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名词解释
逻辑学术语
![逻辑学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c7dfaeb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64.png)
逻辑学术语逻辑(logic)是在形象思维和直觉顿悟思维基础上对客观世界的进一步的抽象,所谓抽象是认识客观世界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过程,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
该词最早被清末的严复翻译成汉语。
概述具象逻辑与抽象逻辑从狭义来讲,逻辑就是指形式逻辑或抽象逻辑,是指人的抽象思维的逻辑;广义来讲,逻辑还包括具象逻辑,即人的整体思维的逻辑。
随着对称逻辑学的建立,人的整体思维规律被发现,狭义的逻辑将被扬弃,逻辑将单指广义的逻辑;人类逻辑史也将不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而是从中国《周易》的“天人合一”思想和思维方式开始。
在对称逻辑学的范式中,中国古代文化不是缺乏逻辑,而是人类逻辑学的真正源头。
整体上,逻辑就是思维的规律,逻辑学就是关于思维规律的学说。
有时逻辑和逻辑学两个概念通用。
逻辑和逻辑学的发展,经过了具象逻辑—抽象逻辑—具象逻辑与抽象逻辑相统一的对称逻辑三大阶段。
对称逻辑是逻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是辩证逻辑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具象逻辑与抽象逻辑相统一的、逻辑学发展的最高阶段。
对称逻辑学就是对称逻辑的概念、范畴与范畴体系,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创立。
对称逻辑以对称规律为基本的思维规律,是天与人、思维与存在、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思维层次与思维对象、科学本质与客观本质对称的逻辑。
对称逻辑就是对称的思维方式,对称的思维方式就是和谐的思维方式,和谐的思维方式是与和谐社会对称的思维方式。
对称逻辑学的产生,既是人类思维、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悖论”“逼”出来的产物。
“悖论”,是对称逻辑学产生的催化剂。
“悖论”的出现说明原有的逻辑和逻辑学的不完善,说明对称逻辑学的产生是逻辑与逻辑学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以上内容摘自:《经济学的形而上学》,陈世清著,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1)从形式逻辑到对称逻辑形式逻辑蕴涵了线性思维方式。
把“形式”逻辑思维方式看成唯一的思维方式,把“形式”逻辑运用范围扩大到所有对象,特别是需要复杂性思维的经济领域,就会出现悖论。
逻辑学划分的概念
![逻辑学划分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a0d035b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2.png)
逻辑学划分的概念
逻辑学是研究推理和论证规则的学科,它对思维和推理过程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研究。
以下是逻辑学中常见的一些重要概念:
1. 命题逻辑(propositional logic):研究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符号表示命题,研究它们之间的真值和推导规则。
2. 谓词逻辑(predicate logic):在命题逻辑的基础上引入量词和谓词,用于描述量化关系,更加复杂和丰富。
3. 演绎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通过逻辑推理从前提中得出结论的过程,是逻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4. 归纳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根据具体事实、观察或经验推断出普遍规律的推理方式。
5. 假言推理(hypothetical reasoning):基于假设条件进行推理,探究假设条件下的可能结果。
6. 范畴论(category theory):研究抽象结构和范畴之间的关系,广泛应用于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
7. 形式逻辑(formal logic):逻辑学中关注逻辑规则和结构本身,而非具体内容的分支,强调逻辑形式和推理结构。
8. 非经典逻辑(non-classical logic):包括模糊逻辑、多值逻辑、模态逻辑等,拓展了传统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的范围。
9. 推理规则(rules of inference):逻辑学中用于推导结论的规则,如假言三段论、构造规则等。
这些概念是逻辑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有助于理解和运用逻
辑原理进行思维分析和推理。
(完整版)逻辑学名词解释
![(完整版)逻辑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fa52cc377232f60dccca15a.png)
逻辑学名词解释1、概念:反映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单独概念:是指仅反映一个特定对象的概念,它的外延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
普遍概念:是指由若干个分子所组成的类的概念。
它的外延包括许多的对象。
集合概念:把一类对象作为一个集合体来反映的概念。
非集合概念:不把一类对象作为一个集合体来放映的概念。
正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负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只有带否定词并使用其含义的,才是负概念。
论域:指一个正概念与其相对的负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组成的类。
定义:就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揭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的方法。
