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船闸毕业设计

合集下载

《船闸各部位高程设计的案例报告1400字》

《船闸各部位高程设计的案例报告1400字》

船闸各部位高程设计的案例报告1.1 确定各计算参数A.特征水位船闸主尺度为:270m×23m×5.0m最高通航水位:上游为19.65m,下游为18.56m最低通航水位:上游为17.46m,下游为15.47mB.安全超高值、波浪影响值确定:根据《船闸总体设计规范》第4.2.3节,二级船闸安全超高值取0.5m;由于刘老涧船闸处于京杭运河里运河段,航道为内河航段,波浪影响值取0。

C.根据《航道工程学》表6-4,确定过闸船舶空载干舷高度(超高值):取船舶空载干舷高度(超高值)为2.0m。

1.2船闸闸门门顶高程本设计为Ⅱ级船闸,船闸闸门顶部最小的安全超高值取 1.0m,,波浪超高值取0.8m。

上闸门门顶高程H1=上游最高通航水位+超高+浪高H1=19.65+1.0+0.8=21.45m下闸门门顶高程H2=上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超高H2=19.65+1.0=20.65m1.3闸室墙顶高程根据《船闸总体设计规范》:上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加超高值等于船闸闸室墙顶部高程,设计过闸船舶、船队空载时的最大干舷高度大于等于超高值。

表2-5驳船空载干舷高度由表2-5和船型数据可知,为了出于安全考虑,船型采用2000t,干舷高度取为2.5mH3=上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最大干舷高度=19.65+2.5=22.15m1.4闸首墙顶高程位于枢纽工程中的船闸,其挡水前缘的闸首顶部高程应不低于与相互连接的枢纽工程建筑物挡水前缘的顶部高程。

设计取值: 结构安装高度=1.0m。

上闸首墙顶高程 H4=上闸首闸门顶部高程+结构安装高度=21.45+1.0 =22.45m下闸首墙顶高程H5=下闸首闸门顶部高程+结构安装高度=20.65+1.2=21.65m由于闸室墙顶高程为22.15m,取上闸首墙顶高程为22.15m,下闸首墙顶高程22.15m1.5闸首槛顶高程由于上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17.46m,下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14.34m,门槛水深=5.0m上闸首门槛顶高程H6=上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门槛水深=17.46−5.0=12.46m下闸首门槛顶高程H7=下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门槛水深=14.34−5.0=9.46m1.6引航道底高程根据本设计采用二级船闸,引航道底高程计算式为:H0/T≥1.5H0:在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引航道底宽内最小水深(m)T:设计最大船舶、船队满载吃水(m) 由于设计最大船队满载吃T=2.80m 上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17.46m,下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15.47m。

船闸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船闸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我们的船闸设计是在 2O 年前, 那 时 尚是 改 革 开放 的 初 期 。 那时候 , 无论 考 虑得多么周到,也难以准确地预计到 2O 多年之后的中国是个我国的船闸建设技术也 将随着我国高水头水利枢纽通航和渠化工程及运河建设的发展而提高,特别是在解决 水利枢纽通航的泥沙防治,提高单级船闸高水头船闸水力学、闸门及启闭机械建造技 术、研究通航水流条件的船模试验技术、自动控制和交通管制等方面将会得到进一步 的发展。 3.本设计的情况 本船闸设计是拟在的衢江姚家枢纽的一个船闸工程。衢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 钱塘江南源兰江的主流,集水面积 11477.2km2,河流全长 257.9km。姚家水利枢纽工 程坝址以上集水面积 11427km2,占衢江总流域面积的 99.6%。乌溪江上游建有湖南镇 水库,集水面积 2151km2,电站装机容量 270MW;其下游已建黄坛口水电站,装机容量 为 82MW,区间集水面积 237km2。江山港上现已建成峡口、碗窑水库,集水面积分别为 399.3km2 和 212.5km2,白水坑水库集水面积 316km2。上述大型水库的调节对衢江的水 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利于衢江梯级发电。衢江航道由于滩多、水浅, 航道条件差,水运业日益萧条。目前通航船只为 3t~12t。据交通部门预测,衢江年 运量到 2010 年可达到 200 万吨,主要物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石灰石、莹石、化肥、木材、水泥、煤 炭和钢材等。鉴于目前的航道状况,无法满足远期货运量的要求。目前,塔底、小溪 滩都已开工建设,安仁铺、红船豆、游埠梯级也已完成前期设计工作,加快姚家梯级 水利枢纽建设,尽早使衢江航道全面通航显得尤为迫切。姚家枢纽是衢江干流开发中 的第六级也是最下游一级枢纽。工程是以航运和水力发电为主,结合改善水环境及灌 溉条件等综合利用工程。该工程由泄洪闸、船闸、发电厂房等建筑物组成,电站装机 4×4.1MW,多年平均发电量约 6533 万 KW.h。船闸设计标准为 500t 级。 衢江水量充沛,水力资源丰富。建设姚家水利枢纽工程,可以充分利用衢江水力 资源,年发电量达 6533 万 KW.h,电站装机 16.4MW,能对电网起到一定的调峰作用。 本工程的建设可以有效缓解金华市目前用电紧张的局面。水力资源是可再生的清洁能 源,本工程的建设符合国家的能源产业政策。姚家水利枢纽工程正常蓄水位为 28.5m, 电站装机 4×4.1MW。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 规定,本工程为Ⅲ等工程。主要 建筑物泄洪闸、船闸、发电厂房为 3 级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为 50 年一遇,校核洪 水标准为 100 年一遇。本工程位于衢江下游段,河流呈东西流向,南岸为下店村,北 岸为姚家村。工程横跨衢江,本段水流湍急,江面宽约 500m,两岸为堤坝,姚家段堤

船闸毕业设计

船闸毕业设计

船闸毕业设计一、选题背景船闸是连接两个不同水平的水域,调节水位和船只通过的设施。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运业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行业。

而船闸作为水运业中不可或缺的设施,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因此,本次毕业设计选择了船闸作为设计对象。

二、设计目标本次毕业设计旨在设计一种高效、安全、稳定的船闸系统,以满足现代化水运行业对于船闸系统的需求。

三、方案设计1. 船闸系统结构设计(1)升降机结构升降机是船只通过船闸时需要使用到的设备。

升降机主要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在上部分设置一个平台,用于停靠船只;在下部分则设置一个升降装置,用于控制平台上下移动。

