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卷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2017年《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部分)》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7年《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部分)》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部分)》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是()A.《共产主义原理》的发表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资本论》的发表D.《反杜林论》的发表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近代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自发发展4. 司马光看到小孩掉入水缸,不是按照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让水脱离人。

从哲学上看,他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我们的启示是()A.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有创新精神B.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关键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背离客观规律D.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问题就能解决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对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B.对物质本质的不同回答C.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D.对意识本质的不同回答6.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是()A.机械、物理、化学、生命、社会B.实践和社会C.时间和空间D.液体、固体、气体等离子体7.唯物辩证法的“扬弃”是指()A.新事物彻底抛弃旧事物B.事物发展过程的非连续性C.事物发展过程的连续性D.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8.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A.阶级斗争B.改革开放C.科学技术革命D.社会基本矛盾9.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A.社会实践B.吾人之心C.众人意见D.权威人物的观点10.认识的最终目的是()A.指导实践、改造世界B.达到理性认识C.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抓住主要矛盾11.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A.抓事物的主要矛盾B.确定事物的质C.认识事物的量D.把握事物的度12.“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许可的范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导论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导论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导论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2.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是A.科学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3.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A.剩余价值论B.阶级斗争学说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D.科学的实践观4.“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这一观点表明马克思主义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解放全人类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关于人类的最普遍规律的科学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D.由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无产阶级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5.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庄严宣布:“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D.实现物质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答案与解析1.C.【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或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直接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本题属直接性试题,考查记忆,用正选法选出C即可。

2.A.【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学说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地位与关系的识记与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科学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基础上的必然的逻辑的结论,正如恩格斯所说,由于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为科学,故正确答案应为A。

2017年10月马克思真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马克思真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3709)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理论联系实际是(D)A.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 B.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C.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D.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在于如何回答(C)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 D.世界有否统一性的问题3.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

这是一种(B)A.诡辩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实用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A.事物的内部矛盾 B.事物的特殊矛盾C.事物的外部矛盾 D.事物的主要矛盾5.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内容和形式反映了(B)A.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间的关系C.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 D.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间的关系6.下列各项中,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的是(D)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C.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D.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们追求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认识,归根到底是为了(D)A.把握事物现象 B.揭示事物本质C.追求自我实现 D.改造客观世界8.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联系的是(A)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可以自动上升到理性认识C.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D.理性认识可以自动回归到感性认识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与追求,其中从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表达是(C)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厚德、包容、求是、创新10.唯物史观认为,地理环境是(A)A.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 B.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依据C.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力量 D.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依据11.下列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巨大的反作用D.生产关系总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12.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B)A.唯一形式 B.基本形式 C.辅助形式 D.补充形式13.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在于(B)A.使用文字符号 B.制造使用工具C.具有自我意识 D.具有宗教信仰14.两种商品相互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就是商品的(D)A.价值 B.价格 C.使用价值 D.交换价值15.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D)A.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B.工作日不变、增加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C.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D.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16.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数量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B)A.有机构成 B.价值构成 C.技术构成 D.数量构成1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C)A.政党制度 B.选举制度 C.国家制度 D.文官制度18.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处于(A)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C.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9.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那些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财力雄厚、进行跨部门经营、对社会生活各方面有巨大影响的大财团的资本属于(C)A.工业资本 B.商业资本 C.金融资本 D.银行资本20.资本主义国家向某个濒临破产的私人企业注入一定量的国有资本,使之能继续生存下去,此时这个企业的性质属于(C)A.资本主义国有经济B.资本主义私有经济C.资本主义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D.资本主义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21.在对外经济侵略中,新殖民主义不同于老殖民主义的手法是(D)A.高价出售工业产品B.低价收购原料和初级产品C.向外输出“过剩资本”获取高额海外利润D.打着“援助”旗号剥削和控制发展中国家22.19世纪初期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不包括(D)A.法国的圣西门 B.法国的傅立叶C.英国的欧文 D.德国的黑格尔23.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A)A.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C.无产阶级的意愿决定的 D.资产阶级的行为决定的24.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C)A.消除两极分化 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C.实现共产主义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5.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B)A.社会主义社会 B.共产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 D.信息网络社会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017—2018第一学期试卷(A卷)

