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软组织肿块超声诊断

合集下载

常见浅表软组织病变超声表现

常见浅表软组织病变超声表现

高频超声诊断四肢软组织肿块各种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及多普勒超声特点分析如下:1 肌肉损伤及血肿损伤的肌肉局部组织水肿、纹理中断、回声减弱;出现血肿时,存在无回声的液性暗区,内无彩色血流显像;时间久之,逐渐出现回声,甚至因机化而成为高回声;2 滑液及腱鞘囊肿滑液囊肿为滑液囊内液体积聚,出现无回声区,无彩色血流显像,本组多为腘窝囊肿;而腱鞘囊肿多见于腕、足背部的关节及肌腱附近,单房的无回声液性暗区,无彩色血流显像;腱鞘囊肿:也可表现为低回声甚至等回声,用谐波试一下,可呈现出“无回声、后方增强”的效果;某些囊性病灶,内部透声不一定好,比如积乳囊肿、舍管囊肿等;3 皮脂腺囊肿边界清晰,壁较厚的囊性肿物,内有细点状回声,呈漂浮状,后方回声增强,加压后可变形,无彩色血流显像;4 关节囊积液关节囊扩张,内出现液性暗区,无彩色血流显示;本组多发生于膝关节;5 纤维瘤发生于皮内的圆形中低均匀回声、边界清楚的、实质的肿块,无彩色血流显像;6 脂肪瘤①位于皮下的多表现为椭圆形、境界清晰,包膜完整,内部均匀的低回声区;②位于肌肉组织内的多为梭形,无明显包膜的不均匀的强回声区,当肌肉收缩时肿块更清晰;均无彩色血流显像;7 腱鞘巨细胞瘤多位于皮下,小于cm的分叶状实质性低回声肿块,中央有强回声分隔,其内可有液性暗区,常有完整包膜,探头加压时肿块可以压缩;彩色血流显像可见闪烁的低速动脉血流,Vp<30 cm/s,RI ~;8 血管瘤多位于皮下或肌肉内;边缘一般多较清楚,而弥漫分布的血管瘤则边界不清;多无明显包膜;实质部分为强回声结构,扩张的血管或血窦为液性暗区,探头加压时液性暗区可以变小或完全消失,取消加压时,液性暗区还原;扩张的血管或血窦内血流缓慢,常有血栓形成及钙化,声像图上表现为肿块内呈强回声光带或光斑,后方伴有声影;彩色血流显像可了解血流的速度、流向及来源;肿瘤也可表现为实质性中等回声结构,肌肉内血管瘤Vp17 cm/s,RI ;9 神经纤维瘤为软组织内类圆形的不均匀低回声区,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后方回声稍增强;彩色血流显像可见条状的低速动脉血流,Vp<30 cm/s,RI ~;10 神经鞘瘤为椭圆形,境界清晰,包膜完整的低回声区,内部可见小片液性暗区,彩色血流显像可见实质部分有较丰富的动脉血流,Vp<20 cm/s,RI ~;11 假性动脉瘤表现为动脉的前方液质不均质包块,瘤颈部与后方的动脉有沟通;彩色血流显像示瘤体内旋转血流,一部分为红色,一部分为蓝色;瘤颈部可见花色血流,频谱多普勒示收缩期血流丛来源动脉进入瘤体,舒张期则为瘤体内血流回入来源动脉;12 肌疝表现为筋膜外、皮下的椭圆形实质性肿块,为肌纤维回声,结构紊乱;内侧与肌肉相连无边缘回声,在外侧可见边界回声;有疝口时,见筋膜回声连续性中断;无彩色血流显像;13 骨化性肌炎表现为肌肉组织内出现强回声肿块,表面光滑或凹凸不平,其后方可见声影;无彩色血流显像;14 横纹肌溶解症表现为在正常肌束内出现梭形的均匀低回声或无回声区,周围肌肉纹理正常;无彩色血流显像;15 炎性包块表现为病变区软组织水肿,回声降低,肌肉纹理模糊或消失;病变的边界不清;当脓肿形成时可见形状不规则的无回声液性暗区;急性炎症充血时,彩色血流显像可见较丰富的血流;16 滑膜肉瘤表现为结节状的实质低回声区,界限清楚,包膜完整,内部回声欠均匀,有液性小暗区;彩色血流显像可见较丰富的血流,内部及周边的RI分别约为及;17 软组织腺泡状肉瘤肿瘤较大,达10 cm以上,呈卵圆形,内部回声极度不均匀,有大小不等的液性暗区,大的暗区构成一囊腔;彩色血流显像在实质部可见较丰富的血流;18 恶性淋巴瘤表现为淋巴结明显肿大,周边为低回声,中央为高回声,肿大的淋巴结相互粘连成团,彩色血流显像可见较丰富的血流,呈高速高阻型;。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诊断思路
首先,应该明确问清病史, 简单查体是我们超声诊断前 的重要辅助手段,清晰明了 的病情发展情况及必要的查 体甚至可以在影像诊断前比 较准确的判断肿物的性质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肿物何时发现,是否生长迅速 外伤史 是否疼痛,有无牵涉痛 加重缓解情况 检查治疗情况 肿物的软硬程度,边界情况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特点: 1、瘤体多呈梭形,长轴与皮肤平行,
多位于皮下脂肪层,只有少数延伸入 肌层,且其病理分类为血管脂肪瘤。 2、多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半数以上 可见明显包膜。 3、脂肪瘤的回声与其病理类型关系较 大,单纯的脂肪瘤表现为低或等回声, 而血管脂肪瘤和纤维脂肪瘤则以高回 声为主 4、基本瘤体内无彩色血流。
断浅表软组织肿物的囊实物超声诊断思路
扫查时应注意手法及力度
某些肿物如皮下脂肪瘤有时探头加压 过重,肿物将很难与周边组织分清
肿物边界有时范围很大,要广泛扫查, 有时需更换为低频探头整体扫查。
有时需患者固定肿物配合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超声图像大体诊断观:
浅表肿物的超声诊 断思路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浅表软组织肿物是皮肤、皮下和肌 肉层各种良恶性肿物的统称。其种 类繁多,较常见的良性肿物有脂肪 瘤、血管瘤、各种囊肿、淋巴管瘤、 皮肤纤维瘤、神经纤维瘤、神经鞘 瘤等;恶性肿物有脂肪肉瘤、黑色 素瘤、滑膜肉瘤、纤维肉瘤等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由于肿瘤类型和发生部位的不同,其临床表现不 一,共同特征为软组织内出现大小不定的肿块。 各种肿物预后有较大差别。
肌组织肿瘤(muscle tumors): 包括平滑 肌(肉)瘤、横纹肌肉瘤等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血管源性(vascular tumors):血管瘤、 血管肉瘤等

