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教学设计完美版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鸿门宴》教案设计与讲解

《鸿门宴》教案设计与讲解

鸿门宴是古代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事件。

它发生在公元前206年,当时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战争进入了最后阶段。

这个故事至今仍然广为流传,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作为一位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善于利用这个话题,让学生们了解我们古代的历史,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

下面是我为大家设计的《鸿门宴》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鸿门宴》的历史背景及事件经过,培养同学们的历史观念。

2.学习《鸿门宴》相关的词汇和成语,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及其对时代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1.导入让学生们观看《鸿门宴》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们展开讨论。

2.历史背景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中国进入纷争中期,经历了霸王之治和诸子百家的争锋,最终由刘邦和项羽争霸,形成了大汉王朝。

3.鸿门宴事件经过刘邦得知项羽派来的美女虞姬是个间谍后,决定设奇谋陷害项羽。

他派出军队将虞姬送回项羽军中,表面上是向项羽献上美女,实质上是要挑拨项羽内讧。

在鸿门宴上,刘邦安排项羽和韩信等人喝下了毒酒,但自己却不喝。

引出矛盾,使项羽丢失了统治天下的机会。

4.鸿门宴背后的历史意义通过分析《鸿门宴》舞剧的主要人物形象,进一步反思中国古代的政治、文艺、武术、服饰等方面的历史发展,揭示了汉朝头号英雄刘邦和秦朝末代威震天下的霸王项羽之间的神秘人物。

5.词汇和成语讲解《鸿门宴》中经常出现的词汇和成语,如无中生有、以少胜多、借刀杀人、鸟语花香等,拓展学生的词汇及语言应用能力。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讲述《鸿门宴》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讨。

第二步:朗诵正文老师向同学们朗诵《鸿门宴》的正文,并带领学生们进行朗读,加深学生们的记忆和理解。

第三步:总结历史故事背后的意义通过分析《鸿门宴》的故事情节,进一步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背景、文化风俗等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深刻内涵与历史意义。

第四步:词汇和成语讲解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汇,提高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和能力。

《鸿门宴》教案设计

《鸿门宴》教案设计

《鸿门宴》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鸿门宴》故事背景和历史意义。

2.理解《鸿门宴》中各个人物的角色和心理。

3.学习分析《鸿门宴》中的权谋和离间手段。

4.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鸿门宴》故事的背景及主要人物。

2.分析《鸿门宴》中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

3.探讨《鸿门宴》中的权谋和政治斗争。

三、教学难点1.理解和分析古代权谋政治的复杂性。

2.把握《鸿门宴》故事中人物关系的错综复杂。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鸿门宴》的故事背景,引发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兴趣和好奇心。

2.学习内容2.1 《鸿门宴》故事背景介绍向学生简要介绍《鸿门宴》中的秦、楚两国的政治情况,以及主要人物李斯、项羽、刘邦等的背景。

2.2 《鸿门宴》人物角色分析分析《鸿门宴》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引导学生思考每个人物的动机和心理活动。

2.3 《鸿门宴》权谋与离间手段探讨《鸿门宴》中涉及到权谋和离间的手段,例如项羽对刘邦的策略以及刘邦如何化解危机等。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鸿门宴》故事中的关键事件和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4.反思与总结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鸿门宴》故事中的政治斗争和人物心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反馈通过课堂讨论、问题回答等形式,检验学生对《鸿门宴》故事的理解程度,及时纠正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进展。

六、拓展延伸参观相关历史遗迹或者观看相关影视作品,加深学生对《鸿门宴》故事的理解,拓展历史文化知识。

通过本教案设计,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鸿门宴》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培养其历史文化意识和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愿学生在这堂历史课上汲取丰富的知识,感受历史的魅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鸿门宴优秀详细教案(精选5篇)

鸿门宴优秀详细教案(精选5篇)

鸿门宴优秀详细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鸿门宴优秀详细教案《鸿门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

2、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3、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4、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1.学习古汉语的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

2.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三课时教学要点:理清课文情节发展脉络。

教学步骤:同学们: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很深的了解。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课文的写作思路。

把握文章思路,对我们了解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一起再走近教材,理清情节发展脉络。

