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化管理哲学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文化管理哲学(1)
陈少峰
我想在登陆到百度文库的文章里系统地介绍我的文化管理哲学。
从上大学开始(自主学习和研究),我的研究范围一直比较广泛,到目前为止已经发表的专著包括6个学科或者专业领域的内容:(1)中国哲学(《宋明理学与道家哲学》、《生命的尊严—中国近代人道主义思潮研究》);(2)中国伦理学史(《中国伦理学史》上下册、《中国伦理学史新编》、《德育志》);(3)伦理学(《伦理学的意蕴》、《企业文化与企业伦理》);(4)社会正义(《正义的公平》);(5)企业管理哲学(《企业家的管理哲学》、《学而优则商》、《企业兵法》);(6)文化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战略与商业模式》、《文化产业读本》、《文化的力量》)。
我归纳自己研究的核心是“文化管理哲学”。
从实际的著述内容来概括,可以说,我研究的文化管理哲学包括了三个部分:文化哲学(含伦理学、文化和文化产业),管理哲学(含国学与管理、企业文化和企业伦理),文化管理的哲学(含社会正义、国家治理和企业家精神等)。
前两个部分也是为第三个部分奠定了基础。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恰好和我今年毕业的博士生的论文题目是一致的(该博士论文题目是《国家治理与社会正义》)。
因为近年来我一直在研究“正义的公平”视野下的国家治理和社会分配正义(社会保障正义)之间的关
系。
我认为,需要经过行政改革之后,政治改革才有支撑。
因此,我很关注一种可以在日常行政管理中付诸实践的正义理论,特别是纠正正义的主张,它也是我的系列原创性思想内容之一。
在以上所涉及的六个主要领域中,我都围绕一些自己所提出的核心概念(独特的名称,如“身份性伦理”或者“活动经济”等)来认识自己所研究的领域的某些本质特点,以便更加通俗易懂,或者至少更加形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我看来,学者的使命是努力创造出足以启迪人们的智慧(或者知识)。
当然,我也并没有刻意追求与众不同;但是我希望自己确实能够注重实事求是和学以致用。
在学术领域,我的老师们都不喜欢一下的三类人的做法:有的人没有研究就当起人生导师,把严肃的问题当鸡汤;有的学者喜欢拉虎皮(比如出书的标题是什么给“北大学生上课”之类,假冒的或者没意义的—我们的职责就是给北大的本科生、硕士生、专业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进修教师、副教授、教授、总裁班学员、在职研究生、旁听生、各地来的干部和大官员们上课啊),有的学者喜欢当御用文人。
我觉得老师们对学术的态度都是很严肃的。
因此,虽然我的观点不一定正确或者深刻,但都是经过我自己理解而且是独立深思的结果。
文化管理哲学或许是个崭新的课题。
它的核心是以文化驱动或者提升管理(含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如奢侈品的塑造和政府治理、公共管理等),乔布斯的经验就值得企业界借鉴。
我希望自己能够超越其他学者们已有的研究,并能给读者带来启发。
(系列内容且听下回分解)(陈少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我的文化管理哲学(2)
陈少峰
我从中国哲学、伦理学、文化、习俗和对国外文化的比较研究等角度入手来开始对文化问题的研究。
在研究文化产业的时候又研究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区别和联系。
把文化和管理结合起来,特别是发现了国学与管理具有重大的联系,包括外儒内法的文化形态对今天的持续影响力,对文化具有了崭新的视角。
从四个角度来理解文化就可以大体把握了文化的本质。
其一,文化是我们身上的共性,是历史积累的结果。
其二,文化体系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不是轻易就可以改变的。
其三,文化的元素具有提升人们生活品质和改善产业、提升附加价值的功能。
其四,文化建设必须以核心价值为重点,而且需要体系化和具体化。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当今文化发展的两种模式。
文化事业注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以及文化资源用以公众福利的目标。
文化产业不仅是商业上的事项,而且是国际化竞争和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点。
如果认真研究和了解苹果公司(包括乔布斯的皮克斯动画电影公司)和奢侈品企业的增值服务模式,就可以发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必要性和以文化驱动产业发展的辉煌成效。
文化具有双刃剑的特点:一方面可以满足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的需求;另一方面它又代表着保守性和惰性。
总之,文化底蕴深的地方
一般比较保守,其对创新的排斥也对文化产业带来很大的挑战。
我的文化管理哲学(3)
陈少峰
我从对文化与其它概念的区别入手来分析不同语境下的文化问题或者与文化相关问题,从中发现了许多人们混淆的概念或者问题意识。
就以“文化资源”的概念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的说法作为讨论的例子吧。
我对历史文化的研究表明,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历史上传承下来或者流传至今的文化具有“双刃剑”的特点。
一方面,文化底蕴深的地方具有文化更强烈的共识;另一方面,文化底蕴深的地方也有惰性和保守性,排斥改革和变革。
因此,把历史文化底蕴当做一种所谓的资源并不贴切。
就是说,它有时是一种资源,有时则是一种阻力。
“文化资源大省转变为文化产业大省”等等的提法就缺乏逻辑的和事实的依据。
再以“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为例。
这里的民族的不是政治意义上的种族,而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本土的地域特征的意识。
一种区域文化特色在旅游上比较有价值,但是作为产品就不容易走远,就像周立波用上海话说脱口秀或者唱闽南歌,都是在证明“越是民族的越是走不出去的”。
因此,“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并不是指文化产品的出口和传播,而是指保护特色文化对人类做出了贡献,就
是“越是保护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就是越对世界文化多样性保护做出了贡献”的意味。
文化的多内涵和多类别的特点就需要我们对文化的理解采取“结构化”梳理的方法,就是尽量建立层次化的内涵定位区别的认知方式,把带着“文化”字样的组合词如“文化事业”、“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等等的意义区别开来。
在明确其区别和各自的内涵定位之后,再去理解它们之间存在的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