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模式创新

合集下载

学校教研活动创新举措(3篇)

学校教研活动创新举措(3篇)

第1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研活动作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其创新与变革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我校在教研活动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旨在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以下是我校在教研活动方面的创新举措:一、构建“三位一体”的教研体系1. 校本教研:以学校为单位,由校长、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组成的校本教研团队,负责制定教研计划、组织教研活动、开展课题研究等。

校本教研旨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 区域教研:以区域为单位,由区域内各学校教师组成的教研团队,共同开展教研活动。

区域教研旨在加强校际交流,促进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区域内教育教学水平。

3. 国家级教研:以国家级教育部门为主导,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教研活动,了解国内外教育教学发展趋势,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素养。

二、创新教研活动形式1. 专题研讨:针对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教师进行专题研讨,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的深入思考。

2. 观摩课例: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3. 同课异构:选取同一课题,由不同教师进行教学展示,通过对比分析,找出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促进教师共同进步。

4. 教学竞赛:定期举办教师教学竞赛,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

5. 教学反思: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加强教研队伍建设1. 选拔优秀教研组长:选拔有责任心、业务能力强、善于沟通协调的教师担任教研组长,为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2. 培养学科带头人:通过选拔、培训等方式,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发挥他们在教研活动中的引领作用。

3. 提高教师教研素养: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教研培训,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搭建网络教研平台1. 建立学校教研网站:将学校教研活动、优秀教学资源、教师研究成果等上传至网站,方便教师随时查阅、交流。

学校校本教育教学研究与创新模式构建与实践经验总结

学校校本教育教学研究与创新模式构建与实践经验总结

学校校本教育教学研究与创新模式构建与实践经验总结一、背景介绍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和期望越来越高。

学校校本教育教学研究与创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成为了各个学校关注的重点。

本文旨在总结学校在校本教育教学研究与创新方面的经验与做法,为其他学校提供参考。

二、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重视度提升随着对校本教育教学研究的认识加深,学校开始重视并提升其研究的重要性。

学校领导层明确了校本教育教学研究的战略地位,并将其纳入到学校发展规划中。

三、研究团队建设学校建立了专门的校本教育教学研究团队,由教育专家、科研人员和优秀教师组成。

这个团队负责指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提供指导和支持。

四、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学校注重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研究水平。

学校还设立了一些专项经费,用于资助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和研究项目。

五、深化课程改革学校通过深化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学校开设了一些创新型课程,如科学探究课程、艺术创作课程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

六、积极营造创新氛围学校积极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和教师进行创新研究。

学校组织了一系列创新活动,如科技创新比赛、文化艺术展示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七、建立校际合作机制学校与其他学校建立了校际合作机制,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进行资源共享和交流。

学校组织了校际交流活动、教研研讨会等,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合作。

八、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学校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建立了教育教学研究平台。

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分享教学资源、交流研究成果,提高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九、组织教师研究项目学校组织教师开展小型研究项目,鼓励教师进行实证研究。

学校为教师提供了项目申报和经费支持,促进了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十、建立评估机制学校建立了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评估机制,对教师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和认可。

学校还设立了一些奖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创新校本教研以提升教师教学领导力

创新校本教研以提升教师教学领导力

创新校本教研以提升教师教学领导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领域的不断变革,教师的教学领导力愈发显得重要。

而作为提升教师教学领导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校本教研在近年来备受重视。

通过校本教研,教师们可以在学校内部形成合作学习、共享教学资源的平台,有效地提升教学水平和领导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创新的校本教研模式来提升教师的教学领导力。

一、加强校本教研的组织建设要提升教师的教学领导力,首先需要加强校本教研的组织建设。

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教研机构或部门,负责组织和推动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

该机构需要拥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研团队,负责指导和支持教师开展教研活动。

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教研管理制度,明确教研工作的目标、内容、规范和评价标准,确保教研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学校还可以通过建立教研团队、设置专职教研岗位等方式,吸引和激励教师参与校本教研。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使教研工作得到持续稳定地开展,为提升教师的教学领导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拓展校本教研的内容与形式除了加强组织建设外,拓展校本教研的内容与形式也是提升教师教学领导力的重要途径。

校本教研的内容应当贴近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学校的发展需求,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可以结合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研究,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拓展校本教研的形式也是提升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关键。

除了传统的教研活动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教学观摩、课题研究、教学设计比赛等。

这些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促进教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相结合,提升教师的教学领导力。

三、强化校本教研的指导与支持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领导力,校本教研需要得到充分的指导与支持。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专家进行学术指导,邀请优秀教师进行教学示范,开展教研成果展示等方式,为教师提供专业化的指导与支持。

学校还可以建立教研成果分享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成果,促进教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立足以校为本 创新教研制度2篇

