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真题文言文阅读汇编()文言文一(含答案).pdf

合集下载

上海高考真题文言文汇编(2010-2019,春考+秋考,附答案译文)

上海高考真题文言文汇编(2010-2019,春考+秋考,附答案译文)

2010年春考文言文(一)①樟树滩违衢州二十里,岸有大樟树,故以名滩。

余以二月初十晚泊滩上,欲登岸往观之,会天雨,道湿不可行。

已而雨歇,月朦胧欲出,轻云蔽之,余与同舟六七人,呼从者秉炬上。

居人燎其干以垣,枝叶皆扶疏垂垣外。

余辈先入门视其干,高数丈,分数枝,四面横斜而下,余辈手相牵环抱之,凡六人乃周,更上一二尺则更大矣。

其枝干披离甚古,往往出人意外。

顶甚平,可列坐十余人,非梯不能上也。

秉炬照之,但见纠结轮囷,蜿蜒攫拿,若群龙相斗。

枝之出于垣外者皆成干,屈曲下属地。

其北一枝尤奇,直入土中,大数十围,类自为一树,不属于干者。

然其文理皆成龙形,腾挪宛转,若龙之升于天。

自垣内视之,则系干之别枝若虹之垂地,首尾无端不可测。

居人以为神,祠而祀之。

②呜呼!樟乃名材。

而其托本也大,其植基也固,含日月之精,受雨露之润,多历年所,遂魁然独出其奇于人间。

而彼榆栎之属,拳曲臃肿,无故而离立于其旁,何为也哉。

17.(4 分)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樟树滩违.衢州二十里()(2)大数十围,类.自为一树()(3)而其托本.也大()(4)而彼榆栎之属.,拳曲臃肿()18.(2 分)下列加点词与“祠而祀之”中的“祠”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会天雨.,道湿不可行B.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D.道.芷阳间行E.侣鱼虾而友.麋鹿19.(2 分)下列加点词与“若虹之垂地”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A.则系干之.别枝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D.耳得之.而为声20.(6 分)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凡六人乃周,更上一二尺则更大矣。

(“凡”、“周”、前一个“更”各一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枝之出于垣外者皆成干,屈曲下属地。

2024上海各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汇编《文言文一》

2024上海各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汇编《文言文一》

2024高三一模文言一汇编【24一模徐汇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4-19题。

(20分)柳敬亭传〔清]黄宗羲①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

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

久之,过江,云间①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曰:“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

”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勾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②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

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②矣。

”又期月,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

”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

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③宁南③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

宁南以为相见之晚,使参机密。

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

宁南不知书,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援古证今,极力为之,宁南皆不悦。

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宁南意合。

尝奉命至金陵,是时朝中皆畏宁南,闻其使人来,莫不倾动加礼,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敬亭亦无所不安也。

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④亡何,国变,宁南死。

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

⑤钱牧斋尝谓人曰:“柳敬亭何所优长?”人曰:“说书。

”牧斋曰:“非也其长在尺牍耳。

”盖敬亭极喜写书调文,别字满纸,故牧斋以此谐之。

嗟乎!宁南身为大将,而以倡优为腹心,其所授摄官,皆市井若己者,不亡何待乎?[注]①云间:松江府的别称。

②欢咍嗢噱:欢笑不止。

③宁南:即左良玉,明末率军与清军作战,南明福王时封为宁南侯。

④委巷活套:民间俗语常谈。

⑤摄官:暂行代理的非正式任命的官员。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然必勾性情(2)故牧斋以此谐之15.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十年上海高考真题文言文一阅读汇编(2024-2025春)(含答案)

十年上海高考真题文言文一阅读汇编(2024-2025春)(含答案)

上海高考文言文一阅读汇编(2024~2024春)文言文一:传记类文章2024年(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16分)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

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

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

非若吏人、百姓然。

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

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

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

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

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则人谁肯固矣( ) (2)其必济( )(3)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 (4)侃率之以乘城( )18.下列句中“为”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项城为叛军困B.县令李侃,不知所为C.吾从板外相为应答D.为君翻作《琵琶行》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1)力不足,死焉,职也。

(2)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20.杨氏对胥吏百姓的一番陈词使得“众皆泣”,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21.联系全文,概括杨氏的性格特点。

