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结构布置
剪力墙的布置原则
剪力墙的布置原则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是一种重要的抗侧力构件,它能够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如地震作用和风荷载,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合理地布置剪力墙对于结构的性能和经济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剪力墙的布置原则。
一、均匀布置原则剪力墙在平面上的布置应该尽量均匀,以保证结构在各个方向上的刚度和承载能力相对均衡。
如果剪力墙的布置不均匀,可能会导致结构在某些方向上的刚度较大,而在其他方向上的刚度较小,从而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
例如,在一个矩形的建筑平面中,如果只在长边方向布置剪力墙,而短边方向没有剪力墙或者剪力墙数量很少,那么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建筑就容易绕短边方向发生扭转。
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该在建筑的两个方向上均匀地布置剪力墙,使结构的抗侧力体系更加合理。
二、周边布置原则剪力墙宜沿建筑物的周边布置,这样可以增加结构的抗扭刚度,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产生的扭转作用。
周边布置的剪力墙能够形成一个封闭的抗侧力体系,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同时,周边布置的剪力墙还可以有效地抵抗建筑物周边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减少建筑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此外,周边剪力墙还可以为内部的框架结构或其他结构体系提供有效的约束,提高内部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三、对称布置原则剪力墙的布置应该尽量对称,使结构的质心和刚心尽可能重合。
质心是建筑物质量的中心,刚心是结构抗侧刚度的中心。
当质心和刚心不重合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会产生附加的扭矩,增加结构的内力和变形。
对称布置剪力墙可以有效地减少结构的扭转效应,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例如,如果一个建筑物的平面形状不规则,存在突出部分或者凹进部分,那么在布置剪力墙时,应该在突出部分和凹进部分对称地布置剪力墙,以平衡结构的刚度和质量分布。
四、纵横墙相连原则纵横墙相连可以形成一个有效的空间结构体系,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
在布置剪力墙时,应该尽量使纵横墙相互连接,形成一个连续的抗侧力体系。
住宅剪力墙布置的原则
住宅剪力墙布置的原则
住宅剪力墙的布置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布置合理:剪力墙应遵循结构设计的要求,按照建筑的整体布置进行规划。
通常情况下,剪力墙应分布在建筑平面的外周,并与建筑的骨架结构相配合。
2. 布置均匀:剪力墙应均匀地分布在建筑平面上,以保证力的合理传递和分散。
通常情况下,剪力墙的布置间距应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出现过密或间距过大的情况。
3. 布置连续:剪力墙应在建筑平面上形成一个连续的环绕结构,以增加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如果有多个剪力墙,则应通过加强剪力墙之间的连接,使其共同承担地震力。
4. 布置对称:剪力墙的布置应尽量保持对称,以减小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和变形。
对称布置的剪力墙可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并减小结构的结构非线性。
5. 布置连续:剪力墙在垂直方向上应该是连续的,即墙体的高度应该一直延伸到建筑的最高层。
这样可以确保剪力墙在承担地震力的同时,承担建筑重力的作用。
总之,剪力墙布置的原则是要合理均匀、连续对称,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并在承担地震力的同时能够承担建筑的重力。
剪力墙结构墙的布置原则
剪力墙结构墙的布置原则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结构形式。
剪力墙作为主要的抗侧力构件,其布置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剪力墙结构墙的布置原则。
首先,剪力墙的布置要遵循均匀对称的原则。
这是因为均匀对称的布置可以使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如地震力或风力,受力更加均匀,避免出现局部薄弱环节。
如果剪力墙布置不均匀,可能会导致结构在某些方向上的刚度较大,而在另一些方向上刚度较小,从而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剪力墙的数量要适中。
