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11张PPT)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 起义,号为“张楚”
项羽刘邦等领导的反秦 势力日益壮大
公元前202年,经过四年楚汉战 争,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
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秦 王子婴投降,秦亡,历时15年
1.直接原因:因大雨戍守误期按律要被处死。
2.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且公起壮元义前,士号20不为9年“死,张陈即楚胜”已吴广, 死即举大名耳,
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秦 王子婴投降,秦亡,历时15年
刘邦
项羽
刘邦
刘邦字季,江苏徐州人。
初仕秦朝,授沛县泗水亭长。
陈胜起义之后,集合三千子弟响应, 攻占沛县,自称沛公。
投奔名将项梁,受封为武安侯。率军 进驻灞上,接受秦王子婴投降,秦亡。
项羽 ,江苏宿迁人。
楚国名将项燕之孙。秦末农民起义 领袖,自称西楚霸王。
刑罚严苛 涂墨,判为刑徒。
农民 材料补充: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汉思书想·食控货志制》
教材正文:宫女殉葬。 相关史事:“焚书坑儒”
工匠闷死。
皇帝
奢侈残暴
材料补充:“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
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宫女
儒生
工匠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 驾崩,秦二世胡亥继位
随堂训练
1.给下面方框内所示内容归纳主题,最合适的是( )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课件(33张PPT)2023_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骊山陵墓
秦始皇陵墓地宫想象图
“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 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 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 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一) 秦的暴政
将军俑 跪射俑 立射俑
庞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车士俑
文吏俑
走在街上你会有的人 3、刑罚严酷
刘邦
项羽
进驻咸阳,废除秦法, 进入咸阳,放纵部下 “约法三章”,得民心 烧杀抢掠,失民心
广纳人才,势力壮大
刚愎自用,众叛亲离 ,实力削弱
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最终失败,乌江自刎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
秦的暴政
1.赋税沉重 2.徭役繁重 3.严酷的刑罚 4.秦二世更残暴统治
秦末农民 战争
前期:公元前209年大泽乡 陈胜、吴广起义
指鹿为马
秦二世胡亥
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于沙丘平台。小儿子胡 亥与赵高、李斯勾结,夺得皇帝位置,称为秦 二世。秦二世昏庸残暴,使秦朝加速走向灭亡
下令将秦始皇 无子嫔妃全部陪 葬;把修骊山陵 墓的工匠全部活 埋;诛杀兄弟, 姊妹22人;杀蒙 恬等大臣不计其 数;不断增加赋 税和徭役。
后期:项羽、刘邦起义 公元前207年 秦亡
楚汉之争 刘邦胜
1、成语“破釜沉舟”来源于 A.垓下之战
B.长平之战 C.马陵之战
D.巨鹿之战
2.秦朝灭亡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09年 B.公元前207年 C.公元前206年 D.公元前202年
3、秦朝的都城在( ) A.镐京 B.洛邑 C.咸阳 D.邯郸
脸上刺有字,有的人 按照国家规定:先
没有鼻子,有的人只
是黑京面(即在脸上刺 字,是秦朝的一种侮辱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31张PPT).ppt
,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秦简记载:
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斩去左
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有各
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单是死刑就有车裂、
腰斩、活埋10多种。这一记载说明秦的刑
法有什么特点?
刑
法
残
酷
(一)秦的暴政
秦始皇禁锢人们思想
言论,下令烧毁民间藏
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
秦国史书、医药、种植
及占卜之类的书。
有任何退路。破釜沉舟并不违背兵法,兵书上就有
“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说法。项羽在特殊情况下,
运用这种特殊做法,应该说是高明的。
公元前207年,秦向刘邦
投降,秦朝灭亡。
第二阶段:项羽、刘邦起义
三、楚汉之争
时间:公元前206—公元前202年
目的:汉王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争夺帝位
结果:项羽兵败垓下,乌江自刎。刘邦取胜,建
(二)项羽、刘邦起义
巨鹿之战
时间
公元前207年
战争双方
项羽和秦军
典故
结果
特点
破釜沉舟
项羽消灭了秦军主力
以少胜多的战役
刘邦
破釜沉舟
二、秦末农民战争
项羽为什么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
大败秦军?
秦朝灭亡:
当时项羽在军事上处于绝对劣势,按常规战
法,很难取利。项羽采取这种做法,破釜沉舟,激
发了将士们的斗志,要么前进,要么战死疆场,没
立汉朝。
三、楚汉之争
鸿门宴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乌江自刎
楚霸王竟然输给刘邦,为什么?
