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西斯.培根的认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给解释自然的科学知识提供工具和帮助,培根在反对经院哲学和一切谬误的斗争中建立了自己的唯物主义经验论认识原则,着重探讨了科学认识的对象、任务、过程和方法等问题。
(一)自然是人们认识的对象
培根首先确认了认识的客体就是感性的自然。他认为,自然的发展进程是人们认识的对象,一切自然的现象都是人们直接观察、直接研究的对象。最低下卑贱的事物与最庄严华贵的事物都有同样的权利成为科学认识的对象。人绝不会因为认识和研究自然的一切现象而玷污自己,正像太阳照耀着宫殿,也同样照耀阴沟,而并不损其灿烂的光辉。在经院哲学仍然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培根拨开重重迷雾,明确提出“人是自然的仆役和解释者”,与宗教神学认为对自然界认识研究是渎神的、罪孽深重的,又是卑贱、有失尊严的观点针锋相对,肯定了以自然为人的研究对象,自己的哲学对象。这不仅闪耀着唯物主义精神的光辉,而且为人类的认识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这是近代科学精神的开端。
培根指出,认识的目的在于发现自然事物的“形式”即规律。而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实质上是对客观存在“世界模型”的“模仿”,是具有客观真理内容的。在培根看来,存在的真理与知识的真理是一个东西,两者的差异只不过如同实在的光线与反射的光线的差异罢了。当然在认识对象、认识来源问题上也表现出培根唯物主义思想的不彻底性。如前所述,他既承认科学的真理,也赞同神学真理。


(二)一切知识起源于经验
人们知识从哪里开始呢?培根指出,科学知识来源于对自然事物的感觉经验,感觉表象是认识过程的起点。“全部解释自然的工作是从感官开端,是从感官的认识经由一条径直的,有规则的和防护好的途径,以达于理解力的认知,也即达到真正的概念和原理”。他认为认识依靠感觉表象,感觉表象愈丰富,愈精确,人们的认识就愈容易,愈顺利。培根同时指出,感觉是有局限的。这表现在感觉的领域是很狭窄的,而且带有主观性,难免有些虚妄、骗人,达不到事物内部的本质。如何弥补感觉的缺陷呢?培根较之古人更进一步,提出实验证实原理,即通过实验验证弥补感觉的局限,并保证认识的真理性。他说,一切比较真实的对自然的解释,是由适当的例证和实验得到的,感觉所决定的只是接触到实验,而实验所决定的则接触到自然和事物本身,即通过实验,可以最后发现事物的本质和真相,并证实认识与事实的符合。
培根把科学实验引入认识论,不仅给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认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而且初步展现了实践是真理标准的思想萌芽,表明他的哲学力图以实验科学为基

本依据的新特色。
(三)经验和理性的联姻
培根重视经验,但并不止于经验。他认为经验的局限性虽然可以依靠科学实验来补救,但在科学实验中和在掌握了实验的资料之后,还必须运用理智的能力对这些资料进行加工分析,形成概念和公理,以求揭示自然事物的“形式”、规律。这是一个直接从感觉出发,然后循序渐进通过科学实验,借以达到为人的理智开辟道路的过程。由此出发,培根既反对根本抛弃经验的纯思辨的理性派哲学家,也反对狭隘经验派哲学家。前者只专注于从自身的理智臆想之中推出种种教条或学说体系。他们或者完全抛弃经验,或者仅凭少数经验材料作为例证以适合他们自己的先验结论。培根说这种推论家像蜘蛛,只凭自己的材料织成丝网。而后者,他们只忙于收集材料,并不对材料进行加工、提炼,只是构思少数狭隘的经验,拒绝共同概念光辉的照耀。这种实验家像蚂蚁,只会采集和使用。
培根指出,经验能力和理性能力两者“离异”和“不和”,给科学知识发展造成了严重障碍,给人类带来了重大灾难。为了克服这些弊端,促进科学的发展,培根提出感性与理性联姻的重要原则。他说:“我以为我已经在经验能力和理性能力之间建立了一个真正合法的婚姻,二者的不和睦与不幸的离异,曾经使人类家庭的一切事物隐于混乱。”他认为真正的哲学工作既不像蜘蛛,也不像蚂蚁,应该像蜜蜂。既从花园和田野里采集花粉,又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和消化这些材料,酿成蜂蜜。培根认为历来研究学问的人,不是单重实验的人,就是专重教条的人。前者对自己的工作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即使有所发明创造,也只是偶然的,而且不能解释自己成功的原因,更不能扩大自己的成果;后者只能悬浮在空中,进行空洞理论探讨,只能高谈阔论,永远结不出活生生的真实之果。他认为,必须将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有学问的应该注重经验,以经验擅长的亦应注重学问所教的方法,去获得正确认识。培根认为,他所提出的归纳法就是在感性和理性能力之间,建立真正“合法婚姻”的典范。这种方法先是收集大量材料,然后由理性进行概括,推导出一般的概念和公理。
培根提出把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但是,对理性本质和作用的理解却带有经验主义倾向。他所理解的理性并不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而是把感觉经验的材料进行排列、整理、分析。他所说的理性对感性材料的消化和改变,必须经过一系列中间公理的推论,而推论的每一步都不能离开感性经验。如果理性停留在感性材料之中,那只不过是一种量的变化,并没有超出感性本身。正因为如此,他把理性活动仅仅理解为对某类感性事物共同性的