(2分)【参考答案】17.(1)坚守,固守(2)胜利(3)一起(4)防守,登18. B19.(1)(反抗的)力气不够,死在这件事情上(这里)(1分),也是(1分)你的职分(1分)。

(2)虽然(1分)这样,任期满了就离职而去(1分),不像差役、百姓那样(1分)。

20.杨氏设身处地为胥吏、百姓考虑(1分),激发出众人保卫家园的志气(1分)。

21.深明大义、有勇有谋、酷爱国家(答对随意一点得1分)。

2024年上海高考文言文

2024年上海高考文言文

2020年上海高考(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20分)宋若水传(宋)朱熹①宋公讳若水,字子渊,成都府双流县人。

自幼即知刻苦为学。

从州举试外省,得奏名,对策廷中,切直无所避,考官不说,犹以冠乙科。

授嘉州龙游县主簿。

②移知神泉县,始至,承废弛之余,首罢追胥①之扰,但以幅纸书负租,与民为期,无敢后者。

不数日,尽偿前令宿逋②。

邑产黄雀,岁供诸司百万计。

公请罢之,民用不扰,而物生亦遂,至今为法。

诸司知其治行,徙知嘉州犍为县。

神泉民相率留之,不能夺也。

③除秘书丞,公为书数万言,历数当时刑赏之缪,宰相闻之怒,出公提举江东常平等事。

上称公诚实,俾移福建。

汀州远且多盗,又名瘴乡,常时使者按行多避不往。

至是群盗甫平,死伤横道,疫疠大作,公独慨然引车罙入,煮药自随,亲问病者饮之。

④除湖南提点刑狱公事。

衡山浮户③有与土人不相中者,曰:“衡山,国之寿岳④。

祠城东故有溪,并城南出。

后或凿城北址,导水使西,不能无断地脉。

请筑山决水,使复故道。

”公曰:“水西出岁久,故道皆为民居。

今欲东之,则是数百家者不无荡析离居之苦。

且寿岳之云,无所经见。

就如其言,则国家中兴在西流之后,尤不宜妄有改作。

”事乃得已。

⑤被旨摄帅事,飞虎军素骄悍,白昼掠人,吏不敢问。

公一以军律绳之赏信罚必士民以是得安其居而军吏亦皆悦服。

[注]①追胥:追租的公差。

②前令宿逋:前任县令拖欠上级官府的赋税。

③浮户:没有固定户籍的人口。

④寿岳:指庇佑国运昌盛,福寿绵延的山。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不能夺也()(2)俾移福建()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民用不扰,而物生亦遂()A.通达B.严厉C.舒展D.长成(2)历数当时刑赏之缪()A.逐一B.严厉C.清楚D.反复17.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6分)至是群盗甫平,死伤横道,疫疠大作,公独慨然引车罙入,煮药自随,亲问病者饮之。

18.第⑤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上海市统编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及答案

上海市统编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及答案

上海市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及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少有才名。

南阳何颗见彧而异之,曰:“王佐才也。

”中平六年,举孝廉。

董卓之乱,弃官归乡里。

比至冀州,袁绍待彧以上宾之礼。

彧每怀匡佐之义。

度绍终不能定大业,乃去绍从操。

操与语大悦,曰:“吾子房也。

”兴平元年,操东击陶谦,使彧守甄城。

会张邈、陈宫以兖州反操,而潜迎吕布。

邈使人谲彧曰:“吕将军来助曹使君击陶谦,宜亟供军实。

”彧知邈有变,即勒兵设备,故邈计不行。

陶谦死,操欲遂取徐州,还定吕布。

彧谏曰:“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

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热麦约食菱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

”操于是大收熟麦,复与布战,兖州遂平。

建安元年,献帝自河东还洛阳,操议欲奉迎车驾,徙都于许。

众多以未可卒制。

彧乃劝操曰:“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

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

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义以致英俊。

”操从之。

操保官渡,虽胜而军粮方尽,书与彧议,彧报曰:“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

”操乃坚壁持之。

遂以奇兵破绍。

十七年,董昭等欲共进操爵国公,九锡备物,密以访彧。

彧曰:“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振汉朝,虽勋庸崇著,犹秉忠贞之节。

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事遂寝。

操心不能平。

会南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帝从之。

至濡须,彧病留寿春,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

帝哀惜之,祖日为之废乐。

谥曰敬侯。

明年,操遂称魏公云。

(节选自《后汉书·荀彧传》)(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B. 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C. 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D. 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上宾之礼,是古代社会生活中对待尊贵宾客的礼节。