补充材料: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
婴,烧秦公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斩去左
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有各
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单是死刑就有车裂、
腰斩、活埋10多种。这一记载说明秦的刑
法有什么特点?
刑
法
残
酷
(一)秦的暴政
秦始皇禁锢人们思想
言论,下令烧毁民间藏
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
秦国史书、医药、种植
及占卜之类的书。
有任何退路。破釜沉舟并不违背兵法,兵书上就有
“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说法。项羽在特殊情况下,
运用这种特殊做法,应该说是高明的。
公元前207年,秦向刘邦
投降,秦朝灭亡。
第二阶段:项羽、刘邦起义
三、楚汉之争
时间:公元前206—公元前202年
目的:汉王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争夺帝位
结果:项羽兵败垓下,乌江自刎。刘邦取胜,建
(二)项羽、刘邦起义
巨鹿之战
时间
公元前207年
战争双方
项羽和秦军
典故
结果
特点
破釜沉舟
项羽消灭了秦军主力
以少胜多的战役
刘邦
破釜沉舟
二、秦末农民战争
项羽为什么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
大败秦军?
秦朝灭亡:
当时项羽在军事上处于绝对劣势,按常规战
法,很难取利。项羽采取这种做法,破釜沉舟,激
发了将士们的斗志,要么前进,要么战死疆场,没
立汉朝。
三、楚汉之争
鸿门宴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乌江自刎
楚霸王竟然输给刘邦,为什么?
补充材料: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
婴,烧秦公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34张PPT)
上缴国家
根据材料归纳秦朝暴政 的表现?
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 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 女子纺织不足衣服……
——《汉书·食货志》
沉重的赋税
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 ,秦始皇覆北压筑三长百城余征里调,四隔十离万, 南天征日百.越..又..五.五十步万一,楼修,直十道一百 多步万一人阁,;修廊建腰骊缦山回陵,墓檐、牙阿房宫 又高七啄十.多..万..,每年征调服役的不 下三百—万—人杜。牧《阿房宫赋》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知识目标:掌握秦朝暴政的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 楚汉之争的基本史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比较归 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认识到人民群 众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1/3
2/3
总收入
2.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楚汉之争 D.城濮之战
)C
3.大泽乡起义发生在 A.公元前208年 C.公元前206年
() B.公元前209年 D.公元前2O2年
4.成语“破釜沉舟”来源于( ) A.垓下之战 B.长平之战 C.马陵之战 D.巨鹿之战
5.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 ,史称( )
定杀: 即将犯人投入水中淹死 生埋: 又称活埋或坑
连坐
连坐 一人有罪,全家、邻里或 有关之人同受刑罚。
绞: 用绳子将犯人勒死 抽胁:可能是指抽筋拔骨
族诛
一人有罪,灭绝其宗族。族刑 有时株连到父族、母族、妻族
。
钳制思想
前213年焚书
前212年坑儒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 者,悉乃诣自守除尉犯杂禁烧者之四;百有六敢 偶十诗 余书人弃,市皆.坑.之..咸..阳所,不使去 者天,下医知药之、。卜筮、种树之书。
《秦末农民大起义》课件 (共22张PPT)
当堂达标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秦朝赋税、徭役和兵役繁重。
(2)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二反映了陈胜、吴广起义;材料三反映了秦朝灭亡。
(3)结合三则材料,说说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由于秦的暴政,人民忍无可忍。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
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了。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统
1
秦的暴政
2 陈胜、吴广起义
3
楚汉之争
学习目标
1.识记秦朝暴政的表现。 2.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时间、地点。 3.通过分析秦朝灭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提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4.理解秦亡前后刘邦、项羽领导的战争性质 的变化。
秦的暴政
论从史出
材料一: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 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 计,当时全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 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 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 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0课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1.修建阿房宫阿房宫建筑群规模宏大,正殿东 西 约 50 步 , 南 北 约 50 丈 , 殿 内 可 容 一 万 人 2.造骊山陵墓 3.庞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4.修筑长城 今天留下的是明长城,不过其始祖 要从秦长城说起
思考:曾经如此强大的秦朝为何会二世而亡呢?
陈胜、吴广起义
学习思考: 大泽乡起义的时间、领导人、过程是什么?在哪 里建立了政权?意义是什么?