2017—2018第一学期试卷(A卷)

2017—2018第⼀学期试卷(A卷)华南农业⼤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2017—2018学年第1学期考试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 分钟考试注意事项:1. 本次考试为闭卷。

第⼀、⼆、三⼤题为客观题部分,答题时间为45分钟,答案请填涂在答题卡上。

第四、五⼤题为主观题部分,答题时间为75分钟,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

考试45分钟后统⼀收答题卡。

2. 考⽣参加考试需携带2B铅笔、橡⽪、圆珠笔或钢笔。

客观题的答案请⽤2B铅笔填涂,主观题的答案请⽤圆珠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

3. 答题卡必须写上院系、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学号要填涂正确,特别注意“科⽬”栏填涂“原理”。

主观题答题卷必须写上学号、姓名、年级、专业。

考完试后分开交答题卷、试题卷。

4、考⽣在考试全过程中不得使⽤通讯⼯具,利⽤通讯⼯具查资料的视同作弊。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百喻经》中有⼀则寓⾔:有⼀个愚⼈到别⼈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就给他加了点盐,菜⾥加盐以后,味道好极了。

愚⼈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

加⼀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更加好吃?”回家之后,他把⼀把盐放进嘴⾥,结果⼜苦⼜咸。

这则寓⾔给我们的启⽰是(B)A.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质的变化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C.不可能通过⼀些现象⽽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D.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我否定2.有⼀种观点认为:“⾃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然规律⽽独⽴,⽽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能够有计划地使⾃然规律为⼀定的⽬的服务”。

还有⼀种观点认为,“⾃由”倒过来就是“由⾃”,因此“⾃由”等于“由⾃”,“由⾃”即是随⼼所欲。

这两种关于⾃由的观点(A)A.前者是唯物辩证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B.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主义的观点C.前者是主观唯⼼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D.前者是历史唯⼼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3.某地区进⼊供暖季后常常出现雾霾,⽽⼀旦出现⼤风天⽓或等到春暖花开后,雾霾就会散去或减少,从该地区较长时间的数据变化看,经过⼈们努⼒治霾,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持续⾛低;但在某些时段,环境空⽓质量污染指数会迅速攀升,甚⾄“爆表”。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期末考试A卷(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期末考试A卷(word文档良心出品)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 分,共15 分)1、“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 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 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 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1、资本主义国家选举的实质是()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B. 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C. 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D. 人民当家作主1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周期性的原因在于()。

