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

合集下载

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在课改中语文阅读教学应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在课改中语文阅读教学应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师 是 自身 素 质相 当好 的省 级 骨 干 教 师 。 他 所 上 的课 , 一 般 标 从 准来 衡 量 , 比较 成 功 的 , 教 学 设 计 方 面 还 有 一 定创 意 和 突 是 在 破 。 同 时也 暴 露 出 , 师 有 意无 意 忽 视 了 对 文 本 的 深 入 钻研 , 但 教
维普资讯
语 文 教 师 要 成 为 文 本 1z 的 ¨ 音 1者 知
在课 改 中语 文阅读教 学应处理好三方 面的关 系
浦 城县中学教育教研室 江祖贵
实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 , 我们集 中组织 了 8 位省市骨干
教师 开 设 课 改 教学 观 摩 课 。这 期 间 . 听 了一 堂初 中阅 读 教 学 我
必要 的 , 必 须 以感 性 为 基 础 , 以课 程 标 准 强 调 阅 读 是 学 生 但 所
性要 以完整性为代 价。 我们不妨把爱因斯坦这段话 中的“ ” 比较 复杂 的事件” 看成是 阅读 的课 文尤 其是文学作 品. 这位伟大的 自然科学家对 事物 完整 性的见解 是多么深刻 f
得思 想 启 迪 . 享受 审美 乐 趣 。
歌咏祖国风物和描写春夏秋冬美景 的诗句” 三是“ ; 学生表演朗 读‘ 听老师讲课 ’ 片段” 加强阅读课 的朗读和诵读 , 。 我们非常赞 成。 但这里反映出执教老师对课文重点 的把握发 生了偏移。 首
对感 性层 面关 注太少 . 理性 分析太 多 , 乎讲课 中不从思 似
灵世界 , 理解在表情达意时遣词造句的功夫。 其实 ,往事依依》 《 的课 后练习已点 明了编者意 图 :你觉得课 文中哪些 语句最精 “
彩 , 能 打 动 你 的 心 . 能 引起 你 的联 想 ? ” 教师 引 导 时没 有 最 最 但

小学语文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教学理念篇一: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一、正确领会语文课程的定义正确领会语文课程的定义,对于如何有效开展语文教学至为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定义了四个方面:1.全面提高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这个定义就比一般意义上的语文教育观念具有更丰富的含义:它既包括了怎样教、怎样学、学什么,又包括了语文教育的理想和追求,包括了语文教育的基本信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表述,摆脱了长期以来人们关于语文学科功能的争论,正面论述了语文的学科性质和地位,即不能单纯强调二者中的某一方面,应在二者统一发展的基础上,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这是新的语文课程的追求。

二、更新观念、努力创新任何一名教师都不可能把学生步入社会后几十年中所需1要的知识都传授给他们,但如果学生具备了自学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探求新知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创造的激情与精神,同时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就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终生受益不尽。

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

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

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三、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正因为如此,才能满足社会各种事业的发展。

而人的素质,由于先天条件和后天发展的差异,也是各具特色的,有着各自特点和发展潜能,正因为如此,人才有自己的个性特长,才能满足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特长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其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和谐地、主动地发展,所以从这一意义上说,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如何提升语文教师的素养

如何提升语文教师的素养

如何提升语文教师的素养[摘要]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

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正确关系,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

这是各学科教师今后发展的共同方向。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师素养提升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如何塑造他们,使他们成材,是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思考的。

人们常说:“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教育教学素质。

这三个素质是搞好语文教学的关键,它对语文老师的工作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语文教师要有哲学眼光要用辩证的目光,全面准确有针对地看语文教学。

试想,一位语文教师在对待文学作品时,不能上升到一定的认识高度,语文教师给学生的将会是什么呢?语文教师的存在还有价值吗?以哲学的智慧培养起学生的智慧,使之具备反思的传统,甄别文化,建立起自己的价值系统与人生的意义,具备判断新旧系统的能力,这才是根本意义上的教育与培养,这才是灵魂塑造的核心。

二、做好一名语文教师,就要使自己具备深厚的语文素养而语文老师要具备的语文素养,我想,首先,要回归语文,练好内功,尽可能正确、到位地理解和把握文本,这是一道“铁门槛”。

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应如古人所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要多读古今优秀诗文,选读一些重要的美学和文艺学论著,注意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教师自身的积淀厚了,识理多了,视野宽了,立足点高了,知识渊博了,才既能宏观把握,又能微观深入,语文阅读教学才能进行得游刃有余。

我平时喜欢浏览各种报刊杂志,及时吸收新的教学信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特别是几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本人积极学习电脑技术,上网浏览信息,听取同行的建议,当然更主要的是为了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并设法运用的实践中去。

每当教学中有了困惑和问题,就经常写成贴子,发在相关的教育论坛上,获得同仁们的不少帮助。

诗教结合 以诗育人

诗教结合  以诗育人

诗教结合以诗育人摘要:学习中国古典诗歌对于小学生人格的培养、情操的陶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力图从诗歌教学的现状分析入手,对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之加强策略予以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策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诗歌是一种至纯至美的文学样式,中国有着灿烂而悠久的诗歌文化,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古往今来,中国古典诗歌对中华民族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国古典诗歌的教育意义仍不可忽视,如何将诗歌与教学相结合,在诗歌的教学中实现育人的目的,是摆在所有语文教学者前的重要课题。

一、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在长期的工具性观念影响下,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诗歌教学的方式并不完善,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师生对诗歌教学不够重视、诗歌积累过小、诗歌教学方式程式化等问题。