剪力墙数量过多,会增加结构的自重和造价,同时也会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剪力墙数量过少,则无法满足结构的抗侧力要求。
因此,在设计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地震设防烈度、风荷载等因素,通过计算和分析来确定合适的剪力墙数量。
一般来说,对于高层建筑,剪力墙所承担的水平地震作用底部剪力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剪力的 40%~50%。
再者,剪力墙的长度也需要合理控制。
过长的剪力墙容易在地震作用下发生脆性破坏,而过短的剪力墙则稳定性较差,其受力性能也不理想。
通常,剪力墙的长度不宜大于 8 米。
对于较长的剪力墙,可以通过设置洞口将其分成若干个较均匀的墙段,墙段之间通过连梁连接,以提高剪力墙的延性和抗震性能。
在布置剪力墙时,还应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空间要求。
剪力墙应尽量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楼梯间、电梯间等位置,这样既可以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又不会过多地影响室内空间的使用。
同时,要避免在建筑物的中部设置过多的剪力墙,以免影响建筑的采光和通风。
另外,剪力墙的布置要与建筑的平面形状相适应。
对于规则的平面形状,如矩形、圆形等,剪力墙的布置可以相对简单;而对于不规则的平面形状,如 L 形、T 形等,需要更加精心地布置剪力墙,以保证结构在各个方向上的刚度均匀。
还有,剪力墙的门窗洞口布置也有一定的讲究。
洞口应上下对齐、成列布置,这样可以形成明确的连梁,有利于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剪力墙结构布置方案
剪力墙结构布置方案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结构形式。
合理的剪力墙结构布置方案对于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功能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剪力墙结构布置的原则、要点以及常见的布置方案。
一、剪力墙结构的特点剪力墙结构是由一系列纵向和横向的钢筋混凝土墙体组成,这些墙体不仅承担竖向荷载,还能够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如地震力和风荷载。
其主要特点包括:1、抗侧刚度大:能够有效地限制建筑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向位移,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2、整体性好:剪力墙之间协同工作,使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3、空间利用率相对较低:由于墙体较多,可能会对室内空间的布局和使用造成一定限制。
二、剪力墙结构布置的原则1、均匀对称布置剪力墙应在建筑物的平面和竖向尽量均匀、对称地布置,以避免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产生过大的扭转效应。
这样可以使结构的受力更加合理,减少局部薄弱部位的出现。
2、周边布置将剪力墙沿建筑物的周边布置,可以增加结构的抗扭刚度,提高结构抵抗地震等水平作用的能力。
同时,周边的剪力墙还能够有效地约束内部框架的变形。
3、纵横墙相连纵向和横向的剪力墙应相互连接,形成空间工作体系,共同抵抗水平荷载。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和抗侧性能。
4、避免短肢剪力墙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相对较差,应尽量减少其使用。
如果无法避免,应采取加强措施以提高其抗震能力。
5、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在进行剪力墙布置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尽量减少对室内空间的影响,保证房间的规整和使用的便利性。
三、剪力墙结构布置的要点1、墙肢长度和厚度剪力墙的墙肢长度不宜过长或过短。
过长的墙肢容易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弯曲破坏,过短的墙肢则稳定性较差。
墙肢厚度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抗震等级以及墙体所承受的荷载等因素确定,以满足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要求。
2、洞口设置剪力墙的洞口应合理设置,避免在同一位置集中开设过多的洞口。
洞口的大小和位置应经过计算和分析确定,以保证墙体的受力性能不受过大影响。
剪力墙布置要遵循的四点原则
剪力墙布置要遵循的四点原则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常见结构形式,特别是在量大面广的高层住宅中广泛应用。
剪力墙结构由于梁和板的跨度不大,梁和板的优化空间相对较小。
下面我们讲述下剪力墙布置要遵循的四点原则。
平面布置原则墙肢布置的优劣直接从宏观上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指标,因此优化布置是进行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的关键。
