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刮器机构的设计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汽车雨刷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汽车雨刷机构
汽车雨刷机构方案设计
小组成员:王宇 赵世明 张彬 王金良
2014年6月
工艺原理及 工艺动作过

方案设计动画 及机构简图
方案分析与选择
目录 CONTENTS
工艺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概述): 刮水器通过在挡风玻璃上不断来回移动 擦除积水,保持车窗洁净
刮雨 刮臂(与摇杆相连)
连杆(带动) 小电机(驱动) 工艺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细述)
主要参考文献
谢谢!
小组成员:王宇 赵世明 张彬 王金良 2014年6月
刮片(与刮臂相连一起在 摇杆驱动下摆动) 摇杆(往复运动)
曲柄(整周运动)
方案设计动画及机构简图
本低
雨刷机构设计方案一演示动画曲柄摇杆结构可以通过曲柄的转动带动摇杆摆动来完成刮刷 这一基本动作;而且其独特的急回特性能够较好提高雨刷对 雨水的刮刷效率,最终使机构顺利完成了雨刷设计的目的。
设计方案一机构示意图
设计方案三机构示意图
本低
雨刷机构设计方案四演示动画
本方案中通 过电动机带 动曲柄转动 ,从而实现 两个摇杆相 向运动,实 现擦拭动作
设计方案四机构示意图
以曲柄摇杆为基础的多杆机构,在原动曲柄的驱动 下,通过连杆实现从动杆的大摆角摆动
设计方案五机构示意图
1 方案一:体积小,结构简单。双臂同步无碰撞 2 方案二:摆杆摆动角度范围较小。 3 方案三:凸轮带动不稳定,凸轮与挡板有动摩擦;中间固定部位较长影响视线。 4 方案四:两摇杆双曲柄,较复杂,双臂不同步 5 方案五:工作可靠,但占用空间较大,容易出现死点。
本低
雨刷机构设计方案二演示动画
本方案中通过电动机带动曲柄转动,从而实现两个摇杆 同步运动,实现擦拭动。作此机构摆杆摆动角度范围较 小。

汽车雨刷器设计

汽车雨刷器设计

一.刮水器的机构简介及运动原理汽车风窗刮水器是利用汽车刮水的驱动装置,如运动简图所示:风窗刮水器工作时,由电动机带动齿轮装置1-2,传至曲柄摇杆装置2'-3-4,将电动机单向连续转动,转化为刷片4做往复摆动,其左右摆动的平均速度相同。

刮水器的运动简图二.设计数据设计内容曲柄摇杆机构设计及运动分析曲柄摇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符号n1k φL AB x L DS4G4JS4M1单位r∕min(°)mm mm mm N㎞·㎡N·㎜数据30 1 120 60 180 100 150.0150030 1 120 80180 100 150.01500三.刮水器机构相关数据的计算及分析3.1 计算极位夹角θ=180 (k-1)(k+1) ∴θ=0°可见该机构无急回作用,可以达到摆臂左右摆动速度相同的要求。