(2)防波堤结构防波堤是为了减小外界环境对于升降机造成影响而设置的设施。

防波堤主要由混凝土块组成,在其表面覆盖一层防腐材料以增加其使用寿命。

(3)水闸结构水闸是调节船只通过船闸时水位的设施。

水闸主要由一组门板和门板控制机构组成。

门板控制机构由油缸、阀门、电机等组成,用于控制门板的开启和关闭。

2. 船闸系统控制设计(1)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是一种高效稳定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其通过PLC程序实现对于船闸系统各个部分的自动化控制。

PLC程序主要包括升降机、防波堤和水闸三个部分。

(2)远程监测系统远程监测系统主要用于对于船闸系统进行实时监测,以及对于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处理。

远程监测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云平台三部分组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多次模拟实验,本次毕业设计所设计的船闸系统在性能上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升降机方面,其运行速度能够满足船只通过时的需求;在防波堤方面,其能够有效减小外界环境对于升降机造成影响;在水闸方面,其能够实现对于船只通过时水位的调节。

五、总结与展望本次毕业设计所设计的船闸系统在性能上达到了预期目标。

但是,由于时间和经费等限制,本次毕业设计所设计的船闸系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控制系统,并增加安全保护措施以提高船闸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船闸毕业设计

船闸毕业设计

算例摘要Abstract目录1 工程概况及相关设计资料---------------------------------------------------------------------------61.1 兴建缘由----------------------------------------------------------------------------------------61.2 基本资料----------------------------------------------------------------------------------------61.2.1 水文基本资料------------------------------------------------------------------------61.2.2地质情况----------------------------------------------------------------------------------61.2.3 地震烈度---------------------------------------------------------------------------------71.2.4 船闸规模---------------------------------------------------------------------------------71.2.5 设计船型船队---------------------------------------------------------------------------71.2.6 通航净空---------------------------------------------------------------------------------81.2.7 水位组合---------------------------------------------------------------------------------81.2.8 引航道布置要求------------------------------------------------------------------------91.3 船闸总体布置-----------------------------------------------------------------------------------92 船闸参数设计及总体布置--------------------------------------------------------------------------102.1 输水系统计算----------------------------------------------------------------------------------102.1.1 灌泄水时间计算-----------------------------------------------------------------------102.1.2 设计指标计算及消能措施-----------------------------------------------------------102.1.3 输水系统的水力特性曲线的绘制--------------------------------------------------122.2 船闸通过能力及耗水量的计算-------------------------------------------------------------212.2.1 船闸通过能力的计算-----------------------------------------------------------------212.2.2 船闸耗水量的计算--------------------------------------------------------------------232.3 船闸总体结构布置----------------------------------------------------------------------------232.3.1 上闸首布置-----------------------------------------------------------------------------232.3.2 下闸首布置-----------------------------------------------------------------------------242.3.3 闸室布置--------------------------------------------------------------------------------242.3.4 翼墙布置--------------------------------------------------------------------------------242.3.5 引航道布置-----------------------------------------------------------------------------242.3.6 上下游护底布置-----------------------------------------------------------------------243 船闸渗流计算-----------------------------------------------------------------------------------------253.1 船闸各部分的地下轮廓线的布置----------------------------------------------------------253.1.1 上闸首底线轮廓线布置--------------------------------------------------------------253.1.2 下闸首地下轮廓线布置--------------------------------------------------------------263.1.3 闸室墙地下轮廓线布置--------------------------------------------------------------263.1.4 船闸翼墙地下轮廓线布置-----------------------------------------------------------273.2 船闸渗流稳定验算----------------------------------------------------------------------------283.2.1 上闸首渗流稳定验算-----------------------------------------------------------------283.2.2 下闸首渗流稳定验算-----------------------------------------------------------------313.2.3 闸室墙渗流稳定验算-----------------------------------------------------------------343.2.4 船闸翼墙渗流稳定验算--------------------------------------------------------------364 船闸稳定验算-----------------------------------------------------------------------------------------394.1 上闸首稳定验算-------------------------------------------------------------------------------394.1.1 上闸首自重及设备重的计算--------------------------------------------------------394.1.2 上闸首在完建期的稳定验算--------------------------------------------------------414.1.3 上闸首在设计水位情况的稳定验算-----------------------------------------------434.1.4 上闸首在检修情况下的稳定验算--------------------------------------------------504.1.5 上闸首在校核水位情况下的稳定验算--------------------------------------------534.2 下闸首稳定验算-------------------------------------------------------------------------------604.2.1 下闸首自重及设备重的计算--------------------------------------------------------604.2.2 下闸首在完建期的稳定验算--------------------------------------------------------624.2.3 下闸首在设计水位情况的稳定验算-----------------------------------------------634.2.4 下闸首在检修情况下的稳定验算--------------------------------------------------674.2.5 下闸首在校核水位情况下的稳定验算--------------------------------------------714.3 闸室墙稳定验算-------------------------------------------------------------------------------774.3.1 闸室墙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各种荷载的计算-----------------------------------774.3.2 闸室墙稳定验算-----------------------------------------------------------------------794.3.3 闸室墙地基承载力稳定验算--------------------------------------------------------804.4 船闸翼墙稳定验算----------------------------------------------------------------------------804.4.1翼墙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各种荷载的计算--------------------------------------804.4.2 翼墙稳定验算--------------------------------------------------------------------------834.4.3 闸室墙地基承载力稳定验算--------------------------------------------------------835 船闸结构计算-----------------------------------------------------------------------------------------845.1 下闸首底板结构计算-------------------------------------------------------------------------845.1.1 下闸首底板内力计算-----------------------------------------------------------------845.1.2 下闸首底板配筋计算及抗裂验算--------------------------------------------------915.2 下闸首闸墩的结构计算----------------------------------------------------------------------945.2.1 下闸首闸墩的内力计算--------------------------------------------------------------945.2.2 下闸首闸墩的抗裂验算--------------------------------------------------------------985.3 闸室挡土墙结构计算-------------------------------------------------------------------------995.3.1 闸室挡土墙立板的内力计算及配筋计算-----------------------------------------995.3.2 闸室挡土墙立板的抗裂验算------------------------------------------------------1045.3.3 闸室挡土墙底板的内力计算及配筋计算---------------------------------------1055.3.4 闸室挡土墙底板的抗裂验算------------------------------------------------------1095.3.5 闸室挡土墙扶壁的内力计算及配筋计算---------------------------------------1095.3.6 闸室挡土墙扶壁的抗裂验算-------------------------------------------------------1126 交通桥结构设计-------------------------------------------------------------------------------------1136.1 交通桥设计资料------------------------------------------------------------------------------1136.2 交通桥尺寸布置------------------------------------------------------------------------------1136.3 交通桥主梁计算------------------------------------------------------------------------------1136.3.1 交通桥恒载内力计算----------------------------------------------------------------1136.3.2 交通桥活载内力计算----------------------------------------------------------------1146.3.3 主梁的配筋计算----------------------------------------------------------------------1176.3.4 主梁的抗剪强度上下限复核-------------------------------------------------------1196.4 交通桥行车道板的计算---------------------------------------------------------------------1236.4.1 行车道板的恒载及其内力的计算-----------------------------------------------1236.4.2 行车道板所受的汽车荷载--------------------------------------------------------1236.4.3 行车道板的荷载组合--------------------------------------------------------------1246.4.4 行车道板的截面配筋计算--------------------------------------------------------1246.4.5 行车道板的截面尺寸验算--------------------------------------------------------1256.4.6 行车道板的抗剪强度验算--------------------------------------------------------1257 人字型闸门结构设计-----------------------------------------------------------------------------1267.1 闸门设计基本资料-------------------------------------------------------------------------1267.2 闸门平面布置---------------------------------------------------------------------------------1267.3 闸门结构设计---------------------------------------------------------------------------------1277.3.1 闸门面板的计算--------------------------------------------------------------------1277.3.2 水平次梁的计算--------------------------------------------------------------------1287.3.3 主横梁的计算-----------------------------------------------------------------------1317.3.4 底主横梁的计算--------------------------------------------------------------------1387.3.5 接缝梁的计算-----------------------------------------------------------------------1437.3.6 竖向连接系的计算-----------------------------------------------------------------145 致谢------------------------------------------------------------------------------------------------------146 参考文献------------------------------------------------------------------------------------------------147 附表一不平衡剪力计算表--------------------------------------------------------------------------148 附表二闸底板弯矩计算表--------------------------------------------------------------------------149 附表三底板弯矩计算续表--------------------------------------------------------------------------150 附表四下闸首底板配筋弯矩表--------------------------------------------------------------------151 附图一船闸总体布置图-----------------------------------------------------------------------------152 附图二下闸首底板结构及其配筋图--------------------------------------------------------------153附图三闸墩结构及其配筋图-----------------------------------------------------------------------154附图四交通桥结构及其配筋图--------------------------------------------------------------------155附图五闸室墙结构及其配筋图--------------------------------------------------------------------156附图六人字闸门结构图-----------------------------------------------------------------------------1571工程概况及相关设计资料1.1 兴建缘由泰州引江河贯穿于苏中地区的泰州市,南连长江、北接新通扬运河,是江苏省广大里下河地区及盐城市的重要通江口门。

