373k时,把0.5moln2o4气灌入体积为5l的真空密封容器中,立即发生棕色。
反应展开至2s时,no2的浓度为0.02mol/l。
在60s时,体系已超过均衡,此时容器内应力为已经开始时的1.6倍。
以下观点恰当的就是()a.前2s,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s)b.在2s时体系内的应力为已经开始时的1.1倍c.在平衡时体系内含n2o40.25mold.均衡时,如果放大容器体积,则可以提升n2o4的转化率(90mce)5.mmolc2h2跟nmolh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当其达到平衡时,生成pmolc2h4,将平衡混和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所需氧气的物质的量是()a.3m+nmolb.c.3m+n+2pmold.2y5m+2n-3pmol1m+nmol6.x、y、z为三种气体,把amolx与bmoly压入一密封容器中,出现反应x+2z,达至均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用户:n(x)+n(y)=n(z),则y的转化率为()a.c.2(a+b)a+b×100%b.×100%5b52(a+b)a+b×100%d.×100%55a7.将等物质的量的a、b、c、d四种物质搭和,出现如下反应:aa+bbcc(s)+dd1当反应展开一定时间后,测出a增加了nmol,b增加了nmol,c减少了2nmol,d增加了nmol,此时达到化学平衡:(1)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a=、b=、c=d=(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度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3)若只增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可同四种物质其物质的量又达至成正比,则该反应为反应(填上“吸热”或“放热”)8.1体积so2和3体积空气混合后,在450℃以上通过v2o5催化剂,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___________%。
高三化学化学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化学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2021f1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1.png)
高三化学化学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定条件下,0.3 mol X(g)与0.3 mol Y(g)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2Z(g),下列示意图合理的是【答案】D【解析】 A.由于在该可逆反应中,X、Y、Z的物质的量的比是1:3:2,所以每反应消耗1mol 的X,就会产生2mol的Z,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但是X:Z改变的物质的量的量的比为1:2,而图1中则为1:1,因此选项A错误;B .因为反应是从正反应方向开始的,所以V正逐渐减小,V逆逐渐增大,经过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用同一物质表示的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相同,而用不同物质表示正逆反应速率时由于二者的方程式的系数不同,所以V正=V逆时反应没有达到不是平衡状态,错误;因为在方程式中Y、Z的系数是3:2,所以经过相同的时间达到平衡时二者改变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比是3:2,但是题图给出的是1:1,不符合题意,错误;【考点】考查2.“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面四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时,①上部汇聚了固体碘,说明碘的热稳定性较差B.加热时,②、③中的溶液均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C.④中,浸泡在热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浸泡在冰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浅D.四个“封管实验”中都有可逆反应发生【答案】C【解析】 A.加热时,①上部汇聚了固体碘,说明碘容易升华,错误;B.加热时,②、③中的溶液均都变为无色,冷却后又变红,错误;C.④由于反应2NO2N2O4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浸泡在热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浸泡在冰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浅,正确;D.第一个是碘的升华和凝华,不是可能反应,而且可逆反应必须是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发生的反应,错误。
【考点】考查“封管实验”的目的及反应原理的知识。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影响因素》真题练习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影响因素》真题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54e9774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5.png)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影响因素》真题练习1.[2022·浙江1月]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A (s )+2B (g )⇌3X (g ),c (B )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曲线甲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从a 、c 两点坐标可求得从a 到c 时间间隔内该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B .从b 点切线的斜率可求得该化学反应在反应开始时的瞬时速率C .在不同时刻都存在关系:2v (B )=3v (X )D .维持温度、容积、反应物起始的量不变,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c (B )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中曲线乙所示答案:C解析:由a 、c 两点的横、纵坐标可得到Δt 和Δc (B ),则a 到c 的平均反应速率v =Δc (B )Δt,A 项正确;当a 点无限接近b 点时,b →a 的平均反应速率即为b 点的瞬时速率,故从b 点切线的斜率可求得反应开始时的瞬时速率,B 项正确;在不同时刻都有v (B )2 =v (X )3,C 项错误;其他条件相同,加入催化剂,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但平衡转化率不变,故D 项正确。
2.[2022·江苏卷]用尿素水解生成的NH 3催化还原NO ,是柴油机车辆尾气净化的主要方法。
