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备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做好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备课
作者:高风英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76期
摘要:导入新课的艺术和方法有很多,如笑话导入法、成语导入法、表扬导入法、观察导入法、诗词导入法、珍闻导入法等,但切记生搬硬套,而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无论运用哪种导入方法都要紧扣教学中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备课教学程序预习导入模拟讲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如何通过精心备课,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学会感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形成语文素养和文化积淀,是每位教师的毕生追求。
一、从教学程序上做好备课工作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不能随心所欲,而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事前设定好规则,设定好路子,让学生跟着教师的引导步入知识的天堂。
我认为备课的时候,首先要了解学生之前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因为语文是一个知识连贯性很强的学科,以前的知识就是现在学习的基础,只有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才能设计好教案;提问是课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对小学生,提问不仅仅可以提示他们注意听课,回答老师的问题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骄傲的资本,所以认真设计课堂问题是教师需要做好的一项基本功课,既能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又可以将走神的学生拉回课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忽视的教学项目之一。
我认为,特别是对小学生,我们要时时处处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比如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所以,在设计课堂教案的时候,我们要思考怎样更好地达到培养他们学习能力的目的。
二、由预习导入,引导学生初读解惑
预习课文的良好习惯应在一开始就养成。
第一课时教学时需要对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反馈。
在预习中学生会有一些疑难,例如《江南》一课,学生在预习时发现一些句子很难理解“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于是引导学生一起读课文,边读边在课文中找到答案,趁机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尽量通过读课文内容找到答案,在阅读中发现新问题。
接着再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关键词,读通一些难读的句子、难理解的词,使学生读得有兴趣,不会觉得枯燥无味,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铺垫,激起更高的学习兴趣。
三、让教学变得扎实有效的方法
1.设计质疑课题小问号,带着问题读课文。
文章的标题就像眼睛一样,出色的题目,准确鲜明,引人入胜,能提示文章内容,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引导学生阅读,首先要学会读题目。
文章题目就是学生展开阅读学习的突破口。
例如《怀素写字》一课,先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品读好课题,再由课题质疑:“怀素是谁?他是干什么的?他为什么要写字?他的字有什么特点?”带着这些问题阅读,学生会比较有兴趣,自己在课文中找到答案,也会有成就感,阅读兴趣会浓厚,接着趁机引导学生读通一些难读的句子,记牢几个难读、难写、难理解的词,把课文读通。
2.抓重点词句,扎实有效地读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识字、写字、阅读、作文能力的培养,并指出要十分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进行字词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设计悬念,激发探究兴趣。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会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给人更多的艺术享受。
当第一课时快结束时,教师可设置疑问,抛下话题,启发思考,留下悬念,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例如,教学《雾凇》一课,初读后充分感受雾凇的美,课堂结束时提出问题:“这么美的雾凇是如何形成的?它需要哪些条件呢?我们下节课来讨论。
”以此引起学生细读的欲望,为第二、第三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蓄足气势,达到课虽下、味还在、趣仍浓、思无限的艺术效果。
四、导入新课和设计导语应遵循原则
1.符合教学的目的性和必要性。
课堂教学的导入,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语,不要使导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2.根据授课的内容设计导语。
备课时可以从教学内容中抽出有概括意义的一个或几个问题,将其与学生熟知的或似知非知的事例联系在一起,设计出独出心裁的导语。
由于每节教材内容有其丰富而广阔的外延,涉及其他方方面面的知识和事物,课堂的起始设计也可以从他们的关联中寻找线索。
3.导入要言简意赅或短小精悍。
导入时间过长,会使人有喧宾夺主之感。
4.导入的形式要丰富多彩。
任何一种形式的授课技巧,一定要灵活运用,不可形成定式,使人产生呆板之感,导入导语也不例外。
五、备课的“模拟讲授”环节
模拟讲授或训练,作为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往往被人忽视。
其实,教案是纸上的东西。
纸上谈兵不一定能取得实战效果。
这时要进行两个飞跃:一个是把纸上的东西变成脑子里的东西,成为印象,也就是把教案里的文字变成形象,铭刻在脑海里;第二个飞跃是把意识变为行动,也就是按教案的设想进行实际操作。
教师写完教案一定要看几遍,边看边想在课堂上如何动作,甚至对着镜子演示一番,像演员排练节目一样,如发现纰漏,及时修改补充教案,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这是值得提倡的。
如果写了教案就搁置一边,到了课堂上再临场发挥,就有点草率了。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上好任何一节课,都必须在上课之前做好备课工作。
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就会收到不一样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张镇权.小学语文备课之我见.小学教学研究,2004(2).
[2]张立娟.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有效备课.陕西教育,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