A.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C.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周期性D.资本主义生产的周期性1 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是( )A. 所有国家B.发达资本主义国家C. 发展中国家D.社会主义国家1 4、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2、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C.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3、“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A. 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C. 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B. 与时俱进D. 科学性,这是指()B. 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是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4、“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A.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C .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 D. 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5、人工智能的出现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的意义是()A. 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 改变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 .肯定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D. 丰富物质和意识的相互关系内容6、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这表明()A. 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B.C .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7、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D. 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gegenst? ndliche ]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一、单项选择题(20分)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A.社会发展史和自然界的发展史是完全相同的B.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是没有区别的C.人类社会发展像自然界发展一样是有客观规律的D.社会发展过程不受人的主观意志影响2.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斗争的焦点是久是否承认人的作用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运动的特殊性3.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关系表现为A.经济结构决定政治结构D.政治结构决定经济结构C.经济结构为上层建筑服务D.政治结构先于经济结构4.生产力诸要素中体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丸劳动对象B.劳动资料C.劳动者n生产工具5.判断某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主要标志是久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合理B.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C.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n公有化程度的高低6.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A.它具有历史继承性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它具有相对独立性D.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7.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A.自然科学、道德、宗教B.技术科学、艺术、数学C.政治思想、语言学、逻辑学,D.法律思想、哲学、宗教8.国家的实质是久独立于阶级之外的社会力量B.调和阶级矛盾的机关C.全体居民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D.阶级统治的暴力机构9.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久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所有制已经营管理形式D.劳动者的素质1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划分阶级的依据是久经济地位B.分配多少C.社会分工D.政治立场儿阶级实质上是一个A.思想范畴B.经济范畴C.政治范畴D.文化范畴1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3.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是它A.同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不同步性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14.上层建筑的核心是久政党B.哲学C.国家政权D.法律15.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久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B.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D.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16.现代科技革命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A.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B.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C.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的体系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了否证17.现代西方哲学两股主要思潮是()A.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B.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C.存在主义和精神分析主义D.唯意志主义和生命哲学18.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是()A.实用主义的观点B.科学主义的观点C.人本主义的观点D.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19.“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A.神秘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20.“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是()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二、多项选择题(40分)1.唯心史观的错误是A.否认阶级斗争B.否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C.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E.只考察人的思想动机,不考察它产生的物质根源,从而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它·丸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B.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C.制约生产部门的分布和发展方向D.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E.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3.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A.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B.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C.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D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E.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为物质关系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含义包括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在社会历史中,精神、观念的作用十分微小C.物质实践决定观念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E.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和运动方式5.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A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B.国体相同,政体可以不同C同一国体可以采取任何政体D.国体有阶级性,政体没有阶级性E.政体影响国体的巩固和发展6.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表现在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B.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C.社会意识的发展归根到底由社会存在的发展所决定D.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形态是阶级利益的反映,具有阶级性E.不同的意识形态反映着人们的社会地位7.列宁指出旧历史观的缺陷是看不到A.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B.社会运动的特殊性C.人们历史活动的物质动因D。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是()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学说C.发展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D.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正确答案:A2、马克思主义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表现为()A.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制度B.致力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C.致力于消灭私有制和剥削现象D.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答案:D3、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在()A.十月革命前才出现B.恩格斯逝世后才出现C.马克思逝世前出现D.马克思逝世后才出现正确答案:C4、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理论观点B.革命观点C.科学观点D.实践观点正确答案:D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对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B.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C.有“高尚的理想”D.是否承认世界具有统一的本原正确答案:A6、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不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A.辩证法中的基本问题B.一切科学的基本问题C.人们在实践中的基本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基本问题正确答案:C7、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解决()A.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B.其他一切科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C.人类存在和发展问题的前提和基础D.人们所有生活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正确答案:A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正确答案:A9、意识自身“物化”过程的本质就是()A.观念创造客观世界的过程B.意念变物的过程C.意识创造物质的过程D.通过实践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正确答案:D10、意识既有对当前的反映,又有对过去的追溯和对未来的预测,可以超越特定时空的限制。

这表明意识具有()A.绝对性B.永恒性C.创造性D.无限性正确答案:C11、清代赵翼有诗曰:“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精心整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参考答案(考试形式:闭卷,完成答题时间:120分钟)班级专业: 学号姓名成绩一、是非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1、唯物主义认为,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志决定物质。

(ⅹ)2、物质世界的一切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中,物质运动是无条件的,所以是绝对的。

(√)3、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没有规律的。

(ⅹ)4、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

(√)5、.前些年国家用提高存贷款利率等办法对付通货膨胀;近几年则用扩大投资\降低利率等政策解决通货紧缩,拉动内需,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这蕴含的哲理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6、2002年7月4日,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工,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和石油工业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蕴含的哲理是量变引起质变(√)7、我国有“小儿辩日”的故事:小儿甲认为早晨的太阳离人近,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大,近大远小;小儿乙认为中午的太阳离人近,因为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的热,近热远凉。

两小儿的辩论给我们的启示是理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感性认识。

(ⅹ)8、“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从哲学寓意上看,其中的“门道”和“热闹”分别是“现象”和“本质”。