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一)、教学目的的功利化虽然我国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是不可低估。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和学校升学率,一些老师只能全身心地致力于对备考知识的讲解和强化,在诗歌教学中,把诗歌赏析课变成背诵和默写课。

而学生则急于提高考试成绩,往往偏爱英语和数学等成绩提升快速的学科,而诗歌学习的成效往往是隐性大于显性,因此在缺乏足够引导的情况下,小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往往并不浓厚。

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就形成了一种现象:教师功利地教学,学生功利地学习。

(二)、快餐文化的风靡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了适应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涌现出大量的“快餐文化”。

先进的传播媒体和快捷的传播效率让当今小学生处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包围中。

快餐文化在阅读领域的典型体现就是浅阅读模式的产生。

小学生课外阅读时往往喜欢选择轻松浅显的读物,浅阅读渐渐占据了他们阅读的半壁江山。

然而,诗歌形式精悍,内容浓缩,需要仔细地品味和琢磨才能领略其神韵,故其不适合浅阅读,因此,许多小学师生不愿阅读古典诗歌,诗歌阅读积累量十分有限。

激情语文课堂教学

激情语文课堂教学

漫谈激情与语文课堂教学[摘要] 语文教学既需要科学性,也需要艺术性,艺术需要用激情进行演绎。

语文课堂中,教师注重用激情点燃学生的热情,这不仅能使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需要。

语文教学呼唤激情,呼唤语文教师以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

[关键词] 激情;课堂教学;体验创造英国伟大诗人拜伦说过:“激情是诗的粮食,诗的薪火。

”它告诉我们:没有激情,就没有诗歌。

同样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上,如果教师没有激情,也就失去了教学的原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

”语文课堂中教师注重用激情点燃学生,这不仅能使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语文教师营造的“激情课堂”就是星星之火,能让学生这一片干枯的急需进发求知热情的草原,呈现燎原之势,一、语文课堂教学呼唤激情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在评价一节课时,既找不出认识上的错误,也没发现理解上有什么不妥或表达上有什么明显失误,但是却总觉得像缺少点儿东西:教师中规中矩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兴趣不浓,劲头不足。

语文的魅力在课堂上得不到任何的体现,学习的目标落不到实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一句话概括:缺乏激情。

比如,一位老师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时。

不断地去分析诗歌的内容,这句诗是什么意思,那一节有什么作用……课堂上激不起学生的热情,其效果可想而知。

相反地,于漪老师在上这首诗时,只是一遍遍地与学生一起诵读,一起感悟,最后大家一起流泪,一起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

李镇西认为:“一个教师要以自己对所教学科的态度去影响学生,用发自内心肺腑的职业情感去感染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热爱,”语文教师当然不一定是诗人,但他应该具备诗人的气质;语文教师也不一定是作家,但他应该拥有作家的情怀。

我们不是给学生讲语文,也不是带着学生学语文。

而是用自己的语文气质感染学生。

项脊轩志优秀教案

项脊轩志优秀教案

项脊轩志优秀教案【篇一:天地一沙鸥:《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部分实录】《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部分实录时间:2004年11月6日下午15:25—16:10学生:广州执信中学高一学生执教者:执信中学曾湖仙老师听课者:中南六省各地教师1300余人教学目标:1、翻译全文,掌握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

2、体会文章感情,学习这种感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1、了解细节在感情表达上的作用。

2、学习文中直接与间接地表达感情的表现手法。

3、介绍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1、照课文段落分段到组翻译原文,并完成课后字词的练习。

2、第一课时后布置学生仿造课文写法写一个表现亲情的片断。

公开课为第二课时,将第一课时教案简述如下:一、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补充课文注:项脊轩是归有光书斋名,因其远祖曾居项脊泾,故自号”项脊生”,名斋”项脊轩”.含念宗追远之意.“志”是一种记事抒情的文体.归有光自幼苦读,八岁能文,然科举不顺,35岁才中举人,其后连考九次进士,60岁方中,又因名次靠后,不为重用,多任州县小官.归有光一生大半时间在家乡度过,幼年丧母,23岁娶妻魏氏,27岁时妻病逝.其一生经历坎坷,所遭惨恻.归有光散文取法唐宋八大家,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因此后人把他与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

黄宗羲称其散文“明文第一”时人誉之“今之欧阳修”。

二、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与默读结合,读的时候要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有无类似的情感体验。

三、学生独立研判印发的译文,比较括号内以及个人翻译的得失。

然后四人小组讨论发表意见。

(原文较长,这里不赘述。

印发的译文可能是学生翻译的原文)四、教师结合译文简介直译、意译的方法。

五、指出证明文中部分实词(顾、胜、cuan、逾、先、比、朝、殆、书、手)的多义性和特殊用法,并完成课后第三、四练习题。

(说明:本课排在粤教版新课程教材的第二模块文言文单元之首,所以教师作如是处理,就如何翻译文言文作了系统介绍)第二课时:一、简单导入。

初中语文_伯牙鼓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伯牙鼓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及重点句子翻译;2、理解文章内容,体会“知音”内涵;3、学习运用正侧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及重点句子翻译;2、理解文章内容,体会“知音”内涵。

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知音”内涵;2、学习运用正侧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师:古时候,有一个音乐才子琴技高绝,但他的琴声却没有人能够听懂,常常是曲高而和寡。

终于有一天,有一个砍柴的樵夫经过,听懂了他的《高山流水》。

才子大喜,曰:“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两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