船闸毕业设计

船闸毕业设计

目录摘要、, 、-前言第一章设计资料 (3)1.1淮安船闸资料:(原始资料) (3)1.2船闸资料分析与评述: (5)第二章船闸总体规戈U与布置 (6)2.1船闸形式的选择 (6)2.2确定船闸的平面尺寸及各部高程 (7)2.2.1船闸的有效尺度设计 (7)2.2.2门槛水深 (8)2.2.3镇静段长度 (8)2.2.4引航道的平面布置 (8)2.2.5导航和靠船建筑物的布置 (9)2.2.6船闸各部高程:10 2.3计算船闸通过能力 (10)2.3.1近期: (11)2.3.2远期: (13)2.4船闸耗水量的计算 (14)第三章船闸输水系统形式的选择和水力计算 (15)3.1输水系统形式的选择 (15)3.2消能工的选择: (15)3.3输水系统水力计算 (16)3.3.1环短廊道的布置 (16)3.3.2局部阻力系数的计算 (17)3.3.3水力特征曲线 (18)第四章.闸门和阀门的设计 (22)4.1闸门形式的选择及尺寸的确定 (22)4.1.1闸门形式的选择 (22)4.1.2门扇基本尺度的确定: (22)4.2阀门及闸首形式的选择和尺寸的确定 (23)4.2.1阀门形式的选择 (23)4.2.2阀门尺寸的确定 (24)4.2.3闸首尺寸的布置 (25)第五章船闸结构初步设计 (26)5.1重力式闸室结构初步设计 (26)5.1.1重力式闸墙的布置 (26)5.1.2结构的计算: (28)5.2少筋L式闸室结构设计 (38)5.2.1少筋L式布置 (38)522墙前低水,墙后高水结构计算:39 523检修情况结构计算47 5.3闸墙配筋计算:・・58小结致谢参考文献第一章设计资料1.1 淮安船闸资料:(原始资料)1.1.1兴建二线船闸的缘由:京杭大运河苏北段经58-81 年整治建设,已初具二级航道规模。

其流域腹地资源丰富,北部有徐州等煤炭基地,两岸是苏北、长江三角洲重要的商品粮产区,东南部为苏南、上海,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但能源短缺。

航道课程设计

航道课程设计

航道工程课程设计题目:高良涧二线船闸总体设计学院:海洋环境与工程学院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学号: 200910413016 姓名:周恩先设计书目录第一部分:设计基本资料1.1设计依据1.2设计标准、规范1.3地形资料1.4地质资料1.5水文资料1.6经济资料1.7 交通及建筑材料供应情况1.8公路及桥梁第二部分:船闸总体设计2.1船闸基本尺度的确定2.2船闸各部分高程的确定2.3引航道平面布置及尺度确定2.4船闸通过能力计算2.5船闸总体布置原则第三部分:船闸布置图 (附图)3.1船闸总平面布置图3.2船闸纵断面布置图第一部分:设计基本资料1.1设计依据本工程以国家计委关于《开发淮河运输两淮煤矿水运建设任务书》的批复(计交[1982]979文号)主要依据,并按照1978年9月交通部会同煤炭部和安徽省、江苏省共同编制上报的《两淮煤炭淮申线水运建设计划任务书》及1981年9月18日交通部《关于报送对两淮煤炭淮申线水运建设计划任务书的调整意见的报告》以及安徽省交通厅、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编制的《两淮煤炭淮申线水运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文件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

1.2设计标准高良涧二线船闸按III 级船闸、II 级建筑物(闸首、闸室)、III 级附属建筑物标准设计。

设计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船闸总体设计规范JTJ305-2001》1.3地形资料本船闸位于洪泽湖南面,其南面是苏北灌溉总渠,夹于两水系之间,同时两水系之间还隔有一道防洪大堤。