陈胜、吴广起义
1、时间: 公元前209年 2、领导人: 陈胜、吴广 3、建立政权地 点: 陈 4、意义: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 民起义
秦末农民大起义ppt课件
火三月不灭; 刚愎自用,失民心
——《史记·项羽本纪》
材料2:刘邦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除去秦法。……吾能用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材料研读”
善用人才,得民心
启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 失民心者失天下。
任务5:制作表格
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这两次战争的性质是否 相同?为什么?
刘邦入巨咸鹿阳之战 巨鹿之战
破釜沉舟
四面刘楚邦歌入咸阳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约法三章
垓下之鸿围门宴
鸿门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垓(gāi)下之围
四面楚歌
任务4:分析比较 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
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材料1: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
遇雨误期
直接原因
任务2:小组讨论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史记·陈涉世家》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直接原因:遇雨误期
画一画:看地图,和同伴分享起义的经过和结果.
大泽乡起义→杀秦
陈 胜 吴 广
军→攻陈县→建张 楚→秦二世反扑→ 陈胜、吴广被部下 杀害
起
义
陈县 (张楚政权)
大泽乡
任务3:合作探究 结合材料和所学,讨论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
徭役 繁重
任务1:论从史出 结合材料和所学,探究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
材料2:“至于始皇……收泰半(三分之二)之赋,发闾左
之戍(兵役).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
(秦朝)“田租、口赋(人头税),盐铁之利,二十倍
于古”。
——《汉书·食货志》
田租
口赋 杂赋
《秦末农民大起义》PPT优秀课件
项庄舞剑 鸿门 意在沛公
彭城
新知讲解
楚汉之争
目的
争夺帝位
交战双方 刘邦 PK 项羽
结果
刘邦获胜
项羽 西楚霸王
刘邦 汉王
“楚汉战争”
争夺帝位 西 楚 霸 王 项 羽 沛 公 刘 邦
入 咸 阳
西楚霸王
入 咸 阳
汉王
材料研读
项羽失败、刘邦获胜的原因?
刘邦得 材料一民:心《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刘邦邦率善军于到用咸人阳, 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 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重秦人人辅大佐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
5.秦二世残暴统治
指 鹿 为 马
陈胜、吴广起义
(一)原因
假如陈胜、吴广发动起义之前不 遇上大雨,按期到达了渔阳,起义 还会爆发吗?请说明理由。
(1)直接原因:遇雨误期 (2)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二)过程
(1)时间、地点:
公元前209年、大泽乡
(2)领导人: 陈胜、吴广
壮士不死则已,死 即举大名耳,王侯 将相宁有种乎?
(3)建立政权地点: 斩木为兵,揭竿而起
在陈建立“张楚”政权
具有首创精神, 反对特权, 提倡平等
陈思考胜:、陈吴胜广、起吴广义起义为什
么能得到各地农民的响应?
渔阳
咸阳 民心
陈 大泽乡
(张楚)
(4)路线:
(4)路线:
大泽乡起义
攻县城
占领陈县,建立政权
直抵咸阳
秦二世反扑
陈胜、吴广被害
大泽乡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
死刑:戮(先刑辱、后斩首)、弃 市、定杀(抛入水中淹死或活埋) 、族(全家处死)、枭首(砍头) 、车裂、腰斩、剖腹、抽肋、坑( 活埋)、绞、戮尸等
彭城
新知讲解
楚汉之争
目的
争夺帝位
交战双方 刘邦 PK 项羽
结果
刘邦获胜
项羽 西楚霸王
刘邦 汉王
“楚汉战争”
争夺帝位 西 楚 霸 王 项 羽 沛 公 刘 邦
入 咸 阳
西楚霸王
入 咸 阳
汉王
材料研读
项羽失败、刘邦获胜的原因?
刘邦得 材料一民:心《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刘邦邦率善军于到用咸人阳, 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 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重秦人人辅大佐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
5.秦二世残暴统治
指 鹿 为 马
陈胜、吴广起义
(一)原因
假如陈胜、吴广发动起义之前不 遇上大雨,按期到达了渔阳,起义 还会爆发吗?请说明理由。
(1)直接原因:遇雨误期 (2)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二)过程
(1)时间、地点:
公元前209年、大泽乡
(2)领导人: 陈胜、吴广
壮士不死则已,死 即举大名耳,王侯 将相宁有种乎?
(3)建立政权地点: 斩木为兵,揭竿而起
在陈建立“张楚”政权
具有首创精神, 反对特权, 提倡平等
陈思考胜:、陈吴胜广、起吴广义起义为什
么能得到各地农民的响应?