立足以校为本 创新教研制度2篇

立足以校为本创新教研制度立足以校为本创新教研制度精选2篇(一)在立足以校为本、创新教研制度方面,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 建立多元化教研团队:组建由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老师组成的教研团队,促进跨学科、跨年级的交流与合作。

可以通过定期的教研活动、教学观摩等方式实现。

2. 创新教研形式:不仅限于传统的集体备课和研讨会,可以引入更加灵敏多样的教研方式,如教学设计大赛、教学案例分享、教学反思研究等,激发老师的教学创新思维。

3. 鼓励老师自主选择教研课题:老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研究方向及学校的需求,自主选择教研课题,并结合课堂实际进展研究。

学校可以提供相应的支持,如指导老师选题、提供教研经费等。

4. 提供专业学术培训:为老师提供专业学术培训的时机,包括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培训,进步老师的教学才能和专业素养。

5. 建立有效的教研成果评价机制:通过评价老师的教研成果,如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施行效果等,鼓励老师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6. 加强校际教研合作:与其他学校建立教研合作的机制,通过互相交流、学习、借鉴经历,进一步促进老师教研程度的提升和教育教学程度的进步。

总之,立足以校为本、创新教研制度需要学校提供有效的支持和资,激发老师的热情和创造力,为教研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这将有助于进步老师的教学程度,促进学校的开展。

立足以校为本创新教研制度精选2篇(二)立足以校为本,创新教研制度,可以从以下方面进展考虑和理论:1. 建立多元化的教研团队:组建由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和不同经历的老师组成的教研团队,提供不同的观点和经历,丰富教研的内容和方法。

2. 引入教研课题制度:设立教研课题,鼓励老师根据自身需求和学校开展方向进展研究,提升老师的专业才能和教学程度。

3. 制定教研时间安排:合理安排老师的教研时间,确保老师有足够的时间进展教研活动,如开展课堂观摩、教案备课等,进步老师的专业素养和表现程度。

校本教研活动创新(3篇)

校本教研活动创新(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教研活动作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校本教研活动的创新策略,构建多元化发展平台,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整体发展。

一、引言校本教研活动是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传统的校本教研活动往往以讲座、观摩课、经验交流等形式为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但存在形式单一、内容局限、缺乏创新等问题。

因此,创新校本教研活动,构建多元化发展平台,成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校本教研活动创新策略1. 转变教研理念,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理念校本教研活动的创新首先要从转变教研理念开始,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理念。

学校应充分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关注教师的需求和兴趣,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校本教研活动的核心。

2. 创新教研形式,丰富教研内容(1)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研活动。

利用网络平台,搭建线上教研社区,实现资源共享、互动交流;同时,开展线下教研活动,如课题研究、教学观摩、专家讲座等,丰富教研形式。

(2)注重实践性教研。

鼓励教师将教研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开展教学实践、案例分析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3)开展跨学科教研。

打破学科界限,促进教师跨学科合作,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3. 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提升教研质量(1)选拔优秀教研组长,提高教研组的整体水平。

(2)培养教研骨干,发挥他们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3)建立教研团队,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搭建多元化发展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开展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2)设立教师发展基金,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

(3)开展教师评价改革,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三、构建多元化发展平台的实践案例1. 案例一:开展“教学设计大赛”学校组织教师参加教学设计大赛,鼓励教师创新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创新农村学校校本教研模式

创新农村学校校本教研模式

创新农村学校校本教研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创新教育模式是必不可少的。

校本教研模式就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在农村学校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什么是校本教研模式、校本教研模式的理论基础、校本教研模式的实施策略以及校本教研模式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什么是校本教研模式校本教研模式是指在农村学校内部建立起一种由校本教师主导、以学校为平台、以教育实践为核心的教研机制。

校本教研模式的目的是通过集体合作、交流共享,提升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校本教研以学校为基础,权重在于教师的参与,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相互支持的氛围。

二、校本教研模式的理论基础校本教研模式的形成离不开教育学的相关理论支持。

其中,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和教学研究共同体是校本教研模式的核心思想。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旨在促进教师之间的学习和共享,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学研究共同体则强调教师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反思与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校本教研模式的实施策略要有效实施校本教研模式,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实施策略。

首先,要加强学校领导力,为教师提供支持和引导。

其次,要建立学校教研团队,培养教师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同时,要提供相关的教研资源和平台,例如教研活动、教研讲座等,以便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和共享。

此外,要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发展计划,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四、校本教研模式的重要性校本教研模式对于农村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校本教研模式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

其次,校本教研模式能够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学校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最后,校本教研模式能够促进农村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整个地区的教育水平。

