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细胞内膜系统与囊泡转运(宋土生)
细胞生物学复习重点内容 第五章 细胞的内膜系统与囊泡运转 掌握内容
细胞生物学复习重点内容第五章细胞的内膜系统与囊泡运转掌握内容:1、细胞内膜系统的组成、动态结构特征与功能。
2、粗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3、高尔基体的结构特征及其主要功能。
4、溶酶体的生理功能。
5、过氧化物酶体的组分和功能了解高尔基体的标志反应。
6、网格蛋白有被小泡的结构和功能熟悉内容:1、细胞质基质的组成、特点与主要功能2、分泌蛋白合成的模型:信号假说。
3、溶酶体的组成成分、膜结构特征及发生过程。
4、膜结构特征及发生过程。
5、COPⅡ有被小泡和COPⅠ有被小泡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内容:1、过氧化物酶体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2、比较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的异同。
3、组成成分膜结构特征生理功能发生过程4、运输小泡靶向靶膜的步骤复习题1、比较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2、细胞内蛋白质合成部位及其去向如何?3、粗面内质网上合成哪几类蛋白质?它们在内质网上合成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4、指导分泌性蛋白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需要哪些主要结构或因子?它们如何协同作用完成肽链在内质网上的合成。
5、何谓蛋白质分选?6、蛋白质糖基化的基本类型、特征及生物学意义是什么?7、结合高尔基体的结构特征,谈谈它是怎样行使其生理功能的。
8、溶酶体是怎样发生的?9、描述溶酶体的三种不同的作用。
10、描述在线粒体自我吞噬降解过程中所发生的事件。
11、过氧化物酶体有哪些主要活性?其中H2O2酶的作用是什么?12、过氧化物酶体在哪些方面与线粒体相似?哪些方面是独特的?13、是什么决定运输小泡和它将要融合的膜组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异性?14、描述网格蛋白的分子结构及其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15、对比COPⅠ包被小泡和COPⅡ包被小泡在蛋白质运输中的作用。
16、图解说明细胞内膜系统的各种细胞器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
重点名词:1、内膜系统(endomembrane system)2、囊泡运输(vesicle transport)3、粗面内质网(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RER)4、光面内质网(smooth endoplasmic reticulum SER)5、高尔基复合体(Golgi complex)6、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7、信号肽(signal peptide)8、初级溶酶体(primary lysosome)9、次级溶酶体(secondary lysosome)10、自噬性溶酶体(auto lysosome)11、异噬性溶酶体(hetero lysosome)12、自溶作用(autolysis)13、结构性分泌途径(constitutive secretory pathway)14、调节性分泌途径(regulated secretory pathway)15、膜流第六章线粒体与细胞的能量转换掌握内容:1、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化学组成、标志酶。
医学细胞生物学:第五章 细胞的内膜系统与囊泡转运
伴侣蛋白表达增加。
内质网
(3)蛋白质的糖基化
• 糖基化:单糖或寡糖与蛋白质间,通过共价键结合成糖蛋白的过程 • 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多数需进行糖基化 • 粗面内质网中的糖基化:寡糖与蛋白质天冬酰胺残基侧链的氨基基团
粗面内质网的膜泡转运有 两种形式: ① 形成转运小泡进入高尔 基复合体 ② 内质网膜泡进入大浓缩 泡,发育成酶原颗粒,排 出细胞(仅存在于某些哺 乳类胰腺外分泌细胞)
31
2. 信号肽指导的穿膜驻留蛋白插入转移的可能机制:
内质网
单次穿膜蛋白插入转移的两种机制:
• ① 新生肽链共翻译插入机制: 跨膜蛋白肽链中存在停止转移肽
核糖体附着与肽链的延伸合成
•信号肽假说
内质网
3)在信号肽引导下,合成的肽链通过大亚基的中央管和转运体易位蛋白共同形 成的通道进入内质网网腔。
信号肽切除,多肽转移完成后,转运体关闭。
——核糖体结合是转运体开放的条件。
转运体还介导损伤蛋白输出胞质
信号肽
转运体中央栓
新生肽链 转运体结构断面示意图
转运体与新生多肽链的穿膜运输
(2)新生多肽链的折叠与装配
内质网
内质网腔中:
• 氧化型谷胱甘肽——协助二硫键的形成;
• 蛋白二硫键异构酶——促进二硫键的形成及多肽链的折叠
• 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BiP)、内质蛋白、钙网蛋白及钙连蛋白 等(分子伴侣)——与折叠错误的多肽和未完成装配的蛋白亚单位识 别结合;促进重新折叠、装配与运输