渔阳
咸阳 民心
陈 大泽乡
(张楚)
(4)路线:
(4)路线:
大泽乡起义
攻县城
占领陈县,建立政权
直抵咸阳
秦二世反扑
陈胜、吴广被害
大泽乡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
死刑:戮(先刑辱、后斩首)、弃 市、定杀(抛入水中淹死或活埋) 、族(全家处死)、枭首(砍头) 、车裂、腰斩、剖腹、抽肋、坑( 活埋)、绞、戮尸等
第10课_秦末农民大起义【课件】(共20张PPT+视频).ppt
——《睡虎地秦墓竹简》 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客
涂墨,判为刑徒。 法律严苛、刑罚残酷 ——《秦简》
商君之法,弃灰(垃圾)于道者,黥(qínɡ)。 ——《汉书 · 五行志》
秦朝刑具(陕西临潼出土)
死刑:族、车裂、腰斩、定杀、 烹、枭首、磔
肉刑:劓、刖、黥、挖眼、膑
一、
焚书坑儒
秦朝的灭亡
为什么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 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平息?项羽刘 邦为什么而战?
三、
——秦朝的灭亡
想一想:为什么陈胜、吴广起义已经失败了,但是反秦的浪潮还在继续呢?
秦的暴政导致了农民起义
“天下苦秦久已”
知识拓展:各路反秦势力
陈胜、吴广起义后,天下群起响
应,一些六国贵族也试图借机复
国。他们中有的直接加入陈胜领
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繁重的徭役
繁重的兵役
沉重的赋税
收泰半之赋(泰半:三分之二),发问左之戍。 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 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
——《汉书·食货志》
钱
人
2/3 上缴 国家
1/3 养家 糊口
一、
——秦的暴政
材料一: 逃兵役,夷三族(父族、母族、妻族)。
结果: 失败告终
二、
大泽乡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
占领陈县,陈胜称王,建张楚政权 各地农民纷纷响应,起义军不断壮大
主力向西进攻,直逼咸阳 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起义军最终失败
起义军未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 作战实力有限
起义军内部存在矛盾
缺乏后援
余部加入其他反秦队伍继续战斗
路线:自东向西
二贰、 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
涂墨,判为刑徒。 法律严苛、刑罚残酷 ——《秦简》
商君之法,弃灰(垃圾)于道者,黥(qínɡ)。 ——《汉书 · 五行志》
秦朝刑具(陕西临潼出土)
死刑:族、车裂、腰斩、定杀、 烹、枭首、磔
肉刑:劓、刖、黥、挖眼、膑
一、
焚书坑儒
秦朝的灭亡
为什么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 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平息?项羽刘 邦为什么而战?
三、
——秦朝的灭亡
想一想:为什么陈胜、吴广起义已经失败了,但是反秦的浪潮还在继续呢?
秦的暴政导致了农民起义
“天下苦秦久已”
知识拓展:各路反秦势力
陈胜、吴广起义后,天下群起响
应,一些六国贵族也试图借机复
国。他们中有的直接加入陈胜领
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繁重的徭役
繁重的兵役
沉重的赋税
收泰半之赋(泰半:三分之二),发问左之戍。 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 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
——《汉书·食货志》
钱
人
2/3 上缴 国家
1/3 养家 糊口
一、
——秦的暴政
材料一: 逃兵役,夷三族(父族、母族、妻族)。
结果: 失败告终
二、
大泽乡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
占领陈县,陈胜称王,建张楚政权 各地农民纷纷响应,起义军不断壮大
主力向西进攻,直逼咸阳 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起义军最终失败
起义军未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 作战实力有限
起义军内部存在矛盾
缺乏后援
余部加入其他反秦队伍继续战斗
路线:自东向西
二贰、 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21张PPT)
苦秦久矣”
新课学习
二、陈胜、吴广起义 学习任务二 了解陈胜、吴广起义。 活动 1 阅读教材,填写表格。
新课学习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时间 领导人 地点 政权 原因
公元前 209 年 陈胜、吴广 大泽乡 张楚政权
影响
新课学习
活动 2 读地图,完成相关活动。 找到渔阳的位置,陈胜、吴广 起义地点,张楚政权的根据地及秦 都城。 结合图例,说明陈胜、吴广起 义军的进军路线。
继位的秦二世为巩固帝位,凶残地杀死自己的兄长姐妹,任意屠杀文武 大臣。他对民众的压迫更为残酷,恣意挥霍,穷奢极欲,继续营建庞大的工 程,征调民力屯卫咸阳,还向郡县加征粮饷,赋役愈加沉重。道路上到处是 被押送的刑徒。
秦二世更为残酷
新课学习
秦朝暴政的表现
赋税沉重 徭役、兵役繁重 法律严苛 禁锢思想言论 秦二世更为残酷
课堂小结
导致
秦的暴政
秦末农民大起义
反抗
陈胜、吴广起义 项羽、刘邦起义
秦朝灭亡
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课后任务
拓展作业 编演《陈胜、吴广起义》历史短剧。 说明:学习本课后,在查阅史料的基础上,编写《陈胜、吴广起义》 历史剧的脚本,合理分配角色,进行排练,成熟后在班级演出。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 10 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新课导入
公元前 221 年,秦统一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 的封建国家。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 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新课学习
新课学习
二、陈胜、吴广起义 学习任务二 了解陈胜、吴广起义。 活动 1 阅读教材,填写表格。