3.2 计算BC的长度∵L AE =180㎜, L AB =60㎜,且L AB =L CE, ∴L BC =180㎜ 3.3 计算AB 杆和CD杆的关系 ∵cos30˚=CE/CD=23AB ∴CD=332AB四.加速度,速度多边形的计算分析4.1 方案一的速度加速度分析: 如下图所示速度与加速度多边形如下p ' b ' c ''c 'mm LAB60=在左极限位置, 由已知条件可得:W L VAB AB B⨯=60m/s π230(÷⨯=)WAB∴anc =L W AB AB ⨯2=0.592m ²/s选取比例尺μv =0.01(m/s)/mm,μa =0.1(m ²/s)/mm 由理论力学公式得:0,=+=VV V V CBCBC, s m V BC /188.0=∵a a a a tbc nBC B C ++= ,∴s m L L V a BC BC BC n BC /195.022=⨯⎪⎪⎭⎫ ⎝⎛= ∴a a a n BC n B t C +=︒⨯30sin s m a t C/573.12= s m a C /573.1p`c`2au =⨯=在右极限位置:速度与加速度多边形如下∵0,=+=V V V V C BC B C ∴s m V BC /188.0=∵ 0,=++=a a a a a nC t BC n BCB C a n B=L W AB AB ⨯2=/s 0.592m 2,0=a n C ∴s m L L V a BC BC BC n BC /195.022=⨯⎪⎪⎭⎫ ⎝⎛= 由加速度分析图可得a a a n B n BCt C =+︒⨯60cos , s m a t C /792.02= s m a C /792.0p`c`2au =⨯=4.2 方案二速度和加速度分析:速度与加速度多边形如下 p ' b ' c ''c 'L AB =80mm在左极限位置, 由已知条件可得:W L VAB AB B⨯=60m/s π230(÷⨯=)WAB∴anc =L W AB AB ⨯2=0.789m ²/s选取比例尺μv =0.01(m/s)/mm,μa =0.1(m ²/s)/mm 由理论力学公式得∵0,=+=V V V V C BC B C ∴s m V BC /251.0=∵ 0,=++=a a a a a nC t BC n BCB C ∴s m L L V a BC BC BC n BC /350.022=⨯⎪⎪⎭⎫ ⎝⎛= ∵a a a n B n BC t C =+︒⨯60cos ,∴s m a t C/278.22= s m a C /278.2p`c`2au =⨯= 在右极限位置:速度与加速度多边形如下∵ 0,=+=V V V V C BC B C , ∴s m V BC /251.0=∵0,=++=a a a a a nC t BC n BCB Cs m L L V a BC BC BC n BC /350.022=⨯⎪⎪⎭⎫ ⎝⎛=由加速度分析图可得a a a n B nBC tC =+︒⨯60cos,s m o a t C /878.2= s m a C /878.0p`c`2au =⨯= 五.动态静力分析5.1对两方案进行受力分析 惯性力F S4=G/g × a C =15÷9.8×1.573=2.408N 惯性力矩MS4=JS4× a C =0.5*1.573=0.787N·m对方案二,同理可得惯性力F S4=G/g × a C =15÷9.8×2.278=3.487N 惯性力矩MS4=JS4× a C =0.5×2.278=1.139N·m 由功用要求分析可得,应选取惯性力及惯性力矩较小,对杆件冲击力较小的方案一六.MAD仿真建模分析速度与加速度6.1仿真运动轨迹6.2分析速度与加速度图线方案一方案二加速度比较方案一方案二由图分析可得:方案一的在两极限位置的速度差较方案二的小,且方案一的加速度比方案二的要小。

雨刮器__毕业设计

雨刮器__毕业设计

汽车雨刮器的机构设计
方案2 简图 1 2 支座 摇杆 4 3 连杆 摆杆 5 蜗轮
汽车雨刮器的机构设计
分析: 蜗轮5转动带动摇杆2,摇杆2带动连杆4移动,从而使摆杆3左右 以一定频率摆动,达到刮水的效果。 该方案优点: 1.整体构建布局可以在汽车上较为容易实现; 2.机构简单实用; 3.设置急回特性(推杆快,收杆慢),因为在刮片起挂前,挡风 玻璃上附着的雨水量相对较多,对司机观察前方路线不利,这时 刮片需快速挂清雨水,而在回程时玻璃上雨量较少,这时慢挂可 进一步刮净雨水,是玻璃保持相对较长的清晰度。同时急回特性 的运用也提高了雨刮器的工作效率; 4.在雨刮器收杆的时候,刮片贴紧挡风玻璃下沿时间较长,这就 可以让雨刷器间隔工作。 这个方案的工作部位是目前市场上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结构, 在这种结构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动力部分出发,去设计更高效 的雨刮器。
汽车雨刮器的机构设计
1.雨刮器简介
• 如下图1所示,雨刮器的一般结构原理图,雨刮器的动力源来自电 动机,它是整个雨刮器系统的核心。雨刮器电动机的质量要求是相当高 的。它采用直流永磁电动机,安装在前档风玻璃上的雨刮器电动机一般 与蜗轮蜗杆机械部分做成一体。蜗轮蜗杆机构的作用是减速增扭,其输 出轴带动四连杆机构,通过四连杆机构把连续的旋转运动改变为左右摆 动的运动。雨刮器电动机采用3刷结构以方便变速。间歇时间由间歇继电 器控制,利用电机的回位开关触点与继电器电阻电容的充放电功能使雨 刮器按照一定周期刮扫。
汽车雨刮器的机构设计
确定了数据后,雨刷器的总体方案效果图如下
汽车雨刮器的机构设计
图中,绿色细实线代表雨刷器处于第一个极限位置,而黑 色粗实线代表雨刷器处于第二个极限位置。 如图,蜗轮是逆时针转动的,初始状态如图B所示,此时雨 刷停留在玻璃下沿,当蜗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到如图A所示,即 刚好经过了一个工作行程时,雨刷刚好从玻璃下沿顺时针运动 到竖直位置(如图A所示),即雨刷也恰好经过了一个工作行程, 此时,蜗轮继续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当再次转到如图B的初始位 置时,这一过程是回程过程,则雨刷也刚好从竖直位置沿逆时 针转回玻璃下沿(如图B所示),由此,一个工作周期结束,以 后的运动总是周而复始的循环往复运动。