总之,农村学校要想提高教育质量,创新校本教研模式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和教学研究共同体,加强学校领导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农村学校的教育水平将得到有效提升。

创新校本教研活动(3篇)

创新校本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校本教研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研究模式,已经成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我校决定开展一系列创新校本教研活动,旨在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使教师能够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2. 培养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师从“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3. 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4. 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邀请教育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内容包括教育改革动态、教育教学理论、教学策略与方法等。

通过专家的讲解,使教师能够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2. 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组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观摩,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课例进行展示。

观摩后,组织教师进行研讨,分析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学设计大赛组织教师参加教学设计大赛,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设计出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方案。

通过比赛,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学设计水平。

4. 教学案例分享鼓励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案例,通过案例的交流,使教师能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同时,学校将定期组织教学案例评选活动,对优秀案例进行表彰和推广。

5. 教学反思与总结要求教师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学校将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总结交流,分享教学心得,共同提高。

6. 教学基本功训练开展教学基本功训练活动,包括板书、粉笔字、多媒体运用、教学设计等。

通过训练,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为课堂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7. 教学技能竞赛举办教学技能竞赛,内容包括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

通过竞赛,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

校本教研活动新形式(3篇)

校本教研活动新形式(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教研活动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传统的校本教研活动模式在满足教育教学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探索新的校本教研活动形式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校本教研活动的新形式。

二、网络教研1. 网络教研的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将网络技术应用于校本教研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2. 网络教研的形式(1)网络教研平台:利用网络平台,如QQ群、微信群、论坛等,开展线上教研活动。

教师可以在线上分享教学经验、讨论教学问题、交流教学心得。

(2)网络教研直播:通过直播平台,如腾讯课堂、网易云课堂等,开展线上教研讲座、研讨会等活动。

教师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线上授课,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3)网络教研社区:建立网络教研社区,教师可以在社区内分享教学资源、讨论教学问题、开展教学研究。

3. 网络教研的优势(1)突破地域限制:网络教研可以打破地域界限,让更多教师参与其中,提高教研活动的覆盖面。

(2)提高教研效率:线上教研活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节省教师的时间和精力。

(3)资源共享:网络教研平台可以方便地分享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翻转课堂1. 翻转课堂的背景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中讨论交流、课后巩固拓展,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2. 翻转课堂的形式(1)课前自主学习:教师提前将教学视频、课件等资源上传至网络平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2)课中讨论交流: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课后巩固拓展: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

3. 翻转课堂的优势(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锻炼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校本教研活动的创新(3篇)

校本教研活动的创新(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教研活动作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

传统的校本教研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面对新形势下的教育需求,创新校本教研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校本教研活动的创新。

一、创新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1. 线上线下相结合传统的校本教研活动主要依托学校内部开展,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线上教研活动也逐渐成为可能。

将线上线下相结合,可以拓宽教研活动的范围,提高参与度。

例如,通过线上平台进行课程研讨、教学资源分享、教学案例分析等,让教师们在不同的时间、地点进行交流,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2. 多元化组织形式校本教研活动可以采用多种组织形式,如专家讲座、教学观摩、课题研究、案例研讨等。

根据不同教师的需求和兴趣,设计多样化的教研活动,使教师能够在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

3. 跨学科教研打破学科界限,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拓宽知识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通过跨学科教研,教师可以学习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从而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

二、创新教研活动的内容1. 关注核心素养校本教研活动要紧密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教师要在教研活动中探讨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强化问题导向教研活动要突出问题导向,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

通过问题解决,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

3. 注重教学实践教研活动要注重教学实践,鼓励教师将理论应用于实践,通过实践检验理论的正确性。

同时,教师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提炼教学规律,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教学成果。

三、创新教研活动的评价机制1. 多元化评价方式校本教研活动的评价要多元化,既要关注教师的专业素养,又要关注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贡献。

评价方式可以包括教师自评、同行互评、领导评价等。

2. 强化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要贯穿于教研活动的始终,关注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成长过程。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聚焦活动促成长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聚焦活动促成长

完善创新校本教研模式的长效机制
建立多元化教研平台
通过线上线下的多元化教研平台,打破时空限制,实现 跨年级、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推广优秀教研成果
定期组织校内外的优秀教研成果展示和分享活动,鼓励 教师们将教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际,提高教学质量。
制定激励机制
制定创新校本教研模式的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教研活 动并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励更多的 教师参与教研活动。
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以校为本,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发挥学校自身优势,提高学校的教育教 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进而模式的实施策略
建立有效的组织架构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全面负 责校本教研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同时建立学科 教研组、年级备课组等基层组织,确保校本教研 的顺利开展。
提高教师对创新校本教研模式与聚焦活动的认识与参与度
加强宣传和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强对创新校本教研模式和聚焦活动的 宣传和教育,提高教师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
激发教师的内驱力
通过培训、交流、实践等方式,激发教师对创新校本教研模式和 聚焦活动的内驱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相关活动。
建立合作与交流机制
建立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机制,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共享资源和经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聚焦活 动促成长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 • 聚焦活动促成长 •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下的活动案例 •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与聚焦活动的展望与建议
01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
定义与特点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是指在学校范围内。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教研活动。促进 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

