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病毒的基本性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制
一、病毒对宿主的影响
(一)杀细胞效应
因病毒大量增 殖,阻断细胞核酸 和蛋白质合成,导 致细胞代谢紊乱, 细胞出现病变(浑 浊、肿胀、团缩)、 子代病毒释放破坏 细胞或溶酶体酶释 放导致细胞自溶。
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制
一、病毒对宿主的影响
(二)包涵体形成:病毒 感染细胞后,可在细胞内形成 普通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嗜酸 性或嗜碱性、圆形或椭圆形或 不规则的团块结构。是被病毒 感染的标志,有助鉴定病毒。
第二十三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病毒(virus):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只含 有一种核酸(DNA/RNA),必须在活的易感细胞内以 复制方式进行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具有病毒典型形态、结构及感染性的完整成熟的 病毒颗粒称为病毒体。
1995年将病毒分为:DNA病毒、 RNA病毒和DNA和RNA逆转录病 毒三大类。
(三)细胞膜改变:多 见于有包膜病毒。有细胞膜 融合、细胞膜出现新抗原。
(四)细胞转化 (五)免疫抑制
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制
二、抗病毒免疫
:包括干扰素、NK细胞、补体、某些 细胞因子、机体屏障等。
病毒
干扰素前体
被病 抑毒 制增

干扰素 干扰素剌激
干扰素的产生及抗病毒作用原理
第三节 抗病毒免疫
二、获得性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为辅。
第一节 病毒的感染
一、感染方式与途径:
(一)水平传播:指病毒在人群不同个体之间的传播。
传播途径有: 1、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 2、经媒介昆虫叮咬传播; 3、动物咬伤传播; 4、接触传播、性传播
(二)垂直传播:病毒通过胎盘或产 道,由亲代直接传 给子代的方式。
第一节 病毒的感染
二、病毒感染的类型:
仅具有病毒核酸或仅有蛋白质 的感染性活体称亚病毒因子。(如 卫星病毒、类病毒、朊病毒等)。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病毒的测量单位——纳米(nm)。
大肠杆菌噬菌体
烟草花叶病病毒
腺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流感病毒 卵蛋白分子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病毒的形态有球形、砖形、杆形、弹状和蝌蚪形等。 对人致病的病毒多为球形。
剌激
产生
病毒
机体
IgG 中和 IgM 抗体
剌激
病毒
T淋巴细胞
活化 释放
杀伤性TC、细胞因子
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制
二、抗病毒免疫:
由以上所知: 病毒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能诱导 师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其结局既可表现为抗病的保护 作用,也可导致对机体的损伤。
1、体液免疫损伤作用 2、细胞免疫损伤作用 3、免疫耐受性
主要有关因素: 1、病毒诱导宿主细胞产生干扰素; 2、竞争干扰; 3、改变宿主细胞的代谢途径,影响另一病毒复制;
意义: 1、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部分; 2、指导预防接种。
第三节 病毒的变异
一、病毒变异的常见类型
(一)抗原性变异 (二)毒力变异 (三)耐药性变异 (四)宿主范围的变异
二、病毒变异的生物学意义
(一)温度
加热50-60℃30min 或100℃几秒钟即 可灭活。
在-70℃或-196℃ 条件下,可存活数 月至数年。
第四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一、物理因素:
(二)酸碱度: 多数病毒在pH5-9范围内稳定,强
酸强碱可灭活病毒。
(三)射线:
X射线、γ射线和紫外线都能灭 活病毒பைடு நூலகம்射线可使病毒核酸链发生 断裂,核苷酸结构形式改变,影响 病毒复制。
(一)顿挫感染:当病毒进入非易感细胞内,由于该 细胞不能为病毒提供复制所必须的条件,故病毒不能完 成正常的增殖周期。病毒进入非容纳细胞的感染过程称 顿挫感染。
(二)缺陷病毒:因病毒基因组 不完整或发生严重改变,导致病毒 不能复制出完整的子代病毒,称缺 陷病毒。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三、干扰现象
当两种病毒同时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 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干扰现象。
第二十五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与防治原则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
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1、用于分离病毒或检测病毒及其核酸的标本,在采送时应根 据病毒的嗜组织性,采集不同部位的标本。
2、用于分离培养的标本,应加抗生素抗菌处理,并做到无菌 操作。
3、标本应在病程初期或急性期早期采集,以提高病毒或抗原 检出率。
(一)隐性感染:胞内的病毒无增 殖、临床无症状 急性感染
(二)显性感染: 持续性感染
慢性感染
即病毒在显性或 隐性感染后未完 全清除,可持续 增殖,症状时有 时无。
潜伏感染
即原发感染后, 病毒长期潜伏在 特定细胞中,一 旦诱发激活,即 可引起再感染。
慢发感染
即病毒感染潜伏 期很长,无症状 无排毒,一旦出 现症状,多表现 为进行性过程, 预后不良。
包膜:为脂质双层膜结构。以出 芽方式获得,表面有由病毒基因 组编码的糖蛋白剌突。具有保护 核衣壳、感染性和抗原性。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一、病毒增殖周期
吸附
核酸游离
mRNA转录
病毒DNA 复制
晚期蛋白质 转译 释放
穿入
脱壳
细胞
早期蛋白质转译
mRNA转录 组装与成熟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二、病毒的异常增殖
(一)有利于控制病毒性疾病的流行和发生。 (二)制备病毒疫苗控制病毒性疾病。 (三)解决病毒性疾病的治疗和耐药性问题。
第四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的病毒体,受到外界理化作用后, 会失去感染性,称病毒的灭活。
理化因素主要通过破坏病毒包膜或使病毒蛋白质变性 或损伤病毒核酸以灭活病毒。
一、物理因素:
痘类病毒
弹状病毒
疱疹病毒 噬菌体
正粘病毒 冠状病毒 腺病毒 乳多空病毒 烟草花斑病毒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包膜 (脂蛋白)
衣壳 (蛋白质)
核酸 (DNA/RNA)
剌突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包膜病毒
核心:由RNA/DNA组成。决定病毒 的形态、复制、遗传变异和传染性。
衣壳:蛋白质结构。由一定数量的 壳粒组成,分为二十面体立体对称 型、螺旋对称型和复合对称型。有 保护核酸、与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 和抗原性等作用。
第四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二、化学因素:
(一)脂溶剂:乙醚、氯仿、去氧 胆酸盐、阴离子去污剂等能使病毒包 膜溶解
(二)化学消毒剂:酚类、氧化剂、 卤类、醇类对病毒均有灭活作用。
(三)抗生素与中草药:病毒对抗 生素不敏感;中草药对病毒有一定的 抑制作用。
第二十四章 病毒的致病性
第一节 病毒的感染 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