划分: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就是将外延较大的属概念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出若干个外延较小的概念,从而明确概念全部外延的逻辑方法。
概念的限制: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减少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方法。
即概念的限制就是从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的逻辑方法。
不研究具体命题内容上真假,只研究命题形式真假性质和命题形式之间的真假关系。
模态命题:就是包含“必然”等模态词的命题。
复合命题:就是包含其他命题的命题,包括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和负命题。
简单命题:就是没有包含其他命题的命题,主要包括直言命题和关系命题。
推理:就是由一或若干个命题推出另一个命题的思维形态。
直言命题:就是陈述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性质命题)肯定命题:就是陈述事物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联项一般用“是”表示。
单称命题:就是陈述一个特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主项专有名词,不需量词。
全称命题:陈述一类事物的全部分子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主项普遍概念,量省。
特称命题:就是陈述一类事物中至少存在着一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主项普遍概念,量项不可省为“有的、有些”(其逻辑含义就是“有”即至少有一个,不排斥全部)周延性:是直言命题主项与谓项在量的方面的逻辑特征,是直言命题形式中对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的陈述情况。
汉语言文学《逻辑学》在线考试作业复习资料1—3含答案(名词解释填空题推理分析题逻辑应用题论述题)
![汉语言文学《逻辑学》在线考试作业复习资料1—3含答案(名词解释填空题推理分析题逻辑应用题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7ad9d90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0.png)
汉语言文学《逻辑学》在线考试作业复习资料1—3含答案-1-《逻辑学》复习资料(一)一、名词解释1.正概念:是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2.真包含于关系:指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相同的关系。
3.关系判断:是断定对象与对象之间关系的简单判断。
4.复合判断:是自身中包含着其他判断的判断,或者说,它是由简单判断和逻辑联项结合而成的判断。
5.联言推理:是前提或结论为联言判断,并根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而进行的演绎推理。
二、填空题1.“p或者q”中,逻辑常项是p,变项是q。
2.根据逻辑方阵,O真,则A假,E可真可假,I可真可假。
3.“角是由一点引两条射线而成的图形。
”这个定义的被定义项是角,定义项是由一点引两条射线而成的图形,定义联项是是。
4.如果◇P假,则□P假,□¬P真,◇¬P真。
三、推理分析题(判断以下各题推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所有作案者都是到过案发现场的,经查李明没有到过-1-案发现场,所以,李明不是作案者。
正确。
运用的是三段论的第二格。
所有P都是M,所有S都不是M,所以,S不是P。
2.如果地球有翅膀,那么地球会飞,地球没有翅膀,所以地球不会飞。
不正确。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p→q)∧¬p)→¬q,是无效式。
3.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快速发展国民经济,我们坚持了改革开放,所以我们能快速发展国民经济。
不正确。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p←q)∧p)→q,是无效式。
4.共产党员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他能起模范带头作用,所以,他是共产党员。
不正确。
违反了三段论推理规则: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
5.有些作品是现实主义作品,所以,有些作品不是非现实主义作品。
正确。
I判断的换质推理。
6.如果不认真复习,就不能考得好成绩,他没有考得好-2-。
逻辑学名词解释
![逻辑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774b1f359eef8c75ebfb302.png)
逻辑教名词汇阐明之阳早格格创做单独观念:是指仅反映一个特定对付象的观念,它的中延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真物.普遍观念:是指由若搞个分子所组成的类的观念.它的中延包罗许多的对付象.集中观念:把一类对付象动做一个集中体去反映的观念.非集中观念:不把一类对付象动做一个集中体去搁映的观念.正观念:反映对付象具备某种属性的观念.背观念:反映对付象不具备某种属性的观念.惟有戴可定词汇并使用其含意的,才是背观念.论域:指一个正观念与其相对付的背观念所反映的对付象组成的类.定义:便是掀穿观念内涵的逻辑要收.掀穿观念所反映的真物的特有属性的要收.区分:掀穿观念中延的逻辑要收.便是将中延较大的属观念根据一定的尺度,区分出若搞个中延较小的观念,从而精确观念局部中延的逻辑要收.观念的节制:通过减少观念的内涵,以缩小观念的中延的逻辑要收.即观念的节制便是从属观念过度到种观念的逻辑要收.观念的综合:通过缩小观念的内涵,以夸大其中延的逻辑要收.有简曲真量战逻辑形式,逻辑教不钻研简曲命题真量上真假,只钻研命题形式真假本量战命题形式之间的真假闭系.模态命题:便是包罗“必定”等模态词汇的命题.复合命题:便是包罗其余命题的命题,包罗联止命题、选止命题、假止命题战背命题.简朴命题:便是不包罗其余命题的命题,主要包罗曲止命题战闭系命题.推理:便是由一大概若搞个命题推出另一个命题的思维形态.曲止命题:便是报告真物具备大概不具备某种本量的命题.(本量命题)肯定命题:便是报告真物具备某种本量的命题.联项普遍用“是”表示.单称命题:便是报告一个特定真物具备大概不具备某种本量的命题.主项博有名词汇,不需量词汇.齐称命题:报告一类真物的局部分子皆具备大概不具备某种本量的命题.