创新教研活动模式(3篇)

创新教研活动模式(3篇)

第1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研活动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教研活动模式,构建高效互动的学习共同体。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创新教研活动模式的方法和策略。

一、转变教研观念,树立合作共享意识1. 突破传统教研观念的束缚,树立以教师专业成长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研理念。

2. 强化团队合作,倡导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3. 建立共享机制,鼓励教师将教育教学经验、教学资源等进行共享,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二、创新教研活动形式,提高教研实效1. 丰富教研活动内容,开展多样化的教研活动,如教学观摩、案例分析、课题研究、专题讲座等。

2. 创设互动式教研模式,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翻转课堂等形式,提高教师参与度。

3. 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研平台,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实时互动。

三、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提升教研能力1. 加强教研团队建设,选拔优秀教研员,培养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教研队伍。

2. 开展教研员培训,提高教研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者。

3. 鼓励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为教研活动提供有力支持。

四、关注教师需求,开展个性化教研1. 了解教师实际需求,针对不同教师的专业特点和教学风格,开展个性化教研活动。

2. 关注教师职业成长,为教师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心理辅导、技能培训等服务。

3. 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跟踪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指导。

五、加强教研成果转化,推动教育教学改革1. 将教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推广优秀教研成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3. 开展教育教学评价,对教研成果进行科学评估,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六、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拓展教研视野1. 开展校际教研交流活动,借鉴先进经验,拓宽教研视野。

2. 建立校际教研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一、引言教育教学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而校本教研作为一种以学校为依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研究活动,对于推进教育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创新校本教研模式,推进教育教学。

二、校本教研的概念校本教研是指在学校内部自发进行的,在教师主导下,围绕学校的教学实际和发展需要,通过教学观摩、教学研讨、教学设计等一系列活动,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改进学校的教学质量。

校本教研具有以下特点:1.以教师为主体:校本教研的核心是教师,教师通过参与教研活动,分享教学经验,相互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2.以学生为中心:校本教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设计和实施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活动。

3.在学校内部进行:校本教研在学校内部进行,通过学校内不同学科组成教研组,开展研讨和观摩等活动。

三、创新校本教研模式的必要性现有的校本教研模式存在一些弊端,如活动常规化、缺乏系统性、参与度不高等。

因此,创新校本教研模式至关重要。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创新校本教研模式可以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使其关注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2.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创新校本教研模式,学校可以通过教研活动来分析和总结教学中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促进教育教学:创新校本教研模式可以促进教育教学的。

通过教研活动,教师们可以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参与教育教学。

四、创新校本教研模式的实施方法1.构建学习共同体:构建学习共同体是创新校本教研模式的基础。

学校可以通过设立教研组,组织教研活动,搭建教师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2.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学校应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激发其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可以通过组织教研展示、教学竞赛等形式,激励教师的参与和投入。

学校教研活动创新做法(3篇)

学校教研活动创新做法(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教研活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传统的教研活动存在诸多弊端,如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缺乏实效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学校教研活动创新做法,旨在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和实效。

二、创新做法1. 转变教研活动组织形式(1)打破传统教研组界限,组建跨学科、跨年级的教研团队。

通过整合优势资源,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

(2)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研活动。

利用网络平台,组织教师在线研讨、分享经验,提高教研活动的覆盖面和时效性。

(3)设立教研活动日,确保教研活动常态化、制度化。

将教研活动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明确活动时间、内容和要求。

2. 创新教研活动内容(1)聚焦教育教学热点问题,开展专题研讨。

针对教育教学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组织教师进行深入研讨,寻求解决方案。

(2)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开展个性化培训。

根据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3)引入教育专家、学者参与教研活动,提升教研活动的层次。

邀请教育专家、学者开展讲座、研讨,为教师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3. 丰富教研活动形式(1)开展教学观摩、示范课等活动,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

通过观摩、示范,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组织教师开展教学反思,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通过反思,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3)开展教学竞赛,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通过竞赛,促进教师间的良性竞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 强化教研活动评价(1)建立教研活动评价机制,对教研活动进行全程监控。

通过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教研活动的实效。

(2)将教研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对教研成果进行推广应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3)建立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记录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成果。