从此,不管才子如何弹奏,樵夫总能准确地道出乐曲中的美妙。

师:你知道,这二人分别是谁吗?生:俞伯牙和钟子期师: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伯牙鼓琴》,让我们一同去了解一下伯牙和子期之间的故事吧!二、文学常识本文选自_《吕氏春秋》____,又称《吕览》,是战国末期秦国丞相____吕不韦___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纂的一部巨著。

三、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3.生点评,师顺势点出文中易读错的字及停顿,生练习。

4.指名读课文。

四、疏通文意1.学生结合注释逐句翻译,注意课件中的标红字词。

2.组内交流不会、不理解的字词。

3.班内解决不会、不理解的字词。

4.学生合作完成全文翻译,师生总结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5.2分钟巩固五、研读课文1.思考: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生答明确:本文记叙了伯牙鼓琴,钟子期善听,钟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的故事。

2.思考:文中如何写伯牙善鼓琴的?又是如何写钟子期善听的?小组交流,生答明确:伯牙善鼓琴:心中想什么就能弹什么。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钟子期善听:伯牙弹什么,钟子期就能听出什么。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师:对伯牙弹琴这个地方的描写对于塑造伯牙这个人物形象来说属于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明确:正面描写师:通过子期对伯牙琴声的赞叹对于塑造伯牙这个人物形象来说属于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明确:侧面描写师:通过子期对伯牙琴声的赞叹对于塑造子期这个人物形象来说属于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明确:正面描写师:伯牙和子期在这一阶段的生活是怎样的?明确:默契、和谐师:读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呢?愉快、舒缓,在读子期对伯牙的评价时应该有兴奋。

正确 明确 准确

正确  明确  准确

正确·明确·准确教学有效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余文森教授认为:“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是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

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

”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方法很多,现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些肤浅的体会。

一、文本解读要正确文本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凭借,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文本。

虽然语文教材本身没有严格的知识体系,只是一篇篇的选文,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但作为学生学习的文本,教师在解读、理解上一定要正确把握,让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功效,肩负起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

要正确理解文本,教师必须要以不同的角色去阅读:一是以一般阅读者的身份阅读文本,这是一种完全自由的、放松的、纯粹的阅读,是超越性的、不带任何框架的、没有功利的阅读,体现对文本阅读的“纯真”;二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去阅读文本,教师要成为文本的知音,深入钻研教材,恰当地处理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三是作为一名学生去阅读文本,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的程度去解读教材。

一位作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大师?大师就是那些下最深功夫研究、用最浅显的语言表达研究成果的人。

”教师就应该是这种人。

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一文,其主要目的并不是单单让学生知道黄山松树的特点,当然这些内容是要让学生知道的,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读书,让学生明白作者如何用具体的语言文字表达黄山松树的“奇”。

教学中,一要通过初读,扫清字音障碍,整体感知全文内容;二要通过精读有关语段,感受黄山松的“奇”,尤其是一些关键语句,如,迎客松的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郁郁苍苍、充满生机,陪客松的翠绿、高大,送客松的姿态独特、枝干蟠曲等,这些都要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插图以及生活实际加以体会;三要通过品读有关比喻句、拟人句,再把句子与课文插图、有关课件联系起来,发挥联想去感悟黄山奇松顽强的生命力和生动的形象;四要通过写一写课文第3自然段中某一种黄山松的具体姿态,形成学生的读、写能力。

做文本作者的“知音”

做文本作者的“知音”
而 “ 己 园 ” 荒 。
予 以肯定 。但同时也暴露出 , 师有意无 意忽 视了对文 教
本的深入钻研 。”

次我 听两位 老师 同上《 浅水 洼里 的小 鱼》 一课 ,
两 位 老 师 都 制 作 了 精 美 的课 件 ,一 位 老 师 的 导 课 是这 样 的 : 先 猜 一 个 谜 语 ( 案 当 然 是 小 鱼 )然 后 出 示 课 首 答 , 件: 一条 小 鱼 困在 水 洼 里 , 睁 大 眼 睛可 怜 地 说 :谁 来 它 “ 救 救 我 呀 ? ” 样 的 开 头 当然 能 够 吸 引学 生 , 这 样 的 这 但 开 头 却 无 法 使 学 生 读懂 课 文 。 因 为 课 文 中的 “ ” 这 我 是 样 劝 正 在 救 小 鱼 的 小 男 孩 的 :水 洼 里 有 成 百 上 千 条 小 “ 鱼 , 是救不完的。” 是“ ” 愿意救 , 是要救的实 你 不 我 不 而 在太多 , 不过 来。而课 件中就出示 了一个水洼 , 救 困住 了一 条 小 鱼 。学 生 怎 么 能 领 会 到 小 男 孩 一 边 捡 鱼 。 一边 头也 不抬 地 说 :这 一 条 小 鱼 在 乎 , 一 条 也 在 乎 , 有 “ 这 还 这 一 条 … …” 另 一 位 老 师 也 是 在 课 件 中 反 复 出 现 他 从 VC 中 截 取 的 一 段 录 像 : 林 中的 小 水 洼 里 , D 丛 一群 小 鱼 在 游 来 游 去 ,哗 哗 的 水 流 声 回 响 在 我 们 的 耳 边 … … 这 里 的 小鱼 倒 是 多 了 ,可 为 什 么 把 小 鱼 由沙 滩 上搬 到 了 丛 林 中 呢 ?课 文 中 写 到 :用 不 了 多 久 , 水 洼 里 的 水 就 “ 浅
湖 南长 沙 市岳 麓 区教研 室( 10 6 4 0 0 )熊社 昕

