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探究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
中考化学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探究题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某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方中可能含有氯化钾、硫酸铵、碳酸氢氨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为确定配方的成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1)(实验探究一)取少量固体样品在研体中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____色,写出可能发生该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探究二)另取少量固体样品溶于水得到溶液A,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现象如图所述(设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①白色沉淀E是______________.②小明认为由实验探究二可以确定该化肥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和硫酸铵,一定没有碳酸氢铵.小强认为这个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使小明的结论正确,小强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动,他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蓝 NH4HCO3+Ca(OH)2=CaCO3+NH3↑+2H2O或(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硫酸钡步骤Ⅰ中加入的稀盐酸引入了氯离子,影响了氯化钾的检验将步骤Ⅰ中的稀盐酸换为稀硝酸【解析】【详解】(1)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铵态氮肥遇碱放出氨气,可能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4HCO3+Ca(OH)2=CaCO3+NH3↑+2H2O或(NH4)2SO4+Ca (OH)2=CaSO4+2NH3↑+2H2O;(2)①硝酸钡和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铵,白色沉淀E是硫酸钡;②步骤Ⅰ中加入的稀盐酸引入了氯离子,影响了氯化钾的检验,为了使小明的结论正确,小强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动,他的做法是将步骤Ⅰ中的稀盐酸换为稀硝酸.故填:步骤Ⅰ中加入的稀盐酸引入了氯离子,影响了氯化钾的检验;将步骤Ⅰ中的稀盐酸换为稀硝酸.2.某兴趣小组对氨气(NH3)的某些性质进行探究。
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大题培优易错难题及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大题培优易错难题)及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溶解度1.M 是硝酸钾或氯化钱中的一种。
硝酸钾和氯化铁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某化学兴 趣小组用物质M 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M 是硝酸钾B.溶液②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7.5%C.溶液①②③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②>③>①D.溶液①为不饱和溶液,溶液②和③为饱和溶液【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 、由图2可知,t2℃时,烧杯②中100g 的水将60g 的M 物质完全溶解,而t2℃时氯化钱的溶解度小于60g,故可以确定M 物质是硝酸钱,故A 正确;B 、溶液②是100g 的水中溶解了 60g 的硝酸钾,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售之x 100% =37.5%,故 B 正确;160gC 、溶液①②④中,②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①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 « 28.6%,③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比②小,不一定比①大,故C 错误; 150g+60gD 、溶液①经升温蒸发后变为溶液②,12c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0g,溶液②中刚好是 100g 的水和60g 的硝酸钾,故溶液②刚好是饱和溶液,溶液③中有固体析出,故溶液③ 也是饱和溶液,故D正确。
故选C 。
2.KCI 和KNO3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卜.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20 30 40 50 溶解度s/gKCI34.0 37.0 40.0 42.6 KNO 331.645.863.985.50 tlt2 温度七图1o o O6 4 2溶解度也图A.甲表示KNCh 溶解度曲线B.温度匕℃应在20〜30℃之间C. 40℃时,lOgKCl 加入20g 水中,可得到33.3%的溶液D. 50°C 时,30gKN03加入50g 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C,有晶体析出【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 、通过分析溶解度表中的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表示 KNCh 溶解度曲线,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 、20〜30℃,氯化钾的溶解度从34g 增大到37g,硝酸钾的溶解度从31.6g 增大到45.8g,所以温度应在20〜30C 之间,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C 、40C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0.0g,所以lOgKCl 加入20g 水中,有固体剩余,形成的是40 0 g该温度下的氯化钾饱和溶液,故溶液的质量分数为:———^--xl00%«28.6% ,故100 g+40.0 gc 错误,符合题意。
【化学】化学探究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中国首次海城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成为全球第一个稳定开采可燃冰的国家。
可燃冰开采困难重重,原因之一是可燃冰极不稳定易爆炸,大甲烷气体涌入大气层,会产生比二氧化碳更为严重的温室教应。
置换法是开采方法之一,将CO2液化后进入1500米以下的洋面,就会生成二氧化碳水合物沉入海底,因CO2较甲烷易于形成水合物,因而就问能将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分子置换出来。
(1)甲烷属于______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其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甲烷燃烧是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_____,甲烷燃料电池则是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能。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开采可燃冰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B.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密度比水小C.可燃冰比二氧化碳水合物稳定 D.可燃冰是一种前景广阔的清洁燃料(4)可燃冰的微观构成为46个H2O分子形成8个笼,有6个笼中每个笼容纳了1个CH4分子,余下2个笼每个容纳1个H2O分子,则可燃冰中H2O与CH4的分子数之比是_______。
(5)一定条件下,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回收处理二氧化碳的一种方法,产物都是常见双(两)原子分子,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答案】有机物 25% 热能电 D 48:6 CH4+CO22H2+2CO【解析】(1)甲烷是有机物;甲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100%⨯=25%;16(2)甲烷燃烧是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甲烷燃料电池则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3)A、可燃冰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错误;B 、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密度比水大,故错误;C、二氧化碳的水合物比可燃冰稳定,故错误;D、可燃冰是一种前景广阔的清洁燃料,正确。
故选D。