上海市统编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及答案

上海市统编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及答案

上海市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及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

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

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

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

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

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

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

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

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

弘治元年上富十五事,悉议行。

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

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

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

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

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

奸人大怒,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

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

帝皆深纳之。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

诸大臣莫敢望也。

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

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

帝悉褒纳。

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

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五年卒,年八十五。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

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卷182)(1)下列对文中画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B.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C.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D.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漕运,古代利用水道调运粮食的运输方式,以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

2024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普通⾼等学校招⽣全国统⼀考试上海语⽂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运⽤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然后君⼦。

(《论语•雍也》)(2)风急天⾼猿啸哀,。

(杜甫《》)(3)司马迁《屈原列传》中的“,”两句,指出屈原志趣⾼洁,所以其作品多⽤⾹草美⼈作⽐。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语段空⽩处,语意连贯的⼀项是()。

(3分)要想真正铲除食品安全谣言滋生的土壤,需要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以识别和抵御谣言的侵袭。

专家指出,应,,,,,重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①通过搭建平台②填补信息真空地带③把科学家、媒体和企业纳入其中④及时满足公众的需求,减少公众误解⑤及时传播正确的食品安全知识和信息A.①③⑤②④B.②③①④⑤C.④①③⑤②D.⑤②①③④(2)吃⼩龙虾的季节到了,关于“⼩龙虾不安全”的说法又成了⼈们关⼼的话题。

⼩明从报刊和⽹络上读到⼀些相关内容,以下最不可信的⼀项是()。

(2分)A.标题:《⼩龙虾⼲不⼲净,⾷客越来越懂经》,来源:《解放⽇报》。

B.标题:《震惊!盘中餐竟然长在污⽔⾥》,来源:《最新发现》公众号。

C.标题:《⼩龙虾或与多种疾病有关》,⽶源:某⽹站《健康养⽣》专栏。

D.标题:《连续多年抽检合格,本地⼩龙虾放⼼吃》,来源:某刊《求证辟谣》专栏。

⼆阅读70分(⼀)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第3-7题。

(17分)⼩明在阅读科学史献时,被《迷⼈的哥⽩尼》这⼀标题吸引。

哥⽩尼到底迷⼈在何处呢?他决定对此进⾏⼀⽂番学习和探究。

迷⼈的哥⽩尼吴国盛○1哥白尼被公认为现代科学的肇始者,他的日心说成为现代科学的常识。

但正如黑格尔所说,熟知不是真知。

谁是哥白尼?他为何要用日心说替代地心说?通常的回答是:哥白尼是一位天文学家,他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了日心说,日心说更符合天文观测事实。

但这样的回答似是而非。

○2其实,哥白尼是一位教士,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天文学研究,在最后的岁月里写出了他的传世之作。

2023年高考上海语文试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和解析word版

2023年高考上海语文试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和解析word版

2023年高考上海语文试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和解析(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9分)儒贾传[明]耿定向世以儒命者,炫智钓奇,有市心焉,儒而贾也。