知音文化

知音文化

“知音文化”的知音——评罗才军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杭州市拱宸桥小学王崧舟此课代表浙江参赛,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全国第八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获得特等奖。

我曾经评过钱锋执教的《伯牙绝弦》,以“绝了”二字相叹。

现在再评罗才军执教的《伯牙绝弦》,我则以“知音”二字相赠。

知音是关系的产物,没有关系就没有知音。

知音是一种古典情怀,也是一种现代情缘。

知音不仅指向人人关系,也不妨衍而化之,由人人关系,推及人与自己、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万物、宇宙乾坤的关系。

就教学而言,知音也是一种值得建构的新课堂文化。

语文教师,成为文本的知音、课程的知音、学生的知音,乃至自我本色的知音,岂非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和巅峰状态。

才军执教的《伯牙绝弦》,我以为,他是邂逅了这种弥足珍贵的体验和状态。

他的巨大成功,正是知音文化的巨大魅力所致。

一、细读,做文本的“知音”教师首先应该成为《伯牙绝弦》这个文本的知音。

我在小语界不遗余力、一再倡导的“文本细读”,正是教师成为文本知音的必由之路、不二法门。

为执教《伯牙绝弦》,才军细读此文,沉入语词,玩索不已,几达“三月不知肉味”的境界。

我细读过他为此写就的长达7000余字的《伯牙绝弦》文本细读,可谓研精阐微、识见卓荦,深得文本的个中三昧。

现摘几段如下:——关于友谊的典故颇多,如:管仲与鲍叔牙的“管鲍之交”,郑少谷与王子衡的“生死之交”,角哀与伯桃的“舍命之交”等。

然而,比较起来,伯牙与子期的友谊更得“知音”之精髓。

具体想来,原因有二。

其一,管鲍之交、舍命之交皆赖于直接言说、行为激赏,其交情是在切切实实的交往中愈渐浓厚的。

而伯牙子期则不同,他们之间既无惯常的耳鬓厮磨,亦无全然忘我的付出,只在善鼓善听的一念之间。

其二,伯牙子期的相交系于一张古琴,可谓“自琴而始,破琴而终”。

在民族文化中,古琴是与名士隐者的高贵气节相依傍的,所谓“士,无故不彻琴瑟”。

显然,伯牙子期相交的格调,是高于管鲍、角哀之流的。

激情——语文课堂的魅力

激情——语文课堂的魅力

激情——语文课堂的魅力作者:周霞云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2008年第04期语文是情感的语文,因为语文不仅学语文知识,还承载着传承文化,文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

一篇散文,一首古诗,一句名言,哪个不具有情感呢?语文是对诗意的追求;语文是要呵护学生心底最柔软的东西;语文是要为学生打好精神的底子。

所有这些理想的信念,无不需要激情的支撑。

要想教好语文,教师首先有情感,这种情感来源于对文本的解读,来源于对生活感悟,来源于对学生热爱。

有人说,教师的激情是一种造作,我认为这样的认识不正确的。

一个充满激情的教师始终是想学生所想,始终和学生一起共享着生活的快乐与幸福。

激情需要点燃,需要走进文本与读者的内心。

那么,语文老师的激情来自哪里?激情首先源于对教育、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爱,对语文教学的爱。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魏书生、李吉林等都有一段为走上讲台而执著追求的感人故事。

他们也正是凭借着对语文教育满腔热忱的爱,才能在语文教育教学上做出非凡的业绩。

窦桂梅老师的语文课总是充满激情,这不能说那不是她爱的表达与倾诉。

有了爱心带来的激情,可以全天候、全方位地为学生服务,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真正实施教师对学生的点拨、引导。

激情来自自信语文教师要做文本作者的“知音”。

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文本,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熟悉教案,才会成竹在胸,充满自信;才可能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地走进教室,在课堂上风度翩翩,声情并茂,挥洒自如,游刃有余。

有了自信带来的激情,可以营造语文教学的生动气氛,开辟语文教学的崭新天地。

激情来自志趣热爱生活,对教育事业怀有远大的理想,兴趣广泛,性格乐观、豁达,这些应是语文教师的良好素质。

志趣广泛而高尚可以使教师底蕴深厚,幽默风趣,反应机敏。

有了志趣带来的激情,可以构建语文教学的全新框架,真正落实《课程标准》关于全面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

在语文课上,激情怎样表现呢?“言为心声”,有声语言的传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语言也是最利于表达情感的媒介。

小学语文教学中品析关键词的教学指向

小学语文教学中品析关键词的教学指向

小学语文教学中品析关键词的教学指向作者:李永莉来源:《山西教育·教学》2020年第06期在统编教材中,有把“关键语句”方面的学习列为语文要素的安排,对于关键词的学习并没有给予应有的突出。

其实,学习关键词是学习关键语句的基础,而关键词的学习,一般以品析为主。

所谓品析关键词是教师指导理解、分析、品味、欣赏、运用字词的阅读教学过程,是一种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文本研读的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语文鉴赏能力、鉴赏水平的学习活动,更是语文课堂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离不开的实践活动。

因此,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对关键词进行锤炼、品析,是深入学习的有效抓手。

一、在关键词聚焦中指向情感体会文章都是作者有感而发的产物,课文所选文章文质兼美,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更是适合学生感悟的正能量所在。

因而,语文课堂上就要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体会文章的感情,引导学生受优秀作品的激励、感染而产生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以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7课《鹿角和鹿腿》为例。