汽车雨刮设计规范

汽车雨刮设计规范

汽车雨刮设计规范一、概述汽车雨刮是车辆上用来清洁挡风玻璃上雨水、灰尘等杂物的装置。

其设计规范的制定对于确保驾驶员安全视线、提升行车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安装位置等多个方面介绍汽车雨刮设计规范。

二、结构设计规范1.软性刮片:刮片应选用高弹性、耐候性能良好的材料,如天然橡胶或硅胶。

刮片的表面应设计为弧形,以确保整个刮片与挡风玻璃能够充分接触,减少残留水迹。

刮片的细颗粒应当均匀、紧密,不能有毛刺或杂质,以免刮伤挡风玻璃。

2.手动操作机构:手动操作机构的设计应便于驾驶员的操作,需要方便稳固的开关按钮或拉杆,并且在手动操作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传递力与稳定性。

3.自动清洗机构:自动清洗机构应基于传感器或计时器的信号来启动,能够根据雨水大小和频率进行智能清洗,以降低驾驶员的操作频率。

三、材料选择规范1.刮片材料:刮片应采用高弹性、耐候性良好、耐高温变形的材料。

天然橡胶和硅胶是常见的刮片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磨损和耐候性能。

2.雨刮机构材料:雨刮机构的主要材料应选用高强度、抗腐蚀的材料,如不锈钢、铝合金等,以保证雨刮机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四、安装位置规范1.刮片安装位置:刮片应与挡风玻璃成一定角度,以确保刮片能够将雨水顺利刮除,不产生漏刮现象。

刮片安装时需要考虑驾驶员的视野范围,尽量减少遮挡。

2.刮片长度:刮片的长度应覆盖整个驾驶员的视野范围,同时需要适应不同车型的挡风玻璃倾角。

五、其他规范1.刮片噪音:汽车雨刮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应尽量降低,不影响驾驶员的正常听力。

2.刮片寿命:刮片的使用寿命应达到一定标准,例如可正常工作一定时间后才需要更换,以确保雨刮性能的持久及驾驶安全。

3.雨刮机构防冻:对于寒冷地区,雨刮机构应具备防冻功能,以确保在极寒天气条件下正常工作。

4.雨刮倾斜角度:雨刮的倾斜角度应变化适切,不宜过大或过小,以保证刮片刮除雨水的效果。

六、结语汽车雨刮设计规范的制定是为了确保驾驶员的行车安全,提升行车体验。

汽车雨刮器设计范文

汽车雨刮器设计范文

汽车雨刮器设计范文
雨刮器的分类
一般来说,汽车雨刮器可以分为电动式和手动式。

电动式雨刮器是由
一个电动机驱动,控制电路可以控制电动机的运转,根据控制信号的不同,可以控制雨刮器的刮水次数和刮水时间,从而实现对汽车的清洁刮水。


据控制信号的不同,还可以实现间歇式刮水、调整定量刮水、自动停止等
功能。

手动式雨刮器是通过手动操作来实现控制的,一般用一个手柄将雨刮
器弹出运行,一般设计为甩拉式,即根据手柄的操作来调节雨刮器的刮水
时间,从而实现刮水的控制。

雨刮器的设计
雨刮器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驱动部件,主要由电动机、控制器和
装置部件组成,另一部分是雨刮器乳化剂,主要由乳化剂、刮胶,刮片等
构成。

