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困到富裕》述评
致富思维修炼之路从贫困到富裕的华丽转身
致富思维修炼之路从贫困到富裕的华丽转身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渴望实现从贫困到富裕的转变,过上理想的生活。
然而,这并非仅仅依靠运气或勤劳就能达成,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拥有正确的致富思维。
贫困,往往不仅仅是物质的匮乏,更是思维的局限。
在贫困的状态下,人们可能会陷入一种短视的循环,只关注眼前的温饱,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
比如,为了节省一点小钱,而放弃学习新技能的机会;或者为了一时的安逸,不敢去尝试有挑战性但可能带来巨大回报的工作。
这种短视思维,就像是一道无形的枷锁,束缚着人们迈向富裕的脚步。
而富裕的思维,则是一种全面、长远、积极的思考方式。
它首先体现在对目标的明确设定上。
一个拥有富裕思维的人,会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达到什么样的财务状况,并为此制定详细的计划。
这个计划不仅仅是关于赚钱,还包括如何合理地管理和投资财富。
同时,富裕思维注重学习与自我提升。
他们明白,知识和技能是获取财富的重要工具。
无论是通过阅读书籍、参加培训课程,还是与行业内的优秀人士交流,他们都在不断地充实自己,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市场需求。
再者,拥有富裕思维的人敢于冒险。
当然,这里的冒险并非盲目冲动,而是在经过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后,勇敢地迈出舒适区,去尝试新的机会。
他们深知,风险与机遇并存,只有敢于挑战,才有可能获得巨大的回报。
那么,如何从贫困思维转变为富裕思维呢?第一步,要改变自己的心态。
摒弃消极、抱怨的态度,树立积极乐观的信念。
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现状,实现富裕的生活。
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要轻易放弃,而是将其视为成长的机会。
第二步,制定明确的财务目标。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财务目标。
这些目标要具体、可衡量,并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例如,在一年内储蓄一定金额,或者在三年内购买房产等。
第三步,学会理财知识。
了解基本的投资、储蓄、债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让自己的财富能够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增值。
可以从阅读简单的理财书籍开始,逐渐积累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为什么一些国家从贫困走向富裕?
为什么一些国家从贫困走向富裕?近年来,关于发展中国家如何能够从贫困转向富裕的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广泛关注。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十分复杂的,但是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方法是可以参照的。
本文将就这个问题深入探讨,希望通过对于成功的优秀国家的案例分析,为大家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1、保持政治稳定政治稳定是国家从贫穷到富裕的基石之一。
没有强大的中央政府,国家繁荣就无从谈起。
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不仅仅有助于吸引外资,促进经济的发展,还是保障人民安全和福祉的必要条件。
马来西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20世纪60年代,马来西亚之前的殖民者英国撤出后,政治动荡引发了危机。
然而,随后建立的国家政府通过采取稳定措施,终于成功地吸引了外界巨额投资,为国家的巨大繁荣成就奠定了基础。
2、采用开放政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当一个国家采取开放政策时,它将逐渐吸引来自世界各国的投资和技术。
这不仅会改善国家的经济状况,还有助于提高其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的开放政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逐渐改变了其对外政策,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
这些举措导致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并实现了从一个贫穷发展中国家到现今一个崛起的大国。
3、鼓励教育发展鼓励教育发展可以激励和提高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质量和能力。
通过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水平,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也会提高,更多的人才会流入不同的领域,为国家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加坡是一个以教育出名的国家,其专门的培训机构和优质的学校已经成为了全世界范例。
通过鼓励政策和持续的投入,新加坡政府的教育发展计划已经带动了不止一代的人。
这个国家现在依然保持着高度的竞争力,成为了一些高端领域的全球创新引领者。
4、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对于国家实现从贫困走向繁荣和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在当今世界上,科技的动态变化推动了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每一个民族都需要参与到不断加速的创新进程中,以确保其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
告别贫穷 走向富裕——中国人民生活改善纪实
告别贫穷走向富裕——中国人民生活改善纪实
柴文
【期刊名称】《重庆与世界》
【年(卷),期】1999(000)005
【摘要】建国五十年间,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
变得日益强盛,人民生活不断改善,逐渐由穷变富普遍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正在小康道
【总页数】2页(P17-18)
【作者】柴文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
【相关文献】
1.加快百强城镇建设人民生活富裕安康——富裕县富路镇创建百强镇工作纪实 [J], 韩冬;史维学
2.告别贫穷走向辉煌——中国共产党领导广西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
回顾 [J], 樊东方
3.人民生活从贫穷到富裕全面小康基本建成 [J],
4.从贫穷走向富裕走向联合——亚洲各国迅速深化的投资与贸易联系 [J], 杨晓
雁
5.环境优美人民生活走向富裕——八五八农场 [J], 崔景涛;王爱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贫困到富裕中国近代农业发展的作文范文
从贫困到富裕中国近代农业发展的作文范文从贫困到富裕:中国近代农业发展的范文中国近代农业发展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探索与改革,是中国人民智慧与勇气的结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句话深入人心,也是中国近代农业发展的奋斗目标。
本文将从农业改革的历程、农业技术的推广以及政府政策的作用等方面,探讨中国近代农业发展从贫困到富裕的转变。