反应为4NH 3(g )+O 2(g )+4NO (g )⇌4N 2(g )+6H 2O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述反应ΔS <0B .上述反应平衡常数K =c 4(N 2)·c 6(H 2O )c 4(NH 3)·c (O 2)·c 4(NO )C .上述反应中消耗1 mol NH 3,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6.02×1023D .实际应用中,加入尿素的量越多,柴油机车辆排放的尾气对空气污染程度越小 答案:B解析:A 项,该反应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即熵增大,ΔS >0,错误;C 项,该反应中O 2、NO 为氧化剂,NH 3为还原剂,NH 3转化为N 2,N 由-3价转化为0价,则消耗1 mol NH 3,转移3 mol 电子,错误;D 项,当加入的尿素过多时,产生的过量的NH 3也会污染空气,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高考化学平衡知识点_高考题附答案化学平衡状态一、化学平衡态及其建立如图,可逆反应进行的过程中,若开始只有反应物,没有生成物。
则υ(正)最大,υ逆)为零。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不断减少,生成物就不断增加,υ(正)越来越小,υ(逆)越来越大,反应进行到某一时刻,υ(正)=υ(逆),就达到了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份的含量保持不变的一种状态。
【例题】1、化学平衡主要研究下列哪一类反应的规律()。
A可逆反应 B任何反应 C部分反应 D气体反应【例题】2、在一定条件下,使NO和O2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反应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B. 随着反应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为零C. 随着反应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最后不变D. 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不变二、化学平衡的特征①逆:化学平衡状态只对可逆反应而言.②等: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③动: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都仍在继续反应,即V正=V逆。
④定:在平衡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
⑤变:化学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暂时的平衡.当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改变,化学平衡就会发生移动。
【例题】3、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达到化学平衡时,N2将完全转化为NH3B. 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C. 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D. 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例题】4、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三、化学平衡的标志最根本标志是υ(正)=υ(逆).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百分含量保持恒定的状态。
运用速率标志要注意: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指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若一个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是分别用两种不同物质表示时,则当这两者的速率之比应等于这两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时才标志着化学平衡了。
如果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整个反应体系的物理参数,如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以及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和密度等肯定都要保持定值,不会再随时间而改变。
但反过来,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物理参数若保持不变的可逆反应,不一定就达到了化学平衡,要作具体分析。
如:aA(g)+bB(g)=Cc(g)+dD(g) 若a+b=c+d , 由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始终不发生改变,使反应体系的总压、平均分子量等参量在任何时刻都保持不变,因此,这种情况下这些物理参量不能作为化学平衡态的标志。
【例题】5、可以说明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P(g)+ Q(g)R(g)+ S(g)在恒温下已达平衡的是()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B.P和S生成速率相等C.R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D.P、Q、R、S的物质的量相等【例题】6、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3H22NH3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 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B. 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C. 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D. 1个N≡N键形成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例题】7、(双选)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2(气)+B2(气) 2AB(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A2、B2、AB的浓度不再变化(B) 容器中的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C)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2n mol的AB(D) A2、B2、AB的浓度之比为1:1:2【例题】8、可逆反应2NO22NO + O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例题】9、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s)+3B(g) 2C(g)+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 混合气体的压强B. 混合气体的密度C. A的物质的量浓度D.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例题】10、下列方法中可以证明A(s) + 2B2(g) 2C2(g) +D2(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⑴、单位时间内生成了2molC2的同时也生成了1molA⑵、一个B — B键的断裂的同时有一个C — C键的生成⑶、反应速率v(B2)=v(C2)=1/2v(D2)⑷、C(B2):C(C2):C(D2) = 2:2:1⑸、温度、体积一定时,[B2]、[C2]、[D2]浓度不再变化⑹、温度、体积一定时,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⑺、条件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⑻、温度、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⑼、百分组成B2% = C2% = D2%四、小结【习题】1、可逆反应N2+ 3H2 2NH3 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来表示。