肌肉软组织肿物的超声诊断

肌肉软组织肿物的超声诊断
诊断方法
超声、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是常用的诊断方法,其中超声检查具有无创、 无痛、无辐射等优点,是肌肉软组织肿物的首选检查方法。
02
超声诊断技术基础
超声波的基本原理
01
02
03
超声波的物理特性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具 有波长较短、频率较高、 穿透力强等特性。声波转换为电信号, 再通过显示器将电信号还 原为图像。
其他影像学方法
X线、CT、MRI等影像学方法对骨骼、气体等高密度组织显示效果 较好,对较大肿物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05
肌肉软组织肿物治疗的超声 引导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定位准确
超声能够实时显示肿物的位置和形态,帮助医生 精确找到目标。
操作简便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过程相对简单,创伤小,恢 复快。
病理诊断
神经纤维瘤
超声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 晰、内部回声均匀的低回声肿 物,后方回声增强。
恶性肉瘤
超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 内部回声不均匀的高回声肿物,后方
回声衰减,血流信号丰富。
超声与其他影像学方法的比较
优点
超声无辐射、无创伤、无痛苦,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可重复性 强。
缺点
超声对骨骼、气体等高密度组织显示效果较差,对较小肿物的诊断 准确率较低。
血流信号
良性肿物血流信号较少,分布 不丰富;恶性肿物血流信号丰
富,分布不规则。
生长速度
良性肿物生长速度较慢,病程 较长;恶性肿物生长速度较快
,病程较短。
不同类型肿物的鉴别
脂肪瘤
超声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 晰、内部回声均匀的低回声肿
物,后方回声无变化。
血管瘤
超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 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的高回 声肿物,后方回声衰减。

高频超声对体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对体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价值
[ src] Ob et e To a ay etes n g a fau e f u v l e Abta t jci : n lz h o o r m e t rso p riil f i u s ,a dt x lr h ig o tc au v s s s
mlnn m s s 34 ) 1cs e i insd h ha one r93 .Ut sudd goi rews agat a e (. .1 a sw r s a oe,w i c ut f . i s e e ̄ d g c c do la n i ns a a ro a s t
b lr s y u ta oun M eho s: d. t d The lr s og a hy c a a t rs is o if r n rs of is e m a s f 8 a int e e a — u ta on r p h r c e itc f d fe e t pa t s tts u s o 1 p te s w r na 1
【 摘
要 】 目的 : 析 高频 彩 超 对 软 组 织 肿 块 的超 声 表 现 , 讨 超 声 对 软 组 织 肿 块 的 诊 断 价 值 。 方 法 : 顾 分 析 经 病 理 分 探 回
证 实 的 18例 软 组 织 肿块 的声 像 表 现 , 1 总结 其二 维 及 血 流 分 布 特 点 。结 果 :1 1 8例肿 块 中超 声 检 出率 10 , 中 良性 肿 0 其
lz da d rve d y e n e iwe .Al o h a in swe e v rf d b p r to n a h l g c l x mi a in Reu t Th lr s n g a l ft ep t t r e i e y o e a in a d p t o o ia a n t . s l e i e o s: e u ta o o r —

高频超声在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中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在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中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在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100例浅表软组织肿块做超声检查,全部病例经穿刺活检,手术及术后病理检查确珍。

结果:高频超声对浅表软组织的检出率高,绝太多数为良性以脂肪瘤最为多见,在一定程度上可提供定性诊断。

结论:一些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各有其特点,对临床可提供依据。

对浅表软组织肿块成分来源复杂的,声像图缺乏特征的,病理诊断较困难,超声可以确定穿刺进针部位及深度。

【关键词】高频超声;浅表软组织肿块;彩色多普勒随着高频超声的发展,在浅表软组织肿块的应用上逐渐增多,因声像图清晰,敏感性高,诊断准确,从而体现了它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100例病例因浅表组织肿块在我院超声检查,全部病例经穿刺活检,手术及术后病理确诊的,患者年龄1~70岁,男性56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46岁。