在大堤的北面与洪泽湖水边线之间有一片洼地,标高在之间。

另外,在大堤上有一条淮阴通往南京方向的公路。

1.4地质资料高良涧二线船闸位于洪泽湖大堤,土质较为复杂。

上部为人工夯实的湖堤,多为黄色粘土,持力层为粘土、亚粘土、粉砂夹层,但层次划分不明,软硬变化较大,下卧层基本上为承载力较高的砂性土。

通过对有代表性的02号钻孔(下闸首部位)土层分布及试验成果的分析,范围为的地基土的平均允许承载力为0.27MPa ,平均变形模量为5054KPa ,泊松比为0.32。

毕业设计——船闸工程设计

毕业设计——船闸工程设计

第四章 闸室结构设计 ............................................................................ 24
4.1 防渗墙与墙后排水........................................................................................ 24 4.2 分离式闸室.................................................................................................... 24 4.2.1 计算情况概述....................................................................................... 24 4.2.2 运用情况Ⅰ计算................................................................................... 25 4.2.3 运用情况Ⅱ计算................................................................................... 32 4.3 整体式闸室.................................................................................................... 37 4.3.1 闸室结构尺寸确定............................................................................... 37 4.3.2 荷载计算............................................................................................... 38 4.3.3 稳定计算............................................................................................... 41 4.3.4 地基反力及底板内力计算................................................................... 41 4.4 工程量计算.................................................................................................... 45 4.5 闸室结构选型................................................................................................ 45 4.6 配筋计算........................................................................................................ 46

大源渡二线船闸总体布置方案

大源渡二线船闸总体布置方案
Keywords the second ̄line ship lock overall layout plan design measure
大源渡二线船闸是湖南第一批在已建船闸旁 扩建二线船闸的项目ꎮ 该工程位于湘江流域中游 河段衡阳境内ꎬ 是湘江高等级航道的重要组成部 分ꎬ 为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ꎮ 该项目完工后对促 进湖南省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 完善综合交通运 输体系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ꎮ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constraints of existing hub buildings on the expansion of second ̄line ship
locks under complex terrain conditions in hilly area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oretically the design conditions and proposes the overall layout plan of the ship lock suitable for the curved section and the technical measures to ensure the navigation capacity which is verified by the physical model������ The overall layout plan of the ship lock and related technical measures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cond ̄line ship lock in the Xiangjiang River.

船闸工程(大源渡枢纽)毕业设计

船闸工程(大源渡枢纽)毕业设计

港航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题目:大源渡枢纽工程船闸设计一、设计资料(一)工程概况大源渡枢纽工程是湘江千吨级航运建设二期工程衡阳至株洲182km航道建设工程的主要项目。

枢纽工程位于湘江下游的九莲灯滩,上距衡阳市62km,下距株洲120km,其主要功能是上可渠化坝址至衡阳62km河道,并可上延至湘江干流规划的梯级土谷塘,下可调节枯水天然径流,使衡山站达到p=98%Ⅲ级航道通航保证率要求。

枢纽主要建筑物包括:水闸、电站、船闸、坝顶跨引航道公路桥等。

泄水闸闸孔共23孔,孔口宽度均为20m,总溢流宽度460m,溢流坝533m,最大坝高32.5m,闸顶高程60.5m。

溢流堰为实用堰,设23孔20m宽弧形工作闸门;电站总装机容量120MW,安装4台单机30MW灯泡贯流式发电机组,设计水头7.2m,最大水头11.2m,多年平均发电量5.85亿kwh,电站总长121.9m;船闸一座,按国家III级航道千吨级标准进行建设,一次可通过一顶四艘1000t级分节驳船,年通过能力近期:820万t,远期:1200万t;库区航道,枢纽至衡阳62km航道渠化后,即可常年通行1000t级船队;枢纽至株洲120km,按Ⅲ级航道标准整治,通航保证率p=98%。

(二)基本资料1.水文气象枢纽河段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季集中、春温夏旱、寒短暑长。

年平均气温在26至30℃之间,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8.9℃。

流域内雨量充沛,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23.3mm,降雨量集中于每年4至6月。

全年多北风,7至8月多南风,多年平均风速为1.7至2.7m/s,最大风速为20.7m/s.河段径流以降雨补给为主,径流集中在每年的3至6月,径流量过程呈双峰型,1至5月径流量逐步递增,5月达到最高峰, 6至12月逐步减少(11月有回升)。

枢纽坝址径流多年平均流量是根据上下游水文站的径流成果采用流域面积比求得:多年平均流量为1400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41.5亿m3。

船闸毕业设计模板

船闸毕业设计模板
3.1.1船闸的在水利枢纽中布置的一般原则和具体要求
(1)船闸在枢纽中的布置应保证船舶(队)由上、下游进入和驶出引航道、进出船闸以及在引航道中停泊的安全和方便。
①.闸室及上、下游引航道布置在一条直线上;
②.船闸轴线应尽量与河道平行,引航道中心线与河流或水库主航道水流流向的夹角要尽量缩小。一般不大于15°;
日非客轮、货船过闸次数: ;
年通航天数: 天/年;
船舶载重利用系数: ;
货运量不均衡系数: ;
船闸每天平均工作时间: 。
(4)船闸设计单向通过能力
本设计船闸年单向客货运量为250万吨。
3船闸总体规划设计
3.1船闸在枢纽中的布置
水利枢纽的布置,主要是确定水利枢纽中各主要建筑物间的位置.影响枢纽布置的因素很多,必须根据枢纽所在处的地形、地质、水文、航道等具体条件以及枢纽中各主要建筑物的形式与尺寸,使用和施工的要求,来研究个建筑物的位置,以寻求最合理的布置方案。在进行枢纽布置时,应当遵循综合利用水资源的原则,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充分发挥枢纽各建筑物的作用,以满足投资少、效益大、运行安全、管理方便、施工简便、美观等方面的要求。
③.引航道口门的宽度不应小于1.5倍引航道宽度;
④.引航道及其口门区应有良好的通航水流条件及防淤措施;
⑤.引航道及其口门的布置应考虑风浪、泄水波、涌浪等的影响,以保证船舶的安全、方便的进出.在一般情况下,口门处的浪高不应该超过1.6~1.0 ,否则应建造防护建筑物,把主流和引航道隔开;
⑥.船闸应布置在冲淤不严重的河岸,在引航道进口处,河床应比较顺直稳定,要避开泥沙淤积区;
图3-6闸坝并列式示意图
优点是占地少,开挖工程量小;但船闸施工需要围堰,分水墙(堤)填筑工程量大,工期较长。