课文开始的第一个自然段只有一句话:“丛林中,住着一只漂亮的鹿。

”其中的“漂亮”就是课文中的一个关键词。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聚焦这个关键词,细细研读课文,以体味情感的变化。

“漂亮”的主体是鹿,丛林是鹿生存的范围,丛林中也有视鹿为猎物的天敌狮子。

随着故事的发展,鹿对自己的漂亮有了自觉意识,那是从池塘里水中的倒影发现的,“精致的身段”之外更突出的是鹿角的“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再与四条太细的腿比较,课文由此传达出的是一种赞美以鹿角为代表的“漂亮”外表。

接着,出现危险时,尽管在鹿自己看来都觉得太细的四条腿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能够很快把狮子甩在后面,此时鹿还没有意识到并不漂亮的腿的功用,只有当鹿角惹祸被树枝挂住跑不了,狮子又不断逼近时,危险万分脱险之后,鹿才认识到“漂亮”对于丛林中的鹿来说,不能够增加安全保障,只有实用的腿才是安全的保障。

这就是课文中作者寄托在“漂亮”这一关键词中的情感变化,从中可以体会出,有时候“漂亮”不仅无用反而有害,从而引导学生在对“漂亮”一词的聚焦中升华情感。

教师要做文本和学生的知音

教师要做文本和学生的知音

, 差 堑 与 一 J

堡 …一 — … —




SUBJECT T S EACH I G. N AND 三 RNI G I PRI N N MA RJ SCHOOL ,
【 教师发展 】

教 师 要做 文 本 和 学 生 的 知 音
孙 双金
【 文出处 】 小学语文教 学( 物 ) ( 原 《 人 》 太原 )20 .下.4 4 ,095 4 —7
“ 吟安一个 字 , 捻断数茎须 ” 语 不惊人 死不休 ” “ 。每 篇文章 , 甚至每一句话 、 每个词都倾注 了作 者的无

限心血 。我们 读 者 唯有 “ 文 以人 情 …‘ 心会 本 披 潜
文” 一 字未宜忽 , 语悟其神 ” 方能 真正走进 作者 “ 语 ,
的心灵 , 文本 的知 音 。下面我 结合 自己备课 的实 做 践经验来谈谈我 的感悟 和体会 。
山” 说 诗 人 靠 家 近 , 该 “ ” “ 风 又 绿 江 南 是 应 还 ;春 岸 ” 是说诗 人 离 家久 , 该 “ ”; 明月 何 时 照 我 , 更 还 “
陶在《 语文教学 二十韵》 中指 出: 陶不求甚 解 , “ 疏狂 不可循 。甚 解 岂难 致 ?潜 心 会 本 文 。 一 字 未 宜 …‘ 忽, 语语悟 其神 , 文通 彼此 , 如 梁与津 。 品味 文 惟 譬 ” 本语 言是语文教师备课的一项重要 内容 , 也是语文教 师的教学基 本功 , 它需 要 教师在 咬文 嚼字 中揣 摩作 者, 在品词析句 中走近作者 , 在推敲把玩中感悟作者 。 李 白的《 汪伦 》 多人都 讲过 , 赠 很 大多 只是在 字 面上疏通诗意之后让学 生背诵一下 了之 。我 却在反 复吟诵这首诗 的过 程 中产生 了一 系列 的 问题 : 白 李 和汪伦相识仅仅是 因为 汪伦 的一封 书信 , 他们相 聚

铺设多维路径,提升思维品质——评张玲玲、徐同涛两位老师《灰雀》教学设计

铺设多维路径,提升思维品质——评张玲玲、徐同涛两位老师《灰雀》教学设计

思维是听说读写的基础,思维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关键能力之一。

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灰雀》是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不仅仅是完成理解课文的任务,其实也蕴含着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这一重任。

张玲玲和徐同涛两位老师深谙这一语文要素的内涵及育人价值,在教学设计时,铺设多维路径,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去思考,去品读,去交流,在深度阅读中拓展思路,提升思维品质。

一、可取之处:多维设计,关注思维(一)在想象中提升思维品质《灰雀》这篇课文故事情节简单,人物对话简洁,但“言外之意”丰富。

本文最大特色是用人物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也在对话中得以塑造,而人物内心的活动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张玲玲老师设计的《灰雀》一课紧扣文后的第2题“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展开教学,可见张老师是深知教材编者意图的。

张老师用这一主导问题,借助表格填空和多次对话,驱动教学的开展,让学生边读边悟边想象,走进列宁和男孩的内心世界,从而认识列宁的智慧和他对男孩的教育、尊重与呵护,也看到了男孩内心的纠结、自省,知错就改的转变过程。

依据对话,推测人物内心活动,由表及里,逐步认识人物。

通过联系上下文、抓住标点符号、想象故事情节等方法来揣测人物内心的想法,学生的想象力与推测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得到了提升。

(二)在推测中提升思维品质文本是有其个性的,每一文本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

解读文本,把握了文本的独特性,才能更准确地找到文本的价值。

方智范教授曾经说过:“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

”《灰雀》这篇课文其实暗藏着一条线索——灰雀去哪儿了。

这个悬案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心,直到最后才揭开谜底,原来真的是被男孩捉走了。

徐同涛老师对这课的文本解读很通透,敏锐地发现了这条线索,因而他的设计独辟蹊径,拎出了一个可以统领全文的问题:灰雀去哪儿了?学生解答这一问题似乎在寻找证据,侦破案件。