一、农业改革的历程中国近代农业改革始终伴随着风雨,从百年的封建王朝到近代政权的更迭,种种困境使得农业发展乏力。
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大胆进行了农村土地改革,为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合作社的兴起,农民开始有了自己的土地经营权,农业生产逐步解放农民的生产热情,农业发展开始迈向新的高度。
二、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业技术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近代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技术的大力推广改变了传统农业的面貌。
先进的农业技术手段,如精准肥料施用、农机化作业、灌溉系统的建设等,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同时,农业科技的进步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多元化发展,转基因技术、温室大棚等新技术的应用,为农业增产与提质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三、政府政策的作用在中国近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资金的倾斜、土地政策的改革、农业保险的推广等。
政府的政策支持使得农民在农业生产上有了更多的保障,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四、农民的辛勤付出中国的农民是农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以辛勤的汗水和智慧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农村改革的推进,帮助农民走出了贫困,实现了从“吃饱饭”到“脱贫致富”的华丽转身。
他们在生产中勇于探索,用实践验证了许多科学农业的理论,切实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在中国近代农业发展的道路上,从贫困到富裕是一个漫长而坎坷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勇往直前、开拓创新的过程。
中国近代农业发展的范例启示了我们,改革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是农业发展的保障。
结合家乡变化,谈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感悟
结合家乡变化,谈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感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源于人民,贯穿人民,为人民服务的。
一、经济变化:从贫困到富裕作为一个农村出身的人,我亲眼目睹了家乡的经济从贫困走向了富裕。
过去,家乡的居民大部分是种地、务农,面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日子过得相当艰苦。
但现在不同了,现代化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兴行业的崛起,让家乡的人们逐渐有了更好的收入来源。
一些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也逐渐回流发展当地经济,带动了更多的人脱贫致富。
二、教育变化:从普及到提高家乡的教育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以前,教育资源十分匮乏,只能就地取材。
那时候,很多孩子不得不挤在破旧的教室里上课。
但是现在,一些农村学校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开设了多样化的课程,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好的教育环境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三、文化变化:从落后到多彩良好的文化氛围也是社会的发展之一。
以前,家乡的文化水平和文化传承有点滞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高,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也逐渐加强。
现在,每一个节日、每一项活动都会涵盖或推广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乡民们有着更加多彩、更加丰富的文化生活。
总之,从家乡的变化中,我们可以深刻领会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顺应了人民的需求,助力人民收获了美好生活的成果。
今后,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我们应继续深化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培育各行各业的人才,为人民创造更优质的生活。
从贫穷落后走向富裕文明
从贫穷落后走向富裕文明——小小甘蔗引发崇左农村巨大变化众所周知,作为食糖主产区,甘蔗已成为我市广大农村主要经济作物,制糖产业也成为我市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小小甘蔗,不仅让农民走上发家致富之道,也彻底改变了蔗区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江州区新和镇那颜村垌平屯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甘蔗致富,农村旧貌换新颜当前正值榨季农忙时节,村民都到地里砍甘蔗了,屯里显得有点冷清。
如果不是村边成片的甘蔗地,那一排排整齐漂亮的小洋楼会让你以为进入了富裕的城镇居民小区!蒙丽群是垌平屯的甘蔗种植大户,她是村里种植甘蔗最早富起来的一个。
在这成排的小洋楼里,有一栋米黄色2层半高的新房,就是蒙丽群的家。
走进她家,只见客厅里一套木质沙发格外惹眼,跟沙发配套的一张木质长方茶几上,摆着一套茶具。
房子的二楼为主室,内设三室一厅,家里通了自来水,装了热水器,买了洗衣机、宽屏彩电、电风扇、电冰箱等家电。
不仅如此,蒙丽群家里还有一辆价值10多万元的农用大卡车和一辆摩托车。
“这榨季甘蔗得价,大伙儿可以开开心心过个肥年了。
”说到今年甘蔗收成,蒙丽群乐不可支。
她告诉记者,她家种了70多亩甘蔗,长势比往年好,估计每亩增产500-1000公斤。
加之现在普通甘蔗收购价已提前联动升至410元/吨,比上个榨季涨了30元/吨,今年甘蔗一定会增产增收。
蒙丽群细细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保守估计甘蔗亩产6吨来算,每吨收购价410元,一亩甘蔗产值就近2500元。
而每亩甘蔗成本,包括砍甘蔗花的人工费,买化肥、农药、蔗种等支出,大概需要1000多元。
除去成本每亩甘蔗纯收入仍有1000多元,10亩甘蔗收入可达1万多元,70亩就有7、8万元了。
“现在410元/吨的价格还只是入厂首付价,待到榨季结束进行结算的时候,很有可能提到450-480元/吨。
”蒙丽群说,照这么算,她家70亩甘蔗,今年有望创收10万元以上。
“要不是种甘蔗,我们哪里盖得起房子。
反面转化成功的案例
反面转化成功的案例1. 从失败到成功的创业故事在这个案例中,讲述了一位年轻人在创业初期遭遇了一系列的失败和挫折,但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策略,最终实现了创业的成功。
他坦诚地分享了自己的失败经历,以及如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逐步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创业方向。
这个案例充满了人情味,读者可以感受到创业者的坚持和不断努力的精神。