剪力墙布置宜遵循如下四点原则。
1 墙肢对齐布置剪力墙构件作为高层剪力墙结构主要的抗侧移构件,进行结构设计时应充分发挥墙肢间的联动效用。
因此进行结构布置时,同一方向的墙肢宜均匀布置,在平面上形成多道联肢剪力墙协同工作,尽量避免剪力墙错位布置。
如图1 所示的某高层住宅结构平面Y 向存在4 片墙肢刚好错位布置的情况( 图1 中框起部分的墙肢) 。
稍微调整该墙肢的位置,可形成2 道联肢剪力墙,则对齐布置的计算模型局部侧向刚度可增加10% 。
2 墙肢均匀布置高层建筑结构在满足承受竖向荷载和结构抗侧移刚度的需要外,还应具有一定的抗扭转刚度。
具体设计过程中,可通过适当加强周边剪力墙以及外圈梁,调整结构刚度中心与结构平面几何形心、质量中心的相对位置,尽量做到“三心”重合的理想效果。
3 避免使用短肢剪力墙或长墙由于短肢剪力墙的延性较差,且构造要求高,钢筋用量较大,结构布置时应避免使用短肢剪力墙。
墙肢长度过长,刚度过大,会造成地震力比较集中。
剪力墙结构中如果存在少量长墙,地震作用下的楼层剪力主要由这部分长墙承受,发生超烈度地震时该部分墙肢由于承受巨大的地震力往往首先破坏,由于其他墙肢的承载力较弱,容易造成剪力墙墙肢由强到弱各个击破的破坏形式,最终导致结构倒塌。
因此,进行剪力墙结构布置时宜使各墙肢刚度接近,尽量避免使用长墙。
4 优先采用带翼缘墙L 形、T 形的剪力墙因墙肢端部的翼墙起到扶壁作用,稳定性较好,同时也比较容易满足框架梁搭接在剪力墙端部时钢筋的锚固长度要求,进行结构布置时宜优先采用,L 形、T 形墙的翼墙长度可控制在0. 5 ~1. 0m,翼墙长度越短,则配筋越少。
剪力墙构造要求2024
引言概述:剪力墙是一种常见的抗震结构形式,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及其他结构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剪力墙构造的要求,以保证其抗震性能,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正文内容:1.剪力墙的布置要求:a.布置位置:剪力墙应布置在建筑结构的主要承重墙体上,以负责承担侧向地震力的作用。
b.距离限制:剪力墙之间的距离应根据建筑设计的要求,并考虑到相邻墙体的互相影响。
c.墙体厚度:剪力墙的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并考虑到抗震性能的需要。
2.剪力墙的结构形式:a.整体式剪力墙:即将剪力墙布置在整个建筑结构中,形成连续的墙体,提供较好的整体刚度。
b.局部式剪力墙:局部式剪力墙指将剪力墙仅布置在建筑结构的局部区域,常用于解决局部承重要求较高、整体结构不需要剪力墙的情况。
3.剪力墙的材料要求:a.墙体材料:剪力墙的材料应具有足够的抗压和抗剪强度,一般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作为墙体的构造材料。
b.加劲筋:在剪力墙中,可以设置加劲筋来提高墙体的承载能力和刚度。
4.剪力墙的纵向与横向钢筋布置要求:a.纵向钢筋布置:纵向钢筋应按照设计要求正确布置在剪力墙中,以承担地震力的作用。
b.横向钢筋布置:横向钢筋应按照设计要求正确布置在剪力墙中,以提供墙体的抗剪承载力和延性。
5.剪力墙的连接强度要求:a.剪力墙与周边构件的连接:剪力墙与周边构件之间的连接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b.剪力墙之间的连接:如果采用了整体式剪力墙的布置方式,剪力墙之间的连接也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总结:剪力墙构造的要求涉及到剪力墙的布置、结构形式、材料要求、纵向与横向钢筋布置要求以及连接强度要求等方面。
通过合理满足这些要求,剪力墙可以提供较好的抗震性能,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设计师和工程师应充分了解并遵循这些构造要求,以确保剪力墙在地震荷载下的正常工作。
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
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关键信息项:1、剪力墙的布置原则2、剪力墙的厚度要求3、剪力墙的配筋设计4、剪力墙的连梁设计5、剪力墙的边缘构件设计6、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要求7、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1 剪力墙的布置原则111 剪力墙应沿建筑物的主要轴线方向布置,以增强结构的抗侧刚度和抗震性能。
112 剪力墙的布置应均匀、对称,避免出现局部薄弱区域。
113 剪力墙的间距应满足规范要求,以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经济性。
114 对于较长的剪力墙,应设置洞口或采取分段布置的方式,以减小温度和收缩应力的影响。
12 剪力墙的厚度要求121 剪力墙的厚度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抗震等级、风荷载等因素确定。
122 一般情况下,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厚度应适当增加。
123 剪力墙的最小厚度应满足规范的规定,以保证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13 剪力墙的配筋设计131 剪力墙的配筋应根据内力计算结果进行设计,包括竖向钢筋和水平钢筋。
132 竖向钢筋主要承受压力,其配筋率应满足规范要求。
133 水平钢筋主要承受剪力,其间距和配筋率应符合设计规范。