驱动部件是汽车雨刮器的核心部件,主要负责雨刮器的驱动。

一般采
用电动机驱动,由电源供电,根据控制信号的不同,可以实现对雨刮器的
控制,进而实现雨刮器的行驶。

几种可擦车窗雨刷器的结构方案设计

几种可擦车窗雨刷器的结构方案设计

几种可擦车窗雨刷器的结构方案设计
一种常见的可擦车窗雨刷器结构方案设计是传统型的雨刷器,它由一
个金属臂和一个橡胶刷头组成。

金属臂一端连接到汽车的雨刷器驱动系统,另一端连接到橡胶刷头。

橡胶刷头贴合在车窗表面,当金属臂受到驱动系
统的作用时,橡胶刷头会在车窗表面移动,清除雨水和杂物。

这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容易出现刮伤车窗的情况。

另一种可擦车窗雨刷器结构方案设计是多关节伸缩式雨刷器。

这种雨
刷器由多个关节连接在一起组成,每个关节都可以伸缩自如,在清洗车窗
时可以更好地贴合车窗曲面。

这种设计可以提高雨刷器的清洁效果,但是
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还有一种可擦车窗雨刷器结构方案设计是电动雨刷器。

这种雨刷器内
置电机驱动系统,可以根据雨刷器传感器检测到的车窗湿度自动启动和停止,清除车窗上的水滴和杂物。

电动雨刷器的清洁效果更好,但是需要额
外的电源供应,成本也更高。

另外,还有一种创新型可擦车窗雨刷器结构方案设计是喷水式雨刷器。

这种雨刷器内置水箱和喷水装置,可以在清洗车窗的同时向车窗表面喷洒
清洁液,提高清洁效果。

喷水式雨刷器可以避免刮伤车窗的情况,但是需
要定期补充清洁液。

在设计可擦车窗雨刷器时,需要考虑清洁效果、结构稳定性、使用寿
命和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

每种结构方案都有其优缺点,可
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雨刷器设计。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可擦车窗
雨刷器的设计也将不断创新,为车辆驾驶者提供更好的视野和行驶安全保障。

轿车雨刮器结构设计方案

轿车雨刮器结构设计方案

轿车雨刮器结构设计方案1.1虚拟样机技术虚拟样机技术是一种崭新的产品开发方法,它足一种基于产品的计算机仿真模型的数字化设计方法。

这些数字模型即虚拟样机(virtual prototype),将不同工程领域的开发模型结台在一起,它从外观、功能和行为上模拟真实产品.支持并行工程方法学。

虚拟样机技术涉及多体系统运动学与动力学建模理论及其技术实现,是基于先进的建模技术、多领域仿真技术、信息管理技术、交互式用户界面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综合应用技术[21]。

虚拟样机技术是在CAx(如CAD、CAM、CAE等)/DFx(如DFA、DFM等)技术基础卜的发展,它进一步融合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仿真技术,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复杂系统全生命周期、全系统、并对它们进行综合管理,从系统的层面来分析复杂系统,支持“由上至下”的复杂系统开发模式。

虚拟样机技术不仅是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领域的成功应用,更是一种全新的机械产品设计理念。

一方面与传统的仿真分析相比,传统的仿真一般是针对单个子系统的仿真,而虚拟样机技术则是强调整体的优化,它通过虚拟整机与虚拟环境的耦合,对产品多种设计方案进行测试、评估,并不断改进设计方案,直到获得最优的整机性能。

另一方面,传统的产品设计方法是一个串行的过程,各子系统(如:整机结构、液压系统、控制系统等)的设计都是独立的,忽略了各子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与协同求解,因此设计的不足往往到产品开发的后期才被发现,造成严重浪费。