1.2仪器与方法philips一iu22 型、gelociq-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0~12mhz。

针对肿块的作多角度多切面扫查,观察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以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彩色多普勒的分布情况等,如果肿块过大,其深部结构难以显示,此时可结合3.5mhz探头观察肿块才能全面了解肿块及周固组织的结构。

2 结果100例肿块分布全身各部位,主要在颈部、胸部、腰背部,臀部及四肢。

良性肿块98例,尤其以脂肪瘤、表皮样囊肿、胭窝囊肿最为多见,诊断的准确性最高,cdfi:绝大多数未见血流信号,其次,纤维瘤、血管瘤也不难做出诊断,cdfi:可见少许短棒状血流信号,恶性肿块2例均为转移,表现在外形欠规整的低回声,cdfi:显示条状的血流信号。

3 讨论浅表组织包括皮肤及皮下软组织,即皮肤、纤维、肌肉、脉管等多种组织。

脂肪瘤为成熟脂肪组织的良性肿瘤,可发生在身体的各处,大多位置表浅,好发于背、颈等部位,极少见复发或恶性变,如瘤内含有较多纤维组织,则称纤维脂肪瘤,血管脂肪瘤是脂肪瘤的亚型,与普通脂肪瘤的不同在于成熟脂肪间有许多分支状小血管[l],三者的声像图几乎无区别,绝大部分为中等回声或略高于周围脂肪组织回声,内有条状稍强田声,外形呈扁平状或梭形,边界清,cdfi∶仅3例显示少许血流信号。

超声检查出皮下实性包块,会是什么?

超声检查出皮下实性包块,会是什么?

超声检查出皮下实性包块,会是什么?超声检查是一项非侵入性、无辐射的医学诊断技术,通过声波的反射和回声来获取人体内部结构的图像。

在这个先进的检查过程中,医生可能会注意到皮下出现的实性包块。

当患者听到这个结果时,往往会产生不安和疑虑。

然而,了解实性包块可能的原因和含义是帮助我们更好理解并应对这一结果的关键。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超声检查发现皮下实性包块的可能性,并为您提供一些相关知识和建议。

一、皮下实性包块的定义皮下实性包块是指在皮肤下方出现的肿块或结节。

它们通常由不同类型的组织形成,可以是软组织如脂肪、肌肉、神经组织,也可以是囊性结构或实质性肿块。

这些包块可以在任何部位出现,例如手臂、腿、背部或颈部等。

皮下实性包块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因此及时就医并接受医生的评估和诊断是很重要的。