134 对于边缘构件,应根据抗震等级进行加强配筋。
14 剪力墙的连梁设计141 连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应根据其跨高比、内力等因素确定。
142 跨高比较小的连梁,应考虑其受力特点进行特殊设计。
143 连梁的箍筋应加密配置,以提高其抗剪能力。
15 剪力墙的边缘构件设计151 边缘构件包括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应根据抗震等级和墙肢的轴压比确定。
152 约束边缘构件的范围和配筋要求应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153 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应满足最低要求。
16 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要求161 剪力墙结构应具有良好的抗震耗能能力,通过合理的设计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162 应进行抗震分析和验算,包括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
163 加强关键部位的抗震构造措施,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17 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71 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剪力墙的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
5剪力墙结构设计
(3)、当不能设置扶壁柱时,应在墙与梁相交处设 置暗柱,并宜按计算确定配筋; (4)、必要时,剪力墙内可设置型钢。 本条所列措施,均可增大墙肢抵抗平面外弯矩的 能力。另外,对截面较小的楼面梁可设计为铰接或半 刚接,减少墙肢平面外弯矩。铰接端或半刚接端可通 过弯矩调幅或梁变截面来实现,此时应相应加大梁跨 中弯矩。
≥2000
(a)
(b)
(c)
(d)
4、剪力墙的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形成明确 的墙肢和连梁。宜避免使墙肢刚度相差悬殊的洞口设置。 抗震设计时,一、二、三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的底部加强 部位不宜采用错洞墙,其他情况如无法避免错洞墙,宜 控制错洞口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m,设计时应仔细计算 分析,并在洞口周边采取有效构造措施(图5-1a、b)。 一、二、三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不宜采用叠合错洞墙; 当无法避免叠合错洞布置时,应按有限元方法仔细计算 分析,并在洞口周边采取加强措施(图5-1c)或采用其 他轻质材料填充将叠合洞口转化为规则洞口(图5-1d, 其中阴影部分表示轻质填充墙体)。
图5-5 标准层 结构平 面图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Ⅱ类场地土,基本风 压为 0.5kN / m 2。 (1)、结构方案 本工程上部标准层为住宅,每个单元由9个建筑分 单元组成,其结构布置利用单元中部设置的两部电梯、 设备管道井及一个剪力楼梯所围合的剪力墙内筒体单 元,作为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但围绕其周围的8个 住宅单元结构如何布置值得推敲。
错洞墙的内力和位移计算应符合有关规定。对结 构整体计算中采用杆系、薄壁杆系模型或对洞口作了 简化处理的其他有限元模型时,应对不规则开洞墙的 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并进行补充计算和校核。 目前除了平面有限元方法外,尚没有更好的简化方法 计算错洞墙。采用弹性平面有限元方法得到应力后, 可不考虑混凝土的作用,按应力进行配筋,并加强构 造措施。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4章剪力墙结构设计课件.ppt
4.1剪力墙结构布置与计算基本假定
4.1.1剪力墙结构布置与设计要点 4.1.2剪力墙结构的承重方案 4.1.3计算基本假定 4.1.4剪力墙内力计算
4.1.1剪力墙结构布置要点
剪力墙结构布置与设计要点 1.剪力墙平面布置(双向或多向) 2.剪力墙竖向布置(连续布置,避免突变) 3.剪力墙的配筋 4.剪力墙的墙肢分类 5.短肢剪力墙的设计要求 6.剪力墙结构的典型平面 7.剪力墙结构的变形
a ——洞口两侧墙肢轴向间距
6.4双肢墙内力及位移计算
力与变形关系
M 1 ( x)
EI1 y1"
EI
'
11
M 2 (x)
EI 2 y2"
EI
2
' 2
y1 y2 y
1 2
4.4双肢墙内力及位移计算
根据力与变形关系得不同荷载情况下得微分方程
2 1 1 2
倒三角荷载
( ) 2( ) 2
4.4双肢墙内力及位移计算
1、适用条件: 开洞规则,墙厚、层 高不变的双肢剪力墙。
➢ 判别条件: =1~10
4.4双肢墙内力及位移计算
➢ 2、基本假定 (1)忽略连梁轴向变形,即假定两墙肢水平位移完
全相同 (2)两墙肢各截面的转角和曲率都相等,连梁两端
转角相等,连梁反弯点在梁的中点 (3)墙肢截面、连梁截面、层高等几何尺寸沿全高
4.2.5剪力墙截面设计
内力与位移计算思路 N-由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共同产生 M-由水平荷载产生 V-由水平荷载产生——受剪(水平钢筋)