主项普遍观念,量省.特称命题:便是报告一类真物中起码存留着一真物具备大概不具备某种本量的命题.主项普遍观念,量项不可省为“有的、有些”(其逻辑含意便是“有”即起码有一个,不排斥局部)周延性:是曲止命题主项与谓项正在量的圆里的逻辑特性,是曲止命题形式中对付主项大概谓项的局部中延的报告情况.正在一个曲止命题形式中,如果报告了它的主项大概谓项的局部中延,那么其主项大概谓项便是周延的.曲止间接推理:便是前提惟有一个命题的曲止推理.A:齐称肯定E:齐称可定I:特称坑定O:特称可定阻挡付闭系:A与E之间的闭系是:不克不迭共真,得以共假.即,当一个真时,另一个必假;当一个假时,另一个真假大概.冲突闭系:AO、EI之间的闭系是:既不克不迭共真也不克不迭共假.即,一个为真时,另一个必假;当一个为假时,另一个必真.等好闭系:AI/EO之间的真假闭系:齐称真,特称必真;齐称假,特称真假大概;特称假,齐称必假;特称真,齐称真假大概.下阻挡付闭系:IO之间的真假闭系:不克不迭共假,不妨共真.即当一个假时,另一个必真;当一个真时,另一个真假大概.换量法:改变前命题的量(把肯定改为可定,大概把可定改为肯定).换位法:改变前命题的主项战谓项的位子(把前提的主项改为谓项,把谓项改为主项).曲止间接推理:又称曲止三段论,也可简称为三段论.三段论:便是由包罗一个共共项的二个曲止命题为前提,推出一个曲止命题为论断的推理.三段论的格:便是由于中项所处的位子的分歧而形成的分歧三段论形式.正在三段论的大小前提中,中项不妨分别是主项大概谓项,那样,中项正在二个前提中的位子,公有四种分歧的情况,相映的有四个格.三段论的简略式:又称简略三段论.三由大小前提战论断组成,从逻辑结构上道,那三部分缺一不可.然而是人们正在使用三时,谈话表白上的简净,常常采与简略其中一个命题的形式.简略三段论便是简略大前提大概小前提大概论断的三段论.闭系命题:便是报告真物之间具备某种闭系的命题.结词汇二部分形成.真值:“真”战“假”称为命题的逻辑值,简称真值.真值表:推断复合命题的真值情况的博门的图表.联止命题:报告几种真物情况皆存留的命题.联止推理:便是前提大概论断是联止命题,并根据联止命题的逻辑本量去举止的推理.联止推理收会式:是以一个连止命题为前提,而推出其中某个联止肢动做论断的推理形式.联止推理合成式:是以几个命题为前提,推出仅以那几个命题为联止肢的联止命题动做论断的推理形式.选止命题:报告几种真物情况之中起码有一种真物情况存留的命题.肢命题为选止肢,联结词汇主假如“大概者”一词汇.相容选止命题:便是其选止肢不妨共果然选止命题.链接词汇是“大概者”.V析与式.不相容选止命题:报告其选止肢中有而且惟有一个选止肢为果然选止命题.“要么,要么”V`庄重析与式相容选止推理:前提中有一个是相容选止命题,并根据相容选止命题的逻辑本量举止的推理.假止命题:又称条件命题,它是报告某一种真物情况是另一种真物情况的某种条件的命题.假止联结词汇“如果(前件),那么(后件)”大概“惟有,才”.充分条件假止命题:其假止联结词汇为“如果……,那么……”的假止命题,报告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P→q蕴含式.充分条件:皆有二个分别为p,q的真物情况,如果有p,便必定有q,而不p是可有q不决定,那样P便是q的充分条件.需要条件假止命题:其假止联结词汇为“惟有,才”的假止命题.报告前件是后件的需要条件.P←q顺蕴含式需要条件:皆有二个分别为p,q的真物情况,如果不p,便必定出q,而有p却一定有q,那样P便是q的需要条件.充分需要条件假止命题:假止联结词汇为“当且仅当”的假止命题.报告前件是后件的充分需要条件.P↔q等值式假止易位推理:其前件为一个假止命题,而论断是将前提的前、后件既互换位子又共与可定的共种的假止命题那样一种必定性推理.假止连锁推理:便是以二个一上的假止命题为前提,而且根据条件闭系的传播性而推出一个假止命题为论断的推理.充分条件假止连锁推理式:P→q,q→r所以p→r需要条件假止连锁推理式:p←q,q←r,所以p←r 二易推理:假止选止推理中的一种.假止选止推理便是由假止命题战选止命题动做前提所形成的推理.其中,有二个充分条件假止命题战一个二肢的选止命题动做前提,而且根据充分条件假止命题战选止命题的逻辑本量举止的推理,正在保守逻辑中称为女易推理.驳斥:便是掀收其中隐躲的过失.“构制一个好同的二易推理”的要收:通过构制出一个与本二易推理好同的二易推理,并从其中推出好同的论断,去达到驳斥本二易推理的手段.背命题:便是可定某个命题的命题,它是有命题联结词汇“并不是”联结一个肢命题而成的.础特性便是正在命题中包罗有“必定”“大概”一类模态词汇.(也是狭义的模态命题,又称真值模态命题)大概天下:指人们不妨合乎逻辑的设念出去的百般各咋样的情况大概场合,他们正在现真核心纷歧定存留,然而正在逻辑上却是大概的.现真天下不过许许多多大概天下中的一个大概天下.非现真的大概天下却本去不料味着其余某个星球大概正在其余某个物理空间中的天下,它是人们设念的天下,存留于群寡的设念之中.典型模态命题:简称典型命题,他报告的是拘束人们止为的某种下令大概确定.基础特性是正在命题中含有“必须”“允许”“克制”一类的典型模态词汇(简称典型词汇).由于克制=必须不,所以典型词汇不妨归纳为:必须战允许.理.回溯推理:又称溯本推理,便是正在已知二个真物大概局里之间具备果果通联的前提上,由截止推测本果的推理.不真足归纳推理:也称简朴罗列归纳推理.便是根据一类对付象中部分对付象具备某属性,而且不逢到反例,从而推出该类对付象皆具备该属性的推理.穆勒五法:探供果果通联的要收有供共法、供同法、供共供同并用法、共变法战结余法.供共法:又称符合法.如果被钻研的局里出现的若搞场合中,其余先止情况皆分歧,惟有一个情况相共,那么,那个唯一相共的情况与被钻研的局里之间便有果果通联.特性是“同中供共”.供同法:又称好别法.如果被钻研的局里出念喝不出现的二个场合中其余现止情况皆相共,惟有一个情况分歧,那么那个唯一分歧的情况与被钻研的局里之间便有果果通联.特性是“共中供同”.供共供同并用法:又称并用法.如果正在被钻研的局里出现的一组正里场合中,皆存留一个大寡的先止情况,而正在被钻研的局里不出现的另一组反里场合中,皆不存留那个共共的先止情况,那么,那个共共的先止情况与被钻研的局里之间便有果果通联.特性“二次供共,一次供同”.共变法:如果正在被钻研的局里爆收变更的各个场合中,其余先止情况皆稳定,惟有一个先止情况爆收变更,那么那个唯一爆收变更的先止情况与被钻研局里之间便有果果通联.特性“共中供变”.结余法:如果已知某一复合局里是另一复合局里的本果,共时又知前一复合局里中的某一部分是后一复合局里中某一部分的本果,那么前一复合局里中的结余部分与后一复合局里中的结余部分之间便有果果通联.特性“从余果供余果”.类比推理:由二个(大概二类)对付象正在某些属性上相共大概相似,从而推出它们正在另一个属性上也相共的推理.真物局里及其顺序性做出假定性阐明的思维形式.共一律:正在共一思维的历程中,任一思维皆必须脆持自己的共一,不克不迭任性改变.公式是:A是A,大概A→A.(思维的决定性央供观念战命题必须脆持自己的共一.)冲突律:正在共一思维的历程中,二个互相冲突的思维不克不迭共真,即对付共一真物不克不迭既肯定它是什么,又可定它是什么,其中必有一假.公式:A不利害A(思维的决定性央供使用命题时前后不克不迭自相冲突).排中律:正在共一思维历程中,二个互相冲突的思维不克不迭共假,其中必有一真.