(1)思考:课文第一段写了哪几件事?明确: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第二件事“范增进言”。

曹无伤是沛公的主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矛盾挑开,故事“开端”。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

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

“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

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2)思考: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明确:第一件事“项伯夜访”。

第二件事“张良献策”。

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

刘邦对项伯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

“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这段文字是情节变化的关键。

学生朗读第1、2段。

曹无伤告密引发了项羽愤怒,范增进言激化了项羽和刘邦之间的矛盾;而项伯告密给刘邦带来了转机,张良献计,项伯转心,刘邦决定参加“鸿门宴”。

“鸿门宴”上项羽和刘邦将怎样的剑拔弩张、刀光剑影?请看第3段。

高中文言文《鸿门宴》教案

高中文言文《鸿门宴》教案

高中文言文《鸿门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地朗读和背诵《鸿门宴》全文;(2)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3)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学会运用现代文观念审视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斗争和人际关系;(2)感悟友情、忠诚、勇敢等品质;(3)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鸿门宴》;(2)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3)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理解与应用;(2)对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的深入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鸿门宴》的背景和作者司马迁;(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3)让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鸿门宴》;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策略1. 情景再现:通过多媒体展示鸿门宴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的兴趣。

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文中的不同角色,进行情景再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力。

3. 对比分析:将《鸿门宴》与其他历史事件或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鸿门宴》教学设计

《鸿门宴》教学设计

《鸿门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字词,疏通文意。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3.探讨文章的叙事技巧和历史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文言字词和人物形象分析。

2.难点:叙事技巧和历史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文本分析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讲述一个古代宴会的故事,引出课题。

2.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读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熟悉课文。

3.文言字词讲解
(1)逐句讲解文言字词,疏通文意。

(2)重点讲解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4.人物形象分析
(1)分析刘邦、项羽等人物的形象特点。

(2)探讨人物性格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5.叙事技巧分析
(1)分析文章的叙事结构和手法。

(2)体会叙事技巧对人物形象和主题的表现作用。

6.历史意义分析
(1)分析鸿门宴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探讨历史事件对我们的启示。

7.总结归纳
总结文言字词、人物形象、叙事技巧和历史意义。

8.作业布置
写一篇关于鸿门宴的人物分析短文。

《鸿门宴》教案

《鸿门宴》教案

《鸿门宴》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鸿门宴》的历史背景,掌握文中重要人物、事件和地点的名称及其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中人物形象,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1. 重要人物、事件和地点的名称及其关系。

2. 分析文中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 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和人生哲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中典型人物和事件。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鸿门宴》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文中重要人物、事件和地点,回答相关问题。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中人物形象,总结人物性格特点。

4. 案例分析:选取文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等。

七、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2. 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鸿门宴》的历史氛围。

3.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

八、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和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便于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 设计好相关问题,用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3. 制作好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鸿门宴教案【精选6篇】

鸿门宴教案【精选6篇】

鸿门宴教案【精选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鸿门宴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鸿门宴》教案(优秀7篇)

《鸿门宴》教案(优秀7篇)

《鸿门宴》教案(优秀7篇)《鸿门宴》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司马迁的相关事迹以及与《史记》有关的文学常识;(重点)2、掌握本课重要的文言字词、特殊句式;(重难点)3、了解“鸿门宴”的起因、经过、结果,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分析刘邦、项羽的性格特点。

(重难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史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项羽和刘邦都曾看到过秦始皇出巡时壮大的场面。

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也。

”刘邦却说:“大丈夫当如此也!”言为心声,可见两人都觊觎帝位的野心。

但我们会发现,两人的语言表现出了不同的性格:一个率真无忌,一个含而不露。

性格决定命运,项羽、刘邦的性格有着较大的差异,他们的命运有何不同?《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豹。

二、作家作品介绍司马迁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现在陕西韩城)人。

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是一位具有多方面修养的学者,对司马迁后来所从事的事业都有十分明显的影响。