二线船闸毕业设计

二线船闸毕业设计

目录1 设计基本资料............................................................................................... - 3 -1.1 设计依据和必要性............................................................................. - 3 -1.2 设计标准、规范................................................................................. - 3 -1.3 地形资料............................................................................................. - 3 -1.4 地质资料............................................................................................. - 3 -1.5 公路及桥梁......................................................................................... - 3 -1.6 地震..................................................................................................... - 3 -1.7 经济资料............................................................................................. - 3 -1.8 水文资料和气象资料......................................................................... - 4 -1.9 交通、建筑材料供应情况................................................................. - 5 -2 总体设计....................................................................................................... - 5 -2.1 船闸规模........................................................................................... - 5 -2.2 各部分高程确定................................................................................. - 6 -2.3 引航道型式及尺度确定..................................................................... - 6 -2.4 船闸通过能力..................................................................................... - 7 -2.5 船闸耗水量计算................................................................................. - 8 -3 结构型式选择............................................................................................... - 9 -3.1 闸室结构型式选择............................................................................. - 9 -3.2 闸首结构型式选择............................................................................. - 9 -3.3 闸门与阀门型式选择....................................................................... - 10 -4 水利计算及输水系统设计......................................................................... - 10 -4.1 上下闸首断面最大平均流速计算................................................... - 10 -4.2 廊道进口最小淹没水深计算........................................................... - 11 -4.3 短廊道输水系统水力计算............................................................... - 11 -5 上闸首结构稳定计算................................................................................. - 19 -5.1 荷载计算........................................................................................... - 19 -5.2 稳定计算........................................................................................... - 30 -5.3 地基反力及承载力........................................................................... - 32 -6 底板内力计算............................................................................................. - 33 -6.1 底板的纵向分段及中和轴的确定................................................... - 33 -6.2 不平衡剪力的计算........................................................................... - 34 -6.3 荷载计算........................................................................................... - 35 -6.4 底板计算简图................................................................................... - 38 -6.5 底板内力及内力调整....................................................................... - 41 -7 配筋计算..................................................................................................... - 54 -7.1 底板第一段各截面钢筋面积计算................................................... - 54 -7.2 底板第二段各截面钢筋面积计算................................................... - 64 -7.3 底板第三段各截面钢筋面积计算................................................... - 75 -7.4 钢筋的选用....................................................................................... - 85 -1 设计基本资料1.1 设计依据和必要性刘老涧船闸建地宿迁县境内,京杭大运河上,它和原小船闸及二座节制闸组成刘老涧枢纽。

船闸毕业设计说明书

船闸毕业设计说明书

本科毕业设计船闸上闸首说明书第一章设计资料及分析1.1 概况1.1.1工程概况小清河是山东省境内的一条重要河流,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人工运河之一,承载了排涝、泄洪、灌溉、航运等多重功能。

根据山东省水文局编制的《小清河复航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2014年5月),恢复小清河的航运功能,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小清河复航工程(滨州段)位于滨州市邹平县和博兴县境内,水牛韩船闸位于滨州市邹平县,上游距柴庄闸41.1km,下游距金家堰闸22.5km。

通航建筑物为船闸,等级为内河Ⅱ级,航道整治工程规模按照Ⅲ级限制性航道标准进行整治。

1.1.2 主要设计内容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上下闸首、闸室、上下游主辅导航墙、靠船墩、引航道护坡、复建防洪大堤等水工结构工程及相关配套工程。

1.2 设计依据及规范、规程1.2.1 依据文件(1)《山东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山东省政府、交通运输部,2012年4月批复;(2)《小清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方案》,省政府及省环保厅,2012年10月批复;(3)《小清河复航工程初步设计批复文件》,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员会,2017年9月批复。

1.2.2 依据资料(1)《小清河复航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山东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2014年5月;(2)《小清河复航工程施工图地质资料》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2018年4月;(3)《小清河复航工程初步设计》,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2017年9月。

1.2.3 主要规范、规程1.《内河通航标准》(GB 50139-2014)2.《运河通航标准》(JTS 180-2-2011)3.《航道工程设计规范》(JTS 181-2016)4.《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JTS 145-2015)5.《疏浚与吹填工程设计规范》(JTS 181-5-2012)6.《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JTJ 300-2000)7.《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 167-2-2009)8.《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JTJ 212-2006)9.《渠化工程枢纽总体布置设计规范》(JTS 182-1-2009)10.《船闸总体设计规范》(JTJ305-2001)11.《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JTJ306-2001)12.《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JTJ307-2001)13.《船闸闸阀门设计规范》(JTJ308-2003)14.《船闸启闭机设计规范》(JTJ309-2005)15.《船闸电气设计规范》(JTJ310-2004)16.《水运工程节能设计规范》(JTS 150-2007)17.《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18.《泵站设计规范》(GB 50265-2010)1.3 建设规模1.3.1航道航道为Ⅲ级限制性航道标准,航道底宽不小于45m,设计最小水深为3.8m,最小弯曲半径480m,通航净高7m。

船闸毕业设计模板正文

船闸毕业设计模板正文

1 工程基本资料1.1 概述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主轴之一,是湘江生态经济带的开发与建设。

湘江生态经济带北起长沙月亮岛,南至株洲航电枢纽,绵延128公里,有100多座山峦,15个洲岛,连接了3个大城市和12个小城镇,是一个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带状经济综合体。

生态经济带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沿湘江两岸布局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区、现代农业生态区、农业园旅游观光区和自然生态保护区;建设高标准的沿江风光带和绿色休闲长廊、高品位住宅区、中心小城镇、生态旅游景点等;全面进行湘江河流的开发和航运码头的建设;统一规划并加大治理沿江的污水污物的力度,治理两岸与河道的脏、乱、差现象,美化生态环境;改善水质和水环境,保证三市数百万人的生活饮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使沿江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高和创造高的生活质量目标。

为此,《湘江生态经济带概念规划国际咨询》中已将湘江长沙枢纽列入湘江生态经济带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湘江枯水期水量不足,水位偏低的现象经常出现。

特别是2003年7月下旬以来连续5个月少雨导致严重干旱,使长株潭河段遇到了历史上未见的特枯水情,枯水水位比98%保证率的水位低 1.2m:长沙经济作物受旱灾的面积达25.6万亩,8.6万多人发生饮水困难;湘潭各水厂取水水头仅有1.5m,正常提水困难,需挖掘机开渠引水,17.6万亩作物受灾,其中60%绝收,约30多万人饮水发生困难。

给水力、电力和航运带来很不利的影响,一度使长株潭地区出现油缺、油贵局面,严重制约三市经济发展。

为此,建设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已迫在眉睫。

1.2 湘江概况水情特性湘江水量充沛,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1300~1500㎜,径流与降水关系极为密切,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