(4)由题可知,该可燃冰中有48个水分子,6个甲烷分子,故可燃冰中H2O与CH4的分子数之比是48:6=8:1(5)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CH4+CO22H2+2CO;2.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研究铝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过程如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铝片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②铝片表面意出大量无色气体,放出大量的热③袋杯底部出现红色固体和白色沉淀(1)打磨铝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化学pH的变化图像(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pH的变化图像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将饱和石灰水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B.稀释等质量的30%的H2SO4溶液和10%的H2SO4溶液C.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D.向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饱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溶液的质量减少,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B、硫酸加水稀释仍显酸性,pH小于7,不会等于7,且10%的稀硫酸的pH要比30%的稀硫酸的pH大,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C、根据化学方程式Zn + H2SO4= ZnSO4+ H2↑,Fe + H2SO4= FeSO4+ H2↑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能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56份质量的铁能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铁大于锌,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D、由化学方程式Fe+CuSO4=Cu+FeSO4可知,每56份铁参与反应时,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所以溶液的质量减小,直至硫酸铜完全反应时不再改变,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符合题意。
故选D。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关系的是()A.向一定体积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向足量的镁和铁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C.向硫酸镁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答案】B【解析】【详解】A、向一定体积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pH应该是由小于7逐渐升高,直至等于或大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B、向足量的镁和铁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最终生成氢气质量相等,由于镁比铁活泼,反应需要时间短,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C、向硫酸镁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硝酸钾不能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中考化学探究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学习常见的盐的性质后,完成了如下实验。
该学习小组对废液杯上层清液的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提出问题)上层清液中含有什么溶质?(作出猜想)Ⅰ溶质仅为_____(填化学式);Ⅱ溶质为KCl和BaCl2Ⅲ溶质为KCl和_____(填化学式);Ⅳ溶质为KCI和K2CO3V溶质为KC1、K2SO4,和K2CO3(设计方案)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分装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先向甲试管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无明显现象猜想Ⅵ、Ⅴ均不正确再向乙试管中滴加____溶液。
(填化学式)_____猜想Ⅱ正确(交流反思)学习小组经过讨论认为:实验过程中无须使用AgNO3溶液,其理由是_____(用文字表述)【答案】KC1 K2SO4 K2SO4有白色沉淀生成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碳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上层清液中一定有氯化钾,无须再验证【解析】【分析】【详解】[作出猜想]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可能是硫酸钾过量,也可能是氯化钡过量,也可能是恰好反应;碳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可能是碳酸钾过量,也可能是氯化钡过量,也可能是恰好反应;所以作出猜想,Ⅰ溶质仅为KCl;Ⅱ溶质为KCl和BaCl2;Ⅲ溶质为KCl和K2SO4;Ⅳ溶质为KCI和K2CO3;V溶质为KC1、K2SO4和K2CO3;[设计方案]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分装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先向甲试管中滴加盐酸至过量,无明显现象,猜想Ⅵ、Ⅴ均不正确;因为盐酸可以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如果有碳酸钾会有气泡冒出;再向乙试管中滴加硫酸钾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钡,猜想Ⅱ正确;[交流反思]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碳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上层清液中一定有氯化钾,所以无须使用AgNO3溶液验证;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示装置(K I, K2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及步骤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中考化学 探究题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某同学在课外阅读中得知:实验室用电石(主要成分CaC2)与水反应制取乙炔(C2H2)反应的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
在实验室中该同学把一定量的CaC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Ca(OH)2猜想三:NaOH,Na2CO3(设计并实验)写出实验二中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拓展延伸)①若向Cu(NO3)2溶液中加少量CaC2,充分反应,产生的现象是。
②实验室保存电石应注意。
【答案】【设计并实验】无白色沉淀生成三 Na2CO3+2HCl=2NaCl+H2O+CO2↑【拓展延伸】①有气泡产生,生成蓝色沉淀②密封保存【解析】试题分析:【设计并实验】实验一:根据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故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这滴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猜想二不成立实验二: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存在Na2CO3,故猜想三成立;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拓展延伸】①若向Cu(NO3)2溶液中加少量CaC2,先后发生反应:CaC2+2H2O=Ca(OH)2+C2H2↑,Ca(OH)2+Cu(NO3)2= Ca(NO3)2+ Cu(OH)2↓,故产生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生成蓝色沉淀②根据上面的探究过程,可知电石能与水反应,故实验室保存电石应注意密封保存考点:Ca(OH)2、Na2CO3的化学性质,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判断2.)已知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发生的主要反应:C+2CuO2Cu+CO2↑.化学兴趣小组对该实验产物(假设反应物已完全反应)作如下探究:探究一:检验产物的成份(提出问题)实验产物是暗红色固体,很难观察到紫红色固体.暗红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氧化亚铜(Cu2O)为红色固体;Cu2O+H2SO4═CuSO4+Cu+H2O.(猜想与假设)暗红色固体除铜外还可能含有Cu2O.(设计实验)取少量暗红色固体,加入稀硫酸,如果观察到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暗红色固体含有Cu2O.探究二:测定产物中Cu2O的含量原理:Cu2O+H2Δ2Cu+H2O,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样品,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略去,碱石灰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d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1)装置a中用稀硫酸而不用稀盐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不加装置e,实验结果会偏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点燃酒精灯前涉及的部分操作如下,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①打开K2,关闭K1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连接仪器④关闭K2,打开K1,通氢气一段时间(4)还可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______(填“a”、“b”或“c”)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答案】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成蓝色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能被碱石灰吸收,影响测定结果 d中的碱石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③②④① c【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探究一:[设计实验]取少量暗红色固体,加入稀硫酸,如果观察到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成蓝色,说明暗红色固体含有Cu2O.