司马迁的童年是在家乡黄河边上的龙门山下度过的。

十岁诵古文,随父至长安,受学于经学大师董仲舒。

20岁的时候,遨游大江南北,其后侍从汉武帝巡游长城内外,足迹遍及全国,这些考察见闻为写《史记》作了良好的准备。

20几岁任郎中,36岁父死,38岁继任太史令,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

42岁时主持修订历法,同年开始写《史记》。

5年后,因替战败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触怒武帝,下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至53岁时基本完成《史记》的著述。

《史记》地位: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内容: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3000多年的历史组成:《史记》全书130篇,52万多字,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五部分。

【12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例外:《秦本纪》《项羽本纪》《吕后本纪》【30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以及特别重要的历史人物【70列传】帝王、贵族王侯之外的名官、名人的事迹以及少数民族的传记【10表】以表格形式简列各个时期的大事件【8书】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评价: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著作,又是文学著作。

鸿门宴教学设计(优秀8篇)

鸿门宴教学设计(优秀8篇)

鸿门宴教学设计(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鸿门宴教学设计(优秀8篇)因为古人距离现在距离较远,比较难以理解,所以为了帮助同学更好的理解课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8篇《鸿门宴教学设计》,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鸿门宴》教学教案

《鸿门宴》教学教案

《鸿门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鸿门宴》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分析并掌握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关系。

3. 学习文中运用的人物描写、对话、叙事等技巧。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韵律和情感表达。

2.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人物分析:分析文中的主要人物,如项羽、刘邦等,探讨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4. 文学技巧探讨:探讨文中运用的人物描写、对话、叙事等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鸿门宴》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3. 课文解析: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4. 人物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文中的主要人物,总结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5. 小组分享:各小组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6. 文学技巧探讨: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人物描写、对话、叙事等技巧,进行分析讨论。

7.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技巧,尝试写一段人物描写或对话。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参与度。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练习,关注他们运用所学技巧的情况。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鸿门宴》的原文文本。

2. 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关于《鸿门宴》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资料。

3. 参考书籍:相关的文学鉴赏和写作指导书籍。

4. 写作纸张和文具:用于学生的写作练习。

六、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文中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通过表演来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情感。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文中的事件,探讨如果他们是文中的角色,他们会如何处理这些情况。

3. 小组辩论:组织辩论活动,让学生就文中的某些观点或事件展开辩论,培养他们的思辨和辩论能力。

《鸿门宴》教案模板

《鸿门宴》教案模板

《鸿门宴》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鸿门宴》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掌握课文中重要的文言词汇和句式。

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和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和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鸿门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分析。

文言词汇和句式的学习。

2.教学难点:对文章主旨思想的理解。

人物性格的深入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视频等手段,引导学生回顾《史记》的相关知识,为学习《鸿门宴》做好铺垫。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3.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

分析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a.讲解“鸿门宴”的背景和意义鸿门宴是秦朝末年一场重要的政治斗争,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衰落。

鸿门宴上,刘邦和项羽的矛盾激化,预示了楚汉战争的爆发。

b.分析人物形象刘邦:机智、勇敢、果断,具有政治远见。

项羽:英勇、骄傲、刚愎自用,缺乏政治智慧。

张良:智慧、谋略,为刘邦出谋划策。

范增:阴险、狡猾,为项羽效力。

c.分析文章主旨思想通过刘邦和项羽的斗争,揭示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衰落。

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和平、安定的渴望。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讨论话题:你认为刘邦和项羽哪个人物更具人格魅力?你从《鸿门宴》中学到了什么?5.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6.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文言词汇和句式的学习。

四、教学反思1.对文言文的讲解要细致,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

2.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性格的多面性。

3.课后作业要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本节课在教授《鸿门宴》的过程中,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在讲解文言词汇和句式时,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现场翻译句子,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鸿门宴》全程教案

《鸿门宴》全程教案

《鸿门宴》全程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本节课将通过分析《鸿门宴》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鸿门宴的历史背景、人物关系以及宴会背后的政治斗争。

1.2 教学目标1. 了解鸿门宴的历史背景;2. 熟悉鸿门宴中的人物关系;3. 分析鸿门宴中的政治斗争;4.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思考和讨论。

第二章:文本解析2.1 文章概述《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了秦朝灭亡后,楚汉争霸前夕的一件重要事件。