湘潭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为2110 m3/s,最大流量20300m3/s,最小流量100m3/s。

每年4~8月为汛期,10月至次年2月为枯水期。

广西西江干线贵港航运枢纽二线船闸(闸室结构)设计说明书

广西西江干线贵港航运枢纽二线船闸(闸室结构)设计说明书

前言航运是综合利用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具有发展内河水运的良好条件,潜力很大,在兴修水利枢纽,渠化河流和修建运河时,船闸是克服集中落差的一种主要的通航建筑物。

船闸建设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秦朝开挖的灵渠,克服水位落差的陡门,就是船闸的雏形,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封建统治,束缚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船闸建设的发展极慢,不但数量少,规模小而且技术很落后。

新中国成立后,就建设了大中小船闸800多座,大大推动了我国船闸技术的发展。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修建的京杭运河,船闸的规模就比较大,运输很繁忙,对沟通我国的南北水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

贵港航运枢纽位于西江航运干线的中上游,是西江航运建设二期工程的主体,它以渠化航道,发展航运为主,兼顾发电、防洪、灌溉、桥梁及公路交通等综合性功能。

二期工程主要项目包括贵港航运枢纽本体、库区防护工程、贵港至西津、西津至南宁的航道整治,航标、通讯工程等,工程动态总投资20.08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向世界银行贷款的8000万元美金。

主体工程于1995年动工。

贵港航运枢纽上距西津枢纽104公里,下距桂平枢纽110公里,主要由水力发电厂和枢纽船闸两大部分组成。

本设计主要按照《船闸总体设计规范》、《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船闸闸阀门设计规范》、《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等船闸规范,参照现有的一些国内外船闸资料,结合涪江明台的具体的情况,并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对对涪江明台船闸的总体布置、输水系统、闸墙结构闸阀门及启闭机械等四部分进行了设计。

通过本次设计可以巩固、联系、充实、加深、扩大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训练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训练其计算能力、绘图能力、论文撰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敬业和合作精神,让我获益匪浅。

目录前言 (I)目录 .............................................................................................................................................................. I I 摘要 . (IV)ABSTRACT (V)第一章设计资料 (1)1.1 工程概况 (1)1.2 航运资料 (1)1.2.1 建筑物设计等级 (1)1.2.2 货运量 (2)1.2.3 设计船型 (2)1.2.4水文与气象资料 (3)1.2.5 地质资料及回填土资料 (3)第二章船闸总体规划及平面布置 (7)2.1船闸形式的选择 (7)2.1.1 船闸线数的确定 (7)2.1.2 船闸级数的确定 (7)2.1.3船闸及引航道在枢纽中的布置 (7)2.1.4 船闸总体布置 (7)2.2 船闸尺度的确定 (8)2.2.1船闸的基本尺度 (8)2.2.2断面系数验证 (9)2.3引航道型式及尺度确定 (9)2.3.1引航道型式的选择 (9)2.3.2引航道尺寸 (9)2.3.3引航道弯曲半径和弯道加宽 (11)2.3.4导航及靠船建筑物的布置 (11)2.4船闸各部分高程确定 (11)2.5 船闸的通过能力 (13)2.5.1过闸时间 (13)2.5.2船闸通过能力计算 (14)2.6船闸耗水 (14)2.6.1 单向一次过闸用水量 (14)2.6.2 双向一次过闸用水量 (15)2.6.3 一次过闸用水量 (15)2.6.4 船闸一昼夜的平均耗水量 (15)2.6.5船闸每通过一吨货的耗水量 (15)第三章输水系统设计 (16)3.1 输水系统形式的选择 (16)3.1.1集中输水与分散式输水系统选择 (16)3.2输水阀门处廊道断面尺寸 (16)3.2.1 初步确定输水阀门处廊道断面尺寸 (16)3.3 输水廊道布置 (17)3.3.1 廊道的淹没水深 (17)3.3.2 廊道的进口修圆 (17)3.3.3 输水廊道出口 (17)3.3.4 廊道形式布置 (17)3.4 输水系统的阻力系数及流量系数等的计算 (19)3.4.1灌水过程 (19)3.4.2泄水过程 (27)第四章闸、阀门及起闭机型式的选择 (36)4.1闸门型式的选择及尺寸的确定 (36)4.1.1闸门型式的选择 (36)4.1.2门扇尺寸的确定 (36)4.2阀门型式的选择及尺寸的确定 (36)4.3闸首尺寸与布置 (37)4.3.1闸首长度 (37)4.3.2 闸首宽度 (37)4.3.3 底板厚度和门溏深度 (38)第五章船闸结构初步设计 (39)5.1闸室初步设计 (39)5.1.1 船闸结构选型 (39)5.1.2 基本情况 (40)5.2钢筋混凝土式闸墙 (40)5.2.1 断面尺寸拟定 (40)5.2.2墙后回填及排水布置 (41)5.2.3钢筋混凝土重力式闸墙荷载计算 (42)5.2.4 钢筋混凝土重力式闸墙的计算与验算 (46)5.2.5 各部强度验算 (49)5.3 衡重式闸墙 (68)5.3.1断面尺寸拟定 (68)5.3.2衡重式闸墙荷载计算 (69)5.3.3 衡重式闸墙的计算与验算 (74)5.3.4 各部分强度验算 (76)5.4方案比选 (82)第六章船闸结构技术设计 (84)6.1 运用高水情况 (84)6.1.1荷载计算 (84)6.1.2 衡重式闸墙的计算与验算 (89)6.1.3 各部分强度验算 (92)6.2 检修工况 (95)6.2.1 荷载计算 (95)6.2.2 衡重式闸墙的计算与验算 (99)6.2.3 各部分强度验算 (101)6.3 完建工况 (104)6.3.1荷载计算 (104)6.3.2 衡重式闸墙的计算与验算 (108)6.3.3 各部分强度验算 (110)小结 (114)致谢 (115)参考文献 (116)摘要该设计是广西西江干线贵港航运枢纽二线船闸(闸室结构)设计,贵港航运枢纽上距西津枢纽104公里,下距桂平枢纽110公里,主要由水力发电厂和枢纽船闸两大部分组成。

船闸设计计算书(完美版)

船闸设计计算书(完美版)