语文教学中的“解读与设计”

语文教学中的“解读与设计”

语文教学中的“解读与设计”作者:仲丛红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年第01期一、深刻解读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教师要做文本和学生的知音》一文中指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

“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说,回归语文,练好内功,尽可能正确、到位地理解和把握文本,这是一道…铁门槛‟。

”(方智范《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地提出了阅读互动的三维结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维就是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再者,文本是由一个个传承中国文化的汉字,一个个饱含深情的词语,一句句充满灵性的句子组成的,它不是“死板”,它承载着创作者的思想、价值观与情感倾向等,都需要我们去解读、去品味,才能踏上语文教学的求真之旅。

由此,笔者以为,不管语文教学理念如何翻新,教学手段如何变化,进行丰富、灵动、多元的文本解读,始终是一线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

以其昏昏怎能使其昭昭?没有高屋建瓴谈何指导引领?解读文本做到读懂、读透、读宽。

读懂是指能与作者对话,懂得字里行间的意义,懂得内蕴的意义;读透是指能有自己的阅读体验,能挖掘到教材的精髓,能估计到学生的阅读体验,能准确地把握所教文本在教材中的作用、在教学体系中的位置;读宽是指能牵连出相关的阅读材料,形成主题阅读链。

二、精美设计当我们对文本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就要去粗取精、删繁就简,进行总体教学构思。

这一环节尤为重要,它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师生双方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充分考虑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充分考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具体设计注意把握如下几点:1. 探寻教学切入点语文教学设计中最难的是准确找出“突破口”,并以此带动全文,极为简洁地处理教材。

老师们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从题目、结构、线索、情节、人物、关键词句、重点语段、重点疑难点等方面作为统帅全篇的教学突破口。

争议语文教师阅读思考

争议语文教师阅读思考

争议语文教师阅读的思考社会上曾流传这样的论调,教不好书就去教语文。

语文教学曾被人们当作手拿教参,照本宣科的典型。

这虽然是一种恶意的夸大,但语文教学中存在这样的不足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目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现状仍令人担忧,有不少教师以阅读教参来取代阅读文本,说得难听点,就是充当教参的二道贩子。

阅读教学总是人云亦云地照搬教学参考之类的东西,根本不是自己的理解,而且很多的时候也只是跟风。

尽管教参、各类教辅在编写形式上已经给教师发挥独立钻研教材的主动性和教学的创造性留有一定的空间,但奉教参为圭臬,不敢逾雷池半步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

面对着这种现状,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我们不得不大声疾呼,教师应该首先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进入文本。

语文教师放弃作为一个普通阅读者的身份,从长远来看,是对语文教师专业化的严重阻碍,我们不禁要深究:是什么让语文教师放弃了一个作为普通阅读者的立场呢?笔者以为追根溯源还在于目前的考试制度。

课堂阅读教学的第一目的就是功利地应付考试,所有的一切都围绕考试展开,急功近利的将试题的答案找出被作为教师阅读的第一要务,同时也被作为传授给学生的最重要的阅读技巧。

在中学常规教学中,试题答案的标准来源就是教参。

同一标准答案的考试制度,严重限制了人的思维和想象,让教师连同学生一起异化,更不要说正常的阅读了。

面对庄严的考试制度、庄严的教材,亘古不变的标准答案,再加上根深蒂固的师道尊严传统,教师们怎敢潇洒、诙谐、随性的解读语文课文?怎敢敞开怀抱、怎敢让心灵飞翔?没有这种无拘无束,教师怎么能深入课文中,怎么能正常阅读?虽然近十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在不断的变化,考试制度在不断变革,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现在的中考和高考中,课内现代文阅读已经难得一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教参列阅读教学的束缚,鼓励多元解读,这是已经被写进《语文课程标准》的。

但是,不无遗憾的是,历史的影响并不像我们想得那样小而有限,原来的考试制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消除,长期以来奉教参为圭臬,教参云亦云的现象仍未改变,很多的老师对待教参的态度也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小学语文听课活动记录老实与信任评课稿

小学语文听课活动记录老实与信任评课稿

小学语文听课活动记录《老实与信任》评课稿《老实与信任》这一课表达了两位车主妥帖处置反光镜被弄碎这起小事,说明了“人与人之间,老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文章语言朴实,字里行间洋溢着动人至深的人世真情,融思想性与人文性于一体。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感受到的黄教师的教学魅力有如下:一、钻研教材——重识文本的漂亮。

对语文教师来讲,要回归语文,练好内功,教师应该重视对文本的深切钻研,尽可能正确、到位地明白得文本所包括的情感,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若是关于文本的解读与把握不甚到位,就会大大减弱教学的有效性,使得学生难以进入情境。

黄教师关于钻研本课教材有如此的尝试。

一、牢牢扣住课题展开教学。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老实与信任》,什么缘故以此为题呢?是因为作者的老实和对一个生疏人的信任才博得了对方的信任的。

正因为如此,让学生明白得“你给我留下了老实与信任”就成了课文的难点。

失误(1):在教学中,没能抓住这点进行解题,课前研究得不够透彻,因此也未能引导学生体会到这一点,只是停留在“我是一个老实的人”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得不够。

二、深切挖掘语言文字所蕴藏的涵义。

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应该认真推敲,反复琢磨,逐句体味。

失误(2):对“毕竟”一词的明白得。

在对“毕竟”一词的明白得中,我让学生把“毕竟”换成另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希望以此让学生了解我是一个老实、负责任的人。

其实换另一种引导方式会更好,能够如此引导:“我是在尽可能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拉。