文章通过对鸿门宴的描绘,展示了项羽、刘邦等历史人物的形象特点,以及当时的政治斗争。

2.2 人物分析2.2.1 项羽英勇善战,自称西楚霸王;性格直率,缺乏政治远见;鸿门宴上,意图杀害刘邦。

2.2.2 刘邦出身低微,善于用人;机智聪明,懂得隐忍;鸿门宴上,巧妙地躲过一劫。

2.3 政治斗争分析2.3.1 楚汉争霸的背景秦朝灭亡,群雄并起;项羽、刘邦分别为两大势力代表。

2.3.2 鸿门宴上的斗争项羽企图杀害刘邦,巩固自己的地位;刘邦在宴会上设法脱身,为后来的楚汉争霸奠定基础。

第三章:问题讨论3.1 问题设计鸿门宴之前,项羽和刘邦的关系如何?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企图杀害刘邦?刘邦在鸿门宴上是如何巧妙地躲过一劫的?3.2 讨论方式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观点,形成共识。

第四章:拓展延伸4.1 相关历史背景介绍介绍秦朝灭亡后,楚汉争霸的相关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4.2 类似历史事件分析分析其他历史事件中的政治斗争,如“煮豆燃萁”等,让学生学会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课程总结本节课通过分析《鸿门宴》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了鸿门宴的历史背景、人物关系以及政治斗争。

5.2 学生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5.3 课后作业熟读《鸿门宴》,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六章:对比分析6.1 对比项羽与刘邦的性格特点项羽:英勇善战,直率,缺乏政治远见;刘邦:出身低微,善于用人,机智聪明,懂得隐忍。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语文教材鸿门宴教案提纲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语文教材鸿门宴教案提纲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语文教材鸿门宴教案提纲一、鸿门宴教案提纲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鸿门宴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了解到智勇双全的人物形象。

2.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史记》中关于鸿门宴的记载,包括故事背景、基本情节、重要人物等。

3. 教学重点:了解鸿门宴故事中的各个人物形象和事件情节,掌握历史知识。

4. 教学难点:理解鸿门宴中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发掘历史文化内涵。

5. 教学方法:讲授,朗读,分组讨论等。

6. 教学准备:教材,PPT等。

二、鸿门宴教案展开(一)教学过程1. 感性引入让学生回顾一下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比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让学生了解到历史对中国人的影响。

2. 讲解背景解释鸿门宴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以及相关历史事件。

让学生了解到项羽和刘邦之间的关系以及争夺天下的背景。

3. 讲述故事利用PPT等工具,让学生了解鸿门宴的基本情节。

老师应在讲述中注意人物形象、情节推进等方面,让学生抓住重点,掌握故事线索。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就鸿门宴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或一个情节进行讨论,比如项羽为何要设宴,项伯为何劝项羽不要设宴等。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团队进行陈述,分享自己的观点。

5. 总结归纳通过对故事的解说和分组讨论,让学生对鸿门宴故事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让学生选择一个关键人物或情节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能够在总结中了解到历史背景和人物内涵。

(二)板书设计1. 鸿门宴2. 项羽、刘邦、虞姬、项伯3. 争夺天下的背景、项羽为何设宴、项伯为何劝项羽不要设宴等(三)教学反思由于鸿门宴故事有很多情节和人物,老师在讲述故事时应注意故事的逻辑性和学习要点,让学生能够理解整个故事的发展和人物关系。

在分组讨论中,老师需要根据开展器材等足够的时间,让每个小组有充分陈述策话和分享的空间,让学生在讨论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和能力。

在总结时,老师需要把握总结的重点和归纳,让学生能够在总结中理解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从而促进学生发展综合素质。

鸿门宴教案教案6篇

鸿门宴教案教案6篇

鸿门宴教案教案篇1教学目的一、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二、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三、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教学设想一、课文情节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拟作为叙事写人的记叙文处理,以人物形象的刻画为教学重点。

如何认识理解课文中提及的“义”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可从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入手突破这一难点。

二、课文篇幅较长,阅读有一定难度,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数三教时。

第一教时一、预习课文:1.通读课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课文中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3.复习“楚汉相争”的历史,了解刘、项斗争的经过,了解项羽这一人物的历史功过。