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可以快速地建立包括控制系统、液压系统、气动系统在内的多体动力学虚拟样机,实现产品的并行设计,可在产品设计初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系统的测试分析作为整个产品设计过程的驱动。

1.2虚拟样机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近年来,虚拟样机技术及其应用已经获得重大进展,已经具备处理日益复杂的工程问题的能力,被广泛地应用在汽车制造业、工程机械、航天航空业、国防工业及通用机械制造业等不同领域中。

汽车雨刷器的设计

汽车雨刷器的设计

汽车雨刷器的设计汽车雨刷器是一种用于清除雨水和其他污垢的设备,安装在汽车的前风挡玻璃上。

它通过来回地摆动雨刷片,使其密接地贴合于玻璃表面,并通过刮擦动作将水滴和污垢从玻璃上清除。

汽车雨刷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刮刀材料、刀片形状、刮刀压力和振动等。

本文将介绍汽车雨刷器的设计要点。

首先,刮刀材料是汽车雨刷器设计的关键之一、常见的刮刀材料有橡胶和硅胶两种。

橡胶刮刀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和弹性,适用于多种天气情况下的刮水工作。

硅胶刮刀主要用于对玻璃表面进行更加细腻的清洁,但相对比较脆弱,容易磨损。

其次,刀片形状也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刮刀的形状可以根据玻璃弯曲的半径来设计,以确保整个刮刀的表面完全贴合于玻璃的曲率。

此外,为了确保刀片在擦拭过程中稳定、均匀地接触到玻璃表面,可以采用多点接触或双点接触的设计。

刮刀的压力也是一个重要的设计要点。

刮刀与玻璃之间的压力必须适度,既能够确保刮刀牢固接触玻璃表面,又不会过高导致刮刀变形或玻璃破损。

通过合适的刮刀支撑设计和弹簧力调节装置,可以保证刮刀始终保持适当的压力。

振动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振动的出现会导致刮刀在玻璃表面产生噪音和摩擦力的不均匀,影响清洁效果。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汽车雨刷器的振动阻抗,并通过减振装置来降低振动产生的影响。

此外,驱动系统的设计也非常关键。

传统的驱动方式是通过电动机或电磁线圈传动刮刀片的来回运动。

然而,近年来一些高端车辆开始采用无刮片雨刮器,在玻璃上形成分子层,使水珠能够更容易滑过,不需要刮片的运动。

这种无刮片雨刮器不仅提高了清洁效果,还降低了噪音。

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创新设计也逐渐应用于汽车雨刷器上。

例如,雨刷器上的光传感器可以感知到降雨情况,自动启动雨刷工作。

此外,还有一些智能型雨刷器可以根据车速自动调整刮拭频率,以提供更好的刮拭效果。

综上所述,汽车雨刷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刮刀材料、刀片形状、刮刀压力和振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刮器机构的设计摘要: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作为主动安全装置的后视镜是驾驶员间接视野的主要特征。

本设计首先对后视镜的结构形式及研究状况进行了介绍;针对目前观后镜在雨天雨水及时常有灰尘附于上视野变差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刮水及清洗系统的后视镜总体布置设计的思路;对后视镜刮水传动机构及清洗系统作了详细的设计,完成了相应机构设计计算过程;并对刮水及清洗系统控制电路了进行了设计。