探究二:(1)装置a中用稀硫酸而不用稀盐酸,原因是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能被碱石灰吸收,影响测定结果.(2)若不加装置e,实验结果会偏高,原因是d中的碱石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从而使测定的水的质量偏高,会导致计算的Cu2O的质量偏高,从而导致实验结果会偏高.(3)点燃酒精灯前涉及的部分操作如下,正确的顺序是:先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关闭K2,打开K1,通氢气一段时间,把装置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排出,再打开K2,关闭K1,点燃酒精灯.(4)还可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c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反应前后装置c的质量差即为Cu2O中氧元素的质量,根据氧元素的质量可以计算Cu2O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产物中Cu2O的含量.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3.某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方中可能含有氯化钾、硫酸铵、碳酸氢氨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为确定配方的成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1)(实验探究一)取少量固体样品在研体中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____色,写出可能发生该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探究二)另取少量固体样品溶于水得到溶液A,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现象如图所述(设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①白色沉淀E是______________.②小明认为由实验探究二可以确定该化肥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和硫酸铵,一定没有碳酸氢铵.小强认为这个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使小明的结论正确,小强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动,他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蓝 NH4HCO3+Ca(OH)2=CaCO3+NH3↑+2H2O或(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硫酸钡步骤Ⅰ中加入的稀盐酸引入了氯离子,影响了氯化钾的检验将步骤Ⅰ中的稀盐酸换为稀硝酸【解析】【详解】(1)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铵态氮肥遇碱放出氨气,可能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4HCO3+Ca(OH)2=CaCO3+NH3↑+2H2O或(NH4)2SO4+Ca (OH)2=CaSO4+2NH3↑+2H2O;(2)①硝酸钡和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铵,白色沉淀E是硫酸钡;②步骤Ⅰ中加入的稀盐酸引入了氯离子,影响了氯化钾的检验,为了使小明的结论正确,小强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动,他的做法是将步骤Ⅰ中的稀盐酸换为稀硝酸.故填:步骤Ⅰ中加入的稀盐酸引入了氯离子,影响了氯化钾的检验;将步骤Ⅰ中的稀盐酸换为稀硝酸.4.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并且瓶盖没有完全密封的无色溶液(如下图),化学小组的同学经过询问老师后只知道是NaCl、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溶液,为确认原瓶中是何种溶质并判断其是否变质,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进行猜想)猜想Ⅰ:原溶液的溶质是NaCl;猜想Ⅱ:原溶液的溶质是NaOH;猜想Ⅲ:原溶液的溶质是Na2CO3;猜想Ⅳ:原溶液的溶质是NaHCO3。
中考化学 探究题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氢化钙(CaH2)是种白色细颗粒状固体,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常用作登山运动员的能源提供剂。
某化学实验小组为了探究氢化钙的性质,将一定量的CaH2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且溶液变浑浊。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写化学式)。
为进步确定滤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和Na2CO3;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猜想四:NaOH、Na2CO3、Ca(OH)2经过分析,大家一致认为上述猜想_______不需要验证,肯定是错误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方案一: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往其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明显实验现象。
方案二:取一定量的滤液于另一试管中,往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讨论交流)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
请解释方案一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探究)上述小组同学将5g氢化钙样品(所含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加入到50g碳酸钠溶液中,充分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测得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4g。
计算:(1)样品中CaH2的质量分数为____。
(2)原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
(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CaCO3 NaOH、Ca(OH)2四 Na2CO3+Ca(OH)2=2NaOH+CaCO3↓二稀盐酸的量很少,先全部与氢氧化钠反应了 84% 10.6g 18.3%【解析】【详解】将一定量的CaH2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氢化钙先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然后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中考化学 探究题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小明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实验现象①取一烧杯,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再分别取少量白磷、红磷放在烧杯上的铜片上.②…一会儿白磷发生燃烧,红磷不燃烧③先在容积为350mL的集气瓶中装进50mL滴有红墨水的水,在燃烧匙中放足量白磷,量筒中盛入足量水.④按图连好仪器,用激光手电照射白磷,白磷.集气瓶和量筒中的水均为红色,量筒内的液体体积减少约60mL(1)实验过程②是___________,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白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2的结果,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写出计算式和结果)。
(4)在整个实验2的过程中,集气瓶内的压强变化是______________。
集气瓶中预先装入50mL水,水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冷水 CaO + H2O=Ca(OH)2 4P + 5O2点燃2P2O5 60/(350-50)=1/5 先变大后变小到与大气压相等防止集气瓶内的空气因瓶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而泄出瓶外【解析】【详解】(1)实验过程②是: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冷水,利用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来提供热量,从而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 + H2O=Ca(OH)2(2)白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 + 5O2点燃2P2O5(3)集气瓶的总容积为350mL,但由于事先加了50mL红墨水,即反应前只有300mL的空气,故根据实验2的结果,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60/(350-50)=1/5(4)在整个实验2的过程中,由于刚开始白磷燃烧放热,使集气瓶内的气体膨胀,压强增大,待冷却,氧气被消耗,瓶内气体量减少,压强又降低,打开止水夹,水进入集气瓶,这是压强由于大气压相等,故集气瓶内的压强变化是:先变大后变小到与大气压相等;集气瓶中预先装入50mL水,水起的作用是:防止集气瓶内的空气因瓶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而泄出瓶外2.某中学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A 向Ca(OH)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B 向Ca(OH)2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C 向Ca(OH)2溶液中滴如稀盐酸D 向Ca(OH)2溶液中滴CaCl2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提出问题: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碱的_________性质。
化学探究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
(事实与结论) (1)请将能得出对应结论的实验现象填入表中.