• 细胞摄入大分子或颗粒物质的过程,称胞吞作用(endocytosis) • 细胞排出大分子或颗粒物质的过程,称胞吐作用(exocytosis)
细胞生物学 第五章 细胞的内膜系统
Bip是ER的驻留蛋白,能和折叠不正常的肽链结合, 并予以滞留,待折叠成正确的蛋白质后才被转运。
• 蛋白二硫键异构酶(PDI):
蛋白二硫键异构酶,催化 – Cys – SH 生成 –S-S- , 完成合成蛋白的修饰
• 内质蛋白
即葡萄糖调节蛋白94
• 钙网蛋白 有钙离子结合位点,协助蛋白质折叠和加工
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核膜等
细胞的内膜系统(internal membrane system)
• 内膜系统:
细胞内结构、功能及发生上密切相关的膜性 结构细胞器通称为内膜系统,主要包括内质网、 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和核膜等 膜性结构。
• 内膜系统形成的意义:
区室化Compartmentaliztion 分隔式区域,互不干扰地执行特定的功能, 提高细胞的代谢效率
胃底腺壁细胞sER与盐酸分泌、渗透压 肝细胞与胆汁的生成
1.脂类合成的主要部位:合成磷脂与胆固醇
• 原料:来自细胞质基质 • 脂类合成酶:位于脂质双层,活性部位都
朝向细胞质基质面,新合成的磷脂也位于 此 • 磷脂转位蛋白 (转位酶) :位于ER膜的细胞 质基质面,协助磷脂分子翻转, 使脂双层的 磷脂分子达到平衡
溶酶体蛋白等 • 信号假说 1975年 Blobel & Doberstein
提出
信号假说中的几个名词概念
• 信号密码(signal codon) mRNA5 ’端编码特殊氨基酸序列的密码子
• 信号肽(signal peptide):
由信号密码翻译的一段多肽链,约由18-30个 疏水氨基酸组成,能引导“游离”的核糖体与ER 膜结合
• 译后转运(post-translational translocation) 多肽链翻译完成后被转运进入内质网腔
细胞的内膜系统与囊泡转运-ppt细胞生物学PPT课件
2020年10月2日
4
溶酶体
内膜系统在细胞内分布示意图
2020年10月2日
5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一类由大小、 形态各异的膜性囊泡所构成的细胞器。
分布: ➢内质网分布于内质区,并扩展、延伸至靠近细胞膜的
外质区。 ➢广泛分布于除成熟红细胞以外的所有真核细胞的胞质 中。 类型:依其形态、功能不同分为 ➢ 糙面内质网(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RER) ➢ 光面内质网(smooth endoplasmic reticulum,SER)
成与穿膜转移的决定因素
2020年10月2日
16
①信号肽和信号肽假说
信号肽(signal peptide):一段由不同数目、不同种 类的氨基酸组成的疏水氨基酸序列,普遍地存在于 所有分泌蛋白肽链的氨基端,是指导蛋白多肽链在 糙面内质网上进行合成的决定因素 。
根据信号肽假说,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以及肽链 穿越内质网膜的转移还依赖于:
2020年10月2日
7
A. 鼠肝细胞内质网形态结构模式图;
B. 睾丸间质细胞中内质网形态透射电镜图;
C. 动植物细胞中内质网形态结构图(荧光标记内质网);
20D20年.横10纹月2肌日 细胞中肌质网立体结构形态模式图。
8
一、内质网的形态结构与类型
(二)内质网的类型 1. 糙面内质网(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RER) 形态特征:排列整齐的扁平囊状结构,网膜胞质面
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内质蛋白 ,钙网蛋白,
钙连蛋白 2020年10月2日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
14
三、内质网的功能
医学细胞生物学-5 细胞内膜系统与囊泡运输
第五章细胞内膜系统与囊泡运输溶酶体23第一节内质网——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是一类由大小、形态各异的膜性囊泡所构成的细胞器。
约占细胞总膜面积的50%,占细胞总体积的10%。
是封闭的网络系统。
4一、内质网的形态结构●内质网是由平均膜厚度为5~6nm的膜性小管、小泡和扁囊彼此相连所构成的三维管网结构系统。
●在不同组织细胞中,或同一种细胞的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生理功能状态下,内质网的形态结构、数量分布和发达程度有很大差别。
56内质网的基本类型分为粗面内质网(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RER)和滑面内质网(smooth endoplasmic reticulum,SER)。
●RER呈扁平囊状,排列整齐,有核糖体附着。
●SER呈分支管状或小泡状,无核糖体附着。
78●合成脂类●解毒作用●糖原代谢●贮积钙离子●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修饰加工●新生多肽的折叠、组装与运输●膜的生成●物质的运输9特化类型●髓样小体:存在于视网膜的色素上皮细胞中,光面内质网发生特化,其管囊连接成了网状,形成紧密平行排列的髓样结构。
●肌质网:肌纤维是高度特化的细胞,其内质网也发生特化,为纵行小管状结构,沿肌原纤维有规律地分布,其主要功能是储积Ca2+。
●环孔片层:平行排列成堆,形态结构类似核膜,常见于生殖细胞或病理分化的细胞等快速增殖细胞的细胞质中。