”继而让学生明白得我信任小红车的主人,相信人与人之间充满了老实,如此也加倍加深了对课题的明白得。

这是需要改良的地址。

失误(3):“我”留下了字条,上面写明自己的姓名、。

分析这句时,教师问学生如此的问题:“你在什么情形下会把自己的姓名、这么重要的东西告知给他人?”教师的本意是想让学生明白得“我”想让小红车的主人早点联系自己。

学生的回答比较多,有的说到教师会要学生的能够及时联系,有的说到发生火灾时119会让人留下,有的说到坏人要绑架人的时候会要他人的,因为回答的答案多,以至于浪费了几分钟的时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方智范[按]教师研究教材文本是备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对于语文老师来说,还有着特殊的决策意义。

因为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把握能力却不容乐观。

从解释学的角度来看,不同的教师对于同样的文本当然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然而,在教学论意义上的文本解读应当是有定数的。

如何能比较到位地理解课文并在教学中以恰当的方式解读出来?我们特邀现场听课的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方智范教授结合三篇具体的课文进行阐述,给教师提供一些建议和启发。

最近我听了三堂初中阅读教学观摩课,引起我关于语文课如何回归语文本位的思考。

这三堂课所教课文,分别是记叙文《往事依依》(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说明文《说“屏”》(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歌词《黄河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执教老师都是课改实验区推荐的、自身素质相当好的中青年教师。

他们所上的课,从一般标准来衡量,也是比较成功的,有的在教学设计方面还有一定创意和突破。

然而,我又不免感到,在新课程实施中强调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重视综合性学习、关注跨学科学习的今天,教师对教学设计多样化,对师生互动,对多媒体运用,对引进其他学科知识,下的工夫往往较多。

毋庸置疑,这些努力都应予以肯定。

但同时也暴露出,教师有意无意忽视了对文本的深入钻研,对于文本的解读与把握不甚到位,使得学生难以进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于是造成了“功夫在诗外”这样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状况。

对此,我想指出,语文课要真正具有语文味,关键在于教师要练好内功。

我们应该坚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如下要求: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钻研教科书,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就我从这几堂阅读教学课得到的感想,我认为当前的关键是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感性与理性。

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感性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目标中多处提出要注重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

缺乏感性,是过去阅读教学中人文资源严重流失、语文课走向自然科学化造成的弊端。

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说:“没有一种思维,即使是最纯的,能不借助于我们一般感性形式而进行,只有在这些感性形式中我们才能理解和把握住思维。

”①面对现代工业时代精神贫困化的社会病,要实现人性的完善,现代思想家们更强调人应该参与感性活动,因为感性活动更为天然,更诉诸直觉,个体可以密切介入,在艺术审美活动中更是如此。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在理智状态中认知事物多采取理性的逻辑的方式,但这理性的方式只体现了人与事物的一种关系,如拘泥于理性的逻辑的认知,很容易陷入对人与事物关系认识的惟一性,而忽略了世界向我们展现的更多可能性,也就是世界存在的丰富多彩。

我们一般所说的理性,有的学者称为“知性”。

当代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有一篇重要的论文《论知性的分析方法》②,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关于人口研究的分析方法和过程为依据,提出从知性过渡到理性,从抽象上升到具的片面性和抽象性,恢复事物的丰富性和具体性,达到多样的统一。

他所说的“知性”,其实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抽象的“理性”,而他说的“理性”,却是并不脱离感性的一种理性。

王先生指出,知性方法是将具体对象(譬如一篇文章)拆散成许多抽象成分,并把它们孤立起来进行观察,这样就使多样统一的内容变成简单的概念、片面的规定,他称为“稀薄”的抽象。

黑格尔说:“知性不能掌握美。

”③然而,知性分析恰恰是过去长期流行的一种阅读教学方法。

而真正的理性,就生长在感性之中,是不脱离感性、与感性血肉同躯的理性。

据此,我们认为,让学生感性地揣摩课文——体验情感、感受形象、触摸语言,是一切理解、探究的基础。

逻辑的抽象是必要的,但必须以感性为基础,所以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对感性层面关注太少,理性分析太多,似乎讲课中不从思想意义方面点题,就没有达到目标,这样的问题在这次观摩教学中也有反映。

如《往事依依》一课,执教老师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探寻作者成长的源头,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志趣高尚之人。

”这就是从抽象理念出发,要求学生获得理性的启示,而不是从具体文本出发去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虽也要求学生讨论: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像作者一样看画、读书、听课的经历?你能否举一例来谈一谈?说明老师也试图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生活感受,但这样的讨论有点儿离开文本,而不是引导学生体验作者在文本中层现的心灵世界,理解在表情达意时遣词造句的功夫。

其实,《往事依依》的课后练习已点明了编者意图:“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语句最精彩,最能打动你的心,最能引起你的联想?”但教师引导时没有真正落实到语言上,希望学生说出的是抽象的结论。

我们认为,语文课程中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导向,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而不一定要在每篇课文的学习中都要得出一些似乎很有思想教育价值的理性结论,那样的结论很可能是外在于学生心灵的,而不是内化为学生的灵魂和血肉的。

例如《黄河颂》一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读了课文,放了歌曲《保卫黄河》,然后问学生:“你从中听到了什么?”学生有回答“认识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有表示“要激励自己,今后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我看说的多是言不由衷的空话、套话。