2. 从挫折到成长的求职经历这个案例讲述了一位求职者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遭受了一系列的挫折,但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最终成功地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他分享了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通过不断努力和反思来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
这个案例展示了求职者的成长过程,让读者感受到了人生的坎坷和奋斗的意义。
3. 从沉迷游戏到热爱阅读的转变这个案例讲述了一个青少年沉迷于游戏,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和与家人朋友的关系疏远。
然而,在一次意外的机会下,他开始接触阅读,并逐渐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阅读,他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还收获了更多的知识和人生经验。
这个案例展示了一个人从沉迷游戏到追求知识的转变过程,读者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成长和变化。
4. 从自卑到自信的心理成长这个案例讲述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长期受到自卑情绪的困扰,影响了他的学习和生活。
然而,通过参加心理辅导和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他逐渐克服了自卑情绪,恢复了自信。
他分享了自己的心理成长经历,以及如何通过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来改变自己。
这个案例充满了感人的情感,读者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坚强和勇气。
5. 从困境到拯救的救援行动这个案例讲述了一次拯救行动中的反面转化。
一支救援队在一次灾难中遭遇困境,面临生命危险。
然而,通过团队合作和不放弃的精神,他们成功地拯救了自己并完成了任务。
这个案例展示了团队的力量和勇气,读者可以深刻体会到团结和坚持的重要性。
6. 从犯罪到改邪归正的故事这个案例讲述了一位犯罪分子在狱中面临着改邪归正的抉择。
通过与一位心理辅导师的接触和劝导,他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决定重新做人。
国家从贫穷到富有的过程感言
国家从贫穷到富有的过程感言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但在20世纪初期,中国的国力却处于低谷,贫穷落后是当时中国的真实写照。
但是,从那时起,中国开始了一段漫长而辛苦的发展历程,终于在新世纪初步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列。
作为一个国家,从贫穷到富有的过程充满艰辛,但也充满感慨和对未来前景的期许。
一、1949年新中国成立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改善国家的贫穷局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发展政策和改革措施。
同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国家开始缩小城乡和富穷差距,实现资源的均衡分配,为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快速发展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经济发展开始快速增长。
此时,国家通过引入外资、促进内部创新和产业升级等手段,全面提升了国家的各项经济指标。
同时,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也得到了全面提升,国家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日益完善。
三、中国的发展之路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尽管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国家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其中之一是与经济增长相关的环境和资源压力。
另外,人口老龄化问题和社会矛盾的增加也给国家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
不过,中国政府已经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四、未来的中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尽管中国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是未来的中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作为一个新兴国家,中国已经在高科技、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这些进展主要得益于国家重视科技创新的策略和大力发展人才等措施。
这也为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综上所述,国家从贫穷到富有的过程,既充满了感慨和艰辛,也充满了未来的期望和无限可能。
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中国将一步步走向更加繁荣和发展,为国家的进一步崛起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我们也期待国家能够在不断发展中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为实现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建党百年下的家乡巨变范文(精选9篇)
建党百年下的家乡巨变范文(精选9篇)范文一:建党百年下的家乡巨变建党百年来,我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从山乡边陲到现代化的城市,家乡经历了一场蜕变,展现出熠熠生辉的新面貌。
一、农业改革:从粗放到集约以前,家乡的农业生产一直处于粗放型的状态,农民只是简单地种植大豆、玉米等传统农作物。
但是在建党百年后的今天,农业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家乡开始实施农业现代化,引进了大量的先进农业技术和设备,农民们开始种植高效、高产的经济作物,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二、城镇化进程:从乡村到城市在建党百年之前,我家乡只是一个小山村,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
然而,通过建党百年来的发展,家乡开始进行城镇化进程。
现在,家乡已经建设了许多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平坦畅通,高楼大厦矗立于眼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
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家乡的居民们享受到了更好的生活。
三、教育改革:从落后到进步在建党百年来,我家乡的教育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家乡的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孩子们只能接受简单的乡村教育。
然而,随着建党百年来的改革,家乡开始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设了许多先进的学校,引进了优秀的师资力量,孩子们的学习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教育质量也大幅提高。
四、生活水平提升:从贫困到富裕在建党百年来,我家乡的人民生活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家乡的人们生活贫困,过着艰苦的日子。