认识。

培根在感性和理性的关系分析中,过分偏重感性,使认识限制在感性经验之中;又不清楚理性的本质和作用,认为理性只不过是对感性的一种分析能力。他的分析始终不能超出感性提供的材料,给后来的经验论留下了充分发挥的余地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课程设置

序号 课程代号 课程名称 学分
1 00004 毛泽东思想概论 2
2 000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3
3 00015 英语(二) 14
4 00023 高等数学(工本) 10
5 04747 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含实践) 3+1
6 0219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3
7 02324 离散数学 4
8 02325 计算机系统结构◆ 4
9 02326 操作系统(含实践)◆ 4+1
10 04737 C++程序设计(含实践)◆ 3+2
11 02331 数据结构(含实践)◆ 4+2
12 02333 软件工程(含实践) 3+1
13 04735 数据库系统原理(含实践)◆ 4+2
14 04741 计算机网络原理 4
不考英语者的换考课程
00321 中国文化概论 5
00054 管理学原理 6
27108 多媒体技术 5
06999 毕业设计(不计学分)
学分合计 不少于75学分
弗兰西斯·培根的科学影响

①袁名泽 讲师 哲学硕士 玉林师范学院社科部 537000
摘要:培根这位实验科学的始祖,一生官运亨通,但其志在为自然科学发展清除障碍,开通道路。批判经院哲学,建立其唯物主义大厦;倡导辩证法及归纳法,构建人们的思想模式;独创全新的实验法,为科学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方法论体系;大力推崇科学,高喊“知识就是力量”。但他终究是一位历史人物,其言行思想受其阶级性、时代性的限制,不可能不带有局限性,如好侵略、轻视劳动人民和体力劳动,机械论,思想的中庸性不可能不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一定的阻碍作用。
关键词 实验 归纳法 经院哲学 自然科学 辩证法

Francis bacon’s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wissenschaft
Yuan Mingze
Abstract:As the founding father of the experiment science, Francis Bacon didn’t meet with any obstacles in his way of being an official, But his willing was to clear away all obstacles in the way of the science development. He criticized the scholasticism, built up his materialistic mansion; initiated dialectics and induct,constructed the people’s thinking model; founded a quite new experiment way and provided a quite new method system;respected science strongly;called out “knowledge is power.” after all,He was a great historical man,His words and actions aren’t avoided being limited by his class nature and era limitations, So he had some shortcomings such as loving aggression,looking down on physical working and working people;His methanist and midstism in his thinging imped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Key words: experiment induct scholasticism