(ⅹ)9、中国古代“守株待兔”的故事,主要告诉我们要按规律办事。

(√)10、“如果你无法成为山顶的青松,那就做山谷的小树吧;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成为一颗星星吧!”这段话对我们选择人生道路的启示是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11、“人生仅有‘三天’:今天、昨天、明天。

只爱今天,他不属于未来;只爱明天,他永远是在空间;只爱昨天,无异于生命停滞不前。

”这段名言所表述的人生哲理是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 √ )12、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是.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全国2017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文字版本)

全国2017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文字版本)

全国2017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文字版本)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正确答案:D(2分)2.世界观是【】 A.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B.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C.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D.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正确答案:A(2分)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个谚语说的是【】 A.时间具有一维性 B.物质运动具有持续性 C.时间具有有限性 D.物质运动具有顺序性正确答案:A(2分)4.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 A.马克恩主义的理论品质 B.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C.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D.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正确答案:B(2分)5.在意识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A.忽视意识的主观特征 B.抹煞意识的主观特征 C.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D.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答案:C(2分)教材出处:P936.下列选项中,反映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的是【】 A.芳林新叶催XXX,流水前波让后波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确答案:D(2分)教材出处:P997.那种主张“犬赋的才能”“天生的心灵察从”的观点属于【】A.唯心主义先验论B.川唯物论的直观反映论C.唯物主义反映论 D.辩证唯物沦的能动反映论正确答案:A(2分)教材出处:P998.在真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承认任何真理都是【】A.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B.主观性和相对性的统一C.客观性和绝对性的统 D.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正确答案:D(2分)教材出处:P112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之前不存在资本主义正确答案:A(2分)教材出处:P200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表达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成人教育2017马原A卷参考答案

成人教育2017马原A卷参考答案

成人教育2017马原A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意识的本质:意识是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2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2分);意识是社会的产物(2分)。

2.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而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

(2分)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1分)第三,实践使认识得到产生和发展。

人的一切认识都是从直接经验得来的,而直接经验则是人们亲身实践的产物。

(1分)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分)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分);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2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2分)。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部分地克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分);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1分);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1分);加快了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1分)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2分)5.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2分);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2分);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2分)。

四、论述题(30分)[答案要点]1.论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原理(6分):第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第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第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是要()。

A.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解决实际问题B.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直接答案C.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现成的公式裁剪历史事实D.一切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出发【答案】A【解析】在中国现时代,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考点】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丰富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答案】D【解析】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考点】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物质世界和实践3.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B.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D.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答案】B【解析】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考点】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4.下列选项中,表示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是()。

A.因地制宜B.对症下药C.注意分寸D.实事求是【答案】C【解析】所谓“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等等,都是要求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

【考点】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说()。

A.规律仅仅存在于自然界B.规律是无法认识和把握的C.规律不具有客观普遍性D.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答案】D【解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⑴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冲突和阶级冲突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气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⑵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资本主义基本冲突和各种社会冲突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产生供应了客观条件。

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气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为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打算了阶级基础⑶无产阶级肩负着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适应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须要和时代的要求,创立马克思主义。

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显明特征(1)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彻底的批判精神。

(3)科学性:表现为它力求根据世界原来的面目去照实的相识世界,不带任何偏见。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对任何一个领域都不是浅尝辄止。

3.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也可以表述为意识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它有两方面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谁确定谁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与不行知论的标准。

4.实践的定义、基本特征。

(1)含义: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性(2)实践的基本特点1.客观性: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2.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3.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5.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记的。

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社会性。

人不仅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自然中提升出来,使自然界成为自己的对象,而且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发展着多方面的社会须要,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

最终,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人类必需依靠于自然界才能生存和发展,但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不完全适合于人,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的实践来满意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须要。

全国2017年0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含解析】

全国2017年0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含解析】

2017 年 4 月马克思主义基根源理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切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拥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系统,此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答案】 D【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处于中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世界观是()。

A.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见解和看法B.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根本见解和看法C.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根本见解和看法D.人们对外面世界的根本见解和看法【答案】 A【分析】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含自然、社会和人类思想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见解和根本看法。