验证气体
实验现象
SO2
__________
CO2
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有 SO2 产生 有 CO2 产生
(2)碳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浓硫酸与碳在加热条件下产生大量的 SO2 和 CO2,使黑色固体膨胀,形成“黑面包”,猜 想成立. (反思与交流) (1)小明同学提出,因老师的演示实验没有进行加热,所以同学们的探究实验无意义,其他 同学一致否定了他的说法,理由是__________. (2)若 B、E 中试剂交换,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有 CO2 产生的结论,理由是 __________.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
1.课堂上,老师取 20g 蔗糖放入不烧杯中,加少量水使它润湿,注入 10mL 浓硫酸,搅 拌,同学们看到蔗糖先变黑后“发酵”形成“黑面包”,同时还闻到了刺激性气味,同学们判 断黑色固体是碳,原因是浓硫酸具有强__________. 形成“黑面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开展了探究活动. (猜想与假设)浓硫酸与碳反应,生成大量气体使黑色固体膨胀. (查阅资料) Ⅰ.浓硫酸与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物中有 SO2、CO2 两种气体. Ⅱ.SO2 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与 Ca(OH)2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Ⅲ.SO2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 CO2 不能. (实验探究) 为验证碳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产物,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并进行如图实 验:
98 = x x=19.6g 2 0.4g
152 = y 2 0.4g
y=30.4g
56 = z z=11.2g 2 0.4g
中考化学 探究题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实验室中有一种含有纯碱、小苏打和少量水的固体粉末样品。
为了测定其中小苏打的含量,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已知:①该装置气密性良好,A 、C 、D 中所装药品足量且能完全吸收相关物质②碱石灰是CaO 与NaOH 的固体混合物③加热条件下,纯碱稳定不分解,小苏打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 3NaCO 3+H 2O+CO 2↑探究过程如下:Ⅰ.称量样品和已装入相关药品的装置C 、D 的质量,分别为:m 、m 1、m 2;Ⅱ.将质量为m 的样品装入B 玻璃管中,按图连接好装置,关闭弹簧夹,给玻璃管加热 Ⅲ.待玻璃管中样品完全反应,打开弹簧夹通空气,再熄灭酒精灯,直到玻璃管冷却 Ⅳ.再次称量装置C 、D 的质量,分别为m 3、m 4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 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2)装置C 中所装药品为_____(3)装置D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4)装置E 的作用_____(5)依据实验所得数据计算,该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为_____(用相关字母表示)。
(6)误差分析。
按上述实验步骤测得该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_____(填“偏大”“偏小”或“准确”),理由是_____。
【答案】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浓硫酸 2NaOH+CO 2═Na 2CO 3+H 2O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D 装置中 424200)%11m m m( 偏大;加热样品前没有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出。
加热样品前没有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出【解析】【分析】碱石灰能够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且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详解】(1)碱石灰是CaO 与NaOH 的固体混合物,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固体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2020-2021中考化学探究题(大题培优易错试卷)附答案
Na+CO32﹣
Na+HCO3﹣
溶解度(常温)
21.5克
9.6克
两者的转化
Na2CO3+CO2+H2O═2NaHCO3
2NaHCO3 Na2CO3+CO2+H2O
下面是小明同学进行的探究:
(1)用试管取适量NaHCO3溶液,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试液颜色变化。此实验的目的是。
(2)在研究Na2CO3与NaHCO3转化时,小明觉得Na2CO3转化为NaHCO3过程中,由于NaHCO3溶于水,整个过程不会有明显现象。老师笑着对小明说:“做实验吧,实验会告诉你答案。”于是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CO2,起初无明显现象,继续不断地通入CO2,溶液中出现了白色沉淀。这让小明很疑惑:NaHCO3溶于水,为什么还有白色沉淀呢?小明经过思考,明白了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是。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一瓶CO2,验满后,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发现没有变浑浊。兴趣小组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
(查阅资料)
(1)CO2过量时,CaCO3沉淀会转化为可溶于水的Ca(HCO3)2。
(2)AgCl不溶于稀硝酸。
(拓展思考)回忆课本中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后,同学们尝试用排水法收集一瓶CO2,倒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你认为该实验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写一点)。
【答案】CO2过量,CaCO3沉淀会转化为可溶于水的Ca(HCO3)2CaCO3+2HCl=CaCl2+CO2 +H2O氯化镁没有产生白色沉淀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HCl+AgNO3=AgCl +HNO3浓硫酸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且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中没有干扰实验的气体成分
中考化学 探究题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探究辨真伪如图,用一次性塑料水杯盛鲜榨果汁时,常用带皮柠檬片作装饰。
网上传言,柠檬皮可以溶解这种水杯中的聚苯乙烯,危害人体健康,这种说法是真的吗?为了查明真相,小东用泡沫饭盒(主要成分是聚苯乙烯)和柠檬皮进行探究。
(1)探究一:柠檬皮真的能溶解聚苯乙烯吗?进行实验:将柠檬皮研磨成酱,取一匙涂在泡沫饭盒上,2分钟后饭盒光滑的表面变得凹凸不平,5分钟后凹凸更加明显,10分钟后出现很多小孔。
结论与解释:柠檬皮中含有柠檬烯(C10H16),柠檬烯是一种(填“有机”或“无机”)______溶剂,可以溶解聚苯乙烯。
反思交流:用一次性塑料水杯喝水时,聚苯乙烯不会进入人体,放了带皮柠檬片后,聚苯乙烯会被溶解而进入人体,这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______有关。
一次性泡沫饭盒、一次性塑料水杯随意丢弃造成的环境问题被称为______,果汁加工厂的大量柠檬皮被丢弃浪费,对此你有什么建议______。
(2)探究二:酸性、碱性溶液对柠檬皮溶解聚苯乙烯有影响吗?实验用品:泡沫饭盒、柠檬皮酱、食醋、纯碱溶液、食盐水、水。
查阅资料: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均不能溶解聚苯乙烯。
进行实验:①取一匙柠檬皮酱,与2mL水混合均匀后涂在泡沫饭盒上;②取一匙柠檬皮酱,与2mL(写溶质化学式)______混合均匀后涂在泡沫饭盒上③取一匙柠檬皮酱,与2mL(写溶质化学式)______混合均匀后涂在泡沫饭盒上。
该实验方案中采用了对照实验的方法,请指出其中的对照实验(填实验编号):第一组对照实验______,第二组对照实验______。
5分钟后观察到三个泡沫饭盒表面的凹凸程度几乎相同,实验结论为______。
(3)探究三:温度对柠檬皮溶解聚苯乙烯有影响吗?请将下表填写完整(柠檬皮中的成分在实验温度下性质稳定)。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_____ ______ 温度越高,越不利于柠檬皮酱溶解聚苯乙烯解释实验结论______。