但是在建党百年后的今天,家乡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一些贫困户实现了脱贫致富,人们能够过上富裕的生活,享受到了现代化社会的便利和福利。
建党百年来,我家乡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我为家乡的发展感到自豪和骄傲,也相信在建党百年的引领下,家乡将继续发展壮大,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范文二:建党百年下的家乡巨变建党百年来,我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小村庄,发展成为一个繁荣富裕的现代化城市,家乡的巨变令人瞩目。
从消除贫困到共同富裕_《贝弗里奇报告》80年
从消除贫困到共同富裕_《贝弗里奇报告》80年从消除贫困到共同富裕:《贝弗里奇报告》80年1980年,《贝弗里奇报告》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和影响。
这份报告由联合国成立的《国际经济发展独立专家委员会》(简称“贝弗里奇委员会”)撰写,旨在探讨如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80年过去了,《贝弗里奇报告》的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取得显著的减贫成果。
《贝弗里奇报告》首先明确了贫困问题的本质和根源。
它指出,贫困不仅仅是指收入低下,更包括许多方面的剥夺,如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权益的缺失。
报告还强调,贫困的存在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社会制度的不公正所导致的。
因此,要实现消除贫困的目标,必须改善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公平性,同时改革社会制度,确保所有人都能够享受公平的机会和资源。
报告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以推动消除贫困和实现共同富裕。
首先,它强调了重视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重要性。
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培训机会,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充分发展的机会,从而摆脱贫困局限。
其次,报告主张实施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基本的福利和保障。
此外,报告还强调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发展的必要性,以促进经济发展的均衡和可持续性。
最重要的是,报告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通过减少贸易壁垒、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来推动全球的经济繁荣和贫困消除。
80年来,《贝弗里奇报告》的理念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实践。
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减贫成果。
中国是一个最为显著的例子。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将减贫工作作为重要的方针,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领域,创造了巨大的就业机会,使数以亿计的人口摆脱了贫困。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减贫事务,为其他国家提供援助和支持,推动共同富裕的目标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实现。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贫困问题仍然存在,并且可能因为一些新的挑战而变得更加复杂。
反面转化成功的案例
反面转化成功的案例1. 从失败到成功的创业故事在过去的几年里,小张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
他曾经创办了几家公司,但都不幸倒闭。
然而,他没有放弃,而是从每一次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他反思自己的错误,并改进了自己的创业策略。
最终,他成功地创办了一家新的公司,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并取得了可观的利润。
2. 从挫折到成功的学习经历小明是一名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的学生。
在过去的几年里,他经历了一次次的挫折和失败。
然而,他没有放弃,而是努力克服困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他寻求帮助,参加补习班,与优秀的同学交流经验。
最终,他成功地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成绩,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3. 从病痛到康复的健康转变小王曾经患有一种严重的疾病,导致他长时间卧床不起。
然而,他没有放弃,而是积极治疗,坚持做康复训练。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逐渐康复了,并重新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他的康复经历激励着他人,成为一个健康的榜样。
4. 从贫困到富裕的经济转变小李曾经生活在贫困的农村,家庭条件十分困难。
然而,他没有放弃,而是努力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了大城市工作。
他勤奋工作,节约积蓄,并进行理财投资。
最终,他成功地改变了自己的经济状况,实现了从贫困到富裕的转变。
5. 从失恋到幸福的爱情故事小张曾经经历了一次痛苦的失恋,他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伤害。
然而,他没有放弃,而是积极面对自己的情感问题。
他参加心理咨询,学习如何处理失恋的痛苦。
最终,他遇到了一个真正爱他的人,并重新找到了幸福的爱情。
6. 从低谷到巅峰的职业发展小刘曾经在职业生涯中遇到了一次次的挫折和失败。
他的工作一度陷入低谷,他感到迷茫和失落。
然而,他没有放弃,而是积极寻求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最终,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获得了一份理想的工作,并在职业生涯中取得了巅峰的成就。
7. 从身体肥胖到健康的身材转变小王曾经因为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导致身体肥胖,身体健康状况也逐渐恶化。
然而,他没有放弃,而是开始进行科学的饮食控制和锻炼。
从摆脱贫困到共同富裕
从摆脱贫困到共同富裕从摆脱贫困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和要求,既是对人民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对社会平等正义的追求。
而要实现共同富裕,就需要首先摆脱贫困。
贫困是世界上最为普遍和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不仅影响着个体的生活质量,更是整个社会发展的瓶颈。
然而,贫困并非不可战胜的命运,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政策和措施,就能实现摆脱贫困的目标。
首先,摆脱贫困必须依靠经济建设。