被认为是糙面内质网的局部特化。
10二、内质网的化学组成(一)脂类和蛋白质是内质网的主要化学组成成分●脂类和蛋白质比例大约1:2。
●脂类主要成分为磷脂,磷脂酰胆碱含量较高,鞘磷脂含量较少,没有或很少含胆固醇。
(二)内质网含有以葡萄糖-6-磷酸酶为主要标志性酶的诸多酶系内质网约有30多种膜结合蛋白,另有30多种位于内质网腔。
11(三)网质蛋白是内质网网腔中普遍存在的一类蛋白质●网质蛋白的共同特点是在其多肽链的羧基端(C端)均含有一个驻留信号(KDEL或HDEL 四氨基酸序列)。
细胞的内膜系统与囊泡转运-PPT
内含外输性蛋白的膜泡
含驻留蛋白 的膜泡
含跨膜蛋白的膜泡
形成大浓缩泡
高尔基复合体加工
酶原颗粒
分泌颗粒
与细胞膜或其他 细胞器膜融合
分泌至细胞外
返回内质网
2、滑面内质网得功能: (1)参与脂质合成与转运
脂蛋白
粗面内 质网
蛋白
甘油 甘油一酯
脂肪酸
滑面内 质网
细胞质
脂质合成 酶系
(2)多次跨膜蛋白得形成:
与单次跨膜得基本原理相同,内信号肽与停止转 移信号肽在多肽链中多次出现,导致多肽链多次 穿过内质网膜,形成多次跨膜蛋白。
❖ Q4:新生肽链在内质网腔中怎样被加工修饰? ❖ A:(1)蛋白质得糖基化(N-连接糖基化)
Asn=天冬氨酸 糖基:14寡糖 连接位点: Asn-X-Ser 或 Asn-X-Thr序列中的Asn 的-NH2基团 (X代表除Pro以外的所 有氨基酸) Ser=丝氨酸,Thr=苏氨酸,Pro=脯氨酸
变态发育、骨组织发生与重建等。
六、溶酶体与疾病
1. 先天性溶酶体疾病
多由于溶酶体内某种酶缺乏,导致相应底 物蓄积或代谢障碍。 如:Ⅱ型糖原累积病、Gaucher病、神经 鞘磷脂沉积病、Tay-Sachs病、黏多糖沉 积病等。
2、溶酶体膜异常与疾病: 各种因素导致得溶酶体膜破裂,水解酶溢出,导 致细胞、组织损伤及炎症。
四、过氧化物酶体
又称微体,就是由一 层单位膜包裹形成得 圆形或卵圆形小体, 直径约0、5μm,内含 氧化酶类、过氧化氢 酶类(标志酶)及过氧 化物酶类。
类核体
尿酸氧化酶结晶,类核体实为 过氧化物酶体中电子密度较 高、规则得结晶状结构,由尿 酸氧化酶所形成。
细胞生物学 第五章 细胞的内膜系统与囊泡转
第五章细胞的内膜系统与囊泡转运内膜系统:是细胞质中那些在结构、功能及其发生上相互密切关联的膜性结构细胞器之总称。
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各种转运小泡以及核膜等功能结构。
肌质网:心肌和骨骼肌细胞中的一种特殊的内质网,其功能是参与肌肉收缩活动。
肌质网膜上的Ca2+-ATP泵将细胞基质中的钙泵入肌质网中储存起来,使肌质网钙离子的浓度比胞质溶胶高出几千倍。
受到神经冲动刺激或细胞外信号物质作用后,可引起钙离子向细胞质基质释放,参与肌肉收缩的调节。
粗面内质网RER:又称颗粒内质网GER,多呈排列较为整齐的扁平囊状,以其网膜胞质面有核糖体颗粒的附着为主要形态特征,功能主要和外输性蛋白质及多种膜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转运有关。
滑/光面内质网SER:又称无颗粒内质网AER,呈表面光滑的管、泡样网状形态结构,常可见与RER相通,是作为胞内脂类物质合成主要场所的多功能细胞器。
髓样体:由内质网局部分化、衍生而来的异型结构,见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
孔环状片层体:由内质网局部分化、衍生而来的异型结构,出现于生殖细胞、快速增殖细胞、某些哺乳类动物的神经元和松果体细胞以及一些癌细胞中。
微粒体:是细胞匀浆过程中,由破损的内质网碎片所形成的小型密闭囊泡,而非细胞内的固有功能结构组分,包括颗粒型和光滑型两种类型。
网质蛋白:普遍地存在于内质网网腔中的一类蛋白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其多肽链的羧基端均含有一个被简称为KDEL(Lys-Asp-Glu-Leu)或HDEL (His-Asp-Glu-Leu)的4氨基酸序列驻留信号,可以通过驻留信号与内质网膜上相应受体的识别结合而驻留于内质网腔不被转运。
如钙连蛋白、内质蛋白等。
信号肽:合成肽链N-端的一段特殊氨基酸序列,即指导蛋白多肽链在糙面内质网上进行合成的决定因素。
内信号肽:指位于多肽链中间的信号肽序列,介导的内开始转移肽插入转移机制。
分子伴侣或伴侣蛋白:细胞质中一类能够识别并结合到不完整折叠或装配的蛋白。
【细胞生物学课件】---第五章 细胞的内膜系统与囊泡转运
网格蛋白包被囊泡的转运过程
网格蛋白包被囊泡形成 脱包被(网格蛋白消失)
按一定的路径到达靶细胞器
转运囊泡表面的v-SNAREs和靶细胞器膜上
的t-SNAREs之间的特异性识别 转运囊泡与靶细胞器膜准确融合
思考题
囊泡运输?结合网格蛋白包被囊泡说明 其转运的分子基础。 何谓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举例说明此 过程。
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主要由粗面内质网完成
合成蛋白的种类 分泌蛋白(酶、多肽类激素等) 驻留蛋白:溶酶体中的酸性蛋白 内质网 高尔基体 固有的蛋白 胞内体 膜蛋白:细胞膜、内质网膜、高 尔基体膜、 溶酶体膜
蛋白质在粗面内质网合成过程
核糖体由信号肽引导结合于内质网膜上 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经膜穿入内质网腔 分子伴侣在内质网腔内对蛋白质进行折叠 新合成的蛋白质在内质网腔内进行糖基化(N-连接) 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经高尔基体分泌出细胞