二、皮下实性包块的特征1. 形态和轮廓:皮下实性包块通常具有清晰的边界和规则的形态,呈现出圆形或椭圆形的外观。

其形态的变化可能与包块的性质有关,但一般来说,恶性肿瘤包块的形态会比较不规则。

2. 尺寸和位置:皮下实性包块的大小和位置各异。

它们可能很小,只有几毫米,也可能很大,达到数厘米。

包块通常位于皮肤下方的组织层或深层结构,具体位置取决于其病理原因。

3. 回声特征:超声检查可以根据包块的回声特征来进一步评估其性质。

常见的回声特征包括:等强回声(与周围组织相似)、强回声(回声多于周围组织)、低回声(回声少于周围组织)和混合回声(回声呈现混合型)等。

4. 壁结构:皮下实性包块的壁结构也是观察的重要指标之一。

厚壁或分隔可能与恶性病变相关,而薄壁则更常见于良性包块。

5. 血流情况:超声检查还可以评估皮下实性包块内部的血流情况,通过彩色多普勒技术显示血流信号。

正常脂肪瘤通常不会显示明显的血流信号,而恶性肿瘤则可能伴有异常的血流供应。

三、皮下实性包块可能的疾病及其病因1. 脂肪瘤:脂肪瘤是最常见的皮下实性包块,它是由体内脂肪细胞的异常增生形成的。

超声检查在浅表软组织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在浅表软组织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摘 要】 目的 探 讨 超 声 检 查 在 常见 浅 表 软 组 织肿 块 诊 断 中的 临床 应 用 价 值 。 方 法 回顾性 分 析 3 O 例 浅 表 软 组 织 肿块 患 者 的超 声检查资料, 并 与 穿 刺 或 病 理 检 查 结 果 进 行 对 比分 析 。 结 果 本 组 Ad l e r 分级: o K2 3 例、 I 级3 例、 Ⅱ 级2 例、 Ⅲ级 2 例, 经 穿 刺 或 手术病理检查证实 , 良性 肿 块2 8 例, 恶性肿块2 例, 超 声 诊 断 符 合 率9 3 . 3 3 %( 2 8 / 3 0 ) 。 结论 超 声 检 查 可 直 接 清 晰 显 示 浅 表 软
t , A E 口 工 AL L A目 口口 A T OI :  ̄ Y B c工 E N E B 医学检验
H工 NA HE A LTH 工N口U目 T 口 Y
超声检 查在浅表软组织肿块诊 断中的应用价值
向 铁
湘 西 自治州 人 民医 院 超 声科 , 湖南 吉 首
4 1 6 0 0 0
肿块 定性 诊断中具有敏感性 高, 声像 图清晰, 诊断准确等优点 】 ,
为探 讨 其 在 常见 浅 表 软 组织 肿块 诊 断 中的 临床 应 用 价 值 , 笔 者 对 瘤 等2 0 多种 , 近 年 来 随 着 高频 和 彩色 多普 勒 超 声 的发 展 及 应 用 , 深 度 和 内部 特 征 , 2 0 1 O 年1 . q 一2 0 1 2 年3 月 在该 院 经 穿 刺 或 病 理 检 查 确 诊 的 3 O 例 浅 不 但 能 会 很 好 地 显 示 浅表 软 组 织 肿 块 的 范 围 、
所 用 仪器 采 用 Ac u s o n s e q u o i a . 5 1 2 型和 S i e me n s¥ 2 0 0 0 型 超 象 ; 内部 可见 分 布 不 均 、 强 弱 不 等 回声 的大 小 光 团 , 后 方 回声 逐 渐 】 。 采用 A d l e r 半 定量 法 进 行 分 级 , 则 良性 肿 块 多无 或仅 有少 声诊断仪, 探 头频 率 为3 . 5 ~ 1 4 MHz 。 根 据 浅 表 软 组 织 肿块 的部 位 减 弱 和 深 度 选 择 合 适 的体 位 及 探 头频 率 , 采 用 多 角度 多切 面 直 接 接 触 量 血 流 信 号 , 血流 速 度 和 R I 明显低于恶性肿块 。 而 大 多 数 恶 性 肿

体表肿物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体表肿物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体表肿物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体表肿物是指位于皮下或肌肉组织内的肿块,常常由多种病变引起。

超声是一种无创性、准确、重复性好的影像检查方法,是体表肿物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体表肿物超声诊断的基本技术和鉴别诊断方法。

一、基本技术1.超声探头超声诊断使用的探头是一种长条形的手持设备。

其接口有多种,常用的有线性探头、凸形探头和微凸探头等。

不同的探头可以应用于不同的部位、不同的深度和形态。

2.操作方法超声检查通常采用高频率的声波来产生图像。

医生通过手持探头在病人皮肤上滑动,观察屏幕上显示的图像。

在观察过程中,医生可以用探头进行挤压、放松或旋转等操作,以更好地观察病灶。

3.影像表现不同类型的体表肿物的超声表现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良性肿物的超声表现为边缘光整、内部回声均匀;恶性肿瘤超声表现为不规则边缘、内部回声不均或有囊变等特点。

部分肿物会发生钙化或坏死,这些超声表现有助于判断病变的性质。

二、鉴别诊断方法1.鉴别良性和恶性肿瘤超声对于分辨良性和恶性肿瘤的能力较高。

通常情况下,良性肿瘤的边缘规整、回声均匀,而恶性肿瘤的边界不规则、回声不均。

此外,恶性肿瘤的内部可能伴有坏死、囊变等特点。

2.鉴别囊性和实性肿物超声检查可以帮助鉴别囊性和实性肿物。

实性肿物的超声表现为内部回声均匀,囊性肿物则表现为内部有无回声的囊袋状结构。

3.鉴别脂肪瘤和神经纤维瘤脂肪瘤和神经纤维瘤是最常见的良性体表肿物之一。

超声不仅可以确定病灶的位置和大小,还可以鉴别脂肪瘤和神经纤维瘤之间的区别。

脂肪瘤的超声表现为高回声区,这是由于它们主要由脂肪组织组成。

而神经纤维瘤的超声表现为中等回声,这是由于它们由软组织组成。

三、超声诊断是一种准确、无创、易操作的体表肿物诊断方法。

通过对病变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可以鉴别不同性质的肿物,对于制定诊疗计划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具体操作时需要医生有扎实的超声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超声下各种组织特征

超声下各种组织特征

超声下各种组织特征引言: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学技术,通过超声波的传播和反射来观察人体内部组织结构和病变变化。

超声波在不同组织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特性不同,因此可以通过超声图像来识别不同组织的特征。

本文将从超声下各种组织特征的角度,探讨超声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1. 软组织特征超声在软组织检查中具有很高的分辨率,能够清晰显示肌肉、脂肪、血管等组织结构。

软组织在超声图像中呈现为均匀的灰度分布,边界清晰。

肌肉组织呈现为高亮度的线状结构,而脂肪组织则呈现为低亮度的均匀分布区域。

血管在超声图像中呈现为黑色或低亮度的管状结构,可以通过多普勒超声检查来观察血流情况。

2. 骨组织特征超声在骨组织检查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因为超声波在骨骼中的传播和反射非常弱。