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3υ正(N2)=υ正(H2)B. υ正(N2)=υ逆(NH3)C.2υ正(H2)=3υ逆(NH3)D. υ正(N2)=3υ逆(H2)2、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 2(g)+ B2(g)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 ,同时生成n mol的ABB.密闭容器内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C.单位时间生成2n mol的AB,同时生成n mol的B2D.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的n molB23、(双选)下列可逆反应一定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2HBr(g) Br 2 (g) + H2 (g) , 增大压强,体系颜色加深B.N 2(g)+ 3H2(g) 2 NH3(g) 测得正反应速率υ(N2)=0.01 mol•L-1•min-1,逆反应速率υ,(NH3 )=0.02 mol•L-1•min-1C.2SO 2 (g)+ O2 (g) 2SO3(g),在t1 和t2时刻SO2的转化率为40%D.2CO(g)+ O 2 (g)2CO2(g),测得混合物中CO、O2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4、(双选)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物质的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反应A(s)+2B(g)C(g)+D(g) 已达平衡的是( )A. 混合气体的压强B. 混合气体的密度C. B的物质的量浓度D.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5、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B的浓度和C的浓度相等 B.单位时间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C.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A、B、C的分子数比为1:3:26、在2NO2(g) N2O4(g)的可逆反应中,下列不属于平衡状态的是()A. 反应物的转化率等于生成物的产率。
B. NO2在混合气体中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 平衡体系的颜色不再改变。
D. 单位时间内有1 mol N2O4变为NO2的同时,有2 mol NO2变为N2O4。
7、在恒温下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能充分说明反应2NO+O22NO2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 反应容器中的气体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B. 生成O2的速率与生成NO2的速率相等C. NO、O2、NO2各浓度之比为2:1:2D. 混合气体的密度一定8、在一定温度下,等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g)+3B(g)2C(g)下列叙述中,不是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1)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2)单位时间生成amol A,同时生成3amol B;(3)A、B、C的浓度不再变化;(4)A、B、C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5)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6)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7)单位时间消耗amol A,同时生成3amol B;(8)A、B、C的分子数目比为1:3:2。
A. (2)(8)B. (4)(7)C. (1)(3)D. (5)(6)[参考答案]:例题:1:A; 2:B 3:C;4:D 5.B 6.A 7.AC 8.A 9.B10:1 5 6 7 8习题:1.C 2.C 3.BC 4.BC 5.C 6.A 7.A 8.A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在条件改变后,平衡状态被破坏,然后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叫做平衡移动。
化学平衡的移动过程:某条件下的原化学平衡平衡破坏新条件下的新平衡υ(正)==υ(逆)υ`(正)≠υ`(逆)υ``(正)==υ``(逆)平衡移动的本质:正逆反应速率不同倍数的发生改变,且平衡向着速率大的方向移动。
一、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FeCl3+3KSCN= Fe(SCN)3+3KCl加入FeCl3或KSCN溶液后,试管中的红色加深了。
说明生成物的浓度增大了,化学平衡向正反应的方向移动了。
1.规律: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朝着正向右移;减少反应物浓度或增加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朝着逆向左移。
2.图象分析3.注意点:①通常所指的浓度是指物质的量浓度;浓度改变是指气体浓度、溶液浓度的变化;加入不溶性固体(如C )或纯液体(如液体水),它们本身的浓度不会变化,在其不变时,其量的改变也就不会直接影响平衡移动。
②在化工生产中,常常通过增加某一价廉、易得的反应物的浓度来提高另一贵重的反应物的转化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提高产率,生产过程中常常将反应产物及时从体系中移走,使反应所建立的化学平衡不断地向右移动。
【例题】1、Fe 3+和I -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如下:2I -+2Fe 3+2Fe2++I 2(水溶液)当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CCl 4萃取I 2,且温度不变,上述平衡 移动(选填:向右、向左、不)。
(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混合物里,无论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只要有气态物质存在,压强的改变,就有可能使化学平衡移动。
如:3222NH 3H N 高温高压催化剂⇔+ 反应中,1体积氮气和3体积的氢气反应,生成了2体积的氨气。
反应后,气体总体积减少了!可知,对这种气体总体积减少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