【答案】有机柠檬片白色污染回收制作柠檬茶 CH3COOH Na2CO3①②①③酸性、碱性溶液对柠檬皮溶解聚苯乙烯没有影响取一匙柠檬皮酱,与2mL水混合均匀后涂在泡沫饭盒上;另取一匙柠檬皮酱,与2mL热水混合均匀后涂在泡沫饭盒上与2mL热水混合的泡沫饭盒凹凸程度小由于柠檬皮中的成分在实验温度下性质稳定,与2mL热水混合的泡沫饭盒凹凸程度小,说明温度越高,越不利于柠檬皮酱溶解聚苯乙烯。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易错难题)附答案.docx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 大题培优易错难题) 附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现有一包不纯的K2CO3 固体,可能含有Fe(NO3)3、CaCO3、KCl、BaCl2、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
现做如下实验:(1)取固体试样溶于足量水,得无色溶液A,则原固体一定不含______。
(2)向溶液 A 中加入足量Ba(NO3)2 溶液,过滤得白色固体 B 和无色滤液C.加入Ba(NO3)2溶液时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向固体 B 中加入足量稀HNO3,固体完全溶解,则原固体一定不含______。
(4)取少量滤液C,先滴加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一定含有______。
(5)若所取固体试样为13.8g,实验(2)中得到白色固体 B 的质量为19.7g,则原固体中一定______(选填“不含”或“含”)Na2CO3。
【答案】Fe(NO3)3、CaCO3、BaCl2 K2C O3+Ba(NO3)2=BaCO3↓+2KNO3 Na2SO4 KCl 含【解析】【分析】硝酸铁溶于水,溶液显黄色,碳酸钙难溶于水,硝酸钡和碳酸钾反应会生成白色的碳酸钡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也会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
【详解】(1)取固体试样溶于足量水,得无色溶液A,所以原固体一定不含Fe(NO3)3、CaCO3、BaCl2;(2)向溶液 A 中加入足量Ba(NO3)2 溶液,过滤得白色固体 B 和无色滤液C,加入Ba(NO3)2溶液时一定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钾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钾,化学方程式是:K2C O3+Ba(NO3)2=BaCO3↓+2KNO3;(3)向固体 B 中加入足量稀HNO3,固体完全溶解,所以原固体一定不含Na2SO4;(4)取少量滤液C,先滴加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一定含有KCl;(5)K2C O3+Ba(NO3)2=BaCO3↓+2KNO3,138 19713.8g 19.7gNa2CO3+Ba(NO3)2=BaCO3↓+2NaNO3,106 19710.6g 19.7g13.8g 的碳酸钾会生成19.7g 的碳酸钡沉淀,10.6g 的碳酸钠会生成19.7g 的碳酸钡沉淀,原固体一定含有KCl,所以若所取固体试样为13.8g,实验(2)中得到白色固体 B 的质量为19.7g,所以原固体中一定含Na2C O3。
中考化学探究题(大题培优易错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已知金属钻(Co)的活动性与铁相似,请预测氯化钻(CoCl 2)的化学性质,说明预测的依据,并设计实验验证。
经查阅资料,钻的化合物相关性质如下:限选试剂:CoCl 2溶液、(NH 4)2CO 3溶液、Na 2SO 4溶液、AgNO 3溶液、NaOH 溶液、稀硫酸、镁条、铜片。
【答案】加入少量AgNO 3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可溶性碱 CoCl 2溶液中含Co 2+,Co(OH)2难溶于水加入少量NaOH 溶液 有粉红色固体生成 含CO 32-的盐(或可溶性碳酸盐) CoCl 2溶液中含Co 2+,CoCO 3难溶于水 加入少量(NH 4)2CO 3溶液 有粉红色固体生成。
【解析】 【分析】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钴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钴沉淀,钴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生成碳酸故沉淀。
【详解】2CoCl 和3AgNO 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钴,2CoCl 和NaOH 反应生成氢氧化钴粉红色沉淀和氯化钠,2CoCl 和()432NH CO 反应生成碳酸钴粉红色沉淀和氯化铵。
则预测成立。
②能够与可溶性碱反应2CoCl溶液中含2+Co,()2Co OH难溶于水取少量2CoCl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如果观察到有粉红色固体生成,则预测成立。
③能够与含2-3CO的盐反应2CoCl溶液中含2+Co,3CoCO难溶于水取少量2CoCl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432NH CO溶液,如果观察到有粉红色固体生成,则预测成立。
金属钻(Co)的活动性与铁相似,则可利用生成沉淀和溶液元素变化验证钴。
2.化学实验社团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模拟酸雨形成”的相关实验。
(联想与实验)模仿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进行如图一所示实验:(问题与猜想)亚硫酸不稳定,为什么红色液体微热后不变为紫色?其原因可能为:猜想1:加热不够充分猜想2:与空气中的氮气有关猜想3: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实验与验证)填写表格中的空格。
中考化学 探究题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某化学拓展课堂的主题是:探秘氯化钠样品。
主题Ⅰ探究氯化钠样品中杂质的成分已知所提供的氯化钠样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
甲同学的实验探究过程记录如下:根据以上实验信息,甲同学得出结论:此氯化钠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硫酸钠。
(实验分析)(1)步骤①中加入适量NaOH 溶液的目的是_____。
(2)乙同学认为步骤③中不需要加入足量稀盐酸,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_____(选填“同意”或“不同意”),请说明原因_________。
主题Ⅱ测定氯化钠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确定了氯化钠样品中杂质的成分后,甲同学对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
称取20.0g 氯化钠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再向其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 2.33g。
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
(写出计算步骤,计算结果精确到 0.1%)【答案】判断杂质中是否含有氯化镁不同意加入稀盐酸要排除碳酸钠的干扰 92.9% 【解析】【分析】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氯化镁,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氯化钙,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硫酸钠。
【详解】(1)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故步骤①中加入适量NaOH 溶液的目的是判断杂质中是否含有氯化镁。
(2)乙同学认为步骤③中不需要加入足量稀盐酸,不同意他的观点,原因是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加入稀盐酸要排除碳酸钠的干扰。