压弯构件 (竖向构件)
竖向荷载下的N:按照每片墙的承载面积计算
水平荷载下的M、N、V:按照墙的等效刚度分配至 各墙
剪力墙布置规则范文
剪力墙布置规则范文一、引言剪力墙是建筑结构中一种常用且重要的抗震构件,其布置规则对于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剪力墙的布置规则,并提供一套合理可行的范文。
二、剪力墙的布置规则1.剪力墙的布置位置:(1)尽量将剪力墙布置在建筑结构的核心区域,如主体结构层和重要设备房层,以保证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
(2)剪力墙应避免穿越楼板的开洞,以保证墙体的连续性和刚度。
(3)若建筑平面布置不允许剪力墙的连续性,应通过设置剪力墙之间的钢筋带或剪力墙之间的连接梁来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2.剪力墙的布置间距:(1)剪力墙的布置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构造限制。
(2)一般情况下,剪力墙的布置间距不宜小于2倍墙体厚度,并应均匀布置于整个结构平面内。
(3)如果在布置间距较小的情况下,建筑结构需要设置开洞,应通过增加剪力墙的数量来弥补结构刚度的损失。
3.剪力墙的布置形式:(1)剪力墙的布置形式应根据结构平面形状和力学性能进行选择。
(2)剪力墙布置应尽量保持规则形状,以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3)在局部非规则形状的区域,应增加剪力墙的数量或引入其他抗震构件,以增加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4.剪力墙的配筋规则:(1)剪力墙的配筋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2)剪力墙的纵向钢筋应按照受力要求进行合理布置,并应保证钢筋与墙体之间有足够的保护层。
(3)剪力墙的横向钢筋应根据墙体高度和剪力墙的受力要求进行合理布置,并应注意钢筋间的连接和交叉。
5.剪力墙与其他结构构件的连接:(1)剪力墙与柱、梁、楼板等其他结构构件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2)剪力墙与其他结构构件之间的接缝应采用合适的构造措施,以提高结构的整体刚性和稳定性。
(3)剪力墙与其他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应保证其受力传递的连续性和效果。
三、剪力墙布置规则的意义剪力墙的布置规则对于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合理的剪力墙布置规则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刚性和稳定性,减小结构受到地震力的影响,从而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
剪力墙结构梁的布置要求
剪力墙结构梁的布置要求
剪力墙结构梁是指在剪力墙结构中设置的梁,用于承受剪力墙造
成的横向荷载,保证整个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下面是其布置要求:
1. 梁的位置应当与墙体板的位置相对应,墙板和梁之间设置合适
的链接件,并且需要有足够的间隔和间隙,以便在发生地震或其他极
端情况时防止梁受到挤压和摩擦。
2. 梁应当平行于地面,在剪力墙上设置,其间距要求视具体情况
而定,但一般不大于6米。
梁的长度应当尽量延伸到最大的支撑点上,以增加结构的刚度。
3. 梁所用材料要求与剪力墙的材料相同,且应当具有足够的强度
和刚度,以承受横向荷载和水平振动的影响。
同时,在梁和墙体连接
的部位应当采用合适的固定方式,以增加梁和墙体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4. 在梁的端部,应当设置合适的支撑件,以支撑梁的受力端部。
同时在梁的支撑点上,还应当设置连接裙石或其他密实的支撑件,以
增加梁的水平承载力。
综上所述,针对剪力墙结构梁的布置要求需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设
计和施工,以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结构设计相关知识: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
结构设计相关知识: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
力墙的布置
1、剪力墙宜均匀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附近、楼梯间、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及恒载较大的部位,剪力墙间距不宜过大;
2、平面形状凹凸较大时,宜在凸出部分的端部附近布置剪力墙;
3、纵、横剪力墙宜组成L形、T形和[形等形式;
4、单片剪力墙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不应超过结构底部总水平剪力的30%;
5、剪力墙宜贯通建筑物的全高,宜避免刚度突变;剪力墙开洞时,洞口宜上下对齐形成联肢墙;
6、楼、电梯间等竖井宜布置剪力墙作为抗侧力结构;
7、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的布置宜使结构各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接近。
剪力墙结构模型如何布置?