所设计的后视镜系统可以在下雨天间隙清除镜面上附着的雨水,在镜面上附着尘土时根据需要进行清洗,实现后视镜良好视野。

关键词:后视镜刮水装置清洗系统设计Abstract:Security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human existence, as an active safety device,the Rear view mirror is the driver's main features of indirect vision. At first,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structure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 Rear view mirror;Against the deterioration of vision problem when the Rear view mirror used in rain day or dust on it ,the rearview mirror general design ideas of a cleaning system with wiper are been Proposed .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rear-view mirror wiper cleaning system detailed design, comple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mechanism design calculation process, and the wiper and washing system control circuit has been designed. The design of the mirror system can clear the water on the rain mirror when attaches to the rain, and it can clean the mirror when the mirror attaches to dust as needed to achieve good vision mirror.Keywords:Rear view mirror wiping device washing system Design目录1.引言 (1)1.1汽车后视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后视镜刮水器研究的目的意义 21.3课题来源 22. 后视镜刮水器及清洗系统的方案设计 (4)2.1概述 42.2方案设计 42.2.1设计方案的确定 (4)2.2.2驱动方式的选择 (4)2.2.3确定传动方式 (5)2.2.4确定螺杆长度和螺母的移动范围 (5)2.2.5确定清洗装置方案 (5)3. 后视镜传动机构设计 (6)3.1电动机的选择63.1.1刮水电动机功率选择 (6)3.1.2 确定电动机的转速 (6)3.2 齿轮的设计 63.2.1.选择齿轮类型、材料及精度等级 (6)3.2.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7)3.2.3 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9)3.2.4几何尺寸计算 (11)3.3轴的设计123.3.1输出轴的设计计算 (12)3.3.2输入轴的设计 (13)3.3.3中间轴的设计 (14)3.4轴承的设计153.4.1中间轴轴承的设计 (15)3.4.2输出轴轴承的设计 (19)3.5螺杆、螺母的设计204. 后视镜刮水及清洗系统的控制电路设计 (27)4.1概述274.2电路组成274.3 刮水器往复运动电路设计284.4清洗电路原理设计284.5刮水片自动复位电路设计 (29)5. 参考文献 (31)6. 小结 (31)致谢 (33)1. 引言1.1 汽车后视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为最主要的现代化交通工具之一,汽车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人们对于汽车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汽车要安全运行,与驾驶员接受信息正确确与否、信息输入装置的多少和快慢有着重要影响。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有80%的信息是靠视觉得到的,确保良好的视野是预防汽车事故的必要条件,所谓的视野是驾驶员行车时的视线范围。

一般情况下,按视野获得的方式可分为直接视野和间接视野,直接视野就是驾驶员在驾驶位置时,直接透过前风窗玻璃、车门玻璃和后风窗玻璃所能直接、清晰地看到的道路的范围大小。

间接视野即驾驶员通过内外后视镜看到的车辆后方情况的清晰图像,图像所反映的范围即为得到的视野。

后视镜是驾驶员间接视野的主要保证,因而后视镜的合理布置和表面的清洁时提高汽车主动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国内外后视镜刮水器材料的收集与整理,总结出目前国内外后视镜刮水器的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将一根伸缩杆套入导杆内并与导杆滑动连接,在伸缩杆的一侧轴向连接一排水拨,在导杆上设有凹槽和水拨对应连接。

该装置与后视镜连接后,可形成来回转动、左右来回及上下来回拨水,使得清洁到位,收取时便于隐藏。

将直流电机通过齿轮组连接转臂,转臂连接雨刮板在后视镜上摆动,从而实现将后视镜上的雨水或水汽刮掉。

将两个电磁铁对置安装在刮臂两侧,每个电磁铁能产生相反方向磁力线。

将两个电磁铁能使两个活动铁芯同时做相向或相背运动的激磁绕组并联成一组。

并联后的两组激磁绕组与继电器的两个静触点连接,动触点和振荡器通过开关与电源相接。

继电器磁化线圈受振荡器控制。

刮臂安装在刮臂轴上。

刮片插接在刮臂上且停止位置由挂接在刮臂顶端的回位弹簧控制。

两个电磁铁中的两个活动铁芯通过连杆分别接于刮臂轴两侧对称处的刮臂上。

刮水器装于安装底板上。

通过电磁使刮臂来回移动,从而实现将后视镜上的雨水或水汽刮掉。

一种刮水器是由动力、减速箱、曲柄和刮水杆构成,利用动力转动,经减速箱减速带动曲拐作圆周运动,使与之活动连接的刮水杆往复摆动,将挂在倒后镜上的水珠刮掉。

1.2 后视镜刮水器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必备的交通工具。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为了确保司机能可以看到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在各种汽车的外部都装有一种可以用来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的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的镜子——汽车后视镜。

可当司机在雾天或雨天行驶时,由于雾气造成的后视镜镜面的积雾、冬天积霜或雨水侵袭会造成司机对侧后方的视线不清,从而使驾驶员在行车时很难通过后视镜看清情况,特别是驾驶大型车辆需左转弯、右转弯、变道、倒车等情况时,影响了行车安全。

