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国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保国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李保国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科技特派员、燕赵楷模、省管专家,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

献奖获得者。我国知名经济林专家,山区治理专家。2016 年4月10日因心脏病去世,享年58岁。

1981 年,李保国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上

班仅十几天的他就响应学校号召,离开校园一头扎进太行

山,搞起山区开发研究,承担起山区开发与经济林栽培技术

推广工作。从此,李保国便与大山结下不解之缘。

走遍太行山的旮旮旯旯,随手指向一片果园,他都能脱口说出是谁家的。从邢台县前南峪村到内丘县岗底村,从临

城县凤凰岭再到平山县葫芦峪,每道沟沟坎坎都留下他的足迹。绵延80 公里的燕赵太行山区,成千上万的农民兄弟都

是他的朋友。

有人把他誉为百姓心中的“科技财神” ,引领大家摘了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有人把他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愣是把世代寸草不生的荒山秃岭改造成了硕果累累的林果基地。在大学校园里,在各地讲台上,他是教授、博士生导师。可到了太行山区的村庄里,他就成了地地道道备受尊敬的“农民教授”“土专家”。尘土飞扬的荒坡秃岭、田间地头,就是他30 多年最为珍视的课堂。

他30 多年如一日,扎根山区,为农民举办各种培训班800 余次,培训人员9 万余人次,推广了36 项林业技术,先后完成28 项山区开发研究成果,直接帮扶100 余个村庄,累计增加农业产值超过35 亿元,使贫瘠山沟里的10 多万名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

他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7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9 项和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发表学术论文100 余篇。

他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用实际行动把最好的“论文”写在了巍巍太行山上! 他生就一副朴实之相,纵使光环满身,脚踩的依然是太行沙石和燕赵故土,手拿的依然是钢

锯和剪刀。

2 月9 日、2 月10 日,人民日报在“时代先锋”专栏分上下篇推出李保国事迹报道。上篇以《百姓心中的“科技财神”》为题,讲述了李保国不仅让荒山秃岭变成了“绿色聚宝盆”、让山沟沟里的农民有了“摇钱树” ,还让千千万万个农民变成了“专家” 的先进事迹。下篇以《太行山上新愚公》为题,从“技术扶贫拔穷根” “山区群众离不开的李老师” “他爱乡亲们,乡亲们更爱他”三方面刻画了李保国的新愚公形象。2 月8 日,新华社以《太行新愚公李保国:用科技的力量托起山区群众小康梦》为题,介绍了李保国通过科学技术和辛勤耕耘,为山区群众开辟致富路。2 月

8 日、2 月9 日,光明日报以《“把我变成农民” 》和

《“把农民变成‘我' ”》为题刊发李保国科技扶贫纪实。

2 月9 日,经济日报刊发了介绍李保国先进事迹的通讯《太行山上的“科技财神” 》。

2 月8 日、2 月9 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连续报道李保国的先进事迹,先后播出《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大学教授李保国》《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李保国:把更多的农民变成我》。2 月9 日,中央电视台在《焦点访谈》节目中播出《李教授和他的苹果园》。2 月16 日、2 月17 日,中央电视台又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李保国:行走在太行山区的博导》《李保国:34 年让荒山变成致富山》。

2 月15 日、2 月16 日,农民日报刊发《把自己变成农民让农民变成专家》《用技术给农民打造“金饭

碗” 》。2 月6 日,中国教育报以《农民脱贫致富就是我最好的论文》为题进行了报道。此外,中央媒体还在新闻网站和“两微一端” 及时转载、推送相关报道。

李保国的先进事迹经中央新闻媒体集中报道后,在广

大干部群众特别是教育系统、农林系统引起强烈反响。

李保国先进个人事迹

初到邢台县前南峪村,乡亲们见到李保国不由惊讶起

来:“这个人真土,咋看咋不像个大学教师哩! ”“以前来咱们村里讲授技术的,可都是头发梳得溜光,皮鞋擦得锃亮,穿西装,打领带,这个人咋这么土哩?”在村民们的一片疑惑声中,李保国走进他们中间,开始了长达30 多年的治山富山之路。

李保国深知,农民兄弟与他这样的大学老师之间必然存在某些隔阂。只有首先消除这些隔阂,真正走进他们心里,才能更好开展工作。他认为自己长得又黑又土气,反倒容易跟乡亲们拉近距离。

但光靠形象取得老百姓的信任还不够。还要靠真本事,那就是教会农民靠科技手段管理好自家的果树和林木,

使他们在短时间内增收、致富,这才是令老百姓真正信服的“砝码”。老百姓服气,才会全力支持自己,太行山区全面

脱贫的宏伟计划才会逐步实现。

李保国总结:“迎着农民的需求找课题,农业科研才有生命力。”他常对河北农大课题组同事说:“让农民亲近科技、掌握科技,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要学会当农民。”

前南峪村一带多是光秃的石头山,就连野生灌木也因缺少水土滋养,生长得低矮瘦小。这里的山体现了太行山的

普遍特点:土层薄、不涵水,土壤瘠薄、有机质少,再加上

干旱少雨,基本上“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 。

为了摸清当地山区的“脾气秉性” ,解决种树难题,

李保国起早贪黑,白天跑遍山上的沟沟坎坎,晚上点着油灯彻夜研读,分析数据,寻求破解之道。“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上吃干粮”一度成了他的生活常态。有时,他还把乡亲邀到自己的临时住所里,促膝长谈,虚心请教。制约山区经济果林业发展的瓶颈逐渐露出水面,让树木存活的唯一途径就是加厚土层。可土又从何而来?如何保证加厚的土层不被雨水冲蚀?随之而来的一个个难题又摆在面前。他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在白天的翻山越岭中,在夜晚的油灯下,他的思索没有停止过。

时间不长,李保国根据当地实际,联想外地治山经验和教训,大胆提出了“聚集土壤,聚集径流”的治山方略。就是自山脚底部沿坡而上每隔四五米跨度左右各开挖一条沟,一下雨,山上的水就会顺坡而下流到沟里; 再把山体表层的土统一收集到沟里面,这样就达到了有土、有水的目的。

通过“双聚”措施,前南峪村的山土厚了、水多了,树木栽植成活率从原来的10%一跃达到90%。经过十几年的开发治理,前南峪村的沟沟壑壑呈现“洋槐头、果树腰” ,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1996 年,50年一遇的大暴雨

重创了邢台西部山区,前南峪村却丝毫未受影响,一草一木皆无恙。如今的前南峪村,林木覆盖率高达90.7%,获“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