通过档案,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行跟踪和评价。

三、结语学校教研活动创新做法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完整版)校本教研模式创新

(完整版)校本教研模式创新

建构教研团队引领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白沙黎族自治县第一小学我校地处海南山区,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本地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

为此,我校“基于问题,立足校本”,凝聚教研团队力量,研创出了团队引领模式,它已成为我校年轻教师专业成长非常有成效的途径。

为此,我们多年来研究的核心就是建构教研团队引领模式,开展系列化的教研活动,并让新教师更专业化,长效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就业的成就感,并让其成为了我校强师的一大特色。

一、常态教研制度化,扎实教师专业根基教研即教育研究。

是指总结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研究教学方法。

我校的教研文化已成为一种常规化、制度化的研训活动。

如“三活动”(即集体备课活动、学习观摩活动、经验交流活动)、“四种课(即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和同上一课)”、“五个一(即每周听一课、每学年上一公开课或示范课、每学期写一篇论文、一篇质量较高的反思和案例)”这些多样性的教研常规活动,为新教师扎实了专业基础,让所有老师在教研活动中,互相竞技,二、课题研究,扭转教师就业心态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新课程改革提出校本教研的问题,就是为了由原来的“经验型教师”向专业化的“研究型教师”转轨,提供了一种互补、完善的协同合作、共同发展的平台,校本教研已成为教师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阶梯。

三、师徒结对,提升课堂教学理念四、外派学习研修,开阔教育业务视野五、搭建展示平台,体验专业成长快乐11课题 26名骨干教师,9名县级骨干教师1、常规研训活动制度化,常态教研富有活力同课异构,即对同一课题,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根据理解不同、构想不同、策略不同、模式不同,大家在比较中互相观摩、学习和借鉴,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同课异构”的核心理念就是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做到“从教师走向学生”。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促学校内涵式发展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促学校内涵式发展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促学校内涵式发展随着教育的推进,校本教研成为了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校本教研是指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育目标,以学校为单位展开的一种教研活动。

它主要依靠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着力解决学校存在的教学问题,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是指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时采用了一系列新颖而创新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教研内容的创新上,还包括了教研形式的创新、教研评价的创新等多个方面。

通过创新校本教研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挥教研活动的功能,有效地推动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首先,创新校本教研模式能够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在传统的教育教研中,教师在参与教研活动时多是被动的接受教研命题,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创新校本教研模式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和创新空间,鼓励他们自主选择教研课题,研究和探讨自己感兴趣和有待改进的教学问题。

这样一来,教师们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提高了教研的参与度和质量。

其次,创新校本教研模式能够促进课程。

校本教研活动紧密围绕课程开展,针对学校内部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通过引入多种教研工具和方法,如课堂观摩、教学设计比赛、教学反思等,使教研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教师们在进行教研活动时能够积极参与到课程的工作中,提升了课程的效果。

再次,创新校本教研模式能够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教师们有机会与同事进行交流和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通过教研活动,教师们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同时,教研活动也为学校内部的教育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供了平台,促进了学校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

最后,创新校本教研模式还能够促进学校的学科发展。

校本教研旨在解决学校内部的教学问题,针对性强、实用性强。

通过教研活动,学校能够发现和培养学科带头人,推动学科的专业化、深化和发展。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鼓励教师们集思广益、共同研究,提出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为学科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动力。

教研活动的创新模式(3篇)

教研活动的创新模式(3篇)

第1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研活动作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其创新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教研活动往往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参与度低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教研活动的创新模式,旨在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提供新的思路。

一、多元化主题选择1. 结合教育热点:针对当前教育领域内的热点问题,如核心素养、素质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使教师能够紧跟教育发展趋势。

2. 关注教师需求:根据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学生管理等方面,设计实用、有效的教研活动。

3. 结合学科特点: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如数学学科可以举办“数学思维培养”研讨会,语文学科可以举办“阅读教学策略”讲座等。

二、创新活动形式1. 线上线下相结合:利用网络平台,如微信群、QQ群等,开展线上教研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互动交流。

同时,定期举办线下研讨会、工作坊等,增强教师之间的面对面交流。

2. 案例分析与实践:通过分析优秀教学案例,让教师学习借鉴,提高教学水平。

同时,鼓励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学问题。

3. 跨学科交流:打破学科界限,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

例如,举办“语文与历史”学科融合研讨会,探讨如何将语文教学与历史教学相结合。

4. 体验式学习: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实践活动,如观摩公开课、参与教学竞赛等,让教师在实践中提升教学能力。

三、丰富活动内容1. 教学方法研讨:针对教学中的难点、痛点,开展教学方法研讨,如小组合作、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等。

2. 课程设计与实施:针对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研讨,提高课程质量。

3. 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探讨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如在线教育、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助力教育教学创新。