经济的发展是摆脱贫困最为根本的动力和支撑。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市场经济,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全面提高生产力水平,为摆脱贫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摆脱贫困需要实施积极的扶贫政策。
政府要制定并坚决贯彻有效的扶贫政策,通过对贫困地区的专项资金投入,对贫困家庭的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提供补贴和扶助,帮助贫困人口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同时,要高度重视农村的发展,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产品市场开拓,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贫困的最终消除。
第三,摆脱贫困必须推进教育事业。
教育是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教育提高人民素质和技能,才能真正实现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和社会融入。
因此,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保障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公平,推进义务教育的全覆盖,提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质量,为每个人提供充分的发展机会。
第四,摆脱贫困需要改进社会保障体系。
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基础。
政府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贫困人口可以得到基本的医疗保健和养老保障,提供失业救济和低保救助等临时救济措施,防止因意外灾害而返贫。
同时,要加强社会福利工作,提供贫困人口的帮助和支持。
最后,摆脱贫困需要构建和谐社会。
只有当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充分保障,人民有公平的机会竞争和获得回报,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因此,政府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公共服务,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
摆脱贫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长期的坚持。
贫困与富有议论文800字5篇
贫困与富有议论文800字5篇贫困与富有议论文800字【篇1】在一个幽静的小巷中住着对门的两户人家。
一户住的是位穷人,破旧的瓦房,脱了“皮”的墙,屋内也只有一些象桌子。
床之类的一些必备的生活用具。
虽说是大学生走到社会上,却因没有“门路“,被拒之门外。
生活清平,简朴。
一户是住的是富人。
三层的楼房,金黄色的壁砖在阳光下十分耀眼。
天台上种着仙人掌,牡丹,四季松什么的。
屋内的陈设更不必说:一套皮沙发,29寸的大彩电…..生活可谓在享受中度过。
穷人时不时向富人讨些盐米酱醋,富人虽然看不起穷人,却也“救济”他——为了显示他的富有。
金钱的诱惑是那么具有魅力,这些都还填不满富人的欲望囊。
他希望囊能更大,更鼓些。
于是他又到处寻找赚大钱的好方法。
果然他发现了,一种可以使你在一夜之间变为百万富翁的东西—股票。
股票市场是块诱人的肉。
他买了市场上热销的《股票赚钱法》,经过几个月的研究,决定把几万都投了进去,而且三天两头就往股票交易所跑。
而令他奇怪的是平时来讨东西的穷邻居这段时间却不见踪影。
只见晚上那瓦房的灯直到深夜还一闪一闪的。
不过他也没太多精力管这些琐碎的事。
开始,股票的收益还挺不错,几万变成了几十万。
这意味着“付出得越多,收益也越大。
“于是他放开了胆子,把家中所有的财产都拿走了……好景不长。
他买的那支股票开始暴跌,虽然他又依着那本《股票赚钱法》作出了决策,却仍未能挽救全局。
最终以停盘而告终。
一下子,股票令他从一个令人羡慕的富翁变成一个一无所有的穷人。
而对面的穷人呢,昔日破旧的瓦房已焕然一新。
碧绿色的壁砖,陶瓷纹的房顶,连窗户也换上了铝合金,还挂上了尼龙窗帘,这样的变化使他吃了一惊,显然穷人致富了。
带着好奇的他敲响了穷人家的门。
穷人也被富人的登门造访吓了一跳。
“兄弟,最近在忙什么”富人开门见山的问。
“没什么,无聊写书,顺便挣些生计,哪像您,大忙人!”富人尴尬的笑了笑,“老弟啊,实不相瞒,最近我搞股票,赔啦!“突然穷人走到他的书桌前,拿起一本书,递给富人。
從貧困走向富裕
從貧困走向富裕
李富根
【期刊名称】《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卷),期】1990(000)012
【摘要】對於回族農民海正滿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山區的許多鄕親們來說,一九八三年是他們一生重要抉擇的年份麄兏星檠}雜地面對這麼一條道路,一端是難離的故土,但山區惡劣的自然環境使他們世世代代籠罩着貧困的陰影;另一端是自治區北部黃河
【总页数】3页(P47-49)
【作者】李富根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
【相关文献】
1.雲南及周邊地區——富饒的貧困 [J], 晓远;
2.走出貧困的历史选择——清水河县发展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J], 刘玉槐;刘纪言;徐钢;张燕翎;潘瑞祥;王玉峰
3.突破“貧困线”的一個山區县 [J], 郭安定
4.熱心為貧困地區婦女服務 [J], 陸茵
5.諭当前資本主义國家的无产阶級絕对貧困化問題——驳斥右派分子对無产阶级貧困化理論的誣蔑 [J], 关夢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贫穷落后走向富裕文明的来广营乡
从贫穷落后走向富裕文明的来广营乡——朝阳区来广营乡人大主席赵万友口述赵万友,男,1951年出生于河北省易县,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历任生产队政治队长、党支部书记、公社党委办公室主任、乡工业公司经理兼党总支书记、乡农工商总公司副总经理、乡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乡人大副主席、乡长、乡党委书记(地区工委书记),现任乡人大主席。
来广营乡位于朝阳区西北部,区域面积25.88平方公里。
域内交通便利,城铁13号线、地铁5号线和京承高速公路纵贯全乡南北,北五环路横贯东西。
下辖7个行政村,14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31470人(其中农业人口4740人,居民人口26730人),流动人口8万多人。
我1951年出生于河北省易县,1974年跟随父辈落户于来广营,在此工作生活至今。
30年来,我没有离开过来广营,在生产队干过农活,喂过猪,也做过乡长、乡党委书记,现任乡人大主席。
改革开放这30年,来广营经历了巨变,从人均年收入不足150元的贫穷农村,发展到人均年收入17500元,从只有两条土路的“赖广营”发展为交通发达的城郊现代化新区。
曾经我特别羡慕城里那么多高楼大厦还有宽阔的柏油马路,梦想着自己的家乡有一天也能变得像城里一样,现在这一切都已成为现实,而我有幸亲历并推动了这一进程,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激动不已。
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温饱改革开放前,我们来广营被称为“赖广营”,是朝阳区北四社中最穷的地方。
受“文革”左倾思想的影响,全社农业生产奉行“以粮为纲、全面砍光”的方针,农业只有粮菜生产,生产管理靠“大拨轰”,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大锅饭,农民生产积极性很低。
1978年,全社有农业人口15856人,耕地面积24771亩,农村经济总收入却仅有675.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43.8元,粮食亩产一直徘徊在700斤左右,蔬菜亩产值50元左右,不少生产队连买鞭梢儿的钱都没有,30%的农户吃粮靠返销。