此时驾驶员需伸出车窗外进行清洁镜面表面,这样极不方便,又是暂时措施,雾气及雨水又会马上使之模糊不清。

因此,为了功能上的完备,驾驶的安全性及操作的方便性,必须采用各种装置,当产生上述情况时,驾驶员就可方便地开启这种装置,解除不必要的后顾之忧。

1.3 课题来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必备的交通工具。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为了确保司机能可以看到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在各种汽车的外部都装有一种可以用来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的看清楚这些位置情况的镜子——汽车后视镜。

可当司机在雾天或雨天行驶时,由于雾气造成的后视镜镜面的积雾、冬天积霜或雨水侵袭会造成司机对侧后方的视线不清,从而使驾驶员在行车时很难通过后视镜看清情况,特别是驾驶大型车辆需左转弯、右转弯、变道、倒车等情况时,影响了行车安全。

此时驾驶员需伸出车窗外进行清洁镜面表面,这样极不方便,又是暂时措施,雾气及雨水又会马上使之模糊不清。

因此,为了功能上的完备,驾驶的安全性及操作的方便性,必须采用各种装置,当产生上述情况时,驾驶员就可方便地开启这种装置,解除不必要的后顾之忧。

本课题是针对已有的后视镜刮水器的基础上设计一个更简单、更实用的刮水器,凭借启动雨刷传动装置以驱动雨刷刮除后视镜镜面上的水气,以使镜面保持明亮,可供车辆驾驶清楚观看到后视镜内反映的景象,以确保行车安全。

2. 后视镜刮水器及清洗系统的方案设计2.1 概述后视镜作为汽车行驶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工具,其作用与否,直接关系到驾驶员接受信息时的正确与否、信息输入的多少。

2.2 方案设计2.2.1 设计方案的确定本课题是在已有的设计的基础上设计一个更简单、更方便的刮水器。

通过翻阅大量资料和专利,最终设计出以下三种方案:方案一:此方案采用的是与前挡风玻璃的传动原理相同的。

该刮水器由动力、减速箱、曲柄和刮水杆构成,利用动力转动,经减速箱减速带动曲拐作圆周运动,使与之活动连接的刮水杆往复摆动,将挂在后视镜上的水珠刮掉。

方案二:此方案的刮水器由动力、链、链轮和刮水杆构成。

利用动力转动,经链轮传动,带动螺杆旋转,使与之连接的刮水杆往复摆动,从而将后视镜上的水珠刮掉。

方案三:本方案提供了一种汽车后视镜的雨刷装置,通过传动组带动雨刷以刮除后视镜所沾附的水滴等污物。

其中传动组分别固设于后视镜的内部空间内,各传动组包括有一电动机、两组啮合的齿轮、移动座、固定架,其中衔接杆上方与雨刷连接,电动机的轴心带动主动传动轮旋转,并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轮旋转,从动轮旋转带动螺杆的旋转,螺杆的正逆方向旋转时,使其上的螺母带动雨刮器来回移动,固定架的两侧各设有感测组件—位置传感器。

来实现螺杆的正反转。

以上三种方案中,方案一采用的是曲柄摇杆结构,对空间范围要求很大,并已有设计出来,所以不以采用;方案二中需采用链接结构,传动精度不高,所以也不以采用,所以最终确定以第三种方案进行设计。

2.2.2 驱动方式的选择由于永磁式电动机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本刮水器的选用电机驱动方式,选用永磁式电动机。

2.2.3 确定传动方式在机械的传动中,其传动方式主要有:摩擦传动、链条传动,齿轮传动、皮带传动、蜗轮蜗杆传动、棘轮传动、曲轴连杆传动、气动传动、液压传动、钢丝索传动(电梯中应用最广)、联轴器传动、花键传动等。

对于本刮水器的传动方式,由于对于刮水器需传递准确的传动比,且传递运动需准确可靠、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因此采用两对齿轮传动的传动方式来进行传动。

2.2.4 确定螺杆长度和螺母的移动范围本刮水器是根据大众后视镜的大小做为参考来进行设计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