新课学习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时间 领导人 地点 政权 原因
公元前 209 年 陈胜、吴广 大泽乡 张楚政权
影响
新课学习
活动 2 读地图,完成相关活动。 找到渔阳的位置,陈胜、吴广 起义地点,张楚政权的根据地及秦 都城。 结合图例,说明陈胜、吴广起 义军的进军路线。
继位的秦二世为巩固帝位,凶残地杀死自己的兄长姐妹,任意屠杀文武 大臣。他对民众的压迫更为残酷,恣意挥霍,穷奢极欲,继续营建庞大的工 程,征调民力屯卫咸阳,还向郡县加征粮饷,赋役愈加沉重。道路上到处是 被押送的刑徒。
秦二世更为残酷
新课学习
秦朝暴政的表现
赋税沉重 徭役、兵役繁重 法律严苛 禁锢思想言论 秦二世更为残酷
课堂小结
导致
秦的暴政
秦末农民大起义
反抗
陈胜、吴广起义 项羽、刘邦起义
秦朝灭亡
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课后任务
拓展作业 编演《陈胜、吴广起义》历史短剧。 说明:学习本课后,在查阅史料的基础上,编写《陈胜、吴广起义》 历史剧的脚本,合理分配角色,进行排练,成熟后在班级演出。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 10 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新课导入
公元前 221 年,秦统一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 的封建国家。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 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新课学习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18张PPT)
D 王室,精英知识分子也对禁锢诸子学说的政策不满,平民百姓不堪远征和大兴土木的负
担,秦王朝便分崩离析了。”他意在强调(
)
A.民心是国家兴衰的根本
B.秦朝统治缺乏文化认同
C.精英知识分子的重要性
D.秦朝覆灭原因的多样性
一、秦的暴政
1. 秦始皇的功绩: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事业,实行了各项巩固统一的措施,并创 立了郡县制等后世沿用的制度。 2. 统治特点: 具有急于求成和暴虐的特点。
一位堪称“劳模”的皇帝——统一全国、建立 中央集权制度、巩固边疆
一、秦的暴政
2.表现 ①沉重的赋税
材料一: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赋(土地税 )、口赋(人口税),口赋每人1千钱,除 此之外,还要缴纳牲畜、桑麻、等杂税, 这些赋税占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二。
材料二:收泰半之赋(泰半:三分之二),发问 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 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 其欲也。
——《汉书·食货志》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 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 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三分之二 上缴朝廷
三பைடு நூலகம்之一
养家糊口
赋
税
沉
重
秦朝农民一年的收入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失民心者失天下;要以民为本,实行仁政 ;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不能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三、秦朝的灭亡
1.背景: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平息。由项羽、 刘邦领导的军队在斗争中逐渐壮大
2.后期——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
项
项羽,楚国名将项燕之孙,有“羽之神勇,千古 羽 无二”的评价。 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 江苏苏州)起义。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共30张PPT)
4.表现:
汉王—刘邦
5.结果: 6.启示:
启发点拨
楚汉之争
项羽拥有重兵,自封为西楚霸王,封 楚汉之争: 刘邦为汉王,他们之间的争战,史称
“楚汉之争”。
项羽、刘邦起义与楚汉之争性质是否相同?
时期 项羽、刘邦起义
楚汉之争
目的 性质
推翻秦的暴政统治
争夺帝位
农民起义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材料: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
欢迎进入历史课堂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嬴政自 称秦始皇。他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国却仅仅存 在了短短的15年,秦王朝为什么迅速走向灭亡了,是谁推翻 秦朝呢?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学习目标
1.知道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陈胜、吴广起义及秦朝灭 亡的历史知识; 2.理解秦亡前后刘邦、项羽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3.认识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理解得民心者 得天下的道理。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5.下列秦末农民战争的事件中,依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
是( C )
①建立张楚政权 ②大泽乡起义
③吴广、陈胜被杀 ④刘邦率兵进入咸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6.秦末农民起义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王 侯 将 相 宁 有 种 乎 !