science dialectics
弗兰西斯.培根不仅是英国,而且是西欧各国在近代最早出现的资产阶级哲学家。他生于1561年,死于1626年,一生中大部时间是在西欧封建社会日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其内部迅速发展的时代中度过的。那是一个资产阶级迫切要求以技术革新,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渴望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的时代。他顺应时代的潮流,充当资产阶级新贵族的代言人.大力提倡尊重自然科学、发展自然科学,并且身先士卒,创立全新的实验法,科学归纳法。成为马克思所说的“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为人类科学的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他居庙堂之高,却尊重科学、亲手做实验、批判特权、成为后来为官者重视科学发展的光辉典范。
培根出身于一个新贵族家庭,一生生活条件优裕,仕途平坦、平步青云。12岁进入剑桥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年前往法国居住三年。回国后入律师界和政界,先后被选为国会议员、掌玺大臣、大法官等高官要职。但他所以能永垂青史,并不是因他那显赫的政职和政绩,而是由于他那乐于对科学的奉献精神,做官也不是他的志向,其真正的为官兴趣在于他想利用他在政治上的显赫地位扩大自己的学术思想观点,使之在社会上产生关广大的影响,以便唤醒人们抛弃盲目崇高权威的坏思想,树立起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新风,在政治、思想领域内为科学的“复兴”即自然科学的顺利发展开辟道路。正如他自己在《伟大的复兴》的序言中所写的:“必须给人类的理智开辟一条与已往完全不同的道路,提供一些别的帮助,使心灵在认识事物的本性方面可以发挥它本来具有的权威作用,把人类的能力和伟大灵魂的界限推到更远的地方。”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在实现这一伟大的任务之上。他一面做官,一面从事哲学研究,写出了许多有关科学发展方面的书籍。他凭着自觉的力量和政治家的辩才,提出了远远地超过了他所处的时代的深刻见解,可谓是“野心”过大了。他看不起那些整天在酒肉场上、官场上摸爬滚打,不学无术,只知吹牛拍马的封建贵族。批判他们所持有的特权,对他们那种自己不事稼穑而又轻视和阻挠生产发展的坏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攻击。主张推翻他们和他们所拥有的特权。他说“生为贵族则多半轻视劳作,贵族人数众多则使国贫而多艰,因为这是一种过度的消费。”于1597年、1601年资产阶级新贵族两次抗议伊丽莎白女王一世把许多商品的专卖权赐给自己的亲信的行为,最终取得胜利。他又反对那些不学无术却掌握科学的奖品和报酬的

达官贵人,由于他们不懂科学,使许多科学家们的劳动既得不到赞扬,又得不到经济上的支持,从而阻碍科学的发展。他主张把政治和科学分开,奖励一切能造福于人类的科学发明和创造,让科学上新的工作和新的进步的喧嚷声到处可闻,朝气蓬勃地向前发展。这些成果的取得与他高贵而辉煌的政职、政绩是分不开的。
。最难能可贵的是他那身体力行、认真求实的科研作风,他在批判经院哲学那种不求务实只求形式的同时自己亲自实践,亲自做实验,从而开创了严谨的科研局面。1626年那,他已有65岁,仍坚持做食物防冻试验后因不慎而染上风寒,从此一病不起于4月9日逝世。把自己的一生结束在对科学的推崇上,真不愧是时代的楷模。他以自己的言行,以自已丰硕的哲学成果开启了人们崇尚科学,尊重科学,探求科学,发展科学的新时代。
二、在思想领域,他对经院哲学的宗教神学性质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为自然科学发展扫清了思想障碍。
培根所处的时代,虽然自然科学有一定的发展,但这种发展速度远远达不到当时资产阶级新贵族所要求的速度。同时在知识领域,科研领域出现一片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的局面。他写道:“好多世纪以来是不会发生今天这个情况的,这就是;科学几乎停滞不前,没有增加任何对人类有价值的东西。因此,不仅过去说过的话现在还在说的又说,而且过去提出的问题现在还是问题,并未通过讨论得到解决,只是固定了、扩大了。”他对这种局面深感忧虑,仔细探讨其原因,最后,把这种知识界不景气的原因定位在反动腐朽的经院哲学对科学发展所取的阻碍作用上。
他的一生是与经院哲学做斗争的一生,他认为:“就现在的情形而论,对于自然研究也被经院哲学的总纲和体系弄得更加困难更加危殆了。”在这种形势下他为了发展科学,抱着追求真理的热望,抛弃内心的一切犹豫和动摇,不畏那长期以来被宣布为唯一真理的宗教及其传统势力的打击迫害,对经院哲学宣战。他指出经院哲学之所以无益于自身和科学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经院哲学家的本身,他们脱离实际逻辑,抛弃经验,闭门造车,关起门来写文章,玩弄概念,搞诡异。只重形式而不重效果,大搞繁琐空洞的三段论式。仅凭他们为数不多的材料和极度的智慧活动来织就他们那所谓的学问之网。教条主义思想严重,“像着了魔一样崇拜古代,崇拜哲学中伟大人物的权威。”思想保守,不想发展,不敢发展,因为一发展,他们那想的神学目的就会暴露无遗;他们那种唯心主义先验证的缺陷就会暴露无遣。他这些批判切中经院哲学的宗教神学