称取20.0g 氯化钠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再向其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2.33g,则生成的硫酸钡的质量为2.33g,设样品中硫酸钠的质量为xNa SO+BaCl=2NaCl+BaSO2424142233x 2.33g142233=x 2.33g x=1.42g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20g-1.42g100%=92.9%20g⨯ 【点睛】=100%⨯氯化钠的质量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样品质量2.我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装置进行“硫燃烧现象及酸雨危害模拟”实验,(1)按图装置连接仪器,装好药品,塞紧胶塞;(2)用放大镜聚强光引燃硫粉,可观察到硫粉燃烧时发出明亮的_______色火焰 (3)冷却后,用注射器向广口瓶中喷水,可观察到:①绿叶变黄 ②小烧杯里收集到一定量的液体; ③氧化铜粉末逐渐消失,溶液变成蓝色.(4)取出小烧杯里收集到的液体进行检验,结果该溶液为酸性(样品) (提出问题)小烧杯里刚收集到的样品中溶质是什么?(查阅资料)①SO 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②H 2SO 3易被氧化物为H 2SO 4;③BaSO 3不溶于水,能与盐酸反应;BaSO 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 (作出猜想)猜想Ⅰ:样品中溶质含有H 2SO 3;猜想Ⅱ:样品中溶质含有H 2SO 4;猜想Ⅲ:样品中溶质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向刚收集到的样品中滴加过量的Ba (OH )2溶液,过滤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 _________正确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 _________沉淀不溶解(交流讨论)(1)向刚收集到的样品中滴加过量的Ba(OH)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酸雨能腐蚀金属制品,从基本反应类型上看主要反应属于___________(拓展延伸)SO2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蓝紫 H2SO3和H2SO4稀盐酸Ⅱ让样品中的溶质完全反应生成沉淀置换反应 2NaOH+SO2=Na2SO3+H2O【解析】【详解】(2)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放出热量;故填:蓝紫。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大题培优易错难题)附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下列各组物质充分混合后能得到溶液的是:A.泥沙加入水中 B.酒精加入水中C.花生油加入水中 D.冰加入水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为溶液,酒精加入水中得酒精溶液。
选B考点:溶液的形成。
2.下列有关溶液、乳浊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油污溶于汽油得到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B.可用过滤的方法将溶液和乳浊液中的分散物质分离出来C.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D.用洗洁精清洗油脂得到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答案】C【解析】A. 油污溶于汽油得到的混合物属于溶液,错误;B. 通过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的固体物质,错误;C. 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乳浊液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正确;D. 用洗洁精清洗油脂得到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错误。
故选C。
3.如右图为市售浓盐酸的部分标签内容,多次打开瓶盖倒出部分盐酸后,不能精确表示剩余盐酸信息的数字是( )A.500mL B.1.19g/cm3C.36.5D.37%【答案】A【解析】A、由于倒出一半盐酸,所以剩余盐酸的体积为250mL而不是500mL;故选;B、1.19g/cm3表示的是盐酸的密度,倒出一半盐酸,也不会改变,仍是1.19g/cm3;故不选;C、36.5表示的是相对分子质量,所以倒出一半盐酸也不会改变;故不选;D、虽然倒出一半盐酸,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改变,仍是37%;故不选。
点睛:溶液的特点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其中,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成分均相同(如一瓶溶液中,上下左右等各部分的密度都是一样的);稳定性是指在条件不变(即温度、压强等不改变,溶剂不蒸发等)的情况下,溶液中的溶质永远不会析出(即溶质与溶剂永不分离)。
4.下图是A、B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温度下,等质量的A.B两种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B.A中混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C.t2温度下A的溶解度一定大于B,且A的溶解度为40克D.在t2温度下能分别配制25%的A,B两种溶液【答案】B【解析】A、t1温度下,A、B物质的溶液不知是否饱和,无法判断A、B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A、B两种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B、A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溶解度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A中混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B正确;C、t2温度下A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A的溶质质量分数是40%,溶解度不一定为40克,故C错误;D、在t2温度下,B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5%,所以不能配制25%B溶液,故D错误。
中考化学探究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利用下列实验来探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
(1)A、B、C三套发生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②实验室制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收集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检验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③利用B装置制取时,反应未停止前关闭止水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④与A装置相比,利用C装置制取的优点是_____。
(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的性质进行了探究。
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如图5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图中a处连接气体压力传感器),甲、乙、丙三个烧瓶的容积均为250mL,分别收集满,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85mL液体。
步骤2: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
步骤3:利用“数字化实验”测定烧瓶内的气压变化,得到如图6所示的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曲线1、2、3分别表示甲、乙、丙三个烧瓶内的气压变化。
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烧瓶乙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曲线1中BC段气压逐渐变小的原因是_____,导致CD段气压快速变小的操作是_____。
③对比曲线1与曲线3,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填序号)。
a.能溶于水b.能与水发生反应c.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答案】试管 CaCO3+2HCl=CaCl2+H2O+CO2↑ D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火焰熄灭,则集满锥形瓶内液面下降,有液体回流到长颈漏斗中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可以通过控制酸液的滴加速率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作用 CO2+Ca(OH)2=CaCO3↓+H2O CO2溶于水振荡 ac【解析】【详解】(1)①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
②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其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CO2可选用的装置是D:,检验CO2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火焰熄灭,则集满。