二、导入新课:1.板书并朗诵(或由学生齐诵)项羽的《垓下歌》,要尽量读出这首楚歌慷慨悲凉的意味。

2简析《垓下歌》,介绍时代背景,引入新课。

要点:(1)项羽的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主力,是暴秦的主要掘墓人。

(2)项羽起兵反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着本质的区别。

(3)他迷信武力,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自己败亡的原因。

他把一切归结于“天意”,是“时不利”,自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4)“鸿门宴”前,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

三、读讲课文一、二两段:第一段: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①“王(wàng)关中”②“说(shuì)关羽”③“好(hào)美姬(jī)”④“为(wè)击破沛公军”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①“军霸上”、“王关中”(加点词为名词作动词用,读第四声)。

②“说项羽”可简为“说羽”不可简为“说项”,“说(shuō)项”意为替人讲情、说好话。

《鸿门宴》教案设计

《鸿门宴》教案设计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
《鸿门宴》是《史记》中的名篇,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 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相关历史知识,如楚汉相争的背景等。
教学策略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鸿门宴》的情节、人物性格和主题。
学生参与
设计互动环节,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 课堂氛围。
反馈与调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根据学生的反应和问题调 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在线资源
使用PPT展示《鸿门宴》的相关图片、视频 和史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
推荐相关网站或APP,如“喜马拉雅”、“ 懒人听书”等,让学生可以收听《史记》 的朗读版或专家解读。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
02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新课
01
02
03
故事导入
简述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 ,引起学生对《鸿门宴》 故事的兴趣。
情境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楚汉相争 的地图和相关图片,让学 生对故事发生的环境有直 观的认识。
提问导入
提出一些关于《鸿门宴》 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 去阅读课文。
《鸿门宴》教案设计
汇报人:
2023-12-31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与步骤 • 教学难点与重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作业与要求 • 教学反思与总结
目录
0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鸿门宴》中的 重要字词和句式,理 解文章大意。

《鸿门宴》教学设计

《鸿门宴》教学设计

《鸿门宴》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鸿门宴》一、教学目标1. 了解《鸿门宴》的背景与历史意义;2. 掌握《鸿门宴》中关键人物的角色及形象;3. 能够描绘《鸿门宴》中的场景和氛围;4. 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了解《鸿门宴》背景的介绍;2. 体验《鸿门宴》的场景和氛围;3. 学会表演关键人物,突出各自角色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视频或PPT,介绍《鸿门宴》的背景和历史意义;2. 道具和服装,用于学生表演;3. 教师准备剧本和角色分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播放相关视频或展示PPT,简要介绍《鸿门宴》的背景和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2. 角色分配(10分钟)老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表演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角色组。

教师分发剧本,解释每个角色的特点和情绪,让学生明确表演的目标。

3. 表演准备(15分钟)学生根据角色要求,准备表演材料。

他们可以选择穿着角色服装、准备道具或背景音乐,以营造出更真实的场景和氛围。

4. 表演和讨论(20分钟)学生分别表演各自的角色,展示出他们的理解和表演能力。

在表演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5. 反思与总结(1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总结《鸿门宴》的重要历史意义,并让学生思考这个历史事件对今天的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五、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根据《鸿门宴》的故事创作自己的小说或戏剧;2. 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比较《鸿门宴》与其他历史事件的异同点。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鸿门宴》的理解和表演能力;2. 听取学生的观点和体会;3. 综合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注:本教学设计针对中学历史或文学课程设计,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调整内容和时间分配。

鸿门宴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事件,发生在公元前206年。

这一事件主要涉及了秦始皇和项羽之间的权力斗争。

通过对鸿门宴的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了解,并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鸿门宴》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3《鸿门宴》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鸿门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应用:归纳总结军、击、内、如、倍、谢、坐等重点实词的意义,积累实词、虚词、句式的使用规律;学习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锐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刻画的写作方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品味语言把握人物个性;客观评价项羽,探究其悲剧产生的原因,体会人物性格在政治军事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会多角度审视人物形象。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秦朝灭亡后各种势力争霸的社会历史风貌和古人为人处世的智慧。