3.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个谚语说的是()。

A.时间拥有一维性B.物质运动拥有连续性C.时间拥有有限性D.物质运动拥有次序性【答案】 A【分析】时间是物质运动的连续性温次序性。

所谓连续性是指任何一个事物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所谓次序性是指事物的运动过程中不一样阶段的出现有一个先后次序关系。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老是朝着一个方向向前发展,既不是循环,也不是倒退,拥有不行逆性。

比方“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岁月好似河中水,只好流去不流回” 等。

4. 联系的看法和发展的看法是()。

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质量B.唯物辩证法的总特点C.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D.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中心【答案】 B【分析】唯物辩证法的总特点是联系的看法和发展的看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质量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脚踏实地;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中心是矛盾。

5. 在乎识问题上,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

A.忽略意识的主观特点B.抹煞意识的主观特点C.夸粗心识的能动作用D.否定意识的能动作用【答案】 C【分析】唯物主义: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因此唯物主义是夸张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2017年《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部分)》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7年《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部分)》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部分)》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2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A.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 B.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C.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D.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统一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3.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的联系问题B. 人与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4.不少农民习惯“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农产品走俏,今年就种什么,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跟风种地”的失败,从哲学上看,是因为他们没有()A.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出发 B.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C.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 D.坚持普遍联系的原则5.对于同一棵树,植物学家是从它的生长习性来认识它,木材商是从它的实用价值来看它,画家是从它奇特美观的外形来欣赏它。

人们对同一棵树的不同认识表明()A.人的认识总是具有主观随意性的 B.认识对象是由主观意识创造的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人的认识会受主体因素的制约和影响6.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一种()A.宿命论观点B. 朴素唯物论观点C.机械唯物论观点D.唯意志论观点7.“物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8.“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个命题表明()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D.意识从本质上来看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9.“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运动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 D.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10.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2017年_《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三)

2017年_《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三)

2017 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三)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

这就是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A、矛盾普遍性原理 B 、运动、发展的原理C、普遍联系的原理 D 、矛盾特殊性原理2、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导演拍戏B 、警察巡逻C 、农民种地D 、科学家做实验3、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根本的关系是()A、改造和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B 、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C、满足和被满足的价值关系 D 、欣赏与被欣赏的审美关系4、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社会意识形态 B 、政治法律思想 C 、国家政权D 、政体5、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B、人的实践活动C、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D 、工具的制造与使用6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写诸葛亮用木马车送粮而非用汽车,《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能七十二变,却变不出智能手机。

这说明()A、人们的立场不同认识就不同B、古代文学家思想保守,想象力不够丰富C 、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事物D 人们的思想认识是变化的 7、 下列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A 、昼夜交替B 热胀冷缩 C8、 感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是( ) A 、感觉、知觉、表象BC 、感觉、直觉、想象D 9、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促进了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的环境中保持了 持续较快的增长。

这说明( )A 、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巨大反作用B 、 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变化C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 生产关系只要发生变化就一定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显著的特性是( )A 、革命性B 、科学性C 阶级性D 、实践性11、 “社会发展既具有合规律性,又具有合目的性,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卷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卷

校园嗨市测验试卷马克思主义底子道理班级学号姓名测验科目A 卷 共 8 页 90 分钟···································· 密 ························ 封 ························ 线 ····························学生答题不得超过此线,试题卷和答题卷分开交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30 个小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

以下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 题意的,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适用于大学期末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适用于大学期末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适用于大学期末考)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BC)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1(附答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A)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C)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B)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B)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C)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柏拉图的“理念论”是(C)的理论A.唯物主义B.二元论C.唯心主义D.怀疑论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

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主要内容。

(l)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分)(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

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意识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

(2分)(3)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其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分)对其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分)2。

意识的能动性及其表现形式是什么?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并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意识反映世界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反映,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②意识对客体信息进行选择和重构,具有能动创造性。

③意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这是意识能动性的突出表现④此外,意识还能影响、调控人体生理活动。