退一步说,即便这些是学生发自内心的认识,也未必是读了《黄河颂》以后才获得的。

老师也注意到抓课文最后一节的关键词,学生回答说是“伟大坚强”,这本不错,但问题在于,教师在执教这篇课文时,自始至终没有介绍《黄河颂》创作的背景——诗人光未然是在抗战爆发、武汉沦陷后,经过壶口东渡黄河,面对黄河之水的磅礴气势,才激发起强烈的感情,酝酿创作了这首歌词的。

依我的浅见,这首歌词共分三节,第一节是赞颂自然意义上的黄河,第二节侧重赞颂文化意义上的黄河,所以说“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第三节才是歌词的重心所在,是尽力赞颂精神意义上的黄河,把黄河作为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所以才反复赞叹黄河的“伟大坚强”,这一点正是以抗日战争中勃发的民族精神为背景的。

给学生提供一个历史背景,结合现实来引导,以此为基础,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了。

但老师始终没有给学生提供这样的背景,于是黄河精神被架空、抽象化了。

试问,如果离开了这一背景,现在的青少年如何能理解黄河的“伟大坚强”的具体内涵?如果联系这些年黄河流域环境的破坏、洪水的狂暴肆虐、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架空地理解“伟大坚强”,不是要闹出笑话吗?《说“屏”》一课,在执教老师提供的“教学设计”文字材料中,我们发现老师本来对课文“浓郁的抒情笔调”还是注意的,而且安排了“对文章贯穿始终的叙述穿插增添了行文的情韵、有意无意的旁引丰富了屏风的内蕴、诗文的化用与点缀得体而优雅、抒情味浓郁的词语感染力极强”这样一些要点,但在上观摩课时却做了调整,把重点转向了屏风知识的介绍和说明技巧的概括,如介绍屏风的特点、作用、种类等知识,播放屏风图片,教师再念解说词,介绍屏风的历史、用处艺术性等。

在我看来,本文的特点就在于作者将屏风放在自己从小至大的生活情境中写,并总是尽可能与自己对屏风的感受处处联系,所以感性的因素在文中显得特别重要。

假如重在感受文章的抒情笔调和文化内蕴,即引导学生体验充盈于文中的一股浓浓的诗意,那才是把握了本文的特殊性。

如果对文本的理解停留在浅层次,就会把这—篇充满主体情感的小品文看成了—般的说明文,把重点放在梳理说明技巧,致力于理性的逻辑的概括和归纳,文章中丰盈的情意却流失了二、局部与整体。

“整体感知”、“整体把握”这些术语现在已经广为人知。

大家都认识到,教科书中的一篇篇课文,都是一个个整体存在,而文学作品更是生气灌注的有机体。

现代美学瘃是十分重视作品的有机整体性质的,如黑格尔在解释什么是“有机体”时说:“有机体的官能和肢体并不能仅视作有机体的各部分,惟有在它们的统一里,它们才是它们那样,它们对那有机的统一体互有影响,并非毫不相干。

只有在解剖学者手里这些官能和肢体才是机械的部分。

但解剖学者的工作乃在解剖尸体,并不在处理一个活的身体。

”④王元化先生发挥黑格尔的意思说,如果是无机的矿物,从矿物割取一部分下来,既不影响整体,也不影响部分,它仍是矿物,不引起质的变化。

可是生命有机体不同,从人体割下一只手来,就再不是一只手了。

艺术形象的任何部分的任意改动,必然会影响其他部分以至整个作品的原有性质,因为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

⑤不仅如此,从系统观念来看,部分之间如果有协同的作用,整体就可能大于部分之和,而不仅是各部分的相加。

“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

”⑥然而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像医生解剖尸体那样地分析课文,或像从人体上割下一只手来那样与整体相割裂地关注局部的方法,曾经流行一时。

我们往往热衷于追求纯粹、明晰和确定的结论,但“企图以理论物理学家所要求的精密性和逻辑完备性来重现一切比较复杂的事件,这不是人类智力所能及的。

高度的纯粹性、明晰性和确定性要以完整性为代价。

”⑦我们不妨把爱因斯坦这段话中的“比较复杂的事件”看成是阅读的课文尤其是文学作品,这位伟大的自然科学家对事物完整性的见解是多么的深刻!重视课文的整体性,不是不要重点,恰恰相反,短短的45分钟一堂课,也只允许有一两个重点,不能追求面面俱到,这就必须削枝强干。

关键在于对课文重点的把握要服从于教学的整体目标。

在实际教学中,游离整体去抓重点的问题还是存在的。

如上《往事依依》,老师安排了三个环节引导学生探究:一是“学生配乐朗读‘读《千家诗》’片段,谈感受”;二是“诵读积累歌咏祖国风物和描写春夏秋冬美景的诗句”;三是“学生表演朗读‘听老师讲课’片段”。

加强阅读课的朗读和诵读,我们非常赞成。

但这里反映出执教老师对课文重点的把握发生了偏移。

首先,学生谈感受,脱离课文,没有落实到文中的关键词句;其次,作者写自己学生时代爱读《千家诗》,只是表明这本诗集向她展现了一个五彩纷呈的世界,自己得到了美的享受,目的不是在歌颂祖国大好河山、赞颂四季美景。

要求学生诵读积累有关诗句,有点偏离本堂课目标,再说如要扩展阅读《千家诗》,完全可以放在课外。

再次,文中关于听老师讲课一节,确是作者写得具体生动、比较细致动情的部分,值得细细咀嚼,让学生表演朗读也是合适的。

但问题出在,老师并没有抓住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文中对这位作者敬仰的国文老师上课时动作神态的具体描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