第一章船闸总体设计第一章设计资料一经济资料1、建筑物的设计等级:高良涧二线船闸按III级船闸、II级建筑物标准设计。

2、货运量:淮河1995年的过闸货运量为1750万吨,年设计通过能力为1750万吨。

3、通航情况:通航期N=360天/年,客轮及工作船过闸次数e n=1,船舶载重量不均匀系数α=0.83,月不均匀系数β=1.1,船闸昼夜工作时间小时τ=22小时4、设计船型:见表1-1表1-1 船型资料:二水文与气象资料1、特征水位及水位组合:见表1-2,1-3高良涧船闸上游为洪泽湖,下游为灌溉总渠,根据江苏省水利厅规划的洪泽湖调蓄及灌溉总渠控制的情况及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拟定。

表1-2 特征水位表(高程以黄河零点起算(m))2、地质资料及回填土资料高良涧二线船闸位于洪泽湖大堤,土质较为复杂,上部为人工夯实的湖堤,多为黄色粘土,持力层为粘土、亚粘土、粉砂夹层,但层次划分不明,软硬变化较大,下卧层基本上为承载力较高的砂性土,土层概况见表1-43、地震资料查江苏省地震烈度区划分图得,该地区属七度区,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DJ —78“对于级挡水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和遭震害的危害性可在基本烈度的基础上提高一度”的规定,考虑到本船闸属洪泽湖防洪线上的挡水建筑物,故按地震烈度八度设防。

4、地形资料地形资料详见“高良涧二线船闸闸址地形图”5、交通及建筑材料供应情况水运可直达工地,公路运输亦方便,除木材外,其他材料供应充足,钢材由南京发货、水泥、石料、沙由安徽提供,木材由江西福建运来。

第二节船闸的基本尺度船闸的基本尺度包括闸室的有效长度、有效宽度及门槛水深。

根据设计船型资料,考虑1顶+2×1000T船队两排并列一次过闸、1顶+2×1000与1拖+12×100船队并列过闸、1拖+4×500并列过闸三种组合。

计算结果如下:m根据以上三种组合,综合考虑本航线上已建船闸的尺度、内河航运暂定标准、货运密度的变化等方面的情况,取闸室的有效长度为210m,考虑镇静段长度20m,则闸室长度230m,闸室的有效宽度取23m。

二线船闸的总体规划设计

二线船闸的总体规划设计

二线船闸的总体规划设计一、项目定位本船闸总体规划设计的项目定位是在市A河流域,为了提高航运能力和提升水交通运输的安全性,计划建设一座二线船闸。

这座船闸旨在解决现有一线船闸存在的瓶颈问题,提高过船能力,适应航运的发展需求。

二、目标设置1.提高过船能力:通过建设二线船闸,提高船闸通过能力,解决现有一线船闸通航不畅的问题,缓解交通拥堵,提高航运效率。

2.提升航运安全:优化船闸结构设计、改进操作机制,提高船闸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确保航运安全。

3.降低维护成本:在设计过程中,考虑船闸的可维护性和耐久性,尽量采用可靠的材料和技术,降低日常运维和维护的成本。

三、方案选择在选择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航道水深、船舶规模、通航量、土地利用等。

经过初步论证和评估,将选择一种包含两个船闸的方案,并按照船闸的规模和功能划分为主闸和辅闸。

四、设计参数确定1.船闸尺寸:根据通航需求和预期通航船舶规模,确定主闸和辅闸的长度、宽度和深度,以满足通航船舶的需求。

2.船闸结构:根据船舶类型和通航特点,选取适合的船闸结构,如梯形、矩形或圆形等,同时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水力设施:根据船闸的水流情况,设计合理的水力设施,如喷水机、波浪抑制器等,以提高通航的安全性和平稳性。

4.操纵设备:选择先进的操纵设备,如液压机械、电子监控等,以提高船闸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5.通航环境:考虑相关环境因素,如岸线状况、生态保护、土地利用等,设计合理的建筑布局和周边环境保护措施。

总体规划设计的目标是在满足通航需求的基础上,提高船闸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并兼顾环境保护和土地利用的合理性。

通过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设计,可以实现二线船闸项目的整体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二线船闸的总体规划设计

二线船闸的总体规划设计

航道工程学课程设计设计课题:高良涧二线船闸的总体规划设计指导老师:xxxxxxxx学号:xxxxxxxxxxxx姓名:xxxxxxxx2014年6月目录摘要 (3)第一章设计基本资料 (3)1-1 地形资料 (3)1-2 地质资料 (3)1-3 水文资料 (4)1-4 经济资料 (4)1-5 交通及建筑材料供应情况 (5)1-6 公路及桥梁 (5)1-7 设计依据 (5)1-8 设计标准、规范 (6)第二章船闸总体设计 (5)2-1船闸基本尺度的确定 (5)2-2船闸线数和级数的确定 (9)2-3船闸各部分高程的确定 (10)2-4引航道平面布置及尺度确定 (12)2-5 闸首的平面布置及尺度确定 (14)2-6船闸通过能力计算 (15)2-7船闸总体布置 (17)第三章附图 (17)3-1船闸总平面布置图 (17)3-2船闸纵断面布置图 (17)主要参考文献 (17)【摘要】本课程旨在洪泽湖南面设计二线船闸,按III级船闸、II级建筑物(闸首、闸室)、III级附属建筑物标准设计,以方便船舶(队)往来货运通航之所需。

设计参照的规范是《船闸总体设计规范JTJ305-2001》,进行船闸的总体设计,譬如基本尺度、各部分高程、线数和级数、引航道平面布置及尺度、闸首平面布置及尺度、船闸通过能力、船闸总体布置等。

设计过程中了解了船闸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与注意事项,对专业知识进一步扩充和掌握。

第一章设计基本资料1-1地形资料本船闸位于洪泽湖南面,其南面是苏北灌溉总渠,夹于两水系之间,同时两水系之间还隔有一道防洪大堤。

在大堤的北面与洪泽湖水边线之间有一片洼地,标高在0.∇之间。

1412∇~0.另外,在大堤上有一条淮阴通往南京方向的公路。

1-2地质资料高良涧二线船闸位于洪泽湖大堤,土质较为复杂。

上部为人工夯实的湖堤,多为黄色粘土,持力层为粘土、亚粘土、粉砂夹层,但层次划分不明,软硬变化较大,下卧层基本上为承载力较高的砂性土。

渠江富流滩船闸输水系统设计毕业设计任务书

渠江富流滩船闸输水系统设计毕业设计任务书

注:1、此任务书应由指导教师填写。

2、此任务书最迟必须在毕业设计开始前一周下达给学生。

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计划表
2、此表每个学生一份,作为毕业设计(论文)检查工作进度之依据;
3、进度安排请用“-”在相应位置画出。

4
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工作情况检查表
注:1. 此表应由教师认真填写;
2. “组织纪律”一栏根据学生具体执行情况如实填写;
3. “完成任务情况”一栏按学生是否按进度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情况填写;
4. 对违纪和不能按时完成任务者,指导教师可根据情节轻重对该生提出警告或不能参加答辩的建议。

5。

船闸毕业设计..