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巨噬细胞系统各种残余小体1消化细胞内的物质内源性衰老病变的细胞器胞质中某些蛋白含kferq序列更新细胞成分维持生理功能外源性细菌异物红细胞胞饮摄入的可溶性物质是细胞中胆固醇的来源2消化细胞外的物质受精精子的顶体骨质更新破骨细胞的溶酶体3参与器官的发育两栖类尾部的消失细胞凋亡亦参与4参与激素分泌的调节分泌自溶现象参与甲状腺素的生成peroxisome1单位膜包裹的圆形卵圆形小体2含40多种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标志酶3功能消除氧化底物产生的过氧化氢参与肝肾的解毒功能参与核酸脂肪糖的代谢rh细胞功能的整体性思考题思考题高尔基体按形态结构细胞化学反映和功能可分为哪三个组成部分
信号传递 对胞内合成的物质进行一定的化学修饰
囊泡及其转运的分子基础
医学细胞生物学-5 细胞内膜系统与囊泡运输
第五章细胞内膜系统与囊泡运输溶酶体23第一节内质网——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是一类由大小、形态各异的膜性囊泡所构成的细胞器。
约占细胞总膜面积的50%,占细胞总体积的10%。
是封闭的网络系统。
4一、内质网的形态结构●内质网是由平均膜厚度为5~6nm的膜性小管、小泡和扁囊彼此相连所构成的三维管网结构系统。
●在不同组织细胞中,或同一种细胞的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生理功能状态下,内质网的形态结构、数量分布和发达程度有很大差别。
56内质网的基本类型分为粗面内质网(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RER)和滑面内质网(smooth endoplasmic reticulum,SER)。
●RER呈扁平囊状,排列整齐,有核糖体附着。
●SER呈分支管状或小泡状,无核糖体附着。
78●合成脂类●解毒作用●糖原代谢●贮积钙离子●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修饰加工●新生多肽的折叠、组装与运输●膜的生成●物质的运输9特化类型●髓样小体:存在于视网膜的色素上皮细胞中,光面内质网发生特化,其管囊连接成了网状,形成紧密平行排列的髓样结构。
●肌质网:肌纤维是高度特化的细胞,其内质网也发生特化,为纵行小管状结构,沿肌原纤维有规律地分布,其主要功能是储积Ca2+。
●环孔片层:平行排列成堆,形态结构类似核膜,常见于生殖细胞或病理分化的细胞等快速增殖细胞的细胞质中。
被认为是糙面内质网的局部特化。
10二、内质网的化学组成(一)脂类和蛋白质是内质网的主要化学组成成分●脂类和蛋白质比例大约1:2。
●脂类主要成分为磷脂,磷脂酰胆碱含量较高,鞘磷脂含量较少,没有或很少含胆固醇。
(二)内质网含有以葡萄糖-6-磷酸酶为主要标志性酶的诸多酶系内质网约有30多种膜结合蛋白,另有30多种位于内质网腔。
11(三)网质蛋白是内质网网腔中普遍存在的一类蛋白质●网质蛋白的共同特点是在其多肽链的羧基端(C端)均含有一个驻留信号(KDEL或HDEL 四氨基酸序列)。
第五章细胞的内膜系统与囊泡转运练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细胞的内膜系统与囊泡转运练习题及答案第五章细胞的内膜系统与囊泡转运一、名词解释1.内膜系统( endomembrane svstem)2.糙面内质网(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RER)3.光面内质网(smooth endoplasmic reticulum,SER)4.微粒体( microsome)5.网质蛋白( reticulo- -plasmin)6.分子伴侣( molecular chaper7.囊泡( vesicle)8.囊泡转运( vesicular transport)9.门控运输(gated transport)10.穿膜运输(transmembrane transport)11.网格蛋白( clathrin)12.衔接蛋白( adaptin)13.发动蛋白( dynamin)14.OPI有被小泡(COP I-coated vesicle)15.COPⅡ有被小泡(COPⅡ- coated vesicle)二、单项选择题1.光面内质网的主要功能是A.合成蛋白质B.脂类物质合成C.蛋白质加工D.蛋白质分泌E.氧化代谢2.吞噬溶酶体在完成对大部分底物的消化分解后,不能被消化、分解的部分成为A.内体C.微体D.脂质体E.自噬体3.在高尔基复合体中,溶酶体水解酶形成的分选信号是A. MTSC. M-6-PD. RGDE. NLS4.初级溶酶体内的酶是A.有活性的中性水解酶B.有活性的碱性水解酶C.有活性的酸性水解酶D.无活性的中性水解酶E.无活性的酸性水解酶5.光面内质网的功能不包括A.合成分泌性蛋白B.参与糖原分解C.参与脂类代谢D.合成甾体类激素E.参与脂类转运6.高尔基复合体的主要功能是A.合成蛋白质B.合成脂类C.合成糖类D.合成甾体激素E.参与蛋白质的修饰与加工7.可与外核膜相连的细胞器是A.内质网B.高尔基复合体D.线粒体E.过氧化物酶体8.肌细胞中与Ca2+的摄取和释放以及传导兴奋作用有关的细胞器是A.微管、微丝B.溶酶体C.糙面内质网D.光面内质网E.过氧化物酶体9.下列能够协助核编码蛋白质进入线粒体的是A.核输入信号B.基质导入序列C.分子伴侣核输出信号D.细胞周期蛋白E.核输出信号10.高尔基复合体的小囊泡主要来自A.溶酶体B.内质网C.内体D.吞噬体E.微粒体11.内质网驻留蛋白进入高尔基复合体后会形成包被小泡,并将其从高尔基复合体运输到内质网中,此种包被小泡的主要包被成分为A.ClathrinB. COPIC. COPIID. KDELE.Sar12.