扶义乐善,仁心为质,儒之行也,贾而有是,不亦儒乎?余慨焉,作《儒贾传》。

①儒贾名豪,字子德,徽之歙人地,姓程氏。

父曰稷,始入楚,止麻城岐亭贾焉。

稷所挟赀微也,而岐又小市,悬山谷中,贸易寡。

亡何,稷卒赀益微子德与兄收父遗赀贾以故不遑业儒。

然伯仲伟干雅姿,识度夷旷,大类儒者。

其为贾,诚心平价,人乐趋赴。

赀渐起,市亦因以辐.辏.。

②岐旁村有郭今者,尝游王文成门,谈良知学。

子德悦而师之,为巍冠褒衣,趋绳视准。

圜圚少年咸相目笑,子德益自喜。

间有从之游者,子德持塵高谈,与相往复,弥.日不辍。

圜圚①少年复相诟曰:“贾而欲赢,而迂言废事,吾见其垂橐归耳。

”子德闻之曰:“燕雀之不知鸿鹄,则斥鷃之笑大鹏,固也。

”③岁侵,尝糜以哺闾阎之饿,而又牍以瘗道路之殍。

出母钱贷人,贫不能偿,辄焚其券。

由是子德高义啧啧满黄②人口矣。

麻城令金勿有治声,闻而贤之,榜书“贾中儒味”旌其门。

里人因咸称子德为“儒贾”云。

④子德虽不废贾,然好儒益甚,远近款.其门者益众,斥奇赢振施之不厌,而财益阜.,不数年,且致千金。

⑤居常训子姓曰:“吾家世受什一③,不事儒。

自吾一染指,而士庶亲悦,贾且什倍。

由是观之,儒何负于贾哉?尔曹勉矣!”优游乡里,年八十三而卒。

[注]①圜匮:街市。

②黄:明代黄州府。

③什一:以十博一,泛指经商。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弥.日不辍()(2)而财益阜.()16.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1)市亦因以辐.辏.A.聚集B.积累C.辐条D.运输(2)远近款.其门者益众A.招待B.寻找C.结交D.拜访17.第①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3分)稷卒赀益微子德与兄收父遗赀贾以故不遑业儒18.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完整word版)08年——15年上海高考文言文一整理汇总,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08年——15年上海高考文言文一整理汇总,推荐文档

2008高考上海语文试卷(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 —21题。

(16分)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

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

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廩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扬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

非若吏人、百姓然。

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 众皆泣。

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

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

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

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17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则人谁肯固•矣()⑵其必济()(3)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4)侃率之以乘•城()18 .下列句中为”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 .项城为叛军困B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C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D .为君翻作《琵琶行》19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1)力不足,死焉,职也。

(2)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20. 杨氏对胥吏百姓的一番陈词使得众皆泣”,原因是。

(2分)21 .联系全文,概括杨氏的性格特点。

(2分)17、答案:4分(1)坚守,固守(2)成功(3)—起(4)防守,登解析:本题是对文言文中实词意义的考查。

重在平时的积累和理解,并注意联系具体句子的意思翻译。

18、答案:2分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

A中的“为”是介词,表被动,译作“被”,B 中的“为”是动词,可译为“做”,C中的“为”是介词,可译作“向”,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在门外向你母亲作答”,D中“为”是介词,译为“替”“给”。

19、答案:⑴(抵抗的)力量不够,死在这件事情上(这里)(1分),也是(1分)你的职分(1分)。

上海市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

上海市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

上海市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送石昌言使北引(宋)苏洵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

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

昌言举进士,日有名。

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

①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

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

吾日益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

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

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

吾晚学无师,虽日当文,中甚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

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庭,②建大旆,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

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

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

”③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

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

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

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

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

”况与夷狄!请以为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啖:吃B. 未成而废废:停止C. 游京师游:游学D. 建大旆建:树立(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又以亲戚故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B. 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庭臣为韩王送沛公C. 安知其至此?则或咎其欲出者D. 吾于昌言独有感也月出于东山之上(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B. 先:先府君,此处指苏洵之父苏序;先,表示对长辈的尊敬。

2024上海各区高三语文二模试题汇编《文言文一》

2024上海各区高三语文二模试题汇编《文言文一》

2024高三二模文言文一汇编【24二模徐汇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4—19题。

(19分)圬者①王承福传〔唐〕韩愈①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

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

听其言,约而尽。

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

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衣食。

余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

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②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

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

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

任有大小,惟其所能。

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

夫镘易能,可力焉。

又诚有功,取其直。

虽劳无愧,吾心安焉。

③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

有一至者、再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

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

”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

④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

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

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

⑤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所谓独善其身者也。

然吾有讥焉,谓其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注〕①圬者:“圬”同“杇”,抹墙的工具镘子。

圬者,指泥瓦匠人。

14.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天宝之乱,发人为兵(2)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15.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1)而归其屋食之当焉()A.还给B.支付C.赠送D.算计(2)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A.贪求B.承受C.侵犯D. 冒充16.第①段画曲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3分)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衣食17.把第④段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近五年上海语文高考真题之文言文阅读一

近五年上海语文高考真题之文言文阅读一

近五年上海语文高考真题之文言文阅读一近五年高考真题之文言文阅读一2010年:(五)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17分)①欧阳公讳晔,字日华。

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

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

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

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

僧以白金千两馈公,公笑曰:“吾安用此? 然汝能听我言乎? 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