然而,在婴儿和儿童中,骨骼尚未完全发育,超声可以用于检查骨骼的生长和畸形情况。

此外,超声还可以用于检查骨折的愈合情况,观察骨骼的血液供应情况。

3. 脑组织特征超声在脑组织检查中广泛应用于产前和产后婴儿脑损伤的评估。

在产前超声检查中,可以观察胎儿的脑室扩张、脑组织畸形等情况。

在产后超声检查中,可以观察新生儿脑出血、脑梗死等病变。

脑组织在超声图像中呈现为灰度均匀的区域,异常情况下可能出现斑点状或暗区。

4. 心脏组织特征超声在心脏检查中是一种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

通过超声图像可以观察心脏的大小、形状、心肌收缩和舒张情况等。

心脏组织在超声图像中呈现为灰度均匀的区域,边界清晰。

心脏中的心肌组织呈现为高亮度的结构,而心脏腔室则呈现为黑色或低亮度的区域。

超声还可以通过多普勒技术来观察心脏血流情况,评估心脏瓣膜功能和心脏瓣膜病变的程度。

5. 肝脏组织特征超声在肝脏检查中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广泛的应用。

肝脏在超声图像中呈现为均匀的灰度分布,边界清晰。

正常肝脏组织呈现为高亮度的结构,而异常情况下可能出现低亮度的结节或团块。

超声还可以观察肝脏血流情况,评估肝脏的功能和病变程度。

6. 肾脏组织特征超声在肾脏检查中是一种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

高频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

高频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i f v e T o d i s c u s s h i g h r f e q u e n c y c o l o r D o p p l e r u l t r a s o u n d d i a g n o s i s o f s u p e r i f c i a l s o t f t i s s u e m a s s . Me t h o d s A n a l y z e d t h e u l t r a s o u n d f e a t u r e s
恶性 病 灶 1 8 个 ,超 声 诊 断 浅表 软 组 织肿 块 的 准确性 、敏 感性 和特 异性 分别 为 8 3 . 7 %、6 6 . 7 %和 9 1 . 5 %,阳性 预 测 值和 阴性 预 测 值 分别 为 7 8 . 3 %和 8 5 . 7 %。结论 高频超 声诊 断 浅表软 组 织肿块 有较 高 的 准确 性和 特 异性 ,在 临床上 有重 要应 用价 值 。
s o t f t i s s u e ma s s we r e d i a no g s e d e x a c t l y b y s o n o g r a p h y . Ul t r a s o u n d d i a no g s i s o f s u p e r i f c i a l s o t f t i s s u e ma ss , a c c u r a c y , s e n s i t i v i t y nd a s p e c i i f c i y t we r e 8 3 . 7 %,
{ l 9 2 0 0 3 A r m y H e a l t h C a r e C l i n i c s , Z h a n j i a n g 5 2 4 0 0 1 . C h i n a ; 2 A il f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G u a n g d o n g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Z h a n j i a n g 5 2 4 0 0 1 . C h i n ∞

软组织血肿跟损伤的超声标准

软组织血肿跟损伤的超声标准

软组织血肿跟损伤的超声标准
浅表软组织创伤和烧伤等临床诊断相对容易,但对于深部软组织损伤,尤其是肢体肌肉挤压伤,诊断较为困难。

这类损伤常见于群体伤,且在伤后容易出现局部横纹肌溶解和急性筋膜室综合征,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

局部肌肉损伤还可能引发全身重要脏器的病变,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威胁生命。

以下是超声对深部软组织损伤的具体表现:
1、常规超声:富含肌肉组织的肢体挤压伤在解压后,常规超声显示肌膜线状回声变得毛糙,肌肉纹理变得模糊或不清晰,肌肉内回声增强且不均,可能出现片状无回声区。

严重者肌膜线状结构消失,肌肉结构模糊,纹理消失。

彩色多普勒显示解压后早期局部血流信号增加,病情晚期血流信号减少,甚至完全消失;
2、超声造影:肢体挤压伤在解压后,超声造影表现为挤压区域出现快速高增强,可见一支或多支主要供血血管的持续灌注,造影剂消退相对缓慢,时间-强度曲线呈速升缓降型,这提示着缺血再灌注的存在。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的应用价值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的应用价值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的应用价值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检测表层软组织肿块的最常用、最可靠的一种方式,它由不同类型的声发射器和接收器共同组成。

在这种超声诊断检查中,超声发射器会将声波发射到检查对象里,接收器则接收被弹射出来的回声,然后基于处理结果,原始的超声信号被转换成通过图形显示的空间立体图案。

这种空间立体图案就是所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

由于声发射器和接收器在各个方向的变化,精细的功能结构和细微的区别就可以很容易出现在超声图像上。

因此,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用非常准确的方式捕捉和表现肿瘤大小、形状、部位和边界,这样便可以对肿瘤进行准确的诊断。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有很多优势。

首先,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可以识别肿瘤的形态改变,从而更好地诊断并预测未来疾病的发展情况;其次,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准确检测肿瘤的血流和生长情况,采集完整的信息,并且检测、诊断过程无创性,对病人的损伤降低到最小。

此外,彩色多普勒超声设备也非常易携带,可以方便地在病房内作检查,可以迅速拍摄到各种标本,并且操作简便,成本也比较低廉。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的应用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准确、更及时地检测肿瘤,这将有利于病人做出更好的治疗决策,同时也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手术风险,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归根结底,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可以显著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减少肿瘤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并有助于潜在疾病的预防。

总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它准确、安全、方便,而且成本低廉,是检测浅表软组织肿块的理想方法。