4. 教师心理素质提升: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开展心理素质培训,提高教师应对工作压力的能力。

本校教研活动的创新方案

本校教研活动的创新方案

本校教研活动的创新方案
一、前言
在当今教育领域,教研活动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动本校的教研活动,我们提出了以下创新方案。

二、创新方案
1. 建立多元化的教研团队
我们计划建立一个包含文科、理科、艺术、体育等多个学科领域的教研团队,以推动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

这将有助于突破学科壁垒,促进教师之间的跨学科合作,提高教研成果的整体质量。

2. 引入专业化的教研指导
我们将聘请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教研指导,通过定期的指导会议、座谈交流等形式,帮助教师们解决教学中的难题,指导教研方向,提升教研水平。

3. 开展主题式的教研活动
我们计划每学期开展一次以特定教育热点为主题的教研活动,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组织教师交流分享教学经验,促进教师在该主题领域的教学水平提升。

4. 建立教研成果展示平台
我们将建立一个在线平台,用于展示教师的教研成果,并鼓励教师们积极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创新。

这将激励更多教师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5. 设立教研成果奖励机制
为了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我们将设立教研成果奖励机制,对在教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和表彰,激发更多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总结
通过以上创新方案的实施,我们相信能够有效推动本校教研活动的发展,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学校的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希望广大教师们积极参与,共同打造一个更加繁荣、创新的教研环境。

以上是本校教研活动的创新方案,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和积极参与。

以上内容为创新方案提纲,仅供参考。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为单位,由教师自主发起、研究、实施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校本教研采取教师主导、集体合作的方式,开展基于实际教学的研究活动,目的是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相比于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校本教研模式具有很多优势。

首先,校本教研模式能够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传统模式中,教师的活动往往受到课程安排和学校要求的限制,很少有时间和机会进行研究和创新。

而校本教研模式可以让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来选择研究课题,并能够与其他教师进行合作,从而增强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校本教研模式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很少有机会与其他教师交流和合作,导致教师之间的孤立和机会的浪费。

而校本教研模式鼓励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可以促进经验的共享和教学理念的碰撞,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再次,校本教研模式能够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具有挑战的任务,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难以解决这些问题,而校本教研模式可以让教师们围绕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集体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校本教研模式能够培养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

校本教研模式强调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教师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通过参与校本教研,教师们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创新校本教研模式是一种重要的推动教育教学的方式。

它能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培养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从而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应该积极推行校本教研模式,为教师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条件,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创新学校教研活动形式(3篇)

创新学校教研活动形式(3篇)

第1篇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教研活动作为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其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变革。

传统的教研活动往往以讲座、观摩课、研讨等方式为主,这些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但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单一的活动形式已无法满足教师多样化的需求。

因此,创新学校教研活动形式,成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创新学校教研活动形式。

一、多元化活动形式1. 体验式教研体验式教研强调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具体形式包括:教学观摩、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比赛、教学反思等。

通过这些活动,教师可以亲身体验教学过程,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2. 项目式教研项目式教研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团队合作、共同研究,实现教育教学改革。

具体形式包括:课题研究、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建设等。

教师可以围绕某一主题,开展项目研究,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3. 网络教研网络教研利用互联网技术,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资源共享、交流互动。

具体形式包括:在线课程、网络论坛、在线研讨等。

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交流,拓宽视野,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二、创新活动内容1. 跨学科教研跨学科教研强调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促进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的提升。

具体形式包括:跨学科教学设计、跨学科案例分析、跨学科研讨等。

通过跨学科教研,教师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课程思政教研课程思政教研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形式包括:课程思政案例分享、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比赛、课程思政研讨等。

通过课程思政教研,教师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创新教学手段教研创新教学手段教研关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具体形式包括: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研讨、教学软件应用培训、教学资源开发等。

通过创新教学手段教研,教师可以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校本教研创新活动(3篇)

校本教研创新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我校决定开展校本教研创新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激发教师创新思维,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和认识,使教师具备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能力。

2. 激发教师创新思维,培养教师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5.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1. 新课程改革理念学习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和理论,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使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有全面、深入的认识。

2. 教学设计比赛开展教学设计比赛,鼓励教师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案。

通过比赛,激发教师创新思维,提升教学设计能力。

3. 教学观摩与研讨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课例,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

课后进行研讨,分享教学心得,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4. 教学反思与总结要求教师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同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总结,梳理教学成果,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5. 教学研究课题申报与实施鼓励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申报教学研究课题。

学校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教师完成课题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

6. 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邀请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为教师进行专业发展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7. 教师团队建设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开展团队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四、活动组织1. 成立校本教研创新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2. 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内容、要求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构教研团队引领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白沙黎族自治县第一小学我校地处山区,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本地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