理解项羽失败和刘邦胜利的原因,领悟性格决定命运的人生道理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多角度审视人物形象。

2.感受秦朝灭亡后各种势力争霸的社会历史风貌和古人为人处世的智慧。

理解项羽失败和刘邦胜利的原因,领悟性格决定命运的人生道理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1.仔细通读课文及注释2遍,完成全篇口译。

2.划出自己翻译有困难的句子。

3.完成P25《同步导练》“知识要点”部分。

二、疏通文本,把握重点知识活一:组内互学,交流疑难。

教师抽查“知识要点”掌握情况。

活动二:口译并解决疑难句子。

1. 素善留侯张良。

2. 为之奈何?3.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4. 孰与君少长?5.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6.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7.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8.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9.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10.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活动三:文言素读断句与成语积累请用“/”给下列课内文段断句。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2.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判断以下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鸿门宴教案教学设计

鸿门宴教案教学设计

鸿门宴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背诵《鸿门宴》这篇文章。

(2)能够分析并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3)能够理解鸿门宴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鸿门宴》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二、教学重点1. 鸿门宴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三、教学难点1. 文章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和用词。

2. 对鸿门宴的历史背景和意义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鸿门宴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和结构,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 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含义。

4. 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探究鸿门宴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5.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课后作业1. 背诵《鸿门宴》课文。

2. 写一篇关于鸿门宴的短文,包括鸿门宴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等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2. 课文背诵评估:检查学生对《鸿门宴》课文的背诵情况,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3. 课后作业评估: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策略1. 多样化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如图片、视频、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问题引导: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励机制:设置合理的奖励和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鸿门宴》教学设计完美版《鸿门宴》教学设计一、背景介绍理科学生对文学作品中展现的人性中的矛盾、多面往往不会有深刻、全面的认识。

《鸿门宴》作为一篇高中重点课文,充满了力量之美、智慧之美、人性的复杂之美,深受学生的喜爱。

本设计是第三课时。

在前面的教学中,教师对文本进行了文字和结构的梳理。

本课将通过学生的网络探究,使他们对项羽、刘邦的性格有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及切入点1、教学目标(1)使学生立足文本,结合网络资源,深入而全面地了解项羽、刘邦的性格。

(2)使学生提高从网络中提取大量有效信息并加以理性分析、整合的能力。

(3)从不同的人格魅力中汲取力量,使学生充分体会文学形象所蕴涵的崇高美。

2、切入点刘、项诗作皆有王者之气,二人皆盖世之雄,但其命运迥异。

项羽失败了,可是太史公还是客观地记录了项羽的生平功绩,并把他列入帝王才能进入的“本纪”里面。

教学时从探究刘邦成大事的原因以及项羽的人格魅力中切入。

三、教学过程1、蚁穴溃堤——导入幻灯展示刘邦《大风歌》、项羽《垓下歌》。

师:请大家朗诵这两首诗,要读出《大风歌》踌躇满志、慷慨悲壮的情感,以及《垓下歌》慷慨悲凉的意味。

同时思考两首诗表达的不同情感。

分析: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抒发了他在战胜项羽。

成为汉朝开国皇帝之后的那种既踌躇满志又担忧江山不稳的复杂心情。

情动于中而发于外,慷慨悲壮,流韵千古。

项羽的军队在垓下被围,四面楚歌,项羽逃至乌江边,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力竭自刎身亡。

《垓下歌》即为一代霸王之绝唱。

2、深水养鱼——探究首先为学生提供网络环境与资源:提供一人一机的网络教学环境。

同时提供多媒体教室,介绍百度百科、百度项羽贴吧、百度刘邦贴吧等。

要求:(1)请同学们按照日常学习小组的划分分成六组。

前三组同学探究第一个问题,后三组同学探究第二个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2)立足课文,搜索网络资源,筛选出有效信息,进行整合、分析,特别是第一个问题,要注意在对比中得出结论。

把有用的材料存放在硬盘的文件夹中。

(3)小组内的同学进行讨论,对各自搜集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小组主要观点,推举发言人,其余同学做PPT、Flash或者Frontpage等展示课件。