当时姑娘搞对象都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一工二干三军人,誓死不嫁老农民”,“宁往南一寸,不往北一尺。
最新范文:由贫穷走向富裕---山西省经济发展纪实汇报
由贫穷走向富裕---山西省经济发展纪实汇报
2019年,共和国迎来60周年华诞。
抚今追昔,60年风雨兼程,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山西人民伴随着共和国的脚步,走过了一条艰辛探索不断发展的道路。
6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人民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各项改革,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全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特别是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的30年里,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商品极为丰富,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1949—2019年的60年间,全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126元增加到13119元,增长了103倍。
农民纯收入由748元增加到40972元,增长了53倍。
山西城乡居民的整体生活已彻底摆脱了贫困,实现了由贫穷走向富裕的历史性跨越。
一、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人民生活追求温饱新中国建立初期,山西国民经济形势严峻,困难重重,人民生活处于饥寒交迫的困境中,吃饱穿暖成为最低要求。
回顾60年走过的历程不难发现,城乡居民为了追求温饱生活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汗水,温饱生活的实现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一)城乡居民收入缓慢增长新中国建立初期,全省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但由于这一时期山西的生产力相对落后,再加上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受到限制。
1解放初:发展生产,争取温饱1949年,山西人民结束了阎锡山长达38年的统治,人民当家作主。
但大部分人的生活仍维持在最低的生存水平上。
从贫困到富裕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功之路
从贫困到富裕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功之路从贫困到富裕: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功之路近年来,中国在减贫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中国成功地将数以亿计的人口从贫困状态中解救出来,实现了历史性的脱贫攻坚目标。
本文将探讨中国在脱贫攻坚战役中所采取的关键举措,以及这些举措背后的成功因素。
一、扶贫政策的全面推进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全面而有力的政策措施。
首先,建立了完善的扶贫机构体系,确保了扶贫资源的统筹和协调。
各级政府都设立了专门的扶贫办公室,负责扶贫工作的规划、执行和监督。
其次,在政策上,中国实施了分类施策、精准扶贫的原则,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贫困群体采取差异化的政策,确保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帮助的精准到位。
此外,中国政府加大了对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入,提升了贫困地区的发展水平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二、科技的引领作用中国在脱贫攻坚中积极引领科技发展,发挥了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
首先,中国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升级。
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和先进的农机装备,中国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来源。
其次,中国大力推进数字化技术在扶贫中的应用。
通过建设大数据平台、智能化扶贫系统等,中国可以更加精确地了解贫困地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扶贫帮扶。
科技的引领作用不仅提高了贫困地区的生产力,也为打破贫困的循环提供了新的途径。
三、社会参与与国际合作中国脱贫攻坚工作注重社会参与和国际合作,形成了合力。
社会参与方面,中国积极鼓励企业、公益组织和个人参与扶贫事业。
许多企业纷纷响应政府的号召,投资扶贫产业、提供就业机会,帮助贫困地区增加收入来源。
公益组织也通过开展教育支持、医疗援助等项目,与政府共同助力贫困地区脱贫。
国际合作方面,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减贫事务,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脱贫经验和技术。
中国还主动扩大对外援助力度,为其他国家的脱贫工作提供帮助,推动全球减贫事业的发展。
安徒生童话情节感受
安徒生童话情节感受第一章:序章 (2)1.1 安徒生的生平简介 (2)1.2 安徒生童话的特点 (2)第二章:童话世界 (2)2.1 丑小鸭的蜕变 (2)2.2 海的女儿的悲剧 (3)2.3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孤独 (3)第三章:魔法与奇迹 (4)3.1 豌豆公主的敏感 (4)3.2 神奇的金鱼 (4)3.3 美女与野兽的真爱 (4)第四章:智慧与勇气 (5)4.1 小红帽的冒险 (5)4.2 狼与七只小羊的智慧 (5)4.3 青蛙与公主的勇气 (5)第五章:友情与互助 (6)5.1 飞箱里的朋友 (6)5.2 蜗牛与蔷薇的友谊 (6)5.3 猫和老鼠的共赢 (6)第六章:爱情与婚姻 (7)6.1 美人鱼公主的爱情 (7)6.2 白雪公主与王子的幸福 (7)6.3 老鼠娶新娘的故事 (7)第七章:道德与教化 (8)7.1 皇帝的新装 (8)7.2 小偷与鞋匠的转变 (8)7.3 拇指姑娘的善良 (9)第八章:总结与启示 (9)8.1 安徒生童话的道德观 (9)8.2 安徒生童话的启示 (9)2.1 真善美战胜邪恶 (9)2.2 勇敢面对困境 (9)2.3 爱与关怀 (10)8.3 安徒生童话的价值与影响 (10)3.1 丰富多样的题材 (10)3.2 独特的艺术风格 (10)3.3 深远的社会影响 (10)第一章:序章1.1 安徒生的生平简介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出生于丹麦的欧登塞。
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父亲是一位鞋匠,母亲则是一位洗衣妇。
尽管家境贫寒,但安徒生的童年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知识的渴望。
他的父亲常常给他讲述童话故事,激发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情。
安徒生自幼对戏剧和表演充满兴趣,16岁时离开家乡,前往哥本哈根寻求演艺生涯。
但是他的演艺之路并不顺利,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他决定转向文学创作。
在1822年,他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从贫困到富裕》,从此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
农民个人主要事迹