公式:A大概者非A,大概者表示排斥.(思维的决定性央供正在二种互相冲突的思维中,不克不迭“二不可”).(又称逻辑道明).究竟道明:便是正在试验活动的前提上根据确凿的究竟间接决定某命题的究竟性的道明.表里道明:便是用一个大概若搞个已知为果然命题,通过推理去决定另一个命题真正在性的思维历程.间接道明:便是从真正在论据间接推出论题的道明.特性是从论题出收,为论题的真正在性提供正里的缘由.间接道明:便是通过道明与本论题相闭的其余论题为假,从而推出本论题为果然道明.特性是论题的真正在性不是从论据的真间接推出的,而是从其余的假间接推出的.反证法:通过道明反论题(与本论题具备冲突闭系大概下收对付闭系的命题)为假,从而根据排中律,推出本论题为果然道明要收.↑P250↓P252选止证法:便是通过道明与本命题相闭的其余命题为假,从而推出本命题为果然道明要收.反驳:一种特殊的道明,即用一个大概若搞个已知为果然命题去决定另一个命题为假大概其道明不克不迭创制的思维历程.间接反驳:便是根据一个大概一些命题的真正在性,间接推出对付圆命题的真假性的反驳要收.独力道明法:便是通过道明与对付圆的命题具备冲突闭系大概阻挡付闭系的命题的真正在性,从而根据冲突律,决定对付圆的命题的真假性的反驳要收.归谬法:便是从被反驳命题出收,推出与事理相冲突的论断,大概推出逻辑冲突,从而道明被反驳命题真假的反驳要收.谬误:便是指人们正在思维活动中,自愿大概不自愿的违犯思维顺序大概准则而爆收的逻辑过失.人们常常把不是蓄意犯的逻辑过失称为谬误,而把蓄意反逻辑顺序大概准则举止似是而非的论证称为诡辩.成的演绎推理.特性正在于,钻研战观察逻辑形式时,把一个复合命题只收会到其中所含的简朴命题为止,而不是把一个简朴命题再收会为其主项、谓项及量项等百般身分.真值函应:一个函数如果其自变元所与之值为“真值”,而该函数自己由此与值为“真值”,则该函数称为真值函应.函应:动做数教中函数闭系正在逻辑范畴中的推广战简曲使用,函数称为函应(函项),变量称为变项,而变项所与的值并不是是数值而是真值大概假值.真值蕴含涵:相称于假止命题中前件与后件间之内正在闭联的真值函应,称为真值蕴涵.沉止式:对付于一个真值函应,如不管其中的自变项与值真假,而该函应之真值为“真”,则该函应为沉止式,果沉止式其值常真,果此亦称为永真式.冲突式:对付于一个真值函应,如不管其中自变项与值真大概假,而所有函应式之真值为“假”,则该函应式为逻辑冲突式.与沉止式好同,逻辑冲突式的值常假.公理系统:借公理要收,即依据一些最基础的初初命题(不证自明的公理)依照演绎推理的准则而推导一系列定理、命题所修构的完备的演绎体系,如欧几里得几许教.任一公理系统所需谦脚的条件:相容性(无冲突普遍性)、完备性(真足性)、独力性(不可推演性).公理:多是鉴于人类少久反复试验的考证寡所公认本去正在性,无需其余命题道明而不证自明的命题.为“1”.式化的公理系统即所谓谓词汇演算.谓词汇逻辑:便是把简朴命题从而收会为其主项、谓项战量项并借以钻研命题的形式结构及其推理的顺序与准则的逻辑演算表里.主项:命题中表示思维对付象的词汇项称为主项(主词汇).谓项:而将表示对付象本量大概闭系的词汇项称为谓项(谓词汇).变项:表示某类特定真物中任一个体的项称为变项.变项的变程:如果一个变项反映某类真物中的任一个,则该类真物便是那个变项的变程.量项:命题中表示数量本量的词汇项,新颖形式逻辑有二个量项,即齐称量项与存留量项.齐称量项相称于自然谈话中的“十足”“所有的”“凡是”等等;存留量项相称于自然谈话中的“有的”“有”“起码有一”等等.量词汇的辖域:是量词汇所拘束的范畴.沉叠量项:有先后序次的量项序列.普遍灵验的公式:不管其中变项与什么值,其截止经常果然公式.简称普效式.补充篇:1.非对付称闭系:正在特定范畴里,如果aRb真,那么bRa 大概真也大概假,正在那种情况下,闭系R便是.2.反变闭系:观念的内强越多,则中延小;内涵越少,则中延大.3.属种闭系:真包罗闭系与真包罗于闭系是相对付互顺的,合称为属种闭系.“四观念”过失:便是指正在一个三段论中出现了四个分歧的观念.5.循环定义:定义项依好于被定义项去阐明.即是用A定义B,再用B定义A 大概者用A 定义B,用B定义C,用C定义A6.观念间的接叉闭系:指一个观念的部分中延与另一个观念的部分中延沉合的闭系.7.真包罗闭系:一个观念的部分中延与另一个观念的局部中延沉合的闭系.(A真包罗B):B皆是A,然而有的A不皆是B.8.真包罗于闭系:(A真包罗于B):A皆是B,然而有的B不皆是A.9.定义过宽:定义项的中项大于被定义项的中延.:是一类对付象共共具备,且仅为该类对付象所具备的属性.11.中项:不正在论断中出现,正在前提中出现二次,那个词汇项称为中项.:是从普遍性命题引出各别性命题.:观念的内涵,是观念所反映的对付象的真量属性.14.定义:正在适合的观念报告中,如坚决定了相闭观念的真量属性,则称为定义.:观念的中延,是观念所反映的对付象类.16.推断:推断是对付对付象所有断定的思维形式.。
逻辑学名词解释
![逻辑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2f732d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4.png)
逻辑学名词解释逻辑学名词解释(一)三段论及其结构三段论是由两个含有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得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为结论的演绎推理。
例如:知识分子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人民教师都是知识分子,所以,人民教师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其中,结论中的主项叫做小项,用"s"表示,如上例中的"人民教师";结论中的谓项叫做大项,用"p"表示,如上例中的"应该受到尊重";两个前提中共有的项叫做中项,用"m"表示,如上例中的"知识分子"。
在三段论中,含有大项的前提叫大前提,如上例中的"知识分子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含有小项的前提叫小前提,如上例中的"人民教师是知识分子"。
三段论推理是根据两个前提所表明的中项m与大项p和小项s之间的关系,通过中项m的媒介作用,从而推导出确定小项s与大项p 之间关系的结论。
(二)三段论的一般规则1.在一个三段论中,必须有而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概念。
为此,就必须使三段论中的三个概念,在其分别重复出现的两次中,所指的是同一个对象,具有同一的外延。
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四概念的错误。
所谓四概念的错误就是指在一个三段论中出现了四个不同的概念。
四概念的错误又往往是由于作为中项的概念未保持同一而引起的。
比如:我国的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清华大学是我国的大学;所以,清华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