【化学】化学探究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____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________有关.(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查阅资料)①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g.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拓展延伸)足量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会经历从酸性到碱性并且碱性逐渐增强的过程,从而促使白色碱式氯化镁的生成.【答案】气泡 Mg+H2SO4═MgSO4+H2↑镁条长度 Mg+2H2O=Mg(OH)2+H2↑没有气泡产生消失不消失 Ag+【解析】【详解】[题干]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溶液和氢气,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H2SO4═MgSO4+H2↑;[做出猜想]由小林同学的实验,镁条长度越长,产生白色沉淀越多,则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镁条长度有关;由题意,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即镁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氢气,猜想三为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2O=Mg(OH)2+H2↑;[实验验证2]A、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由实验结论,猜想一不正确,但这种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则没有气泡产生,白色沉淀消失;B、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g,易溶于水,由实验结论,猜想二不正确,则加入足量水,白色沉淀不消失;C、加入适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说明白色沉淀能与酸反应;继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出现大量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次沉淀应为氯化银沉淀,则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离子是:Mg2+、Ag+。
化学探究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I下图为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的部分装置图,据图回答:(1)写出编号a的仪器名称_______(2)若用B装置制取O2写出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3)若用D(装满水)收集O2,则气体应从____(“b”或“c”)端导人。
Ⅱ小军同学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NaOH溶液试剂瓶口有一些白色固体,于是生好奇心:这白色固体是什么?他为此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①NaOH在空气中变质不会生成NaHCO3;②CO2不溶解于饱和NaHCO3溶液中,也不与NaHCO3反应;③Fe(OH)3呈红褐色,难溶于水;BaCl2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一:是NaOH猜想二:是Na2CO3猜想三:___(实验探究)小军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__猜想二正确②过滤,在滤液中加入FeCl3溶液无红褐色沉淀生成(问题分析)实验操作①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实验操作②还有其他实验方案吗?如有,请写出一种实验方案(必须指明试剂和现象)_____为了提高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小军又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对该白色固体的性质进行进一步探究:(实验现象)A中有大量气泡产生,C中实验现象是______(实验结论)白色固体是Na 2CO 3(分析与反思)小军在与老师进行交流后得知,自己所设计的实验存在一定的缺陷,他对自己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装置B 中也能产生CO 2。
写出装置B 中产生CO 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
改进措施:将浓盐酸换为稀盐酸。
【答案】锥形瓶 222222H O 2O H n O+O M ↑ c NaOH 、Na 2CO 3 产生白色沉淀 检验并除去Na 2CO 3,防止它对NaOH 检验产生干扰 取滤液少许,滴加两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 变浑浊 322Na CO +HCl=NaCl+H O+CO H ↑【解析】【分析】【详解】(1)a 为锥形瓶;(2)B 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采用的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22H O 2O H n O+O M ↑;(3)因为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纯度低)且不溶于水,所以用D(装满水)收集O 2,则气体应从c 端导入;[提出猜想]猜想一:是NaOH 猜想二:是Na 2CO 3猜想三:是NaOH 和Na 2CO 3;[实验探究]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白色固体中有碳酸钠;②过滤,在滤液中加入FeCl 3溶液,无红褐色沉淀生成,证明白色固体中没有氢氧化钠; 故猜想二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学习常见的盐的性质后,完成了如下实验。
该学习小组对废液杯上层清液的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提出问题)上层清液中含有什么溶质?(作出猜想)Ⅰ溶质仅为_____(填化学式);Ⅱ溶质为KCl和BaCl2Ⅲ溶质为KCl和_____(填化学式);Ⅳ溶质为KCI和K2CO3V溶质为KC1、K2SO4,和K2CO3(设计方案)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分装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先向甲试管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无明显现象猜想Ⅵ、Ⅴ均不正确再向乙试管中滴加____溶液。
(填化学式)_____猜想Ⅱ正确(交流反思)学习小组经过讨论认为:实验过程中无须使用AgNO3溶液,其理由是_____(用文字表述)【答案】KC1 K2SO4 K2SO4有白色沉淀生成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碳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上层清液中一定有氯化钾,无须再验证【解析】【分析】【详解】[作出猜想]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可能是硫酸钾过量,也可能是氯化钡过量,也可能是恰好反应;碳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可能是碳酸钾过量,也可能是氯化钡过量,也可能是恰好反应;所以作出猜想,Ⅰ溶质仅为KCl;Ⅱ溶质为KCl和BaCl2;Ⅲ溶质为KCl和K2SO4;Ⅳ溶质为KCI和K2CO3;V溶质为KC1、K2SO4和K2CO3;[设计方案]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分装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先向甲试管中滴加盐酸至过量,无明显现象,猜想Ⅵ、Ⅴ均不正确;因为盐酸可以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如果有碳酸钾会有气泡冒出;再向乙试管中滴加硫酸钾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钡,猜想Ⅱ正确;[交流反思]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碳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上层清液中一定有氯化钾,所以无须使用AgNO3溶液验证;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示装置(K I, K2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及步骤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实验I:沿分液漏斗将一定量NaOH客液注入A中,关闭漏斗活塞。
实验II:打开K I,观察到B中部分溶液倒吸入A中,待停止倒吸。
实验III:打开K2, 观察到C中溶液分别倒吸入A、B中,轻轻振荡,直到液面稳定。
[思考与交流] (1) B中滴有酚酞的Ca(OH)2溶液呈红色,说明Ca(OH)2的溶液的pH___7. (填“<”“>"或“=”)(2)实验I中在A装置的锥形瓶内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I和II____ (填“能”或“不能”)证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3)实验III,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4)实验III, C中溶液倒吸入A装置的锥形瓶内,充分反应后溶液星无色。