内质网的标志酶是A.糖基转移酶B.酸性水解酶C.酸性磷酸酶D.葡萄糖-6-磷酸酶E.过氧化氢酶13.细胞内蛋白质定向转运的机制是蛋白质含有特殊的A.M-6-P分选信号B.信号序列C.RGD序列D.寡糖链E.编码序列14.内质网中能识别错误折叠的蛋白并促使其重新折叠的分子伴侣是A. BiB.易位子C.Hsp90D. PDIE. Hsp7015.下列不参与多肽从胞质溶胶转移到内质网膜上合成的过程的是A.信号识别颗粒B.停靠蛋白质C.信号肽D.易位子E.Bip16.分泌蛋白的运输途径为A.囊泡运输B.门控运输C.穿膜运输D.自由扩散E.易化扩散17.下列不属于糙面内质网功能的是A.蛋白质合成B.蛋白质的分选与包装C.多肽链的折叠与组装D.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E.蛋白二硫键的形成18.与矽肺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A.溶酶体B.过氧化物酶体C.线粒体D.高尔基复合体E.内质网19.附着于糙面内质网表面的颗粒物质是A.微体B.微粒体C.核糖体D.酶颗粒E.基粒20.细胞中,由双层膜围成的细胞器是A.内质网B.线粒体C.溶酶体D.高尔基复合体E.内体21.哺乳动物精子的顶体是一种特化的A.分泌泡B.线粒体C.溶酶体D.高尔基复合体22.蛋白质的N-连接糖基化是将寡糖连接到氨基酸残基A.AspB.AsnC.SerD. ThrE.Gln23.溶酶体的标志酶是A.氧化酶B.过氧化氢酶C.酸性磷酸酶D.糖基转移酶E.葡萄糖-6-磷酸酶24.下列细胞器中含有尿酸氧化酶结晶的是A.过氧化物酶体B.线粒体C.溶酶体D.高尔基复合体E.内体25.溶酶体酶的最适pH为A.4.0B.5.0C.6.0D.7.0E.8.026.蛋白质的0—连接糖基化将寡糖连接到A.—OHB.—SHC.—NH2D.— COOH27.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是A.氧化酶B.过氧化氢酶C.酸性磷酸酶D.过氧化物酶E.蛋白二硫键异构酶28.下列细胞器膜上含有质子泵的是A.过氧化物酶体B.内质网C.溶酶体D.高尔基复合体E.细胞核29.下列蛋白不是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的是A.分泌蛋白B.细胞膜受体C.溶酶体蛋白D.组蛋白E.Bip30.下列细胞器中,有极性的是A.过氧化物酶体B.内质网C.溶酶体D.高尔基复合体E.线粒体31.在蛋白质合成运输过程中,如果一种多肽只有N端起始转移信号肽而没有停止转,那么它合成后一般进入到A.内质网腔B.细胞核C.内质网膜D.线粒体内膜E.溶酶体32.下列细胞器中,具有蛋白质分选功能的是A.溶酶体B.光面内质网C.高尔基复合体D.糙面内质网E.线粒体33.细胞内合成脂类的重要场所是A.糙面内质网B.光面内质网C.高尔基复合体D.胞E.细胞膜34.分选信号为甘露糖6-磷酸的是A.溶酶体水解酶B.糖基转移酶C.过氧化物酶D.网质蛋白E. LDI R35.膜蛋白在膜上的插入是有方向性的,确定其插入方向性的细胞内区域是A.胞质溶胶B.高尔基复合体C.内质网D.质膜E.运输小泡36.从骨髓瘤细胞中提取的免疫球蛋白分子的N端比分泌到细胞外的免疫球蛋白分子的N端氨基酸序列多出一截,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分泌到细胞外的免疫球蛋白分子的N端直接被泛素化降解B.是由于免疫球蛋白在细胞内较稳定,而在细胞外不稳定造成的C.分泌到细胞外的免疫球蛋白分子N端信号肽被信号肽酶切除D.它们由不同的基因编码E.细胞中的蛋白分子N端在内质网中被加上了一段信号肽37.在高尔基复合体TGN区,网格蛋白有被小泡由外向内生物分子的排列序列为A.网格蛋白→受体→衔接蛋白→配体分子B.网格蛋白→衔接蛋白→受体→配体分子C.网格蛋白→配体分子→衔接蛋白→受体D.配体分子→衔接蛋白→受体→网格蛋白E.衔接蛋白→配体分子→受体→网格蛋白38.负责从顺面高尔基网到内质网进行囊泡运输的是A.网格蛋白有被小泡B.COPI有被小泡C.COPⅡ有被小泡D.三者都可以E.三者都不可以39.分泌蛋白信号肽的切除发生在A.胞质溶胶B.高尔基复合体C.内质网D.溶酶体E.线粒体40.高尔基复合体中,N-连接和O-连接的糖基化最后一步都是加上唾液酸残基,由此可推测催化唾液酸转移的酶最有可能存在于高尔基复合体的A. CGNB.顺面膜囊C.中间膜囊D.反面膜囊和TGNE.小囊泡41.少量溶酶体酶泄露到胞质溶胶中并不会引起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是A.溶酶体酶迅速被特异的机制召回溶酶体中B.胞质中的一些蛋白因子与溶酶体酶结合抑制其活性C.胞质溶胶中的pH为7.0左右,溶酶体酶的活性大大降低D.溶酶体酶进入胞质溶胶随即被降解成无活性的肽段E.溶酶体酶在胞质溶胶中被泛素化降解42.糖原代谢受阻引起Ⅱ型糖原累积病是由于缺乏A.葡萄糖-6-磷酸酶B.糖基转移酶C.a-糖苷酶D.氨基己糖酶AE.糖基化酶43.如果一种多肽含有多个起始转移序列和多个停止转移序列,那么下列说法最确切的是A.该多肽将转移到内质网上继续合成B.该多肽合成结束后将最终被定位在内质网中C.该多肽将最终成为多次跨膜的膜蛋白D.该多肽将最终被运送至溶酶体而被降解E.该多肽将最终被分泌到细胞外44.下列蛋白不属于分子伴侣的是A Grp94 B.Bip C. PDI D.泛素 E.Hsp7045.下列膜性细胞器不属于内膜系统的是A.内质网B.溶酶体C.运输小泡D.线粒体E.高尔基复合体46.COPI有被小泡主要负责的蛋白质转运过程是A.高尔基复合体到内质网B.质膜到内体C.高尔基复合体到内体D.内质网到高尔基复合体E.