性质的要害。号召人们从盲目崇拜权威中解放出来,从那繁琐的形式主义中解放出来。这是他批宗教神学的功绩之一。
同时他还针对人们长期在经院哲学政治下所形成的一些旧的思想和习俗进行了批判。如批判了当时在思想界很有市场的怀疑论和不可知论观点,指出人们能够认识自然界,这是人的心灵固有的权威,不要以为自然是隐晦的,不能以为科学发展已到顶峰,不要对事物感到失望,要对科学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他也批判了由于长期在经院哲学统治下人们所形成的一些对科学发展不利的思想障碍,这就是他的“四假相”说。他指出:“种族假相把事物的性质和人自己的性质搅混在一起。使事物性质受到歪曲,改变了颜色。”洞穴假相是个人假相,是由于个人独自的天性,所受教育,人际关系及所崇拜的权威所造成的,这些不同的洞穴,使自然之光发生曲折和改变颜色;市场假相指的是人的文化过程中所不当使用的语言造成的混乱;剧场假相指从各种哲学教条及错误的证明法则移植到人心中的假相。所有这些假相在实践中使人缺乏理想,在探讨科学发展规律中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因而不可避免地阻碍着科学的发展。他认为:“现在占据我们人的理智并且在里面已经根深蒂固的各种假相和错误概念,不仅是非常扰乱人心,使真理很难以进步,而且即便进来以后,如果人们之前不提防这种危险,使自己尽量巩固起来抵御它们的进攻,它们就会在科学开始复兴时又找上我们和扰乱我们。”这些观点使人们从反动腐朽的宗教神学的迷雾中清醒地走出来,以一种清醒的心境去对待科学,发展科学,为科学发展铺平了道路。
三、在认识论方面,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为自然科学发展提供了一系列全新的世界观。
他在批经院哲学的同时,依据前人留下来的思想资料和当时自然科学成果,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起了自己的唯物主义体系。阐明了自己的辩证法观点。一方面为人们认识自然提供了认识基础,同时也使人们认识到了经院哲学那宗教神学性质的荒谬。
他认为事物都是由一些最小的物质粒子所构成,主张分子构成说,即认为各种具体物质都是由分子按不同的组合方式构成,这也是具体物质形态千差万别的原因。事物的客观本质决定于它的各种性质的总和。他把事物的规律性称为“形式”,它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不是由人们主观意志所决定的。正如他说的:“当我讲到形式时,我所指的不是别的,正是指支配和构成简单性质的那些绝对现实的规律和规定性。”它同时也把形式这一概念与经院哲学所说的形式概念,即指一种

脱离具体事物而又决定具体事物存在的抽象“本质”区别开来。指出“形式”是客观的,是埋藏在事物内部的,不会自己暴露的东西,因而是不易把握。他指出要想把握它只有通过艰苦的实践才能实现,只有实现把握“形式”这一伟大的任务,人们才能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实现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为人们从事科研指明了思维的起点,思维的任务,使科研活动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
同时又暗示了人们在科研活动中必须坚持辩证法的思维方法,不能把事物系成一成不变的。他指出: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事物内部矛盾是变化发展的根源,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去看待这个世界,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变化运动的外因。联系方式不同,及事物内部因素构成不同,构成了具体事物及其运动的差别性。他指出运动不仅是物质固有的性质,而且是这个固有特性中的第一个特性。他在《新工具论》列举了19种运动形式,使人们看到了物质运动的差异性、多样性,也暗示了科研实践活动的差异性,他的所有的这一些观点正是他那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的体现,它们一旦被人们理解采用,人们就会以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去看世界,以一种脚踏实地的精神去探索世界。所倡导的实验法使科研活动呈现出一片生机,成为一种广泛运用的科研方法。科学发展的速度以一种日新月异的速度前进,他的许多思想将永远激励着人们朝着那神圣的科学殿堂前进。“知识就是力量”这句铿锵有力、简朴明了的名言,使人明白知识力量之巨大,使人明白学习把握知识的重要性及建立知识体系,科学知识经验的重要性,它将伴随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而一直延续下去。把科学发展引向更深更远的空间。
四、他所创立的实验法,所提倡的科学归纳法为自然科学发展提供一套新的方法论体系。
培根在彻底地批判了经院哲学的宗教神学性和清除了人们思想中的各种障碍之后,清晰地提出了一整套的科学方法体系。含获取数据的实验法,认真仔细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归纳法。他继承了古代素朴唯物主义反映论思想,他强调认识的来源是经验,相信感觉是认识的起源。所以我们应重视实践,要注意实践中把握有关的感觉经验。他的实验法又与以前的经验论者的观点有着明显的不同,一方面强调实验工作前的准备情况,要求在实验前要“努力地收集许多数量上、种类上、确实性上或者在某种适当方式上足够启发理智的材料”。另一方面在实验工作中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由浅入深,由低级向高级的路线循序渐进地向前发展。他说:“只有根据一种正