皮肤软组织肿块超声诊断

皮肤软组织肿块超声诊断

皮肤软组织肿块超声诊断皮肤软组织肿块是指生长在皮肤和皮下组织中的肿块,包括脂肪瘤、神经纤维瘤、血管瘤等。

超声诊断是常用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其应用范围广泛,包括皮肤软组织肿块的诊断。

本文将介绍皮肤软组织肿块超声诊断的原理、技术参数、病变鉴别以及临床应用。

原理超声诊断是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内传播、反射、折射的不同特性来识别和区分组织或病变的一种方法。

超声波的频率在1-20MHz之间,高频率可以提高分辨率,但穿透能力较差。

在皮肤软组织肿块超声诊断中,通常使用6-13MHz的探头。

超声波在组织内的传播速度受组织密度和弹性等影响,因此不同种类的组织或病变会表现出不同的超声图像特征。

皮肤软组织肿块一般呈典型的圆形或椭圆形回声均匀的肿块,但不同病变也有不同的超声表现。

技术参数在皮肤软组织肿块超声诊断中,常用的技术参数包括探头频率、焦距、增益、功率以及时间增益控制等。

1.探头频率:皮肤软组织肿块常用的探头频率为6-13MHz,需要根据肿块的深度或大小进行选择。

2.焦距:皮肤软组织肿块通常不需要使用焦距,因为病变较浅且直径较小。

3.增益:增益是指将收到的超声信号放大的程度。

在皮肤软组织肿块超声诊断中,需要适当调整增益,以保证图像清晰。

4.功率:超声检查器的功率通常自动调节,无需手动设置。

5.时间增益控制:时间增益控制是指用于调整不同深度组织的强度,从而提高局部分辨率。

病变鉴别在皮肤软组织肿块超声诊断中,需要鉴别不同的病变。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皮肤软组织肿块的超声表现。

脂肪瘤脂肪瘤是皮下最常见肿瘤之一,是由于皮下脂肪组织增生而形成的。

在超声图像上,脂肪瘤呈典型的低回声,边缘清晰。

由于脂肪瘤内部无血管供应,因此在血流显像中无信号。

神经纤维瘤神经纤维瘤是由神经鞘细胞或神经纤维组成的良性肿瘤。

在超声图像上,神经纤维瘤呈均匀的低回声或混合性回声,常见于神经通道周围。

血管瘤血管瘤是指由血管组织构成的良性肿瘤。

在超声图像上,血管瘤呈均匀的高回声或混合性回声,边缘清晰,强度与血管密度相关。

表浅软组织疾病的超声诊断方法

表浅软组织疾病的超声诊断方法

表浅软组织疾病的超声诊断方法
超声诊断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方法,常用于诊断和评估表浅软组织疾病。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超声诊断方法:
1. 二维超声:使用超声探头在患者皮肤表面产生横截面图像,可以观察到软组织的形态和结构,评估是否存在肿块或异常阳性表现。

2. 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血流信号的显示,可以帮助评估血流情况,如血管扩张、狭窄或堵塞等。

3. 脉冲多普勒超声:可测量和分析血流速度,用于评估血流动力学。

4. 线性探头和凸面探头:不同类型的超声探头适用于不同部位和深度的软组织疾病。

线性探头适用于表浅组织,凸面探头适用于深部组织。

5. 高频超声:增加探头发射频率可以提高对表浅软组织的分辨率,使检查结果更加清晰。

6. 实时超声引导:将超声与穿刺等操作相结合,可以在实时监测下引导医生进行组织采样或治疗。

以上是常用的超声诊断方法,可根据具体病情和需要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诊断和评估。

常见浅表软组织病变超声表现知识讲解

常见浅表软组织病变超声表现知识讲解

常见浅表软组织病变超声表现高频超声诊断四肢软组织肿块各种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及多普勒超声特点分析如下:1 肌肉损伤及血肿损伤的肌肉局部组织水肿、纹理中断、回声减弱。