内体到溶酶体47.高尔基复合体的功能不包括A.蛋白质的分泌B.糖蛋白的加工修饰D.蛋白质的合成C.蛋白质的水解E.蛋白质的分选48.转录因子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进入细胞核的方式是A.囊泡运输B.门控运输C.穿膜运输D.易化扩散E.协同运输49.LDL受体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运输到细胞膜上发挥作用的方式是A.囊泡运输B.门控运输C.穿膜运输D.易化扩散E.ATP驱动泵50.内体性溶酶体的形成过程不包括A.酶蛋白的N-糖基化与内质网转运B.酶蛋白在高尔基复合体内的加工与转移C.溶酶体酶前体从与之结合的M-6-P膜受体上解离D.酶蛋白的分选与转运E.晚期内体与吞噬体融合51.COPⅡ有被小泡的形成需要激活的蛋白是A.网格蛋白B.衔接蛋白C.发动蛋白D.Rab蛋白E.Sar蛋白52.线粒体蛋白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进入线粒体的方式是A.囊泡运输B.门控运输C.穿膜运输D.ATP驱动泵E.自由扩散53.网格蛋白参与的囊泡运输过程是A.高尔基复合体到内质网B.内质网逃逸蛋白的捕捉C.内体到质膜D.内质网到高尔基复合体E.高尔基复合体到溶酶体54.下列由溶酶体酶的异常释放或外泄造成的疾病是A.泰-萨病B.Ⅱ型糖原累积症C.痛风D. Zellweger脑肝肾综合征E.蚕豆病55.COPI有被小泡主要负责的转运过程是A.高尔基复合体到内质网B.高尔基复合体到内体C.质膜到内体D.内质网到高尔基复合体E.内体到溶酶体56.下列小G蛋白中,参与了囊泡融合的是A.Rab蛋白B.Raf蛋白C.Ras蛋白D.ARF蛋白E.Ran蛋白57.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不具有的特点是A.有受体参与B.发生在有被小窝处C.对被摄取物有选择性D.有网格蛋白参与E.有COPI蛋白参与58.缺乏可导致 Zellweger脑肝肾综合征发生的是A.葡萄糖-6-磷酸酶B.过氧化氢酶C.氨基己糖酶AD.糖基转移酶E.a-糖苷酶59.参与囊泡融合的蛋白是A.衔接蛋白B.发动蛋白C. SNARES蛋白D.COPI蛋白E.COPⅡ蛋白60.下列关于内质网应激的错误叙述是A.与内质网内Ca2+平衡紊乱有B.未折叠或错误折叠蛋白在内质网腔中积累聚集C.其发生与营养不足、缺氧有关D.可导致细胞凋亡E.可激活MAPK信号通路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蛋白质分选信号序列的是A.信号斑B.密码子C.M-6-P受体D.SRPE.信号肽2.网格蛋白包被小泡的形成,需要参与的蛋白是A.网格蛋白B.衔接蛋白C.发动蛋白D.质膜上存在特定受体E.Sar蛋白3.光面内质网的功能包括A.合成分泌性蛋白B.参与糖原分解C.参与脂类代谢D.Ca2+的储存E.参与脂类转运4.胞内蛋白质运输的主要运输途径包括A.囊泡运输B.门控运输C.穿膜运输D.离子通道蛋白介导的运输E.自由扩散5.下列属于内膜系统的细胞器有B.高尔基复合体C.溶酶体D.细胞膜E.线粒体6.承担细胞内物质定向运输的囊泡类型包括A.网格蛋白有被小泡B.液泡C.内体D.COP I有被小泡E.COP Ⅱ有被小泡7.属于高尔基复合体功能的是A.蛋白质的分泌B.蛋白质的糖基化C.蛋白质的水解D.蛋白质的合成E.蛋白质的分选8.主要由网格蛋白有被小泡负责的囊泡运输是A.高尔基复合体到内质网B.质膜到内体C.高尔基复合体到溶酶体D.内质网到高尔基复合体E.内体到溶酶体9.下列属于糙面内质网功能的是A.蛋白质合成B.蛋白质的分选与包装多肽链的折叠C.多肽链的折叠与组装D.蛋白质的运输E.蛋白质的糖基化10.在LDL的内吞过程中,内吞泡的形成需要B.衔接蛋白C.发动蛋白D.LDL受体E.Sar蛋白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内膜系统( endomembrane system):是细胞质中在结构、功能及其发生上相互密切关联的膜性结构细胞器之总称,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各种转运小泡以及核膜等2.糙面内质网( 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RER):又称颗粒内质网,以内质网膜胞质面有核糖体颗粒附着为主要形态特征,多呈排列较为整齐的扁平囊状3.光面内质网( smooth endoplasmic reticulum,SER):又称无颗粒内质网,表面没有核糖体附着电镜下呈表面光滑的管、泡样网状形态结构,常与糙面内质网相互连通。
5细胞的内膜系统与囊泡转运
二.高尔基复合体的功能
117分钟
(一)与细胞的分泌活动有关
3H标记亮氨酸
17分钟
高尔基复合体在细胞分泌活动
中起着重要的运输作用;在分泌颗
粒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浓缩、修饰、加 工等作用。
3分钟
❖Golgi complex and cell’s secretion
连续分泌 Continual,unregulated discharge of material from the cells
级
溶
酶 自噬性溶酶体:初级溶酶体+内源性物质——自体吞噬(自噬
体 过程)
Secondary lysosome
3、残余小体(residual body)
又称后溶酶体(post-lysosome)已失去酶活性,仅留未消化的残渣,故名。残体 可通过外排作用排出细胞,也可能留在细胞内逐年增多,如表皮细胞的老年斑,肝 细胞的脂褐质。
3 肝细胞解毒的主要场所