”僧喜曰:“诺。

”饥民赖以全活。

②陈尧咨以豪贵自骄,官属莫敢仰视。

在江陵,用私钱诈为官市黄金,府吏持帖,强僚佐署。

公呵吏曰:“官市金当有文符。

”独不肯署。

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③鄂州崇阳,素.号难治,乃徙.公治之,至则决滞狱百余事。

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公自临其狱,出因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

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

”囚不知所以然。

公曰:“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手,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

”囚即涕泣曰:“我杀也,不敢以累他人。

”公之临事明辨,犹古良吏,决狱之术多如此。

所居,人皆爱思之。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少而所与.亲旧 (2)终身不造.其门(3)素.号难治 (4)乃徙.公治之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饥民赖以.全活以.吾一日长乎尔B.至则.决滞狱百余事他植者则.不然C.去其桎梏而.饮食之恍惊起而.长嗟D.决狱之.术多如此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5分)(1)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2)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20.第①段中“公笑曰”的“笑”反映了欧阳晔怎样的心理? (3分)21.本文表现了欧阳晔口口、口口和口口的品质。

(3分)2011年:(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16分)①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

2024年上海市各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汇编:文言文一(16区全)

2024年上海市各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汇编:文言文一(16区全)

2024高三一模文言一汇编【24一模徐汇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4-19题。

(20分)柳敬亭传〔清]黄宗羲①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

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

久之,过江,云间①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曰:“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

”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勾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②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

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②矣。

”又期月,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

”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

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③宁南③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

宁南以为相见之晚,使参机密。

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

宁南不知书,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援古证今,极力为之,宁南皆不悦。

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宁南意合。

尝奉命至金陵,是时朝中皆畏宁南,闻其使人来,莫不倾动加礼,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敬亭亦无所不安也。

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④亡何,国变,宁南死。

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

⑤钱牧斋尝谓人曰:“柳敬亭何所优长?”人曰:“说书。

”牧斋曰:“非也其长在尺牍耳。

”盖敬亭极喜写书调文,别字满纸,故牧斋以此谐之。

嗟乎!宁南身为大将,而以倡优为腹心,其所授摄官,皆市井若己者,不亡何待乎?[注]①云间:松江府的别称。

②欢咍嗢噱:欢笑不止。

③宁南:即左良玉,明末率军与清军作战,南明福王时封为宁南侯。

④委巷活套:民间俗语常谈。

⑤摄官:暂行代理的非正式任命的官员。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然必勾性情(2)故牧斋以此谐之15.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上海市统编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

上海市统编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

上海市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华谭,字令思,广陵人也。

父谞,吴黄门郎。

谭期岁而孤,母年十八,便守节鞠养,勤劳备至。

及长,好学不倦,爽慧有口辩,为邻里所重。

刺史周浚引为从事史,爱其才器,待以宾友之礼。

太康中,刺史嵇绍举谭秀才。

谭至洛阳,武帝亲策之。

时九州秀孝策无逮谭者。

谭素以才学为东土所推。

同郡刘颂时为廷尉,见之叹息曰:“不悟乡里乃有如此才也!”寻除郎中,迁太子舍人。

以母忧去职。

服阙,为鄄城令,过濮水,作(庄子赞》以示功曹。

而延掾张延为作答教,其文甚美。

谭异而荐之,遂见升擢。

及谭为庐江内史,延已为淮陵太宁。

又举寒族周访为孝廉,访果立功名,时以谭为知人。

永宁初,出为郏令。

于时兵乱之后,境内饥馑,谭倾心抚恤,甚有政绩。

迁绥远将军。

时石冰之党陆珪等屯据诸县,谭遣司马褚敦讨平之。

又遣别军击冰都督盂徐,荻其骁率。

以功封都亭候,食邑千户,赐绢千匹。

陈敏之乱,吴士多为其所遇。

顾荣先受敏官,而潜谋图之。

谭不悟荣旨,露檄运近,极言其非,由此为荣所怨。

又在郡政严,而与上司多忤。

扬州刺史刘陶素与谭不善,因法收谭,下寿阳狱。

周馥与谭素相亲善,理而出之。

建武初,授秘书监,固让不拜。

自负宿名,但怏怏不得志。

时晋陵朱凤、吴郡吴震并学行清修,老而未调,谭皆荐为著作佐郎。

或问谭曰:“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闻者称善。

卒于家。

赠光禄大夫,谥曰胡。

(节选自《晋书·华谭传》(1)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B. 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C. 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D. 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秀孝:秀才与孝廉的并称。