最后选出代表,汇报小组探究成果。

问题一:刘、项诗作皆有王者之气,二人皆盖世之雄,但其命运迥异。

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立足文本。

结合从网络中找到的信息,试从用人、处事、性格等方面对二人进行对比。

师:刘邦在用人方面有什么特点呢?分析:刘邦任人唯贤,贤士谋臣才会对他高度忠诚,比如,鸿门宴前,张良对刘邦表现出了高度的忠诚:“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紧急关头,张良运筹帷幄,沉着冷静,深谋远虑,能够提出正确的策略。

可以说,刘邦集团在鸿门宴中变被动为主动的一切活动,实际上都是张良导演的。

谋士贤才在刘邦这里有充分挥洒的自由天地,而刘邦也正因为能够从善如流,才化险为夷。

高质量、高忠诚的团队,为刘邦日后称王天下奠定了强大的人才基础。

师:项羽是如何对待手下的谋臣志士的呢?分析:项羽相反,他的刚愎自用造成了最终的悲剧。

鸿门宴之前,忠诚智慧的范增根据刘邦入关前后的变化,敏锐地洞察到了他的真正目的,提出“急击勿失”。

鸿门宴上,数次目示、举块,项羽不应。

鸿门宴后,刘邦逃脱,范增失望地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由此可知项羽不听忠言,刚愎自用,他的悲剧结局在情理之中。

总结:(幻灯展示)《史记·高祖本纪》中写道:“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陈丞相世家》中写道:“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

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

”由以上材料也可以看出。

刘邦赢于“用人”,而项羽输于“自大”。

师:在处事方面,刘邦有什么长处?分析:刘邦心胸宽广,深得人心。

在生死攸关的选择面前,作为一个与刘邦没有血缘关系的谋士,张良却说出“亡去不义”的惊人感人之语,除了共图大业,利益相关,刘邦任人唯贤之外。

恐怕与张良对刘邦本人魅力与能力的认可不无关系。

还可以通过其他材料加以佐证。

如:刘邦到达灞上之后,便召集当地的名士,和他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秦朝的苛刻法律全部废除。

这使他得到了民心,也为他后来统一天下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师:项羽在处事方面哪里不及刘邦?分析:项羽心胸狭隘,残暴成性,不得人心。

在课文中,与张良忠于刘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项羽甚至得不到亲叔叔的诚心。

项伯不顾全侄儿大业,而以个人情义为重。

向刘邦告密,这侧面暗示了项羽终将走向灭亡。

还有其他史料可以证明。

灭秦之后,项羽引军入咸阳,大肆烧杀,咸阳火三日不绝。

谋臣韩生劝项羽说:“关中山河四塞险阻,土地肥美,可以作为霸王之都。

”而项羽以“富贵不归故里。

如同夜间穿锦衣走路。

没有人知道”为借口加以拒绝。

劝他的人感叹道:“人们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真不假。

”项羽闻听此言。

就烹杀了说这话的人。

项羽心胸狭隘而又不得人心是他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结:(幻灯展示)刘邦为人宽容,深得民心。

项羽心胸狭隘,不得人心。

师:刘邦在军事战争中表现出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分析:刘邦重“智”。

刘邦在军事战略方面有过人之处。

他善用计谋。

善观人心,攻心为上。

鸿门宴之前,他巧妙利用张良与项伯的关系,拉拢收买了项伯,通过项伯麻痹项羽,在鸿门宴上受到项伯保护。

鸿门宴上,刘邦称项羽为“将军”,自称“臣”,奉承项羽,卑躬屈节。

并且自己“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紧紧抓住项羽重“义”的弱点,大做文章。

赔罪时,项羽暴露了曹无伤,刘邦不露声色,却牢记在心,回营后,“立诛曹无伤”。

如此种种,皆体现了刘邦善用心机。

其他史料也可以证明。

比如用陈平反问计,使项羽怀疑范增。

不用其谋,迫使范增怒而归乡。

再比如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再比如垓下之战时,下令在楚营周围吹起悲歌。

哀音重重,使楚军无心恋战。

师:相比较而言,项羽的性格怎样?分析:项羽重“勇”,但缺少谋略。

刘邦与项羽非凡的军事才能铸就了他们辉煌的人生,但重智慧与重勇力的不同,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命运。