• 混合功能的氧化酶(mixed-function oxidases):在氧和 NADPH存在下,将一些有毒物质氧化, 并且每氧化一分子底物, 要消耗一分子的氧,进而将NADPH转变成NADP+.由于这种反 应的一个氧原子出现在产物中,其他则存在于水分子中,所以将 催化这种类型氧化作用的酶称为混合功能的氧化酶。
标志酶:糖基转移酶
高尔基体各部分标志的细胞化学反应:
• ①嗜锇反应:经锇酸浸染后,cis面膜囊被特异地染色;
• ②焦磷酸硫胺素酶(TPP酶):可特异显示高尔基体的trans面的 1~2层膜囊;
• ③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酶(NADP酶):可显示高尔基体 中间几层扁平囊;
• ④胞嘧啶单核苷酸酶(CMP酶):可显示靠近trans面上的一些膜 囊状和管状结构,CMP酶也是溶酶体的标志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核输入信号(nuclear import signal) 4.核输出信号(nuclear export signal) 5.过氧化物酶体引导信号(peroxisomal targeting signal,PTS) 6.转运肽(transit peptide/ transit sequence)
四、新合成肽链穿越内质网的转移过程
(一)信号肽是指导蛋白多肽链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与穿 越转移的决定因素 1.参与因子 信号密码(signal codon) 信号肽(signal peptid)(18~30个疏水氨基酸) 信号肽识别颗粒(SRP)(6个多肽亚单位+7SLRNA)
SRP受体 内质网膜核糖体结合蛋白 内质网膜转运体(translocon) 2.过程: (1)SRP-核糖体复合体形成 [信号肽-SRP-核糖体A位 ](肽链合成暂时停止) (2)SRP-核糖体复合体锚泊停靠 [信号肽-SRP-核糖体A位 ]—[SRP受体—核糖体结 合蛋白](SRP释放) (3)肽链合成重新开始,转运器开放,肽链穿膜入腔 转运
二、高尔基复合体的化学组成
(一)脂类是高尔基复合体膜结构的基本化学组份 高尔基复合体脂类成分含量介于质膜与内质网之间, 总含量约40%左右。
(二)高尔基复合体中含有以糖基转移酶为标志的多种
酶蛋白体系
三、高尔基复合体的主要功能
(一)高尔基复合体是胞内蛋白质分泌运输的中转站 外输性分泌蛋白具 有两种排放形式: 连续分泌(continuous secretion) 非连续分泌(discontinuous secretion)
粗面内质网形态图
பைடு நூலகம்
2.光面内质网 形态结构特征 表面光滑的管、泡样网状结构,可与糙面内质网相 互连通。 。
3.内质网衍生结构类型 髓样体(myeloid body) 孔环状片层体(annulate lamellae)
电镜下观察到的孔环状片层体型内质网
三、内质网的主要功能
(一)糙面内质网的功能 与外输性蛋白质的分泌合成、加工修饰及转运过程 密切相关。 具体体现: 作为核糖体附着的支架 新生多肽链的折叠与装配 蛋白质的糖基化 蛋白质的胞内运输
A. 3H-亮氨酸脉冲标记完成 分钟后,被标记的胰岛素蛋白(黑 亮氨酸脉冲标记完成10分钟后 亮氨酸脉冲标记完成 分钟后,被标记的胰岛素蛋白( 色银颗粒)从粗面内质网进入高尔基复合体中; 色银颗粒)从粗面内质网进入高尔基复合体中; B. 3H-亮氨酸脉冲标记完成 分钟后,被标记的胰岛素蛋白进入 亮氨酸脉冲标记完成45分钟后, 亮氨酸脉冲标记完成 分钟后 分泌颗粒内。 分泌颗粒内。
(二)光面内质网的功能
不同细胞类型中的光面内质网,因其化学组成上的 某些差异及所含酶的种类不同,常常表现出完全不同 的功能作用: 1.脂类合成是光面内质网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 2.光面内质网与糖原的代谢 3.光面内质网与细胞解毒作用 4.光面内质网与Ca2+的储存及Ca2+浓度的调节 5.光面内质网与胃酸、胆汁的合成与分泌密切相关
白质之间通过共价键的结合形成糖蛋白的过程。 形式 发生在糙面内质网中的糖基化主要是寡糖与 蛋白质天冬酰胺残基侧链上氨基基团的结合,故亦称 之为N-连接糖基化(N-linked glycosylation)。
糙面内质网中的N-连接糖基化 糙面内质网中的 连接糖基化
4.蛋白质的胞内运输 两条主要途径: (1)经过在内质网腔的糖基化等作用,以转运小 泡的形式进入高尔基复合体,进一步加工浓缩并最终 以分泌颗粒的形式被排吐到细胞之外。 (2)分泌蛋白以膜泡形式直接进入一种大浓缩泡, 进而发育成酶原颗粒,然后被排出细胞。 共同特点:以膜泡形式完全隔离于细胞质溶质进行 转运 。
示高尔基复合体极性网状结构
(三)高尔基复合体在不同的组织细胞中 具有不同的分布形式
在神经细胞中高尔基复合体一般是围绕细胞核分布在 输卵管内皮、肠上皮黏膜、甲状腺和胰腺等具生理极性 的细胞中,常在细胞核附近趋向于一极分布。 在肝细胞中,则沿胆细管分布在细胞边缘。 在精、卵等少数特殊类型的细胞可见到高尔基复合体 呈分散的分布状态。 在分化发育成熟且具有旺盛分泌功能活动的细胞中, 高尔基复合体也较为发达。
2.多次穿膜蛋白质的转移插入
示具内信号肽的单次穿膜蛋白的转移插入
(三)信号肽含有决定蛋白质胞内定向定 位转运的全部信息
细胞内不同蛋白质的定向、定位转运主要地取决 于不同的信号肽序列类型: 1.内质网信号序列(ER signal sequence) 2.驻留信号(retention signal) ①内质网驻留信号(ER retention signal) ②内质网回收信号(ER retrieval signal)