当的上升阶梯和连续不断的步骤,才能从特殊的事例上升到较低的公理。”这样就给我们怎样进行科研实验提供了具体的指导,以致于后人在实验中不会盲目地行事,减少失败的次数,为取得扎实可信的实验数据奠定了基础。这不能不说是他的一大贡献。
同时还表明他要抛弃过去亚里士多德只是对感觉经验进行加工整理的简单枚举归纳法,他认为根据简单枚举法所得的结论是不可靠的,那三段论式的大前提归纳法是产生错误的根源和一切科学的祸害,表示要彻底地同他划清界限,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认识思维方法体系,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他在他的《新工具论》中,他提出了自己的归纳法,我们认为,其特点在于人在没有对经验材料归纳前,人先要做适当的拒绝和排斥掉那些与形式无关的工作。然后分类、分步骤行事,再做出“三表”,做肯定形式的工作,即从留下来的包含所要考察的性质的例证中找出一些能把所考察的性质赤裸裸地单独呈现出来的例证,再从这些例证中,经过人脑的主观能动性,概括出一类客观事物的共同特征与普遍规律,这样他很清晰地介绍了他自己的归纳法,言简意赅,能为大多数人所感受,为人们所掌握运用,这种植根于观察,实验,又有理性方法,合乎唯物主义认识过程的归纳法,启迪了人们的思维,它是实验法与自然科学方法在哲学上的体现与总结,这对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起着指导作用,为我们科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五、培根面对科学迅速发展的局面所表现出来的保守性。
培根是人且是属于一定历史时期的人,而不是神,所以他的思想和活动总受一定历史时期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因而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对科学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作用,其具体表现如下:
1、在认识论上。他认为知识除了来自于客观实践活动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来源即“上天的启示”。他鼓吹以二重真理论,这与他的唯物体系和辩证法体系是相矛盾的。一会儿是唯物的,一会儿又是唯心的。他想面面俱到,这使他陷入了不可自拔的两面论中。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上,他说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但他没有具体解释感性认识怎样上升为理性认识,在两者的关系有他的机械性一面,这些认识的缺陷不可能不是他的整个哲学体系的一点瑕疵。
2、在对待科学发展问题上:他作为资产阶级新贵族的代言人,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生产,他迫切要求科学发展,要利用科学的发展为他们服务,但他又害怕科学的跳跃式发展,他想把科学发展控制在一定程度内,他说“决不能给理智加以翅膀”,再毋宁

给它挂上重的东西,使它不会跳跃和飞翔。“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他这种中庸的,既渴望又害怕科学发展的哲学思想不可能不对科学起一定的阻碍作用。
3、他说“内战真如患痛发热,但是对外作战则有如运动发热,是可以保持身体健康的,因为一种偷惰的和平中,民气将变为柔靡,而民德将变为腐败。”从这一些言行 总之,培根作为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作为一位实验科学的始祖,他对科学发展的推动自然地是十分明显的,但由于他受时代的限制,其言行思想不可能不带有时代的局限性,阶级局限性,不可能不对科学发展起一定的阻碍作用,当然这种阻碍作用相对于其贡献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必须坚持意见客观、公正、历史的原则,既不能只顾其进步性,又不能只顾其缺点。我们应当重视其功过的比重。
中我们可以看出他那好侵略、好掠夺的本质,这真正地体现了一个新贵族代言人的特点。但其用词真的巧妙,用“运动”来代替“侵略”,又想掩盖其侵略的本质。他的这种好战精神一旦被统治者利用,势必会影响科学的发展。同时他十分反动地对待革命人民,对待叛逆者,给他们以严厉打击,以维护统治者的利益。轻视广大劳动人民的力量,轻视体力劳动。象这样轻视体力劳动和劳动人民的行为和思想,单靠那些新贵族的脑力劳动,黑板上种禾苗,纸上谈兵,能发展科学吗?退一步讲,即使他们有创新思想和成果,而没有转为现实生产力,那又岂不是一堆废纸吗?所以这又是他阻碍科学发展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