农民个人主要事迹王师傅是一名普通的农民,但他的致富经历却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他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勤劳和智慧,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他的个人主要事迹。
一、从贫困到富裕的转变王师傅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家境十分困难。
他从小就知道要靠自己的双手去改变生活。
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就开始从事农业生产,但是他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不断地寻找新的经济途径,最终成功地将自己从贫困中解脱出来。
二、发展特色产业在农业生产中,王师傅发现了当地的土豆品质很好,于是他开始尝试种植土豆。
但是由于当地土壤条件较为贫瘠,土豆的产量不是很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开始学习如何改良土壤,并采用了一些新的种植技术。
经过不断的尝试和实践,他终于成功地将土豆的产量提高了数倍,并且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创新销售方式在土豆产量得到提高的同时,王师傅也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销售土豆。
他不仅仅是将土豆卖给当地的批发商,还开发了自己的销售渠道。
他在网上开设了自己的电商店铺,并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进行宣传。
通过这些创新的销售方式,他的土豆不仅卖到了全国各地,还出口到了一些国家。
四、积极扶贫虽然王师傅自己已经脱贫致富,但他并没有忘记那些生活在贫困中的农民。
他积极地帮助他们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产量和质量,帮助他们找到更好的销售渠道。
通过他的努力,许多农民也得以脱贫致富。
五、荣膺多项荣誉王师傅的成功不仅赢得了大家的赞誉,也荣膺了多项荣誉。
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农民等。
他的成功不仅仅是为他自己带来了财富,还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王师傅的致富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有勇气、有智慧,任何人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农业生产中,我们需要学习王师傅那样的创新精神和勤劳精神,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社区来纠正市场和政府失败以支持现代经济的发展。因此,作者指出,发展 中国家的经济体系,不能只是市场和国家的结合,而应该是包括社区这种凭借紧 密人际关系和相互信任而引导成员自愿合作的组织在内的三种组织形式的密切 结合。
(四)其它问题
除上述问题外,本书还论述了收入分配差距、贫困、环境以及农业等问题。 这里不一一赘述。特别值得介绍的是作者对环境问题的分析。作者认为,发展中 国家的环境恶化主要是由贫困造成的,而技术和制度的变化滞后于资源禀赋的变 化又是发展中国家严峻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只要有 效地应用发达国家所积累的技术和技能,就能将工业化和城市化引起的污染控制 在比发达国家过去低得多的水平上。此外,由于当前环境污染的影响并非局限于 某个地区,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开展国际合作。
1 本文是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的观点。 1
国千年发展目标把减贫直接作为发展的目标,新版著作也对发展援助理念 由“华 盛顿共识”向“后华盛顿共识”的转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笔者有幸先睹速水教 授和神门博士的最新版发展经济学,愿意把研读该书的一些心得和读者共享。
一、 主要内容介绍
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主要议题, 速水教授和神门博士的《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一书探讨的正是这样一 个重大问题。二战以来,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地 区)经济发展迅速,实现或者基本实现了工业化;而非洲、拉美和前苏联、东欧 等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社会动荡。该书力图寻找这些重大经验现象背后的原 因,并致力于回答广大发展中国家能否从贫困走向富裕,如何从贫困走向富裕的 问题。
在笔者看来,发展经济学最值得总结和分析的是两类经验:成功者为什么成 功;失败者为什么失败。速水教授和神门博士的这本著作尽管也有多处涉及到失 败者为什么失败的问题,但主要侧重于总结日本的经验,属于分析和总结成功者 为什么成功的一类。2而对成功者如日本的解释,自然是身处其中的经济学家才 有入木三分的深刻和独到的认识。正如速水教授所说的那样,当他 20 世纪 40 年代到美国留学时,不敢想象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日本人均收入水平能达到美国的
第三,社区也不能避免失败。作者认为,诞生于发展中国家农村里的社区原 则,有潜力成为有助于工业发展的现代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社区里的传 统规范和惯例自身在组织现代发展方面并非总是有效的,同市场和国家都会受到 自身失败的限制一样,社区也不能避免失败。比如,基于社区关系的相互帮助和 合作,在某些环境下会造成促进相互逃避义务和背后拆台的可能性。再比如,社 区关系有时会成为一种惩罚那些背离规范和惯例的创新者的社会机制,进而成为 保护过时技术和缺乏效率的制度和组织形式。为纠正或者避免社区失败,使社区 成为现代经济制度的有效组成部分,社区的利用就不能离开市场竞争,更不能以 社区替代市场和国家。
发展的机制
——速水佑次郎和神门善久的《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述评
刘培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1 谭永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关键词:经济发展、组长模式、技术进步
速水佑次郎(Yujiro Hayami)教授 1960 年获得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农业经 济学博士学位之后,先后在日本和美国多个大学和研究机构任职,长期从事农业 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研究,目前是国际发展高级研究基金(Foundation for Advanced Studies on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的研究生院主席,日本国立政 策研究大学院大学(National Graduate 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客座教授,国 际农业经济学会终身名誉会员。速水教授是国际知名经济学家,他与 Vernon Ruttan 提出的诱致性技术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假说在经济学界影响甚广。速水 教授凭借其在农业经济学、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理论以及发展经济学方面的卓越 成就,获得了多项重要奖励,包括 1999 年日本政府颁发的紫色勋章。
2
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形,对此问题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同时,作者认为一个国家工 业化的起步时间越晚,别国所积累的可供借用的技术就越多,它的工业化和经济 增长的速度就会比先行国更快;如果发展中国家能够沿着由发达国家积累的科学 和工程知识扩展的创新可能性边界,采用适合它们资源禀赋的新技术,就能在成 本节约方面获得巨大利益。