这个三段论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但其两个前提都是真的。
为什么会由两个真的前提推出一个假的结论来了呢?原因就在中项("我国的大学")未保持同一,出现了四概念的错误。
即"我国的大学"这个语词在两个前提中所表示的概念是不同的。
在大前提中它是表示我国的大学总体,表示的是一个集合概念。
而在小前提中,它可以分别指我国大学中的某一所大学,表示的不是集合概念,而是一个一般的普遍概念。
逻辑学题库
![逻辑学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9c684aa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7.png)
逻辑学题库一、名词解释:1思维:思维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间接地、概括的反应。
2命题:通过语句来反映失误情况的思维方式。
3复合命题:本身包含有其他命题的命题,他的变项是命题。
4推理:推理是一个命题序列,它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命题推出一个新命题的思维形式。
5联言命题:是反应若干事物同时存在的命题。
6选言命题:是反应若干可能的事物情况至少有一个存在的命题。
7选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个是选言命题,并且根据选言命题选言肢间的关系而推出结论的推理。
8假言命题:反应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条件的命题。
9负命题:一种比较特殊的复合命题,它是否定某个命题的命题。
10假言选言命题:以假言命题和假言命题做前提所构成的推理。
11概念:反应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12概念的内涵:反应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13概念的外延:具有概念所反应的特有属性或本质的对象。
14单独概念:反应某一个事物的概念,它的外延仅指一个单独的对象。
15普遍概念:反应某一类事物的概念,它的外延不是由一个单独的分子构成的,而是由两个以上乃至许许多多分子组成的类。
16定义: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精炼的语句将这个概念的内涵揭示出来,也就是揭示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17:分类:根据对象的本质属性或显着特征将对象分为若干个类,使每个类相对于其他类都具有确定的地位。
18集合:由直观上或思想上的一些确定的、彼此不同的对象组成的一个整体。
19性质命题:反映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20项的周延:在性质命题中对主项、谓项外延数量的反映情况。
21命题变形推理:通过改变性质命题的联项(肯定改成否定,否定改成肯定),或是改变性质命题的主项与谓项的位置,或者既改变联项又改变主项与谓项的位置,从而得出结论的推理。
22三段论:在传统逻辑中叫直言三段论,它是以两个包含着共同项的性质命题为前提而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命题为结论的推理。
什么是逻辑学_
![什么是逻辑学_](https://img.taocdn.com/s3/m/0c65734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cc.png)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思维规律、思维方法和论证的科学。
论述一:逻辑逻辑是英语logic的音译词,它起源于古希腊文λογοδ(逻各斯),原意为思想、言辞、理性、规律性等。
到了近代,欧洲用“逻辑”一词来指称研究推理或论证的学科,一直沿用至今。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语义大致有如下几种:(1)指客观事物的规律、规律性。
例如,我们要研究中国建设的逻辑。
(2)专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例如,说话写文章要讲逻辑。
(3)指某种特别的理论或观点(往往含贬义)。
例如,明明是侵略,却说成是友谊,这是强盗逻辑。
(4)指逻辑学。
例如,各个专业的大学生都应当学习逻辑。
论述二:思维思维与人的认识活动密切相关。
人的认识活动,即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人的认识发展,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
感觉、知觉与表象,属于形象思维与感性认识的阶段;概念、判断与推理,属于抽象思维与理性认识的阶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最初级的认识过程。
例如,当苹果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我们通过视觉可以反映它的颜色;通过味觉可以反映它的味道;通过嗅觉可以反映它的气味;同时,通过触觉可以反映它的质感。
人正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感觉认识到事物的各种属性。
感觉不仅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也反映我们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状态。
例如,我们可以感觉到双手在举起,感觉到身体的倾斜,以及感觉到肠胃的剧烈收缩等等。
感觉虽然是一种极简单的认识过程,但它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却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了感觉,我们才可以分辨外界各种事物的属性,才能分辨颜色、声音、软硬、粗细、重量、温度、味道、气味等,才能了解自身各部分的位置、运动、姿势、饥饿、心跳,有了感觉,我们才能进行其它复杂的认识过程。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例如,当苹果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我们认识到的不只是某种颜色,而是一个具有颜色、香味、硬度...的苹果,这就是知觉。
黑格尔的自然哲学名词解释
![黑格尔的自然哲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1ede0aa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3.png)