出现血肿时,存在无回声的液性暗区,内无彩色血流显像。

时间久之,逐渐出现回声,甚至因机化而成为高回声。

2 滑液及腱鞘囊肿滑液囊肿为滑液囊内液体积聚,出现无回声区,无彩色血流显像,本组多为腘窝囊肿。

而腱鞘囊肿多见于腕、足背部的关节及肌腱附近,单房的无回声液性暗区,无彩色血流显像。

腱鞘囊肿:也可表现为低回声甚至等回声,用谐波试一下,可呈现出“无回声、后方增强”的效果。

某些囊性病灶,内部透声不一定好,比如积乳囊肿、舍管囊肿等。

3 皮脂腺囊肿边界清晰,壁较厚的囊性肿物,内有细点状回声,呈漂浮状,后方回声增强,加压后可变形,无彩色血流显像。

4 关节囊积液关节囊扩张,内出现液性暗区,无彩色血流显示。

本组多发生于膝关节。

5 纤维瘤发生于皮内的圆形中低均匀回声、边界清楚的、实质的肿块,无彩色血流显像。

6 脂肪瘤①位于皮下的多表现为椭圆形、境界清晰,包膜完整,内部均匀的低回声区。

②位于肌肉组织内的多为梭形,无明显包膜的不均匀的强回声区,当肌肉收缩时肿块更清晰。

均无彩色血流显像。

7 腱鞘巨细胞瘤多位于皮下,小于1.0 cm的分叶状实质性低回声肿块,中央有强回声分隔,其内可有液性暗区,常有完整包膜,探头加压时肿块可以压缩。

彩色血流显像可见闪烁的低速动脉血流,Vp<30 cm/s,RI 0.75~0.90。

8 血管瘤多位于皮下或肌肉内。

边缘一般多较清楚,而弥漫分布的血管瘤则边界不清。

多无明显包膜。

实质部分为强回声结构,扩张的血管或血窦为液性暗区,探头加压时液性暗区可以变小或完全消失,取消加压时,液性暗区还原。

扩张的血管或血窦内血流缓慢,常有血栓形成及钙化,声像图上表现为肿块内呈强回声光带或光斑,后方伴有声影。

彩色血流显像可了解血流的速度、流向及来源。

肿瘤也可表现为实质性中等回声结构,肌肉内血管瘤Vp17 cm/s,RI 0.7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浏览-滑膜肉瘤
病例浏览-平滑肌肉瘤

平滑肌肉瘤:起源血管壁平滑肌组织的肿瘤,较少见。因源于血管壁也称血 管平滑肌肉瘤。表浅者多局限于皮下,好发于女性,中老年多见。常发生在 肢体,特别是小腿。除四肢外也可见于腹膜后及大网膜等。深部发生者,均 在肢体深部肌肉中。肿瘤呈圆形,质地较软,无包膜,可发生钙化。最常见 的症状是疼痛,位于深部侵犯压迫静脉可引起肢体水肿。 声像图:呈单发圆形结节状或多结节状,边缘清楚,位于皮下或肌肉内,内 部回声呈均匀或不均匀低回声,沿血管旁生长。CDFI:肿瘤内及周边部可见 丰富血流信号。
A、神经纤维瘤
C、表皮囊肿
B、皮脂腺囊肿
D、脂肪瘤
病例一

病理诊断:表皮囊肿
病例一:皮下囊肿
(一)皮下囊肿种类:角质性囊肿、表皮样囊肿、皮脂腺囊肿及皮样囊肿。 角质性囊肿也称角化性囊肿,一般是充满了较硬的均匀或轻度分层的大量蛋白 样物质的囊肿,它可以作为一种组织病理过程存在于表皮囊肿、粉瘤等多种疾 病。 表皮样囊肿为真皮囊肿,囊壁为表皮样结构,临床上多为一个或多个坚硬的皮 内结节,逐渐扩大,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可被推动,既不疼痛,也不破溃, 好发于头皮或肩部,多见于中年以上者。 粉瘤也称脂瘤、皮脂囊肿,是一种发生于皮肤或皮下组织的增生性和肥大性皮 脂腺囊肿。临床表现为一个或数个球形肿物,小者像绿豆,大者比鸡蛋大,多 分布于头部,躯干或生殖器的皮肤或皮下组织内,和附近组织粘连在一起,可 被推到,逐渐发展,表面皮肤往往因脂瘤的外突而紧张。如有继发感染,可化 脓。它是皮脂腺发生的囊肿性变化,囊肿壁有上皮细胞构成。囊内充满无定形 物质,是由皮脂物质逐渐分界而成。 皮样囊肿是发生于皮下的囊肿,表现为略带有弹性的柔软肿瘤,呈圆形或卵圆 形,大小不等,通常不与皮肤粘连,可推动,它的衬里为多种表皮附属器。

病例浏览-平滑肌肉瘤
病例浏览-血管平滑肌瘤
病例浏览-横纹肌肉瘤

横纹肌肉瘤:由未分化的小圆形细胞和不同分化阶段的成熟横纹肌细胞构成, 较常见。常有坏死、出血和粘液样变。成人好发于四肢、躯干及腹膜后;儿 童多见于头颈部和泌尿生殖系统。 声像图:肿瘤边缘回声较清楚,光滑或不光滑,多呈椭圆形,肿瘤内部呈不 均匀低回声,中心部易发生出血、坏死和变性,则出现不规则无回声区,底
被浸润,骨有从外向内侵蚀破坏 可有 生长快 无变形 易复发
• CDFI 肿瘤内无异常血流,或少血流 肿瘤内可见滋养血管或血流增多
病例一

女,35岁,发现颌下偏右侧包块
15 无明显不适。 年 。
病例一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皮肤与皮下组织
软组织肿瘤的超声诊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良、恶
性的鉴别。 软组织良性肿瘤按发病率的高低顺序排列为:血管 瘤、脂肪瘤、神经纤维瘤、纤维瘤、淋巴管瘤、腱 鞘巨细胞瘤、平滑肌瘤。其余的良性肿瘤都属少见。 软组织恶性肿瘤按发病率的高低顺序排列为:纤维 肉瘤、横纹肌肉瘤、脂肪肉瘤、滑膜肉瘤、恶性纤 维组织细胞瘤、血管内皮瘤、血管外皮瘤、透明细 胞瘤。其他恶性肿瘤均属罕见。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病例一
超声所见:
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壁清楚,大小约2.2X1.7CM,内部为均
匀细密的强光点(Biblioteka 分呈彗星尾样),没有血流 。 超声提示:
皮肤与皮下组织——正常声像图
皮肤与皮下组织——正常声像图
第一层是高回声,相当于入射回声,表现为一个连续致密的回声线,它的
厚度与检查的部位及皮肤的弹性有关,通常厚度不超过2mm。它是由耦合剂与 表皮增厚的角质接触的界面产生的,它的连续性中断可见于头皮屑内的气体干 扰,或脂溢性哦、疣状物的角化物质钙化产生的声影。 接下来的一层是真皮层,它与表皮层的分界不清。真皮的清晰回声源于其纤 维的有序排列,它的回声强度低于表皮层,它均值的回声有时被小低回声隔断, 后者是毛囊的回声。 再一层是皮下层,通常是低回声,主要是脂肪性质的缘故,也见有纤维分隔 的高回声条带,它的厚度变化很大,在5—20mm。 再接下来的是浅筋膜层,它为强回声线,将皮下层与肌肉组织分别开来。
病例八
病例八