为此,我校“基于问题,立足校本”,凝聚教研团队力量,研创出了团队引领模式,它已成为我校年轻教师专业成长非常有成效的途径。

为此,我们多年来研究的核心就是建构教研团队引领模式,开展系列化的教研活动,并让新教师更专业化,长效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就业的成就感,并让其成为了我校强师的一大特色。

一、常态教研制度化,扎实教师专业根基教研即教育研究。

是指总结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研究教学方法。

我校的教研文化已成为一种常规化、制度化的研训活动。

如“三活动”(即集体备课活动、学习观摩活动、经验交流活动)、“四种课(即公开课、示课、优质课和同上一课)”、“五个一(即每周听一课、每学年上一公开课或示课、每学期写一篇论文、一篇质量较高的反思和案例)”这些多样性的教研常规活动,为新教师扎实了专业基础,让所有老师在教研活动中,互相竞技,二、课题研究,扭转教师就业心态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新课程改革提出校本教研的问题,就是为了由原来的“经验型教师”向专业化的“研究型教师”转轨,提供了一种互补、完善的协同合作、共同发展的平台,校本教研已成为教师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阶梯。

三、师徒结对,提升课堂教学理念四、外派学习研修,开阔教育业务视野五、搭建展示平台,体验专业成长快乐11课题 26名骨干教师,9名县级骨干教师1、常规研训活动制度化,常态教研富有活力同课异构,即对同一课题,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根据理解不同、构想不同、策略不同、模式不同,大家在比较中互相观摩、学习和借鉴,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同课异构”的核心理念就是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做到“从教师走向学生”。

虽然每节课都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但学校始终把有效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在这个大环境的影响下,每个教师的理念都得到提升,在教学中更注重过程,既注重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又重视学生情感的熏与价值观的提升。

风格迥异,特色鲜明,共同展示和谐的课堂教学;诠释“学生主体,快乐学习,高效掌握”的真正涵。

“同课异构”教研模式,有利于促进教师在开放、多元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做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真正实现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成长1、规集体备课活动,提高备课成效出台《集体备课要求与管理办法》,安排学校领导挂钩学科,参加备课组活动,指导学科备课。

备课组长负责组织组集体备课,并认真撰写活动计划、总结,填写活动记录,以提高本组教师的教学能力。

领导身体力行,深入指导。

班子成员带头执行“师带徒计划”、“巡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评价制度”等,特别是在教师集体备课工作中,学校领导坚持每个星期按时参加挂钩年级学科组的集体备课活动,以此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2、落实“四种课”教研制度,提供成长平台为了给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展示平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我校坚持执行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上一节公开课的教研制度。

对于年轻的教师、跟班的教师,要求纳入本县名师工作室的帮带工程,在工作室成员的指导下完成公开课任务,且可参加各级的优质课、赛课活动。

2015至2016学年度我校共上123节公开课,其中包含“一人一课”、优秀教师示课、校优质课、校外交流课、县级赛课、与名师同课异构等多种课型,以此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研的成效。

3、坚持开展教师阅读活动继续开展教师“沐浴书香飞扬理想”读书第三期活动,安排教师在一年里至少读完4至6本基础教育理论书籍、教育哲学教育管理、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教育随笔或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

(具体书目学校图书馆提供,亦可自选。

)提高教师的阅读量,创新交流方式,切实推进我校“书香校园”建设。

“课题研究”发展模式――提供了教师自我提升的平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要把学生带入高速公路的入口,让学生在高速公路上享受自由和幸福。

不要背不动的书包,而要让学生带走终生受用的东西:带走乐学、善学的情感态度;带走主动自觉的好习惯;带走可再生的基础知识;带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这是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和价值追求。

在实现这一追求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而又科学的研究。

因此,会有许许多多课题产生。

纸上谈兵,会误人误己,而参与其中,身体力行,亲自体验,会解决很多困惑与难题。

我们针对这些问题,确定为几个研究课题,分到不同的课题研究小组,参与不同科研课题研究的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共同承担研究任务,发扬团队精神,使教师在互动合作中发展,在研究取证中自我提高。

我与学校的同事参与了省“十一五”教育技术课题《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调查及研究对策》研究工作,通过座谈分析阻碍课堂教学良好效益的原因,进行集体备课,轮流上课比较,渗透有效学习方法,向学生发调查问卷,分阶段以测试、统计、分析等方式来开展研究工作,引导教师研究自己,研究其他教师,研究学生,在比较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得到提升。

课题研究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而针对自己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产生的课题,对自己的教学具有促进作用。

所以开展课题研究,能为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提供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以课题研究促团队成长凝聚团队力量形成合力,发挥科研的引领作用,已是学校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