上海高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上海高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上海高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一、古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为学一首示子侄彭端淑①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弗之怠,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②而下,尤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归而告以状,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注】①彭端淑,字乐斋,号仪一,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县)人。

清朝官员、文学家,与李调元、张问陶一起被后人并称为“清代四川三才子”。

清代名臣、《四库全书》总篡官纪昀,为解元时即得彭端淑提携,后成为清代学术界权威。

②买舟:租船。

1.下列对划线句子的划分中正确的一项是:()A.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B.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C.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D.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2.与“归而告以状”在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久而弗之怠B.贫者语于富者曰C.子何恃而往D.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尤未能也”中“尤”通“犹”。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2015-2019年上海近五年秋考文言文汇编(答案+译文)

2015-2019年上海近五年秋考文言文汇编(答案+译文)

2015-2019年上海近五年秋考文言文汇编文言文(一)+文言文(二)含答案+译文2015 年秋考文言文(一)①梁彦光,少聪慧,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

”入太学, 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

解褐秘书郎,时年十七。

累迁岐州刺史,后数岁,转相州刺史。

②彦光前在岐州,其.,以静镇之,合境大安,奏课连最,为天③岁余,拜赵州刺史。

彦光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②。

臣自分废黜,无复.之望。

不谓天恩复垂收采。

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

”上从之,复 为相州刺史。

④豪猾者闻彦光自请来,莫不嗤笑。

彦光下车,发摘③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 合境大骇。

相州人情险诐,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

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

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

及大成,当举,行宾贡之礼,又于(节选自《隋书》)【注】①邺都:邺城,相州治所。

②饧:饴糖。

③发摘:揭发。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 分) (1.吾宗( ) (2)其.( ) (3).废黜( ) A. 此. B .称其.19. 第③段画线部分反映了梁彦光当时 的心理状态。

(2 分) 20. 梁彦光两次治理相州,成败迥异,请具体分析其原因。

(5 分)参考答案16.(4 分)(1)振兴(2)质朴(3)料想(4)美好17.(2 分)A18.(5 分)滏阳有个叫焦通的人,侍奉父母礼数缺失,被堂弟控告。

彦光没有判他罪,把他带到州学,责令他在孔子庙观看效法。

评分说明:“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为6 点,1 点有错误扣1 分,扣到0 分为止。

19.(2 分)评分量表:20.(5 分)梁彦光第一次治理相州时,没有针对相州多诡诈的风气(1 分),沿用了在岐州时“以静镇之”的方法(1 分),导致失败。

第二次治理相州时,一方面揭发坏人坏事,严惩狡猾之徒(1 分),另一方面立学兴儒(1 分),以德化人(1 分),取得成功。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分类(多文本文言文阅读)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分类(多文本文言文阅读)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分类(多文本文言文阅读)汇编一、(2024ꞏ新高考Ⅰ卷ꞏ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

帝以为有广之风,使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

及贰师击匈奴[注],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

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

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

”上壮.而许之。

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

陵搏战攻之,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

单于大惊,召八万余骑攻陵。

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

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

士卒多死,不得行。

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

上怒甚,群臣皆罪陵。

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

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蹂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

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

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上以迁为诬罔,下迁腐刑。

久之,上悔陵无救。

上遣(公孙)敖深入匈奴迎李陵,敖军无功还,因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

”上于是族陵家。

既而闻之,乃汉将降匈奴者李绪,非陵也。

陵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

大阏氏死,乃还。

单于以女妻陵,立为右校王,与卫律皆贵用事。

卫律常在单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

(征和三年)三月,遣李广利将七万人出五原,击匈奴。

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材料二:李陵之降也,罪较著而不可掩。

如谓其孤军支虏而无援,则以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其勇,而非武帝命之不获辞也。

陵之族也,则嫁其祸于李绪;迨.其后李广利征匈奴,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亦将委罪于绪乎?如曰陵受单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转战者,匈奴岂伊无可信之人?令陵有两袒之心,单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与汉将相持乎!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而抑称道李广于不绝,以奖其世业。