剪力墙结构模型如何布置?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结构形式。
剪力墙结构能够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如地震作用和风荷载,从而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那么,如何合理地布置剪力墙结构模型呢?这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剪力墙的作用。
剪力墙主要承担水平荷载,将其传递到基础。
因此,在布置剪力墙时,要考虑建筑物的受力情况。
对于规则的建筑平面,剪力墙可以均匀对称地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楼梯间、电梯间等位置。
这样的布置方式可以使结构的抗侧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接近,减少扭转效应。
在考虑剪力墙的数量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高度、抗震设防烈度、风荷载大小等因素进行计算和分析。
如果剪力墙数量过少,结构的抗侧刚度不足,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可能会产生过大的位移,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如果剪力墙数量过多,则会导致结构自重增加,造价提高,同时也会影响建筑的使用空间。
剪力墙的长度和厚度也是布置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参数。
剪力墙的长度不宜过长,过长的剪力墙容易出现受弯裂缝,降低其抗震性能。
一般来说,剪力墙的长度不宜超过 8 米。
剪力墙的厚度则需要根据其承受的轴力和弯矩大小进行计算确定。
在满足受力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剪力墙的厚度,以增加建筑的使用空间。
剪力墙的布置形式也有多种,如单片独立墙、联肢墙、壁式框架等。
对于高度较低、水平荷载较小的建筑,可以采用单片独立墙;对于高度较高、水平荷载较大的建筑,联肢墙和壁式框架则更为适用。
在实际布置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建筑的功能要求。
比如,在住宅建筑中,要避免剪力墙将房间分割得过于零碎,影响居住的舒适性;在商业建筑中,要保证大空间的完整性,便于商业布局。
此外,相邻楼层剪力墙的布置也要尽量保持一致,避免出现刚度突变。
如果在某一楼层剪力墙数量突然减少或增加,会导致该楼层的受力发生较大变化,容易形成薄弱层,影响结构的抗震性能。
同时,要注意剪力墙开洞的问题。
开洞会削弱剪力墙的刚度和承载能力,因此开洞的位置和大小要经过精心设计。
结构设计相关知识剪力墙布置及尺寸确定原则
结构设计相关知识剪力墙布置及尺寸确定原则剪力墙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中的一种结构构件,它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可以有效地保护建筑物免受地震的破坏。
剪力墙的布置及尺寸的确定原则是结构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
下面将详细介绍剪力墙布置及尺寸确定的原则。
首先,剪力墙的布置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结构的平面形状:剪力墙的布置应尽可能靠近建筑物的两端,并保持对称的布置方式。
对称布置的剪力墙将有助于在地震时均匀分散地震力,并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2.功能需求:剪力墙的布置应考虑建筑的功能需求。
例如,在住宅建筑中,剪力墙的布置应尽可能不影响房间的布局和使用。
因此,需要在实际的设计中进行灵活布置。
3.地基条件:剪力墙的布置应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
如果地基条件较差,则应增加剪力墙的布置密度,以增加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其次,剪力墙的尺寸确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承载力:剪力墙的尺寸应能够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承载力一般通过强度设计法来确定,根据结构的受力特点和力学计算原理,结构设计师可以计算出剪力墙的最佳尺寸。
2.刚度:剪力墙的尺寸还应能够满足刚度要求。
剪力墙的刚度一般通过弹性计算法来确定,根据结构的位移特点和能量原理,结构设计师可以计算出剪力墙的适宜尺寸。
3.构造经济性:剪力墙的尺寸应能够满足构造经济性的要求。
如果剪力墙的尺寸过大,则会增加施工难度和成本,造成浪费。
因此,结构设计师需要在满足结构性能和安全性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构造经济性。
剪力墙的布置及尺寸确定的原则并不是固定的,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和工程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的设计中,结构设计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以便得出最合理的剪力墙布置方案和尺寸确定方法。
总之,剪力墙的布置及尺寸确定是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合理布置剪力墙和确定适宜尺寸,将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并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框架―剪力墙结构布置一般原则
框架―剪力墙结构布置一般原则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结构布置除应符合其各自的相关规则外,其框架和剪力墙的布置还应满足下列要求:(1)框架―剪力墙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构件之间不宜采用铰接。
抗震设计时,两主轴方向均应布置剪力墙。