自主学习 贰 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
1.时间: 公元前209年 2.地点: 大泽乡 3.领导: 陈胜、吴广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篝火狐鸣,鱼腹丹书
直接原因: 戍边遇雨误期 4.原因:
根本原因: 秦的残暴统治
5.经过: 大泽乡起义 攻占陈县
汉王—刘邦
5.结果: 6.启示:
启发点拨
楚汉之争
项羽拥有重兵,自封为西楚霸王,封 楚汉之争: 刘邦为汉王,他们之间的争战,史称
“楚汉之争”。
项羽、刘邦起义与楚汉之争性质是否相同?
时期 项羽、刘邦起义
楚汉之争
目的 性质
推翻秦的暴政统治
争夺帝位
农民起义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材料: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
欢迎进入历史课堂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嬴政自 称秦始皇。他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国却仅仅存 在了短短的15年,秦王朝为什么迅速走向灭亡了,是谁推翻 秦朝呢?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学习目标
1.知道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陈胜、吴广起义及秦朝灭 亡的历史知识; 2.理解秦亡前后刘邦、项羽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3.认识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理解得民心者 得天下的道理。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5.下列秦末农民战争的事件中,依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
是( C )
①建立张楚政权 ②大泽乡起义
③吴广、陈胜被杀 ④刘邦率兵进入咸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6.秦末农民起义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王 侯 将 相 宁 有 种 乎 !
自主学习 贰 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
1.时间: 公元前209年 2.地点: 大泽乡 3.领导: 陈胜、吴广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篝火狐鸣,鱼腹丹书
直接原因: 戍边遇雨误期 4.原因:
根本原因: 秦的残暴统治
5.经过: 大泽乡起义 攻占陈县
秦末农民大起义ppt课件
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起义
时间 地点 人物 结果 地位
意义
公元前209年
直接原因
遇雨误期
大泽乡
根本原因
秦的暴政
陈胜、吴广
建立政权
张楚政权
失败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①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②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
人民反抗残暴的统治
陈胜、吴广起义 虽然失败,
但反秦的浪潮并 没有因此平息。
秦朝终于被推翻了,战 争终于结束了!老百姓 可以过上好日子了?
2.项羽歼灭秦军主力
·项羽是楚国名将之后,骁勇善战,跟随叔父项梁起兵。 他们领导的队伍逐渐发展到数万人,成为反秦的强大武装。
·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以少胜多、歼灭秦 军主力。
相关史事
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一带的反秦起义军被30万秦军围 攻。危急情况下,身为援军次将的项羽杀死了观望拖延 的主将,串领2万人前住救援。渡过漳水后,项羽命令 将士破釜沉舟,显示决一死战的决心。在激战中,起义 军勇猛杀敌,以一当十,打得秦军一败涂地,最终将秦 军主力歼灭。此后,秦朝再也无力挽回败局。
陈胜起义之后,集合三千子弟响应, 攻占沛县,自称沛公。
项羽 ,江苏宿迁人。
楚国名将项燕之孙。秦末农民起 义领袖,自称西楚霸王。
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反秦
后继有人:刘邦、项羽继续领导农民起义
巨鹿之战是古代战争史上
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巨鹿之战
破釜沉舟
公元前207年,项 羽大败秦军主力
公元前207,刘邦进逼咸阳,秦朝灭亡
材料一:二世元年七月(公元前209年),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 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32张PPT)
导入
古风·秦王扫六合(节选)
唐代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秦王
嬴政
秦灭六国
“朕为始皇帝。后世 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 万世,传之无穷”
秦统一中国
前221年
秦二世继位 秦亡
前210年 前207年
庞大的秦王朝为什么会昙花一现、 迅速走向灭亡呢?
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多民族国家退出了历史舞台,其统治仅仅持 续了15年的时间······威名显赫的秦帝国因何而 亡?历史的年轮将驶向何方?