上海高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上海高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上海高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一、古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为学一首示子侄彭端淑①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弗之怠,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②而下,尤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归而告以状,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注】①彭端淑,字乐斋,号仪一,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县)人。

清朝官员、文学家,与李调元、张问陶一起被后人并称为“清代四川三才子”。

清代名臣、《四库全书》总篡官纪昀,为解元时即得彭端淑提携,后成为清代学术界权威。

②买舟:租船。

1.下列对划线句子的划分中正确的一项是:()A.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B.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C.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D.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2.与“归而告以状”在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久而弗之怠B.贫者语于富者曰C.子何恃而往D.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尤未能也”中“尤”通“犹”。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高考文言文阅读汇编(2003~2015)文言文一:传记类文章2003年(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2-25题。

(11分)太平崔默庵多神验。

有一少年新娶,未几出痘,遍身皆肿,头面如牛。

诸医束手,延默庵诊之。

默庵诊症,苟不得其情,必相对数日沉思,反复诊视,必得其因而后已。

诊此少年时,六脉平和,惟稍虚耳,骤不得其故。

时因肩舆道远腹饿,即在病者榻前进食。

见病者以手擘目,观其饮啖,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

问:“思食否?”曰:“甚思之,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崔曰:“此症何碍于食?”遂命之食。

饮啖甚健,愈不解。

久之,视其室中,病榻桌椅漆气熏人,忽大悟,曰:“余得之矣!”亟命别迁一室,以螃蟹数斤生捣,遍敷其身。

不一二日,肿消痘现,则极顺之症也。

盖其人为漆所咬,他医皆不识云。

2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3分)延.默庵诊之()苟.不得其情()亟.命别迁一室()23.“余得之矣”一句中的“之”是指代。

(1分)2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

(2)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25.这篇文章记叙了崔默庵给一“少年”诊病的全过程:先把脉,再观察□□,然后观察□□,最后发现得病的真正原因是。

(3分)【参考答案】22.请;如果;赶快、急忙 23.病因24.(1)由于眼眶全肿了,不能睁开眼。

(2)对医生告诫我不要吃东西怎么办?(或:医生告诫我不要吃东西,对此该怎么办?)25.饮食居室被漆的气味所伤害2004年(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

”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①,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

少年曰:‘牛不能生马。

’遂持驹去。

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

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②之过也。

使尧在上,咎繇③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

请退而修政。

”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也!”【注】①牸牛:母牛。

②夷吾:即管仲。

③咎繇:人名,法官。

1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以臣名.之名()(2)臣故畜.特牛畜()(3)公诚.愚矣诚()(4)管仲正.衿再拜曰正()20.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A.是为何谷B.何为以公名之C.以臣为愚D.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2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1)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2)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22.从全文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不是愚者。

B.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是愚者。

C.桓公认为愚公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不是愚者。

D.桓公认为愚公不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是愚者。

23.管仲“请退而修政”的原因是,“修政”的内容是。

(2分)【参考答案】19.(1)命名 (2)养 (3)确实(或:真) (4)使……正(或:整理好)20.B21.(1)假使尧在上主政,咎繇当法官,怎么会有夺人马驹的呢?(重点词:“使”“理”“安”兼顾全句) (2)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一样被欺负,也一定不会给他马驹的。

(重点词:“见”“暴”“与”兼顾全句)22.C23.狱讼不正完善法制2005年(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

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释褐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

将之官,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吏,得以文字相乐之意。

王公不答。

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

鞠大失所望。

于是不复冀其相知,而专修吏干矣。

其后,王公入为参知政事,首以咏荐。

人或问其故,答曰:“鞠咏之才,不患不达。

所忧者气峻而骄,我故抑之,以成其德耳。

”鞠闻之,始以王公为真相知也。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知杭州仁和县 ( ) (2)以谢平昔奖进 ( )(3)于是不复冀其相知 ( ) (4)所忧者气峻而骄( ) 18.下面句子中“以”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是A.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B.以谢平昔奖进C.得以文字相乐之意D.以成其德耳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

(2)鞠咏之才,不患不达。

20.王化基对鞠咏“故抑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21.王化基对待下属的可贵之处表现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7.⑴掌管⑵往常(3)希望⑷高傲18. B D19. (1)到了_咏就任后,王化基对他一点儿不加以礼遇,而是非常急切地考核其公务。