从2003年,我校乃至我县承担第一个省级子课题研究任务起,就提出了“科研强师,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

坚定地树立“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促质量”的教育科研理念,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科研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常规教学研究为基础,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科研导向,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

从而促进教师成长,打造科研型教师队伍,扎扎实实地开展本地的教研教改工作。

我校先后承担省级立项课题11个,目前已结题8个。

我们坚持教育科研的服务、指导、管理三大职能,不断探索教育规律,创造科研亮点,抓出科研成果,形成我校强师的一大特色,进一步发挥科研团队的优势力量。

科研促教师专业成长的方面,行之有效的师资培训方法见证了实效。

我们由教导处组织落实,由教研室进行学习、指导、监控与评价,由学校保障与实施,拟请省外有关课程教学专家、课堂指导专家,引领同学科、教育教学同伴互助互学,逐步形成有共性规律、有操作流程、有个性风格的“智慧好课堂”,逐步培育我们自己的名师优课,逐步培育会系统思考、有个性成长、快乐生活的知名学生与名师。

26位省级骨干教师,9位县级骨干教师的成长就是最好的例证。

我校的课题研究成果采取边实验边总结,边提升边检验的做法。

如2003年开始着手研究的省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主体性教学对数学能力促进作用》,我们就在2004年4月26日至2006年6月11日,先后在省、县里开展大型的课堂教学展示观摩活动至少有6场,受益教师共有一千多人次。

可见,课题研究活动促进我县教研的有效开展。

当然,还有一些课题研究成果,在我县各乡镇学校进行推广:如阅读量的落实策略、生生互动的教学方式、“顺学而导,当堂反馈”的教学模式等在学校的推广与使用,既让教师强化了真研究课堂,真为学生能力发展而教学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班级的教学质量也有了稳步的提高。

二、师徒结对模式对新手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通过接受专业训练和自身主动学习,逐步成长为一名专家型和学者型教师,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持续发展过程。

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新时代教师教育的重要课题。

新手教师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阶段。

师徒结对模式对新手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师徒结对模式: 新手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师徒结对模式是“师徒制”的具体表现。

师徒结对模式是指由新手教师所在学校安排一名有经验的指导教师与新手教师结成对子,对新手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实行“传、帮、带”,促进新手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具体方法。

新手教师在与指导教师的交往互动中,通过观察、借鉴、模仿指导教师的言行,在观察指导教师的成功和失误中学习,在模仿中吸收大量的外部知识和蕴含于指导教师教学行为中的缄默知识,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逐渐拥有教学知识和智慧。

总而言之,师徒结对模式有助于新手教师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帮助新手教师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完成自己的角色转换,尽快适应教师这个职业,并且逐渐在实践中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

(1) 师徒结对的形式。

“一对一”师徒结对( 2) 师徒结对的实施过程。

确定指导教师。

学校选择经验丰富、水平较高、德才兼备的优秀骨干教师作为新手教师的指导教师,帮助新手教师更好地适应教学管理,从而促进新手教师的专业成长。

确定师徒结对,签订结对协议。

( 3) 师徒结对模式的考核与激励机制。

评价与考核师徒结对绩效。

师徒结对的实施,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新手教师的专业成长。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目标,评价和考核师徒结对的实施情况对师徒结对模式本身具有重要的作用。

师徒结对模式的激励机制。

评价与激励机制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新手教师的专业发展。

首先,师徒结对模式坚定新手教师的教师信念,形成角色认同。

其次,师徒结对模式促进新手教师专业教学技能的提升。

再次,师徒结对模式促进新手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提高。

优化师徒结对模式,促进新时代新手教师的专业成长优化师徒结对模式,促进新时代新手教师的专业成长1、创建多样化结对形式,“双导师制”和“多导师制”引领新手教师专业成长多导师制是指有多名优秀教师指导一名新手教师,他们各有分工,共同指导。

“多对一”的师徒结对可以帮助新手教师学到更多的教学技能和隐性知识,同时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同事和指导关系的相互支持、合作、双赢的教师文化。

2、注重过程管理,完善考核与激励机制,确保师徒结对有效进行3、通过师徒结对创建学习共同体,指导教师与新手教师专业能力共同成长4、“网络指导”与“当面指导”相结合,共同促进新手教师专业成长三、外出、引入学习十三年来,我们陆续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采取理论学习、阅读分享、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研培训。

另外,结合课题的开展情况,我们外聘与的名师、教授博士以及省级专家国良、王琴玉、关心凤等十几位专家到我校作专题报告、上示课、进行课堂诊断等活动不少于30场。

为我校教师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

四、搭建展示平台深入课堂教学阵地,提高课堂诊断能力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