梁与柱或柱与剪力墙的中线宜重合,框架的梁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柱宽的1/4。
(2)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一般按照“均匀、对称、分散、周边"的原则布置:①剪力墙宜均匀对称地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附近、楼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及恒载较大的部位;在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两侧不宜同时设置剪力墙。
②平面形状凹凸较大时,宜在凸出部分的端部附近布置剪力墙.③剪力墙布置时,如因建筑使用需要,纵向或横向一个方向无法设置剪力墙时,该方向可采用壁式框架或支撑等抗侧力构件,但是,两方向在水平力作用下的位移值应接近.壁式框架的抗震等级应按剪力墙的抗震等级考虑。
④剪力墙的布置宜分布均匀,单片墙的刚度宜接近,长度较长的剪力墙宜设置洞口和连梁形成双肢墙或多肢墙,单肢墙或多肢墙的墙肢长度不宜大于8 m.每段剪力墙底部承担水平力产生的剪力不宜超过结构底部总剪力的40%。
⑤纵向剪力墙宜布置在结构单元的中间区段内.房屋纵向长度较长时,不宜集中在两端布置纵向剪力墙,否则在平面中适当部位应设置施工后浇带以减少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应力影响,同时应加强屋面保温以减少温度变化产生的影响。
⑥楼梯间、竖井等造成连续楼层开洞时,宜在洞边设置剪力墙,且尽量与靠近的抗侧力结构结合,不宜孤立地布置在单片抗侧力结构或柱网以外的中间部分。
⑦剪力墙间距不宜过大,应满足楼盖平面刚度的要求,否则应考虑楼盖平面变形的影响。
(3)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宜设计成周边有梁柱(或暗梁柱)的带边框剪力墙。
纵横向相邻剪力墙宜连接在一起形成L形、T形及口形等,以增大剪力墙的刚度和抗扭能力.(4) 在长矩形平面或平面有一项较长的建筑中,其剪力墙的布置宜符合下列要求:①横向剪力墙沿长方向的间距宜满足表4—18 的要求,当这些剪力墙之间的楼盖有较大开洞时,剪力墙的间距应予减小.②纵向剪力墙不宜集中布置在两尽端。
框架剪力墙结构布置要点
框架剪力墙结构布置要点框架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可以有效地抵御地震等自然灾害。
为了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布置也有着很多的要点。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布置要点。
一、框架剪力墙的数量在建筑设计中,要根据建筑物的高度、面积、使用性质以及风、雨、雪、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来确定框架剪力墙的数量。
建筑物高度和面积的大小对框架剪力墙的数量起着直接影响,建筑高度和面积增加,剪力墙的数量也相应增加。
同时,在某些地区,还需要考虑到风、雨、雪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剪力墙数目的设计上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
二、框架剪力墙的布置框架剪力墙的布置一般分为平面布置和立面布置两个方面。
平面布置主要是指剪力墙的分布位置,而立面布置则着重考虑墙的高度和布置位置。
1.平面布置在平面布置方面,一般要求剪力墙应在建筑物各个方向均匀分布,特别是在风、雨、雪等自然因素对于建筑物的影响较为明显的地区,需要将剪力墙的分布位置进一步精细化设计。
此外,在设计中还应当考虑到剪力墙的位置要避免阻碍建筑物使用时的通道和空间。
2.立面布置在立面布置方面,一般要求剪力墙的高度应至少达到绝对高度的40%以上,且要分布在建筑物整个高度范围内,不能集中分布在某个区域,以保证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框架剪力墙的刚度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框架剪力墙的刚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建筑师在设计时应考虑到墙的宽度和深度,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支撑能力,而这些要素都应符合当地的建筑法规和标准。
综上,针对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布置要点涉及到剪力墙的数量、平面和立面布置以及剪力墙的刚度等多个方面。
建筑师在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面积、使用性质以及当地自然因素来合理布置框架剪力墙,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在设计工作中还应充分考虑到建筑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确保设计方案符合规范。
剪力墙结构设计问题及注意事项分析
剪力墙结构设计问题及注意事项分析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常见的抗震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刚度。
在设计剪力墙结构时,需要考虑以下问题和注意事项。
1. 结构选择:剪力墙结构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项目的地震烈度、土壤条件、结构荷载等因素,确保结构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2. 剪力墙的布置:剪力墙应布置在结构的重要力学节点处,尽量保证结构的连续性和均匀性。
墙体的高度和厚度需要根据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设计,以满足抗震要求。
3. 剪力墙的间距和布置方式:剪力墙之间的距离和布置方式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有重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剪力墙之间的间距应在一定范围内,不宜过大或过小。