前213年焚书
前212年坑儒
秦
始 皇
表现四:钳制思想
相关史事: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 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类的 书籍。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
“ 焚书坑儒 ”。
推测 二
秦 二 世
理由:胡亥的暴政
胡亥,即秦二世(前230年-前207年),在位 时间前210年~前207年,公子扶苏的弟弟,从中车 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 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 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下令将 秦始皇无子嫔妃全部陪葬;把修骊山陵墓的工匠全部 活埋;杀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
C 受了哪次战争的启发(
)
A、武王伐纣
B、淝水之战
C、楚汉之争
D、巨鹿之战
刘
进入咸阳的表现
邦
刘邦捷足先登,迫秦王投降,抢先占领了
、
咸阳。不杀秦王。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
项
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羽
古风·秦王扫六合(节选)
唐代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秦王
嬴政
秦灭六国
“朕为始皇帝。后世 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 万世,传之无穷”
秦统一中国
前221年
秦二世继位 秦亡
前210年 前207年
庞大的秦王朝为什么会昙花一现、 迅速走向灭亡呢?
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多民族国家退出了历史舞台,其统治仅仅持 续了15年的时间······威名显赫的秦帝国因何而 亡?历史的年轮将驶向何方?
前213年焚书
前212年坑儒
秦
始 皇
表现四:钳制思想
相关史事: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 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类的 书籍。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
“ 焚书坑儒 ”。
推测 二
秦 二 世
理由:胡亥的暴政
胡亥,即秦二世(前230年-前207年),在位 时间前210年~前207年,公子扶苏的弟弟,从中车 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 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 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下令将 秦始皇无子嫔妃全部陪葬;把修骊山陵墓的工匠全部 活埋;杀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
C 受了哪次战争的启发(
)
A、武王伐纣
B、淝水之战
C、楚汉之争
D、巨鹿之战
刘
进入咸阳的表现
邦
刘邦捷足先登,迫秦王投降,抢先占领了
、
咸阳。不杀秦王。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
项
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羽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共17张ppt)
秦的暴政P59
陈胜、吴广起义
秦朝的灭亡
秦二世(公元前230—前207),名胡亥,秦始皇
第十八子,秦朝的第二位皇帝。公元前210年,秦
始皇在巡游中病死。丞相李斯、宦官赵高与胡亥密
谋,伪造秦始皇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并下令让扶
苏、蒙恬自杀。秦二世即位后,十分残暴地处死了
他的20多个兄长、姐妹。他在埋葬秦始皇时,下令
秦的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P61
秦朝的灭亡
为什么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平息? 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激起了各地民众的反抗,不推翻秦朝统治就不能 彻底改变民众的处境,这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尽管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但他们的部下仍继续战斗,而其他的起 义队伍也在战斗中不断壮大,沿着陈胜、吴广“伐无道,诛暴秦”的斗 争方向继续前进。
让秦始皇后宫无子者一律殉葬,甚至将在秦始皇陵
内工作过的工匠统统埋于墓内。秦二世不仅继续大
量征发全国的民众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还仿效秦
始皇外出巡游,以显示自己的威风。在他统治下,
刑法更加严苛,赋税和徭役更加沉重。
⑤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用书七上》
秦的暴政P59
陈胜、吴广起义
秦朝的灭亡
(2)农民军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3)在反秦的各路军队中,农民军是主力; (4)正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抗中,秦朝灭亡。
本课小结
上述材料体现了秦朝怎样的统治? ② 赋税沉重
秦的暴政P59
陈胜、吴广起义
秦朝,赃物在一钱以上, 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 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2016版) 上述材料体现了秦朝怎样的统治?
③ 赋税沉重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各国史书 和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著作,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 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又将非议朝政的460多个 儒生和方士全部坑杀。这就是④“焚书坑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就有▁▁▁▁人。
A 300万 B 70万
C 40万
(3)、秦朝法律严苛,单是死刑就有车裂、腰斩、活埋等▁▁▁▁多
种。
A、10 B、5 C7 (4)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于公元前209年,地
点:
A、 咸阳 B、大泽乡 C、巨鹿
课前测试试题
(5)、陈胜、吴广为何起义? (6)、秦朝为什么灭亡? (7)、秦朝的措施与秦朝的速亡有什么关系? (8)、关于本课你的疑惑还有什么:请写出一个。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观看微课《陈胜吴广起义》、影视 按能力自学,提高 片《巨鹿之战》、动画片《楚汉之争》。 学习效率
前测 学生当堂完成《课前测试》。
导入新课 新课学习
欣赏歌曲《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为何 哭长城?“千古绝唱无人听”为何?问 题导入秦末农民大起义。
教师了解学生学习 情况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材解析
学情分析
第一
第二
第三
根据教材进行有 针对性的课前教 学准备和设计。
学生学习秦朝历史 有强烈兴趣,在传 授基础的历史知识 时,为学生呈现出
教师展示时选择共 性的问题,展示过 程中运用这些问题 互动,注重生成问
清晰的历史发展脉 题的价值性。
络。
课堂的一切决策,都取决于学情。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前测
交流解疑 小组内展示自主学习结果,交流疑惑问 题。
学生互帮互助解决 部分学习疑惑
课中检测试题
(1)、陈胜、吴广为何揭竿而起? (2)、秦朝为什么灭亡? (3)、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了,有何意义呢? (4)、到底谁打败秦军主力,谁推翻了秦朝?