总结:刘邦从一介平民,击败贵族出身的项羽,成为开国皇帝,过人之处自当不少。

容人之基与用人之宽应为最重要的一点。

他不怪罪怂恿韩信反叛的蒯通,证明了他对人的宽容;能于逃卒中提拔韩信为大将军,证明-了他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胆识。

刘邦的功绩是使自周王朝东迁后动荡了几百年的社会归于正常,这样的功绩。

足以证明他的伟大。

问题二:项羽虽然失败了。

但太史公司马迁还是客观地记录了项羽的生平,并把他列入帝王才能进入的“本纪”里面。

项羽感动司马迁的原因何在?分析1:项羽的魅力在于他重“义”重情。

项羽心中有一个明确的道德标准,就是“义”。

鸿门宴前,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对叔父私见张良一事,项羽因其重义。

不但不追究,还“许诺”。

杀刘邦之心已有动摇。

之后说出叛徒曹无伤,恐怕也有嫌曹不忠不义之心。

鸿门宴中,樊哙闯帐护主,义字当前。

本性残暴的项羽便对他宽容有加,称之为“壮士”,面对樊哙的慷慨陈词竟“未有以应”。

但是,项羽的魅力也是他的弱点。

最终断送了他的前程。

分析2:项羽的魅力在于他具有中国古典英雄的勇武之美。

他是真正的征战天才,是秦汉时期最伟大的军事家。

他也是有实力的。

他对战争的把握,恐怕十个刘邦也敌不过。

谁说项羽有勇无谋?《史记》中有记载:在巨鹿之战中,项羽鼓舞士气,破釜沉舟。

只带三天的干粮,以表示不胜宁死的大无畏精神。

这里就充分体现了项羽的战略眼光和大无畏的决断力。

“破釜沉舟”一战,可以看出他领兵的才能和为将的自信。

这一战确立了他的英雄形象,也确立了他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

项羽在垓下之围中,在残部受到重创的情况下又带余下的28骑杀出,嗔目而叱。

大呼驰下,溃围,斩将,刈旗。

真是顶天立地、一往无前的盖世英雄。

分析3:项羽的魅力在于他不过乌江,保全气节。

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她认为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所以全诗都洋溢着对项羽的赞美和敬仰。

一个“不肯”。

就是一种“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

如果渡过乌江,卷土重来,尚不知鹿死谁手。

而项羽向天长叹:“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造就出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慷慨悲壮。

这也是一个民族的精髓。

(设计学生配乐朗诵《夏日绝句》,并播放京剧片段《霸王别姬》音乐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慷慨悲壮的氛围,使学生更透彻地感受项羽万古长存的英雄魅力。

)总结: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截然不同的选择,我们很难评说孰优孰劣,我们只能说他们各具风采,各有归宿。

比如司马迁对项羽就有比较全面的论述。

(幻灯展示)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司马迁是把项羽当做悲剧英雄来描写的,他有英雄的气魄和行为,但最终“自矜功伐”导致了他的悲剧。

3、饮水思源——升华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肯定有了新的体会和收获,谁来和同学们交流分享一下?分析1:在评价文学人物或历史人物时,不能只片面地看到他英雄的一面,因为人都是多面的。

缺点、弱点像影子一样追随着每个人,但往往有了缺点、弱点,“人”的味道才更重,作品才更真实和生动。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只有拥有了缺点和弱点,才能真正拥有价值和魅力。

分析2:与其说事业成就人,不如说人成就事业。

事业成败不是偶然,而是与一个人的性格、信仰、人生选择有种种必然联系。

其实,每个人的命运都把握在他自己手中,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面对一切挑战。

4、拓展师:网络资源丰富,课堂交流时间有限,还有很多优秀的资源并没有展示出来。

对张良、樊哙、范增等人物形象还没能细细品味。

请立足文本,结合史料,对其中的某一位加以分析,写一篇600字的短文《走近秦汉英雄人物——()》四、教学反思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突出那些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

本节课从深入挖掘文本,开发与整合网络资源入手,开阔学生视野,重视对其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