墙体的布置方式可以采用等距离或梯形状布置,以满足结构的受力要求。
5. 剪力墙与结构其他部位的连接设计:剪力墙与结构的其他部位(如梁、柱、楼板等)的连接设计很关键。
连接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传递荷载和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连接处的细部处理应满足抗震性能要求。
6. 剪力墙的施工要求:剪力墙的施工要求和施工工艺需要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
墙体的混凝土配合比、钢筋绑扎等要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中需要注意墙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以确保结构的几何形态和整体性。
7. 剪力墙的验收和监测:剪力墙的验收和监测有助于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
应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验收,同时可以采用监测手段对结构进行长期跟踪和评估。
剪力墙结构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结构受力情况、抗震要求、使用要求等因素,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和尺寸,并注意连接设计、施工要求和验收监测等方面的工作。
这样才能确保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剪力墙结构的基本构件
1.楼板:作为直接承受楼面荷载的水平构件。
2.普通梁:是支承楼板的水平构件,当楼板直接由墙体支承时,则不一定要设置梁。
3.钢筋混凝土墙体(称为剪力墙或抗震墙):是剪力墙结构的主要构件,它是既承受竖向荷载又抗侧力(水平力)的构件。
(1)单肢墙:由单片墙形成。
(2)双肢墙、多肢墙:由二片墙肢或多片墙肢组成的墙体。
(3)剪力墙的墙肢可分为:
1)小墙肢:墙肢长度≤3b w(b w一—为墙厚)按柱的计算方法计算其承载力。
2)短肢墙:墙肢长度为5~8倍b w的墙肢为短肢剪力墙。
3)普通剪力墙:上述两种情况以外的墙体。
4.连梁:墙肢之间的连接构件。
跨高比小于5,且梁两侧均为普通或短肢墙时称为连梁,一般为门窗洞口上的过梁。
5.边缘构件:抗震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构件,边缘构件分为:
(1)约束边缘构件:
用于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抗震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上一层的边缘构件。
当该墙肢底面截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小于表7-6的规定值时,可不采用约束边缘构件,只需采用构造边缘构件。
(2)构造边缘构件:见图7-29。
6.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确定:
(1)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二层的高度及落地抗震墙总高度的1/8二者的较大值,且不大于15m;
(2)其他结构的抗震墙,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墙肢总高的1/8和底部二层二者的较大值、且不大于15m。
二、抗震墙结构的主要抗震措施
1.抗震墙结构的平面布置
(1)应尽量均匀、对称,沿纵、横两个主轴方向布置,两方向的抗震墙数量宜基本一致。
(2)单片抗震墙的长度不宜过大,一般不宜超过。
过长的抗震墙宜加设洞口,将其分成均匀的若干墙段,每个墙段的高宽比应不小于2。
墙肢的长度沿结构全高不宜有突变;洞口较大时,以及一、二级底部加强部位,洞口宜上下对齐。
(3)抗震墙结构的平面形状宜规则,避免过大的凹凸。
2.抗震墙结构的竖向布置
(1)剪力墙应在整个建筑的竖向延续,上到顶,下到底,中间楼层也不要中断。
剪力墙不连续会造成刚度突变。
对抗震非常不利。
(2)顶层取消部分剪力墙时,其余剪力墙应在构造上予以加强。
(3)底层取消部分剪力墙时,应设置转换层。
(4)为避免刚度突变,剪力墙的厚度应按阶段变化,每次厚度减小宜为50一100mm,不宜过大,使墙体刚度均匀连续改变。
厚度改变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改变宜错开楼层。
(5)厚度变化时宜两侧同时内收。
外墙及电梯间墙可只单面内收。
(6)剪力墙上的洞口宜上下对齐,并列布置,这种墙传力直接,受力明确,内力分布清楚;抗震性能好。
错洞口上下不对齐。
受力复杂,洞边容易产生应力集中,配筋大,地震时容易破坏。
(7)相邻洞口之间及洞口与墙边缘之间要避免小墙肢。
当墙肢的宽度与厚度之比小于3b w,且不应小于500mm。
3.抗震墙的厚度
(1)一、二级时不应小于16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l/20;三、四级时不应小于14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25。
(2)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一、二级不宜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的l/16;无端柱或翼墙时不应小于层高的l/12。
4.跨度较大的梁垂直搭置在抗震墙上时,墙体宜在梁支座处加设暗柱。
5.应控制剪力墙平面外的弯矩。
当剪力墙墙肢与其平面外方向的楼面梁连接时,应至少采取以下措施中的一个措施,减小梁端部弯矩对墙的不利影响:
(1)沿梁轴线方向设置与梁相连的剪力墙,抵抗该墙肢平面外弯矩;
(2)当不能设置与梁轴线方向相连的剪力墙时,宜在墙与梁相交处设置扶壁柱。
扶壁柱宜按计算确定截面及配筋;
(3)当不能设置扶壁柱时,应在墙与梁相交处设置暗柱,并宜按计算确定配筋;
(4)必要时,剪力墙内可设置型钢。
7.调整剪力墙结构刚度的方法有:
(1)适当减小剪力墙的厚度;
(2)降低连梁的高度;
(3)增大门窗洞口宽度;
(4)对较长的墙肢设置施工洞,分为两个墙肢。
超过8.00m长时都应用施工洞划分为小墙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