黑格尔的自然哲学名词解释引言:黑格尔是德国哲学家、思想家,被誉为德国唯物主义哲学的奠基者之一。
他对哲学、历史、逻辑等领域都有着重要贡献,也对自然哲学进行了独特而深入的思考。
本文将解释黑格尔自然哲学中的几个重要名词,以便更好地理解他的思想体系。
一、辩证法(Dialectic)辩证法是黑格尔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源于古希腊哲学,代表了对事物发展的观察和分析方法。
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辩证法是指矛盾的统一发展过程,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是通过矛盾的冲突、对立的综合来实现的。
辩证法强调相互作用和转化,通过矛盾的解决和统一,事物才能不断发展和进化。
二、认识论(Epistemology)黑格尔的认识论观点强调主观与客观之间的互动。
他认为认识不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黑格尔主张通过主观精神的活动,能够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并从中获取智慧和真理。
他将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认为理性认识才是真正的认识,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三、逻辑学(Logic)逻辑学在黑格尔哲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他的逻辑学被称为“辩证逻辑”。
黑格尔对传统逻辑进行了批判和超越,提出了一种综合了形式逻辑和辩证法的思维方法。
他认为,传统的以二分法为基础的逻辑无法捕捉到事物的变化和复杂性,而辩证逻辑则能够更好地揭示事物的矛盾性和发展过程。
辩证逻辑通过对矛盾的统一和推理的辩证运动,能够达到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四、绝对精神(Absolute Spirit)绝对精神是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代表了思维和现实的统一。
黑格尔认为,世界是在绝对精神内部生成的,绝对精神是一种能够认识、决定和创造现实的力量。
绝对精神通过不断的发展和转化,推动世界的进化,并实现个体和整体的统一。
黑格尔把绝对精神分为逻辑、自然和精神三个层次,认为它们是相互关联、有机统一的。
结论:黑格尔的自然哲学从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和绝对精神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而独特的思考。
普通逻辑名词解释
![普通逻辑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c29d737ff00bed5b8f31d1a.png)
逻辑:狭义上逻辑既指思维的规律,也指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即逻辑学。
广义上逻辑泛指规律,包括思维规律和客观规律。
思维内容:思维所反映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
思维形式:思维内容的反映方式,即概念、命题和推理等。
命题内容:命题所反映的事物情况。
命题形式:命题内容的联系方式,即命题的逻辑形式。
命题:通过语句来反映事物情况的思维形式。
判断:就是被断定了的命题,也可以说,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语句:一组表示事物情况的声音或笔画,是命题(包括判断)的物质载体。
推理:是一个命题序列,它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命题推出一个新命题的思维形式。
联言命题:反映若干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命题。
联言推理:前提或结论为联言命题的推理。
选言命题:反映若干可能的事物情况至少有一个存在的命题。
选言推理:前提中有一个是选言命题,并且根据选言命题选言肢间的关系而推出结论的推理。
相容的选言命题:选言肢可以同时为真的选言命题。
(不相容不能)相容的选言推理:前提中有一个相容的选言命题的选言推理。
不相容的选言推理:前提中有一个不相容选言命题的选言推理。
假言命题:陈述某一命题蕴含另一个命题的复合命题。
假言推理:前提中有一个为假言命题。
并且根据假言命题前后件之间的关系而推出结论的推理。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反映某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
(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是一个前提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另一个前提和结论为性质命题的假言推理。
(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易位推理:通过变换前提中假言命题前后件的位置,推出一个假言命题作为结论的推理。
假言联锁推理: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假言命题作前提,推出一个假言命题作结论的推理。
充分条件假言联锁推理:以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做前提的假言联锁推理。
(必要条件假言联锁推理、混合条件假言联锁推理)负命题:否定某个命题的命题。
假言选言推理(二难推理):以假言命题和选言命题作前提所构成的推理。
假言联言推理:由两个假言命题和一个联言命题作前提,推出一个联言命题作结论的推理。
《逻辑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逻辑学》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ef2b7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9.png)
《逻辑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命题:一个表达判断的语句,可以被断定为真或假。
2. 推理:从一个或多个命题出发,通过逻辑关系得出另一个命题的过程。
3. 合取命题:由两个或多个命题用“并且”连接而成的复合命题,只有当所有部分命题都为真时,合取命题才为真。
4. 蕴含关系:如果一个命题的真能保证另一个命题的真,那么这两个命题之间就存在蕴含关系。
5. 归谬法:一种证明方法,通过假设要证明的命题的否定为真,然后推出与已知事实或公理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原命题为真。