教学设计
检测反馈 通读教材,检测反馈。
小组总结 合作探究 成果分享
--《中国通史》
强征赋税
关注学生探究,引导分析比较
楚汉之争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吾能用之,此吾所 以取天下也。项羽有 一范增而不能用,此 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垓下 乌江
乌江自刎
关注学生探究,引导分析比较
刘邦胜为何?项羽败何因?(引导学生感受”得民心者得天下“)
秦末农民大起义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十课
说课人:同济附中 张彩虹
说课流程
⒈学科知识综述
⒉课标要求与教材解读 ⒊学情分析
⒋教学设计
学科知识综述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个统一的君主专制王朝, 秦朝的强盛大大超出以前的朝代,但其强盛建 立在暴政的基础上,统治者提倡国家至上,漠 视民生、轻用民力、迷信严刑峻法。秦朝的暴 政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地方上反秦活动不 断出现,秦朝很快走向覆亡。陈胜、吴广领导 的秦末农民大起义,也开辟了劳动人民反抗暴 政、反抗阶级压迫的武装斗争形式。
Questions And Answers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有秦 关的 系措 吗施 ?与
速 亡
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 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 涂墨,判为刑徒。”
你还能举出一些吗?
关注学生探究,获取完整知识
修筑长城 焚书坑儒
秦 修的 筑措 驰施 道与
速 亡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
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
物的三分之二。
教师利用练习分析 了解学情,并依据 测试结果将学生划 分成二--三个层次, 为课堂的分层教学 做好准备。 引导学生掌握收集 信息,归纳和比较 的学习方法。
学会合作交流分享
关注学生探究,获取完整知识
徭役繁重
暴 政
赋税沉重
暴政失去民心,秦末农 民起义在酝酿。
关注学生探究,获取完整知识
骊山陵墓
阿房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指鹿为马
学生观看微课《陈胜吴广起义》、影 视片《巨鹿之战》、动画片《楚汉之 争》。
学生当堂完成《课前测试》。
按能力自学,提 高学习效率
教师了解学生学 习情况
课前测试试题
(1)、秦始皇完成统一后,迫使农民缴纳沉重赋税,农民要交纳自己收获物
的▁▁▁▁。
A 二分之一 B三分之二 C 三分之一
(2)、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人,而每年服役的成年男
教学设计
及时反思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及时调整自 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持续发 展。(结合学生思维导图,补充完善)
展示思维导图 展示学生思维导图,教师展示自己制作 的思维导图。
结合学生薄弱环节, 引导学生掌握归纳 的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掌握本课 整体框架
课堂小结 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
提问与解答环节
杀人者死,伤 人及盗抵罪
刘邦
项羽
进驻咸阳,废除秦法
“约法三章”,收揽民 放纵部下烧杀抢掠,
心。
失民心。
善用人才, 势力壮大。
刚愎自用,依赖武 力,众叛亲离
实力削弱。
关注学生探究,引导分析归纳
你如何看楚汉之争这次战争呢?
战争目的 代表阶级
战争性质
帝位之争
封建地主阶级
封建统治阶级内 部争权夺利斗争 (强化)
小组内合作做出本课的思维导图。
秦朝的措施与秦朝的速亡有关联吗?找 一找,综述。(观看微课) 楚汉之争中刘邦为何能够胜利,项羽却 失败?(教师展示刘邦项羽的比较材料) 探究楚汉之争的性质 。找出相关成语。
个人及小组的成果由代表在课堂上进行 展示;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评论及分 享学习收获;教师最后点评。
课标要求与教材解读
本课主要学习内容有三个子目:秦的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前两者之间是 因果关系,楚汉战争则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课程内容
教学重点: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的基 本史实
教学难点:楚汉之争,知道这场战争与刘邦、 项羽在秦亡前领导的战争有本质的区别。
课标要求与 教材解读
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