(二)制度创新对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经济的作用
基于上述,作者进一步认为,后起国家利用技术上的后发优势实现高经济增 长率,仅仅是一个潜在的机会。这个机会并不是绝对的,把这个机会变为现实是 有条件的。
作者认为,政府投资于科学研究和教育,推进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固 然是加速工业化、转变为库兹涅茨意义上的现代增长模式的重要条件,但是,有 些国家在教育和研究方面大量投资却没有获得成功,这说明科学教育研究投资是 加速技术进步的必要条件,并不是充分条件。鉴于此,作者进一步指出,要把创 造的机会有效地开发出来,必须具备制度上的前提,通过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活 动提供最大的便利。这样作者就得出了后发优势带来的潜在机会的利用程度,取 决于制度创新的能力,后起国要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实现高工业增长率必须建立 适宜制度的观点。
该书主要从人口增长、自然资源限制、资本积累、技术进步、收入分配、贫 穷以及环境问题等方面,阐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特征,并使用比较制度分析方 法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社会及文化传统情形下的、由资源禀赋和技术变 化引起的制度进化类型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日本、东亚经济发展经验的剖析, 阐述了发展的机制潜在于表面的落后之中,如果这种机制被适当地开发出来,赶 超发展是完全可能的观点。
该书又一个特点,也是该书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市场、国家和社区 三位一体的新的分析框架,关注社会的文化和规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这无 疑为扩充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视野和理论框架提供了有益思路。作者的社区理论思 想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社区与市场是高度互补的。作者认为,尽管新古典主义者和结构主义 者在政府和市场关系上争论不休,但不论两派观点多么对立,都认为社区与市场 是相互排斥的、相互竞争的,然而事实上它们是高度互补的。如果一个社会具有 繁荣的社区和公民组织,人际之间关系和谐,诚实可信,那么很多政府失败和市 场失败都可以避免。因此,社区关系可以成为市场发展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在其 发展的早期阶段,发展市场的主要障碍使得合约无法得到有效执行时,基于社区 关系的信用和合作可以缓解这类困难,从而可以强化市场发展所必须的合约执行 机制。这样,如果把社区考虑进来的话,发展中国家为发展所设计的经济体制,
该书主要内容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技术引进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该书通过对日本与美国、韩国与拉美国家的时间序列资料对比分析发现,发 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绩效的差异与自然资源禀赋没有多少关系,也就是说自然资源 禀赋并不是支持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经济增长要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投资以 及技术创新来解释。
针对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能否跳过依赖资本集中和积聚的经济增长类型 (马克思型的增长)而进入依赖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类型(库兹涅茨型的增长) 的问题,该书通过分析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以及随后东南亚和中国沿海
(三)经济发展中市场、国家和社区的三位一体
作者超脱了国家和市场两分法的传统发展经济学分析框架,认为经济发展是 个复杂过程,不仅涉及数量扩张而且包括制度、组织和文化等非数量因素的变化, 如果把视野仅局限于某一个领域、某一个分析思路上,不论发掘得多么精深,都 是不充分的。该书中作者提出了市场、国家和社区三位一体的新的分析框架。
2 当然,日本以及东南亚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在上个世纪末期以来,也面临颇多问题。该书 4
一半,但是在不到两代人的时间内,日本的人均收入水平超过了美国。速水教授 的日本经历和其国际视野,决定了这本书具有不同于其他发展经济学教科书的特 点。
与吉利斯等合著的《发展经济学》(Gillis, et al, 1996)、托达罗的《第三世界 经济发展》(Todaro, 1997)、瑟沃的《增长与发展》(Thirwall, 2003)、瑞安的《发 展经济学》(Ray, 1998)等比较流行的发展经济学著作相比,本书的主要特点是 放弃了对经济发展的面面俱到的一般性分析,主题比较集中、明确。除了第一章 介绍全书的基本理论框架、第二章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绩效进行比较之外,其余的 各章可以说一环扣一环。笔者研读该书时一个明显的感受是:在阅读前面一章时 想到的问题,在后面的章节中作者给出了解答。这使得该书成为一本紧凑的、逻 辑严密的发展经济学专著。
该书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认真地对待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该书把马克思在《资 本论》中概括的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特征,加以型式化(Stylization),并纳入该书 对经济增长的分析主题当中,把主要以资本积累推动的经济增长称之为马克思型 的增长。作者认为,马克思理论体系对经济增长的逻辑推论和发达国家早期发展 阶段的经济史是吻合的。在西方经济学家撰写的发展经济学著作中,像速水教授 和神门博士这样把马克思经济理论纳入分析范围的比较鲜见。
作者指出,如果信息是充分的,市场上没有交易成本,只要做到市场与政府 的适宜结合就可以了。然而在现实中,信息是不充分、不对称的,在发展中国家 尤其如此,这就造成了普遍的市场和政府失败。从理论上讲,市场失败可以通过 法律程序强制实行合同来纠正,但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交易规模普遍较小,履行正 式法庭程序的司法成本又很高,通常超过了调解争端的预期收入,客观上就需要
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分析略显缺乏,而这恰恰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需要注意和关心的。 5
不能只是政府和市场的结合,而应该是包括社区在内的三个组织的结合。就协调 社会组织的劳动分工而言,市场通过建立在自利基础上的竞争来实现,国家在强 制基础上通过命令来实现,而社区则在协商基础上通过合作来实现。
第二,社区内部的有效信息可以有效节约交易成本。作者认为,社区可以定 义为由密切人际交往产生的相互信任而联系在一起的人群,但理论上社区的范围 可以很广。一般而言,社区相对于市场和国家的比较优势在于地方公共品的供给 上,这是因为社区关系在阻止免费搭车者方面是有效的。由于社区提供局部的公 共品并只惠及特定群体,社区依靠在其成员密切的社会交往和惧怕被社区排斥中 形成的合作精神来抑制违规的动机。因违规而名声不好甚至被社区排斥的损失是 很高的,尤其是在一个如部族和村落这样小而紧密的社区。如果这个损失加上违 反社会准则和道德信条的心理成本,比机会主义行为的预期所得要高,那就不会 有违规问题,进而能够大大节约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