(重点:略、课、补出省略)(2)凭鞠咏的才能,不用担心将来不显达。

(重点:患、达)20.担心他恃才傲物21.知人善任2006年(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白少傅居易,文章冠世,不跻大位。

先是,刘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李太尉德裕同分司东都。

禹锡谒于德裕曰:“近曾得白居易文集否?”德裕曰:“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今日为吾子览之。

”及取看,盈其箱笥,没于尘坌,既启之而复卷之,谓禹锡曰:“吾于此人,不足久矣。

其文章精绝,何必览焉!但恐回吾之心,所以不欲观览。

”其见抑也如此。

衣冠之士,并皆忌之,成曰:“有学士才,非宰臣器。

”识者于其答制中见经纶之用,为时所排,比贾谊在汉文之朝,不为卿相知,人皆惜之。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文章冠世()(2)不跻大位()(3)盈其箱笥()(4)为时所排()18.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A.刘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B.所以不欲观览C.衣冠之士D.从流飘荡,任意东西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吾于此人,不足久矣。

(2)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

20.从刘禹锡、李德裕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刘的意图是_______ ,李的态度是_______ 。

21.文中为什么要将白居易与贾谊相比?请联系全文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17.(1)居于首位(2)晋升(3)装满(4)排挤18.B19.(1)我对于这个人,不满意已经有很长时间了(2)(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但没有读过20.向李德裕推荐白居易委婉拒绝21.文中将两人相比,是为了强调白居易和贾谊一样,虽然才能出众,却因遭人贬抑,未能充分施展其才能。

2007年(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

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

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

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甥也。

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

统过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

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

”干雅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

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

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

统性俶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

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

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居中的意思(1)统过干 (2)访以当时之事(3)干雅自多 (4)不矜小节18.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A.博涉书记B.干善待遇C.访以当时之事D.可以自娱19.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想通的亮相是A.作《师说》以贻之B.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C.欲以立身扬名耳D.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2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

(2)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

21.文中写仲长统和高干的交往,突出了仲长统哪些个性特点?【参考答案】17.(1)拜访(2)咨询(3)一向(4)注重18. C 19. AD20.(1)(仲长统)在青州、徐州、并州、冀州一代游历求学,和(他)交朋友的人大多认为他与众不同。

(2)不久,高幹凭借并州(之力)反叛,最终落到了失败的结局21.敢于直言;善于识人;不重名利。

2008年(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16分)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

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

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

非若吏人、百姓然。

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

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

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

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

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则人谁肯固矣( ) (2)其必济( )(3)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 (4)侃率之以乘城( )18.下列句中“为”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项城为叛军困B.县令李侃,不知所为C.吾从板外相为应答D.为君翻作《琵琶行》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1)力不足,死焉,职也。

(2)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20.杨氏对胥吏百姓的一番陈词使得“众皆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21.联系全文,概括杨氏的性格特点。

(2分)【参考答案】17.(1)坚守,固守(2)成功(3)一起(4)防守,登18. B19.(1)(抵抗的)力量不够,死在这件事情上(这里)(1分),也是(1分)你的职分(1分)。

(2)虽然(1分)这样,任期满了就离职而去(1分),不像差役、百姓那样(1分)。

20.杨氏设身处地为胥吏、百姓考虑(1分),激发出众人保卫家园的志气(1分)。

21.深明大义、有勇有谋、热爱国家(答对任意一点得1分)。

2009年(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2题。

沈周①沈周,字启南,长洲人,工诗善画。

年十一,游南都,作百韵诗,上巡抚侍郎崔恭。

面试《凤凰台赋》,援笔立就,恭大嗟异。

及长,书无所不览。

文摹左氏,诗拟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并为世所爱重。

尤工于画,评者谓为明世第一。

②郡守欲荐周贤良,周决意隐遁。

所居有水竹亭馆之胜,图书鼎彝充牣①错列,四方名士过从无虚日,风流文彩照映一时。

奉亲至孝。

父没,或劝之仕,对曰:“若不知母氏以我为命耶?奈何离膝下。

”居恒厌入城市,于郭外置行窝,有事一造之。

晚年,匿迹惟恐不深,先后巡抚王恕、彭礼咸礼敬之,欲留幕下,并以母老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