船闸毕业设计..

绪论本船闸设计是拟在衢江姚家枢纽的一个船闸工程。

衢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钱塘江南源兰江的主流,集水面积11477.2km2,河流全长257.9km。

由于滩多、水浅,航道条件差,水运业日益萧条。

目前通航船只为3t~12t。

据交通部门预测,衢江年运量到2010年可达到200万吨,主要物资有石灰石、莹石、化肥、木材、水泥、煤炭和钢材等。

鉴于目前的航道状况,无法满足远期货运量的要求。

目前,塔底、小溪滩都已开工建设,安仁铺、红船豆、游埠梯级也已完成前期设计工作,加快姚家梯级水利枢纽建设,尽早使衢江航道全面通航显得尤为迫切。

姚家枢纽是衢江干流开发中的第六级也是最下游一级枢纽。

工程是以航运和水力发电为主,结合改善水环境及灌溉条件等综合利用工程。

该工程由泄洪闸、船闸、发电厂房等建筑物组成,电站装机4×4.1MW,多年平均发电量约6533万KW.h。

船闸设计标准为500t级。

衢江水量充沛,水力资源丰富。

建设姚家水利枢纽工程,可以充分利用衢江水力资源,年发电量达6533万KW.h,电站装机16.4MW,能对电网起到一定的调峰作用。

本工程的建设可以有效缓解金华市目前用电紧张的局面。

水力资源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本工程的建设符合国家的能源产业政策。

其位于衢江下游段,河流呈东西流向,南岸为下店村,北岸为姚家村。

工程横跨衢江,本段水流湍急,江面宽约500m,两岸为堤坝,姚家段堤脚有宽约40m的滩地,地面高程约29~29.50m。

工程区地层分布白垩系上统基岩和第四系冲积堆积层。

地下水为松散岩土类孔隙潜水,主要分布在第四系地层中。

由大气降水补给,并排泄于河道。

姚家枢纽工程实施后,可为恢复和提高衢江的航运能力奠定基础,并可加快上游砂石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发,促进兰溪市及衢江两岸广大地区经济更快地发展。

衢江的船闸建设基本上都是与水电枢纽建设相配套的,故而在枢纽选址及船闸在枢纽总体平面布置中的位置受到水电部门的一定制约,船闸的总体布置有点困难,而其困难点主要突出在上下引航道的布置及其与河流主航道的衔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设计基本资料............................................................................................... - 3 -1.1 设计依据和必要性............................................................................. - 3 -1.2 设计标准、规范................................................................................. - 3 -1.3 地形资料............................................................................................. - 3 -1.4 地质资料............................................................................................. - 3 -1.5 公路及桥梁......................................................................................... - 3 -1.6 地震..................................................................................................... - 3 -1.7 经济资料............................................................................................. - 3 -1.8 水文资料和气象资料......................................................................... - 4 -1.9 交通、建筑材料供应情况................................................................. - 5 -2 总体设计....................................................................................................... - 5 -2.1 船闸规模........................................................................................... - 5 -2.2 各部分高程确定................................................................................. - 6 -2.3 引航道型式及尺度确定..................................................................... - 6 -2.4 船闸通过能力..................................................................................... - 7 -2.5 船闸耗水量计算................................................................................. - 8 -3 结构型式选择............................................................................................... - 9 -3.1 闸室结构型式选择............................................................................. - 9 -3.2 闸首结构型式选择............................................................................. - 9 -3.3 闸门与阀门型式选择....................................................................... - 10 -4 水利计算及输水系统设计......................................................................... - 10 -4.1 上下闸首断面最大平均流速计算................................................... - 10 -4.2 廊道进口最小淹没水深计算........................................................... - 11 -4.3 短廊道输水系统水力计算............................................................... - 11 -5 上闸首结构稳定计算................................................................................. - 19 -5.1 荷载计算........................................................................................... - 19 -5.2 稳定计算........................................................................................... - 30 -5.3 地基反力及承载力........................................................................... - 32 -6 底板内力计算............................................................................................. - 33 -6.1 底板的纵向分段及中和轴的确定................................................... - 33 -6.2 不平衡剪力的计算........................................................................... - 34 -6.3 荷载计算........................................................................................... - 35 -6.4 底板计算简图................................................................................... - 38 -6.5 底板内力及内力调整....................................................................... - 41 -7 配筋计算..................................................................................................... - 54 -7.1 底板第一段各截面钢筋面积计算................................................... - 54 -7.2 底板第二段各截面钢筋面积计算................................................... - 64 -7.3 底板第三段各截面钢筋面积计算................................................... - 75 -7.4 钢筋的选用....................................................................................... - 85 -1 设计基本资料1.1 设计依据和必要性刘老涧船闸建地宿迁县境内,京杭大运河上,它和原小船闸及二座节制闸组成刘老涧枢纽。

由于小船闸年通过能力仅为300万吨,58年苏北大运河整治之后,运河上先后建成了20×230×5(4)米的大型船闸七座,实际通过能力达800万吨左右。

因此刘老涧小船闸10×90.8×2.0米成了卡脖子的关口,大量船只滞留在船闸两侧,等待过闸时间长达5~7天,严重影响交通运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徐州煤炭的南运,浦津铁路部分货物转京杭大运河运输,矛盾将要突出,故兴建此闸成为当务之急。

1.2 设计标准、规范刘老涧二线船闸按Ⅱ级建筑物标准设计,附属建筑物按Ⅲ级标准设计。

设计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运输部《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JTJ 307-2001)。

1.3 地形资料见“刘老涧船闸闸址地形图”。

1.4 地质资料见表2刘老涧船闸“地基钻探土工试验设计资料采用表”,回填土资料见表3“回填土资料表”。

1.5 公路及桥梁水运、公路运输方便,可直达工地。

船闸上有公路桥。

1.6 地震刘老涧二线船闸按抗震烈度8度设防。

附属建筑物按照降低1度设防。

1.7 经济资料1.7.1 货运量该船闸设计年货运量为2100万吨1.7.2 船型设计船型见下表设计船型表1.7.3 通航情况通航期年天/350=N ,客轮及工作船过闸次数30=n 。

船只载重量利用系数9.0=α,月不平均系数1.1=β。

船闸昼夜工作时间22=τ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