1.顺面高尔基网状结构(cis Golgi network) 连续分支的管网状结构,显示嗜锇反应的化学特征 该结构区域的功能有二: (1)分选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和脂类,并将其大 部分转入到高尔基中间囊膜,小部分重新送返内质网 而成为驻留蛋白。 (2)进行蛋白质修饰的O-连接糖基化以及跨膜 蛋白在细胞质基质侧结构域的酰基化 。
网质蛋白主要有: 1.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 性质 单体非糖蛋白;与Hsp70同源 功能 作为分子伴侣,可阻止蛋白质聚集或发生不 可逆变性,协助蛋白质折叠 2.内质蛋白 性质 二聚体糖蛋白 特点 含量最丰 功能 内质网的标志性分子伴侣;可与钙离子结合
3. 钙网蛋白 性质 钙离子结合蛋白 功能 参与钙平衡调节;蛋白质折叠加工; 抗原呈递;血管发生; 细胞凋亡等生物学作用过程 4.钙连蛋白 性质 凝集素样钙离子依赖伴侣蛋白 功能 与新生未完成折叠蛋白的寡糖链结合,避 免蛋白质凝集与泛素化;阻止折叠不完全 的蛋白离开内质网,并促使其完全折叠
一、高尔基复合体的形态结构
(一)三种不同的膜性囊泡组成了高尔基复合体的基本 结构 1.小囊泡 or 顺面高尔基网状结构(形成面) 2.扁平囊泡 or 高尔基中间膜囊 3.大囊泡 or 反面高尔基网状结构(成熟面)
高尔基复合体电镜图
高尔基复合体形态结构模式图
(二)高尔基复合体具有显著的极性功能 结构特征
1.作为核糖体附着的支架 核糖体是所有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唯一场所,一切 蛋白质的合成皆起始于游离的核糖体上,蛋白合成起 始之后继续以至最终完成于核糖体上的蛋白质合成过 程则会以两种不同的形式进行,并据此而把蛋白质归 纳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别: 内源性蛋白 外输性蛋白
(1)内源性蛋白 特点: 自始至终都是在游离多核糖体上进行的。 种类及去向: ①非定位分布的胞质溶质驻留蛋白 ②定位性分布的胞质溶质蛋白 ③合成后通过核孔复合体输送转运并定位于细 胞核中的核蛋白 ④ 线粒体、质体等半自主性细胞器所必需的 核基因组编码蛋白
(二)内质网膜含有以G-6-P酶为标志 内质网膜含有以 P 酶的诸多酶系
主要包括: 与解毒功能相关的氧化反应电子传递酶系 与脂类物质代谢功能反应相关的酶类 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功能反应相关的酶类 参与蛋白质加工转运的多种酶类
(三)网质蛋白是内质网网腔中普遍存 在的一类蛋白质
网质蛋白的组成结构特点: 多肽链的C端含有 端含有KDLE(或 HDEL)4氨基酸 端含有 ( ) 序列驻留信号(retention signal) 驻留信号( 驻留信号 ) 驻留信号的功能作用: 可通过与内质网膜上相应受体的识别结合而不 被转运。
蛋白质胞内运输的三条途径
第二节 高尔基复合体
高尔基复合体是在光学显微镜下发现的细胞器之一。 最初,以其在光镜下的形态特征,称之为内网器 (internal reticular apparatus);后更名为高尔基器(Golgi apparatus);高尔基复合体则是根据其电镜下的形态和结 构特征而命名。
5.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 功能 催化蛋白中二硫键的交换,保证蛋白正常折叠
二、内质网的一般形态结构
(一)内质网是一种膜性管网结构系统 基本特征:以膜性小管、小泡和扁囊为基本结构单 位,彼此连通的三维网管结构体系;向外扩展可达质膜 下,向内延伸常与核膜相连;具有不同组织细胞类型、 同一细胞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生理功能状态下的形态结 构类型与分布的差异性。
(2)外输性蛋白 特点: 合成起始后,随同核糖体一起转移附着于糙面内 质网上而得以为继并最终完成 种类及去向: ①膜整合蛋白: 插入到内质网膜,随着功能结构 的转换进入内膜系统各个区域以及细胞膜中 ②可溶性驻留蛋白:最终定位于RER、SER、高 尔基复合体、溶酶体等细胞器中 ③分泌蛋白:通过出胞作用转运到细胞外
核糖体与蛋白质合成
2.新生多肽链的折叠与装配 蛋白二硫键异构酶催化二硫键形成,促进多肽 链折叠。 结合蛋白、内质蛋白、钙网蛋白和钙连蛋白等 分子伴侣滞留折叠错误的多肽和尚未完成装配的 蛋白亚单位,并促使它们的重新折叠、装配与运 输。 分子伴侣蛋白也是细胞内蛋白质质量监控的重 要因子。
3.蛋白质的糖基化 概念 糖基化(glycosylation)即单糖或者寡糖与蛋
(四)信号序列的差异决定了蛋白质在细 胞内运输的不同途径
胞内蛋白质运输大致有3条不同的途径 :
1.门孔运输(gated transport) 由特定的分拣信号介导,并通过核孔复合体的选 择性作用,在细胞溶质与细胞核之间所进行的蛋白 质运输。 2.穿膜运输(transmembrane transport) 通过结合在膜上的蛋白质转运体进行的蛋白质 运输。 3.小泡运输(vesicular transport) 是由不同膜性运输小泡承载的一种蛋白质运输 形式。
信号肽识别颗粒结构示意图
核糖体附着与肽链的延伸合成
转运体与新生多肽链的穿膜运输
转运体与核糖体大亚基中央管 形成肽链转运通道
转运体结构断面示意图
(二)由信号肽指导的穿膜驻留蛋白插入 转移的可能机制
1.单次穿膜蛋白插入转移的机制 (1)新生肽链共翻译插入(cotranslation insertion)转 移机制 (2)内信号肽(internal signal peptide)介导的内开始 转移肽(internal start-transfer peptide)插入转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