结果:纤维瘤 纤维瘤是由成熟的纤维结缔组织形成的良性肿瘤,其单发者称纤维瘤,多发 者为纤维瘤病。生长缓慢,见于成人和儿童。无压痛,边缘清楚,质硬,可 推动。 声像图:中等回声或低回声结构的、边界清楚的、实质的肿块回声,内部回

声均匀。
病例八

纤维肉瘤生长迅速,周围可有假包膜而分界清楚,质软或硬;较大肿瘤可见 水肿、坏死、出血、囊腔形成、组织学变异很大,按肿瘤组织的异型性程度, 可分为分化程度高、分化程度低及未分化的纤维肉瘤三种。 临床表现 :多发于中年人,常发于四肢、躯干、头颈部的软组织。 声像图:

面回声一般不减弱。CDFI:肿瘤内及周边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
病例浏览-横纹肌肉瘤
病例一:皮下囊肿

(二)声像图 1、病变位于皮肤层,边界清晰光滑,呈圆形或椭圆形,多为单发。 2、内部回声可为无回声,也可为均质的实质性高回声。 3、无回声病变可见其后壁回声增强,伴有侧方声影。 囊肿的回声强度主要与囊内容物及应用探头的频率有关。当角化屑充满整个 囊腔时,呈均匀细点状回声。表皮样囊肿与皮脂腺囊肿声像图很相似,只是 皮脂腺囊肿的回声不如表皮样囊肿均匀。
皮肤与皮下组织
• 声像图改变 • 肿瘤形态 良性 规则多呈椭圆形 恶性 常不规则
• 生长方式
• 包膜回声 • 边界 • 内部回声 • 后部回声 • 邻近组织 • 转移 • 生长速度 • 探头加压 • 复发性
膨胀性
多有包膜 清楚
浸润性
多无包膜 早期清楚,晚期不清楚 不均匀实质回声
均匀、低或强回声,或囊性 不减弱 受压移位,骨无异常 无 缓慢,病程长 可有变形 无复发 轻度减弱
病例一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病例一
Lorem ipsum dolor sit

(三)鉴别诊断 需与脂肪瘤鉴别,后者的回声稍增强,内有条状回声,长轴与皮肤平行。
皮脂腺囊肿
表皮样囊肿
病例八

女,36岁,一月前发现右髋关节皮下一肿物。无红肿热痛,无外伤史。 B超所见:右侧髋关节处高频扫查:皮下深约7mm处肌纤维间可见一约 19×19×14mm的低回声包块,边界尚清,呈椭圆形,包膜完整,可见侧方声 影,内部回声不均匀,似可见线样高回声。活动度一般,周围组织未见明显 异常回声。



好发于四肢、躯干、头颈部的软组织内
肿块呈低回声,内部回声均匀或不均匀,可有液性暗区。 无包膜,边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


低面回声不减弱,可有增强。
肿块侵犯骨质时可见骨皮纸的连续性中断,出现缺损。
病例八-纤维肉瘤图像
病例八-纤维肉瘤
病例浏览-滑膜肉瘤

滑膜肉瘤:多见于中青年(20~40岁),发生于关节外滑囊和腱鞘等有滑膜 组织的部位,大多数发生于膝关节周围,其次为足踝和腕部。肿瘤常与关节 囊粘连,并累及肌腱、筋膜与滑囊。 声像图:呈椭圆形,内部为均匀低回声,边缘回声清楚且光滑,有时呈分叶 状,后部回声部减弱。CDFI:肿瘤内及其周边部可见较多血流信号显示。
皮肤软组织肿块诊断
LOREM IPSUM DOLOR
皮肤与皮下组织——解剖
表皮层是皮肤的最表层,没有血管、淋巴管及神经 末梢。 真皮层位于表皮的深层,它是致密的纤维层,内有 弹力纤维、结缔组织、支持皮肤的腺体、附属器、 血管和神经等。 皮下组织层或真皮下组织,也称脂膜,位于真皮下, 由疏松的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构成。皮下组织内含 有较大血管、淋巴管、神经、毛囊、汗腺等,皮下 组织与真皮没有明显的分界,它的下面是肌膜组织。 皮肤是覆盖于整个体表的一个重要而且最大的器官, 厚度一般为1—4mm,平均2.0—2.2mm。皮肤由三层 组成,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脂肪层(皮下层)。 皮下层的厚度变化很大,眼睑处只有0.4—1mm,而 足底的皮下层达5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