二、填空题:1. 逻辑学是研究______和______的科学。
(答案:思维规律,论证方法)2. 在命题逻辑中,"p∧q"表示______,"p→q"表示______。
(答案:p且q,如果p则q)3. _____律是逻辑推理中最基本的规律之一,它表明在一个论证中,不能同时接受一个命题及其否定。
(答案:矛盾律)4. _____是指在推理过程中,如果前提真实,推理形式有效,那么结论就一定是真实的。
(答案:推理的保真性)5. _____是逻辑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一个命题的真假只依赖于其自身的结构和组成元素的真假。
(答案:命题的真值)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命题是重言式?(A)A. (p∨q)→(¬p→q)B. p→(q→r)C. (p→q)∧(q→r)→(p→r)D. (p→q)∧(¬q→r)→(p→r)2. 如果“所有哺乳动物都会呼吸”为真,则下列哪个命题一定为真?(C)A. 所有会呼吸的都是哺乳动物B. 所有哺乳动物都不会呼吸C. 有些会呼吸的是哺乳动物D. 没有哺乳动物会呼吸3. 下列哪个选项违反了排中律?(B)A. p∧qB. p∧¬pC. p→qD. ¬p∨¬q4. 下列哪个推理是无效的?(D)A. 如果今天下雨,我就不出门。
今天我没有出门,所以今天下雨了。
逻辑学考点
![逻辑学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88d5395777232f60ddcca1c6.png)
一 、名词解释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逻辑规律及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
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
命题:是反映思维对象情况的思维形态。
推理:是依据已知命题得到新命题的思维形态。
逻辑的基本规律:是人们用概念、命题、推理等思维形式进行思维时必须遵守的一般准则。
集合体:是由若干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
逻辑常项:是指直言命题的联项、量项。
逻辑变项:是指直言命题的主、谓项。
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外延: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对象,即通常所说的概念的使用范围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内涵以缩小概念外延,由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的逻辑方法。
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由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的逻辑方法。
负命题:就是否定某个命题的命题。
联言命题: 是反映若干对象情况共同存在的命题选言命题:是反映若干对象情况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或只能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命题。
假言命题:是反映某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条件的命题。
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
不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即互相矛盾或者反对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即互相矛盾或下反对关系的思想不能都假,必有一真。
二、概念1.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例如:商品。
内涵: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外延:衣服、铅笔、电脑……2.概念的关系(注:一、真包含于关系又称种属关系,真包含关系又称属种关系。
这两种关系合称从属关系(包含关系)。
二、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属于全异关系。
)3概念的限制与概括例如:限制“桥”:桥→拱桥→石拱桥→中国的石拱桥概括“小说”:小说→文学→艺术→社会意识形态4概念的定义:属加种差法例如:商 品 是 用于交换的 劳动产品。
被定义项 联项 种差 属概念5.概念的划分单独概念:专有名词。
例如:北京、长江。
普遍概念:除专有名词之外。
例如:汽车、歌曲。
集合概念:以事物的群体反应对象。
逻辑学名词释义
![逻辑学名词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eb935c6014791711cc7917fd.png)
①,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②,指一种观点、思想方法和理论。
③,指人的思维的规则和规律。
④,指逻辑的科学即逻辑学。
思维有两个显著的特点:抽象性和间接性。
逻辑形式是用逻辑变项和逻辑常项表示的思维结构。
(1)逻辑变项是思维内容的符号表示,在逻辑形式中代表可以变化的经验内容,也可以看作一种“空位”;对于一个逻辑形式而言,在空位上填入什么“内容”不会影响逻辑形式的特征。
(2)逻辑常项是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如果逻辑常项(个体常项除外)不同,逻辑形式的性质也就不同。
因此,逻辑形式的性质是由逻辑常项决定的:不同内容的命题和推理自身所具有的共同结构。
人工语言是为了特别的目的“构造”的语言。
它的突出特点是符号特征对逻辑而言,人工语言是用来表示或显示逻辑形式的,我们把这个人工语言叫做对象语言。
对象语言是用来表示思维对象的语言,对象语言是被陈述的语言。
言,元语言是陈述语言的语言。
简单命题(原子命题)是由词项构成的命题。
它自身不再含有其它命题了。
复合命题是由命题构成的命题。
也就是说,复合命题可以分析为命题和逻辑联词。
(基本的复合命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联言、选言、假言和负的复合命题,它们是复合命题与推理讨论的基本对象。
)复合命题基本结构是“主项+谓项”,按照量词划分,全称的,特称的,单称的。
联言命题是反映一个或几个思维对象同时具有某些属性的复合命题。
(显然,,联言命题就是几个命题的“联合”,他陈述的是几个同时存在的事实。