经分析,瓶中混合物一定含有水、氯化钠和酚酞,可能含有碳酸钙。
为进步确定溶液中还可能含有哪些溶质,提出以下猜想: (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猜想一: CaCl2: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①请完成猜想二。
②请你帮助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正确 (写出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C a OH+2HCl=CaCl+2H O 【答案】> B装置中的液体倒吸进A装置不能()22223CaCl CaCO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溶液,产生气泡,则说明含有碳酸钙【解析】【分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稀盐酸和氢氧化钙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思考与交流] (1) B 中滴有酚酞的2Ca(OH)溶液呈红色,说明2Ca(OH)的溶液的pH>7。
(2)实验I 沿分液漏斗将一定量NaOH 溶液注入A 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装置内的压强减小,故在A 装置的锥形瓶内观察到的现象是B 装置中的液体倒吸进A 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故根据实验I 和II 不能CO 2和NaOH 溶液发生了反应。
(3)实验III ,C 中稀盐酸倒吸进B 中,发生的反应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钙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是()222C a OH +2HCl=CaCl +2H O 。
(4)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故猜想一: 2CaCl :猜想二:23CaCl CaCO 、。
②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溶液,产生气泡,则说明含有碳酸钙。
【点睛】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3.我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装置进行“硫燃烧现象及酸雨危害模拟”实验,(1)按图装置连接仪器,装好药品,塞紧胶塞;(2)用放大镜聚强光引燃硫粉,可观察到硫粉燃烧时发出明亮的_______色火焰 (3)冷却后,用注射器向广口瓶中喷水,可观察到:①绿叶变黄 ②小烧杯里收集到一定量的液体; ③氧化铜粉末逐渐消失,溶液变成蓝色.(4)取出小烧杯里收集到的液体进行检验,结果该溶液为酸性(样品)(提出问题)小烧杯里刚收集到的样品中溶质是什么?(查阅资料)①SO 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②H 2SO 3易被氧化物为H2SO4;③BaSO3不溶于水,能与盐酸反应;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作出猜想)猜想Ⅰ:样品中溶质含有H2SO3;猜想Ⅱ:样品中溶质含有H2SO4;猜想Ⅲ:样品中溶质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实验探究)(交流讨论)(1)向刚收集到的样品中滴加过量的Ba(OH)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酸雨能腐蚀金属制品,从基本反应类型上看主要反应属于___________(拓展延伸)SO2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蓝紫 H2SO3和H2SO4稀盐酸Ⅱ让样品中的溶质完全反应生成沉淀置换反应 2NaOH+SO2=Na2SO3+H2O【解析】【详解】(2)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放出热量;故填:蓝紫。
[作出猜想]酸雨中的溶质可能是H2SO4;也可能是H2SO3;还可能既有H2SO3又有H2SO4;故填:H2SO3和H2SO4。
[实验探究]H2SO3和H2SO4都能与Ba(OH)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但BaSO3不溶于水,能与盐酸反应;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所以可向样品中加入Ba(OH)2生成白色沉淀,再用盐酸验证白色沉淀是BaSO3还是BaSO4,或者两种都有,从而验证样品中溶质的成分。
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沉淀中只有硫酸钡,故填:Ⅱ。
[交流讨论](1)向刚收集到的样品中滴加过量的Ba(OH)3溶液的目的是让样品中的溶质完全反应生成沉淀;故填:让样品中的溶质完全反应生成沉淀。
(2)酸雨能腐蚀金属制品,从基本反应类型上看主要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拓展延伸]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故填:2NaOH+SO2=Na2SO3+H2O。
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做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忘记加入指示剂,为探究反应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又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假设猜想)猜想一:溶质是CaCl2;猜想二:溶质是CaCl2和Ca(OH)2猜想三: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猜想四:溶质是CaCl2、Ca(OH)2和HCl(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猜想______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交流反思)边巴同学认为,只用下列一种试剂______________(填序号),也可以得出上述猜想三成立。
①AgNO3②Fe2O3③NaOH(拓展延伸)(1)在判断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时,既要考虑生成物,还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2)写出实验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倾倒猜想三的废液前,可向废液中加入足量_______________并过滤,才能使废液中的溶质只含有CaCl2。
【答案】CaCl2和HCl四氢氧化钙和氯化氢不能共存,会发生反应酚酞溶液不变红Fe+2HCl=FeCl+H 碳酸钙有气泡产生②反应物是否过量22【解析】【详解】(1)反应后溶液的溶质成分,有三种可能:第一、两种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有生成物溶质氯化钙,第二、其中一种反应物过量,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钙和氢氧化钙,第三、另一种反应物过量,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钙和氯化氢,故填写:CaCl2和HCl;(2)猜想四不合理,因为氢氧化钙和氯化氢不能共存,会发生反应,故答案为:四,氢氧化钙和氯化氢不能共存,会发生反应;(3)滴入酚酞溶液,结论为猜想二不成立,说明溶液中没有显碱性的物质,故现象为:酚酞溶液不变红,填写:酚酞溶液不变红;(3)猜想三成立,说明溶液中溶质为CaCl2和HCl,当加入铁粉时,铁粉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故填写:有气泡产生;(4)①、猜想一、二、三种都有氯化钙,加入AgNO3后,都产生白色沉淀,无法鉴别,故不符合题意;②、Fe2O3只与稀盐酸反应生成黄色溶液,猜想三有HCl,可以得出猜想三成立,故符合题意;③、NaOH与稀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无法得出猜想三成立,故不符合题意;(5)判断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时,既要考虑生成物,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故填写:反应物是否过量;(6)实验二是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H22(7)因猜想三中有氯化氢,倾倒猜想三的废液前,可向废液中加入足量碳酸钙并过滤,使氯化氢转化为氯化钙,过滤掉多余的碳酸钙,才能使废液中的溶质只含有CaCl2,故填写:碳酸钙。
【点睛】该题为实验探究中的探究物质成分题,解题关键是:三种猜想的确定(生成物必须有,反应物只能过量一种),验证猜想时要找几种猜想中不同的物质验证,相同的物质不用验证。
5.小东、小林和小雨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现象很感兴趣,决定做实验进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到底是哪一种粒子使酚酞溶液变红?实验中可供使用的用品有盐酸、氯化钠溶液、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溶液及若干支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