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实现:①必须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进行,要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②并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③意识发挥作用的根本途径是实践。

3.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

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4.运用质量互变规律原理分析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关系。

量变引起质变,一点一滴的工作积累起来,才能形成一个一个小的胜利,一点一点胜利积累起来,才能完成远大的目标。

革命不是一口吃个胖子,需要一步一步踏实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 1 - 页
2016─2017学年 第 1 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A 卷)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三、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答: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4分)
2、从起源来说,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和人类社会劳动的产物;从本质来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

(3分)
3、物质虽然决定意识,但是意识也有自身的特征和发展规律,意识具有计划性、目的性、创造性和调控性的特征,正确的意识对物质世界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反之则具有阻碍作用。

(3分)
2、简述唯物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

答:1、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相互转化的力量。

肯定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3分)
2、事物的发展实质就是辩证否定,是扬弃;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不同周期的交替促使事物的发展呈现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

(4分)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此规律的指导意义在于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3分)
3、简述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答:1、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4分)
2、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经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对事物的表面的感性认识,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理性认识形式进行加工,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第二次飞跃就是把理性认识的结果运用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用理性认识指导人类实践活动。

(4分)
3、人的思想、理论、计划和方案必然会受到实践中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况的约束,所以,认识的过程永远不会一蹴而就,必然要经过不断的再认识和再实践的过程。

(2分)
四、 材料分析题(共45分)
第一题:
1、分别概括三则材料的基本内容。

(6分)
答:材料一鼠疫引发的连锁反应;(2分)材料二一颗钉子缺失导致的一个王国的灭亡;(2分)材
料三中外文化应该互相交融,共同发展。

(2分)
2、上述材料反应了唯物辩证法哪些基本原理。

(6分)
答:1、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任何事物内部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它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分)
2、事物联系的条件性原理。

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事物总是通过各种具体的条件而建立起具体的联系。

(3分)
3、事物发展对立统一规律原理。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本质规律。

事物总是在不断矛盾运动的过程中通过同一性和斗争性推动事物的发展。

其中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促使矛盾双方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各自得到发展,同一性也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3分)
(答道以上两点皆可给给全分。


3、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分析为什么“我国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

(10分)
答:1、联系是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4分)
2、“我国的文化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体现了联系普遍性的原理。

一方面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共同体的一部分,中华文化和其他文化一起组成了人类文明的整体。

任何一种文化,如果不能在和替他文化的比较中取长补短,不断的改造、扬弃,就不能保持其先进性和创造性;如果离开世界文明的大环境,博采各家之长,就会在世界文化的发展中落伍,丧失其世界化和全球性。

另一方面,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也包含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只有中华文化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和提升,才能促使人类文明整体的发展,离开中华文化谈共同发展也是没有意义的。

(4分)
3、所以,在现实的实践中,我国各界领导人对此都有清晰的战略性认识,他们的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人类文明关系的深刻剖析,为我国文化发展指明了道路,只有坚定不移的按照他们的思想去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才是正确的方向和道路。

(言之成理,皆可得分。

)(2分)
第二题:
1、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及其内容(9分)
答:1、以上三段材料共同反映了事物联系与发展过程中质量互变的原理。

(3分)
2、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秩序的变动,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性变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不断的质变量变过程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3分)
3、引起事物质变的关键在于事物度的变化,任何事物的量变超多了一定的度,就会引起质变。

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时候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3分)
2、用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原理论述反腐败对于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的重要作用。

(14分)
答:1、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4分)
2、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无条件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4分)
3、反腐败和实现“四个全面”就是一对矛盾。

没有党和国家大力的推行反腐败行动,打造官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体制,就不可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反之,如果不确立“四个全面”的改革目标和改革实践,就不能建立法治社会,也不会再法治基础上从严治党,这也不利于反腐败事业的开展。

(4分)
4、实践证明,反腐败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把反腐事业纳入到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的宏伟目标体系
中来,才是解决反腐败和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目标的正确道路。

(言之成理,皆可得分。

)(2分)
第- 2 -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