)联言判断:就是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选言命题是反映一个或几个思维对象所具有的某些属性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复合命题。
相容选言判断:断定几个选言支至少有一个为真的选言判断。
不相容选言判断:断定其选言支中有并且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的选言判断。
选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可能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判断。
假言命题陈述的是两个思维对象之间的条件关系。
因此又叫条件命题、蕴涵命题。
令P与Q之间有条件关系,如果有P就有Q,无P不一定无Q,则P是Q的充分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要条件: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没有事物情况B;如果有事物情况B就一定有事物情况A,A就是B的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而未必没有事物情况B,A就是B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简称充分条件
推理: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新判断(结论)的过程
选言推理:是根据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而进行的推理,分为相容选言推理和不相容选言推理
必然推理:从真前提能够必然地推出真结论的推理
关系推理:前提至少有一个是关系判断,并按其关系的逻辑性质而进行推演的演绎推理演绎推理: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
归纳推理: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性质的推理
重言式:给定一命题公式,若无论对分量作怎样的指派,其对应的真值永为T(True),则称该命题公式为重言式或永真公式
矛盾式:设A为任一命题公式,若A在它的各种指派情况下,其取值均为假,则称A是矛盾式或永假式
可满足式:设A为任一命题公式,若A在各种真值指派下至少存在一组成真指派,则A 是可满足式
逻辑常项:是在命题逻辑中的逻辑形式的联结词,是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
变项:可以变化的部分
大项:在三段论的结论中做谓项的概念
中项:在三段论的两个前提中都出现的共同概念
小项:在三段论的结论中做主项的概念
论据:逻辑学指用来证明论点的判断
不相容选言命题:是断定几种可能的事物中有且只有一种情况存在的选言命题
全称否定命题:
性质命题:是断定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命题
关系命题:陈述事物之间的关系的简单命题
负命题:由否定一个命题而形成的复合命题
换位法:改换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以推出一个新判断的直接推理
共变法:探求现象因果联系的方法之一。
在被研究的现象发生变化的若干场合中,如果只有一种发生变化的先行情况,那么这种情况就是该现象的原因
求同法:是通过考察被研究现象出现的若干场合确定在各个场合先行情况中是否只有另外一个情况是共同的,如果是,那么这个共同情况与被研究的现象之间有因果联系。
换质法:改换一个性质判断的联项以推出一个新判断的直接推理
差异法:探求现象因果联系的方法之一。
如果在被研究的现象出现的场合与它不出现的场合中,只有一种先行情况在前一种场合出现而在后一种场合不出现,那么这种情况就是该现象的原因
大前提:演绎推理中包含一般性知识的前提。
在三段论中指包含大项的前提
小前提:演绎推理中包含着特殊知识的前提。
在三段论中指含有小项的前提
内涵:某一逻辑术语所包含的性质或一组性质,这种性质是用概念表达的,或包含在概念中,或对于所指的事物的概念是主要的
外延: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
周延性:项的周延性指在性质命题中对主谓项外延数量的反映情况
下反对关系:下反对是指两个命题必有一真,可以同真
全同关系:指两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完全重合
对当关系:具有相同素材的命题之间的真假制约关系
交叉关系:在概念a和概念b的关系上,如果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并且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那么a和b这两个概念之间就是交叉关系。
矛盾关系:概念间不相容关系之一。
在同一个属概念下的两个种概念的外延互相排斥,其相加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集合概念:反映由同类分子有机构成的集合体的概念
非集合概念:反映由具有相同属性对象组成的类的概念,即不反映集合体的概念
负概念:负概念是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实体概念:实体概念又叫具体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本身的概念
单独概念:反映一个特定对象的概念,它的外延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
空概念:在客观世界上不存在与其相应的类,因而其外延为零
偷换概念:将一些似乎一样的概念进行偷换,实际上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具体内涵
转移论题:
循环定义:即用A定义B,再用B定义A
两不可:
定义: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
定义过宽:
定义过窄:
划分:把整体分成若干部分
划分标准:
划分母项:
划分不全:
限制:增加内涵,缩小外延,从属概念向种概念过渡的一种逻辑方法
三段论: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判断推理。
它包含两个直言命题构成的前提,和一个直言命题构成的结论。
三段论的格:根据中项在三段论中的不同位置所构成的不同形式的三段论
区别格:三段论的第二格
反驳格:三段论的第三格
对称性:如果甲和乙有某种关系,那么乙和甲有这种关系
传递性:甲和乙有关系,乙和丁有关系,甲和丁也有这种关系
反对称性:甲和乙有关系,乙和丁有关系,甲和丁没有这种关系
个体词:是一个命题里表示思维对象的词
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